作文写出感情

2024-05-06

作文写出感情(通用8篇)

篇1:作文写出感情

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2012-06-04 21:28:44)[编辑][删除]

标签:

分类: 语文课堂 作文

在大家动笔以前,我再一次强调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突然,一个同学举起右手,满脸疑惑又郑重严肃地问道:老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我一时语塞,是啊,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回答这个问题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教育需要契机,我清楚地意识到,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不可以搪塞而过,那叫失职。看着大家的眼神,我知道,对这个问题他们同样心存疑惑。解惑——此时正佳!

在大家的注视下,我翻开了一个同学的作文本,“请大家注意听这样几句话”:

“我想我应该可以活到80岁吧。如果真的可以把我的生命分出去一部分,我愿意将我生命中的40年给他们一人分20年。他们费了那么多心血抚育我长大,那把我的生命给他们又有何妨呢?有40年的光阴我已经足够了。”

这是小王同学在“其实,我不想让姥姥姥爷老去”题目下的一段文字。小王打小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现在,它看到两位老人渐渐老了,他们的头上长出了花白的头发,皱纹多了,吃饭少了,走路也不像前些年那么利索。这一切小王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于是有了上面的这样的文字。试想,有谁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拿出一半来分给他人啊!值得我们拿生命相抵的一定是对我们付出过相当于生命的人,而我们也一定对他们怀有深刻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字就足以具有真情实感了。

要想写出真情实感,那我们必须对写作对象充满感情。

我注意到,连同举手的那个同学在内,大家都若有所思有所明白了。在大家动笔写作的时候,我又翻阅了其他同学的作文。

“由由是一条陪伴了我三年的小狗。还记得刚把它抱来的时候连眼还没有张开呢,走路时一摇一摆像要摔倒一样。后来稍大一点了,总是在我的身边跑来跑去。我看电视的时候,它就趴在我的脚上睡觉。它的胆子很小,连我当时养的一只小鸡都怕。我从不担心它会被由由吃掉,因为由由一见它就跑。早晨我去散步,它们一左一右地跟着,从不乱跑。我小跑起来,它们也一起跑;我突然停下来,由由也可以不慌不忙地停下,而小鸡达达总会因惯性而摔倒。这时候,达达会表现地像很生气的样子,我在一旁哈哈大笑,由由也吐出舌头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

这样的文字算不算具有真情实感呢?在我看来,算。在作者的笔下,由由和达达已经成了他的两个朋友,他们之间具有了感情,和谐、默契而富有生趣。有了这个基础,作者笔下的文字也就从心里流淌出来了。读这样的文字,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朴实而流畅,有如临其境之感。

我曾多次这样说,如果你写出来的文字可以用来拍电视剧,那就是好文字,因为它们活起来了。放心,凡是活起来了文字都具有真情实感。

请再看下面的文字: “小学就像春天,给让一种舒畅的感觉。可以在课间去踢球,休息的时候不由做那些令人苦恼的作业。那时候的我,像一只在蓝天自由飞翔的小鸟,像一条在海洋里无比快活的小鱼,像一匹在草原上自由奔驰的骏马。

“如果说小学好比春天,那么中学就一定是夏天喽。

“在夏天般的中学生活中,我好像变成了荒漠中的人,抬眼看不到绿色,生命的权利已不在自己手中。自由的小鸟变成了猎人手下的战利品,快活的小鱼变成了干枯在沙滩上的鱼片,奔驰的骏马成了人们的奴隶。夏天让我感受到的只有劳累。”

这是小毛同学在“我不想长大”中的一段文字。他刚刚上初一,小学的功课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进入初中,功课一下子增加到了7门,随之作业也增加许多。两相比较,自然有了切身的感受。将感受具体化,就有了春天、夏天等那些生动的比喻。这些文字当然也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现在,我试着来回答刚才那位举手的同学提出的问题。

(一)所写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真、善、美的顺序不可颠倒,善和美是建筑在真的基础之上的,唯有真实,才会产生美感。虚假的东西只会让人心生厌恶。

那天,兴致勃勃跟老伴去逛花卉市场,各种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花卉扑面而来,浮躁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静了。我们逐个欣赏,老远就看到了一盆盆鲜艳美丽的花儿,绿绿的叶子红红的花朵,还有那可人的造型。我不由自主地被它们吸引停下脚步,凑近了细细观赏,发现是塑料做的,一下子兴致全无,再看,怎么也没有了刚才的感觉,仿佛是被欺骗了,赶紧离开。

赏花如此,作文亦如此。生编乱造,内容虚假的作文让人看了只会心生厌恶,何谈什么感染力和艺术性呢?

摄影作品有时候比文字更能吸引人,除了欣赏兴趣不同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真实地再现了事物的原貌。摄影者精心选择摄影角度,调整焦距,把拍摄对象的最精华的部分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同样,写文章也要真实地反映写作对象,真实地表达感情。为了达到引人瞩目,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这样的文字也就能像摄影作品那样让人赏心悦目了——它包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二)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钱理群先生说过:“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作文如做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很难想象,一个对社会充满敌意对生活冷眼相向的人,能够写出感动人的作品。要想写出好作品,那就必须热爱生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看待周围的一切,对事物和一切人都充满感情,从中发现契机触动灵感。诚如是,写出的东西自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老舍有篇散文叫《养花》,写的就是自己在家里养花的事,内容具体,文风朴实,字里行间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老舍对生活的热爱。谁家也有几盆花,有的还很珍贵,但我们没有写出来,除去水平因素以外,是我们缺少老舍那样热爱生活的情怀。让我们欣赏其中两个片段: “……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哪,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转,又得把花儿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神气——昙花总在夜里放蕊。花儿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三)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做到了以上两点,那你就会理解“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句话了。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有懂得了描写真实的生活,那你就会发现身边的花草树木虫鸟飞禽都可以收入笔下。这时候,就有讲究取舍,选取那些最感动人的素材来写。一般说来,只有感动作者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又一次批阅作文,发现一个平时得分并不太高的女孩写得特别感人,具体内容记不得了,大致是写自己的姥爷在她小时候对她的关心,一个个具体的事例都浸透着老人对她的关爱。姥爷已经去世,她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把我感动了,于是,在课堂上我全文宣读了她的那篇作文。

她的名字叫程艾佳,现在该已经大学毕业了。当时我问过她这篇作文怎么写得这么好,她说:“老师,你没有发现吗?写作文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眼泪都把纸弄湿了。”你想,和着泪写出的文字能没有真情实感吗? 我写过纪念我的爷爷的一篇文章,给老伴读的时候泣不成声。在行文的过程中,爷爷的影子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文字也就自然流于笔端。以下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县城工作,责任田还没有收回,但因为工作回家不便,自然不能很好地照料,责任田间杂草丛生,庄稼成色也比两边的差了好多。休息时间一到,我就匆匆地往回赶。远远地看到我的责任田里有个人影在弯着腰移动,一时间,我疑是有人在偷玉米,不对,玉米还没长成呀。走近一看大吃一惊,是我那病重的爷爷在锄草,老人家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仍在边干边自言自语:

“„草都这么多了,孩子也不回来,这会影响收成的。‟

那一刻,我内心百感交集,鼻子一酸,泪就不由得流了下来,不禁失声地叫了一声:

“„爷爷!‟”

篇2:作文写出感情

作文如何写出感情

一、情感作文训练是教学的需要

首先,通过作文训练,对学生进行情感启迪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其次,训练学生写出情感丰富的作文也是教学实际的需要。

二、情感作文的训练(一)、了解感情的触发点 动情点: 感人 感染 感伤 感愤

感召 感化 感奋

感恩 感谢 感激 感念

感触 感悟 感慨 感喟 感叹 感怀

非动情点: 感觉 感受 感知 感想 感应(二)、发现生活中的动情点

奶奶念慈求佛保佑一家平安的虔诚态度 一家人吃团圆饭各自烧出拿手菜时的欢快情景 爷爷修油纸伞寄托对奶奶的深深怀念 春节收到各种短信时的感动

外婆照料中风的外公喂饭时的感人镜头

年三十邀请从无交往的邻居放烟火时的融洽情景 爷爷为不识字的奶奶读报、奶奶给爷爷拔白头发时的神情

看不同时期的相片回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妈妈不时打开我的房门似是监督实是想要我早点睡的矛盾心情 抢在妈妈前为自己整理被子时的满足喜悦 陪妈妈看病挂水时自己的成熟举动

重新和疏远已久的父亲并排走在街上时的亲切 奶奶经常打电话守望家人回家的渴盼心理

由街头那替孩子乞讨的父亲想到自己的父亲时的感动 陪害怕孤独的奶奶过夜时心情的变化

春节一家人互让代表新年好运的最大一个春卷的融洽气氛 到处寻找和谐素材不经意间在父母身上找到了时的欣喜 父母闹意见时我用计调解了矛盾后的窃喜

一家人围绕父亲手中股票的涨跌温馨和谐的生活片断

奶奶因经济困难拒绝父亲为其治病后产生的矛盾及互相体贴之情 特意带外公外婆乘地铁中的情趣

我在妈妈影响下教外婆玩电脑消除孤独寂寞

外公拔牙后强忍疼痛与外孙女谈笑情景 春节团聚被逼干杯后产生亲情如酒的感慨 在新房装修寻求和谐中感受到家人和谐的重要

发现父母为不影响我的学习将电视音量调小甚至静音时的感动 不善表达感情的爷爷为有情调的奶奶放烟火时的情景描写 妈妈为有怨气的我到校送早餐的情景 爷爷三十晚上认真包饺子寄托对家人关爱 爸爸为我选作文材料时的细节和内心的感动

(三)、追求作文的真情实感

写自己的生活,写周围熟悉的人和事,无疑是获得真情实感的基础

然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事;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一定都是虚构。

写法相当重要!

1、展示美好情景

__ __ 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带给人美好的享受

更何况美好的情景?

展示它

就是在宣示美好的情感

看 我 的

徐佳芸

“妈——看我的!”

身后传来了一声稚嫩的叫声,随即又传来几声仓促的车铃声。

幸福的孩子,骑着儿童自行车飞快地前行、玩耍。欢笑声弥漫了四周,绮丽的着装伴着跳动的彩色音符快乐地笑着前进„„端庄的母亲高雅地跟在后面,看着自己的小天使,任由她张开单纯美丽的小翅膀欢快地在前面奔跑。

刚才一直幻想着身后的幸福画面的我,决定转回头看看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母女俩,那一定是一幅很幸福很美丽的图画。

可是„„

驻足回首的那一刻,我惊诧了,我发现我的想像错了。“小天使”并没有本该有的白皙细嫩脸庞,而是有些发黑的黄色成为她肌肤的主打色。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儿童自行车,而是一辆载着许多旧报纸的三轮车,瘦小的女孩吃力地踏着车子,因为个子小,她还不能够到车座,单薄的身子随着细胳膊细腿用力支持而一上一下的,后面的母亲黑瘦而憔悴,颠着小碎步跟着。她的衣服极不协调,上身是厚厚的深蓝色大衣,下身是一条土灰色的收囗裤,一点也不优雅、一点也不端庄。看的出,她们是收废品的。

我在诧异的同时感到,现实和想像相差的太远了。但冷静下来的我,不禁感动,原本正处在童年黄金时代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困难,为了生活,失去许多美好的东西,不能享受这个年龄段本应享有的一些乐趣,可她没有撒娇,没有责怪父母,反而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在尽力并勇敢地对母亲、对社会、对上苍喊了一句:“看我的!”

想像中的画面是很美的,但我觉得现实中的这一幅画更美、更令人感动。

2、突出细致描写

__ __ 细微之处显真情

运用细致描写来表现真 情,关键是要把握住细节的真实性。

站在风雨中笑

钱祝融

我笑了。

两天前,白花花的试卷,轻飘飘落在桌上。我举起试卷,停止呼吸,双眼紧盯着试卷,聆听着红色数字的“审判”。

心就这么沉下去了,像泰坦尼克号遇难,沉入海底的深渊,再也享受不到阳光的温暖,有的只是让人打寒战的冰,让人寒透骨的冷。

还能再奢望什么呢?79,两个豆大的数字总在脑海里来来回回地转悠,慢慢地像杂乱无章的书本堆在一块儿,剪不断,理还乱。有一种想法,想让两个数换个位置,可我还不够资格。

窗外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就更让人烦闷了。“急性子的人最怕下雨。”总不能和雨急吧。

心里一肚子的怨气,身体里哀鸿遍野。

提起笔,不情愿地订正着。“怎么倒霉的事总落在我头上。”我自言自语,“按道理说,大难不死,应必有后福才对,唉。”

订正完,打开集萃本,翻开名言集,“世界上没有人没有挫折,除非他是圣人。”

对呀,就是这句话。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此而已。

我踱步到窗前,自己的影子映在窗上,看起来就像在窗外一样。

烟消云散了吗?我问自己。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心渐渐提升,像下海的企鹅获猎上浮,从深海到浅海,由深蓝到蔚蓝,再到阳光普照的地方。不再冰冷,沐浴阳光,暖洋洋的。

人生好比一次旅行,途中有山有水,有平坦的林荫道,也有泥泞的沼泽。要度过这些关卡,最好的办法就是微笑着去面对。

我笑了。

眉间透着释然,眼里聚着自信,脸上溢满轻松和坦然。

从屋里看,就像在风雨中笑一样。_

3、抒写悲凄情怀

__ 生活并不完全是欢乐与幸运,它毕竟还伴着悲哀与不幸

悲伤与凄楚是一种天生能征服人的内心的情感

情感作文中这是一个不能排斥的重要题材__ 怎一个悲字了得

王 斯 熠

雨声滴滴答答,屋檐下,两滴苍穹的眼泪依依不舍。抬眼望望,梧桐叶被雨丝牵引着,慢慢坠落,尽管就要结束一生,但是它毕竟有雨做伴。而我,却是孤独一身,各地漂泊。像地上的落叶,风过之后全无影踪„„

耳边忽然想起了一阵清玄的琴音,我想起了自己的年轻时代,跟着父亲,晓韵律、长诗词、工散文、能书画,也不枉号易安居士,那时明诚也正仕途顺利。我看看天,有两只雁停留过,它们嬉闹着,一起向前飞行。

可是后来,国破,家亦亡。明诚只身赴建康受命。当我再见你时,你已经病危。末了,你还是留下我独对冷灯青壁,纵然清泪长流,也回天无力。帘卷西风,门槛外黄花正衰,而我,却比那黄花还瘦。

明诚啊!我对不起你!我记得你临终拉着我的手,咳着挣扎着嘱咐我保护好书册、金石刻。可是飞卿君看你时带来的玉壶,却被诬陷成我们颂金的工具!我百口莫辩啊!一只被剪断的风筝,又如何能够在天上飞得高呢?我只有将家中的物件进贡朝廷,来洗刷我们的“罪名”。

国破、家亡、夫死之痛,何人能耐?如此的政治陷害,明诚啊,我奈他何?

风停住脚步,连浮尘里都有暗香浮动。泪眼盈盈处,斯景,斯时,斯园,斯柳,依然和以前一般无二。但是,大宋朝廷已经岌岌可危,我的视野里,再也没有你儒雅的笑容。回顾这间房,墙壁上空空荡荡,那些书画、砚墨,也在逃难中遗落,不知去向。物是人非事事休,没想到我竟也欲语泪先流。清照啊清照,难道你真的要清泪照残生吗?我默默地念着,像迟暮的叹息。

时光在我的惶恐中溜走。寻寻又觅觅,冷冷还清清,这日子过得太凄惨了!乍暖还寒,调养生息已难,即使两三杯淡酒咽下,也抵挡不了晚来风急,更何况内心的忧伤?雁儿飞过,那是旧时相识,却让我愈加伤心,明诚已去,还捎信到何方呢?满地黄花堆积,枯了謝了,到如今还有谁采菊东篱下?独自伫立窗边,周围漆黑一片,加上细雨敲打着梧桐,在黄昏凄凉气氛中,点点滴滴,不断撞击着我的心房。这次第,怎一个悲字了得!

4、烘托情感气氛

人可以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在影响着人

不同的环境对人会有不同的影响

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无疑对情感的渲染有着特殊的作用

除 夕 夜

丁 茜

除夕,除旧迎新。

折好了纸钱下楼去。冬天的傍晚,天空苍白,不似夏天如海般的湛蓝,庄严肃穆。

火终于生起了。橘色的火焰上下跳动,火舌吞吐间,青烟飘渺。我的眼睛有点酸痛。

婆婆躬着佝偻的背,双手盖在胸前,专注地看着那簇火苗。她的眼睛里有火的倒影,却是湿漉漉的。

小姨蹲下,又将一沓黄纸送入火中。

婆婆看着那些金色的纸被火苗吞噬,一遍遍地念叨着祖先父辈的名字,轻声地道出对家人的祈福。

天幕渐渐地暗了下来,苍穹之下,火焰依然热烈。

明晃晃的光,有点刺眼。

“„„你们在下面,要保佑我们„„”

婆婆操着那口吴侬软语,碎碎念叨。

我想起了外公,母亲口中永远坚强而又慈祥的老人。

“噼里啪啦”,火星溅出,犹如流星划过。

火光,昏花了我的眼。怎么也忆不起外公的摸样了。

婆婆拉过我,颤巍巍地抚了抚我的背,嘱咐道:“来,你也向你公公道声安吧„„祈祷„„祈祷我们全家平安„„”

暮色越来越浓。夜来北风起,火焰在昏暗的天幕下晃动摇摆,飞舞的火舌就像一只只小鹿围着篝火旋转。

今天是除夕,除旧迎新。婆婆的碎碎念叨声仍在继续。

上窜下跳的火苗让我有一种幻觉,火中仿佛升起了希望的歌。

天边一朵云,被早升的月亮投下了希望的影。

“„„明年外孙女中考,要保佑她呀„„”

婆婆细碎的声音飘散在空中,轻轻地散开,虔诚地升入空中。她的一只手紧紧地握住另一只手,准确地说,是另一只手的中指上的戒指,紧紧地握着;眼睛深处湿气迷朦,是为过去的羁绊,或是为她心中早已升华的期冀?

火焰终于熄灭了,明亮的火星仍不舍地在苍穹下跳跃。

我们回到婆婆家。在衣橱的最上端,我看到了外公的遗像。他的眼里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让我想起了那簇蹿动的火焰和婆婆轻轻的碎碎念叨。

远处的天空,烟花在空中盛开,从人们的指缝间溜走。

婆婆的祈福声音一直在我的心中回荡。那声音很轻很轻。但若被她响亮地说出来,一定拥有饱满的并且充满希望的语调,我相信。(四)、力求以情感人

学生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应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但教师的引领作用并未到此结束,因为情感作文仅限于有无情感和真不真实显然不够,更高境界恐怕应是能否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使读者被你的描叙深深感动,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除了优化以上几种写法外,重视下面几个因素,可能会有所帮助:

感受、体验到别人对自己的情感,有强烈的心理反应 有前期的铺垫、衬托、对比等情感渲染

有表示醒悟、感慨、感激、感恩的一类情绪的心理、语言、行为等具体的描述

那种感觉,那份真情

蔡禺心

小时候,最喜欢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后座上,用手抱着她的腰,将头轻轻靠在她的背上,有时哼些不成曲的调子,或者与她津津有味地谈天说地。每每这时,我总感到很幸福,好像吃了一块沾了蜂蜜的糖,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

那是一个冬夜,妈妈骑车带我回家,寒风挑衅似的迎面扑来,凶狠地,狂妄地。此时,妈妈的身躯俨然成了最好的屏障,我努力地将身体藏在它的后面,好像只雏鹰找到了温暖的羽翼。

寒风暴戾不减,狠狠地抽在我的侧脸,抽过我的耳迹,抽在我圈在妈妈腰迹的手上。“好冷啊。”我在心里默念,不由得将妈妈抱得更紧。

妈妈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冷吗?”她扭头问,寒风中她的脸冻得有些发红。“把手放到我的口袋里吧。”不由分说地抓住我的手,她的手经过寒风的肆虐变得像一块冰。

我的手被塞进了妈妈大衣前的口袋里。只是那么一瞬,我感到有一股潮水涌上心头,它是那么温暖,那么亲切;它又是那么迅速,膨胀得漫过心房,流遍了全身。

那种感觉很奇妙,它比幸福多一丝酸楚,它又比亲切多一份真挚,它好像一粒温热的话梅糖,甜中带酸,虽小,溶在嘴里却无比温暖。

那种感觉叫感动。我在寒风中体会到了感动的温度;我在妈妈身上体会到了感动的味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早已告别了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的岁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经历了许多事之后,在我体会过许多感情的纵横交替之后,惟有坐在妈妈车上的那段时光记忆犹新,惟有那时的感动令我久久不能忘怀,每每想起,总能使我的心房再一次温热。

那种感觉,那份真情;那种感动,那片爱。

[点评] 本文通过较出色的细节描写,表达了对母亲的真实情感,是一篇不错的情感作文,特别是受到关爱时的心理感觉描述得生动细致。但细细品味,文章还难以感人,在情感度上仍有提升的空间。他们仨

蔡禺心

我不禁停下了脚步,只为驻足片刻,欣赏眼前这幅唯美卷图。

夕阳倾辉,金色的林荫道,成群的归鸟成了此刻惟一的声响。

路的远处,显出三个隐约的人影,一个高大,一个矮小,还有一个略显苍老;一个蹦蹦跳跳,一个稳健沉着,还有一个步履蹒跚。慢慢地,向这边走来。“是祖孙三代吧?”我猜测着。

果然,那清脆的银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孩子停下活泼的步伐,仰起脸,目不转睛地盯着远方,像是被什么吸引了。光照在他的脸上,像红苹果般闪着润滑的光泽,又像一块光洁的大理石经人精心雕饰。

“天上的鸟儿为什么急匆匆地回家呢?”稚嫩的童声。

爸爸略一沉吟,用大手抚了抚儿子的头:“他们要回家陪着小鸟啊,要不然小鸟们该有多寂寞呀。”

孩子点点头,仿佛恍然大悟似的哦了一声,随后一蹦一跳地跑到爷爷身边,活像只灵活的兔子。他拉过爷爷的手,咯咯地笑着:“我不寂寞,我有爸爸,还有爷爷!”

我清楚地看到,老人浑浊的眼里像流星般闪过一道光亮,只是那么一瞬,却使他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好似风停后的水面没有涟漪,有的只是眼中的澈明纯净。老人用手重重地揉了一下孩子的头:“小鬼,就是顽皮。”责备似的话语,却掩饰不了疼爱的口气。

他们就这样,三个人,慢慢地,由远走近,又由近走远。我仿佛融化了一般,不知是被这夕阳,还是被这情。

再回头时,他们仨已经走远了,但那画面已经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祖孙三人被拉得长长的影子,和那浓浓的亲情。

[点评] 本文在情感的展示上比上文略高一筹。除了细致描写外,还融入了美好的意象,亲情的美好画面会让读者受到美好情绪的感染,让人沉浸在作者营造的美好境界中,但文章还是不能让我们动情,感人的力度依然不够。陪 外 婆 散 步

蔡禺心 我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吃完了。”

外婆立即抬起头,用那双期盼的眼睛注视着我,问道:“出去散步吗?我们去„„”

“不行,我还有作业呢。”我的回答终结了她所有的期待。

外婆的眼睛黯淡下去,重新低下头,拾起碗筷:“噢„„”,声音中似乎有些惆怅。

我走进书房,身后响起的是那熟悉却又生疏的关门声。

“我有多长时间没陪外婆散步了呢?”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外婆家对于那时的我着实是一块乐土。而散步则是一天中最轻松最闲适的时光。

饭后散步是外婆每天的必修课,连不爱运动的外公也每天随她走上个几百米。用外婆的话说:“饭后百步走,健康又长寿。”我自然是乐意跟着的。

就这样,外公牵着外婆,外婆又牵着我,我们三人一齐缓缓地走过那一棵棵树,和那树旁一幢幢房子。夕阳斜斜地照在我们身上,我相信我们就是这路上最和谐的风景。

外婆向外公聊着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而外公,这位不太称职的听客,却总是点头的多,插话的少。可我知道外婆是快乐的,她依旧笑得开怀,好像只要我们在她身边,那就是天大的快乐。每每这时,我觉得我们是最最和谐的幸福的。

可惜,饭后百步走并没让外公真正健康长寿。去年十二月外公的去世使这个家好似在冷水中浸过一般,凉得彻骨。屋子仿佛一下子变大了,变空了,变冷清了。外婆也仿佛在一夜间苍老了,孤单了。家中一切都不再和谐。

外公走后,外婆家的收音机总是开着的,我知道这是外婆害怕冷清,害怕寂寞。想到这儿,我来到窗旁,看到风中外婆独自前行的身影,竟显得如此单薄苍白,仿佛一幅残损的图画,显得那么不和谐。

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外婆她害怕孤独,害怕寂寞,她只能将对亲情的渴望表达得如此含蓄。

逝去的亲人已带走了她一半的快乐,难道我也要吝啬对她快乐的给予吗?

不,我不要外婆孤单,我要她快乐;我不要外婆难过,我要她幸福地生活,我要她感受到爱,我要她„„

我要陪外婆散步。

我要用自己使残缺的画面重新和谐。

我要陪外婆散步!

我冲下楼,朝外婆并不遥远的身影跑去。

篇3:作文如何写出美感

一.抒发挚爱激情, 品味美好情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如果没有生活阅历, 也就缺少爱的激情, 体验不出真善美的情感。中学生体验生活要善于观察人物, 理解其丰富而又复杂的心灵世界, 用爱的真情关心同学, 沟通人的内心思想感情, 从而架起真挚的友爱桥梁。爱心是一场洒落在春天的细雨, 能让心灵枯萎的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滋润, 分享情感育人的甜美硕果。

1、选取典型生活实例, 表现中学生典型的情感世界

例如, 月光如流水般轻轻地泻在孤独而略带愁绪的张晓梅身上。她那双聪慧的眼睛在不断眨动。在这个美好而宁静的夜晚, 一向活泼开朗、天真可爱的她为什么今晚愁眉苦脸呢?是什么缘故导致她如此伤感呢?原来, 她升入高中后, 各科成绩不稳定, 中断考试又考得不尽人意。她多愁善感, 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对学习丧失了自信心, 深感迷惘。回顾自己从一所普通小学考上重点中学的艰苦奋斗的历程, 她意识到积极进取的重要性。但由于自己主观因素的困扰, 缺乏坚强的意志毅力, 缺少战胜自我、把握未来的勇气。她那受伤的心灵多么需要老师的亲切关爱和耐心开导啊!不经风雨, 怎么见彩虹?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 在生活实践中磨练自己, 塑造自强不息的品格, 像勇敢搏击生活的雄鹰展翅飞翔。她终于被理解和爱的春风感化了, 坚定了自强不息的理念, 相信能把握人生的航舵, 坚定地奔向理想的彼岸。有志者事竟成, 在高考时, 她终于如愿以偿, 考出优秀成绩, 实现了多年来圆大学梦的夙愿。由此可见,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中学生在作文中善于传情达意, 敞开心灵大门, 是真情的自然抒发, 是爱的哲理的由衷表白, 也是情感美的永恒力量。作文教学若能从心灵深处提炼主题, 升华鲜明的思想意义, 表现人间真情, 将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2、张扬时代激情, 讴歌社会新风尚

为了适应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要求,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 中学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重视塑造情感美好的人物形象。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 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 而提出新问题和新的可能,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我们提倡创新, 当然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吸收文化遗产的精华。毫无疑问, 作文要鼓励学生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意思, 充分表达新激情, 体现独特的新个性。

我们要激发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有五千年浩如烟海的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那么, 怎样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呢?怎样才能弘扬中华民族情感美的传统呢?在作文教学中, 中学生面临着新的课题。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中学生要善于作理性的思考, 用理性代替狂热, 用冷静取代浮躁,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用优秀的民族文化陶冶人, 用崇高的精神鼓舞人。于是, 有学生在作文中明确提出“爱我中华必须爱我文化”的新观念。有理有据地作深入分析, 强调弘扬民族精神,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难道不是激发美的情感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诗的国度, 琴棋书画的国度,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科技的伟大力量是人类的智慧之泉。我们应该寻找一个既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又能吸收新科技成果的最佳结合点。学习和继承文化传统, 这是基础, 是民族情感的体现, 是借鉴和吸收新科技成果的必然选择, 也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标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让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激情荡漾在中学生心中吧, 让古老文明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中放射出绚丽的光芒吧!

二.培养敏锐灵性, 领悟细腻真情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中学生写作提供了真实的素材。以积极乐观的情怀面对现实生活, 用纯洁的心灵感受美好生活。品味甜酸苦辣的人生百态, 对丰富生活阅历, 培养敏锐灵性, 增强热爱生活意识, 激发审美的高尚情操, 提高作文水平, 都会产生重大作用。“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中学生好奇心强, 思维敏锐, 具有良好悟性, 对生活充满激情, 在作文中议论、抒情, 别有情趣, 有利于展示其灵性。

某学生清晨起床, 睁开双眼, 注视着窗外的天空;顿时, 心中不禁有所触动, 产生新的感觉, 思绪万千。年轻, 你是清晨第一缕阳光, 是涌动的一股清泉, 是亮丽的一片绿叶;年轻,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最宝贵的阳光, 充满青春活力;年轻, 在平凡而伟大的火热生活中是无比短暂的, 充满生命激情;年轻, 在令人欣喜而又陶醉的氛围中, 充满成才希望。

由此可见, 情感美是人性的灵秀因素, 是构成人的内在素质之一。“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关爱生活, 体验生活, 品味生活, 这是中学生在作文中抒发感情的基础。善于调动感知因素去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 启发学生打开形象思维的大门, 多角度地展开丰富联想, 让作文写出真实内容、真实感悟和真实之情, 让学生成为优秀作文的真正主人。既有深入思考的丰富内涵, 又富有文采精华, 这才是作文所期望的理想境界。

三.肯定美学价值, 阐明鲜明特征

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通常所说的喜、怒、哀、乐、爱、恶、惧, 就是中学生情感的表现形式。那么, 中学生在作文审美活动中哪些情感才是美的情感呢?一般说来, 对真善美持赞赏态度的情感是美的, 对假恶丑持贬斥态度的情感也是美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情感是丑的, 对别人的不幸、暂时的失利、挫折持幸灾乐祸的情感是丑的。师生在作文教学中表现出的情感美更具有美学价值。

情感美在中学生作文中具有鲜明的特征:

第一, 真实性。没有情感美的作文缺乏真实感, 以积极乐观、向上、友爱、团结为主要基调的亲情、友情、乡情、爱国情将深深地打动读者心灵, 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 表现人生风风雨雨的坎坷历程, 事真、景真、情真一定会产生永恒的精神力量, 催人奋发, 感人至深, 耐人寻味。

第二, 强烈性。热情地表现自我独特感受的欲望十分强。中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 在家庭、社会、学校的关怀和培养过程中, 在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中, 不少学生内心世界非常复杂, 情感无比丰富, 往往又以自我为中心, 在作文中描写自我, 表现自我, 塑造理想自我。由于过于理想化, 内心过于单纯, 或者情感深沉, 或者情感炽热, 或者情感封闭, 显示当代中学生情感的丰富与独特。因此, 师生之间在作文情感交流方面要以人为本, 理解人, 尊重人, 引导人, 既讲究表现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又要排除不切实际的情感因素干扰, 营造美的情感世界。

第三, 含蓄性。中学生反映在作文中的思想情感往往让人猜不透, 令读者伤尽脑筋。在各种学习压力之下, 面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 面对藏龙卧虎、高手如云的竞争氛围, 他们有时显得充满自信, 立志实现远大目标, 有时又只有激情而缺乏顽强意志与毅力, 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力。直率地坦白内心思想, 又含蓄地流露格调低下的伤感情绪, 学习知识依赖兴趣, 畏惧难题, 学法呆板, 效率较低, 成绩不稳定。他们往往喜欢寻求新鲜刺激, 于是, 在作文中有新鲜而捉摸不定的迷惑, 多愁善感的变化, 无可奈何的感叹, 都含蓄地表现出来。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感现象, 教师要通过个别评改作文的方式, 委婉含蓄地开导他们。只有珍惜时光, 把握机遇, 追求理想, 把精力投入学习中,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用高尚的情感鼓舞学生, 用乐观的情怀开导学生, 用审美的情趣陶冶学生, 这是情感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的崇高境界。

文贵情真, 情如海深。让情感美放射出亮丽的光芒吧!

摘要:情感美是中学生在作文教学审美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之一, 是中学生对大千世界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 也是一种触动心灵的高层次的美感。文章以情动人, 在作文教学中反映出的情感美具有审美的重要意义。情感美能启迪形象思维, 能够激发真情实感,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在审美活动中带上鲜明的感情色彩, 可直接影响中学生对审美境界的选择。

篇4:怎样写出好作文

关键词:兴趣;作文;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始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每个学生和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想写出一手好文章,但是有许多学生在为作文发愁。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笔下生花,有的学生写的却辞不达意。其实作文就是把自己的所想、所见、所听、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告诉大家。因此,学生只要有信心,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剂,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许多科学家之所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没有浓厚的兴趣就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达尔文小时候是个平庸的孩子,但是由于酷爱大自然,并以最大的热情从事学习,搜集标本进行野外观察,因此对人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作文也不例外,作文能力的培养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二、多读

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这时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多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从儿童起有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了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学习写作,也往往从模仿开始。谁也不是从一开始就会写文章的。不会写也不用着急害怕,可以先读别人的文章,模仿别人的文章,读得多了,即使自己不会写,也能懂得什么是好句子、好文章,为以后自己写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要养成多读书的习惯,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阅读对于每个写作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三、多记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意思是读得多了,记得多了,即使自己不会做诗,也能张口胡诌几句。平时学生要多记,多背,培养语感。只有从别人的文章中多读多记吸取营养,才能使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汇和表达手段,为今后在作文的基本功上提练主题,选择素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多练

多读多记都是为写打基础。无论如何都得自己动手,学生要常常练习才能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写出好文章。学生刚开始写文章时,也不要急于求成,可以从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入手,只要用对一个词语,用合适一个成语,完整明白地表达出一个意思就是好的。写作思维也是训练的过程,只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会掌握好这个技能。坚持天天写、时时练,总有一天会写出美妙出色的好文章来的。

作文不是老虎,只要有信心,努力学习,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文章。

篇5:如何写出高分作文

建筑美

所谓建筑美就是结构美,有些考生往往忽视一点就是在阅卷老师在阅卷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来不及细细品读。所以说结构美的文章往往会得到高分。架构上可以加主标题与副标题,加题记作为前言,段落层次要分明。结尾可加后记作为结语。这样的文章一定会吸引阅卷老师得到一个高分

语言美

如果说建筑美学要一个灵活的思维的话,那么语言美则需要一个丰富的语言积累,这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对言语的拿捏。可能很多人都曾看过一篇题为《赤兔之死》得高考满分作文。用古文方式叙述诚信,而且语言得当,缜密。当语言积累丰富后必然会写出美的文章。

内容美

篇6:如何写出好作文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其实,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

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面对一道作文题,我们往往不知如何下笔,这是因为没有打开写作思路。要

在审题中打开写作思路,在行文中把握写作原则,在阅读、实践与积累中提升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写出好作文。审题,打开写作思路

审题要抓住三个要点:解读材料意、领会提示语、抓住关键词。

把握写作原则

行文中要突出六个方面:

■让立意深邃高远

洞察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揭示材料所蕴涵的普遍意义;以小见大,以点滴小事折射时代和社会的影子。做到准确、深刻、新颖、简约、有时代感、格调高。

■让材料新颖独特

选材要着眼当代,紧贴现实生活;只选亲身经历的,不选道听途说的;只选新颖的,不选陈旧的;只选小材料,不选大材料;只选深刻的,不选浅薄的;只选具体的,不选空洞的;只选有趣的,不选平淡的;只选少见的,不选常见的。

■让情意真挚感人

抒写真情实感是文章制胜的关键。我们要用生花之笔,记录自己的心声,流露真实的感情,让思绪在笔下流淌,让真情在纸上绽放。

■让描写细腻传神

要从“小”处入手(留心观察,关注细节),从“动情”处入手(选取典型,打动人心),从“细”处入手(凸现情境,细腻描写)。

■让语言亮丽生辉

锤炼词语,加强表现力;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灵活引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格言、谚语、俗语等。

■让布局完美无缺

谋篇结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详略得当,首尾呼应。体例形式有:书信日记体式、小标题串联式、童话寓言式、首尾题记式。提升写作能力的路径

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涵养作文的底气呢?钱蓉蓉总结了四个注意点,在阅读、实践与积累中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经典

通过阅读,了解别人的经历,扩大自己的视野,借鉴他人的情感体验,就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关注社会

往大处说,是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争论点、转折点;往小处说,是注意周围的世态人情,尤其是普通人、陌生人,为人们所习以为常的事、司空见惯的事。这里面常常埋藏着写作的富矿。平时注意捕捉、观察、收集整理,就会拥有一大笔财富。

■亲近自然

就是走出书斋,去游历山川河流、风景名胜。描写风景的文章自然不用说了,就是写人写事,也离不开景物。景物就是人物活动的舞台。舞台搭得好,人物、故事就容易演得像,演得活,演得精彩。

■勤于笔耕

篇7:如何写出好作文

反观当下语文教学,占据教学时间最多的是阅读,阅读教学让广大师生劳神费力,但在读写结合这个关节上,仍然存在脱节甚至严重脱节现象。虽然一些学生进行了海量的群文阅读,但难以将读转化为写。笔者以为,读写之所以脱节,是因为四重四轻现象严重困扰着作文教学。

重选文,轻课文。作文教学上,许多教师习惯选用课文以外的学生作文为范文,这类文章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结构技巧,似乎都容易为学生仿写铺平道路。问题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则无德矣。把接近学生水平的范文作为模仿的对象,虽然降低了作文的门槛,但同时束缚了学生的视野。最好的范文还是经过专家学者精挑细选的课文,其间藏有大量宝藏。作文指导,要尽可能以课文为例子,既可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节省教师到课外寻找范文的时间,让他们转而将劲用在利用课文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的策略和技法上。

重有字书,轻无字书。阅读为首,本无可厚非,但不少教师将视线集中在书本教学上。学生对连篇累牍的有字书难免产生厌倦感,有必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用心阅读社会、自然、家庭这三本无字书。这些无字书鲜活、生动、引人入胜,让学生投入其中,用心感受、体验,向这些无声的大师学习,比教师唠唠叨叨说个不停要有效得多。

重知识,轻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热衷提问写什么,倾向于解读课文内容,忽视了围绕怎么写教学生如何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过度关注文章内容,就导致了学生着重以识记的形式,记忆从课文剥离出来的写作知识,却无法将这种静态的知识运用在写作中。有些教师常常提问:这篇文章好在哪些地方,却忽略了怎样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相比之下,后者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才能把阅读所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写作上?许多教师教学中避重就轻,或顾此失彼。阅读知识要转化为写作能力,一是需要指向性较强的阅读材料,二是需要丰富多彩的读写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强化语用功能,采取仿写、改写、续写等多种形式,不断促进读写结合,尽可能帮助学生把课文中好的方法、活的技巧嫁接在自己的作文上。

重结果,轻过程。不少语文老师指导学生作文时,习惯读几篇范文,就直接让学生模仿。范文对大多数学生根本起不到示范、引领作用,他们依然是闭门造车,我行我素。写完后,教师就把其中的佳作当作样本展示,师生一道,佳作共欣赏。其实,对于佳作的运用,我们不能停留在欣赏、评价上,更要把话筒交给小作者,听听他们现身说法:这篇好文章的写作过程与方法,他们在读写结合上所积累的经验。一枝独秀不是春,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范文的引导作用,切莫让其他学生读起来激动,写起来无助。

读写本应相通相融,但教师有意或无意使其脱节,把读与写扯成两张皮,导致作文教学出现少慢差费的低效状态。为避免读写脱节,笔者认为,应合理分配阅读与作文教学时间,做到读写不偏不废,重视方法引领和过程引导,打通阅读与写作的阻隔,让阅读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好作文真的教不出来吗

创设情境,入真情境。在课堂热身时,于老师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师生问候。他让学生用英语向他打招呼,调节气氛,然后他向学生问候并进行自我介绍,指出自己姓氏于的特征。他幽默的谈吐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整节课上,于老师让学生听、说、看、想、写,用多种感官调动学生的思维。写作是一种表达,表达需要驱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听录音这一环节中,于老师先让学生想象对话中人物的年龄、身份、外貌,然后想象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气,然后再让学生完成对话写作。哑剧表演一节,于老师将他的表演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和他一同表演的学生也受到感染,十分投入,这营造了一种轻松、快乐而又真实的情境。

活用教材,用活教材。进行课堂热身之后,于老师出示了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碰壁事件的一段话。他先让学生观察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出这段对话的特点。学生很快发现了对话分段写、对话中有提示语的特点。于老师因势利导,引出了本次作文教学的两个学习重点。从已知的内容中自然地引出学习目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教材是教师直接的教育资源,但如何把它用好、用足,是一个问题。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但这些例子如何用得最有效,还需要教师花一些心思。

在明确了对话作文写作的要求之后,于老师让学生先听,后看,以一段录音和刚才自己与学生合演的哑剧小品作为写作的素材。录音是电视中的一段公益广告,哑剧小品是师生的即兴创作。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素材鲜活生动,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

快乐写作,评满分文。翻开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看到的要求几乎是一致的,无外乎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一类模糊的字眼,至于怎样写具体,怎样写通顺,就没有了详细的下文。学生自然一头雾水,瞎打瞎撞,作文自然越写越不会写了。课堂上于老师的要求更为具体:一是对话分段写,二是提示语有变化,只要学生达到这两个要求,就可以得一百分。面对这种比较简单的要求,学生写作的畏难情绪一扫而光。

再说评价。我们平时给学生点评作文,是很吝惜分数的。作文怎么可以得满分?尽管中考、高考作文评分规则说可以得满分,然而,平时教学中,慷慨的老师则很少见。于老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只要学生的作文达到了本次作文的基本要求,文字通顺,就给学生满分。而且,一个新颖的题目,一个优美的句子,甚至是一个生动的词语,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加分,以至于孩子们的作文出现了120、130这样的分数。一堂课下来,学生既感受了语言的魅力,又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语言精彩,演真语文。于永正老师的课堂语言朴实而亲切,完全没有华丽的辞藻,他恰当地提示、总结,娓娓道来,如诉家常。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写作文,字不够,对话凑;作文要有变化,作文是艺术,不变化就死了。所以,提示语也一定要有变化啊!类似平易近人的话语,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上,完全没有了陌生与惧怕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在快乐的氛围中,学生积极地说,入情地演,动情地写,生动的词语、句子从笔下自然流淌出来。

篇8:写出优质作文的技巧

一、认真审题

1.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往往是“材料+话题”式,一般情况下审题难度不大,具体分析时,可以做以下设问:(1)材料中的人物映射生活中的什么人、什么事?(2)材料的主题是什么?(3)这则材料想表现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4)话题与材料是怎样的关系?涉及哪些内容?(5)在生活中、学习中、历史中有无类似的事例?

2. 材料作文。

一是要审内容。就是针对所给的材料,在材料内容上仔细分析其在某方面的倾向性。二是审主题。一则材料肯定有最集中的态度、主张、观点,肯定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要求认真细致地分析、推断,抓住最富有关键性的词语来确定,要杜绝抓住细枝末节来进行片面推理的现象出现。一言以蔽之,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面、要害问题。

3. 漫画、图表类作文。

这种作文每隔三四年都要考一次,难度较大。审题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漫画类作文往往是表现或讽刺某一类现象或不良行为,要透过现象认清本质。(2)漫画类作文往往是比喻性命题,要认清比喻的意义,与现实生活相联系。(3)要认清讽刺或揭露的现实意义。

二、拟好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要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练、含蓄、新奇,使读者“一见钟情”。

什么样的标题才算是好的标题呢?好的标题要求做到“准、简、独”。准,就是要紧扣全文的中心,与全文的展开合拍,做到文题相符;简,就是简洁有力,突出自己的想法;独,就是有个性,有特色,有新意。只有做到这几点,才能使自己拟出的文题清新脱俗。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 运用修辞法拟题。

运用常见修辞,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特殊加工,可以收到新颖含蓄之功效。如:“苏醒吧,灵魂”“情要深深,理要昭昭”“回忆的翅膀”等题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 巧妙借用或化用名言名句拟题。

这种方法可以使题显得端庄典雅而又令人回味无穷。如:“怎一个‘情’字了得”“感时花溅泪”“海棠依旧?红肥绿瘦?”“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等。

3. 利用流行语拟题。

恰当地把流行歌曲的歌词、广告词、影片句、书名作为文题,常常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如:“我选择,我喜欢”“我心飞翔”“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痛,并快乐着”等。

4. 利用数学公式拟题。

用数学公式拟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醒目、富有哲理且有吸引人的特点,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以“1+1=?”为题,来阐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极富启迪意义。

5. 展开想象式拟题。

想象式拟题能强烈吸引读者走进一个全新的天地,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某一考生以“永夜——2050年第364个清晨”为题,用科幻体写了几十年后的一个故事,标题就很吸引人,这篇作文最后被评为满分。

作文拟题的方法不单只这些。总之,题贵贴切鲜明,新颖生动,既要简洁凝练,又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三、立意新颖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窗口,那么立意便是窗口内不可缺少的风景。怎样使那些风景更美更新呢?首先,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从新鲜的现实生活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新矛盾。其次,找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角度和新方法。

如何才能确立富于启发意味的新立意呢?具体来说可能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运用求异思维,反向、侧向思考问题,提出与正面或常见观点完全不同的观点。

比如:由“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思良药裹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利于病,进而联想到做思想工作关键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不一定要逆耳。推心置腹,促膝交谈,犹如春风化雨,更使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

2. 运用多向思维,从多个方面观察问题,努力寻找新的见解。

比如:对“雪”这个话题,既可以赞美它的纯洁无瑕,赞美它滋润万物的献身精神;也可以表现雪的冷漠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万木萧条;还可以鞭挞它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表掩饰世间本来的面目。运用多向思维便能得出新颖的观点。

四、内容要有感情,主题要深刻

主题深刻能给人以警示和启迪。要想探求主题的深刻,首先要透过事物的表象,把具体的人和事放到一定的时代和社会中审视,发掘其社会意义;其次要以小见大,透过平凡的生活琐事,挖掘其蕴含的哲理。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有一句名言:“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在写作中,我们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很多同学对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抱怨生活的平淡无奇,缺乏写作素材,因而就捏造一些不真实的人和事,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美,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最真实、最亲切、最能令人动容。

五、用语恰当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新颖的题目,深刻的主题,详实、真切的内容外,语言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文章的语言要有文采,即有文学意味。具体地说就是语言要生动、形象,句式要灵活多变,用词要丰富准确,还要善于使用多种修辞,诸如比喻、借代、拟人、反问、夸张、对偶、双关、互文、反复等。此外,还可以活用伟人名言、名人名句来美化语言,充实内容,使文句生动丰满、含蓄深邃;可以借用一些歌词、广告语、社会流行语、民间俗语、俚语、谚语,使文章生动活泼,充满个性。

上一篇:关于端午节心得体会作文500字下一篇:水电班组管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