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局外人》感想

2024-04-28

加缪《局外人》感想(精选8篇)

篇1:加缪《局外人》感想

1、这时,长夜将尽,汽笛叫了起来。它宣告有些人踏上旅途,要去一个从此和我无关痛痒的世界。加缪《局外人》

2、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加缪《局外人》

3、人的性格到行为之间,存在一个断崖。加缪《局外人》

4、这可太真实了。我们宁肯避免与他们往来。相反,最为经常的是我们对和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袒露心迹。其实,我们并不希望改掉我们的弱点,也不希望变得更好,只是希望受到怜悯和鼓励罢了。加缪《局外人》

5、我常想,如果要我住在一棵枯树的树干里,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抬头望望天空的流云,日复一日,我逐渐也会习惯的,我会等待着鸟儿阵阵飞起,云彩聚散飘忽,就像我在牢房里等着我的律师戴着奇特的领带出现,或者就像我在自由的日子里耐心等到星期六再去拥抱玛丽的肉体。加缪《局外人》。

6、无论如何,对于什么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不是确有把握;但对于什么是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我是确有把握的。加缪《局外人》

7、生存的无奈,在于精神往往和肉体分裂,人和社会的背离,生之无限渴望和死亡无限逼近的矛盾,于是生存有时候就很荒诞。加缪《局外人》

8、今天,妈妈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今天收到养老院寄来的电报写着:“母死,明日葬。深表哀悼。”电报没说具体时间,妈妈也可能是昨天走的。加缪《局外人》

9、在我所度过的整个这段荒诞的生活里,一种阴暗的气息穿越尚未到来的岁月,从遥远的未来向我扑来,这股气息所过之处,使别人向我建议的一切都变得毫无差别,未来的生活并不比我已往的生活更真实.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加缪《局外人》

10、当我想摆脱一个我不愿意听他说话的人时,我就作出赞同的样子。加缪《局外人》

11、一个人即使只生活过一天,他也可以在监狱里待上一百年而不至于难以度日,他有足够的东西可供回忆,绝不会感到烦闷无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愉快。加缪《局外人》

12、我常常想,如果让我住在一棵枯树干里,除了抬头看看天上的流云之外无事可干,久而久之,我也会习惯的。加缪《局外人》

13、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这可太真实了。我们宁肯避免与他们往来。相反,最为经常的是我们对和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袒露心迹。其实,我们并不希望改掉我们的弱点,也不希望变得更好,只是希望受到怜悯和鼓励罢了。加缪《局外人》

14、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加缪《局外人》

15、我从来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于是我就不说。加缪《局外人》

16、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感情,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譬如母亲下葬时候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无疑就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被社会抛弃。加缪《局外人》

17、我不是这里的人,也不是别处的。世界知识一片陌生的景物,我的精神在此无依无靠,一切与己无关。加缪《局外人》

18、无论如何,对于什么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我可能不是确有把握;但对于什么是我不感兴趣的事情,我是确有把握的。加缪《局外人》

内容简介

《局外人》是加缪小说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最具有划时代意义最着名小说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为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经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名卓着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着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篇2:加缪《局外人》感想

芗笒 自然AND人性

今天,我们要来谈谈一本书,名字叫《局外人》。

作品看似是称主人公为局外人,可他真的是局外人吗?当那些局宥于现实世界沾沾自喜且自作聪明之人指责谩骂看似对事物漠不关心却心若洞明的人为社会的局外人时,怎么也没意识到自己也是滑稽的局外人。在这篇短篇的小说里,加缪秉着他存在主义的荒诞论将这个世界痛快的戏谑了一番。

主人公默尔索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他的性情不温不火,像一壶永远不会冒泡的温开水。文章开头便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这个悲痛的日子也许在常人看来重要之至,甚至一想到那个特殊的数字就会觉得自己应该悲恸并怀念逝者一番。而默尔索竟然记不清。文章的开头就点出了他不同常人的怪癖之处。当默尔索在和一个阿拉伯人沉默对峙时,‘太阳晒得我脸颊发烫,我觉得眉头上已聚满了汗珠。这太阳和我安葬妈妈那天的太阳一样,我的头也像那天一样难受,皮肤底下的血管都在一齐跳动’ ‘大海吐出了一大口气,沉重而炙热。我觉得天门大开,天火倾泻而下’然后他不听使唤的扳动手枪杀了那个阿拉伯人,还向尸体上开了四枪。当入牢遭审判时,检察员质问他为何杀人,他诚实的回答说他无意杀人,是因为太阳。当问到人死了为何还要残忍的朝尸体上再连开四枪时,他依旧诚实的回答说那时就像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地叩了四下一样。警察官明显不相信,后又综合默尔索在他母亲葬礼上没哭,第二天就和女友去看滑稽的电影,游泳等发难,他依旧只说他说他爱他妈妈,跟常人一样。

默尔索觉得自己的案件很简单,没有必要牵连到律师辩护,以及一遍遍的审问。法院还是为他请了一个很负责任的,为胜诉而大汗淋漓的,说起话来脸上肌肉牵动的好律师。律师要他在庭审上说没在他母亲葬礼上没哭是因为克制了自己的情感,可默尔索认为那样说是说谎,他拒绝那样说。最终审判庭上作为当事人的默尔索却像一个旁观者,平静的看着审判官和律师争得唾沫横飞,自己只想快点结束,因为审判环境太燥热,令人不舒服,回监狱还可以睡个觉,直到审判最终他都不曾观望一下痛苦的女友。我想这并不是绝望,也看不出他内心有希望,也许什么也没有……

小说是以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展开的,他自述监狱中的日子漫漫难挨,又可说苦短无多,日子混淆成一片了,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有“昨天”和“明天”这样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义。他终于被世俗定了死罪,检察官在审判场上“庄严”的宣称:这种无情冷酷,在精神上杀死自己了自己的母亲的人存在。而且他用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宣判的。默尔索隐约觉得这样的评判有失严肃性,()但太冷酷,冷酷的使他自觉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杀人犯。

在死亡的最后一晚,默尔索挺害怕,但他觉得并没有到心脏炸裂的地步,所以又多活了24个小时。神甫安慰他,问他是否在监狱的墙壁上看到了神圣的上帝的影子,他还是诚实地说没有,他只看到了女友的笑容。他在生命的最后想到了他的妈妈。

整个故事的过程,默尔索都是安静的,按照自己的感觉做事,但不知不觉得侵犯了世俗隐形的禁律。他那么简单,可在世俗的人们眼里,他那些异于常人的话语和行为是多么可怕。我仿佛看到那些和他相似的人,如《钟形罩》中的埃斯特,他们都被逼到的一束亮眼的光束中,周围的人指指点点,表情动作奇怪搞笑,当光束中的人被唾沫淹死了,或被萝卜白菜砸碎了,他们才心满意足地离开,继续糊里糊涂干着各自的事儿。

人啊,一代又一代以苟同的方式活着,流连于光怪陆离中,上帝一敲钟,一波人走,一波人又来。他们还是那些眼神,那些表情,那些手势,纵使没有相同的相貌,又能怎样呢?他们誓死庇护着不知哪个祖宗传下的习俗,保持着誓死的惯性。我想起了现代社会上用所谓的原则自以为是地解释类似于休谟问题的疑难。婚姻就该忠诚,触犯法律就该受处罚。可是婚姻从何而来,法律从何而来?如果有人都说这是社会发展规律产生,毫无疑问是对的,那地球上那么多种族,产生了那么多可能令你匪夷所思的习俗,是不是就应该强迫它们归结于你存在的人群中自认为的真理?

篇3:加缪《局外人》感想

一、研究综述

关于这部小说,国内外学者做过很多研究。在中国,大多数的研究是关于存在主义的,尽管加缪多次否认,认为自己并非存在主义者。而在国外的一些学者的研究中,Moser(1998)认为“已经有很多评论的关注点在殖民主义上,首先因为这起杀人案的受害者是阿拉伯人。”接着Moser总结道:“加缪认为他自己是一名阿尔及利亚作家,但他在小说中对阿拉伯人的双重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站在法国这边。”但Thody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默而索才是种族主义者,而不是加缪。事实上,通过‘可怜的白人’的视角向读者呈现事件,加缪本人对默而索和男权都进行了声讨,他所呈现的其实只是殖民社会本身。”国内也有学者将研究点着重于殖民这个论点上,杨深林和邱晶指出《局外人》“不单单是存在主义哲学诗性彰显的杰出文本,而更是殖民主义政治的潜在同谋和一曲为欧洲殖民主义招魂呐喊的挽歌。”本文旨通过对作者和小说的分析,指出加缪通过该小说表达了自己对阿尔及利亚同情,但却在主题深处更坚定维护宗主国法国利益的殖民主义立场。

二、殖民主义者的潜在同谋

1、作者的特殊成长背景

作品通常都有作者的影子,正是因为《局外人》的作者加缪特殊的成长背景,这部小说才带上了殖民主义的色彩。作者阿尔贝·加缪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出生、成长。萨义德这样描述他:“一位可以被认为是世界级的法属阿尔及利亚作家”。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他热爱那片土地和那里生活的人们,有时他也很同情阿拉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一个处于不道德境况下的一个有道德的人”。但是他在阿尔及利亚接受的完全法国式的教育使得他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国人。所以当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他选择了站在法国一边。他不仅仅代表“西方意识”,还代表非欧洲地域的西方主导意识。加缪的小说关注了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实际状况,却通常忽略或无视历史。在《局外人》中,没有任何关于故事设定的国家背景和历史介绍。而这样的无视对于那些阿尔及利亚人是无法接受的,因为法国方方面面的存在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权力的体现。

2、小说中的无心和无情

在《局外人》中,无心和无情两种情感贯穿始终。小说的最开始,主人公默而索被告知他母亲去世了。在母亲的葬礼上,他毫无任何悲伤的表现,甚至拒绝再看一眼遗体,在棺材前抽烟、喝咖啡,还与玛丽发生关系——对亲情完全无心。没过几天,他又跟邻居雷蒙德去报复他的女友,这位女性被认为不忠,默而索完全不考虑这位女性可能受到伤害——通常他对其他人要么没有兴趣要么就是完全忽视。随后,他和雷蒙德遇到了那位女性的兄弟和阿拉伯朋友,默而索杀了那个阿拉伯人,尽管第一枪就已将其杀死,他还是在第一枪的短暂停顿后又开了四枪——毫无任何情感波动地连续四枪。小说并没有向读者表达他当时有无罪恶感或任何其他的情绪,如果有,那也只是他当时被海边的热度和刺眼的阳光所困扰——对人命完全无情。小说通过情节展开生动地描述了默而索的无心和无情,其实这也正是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冷漠和残酷。

小说自始至终,没人任何一个阿拉伯人被赋予姓名,包括默而索邻居雷蒙德的女友,以及那个被杀害的阿拉伯人。正如前文所述,从作者和作品的特殊背景,我们可以看出正是作者的态度导致了那些阿拉伯人的空白和缺席。那位受害者的死亡并不是真的想表达阿拉伯人的死亡,而是要表达法国人的意识。当他被逮捕时,默而索从来没有真正对他生活中的任何行为感到悔恨或有任何个人情感。最后,默而索说道:“我一直是对的,过去仍然是对的,我总是对的。”

3、默而索的真正死因

小说虽然不是以默而索的死亡告终,但当他被告知法官对他的最终判决是“他将被公开斩首”时,其实这已经是他的结局了。在小说中,加缪运用了多种描述来表现导致默而索死亡的真正原因,这个原因并不是杀人,而是他对母亲的冷漠态度。在法国殖民者的眼中,一个阿拉伯人被杀无足轻重,杀人犯被判死刑并非出于谋杀,而是出于对母亲的不敬爱,即对既定法式社会秩序的漠视,这样的漠视需要被扼杀——扼杀在摇篮里。而阿拉伯人?他的死亡并没有让法官、让所有参与判决的人有任何惩罚凶手的想法,他们讨论对他的判决,但完全没有在意受害者,只是就那些其他的道德缺失进行宣判。这样的表述,充分地反映了加缪作为一个法国人,即使成长于阿尔及利亚,即使对那片土地和人民有着深沉的感情,也不可豁免地在悄悄站在了殖民者的阵营,维护了殖民者的利益。

三、结语

对小说《局外人》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作品,但从本文上述论述的各个方面中可以看到这部作品背后的殖民意识。默而索对于杀死阿拉伯人没有任何遗憾、任何懊悔。他被处决不是因为他杀人的行径,而是因为对母亲态度的不道德。在这些法裔阿尔及利亚人眼中,阿拉伯人的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整部作品充斥着法裔阿尔及利亚人和阿拉伯人的冲突。尽管作者试图表明对阿拉伯人的一点同情,但他却在最大程度上对法国殖民者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摘要:《局外人》是阿尔贝·加缪的著名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默而索杀害了一名阿拉伯人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眼见西方殖民主义陷入困境,而亚非拉反殖民运动蓬勃兴起,作为一个在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长大的法国人,加缪通过《局外人》表达了自己对阿尔及利亚同情,但却在主题深处更坚定维护宗主国法国利益的殖民主义立场。可以说,《局外人》正是法国殖民主义者的潜在同谋。

关键词:加缪,局外人,殖民主义,阿尔及利亚,法国

参考文献

[1]Brock,R.Meursault the Straw Man[J].Studies in the Novel,1993,25(1):92-100.

[2]Camus,A.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Stuart Gilbert The Stranger[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and Random House,Inc,1946.

[3]李军.加缪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的尴尬处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30(2):57-60.

[4]阮航.走近默而索解读《局外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5(2):177-180.

篇4:加缪《局外人》感想

人们很快辨认出遇难者为阿尔贝·加缪。三年前,凭借 《鼠疫》《局外人》等文学创作,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遭遇不测时,加缪年仅47岁。当时,他口袋里有一张往返火车票,原本计划乘火车抵达巴黎,最终还是改乘了友人的轿车。加缪生前认为在车祸中丧生是一种愚蠢的死法,然而,他以生命的代价,冥冥之中为其“荒谬哲学”加上了一条沉重的注解。

7岁时有了作家梦,17岁患上肺结核

1913年11月7日,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孟多维。在加缪的出生证明上,父亲登记的职业为“葡萄酒窖工人”,母亲不识字,只能给人帮佣。

加缪“生不逢时”。1914年8月,“一战”爆发,父亲应征入伍,不想当年10月因伤死亡,当局只给其遗孀寄回一小块从遇难者体内找到的弹片,以作纪念。母亲受到刺激,两耳有些失聪,终日沉默寡言。迫于生计,母亲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此后多年,他们一直生活在阿尔及尔的贫民窟贝尔库。

在加缪的记忆里,外祖母家没有一本藏书,连书桌也没有,他只能在餐桌上做作业,头上吊着油灯。加缪从小热爱阅读,他后来对友人透露,7岁时便有了当作家的梦想。依靠政府的战争抚恤金和学校的奖学金,加缪得以延续学业,并广泛涉猎了儒勒·凡尔纳、纪德、乔伊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叔本华、尼采、舍斯托夫等人的相关著作。

1933年,加缪考入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大学期间,他为《阿尔及尔大学报》写评论,并创作了《直觉》《地中海》等散文诗。在手记中,加缪曾罗列以下心爱的词组:世界、痛苦、大地、母亲、人类、沙漠、荣誉、苦难、夏日、大海。对于加缪而言,生活尽管贫困而无奈,但地中海充沛的阳光、美丽的沙滩,一直是他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地中海式的“苦难”与“阳光”主题,此后屡次闪现于创作中。

17岁时,加缪患上了肺结核,为此被迫休学一年。他成了医院的常客,定期接受人工气胸治疗。罹患肺结核之前,加缪是位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游泳健将,不幸染病后,他终生都在与病魔进行斗争,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在绿茵场上驰骋,这些遭遇为其“局外人”身份埋下了种子。

肺结核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缪的思想和创作。在加缪早期作品如散文集《反与正》中,他本来计划涉及肺结核的内容,最终删除了。但从《灵魂之死》《生之爱》等文章标题来看,《反与正》恰好揭露出加缪当时受疾病和成长问题所困扰的那种心理状态。

《局外人》:“一位作家诞生了!”

1937年,加缪尝试写作《幸福的死亡》,开始向小说领域跋涉。《幸福的死亡》虽然在加缪去世后才出版,但这篇小说可视为其成名作《局外人》的雏形。两篇小说主人公的名字仅一字之差,他们都犯有命案,小说情节均出现过母亲死亡及安葬的场景。

“二战”期间,加缪曾报名参军,但因有肺结核病史、身体虚弱未果。加缪继而夜以继日同时创作着“荒诞三部曲”——《局外人》《西西弗神话》《卡利古拉》。

1942年,《局外人》《西西弗神话》先后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荒诞剧 《卡利古拉》两年后也正式发行并搬上了舞台。“一位作家诞生了!”法国媒体评论道。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撰写了《“局外人”之解释》的文章,认为“《局外人》是一部经典之作,一部理性之作,为荒诞及反荒诞而作”。

《局外人》以法国青年莫尔索的第一人称的叙述展开,他本是阿尔及尔一家法国公司的职员,工作勤勉,诚实缄默。但突然有一天传来消息:“今天,妈妈死了。可能是昨天,我不清楚。”《局外人》开篇所展现的冷漠、虚无,令人震惊。参加母亲葬礼时,莫尔索没有哭,在随后一次度假中,他又失手开枪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随后是无休无止的庭讯,最后莫尔索被判绞刑。

“局外人”莫尔索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公然挑战道德戒律,同时过失杀人,法庭罗织罪名,他淡然处之,这既折射了司法制度的荒谬,也成为“二战”后一代青年的写照。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评价道:《局外人》代表着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代表着被战争破坏的一个时代,代表着那个时代的不合作的普遍心态。小说最后,莫尔索以自己的决然向这个世界发出了最后的呐喊:“我体会到这世界跟我如此相像,又是如此亲如手足,因此感到自己过去幸福,现在仍然幸福。为使一切都显得完美,为使我不再感到如此孤独,我只能希望被处决那天观者如潮,并对我发出憎恨的喊叫。”

《鼠疫》:“欧洲对纳粹主义的抵抗”

《鼠疫》堪称与《局外人》齐名的加缪代表作。1947年6月,断断续续写作了六七年的《鼠疫》正式出版发行,首印2.2万册,三个月后,《鼠疫》销量突破10万册。《鼠疫》在美国出版之后第一周卖掉了3000册,出版方每隔三天就发布一套广告卡片,上面印有死神的画像,广告词写道:“瘟疫就要来了!它已袭击欧洲!在法国10万多人已被它吞噬!它即将席卷美国!阿尔贝·加缪要对此负责!”这一年,加缪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时年仅34岁。

《鼠疫》情节以阿尔及利亚奥兰市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鼠疫时,由恐慌、自私到觉醒、反抗的故事。小说讲述了贝尔纳·里厄医生等人日夜操劳、救死扶伤的经历,与西西弗的坚韧精神异曲同工。西西弗因得罪诸神,被罚推动巨石到山顶,每次眼看即将达到目的地,巨石总是滚落,西西弗只得从头再来、周而复始。在诸神看来,再也没有什么比这种徒劳无功的惩罚更严厉的了。而据加缪分析,西西弗是幸福的,因为他认识到了自己荒谬的命运,他一次次不服输的行动便是对荒谬的反抗,“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如果说西西弗是个人反抗英雄,里厄医生则是一个从个人抗争到集体行动的典范人物,他感染着身边的人共克时艰、战胜鼠疫。加缪荒谬哲学由此也有了新的抗争维度。

加缪创作 《鼠疫》颇受美国作家麦尔维尔 《白鲸》的启发:他期待能像麦尔维尔那样,通过一条大鲸鱼的凶恶,展现“二战”时代的灾难。如加缪所言,《鼠疫》寓意了法西斯暴行肆虐与正义力量奋起抗争的趣旨:“我希望人们在几种意义上阅读《鼠疫》,但是它最明显的意义是欧洲对纳粹主义的抵抗。”

在此前后,加缪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小说《堕落》和短篇小说集《流亡与王国》。他还改编过巴尔扎克的《伏脱冷》,高尔基的《底层》,福克纳的《修女安魂曲》,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等小说。加缪同时进行戏剧创作,代表作有《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者》等。

44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7年10月16日,加缪正和友人在餐厅吃饭。伽利玛出版社派来的一位年轻人匆匆赶来,遣开侍者偷偷告诉加缪,他将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加缪一时“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神情呆滞,不停地念叨着:“该马尔罗拿诺贝尔奖。”同为文学大师的马尔罗一度是当年最热门的候选人,正式公布获奖名单前,瑞典国王甚至专门接见过他。此外,与加缪一同提名的,还有贝克特、萨特等声名显赫的前辈。

待确认获奖的消息后,加缪成为世界文坛上继英国小说家、诗人吉卜林之后,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年仅44岁,比吉卜林获奖时大两岁。

12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纽约时报》评论他“是屈指可数的具有健全和朴素的人道主义外表的文学声音……”只是加缪从不自认为是存在主义者,他在随后发表的演说中强调,如果离开艺术,他无法生存。作为成长在“一战”期间、经历过“二战”的一代人,在遍布集中营及紧接着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大势力对抗的历史进程中,“不管我们个人有哪些缺陷,我们的职业高尚性始终根植于两大介入,尽管是难以坚持的介入,即拒绝对家喻户晓的事情说谎和抵制压迫”。

祖国大地上的异乡人

作为作家,加缪功成名就,但阿尔及利亚问题依然像肺病一样折磨着加缪。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法国逐步占领阿尔及利亚,开始了殖民统治,大批欧洲人陆续前往定居。截至20世纪中期,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数已达百万,但穆斯林人口总数依然占绝对优势。1954年11月1日,万圣节凌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在境内多个地点袭击军事设施、警岗等据点,武装反抗法国的统治,为期近八年的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其间,除武装起义外,阿尔及利亚境内民族极端分子针对平民、公共场所的爆炸恐怖活动时有发生。法国派遣军队前往镇压,局势持续动荡。

加缪在报刊撰文呼吁和平,反对暴力,“法国政府左手拿着《人权宣言》,右手拿着用来镇压的警棍时,还能以文明的创立者自居吗?”对于那些被殖民当局逮捕的民族解放阵线成员,加缪也尽力展开营救。1956年1月22日周日下午,加缪在阿尔及尔举行和平集会。他在和平集会上宣读了长达15页的停战呼吁书,强调法国移民和穆斯林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否则双方将满怀仇恨共同走向毁灭。会场里,人们对加缪的讲演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广场外,成百上千的极端右翼欧洲激进分子高呼口号:“把加缪绑在火刑柱上”,“把加缪送上断头台”,石块像冰雹一样砸向会场玻璃窗。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不得不调集上千步兵组成“人墙”,以便抵挡示威者的冲击。

加缪所处的两难境地,加剧了他的“局外人”身份:“两边都不把我当作自己人。一边觉得我不够爱国,另外一边又觉得我爱国爱过了头……我正是以一个对阿拉伯人满怀友爱之心的法国人的身份去爱它的。我希望所有的人都在阿尔及利亚找到家园之感,而不至于在这片土地上沦为外国人。”加缪结过两次婚,并与第二任妻子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女。他自比“唐璜”,身边从不缺少绯闻女友,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他缺乏归宿感,只好自我放逐于温柔乡的表征。

加缪一直设想法国与阿尔及利亚之间能建立联邦,为此,他曾当面与戴高乐交流过意见。加缪去世两年后,阿尔及利亚最终宣告独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摆脱了法国的统治,在阿尔及利亚已繁衍生息了百余年的约百万欧裔人口,被迫再次离开家园,重回欧洲,这是加缪始料未及的。

未尽之作:《第一个人》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加缪用奖金在普罗旺斯卢马兰乡下买了一间房子,决定安心创作自传体小说《第一个人》。在给友人的信中,加缪说《第一个人》是他真正开始创作的一部作品。因为身体有病,加缪游移于对生的强烈渴望和死亡的诱惑之间,总有一种时不我待之感。

加缪曾总结说他的创作计划分三个阶段:首先要表现“否定”、“怀疑”的理念,如《局外人》《西西弗神话》;其次是“荒谬”、“反抗”阶段,如《鼠疫》;第三个阶段讲以“爱”、“理智”、“幸福”为中心,《第一个人》的创作将是代表。《第一个人》拟追溯作者的成长历程。对加缪及阿尔及利亚的 “新世界”来说,父亲都是“第一个人”。为了追寻父亲的足迹,加缪特地多次回到阿尔及利亚,还去档案馆查阅法国移民相关资料。加缪曾经把《反抗者》形容为他的“自传”,在手稿的第一页上,加缪将这本书题献给母亲:献给永远不能读这本书的你。

篇5:加缪局外人豆瓣读后感

因为不论是哪种情况,其他的男人与其他的女人就这么活着,

活法几千年来都是这个样子. ----加缪

我已好久不正经读正经书,我已好久不正经写正经读后感。不过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到着实需要也值得我拿出正经态度来。这书啊,三年前看大抵会看不下去讨厌得要命,两年前看估计会觉得沽名钓誉平淡无味,一年前看或许会懵懂难过掉下眼泪,还好我是现在看。短小简明,优雅冷静,值得我等。

《局外人》是我预谋了好久要送给自己的礼物,送给现如今犹豫在局内局外之间久久不能决断的我。

该书文字极简,多用短句。即便是酷爱复杂长句到迷恋程度的我也自打初看到就觉得真是别有一番魅力。“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令堂去世。明日葬礼,特致慰唁。’它说的不清楚。也许是昨天死的。”就是这样,全篇开始,从始至终都保持着这种冷静至极甚至有点过于明显在克制所有激动感情的风格。我喜欢长句,是因为形容词的铺叠有助于感情的立体表达,因为排比句确实气场强大到有时咄咄逼人的程度,所以我总被读得喘不过气的句子搞得神魂颠倒。但是加缪毕竟不是个年轻气盛易动感情的小姑娘,他的故事也并不是给这样的读者群写的。他更加神秘和克制,密不透风地压制着故事的进展,把每个细节都不动声色但是恰如其分地一个个扔出来,让读者在读到这些的时候毫不在意,但待到后文情节发展的时候一下子回想起来,然后一切顺理成章,自然又合理。我不太明白究竟什么是“存在主义”,但是他隐藏在冷酷文字后的一点都不少的对生命的热忱,对自由的渴慕,对道德的肯定,对死亡的思考,对人道的反省,我每每感受到的时候还是觉得这人的文字真是投契。

故事也并不复杂。主人公是默尔索,在人生在事业在感情在未来方面报着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冷淡孤僻,不懂得人情世故,作风散漫,交友不慎,无追求无激情无头脑。加缪本人对这种态度呈现一种不加掩饰的赞扬,他在某版的序言里夸赞默尔索“不耍花招,因而成了所处社会的局外人”,“他拒绝说谎,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于是社会就感受到了威胁”,“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我完全能理解加缪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心里的亲切和喜欢,但是即使是他也知道这样的人的结局,因为他明白这世界上主流的文化无论如何也不能纵容这种态度的蔓延和壮大。正如我妈妈看完这书对他的态度一样,“他罪有应得。”

我知道妈妈为什么不喜欢他,我也知道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喜欢。故事的开始就是默尔索去参加母亲的葬礼,他因为无力赡养母亲并且“和她没什么好说的”把她送进养老院,为母亲守灵时吸了一支烟,喝过一杯牛奶,说不上母亲确切的岁数,在葬礼第二天去见了女友看了喜剧。这些出于他性格似乎有些冷漠但并非毫无缘由的一件件“小事”默默横陈开来,成了把他送上绞刑架的阶梯。后来他带着女友和朋友去海滩,只是因为自保或者毫无缘由的只因为阳光暴晒而产生的焦灼与冲动,他开枪打死了朋友的仇人,被捕。正如他一向与世无争一样,他承认罪过态度良好,但却因为之前的种种行为被认为“毫无人性”“叛离社会”,被司法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死刑。而默尔索无法动弹,性格的枷锁一直延续到最后选择服从命运不再申辩。

要我不被他打动简直是不可能的。我最初读完书的时候简直要说出“我就是默尔索”或者“我早晚要变成默尔索”或是“默尔索就活在我心底”的话,但是想一想还是没有。因为也不尽然是。默尔索的消极来自于绝望,默尔索的绝望来自于看透(或者是他所谓的“看透”),他到最后一刻面对神父以上帝为名的要求妥协,仍是拒绝忏悔。他几乎是平静地不带任何呼号性质地喊出“既然注定只有一种命运选中了我,而成千上万的生活幸运儿都像他这位神父一样跟我称兄道弟,那么他们所选择的生活,他们确定的命运,他们所尊奉的上帝,对我又有什么重要?大家都是幸运者,世界上只有幸运者。有朝一日,所有的其他人无一例外,都会判死刑,他自己也会被判死刑,幸免不了。”

我已经思考了很久。但是似乎仍是在矛盾的最中心,随着漩涡一圈一圈绕下去,一会似乎明白了什么,一会又陷入重重迷雾。我究竟要站在哪里。我究竟走向哪里。我从前攥在手里珍之爱之的东西,大多数人拼命去够取的东西,那些能够助我走向坦途的东西,父母朋友恳切要求我追求别放弃的东西,我只觉它们渐渐滑落而我似乎懒得弯腰去捡拾。我不是不难过不是不因为别人失望而自责,可是我一旦开始拥有自由哪怕只有一点一滴都要随着自由的驱使。我好像真的开始能看清一些人隐藏下的嘴脸,即便是好像说懂得我和我站在一条阵营的人一边和我说“我不在乎”一边在背后拼了命的争取还要继而在我面前掩饰的模样。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个人追求,我并不会因为你和我不同而不喜欢你更说不上瞧不起你,反而看着这种善意的隐藏和欺瞒倍感凄凉,我并不是要拉帮结伙,也并不想要人假意支持,我自己走得已然步履维艰也并不想把我珍惜的人带进来。但是我并不想被欺骗,尤其是这种我看得清清楚楚的欺骗。这种欺骗在某种程度上压根就是同情,或者是对我所选择的一种贬低。

我仍没完全走到局外。我也不可能走到局外。我不被允许我有我的拘束和牵绊。我说不定有一天会走回我的老路。我现在的生活也不完全快乐。因为凡是选择,就有放弃,又放弃必然会伤心会舍不得。只不过是我现在暂时舍弃的是对于现在的我容易舍弃的也是乐意舍弃的。但势必会有那么一天,我现在舍弃的成为生活的重量,我也势必转过身走向大多数人走的目的地。

我尚存理智,而且不少。所以我明白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一辈子在各种荫蔽下迈着大步走的轻巧。所以我明白我现在这种散漫的生活是寄生在青春和学校和家庭的保护之下的。所以我明白我的任性我的凭喜好从事把自由看得至高无上都是因为有很多很多爱我的人在纵容着的。

我尚存感情,而且汹涌。所以我明白我有要保护的要负责的要珍惜的要深爱的人要我许他们一个踏实的未来。所以我明白我不能一味真诚因为很多时候真诚比虚伪更锋利更容易划破当下人不堪一击的感情。所以我明白有的人我不能爱有些人我不能恨有些人我不能忘记有些人我不能靠近。

所以我明白我不能永远做局外人。因为终有一天你要被曝晒在烈烈阳光下,阳光如锋芒催逼着你,你如若不开枪打破这平静,就要被打死直至永远平静。而我一定要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选择。所以我得回来。

赫芫在那个晚上直视我的眼睛,说,“我等着看你妥协的那一天。”

亲爱的我不会生气的,因为我也同样知道那一天或早或晚迟早会来。而那一天来的时候我说不定会更开心更幸福,因为我就能重新地坦诚地面对这个世界了。

篇6:《局外人》读书心得感想与体会

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想轻松点儿,想痛苦少一点儿,烦恼少一点儿,所以就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有错吗?不信仰上帝有错吗?我的生活方式你们觉得不符合社会道德和规范,这,有错吗?是我错了吗?不,我没错。

我只不过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生,开心就是开心,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爱就是爱,不想哭就是不想哭,怎么了?就因为我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情绪和态度,所以你们觉得我是个不合常理的存在,要审判我,要斩杀我?

这种感觉特别像朋友去世了,但是我没有发微博,朋友圈表示我悲伤的心情,所以认定我是一个无情的人。关键时刻没有转发爱国的微博,也会有键盘侠来质问“我”是不是不爱国!什么时候我们的内心需要这种外在的东西来判定了,一切情绪你都要表现出来,没有表现出来,证明这件事情在你面前无足轻重,你要接受舆论的指责,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这是个问题。

最后,不管你们怎么说,怎么做,要怎么对待我,无所谓了,生可以,死也可以,回顾我这一生我依然觉得我是幸福的,踏实实的工作着,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虽然有时会感到疲惫,但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吗?人终难逃一死,早死晚死都是死,就是死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就比较惨烈了,但是,无所谓了,死亡何尝不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开始,再见了,各位!

篇7:加缪《局外人》感想

第一部分详细的叙述了“我”在母亲去世后的短暂时光中不带情感而平淡如往昔的生活日常。

在养老院见到的老女人的大肚子、老男人的眼睛和皱纹等垂垂老矣的形象描写,同理心强的看起来易感生悲悯,同理心弱化如主人公默尔索,亦难免生出对人类病老发展状态的厌烦情绪。无所谓的人生态度,导致母亲下葬第二天就吃喝玩乐的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方式、女友催婚便不咸不淡的答应、皮条客需要帮助诚恳的拜托便身体力行的给予乃至最后稀里糊涂误打误撞的枪杀了毫无恩怨的人……

短小的篇幅,却让一个冷淡无情、游离于社会大众标准之外的局外人形象无比丰满。这部分的“局外人”强调的是主人公默尔索顺从个人的性格特点主动选择的离群状态。

第二部分开启了“我”被投入监狱到庭审判定死刑过程中观察生活的视角。

从初入监禁生活的不适到习惯了后的内心安逸,同样以对命运走向无动于衷的旁观姿态,继续着逆来顺受的随遇而安,没有情感啊良知啊道德标准啊的牵绊、一心关注自己的生理状态的人生真是蛮新奇的。

尤其是庭审过程中对一心指控其预谋杀人的检察官的喜爱,心有多大才能完全的不在乎对立实质。细究起来,检察官实际上与他竟是同类,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以自己的心意断章取义的理解着生活、并影响着他人的生死。不同的是,检察官因为身负职责而过于强调社会规则,关注案件重判所能起到的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虽然他采取的诛心审判导致了默尔索被判死刑,但这与默尔索沉浸在自己不愉悦的生理感受中就开枪误杀了无辜人的行为对比起来,也并没有更残忍更恶劣更值得批判。

不信任上帝、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需要忏悔、对别人的关爱(玛丽的爱情、神甫的引导)无动于衷、生无可恋死亦无可惧的情感缺失的随便心态,让默尔索自然而然的放弃了上诉申辩的权利,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自己将被绞死的判决。在等待死期来临的监禁生活里,百无聊赖甚至以重生的视角想象起围观绞刑的场景。

这一部分,“局外人”强调的是庭审“我”过程中“我”被排除在外没有发言权的异状。这种情景,其实很像命运之于人类,走向与本人并无关系了。

篇8:加缪《局外人》感想

一、加缪及其《局外人》的概况

1. 加缪其人及其创作手法。

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 法国文学家, 作家、剧作家。1913年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 小时候父亲去世, 靠着奖学金完成了中学教育。坎坷的生活和境遇让加缪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为了谋生, 他曾做过演员、写过剧本, 后来法西斯主义在欧洲盛行, 他参加了反法西斯抵抗运动, 并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加缪的文学创作有着极高的造诣, 著名中篇小说《局外人》通过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清晰地展现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现状, 深刻诠释了对人性的理解, 在欧洲乃至世界文学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2. 加缪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加缪在文学创作中, 擅长运用白描的写作手法, 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 形象地再现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此外, 在加缪的文学作品中, 我们总能看到他以简练的文笔、流畅自然的文风和朴实的语言勾画出他所理解的社会。在其细腻的文字内容里, 能看到一个哲学家对社会的思考与反思。正是这样的创作风格, 让加缪在世界文学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加缪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奠定了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3.《局外人》的内容及其影响。

《局外人》酝酿于1938年至1939年, 不久之后即开始动笔, 完成时间基本上可确定是在1940年5月。这时的加缪刚过二十六岁的生日。小说于1942年出版, 大获成功。对于一个青年作家来说, 这似乎意味着一个创作与成功的黎明。事实上, 《局外人》正是加缪文学黎明的第一道灿烂的光辉, 在完成它之后, 加缪才于1941年完成、1943年出版了隽永的哲理之作《西西弗斯的神话》, 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鼠疫》完成于1946年, 发表于1947年。因此, 从加缪的整个文学创作来说, 《局外人》是他一系列传世之作中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二、加缪《局外人》勾画的社会现实

《局外人》篇幅不大, 仅有五六万字, 却成了法国二十世纪一部极有分量, 举足轻重的文学作品。简言之, 加缪在其作品中赋予的文化内涵可从两个角度理解。

1. 从内容上来看, 《局外人》这部作品的内容算不上很多, 其故事情节也不波澜壮阔, 简单点讲, 这部作品其实写的是一个小职员在平庸的生活中糊里糊涂犯下一条命案, 被法庭判处死刑的故事。

通观全书, 不免感觉故事的主干单一, 并无繁茂的枝叶, 那么它为什么会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一部意蕴深厚的经典名著呢?笔者认为, 一方面, 它是以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写成的, 其笔法简约精炼, 内容含蓄内敛, 另一方面, 加缪在文学创作上赋予了这部作品人性的思考, 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让这部作品赋予了特定时期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

2. 从题材上来讲, 《局外人》这部小说就是法律题材、监狱题材, 即是对刑事案件与监狱生活的描写。

因为在这个方面所存在的状态与问题是广大社会层面上的人们都有所关注、有所认识、有所了解的, 不像夏多布里盎的《阿拉贡》中的密西西比河, 洛蒂的《洛蒂的婚姻》中的太平洋岛国上的生活,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且, 这方面的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与描写, 也是早已有之, 甚至屡见不鲜的。雨果的名篇《悲惨世界》中芳汀与冉阿让的故事与法朗士的中篇小说《克兰克比尔》都是有关司法问题的著名篇章, 足以使读者对这样一个“公共场所”不会有陌生感。

三、加缪《局外人》阐述的人性内涵

1. 从司法角度看人性的内涵。

《局外人》着力表现的正是法律机器运转中对人性、对精神道德的残杀。每件司法不公正的案件都各有特定的内涵与特点, 而《局外人》中的这一宗案件就是对人性与精神的迫害, 小说最出色处就在于揭示了这种迫害性的运作。本来要对默尔索这宗过失杀人的命案进行司法调查, 其真相与性质都是不难弄清楚的, 但正如默尔索所感受到的, 调查一开始就不是注意命案本身的实施过程, 而是专门针对他本人。这样一个淡然超脱、与世无争、本分守己的小职员平庸普通的生活有什么可调查的呢?于是, 他把母亲送进养老院, 他为母亲守灵时吸了一支烟, 喝过一杯牛奶, 他说不上母亲确切的岁数, 以及母亲葬后的第二天他会了女友, 看了一场电影等这些个人行为小节, 都成了严厉审查的对象, 就此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司法怪圈。

由于这些生活细节是发生在一个日后犯下命案的人身上, 自然就被司法当局大大地加以妖魔化。被妖魔化的个人生活小节又在法律上成了“毫无人性”与“叛离社会”等判语的根据, 而这些结论与判语导致对这个小职员进行了“罪不可恕”的严厉惩罚, 不仅判处他死刑, 而且以“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处他死刑。这样一个司法逻辑与推理的怪圈就像一大堆软软的绳索把可怜的默尔索困得无法动弹、听任宰割, 成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开明的司法程序的祭品。

2. 从默尔索的性格分析人性内涵。

默尔索的性格与生活态度显然是不足取的。说得好一点, 是随和温顺, 好说话, 不计较, 说得不好一点, 是冷淡、不通人情。总而言之, 是现代社会中没有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的人。实际上, 加缪几乎是以肯定的态度描写这个人物的, 塞莱斯特在法庭上作证时把默尔索称为“男子汉”、“不说废话的人”, 这个情节就反映出了加缪的态度。后来, 加缪在《局外人》英译本的序言中, 对这个人物写下一连串溢美之词:“他不耍花招, 从这个意义上说, 他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里的局外人。”“他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 于是社会就感到受到了威胁。”“他是穷人, 是坦诚的人, 喜爱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

加缪对这个人物可谓是爱护备至, 他还针对批评家称这个人物为“无动于衷”一事这样说:“说他‘无动于衷’, 这措词不当, 说他‘善良宽和’则更为确切。”在加缪自己对这个人物作了这些肯定之后, 我们再论证这个人物的积极的一面, 就纯系多余了。

四、《局外人》的人性思考

《局外人》是一篇中篇小说, 是一篇优秀的小说。这篇小说有着厚重的分量。因为小说在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反思的时候, 有着独特的切入角度和简洁有力的笔调。这篇小说用独特的精神情调、沉郁的感情和深刻的哲理透析将人性较全面地展现出来, 并且最大限度地将默尔索这个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出来。默尔索是一个平凡的人, 老实本分、温顺善良, 对当时的社会和其他人没有一点攻击性, 也没有一点危害性。他只是一个过失犯罪的人, 但是司法当局通过一大篇极度夸张、严厉的语言将他刻画成了一个十足的坏蛋。将默尔索的品行同司法当局的言论对比, 就能够看出司法当局将这个人当做人类的敌人, 其实是在法律公正之外的一种司法专政, 同时也暴露出司法当局的精神暴虐。假如这篇小说的主题是对精神暴虐这一“硬件”的揭示, 那么默尔索在被执行死刑前被忏悔神父反复劝慰就是对精神暴虐的“软件”的揭示。在默尔索即将被执行死刑的时候, 神父对他基本上是一种强行的逼迫, 让默尔索对上帝进行忏悔。神父同样是将默尔索当做人类的敌人进行劝慰的, 是将他作为一只羔羊摆在了祭坛上。

如果说从司法程序来看, 默尔索是死于他作为当事人却被置于局外的这样一个法律荒诞的话, 那么从量罪定刑的法律基本准则来看, 他是死于意识形态、世俗观念的荒诞。默尔索发现, 在整个审讯过程中, 人们对他所犯命案的事实细节、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并不感兴趣, 也并未作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而是对他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感兴趣。他的命运并不取决于那件命案的客观事实本身, 而是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他这个人, 取决于人们对他那些生活、对他的生活方式、甚至对他的生活趣味的看法, 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某种观念与意识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 意识形态渗入了法律领域, 决定了司法人员的态度与立场, 从而控制了法律机器的运作。加缪的这种揭示无疑是深刻有力的, 并且至今仍有形而上的普遍的意义, 意识观念的因素对法律机制本身的侵入、钳制与干扰, 何止是在默尔索案件中存在呢?笔者认为, 这部作品唤起了人们对人性弱点的思考。

摘要:中篇小说《局外人》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 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典范作品。本文对《局外人》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社会现实, 以及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形象的描写所折射的人性内涵进行了分析论述, 为《局外人》的赏析和深刻理解加缪通过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加缪,《局外人》,社会现状,人性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森.从“局外”到“局内”的反抗——加缪“局外人”、“鼠疫”阅读笔记[J].花城, 2003 (04) .

[2]王冰冰.浅析加缪“局外人”之含义[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9 (05) .

[3]杜渐.解读“局外人”中的荒诞意识[J].青年文学家, 2010 (16) .

上一篇:1周总理廉洁从政小故事下一篇:“家乡发展我成长文明新民我先行”学生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