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评析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局外人评析范文

局外人

两个天地:不自由?自由

和《一九八四》及《诉讼》相比,《局外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在另一番天地中地苦楚与乐趣。在这里,爱与被爱,行为与思想,法律与道德都交织着两种不同的声音。这是一场对抗,一场无声的战争。相比之下,我更愿生活在《局外人》的世界中。

1、 不自由

在《一九八四》中,不自由是社会的自然秩序——党员们深受禁锢(从少年反性同盟的“熏陶”到党员间淫乱的禁止,这是对性欲的禁锢;从家里、办公室等随处可见的电幕到无法感知的思想警察的存在,这是行为的约束;从记日记自我倾诉的禁止到新话的出版发行,这是对思想的禁锢;从两分钟仇恨到公开处决间谍,这是对于信仰的主导),无产阶级生活在愚昧之中(在政府的一手打造下,他们深陷庸俗与堕落的泥潭,自由于他们而言已毫无意义所在,或者说他们的自由是政府的创造而非他们的追求);而在《诉讼》中人们的不自由也恰恰来自于他们的自由,正是因为自由,约瑟夫走入了诉讼的怪圈而自己却浑然不知;正是因为自由,夏洛克几乎倾家荡产。这是法的伟大成果,当他们“自由”的走入了这场争论,自由便就不复存在。

《局外人》中不自由来自于道德的拷问,法律的约束。首先莫尔索就同时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挑战:

一、对于他是否爱母亲的道德质疑,

二、对于他是否故意杀人的法律约束。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真正的约束力应为后者,然而令我们大为吃惊的是,恰恰是前者让莫尔索彻底败诉。当道德评判大于法律评判,莫尔索所面临的将是永远无法逆转的黑暗。但我们还可以发现被判决前的莫尔索并非道德的对立面,他所谓的不道德只是来自于对个人自由的追求,而道德不正代表着一种大众化的自由吗?莫尔索的不自由恰恰源于大众化自由的冲击抑或打击摧残。其次,再看其他人,因为道德,预审推事、检察官把“攻击”的重点放在了对于前者的辩论上,这样可以说的是,由于道德的约束力超越了法律的约束力,法律的整个程序都是不自由的;还有玛丽、门房他们之所以作出对莫尔索不利的证词,也恰恰来自于这种约束。

小结:《一九八四》的不自由是一种社会秩序;《诉讼》的不自由是一种被扭曲的自由;《局外人》的不自由来自于大众化自由对个人自由的打击和摧残。

2、自由

读过《一九八四》,很难讨论自由。自由的星火不可燎原,当温斯特“自由”的在日记里倾诉时,当他和裘莉亚“自由”的享受爱的过程时,其实他们仍是不自由的,他们的心中始终存在忌惮,他们始终是在自由主宰者的监控中,自由将被消灭,自由正在被消灭,自由已然被消灭;而在《诉讼》中约瑟夫——即使被捕之后依然能拥有自由(他可以去上班,他原有的生活可以丝毫不受影响),即使在审判中他可以“击败”预审法官而成为主导者,但是我要说的是约瑟夫的自由,是一种大众化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他所享受的,商人夏洛克也在享受,他在接受的,很多人都在接受。他的自由是不是真正的自由。

《局外人》则不然,首先真正的自由是存在于每个人心底的。它是属于个人的,不可丧失,与无法摧毁。即使是法庭上站在另一边的院长和门房,属于他们自我的自由也是存在的,在刚开始莫尔索初到养老院的谈话中,对于莫尔索送母亲到养老院一事,他就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与赞同(他打断了我:“您无须解释,亲爱的孩子。我看过您母亲的档案。您无力负担她。她需要有人照料,您的薪水又很菲薄。总之,她在这里更快活些。”P15);同样的门房在面对莫尔索表示不想看母亲的时候,也同样做出了“我明白”的答复,甚至在延期安葬亲人的事情上他们还达成了心灵上的一致(他告诉我他在巴黎住过,而且怎么也忘不了巴黎。在巴黎,死人在家里停放三天,有时四天。这里不行,时间太短,怎么也习惯不了才过这么短时间就要跟着柩车去下葬。我觉得他说得对,很有意思。P17)。对于其他人而言,如玛丽、

莱蒙、马松、萨拉玛诺、赛莱斯特,他们则坚定地站在了莫尔索的立场上,他们的辩护即使有些对于莫尔索是不利的,但都是一种有别于另外一种声音的,他们是用他们心底的自由来辩护,是与不是除了客观约束,他们更愿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是的,莫尔索并非无爱,他不止一次的忆起母亲,并充满柔情。一句“妈妈”,道出了他潜意识中对于母亲依恋般的爱;在即将到达养老院的时候,他“真想立刻见到妈妈”(P15);他细心的记得“妈妈并不是无神论者,可活着的时候也从未想到过宗教。”(P16);他理解母亲的心理,“在这个 地方,傍晚该是一段令人伤感的时刻啊”(P22);而且在母亲去世后,他会不自觉的想起母亲“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想起了妈妈。”(P37);同样的在狱中莫尔索也会时不时的忆起母亲来,“妈妈常说,一个人从来也不会是百分之百的痛苦”(P84),忆起母亲眼中的人和事“我想起了妈妈讲的关于我父亲的一段往事”(P82)。而对于莫尔索,他则完全融入了他个人的自由之中。对于他的冷漠他曾解释说“肉体上的需要常常使我的感情混乱”(P52),但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来自于他的自由,他的自由让“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 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么一点儿把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P89),真理即自由,“未来的生活并不比我已往的生活更真实。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既然只有一种命运选中了我,而成千上万的幸运的人却都同他一样自称是我的兄弟,那么,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P89),莫尔索收获了真正的自由,一种不以外界人和事而转移的自由,自然的自由,纯粹的自由。他享受着这种自由(莫尔索在母亲去世后度过的第一个周末,P

26、27),依恋这种自由(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满天星斗照在我的脸上。田野上的声音一直传到我的耳畔。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盐的气味,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这沉睡的夏夜的奇妙安静,像潮水一般浸透我的全身。这时,长夜将尽,汽笛叫了起来。它宣告有些人踏上旅途,要去一个从此和我无关痛痒的世界,P90),更创造着这种自由 (屋子里暖洋洋的,咖啡使我发热,从开着的门中,飘进来一股夜晚和鲜花的气味。P18)注:此处情景是与母亲去世的气氛截然相悖的。一种解释是这是养老院制造的,另一种解释是这是存在于莫尔索意念中的。相较之下,我更倾向于后者。这恰恰证实了甚至于他内心的自由与个性,他可以享受这一切,同时又能创造这一切。

小结:《一九八四》和《诉讼》中的自由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自由,一种变形的不自由;而在《局外人》中自由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莫尔索,他自然的自由,本真的自由,如一股亘古不变的泉流荡涤着每一个亲近它的人。

综上,我愿意生活莫尔索的世界中。

2012010217水工21贾国强

第二篇:《局外人》读书感悟

初探标签理论下的越轨研究并管窥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书评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霍华德•贝克尔的社会学著作《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中对于越轨的“标签理论”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的社会学方法论意义。本文思路主要根据贝克尔的叙事思路结合本文作者的自身理解进行讨论。通过对贝克尔著作的理解,我们认识到需要把越轨理论的分析从越轨行为转移到那些把他人贴上越轨标签的“道德提倡者”身上去、将越轨视为被人称为越轨者和称人为越轨者这两部分人进行互动的结果。通过贝克尔的论述我们还要理解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交流,以及选取适当的方式与技术、工具。

关键词:越轨 标签理论 互动 方法论 1 引言

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的社会性,结群或组织起来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因此人必须在一定的群体中生活,既然人需要在群体中生活,那么必然少不了与人交往。根据社会学原理,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可见准则,或者说是秩序,在人类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有秩序就会有违背秩序的情况出现,或者依据一些社会学观点的说法,正是由于有不合价值认同的行为存在才有了秩序。对于秩序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正像贺雪峰所说“任何社会都需要秩序,没有秩序的社会是不能容忍的,也是无法维持下去的”。那么为何会出现违背规范,或者说扰乱秩序的人和行为呢?违背规范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不同群体的人们对于秩序的认同如何?这些问题需要一种社会学的回答。而作为第二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的霍华德•贝克尔在《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以下简称《局外人》)一书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解答。在这一通俗易懂的专业书籍之中所包含的富有实际意义的方法论意义,也同样值得我们领略一番。

2 对于越轨的标签理论 2.1概述

霍华德•贝克尔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芝加哥人,18岁那年就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学士学位,21岁和23岁时又在休斯的指导下分别获得了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作为“社会标签理论”的积极倡导者,贝克尔认为,单单根据越轨者的行为或社会结构是无法理解越轨的,只有认识到越轨行为也像其他行为一样涉及到互动关系,我们才能用社会学的方法对它加以分析。如此,在他们眼中,越轨既非与生俱来的品质,也非后天教化的产物,而是社会反应、他人定义的结果。在《局外人》一书中,贝克尔用明确的语言论述自己的观点说,说到越轨,“我的意思是,越轨是由社会群体造成的。这些群体规定了若干规则(违反它们就构成了越轨),并将这些规则用于那些被称为‘圈外人’的特殊个体。根据这种观点,越轨的根据不是人们行动的性质,而是一些人将那些规则和制裁方法应用于圈外人的结果。越轨者是那些被成功地贴上了越轨标签的人,而越轨行为则是被人们贴上了这种标签的行为”。

贝克尔在开头章提出以上定义后,即指出“当特定行为或对象被贴上‘越轨’的标签时,科学家们很少提出质疑,他们通常十分自然地接受了制定评判标准的群体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只是简单的区分了越轨与规范、越轨者与正常人群。但是当时的研究人员 “在对越轨的判断过程中,有一个重要变量可能被遗漏了——即越轨行为的判断过程是变化的”,也就是说忽略了对规范的研究。不同研究者忽略的方式不同,一类在于用非社会学观点解释问题,比如贝克尔提到的“统计学观点”和“病理学观点”。这些观点都将越轨问题简单化为通过定量来进行定性,比如统计学将越轨看作统计数据的异常值来处理、病理学将越轨行为的考察局限为对越轨者进行医学考察来定性。这些方法无疑碍于人们考虑“对越轨行为的判断过程本身也是越轨现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社会学的方法则缺少对越轨现象的“政治因素”和对规范制定执行方面的考察,这就导致一些社会学理论不能够很好“应对和处理各种情况的越轨的定义方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贝克尔提出了越轨问题的核心为“越轨是社会创造出来的”,意思是说“社会群体通过制定规范使那些不符合此规范的行为成为‘越轨’”。如此一来,对于越轨的考察就需要涉及到规范的本身,即需要考察规范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被执行的等问题。同时“对于越轨的判定也就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它,对他采取怎样的反应”。换句话说,贝克尔找到被普遍认为相似现象中存在的差异,比如在不同时代阶段、不同规范执行环节、不同背景下,规范及越轨的判定都会存在差异。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些差异,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去解释存在差异的行为,也就忽视了不同行为现象需要不同的解释路径。因此贝克尔提出一种越轨行为的连续性模型,即划分越轨行为的不同环节,在不同环节上考虑不同变量,这样对每一环节的解释构成了最终行为模式成因的一部分。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则是探究越轨的“越轨生涯”,就是研究越轨者所做越轨行为的渐进过程。贝克尔正是在如此的思考基础上展开具体研究。

2.2运用理论看待问题

下面我将用我对贝克尔提到的方法与理念去分析其要研究的越轨。 我们要注意不能单单关注于越轨者,也要关注越轨者越的这个“轨”,也就是规范。既然是越轨,显然有轨在先。根据连续的越轨模型,我们自然先关注于规范较好。贝克尔是在全书第七第八章讲到该内容,但是我认为现谈论这个问题是比较合适的。对于规范建立问题,首先必然是基于一定的标准,标准的来源贝克尔归为价值,即“社会成员共享的符号系统的一部分,它是社会成员在诸多不同的定位方式中做出选择的标准”。基于某一特定价值,一个社会群体必然就会存在一种评判行为是否合适的标准。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是对于某一群体来说,因为不同社会群体可能有不同的社会价值,从而就不会产生相同的行为评判。比如在西方基于男女平等与基督教价值观念,将一夫一妻作为规范;而在古代中国和也门等基于男性之上的价值则不会将一夫一妻作为规范来要求人们去遵守,甚至会鼓励一夫多妻等婚制。在规范制定者制定规范时,还需要考虑其他问题,比如是否表述明确、惩罚措施怎样等等。这些考虑的影响因素就在于群体的利益需求和对价值的优先序的认定。贝克尔在书中对于规范制定没有进行更加细致的考察,其主要关注于与越轨更加直接相关的规范执行环节。但是我们在研究规范的时候不妨借鉴贝克尔的思路,不仅仅关注制定者,也考虑一下被规范约束那些越轨者。规范的制定可以理解为各个群体依据自身的价值所进行的一场博弈,博弈的收益就是执行后对于个群体带来的益处。群体中就包括了道德倡导者,或者说是遵从社会普遍价值观念且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积极实践者,当然还有有可能在规范被执行后会有可能成为越轨者的人。总之,在某种形式之下,规范被制定出来,被执行人员最终执行。

由于规范被执行,才会有人因为不符合规范而被认为是越轨者,那么正如贝克尔在《局外人》中提到的那样有一些潜在越轨者,明明有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却因各种原因未被判定为越轨。当然越轨者群体的隐密性为原因之一,这也无需多谈,但是还有规范执行者方面的问题极可能被研究人员所忽视。贝克尔在文中提到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个警察很有可能因为违规者冒犯自己而加重责罚违规者,但是对于那些于自己无关的一些违规行为,往往不会去处理和管制,也就是说规范执行者也会有自己的一些打算,就是说只是将规范执行当作满足自己利益方式,只有执行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才可能去执行规范。当然还有一些明明存在却不被贴上越轨者标签的行为,贝克尔将其原因描述为这些行为没有给社会群体带来什么损失,或者说没能触动社会群体的关注点,这最明显的例子在于民间的赌博行为,在打牌或者麻将时候许多人会将钱财作为输赢的代价,这无疑在法律与民间道德规范上是属于越轨行为的,但是这种赌博行为大量存在,却没有完全被铲除,但是偶然听闻有人举报个别人员,诱因在于自身损失过多,或者这种赌博行为损害带到了自己的某项利益。显然广大参与这种赌博的人没有被贴上越轨者标签的原因就在于这种潜在的越轨行为没有触及到人群的利益。总之,对于越轨行为的判定不仅仅关乎那些违背规范的人,也在乎执行规范的人,分析越轨行为的潜在性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执行环节。 规范被执行后,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因为不符合相关的规范而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但是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很可能是不认同既有的规范的,也就说规范制定者和规范执行者将某些人贴上了越轨的标签,使这些人成为了“局外人”,而这些人反过来可能也会将规范制定者与执行者视为他们的“局外人”,贝克尔在书中提到的舞曲音乐人会不认同非音乐人的欣赏水平与喜好,并且会纠结于是选择商业音乐还是爵士乐,因为爵士乐不被大众所认可,演奏爵士乐所赚取的金钱不如商业化音乐多。也就是说舞曲音乐人团体本身因其自由散漫、经常吸食大麻、作息异于大众等特性被大众当做了“局外人”,但是舞曲音乐人也会将喜欢商业化音乐的大众视为“局外人”。这就如同王笛描绘的清末民初时期的四川茶楼的状态,成都人将不入茶楼的“下江人”(成都当地人对长江下游人的戏称)视为局外人,而那些从沪宁杭来的文人政客则视在茶楼中只顾自己快活不问国家忧患的人为“局外人”。说到底的原因,还是贝克尔在规则制定环节提到的价值的不同,不同亚文化圈子的人会有自己的一种价值,从而各自产生一种对异于自己的人的判断,互视为“局外人”。

越轨者的状况我不想在此细论,因为很多的社会学家已经做过太多关于越轨者行为的研究,贝克尔在《局外人》中对于大麻吸食者与舞曲音乐人的描述基本与其他社会学的观察研究类似,都关注了不同类型的越轨者的不同状态,并采用了相应的技术与工具做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研究。

接下来要说的内容与贝克尔提出的连续的越轨模型有关,连续的越轨模型让人能够将时序分析的方法纳入到社会学中,让我们思考不同环节上、不同时间点上越轨者与越轨行为的差异化。贝克尔在书中的对道德倡导者的叙述中提到过,对某项规范的倡导可能会因时间和环境的不同而变得不再重要从而停止,之前提到的四川茶馆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问题,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冲击了四川的茶馆亚文化,特别是吸食咖啡馆和新思潮的涌入,让原来的成都人和“下江人”得到了一种融合与互补,双方都开始逐渐适应对方,直到现在人们似乎又开始怀恋那种无忧无虑的茶馆生活了,那种基于民族危亡的价值下形成的规范所标注的“局外人”现在倒成了被追捧的对象。

贝克尔在《局外人》中也提醒我们了一些其他问题。贝克尔反复强调越轨这一研究领域与其他领域相比并无特别,只不过是人们试图研究和理解的诸多人类活动类型之一。贝克尔认为道德倡导者所执行的标签行为是研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对被视为越轨者的人的行为的唯一解释。标签理论的贡献之一在于其关注到标签行为会使越轨行为陷入一种境遇,在这种境遇中他很难回到日常生活的常规轨道来,并使他产生“反常”的行为。因此标签行为所产生效果的程度是需要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来解释的经验性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标签学说的理论意义完全在另一个层面。各种类型的行动,特别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对该行动的不同受众来说都可能被认为是越轨行为或不是越轨行为。人们在越轨定义以及行动标签的看法上的差异,都会对行动者以及行动受众随后的行为造成影响。

贝克尔以《局外人》一书给与了我们对于利用互动理论研究越轨的理论与思路,并且凭借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而更有益于即使是业外人士的我们去理解与把握。越轨行为不仅仅是越轨者的行为,其所涉及的群体更包括规范制定者与执行者,并且两方人员的互动可能是会发生倒置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利用贝克尔提出的越轨的连续模型去理解和全面把握越轨行为。

3 对于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根据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划分,社会研究方法论包括哲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与逻辑学,根据实用主义思想,我只在此说明贝克尔《局外人》的学科方法论意义。

贝克尔本书一大方法论意义在于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以保证研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根据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对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的描述“只应取一组预先根据一些共同的外在特征而定义的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并把符合这个定义的全部现象收在同一个研究之中”,贝克尔显然在全书是遵循了此准则的,并且在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的各部分内容也是按照迪尔凯姆的准则行事。比如在第三和第四章对大麻吸食者和吸食行为的观察中,贝克尔首先将外在特征定为吸食大麻,符合这一特征的人包括了初次吸食的、偶尔吸食的和规律性吸食的,贝克尔将所有的都收入了研究之中。同样依据《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当我们试图解释一种社会现象时,必须分别研究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贝克尔在书中解释越轨行为时,对所依托的吸食大麻和舞曲音乐人的论据进行讨论时,正是按照这一准则行事,贝克尔利用互动理论以及标签“理论”从规范制定者与越轨者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时,从规范制定研究了越轨的原因,又说明了越轨对越轨者自身的自尊和职业生涯的影响,而且引申研究规范制定者在规范执行后的状况,可以说是既研究了原因又讨论了功能。

贝克尔在本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对我们从事研究具有思考和借鉴意义的问题,即“去神秘化”问题,这个问题说明的是社会学和其他学科往往会让研究者去常识化,也就是将生活和研究对象的一些表象抽象为一些专业名词,使得初做研究者不能很好的将实地调查的结果反映到研究中,也无法很好的让业外人士和初做研究者明白研究的结论和内容,按照贝克尔在书中的说法,概括起来就是说“方法学上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从具体的经验资料分析到问题研究与说明中的抽象概念的这一过程系统化”。如果研究保持这种神秘化的话,那么研究人员很有可能忽视掉一些观察的具体细节,从而影响研究过程与结论的得出。因而贝克尔在书中给出了自己一些看法,“互动理论所衍生的思维状态是认真地审视对待那些看似平常的东西,并且不会满足于用神秘和不可见的力量作为问题解释的答案”。而对于业外人士如何知晓研究内容与结论以及如何让初做研究者做好研究的问题,贝克尔虽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其文中也有所暗指,但是我认为对于初做研究者的问题显然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与调查实践逐步得到解决,对于业外人士的问题可以借鉴科学元勘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后现代主义科学元勘认为存在着面向大众的科学家与不同于此的科学家,面向大众的科学家所要做的就是让科学理论与知识传递给缺乏相应专业理解的大众,因此以社会学为代表的科学若要除去自身的神秘,也需要这种面向大众的科学家来进行科普。如此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交流沟通问题就是需要研究者充分考虑所研究的实际与理论既有内容,注意不忽视不遗漏。

另一个方法论意义正在于研究问题需要选取适当的方式与技术、工具。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方式包括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其中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是最贴近于社会实际的方式,最能够解决贝克尔在书最后一章提到的去神秘化问题,也符合迪尔凯姆提出的对于求证的准则,即“要解释某一较为复杂的社会事实,只有观察它在所有社会种中的全部发展过程才能做到”。..贝克尔正是采用了调查研究的抽样调查方法和实地研究的参与观察和社区研究方法,科学研究了越轨行为,比如凭借自身舞曲音乐的背景,融入到了舞曲音乐人的圈子中,向我们描绘出了直接的舞曲音乐人的越轨表象,而且通过直接对话大麻吸食者展现大麻吸食者的越轨。这种实地求证的方式得出的经验式结论和升华出的理论无疑是可以让人信服的。当然贝克尔没能做到“在所有社会种中的全部发展过程”的要求,这提示我们研究人员在做类似的具有社会学性质的研究时要注意把握相应的准则。当然贝克尔对于道德创造者的论述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实地研究得出结论,于是采用了文献研究,这对于研究的完整性来说是必要的,通过贝克尔书中的结论来看其运用后得出的结论也是可靠的。贝克尔在本书中对于越轨的研究采用了互动理论的方法,也就是说不单单从单一主体去研究越轨行为。具体来说就是不仅仅考虑哪些被认定为是越轨者的人,而且也考虑到那些创造了判断越轨所依据的规范的主体,即贝克尔在书中提到的道德创造者。这种方式无疑是对越轨行为研究的重要补充与完善,也对解释社会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在研究的方法选择上要因时因地作出调整,并且要选取最适宜的方法,并且最充分最科学地利用好对应的方法。

另外,贝克尔在书中提到,同时关注于两个方面的情况可能是在技术上难以实现的,融入了一个群体后就必须与该群体取得足够的信任才能够得到用来研究的材料,而一旦再进入对立群体,无疑就失去了用来获得材料的信任基础,并且对于越轨行为的研究可能导致研究者的同情从而引发科研伦理与道德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需要研究者自身想办法立足于自己的对于科学与求真的价值去形成自己的规范,不要让自己成为自身研究的“局外人”。

参考文献

[1]霍华德·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王润珍.农村社会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钟涨宝.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吴怀连.农村社会学[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7]景天魁.社会学原著导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诺里塔•克瑞杰.沙滩上的房子—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神话曝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三篇:读书笔记《局外人》

读完小说《局外人》以及一些评论文章,我来写写对这篇小说的总体理解。

首先是关于“局”,也就是这个世界。加缪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其实这个咱中国人理解起来是最简单的:想想身边的事情就行了。

有了这个局之后,也就有了局外人默尔索——他的“出局”是由于一次意外的杀人,在此之前,他是一个游离在这个“局”边缘的怪人:冷漠,貌似迟钝,对一切事物感到厌烦。甚至连母亲死了,他的反应仅仅是: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但默尔索对这个“局”的认识是清晰、准确无疑的:进退两难,出路是没有的。在杀死人之后,他认识到:那却好像是在我的苦难之门上短促的叩了四下。也许仅仅是处于厌烦,他才生性孤僻,什么话都懒得说,什么事都懒得做。

之后他参加的法庭辩论是造成他出“局”的直接原因,也使得他本人同这个“局”的对立日益尖锐,“全部希望就是在奔跑中被一颗流弹打死”。读到此我总是悲观的。荒诞的世界,出路是没有的,可能的选择有:一是死,自杀或者被杀;二是妥协,也就是思想上的自杀。但是不对,局外人默尔索在最后一刻想起了他死去的妈妈,他明白了她为什么在死之将至,时日无多的时候仍然玩起“重新再来”的游戏,他醒悟了:我觉得我过去是幸福的,现在仍是幸福的。(他当然没有“在精神上杀死自己的母亲”,检察官对他的指控在这一刻显得多么可笑!)他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通过人们的仇恨,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在局外的存在,并以此为幸福。他是真实的。他以自己的真实存在完成了对这个荒谬世界和悲惨人生的一次打击和胜利。

显然,小说是积极的,催人奋进的。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阐释,那很好;但要从小说角度分析,我认为还是不够好:作者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但事实真有这么简单么?

第四篇:读《局外人》有感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小说,字数6w左右,小巧而精炼。

故事概况起来很简单,男主角杀了人,然后被判处死刑。

但这个简单故事,却被加缪用一个戏剧矛盾特别突出的男主角与社会环境,诠释得非常具有冲击力。

男主角默尔索是这样一个人:

秉承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全然不在乎,全然无所谓的态度。

(以下为剧透)

· 他将母亲送入养老院,理由是自己没钱也没精力照顾,还不如让母亲在养老院里找到自己的伴侣。

· 在母亲的守灵夜上,旁人问他母亲的年纪,他答不上来只能含糊而过。

· 在星期天,本该是自由安排体验生活的休息日,但对默尔索来说却是一种厌烦。无所事事的他一上午睡懒觉、躺在床上抽烟,家里缺乏食物也懒得出门去买,胡乱吃了一些鸡蛋后,整个下午就在阳台上看着楼下街道的人群来往直到夜里,饿得不行了才想起还要吃晚饭,结果仍只是下楼买了果酱与面包。当最终再次躺倒床上时,他却感慨:真是一个忙忙乱乱的星期天,妈妈已经下土安葬了,明天又该上班了,生活仍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变化。

· 老板想将他调任去巴黎担任一个很好的职务,但他漠然的表示去不去都可以。

· 一个声名狼藉又品行可疑的邻居雷蒙提出要跟他做朋友时,他答应了;当雷蒙一步步将他拖进恐吓、敲诈、打架滋事的是非泥潭,他仍旧一副有求必应的模样;直到拿着雷蒙的枪,以一个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的原因,对着那个其实跟他毫无瓜葛的可怜受害人,犯下杀人的罪行。

· 当他喜欢的玛丽建议两人结婚时,他依然不冷不热的回答【对我都一样】,【我怎样都行】。

· 在法庭上,眼看自己要被判处死刑,他虽然深深感到自己在精神与人格上收到重大屈辱与蒙冤,心中的委屈找不到宣泄的途径,但在法官问他【是不是还有话说】时,他的反应依然是【考虑了一下,说了声:没有】。

(剧透完毕)

默尔索,就是一个大写的冷漠与孤独。

但当你以为默尔索是悲剧人物的时候,实际上,在整个故事里,与更冷漠的社会公器(为执行法律而派生的公诉机关、法庭、监狱等)、更好事的社会道德、更激进的宗教相比,默尔索反而是最简单而鲜活的存在了。

默尔索的【冷漠与孤独】,恰巧让他成为这个社会中最无害的一类人:超脱、顺从、老实本分、对周围社会无攻击性。虽然犯下杀人的罪行,但也只是一种过失。

可是,在更冷漠的社会公器之下,默尔索被公诉机关描绘为冷漠的嗜血恶棍,是人类与社会的公敌,被法庭以【全法兰西人民的名义】判罚公开绞刑。

在更好事的社会道德里,默尔索被描绘为破坏社会习俗的败坏分子:守灵夜里在母亲遗体边抽烟、喝咖啡与牛奶(也许有习俗是禁止这些行为);拒绝看母亲最后一面;在母亲葬礼后第二天就搭讪异性等等。

在更激进的宗教眼中,默尔索简直就是冥顽不灵的魔鬼。即便是临刑前,忏悔神甫想尽各种方法要求默尔索皈依上帝赎罪,而被逼无奈的默尔索在内心汹涌的情绪下爆发了。与直接描写默尔索对神甫的拳脚相加相比,直击默尔索内心活动的描写将小说推向了高潮:社会精神对个人精神的压迫下,【他们所选择的生活,他们所确定的命运,他们所尊奉的上帝,对我有什么重要?】

高潮之后,默尔索终归是获得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这段描写,个人感觉,真切的触动了人心中以及社会中最复杂的部分:

【好像刚才这场怒火清除了我心里的痛苦,掏空了我的七情六欲一样,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我希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像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

你们有在默尔索身上看到自己曾经、或现在的影子吗?

第五篇:《局外人》读后感

读《局外人》有感

作者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局外人》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一句话,十五个字,突兀,冷漠,奠定了整部小说冷峻平实的基调。

小说的主人公叫做默尔索,是一位小职员。

故事开端于默尔索的母亲在养老院病逝了,他对此反应却格外平静,没有流泪,甚至不想看母亲最后一眼。守灵时在灵柩旁和守门人随意抽烟、吃喝。母亲去世的病因他也不愿深究,葬礼的第二天,他就跑去海边游泳,和女人约会、看滑稽电影,十分有驳常情。

后来,默尔索意外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受审期间,他对自己所处的境地表现得冷淡漠然,直至被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一副无所谓、不作为的模样,仿佛自己是个局外人。

作者用"局外人"的眼光完整的还原了这个粗糙、漠然、无理性的世界。愚昧和死亡混杂的气味渗透在生的每一个细节里。生活中所有令人难以忍受的细节都被语言的慢镜头放大和重现。

整个故事被安排在炎热的夏季。这个季节充斥着令人发狂的暴烈阳光。以及众多无所事事躁动不安的灵魂。

邻居的混混与姘头在做爱时将口水吐在对方的脸上,在肮脏狭窄的楼道里尖叫着厮打,满脸是血。

迟暮的老人与他浑身长满疮痂的狗相依为命,最终失散。

不管是人与人还是人与动物,都是这样相互依偎在一起。

"他一走,我也就恢复了平静。我筋疲力尽,扑倒在小床上。想必我睡着了,因为醒来时满脸映着星光。乡野的万籁一直传到我的耳畔。夜的气味、大地的气息和海水的盐味,清凉了我的太阳穴。这沉睡的夏夜,美妙的的静谧,如潮水一般涌入我的心田。这时候,黑夜将近,汽笛阵阵鸣叫,宣告航船启航,驶往现在与我毫无关系的世界。"

摘自《局外人》

加缪的语言风格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众口交誉说这是"停战"以来最好的书,《局外人》一出版就大享鸿运。由于作者古典写作功底深厚,语言简凝,这使得他将差距、脱节、置身异域的情感表现得尤为突出。

法国作家萨特曾经这样评价过《局外人》:

"这本书所写的一方面是切身经历的日常平淡无奇的细流,另一方面则是由人的理性和言语重新组合这一现实生活,以便给人教益。于是产生荒诞的感觉,即我们无法用我们的观念和语汇去思考世上的事件。"

读完加缪的《局外人》,令我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主人公默尔索的这一句:"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这正是他人生哲学的根基,也是他的悲剧根源。

文字/排版:鲁蕊

上一篇:军事新词语范文下一篇:街舞社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