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024-05-24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共9篇)

篇1: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体育课程新标准》为重点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出操、集队、集会纪律,做好出操、集队、集会常规训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注重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注意加强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树立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个性,提高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激烈竞争奠定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生理发育的特点

1、三、四年级学生一般为8—9岁,属于人体发育的童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相对平稳阶段,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9—10岁开始突增,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女生均早于男生。四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

2、三、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不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四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3、三、四年级学生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钙质较少,可塑性比较大,富弹性,坚固性较差,不容易骨折,且容易弯曲变形、脱臼和损伤,因此,要特别注意身体姿势的培养和练习前的准备活动。

4、三、四年级学生肌肉中含水率较高,肌肉细长而且柔嫩,大肌肉群发育比小肌肉的发育要早因此,要多安排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在注意发展大肌肉群的同时,也要注意小肌肉群的发展。

(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三、四年级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身体练习时容易被新颖的内容所吸引,经常忘记练习的主要目的。兴趣十分广泛,几乎那项体育活动都喜欢,感知动作的要领比较笼统,容易把相近的动作混淆起来,时间和空间感较差。

2、三、四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有意注意虽有发展,但还很不完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好,交换练习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内。

3、三、四年级学生无意记忆还占相当优势,因此,讲解不宜过长,叙述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要提纲挈领。

4、三、四年级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爱争论问题,容易激动,动不动就提出批评意见,但仍愿意依靠老师,希望老师来做主。

5、自我评价意识开始形成,担心自己体育成绩不佳、担心自己在练习中影响集体。开始能分辨同学中体育能力的高低及学习态度的好坏。愿意听表扬,要求老师采取公平态度,老师批评不当,就不乐意,特别是女生。

三、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习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重点:

安全教育,队列队形,立定跳远

五、教学难点:

安全教育,前滚翻

六、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高年级的学生可采用一些分组轮换的方法,由小组长带领进行练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带头作用。

七、教学进度

引导课,课堂常规

学习课堂常规,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1、安全教育;

2、游戏:一切听从指挥

1、徒手操;

2、正确做眼保健操

1、队列队形

1、复习广播操预备节、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

2、复习广播体操,认识到广播体操的健身健心作用

1、复习广播操体侧运动、体转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1、蹲踞式起跑;

2、培养学生跑跳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1、蹲踞式起跑;

2、游戏:换物接力

1、30米加速跑

1、30米加速跑

2、游戏:迎面接力

十一

1、跳长绳

十二

1、跳长绳

2、游戏:跳大绳接力

十三

1、立定跳远

十四

1、立定跳远

十五

1、前滚翻

十六

1、前滚翻

2、游戏:叠杯游戏

十七

期末测试

测评

十八

期末测试

篇2: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坚持把“自我设计,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到底;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组织精心的德育活动,把精细的学校管理落到实处;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工作目标

将我校的学生教育成“思想正确、行为规范、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学习认真”的好学生。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业务精湛、勇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班主任队伍。

具体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以服务教学为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和常规治理”,坚持以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师德教育、体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为重点,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模式,彰显我校德育工作特色,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指导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1、认真落实政教处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定期检查、认真指导,积极协助有关人员作好本职工作。

开学之前,召开政教处德育工作会议,完善政教处内部人员职责分工,并将职责分工安排告知全体教师员工,以便监督实施,提高政教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另外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提升政教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工作能力,使其在工作中敢管、能管、善管,管得有水平,管得有实效。

2、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发挥德育工作的核心作用。

(1)布置和指导班主任制定班务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议,交流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开展班主任“以老带新”结对子活动,促进新班主任尽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班级管理人才。指导班主任从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是抓主题班会,进行正面教育;二是加大力度进行日常班级管理;三是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秀生的培养,抓两头,带中间;四是沟通家庭、学校教育,家校联合,共同努力。

(2)严格执行班主任考核方案,考评中力求公平、合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由政教处统一考核,一次一评比,一次一公布,考评结果存档,年终作为优秀班级、班主任评定的重要依据。此外,对重大违纪违法事件的班级,评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

(3)对评定的“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要加强宣传工作。弘扬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以榜样引路,营造良好的班级、年级、学校教育的舆论和氛围。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在每年教师节给予表彰。二是在学校宣传栏展示优秀班级、班主任的风采。

(二)加强学生德育系列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行为习惯的文明程度。

1、要切实抓好全体学生,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的基础文明习惯教育。

利用入学教育的机会,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言行习惯,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接受国防教育,提高国防意识。利用班会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加强对学生个人修养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爱校意识。

2、继续推行“少队值周”制度。

本学期要在总结一年来已有经验得失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少队值周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化管理。

政教处将进一步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要求指导工作一定要及时到位、适度,既不能代替包办也不能不管不问,要充分发挥值周少队全体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3、坚持升国旗教育。

要把每次“国旗下讲话”看成是一次庄严的阅兵,一次心灵的洗礼,让升旗仪式变成鲜活生动的大课堂。

(1)“讲话”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以往单一的“一人讲、老师讲”的局面,把“讲话”的权力放给学生,放到班级,班级推荐优秀队员加入到“讲话”中来,这样既在全体同学中树立了榜样,又能给“讲话”注入新鲜的活力。

(2)升旗仪式除了完成主题讲话以外,还增加“亮点”点评这个环节。每周由值周老师对上一周发生在校园内的细小典型事例,进行集中“点评赏析”。并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留心观察。对做得好的地方给予激励性评价,从而引导和促进优良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3)讲话形式多样,可采取朗诵、演讲等多种形式。讲话人数可以一人也可以多人,讲话人范围可以由教师学生扩大到学生家长。

4、精心安排和组织主题班会。

班会要有重点、有记录,充分发挥班委会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政教处工作人员将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和根据班主任工作考评条例进行量化考评。

5、加强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专题讲座和报告,观看法制教育片,举办专题班会,开辟法制教育专栏(板报)等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教育法和自我保护意识,把普法教育和遵规守纪教育结合起来。

(三)创新管理模式,真正把“三操一课”打造成我校的素质品牌。

“三操一课”历来是学校政教工作的重点,它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况状的好坏。因此,本学期,我校的此项工作将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学生会具体抓落实,从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师生体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针对平时我校“三操”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制度,强化“三操一课”的管理。

(四)重点开展养成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

校长寄语:“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命运。寄语中饱含校长的殷切期望,也包含我们的养成教育要分年龄段、细化、长效化、制度化。使我们的孩子由思想指导行为,由行为转化为习惯,由习惯形成素养,由素养影响品格,由品格改变命运。

(五)营造优良班级文化彰显学校教育特色。

班级文化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营造优良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我们要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为此,本学期将继续推行“特色班级文化建设”。

1、精心布置教室,美化教室育人环境。要求全班学生全员参与,体验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设置要有教育意义、美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内容要有激励性和教育作用,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目标。

2、加强班级精神文化营造,建设班级文化,首先应当塑造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其次是拟定班训。它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突出、简洁明快、富有教导和劝诫意义。第三是提出班级口号,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创造性的班级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坚韧、自信、勤奋、向上、诚实的心理和道德素养。

4、针对学生某段时间的爱好,开展对某种行为的评论活动。如:“打纸牌的利与弊”、“进网吧的利与弊”等。

(六)净化、美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环境陶治人,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1、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从公德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开学两周内各班要开好一次卫生主题班会,平时加强引导,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创造赏心悦目环境的认识。

2、将卫生责任区落实到班级,组织好周一周四大扫除及天天扫活动。

3、完善并严格执行检查与考核制度。检查人员检查时要公平公正,不徇私情,每周及时总结,考评结果作为卫生红旗发放依据并存档。在检查中存在问题不及时整改的,在考核时可加倍扣分。

4、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彻底消灭纸屑、废弃物和爱护花草树木的规定,推动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上水平、上层次。

(七)加强家校建设,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合力。

1、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规范、协调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工作,促进家校沟通、联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开好家长会。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家长端正家庭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3、组织开展家长满意度测评活动。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测评内容涵盖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师表现、安全保障、后勤服务等各个方面,推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紧密联系,搭建家长与教师之间有效沟通的平台。

篇3: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国培计划”的实施培养了一批“种子教师”,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模式创新, 重点支持了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推动了教师教育改革, 受到各地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各地教育部门对“国培计划”给予充分肯定。他们普遍认为, “国培计划”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有力举措, 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及时雨”。

“国培计划”也引起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 各地媒体的专门报道多达二百余篇, 其中,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七十余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师报》分别以《“国培班”, 为未来教改铺路》、《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最给力的培训》、《国培计划:改变中国教师》为题, 对国培计划培训效果做了专门报道,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笔者作为甘肃省“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目睹参培学员从理念到行为的改变并为之喝彩以及为国家培训政策叫好之余, 反思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困惑, 为改进“国培计划”建言献策, 为西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提供借鉴。

一、“国培计划”简介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简称“国培计划”, 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 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2010-2012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5.5亿元支持“国培计划”的实施。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培训项目”是由中央财政每年划拨5000万元专项经费, 由教育部直接组织实施, 面向各省 (区、市) 的中小学教师的示范性培训, 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培训团队研修、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项目将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培养骨干, 作出示范, 并开发和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 为“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该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 2010年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 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实施的。在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培训的同时, 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通过该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 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 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 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 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 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 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 服务基础教育[1]。

二、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问题与困惑

1. 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松散, 没有形成合力

2010年6月30日,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 对“国培计划”的组织提出了要求。它指出:“各地要精心筹划和组织培训项目实施工作, 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按照项目要求认真遴选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培训。重视培训项目的前期调研, 针对培训对象的需求研制培训方案。要调动各方积极性, 形成工作合力,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培训服务。”然而, 在本次“国培计划”的组织中暴露出一些组织松散的问题。 (1)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参培学员随意, 没有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对兰州城市学院236名参培教师的调查发现, 共有123名体育教师兼任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学, 占总人数的52.1%, 而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共有85人, 占总人数的36%, 只有23人专任体育教师, 占总人数的9.7%, 其中初中17人, 小学6人。还有5人是专任其他科目, 与学校体育教学无关的教师, 占2.1%。一方面, 这反映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的现实情况, 教师兼任课现象普遍, 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教师培训政策贯彻不力, 对“国培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以致在参培学员的遴选中随意安排人员。由于本次培训在省城兰州进行, 而且免除一切费用, 甚至有一部分人把本次培训当做免费旅游观光, 在学员中出现了培训“专业户”和“关系户”, 让培训工作承担单位啼笑皆非。 (2) 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组织参培学员做培训前的动员, 让参培教师了解“国培计划”的来历、目的、意义等, 没有让参培教师对本次培训做初步了解, 并结合本校和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 带着参培目的和任务而来, 以致参培学员对本次培训没有具体目标, 没有参培计划以及对参培的期望等。从参培学员接到培训通知距报到的时间来看, 半个月之前接到通知的只有78人, 占总人数的33%, 53%的学员接到通知是3-5天前, 更有甚者是报到前一天接到培训通知。 (3) 甘肃省教育厅过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各培训单位的培训过程和质量上, 忽视了与各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衔接与沟通, 以致没有形成对本次培训组织上的合力, 造成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只提供参培人员名单, 而甘肃省教育厅和培训单位负责培训的简单分工的不利局面。

2. 组建培训团队的困惑

一支良好的教师培训队伍是保证培训顺利、有序地进行和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的首要保证。《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教师[2011]1号) 指出:“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 每年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 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要求, 在培训团队中, 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1/3, 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 (教研员) 不少于40%。实际上, 1/3的省域外高水平专家的要求难以达到。由于“国培计划”刚起步, 教育部没有给各培训单位提供详细的国内培训专家名录 (1) , 作为官方组织的各省级教育部门和各培训单位也不具体负责此事, 只有培训承担单位的体育学科培训组负责联系专家和组建学科培训团队。这对于地处偏远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培训组织者来说颇费周折。笔者记得在一次培训者培训课上, 有人将这一部分人称为“空降部队”。由于培训费用、专家本人的事务安排等种种原因, 国内专家的培训日程安排一般为一两天。除去必要的应酬占用的时间, 有效的培训时间会很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将“空降部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去解决。比如, 让参培学员既能领略到“大家”的学识和风范, 又对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引领和启发;既能聆听到“大家”高深和前沿的体育教学理论, 又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既能看到发达地区先进体育教学典范的表率, 又不乏贫穷落后地区实际体育教学事例的剖析。除省域外高水平专家, 培训团队的另一部分即优秀的一线教师的选聘也存在缺陷。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体育学科培训组共选聘一线优秀教师13人, 其中特级教师1人, 高级教师12人。虽然数量占培训团队总人数的59%, 但却存在这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这些优秀的一线体育教师都来自兰州市区中小学校。其教学理念、设计、实施及创新等确实能吸引来自甘肃省农村学校的参培教师, 但在教学环境等环节上却存在较大的差距。参培学员观摩了来自一线的杨发禄老师公开教学课后, 进行了讨论。来自皋兰县**小学 (2) 的一位专任体育教师说:“我们也想上好体育课, 要是校长能像他们的校长那样重视体育, 支持体育课就好了!”来自武威市天祝县**镇**小学的一位教师说:“要是杨老师能把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合在一起上一节体育课 (复式体育教学课———笔者注) , 让我们看看该有多好!”由此可见, 在一线培训人员的选聘上, 现代体育教学理论、设计、方法、资源等与甘肃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有待组织者深入思考。

3. 培训内容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兰州城市学院2010年国培计划的培训内容以教育部、财政部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 吸收和借鉴国内先进的教师培训理念和内容, 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修养”为基础, 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学科为基础, 以任务为驱动,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设置甘肃省体育教学现状与问题、体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体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教学实践与考察、对话与交流等5个模块的培训领域, 共27个教学时段和内容, 其中以体育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内容为主, 占总课时量的90%, 而教师师德与教师职业礼仪、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科学研究、体育教师健康与心理调节等内容安排有限。这一安排与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水平低、培训机构和团队不健全, 没有较高的体育教师培训准入制度和标准有关。正如有研究者指出, 在培训市场的争夺中, 各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任务, 而培训市场的划分又不严格, 于是各培训机构争相扩大自己培训领地的现象时有发生[2]。如此培训的弊端是, 内容脱离农村体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要, 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最终让教师感到厌倦。

对于培训单位、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者来说, 在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理想中的“应然”, 即他们认为, 体育教师的培训就应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能力与水平, 必须掌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等;在参训的农村骨干体育教师方面, 在培训中却存在着实际中的“实然”需求, 也就是说, 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教学及课改理念与方法固然重要, 却不是全部。对于他们来说, 如何进行复式体育教学, 如何进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学与管理, 如何在甘肃省农村学校实现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在本次培训中安排了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一个单元的专题讲座和一个单元的互动与交流。在后一单元对毛振明教授的所有提问中, 涉及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寥寥无几, 而其他问题却五花八门, 数量繁多。这些问题看似庞杂凌乱, 不值得向这位国内著名专家请教, 但它们却是困惑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 如何解决这种“应然”需求与“实然”需求之间的矛盾, 让“国培计划”真正走进农村、满足农村骨干体育教师的“实然”需求, 是关系到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三、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几点建议

1. 提高认识, 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师强则民族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教育使命光荣, 教师责任重大, 教师培训责任更大。这不是理想, 也不是时髦用语。首先, 它是对教师及教师培养与培训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统一认识, 站在国家兴亡、民族强盛的高度去认识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它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只有将“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落实到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实际行动中来, 才能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如果没有统一的认识, 只能是形式上的各行其责、各尽其能, 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推出“国培计划”、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项目招标和形式上的管理、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市场的分割和组织培训、市县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无利可图, 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实在觉得过意不去, 将口号喊在口上、印到书上、贴到墙上、搬到屏幕上、传到网上虚张声势。其次, 它更加强调的是使命与责任, 是一种历史使命和重大的责任。要求所有与教师培训相关的部门、单位和个人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来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种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不需要进行培训市场利益的分割和教师培训事业的“偷工减料”。它需要在纵向上各级部门自上而下的团结与协作, 包括培训政策法规、精神理念、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的贯彻与执行, 培训的各种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公开与共享;在横向上培训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包括培训方案、内容、方式、资源、组织管理等内容的研发与讨论, 培训经验与总结、心得与教训、反思与启发等内容的分享与交流。

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各种级别、类型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相继展开, 犹如万马奔腾之势纷至沓来, 而我国在传统教师培训体制下的各承担体育教师培训单位已无力招架这股培训需求, 加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教师培训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已经成为诸多机构和单位试图分割的美餐, 而真正能承担培训责任和高质量完场培训任务的却为数不多, 很多承担机构的师资力量、专业结构、培训场所等捉襟见肘, 只好照猫画虎。另外, 培训学校对授课教师的选用随意性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质量, 很多培训团队成员不知道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 不了解农村体育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待遇、压力、困难、需求等情况。在培训中, 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工作, 搞一刀切。他们大谈特谈先进的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将教学看成是一种技术规则, 可以复制, 却忘记了教学也是一种发生在特定情景中的艺术, 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需要不同的方法和策略[3]。因此, 从教育部到省教育厅, 应尽快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 引入市场机制, 面向全社会招贤纳士, 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和人员承担培训项目和任务, 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能进能出, 形成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 为我国体育教师培训提供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

3. 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的主体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 完善培训制度, 统筹城乡教师培训, 创新培训模式机制, 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在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中, 必须确立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只有这样才能按需施训,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笔者认为, 要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主体性, 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整个培训过程要紧扣农村体育教育需求和参培学员专业发展需求两个中心。从目前培训来看, 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只注重前一个中心而忽视后一个中心, 即只满足社会需求而忽视个体需求, 导致在培训活动中把培训学员当成被培训的对象, 迫使他们被动地适应, 把立足点放在改造教师上, 教师参加培训变成了“洗脑”, 变成了“脱胎换骨”, 变成了接受改造, 教师不是作为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而是作为一个被动适应者出现在教育培训中[4]。“国培计划”培训的重点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师德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所以, 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培训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 必须将参培学员的师德培养、专业成长、职业理想与规划等个人发展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让参培学员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 才能在培训结束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其二, 切实做好学员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和研究。培训需求分析, 也称培训需求评估, 指在规划与设计培训方案之前, 由有关人员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 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 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课程和实施方案的前提, 又是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的基础[5]。目前, 有关我国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的研究十分有限。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 2000-2011年期间, 以“教师培训需求”为篇名的文章共计59篇, 针对农村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文章共10篇, 占16.9%, 针对体育教师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的文章共2篇, 而没有相关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研究的文章。这说明, 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要提高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必须加强对参培学员培训需求的相关调研工作。否则, 就是脱离农村实际的培训, 让参培学员“听着激动、看着感动、回去不动”, 其实, 不是不动而是不会动, 动不了。因此, 重视农村骨干体育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使培训能有效回应农村学校和农村体育教师的需求, 应该成为改进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四、结语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由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 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培养和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能力, 为我国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虽然在“国培计划”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但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断完善和创新, 我们就有理由相信, 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农村体育教育人才队伍的目标, 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摘要:“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培训组织松散, 没有形成合力;难以组建培训团队;培训内容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 应采取如下对策:提高认识, 形成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合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定体系;确立和发挥参培学员的主体性,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训

参考文献

[1]国培计划专题网站[EB/OL].http://www.gpjh.cn/cms/gpjj/index.htm.

[2][4]周颖华.教师培训中“实工虚做”现象解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 .

[3]严月娟.农村中学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2) .

篇4: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学校教师重视程度不足。不可否认,在现在相当比例的农村小学及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教学工作重视程度存在问题。校长认为体育学科不是应试科目,在师资力量安排、教学投入以及课程执行等方面存在着不够重视的现象,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能够完全对照课程标准开展教育,认为体育学科是一门副科,教学中随意性较大。从学校与教师重视程度不足方面来看,体育教学工作难以高效开展。

2.必备体育教学器材匮乏。在许多农村学校,教师在体育课上能够使用的合格器材较少,不仅品种少,而且数量少。由于办学经费等方面的制约,部分学校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语数学科相关教学器材设备的购置上,对于体育等学科兼顾不足,导致现有的教学设施无法完全满足体育教学需要。

3.教学研究活动成效不高。在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研究活动陷于停滞状态,学校在整体教学安排中,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一些体育教研活动,没有深入开展和精心组织,教师对于体育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有限,导致整个教学研究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切实发挥出对教学活动开展的促进作用。

4.教学课时出现挤占现象。在农村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随意挤占体育教学时间的现象层出不穷,部分教师在任教语术学科的同时,还兼任体育学科教学,有时直接就将体育课变为了语文、数学的练习课,这一现象在期中考试前后、期末考试前后表现尤为突出,导致体育教学活动没有充足时间。

5.特长学生发掘培养不力。在每一个群体中都有着特长生,体育学科也是一样。在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缺乏对特长生进行发掘与培养的能力,部分教师半路出家,缺乏过硬的教学技能,即使发掘出了特长生也难以开展有效性的训练,导致这一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状态。

二、有效突破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困境的思考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薄弱环节,教师以及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其开展深入思考,结合新课程理念要求优化与提升,主要应当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重视程度。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小学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学科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将其与学生增强体质、身心健康等方面结合起来,并上升到全民健身、全民族素质提升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学校要尽可能地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在教学师资力量安排上尽可能安排体育专业出身的教师任教,在教学设施上想方设法满足教学要求,强化对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力度,激发他们工作积极性,以科学严肃的专项考核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发展。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才能够在行动上有效落实,各学校及体育教师应当将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作为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为教学成效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加大体育投入,满足教学实际需求。作为学校管理层,应当在整体投入安排中统筹兼顾体育教学设施,可以采取对外购置、内部修缮等途径,满足体育教学工作需求。学校还应当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反映本学校办学条件状况,争取他们的支持,在财力扶持方面予以照顾,将体育教学设施投入纳入教育经费预算范畴。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改善体育教学设施匮乏的困境,为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基础。

3.加大教研力度,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应当强化体育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可以按照区域划分的方式,构建结对、辐射两种类型的教学研究团体,以地区龙头校体育教研组牵头,向本区域其他农村小学进行辐射,牵头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活动,以研讨会、座谈会、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让广大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进一步汲取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先进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体育教师驾驭教学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严格执行标准,不得随意挤占课时。学校应当强化对体育课教学的管理工作,严格禁止各学科随意挤占体育教学时间,尤其是在复习环节,更要保证学生体育课能够正常上起来,做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与身体的适当放松相结合,有张有弛,保证学生身心得到调节。同时,严肃课时执行标准也是保障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任务得以完成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了教学课时这一基础性条件,教学目标才能够顺利完成。

5.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农村小学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做有心人,通过运动观察、项目考核等方式,发掘出所任教班级的体育特长生,在教学中予以有意识的培养,如适当提高训练难度、加大训练量等等,并在征得学校、家长与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对体育特长生开展专门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体育特长生得到全面发展。

篇5:农村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要认真落实区局有关文件的精神,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提升现代化学校建设为工作目标,以高效课堂教学的研究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落实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开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研究活动,使教师们领悟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总体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结合。一个中心:以提升现代化学校,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好学习和培训,锤炼教师队伍。

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学习:

1.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开展每日读几页书一学期读一本好书的活动,学期末教师撰写读书心得,制作课件进行交流,调动教师认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

2.向名师学习。本学期还将定期聘请教育专家、教研员等开展集体学习培训活动。每位教师建立学习信息卡,把学到的典型教学经验和方法记录下来,学期末开展学习信息卡展示活动,资源共享。

3、向先进校学习。学校努力创设条件,与兄弟学校建立手拉手联系,教师走出学校,听课、学习、观摩、培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经验。(要求:把学到的好的教学方法记录在学习信息卡上。)

4、向身边教师学习。开展身边教师讲教育教学案例的培训活动。(要求:把学到的好的教学方法记录在学习信息卡上。)

5、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师学习独立制作课件、登录教育、教研相关网站,上网查找资料,学习前沿的信息理论。(要求:把学到的好的教学方法记录在学习信息卡上。)

(二)创新管理,追求校本教研实效

为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结合科研课题,确立了“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校本教研主题,并积极尝试形成有效的校本教研新模式。

1.研究性教研——以课题为载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有效教学”集体备课活动,每月一次,确定主备教师,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管理。

2.教学型教研——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展开,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营造浓厚的有效教学研讨氛围。

①开展“常态课”评选活动,“百节课”评选活动(47岁以下教师全员参与,47岁以上教师参与培训活动)

②开展“案例+分析+反思”的校本教研活动,青年教师教师通过上课、评课反思、再在平行班上课、再评课反思的轮流执教的校本教研活动。(语、数、外、科任每月一位教师参与活动)

3.反思案例型教研——教师每月撰写教学反思或叙事性案例,定期组织交流学习。

(三)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过程管理。如对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学困生辅导等项工作加强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行“一月一重点”常规检查制度,这样每月一个侧重点,使教师明确每月工作重点,把教学管理落到实处。(九月份:教案十月份:作业十一月份:书法十二月份:课后反思)

2.加强质量监控。对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做好质量分析,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基础薄弱班级及年级进行调研,跟踪指导;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培养;对学困生加强辅导及管理。

3.加强课程文化建设,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纳入课时,在一年级课程中开始尝试实施。

4.加强减负工作落实,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各年级组切实加强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做到肩负增效。

5.进一步完善我校书法教学的管理,1-5年级开设书法课程,加强教师书法培训,学生开展书法竞赛。

6.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艺工作,将“班级合唱”融入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之中。积极组织参加每年9.10月份举办的合唱节活动。

(四)完善科研管理,深化课题研究

认真做好“xx”课题研究工作,树立“科研强校”意识规范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积累,以教学反思和教育案例为重点,将教育教学的体验、感悟记录下来,年底形成教学论文,召开教科研年会,推广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

五:常规工作:

九月份:

1.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转出转入的安置和手续的办理。

2.检查教案,认真备课。

3.各教研组制订好教研工作计划,各学科老师依据新标准、新教材、以及学生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排好教学进度表,通读各学科教材。

4.做好电子学藉的上报工作。

5.做好现代化提升的迎检工作。

6.出版校刊。

十月份:

1.常规教学。

2.领导听课,“常态课”教学月活动。

3.作业检查。

4.月考工作。

十一月:

1.教师基本功比赛,以书法比赛为主。

2.“常态课”校级优质课公开展示活动。

3.学生百题测验、百词测验。

4.月考工作。

5.“百节课”评选。

十二月:

1.课后反思交流活动。

2.常规检查。

3.月考工作。

4.教科研年会。

20xx年1月:

1.教学常规检查。

2.期末复习及期末质量检测。

篇6:农村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上课喜欢玩,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二、教学目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学生将能够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用技能:学生将能够: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等;做出基本体操的动作;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研究内容;

教学重点:分腿腾越;沙包掷远;50米*8或400米跑

教学难点:体操技巧;蹲距式跳远

五、教学措施:

1、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篇7:农村小学教学新学期工作计划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坚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为建设成为“师德高尚、常规扎实、质量上乘、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情况

贵迷小学教学点:全校共有学生X人,其中女X人,开设有X-X年级。教职工X人,代课教师X人。

三、工作目标

1、强化办学理念,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质量强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即:培养学生做好身边的小事,做身边的好人,做适应时代要求用人的办学宗旨。

2、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围绕课堂教学,体现素质培养,完成德智双全,美劳兼顾的培养目标。

3、更新观念,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4、质量目标:

(1)数学、语文及格率1年级为65%,2-6年级为60%。

(2)优秀率1年35%,2-6年级为30%。

(3)辍学率为零。

(4)学生思品合格率达100%。

四、具体工作:

(一)德育工作

1、教师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率先垂范。

2、教师认真贯彻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道德观念。

3、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利用晨会或周会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逐渐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4、教育学生学会树立保护环境的意志,注重校园清洁卫生,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经常参加校园清扫活动。

5、以班主任为工作主线,抓好常规管理。

(二)教学常规工作

1、做到按国家要求开齐开足课程,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不挪课、占课和随意调课。加强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落实培优辅差工作。做好各个教学科目的教学、研究、考试、考核,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任课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作业批改认真,讲评及时。

3、要注重经验积累,总结教学得失。

4、班主任学期内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对每名学生至少家访一次。

(三)教学科研工作

1、注重课程改革,深刻理解校本教研的基本内涵,途径、方法、策略。

2、强化课堂教学效率意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抓好常规教学,认真学习新课标,严格执行备、教、批、辅、考制度,找准目标,挖掘潜力,发挥潜能,培养习惯,向40分钟要质量。

3、积极主动到中心小学或村级完小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4、教师要积极参加优质课竞赛,不断总结教学成功与不足。

(四)校园设施及环境工作合理利用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增添教学具及教学用品。主动与村委联系,使学校工作得到社会大力支持。校园整理做到环境卫生天天做,绿化、美化年年做,力争创建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学校安全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2、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不断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强学校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时时事事讲安全。

3、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主要以校舍安全防火、防电为重点、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强教育,努力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坚持把安全教育渗入课堂和活动,特别是每逢节假日都集中进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演练,不断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六)财经工作

1、做好经费收支预算,年度开支合理。

2、认真做好账目收支登记,票据真实,严格审核。支出票据要有领导签字,支出发票一般都为统一税票。

篇8: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我一直认为,如今社会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孩子,需要的是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习惯、有责任心、懂得感恩、敢于质疑、具有自由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孩子,在这些内容当中,健康的身体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石。我们学校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们在人成长最重要的小学阶段有健康的身体,更扎实的基础,以便让他们在今后进入社会后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体育活动对孩子们成长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能让孩子们每天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学校的体育活动能增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是毋庸置疑的。在指导和组织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能采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孩子们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得,孩子长大后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受益终身。

2.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孩子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6小时,绝不仅仅是每天上6节课那么简单。没有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加以助力,孩子们的校园生活肯定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坚信,在各类活动中,体育活动肯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项目之一。如果我们能把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好、开展好、落实好,那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一定会精彩纷呈,让孩子们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3.促进孩子们的智育发展。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期,体育活动能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改善技能,可以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因素的发展,为孩子们的智力活动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如,技术动作的学习能够促进孩子们记忆力和想象力发展,通过各种游戏比赛,能发展孩子们的灵敏性和应变能力。

4.锤炼孩子们的坚强意志。无论是在枯燥无味的长跑活动中,还是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球类运动中,体育运动都是对人意志力的一种磨练,是训练孩子们意志品质的最佳途径。因为坚强的意志是获胜的关键元素之一。同时,我们认为如果孩子具备了坚强的意志,这对他今后的成长会带来直接的好处,因为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挫折和困难,没有坚强的意志作为支撑,是很难顺利渡过的。

5.提高孩子们的团队能力。体育活动中有很多项目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比如各种球类比赛活动,各种接力比赛活动,20人21足的阳光体育活动等,可以说没有团队合作能力,就不可能品尝到胜利的喜悦。现今,社会特别强调团队合作,如果从小让孩子们有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那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进入社会后的生存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6.养成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当今的中国人缺乏规则意识,而我们的体育运动则是规则掌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规则的存在才能使我们的各项运动充满公平,人人平等,激烈而文明。经常让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养成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

二、如何让孩子们真正能玩,玩得开心,玩得有效

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是一所农村公办小学,学校拥有26个教学班,1100多名孩子,60名教职工。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们能真正会玩,玩得开心,玩得有效,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五坚持”。

1.坚持“零理由”,做好硬件建设。让教师们把工作按照要求做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者必须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尤其是硬件建设,一定要坚持“零理由”,排除资金短缺,设备设施陈旧等诸多困难,确保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能畅通无阻。

因此,两年多,我们对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建,进行了体育器材室装修、操场看台和围墙的装饰、体育馆和健身房的装修、快乐体育园地维护、增加了足量的体育器械等等,每一项工作都努力做到全力以赴、尽善尽美,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坚持“涨人数”,确保师资队伍。两年前,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师不到3人。为了确保学校体育工作能真正有人干,且干得好,管理层提出了给体育组“涨人数”的设想,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这两年我们每年从其它学科中挖掘一位教师担任体育教师(其中1名由语文教师改行),目前学校已经有6名体育教师,还将体育组独立出来组建了一个教研组。充足的师资队伍确保了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促进了组内体育教师间的业务竞争。

3.坚持“精细化”,做好活动组织。我们要求每项活动组织前,负责的体育教师必须先用心做好策划,对每项工作的目标、工作步骤和工作细节进行精心地设计,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最细小的环节,而且对每个环节都要求必须有专人负责完成,专人负责督查落实,同时做好工作推进表。定稿后的策划书和工作推进表通过学校数字信息平台传送给每位教师,让所有的教师都清楚此项工作的目标和工作进程,从而为工作的切实完成打下扎实的基础。

另外,在工作完成后负责的体育教师必须牵头做好反思工作。反思围绕三方面进行,分别是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建议,撰写反思的不单单是中层教师,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教师都需要参与。

最后,负责此项工作的体育教师将策划案和反思放在电脑中的同一文件夹中,以便下次再做同样的工作时可以继续深化完善,将反思中提出的成功之处继续保留,不足之处予以删除,建议在可行的前提下加入到新的策划书中。这样屡次反复完善后,各项工作就会做得越来越到位,渐趋完美。

4.坚持“普惠面”,足时足质活动。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确保体育活动的普惠面、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一次活动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让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能真正做到足时足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体育活动中既得益又开心。我们采用了“基础工作做实、特长技能夯实、社团体育务实、评价方法落实、保障机制扎实”等“五实”举措,推动并保证了大课间活动、体育课、体育特色课、午间活动、社团体育活动等各项活动的时间和实效。目前,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项目多达13项,充分满足了孩子们广泛的兴趣爱好。

5.坚持“树标杆”,以点带面推动。我是一名体育教师,相信树标杆的重要性。为此,我抓住学校里现有的武术和羽毛球这两大特色,努力把这两个项目做强做大,起好标杆作用,带好头。

以羽毛球项目为例,我们将它作为一校一品的重要载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

(1)将羽毛球活动融入体育课日常教学中,三、四年级各班每周一节体育课改为羽毛球专项技能课;(2)创建一套羽毛球动作操,融入到大课间操活动中;(3)形成校园羽毛球文化。借助学校宣传窗、班级黑板报和校园广播电台等平台,大力宣传和普及与羽毛球相关的一些内容;(4)开展羽毛球文化节。在每年的体育节中安排羽毛球文化节活动;(5)组建校、班两级羽毛球队,组织校级、年级段和班级羽毛球比赛;(6)创编羽毛球校本教材;(7)提升校队的水平,引进专业教练,争取区级以上比赛的好成绩;(8)举办“家校合作”的羽毛球邀请赛,请学生、家长、教师同场比赛;(9)开展羽毛球特色项目的科研实践活动。

三、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落实的难点

从2006年教育部发文中提出“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开始,到2014年7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再度重申“要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为止,可以说这些年来,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再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重视规格之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篇9: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我任教于农村乡镇小学美术,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要切实搞好农村乡镇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美术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乡镇小学美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

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

2、认为美术教学是资源浪费

许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画画是‘不务正业,既耽误学习又浪费钱财,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正路。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即使发现孩子有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也不给予支持,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学美术本身就是高消费,笔墨纸砚,开支较大,有些学生因得不到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看不到出路,只能“忍痛割爱”。对美术特长生不能与学习优胜者同等对待,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

3、缺少美术专任教师

教师方面,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农村乡镇小学,美术教师严重不足,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上小学期间,没正经上过一次美术课,扼杀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萌芽。使学生得不到同步发展,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

笔者从师范美术专业毕业,在一所小学从事美术教育! 而我的不少同学在教起了语文,还做了班主任,有的则在教起了其它学科,到现在真正从事美术教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了。在很多学校严重缺少美术师资,而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的又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师资严重浪费? 试想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如何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呢?所以如何把这部分美术教师留下来,稳定下来应引起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

4、美术教学工具短缺

学校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5、美术教学手段单一

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很重要。然而,在比较偏僻的乡镇,目前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不合理性: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人情感,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0分钟、学生在课桌上拿着教科书观看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对教师的作品进行欣赏、赞叹,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欣赏能力有所局限。教师一味地灌输给学生怎么画是对的,怎么画是错的这种思想体系,非对即错的教学思想在美术中是大忌讳,审美与艺术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艺术风格。

二、改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 我对农村乡镇小学美术教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强化领导意识,转变教育观念

应提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提高美术教师教学理念与教育教学水平。

2、改进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

应加强农村乡镇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这样才可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差距。同时,要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

3、激发学美术兴趣,培养审美情感

情景,是美术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师生在特定的审美情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怡情养性。创设美术教学情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审美注意的好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动活泼、新颖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淋雨在优美的情景里,创作欲望得以被启发。

4、挖掘农村美术教学资源,开展特色教学工作

农村乡镇小学各种教学设施不齐全,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利用身边的素材,从而引导学生去制作、去感受、去体验生活中的美。农村与城市相比,拥有完美的天然风景和人文景色,居住在农村的小学生一定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特殊的情感寄托,根据这一点,教师可以开展农村美术的特色教学,鼓励学生深入家乡的各个景色角落,随时用画笔记录家乡的人文自然风光,不仅达到了艺术与情感相结合的境界,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5、利用农村独特的自然条件,上好工艺美术课

教学中,我们的美术教师常常因为自身和设备等各方面条件不够专业而对工艺美术课无可奈何。其实,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给我们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把学生引向工艺美术的殿堂提供了绝好的条件。比如:利用石子、树叶等进行贴画造型艺术教学,桔干、麦草杆、树枝等进行造型教学。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农村美术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在农村乡镇学校的广泛应用,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清晰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画面,能够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中,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其图文、声像等图文并茂的优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率,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认识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教师嘉奖事迹材料下一篇:高一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