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自己-亲情美文

2024-04-17

祈求自己-亲情美文(共6篇)

篇1:祈求自己-亲情美文

祈求自己-亲情美文

小的时候,经常会听到母亲淡定自若的说着这样一句话:“幸福总是靠自己挣来的,别指望别人施舍给你!”

结婚以后,丈夫这句老生常谈的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生命在于奋斗,不要总是等着别人的帮助,自强才是根本,努力拚搏,生活才会辉煌!”

幼时的我并不明白母亲话里的含义。带着丝丝忧伤,咀嚼苦涩的果子走过童年的我才慢慢体会到母亲曲折迂回的人生路上,为了儿女,为了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才逐渐理解沉重的岁月里,带给母亲难以释怀的苦痛与些许淡淡的快乐。

父亲是一位老实木讷的沉默男人。年轻时因患风湿性关节炎,无钱医治成为残疾。由于身体束缚的原因,无法走出自卑的心里阴影。不善于人际往来,不懂得与母亲更深层次的交流,只知道沉沉的付出辛苦,无耐的“顶”住岁月。

到了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需要去离家十几里路的镇上。生活的窘迫,上学的费用,岁月如一座大山压在父亲的肩上,负担越来越沉重。摆在母亲面前的是一条不可逾越光明的界线。乐观而坚强的母亲,默默沉受着命运的安排,接受生活所赋予她一切艰难的使命。度过了无数个属于哀伤的日子;度过了那些漫长的阴暗角落;度过了那些深陷在低处的艰辛。勇敢摆脱生活的困境和心里的压抑,使自己的信念变得越发强大起来。

在母亲的人生里,她始终坚定着“一步难,一步佳”的信念。推开记忆的门扉,家里一直停留于贫穷的状况。父亲栉风淋雨,精心料理着庄稼,勉强维持度日。生活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母亲一直都在煎熬中前行。人生就像湖面的波浪,起起伏伏,漫步在岁月的漩涡,总会有一波更甚于一波的恶运向我们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侵袭而来。

从小营养不良的我,瘦如干柴,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由于身体单薄,经常感冒不断。有一次的感冒高烧不退,一次又一次的出现休克,被送到医院。刚刚筹备好我的住院费用。七岁就开始学会干家务活的大姐,在做饭中不幸被开水烫伤了腿,皮肤感染发炎,溃烂化脓,需要治疗……面对脚下这片荒芜,暗淡无光的路;面对这种干瘪无生气的岁月;面对生活绝望的边缘;母亲没有消积;没有悲观;没有退却。是家给了她力量;是儿女给了她无尽的动力;更是一种母亲的职责给了她安慰。母亲凭着自己的毅力,经历着岁月的沉重于蹉跎。没有祈求别人,而是祈求自己,终于走出这片贫脊的土地,向着憧憬幸福的方向延伸。母亲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坚韧的意志,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把她的四个儿女培养成人。

结婚以后,我和丈夫经过风雨飘摇的岁月;经过刻骨的疼痛;经过困境和磨难之后;丈夫的话见证了我们走过的历程。

丈夫的父亲早逝。13岁就跟随母亲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他的青春年华里,有过喜,有过悲。那些痛过,笑过的日子早已默然远去,留在记忆里的唯有坚强。年轻的他,有着一笔丰富年龄的资本;有过一种生活的遭遇;有过一段自立更生的生活磨炼;在他以后的生涯中更懂得如何操作起自己的将来。

我们属于早婚。20岁的.他就已经组织起属于自己的家庭。那时的我们,没有戒指,没有车,只有一间蜗居。曾经的我们,每天迎接着逼人眼目的阳光,珍惜着每一刻美好的感动。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丈夫极力为我提供经济支持和精神安慰;尽管生活常常会出现贫困潦倒的状况,丈夫能够获得幸运的机会,抱起岁月,与旧日生活隔绝;尽管身居险境,独步艰难,丈夫没有依赖别人帮助,他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信心满怀的迎接美好的未来。

当初的我选择丈夫,母亲很是难过。他不希望看到女儿步入她贫穷的后尘。那时的我们,无法摆脱命运的摆布,完全身不由己的陷入深谷。这是人生路上所遭遇的不测。因为人生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一路走,一路在艰辛里挣扎着,征服着那百转千回的曲折旅途,脚步依然在坚强中行进。

十年的婚姻,漫长的艰苦岁月,我们的生活呈现富足,安稳,有余裕的自由和悠闲。母亲,你该放心了吧。母亲,虽然你看到过他在追求完美人生的旅途中耗掉了男人最为强盛的精力和时间,无情的岁月回报给他的更多是失落。但是,家庭是需要共同负担的,两个人齐心合力所摄取得力量足以抵挡强烈风沙的侵袭。我已经不是在您身边撒娇的孩子了,我已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了。您是我的榜样,为了心中那份执著的爱,我愿与他携手并肩前进。母亲,您亲眼目睹过我们曾经的苦,您也亲身经历过许许多多境况下难以抵御的坚守。可是,我们都在与命运顽强的抗衡,不断拚搏,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最终的归宿。而所有的过程,都是取绝于我们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要去依靠别人,依靠自己战胜困境。

人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境,有时候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有时候,咬紧牙关,便能一步跨过那艰辛的涟漪;而有时候,也许还要我们在艰难中周旋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新迈步向前。但是,只要我们对生活持有希望,用必胜的信心勇敢挑战困难,成功会向我们招手。

篇2:祈求自己-亲情美文

从来不认识上帝

那就让冰寒的世纪

把它的冰封在地球进化前的

篇3:祈求自己-亲情美文

李密(223—287?),一名虔,字令伯,三国时期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其父早亡,母何氏再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事祖母以孝称。少时曾师事谯周,历任蜀国州从事、尚书郎等职。蜀亡,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诏书屡下,密以终养祖母固辞不赴。祖母死,守丧服终,应征为太子洗马、尚书郎,出为河内温县令,有政绩,官至汉中太守。后获罪免官,卒于家。李密颇有才辩,好文学,长于《春秋左氏传》。曾著《述理论》诗篇,已佚。现存《陈情表事》(简称《陈情表》)是李密传世诗文中唯一完整的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名作。

此文是李密请求晋武帝允许他终养祖母所上的表文。文中陈诉作者与祖母相依为命,不忍远离,所以辞不赴召;但又心怀惧虑,因是亡国之臣,恐引起武帝误解,以为他矜守名节。故而,作者极诉祖孙之情,反复谆笃,试以拳拳之心打动君王。文中说自己六月丧父,四岁母又改嫁,且“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长大成人全凭祖母含辛茹苦,抚育之恩何可报答!如今,祖母老迈,病魔缠身,常在床褥,气息奄奄。而外无可倚亲族以相扶,内无其他亲人以相养。所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纯是一片至性语,无一字虚言假饰。然而,朝廷屡屡征召,以至言辞峻厉,责以傲慢。若奉诏上道,祖母病情又日渐沉重,朝不虑夕;若陈述苦衷,顾侍祖母,则又不被允许。真乃进退维谷,狼狈至极!难道自己是以供养为名不愿效命新朝吗?或许朝廷正以此猜疑,为避违旨之嫌,干脆将此隐衷戳破言之:说自己曾在旧朝蜀汉为官,“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作为“至微至陋”的“亡国贱俘”,受到朝廷如此的拔擢和优宠,“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唯图乌鸟反哺之情,乞养祖母天年,何况尽节于朝廷之日长,报养祖母之日短也!若朝廷怜恤自己一片孝诚之情,那么作者表示,他生当效忠,“死当结草”!这样一番“陈情”终于使晋武帝受感动而罢召。

文章体现出的“忠孝观念”或许有某种封建纲常的意味,但全篇重在叙祖孙之情,赤字衷肠溢于言表。这种抚老育孤的品操,在今天看来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德。作者为遂其对祖母的终养之志,先叙祖母抚育之恩,陈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处境;次说朝廷征聘之急,陷自己两难窘况;再申明自己辞命不就并非有意矜尚名节,留恋旧朝;最后恳请“听臣微志”以报“乌鸟私情”。文章抓住“圣朝以孝治天下”作为“保护伞”,委曲道来,句句在理,字字传情,理在情中,情理相得益彰。清人余成谓此文“层次说来,无一语不委婉动人。固是至性至情之文。而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详,更极尽结构之妙”,颇有见地。

篇4:出门在外,如何维护好自己的亲情

一、短短一封信,寄去一片情。出门时间久了,时间上的久远和空间上的距离难免会让自己和家人在情感上产生鸿沟,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之余常给父母妻儿寄去真情的问候,古诗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措词亲切的信可以捎去你对亲人的一份深情,让你的亲人久久地沉浸在幸福的思念当中,让你的爱情进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同时,一封言词精辟的信,其意义绝不逊色于一次登门拜访。要让自己与家人的亲情像常青树一样四季常青、枝繁叶茂,就应该用写信这一方式来保持,因为,一封封家信表达了你对亲人的一片诚意!

二、电话哒哒响,亲情翩翩飞。出门在外,水天一方,成为人们在空间上的阻隔,空间上的距离隔断了天涯游子的音容笑貌,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如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常常和家人进行沟通,把自己在外面的工作情况、情感世界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向亲人诉说,让亲人和自己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担挫折时的苦恼,所以,要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老人的身体情况,询问家里的生产及生活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在校的表现,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使在平时也要“找点空闲,找点时间,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暖暖的话语,甜甜的问候,款款的深情,会让你和家人的亲情更加深厚,让家庭更加美好。

三、普通小礼品,赤诚一片心。人类的情感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脱离了物质条件而建立起来的“真空”感情是不存在的,我们都是普通人,并不是一群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因此,出门时间长了,把钱寄回家的同时也应该不忘在节假日给自己的亲人捎去一份小礼物。在炎炎的烈日给父母捎去一件背心,父母可能会更加健康长寿;在妻子的生日给她捎去一件普通的衬衫,你的爱情可能会更上一层楼;在新学期开学给孩子捎去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孩子可能会更加努力读书……,普通的小礼品,表达的是你对家的无限眷念和对亲人的无比关爱,“此时无声胜有声”,小小的礼品,有时会胜过万语千言。

篇5:祈求兴旺的图腾

含山是一座非常独特、在平原之地突兀而起的山峰,山高仅六十多米,东西宽三百米,南北长五百五十多米,古诗中有“拔地孤峰出,青苍俯碧流”的描述。记述当地历史的《练溪文献》云:“介湖嘉两郡间,若含物然,故名。又因四水涵之,一名涵山…一有龙潭、五间、河泾水出其下。”《嘉泰吴兴志》载:“含山在县东南……东望苍然,茭苇烟蔚之中,高丘卓绝,因以名焉。山有净慈院,其巅有浮屠。”贴山之西麓而过的泱泱水道,即是京杭大运河之一段,当地有这样的民谣:“上南杭州一百廿,落北苏州一百四,俯洽湖州八十里,平地独耸名含山。”笔者最早知道含山是在五代时期韦庄的一首诗中,他对含山有着很深的印象:“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在这首名为《含山店梦觉作》的诗中,他写出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绪。当然,含山最终给予人们的是一种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民间信仰和民间图腾。

含山山巅有含山塔,建于北宋元祜年间(1086~1093年),因含山东山庄也属湖笔发源地,塔高耸挺拔,又称笔塔。对笔的崇拜和对蚕神的崇拜,在同一座山上得到完美的体现。1994年,笔塔重修,开光之际,人们在塔中还发现许多不同年代的钱币。

蚕花节时,四乡各村都组织樯子船表演,船上的健儿表演起各种武术把式,所谓拳船就是指此,茅盾先生在一篇描写故乡乌镇香市的文章中,也提到蚕花庙会的盛况。相传很早以前,含山一带的百姓都要在清明节这一天,带着自己裹的粽子和甜麦饼上山赶庙会。可清明前夕,居住在含山北麓武员外唯一的女儿却眉宇紧锁,心事重重。原来,其父在战场被困,危在旦夕,无奈之下,便启笔写下告示“凡救吾父脱险者,愿以终身相许”。不料揭下告示救其父的竟是含山东南白马塘的一匹白马驹,按告示许诺,蚕花公主应承与白马成婚,然人畜婚配毕竟是荒唐之事,可救命之恩又不可不报,武员外左右为难,便想出“偷梁换柱”、之计,瞒过蚕花公主,将丫环小青推上喜堂与白马完婚。白马得知被蒙骗,就义愤填膺,狂呼乱跑,四处冲撞,无意中将丫环小青踩死。员外见状不妙,便操佩剑刺死白马,蚕花公主闻之倾刻悲痛欲绝,一气之下撞壁身亡。

事后,武家佣人将蚕花公主与白马合葬于含山之巅。时过两月,含山上出现了奇迹。公主之坟上长出了一棵“鸡心”状青翠肥大叶子的矮树,而白马坟上长出一种身上印有马蹄形花纹的小虫,小虫慢慢爬上矮树,以叶为食,吃累了,睡一会,睡醒了又吃叶,如此反复,小虫长大了,便从口中吐出丝来,边吐边绕,不几天,把自己围在里边做成花生状的小蛋。又过几天,小虫咬破外壳,飞了出来,成双成对在含山上空飞来飞去。当地百姓猜想:这飞蛾便是蚕花公主与白马的化身,认为那小虫是天下虫之宝,就称之为“蚕宝宝”,这树象征着他俩的爱情,便把树称为桑(双)树,将花生状的小蛋称之为茧(驹)子。后来,人们都将蚕宝宝饲养起来,缫丝、纺织,用来缝衣服,冬天可以御寒。人们为了感激蚕花公主和白马的恩赐,捐资在含山顶上修建了一座蚕花殿,供上蚕花公主和白马雕塑,每当清明节,远近蚕农都前来朝拜,祈祷蚕花丰收。

含山蚕花节是中华民族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之一,含山方圆百里的百姓,每当清明节这天,都要背着“蚕种包”,头插蚕花,蜂拥含山,向蚕花娘娘祈祷蚕花丰收,这是含山蚕花节最初的雏形,被称为“轧蚕花”。历代都有诗歌记述这一盛事,如“几处画船喧笛处,谁家红袖舞秋千”(清李元坤),“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学哨船郎,旌旗忽闪姿轻快。”(清沈焯)在这些诗中,形象地描述了蚕花庙会中的民间活动,游船画舫穿梭河中,少女秋千荡漾其上,拳船杂技精彩纷呈,快船行驶如飞,可见当时的轧蚕花内容是很丰富的。

含山“轧蚕花”活动分为头清明、二清明和三清明等,周期有十多天,在这一时期,方圆百里的人们都要来此赶庙会,祭蚕神,十分热闹,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扮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人们到山上踏青,便能将蚕气、喜气带回去,得到蚕花“廿四分”(双倍好收成)。蚕是天虫,自然要给人们带来好运,在这个民俗背后,我们也能发现江南风俗中高于物质的精神追求。

蚕花节以正清明(俗称头清明)最为热闹。其活动的重心就是祭祀蚕花娘娘,这天水陆并进,抗战前,来含山赶庙会者有七八万人之多,来含山的船只一直停到了珠塘桥,纵横1公里。前来祭祀的主要是蚕农,一般是肩上斜背一紫红色或玫瑰红的“蚕种包”,将自家今年头蚕蚕种纸置于包幞之中。幞中两头在胸前系一个结,背此包上山,是一种脚踩蚕花宝地,使“蚕种包”带上“蚕花喜气”,以祈求今年蚕茧丰收的古老风俗。这一天的祭神仪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庙界”(即同一地域、村坊)为单位的拜香会(水路来的叫拜香船),在山下会合后,依次上山参拜蚕花娘娘。有吊臂香、扎肉心灯,拜香童子一路唱念蚕花忏、观音忏等经,并有乐队吹打,丝弦管笛伴奏。一是以“庙界”为单位抬着当地地方神祗的偶像如总管、土主等,以一大纛开道,华盖垂垂,旌旗飘飘,簇拥“菩萨”上含山,绕宝塔一周,驻跸片刻,前呼后拥下山。

民俗学家钟伟今曾多次深入蚕乡考察这一民俗,他发现和蚕花节相关的还有不少活动:

一、烧香求神。上山的人大多要到各神(道教神、佛教神、地方神)殿去烧香礼拜,“我信众神,众神佑我”。对于蚕农来说,蚕花殿是一定要去的,祀礼也简单,清香红烛即可,认为“诚则灵”,顺便还到东北角仙人潭投石卜蚕事。

二、买卖蚕花。蚕花是一种祝愿蚕花丰收的纸质、绢质(现为塑料或化纤品)做成的彩色花朵。相传西施去国适吴送蚕花给越国边疆采桑姑娘,祝越国蚕桑丰收,国富民强。从此蚕区有扎制蚕花、祈求丰收的习俗,这一天家家会买蚕花回家,有的当即插在发际。如今此风更盛,到了清明,蚕花灿烂,满街满山,百花齐放,蔚为大观。扎蚕花以石淙。含山两地最负盛名。民间工艺品,自产自销。

三、轧蚕花。时逢清明,在含山德清新市一带有“摸蚕花奶奶(乳房)”的风俗。所谓“轧发轧发,越轧越发”,有的直呼“摸发摸发,越摸越发”,谁家姑嫂被摸得乳房发痛,据说不但这年蚕花会“发”,而且引为为荣,故有“含山滩上比老婆”之说。但在含山因人多地狭,“轧”是名副其实。

至于在含山山下大运河等河道上,来自各地的武术船竞相比赛,有标杆船、擂台船、踏排船、划龙船等,精彩纷呈,两岸观者如堵,不时欢声雷动。

这样闹到二清明、三清明,基本告一段落。但是到了清明第六天(俗称“六清明”),山下的北村、辅家村、金村又要举行一次“马鸣会”。缘起是山上的马鸣王菩萨是这三个村捐资雕成的。雕神像的枣木来自北村,因此当地就有这样的说法:马鸣王的娘家在北山,外婆家在金村。因这一特殊关系,当然要格外善待马鸣王,以求护佑。

“六清明”清早,三个村家家户户出一两个人到山上集会,香烛礼拜马鸣王菩萨,并请道士拜“马鸣王”。在山上吃一顿素餐后,开始出会。龙旗(画有龙,取“龙蚕”之意)开首,旗后是吹打乐队,接着有四块行路牌,上书“马鸣大王”“龙蚕胜意”等。后面是带柄可举的长约尺余的八尊木雕“八仙”像,分别由八人手持。八仙后是锣鼓班子,接着便是抬着马鸣王的轿子。马鸣王神像关节处有插销可以活动,或立或坐,气韵生动。轿后是三村民众,还有一面殿后旗,亦画龙图。

出会队伍从北面下山,经北山,辅家村、分金村,恰好绕山一周。上述三村,马鸣王金身与八仙都要停在预定的场子“坐茶”,村人设香案礼拜,并泡茶和糖汤招待众人。至马鸣王从南面登山回殿复位,已是黄昏时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含山祭祀蚕神的活动随着马鸣王神像的复位而落幕。

篇6:“鲤鱼的祈求”讲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材料并寻找立意:

1.从“鲤鱼”角度,可这样理解:①实现理想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②拼搏才能赢得成功。③苦尽才能甘来。④压力铸就辉煌。⑤要善于挑战高度。

2.从“佛祖”的角度,可这样理解:要处理好感情与标准的关系。毫无原则地降低标准,会降低“龙”的质量。

3.从“龙门”的角度,可这样理解:标准是客观的,不能随意降低。

[作文示例]

未经一番拼搏,何来成功之乐?

一考生

当鲤鱼们望洋兴叹、感慨门太高时,只想着祈求佛祖降低龙门。虽然每条鲤鱼都轻松地跨越了龙门,但是去了做龙的感觉。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不去努力拼搏,却只想着投机取巧,即使成功了也无乐趣可言。

仲永未经一番拼搏,何来成功之乐?

从小就被称为神童的方仲永,三岁指物作诗立就,众人皆惊讶于他的文采,纷纷请他作诗。仲永的父亲便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拉着仲永走东串西,吃喝玩乐,渐渐地,他就失去了天赋异禀,变成了普通人。人们不再对他有所期待。

仲永只享受了一时成功的喜悦,却忘记了拼搏的重要,沦为常人,与更大的作为失之交臂,不再有成功的喜悦。

房祖名未经一番拼搏,何来成功之乐?

凭借成龙的名声,他在娛乐圈一直是顺风顺水,人们大都碍于他的父亲成龙的面子,将机会留给他,渐渐地,他以为龙之子是万能的。于是就开始放纵自己,灯红酒绿,直至吸毒,沦为阶下囚,一呼百应的感觉不复存在。

房祖名只顾享受一时成功的欢乐,沉醉于众星捧月的感觉,却忘记了拼搏的真谛。殊不知,只有经过自己一番努力拼搏,取得的成功才会名正言顺,你才能够成为真正的龙之子。

胡歌经历了一番拼搏,找到了成功的乐趣。

几年前,胡歌因一部电视剧的拍摄回家途中遭遇车祸,他不幸被毁容;他的女助手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本以为他会因此退出娱乐圈,但是永不言弃的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毫不退缩,重回娱乐圈,继续拍大戏,赢得了“伤痕铸就的男人”称号。他投身于电视剧的拍摄,让一部又一部高质量的作品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时,他体会到了胡歌在困境面前,丝毫没有降低自己的人生目标,更没有向谁祈求,而是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越过了“龙门”,享受到了“过龙门”的成功的喜悦。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假如我们每个人都祈求上苍降低我们人生的“龙门”,那么,即使我们毫不费力地越过了龙门,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未经一番拼搏,何来成功之乐?其实,苦尽甘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文点评]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文章紧扣试题材料,从鲤鱼的角度立意,提出了“经一番拼搏,何来成功之乐”的观点。文章亮点突出:

一、章法严谨。本文严格按照材料作文写议论文的思路行文:首先引用试题材料并从中生发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部分采用了正反对照式的结构,布局匀称,援例典型,论证有力;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回扣材料,照应开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祈求自己-亲情美文】相关文章:

祈求 阅读答案04-16

人得自己成全自己美文04-07

拼自己美文04-16

失败怪自己美文04-15

美文:悟透自己04-15

未来的自己美文04-19

致的自己美文04-20

讨好自己的美文04-22

与自己和解美文04-25

做简单自己美文05-01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团结力量大下一篇:我是如何做到早晨5点半起床励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