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自己美文

2024-04-16

拼自己美文(通用11篇)

篇1:拼自己美文

拼自己美文

我发现……这个开头让我想起了(火星情报局)

哈哈,开个小玩笑。

我发现人真的是很有趣的物种,比如你什么时候会评价一个东西不好用呢,当你买不起的时候。

这两天搜iPhone8,弹出来的新闻标题几乎都是这样:“iPhone8遇冷”、“iPhone8没人买”、“iPhone店门口排队的不如星巴克多”……

关于新款iPhone是不是搞砸了,我工作室朋友有个观点很有趣,他说我们和iPhone的关系已经从爱人变成家人,你不会觉得糟糠之妻依然美丽,但是你离不开她,因为她融入你的生活中了,毕竟是她把我们从砸核桃的诺基亚带入了智能手机时代。

其实今天我不是想聊iPhone,而是想聊飘二代。这是来自一位95后作家王若冲的作品。

天才无处落脚,勤勉无处安放”是《飘二代》前言中的第一句话,也是王若冲对这个时代里注定飘摇的青春的纪念。

在那时的她看来,这是一个对个人天分与勤勉并不十分友好的青春:一方面,教育的功利化与焦虑化让天才内心的热爱陨落――少年们因天赋而受人瞩目,但若这天赋无法对“升学”形成正面作用,不管他们内心如何热爱音乐、美术、运动、编程,都不会得到认可;另一方面,社会的分层与身份的迷失让青春的奋斗失去焦点。

对于飘二代们来说,“勤勉与奋进”是他们与父辈(也就是“飘一代”)的共同品质,但不管是参加高考还是出国留学,王若冲身边都出现过“千奇百怪”的事例:在更好的教育资源面前,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奋斗。

比如:富二代”花几十万买美国高考答案,高分考入美国名校;有些人甚至信手拈来地举办一个科学大奖赛,直接把第一名按在自己头上,顺利申到美国大学全额奖学金;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被关系户轻松挤掉“三好学生”的名额。

“书中的故事至少有70%是有真实依据的,”王若冲说,“我在书中指出的一些问题,正在让这个社会僵化,它会影响每一个正在奋斗的青年,我希望人们正视。”

飘二代们或许有她们特有的焦虑,但不断的远行,也让她们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自由的步伐。

“不管是不是有别人在‘拼爹’,你还是得该干嘛干嘛。”

的确如此。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有的人是靠爹妈,靠继承家里的企业,靠亲戚朋友的关系。

但是依然有那么一些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们都要靠自己。

所以我们都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

篇2:拼自己美文

夜幕疾至,世界仿佛将要入睡,唯有我,在寂静里沉寂,捕捉书页里泛黄的气息,袭一身清冷,踩碎满地的月光。

他们都说我是骨子里清冷的人,不喜欢也不习惯热闹,不害怕寂寞。在宁静的夜里,我很想端详一面镜子,看伤口到底开出什么样的花朵。

把那些与曾经有关的句子统统埋葬了,我又该用什么来填补我生活里的空白?用什么来替代遥远的温暖?假装出的飞扬跋扈,招牌式的没心没肺,在一个瞬间抽离,原来灵魂早已风干了。每一天,我何尝不是如少恭一般,也在“渡魂”。三魂七魄又何尝不是被世事繁琐,被猜忌和淡漠硬生生地剥离?也许此刻,我不过就是一个无力至心死身僵的女子,不知该以何种方式抵达心灵的憩园。

想象着看到漫天繁星流落,可是当我仰望天幕时竟是莫名的难过。故园的星星也是如此的沉默吗?曾经答应我会折梅而寄的他们,可还记得这个素衣素颜,并不美丽的女子?回应我的只有脉搏无尽的跳动,此刻,我多么希望自己是江心的一叶菱舟,可以静静地停歇,又或者是故园的一朵梅花,一个人独自开落,倔强而骄傲,就算零落成尘也不悔。

没有孤单抗体,没有备用肩膀,我却挣扎着去反抗,一个人勇敢地太久,所以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么的偏执,明明心累了,无法酣睡,却固执地告诉自己,是夜太长了。明明害怕曾经的`义无反顾在黑夜里沉浸,却还是会开不通不痒的玩笑。可是坚强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她认为你足够坚强,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然而,若你自己不够坚强,谁会替你勇敢?谁会支持你走以后的路?

不知从何时起,沉醉于文字的简单清雅,沉醉于古风歌的干净纯粹。在那些文字里,爱恨可以豪情万状亦可以柔情千结,表达的温婉但很干脆,不生硬也不冰冷。在阴霾天空里,那些文字(包括歌词和文案)在生生灭灭之间守望光阴流转,经历了多少明明灭灭!往昔的日子,连同那些人物的爱和恨,都在被历史濡染的书页中凄艳的逝去,留下唯一有生命气息的,是那些文字。一直以来,最难过的时候,会一遍一遍地循环图爷的歌,白炎、朱砂、谢婉、心念长安的公子、一袭白衣的柳七…总以为自己在为他们难过,后来才明白,自己悲伤的不过是落寞而怯懦的自己。不想委屈求全,不想妥协于不重要的人。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变得“刀枪不入”,如何让自己明明很委屈很愤怒却表现的“云淡风轻”?更不知道该如何对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笑脸相对?

于少恭而言,“渡魂”只能靠自己,而我们也只能自己弥合自己褴褛的灵魂。

这些日子,如跌落在地的琉璃,碎成一地孤光与清辉。拼真实的碎片,我却在一遍遍地问询里,在那些支离破碎里,看到那个胆小而怯懦的自己,因为害怕被伤害而紧紧包裹起来的自己。

真的想过要做一个明媚而优雅的人,想过赢得所有人的认可。可是,事实证明,做不到,并且很累。

篇3:王京花教儿子 不拼父母拼自己

让儿子学会珍惜

王京花是1991年步入经纪人行业的。1993年底,王京花的儿子董子健出生了,因为工作忙碌,花姐只好暂时将儿子拜托给婆婆照顾。几年之后,经济条件大为好转,她才将儿子接到自己的身边。

因为对儿子心存愧疚,王京花最开始对儿子非常宠溺,经常买零食给董子健吃,把他喂成了小胖子。王京花让儿子读贵族学校,同学之间酷爱攀比,久而久之,董子健的心态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有一次,王京花开着朋友的一辆旧桑塔纳去接儿子,没想到董子健看到母亲之后非常不高兴,一上车就开始嘟囔:“妈,您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同学的爸妈开的都是卡宴、奔驰,最差也是奥迪,您开着这么一辆车来接我,这不成心让我丢人吗?”

儿子的话让王京花一怔,她忽然意识到:现在的儿子非名牌不穿,动辄请客吃饭,这样下去,将来还怎么变成积极向上的男子汉呢?

于是,王京花决定与儿子进行沟通,让他了解生活的艰辛。王京花开始找机会给儿子讲述自己的奋斗史,从自己当初为什么入行,经历过哪些困难,到如何克服困难迎来事业的高峰,王京花都讲得颇为细致。她告诉儿子:“咱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我和你父亲一点点打拼来的,没理由随便浪费。做人要懂得惜福,不能随便挥霍自己拥有的资源,因为它们都来之不易。”

看遍世界的光与影

因为母亲的工作是和明星打交道,所以董子健从小就认识一大群明星。董子健很喜欢那些外形漂亮、衣着华丽的大哥哥和大姐姐们,那时的他觉得娱乐圈就是一个蜜罐子,里面的人都过着天堂般的日子。

身为母亲,王京花害怕董子健被圈内一些不好的现象所影响,因此她总会刻意保护儿子,不让他接触那些灰暗的东西,只让孩子看到光明、美好的一面。有一次,王京花参加了一次聚会,偶然听说一位朋友的女儿在出国留学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开始滥交、挥霍,还染上了毒品。对此,王京花觉得非常震撼,为什么一个纯洁乖巧的好孩子,在环境改变后就完全换了一个人?后来她想通了:因为这个女孩从小接触的都是正面的东西,对负面的东西缺乏抵御能力。如果一个人只生活在父母刻意的保护之下,那他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一旦发现世界与自己从前的认知不一样,就会失望沮丧,不知如何面对生活,继而自暴自弃。

想通这一点后,王京花不再致力于为儿子营造安全地带,而是引导他慢慢去了解真实的社会与娱乐圈,让他了解里面的一些“黑幕”。接触的负面信息多了,董子健也会对自己从前向往的东西产生厌恶,他告诉母亲:“妈,演艺圈好假,我这辈子都不想踏入这个圈子。”王京花拍拍儿子的肩膀:“永远不要过早地对一件事下定论,因为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

为了避免儿子以偏概全,王京花特意带儿子去话剧院看夏雨和袁泉演戏。那天的空调刚好坏了,但二人的演艺状态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照样在舞台上挥汗如雨,陶醉其中。后来董子健不解地问夏雨:“哥哥,听说演话剧赚不了什么钱的,你怎么还演得那么认真?”夏雨笑了:“人活着并不只是为了赚钱啊,我热爱话剧、热爱艺术,为了自己所爱的东西努力,不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吗?”

支持孩子勇敢追梦

2011年,董子健升入了高中。因为崇拜李安,他决定在一年后报考李安的母校——纽约大学的导演系。然而,就在董子健紧锣密鼓地筹备跨国高考的时候,一件事却意外改写了他的青春轨迹。那天正在读高二的他刚走出健身房的大门,就遇见了一位“怪叔叔”,对方跟他聊了许多与电影有关的话题,还自我介绍说是一位导演,想请他去演戏。两个月后,董子健接到了那位自称叫刘杰的导演的电话,邀请他去武汉拍戏。董子健这才把事情告诉了母亲。王京花听了有点急,心想儿子肯定遇上了骗子,连忙打电话核实了一圈,才知道对方果然是导演刘杰。她没有干涉儿子,而是严肃地说:“妈妈不会干涉你的决定,但是我把丑话说在前面,你去了剧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演戏,演不好丢的是你自己的面子,别想让妈妈帮任何忙,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宣传都跟我没任何关系。”

董子健想了想,对母亲说:“我不确定自己能演好戏,但我真的想试一试。如果演不好,大不了就被导演踢出剧组,但是如果不尝试一下,以后我肯定会后悔的。你就放心吧,我会自己应对各种情况,不会劳您操心的。但是有一样,万一我演不好,报纸上很可能会出现‘金牌经纪人之子被赶出剧组’的标题,您确定自己不会受到影响吗?”

听了儿子的话,王京花笑了:“面子这东西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我希望你也不要把它当回事。别怕把事情做砸,尽情去体验你的青春吧,没有比留下遗憾更糟糕的事情了!”

就这样,董子健来到了刘杰的剧组,开始和导演交流拍戏事宜。他演得非常卖力,自身的潜质也得到了很好地展现。后来,电影《少年派》成功入围了上海国际电影节,董子健也意外地击败了刘烨,摘取了影帝的桂冠。

篇4:拼自己美文

所谓的“拼同学”,可以说是“拼爹”的衍生品。一个“拼”字,本来传递的是顽强向上的精神,如今在部分人眼里,散发着功利主义的味道。

在这些家长看来,“拼同学”可谓是颇有眼光的“长线投资”——那些上名校的学生当中,想必有许多“官二代”、“富二代”,想必有很多成绩好、有出息的孩子。自己孩子没有“好爹”拼,不妨借同学的“好爹”来拼拼;自己孩子成绩不好,不妨借同学的成绩来用用。

其实,仔细分析下来,这种“投资”是最庸俗最失败的。

拼同学是“长线投资”?

同学情,是世间比较单纯的人际关系,一旦建立,确实终生受益。但是,本来单纯的同学关系,如果掺杂了太多功利因素在内,就不能再简单归结为同学情。按照社会学逻辑来讲,只要存在太多功利因素,关系就必然要建立在利益大致对等和互换的基础之上。想借同学关系一味索取,以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无疑是痴人说梦。

而且,社会的成熟程度与潜规则是成反比的。时代在发展,“拼爹”肯定会退出社会舞台,那些或明或暗的潜规则、拉关系,最终也肯定会烟消云散,比拼能力而非倚仗关系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大势。

更甚的是,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勉强挤进名校,有可能因成绩落差太大,而产生厌学心理。何况,目前一些所谓的“名校”为追求升学率,往往根据成绩分重点班之类,成绩平平的孩子结交好成绩同学的希望大多会落空。倘若拼成“纨绔子弟俱乐部”,沾染一身不良习气,恐怕是家长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毋庸讳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优质人脉资源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进步,但在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里,“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才是最为根本的常态,才是最值得彰显的“正能量”,

换句话说,人是生而平等的,如果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人生道路上必须“拼”字当头,那“拼”的应该是能力、智慧、勤劳和毅力,而不应该是亲爹、“干爹”、同学乃至七大姑八大姨。

不是每一个人背后都站着一个“毕姥爷”,不是每位家长都能拿出八万元钱来为子女进行“长线投资”。放任“拼爹”“拼同学”大行其道,实际上就是纵容“潜规则”变成“明规则”,最终必然伤害到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值得强调的是,在一个由各种“问题拼盘”“带病菌拼盘”组成的社会里,即便是昔日那些貌似强人一等的“拼爹”者、“拼同学”者,恐怕都会被别人“拼”得体无完肤,成为下一个不幸者和受害者。

个体觉悟永远没有制度可靠。要想遏制“拼爹”“拼同学”之类的不良风气,破除各种令人深恶痛绝的“潜规则”,关键在于让我们的权力运行规则和社会运行规则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毕竟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一看便知。

当“拼爹”“拼同学”的结局都无一例外地变成“ ”“坑同学”的梦魇时,“拼爹”“拼同学”连续剧必然会戛然而止。到这时,中国式的“关系”必将随之回归本意,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玄乎其玄。

拼同学是病态心理的体现

这些无论是亲情、同学、朋友、同事关系,只要经营得好,都能给自己带来“好处”,而这好处就是使社会变得不公,损害国家社会他人的权益,就是投机取巧违法乱纪,这完全是一种病态的人生心理,是社会所不容的。

篇5:二十多岁总觉得没必要那么拼美文

(一)

前几天去邻居家聊天,她跟我提起不久前去参加一个组织的聚会,大家每个人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提到自己的一个社会职务,比如XX总监,XX总裁,公司名号都响当当的,轮到她的时候,她都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自己。虽然自己上着班,但现在的职位和背景根本拿不出手。自我介绍完毕之后,别人都相互握手,觥筹交错的,只有自己说完,就完了。

二十多岁总觉得没必要那么拼,三十多岁才发现只有自己被狠狠的甩出八条街

她跟我说:“二十多岁的时候,天天出去high,三天两头的换工作,没事儿就辞职几个月不上班。那时候觉得,人生那么长,没必要跟别人一样那么拼,人生又不是赶时间。结果现在三十多了,周围的人都一个个有模有样了,自己却还在底层晃悠。”

人生到底要不要紧追慢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能只有你被落下了。

前段时间有段话特别火,大概意思是说,只要没孩子,人生没必要紧追慢赶的。但事实上,说这句话的人,可能说说就去赶路了,但你却相信并实践了。

人生就是这样,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各种各样的压力压得人穿不过气来,只能靠一些云淡风轻的段子给自己一点安慰。但睡醒了你发现,周围的人各个都在你追我赶,你稍微走个神,连地铁都挤不上去。

说了那么多年的逃离北上广,我周围也没见谁真的走了。大家还是在地铁口换上平跟鞋,涌进人潮中,开始一天的奋斗。

(二)

前几天一个90后的小客户跟我说:“星姐,最近没客户,好忧伤。”

我问他:“你不是前段巨忙吗?这几天好好休息下。”

他跟我说:“年轻,不想休息。我要工作,我喜欢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一边骂他变态,可一边又觉得,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啊。可能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这样,但过不了几年,就开始学会偷懒了,再过几年,就懒得抽筋了。

前几天朋友聊天说,公司新进来一批实习生,一起开会做头脑风暴的时候,特别事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特别有奇思妙想,但都想的特别不切实际,要么执行不了,要么就是在给自己挖坑还不自知。都说年轻人想法多,他们这不叫想法,叫幻想。

我问她,那最后选了什么创意?

朋友说:“当然是选了我的创意。其实也没什么创意,这种长期服务的客户,每个月的路子都差不多,直接照着上个月改改就好了,没什么特别的。”

你看,不是别人爱幻想,是我们压根都懒得想。我们早就学会了偷懒又讨巧的办法,日复一日的钻空子。我们害怕的,不是新人的新想法,是害怕他们的新想法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工作量。反正一样的工资,干嘛给自己找那么多事儿呢?

(三)

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的人,经常会自省,特别是到了30岁左右的时候。我都没意识到,我都已经30多岁了。以前看到别人人到中年的时候,心里都为他们哀叹一声,没想到自己也这么快就到了。

早教班老师发来短信,让给孩子准备明天上课的材料和工具。我翻箱倒柜的找了半天还没找全,又感觉带不全是不是会给孩子丢脸呢?别的小孩子都有,我们没带全,会让孩子很自卑很没面子吧。

找东西的时候突然想到,这是我第一次做家长作业,以前都在朋友圈里看别人做,还嘲笑别人,你看,现在轮到自己了。我现在居然是一个家长了,但内心还总觉得自己还懒得想让人照顾呢。

朋友前几天开家长会,回来跟我说:“今天好奇妙啊,我居然是一个小孩的家长了,我居然作为家长去开家长会了!”

你看,我们每个人都没意识到,时光是那么那么快,快到我们没留神,就被别人落下了;快到还没足够长大,就当了别人的家长;快到自己还没像个年轻人一样活high几年,心就已经老了。

(四)

以前我是个特别固执的人,只相信自己的感受,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最近一段时间,我思考了很多。我慢慢发现,当我试着去相信别人的时候,居然发现,别人的长处居然恰好是自己的短处,在一起合作可以无缝的衔接,感觉甚好。

作为一个30多岁的中年妇女,虽然话越来越少,脑子越来越不好,但内心在试着慢慢开放。以前看不上的人,决定相信他试试看;以前觉得天方夜谭的`想法,决定不如仔细想想可行性;以前不屑干的事儿,不如亲自做一做。

我发现,时光仿佛回转了十年,我又变成了那个神经病一样的小女孩。

为此,我又给自己立了一些规矩:

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读书,特别读那些自己不想看的书,才能真的增长知识。

开放自己的内心,多听别人的意见。如果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不”,不妨改成:“试试看”。

多去参加不同的活动,把内心的“不屑”收起来,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一看,而不是批判和挑毛病的眼光

多去见不同的人,和不同领域的人聊天说话,才能真正了解自己未知的世界

面对不敢和不想的事情,鼓励自己多试试,又不掉块肉,顶多是失败了,反正也不是名人,不丢脸。

以前每天窝在家里工作,也经常心情不好,思路闭塞。现在基本上每天中午都安排了不同领域的朋友和客户吃饭,经常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新活动,才感觉生活一直都很好啊,只是自己一直关闭了心门。

篇6:只想告诉你,我为什么要拼美文

因为父母,我很穷,但我没有贫穷的思维。读书是我唯一可以抓住的藤蔓,而事实上,通过读书,我学会了很多道理,因为更加懂得自己的需要,所以能更好地选择人生。我要对父母负责,成为一个小棉袄,更是一个发热的小太阳。

为孩子,面对喜爱之物,能够有所选择。我见过吃一碗牛肉面因为肉少了而跟老板争吵的女孩,她的贫穷让她无力反驳。这让我想到年少受过的不甘,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面对他所爱之物必割舍、所想之事必抛弃的无奈。我不愿让他再走我走过的道路,也不愿看到他噙着泪花在汹涌的人潮中几近崩坍的脸庞。所以,我要拼,创造条件,为了让他能够拥有选择的权利。

为社会,做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完成一次人生的逆袭。激发自己的潜力,为这个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女性,不再是“弱势群体”,我不要变成一个年纪轻轻就亲手“杀死”自己的人。

07

这就是我想告诉你的,我这么拼的全部理由。爱拼才会赢,噙着眼泪笑,总比悔恨痛哭好。一个人一生就一次,总要拼点什么让自己不至于活得那么平庸。你说呢?

篇7:拼自己美文

对一个毫无演艺基础的年轻人来说,拍了一部戏就引起轰动,并顺利摘得了影帝桂冠,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幸运。正因如此,不少人都猜测董子健有背景。的确,董子健生于文艺之家,他的母亲王京花是国内知名经纪人,但董子健的成名却和母亲毫无关系,因为母亲多年来的言传身教已经让他学会了不拼爹妈拼自己。

做人要懂得惜福

王京花是90年代初步入经纪人行业的。那时候,经纪人还是一个新兴行业,赚钱少又特别辛苦。因为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试图将港台经纪人机制引入大陆的王京花只好到处见客户。1993年年底,王京花的儿子董子健出生了,因工作忙碌,她只好暂时将儿子拜托给婆婆照顾。几年之后,带红了多位明星的王京花,不但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年薪也涨到了几十万,她这才将儿子接到自己的身边。

因为对儿子心存愧疚,王京花最开始对儿子非常宠溺,经常买大堆的零食给孩子,还常常带儿子外出吃饭。久而久之,董子健变成了一个小胖子。为了儿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王京花将他送到一所私立学校。在那里读书的学生大都来自条件优越的家庭,同学之间酷爱攀比,董子健的心态受到了影响。

有一次,王京花从剧组借了一辆旧桑塔纳,开去了儿子的学校。没想到董子健看到母亲之后非常不高兴,说什么都不肯上车,嘟囔着:“妈,您也太不给我面子了,同学的爸妈开的都是卡宴、奔驰,最差也是奥迪,您开这么一辆车来接我,不是成心让我丢人吗?”

儿子的话让王京花一怔,她突然意识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物质的孩子。虽然还在读小学,却已经知道了攀比,衣服鞋子非名牌不要,有时候学习用品还很新,却吵着换新的,还经常要请客,每次和同学聚餐非赛百味、必胜客不去。那天晚上,王京花陷入了沉思,她不由自主地想:自己和丈夫在北京辛苦打拼,为的就是给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但儿子现在只知道攀比和享受,这样下去,将来还怎么变成积极向上的男子汉呢?

于是,王京花决定与儿子进行沟通,让他了解生活的艰辛。第二天,她特意拿出自己刚做经纪人时拍的照片给董子健看,那时的王京花身穿廉价运动服,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还拎着一个旧人造革皮包。董子健看完笑了:“妈,您这是剧照吗?怎么打扮得这么磕碜?”

“这不是剧照,这是妈妈刚入这行时的照片,那时候妈妈连吃饭都成问题,每日提着皮包四处奔波,大热天都舍不得掏钱买一瓶水喝。”王京花正色告诉儿子。听了母亲的话,董子健有些触动,他从来不知道,原来母亲工作起来这样辛苦。看到儿子感兴趣,王京花趁机与他聊起了自己的奋斗史,从自己当初为什么入行,经历过哪些困难,到如何克服困难迎来事业的高峰,王京花讲得颇为细致,她说:“咱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我和你父亲一点点打拼来的,没理由随便浪费。做人要懂得惜福,随意挥霍才是最可耻的。”

除了对儿子进行言传身教,王京花还开始督促儿子锻炼。她和丈夫都是戏曲学院毕业的学生,也都酷爱京剧,虽然从事了其他工作,但还是不时在家中练功。她把儿子也拉了进来,让他跟着自己一起练功,还特意为他挑选了武生的角色。

众所周知,学戏是个苦差事,特别是武生和武旦,对动作和眼神都有严格的要求,有时一站就是一个下午,一个动作要学数百次才能做标准。最初董子健也觉得辛苦,但看到母亲陪自己一起练习,他也只好咬咬牙忍下去。就这样学了四五年,董子健的戏唱得有模有样了,身材也变得标准了,轮廓越来越英俊。

拼爹妈不如拼自己

董子健读的是私立学校,周围的同学大都有些背景,平日里凑在一起常常讨论自己爹妈是做什么的,炫耀的意味溢于言表。有时候董子健也会插一嘴,告诉同学:“我妈可是国内知名经纪人,签约了好些大明星!范冰冰、李冰冰、李小璐和夏雨他们,可都是我妈带红的!”

听了董子健的话,同学们特别羡慕,很多人拜托他去找明星要签名。董子健也很乐意效劳,因为他见明星的机会很多,随便找几个明星签名,就能换得同学们的羡慕加嫉妒,太划算了!

看到儿子频频找明星要签名,王京花有些奇怪,问儿子到底是怎么回事。董子健得意地说:“妈,我同学听说你是著名经纪人可羡慕我了,天天有人找我拿签名。你不知道,我站在走廊上给大家分发签名的时候有多威风,好多其他年级的学生都托关系认识我,别提有多爽了!”

王京花听了很不高兴,正色道:“和明星们打交道是妈妈的工作,但是你不能借用这项资源来炫耀自己,这是很丢脸的一件事!因为这种荣耀并不是你靠自己的努力换得的。你这样做,和那些拼父母的人有何不同?以后不许你找明星们拿签名了!”

私下里,王京花还知会了跟董子健相熟的明星们,要他们婉拒董子健索要签名的要求。从那之后,董子健再也没有要到过签名。他赌气道:“不拼爹妈就不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骄傲!”

从那以后,董子健不再向他人透露父母的职业,开始专注于自己的事,不仅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文体活动,还开始学吉他。2002年,王京花陪两位艺人去孤儿院参加活动,看到有些智障儿童不能自理的样子很受触动,便建议儿子去孤儿院做义工。董子健接受了母亲的建议,利用课余时间去小区附近的孤儿院做了一年多的义工。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董子健变得懂事了许多,也不再跟同学们攀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董子健变得越来越节俭,他不再追求名牌和高档的物质生活,一件几十块的T恤就可以穿一个夏天,与同学聚餐也开始选择大学城周围的小馆子,花钱总是精打细算,不肯浪费一分钱。看着儿子一步步摆脱了富二代的作风,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王京花欣慰极了。

董子健和李冰冰、范冰冰都很熟,而夏雨待他更如亲弟弟一般。董子健也很喜欢那些外形漂亮、衣着华丽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那时的他觉得娱乐圈就是一个蜜罐子,里面的人都过着天堂般的日子。

身为母亲,王京花害怕董子健被圈内一些不好的现象影响,总会刻意保护儿子,不让他接触那些灰暗的东西,只让孩子看到光明美好的一面。有一次,王京花参加一个聚会,偶然听说一位朋友的女儿在出国留学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开始滥交、挥霍,还染上了毒品。对此,王京花非常震惊,她见过那个女孩,真如花中的安琪儿一样纯洁,从小被父母捧在手心里,根本没受过一点委屈,也不了解人间疾苦。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王京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个纯洁乖巧的好孩子,在环境改变后就完全换了一个人?后来她想通了:因为那个孩子从小接触的都是正面的东西,对负面的东西缺乏抵御能力。如果一个人只生活在父母刻意的保护之下,那他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一旦发现世界与自己从前的认知不一样,就会失望沮丧,不知如何面对生活,继而自暴自弃。想通这一点后,王京花决定不再刻意保护儿子,而是让他去接触真实的世界,既看到世界真善美的一面,也看到它假恶丑的一面。

从那以后,王京花不再着力于为儿子营造安全地带,而是引导他慢慢去了解真实的社会与娱乐圈。有一次,一名导演来拜访,虽然明知对方的目的,但王京花没有将儿子支走。那名导演抱歉地告诉王京花,虽然她旗下的一位艺人很有实力,但自己还是无法把主角留给她,因为投资商的女朋友看上了这个角色,如果不给对方安排,他们将撤资,电影就拍不成了。听到这些,董子健特别惊讶,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印象里宛若天堂的演艺圈竟有这样的黑幕。

接触的负面信息多了,董子健也会对自己从前向往的东西产生厌恶,他告诉母亲:“妈,演艺圈好假,我这辈子都不想踏入这个圈子。”王京花拍拍儿子的肩膀:“永远不要过早地对一件事下定论,因为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

为了避免儿子以偏概全,王京花让他自己去看,去了解。2007年6月,夏雨为话剧《艳遇》彩排,王京花特意带儿子去话剧院看他演戏。那天空调刚好坏了,但夏雨的演艺状态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在舞台上挥汗如雨。后来董子健不解地问夏雨:“听说演话剧赚不了什么钱的,怎么你还演得那么认真?”夏雨笑了:“人活着不只为了赚钱啊,我热爱话剧,热爱艺术,为了自己所爱的东西努力,不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吗?”

看到许多明星受伤后依然忍痛开工的样子,董子健有些不忍。他曾问李冰冰,是什么支撑她坚持工作,李冰冰答:“梦想。”这个回答让董子健一怔,眸子里绽放出异样的光彩。

看遍了生活中的光与影之后,董子健变得越来越成熟。2010年母亲节,他特意写了一封信给母亲:感谢您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全貌,让我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会热情谨慎地生活下去,享受世界的阴阳两面。

面子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2011年,董子健升入高中。因为崇拜李安,他决定在一年后报考李安的母校——纽约大学的导演系。对于儿子的计划,王京花很支持,她告诉董子健:“你已经大了,以后的路要自己走,所以学会决断是很重要的,妈妈不会随便干涉。

2012年初,就在董子健紧锣密鼓地筹备跨国高考时,一件事却意外改写了他的青春轨迹。那天,正在读高二的他刚走出健身房的大门,遇见了一位自称是导演的中年人,对方跟他聊了许多与电影有关的话题,想请他去演戏。董子健觉得对方是个骗子,但还是想看看他如何行骗,所以耐着性子天南海北大聊一通,还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两个月后,董子健接到了那名自称叫刘杰的导演的电话,邀请他去武汉拍戏。董子健这才把事情告诉了母亲。王京花听了有点急,心想儿子肯定遇上了骗子,连忙打电话核实了一圈,才知道对方果然是导演刘杰。她问儿子:“你想好了吗?是不是真的要去拍戏?妈妈把丑话说在前面,你去了剧组,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演戏,演不好丢的是你自己的面子,别想让妈妈帮任何忙,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的宣传都跟我没任何关系。”

董子健想了想,对母亲说:“我不确定自己能演好戏,但我真的想试一试。如果演不好,大不了就被导演踢出剧组,但是如果不尝试一下,以后我肯定会后悔的。花姐(董子健对母亲的爱称)你就放心吧,我会自己应对各种情况,不会劳您操心的。但是有一样,万一我演不好,报纸上很可能会出现‘金牌经纪人之子被赶出剧组’的标题,您确定自己不会受到影响吗?”

听了儿子的话,王京花笑了:“面子这东西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我希望你也不要把它当回事。别怕把事情做砸,尽情去体验你的青春吧,没有比留下遗憾更糟糕的事情了!”

就这样,2012年5月,董子健来到刘杰的剧组,开始和导演交流拍戏事宜。原本刘杰给董子健安排的是一个富二代的角色,他说董子健身上有一种未经困顿的宁静和从容,非常适合这个角色。但董子健看完剧本后被另一个角色深深吸引了,提出演那个角色。刘杰不同意,董子健就跟他反复沟通,最后成功打动了刘杰。但自始至终,他都没想过找妈妈来帮忙。后来当刘杰得知董子健就是王京花的孩子后,非常吃惊,他感慨说:“小董就是这点好,不会滥用老妈的关系。”

《青春派》讲的是一群年轻人面对高考的故事,旨在反映当代90后的现实版青春,而刘杰又是个不喜欢拘束演员的导演,只是鼓励小演员们随心去演。为了演好戏,董子健特地跑去复读班里旁听,努力感受复读生的复杂心情,还设计出了许多剧本中没有的场景让导演挑选。几个月后,电影拍完了,他也瘦了一圈。让他没想到的是,杀青当日,妈妈居然亲自到武汉接他,并带他去武汉的小吃街吃了个痛快。回京路上,王京花告诉儿子:“片子拍完了,你的体验也完成了,不管你的演技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都要用平常心去对待。”董子健点点头。

让王京花母子意外的是,2013年7月底,这部叫做《青春派》的电影竟然成功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董子健也意外地击败了刘烨,摘取影帝的桂冠。年仅19岁的他一夜爆红,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就连李冰冰也羡慕地调侃说:“你一出来就拿了影帝,姐姐这么多年真是白干了。”怕儿子自满,王京花连忙让丈夫发短信给他,要他戒骄戒躁。事后她还特意陪儿子看了几遍电影,专业点评了他在演技上的优点与不足,让儿子心服口服。

获得影帝头衔后,董子健成为演艺圈的红人,不少著名导演特意邀他参演自己的新戏。但董子健却婉拒了各方的邀请,决定按照原计划报考纽约大学。对于董子健的选择,不少圈内人表示惋惜,但王京花却一如既往地支持儿子,她对董子健说:“妈妈不会干涉你的选择,只会默默支持你。不过你要记住,一旦做出了选择,就要努力做到。做好,方才无愧于你的青春与梦想。”

(责编/方堃)

篇8:白岩松演讲:拼自己,不拼爹!

毕业时,我之前几个月的实习已经结出硕果。我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侨部实习,那年的第一个月,老师就告诉我,你没问题了,我们要你,留下吧。那时候看着其他还在找工作的同学,我觉得我的工作定了,感觉很幸福。

回家过了一个很圆满的年。回来后,3月突然接到国际台的通知,广电部出台政策,今年国际台不招中文编辑。于是,一个很好的前途马上就吹了。没隔两天,我就买了去广州的硬座火车票,要去广州的珠江广播电台应聘,自己一个人。但是,莫名其妙的头一天下午,系里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话,问你们还有没有没来我们这儿实习过的同学,我们想见一见。系里知道我已经在国际台吹了,就推荐了我。所以,失败挫折孕育了新的机会。

我没有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习的原因是我评估了一下,我去国际台留下的可能性更高,而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可能性低,所以我选择了国际台,但是没有想到国际台这失败了,我得到了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的召唤。我去中国人民广播电台,谈了不到两个小时,谁都不认识,他们也不认识我。回去第二天就接到了电话,我们要你了。对我来说,挫折到来了,没想到反而得到更好的。

我一直在讲个笑话,我说我失去了“拼爹”的可能。别人拼爹,他首先得有爹,我父亲在我8岁的时候去世了,母亲把我养大。生活中不要相信永远都在拼爹,要去相信更多正向的东西,起码我是一个例子,从大学毕业一直到今天,遇到了很多贵人,没有为工作的变动和求职送过一分钱的礼,不也走到这儿了吗?

你凭什么在20多岁的时候,就界定一个工作的好坏?

有人说,就业不难,就好业难,我想反问,什么叫“好”?你凭什么在20多岁的时候就界定,而且是拿别人现在的标准去定一个“好”?

我分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8月15日去报到的时候,上上下下告诉我,你被开除了。一年后,才给我工作证,我们去房山锻炼了一年。一年后回到中央台领了工作证,我一心一意想去的岗位是“新闻与报纸摘要”,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品牌。我是学新闻的,我熟悉这个位置,我一心一意要去做这个节目。但是,到了人事部,人家很尴尬地看着我,我猜了15个岗位都没猜到给我调的新岗位,给我放在一个老年人众多的相对比较边缘化的中国广播报,让我排节目表去了。

沮丧至极!我觉得我的新闻理想从此烟消云散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就业岗位,我想离开。但是我此生庆幸并感谢我自己的一点就是第一天上班,我来到报社,坐在那一上午,处于痛苦和绝望之中,这天中午我做了这一辈子最伟大的一件事之一,跑到对面书店买了一本报纸编辑的书,一下子把它看完了。再不喜欢,也要认真面对眼前将要到来的工作,这就像谈恋爱,你必须认真。这可能是个苦恋,但我也依然要认真面对它。

因为这报纸都是中老年编辑,我迅速成为主力。刚到那半年,我就被领导看中,可算来了一个小伙子,我成了最主要版面的编辑。请问你去大报可能吗?绝不可能。但正是因为我受到极大的重用,我就开始有大量的时间不断写文章登在这张报纸上,虽然没有稿费,但是有成就感。陆续就有周边的人看到,开始有了一定的小口碑,我两年以后就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晚会的撰稿。

你一生的职业可能要多次改变,第一份工作只是上马的那一步。

又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电话,崔永元问,“最近有空吗?我要弄一个电视节目,你给我当策划去吧。”“行啊,反正也是闲着。”过几天,《东方之子》的制片人时间来了。二话没说,拿了我在报纸上刚采访完的香港歌星的文章看,不是八卦的,很有味道,都是我提问的。反正是自己的报纸,一整版一整版地登。我把几篇我的采访文章给时间看,他看了两篇说,你就是我要的人,我就去《东方时空》当策划了。

由于我没想干太长时间,所以当策划的时候就敢于表达自己意见,后来我被迫推上了主持人的岗位。时间有一天对我说你去采访吧,我坚决拒绝。我说这不行,我单位的人一旦看见我在这儿打工……时间一句话就把我说服了,你见过有早上看电视的中国人吗?我一想这事安全、靠谱,那我就干吧。结果因为我没想长干,因此我保持了初期没有任何杂念的想法,一切发自内心。三个月过后,接到一个电话,告诉我,“小白,你是《东方时空》评出的最佳主持人。”

现在回忆起来,如果第一份工作就像我想象的去了我要去的那个部门,每天凌晨3点半上班,下班之后只剩下睡觉,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电台应聘主持人,不能不断写文章被人看上到《东方时空》。我现在可能熬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副主编,但是一身病,时差倒不过来。我得感谢我无意的第一份工作。

什么才是最好的?这里很重要的是态度的转变,要确立一种新的准则,你一生的职业有可能要多次改变,这样的人生才是丰富的。有一首歌说“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你慢慢变老”,我觉得人生最最浪漫的事就是——我一开始就陪着你慢慢变好!一定要形成一种概念,人一生可能要做好多工作,第一份只是你上马的那一步,你要去积累很多经验。当然,如若它能够成为你一生的工作也很难得,但是我觉得比例不会太高。我们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经历了很多工作改变。

学会对未来充满好奇,在过程中书写结局,工作如此,人生亦如此。

我对未来以及变化永远是充满好奇,而不是恐惧,所以我喜欢开疆拓土。但是我发现身边绝大多数人对变动充满了恐惧,哪怕这个变动是向更好的方向转变。由于变动打破了稳定的感觉,他就产生了恐惧,甚至躲避,甚至成为阻挡列车前行的人,在人生当中你是不是也如此?学会对未来充满好奇,人的一生很长,你就是一个体验者。为什么不多看一些风景呢?

人们有一种惰性是只认可自己习惯的“好吃”,如果只停留在好吃的菜,永远不尝试没有吃过的菜,你知道天下有那么多美味吗?不会的。人生的感受也同样如此,面对将要到来的东西充满一种兴奋的好奇。我从来不恐惧,我总觉得60岁一定还有60岁最美丽的风景,我欣赏眼前每一处风景,但是我不沉迷过去。活到将来,到来的时候自然面对。对未来充满好奇,你就敢于变革,就会成为获益者。

我在带学生的时候不断强调,好的老师就是要教孩子很多不喜欢的东西。喜欢的已经不用我教你了,说明它是你的知识体系,它会长久陪伴你。但是好的老师要擅长把现在年轻人不知道的和不喜欢的东西变成他喜欢的,哪怕他不喜欢没关系,变成他的知识体系。教育是要不断给人添加未知、不喜欢、变革的东西,而不是顺着他,你要什么我就给你。

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一上来就定死了,上来就先把自己的故事结局写了,你觉得有意思吗?工作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因为现实利益,大家都愿意有更好的工作,我也祝愿你有更好的工作。但是带着有更好工作的心,一个不好的工作来了,我也接受,并且充满好奇地改变它,我的历程就是这样。

篇9:我要为我自己拼作文600字

在这个竞争压力很大的时代,在这个很多事可以用钱解决的时代,在这个你拼命学习却还得不到你所想要的年代,我,为我自己拼。

初三,是一段所有人最痛苦的回忆。因为这一年,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去向。倘若,你金榜题名,你会去一个很好的.高中,遇到更好的人,你的见识会让你的一生都很美满;倘若,你榜上无名,你或许会去一个职业高中,或好或坏,遇到的人也许会很好,我也不知道你会不会就此放弃自己,但我知道,只要有一天你相信自己可以更好,一切都在朝你招手。

到底是什么是你想拼?是妈妈的满头白发还是爸爸在应酬上喝的烂醉?是妈妈在和闺蜜聊天是提起你的时候尴尬的模样还是爸爸为了你四处奔波?是你自己在快要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要和最好的朋友不能去一个学校关系渐渐疏远还是觉得自己所谓的假努力没有回报?原因有很多,可以既然原因都总结出来了,你为什么不去改变现状?

有的时候低下头看看自己的笔记,记得很好看,但是从来不过脑子,课下就出去玩,这有什么意义吗?有的时候看着自己分数低到不好意思念出来的分数,心里默念:下一次我要考好,我要进步,我要好好学习。可是,然后呢?三天后呢?你不是还在该玩的玩吗?有的时候抄作业,那一时觉得好爽快,但是那就是无用功,作业帮搜不到换快对,抄作业一提到全班都知道是你,那样的感受好吗?

你想上高中,想为了自己拼一把,那为什么老喊口号?老不去做?老假努力感动自己?然后换来别人的一句wow你好努力啊加油哦!这到底有什么意思,到了最后数学的题目你能写出来吗?英语的默写那你还不是要翻书吗?真的有意义吗?没有,怎么可能会有意义,自己骗自己,不会有好果子吃。

篇10:自己与自己美文

有句俗语:自己与自己过不去。

当自己突然明白,还有两个自己与自己对影成三人,那两个自己则相互挟持左右着自己。

自己与自己充满了内心的困惑:一个自己要知足常乐,淡泊致远;一个自己要不懈追求,突围展翼。一个自己像树上的乌鸦,叼一块肉;另一个自己则是狐狸,哄骗树上叼肉的乌鸦,花言巧语。

自己也想栽种葡萄,另一个自己又说葡萄是酸的。

自己很自己的时候,常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己不自己的时候,信仰萎缩,灵魂自溺,生命充满了负面的.意义。

更多的时候,自己通常被夹击在两难之间,口念俭朴度日,心却渴盼福禄寿喜;心想诚实劳动,无私奉献,遇事则陷入一己的恩怨得失;明知该崇敬人格与学识,遇利则看人眼色耽于媚欲;深知该实事求是,公道仗义,利害却胁迫你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自己设公堂审判自己,自己与自己打着官司。宁静状告躁动,躁动闹醒沉思。时而这个自己大打出手,时而那个自己防不胜防。这一场这个自己走红,那一场那个自己盈利。最怕两者呼应,合谋煽起寒火攻心的顽疾。

篇11:拼娃不如拼自己

我经常听到很多妈妈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我为了你做了多大的牺牲啊,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学习?我的父母常常说的一句话是“拼娃不如拼自己”。我从父母的身上,学到的却是,先做好自己,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就会爱上知识。

先说说我的父母。我的父母都是因为文革而没能上成大学的一代,而他们对知识的那种渴望可能比任何一代都要强烈。

我的妈妈,文革时才上初中,然后就进了工厂。那时妈妈晚上要值夜班,白天还要操持整个大家庭的日常起居,照顾我的奶奶和外婆。就这样,她仍然在我小学的时候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考取了法律专业的大专文凭。因为当时的那个文凭必须修满规定的20几门科目,每一门都合格才能最终拿到学位证。很多一开始和她一起学习的同学都半途而废了,考了几门以后就放弃了。

妈妈几乎是她们班上最年长的学生,同时也是最刻苦的一个。我至今都记得冬天的南方天很冷,妈妈一边手洗着全家人的衣服,一边拿着法律词条在背诵。很多个夜晚,妈妈都要独自一人去参加辅导班,直到深夜才回家。

我记得妈妈在拿到学位证之后,整理自己所有的读书笔记,累起来竟然有一人高,每一个练习本上都密密麻麻的抄写着各种法律词条,老师讲解的重点。

我的爸爸,文革时正好高一,然后就进厂当了工人。我出生没多久,爸爸就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读在职的本科学位。他曾经还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记录自己那四年辛苦的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涯——“而立之年读大学,怀抱娇儿习功课,四年曲折攀书山,及顶方知其中乐”。那四年当中我的爷爷过世了,家里也出现了一些经济上的危机。但是爸爸最终仍然以全年级8个全优生(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生产实习)之一的优异成绩毕业,拿到了本科学位。

再说说我自己吧。我在中国传媒大学拿到了我的本科和第一个硕士学位。而我的第二个硕士学位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拿到的。

要说我求学过程中最辛苦的阶段应该是在斯坦福大学学习的那段时间吧。因为之前在国内所学的传媒专业在美国的发展很受限制,我不得已改换了专业,从一名文科生变成了一个理科生。要知道我以前那少得可怜的高等数学知识哪儿够用啊,多少个日日夜夜挑灯夜读,从头开始补习高等数学的时光仍然历历在目。

更有挑战性的是,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期间,我的第一个孩子诞生了。

回忆那段岁月,真是痛并快乐着,但是这也是我这辈子最珍视的一段时间之一。一开始早孕反应很大,我的妇产科医生建议我可以休学一年,等生了孩子,孩子大点再继续读。但是我太渴望在斯坦福大学读书了,不想中断。权衡再三,我还是一边怀孕一边上课。我是我们那个专业年龄最大的学生,大家都亲切的叫我“兰兰姐”。

每次我大肚便便的出现在教室的时候,教授脸上都会出现一刹那惊讶的表情。班上的同学常常开玩笑说,别家的孩子胎教是听“莫扎特”的曲子,你这个胎教倒好,直接上这么高难度的,你儿子生下来不会手里拿着一本课堂笔记吧!

我至今都记得在怀孕9个月的时候,我仍然需要参加一门3个小时的考试。考试前的很多个夜晚,我常常看书到深夜。我记得那门考试是在斯坦福一个报告厅进行的,桌子和椅子都非常得窄,我的大肚子需要很艰难地挤进那张小小的折叠桌子。大家都知道,孕晚期孩子会压迫膀胱,需要经常上厕所,但是整整3个小时的时间,因为考试卷子题量太大,我完全没有上厕所的时间。儿子在肚子里一个劲的乱踢、乱动,我只能不断地约束自己集中精力完成考试。

当我最终完成了斯坦福的学业,毕业典礼时抱着儿子上台去领我的学位证的时候,全场很多人起立给了我长长的掌声。我是那一届我们系唯一一个抱着孩子上台去领学位证的妈妈。系主任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到场参加我毕业典礼的父亲眼里闪着泪花。因为他知道我为了拿到斯坦福的这个硕士学位证,付出了多少努力。至今回想起来,在斯坦福读书的日子是我过得最辛苦、也是最充实的时光。

每一对父母都是孩子的影子,如果父母不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榜样,试问父母有什么资格让孩子好好学习;一个一天到晚看韩剧的妈妈,如何有资格让孩子爱上读书?

请不要再对孩子说,你看我为你牺牲了多少,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拼娃不如拼自己”。我想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成长的榜样,更是他们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做好的父母,我们更应该首先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唐兰兰,一个生活在美国的两娃妈。美国斯坦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双料硕士。现居美国,全职工作,兼顾两娃。微信公众号"美式学习零距离"(ID:meishixuexi),常年专注于“中美教育”,与公众分享对美国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感,和大家探讨美式学习、西方教育思维、创意启迪、英语学习。

上一篇:仰卧起坐和800米训练方法下一篇:被巡察单位整改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