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李逵的作文

2024-04-11

写李逵的作文(共12篇)

篇1:写李逵的作文

今天我有幸读了《水浒传》这本书,有人说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有人说作者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可我不管,反正读者是我。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述了梁山泊108名好汉落草梁山,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看着一个一个的好汉加入梁山泊,我眼中出现了他们智勇双全的形象,在每一场战役中,我仿佛身临其境,合上书本,我的眼中已浮现出了所有的战役。

这本书里我记忆最深的一个人是李逵,众人都说,李逵是一个最为粗鲁又莽撞的人,而且我觉得,他野蛮却很单纯。李逵上梁山仅仅是为了两个字――“快活”。所以说,李逵的行事,主要遵循的就是快乐原则,李逵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他生割了黄文炳后称“吃我割得快活”,他屠了扈三娘一家后道“吃我杀得快活”,杀人不是为了复仇,不是出于战阵厮杀的需要,而竟仅仅是为了快活!李逵初上梁山时叫嚷的“放着我们有许多军马,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做了大皇帝,宋江哥哥做了小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说来说去,李逵杀去东京,夺了鸟位,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打土豪分田地,而是为了喝更大碗儿的酒,吃更大块儿的肉。所以,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所以说他单纯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虽然有些野,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上前来就是一个字――打,可最重要的是李逵有一种英雄气概,身上散发出一种仗义的豪气,而且我感觉他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可是,我们现代社会很少有这种仗义之人存在了。有一次,我陪妈妈出去散步,突然,三名骑着摩托车的男人冲过来,快速地抢走了钱包,妈妈大喊大叫,希望引起前面走路的几个男人的注意,可那几个男人只是冷漠地看了看我们,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我很气愤。如果当时李逵在现场,我想李逵准会冲上前去,大吼一声,提着大斧,朝那些人劈去。

《水浒传》中除了李逵还有许许多多仗义的人,自己去欣赏吧。

篇2:写李逵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好汉――黑旋风李逵。他是一位不矫揉造作、直爽坦诚、不伪装、爱憎分明、肝胆相照、脾气暴躁,有一副侠义心肠的好汉。李逵毫不虚伪,即使一时“猴急”做出不“直”的事,也反映出他的真诚和直爽。他胸中永远燃烧着对不公平社会仇恨的怒火,不能忍受任何压迫和欺侮,随时会付诸于行动。他绝对忠诚于山寨,忠诚于义军的利益。为了梁山,任何事情他都走在前面,不怕困难,出生入死,用他的大斧头辟开任何阻碍。他不能容忍敌人,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兄弟做违反天道的事情。

在“张顺斗李逵”、“李逵负荆”、“真假黑旋风”等故事里生动地反映了李逵直率、暴躁、鲁莽,却又忠肝义胆的性格。最后却喝下了他最信任和爱戴的兄长宋江的毒酒……

篇3:写李逵的作文

关键词:元杂剧;小说;李逵;人物形象

引言

杂剧在元代蔚为大观,成为元代代表性文学样式。众多题材纷纷成为作家们的选择,在怀古伤今、春闺幽情题材之外,民间一直流传的水浒题材也被作家看中,由此出现一系列水浒戏。其中,康进之的《李逵负荆》特别耀眼,至今还惹人喜爱。同时,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地位毋庸置疑。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水浒传》有好几个版本,其中最有文学价值的当属最早成书的一百回本,即标准本,这是本文研究的底本。《李逵负荆》的中心事件即为李逵与宋江为辨明宋江是否真的抢了民女而发生的纠葛,这在《水浒传》中也有相应章节,即第七十三回。本文比较李逵形象的异同,在《水浒传》中并不局限于这一章节,而是统观全篇,做整体性认知和把握。在比较形象异同的同时,也会尝试探索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1.异曲同工的性格特色

作为一部著名水浒戏,元杂剧《李逵负荆》历来为人称赞,精华部分必然会被后世文人借鉴仿照。不出意外,李逵性格中的鲁直、天真、莽憨、细腻的部分被小说《水浒传》吸收演化,构成李逵这一人物性格的主要特色,为人记颂。

2.鲁直而又天真

在《李逵负荆》中,写李逵鲁莽个性的细节不少。比如他喜爱梁山风景,便不允许别人说不好,“人道我梁山无有景致,俺打那厮的嘴!”①问王留何处有酒家,王留没有回答,便“一把揪住,张口毛恰便要打”。这都将他鲁莽冲动的性格刻画的入木三分。

另外,剧作家也刻画了其他方面,比如天真可爱的一面。如李逵看到桃花瓣落入水中,便用手指绰起来看,又发现红花越发映衬得自己手黑,便自己笑起自己来:“好黑指头也!”孟称舜评价道:“描写黑厮一派天趣。妙,妙。”②之后,不忍心花瓣被冷落、践踏,特意将它放入流水中,“我与你赶,与你赶,贪赶桃花瓣”,“使人觉得可笑可爱,反而更显得人物形象生动逼真。”③

在《水浒传》中,李逵的这两个性格侧面也屡屡可见。李逵是个中看不中用的黑大汉,总是用粗鲁的方式解决问题。他赶走扈成,杀死韩伯龙,力斗张顺、焦挺,都是其粗鲁、莽撞的性格所致。当然,《水浒传》无疑也褒赞了李逵孝顺、单纯、直率的性格。如第七十五回中,李逵说:“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你莫要来恼犯着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④这样天真、率性的话,一百单八将中估计只有李逵才能说得出。

3.莽憨却又不失细腻

在《李逵负荆》中,李逵的憨傻、莽撞随处可见。李逵问王林为何烦恼时,王林不敢明说,说是因为“自嫁女儿”着恼,他便信以为真。在宋江、鲁智深前去对质后,王林说出不是这两人时,李逵竟然揪住就要打。这都展现了他的憨傻和莽撞。但他并不是简单的脸谱化的一个人物,而是有着丰富性和深刻性的,这可以从他粗中有细的性格中看出来。当他让王林指认宋江、鲁智深时,表現了他性格中很精细的那部分,孟称舜评价说“数语嘱咐王林,又见黑厮细腻处。”⑤

同样的,在《水浒传》中,李逵的这些性格特征也有所展现。初次遇见宋江时,李逵一心想要与哥哥相交,竟然去赌,输了钱还拿着就跑,这虽然有点违背常理,但也从侧面看出了他的憨傻。另外,跟随吴用去赚取卢俊义上梁山时,扮作哑子的表现也是憨傻至极。但他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譬如第七十四回中,李逵乔装做衙,要两个吏典来相见,又令两个人自行装作告状,还要他们说出事由,最后判定打了人的是好汉,过了把瘾才扬长而去。这种充满戏剧性的情节,李逵能想出来,足见他有细致的一面。

4.截然不同的特征展现

虽然元杂剧《李逵负荆》和小说《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的相同之处很多,但也不排除两者之间存在相异的部分。其中,最突出的不同应该是《李逵负荆》中的李逵更偏重于粗中有细,有点文武双全的感觉。他不再是一个标准的大老粗,很多细节展示了他的细。他也懂得欣赏桃花瓣的美,道出:“好红的桃花瓣儿”,也会自我调侃:“你看我好黑指头也”。这些动作,在《水浒传》中,恐怕宋江可能做出,柴进可能做出,吴用可能做出,甚至武松都可能做出,但李逵是断然做不出的。因为在小说中,虽然李逵的总体形象脱胎于元杂剧,但也有一定的变化,从元杂剧中的“文”“武”兼重转为只重“武”,使得形象更具有典型性。

在《水浒传》中,各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特征,容易分辨,李逵也一样。他的总体特征,无外乎粗鲁、爽直、勇猛、嫉恶如仇等等。他的行为处处彰显他的性格。比如说,劫法场时,他是如此的神勇,又是如此的残暴。作者还表现了他孝顺的一面,但在表现孝顺的同时,却安排了其老母亲被老虎吃了这样的意外。在整个小说中,凡是李逵私下单独行动的时候,不都要横生出许多麻烦吗?这也正是他粗鲁、意气用事的缘故。通观李逵所有的行为,我们能看到的也只有他作为“武”的那部分出现的内容,而涉及到“文”的方面,就只能是一个烘托映衬者的形象了。

5.形成原因的初步探索

《李逵负荆》和《水浒传》中的李逵形象虽然有同有异,但各有所长。从性格丰富程度来讲,《李逵负荆》稍显优秀。它彰显了李逵性格的不同侧面,而且把每个侧面都做了描写,最终展示在观众和读者面前。作者抓住了李逵性格的整体性特征,使其主要性格特征充分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就完成了。

但是,形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取决于文体自身发展的规律。“元杂剧对抒情性的重视和追求,超过了对叙事趣味的重视和追求。”⑥元杂剧的作者很注重曲词的文采,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弄出点诗词来抒情。李逵吟诗,李逵用桃花比较自己的黑手,这都可以引发观众的笑声,这也是迎合市民观众娱乐的需要。而发展到小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具有主观自觉性,故事的动人心弦更能吸引人,典型化的人物更能为人称道,所以为迎合读者阅读的需要,作家的写作笔法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结论

从元杂剧到小说,李逵形象不断被吸收、被演化,一直在改变。这两种不同的形象没有优劣之分,有的只是两种不同题材之间的较量。

杂剧和小说分别在元代和明清之际蔚为大观,各自成其为各自时代的一大代表性文学样式,并光显后世。我们应该抱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它们,并联系当时的时代局限性去包容作品中可能出现的不足和缺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量避免主观,相对客观地品鉴我们的伟大文学瑰宝。(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注解:

① 本文关于《李逵负荆》的引用全部出自傅惜华.水浒戏曲集[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② 转引自陈俊山.元代杂剧赏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185.

③ 邓绍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86—187.

④ 本文关于《水浒传》的引用全部出自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⑤ 转引自陈俊山.元代杂剧赏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192.

⑥ 钟涛.元杂剧艺术生产论[M].山东:齐鲁书社,2009,23.

参考文献:

[1]隋树森.元曲选外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4.

[3]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4]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元杂剧鉴赏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傅惜华.水浒戏曲集[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6]水浒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7.

篇4:关于李逵的作文高二

中国古代经典历史题材小说,大凡都会塑造一个外貌“凶、恶、黑”,看似“傻、大、笨、粗”而内心向善极富性格魅力的壮汉。如三国演义里的张飞,隋唐演义的程咬金,说岳全传的牛皋。李逵更是他们中的极品,是天罡中最贴合“地煞”称号的那位。他生来一身黑肉,面相穷凶极恶,大名居然可以止住小孩子的啼哭。杀人,是他的标签,也是爱好。两军交战之际,他从不关心进展,只管舞动双斧向前冲,哪儿人多就往哪里砍,比“拼命三郎”还拼命三郎。所到之处,浮尸千里,不愧是天杀星下凡;口中粗话连天,“鸟”是他的口头禅。现在是太平盛世,虽然鹰派的专家坚称是“太平乱世”。面容姣好、红唇白牙、纤纤作细步的男生成了时尚的宠儿,无数“粉”们为他们疯狂,东晋的潘安也不过如此(不过东晋王朝很短命)。可以肯定,李逵不对百分之九十九的现代人的胃口。

但是,他也是我心目中最贴合水浒主题“忠义”的人物了。水浒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可用一个词来概括“逼上梁山”。唯独李逵一出场就义胆冲天,自愿跟进随宋江与戴宗,?前马后,寸步不离。在江洲,他二人将被斩首之际,舞动双斧,斩杀污吏,杀开血路,将生死置之度外。

李逵绝不是因为听从宋江的虚名而左一声“哥哥”、右一声“哥哥”。他追求的东西十分简单,那就是公平与忠义。当听见宋江在妇女家中行奷淫之事时,他也顾不得思考,连夜杀回梁山,上殿砍倒“替天行道”的大旗,厉声质问宋江。张飞虽莽,却不会当面质问他大哥,最多拉着关羽发几句牢骚,体现出与刘皇叔不一般的关系,这叫“粗中有细”。程咬金、牛皋在秦王、岳飞面前更不敢说半个“不”字,君是君,臣是臣,帅是帅,将是将。而在李逵眼里,错就是错,就该杀得干干脆脆,世界上从来不该有什么拐弯抹角。他不仅用这一信条要求身边的人,也用它严格要求自己。当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时,立马想要自刎谢罪。当听到燕青负荆请罪的计谋之后,他说:“好是好,不如把头割了干脆!”

李逵虽然“凶、恶、黑”,却极重传统孝道。相比张飞等几位的母亲,小说很用了些文字描写接老母上山的情节。也许,李逵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让老母被老虎吃掉,就算一时杀掉四只恶虎,日后加官进爵,也补偿不了这个损失。即使遇到冒名的李鬼,在听说上有八十老母的拙劣谎言之后,杀伐果断的天杀星竟收起了双斧,拿了十多两银子,要李鬼奉养老母改过自新。这时的李逵哪象一个杀人如麻的草寇,更似一个没有文化的粗壮农夫。

与张飞他们相比,李逵的官最小。张飞贵为“五虎上将”之一,牛皋是宋军大将,历史上的程知节做到了唐军在西北的主帅。李逵最多在县衙门里,想过一把县太爷断案,过一把掌握生杀予夺的瘾。这一点,是他不受拘束的天性造成就的,可以想象,在润州上任的他是多么寂寞与不自在,整天只能以酒消愁。官虽小,李逵的精神却不受束缚。在他的心中,皇帝应当是取忠义最贤能的人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要对那向个奷臣礼遇相待附首贴耳,凭什么要接受招安,穿上官服无形的枷锁。人,难道就不能曳尾之龟,出笼之鸟一样快快乐乐,与两三知己一起快快乐乐、自由自在地过一辈子吗?

李逵的结局最为悲惨。张飞虽被奷人害死,毕竟在云阳还建了个张飞庙,引无数后人凭吊;小说里的牛皋气死兀术后,仰天大笑而亡;功成名就的程知节更是在长安城繁华的府邸走平静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而对宋江忠心耿耿的李逵,竟会因为怕成为祸根(本来也是)而被他最亲近的哥哥亲手鸠死。在得知这一消息时,他的内心定是无限的愤恨。但却没有发作,只是哭着说“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的一个小鬼!”英雄末路,死亡将至,其言天地可鉴!既然因忠义而业,那么合当以忠义而去。

篇5:关于李逵的作文高二

书中,李逵是个十足的“莽汉”。

“黑熊般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天蓬”就是猪八戒啊,头发像铁刷一样竖在头上,身上皮糙肉厚。用“五大三粗,邋里邋遢”这两个词形容李逵,一点也不夸张。

李逵生性残暴,嗜血如命。“只见那人抡两把板斧,只顾砍人,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李逵的“莽”让他只管伤人,不顾平民百姓的死活,一味的抡斧杀人,何曾想过后事?正因为李逵的粗莽,才使他只看眼前,顾不了大局。

李逵做事说话全凭“快活”二字,毫无道理可言,只要稍不如意就乱杀人,使得江州人人害怕。有诗为证:“天性由来太恶粗,江州人号李凶徒。他时大展屠龙手,始识人中大酒徒。”

虽然李逵鲁莽冲动,生性残暴,但书中分明还隐藏着一个善良温顺的“铁牛”。对哥哥宋江,五投投地,恭顺有加,明知是毒酒自己也饮下,甘心至死相随。对家中老母,自己在梁山稍有安稳,可以好吃好喝后,便想接她上山,尽其孝道,让母亲安度晚年。原来,再粗莽的李逵也有亲善温情的一面!

篇6: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李逵作文

大家见了他,甚至说起他的名字都会闻风丧胆,因此也会有些不义之才来败坏“黑旋风”这个绰号。李逵之所以是我最喜欢的水浒人物,是因为他心粗胆大,针线活儿干不来,为民除害最在行;他率直忠诚,决不会因小事情而斤斤计较,掀起内讧的“**”;他仗义疏财,从来都没有,谋财和害命。李逵还是《水浒传》中必不可少的角色,没有他,很多无辜的百姓可能还像一只无头苍蝇是的,被坏人欺骗哩!《李逵负荆请罪》是李逵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则故事,讲的是李逵误以为好汉宋江抢走了一对老夫妻的女儿,二话不说,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上梁山的忠义堂,想为那个女儿报仇,没想到却是有人冒充宋江,本来李逵想砍头赎罪,却被燕青拦住,并给李逵想出了负荆请罪的万全之策。让他用绳绑住胳膊,背上像针一样的荆条,随宋江打多少。

毕竟都是自家兄弟,宋江还是没忍心下手,最后还和李逵一起救了那个女儿。这则故事让我觉得李逵这个人虽然大大咧咧,心直口快,却特别诚实仗义,难怪有句后歇语叫:“李逵见了宋江――过后赔礼”呢!“黑旋风”李逵,具有农民的纯朴、粗豪的品质,反抗性很强,对正义的事情、事业和朋友很忠诚,但性情急躁。是刚直、勇猛而又鲁莽的人物让我觉得他对特正义的事情,作者在书中描绘了李逵勇敢而又鲁莽的一面。在元代还有许多关于李逵的英雄故事哩!

篇7:李逵作文

提到水浒传,就不得不提到一百单八将,提到一百单八将,就不得不提到宋江,提到宋江,就不得不提到他麾下的武将,提到他麾下的武将,就不得不提到李逵。一身乌黑的他,轮着一对板斧,赤膊上阵,对宋江他的忠心天地可鉴。

李逵原本是神行太保戴宗的朋友,由于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充军发配,李逵因感宋江的仗义疏财,所以三人去琵琶楼喝酒。后来因为在浔阳楼上题反诗被告发,而李逵劫了法场,然后加入了水泊梁山,在晁盖中毒箭身亡之后,拥立宋江为寨主。后来攻金国、征方腊最终与宋江一起饮下了朝廷高太尉等奸臣的毒酒,最终埋在蓼儿洼。

看看李逵这一生,即使是英雄了一世,最终还是未免死掉了,可惜可叹,这才是英雄啊!挥着一对板斧,使劲的杀敌,不惜是牺牲自己的生命,李逵的心,是真的很真诚,很纯洁,天真无邪,几乎如一洼清水一般,无法被玷污,即使是多么恐怖的敌人,如果报一报宋江的名字,李逵一定是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劝告他有多么危险,有多么恐怖,他也绝对不会惧怕一分一毫,纵使代价是让他剜心剜肺,也万死不辞,甚至还会问够不够!忠心的李逵啊!我真的很佩服李逵。把眼光从从前收回到现在,发现现在的人们已经无法在忠心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忠心于一个人,反水、策反……充斥在生活中的恐怖的多少词汇。唉……想想那些绿林好汉,一生以忠义为奉,忠义为最需要遵守的规定。无论多么恐怖,多么危险,也不会反水吧!

篇8:略谈李逵高三作文

第一,李逵性格直爽。有一回,牛头山上的强盗冒充“及时雨”宋江,在一个姓刘的老人家内“大闹天宫”,并把他女儿抢走了。李逵知道后,回到山寨大闹,后来才知道有人冒充宋江,李逵就立刻到牛头山上杀了那些强盗,救回了刘小姐。

第二,李逵心地善良。有一回,李逵发现燕青被一群恶霸围在一起,他出手相救。结果,被恶霸赶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小县城里。他发现县令欺压百姓,便杀了县令,夺走他县令的宝座。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李逵的第一把火就是打开粮仓分发粮食给百姓。第二把火是他见一个士兵在欺负老人,他就下令把那位士兵打50大板。第三把火是一个都尉来后,欺负百姓,李逵一怒之下杀了他。

第三,李逵讲义气。有一回,他和戴宗、宋江一起去吃酒,来到了一个酒楼,他们要吃辣鱼汤,宋江和戴宗嫌鱼不新鲜不吃了,他自告奋勇地自己去捉鱼给宋江和戴宗吃,但被“浪里白条”张顺淹了好几次。还有一回,戴宗和宋江快被斩首时,梁山好汉大闹法场,李逵拿起斧子见人就砍,一飞斧杀了刽子手,背起宋江,和“矮脚虎”王英杀出了一条血路,与梁山众好汉会合了。

篇9:略谈李逵高三作文

大家一点都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他的脾气非常急躁,也非常好斗;还有《水浒传》中的一百了八位好汉之李逵,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黑,其次是他也非常暴躁,也是个好斗的家伙。

然而,这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却因偶然的关系聚集在了一起。话说张飞正在带兵打仗,正走过一片丛林,然而张飞一脚踩空,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地洞里。奇怪的是,张飞一点事都没有,还很清醒。于是,张飞四处打探了一番,也没什么异常啊。忽然,一阵微风吹过,张飞冷得打了一个哆嗦,然而,顿时,他意识到有风的地方一定有出口。

于是张飞并没有耽搁什么,马上就小心翼翼的朝那边走去,没过多久,洞里渐渐亮了起来,仿佛快要到出口了。于是张飞顿时一激动,大步跑向光亮处。张飞刚一出来,顿时就傻了眼,原来洞外是一队人马,他一出去就被他们包围了,手无寸铁的他只能束手就擒,张飞瞟了一眼那个头目,那人长得虎头豹眼的,提着一把斧头,皮肤甚黑。没过一会儿,那人就朝他走来,吼道:“什么人,竟敢闯我军事重地?”张飞不解地说:“阁下贵姓?”

那人回答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人李逵,乃是梁山好汉。”于是张飞更加不解了,这李逵是谁呀,怎摸从来都没听说过?还没等张飞回过神来,李逵又吼了一声:“你又是谁?”张飞回答道:“在下张飞,不小心误入此地,还望多多包涵。”李逵惊道:“什么,你是张飞,我怎摸从来都没听说过你啊?难道你是朝廷派来的?”“什么朝廷,在下乃西蜀刘备的结拜兄弟,大将张飞,连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出来混的?”“别在那儿给我乱叫,我看你就是朝廷派来的。看你身板不错,我让你,你输了就要掉脑袋,我输了就放你走。”张飞兴奋道:“好啊,我倒要看看你这个自称梁山好汉的李逵有什么本事了。”

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摆开架势,准备大打一场。突然,李逵这边抡起巨斧,朝张飞这边挥过来。张飞灵机一动,突然一闪,迅速出击,还没等李逵背过身来,剑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了。李逵不服道:“在比一次,我难道打不过你吗?”张飞道:“我看还是算了吧,你不是我的对手。”李逵于是脑筋一转,道:“你身手不错,愿意跟我到梁山落草吗?”张飞一听,大怒道:“我最痛恨贼寇了,我是个正人君子。”李逵又道:“那既然这样,后会有期,我说到做到。”于是,张飞头也不回的走了。

张飞和李逵的巧遇就这样结束了,他们还没搞清楚对方就大打出手,这就是暴躁的后果,将会错过很多机会。

篇10:李逵的故事

李逵作为《水浒传》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作者对他的着墨也较多,所以关于李逵的故事有很多,例如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杀害小衙内、斧劈罗真人、大聚义等。

李逵斧劈罗真人的故事发生在他与戴宗两人请公孙胜出山的时候。因为公孙胜不答应出山,于是戴宗和李逵两人就赶往蓟州,想要透过公孙胜的师傅请到公孙胜。戴宗在前往蓟州途中凭借他的神行法捉弄了李逵,使李逵对他十分顺从。戴宗和李逵两人在见到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后,罗真人不愿意放公孙胜离开,李逵一怒之下就用他的两柄板斧劈向罗真人,没想到反被罗真人用道术教训了一顿。事后,罗真人说李逵是天杀星下凡。托罗真人的福,戴宗和李逵得以将公孙胜请下山,为柴进的营救增加了很大的胜算。

关于大聚义的故事资料则是这样的:因为晁盖在曾头市战役中被敌方的毒箭射中身亡,宋江暂时成为梁山寨寨主。之后有一天,宋江和吴用两人从做道场的和尚那里听说了卢俊义,于是就决定将卢俊义请上山。然后吴用和李逵两人就分别假扮成算命先生和哑巴道童到大名府将卢俊义诱骗到了梁山上。之后卢俊义因为吴用题反诗,以及李固的背叛而被大名府所抓,差点没命,之后梁山曾两次派人进攻大名府营救卢俊义,李逵也是其中一员。在这之后,梁山又相继收服众多好汉,最后实现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大聚义,共同汇聚在梁山。

篇11:李逵的寓言故事

李逵识字

李逵小时候在私塾上学,特别贪玩儿。一天,先生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头”字,让大家念,但李逵心里却想着尽快放学,去掏自家屋檐下的一窝小麻雀。

第二天,先生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依旧把“头”字写在黑板上,让李逵先认。李逵明知是个“头”字,却因脑子里整天掂记着麻雀的事,一时忘了该怎样念,就信口说:“脑袋!”先生摇了摇头。“脑瓜子!”李逵回答说,先生又摇了摇头。“大脑!”李逵第三次回答。

先生见李逵几次没读对,就走到他的身边,无可奈何地在他的头上磕了几下。经先生这么一磕,李逵猛然想起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要一头儿,没一头儿,脑袋像个磕烟袋。”急忙站起来,大声说道:“磕烟袋!”说完长舒了一口气。其余的孩子们听了,全都笑了。

一心不可二用,贪玩影响学习。

李逵砍柴

李逵小时候,家境很穷,早早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养家糊口,小李逵每天拿着一把斧头,上山砍柴,然后挑到集市上换米换盐,不知砍坏了多少斧头。

一天,李逵又到铁匠铺买斧头,看到两把几十斤重的板斧,他向铁匠师傅打听板斧的价钱。铁匠师傅欺李逵人小,想拿他取乐:“这是习武的兵器,好多大人都拿不动。你要同时把它们拿在手中舞动起来,我就送给你。”

没想到李逵听了他的话,竟毫不费力地拿起两把板斧,轻松地舞了一回,脸不变色心不跳。铁匠师傅无话可说,只好把板斧送给了他。

两把板斧给李逵的生活带来转机,从此他便拿着板斧,一边砍柴劳作,一边开始习武,终于练就了过人的本领,由一个砍柴种地的汉子,成为一名勇猛无穷的好汉。

李逵习武

李逵到铁匠铺买斧,意外得到铁匠师傅送给他的两把板斧,便开始习艺练武,向邻村的一位拳师学习。砍柴之余,李逵每天都要跑十几里路,到拳师所在的村子里,练习好几个小时的武功。

往返途中,他常常淘气地把小路旁的树木劈上几斧,有时还在庄稼地里奔跑。但在习武过程中,李逵却从没有迟到过一次,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从不耽搁,练习起来总是那样全心投入,一丝不苟。

因为李逵踩坏了人家的禾苗,使得师傅多次受人责骂,代他受过。师傅佩服李逵的勤奋刻苦精神,一次次原谅了他的过失,把他留了下来,并且耐心说服他改正了错误。

一个人可以有各种缺陷,但敬业精神不可无。

李逵当长工

李逵到了十八九岁时,因为自己家中田地少,便开始到外面给人家当长工。这一年,他先到东庄的王员外家找活干,谁知刚干了一天,人家就嫌他饭量大得惊人,辞退了他。回到家中,李逵整日闷闷不乐,叹自己命苦,人穷长了个大肚,堂堂男儿身却难以糊口饱腹。

就在李逵忧伤之际,西村的赵员外听说李逵好饭量,大喜过望。他对手下人说:“既然此人好饭量,那干活也一定有力气。”匆匆忙忙派人去请李逵为自己干活。

不出赵员外所料,李逵虽说能吃两三个人的饭,却能干三四个人的活儿。一年下来,赵员外的庄稼因为李逵干活儿得心应手,从不拖泥带水,该锄的时候锄,该收的时候收,秋后粮食顺利归了仓,比往年多收了许多粮食。

东庄的王员外辞退李逵后,随后雇了几个饭量较小的长工。同李逵相比茶饭是省了不少,但因为这些人身体单薄力气小,该锄的时候锄不完,该割的时候割不光。深秋时节,庄稼还长在地里,一场风暴卷走了他家大半的收成,王员外直后悔没有把李逵留在他家。

不付出一定的代价,就不可能得到应有的收获。

李逵挑水

一年,李逵又到一家财主家干活,每天除了干田里的活儿外,还要给财主家挑满满一缸水。女主人对待长工非常苛刻,挑水时,她总是假仁假义地对正在干活的李逵说:“小伙子干累了,去担两担水缓缓。”本来是去让他担水,还说是缓缓,李逵对她的话很是反感。

更可笑的是,她对李逵说:“后面桶里的水让你放的屁熏臭了,有屁臭气,不好吃。”每天李逵从大老远挑回的水,她都要李逵把挑在身后的那只桶里的水倒掉,只把挑在前面的水倒在水缸里。天天如此,从不例外。李逵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渐渐地他有些不耐烦了,每天在前面的一只桶里撒一泡尿,才挑回去。他还故意问道:“这几天的水好吃不好吃?”女主人根本没有尝到里面有了异味,连连说道:“水里没有屁臭气,哪能不好吃!”

待人以非礼,人必以非礼回报你。

李逵追黄羊

李逵在外面干了一年长工,挣了不少钱。快过年了,他用布袋背着自己挣的`铜钱,匆匆往家里赶,想尽快见到在家等候他的老娘。

半道上,李逵看到在一条结了冰的河面上,躺着一只滑倒的黄羊,他很是高兴。“如果把黄羊弄回家中宰了,不用买肉也能和老娘过个好年,那该有多好!”李逵想着便小心翼翼地走到黄羊身边,把钱袋子牢牢拴到黄羊身上,然后把它扶起来,一步步挪出冰面。

黄羊走出冰面后,地面不再打滑,刚一站稳脚跟,没等李逵反应过来,便没命地朝前跑去,连同它背上的钱袋子也带跑了。

李逵追了一阵,见没法追上,便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望着黄羊消失的方向,李逵两手空空地站在那里发呆,懊悔自己不该盲目贪图意外之财,而白白丢了干了一年的血汗钱。

李逵种地

李逵干了几年长工,挣了些钱,买了别人几亩地,便不再去当长工。他在自家的地里,精心耕种了一片谷子。从冬天起,他便开始冒着严寒积肥,往地里运送。春天一到,他就给地浇足了水,然后一锹锹把地翻虚,把谷粒均匀地种入地里。谷苗长出后,他顶烈日冒酷暑,一遭遭地锄草,一遍遍地培土,一回回地浇水,不知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

金秋时节,谷穗长得一天一个样,谁见了谁夸赞。李逵更是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整日待在地头乐呵呵的,不住地向人们讲述着自己辛勤劳作的过程。眼看谷穗一天比一天饱满,变得金黄,到了收割的时候,他还没有开镰收割的意思。

有人劝李逵应马上收割,免得夜长梦多,出现意外。谁知他却回答:“反正丰收是注定了,再让它们长几天吧,或许还能更饱满一些。”结果,夜晚突然降临的一场冰雹,把成熟的谷粒全部砸到了地上。第二天一早,望着遍地的谷粒,李逵连连摇头叹息,悔恨自己不该不早早收割。

无论办什么事情,越是快要成功的时候,越要谨慎从事,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一事无成。

李逵劈门

李逵生来性急,干啥事都风风火火,为此常闹出笑话。一天,他到朋友家中玩,因为进门进得匆忙,不留神被朋友小茅屋低矮的门框碰了头。他的心中顿时来了气,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怪起门来,挥拳就朝门框打去,震得茅屋颤动不已。幸亏朋友从屋子里走出来致歉,他才消了气。

从朋友家出来时,李逵头倒没有再被碰着,脚下却被门槛儿绊了一下,摔倒在门外,刚消下的火气顿时直冲他的脑门。还没等朋友反应过来,李逵便操起门边的砍柴斧,把门框劈了个粉碎,茅屋“哗”地倒塌了大半。看到自己闯了祸,李逵一下子傻了眼。结果,为了重修朋友的茅屋,他不得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物。

心气过盛者,往往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大动肝火,最后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自己没趣,自找苦吃。

李逵请人

李逵到朋友家串门儿,被朋友家低矮的茅屋碰了头,又被门槛儿绊了一跤,火气大发,把朋友的茅屋掀翻了半边。茅屋倒塌后,李逵后悔得直跺脚。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他把茅屋的主人和其他几位朋友请到了饭店喝酒。

李逵让店小二拿上酒来,一一给朋友们倒上,一连几次请大伙喝。朋友们怪他办事鲁莽,谁都不肯端杯。李逵见大伙不肯原谅自己,更是悔恨不已,一个人拿起酒杯:“你们不肯原谅我,我也没办法,房子已经塌了,我出钱出力修还不行?”说完独自拿起酒杯,一连喝了几大杯,很快便醉倒在地。

朋友们见李逵真诚改错,一个个原谅了他,不再责怪他。不久,李逵和朋友们一道,帮茅屋主人把房子修整好了。

真诚改正错误的人,最终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和宽容。

李逵出走

李逵在村里有几个义气相投的哥儿们。其中狗子、虎子几个人嗜好,不能自拔。一天,狗子到外面赌钱,输了个净光。当时跟着狗子的,还有一个双手生来就仅有一个指头的虎子。

因为参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大多数人互不相识。见狗子输了钱,虎子便把一个指头往赌摊上一放,押了狗子输钱的数目,说道:“老子十个指头九个都输了,今天剩下这个也不要了!”赌场上的赌徒们看出了虎子是个亡命之徒,忙将狗子输的钱全部退了出来,而后一哄而散。

几天之后,前次参赌的赌徒了解到,虎子是天生的秃手,便寻到村子里,把虎子痛打了一顿,把他仅有的一个指头也扭断了。

狗子见虎子挨了打,便急着去找正在田里干活的李逵:“铁牛哥,不好了,虎子被人打了,你快回去看看吧!”听说朋友受了气,李逵提了一把铁锹跑回村,赶上那几个打虎子的赌徒,二话没说就打倒了几个,其中一个还被打成了重伤,不能动弹。剩下的人见势不好,全都溜走了。

李逵替朋友出气,把人打成重伤,犯了罪,无法在村子里待下去,只得出走江湖,四处流浪。

哥们儿义气害人不浅。

李逵与张顺

李逵和梁山好汉一道,在江州劫了法场,救出宋江后,也随着大队人马上了梁山。上山没几天,便同与他一道上山的“浪里白条”张顺争吵起来,引来不少围观者。这时,阮小五也正好从他俩身边经过,一听才知道是因为自己而争吵的。

李逵说:“阮小五是阮小二的弟弟。”张顺说:“不对,阮小五是阮小七的哥哥。”李逵说:“千真万确,我亲眼看到阮小五喊阮小二哥哥,怎么能不对呢?”“刚才阮小七还在我身边喊阮小五哥呢,肯定是你弄错了!”张顺反驳说。

阮小五为李逵张顺的争论感到好笑,他拨开围观的人,走到他俩面前说:“快别争论了,阮小二是我哥,我是阮小七的哥,你俩谁都没有说错呀。难道我是阮小二的弟弟,就不能是阮小七的哥哥吗?”听了阮小五的话,李逵和张顺方才醒悟过来,他俩的争吵是多么可笑,也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不了解事情的全部,就匆忙下结论,结果往往会弄出笑话。

李逵的疑问

在众多的梁山好汉中,黑旋风李逵最敬佩的人,就是他们的军师“智多星”吴用。刚上梁山时,李逵见吴用一副书生模样,整日书不离手,写写画画,觉得吴用根本算不得英雄好汉,不配做山寨头领,颇瞧不起他。

不久,李逵和吴用一道前往大名府,探听卢俊义的情况,才使他明白:吴用是山寨最不可缺少的人物,作用超过山上任何一位武艺超群的好汉。他俩走在通往大名府的路途中,吴用不用向任何人打听,光凭手中一张纸上曲曲弯弯的道道,就顺利到了大名府,找到卢俊义的住处。李逵十分惊奇,军师没有到过大名府,路途却那样熟悉,就忍不住向吴用打听。

吴用笑着对李逵说:“是纸上这些道道告诉我该往哪里走!一个有勇力的人,如果不能习文识字、博古通今,就算不得真正的英雄好汉。”听了他的话,李逵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直到后来吴用几次排兵布阵,不费吹灰之力,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李逵才真正明白军师对他说的话,认识到有渊博知识的人,比一夫之勇起的作用更大,从内心深处对吴用的才能充满敬佩。

李逵和店家

这一天,吴用和李逵打早起来,走了很远的路程。一直走到临近天黑,也没有遇到一家客店,二人又饥又渴。眼看夕阳西下,才远远望见前面有家客店,二人急匆匆赶过去,让店家快做些饭。

店家在店门口等了大半天,也没等到一个客人,很是烦闷。眼看天就黑了,他琢磨着不会有客人来了,就独自喝起了闷酒,很快喝得半醉。见客人来了,店家慌忙放下酒盅,为客人做饭。

匆忙之中,加上头脑不大清醒,店家一连烙了几张饼都糊了。李逵等得不耐烦了,拿起一只碗正准备朝店家头上砸去,被吴用拿眼神及时制止。

看到自己出了错,店家满脸涨得通红,多亏吴用的安慰,才使他静下心来,烙出了上好的饼子。

夜晚睡下,吴用训导李逵:“今天没有我,店家肯定免不了你一顿打,还不是因为他喝酒误了事。饼子糊了,可以再做,要是你喝醉酒误杀了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救活。人们醉酒误事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过去,李逵从没有听人说过喝酒误事的话,经军师这么一点拨,方才猛然醒悟到自己过去做的不少事情,都与喝酒有关,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自己的酒量。

幸运的李逵

宋江做了梁山之主后,听说大名府有位武艺超群的“玉麒麟”卢俊义,便想让他到山寨入伙做头领,以壮声势。为此,“智多星”吴用假扮算命先生,带着“黑旋风”李逵,千里迢迢来到大名府,寻到卢俊义的府第给卢俊义算命。吴用告诉卢俊义,说他百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说动他出行到梁山泊方向躲灾。经过一番周折,宋江如愿使卢俊义上了山。

当初,吴用到大名府前,有意让李逵随行,以帮他克服性情急躁的毛病,就提出带一个粗心胆大的人做伴儿。李逵果然自告奋勇和吴用同行。临行前,吴用约法三章:一是让李逵戒酒,沿途不得喝酒;二是扮作道童,对自己的话不得违拗;三是口衔铜钱,装作哑巴,不能说话。李逵一一应允。

在吴用的一路教诲和自己的耳濡目染下,李逵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逐渐变得心平气和,遇事沉着冷静起来。他十分庆幸,跟随吴用这样严父慈母般的兄长走了一遭。

愤怒的李逵

某县城一家临街的住户家中,电视里正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李逵回家接母亲的片断。当演到李逵把冒充自己姓名拦路抢劫的李鬼杀死,正准备休息片刻,继续赶路时,忽然听到街外有人高声吵闹起来。

原来,街头几个无赖拦住一辆缓慢行驶的车辆,揪住司机劈头便打,大声责骂:“你前几天碰了我的耳朵,我寻了你几天,今天总算找到你了,你要是不赔老子一千元治疗费,就和你没完。”几个无赖把司机团团围住,不肯松手,周围的人看着无赖们的暴行,都敢怒不敢言。

无赖们的举动,被荧屏上的李逵透过窗户看在眼里,怒在心头:“光天化日之下岂敢如此行凶作恶,简直比李鬼都要可恶几分,真是气煞我也!”他忘了自己在电视里的角色,大叫一声跃出屏幕,冲到街头,三拳两脚把几个无赖打翻在地,然后迅速钻入屏幕,继续接他母亲去了。

篇12:水浒传李逵的故事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被戴宗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上了梁山。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

李逵本来是沂水县一个庄稼汉子,杀了人逃亡江湖,到了江州,在牢城里当了一个小牢子。这个人脾气不好,在江州,只有戴宗的话还勉强能够听一听,用他人的话说就是,“这个人只除非是院长(戴宗)说得他下”。有一个人的来到改变了李逵的命运,这就是宋江。宋江和戴宗在楼上饮酒,听得楼下有人吵闹,原来是李逵“在底下寻主人家借钱”,众人排解不开,只好上楼来找戴宗。戴宗给他介绍了宋江,当李逵确认这个人是宋江以后,马上“扑翻身躯便拜”。宋江问起来,知道李逵要借钱,就拿出十两银子给他。戴宗却告诉他,宋江这是“吃他赚漏了这个银去”,李逵拿着银子,一定是赌钱去了。果然,李逵很快把这十两银子输了,本想夺回来还给宋江,和人打了起来。宋江让他把银子还给了人家,然后和他一块儿吃酒。吃酒期间,李逵又抬手打了一个叫宋玉莲的唱曲子的,宋江又替他垫付了二十两赔偿费。分手的时候,宋江给了李逵五十两银子。

就是这八十两银子,从此买得了李逵一个人,宋江即便是想要李逵一条命,李逵也尽管让哥哥拿去。用现在的话说,李逵成了宋江的铁杆“粉丝”,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

后来,宋江写了反诗,几经周折,最终还是被押上了断头台。就在刽子手准备行刑之际,李逵从“十字路口茶坊楼上”跳了下来,手起斧落,砍翻了刽子手,然后“便往监斩官马前砍将来”。梁山好汉也一齐“大声发喊”,杀散了刑场兵卒,背着宋江出城。说起来,如果没有李逵从茶楼上跳下来,宋江生死还真的难说!说李逵救了宋江一点儿也不为过,至少,救宋江李逵是第一功劳。

按理说,李逵是宋江的铁杆,又救过宋江的命,上得梁山又只认宋江,宋江应该把他当做最放心的心腹才是。可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宋江最不放心的人正是李逵,不仅死前要把李逵毒死,期间有好几次也差点把他杀死。而这个李逵呢,他并不知道宋江为什么要置他于死地,还说就是死在宋江手里也不怨,真让人感觉悲从中来!

上得梁山,李逵要回家接老娘来山上,晁盖已经答应了,并且还要给他派几个人一道前去。宋江马上拦住,说:“使不得。”当然了,宋江有理由拦住李逵不让下山,这就是官府已经“行移文书”到了沂水县,那儿必然是有人在捉拿他。但是,在一切条件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是李逵坚持了一下,宋江又同意李逵下山了。宋江让李逵下山,不但否定了晁盖派人的意见,还收缴了李逵的两把板斧。就这样,李逵回家,不但老娘死在了老虎之口,他自己也被人捉去送官请赏,差一点死在这次回家事件当中。当李逵回到梁山后,说起了这次回家的经历,说到母亲死及杀死老虎一事,宋江的反应是“大笑”!

在此以后,宋江为了架空晁盖,需要有自己的势力,在这种情况下,李逵得以保住了脑袋,几次都是被警告,没有被杀。如攻打祝家庄,李逵杀了扈家庄扈太公一家,这违反了宋江将令,“本合斩首,切把杀祝龙、祝彪的功劳折过了,下次违令,定行不绕。”

在完成了座次排定以后,就不是这回事了,宋江对李逵的处理明确是 “斩讫报来”。菊花会上,宋江作了一首《满江红》词,当说到“招安”一句时,武松发作起来,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们的心!”李逵也跟着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接着踢碎了一张桌子。宋江马上大喊:“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然后让人推出去将李逵斩了。发作是由武松开始的,一个事件的发起人没有被推出去斩首,跟从者反而被推出去,难道踢碎一张桌子比一个“首犯”的罪过还重?实在令人费解。

还有一个事件宋江也想杀死李逵,那就是李逵负荆请罪事件。

从东京回来,李逵行了一个“大宽转”,将近荆门镇,投宿在刘太公庄上。听得刘太公一夜啼哭,问起来却是宋江“把他女儿夺了去”。李逵不顾燕青的阻拦,回到梁山就直奔忠义堂,砍翻了杏黄旗,然后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宋江听燕青说明了情况,就和李逵打了一个赌,这个赌的赌注是脖子上的人头!事情当然并不存在,赌输的当然是李逵。宋江撇下李逵,“自与一行人马”回大寨去了,李逵按照燕青给出的主意,回到山寨负荆请罪。当然了,众兄弟都会替李逵求情,李逵免于一死。

有人可能要问,提议赌人头不是李逵吗?不错。但是,这个赌注是在宋江诱导下定的。宋江首先说的是,假如他输了,“就那里舒着脖子,受你板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然后问李逵,假如你输了,“该当何罪?” 李逵是一个赌徒,他懂得赌博的规矩,说假如自己输了,“便输这颗头与你!”李逵哪里有宋江肚子里那些弯弯曲曲!凭宋江对李逵的了解,他知道李逵一定会顺着杆儿爬上来。我们可以问一句,燕青已经把事情说明了,宋江为什么还要赌人头?这还不算,他还让“铁面孔目裴宣写了赌赛军令状”。谁都知道,军中无戏言,这恐怕不是赌几两银子那么简单吧!事情弄明白后,宋江不是叫上李逵到山上说个明白,而是自己先回去了,这是不是留下李逵让他“自裁”?果然听得李逵说道:“既然输了这颗头,我自一刀割将下来。”李逵负荆回到山上,宋江仍然在说:“我和你赌砍头,你如何却来负荆?”只不过宋江忘记了一点,李逵这个人,小赌一向赌得直,大赌却会耍赖,为了安抚众人,他只得顺水推舟,有条件放过了李逵。

宋江为什么要杀死李逵呢?

关键在于宋江的那个“招安”。这是宋江的政治理想,也是他的底线,任何人不得触碰,李逵恰恰是触碰了这个“红线”。武松不是也反对招安吗?但招安这个问题,恰恰是武松先提出来的,他曾经对宋江说过“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后来武松反对招安,是看不上宋江一味的奴颜婢膝哀求招安,像吴用所说的“打得他梦里也怕”那样的招安他并不反对。鲁智深反对招安是觉得这个“尘世”太脏,就像是他的“直裰染做皂了”,是洗涮不干净的。林冲、杨志不愿意招安是因为高俅,有了这个人,他们很难“安身立命”。

李逵则不一样,他反对招安,是因为他要造反。以上几人尽管反对招安,但他们从来没有主张过什么,而李逵不一样,他多次“劝进”,让宋江当皇帝。这就是李逵和他人的区别。

李逵这个人出身于社会的最低层,他的基本要求是社会平等,再高一层的要求才是当个“将军”。当他的基本要求不能实现的时候,就会觉得换一个皇帝也许就会实现这个平等。而宋江出身于官吏,他的基本要求是逐级升官,最后进入“庙堂”;更高一级的要求是政治清明,皇帝的圣聪不被阻塞,以便让他能够顺利地实现目的。他们所以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是皇帝不好,是因为奸臣挡住了他的“上进”之路。因此,他始终都认为皇帝“至圣至明”,不存在任何的杂念,就是见了皇帝“偷情”的妓女也要拜倒在地,在这样的人面前也是一个奴才。等级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他们在高等级的官员面前,即便是明明知道这是一个贪官,他也要“潜伏爪牙忍受”;而在低级别的官员或者是民众面前,他们则是“主子”。

反映在具体问题上,李逵要接母亲上山,就是这种平等思想的反映。当宋江接了父亲上山,公孙胜要回家探母,李逵要下山遭到了宋江的阻止,李逵说:“哥哥,你也是一个不平心的人。你的爷,便要取上山来快活,我的娘,由他在村里受苦。”只不过,李逵不知道,梁山泊也是有等级的!宋江、公孙胜都是梁山决策集团的人物,是梁山泊的“上层”,他尽管进入了天罡之数,也不过是一个“中层”而已。他这个小牢子身份的人,能够进入这个中层也是粘了宋江的光。他不思“报恩“,却要拿着自己的娘和宋江的爹相比,这能行吗?

这个在政治理念和思想观念都和宋江哥哥不一样的人,宋江能容得下他吗?当宋江在用人之际,李逵即便被用,也会时时防着,燕青就是宋江放在李逵身边的“监管人”,这一点书中交代的很清楚。得机会,宋江就要置李逵于死地。当然了,宋江要标榜仁义,杀李逵必须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因为他需要一个理由,李逵又得以活下来。当他自己知道已经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他不再需要理由,于是招来李逵给他下毒。只不过,李逵是宋江从江州带回来的人,众头领只知道宋江哥哥待李逵最好,揣度着宋江并不是真要杀他,再加上这帮子“哥们儿”都是些“义气”之士,所以要真心给他讲情。这会产生两种效果,宋江不得不考虑兄弟们的心理感受,所以才会饶过李逵;饶过李逵又反过来掩盖了宋江想杀死李逵的内心意图。

人之将死,会有一些不尽之事需要交代,宋江的不尽之事是什么呢?李逵。宋江说的是:“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假如他的政治理念和李逵一样,他是否应该让李逵为他报仇!而到了这个时候,李逵的反应是什么呢?他的反应是,“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这也反映了李逵的认识水平,在他看来,只有宋江这个哥哥才给过他平等。

上一篇:牛牛电商企业宣传片文案下一篇:《宾语从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