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政治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2024-05-06

党校政治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通用6篇)

篇1:党校政治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立法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民主制度。

所谓政体,通常被理解为政权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政权的基本组织原则、权力配置结构和运作程序等一系列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掌握并行使着国家权力;(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分别赋予了由它产生的政府、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来行使);③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和工作原则是民主集中制;④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上则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人民代表大会的发展历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通过了我国的第一部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确认下来,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面确立。

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理论基础:是在借鉴巴黎公社、苏联政权组织形式,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创建的。从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议行合一”的肯定,到列宁“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原则,形成了与西方“三权分立”相对立的一套完整的“议行合一”的民主理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价值: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价值:三权分立确实是一种相对民主的政治体制,它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

1、议行合一;

2、适度分权;

3、符合国情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法治价值:

1、现代法治原则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是指宪法的至上性和依法治国的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五项基本内容。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宪法至上和依法治国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大。

1、地位。我国《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组成与任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3、职权:①最高立法权②最高任免权③最高决策权④最高监督权⑤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4、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包括:①立法权②法律解释权③监督权④决定权⑤任免权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它职权

人大代表的选举特点:

1、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普遍的;

2、选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选举方式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

4、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

5、差额选举的原则;

人大代表的权利:

1、参加本级人大会议的权利;

2、提案权;

3、选举权;

4、人事决定权;

5、罢免权

6、询问权和质询权

7、提议和参加调查权

8、表决权

9、代表有权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10、代表小组活动权

11、视察权

12、依法定程序提议临时召集本级人大会议的权利

13、有关会议列席权

14、发言、表决免责权

15、人身特别保护权16执行职务的保障权

人大代表的义务:

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2、密切联系群众,接受原选举单位或选民监督;

3、出席人大会议、依法履职;

人大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

1、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代表兼职制的弊端②代表的知青权不充分③代表在闭会期间作用不明显④缺乏对人大代表的履职监督机制⑤有些人大代表的素质不高⑥人大代表“出口”不畅

2、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①人大立法职能的缺陷②人大监督职能的缺陷;

3、具体制度和程序建设相对滞后。①人大选举制度的问题:直接选举范围过窄;实际上的等额选举的存在;城乡人口在选举权上的不平等性;选民登记办法的缺陷;人大代表的结构问题。②人大会议制度的问题:会期相对拖后;会期较短;人大会议的审议制度、表决制度的缺陷。③人大常委会的建设问题: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有待扩大;人大常委会的规模过小,代表性差,委员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不合理,专职化水平有待提高。④专门委员会制度的问题: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设立的常设专门机构。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正确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民主集中制;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

(二)、完善人大的自身建设:(1)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保障代表的知情权;b、要明确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活动的内容和原则,加强和规范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增强代表活动的实效。C、要为代表提供物质保障和时间保障,提供服务保证,为代表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d、逐步实现人大代表专职化;e、完善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机制;f、建立畅通的人大代表“退出”机制;g、加强代表培训工作。(2)进一步强化人大的立法与监督职能:a、强化人大的立法职能;b、强化人大的监督职能。(3)加强具体制度和程序建设:a、完善人大选举制度;b、完善人大会议制度;c、加强人大常委会的建设;d、完善专门委员会制度。

(三)、理顺大人与“一府两院”的关系;

(四)、高度重视人大制度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概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国现有政治制度框架内,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的代表等,就国家权力配置各方利益中所涉及到的党际关系、权力配属、运作规则、决策程序等的总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征:

1、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中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

2、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团结合作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是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重要意义: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主体关系: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关系。(1)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2)各民主党派通过各种形式参加国家政权;(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团结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运行机制:

1、多党合作制度中的政治协商;

2、国家政权中的多党合作制度;

3、人民政协内的合作与协商(1)政治协商(2)民主监督(3)参政议政。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是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关键,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二、提高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水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朝着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方向发展。一是要通过正常制度建设明确各政党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角色与功能,进一步明确民主党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政治目标与政治责任。二是要弥补现有的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系列制度中明显缺乏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缺陷,在多个环节加强监督和制约。三是设计和调整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具体动态运行机制。

三、进一步加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首先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同时,要积极培养一批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有一定群众基础和组织领导能力的中青年,逐步充实到领导班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三个特点:一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二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三是民族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重要意义:

1、有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2、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有序;

3、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

4、有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自治地方的类型: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只限定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自治地方的行政级别跟其他非自治地方一样。

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

2、以一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包括其他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地方;

3、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地方;

自治权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授予和规定的权限内,结合当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自主地行使管理本地方、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特定的国家权力、民族权力和民族权利。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自治权不同于国际社会的“地方自治权”。国际社会“地方自治权”指由当地居民通过民主选举地方式产生的地方自治当局,在宪法或法律规定的自治权限范围内,为了当地居民的合法利益,管理本地方事务的权力。这是一种以地方分权为前提的自治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权不是以地方分权为前提的自治权,是相比较我国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而言,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所不拥有的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所拥有的权力。自治权限包括:

1、享有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力;

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3、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

4、享有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就是城乡基层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按照平等、选举、公开、监督、多数人决定、法治等原则,按照一定程序,民主选举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领导人,对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规范和实践活动,表现为基层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以及对干部的民主监督,其目的就是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2、完善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谈到自治权的一个问题就是基层群众的自治权与执政党的领导权之间的关系);

3、基层群众自治权的权利救济;

4、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①向上延伸,主要是乡镇自治②向下延伸,即在农村从村委会向自然村延伸,在城市向院落门栋延伸③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相互渗透、延伸,城乡基层群众自治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④向党内基层政治生活的延伸,形成基层群众自治与党内基层民主的良性互动⑤向其他领域延伸,主要是对社会组织延伸;

行政的含义: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组织和管理国家政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活动。

政府行政活动特征:政治性:

1、具有政治性特征;

2、具有公共性特征;

3、具有法治性特征;

4、具有民主性特征;技术性:

1、要求行政活动具有科学性;

2、要求行政管理活动具有程序性;行政活动是政治性和技术性的统一。

行政制度的内涵:

1、行政制度是整体社会基本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2、行政制度由一系列关于行政权力的产生、职能、权限和结构等的法定性规则构成;

3、行政制度包含着对各级各类行政职权的确定与划分;

4、行政管理体制是一个相互关联、有序组合的多层次结构体系,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构系统。行政制度的特征:

1、历史性和现实性:①行政制度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制约②受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③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④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

2、阶级性

3、强制性

4、多样性

行政制度的作用:

(一)经济方面:政府行政活动以其宏观经济政策等行为将极大地影响资源配置的方向,并进而影响资源使用的效益,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

(二)政治方面:推动国家意志贯彻执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三)行政管理方面:行政制度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着行政活动的成效。当代中国行政制度的形成阶段:

1、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

2、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政府;

3、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政府;

4、建国初期的政务院制度;

5、国务院行政制度的确立;

6、初步调整时期;

7、曲折、恢复时期; 当代中国行政制度的基本原则:1“议行合一”原则2民主集中制原则3政府设置的法制原则:①行政机构的设置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原则②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③必须依法审定行政编制;4政府结构的合理化原则:①政府机构要精简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合理化③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其内涵是a组织内权力结构的层次性和有序性,包括交叉权力的冲突程度;b责权利的一致性c组织成员对授权和组织权威的认可度以及承担责任的相对程度。

政府运行的法治化原则:①要求职权法定②依法行政要求行政行为必须依据法律③依法行政要求政府职权与职责的统一;

行政制度的纵向结构:

(一)行政层级:在一般情况下分为四个层级,即国务院、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和乡(镇),在设有自治州的省和自治区实行五级管理体制,即在省(自治区)与县之间增加了自治州这一层级。

(二)政府间的层级关系:贯穿于中国政府层级关系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制度,但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中央和地方关系也呈现出多变的状态,在权力集中的同时也存分权的现象。

行政制度的横向结构:

(一)政府的构成(二)横向组织机构设置分工依据和方法:

1、按业务或职能分工划分部门,一是根据不同性质业务设立单独的专门管理部门;

2、按行政流程或程序划分,如根据行政过程的决策、执行、信息、咨询、监督等环节设置;

3、按管理对象分工,即根据服务和管理的人群对象、物资对象来设置部门;

4、按地区或地域划分,即按照管理的空间界限来划分管理权限并形成部门设置。

我国行政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转变问题:①从宏观上观察,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步从纯粹的“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而体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社会文教”支出比例虽然有所提高,但持续低于经济建设开支。②从微观现实看,在发展经济紧迫性的压力下,加上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和市场化改革方式理解的偏差,政府往往容易陷入“经济人”的角色,使得政府行为、制度设计和政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背离公共服务的初衷。

(二)横向行政机构设置问题:

1、我国机构设置方面的法律少之又少,有些机构设置甚至完全没有明确的法律可循。

2、职责划分不明确。国务院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非常多的“共治”地带,即两个甚至是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一个对象,间接造成多头领导等问题,同时存在非常多的“不明”地带。

3、权责不统一

4、部门设置偏多。

(三)纵向层级结构问题:

1、中央与地方关系层面问题。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问题②上下级政府之间事务范围划分比较随意,造成责任层层下移,上级法定事务变成下级政府的当然事务,上级请客下级买单的现象屡见不鲜。

2、市管县体制的问题。

1、实行市管县体制吸是初步把城市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形式统一起来,在内涵上,两者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统一;

2、在实行市管县体制过程中,市县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日显突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制度改革的重点:

(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①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②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③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根据实际确定其管理和服务重点④为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法律法规,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法律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硬性基准;强化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激励基层政府提高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投入和效率。

(二)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三)纵向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要解决的任务:

1、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

2、健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3、改革市管县体制,大力推广省直管县,减少行政层级,降低行政成本。

小结: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当代中国行政制度的正式形成

特别行政区制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邓小平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党中央的集体智慧提出来的。我国分别在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并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一国两制”的内涵: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一个中国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和平统一

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1、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自治权包括:①行政管理权②立法权③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④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

2、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3、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台人治台”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和政府机构由该地区永久性居民组成4、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

(三)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1、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

2、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

3、任命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

4、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5、解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基本法。

重要意义:

(一)宪政意义:

1、兼顾了某些复合制政体的特点。

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尊重港澳台地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和保障他们的权利

3、有利于当事双方的和平共处,互不以武力方式解决统一问题。

(二)现实意义:

1、“一国两制”用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为未来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和经验。

2、“一国两制”有利于祖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

(三)国际意义:

1、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能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树立了典范。

2、“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进一步完善特别行政区制度:

1、行政长官的选举问题。选举模式具有局限性,可通过增加选举委员人数规模或通过普选改善

2、立法会的组成问题。缺乏民意基础。

3、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行政长官行政权的行使缺乏做够的监督和约束,可通过考虑增加立法会的权力改善。

4、“一国两制”下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从宪法和《基本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出发,使之和谐共进。

公务员制度本身所蕴含的原则:

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2、对职位进行分类管理原则

3、“永业制”原则

4、“考绩制”原则

5、法治化原则

6、中国公务员制度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原则:①讲“政治”原则②党管干部原则③不实施“两官分途”

公务员的义务内容包括: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公务员的权利:

1、获取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

3、获取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务员的范畴过广

2、公务员的职业定位不清

3、法治化的程度不高

4、分类管理太过简单

5、考核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的主要方面:

1、以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

2、加强公务员的职业伦理教育

3、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制度的法治化水平

4、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职位分类制度

5、健全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我国司法制度的历史发展:新中国司法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时断时续的历史演变过程。大致可将其分为:初创期、健全期、破坏期和重建并发展期这四个阶段。

(一)初创期(1949年9月-1954年9月)1949年9月,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标志着新中国司法制度开始建立。上下级检察署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各级地方人民检察署为同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同时受同级人民政府委员会之领导,与同级司法、公安、监察及其他有关机关密切联系,进行工作。以上这些,组成了新中国的司法机构体系,确立了基本的司法制度体系,标志着我国司法制度的初步建立。

(二)健全期(1954年9月-1957年4月)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司法制度的正式确立。

(三)破坏期(1957年6月-1976年10月)1957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就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把一些民主人士的一些关于法制建设的正确意见当作反动言论和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

(四)重建并发展期(1976年10月-现在)1976年,以“四人帮”的被粉碎为标志,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得以结束。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这标志着新时期我国司法制度的重新建立。

我国司法制度的的基本原则:

1、司法独立:①司法权独立②司法机关独立③法官独立

2、司法公正

3、司法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4、司法平等,其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宪法原则在司法制度领域中的体现。其含义是:①在适用法律上不允许有特权②在适用法律上不能有歧视

5、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审判制度:

1、人民法院的性质与任务

2、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

3、法官制度

4、审判程序;

(二)检察制度: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与任务

2、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

3、检察官制度。

进一步完善司法制度: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权力过于集中:司法机关集审判、执行(刑事执行除外)、行政管理于一身,失去制约监督、妨碍司法公正、滋生消极腐败、阻滞司法效率。

(二)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爱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干涉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法官的行政隶属性和法官专业化素质的缺失

(四)公众对司法信任的普遍缺失

(五)监督机制弱化。

二、完善的主要方面:

(一)建立确保人民法院充分履行审判职能的现代化管理体制:传统审判权在运行中呈现行政化管理的模式,审判权与行政管理权交叉融合的现象,它成为制约审判权独立行使和司法高效的一个制度性障碍。

(二)建立内外部司法独立构架,切实保障司法的独立性:一方面,要改革地方行政机关管理司法机关人事的制度,建立统一的审级司法委员会审批辖区内各级司法机关人事的制度。另一方面:要改革省级以下地方行政机关管理当地司法机关财政经费的制度,建立省级司法机关和省级财政机关统一管理地方司法机关财政经费制度。①要推行科学、合理的司法经费预算制度,保障司法的各项经费,改变过去司法机关向财政要饭吃的困窘局面②把上级财政和本级财政在“分灶吃饭”体制下各自承担的经费,统一上划到省级财政,由省级财政机关和省级司法机关按照具体预算,通过银行直接下拨到各地司法机关,越过当地行政机关,从经费上摆脱行政机关的制约③省级司法机关和省级财政机关根据预算,对地方司法机关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三)坚持增进我国的司法信任与促进公正、高效、权威相统一。首先,要坚持司法为民,实践司法的人民性。其次,要强化司法公开与司法民主,增进公众对司法的参与。再次,要加强法制宣传,扩大司法的积极效应。最后,要积极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着力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

(四)建立法治原则下的科学、及时、高效的司法监督和司法救济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司法权的内部监督,确立明晰的审级监督、电诉监督、审判监督等制度,通过加强审判管理开始实行审判流程管理方式;另外还要保证刑事侦查机关不得抵制或规避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强司法权的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监督体系。第一,必须自觉地将法院审判工作置于人大的监督之下,任何将独立审判与司法监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第二,必须规范司法监督,人大应依照宪法和法律的授权进行司法监督。

军事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内容:维护国家军事利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及从严治军是我国军事制度的基本原则。

我国军事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防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军队基本工作制度和兵役制度。

高度集中统一原则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派生出来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

1、要完善保证军队高度集中统一的法律规范;

2、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

3、要实行党委集中统一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即军政首长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所属部队的政治思想、执勤训练、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作战等各方面全面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军政首长有随机处置权。

我国军事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军事制度面临的问题:

1、整体现代化水平不高

2、军事工业体系效益比较低

3、军事院校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

4、军事法制建设还需不断完善;

二、我国军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1、始终坚持军事制度的中国特色,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以适应新军事革命和高科技战争的需要为目标,推进军队,包括军工体系的全面改革

3、以世界军事制度变革为借鉴,实现中国军事组织体制的跨越式发展

4、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完善军事法规。

篇2:党校政治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他产生于民主革命时期,正式形。成于新中国成立时。

2.政治协商会议的概念:指的是我国各党派、人民团体和其他武当派人士,就国家的大政方针、各族人民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等问题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制度。

3.政治协商会议的产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结果。

4.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发展:1949.9-1954.9,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的人民政协,代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1954.9-1966.5,文化大革命发生前,人民政协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1966.5-1978.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是人民政协陷于瘫痪时期;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政协步入历史的新时期。

5.人民政协的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建国初期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具有党派行的阶级联盟;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6.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7.政治协商的作用: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8.政治协商的内容: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9.民主监督的内容:国家宪法与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共中央与国家领导机关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他工作人员旅行职责、遵纪守法、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参与政协的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10.民主监督的特点: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他的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因而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而是一种民主监督;所实行的民主监督能够充分反映社会各家人民群众的意见;提出的建议敢于坚持原则,直言不讳;比较中肯,符合实际,可行性、可操作性强,能较好的改进当和政府各项工作。

11.参政议政的内容: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12.人民政协的主要任务: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政协工作;坚持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开展工作,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切实做好个方面的团结工作,不断壮大对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将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

13.参加政协的界别: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无党派人士、中欧能改过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农业界、教育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医药卫生界、对外友好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门人士、特邀人士。

14.人民政协的单位和个人的权利:密切联系群众;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重殴能股份发表意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权利;有声明推出本会的自由。

15.人民政协的义务:遵守人民政协章程;遵守和履行决议;如果违反,给予警告处分等,不服可以请求复议。

16.全国委员会的组成:每届的设置经上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同意后,由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在每届任期内,如有必要增加或变更时,由本届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每届任期5年,每年举行一次。可临时召开。设主席一人、副主席、常务委员若干、秘书长一人。

17.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职权:修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选举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人民政协的重大工作方针、任务病做出决议;参与对公家大政方针的讨论,提出建议和批评。

18.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常委会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主席会议每月举行一次,不定期各种专题的座谈会。

19.常委会的职权:解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监督章程的实施;召集主持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届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会议选举主席团主持;组织实现《政协章程》规定的任务;执行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决议;审议重要议案;根据题意,人面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决定政协全国委员会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变动,并任免其领导成员。

20.地方政协委员会职权:选举地方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听取和审议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有关决议;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重要问题的讨论,提出批评和建议。

篇3: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及其转型

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及其转型

(一)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状

要讨论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 需要首先理解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及其演变。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北洋军阀政府及其继任者———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以虚假的总统制宣告了封建独裁制度的终结;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大体上宣告了独裁专政统治与国家混乱的终结, 并代之以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从1949年 (确切地说, 是从1957/1958年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开始) 到1978年, 中国的本土政治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 曾被严重破坏甚至完全取代———催生的政治行为, 宣示了这个新生的政权本质上依旧属于集权主义, 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转变为所谓的“新威权主义”, 即由中国共产党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引发的政治变革后新的政治形态。

当我们粗略地审视历史, 可以得到这样的发现:新中国成立之时, 正值二战后去殖民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而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则大体上吻合1974年由葡萄牙开始的所谓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那场政治风波, 显然与同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冲击不无关系, 并使“民主”一度成为中国政治话语中的敏感词。持续性的、大规模的、非理性的民众动员和个人崇拜等政治行为不仅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 而且还可以从中国政治文化中得到解释。

作为“儒教文明”的核心国和“以一国自成文明”的国家, 中国历史从未中断过 (例如, 历经中华中央帝国体系、君主制度、帝国沉浮与王朝更替、分分合合) , 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历史, 造就了中国政治文化超强的韧性。历史的延续性不仅使文化的传承成为可能, 而且还使其政治实体保持了独具一格的政治文化和特性。如果人们对中国政治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那样强烈地坚持和捍卫中国的自主独立地位。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 中国政治建设———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始终跟随着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一些路线———不管正确与否、多么曲折———而发展, 因为与全盘地接受或听从别国提供的成套经验相比, 中国更善于、也更愿意由自己进行独立的尝试, 不管多么曲折、坎坷。从历史上看,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更多地是扮演着同化者而非被同化者的角色, 即使在异族占据统治地位时也是如此。在此基础上, 更多的情况下, 中国是潜移默化地而非武力地向外传播自身的文化。可以想见,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会随着中国实力的持续提高而提升。一国国家实力的上升, 必将会在它的政治文化转型方面反映出来, 并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有力地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二)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政治信任与公民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冷战结束、全球化迅猛发展以来, 中国政治及政治文化在形式上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是公众的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已然发生了和仍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决策者在进行民主政治建设时, 应予以慎重的考虑。

1. 乡村地区的政治信任。

中国香港学者李连江曾就当代中国乡村的政治信任问题进行调查、采访, 并得到了一个极为奇特的研究结果:中国农民“相信中央政府的意向是好的, 但对政策的执行能力深表怀疑”。也就是说, “尽管有一些农民认为中国是集权国家, 但更多的人相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对1999年—2001年在中国四个乡村所作的采访和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 他把上述行为的原因归结为:首先, 许多中国农民对中央政府持信任态度意味着当前政权还有着相当的生存空间, 因为底层民众的不满还没有引发对政治进行深刻变革的要求;其次, 既对中央政府的意图表示信任, 又对地方政府对中央决策的执行力表示怀疑。

不过, 上述解释是值得辩驳的。首先, 依据阿尔蒙德的分类标准, 中国政治文化属于依附型政治文化。“文化的实体塑造了社会的社会化进程, 个性反过来又会塑造着文化本身”, 因此, 历史以来的中国依附型政治文化只不过是给专制、独裁、极权主义和集权主义等政治形态提供某种土壤而已, 特别是当中国本身处于强国从而能够把它的统治秩序远播疆域之外时, 就像鸦片战争前的清帝国那样;大国地位反过来强化了它的政治文化。因此,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中国农民展现出的这些政治文化特点, 绝不仅限于他们, 而是普遍地存在于中国所有的阶级、阶层。其次, 尽管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的主要部分, 但是, 不管是政治或经济地位, 还是影响, 他们都不具备必然的主导能力。由于监督和公共权利的缺失, 农民抗对地方政府的能力是很值得怀疑的, 即使是以中央政策为名。在他们看来, 国家的真正代表是中央政府, 而非或不包括地方政府, 就像王朝帝国时期中国农民起义更多意在反官而非颠覆朝廷那样。

2. 基于互联网的政治参与。

也许“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政治依旧没有成为英国权贵们热议的话题”的说法很值得怀疑, 但是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 尤其是20世纪以来一直很高却是可以肯定的。学生运动就是典型的代表, 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的突出特征之一。新中国建立前, 典型的例子有1919年的五四运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新中国建立后, 典型的例子有1976年的四·五运动, 以及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场政治风波。学生在每一次运动中, 清晰或模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涉身到政治斗争之中, 某些事件甚至还成为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 如1919年五四运动。如今, 学生运动的高潮已经成为过去, 但中国青年学生———尤其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并没有完全地远离政治。相反, 他们始终在民族主义先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舍此就难以解释为什么像反美主义、反日主义变得如此强烈。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以及随之而来的中国国力和对国际事务影响力的提升, 中国民众的自信心也大为提升。此外, 中产阶层和各类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两个重要指标———也取得了持续的发展, 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活动的领域涵盖了从政治、外交、经济、军事, 到教育、环境、卫生和文化等等各个方面。其中大众传媒, 尤其是互联网络是它们发挥影响的主要阵地。由于聚集了各种阶层、部门、行业、职业、年龄的群体, 并在其中分享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各种想法和观点, 互联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监督角色。在互联网的压力下, 一些政治议题甚至不能不加以修改, 或至少给予前者更多的注意。2005年的物权法草案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 即使是外交事件也极易受到公众舆论越来越大的影响。2008年3月在巴黎发生的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事件, 由于相关信息不再由中法外交部所垄断, 事态的发展也就不能很好地由中法两国政府所完全左右, 并对中法关系一度构成严重的挑战。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狭小。互联网的存在更加剧了这一情势。诚然, 知道某个人对某一问题的态度并不能使我们可以预知他 (她) 在问题发生时的真实立场。这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尽管个体的影响力一般是相对低微的, 但是特定的群体, 比如互联网用户, 却拥有很高的影响力。互联网并非政治参与的唯一途径, 其作用也不能无限夸大, 但它却极有可能是当代中国公民最有效、最适宜的政治参与渠道。可以认为, 只要中国经济的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保持相对高的速度, 健康的价值观连接着个体间的高度信任, 那么, 互联网和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将是可以预见和预知的。

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及其挑战

正像英格尔哈特与卡尔巴罗指出的, 尽管文化的内核和文化的差异都是相对稳定的, 但特定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却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发生变化。中国政治文化也是如此。亨廷顿认为, “西方文明是西方与现代的统一。非西方文明一直试图在非西方化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 但是, “这种努力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而且其努力又是不可复制的”。在他看来, 只有日本取得了成功, 把自己塑造成了西方独一无二的伙伴国。

那么, 在传统政治文化处于转型之际,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又该如何呢?一方面, 在中国内部, 仅从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的特点就可以看出, 中国政治文化大体上仍旧属于依附型政治文化, 即使更为复杂的公民参与并不是那样的简单, 也不尽然地类似于农民, 其代表性却是不容忽视的。此外, 中国政府自身又确实存在着推进改革的意图, 这正是政府与民众———尤其是那些改革派民众———互容合作的共同基础或所谓的“胜集”所在。另一方面, 通过国外向中国国内施压的方式,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全球化和中国与外国之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存 (在沃尔兹看来, 冷战后的相互依存难以与一战前的水平相比, 并且还意味着更大的不平等) , 对中国产生越来越大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不管人们怎样争论, 中国的崛起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这对我国更有效地抗对外部敌对政治力量无疑是极为有利的。但是, 一些西方学者也指出, 尽管“在后冷战自由主义胜利二十多年之后, 由于旧有的、反自由主义的回潮, 尤以中国和俄罗斯为最, 美国外交政策正在发生转变”。在他们看来, 自由民主化的推动力事实上较之以前反而更为强大了。美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地位, 单凭军事能力就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 美国外交政策就是依赖着它的军事武器”。由于中美两国政治制度的迥然相对, 来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外部政治压力仍将持久而强烈, 中国政治及其政治文化的转变的外部压力也将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 其变化的可控因素也就主要取决于内部。此外, 中国国内的政治力量变迁和政治文化也处于转型之中。这样, 外部力量在民主化、全球化等拉动下与内部力量的接触不断深化, 及至外部因素内生化、内外力量的破坏性合作, 都将对我国当前和将来的政治秩序的稳定及其转型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篇4:党校政治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摘要:政治传播作为一种有效的政治治理手段,其目的在于促进政治发展,其中,对政治传播的成效分析是考察政治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从政治发展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政治发展,推进了我国政治一体化、政治制度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关键词:政治发展;政治传播;政治一体化;政治制度化;政治民主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政治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但一般都能形成这样的共识:即政治发展意味着一个向上和向前的过程。与中国的社会转型实际相结合,政治发展的涵义可以理解为,民族独立国家形成和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政治体系的合法化、民主化与现代化的过程\[1\]。政治发展一般包含三方面因素不断成长的过程和结果,分别是政治一体化,政治制度化和政治民主化。而政治传播是政治的“喉舌”,政治传播是一定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实施的一种活动和手段,不仅服务于政治,也“负载”着政治\[2\]1。具体而言,政治传播指的是政治传播者通过多渠道、多媒体、多符号传播政治信息,以推动政治过程,影响受传者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对策\[2\]32。由此可以得知,当政治传播的主体是国家、政府、政治组织或者政治组织的代理人的时候,政治传播便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政治治理手段,以之促进政治发展。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作为体制内的政治传播主体——国家、政府、执政党以及主流媒体通过有效的政治传播已经和正在力图大力推进着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从政治发展的视角来对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的成效进行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政治传播有效增进了中国的政治一体化,有序促进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化以及有力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政治传播有效增进了中国的政治一体化

政治一体化要求政治权威的理性化和保持政治权威的整合度,这是政治发展的必经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政府能力的正向累加和凝聚。当前我国政治传播中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内容和方式反映的正是我国政府能力的状况,当前我国政治传播的施予主体主要指体制内主体,包括国家、政府、执政党和主流媒体,这些施予主体在政治传播过程中,其传播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由内及外,而其传播内容又多呈现出政治性、权威性、支配性、 严肃性和全局性的特征,因此有效促进了我国的政治一体化。

首先,它促进了我国政府政治整合功能的增强。政府政治整合功能增强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政府需要一个享有较高权威的领导集体,体制内的政治传播主体(主要指国家、政府、执政党、主流媒体)是当代中国政治传播活动中占支配性地位的行为主体,尤其是体制内的主流媒体。以主流媒体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将中国领导集体的意志和领导能力的活动视为最重要的传播内容,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凝聚力的增强等关乎中国社会全局的大事件作为最主要的传播内容,并依靠主流媒体的优势地位和权威影响,强化和增进我国领导集体的领导合法性,使我国领导集体获得了人民的广泛认可和认同。

其次,它促进了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发展。这既表现为一方面切实增进了政府的执政效能,又体现为政治传播已然成为了我国政府执政的一种新手段。政府的执政能力包括动员能力、贯彻能力、调控能力和革新能力等等,体制内的传播主体最经常使用的传播方式便是政治宣传,通过政治宣传来达到政治动员的目的,政治宣传已然成为我国政府增进执政效能的必用武器;又比如政府执政能力还包括舆论调控能力,而对社会舆论走向的引导恰恰是体制内政治传播主体政治传播的一个主要任务。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之中,政治传播本身又成了政府有效执政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三,它对于我国政府平稳处理重大政治问题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这种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良好的政治方向引导,政治背景铺垫,参与政府过程等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政治传播在政治方向的引导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到世纪之交又遭遇“法轮功”在全国范围内的兴风作浪,政治传播对于舆论的调控和引导对稳定我国政治秩序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又比如2003年肆虐全国的SARS事件,政治传播的有效努力又为我国政治秩序的稳定作出了贡献等。

二、政治传播有序促进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化

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活动和程序取得社会认可,并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过程。制度化程度低或缺乏会影响到政治系统自身结构的稳定性\[3\],西方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 这样,政治制度化就被界定是一个为了政治体系的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合法性)和稳定性(秩序)的过程,并提出了衡量政治制度化水平的四个标准,即“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内聚力”\[4\]。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一直重视和努力推进着我国政治制度化的进程,政治传播在加速我国政治制度化进程、提高我国政治制度化水平等方面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首先,政治传播加速了我国的制度化进程。社会转型追求社会的有序化,社会的有序化势必要求社会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你每天一打开报纸、电视或者电脑,扑面而来的就是类似“现代化的中国是法制化和法治化的中国”, “宪政是保障我国政治秩序的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要注重制度创新”的话语,它一方面表明政府对于政治制度化意义的高度认知,又体现出推进我国政治制度化进程建设的迫切性,同时更重要的是政治传播主体通过对关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生等诸多事件和现象的关注、追问与思考,使得有关当局在获得信息、直接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不得不加速思考如何进行决策,使得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纳入到规范和正常的渠道中来,尤其是将潜在的反体制的力量囊括进制度本身,从而避免了其与体制的日益疏离,避免其走向社会和秩序的反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政治传播的介入,我国政府的政治制度化进程在提速,政府的行政已经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多的制度空白区也陆续得到填充,此类政治传播无不体现着“任何实践活动,无不包含着‘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5\]的要义。

其次,政治传播大大提高了我国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水平。政治传播提高我国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水平的表现主要有:政治传播对于政治制度化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使得我国人大立法职能和各级政府的行政立法职能的效率要求更高,科学的、客观的和合理的政治制度化要求我国的立法队伍必须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政治传播对先进国家制度化情况的引入有助于形成我国政治体系制度化可参考的经验;政治传播对于政治制度化过程的传播使得政治制度化进程之中的参与主体增多,一个集思广益的制度的形成更能体现普适性;此外,政治传播对于政治制度化进程的传播还可以不断地在实践中来检验我国政治制度化的质量。以WTO立法问题为例,在我国加入WTO组织之前,我们政府每逢相关场合必谈WTO规则,使得更多企业和民众主动去了解WTO规则。而主流媒体铺天盖地对于WTO规则的引入和解释,也成为我国国内立法与其配套的重要参考,同时,当局也在不断审视以前制定的国内法律能否适应新形势的检验标准,我国与WTO立法的衔接过程也是我国各类专家广泛参与的过程,这样的进程每走一步都使得我国政治制度化的水平向前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政治传播有序推动着我国的法制化向法治化的进步。如果法律不能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6\],政治制度化的内涵不仅仅要有各种各样的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实现这些制度调整各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功能,制度再好,束之高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政治传播在这方面作了持续的努力,例如对于制度与法律的解释以及广泛宣传,让公众懂法;对于具体案例的深入报道及呼吁,让公民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政治传播对于影响法治化因素的传播,有利于当局廓清法治化障碍,为我国法制化向法治化的顺利转变扫清道路等。

三、政治传播有力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是选举民主和自由民主的有机统一,它意味着公民参与的扩大和选举政治的实现,以及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政治民主化状况的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就是政治参与,而政治传播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政治民主化,从中国的社会实际来看,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对于提高我国民众的政治参与水平起到的作用尤为明显。

首先,当代中国政治传播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政治传播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政治社会化,通过政治传播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7\]。当代我国政治传播无论是从传播形式,还是传播内容都加强了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宣传,包括民主意味着什么,中西方民主差别,民主的实现形式等等,使得民主观念得以在公民头脑中形成,并且通过政治动员训练人民的民主参与实践。

其次,当代中国政治传播使得我国国家机构的行为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公职机关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是政治传播的一个重要使命,也是政治民主化的基本要求。政治传播的传播内容的重点就是要对国家机构的活动进行传播,并通过这种传播使得国家机构的行为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通过政治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治上的“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作业”,推进了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探讨和信息公开法制的建立,有利于保障市场主体和公民的知情权,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前提条件,突破了以往的暗箱政治、幕后政治,推动民主政治的形成。我们已经看到,目前各级政府推进的听证会制度和政府上网工程,确实是体现政府行为民主化的有益尝试。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传播极大地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指的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行为。政治参与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政治体系的民主化程度,是政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使得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其奠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心理基础;其次,政治传播对于公民参政议政知识的宣传训练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技能;再次,让人评论是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之一,尤其是新媒体的政治传播,比如我们熟知的网络微博为公民提供了一个个自由评论和表达的公共平台和渠道;最后,政治传播对于民主进程的有效监督,又保证了民主效果得以实现。这些都表明,当代中国的政治传播不仅为我国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提供了知识储备和心理基础,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参政议政渠道和平台,并为广泛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新机制。

\[参考文献\]

\[1\]谢庆奎.新中国政治五十年的政治发展\[J\].理论学习与研究,1995(5):1218.

\[2\]邵培仁.政治传播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孙关宏.政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96297.

\[4\]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1222.

\[5\]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M\]. 杨栎,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3.

\[6\]洛克.政府论:下篇\[M\]. 叶启芳,翟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2.

篇5: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2人大制度的主要原则: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民主集中制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宪法规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谓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纵向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直下而上整个国家权力机关系统中居于最高一级。他是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集中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他所制定的宪法、法律、决议,全国各级国家机关,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全国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横向而言,在最高一级的国家机构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应处于最高的、首要的地位。无论是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他负责,即从属于他。总之,按照宪法规定,从中央到地方,没有一个国家机关可以超越全国人大,也没有一个国家机关能同全国人大相并列。

4全国人大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在每次全国人大开会时,向大会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罢免常委会组成人员,改变或者撤销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另一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军委也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他们的工作。

6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为了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更有效的行使国家权力,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设立若干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的辅助性机构,从事某一方面的专门性的工作。

7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组成与职权: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按照行政区域分别设立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8人大代表的权力,除了最基本的与会全以及在个人大中的审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之外主要还有以下的九个方面。

提案权、提名权、建议批评权、询问权、质询权、视察权、发言表决免责权、人身特别保护权、物质帮助权

9坚持与完善党对人大的领导:①党组织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②党组织不包办人大工作③党组织带头尊重和遵守人大所制定的法律和决议 10怎样理顺共产党组织和人大的关系?

①共产党组织必须对人大实行政治领导②党组织不包办人大工作③党组织带头尊重和遵守人大所制定的法律和决议④共产党组织也应该接受人大的宪法监督

11选举:是指某一社会群体中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按照既定的方式和程序,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若干人员担任某项公职的行为。

12选举制度的涵义:①广义上说,指有关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的制度②中义上说,指有关选举各类国家机关组织人员的制度。③狭义上说,专指有关选举国家代议机关组成人员的制度。

13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14国家行政的特点:①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②国家行政活动兼具社会性与政治性③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性④国家行政权力的强制性15国家行政制度: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的规范。国家行政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16行政组织体制的设置原则:设置原则、需要原则、精简原则、统一原则、依法原则、效能原则

17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18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而实施的全面监督与督促。行政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正确使用行政权力,防止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19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问题、完善体制

现状与问题:

①行政问责通常只关注那些人命关天的重大事件,对于一些影响力,大众关注度相对较小的事却不问责

②行政问责关注的更多是安全事故领域,对其他领域中担负领导责任的过失现实中关注的相对还比较少

③行政问责只是针对滥用职权的违法行政行动,而对不作为的行政行为关注不足

目前我国政府机关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问责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应是行政正职“即一把手”。可是在一般具体行政行为当中往往是由副职在事发后承担领导责任,正职却没有承担起与其权利对等的领导责任。另一方面,只处理有关问题的直接当事人,而对其负有相应过失责任的上级领导却不问责

完善机制:

①基于权属关系的内部负 责,主要是由上级领导机关队负责人的追究制度

②行政体系内的专门机构的问责,如检察、审计机关对责任者的追究 ③行政体系外部的问责,如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等 ④权力机关的监督,及人大的监督

20行政法规:特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21省级人民政府的地位:既包含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类人民政府,建国之初,他曾受大区人民政府或军镇委员会的管辖,1952年底以来,则一直是中国最高一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22行政公署:为了既避免增加政府层级、又能使地方政府的上下管理相互衔接,在有些省、自治区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设立不是一级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必要的。这种派出机关一般被称为行政公署。

23国家公务员: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即各级政府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24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制度。

25民族区域制度的特点和优点P271:

特点: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

优点: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的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全。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2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民族立法权、变通执法权、经济自主权、财政自主权、文化自主权、语言文字自主权、组织公安部队权、干部任用优先权

27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根据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自己国家的一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28如何健全完善党的领导机制?

①完善党的领导者的产生方式。逐步扩大直接民主的范围、选举中引入竞争,逐步取消选拔制度。

②推行书记任期制。可规定书记和地方各级党的领导者的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③明确划分各级党组织的职能与权限,实施重大事务全体党员公开表决制度

④改革监督领导体制,改革地方纪委难以监督同级地方党委及其领导成员的现状

⑤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实现从政策型领导向法治型领导方式的转变。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新领导格局。

29政治领导:指的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

30组织领导:就是通过党的干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

31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他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其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32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党中央负责人,由中央全会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选举产生,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33党组的范围和任务:

范围:现行党章规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党组。

任务:主要是负责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

34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①规范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是政治领导

2善于领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②加快关于政党制度的立志工作

1使多党合作有具体法律可以

2明确各政党与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

3明确执政方式与参政方式

③不断健全,拓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渠道

④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篇6: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考试所用教材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浦兴祖,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三、考试相关概念、知识点、复习题、例题归纳

考试重点内容为平时作业、书本知识等。

导论:

这部分是全书的总括,主要介绍本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学生应当首先明确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和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以及学习此课程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剖析,把握我国政治制度在新世纪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的内容。是此书的重点章节。

重点1:政体与国体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重点2:政治制度的涵义与内容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从我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的角度,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为何能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重点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成、职权的相关法律规定。要从历史的角度来全面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沿革。

重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重点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原则是: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根源、所有者。人民为了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力,通过普选,将全部国家权力委托给自己选出的代表,让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去统一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又通过选举或决定,代表人民将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军事领导权、国家元首权分别委托给它选出的政府、法院、检察院、中央军委、国家主席等国家机关,由它们各自行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灵魂、基石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来实现的。坚持和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三)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的原则。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说,民主集中制既是一种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活动原则。作为组织原则主要体现在三组关系上:第一,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与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授权者与受权者的关系,所有国家机关都必须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以保证国家机关的民主基础。第二,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本级的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从属的关系,即其他国家权力机关产生于、从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获得权力的委托,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正是在这个权力关系的意义上,我们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又体现为“议行合一”的原则。同时,在不同国家机关之间实行必要的分工,以便充分发挥各个国家机关的效能。第三,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按照法律规定,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重要体现在国家机关的决策过程中。

(四)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原则。重要表现为: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全国人大中个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中,都应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了解:中国行政区划的沿革、现状、变更及其审批

掌握: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组成、职权、会议、工作机构;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建立及其意义、地位、组成、职权、会议、所属机构;乡级人大主席团和主席、副主席;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 重点1: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 重点2:人大立法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第三章:选举制度

学习中国的选举制度时,要在深入理解选举制度的有关规定及其法理依据的基础上,注意联系中国的选举实践,加强对选举工作的了解。重点1:选举与选举制度。重点2: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一、普遍原则。即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地普遍性。

二、平等原则。即指每个公民,都在平等地基础上参加选举,不允许任何选民有任何地特权,也不允许选民受到任何歧视。

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由选民直接通过投票等方式,选举产生国家代表机关地代表。

四、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指选举人采取不公开地方式,在选票上只注明自己选中地人,而不签署自己的姓名,并亲自将选票投入密封的票箱。

五、差额选举原则;是指提供投票的侯选人数多于应选代表数的一种选举方式。

重点3:主持选举的机构。

第四章:中央行政制度

本章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我国的中央行政制度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使我们对国务院的职权、组织机构和行政方式有了系统的了解。学习本章内容必须与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国家元首制度结合起来,从国务院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性质的历史沿革来重点掌握目前国务院的性质、地位、职权和行政方式。通过中外制度比较了解、掌握我国中央政府的具体构成,行政与国家行政制度;行政组织体制的设置原则和结构模式;行政领导体制;行政监督体制;国务院及其部、委的行政立法。重点1:国务院的职权与地位

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向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八、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九、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十一、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权利;

十二、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 建置和区域划分;

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十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十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重点2:行政内部监督

第五章:地方行政制度

本章从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的地方行政体制。我国的国家组成形式是典型的单一制,决定了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是中央集权的权力配置关系,因此,学习本章要熟悉单一制的有关理论,要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地方政府的地位和职权。地方政府的权力行使关系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地方各级人大之间的关系,因此,学习本章要结合我国的中央行政体制和地方人大制度的相关知识。重点1:单一制国家与邦联制国家 重点2:行政区划审批权限

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和变更;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国务院:审议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审议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地的;审议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审议批准凡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授权,审批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批准变更时,报民政部备案);审批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第六章:国家公务员制度

学习本章内容,要注意结合中国干部管理制度的历史与实践,通过比较(包括与西方文官制度、中国传统的干部管理制度的比较)加深对中国公务员各项制度的认识与理解。人事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于1954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曾起过积极作用的中国传统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中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中共“十三大”在总结历次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于1993年8月开始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可以预见,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公务员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干部----公务员制度将会进一步完善。

重点1:公务员权利与义务 我国公务员暂行条例里在规定了公务员有8条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8条权利(一)非因法定事由和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职或者行政处分;(二)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三)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四)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

(五)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提出审诉和控告;(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辞职;(八)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休息、退休的权利。

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政治原因,应从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历史渊源,以及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理解我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赋予其自治权的原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因此对本章内容的把握,要从与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的职能比较的基础上进行。

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及建立的依据。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客观依据是:第一,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集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第二,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应我国民族分布复杂的特点。第三,中国各民族在反对帝国主义、分拣注意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给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第四,中国社会和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重点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点和特点。

优点:其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地权利。其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与安全。其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八章:特别行政区制度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一国两制”原则的具体实施,是解决中国历史遗留问题的具体方针。我们要从有关香港、澳门的历史,以及中英、中葡会谈的过程,来理解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要在对比大陆地方政府职权的基础上,重点掌握: 1.特别行政区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及基本涵义。

一国两制

2.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地位与职权。

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基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执行;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局正副司、局长等主要官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和公职人员;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代表特别行政区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批准向立法会提出的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动议;根据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和提供证据;赦免或减轻刑事犯罪的刑罚;处理请愿、申诉事项。3.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官。

第九章:多党合作制度

本章介绍我国政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以我们要重点掌握: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产生的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一)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也不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两党制或多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苏联实行一党制,除苏联共产党外,不存在其他政党。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外,还有8个民主党派存在,并且有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历史和经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党制和多党制,各党派为了本党的特殊利益轮流执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掌握政权上的竞争关系。

中国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具有的特色。表现在:

第一、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不是西方那种在朝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的关系,而是友党之间的合作关系。

第二、一党执政,多党参政。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不存在西方那种轮流执政的关系。

第三、平等独立,协商监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各党派的关系是平等独立、协商监督的关系。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和保护,享有赋予的权利与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确立了健全的民主协商机制和相互监督机制。

第四、结构多无、目标一致。我国的正常制度从结构来看具有多元性:共产党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而民主党派代表一些特殊阶层、特殊群体的利益。各民主党派及其所代表的特殊阶层和特殊群体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或爱国者,因此在根本利益上他们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二)优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具有诸多优点。

第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主党派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和向中国共产党提出批评与建议,有利于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第二、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步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为民主党派所代表一定阶层和集团拓展了参政渠道,能使国家更好地解决好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利益格局的冲突与失衡,保证社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第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集中各阶层、各不同利益群体的意志和智慧,使党和政府在把握社会脉搏、了解群众呼声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方针政策,从而实现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这一制度也有利于民主党派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自觉地社会主义民主、和谐的政治局面。

第四、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民主党派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起到其它组织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利于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容和方式。4.民主党派参政的方式。

民主党派的参政方式:

(一)参政议政。是指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参政议政的方式主要有(1)参加国家政权,(2)民主协商;

(二)民主监督。主要是指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

(三)服务沟通。是指各民主党派为建设物质文明服务,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以及通过各种渠道沟通它们所联系的一部分人民群众同党和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政治协商制度

本章介绍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职能;人民政协的组成和组织体系以及如何继续完善政治协商制度等。重点掌握:

1.政治协商制度的涵义与特点

政治协商作为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民主政治制度创新。作为我国特有的民主形式,政治协商具有三个鲜明特点:

一是参与的广泛性。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是不同民主形式共有的价值追求。但是公众的政治参与总会有限。因此,扩大经常性、制度化的民众参与渠道,对发展民主更具实际意义。由各党各派、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经常就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重要人事问题进行协商讨论,为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

二是民主的包容性。通过政治协商维护多数人的选择,尊重并保护少数人的权利,使不同的意见特别是重大问题上的不同意见都能得到表达和尊重。这种民主的包容性特征既体现了兼容并蓄、和谐共融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顺应了政治文明发展趋势。

三是民主的有序性。历史经验表明,无序的民主意味着统治能力的匮乏和执政危机。政治协商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有组织地扩大民主,是在团结的前提下发扬民主,在民主的过程中增进团结,是一种广泛的有序民主形式。政治协商制度的上述民主特点表明它是一种新型民主形式,是民主制度创新。

上一篇:巴黎圣母院观后感600字作文下一篇:党代会筹备、召开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