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小抄

2022-10-29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或从事某一工作的人员起到约束作用,这是他们行动的标准和依据。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收藏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小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小抄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填空题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核心是坚持人民对国家的领导权。

2.1954年9月15—2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选举法》,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3.现有的宪法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形式上的宪法和实质上的宪法两大类型。

4.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均需具备5年以上的党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委员通过互选方式产生。

6.按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要是礼仪性的机构和职位;国家主席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最早设立于1954年,此前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8.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对当地工作享有全面领导权、最后决策权、人事提名权和全面负责任的“三权一责”模式。

9.我国最早设立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晚设立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 10.1994年中央决定将原有的14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杭州、济南升格为副省级市。目前的副省级市共15个。

11.我国目前规定的少数民族夫妇生育子女的数量,一般是二个或三个;边境地区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特别稀少地区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三个以上。

12.我国目前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苗、瑶等民族。

13.在国家结构问题上,孙中山主张实行单一制,建立自由统一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反对联邦制。

14.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公开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的主张。

15.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对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

16.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专门反贪肃政的机关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行政长官负责。另设律政司主管刑事检察工作,不受任何干涉。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判机关由最高法院、地方各级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法院构成。

18.最高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地方各级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

1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包括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 20.我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役期满,可以改为志愿兵,也称募兵制。

21.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就具体事物进行的协商主要采用以下一些形式:民主协商会;高层谈心会;双月座谈会;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随时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具体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或约请中共中央负责人交谈。

22.中国干部任用制度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考任;选任;委任;聘任。

23.部门公务员管理机构的主要职权有:一是录用权;二是考核权;三是奖惩权;四是升降权;五是任免权;六是辞退权;七是其他人事决定权。

24.宪法和有关法律对选举人权利做了两个方面的规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5.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

A宪法制度 B国家元首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A柔性宪法 B协定宪法 C语义性宪法 D成文宪法 3.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 A全国人大 B司法部 C国务院 D中共中央

4.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5.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 6.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7.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 A17岁以上 B18岁以上 C19岁以上 D20岁以上 9.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B)

A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三级制 B单一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10.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D) A4700万 B5700万 C6700万 D7100万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B) A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总理 D政协主席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的年龄要求是(A)

A年满45周岁 B年满46周岁 C年满47周岁 D年满48周岁 13.中国的中央行政机关是(D)

A中共中央书记处 B中共中央常委会 C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 14.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是(D)

A中共中央 B人大常委会 C人大主席团 D国家主席 15.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B)

A半月召开一次 B每月召开一次 C两月召开一次 D每季度召开一次 16.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是() A人大常委会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 D外交部 17.目前国务院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进行。

A行业协会 B国家贸易委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D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8.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臵最多有()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C五级 19.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单位一般是() A区 B乡 C村 D县

20.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城市的主体是() A镇 B县级市 C地级市 D副省级市 21.我国目前已经识别的少数民族有(C) A53个 B54个 C55个 D56个 22.目前全国大约有少数民族干部(A)

A270多万人 B280多万人 C290多万人 D300多万人 23.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B) A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 24.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提出针对的是(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25.特区行政长官由(B)任命。

A.选举委员会 B.中央政府 C.全国人大 D.全国人大常委会 26.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是审判(C)人员犯罪的法院。 A.正团职以上 B.副师以上 C.正师职以上 D.副军职以上 27.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数额是(B) A5万元以上的 B10万元以上的 C15万元以上的 D20万元以上的 28.我国法官必须具备的年龄条件是(D)

A年满20周岁 B年满21周岁 C年满22周岁 D年满23周岁 29.军区按照所辖军事区域的大小,最基层的是(D) A卫戌区 B警备区 C军分区 D人民武装部队

30.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委员可(D)

A任一届 B连任两届 C连任三届 D连选连任 31.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一般(B)

A每两年举行一次 B每年举行一次 C每半年举行一次 D每季举行一次

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的议案,应经全体委员(A)通过。

A过半数通过 B三分之二通过 C四分之三通过 D全体通过 33.到目前为止,政协各级地方委员会已达3000多个,共有委员(C) A30余万人 B40余万人 C50余万人 D60余万人 34.中国的“国家干部”主要包括(D)

A三类人员 B四类人员 C五类人员 D六类人员 35.中共管理全国干部的核心是(B)

A干部监督 B干部任免权 C干部调配 D干部鉴定考核 36.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是(A)

A职位分类 B录用制度 C培训制度 D考核制度 37.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C) A公共权力 B选举制度 C主权在民 D公民权利 38.公民通过其代表进行选举的一种制度是(D)

A等额选举 B居民委员会 C街道办事处 D人民调解委员会 39.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应当由(B)

A职工代表大会 B居民委员会 C街道办事处 D人民调解委员会 40.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应当由(B)

A职工间接选举 B职工直接选举 C职工推选,上集任命 D上级任命 三.名词解释

1.制度: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体系,是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反映和体现。

2.中共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中指导下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党内关系,甚至一切政治关系的最高原则。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一种根本的组织制度。

3.人大代表视察权:主要是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的权力,视察的内容与大会议题及有关内容有关。在实践上,全国人大每次在开会之前,都由常委会组织代表对有关地区和单位进行视察。代表个人也可以进行视察。

4.民族乡:最早设立于1955年。民族乡的前身是《共同纲领》和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的相当于乡的民族自治区。

5.县级市:是在符合国家设市标准的较小地域内设立的城市。总体上说是规模较小的城市,其基本内涵是不设区的市。

6.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共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或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实行区域性的民族自治。

7.“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方针最早应用于香港和澳门问题,但其最早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的。“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而提出的,其后被应用于香港和澳门收回和以后的治理问题上。 四.简答题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那些基本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域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答:1.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2.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3.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4.组织和动员社会5.重视思想工作。 3.简述我国国家主席的职权?

答:对内职权:1.公布法律2.任免权3.发布命令4.荣典权 对外职权:1.接受外国使节2.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3.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4.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1.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2.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3.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的决策权4.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5.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 5.简述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和特征?

答:从性质上看,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行政区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府,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实现。从特征上看,民族区域自治既不同于脱离一定地方区域的“民族文化自治”,也不同于没有具体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治”,而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民族自治,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实际上是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而实行的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结合的自治制度。

5.我国各级检察院的任务是什么?

答: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查权;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察;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察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对于公安机关侦察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法院的审判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6.村民自治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就是让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村民通过民主形式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物。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7.简述中共任免干部的主要程序?

答:1.中共组织部门考察,党委讨论决定。中国共产党拟任用的人员,先由组织部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考察,并写出考察材料,由负责考察的组织部工作人员署名上报党委或党组。2.上级党委审批。在上级单位审批任用决定之前,一般先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对所报批的人员做进一步考察。3.正式任命。对某些必须按照法律程序履行任命手续的职务,中共党委还必须通过有关过程,按照有关官法律规定、由法律规定的组织或国家政权机关举行选举或任命。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答:按照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所谓根本政治制度意味着。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3.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权力的、具有相对低成本和较高可接近性的机构。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也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根本性”。5.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还在于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具有根本的区别。 2.目前国务院主要使用的行政方式有那些内容?

答:1.参与立法2.行政立法3.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4.直接命令5.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6.审计和行政监察7.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8.专项拨款9.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10.垂直管理

3.试述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答:1.民主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2.各民主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6.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政策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4.国家公务员有那些义务和权利?

答: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2.依照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执行公务3.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公正廉洁,克己奉公8.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权利:1.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2.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3.获得劳动报酬和享有保险、福利待遇4.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5.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列》的规定辞职8.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一章绪论

P8邓小平在几次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通过。。。。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P8~P10(论述题)政治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取得的主要改革成果有:(1)、(2)、(3)、(4)、

(5)、(6)、(7)、(8)、(9)、(10)

第二章当代中国国家制度

P2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历史时期。

P27~P28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第一,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专政。。。。。居于领导地位。第三,人民民主专政。。。。有机联结起来。第四,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保证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发展。

P29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是:第一,保卫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第二,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第三章当代中国国家形式和国家机构

P34~P35中国国家结构形式(为什么我国不搞复合制或我国施行单一制国家的因素):第一,中国是一个历史。。。多民族国家。第二,中国是以,。。多民族国家。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结构形式。第四,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完整的保证。

P43中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

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2、议行合一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章当代中国选举制度

P52~P55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原则:

一、

二、

三、四

P56选举委员会是主持选举的机关。

P56规定要求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成员由县级人大常委会任命。

P56选举委员会的职权是:(1)、(2)、(3)、(4)、(5)

P58《选举法》规定可以提名代表候选人的:一是各政党、各人民团体。。。推荐代表候选人。二是选民10人以上。。。代表候选人。

P58有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对与应选代表名额1/3至1倍。

P58代表候选人名单由选举委员会确定。

P6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P65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1)参加大会全体会议。。。审议议案和报告。(2)有权提出议案。。。。国家机关提出询问。(3)县级以上人大代表。。。。人民检察院提出质询案。(4)向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组成。。。提出罢免案。(5)有权依法提议组织。。。调查委员会等。

P6

5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1)人大代表在本机人民代表。。。。但不直接处理问题。(2)人民代表可以。。。。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P67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都有权把米啊自己选出的代表。

P67对于县级人大代表,原选区选民50人以上联名。。。。书面提出罢免要求。

P67罢免县级和乡级的人大代表,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第五章 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

P70~P71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组织形式。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三,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仪行。。。人民的意志得到有效实现。

P7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政治法律地位是:(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处于最高地位。(2)中央其他。。。处于最高地位。

P72~P7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P76立法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表决与通过、公布。

P79~P80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第六章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P93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可行驶审议、决定、任免、监督等15项职权。

P105~P109人民代表制度和西方议会制的主要区别:

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2、法律地位不同。

3、与政党关系不同。

4、人大代表和议员的区别。

5、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不同。

P110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加强和完善。(参考P

8、P23)

第七章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

P12

23、国家主席的法律地位

P124《宪法》规定国家主席行驶下列对外方面的职权:(1)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回国书。(3)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重要约定。

第八章 当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

P129国务院的法律地位:其一:从国务院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看;从国务院于国家所有其他层级的行政机关的关系来看。

P134~P135国务院的职能具体表现为:(1)、(2)、(3)、(4)

P148~P149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容有:(1)国家权力机关。。。行政首长的人选。(2)行政首长全面。。。并对行政首长负责。(3)行政首长须对本机关。。。。担负个人责任。 P152国务院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第九章 当代中国一般地方行政制度

P162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主要有:(1)、(2)、(3)、(4)、(5)

P162县级市人民政府的职权:(1)、(2)、(3)、(4)、(5)

P163乡级人民政府的职权:(1)、(2)、(3)

P182~P184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

1、利益原则和法制原则

2、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3、应当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和责任原则

P185中央和地方的人事关系

P196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参考P34)

P199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制度,是

新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如下特点:

P20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任务

P209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P215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

P240审判制度的原则和内容

1 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

2 我国审判制度的基本内容

P244人民法院的职权

P252我国检察机关的职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290新兵役制的基本内容

P293军队政治工作内容丰富,主要包括:(1)-(5)

P301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活的领导,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的:(第一)--(第三) P312从什么方面改革党的干部人事制度

P316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具有根本不同于西方政党制

度的特点和优势

P319具有重要意义

1 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措施。2 它有利于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监督体系。

3 它有利于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优势和特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 实行多党合作,可以有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5 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P325各民主党派的参政方式

(1) 参政议政

(2) 政治协商

(3) 民主监督

P33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1) 政治协商

(2) 民主监督

(3) 参政议政

P345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P351村民委员会的组成、选举及职权、工作制度

1 村民委员会的组成、选举、任期、罢免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3至7人组成。

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届满应当及时进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选连

任。

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

民委员会成员。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第三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行政长官的地位: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

2、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行政长官对立法会负责;立法会有权弹劾行政长官。

3、立法会的性质和地位: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此规定既体现了国家主权的需要,也体现了由香港当地人管理香港的原则,有利于香港的稳定和繁荣。

4、 一国两制的提出的根据:“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根据世界的现实提出来的;“一国两制” 的科学构想,是在尊重历史的条件下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又是依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提出来的。

5、直接选举提名的途径有三种:(1)由各政党、人民团体单独推荐(2)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联合推荐(3)选民10人以上联合推荐。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1)特点第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第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第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2)优点第一,有效地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平等的民主权利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第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统一与安全。第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7、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原则: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原则,二,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符合法定构成的原则。三, 遵循法定程序的原则,四,相对稳定的原则

8、干部管理制度的弊端:A、管理对象庞杂,“国家干部”概念模糊,缺乏科学分类;B、管理方式单一陈旧,严重阻碍人才成长;C、管理权限过分集中,责权分离,管人与管事相脱节;D、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制,主观随意性大。

9、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形式:A调任:国家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 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以及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机关任职。B、转任:是指国家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机关系统内跨地区、跨部门的调动,或者在同一部门内的不同职位之间进行转换任职。C、挂职锻炼:是指国家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在职国家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

10、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同机构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结合起来、配套进行的,要把握好三项改革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结合“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进行职位分类。

2、要注意保持推行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要注意同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联系起来。 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德”主要指公务员的政治思想表现、行政道德、工作作风。“能”主要指公务员从事本职工作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勤”主要指公务员的事业心、工作态度和勤奋精神。“绩”主要指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即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廉”则指公务员必须廉洁自律。

11、社会主义国家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的特点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机关由全体人民以普选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选出代表组成,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的全部权力。2,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立法、行政等全部国家权力。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在全体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由常设机关行使国家权力。4,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2、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它是阶级统 治与社会管理的结合,是国家职能两重性的具体体现;国家行政制度是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 .国家行政的特点A、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B、国家行政活动兼具社会性与政治性;C、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型;D、国家行政效力的强制性。

13、国家行政制度:指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体制、权限、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规范。 行政组织的设置与变更的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家--社会关系。二是政府本身的体制和权力运作方式。一般地,高度集权的政府体制,需要设置严密的、规模较大的行政组织来保证其权力的有效控制和行使。在分权体制下,政府机构的设置就相对简化。

14、行政组织的设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需要原则。(2)精简原则。(3)统一原则(4)依法原则。(5)效能原则。

15、行政组织的结构模式:金字塔式结构 ,全国各级人民政府的排列组会呈现出此种结构。纵向垂直结构,纵向垂直结构是国家行政职能纵向分工的体现。横向并列结构,同级政府机关之间和政府机关内部各同级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呈现出此种结构。

16、A、外部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即国家权力机关对本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1)权力监督(2)司法监督(3)政党监督(4)社会监督(群众组织、人民团体、新闻媒体等) B、内部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特定层次和特定机关为主体,对其他行政机关及其人员所进行的监督。(1)上级监督(2) 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价,监督国家预算的分配与适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益)(3)监察监督(中纪委和监察部合署办公)

17、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执行权(即执行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执行国务院下达的决定和命令,并保证其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顺利贯彻实施。)管理权(即全面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行政事务)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领导与监督权;保护权。

18、如何继续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A、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B、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C、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合理集分模式;D、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 E、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如何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1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2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3精简政府工作机构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推进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5加强政府活动的法制化建设

19、政体的分类:A 、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贵族共和制和民主共和制 20、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的共同特征:A:国家权力属于人民B、议行合一C、在全体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有常设机构行使国家权利D、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1、全国人大的职权:

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宪法

二、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三、选举、决定、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四、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

五、监督国家机关。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国家最高形式的监督权。

22、质询和询问的区别A、从内容看,质询所涉及的须是重大问题;询问则可以是一般问题。B、从出发点看,质询的提出,是由于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的某方面工作不满意,需要给予批评、质问,甚至追究责任;询问的提出,是由于人大代表对议案所涉及的某些情况不熟悉、不理解,需要了解情况。C、从性质看,质询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一府两院”的一种方式,常有一定的强制性;询问时国家权力机关与政府等机关沟通情况的一种途径,不带强制性。D、从程序看,法律对质询有多方面的程序规定,对询问的规定则较少。

23、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普遍选举权原则;平等选举权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原则;秘密投票(无记名投票)原则;差额选举原则。

25如何完善选举制度:要逐渐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应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减少代表名额,提高代表素质;完善代表候选人的介绍办法;强化选民与代表的利益关系;完善选举诉讼制度。

26、如何来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理论研讨。笔者有 以下几点思考。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细致。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尤其是竞争上岗,职务轮换和回避制度等,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取得共识,形成合力。

27、职权:立法权、审批权、监督权、弹劾权、其他职权。

28、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内部中央政权机关和地方政权机关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纵向上划分和调节国家权力的一项基本制度。根据中央和地方的不同关系,国家结构形式可以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所谓联邦制,则指若干成员国(邦、州、省)组陈统一国家的制度。联邦制国家除了有统一的宪法和国籍外,各组成单位也有自己的宪法和国籍。单一制其特征是:(1)从法律体系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中央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2)从国家机构组成看,国家只有一个最高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一套完整的司法系统;(3)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看,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利;(4)从对外关系看,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法国是典型的单一制国家。

29、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概念和区别:职位分类:是指把企业中所有职位,依其工作的性质、难易程度、权责大小以及工作所需的资格与条件,按照一定的标准与原则加以分析比较,进而将每一职位归入不同的等级。职位分类制度:在确定职能、机构、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制定职位说明书,规定每个职位的职责和认知资格条件,作为公务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品位分类:是指以职员所具有的资格条件为主要依据,以职务或级别高低来确定待遇的人事分类制度。区别:(1)从对象和依据上看,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主要对象的分类,其依据是公务员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和身份.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主要对象的分类,其依据是国家公务员职位,按照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四个因素,分为不同类别和等级,为国家公务管理提供的人事分类制度. (2)从分类的方式看,品位分类是先根据工作性质将国家公务员职位作粗略的分类(横向),再根据职务的职责和公务员资格条件作粗略的分级(纵向),并根据职务作精细的分级.职位分类是先根据工作性质将公务员职位作精细分类,形成职系,职组和职门(横向),再根据职位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和所需资格条件作精细的分级,形成职级和职等(纵向),形成规范的人事分类制度.

第四篇: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异同对比:

 相同性:

 就共和制的政体形式而言,属于同一类型,都具有代议制民主共和制政体的一般特征。  二者之间具有某些历史继承性和一定的共同性,在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 不同点:社会主义民主比资产阶级民主更具广泛性、更真实、更有保障。 资本主义:

 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代表少数有产者利益,而非代表民意;  是虚假的,清谈的,没有真正权利的;  国家权力的行使是没有效率的;

 选举被少数人操控,排除了劳动人民是不平等的。 社会主义:

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直接或是间接选出。  议行合一,国家权力机关统一掌管国家立法、行政等全部权力。  在全国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由常设机关代替形式国家权力。  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为人大制度,其特色在于:

 民主基础更广泛(社会主义全体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港澳台同胞与过外侨胞)。

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同类机关更大的权力。

 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使我国人大制度的实际运作呈现出一定的特色。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人大制度紧密相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党领导,多党参政,共同合作)。

权力委托与权力丧失的关系:  权力委托并不等于权力丧失。

 人民委托出去的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权,而人民最终保留的是国家权力的所有权。正因为如此,人们可以而且应当随时以国家权力所有者的身份去关注自己的国家权力被直接行使的情况,也就说,人民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去监督自己的代表以及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必须忠诚的当好人民的公仆,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行使好国家权力。  必要时,人民有权以主人的身份直接或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间接地撤换其公仆,从而保障国家权力永远属于人民,受人民的支配与控制。人民民主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灵魂与基石,只有切实的实践这一原则,才能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的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怎么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表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与法律地位。没有一个国家机关可以超过全国人大,也不能与之并列。  在纵向上而言,全国人大在全国自上而下的整个国家权力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一级。它是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产生的,集中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与利益,在整个国家范围内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它所指定宪法法律决议各级国家机关各政党个社会团体各事业单位及全国人民都必须遵守。

 从横向上看,在中央一级的国家机=机构中,全国人大作为最高权力机关也应当处于最高位。无论是国务院、军事委员会还是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都由它产生,受它监督,对它负责即从属于它。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批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担任了要辞去常委会的职务的原因:

 有利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效的监督其他最高权力机构。宪法规定常委会的监督职能,这样违背了公正监督的原则: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非同一性。  有利于集中精力做好常委会工作。国家行政机关或是司法机关任务极其繁忙,一旦兼任必然牵制大量精力,而常委会的职权工作繁重。

 有利于委员专职化,确保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法律的起草研究与修改工作中。

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的含义:

1978年宪法第一次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的职权。凡关于宪法、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确定界限或者做补充规定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者是补充,这种补充解释或是补充规定本身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它属于“立法解释”。 注意的是:

 区别于“司法解释”。即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人民检察院分别对法院审判工作和检察院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进行的解释;  区别于“行政解释”。即由国务院即主管部门对不属于审判工作的其他法律如何应用的问题进行解释;  区别于“学理解释”。行政机关或是学者对法律进行的解释,这种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作为适用法律的依据。

联组会议与常委会全体会议的区别:  全体会议:这是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形式,有出席和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全体人员参加。  联组会议:有出席的和列席的常委会会议的全体人员参加。听取和审议专门委员会对议案的审议和修改意见的汇报,在分组讨论基础上全体交流意见。

 区别:常委会全体会议可以对会议一案进行表决,而联组会议不能进行决议。

设立专门委员会的意义在于:

 参加专门委员会的成员都对本专门委员会所主管的问题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有利于对有关问题或者是议案作呕深入而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后提出审议结果和报告,再提交全国人大及其委员会审议,就这样可以提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 个专门委员会可与政府各个部门及司法机关在工作上进行对口联系,随时掌握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动向,从而能更好的协助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地监督政府工作。

 专门委员会还可以对人大闭会期间出现的需要大会审议、决定的问题及时地加以研究、处理,待大会召开再向其报告。

地方立法的意义:

 它有利于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扩大地方权力,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有利于在保证全国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地方实际、适合地方发展需要的规范性文件;

 也有利于补充国家立法的某些不足,为国家立法提供经验。

人大代表与其他身份的相同与不同:  相同点:

 人大代表与中国共产党党员一样,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

 人大代表与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成员一样,都是任敏的公仆,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 人大代表与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战斗英雄一样,都受到人民的尊重。

 不同点:

根本区别就是在于是否能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他们是经过人民选举基础上产生的并组成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怎么理解处理好代表全局与代表局部的关系:  一般而言,人民代表在反应人民的要求和利益时着重反映本选区或是原选举单位的具体理由和具体要求,即要求代表局部利益。因为只有在大量的具体利益基础上,才能提炼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  但是,在审议与表决某项议案时,应着重考量本级人大所属的整个行政区域的总体利益,即要代表全局利益。

 若某项决议虽然不符合本选区的利益,但是在全局之上是非常必要的,就应当赞同,而不能以局部利益标准加以反对。

 若某项决议对本选区极为有利,但是从全局看术不很适宜的就当反对。  由此可见人大代表既要本选区或是原选举单位的人民的利益,更要代表本级人大所属的整个行政区域的人民的利益,以局部服从全局。

农村,城市,少数民族的区域代表是否违背平等性,形式上的不平等是否真实:  在形式上似乎是不平等的,但是这却反映了中国现实的城乡发展状况与民族状况。  原来农村人口基数偏大,而城市又是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城乡之前的比例差别体现的是代表的平等广泛性。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城乡比例日趋一致。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少,倘若按比例进行,可能出现的少数民族缺乏代表。一定名额的代表可以更好的保证其代表性。

 实质上的平等以形式上的不平等来体现,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现象。随着生产力发展,将逐步缩小城乡民族差别,社会主义也将在内容和形式、理论与实践上不断趋于统一。

国家行政特点在:

 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的组织管理活动。它是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的结合,是国家职能二重性的体现,具有以下特点:

 国家行政主体的公共权威性。由法律对其进行保证,依法制定无法被取代;同时要遵守法律,依法行政;

 国家行政机关活动兼具政治性和社会性。其政治性体现在它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国家行政活动必然受制于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又是整个社会的代表,在形式上不仅仅为统治阶级服务,同时要以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进行社会管理,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  国家行政体制的集权性。以效率为目标,体制上以集权性为主。一方面是中央与地方的集权模式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另一方面是行政组织内部,在权利领导体制中采取行政首长负责制。

 国家行政效力的强制性。国家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范围内其权力的行使具有普遍强制效力,任何个人单位或社会团体必须服从。

如何理解行政首长负责制:

 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的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

 首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行政体制上的体现形式。民主集中制原则所否定的是排斥民主的官僚集中制与不要集中的无政府主义。基于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既定决议,其核心在于效率。

 首长负责制是以民主为前提的个人负责制。在本质上不同于否定民主的个人独裁制。其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首长是有法定民主程序选举或是决定任职的,对国家权力机关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受其监督;其二行政首长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行政首长履行行政权力的权限仅限于在宪法和法律的执行。  行政首长制在制度上结合了合议制的特点,在决议政府行政事务的重大问题时,先要提交有关会议进行民主讨论,然后集合正确意见做最后决定。可以不受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限制。

如何继续推进国家行政体制改革:  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行政权限  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 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其合理的集分权模式  健全行政监督制度,抑制行政腐败

 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

中国公务员的竞争机制主要表现:

 录用竞争:是公务员队伍“入口”上的竞争。以往补充新的国家干部是通过分配和选调的方式进入的,引入竞争机制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录用主任科员以及以下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办法,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择优录取。因此,录用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考试竞争”。  任用竞争:是公务员在内部职级上的流程式的竞争。国家规定了公务员的不同职级和不同待遇。当上一职位出现空缺时,必须选拔新人去补缺。补缺者便表现为职级的晋升。其中表现为两个层面:

 其一,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要通过选举制度来实现竞争,其中包括候选人提名,介绍和差额选举等。  其二,处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其他公务员则是主要通过考核工作实绩来优选晋升。也可称之为“考试竞争”。通过考核确定晋升奖励和报酬。

任用与录用的区别:

 任用是指任职机关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和任职要求通过法定的程序和一定的手续任用公务员来担任某一职务。  录用是指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考试考核方法选拔国家行政机关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 不同之处在于:

 任用是授予公务员一定的行政职务的行政行为,录用则按照法定程序将原来不具备公务员身份的公民纳入呆国家公务员队伍之中,使其具有公务员身份。  任用可以与录用同时进行,或者在录用之后。

公务员交流的四种方式中转任与轮换的区别:  四种方式: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

 转任:转任是指国家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在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包括跨地区跨部门)的平级调动。被调动者,必须符合拟任职务规定的条件要求,经考核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  轮换:轮岗,是指国家机关对担任领导职务的某些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有计划的调换职位任职。轮换在重点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 二者形式相近,但着眼点不同:

 转任主要着眼于发挥公务员的专长,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 轮换一般是着眼于公务员的培训,使其接受更多职位的锻炼。

辞退制度的意义:

 公务员的辞退制度的实行与辞职制度一样,对于造就一只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 它有利于防止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下降,保证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

 它体现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使机构工作人员从安于现状的惰性中解放出来;  它适应了政府转换职能和机构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公务员队伍的出口渠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点:

 其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的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 其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 其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 其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促进各民族事业的繁荣。

“一国两制”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替代:

 在大陆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特别行政区实现资本主义制度。  一个国家内的“两种制度”,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是资本主义制度。但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 现今在香港台湾澳门的资本主义全部人口不到全国3%,实际地域面积为全国0.3%,无论资本主义如何发展,都绝不会占据有主体地位,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多党合作的优点是:

 第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他政党可以使党时时听到不同的意见与批评,及时克服缺点与错误。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确保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着特别意义。

 第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民主党派的社会联系,使得不同阶级集团在利益表达情绪宣泄政治参与等方面都有着顺畅的渠道,使得国家更好的解决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利益格局的冲突以失衡,保证社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 第三,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多党合作有利于集中各阶层各利益集团的智慧与意志,是党和政府在把握社会脉搏,了解群众呼声的基础上实现重大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各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优化组合,使得各政党在多党合作的全局终找到自己位置,发挥出自己的自己的作用,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维护民主和谐的政治局面。  第四,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和平。各民主党派由于历史渊源和港澳台同胞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在政治上有影响,在社会上有声望,可以起到别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为何实行党政分开(党政职能分开):

 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不同,职能不同,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都不同,因而不能实行以党代政。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但主要的是政治领导,它最重要的职能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国家机关的活动奠定政治基础的确定政治目标。  政党不分离的不良结果有:

 第一,削弱了党的领导。若党过分干涉执行者的任务,容易成为矛盾的一个方面甚至是矛盾的焦点上,使得精力的分散。  第二,造成政党机构臃肿,效率不高。在政党部分的情况下,党和政府的职能往往交叉,形成机构重叠。  第三,党掌管了许多属于人大和政府工作范围的任务,妨碍了各级国家政权机关建立的   

相对独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 政党分离的益处:

能够更好的实现党的领导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使得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自身建设,做到切实党要管党;

使得党可以驾驭矛盾,总揽全局,充分发挥协调作用,调动政权组织积极性。

第五篇: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历史性。第二,阶级性。第三,权威性。第四,层次性。第五,稳定性。

2.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即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3.政治体制: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的内层或核心层是国体,它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它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首先是政权)由谁来行使;中层是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政党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等基本政治制度;外层则是可供政治实体直接操作的各类具体的规则、程序、方式等。我们把中层和外层的具体政治制度称为“政治体制”。

4.国体和政体:国体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即一个国家的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和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着重从横向上配置国家权力,确定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及其相应机构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首先要掌握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概念。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它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中的内层,是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政治制度。它体现在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和其他具体政治制度之中,并且贯穿这些制度的全过程。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第一章宪法制度

掌握内容:

1、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其他法律、法规等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核心,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共制定了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

2、宪法的分类:形式上的分类(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

法典形式为标准来划分;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的机关及程序为标准来划分;钦定宪法、协定宪法和民定宪法,以制定和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为标准来划分);实质上的分类(西方有规范性宪法、名义性宪法、语义性宪法、保障性的宪法(真正的宪法)、名义性的宪法和装饰性的宪法(或冒牌宪法)等多种分类;马克思主义学者以宪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所反映的阶级本质为标准,把宪法划分为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

3、宪法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人权观念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产生,但近现代意义的人权理论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对这一问题,须结合实际认识。

4、宪政的概念:毛泽东说:“宪政是什么?就是民主政治”。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5.宪法规定的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复合制国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单位

(如邦、州、共和国等)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根据成员单位独立性的强弱,复合制又可分为联邦制和邦联制等形式。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和管理的职能,按照一定原则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的总称。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具体说,我国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国家元首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是国家最高军事机关,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国家象征;国家象征是一个主权国家的代表和标志,主要包括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等。它往往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尊严,反映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体现一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和政治思想。6.宪法规定的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

公民的概念: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公民的地位即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位置,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予以确定和保障的,并体现为公民依法享有宪法赋予的各项基本权利、履行各项基本义务。就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来说,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要为公民权利服务,同时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具有制约作用。

公民与人民的异同;在我国,公民与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是:一是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二是范围不同。我国公民的范围较人民的范围更为广泛。公民中除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三是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四是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

公民的义务: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二,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第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第四,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第五,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六,其他方面的义务:计划生育、劳动、赡养扶助父母等。

第二章 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掌握内容:

1.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及其权限: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是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是在中央委员会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职权的常设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委员通过互选方式产生。除了中央组织,还有党的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和党组。

2、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3、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政党,是中国宪法明文规定的中国惟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地位表现在各个方面。在国家政权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重要的立法权,中国共产党有权领导国家的立法活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和机构是同级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的组织和机构,各级中共党委对同级国家机关实行党政分开框架下的领导和管理;在各种各样的经济、社会组织中,中国共产党都建立有相应的组织和领导机构,实施具体的领导。此外中国共产党还通过不断地大规模吸纳社会优秀分子的方式,强化党的吸引力和行动能力。

4、目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包括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组织和动员社会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等几个方面。其中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处理与军队关系的传统和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其基本含义是:一方面在党与军队的关系上,党高于军队,政治高于军事,政权高于军权;另一方面,在军队的领导权归属问题上,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任何其他力量可以和能够领导军队。

党指挥枪原则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政治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服从和实现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政治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就是军队的政治目标,军队不允许持有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目标不同的其他任何政治目标和政治主张;在军队中,只能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绝不允许宣传、渗透、奉行其他任何政治思想和主张。

首先,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思想上的领导就是军队必须奉行中国共产党所奉行的理论和意识形态,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用这些思想和理论武装军队的头脑;不允许在军队中传播任何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想;保持军队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思想上的纯洁性,使军队能够在政治上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一致、在军事上自觉听从中国共产党的指挥。

从具体手段上说,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首先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系统地实行对军队的严格控制和领导。其次,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层层建立党组织,使中国共产党党组织成为军队中更为集中、更有凝聚力的组织核心,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是排他性的。

再次,中国共产党通过独具特色的政治工作制度保证对军队的领导。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制度由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机关制度构成。

5、中国民主党派及其参政议政: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8个,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参政议政: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国家层面的政治活动,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与国家重大政治问题和国家机构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政议政的实行形式一般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协商。

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掌握内容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这

么说?因为: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运用和行使国家政权的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其他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其权力、合法性均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和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制度和机构相比,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第三,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权力的、具有相对低成本和较高可接近性的机构。相比较而言,在现有的国家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距离最近、“人民”最容易进入和产生影响,人民代表大会最具有直接代表和反映“人民”意愿和要求的能力。

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也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根本性”。所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构建的国家政权体系,它主要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同产生它的人民的关系,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同它产生的“一府两院”等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这三个“关系”、一个“基础”、一个“原则”,概括地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集中地体现了国家的性质。一句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五,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还在于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具有根本的区别。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西方国家实行多党竞争制度。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多党地位平等的多党竞争制度需要不同的政党生存和竞争的制度空间。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与西方多党竞争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议会民主制。在目前阶段,在中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政治意义,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所必然要求的政党活动空间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地位和意义。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的职权:会内;会外;人身特别保护权;代表特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机构: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专门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

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制宪和修宪权;监督宪法实施权;立法权;其它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其它工作的监督权;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它职权)。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基本方面和全国人大差不多。可以说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的缩小和地方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地方立法权:什么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如何制定地方性法规?

地方组织法第

七、第三十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均有权根据本行政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性法规有如下情况:第一,制定国家法律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即执行性和补充性的地方性法规。第二,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法律的授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授权的内容,原来均属于中央立法机关的权限。第一,法规议案的提出。第二,法规议案的审议第三,法案的通过。第四,地方性法规的备案。第五,地方性法规的公布。

第四章国家元首制度

掌握内容

1.我国国家主席的地位和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主要是礼仪性的机构和职位:国家主席本身不独立决定任何国家事务,而仅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有关职权;在形式上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作为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行使职权。

2.我国国家主席的任职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要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资格、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年满45周岁。

3.我国国家主席的对内对外职权:国家主席的基本职权是宣布权、执行权,以及礼仪权。具体说:

对内职权:第一,公布法律;第二,任免权;第三,发布命令;第四,荣典权。对外职权:第一,接受外国使节;第二,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第三,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第五章 中央行政制度

掌握内容

1.中国的行政领导体制:

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央地方关系模式决定了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最早设立于1954年,此前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2.宪法规定的国务院的性质、地位和行政领导权。

国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行政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按照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制定其他能够影响全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居民的政策和措施,对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绝对的、集中的权威和权力。

3.国务院的组成、职权和行政方式: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

职权: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拥有广泛、全面、统一领导国家行政活动的直接权力,以及为了保障这种领导得以实现的间接权力。

直接权力;

1. 行政立法和制令权。2. 对国务院机构和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导权。3. 行政管理权。

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权。5. 外交权。间接权力:

1.

立法提案权。

2. 否决权。3. 戒严权。4. 其他权力。5. 行政方式:6. 参与立法。7. 行政立法

8. 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9.

发布决定和命令。10. 第五,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

11. 审计和行政监察。第七,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第八,专项拨款。

第九,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第十,垂直管理。

在国务院的行政方式方面,有几点要进一步掌握:

行政立法:在以上权力中,要特别注意行政立法权。我国除了人大有权制定法律外,惟有国务院有制定行政法规。行政立法是国务院重要的行政方式。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有权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规章。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均属于行政立法。在实际的行政立法活动中,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等名称出现。

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是指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是否合乎宪法和法律而实施的全面监察与督促。包括上级监督,即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领导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实施的监督;审计监督,即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行政机关的财政、财务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价的方式,监督国家预算的分配与使用是否合法、合理和有益,以预防和纠正国家财政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监察监督,即国家行政监察机关通过检查、调查与处理等方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实施的监督。

第六章 地方行政制度

掌握内容

1.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通常在中央政府或组成联邦的次级地方政府的统一权威下,将国土或本地方区域加以一定的划分,形成一个个相互区别的区域,并在其上建立相应的政治、行政等国家机关组织,以方便国家或地方的管理,实现国家或次级地方的统治职能。行政区划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惟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按照宪法规定,中国的行政区域的层级是这样划分的: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此外,中央政府还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

2.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般地方政府:一般地方政府是指设置在普通地方的、兼具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政府。由于中国大部分地方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类型的行政区域在设立之初,其实主要是管辖农村地区的(当然也包括发展程度较低、数量较少的城镇),但由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相应地一些地方政府的功能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使不同性质的地方政府同质化倾向(即所有的地方政府基本都兼具管理城市和农村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一般行政地方主要有省、地区、县、乡、民族乡。

城市地方政府:城市地方政府是国家在城市地区设立的地方分治单位。城市并不是一个自然的地理概念,而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高度关联的、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动中的地点。城市在本质上并不具有一般行政地

方的性质:城市主要是作为经济或政治、行政中心而存在的。

城市地方政府有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区、镇。其中地级市是目前我国

城市的主体。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是建立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具有自治权利和地位的地方行政单位。主要有4种类型: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在某些汉族人口占大多数的地方也可以以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建立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该地方的民族分布状况。在具体的设置规定和层级上,相当于省的民族自治地方成为自治区,介于省与县之间的称自治州,相当于县的称自治县。只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才是民族自治地方。在设区的市设立的区、在县以下设立的民族乡都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掌握内容

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内容:(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2)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原则: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不仅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而且少数民族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还会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特殊保障。在历届全国人大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一般占代表总数的14%左右。目前全国大约有少数民族干部270多万人。

(3)民族区域自治原则: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必须以国家统一为原则,任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级自治机关,同时也是国家的一级基层政权机关;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及其自治机关,必须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自治权、行使自治权利;三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仅是民族自治,而且还是区域自治,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治。

(4)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5)少数民族人口政策:一般规定: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两个或三个孩子;边境地区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特别稀少地区的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育三个以上的孩子;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农牧民夫妇可以不受限制地生育子女。

(6)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政策。(7)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

(8)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目前中国较为流行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信仰藏传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保安、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苗、瑶等民族。

(9)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政策。

(10)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八章特别行政区制度掌握内容

1.“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

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统一国家的不可分隔的一部分;这些地区的政府虽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性质仍然是国家的地方政府,不具有主权国家的性质和地位,不能行使国家主权。“一国两制”方针最早是中共为解决大陆与台湾的统一问题而提出的,其后被应用于香港和澳门收回和以后的治理问题上。

“一国两制”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国两制”制度的实施,首先必须保证国家的统一。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国家的部分地区,实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这些实行不同制度的地区,是国家的组成部分,是统一国家的不可分隔的一部分;其次,邓小平说“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10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制度:行政长官;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40周岁,在当地通常居住连续满二十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行政长官由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第九章审判和检察制度掌握内容

1、审判机关的体系: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判机关由最高法院、地方各级法院

和军事法院等专门法院构成。地方各级法院分为: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级法院。主要的专门法院有军事、海事、铁路运输法院等。对它们的职权应有所了解,例如对各级法院的权限范围,对军事法院的审级,就是各级军事法院分别审理哪一级别的军官这类问题,都应有一些了解。

2、检察机关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和军事检察

院等专门检察院。对它们的职权应有所了解。还要注意检察机关的立案范围,例如对贪污受贿案件立案的标准应注意。3.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方式:法院合议制的概念;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合议制的形式是合议庭。合议庭是由审判人员集体审判案件的组织形式,合议庭的组成因案件审级不同而有所不同。合议庭必须由3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合议庭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的审判员担任,合议庭成员权利平等。合议庭对案件的评议和判决,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两审终审制概念;法院审判案件,就审判程序而言是两审终审制,就法院体系而言是四级两审制。两审终审制,就是一起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终结审判的制度。也就是说,地方各级法院对于按照审判管辖权的规定对由它审判的第一审(初审)案件做出判决或裁定以后,若当事人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若同级的检察院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抗诉。上一级法院有权受理针对下一级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的上诉或抗诉,有权经过对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改变或维持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这时,上级法院的第二审判决、裁定,就是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审级制度的实质是要求审判必须按审判程序严格进行,不得越级审理案件。

检察院侦察;侦查是指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规定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按照法律规定,只有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有侦查权。批捕;逮捕是国家司法机关所采取的、在一定时间内完全剥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对于人身自由的最严厉的强

制措施。目前在我国只有检察院和法院享有批捕权。

公诉;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做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法院提起公诉。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检察院审查决定抗诉;地方各级检察院认为本级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有权请求检察院提出抗诉。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做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法院应当再审。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第十章军事制度

掌握内容

1.武装力量的统帅权和指挥权的归属:中国的人民武装力量的根本归属权属于中国人民。人民通过设立在国家机构中的军事领导机关,行使管理武装力量的权力。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质上是中共中央的最高军事统率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委员可连选连任。

2.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军事制度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主要通过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加以实现政治上,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全军的思想和行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目前阶段,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邓小平的建军思想和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关于“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等一系列建军思想。

思想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指战员的头脑,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组织上,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和健全军队党委制和政治委员、政治机关等制度,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二,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体现的。一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二是军队中班有党员,排有党小组,基层连队设立党支部,团以上单位设立党委;三是各级党委是军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四是党委对所属部队的一切组织、一切部门、一切人员、一切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除紧急情况下可以由首长临机处置外,都必须先由党委做出决定;五是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开展工作;六是未经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军委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插手、过问或处理军队问题,更不允许擅自调动和指挥军队;七是党禁止除共青团之外的其他任何党派、政治团体、政治组织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和发展成员;八是其他组织和团体的成员如果参加军队,必须与原来的组织脱离关系;九是未经党组织的批准,不允许在军队中建立任何性质和形式的小团体、小组织;十是只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才能委派军队中的各级领导干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向军队委派干部。3.武装力量的构成: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及其编制、兵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织;驻香港特别行政区部队;驻澳门特别行政区部队。4.军事领导指挥体制:中央军事委员会; “四总部”;军种、兵种、军区等领

导机关及其职责;武警部队总部和地方领导机关。军区按照所辖军事区域的大小,分为大军区,省、自治区军区,军分区和人民武装部。

5.兵役制度: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第十一章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掌握内容

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8个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共领导的前提下,具有参政党的地位,与中共合作,参与执政。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举行协商和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政治协商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为核心,以政治协商为形式。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共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第十二章干部——公务员制度掌握内容

1.国家干部制度:

(1)干部的分类;中国的“国家干部”主要包括如下六类人员:一是国家机关干部。即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工作的领导人员和工作人员;二是党的工作干部。即在中共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中,从事党务工作的人员以及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三是军队干部。即在人民军队中担任排级以上职务的现役军人;四是社会政治团体与群众组织干部。即在全国各级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各种学会、协会、联合会等团体工作的领导人员与工作人员;五是专业技术干部。即专门从事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财会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六是企事业单位行政干部。即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国家控股企业及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2)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即只有中共中央及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才拥有处理干部管理及其相关事务的权力。这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干部管理的基本体制是分部分级管理。“分部管理”,就是在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中央和中共党委的各部分管干部的制度。“分级管理”,就是在中央和各级党委之间建立分工管理各级干部的制度。

中共管理全国干部的核心是干部任免权。中共任免干部的形式有四种:第一,中共直接任免;第二,中共推荐,人大任免;第三,中共推荐,政府任命;第四,在实行经理(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实行党委推荐或厂长提名,经企业党政领导集体决策后,由厂长任免。

干部调配:中共党管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干部调配是指干部管理部门通过改变干部的隶属关系或工作关系,重新确定其工作岗位和职务的过程。干部调配工作由各级党委和政府人事部门共同负责。

干部录用:即按照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式吸纳干部的制度。它是整个干部队伍的“进口”,直接关系到干部的数量和质量,是干部人事管理的主要环节。干部任用:即用人单位根据一定的条件与标准,遵循特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式,合理使用工作人员的制度。中国干部任用制度的方式主要包括四种:考任;选任;委任;聘任。

鉴定考核:即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干部的政治品行、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实际贡献等进行考察与评价的制度。干部鉴定考核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鉴定考核可以采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主要由中共组织部门和被鉴定人所在单位的组织做出。

2、国家公务员制度:

(1)公务员概念:在国外,公务员的概念有大有小,范围不尽一致。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窄范围公务员概念,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中等范围的公务员概念,三是以法国、日本为代表的宽范围的公务员概念。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中国的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其他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的权力和义务;公务员的义务,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所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共有八项:一是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二是依照宪法、法律和国家政策执行公务;三是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四是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五是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六是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七是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八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公务员的权利,即国家法律基于公务员的职责和身份,对公务员有资格享受某种权益,有权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以及要求他人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公务员享有的权利也有八项:一是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二是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三是获得劳动报酬和享有保险、福利待遇;四是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五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六是提出申诉和控告;七是依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辞职;八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一定的权利,就无法执行公务;没有一定的义务,就不能防止公务员滥用职权。只有既享受权利又履行义务,才能保证公务员依法行政。

(3)公务员管理制度:对各项制度的具体内容应有一般了解。

第十三章选举制度

掌握内容

1.选举人权利的保障:为了确保选民自由行使其法定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保证选举结果的公正性,宪法和有关法律对选举人权利做了两个方面的规定。

(一)选举人权利的保障:主要是保障公民通过投票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时,可以自由地表达其意志。

(二)秘密投票和差额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一律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遵循差额选举的原则进行。

2.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直接选举是选民直接表达其选举意志选择被选举人的制度。选区全体选民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如参加投票的选民不足半数,选举须改期举行。间接选举是公民意志的间接表达,是公民通过其代表进行选举的一种制度。。

第十四章 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掌握内容

1。农村村民委员会制度: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自治及其组织形式。

村民自治就是让广大农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村民通过民主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同办理好本村的各项事务。村民自治主要包括四

个方面,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民主决策是村民自治的关键,民主管理是村民自治的根本,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证。从操作的角度看,村民自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制定村委会选举办法,保证民主选举;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证民主决策;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保证民主管理。

2.城市居民委员会制度:居民委员会制度是城市居民依法实行群众自治和直接民主的制度。

3.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是职工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一种制度。职工代表的产生,应当以班组或者工段为单位,由职工直接选举。大型企业的职工代表,也可以由分厂或者车间的职工代表相互推选产生。

4.社区建设:所谓社区,是指由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般指城市社区。它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由一定规模的、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基层社会。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城市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从而通过社区建设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持续发展过程。

上一篇:滇池环境保护调研报告下一篇:第二次全体会议主持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