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票制执行制度

2024-05-03

两票制执行制度(精选8篇)

篇1:两票制执行制度

关于药品采购执行两票制规定的调整规范

根据《山东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鲁卫发[2017]31号)和《关于转发贯彻山东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推行”两票制”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鲁卫发[2017]212号)文件的规定,药品采购从2017年12月1日开始执行两票制,在4个月过渡期后的2018年4月12日以后,将不再销售不符合两票制的药物品品种。

结合我院采购调整的需要以及配送供应商落实确定的需要等情况,确保在过渡期的药品正常供应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现对我院的药品采购调整工作作相应的规范。

一、药品配送供应商的调整

1、在2017年12月份:

⑴ 继续维持原有药品的采购配送渠道不变;

⑵ 但在过渡期期间,要求与我院现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提供其《供应药品的“两票制”落实情况清单》并加盖红章;

⑶ 清单的信息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单位、剂型、生产厂家、是否属于供应我院的产品、是否落实了或正在落实两票制、是否需要执行两票制(对不用执行两票制的产品标注类别:中药饮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计划生育药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费药品),附表样式。

⑷ 在今后与我院建立配送关系的新增公司,务必接收其提交的已落实了两票制的药品清单,将根据药品供应情况与我院实际需要情况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

2、在2018年1月份:

⑴ 需要执行两票制的药品,如果原采购渠道不能满足供应的,逐步向已经落实了两票制的原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调整,并在月底完成调整过程(不能完成调整的产品提交药事管理会议,同时少量采购以维持临床用药)。

⑵ 在原有的配送关系供应商之间依照原则选取。

⑶ 新增公司的配送关系与品种,将根据药品供应情况与我院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① 原则上医院不新增采购渠道、不新增配送公司;

② 如果同类药品在原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范围内不能满足供应的,将优先选择原有配送关系供应商能够供应的其它厂家生产的同类药品;

③ 原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均无法供应的药品,将考虑临床的必需性,非必需的药品将考虑停用。

④ 原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无法供应而临床治疗必需、不能缺少的药品(如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需考虑新增采购渠道、增补配送供应商,以保证临床用药。

⑤ 新增供应商的配送关系一旦建立,该供应商即进入我院有配送关系供应商范围,纳入以后新药采购渠道选择的序列。

2、在2月份:

⑴ 对必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清理我院的库存并核对是否符合两票制采购的要求。

⑵ 必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如果还有属于非两票制渠道采购入库的产品,其所有的库存将开始进行清退工作(建立临床用药催销表下发用药科室,协商配送商调整退换货)。确保4月12日开始药房不再销售。

二、开展验票工作:

1、所有必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在入库之前必须在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票据维护及查询系统”开展“两票制”索验票工作,并在平台上留下索验票凭证。

2、在“票据维护及查询系统”未投入使用前,先实施手工索验票的工作:

要求配送供应商提供手工索验票的相关材料,即在现有发票与清单(随货同行)等票据的基础上,增加“上一票”的票据信息。具体要求:

⑴ 需要执行与不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应分别开列清单。⑵ 所有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须再扫描“上一票”:

① 扫描件上产品及批号须与清单上对应的产品相符; ② 扫描件上产品数量不能少于清单上对应产品数量; ③ 扫描件上须显示配送供应商的红章;

④ 集团型企业内部调拨的还需要追加中间票的扫描。⑶ 将发票与清单也进行扫描。

⑷ 扫描的“上一票”按照清单上产品的顺序排列命名。⑸ 所有扫描件打包以邮件形式传至医院指定的邮箱。⑹ 发票与清单等原件继续保持随货同行。

药剂科

2017年12月25日

篇2:两票制执行制度

西药库:

根据《关于在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浙卫发[2017]47号)和《关于做好“两票制”推行过渡期有关工作的通知》(浙卫办药政[2017]1号)文件的规定,药品采购从2017年8月1日开始执行两票制,在3个月过渡期后的2017年11月1日开始完全实行两票制采购。

结合我院采购调整的需要以及配送供应商落实确定的需要等情况,确保在过渡期的药品正常供应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现对我院的药品采购调整工作作相应的规范。

一、药品配送供应商的调整

1、在8月份:

⑴ 继续维持原有药品的采购配送渠道不变;

⑵ 但在月底之前,要求与我院现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提供其《供应药品的“两票制”落实情况清单》并加盖红章;

⑶ 清单的信息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单位、剂型、生产厂家、是否属于供应我院的产品、是否落实了或正在落实两票制、是否需要执行两票制(对不用执行两票制的产品标注类别:中药饮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计划生育药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防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免费药品),附表样式。

⑷ 希望在今后与我院建立配送关系的新增公司,请接收其提交的已落实了两票制的药品清单,将根据药品供应情况与我院实际需要情况提交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

2、在9月份:

⑴ 需要执行两票制的药品,如果原采购渠道不能满足供应的,逐步向已经落实了两票制的原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调整,并在月底完成调整过程(不能完成调整的产品提交药事管理会议,同时少量采购以维持临床用药)。⑵ 在原有的配送关系供应商之间依照原则选取。但对于集团内部不能调拨的上下级公司之间,优先选择恢复在其上级公司采购(例如:华东医药温州有限公司→→杭州华东药品分公司)。

⑶ 新增公司的配送关系与品种,将根据药品供应情况与我院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① 原则上医院不新增采购渠道、不新增配送公司; ② 如果同类药品在原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范围内不能满足供应的,将优先选择原有配送关系供应商能够供应的其它厂家生产的同类药品;

③ 原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均无法供应的药品,将考虑临床的必需性,非必需的药品将考虑停用;

④ 原有配送关系的供应商无法供应而临床治疗必需、不能缺少的药品,才考虑新增采购渠道、增补配送供应商;

⑤ 新增供应商的配送关系一旦建立,该供应商即进入我院有配送关系供应商范围,纳入以后新药采购渠道选择的序列。

2、在10月份:

⑴ 上旬,对必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清理我院的库存并核对是否符合两票制采购的要求。

⑵ 中旬,必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如果还有属于非两票制渠道采购入库的产品,其所有的库存将开始清退(除非当月能够用完)。

⑶ 下旬,必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如果还有属于非两票制渠道采购入库的产品,其所有的库存必须退入药库,并尽量在月底前退回公司,确保11月1日开始药房不再销售。

二、开展验票工作:

1、所有必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在入库之前必须在省药械采购平台“票据维护及查询系统”开展“两票制”索验票工作,并在平台上留下索验票凭证。

2、在“票据维护及查询系统”未投入使用前,先实施手工索验票的工作:

要求配送供应商提供手工索验票的相关材料,即在现有发票与清单(随货同行)等票据的基础上,增加“上一票”的票据信息。具体要求:

⑴ 需要执行与不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应分别开列清单。⑵ 所有需执行两票制的产品须再扫描“上一票”:

① 扫描件上产品及批号须与清单上对应的产品相符; ② 扫描件上产品数量不能少于清单上对应产品数量; ③ 扫描件上须显示配送供应商的红章;

④ 集团型企业内部调拨的还需要追加中间票的扫描。⑶ 将发票与清单也进行扫描。

⑷ 扫描的“上一票”按照清单上产品的顺序排列命名。⑸ 所有扫描件打包以邮件形式传至医院指定的邮箱。⑹ 发票与清单等原件继续保持随货同行。

药剂科

篇3:试论药品采购“两票制”

2007年上半年, 广东省对药品进行了一次网上限价竞价的阳光采购, 首创了绿色通道以保护廉价老药, 首创了面对面谈判模式, 首次采用竞价模式, 首次采用“两票制”模式。经过网上竞价后, 部分药品价格较去年降幅过半。原研类品规入围率提高, 尤其是名优产品、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录药品绝大部分都入了围, 更广泛地满足了临床需要。据统计, 3万多种入围药品总体价格缩水近两成, 其中竞价入围品种总平均降价率为40.39%;议价品种专家给出的降价幅度, 平均降幅为10.31%。

1 药品进医院, 只经一家配送商、开两次发票

为了减少药品从出厂到医院的中间环节, 广东省在2007年的药品招标采购中采取了一个很巧妙的做法, 就是实行“两票制”。两票制的内涵是:经销商必须直接跟生产商购货和结算, 生产商要向经销商开发票;属于转配送的药品, 二级经销商的进货发票必须由一级经销商开具。也就是说, 从厂家到商家再到医院, 只开两次发票, 否则, 就不能进入医院。

2 减少流通环节, 规范流通秩序

为什么出厂价才10元的药品, 到了医院就是30、40元, 甚至更高?这一“常见病”的病根, 出在流通环节, 缘自经销商层层转手、层层加码!以前药厂招商选择代理商后, 代理商往往要求厂家按底价将发票开到医药公司A, 再由A公司开票到下游医药公司B, B公司再对医院进行直接配送, 或继续委托其他医药公司C对其不能覆盖的区域进行配送, 销售到县、乡、镇一级医疗机构时, 可能已经转手给D公司或E公司配送了。而关键是, 在A公司销售到B公司时, 其票面增值部分往往可能不是按照国家规定的17%增值税率收取, 只是向代理商收取部分“手续费”, 这其中的差价部分就变成了流通环节中的种种好处。就这样七转八转, 你加几个点, 我加几个点, 使药价成倍增加。部分经销商没车没仓库, 连基本的配送能力都没有, 纯粹是“开票公司”, 就靠开发票提成赚钱, 最后自然全部由患者“买单”, 由此形成了虚高的药价。

对药厂来说, 因出厂价没有降低, 所以实行“两票制”合理利润不会受到影响, 而冲击最大的就是流通环节的配送商, 尤其是想靠“过票”吃差价的商业公司。由于差价空间日益萎缩, 从而大大减少了商业贿赂的机会。

在以往的药品招标采购中, 药品生产企业不能直接参加投标, 只能委托给本地的商业公司代理投标, 结果有些代理商为了牟取暴利, 在出厂价的基础上任意加价, 其结果既搞乱了市场, 又损害了药品生产企业的形象。更重要的是, 由于投标价太高, 搞得有些生产企业的主打产品中不了标, 严重影响了药品生产企业的正常运行。药品经销环节严格实行两票制后, 因减少了流通环节, 从而使流通秩序得到了规范。

3 只允许存在一个配送商

目前我国的药品经销商太多太滥。据统计:香港只有7家药厂、2家配送商, 市场非常规范, 因而流通秩序良好。据参与阳光采购的专家讲, 广东省拥有配送企业超过2 000家。其中一部分经销商连仓库、冷冻车都没有, 拿到一个营业牌照就可以开发票、给药价加码、培养医药代表去医院公关, 从中牟利。据专家估计, 在“两票制”下, 随着药价泡沫的挤掉, 全省目前报名的2 000多家药品配送商的七成, 即1 400多家公司将面临市场重新洗牌。大部分中小企业将面临并购, 通过做大做强立足市场。据了解, 目前已有不少配送商急着买冷冻车买仓库, 积极扩大实力。对于某些偏僻地区的医疗机构, 一级配送商覆盖不到, 可在网上委托二级经销商配送, 最多只能两级配送。“两票制”将极大促进医药流通领域的优胜劣汰、健康发展。在“两票制”格局下, 只允许存在一个配送商, 药品生产企业肯定要找配送实力强的经销商。在今年报名的2 000多家经销商中, 大型配送公司不愁“没单接”, 但很多中小企业就显得“门庭冷落”, 特别是一些没有配送能力的“开票公司”将被淘汰出局。

4 廉价老药“重出江湖”

钟南山院士论及以前的招标采购时, 曾表示过担心:“一些廉价老药, 招标压价太低, 企业没利润就不生产, 结果一中标就死, 最后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这次广东在全国首创了“不限价不竞价品种”入围规则, 专门为廉价老药开辟了“绿色通道”。目前有5395种质优价廉的常用药品纳入该目录, 挂网后不需招标“砍价”, 有些还适当提价, 直接供医疗机构采购。这样一来, 药厂有了正常利润回报,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在新中标的药品目录中, 一些老百姓熟悉的老药尽在其中, 专家担心断货的急救药也都有了。此前有些药品招标后因为利润太薄, 厂家不生产, 或改成粉针剂, 使药品价格成倍提高, 为了防止和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次采取了“廉价老药不用招标”的政策后, 一度消失的老药剂型也“重出江湖”。

5 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 更有利于监管

广东省纪委常委广东省纠风办主任巫颂平说:“如何保证药品按照规则采购从厂里到医院里面这里有大量监督工作要做。”目前新一轮采购入围药品的工作, 已在各医院逐渐展开。为了杜绝腐败, 广东这次的阳光采购计划规定, 各大医院要组建上百人的专家库, 医院进什么药将由随机抽出的专家决定, 药监局、物价局等十五个部门届时会同时在线进行监管。这一举措, 在进一步对药品流通秩序进行规范的同时, 也将有效地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6 保证“两票制”落实的具体措施

6.1 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有机结合是“两票制”落实的前提之一 (所谓第三方是指提供这种交易平台的经营者, 不是医药生产和医药经营企业) 。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服务工程由两大部分组成, 供应链管理应用系统和供应链管理服务, 更形象一点的描述就是:供应链管理应用系统就是已修好的医药商品销售高速公路, 供应链管理服务就是运营它的管理策略和收费服务站。

其中供应链管理应用系统也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将传统管理的精华提炼出来, 再融合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开发的现代化的大型医药配送中心的物流管理应用系统, 它是支持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石, 通过它完成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一体化, 从而使业务流程具有可监控性、资金流的透明性以及企业内外信息流的共享性才成为可能。在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各地区配送中心要靠这套系统联系起来, 协同经营, 支持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另一部分则是网上交易平台, 是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系统核心的体现, 最显著的特点有两方面:即先进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精细化管理和强大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持。有了这两点支撑, 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及时利用最新和价值最高的相关信息来管理业务, 实现产品从起点开始就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最少的成本和更为完美的供需平衡流向最终的用户。

6.2 生产厂家必须开具真实的供货价发票给配送商, 配送商再开具加成配送费发票给医院。

6.3 由主管院长负责召集院药事委员会制定购药程序, 进行购药遴选工作前, 召集从院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家, 对入围品种逐一筛选进行记名投票, 不超过半数的予以淘汰。对院选入围的品种与网上逐一核对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 不合格者不能进入。

6.4 实行“两票制”后, 部分品种可能会出现厂家不生产、不供货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对此类产品进行科学调研后, 给予适当调价, 以确保生产厂家的利益, 从而保证医院临床用药需求。

7 小结

通过实行“两票制”, 首先减少了药品的流通环节, 遏制了层层转手、层层加码现象;其次这种配送药品的方式, 砍掉了流通中多个环节吃差价的经销商, 实质是中间只允许存在一个配送商;再次“两票制”可以对整个购销过程实施网上监控, 药品的出厂价和流通成本一目了然。这样一来, 药价中的水分被挤出来了, 既规范了药品流通市场, 又有效地防止了腐败现象的滋生, 最终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摘要:广东省在药品网上限价竞价的阳光采购过程中, 首次采用“两票制”模式, 即经销商必须直接跟生产商购货和结算, 生产商要向经销商开发票;属于转配送的药品, 二级经销商的进货发票必须由网上确认的一级经销商开具。也就是说, 从厂家到商家再到医院, 只开两次发票。药品经销环节严格实行两票制后, 只允许存在一个配送商, 这样一来有效杜绝了经销商的层层加价, 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因减少了流通环节, 从而使流通秩序得到了规范。在“两票制”下, 随着药价泡沫的挤掉, 药品配送商将面临市场重新洗牌。这次广东在全国首创了“不限价不竞价品种”入围规则, 专门为廉价老药开辟了“绿色通道”, 保证了临床用药需求。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 更有利于监管。为了保证“两票制”的落实, 要有具体的保障措施。

篇4:两票制执行制度

关键词:行政强制执行;即使强制;行政行为;代执行;执行罚

从19世纪中叶开始,德国就开始了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建立的尝试,因此说德国为行政强制执行的发源地实属名归,但与此悠久的制度历史不符的是,德国并没有统一的行政强制执行法律,联邦和各州政府都有各自的行政强制执行法律,这种公法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良好结合,是中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完善的范本,因此对于中德两国进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比较研究很有必要。

一、关于行政强制执行概念的理论综述

1.一元论与二元论

行政强制执行一元论意指对于行政强制执行主体的一元,即认为拥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只有行政机关。德国行政法中,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当局强制公民或是其他人履行公法义务的执法行为,由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概念可以看出,德国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是一元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此观点在中国体现较为彻底,从《行政强制法》可以看出,中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为原则,以由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同时这也是中德两国在行政强制执行主体方面的重要差别。

2.广义说与狭义说

广义说认为行政强制执行是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为,是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逾期不履行行政法设定的义务时,对行政相对人采取的强制手段,这其中也包括在紧急情况下对公民、国家实行危害行为的相对人的即时强制执行。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学说观点认为广义也意为对已设定义务的履行。

狭义说认为行政强制执行仅包括直接强制执行而不包括间接强制执行,因为当行政主体或者行政主体委托的人强制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后,行政相对人在作出拒绝履行的表示之时行政主体或者行政主体委托的人便已实现相对人的义务,这时便不存在执行之说,之后的代执行或者执行罚只是强制履行。

二、中德行政强制立法演进过程比较

1.德国行政强制法的立法演进

德国于十九世纪中叶产生了有关行政强制执行法的制度,但是相关法律并没有成文,由于德国实行的是联邦制,故并没有统一的联邦制立法,而是由各州分别之制定自己的行政强制执行法。在联邦层面,最重要的立法是1953年生效的《联邦行政执行法》,作为该法的补充,1961年出台了《联邦执行官行使公权力直接强制法》和1965年的《联邦国防军与盟国部队士兵以及民间安全人员执行直接强制以及行使特殊职务法》。此外,税法与社会法等专门法律中也有一些关于强制执行的条款。要注意的是,各州虽然有自己的单独立法,但是其与德国联邦所立法并不是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

2.中国行政强制法的立法演进

从改革开放行政法规不断健全完善以来,行政强制法在整个行政法律法规体系一来一直处于缺位的地位,这种状况一直到21世纪初才有所改变。2002年4月法制办形成了《行政强制法》的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2005年12月《行政强制法》草案提请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进行初审,但因行政强制权的设定和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存在较大分歧而搁置。2007年10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再审了该草案,之后09年8月和11年4月对此进行了三审和四审,同年6月,第五次审议该草案,在对行政法规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保留问题作出了规定后终于2011年6月出台了《行政强制法》。

3.中德行政强制立法演进的比较分析

从时间的跨度上来看,德国作为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发源地,其相关制度接受了三百余年的考研,中国的行政强制立法从时间角度来看实属“新生儿”。但是从发展路径上看,两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集中制,因此中国的行政强制立法演进较为统一,是由国家的政体统一推行,而德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直到现在行政强制执行都没有联邦法律,这也就说明了行政强制立法演进的不同决定了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在两国各地区的差异性、自主性、灵活性不同。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差异性、自主性、灵活性必然是大于中国的。

三、中德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比较

1.德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德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主要由行政机关实施,这印证了德国行政法中围绕“行政行为”这一核心的特点。因此,德国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时需要有一个生效的行政行为,也被称为基础行为。当然,这一基础行为也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能够实施强制执行的行为必须是包含了明确的要求或具体的内容从而形成了相应的作为,或者是形成了不作为的义务。其二该义务需明确且既定,并由法律上的拘束力。比如德国的命令性行政行为,包括停止施工、清理废物等命令就是可以进行行政强制执行的基础行政行为。除此之外还有关于金钱给付的规定,同样适用该条件。

德国同样存在行政当局只能向法院申请,由法院做出一个执行的决定的情况,在实践中,主要是为了实现行政私法上的行政权力、行政合同中的行政权利和行政当局之间关系中的权利。

如前文概念探讨里所描述,德国行政法学界认为即时强制执行也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一部分,与上述模式所述相同的是,即时强制执行也需满足一般的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条件,在实施主体上同样由行政当局实施。唯独不同的是时间上、程序上的差别,即时强制执行可以当场做出,其范围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主要包括公共捐税以及费用方面的征收、警察执行官员做出的不可被延缓的指令与措施、涉及到投资与创造就业等联邦法律或州法律规定的情形、紧急危险的情況。

2.中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从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来看,执行主体采取以人民法院为主,以行政机关为例外,立法只规定了少数情况由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如果没有法律的明确授权,执行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据有的学者统计,我国涉及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中,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约占70%。可以说,我国现在的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执行模式和德国的行政机关强制执行模式的折中。

3.中德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中德两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差异实质上是两国行政法理论的差异。德国的行政法具有“警察国”、“法治国”的特点,行政法的核心是行政行为,其强制执行强调行政当局直接、主动和自为的进行,这也由德国的公法特征决定。事实上,德国的行政强制执行里究竟如何看待司法执行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笔者做一个大胆的猜测,德国的司法执行在德文的原意可能不是行政强制执行,从公私法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德国司法执行的部分主要是行政合同等私法上的行政权力交由法院确定从而执行,换言之,法院执行的前提是双方平等的法律地位,这种地位的平等并不是形式上的平等而是实质上的平等,也就是德国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强制执行侧重公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除公法权利义务关系之外的并不是行政强制执行。反观中国的行政强制执行,融合了公私法的区分,将公法上的权力义务关系交由司法处理,而将行政合同等准公法性质行政行为大部分当做民事性质法律关系,行政机关可以独自行使行政强制执行的只有法律授权的少数机关,如海关、谁无、审计等,中国在行政强制执行中更考量公民权利的司法保护,但这也绝不是德国在行政强制执行中更考量效率,这并不是效率与公正的博弈,而是行政法理论的不同,德国的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更有利于权、责的统一以及操作上的简易。

四、中德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比较

1.德国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德国联邦对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要求十分严格,无论是一般的行政强制执行还是即时行政强制执行都要遵循告诫、确认、执行三个阶段。

在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开端,告诫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其一是保护行政相对人,使其免受突如其来的行政强制措施的侵害,其二是督促执行功能,使行政相对人内心产生被威慑的效果。告诫既可以在基础行政行为之后书面做出也可以与基础行政行为一并书面做出。告诫行为的核心是期限,如果没有明确的履行期限则该告诫行为无效,同时告诫也必须明确说明会采取哪种行政强制手段。

在告诫程序之后是确认环节,也是行政强制执行前的最后环节,其作用相当于警告,是对告诫中声明要采取的行政强制手段的确认,表明即刻起该手段就可以施行,行政相对人应该以最后的时间履行义务,否则对行政强制执行必须容忍。值得注意的是,代执行与直接强制的确认程序属于基础行政行为,换言之,行政相对人可以对该基础行政行为提起复议或诉讼。在确认程序之后,便可以进行执行环节,而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强制执行具有容忍义务,但是行政当局不可以超越前面告诫、确认程序的强制手段的等级。并且,如果基础行政行为在强制执行的期间被撤销或撤回,则执行程序必须停止。

2.中国行政强制执行程序

中国行政强制执行程序根据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和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流程为:催告、申请、审查、做出执行裁定四个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决定的审查是一种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审查,即为实质审查,这在人民法院以形式审查为主的程序中是不多见的。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催告、送达、执行。比较特殊的是金钱给付程序,滞纳金和罚款的加处是执行的前提,之后催告紧接执行。

3.中德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比较分析

从宏观角度来说,中国与德国的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在环节设置上基本相同,其背后体现的关于行政行为的法理也是异曲同工。德国将告诫之后的确认程序定义为一种基础行政行为,与此相当的是中国行政强制执行中的催告程序,虽然从语义上催告与德国的告诫内涵一致,但在中国,由于催告程序规定了特定的形式,要求必须包含期限、履行义务的方式、金钱给付的明确金额以及行政相对人的申辩权利的告知而成为了一种要式行政行为,因此从行政法理论上来讲,中国的催告程序也是一种基础行政行为。

五、结语

由于我国采取以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的执行模式,因此在相关的制度设计上浪费了司法资源。如我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需以当事人不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又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前提下才可以,再加之现如今人民法院实质审查使得行政行为更不能如期执行,因此中国行政强制执行的模式最应该借鉴德国行政强制执行的是其执行权力交由行政当局,但我们也不能一味效仿,要做到既保证公正又兼顾效率。

注释:

①于安.《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②杨海坤.“论行政强制执行”,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3期

③李升,庄田园.“德国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与程序介绍”,载《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4期

④于安.《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⑤胡建淼.“试论德国行政上的即时强制制度及其理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⑥袁曙宏.“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第21页

参考文献:

[1]于安.《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2]杨海坤.“论行政强制执行”,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3期

[3]李升,庄田园.“德国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与程序介绍”,载《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4期

[4]胡建淼.“试论德国行政上的即时强制制度及其理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5]袁曙宏.“我国《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地位、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4期,第21页

作者简介:

篇5:两票制执行制度

承诺方

企业名称:

(加盖公章)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权人:

(加盖签名章)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按照要求,本企业向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具体名单打印在承诺书背面)作出执行“两票制”承诺如下:

一、熟悉国家和江苏省“两票制”政策。

二、购进药品时主动向药品生产企业索要发票,并按照要求做好购进药品验收记录。

三、向医疗卫生机构销售药品时,附符合规定的随货同行单。按照发票管理规定及时开具发票,发票备注栏关联随货同行单号、药品批号、有效期和药品生产企业开具的发票票号等信息,提供加盖印章的复印件或扫描件(药品生产企业开具的发票和随货同行单),方便医疗卫生机构验收入库。

四、对所提供的相关票据的真实性负责。

五、及时将相关票据扫描上传“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与监管平台”。

篇6:两票制票据查验,储存制度

1.药品配送流通企业供货,应当按照发票管理有关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增值税普通发票”(以下简称“发票”),药品项目填写齐全;

2.药品配送流通企业供货的药品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附符合规定的“随货同行单/票(销售出库复核单/票)”,及发票的医疗机构采购名称等应当与随货同行单/票、付款流向一致、金额一致;

3.药品配送企业配送到货后,医疗机构应主动向药品配送企业索要发票,发票必须由药品配送企业开具;

4.到货验收时,应验明发票、供货方随货同行单/票据与实际采购药品的品种、规格、剂型、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单价、数量等;核对一致并建立购进药品验收记录,做到票、货、账相符。对发票和随货同行单/票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或者发票、随货同行单/票和购进药品之间内容不相符的,不得验收入库。

5.医疗机构在药品验收入库时,必须验明票、货、账三者一致方可入库、使用,不仅要向配送药品的流通企业索要、验证发票,还应当要求流通企业出具加盖印章的由生产企业提供的进货发票复印件,两张发票的药品流通企业名称、药品批号等相关内容互相印证,且作为医疗机构支付药品货款凭证,纳入财务档案管理。

6.药品配送企业需向医疗机构作出书面说明情况,并承诺其配送的药品符合“两票制”相关规定,与医疗机构签订采购合同,并将执行“两票制”列为合同条款,并制定承诺书一式两份,购货方与配送企业各留存一份备查。

7.购货单位采购药品发生业务往来后,按票据管理规定配送流通企业应及时开具购销发票且随货同行,发票与随货同行单购货医疗机构名称、收货地址、联系人、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单位、金额、数量等一致。9.购销药品中发生的发票及相关票据,应当按照票据管理规定保存5年。

10.配送流通企业应及时将两票发票上传至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票据查验系统,医疗机构通过登录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票据查验系统验证“两票制”相关药品采购票据。

篇7:两票制全解析

4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明确医改试点省份推广“两票制”,业界一片哗然的同时,大家最关心的是政策什么时候开始落实。按国务院26号文的规定,今年之内“两票制”在国家医改试点省份必须落地。说时迟那时快,4月27日有两份有关“两票制”政策的落实文件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分别是医改试点大省江苏,以及今年新增的医改试点省份陕西。“两票制”落地真的来了!

在近日公布的2016年医改重点中,提出药品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下面带大家全面解析“两票制”。

1两票制的8个省份

四老:安徽,江苏,福建,青海; 四新:浙江,上海,四川,陕西;

2何以谓之两票制?

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

但是配送票,货款票并没有界定。涉及生产企业代工和商业对医院托管范畴。

3“两票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已经执行两票制的:福建

表态的:江苏(征询意见稿)陕西(有特色)

全国总代及进口商算第一票

托管商业进货不算一票,母公司给子公司不算一票

4两票制是否会执行

一定执行,但是各省会根据实际利益来解释二票制的内涵和外延;不排除激进跟进,鼓励医院与生产企业直接结算(一票制)5对工业企业影响 · 渠道管理:扁平化

· 模式变化:底价高开返佣金 · 核心要素:产品属性(临床价值)· 竞争力(招标,二次议价)

6产品的选择

· 招标优势(竞争力)

· 临床路径(性价比,控费)

· 企业实力(一致性评价)

7对商业公司的影响 · 分销业务迅速萎缩

· 小商业公司被淘汰(无上游资源,无下游网络)

· 国有配送企业更大(兼并,收购)

· 自然人规范化(归并到生产企业办事处或者具有专业、正规的第三方推广公司)

· 过票行为大为缩减

8对生产企业的考验

· 销售的管理水平

· 财务的处理能力 · 工商的信任建立 9两票制的实质

· 大国有商业的推动;

· 税收征收地转移。10两票制的意义

· 提高商业企业集中度,13000家到3000家 · 不会降低药价(由招标,二次议价决定)

· 不会改变临床促销行为(降低,减少,由产品属性决定的)· 便于行业监管 11两票制的对策 · 代理产品的规划更新 · 终端医院的归拢取舍

· 上游企业的信任建立 · 财务能力的资源共享 12医药行业的重磅

·一致性评价(淘汰部分药品文号)

· 医保支付价(重塑药品价格体系)

两票制背后的逻辑

在医药圈,两票制可以说是目前最火的关键词,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应对之策也是此起彼伏。作为今年国务院出台的一项重大决策,财政部早有报告,两票制不会降低药价,为何两票制,还会受到推崇并且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其背后的逻辑何在?只有了解这些,我们才能看影响,想对策。

两票制背后的逻辑

两票制的实施,脱胎于目前普遍的医院药房托管模式。至少,是受了托管的启发。在托管的模式下,生产企业抱怨产品供货价被压的很低,然而,托管公司坦言,医院要求的返点也是逐年增高。所以,不难想象,在实施和托管模式如出一辙的两票制后,流通环节减少省下来的钱,一部分会变成配送公司的利润,一部分会流向医院。

一番运作、辗转腾挪,把渠道利润合并归拢,然后通过商业公司再返给医院。这样一来,就弥补了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利益损失,为医院的运营找到了资金的补充。另外,渠道相对集中,商业公司的利润有了保证,自然能保障医院用药不缺货、不断货。

所以,结合以前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讲话,砍掉不必要的流通环节,缩减并明晰全程流通环节。腾笼换鸟,从流通领域改革要红利,支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两票制之所以受卫计委的推崇,其背后原因应该不言自明。国务院为何推崇两票制

当前,医疗机构的改革,重心在于破除掉以药养医的机制。一方面招标压缩产品的空间,一方面取消医院药品加成,在医院和医生的利益受损时,适时推出两票制,使这个改革计划趋于完美:既降低了药品价格,同时又维持了医院的良性运转,还不用增加财政投入,可谓一举多得。

然而,跳出部委的规划,从国家医改角度来看,两票制得到推广也有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两年来,医改的脚步加快、政策出台愈发骤密。用招标议价模式、一致性评价、飞检等手段,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对生产企业牢牢擎制;用药占比、零差价、限制输液等规定,对医院用药种种限制。

国家基本上控制了药品的源头和终端:源头上严查药品质量,保证产品安全,终端对药品使用的严格监控。

国务院:推广两票制。医改试点省份要在全范围内推广两票制,鼓励一票制,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直接结算货款,药企和配送企业计算配送费用。

流通环节减少,增加了药监部门对药品,从生产到使用整个流程的掌控性。同时,药品从出厂价和中标价之间清晰的利润流向,使逐步深入的医改更能有的放矢。

对行业的影响

对于两票制,大家不要再心存侥幸,大面积的全面推广,是医改中的一步,但对于行业来说,无疑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药企:医院要直接给我回款了,钱不用倒手了。但,天了噜,医院拖欠货款那么严重,天价的应收账款要变成我的了,咋办?妈呀,我得好好数数,我还有多少钱,医院拖欠我能经得起吗?成本上涨,价格压低,现在又凭空增加了拖欠的财务成本,企业还能怎么活???预计很多以普药为主的药企将面临的不小的困难,不少普药品种会因此失去生存空间。对于流通企业来说,现在拖欠方要变成药企了。如果药企生活艰难,这个配送费用要回来要更艰难,再遇上不靠谱的药企,躲到一边哭都找不到地啊。

在其中,医药自然人因为是要部门的查处挂靠、走票等,面临的危机更为巨大。上下游的运作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收益却不能主动掌控,上游受制于企业的返现、下游受制于医院的回款,投资和回报之间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在瞬息万变的政策压力下,存在有失控的可能。前有对走票、挂靠的打击,紧接着两票制逐步推广,医改的宗旨是让整个流程趋于简洁可控,将自然人排除在渠道之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13两票制全面推行后代理商的四条发展方向 底价转高开,别无选择

两票制推行后,采用底价代理模式的厂家和代理商不应该再浪费时间讨论是否底价要转高开的问题,因为除了高开别无选择。

面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因推行两票制而必须进行的底价转高开操作,厂家和代理商应该花时间来共同讨论双方都可以控制而且必须决定的事,例如厂家要跟代理商一起讨论商业渠道布局的事、代理商的职责和重新定位等等。至于底价转高开后带来的税收影响问题,总体上双方不可控,国家不会因为厂家和代理商之间谈得愉快而降低总体税负。而可控的是双方在总体影响范围内如何合理分配,这个可以在之后去友好协商。

商业渠道布局重中之重

底价代理模式下的商业渠道是扭曲和混乱的,主要原因是:

1、底价代理商模式下必须通过过票商业,而每个代理商的过票商业选择都不同,今后的过票商业也不能再继续。

2、过票后的商业渠道都由各个代理商自己负责,每个代理商考虑商业配送的选择都方便、容易管理、历史合作关系等等各自的因素,形成以各个代理商为中心的商业网络。

底价转高开后代理商原来基于各自商业考虑选择的商业可能需要整合优化,而且各地在推行两票制后的政策也可能对配送商业的选择有要求,比如近几年一直实行两票制的福建就要求在10个配送区内各选择一个商业公司进行配送。

所以,底价转高开后商业整合和优化的工作要尽快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启动:

1、了解每个试点省份在推行两票制时对配送商业选择的要求

2、了解区域内主要商业的配送能力,主要是终端覆盖能力,包括覆盖终端的深度和广度

3、梳理代理商现有终端状况,包括终端的深度和广度

4、评估区域内主要商业覆盖的终端与现有代理商经营的终端是否匹配

代理商开放终端数据库,深度与药企合作规划未来

终端数据是底价代理模式下厂家和代理商之间的一个死结,代理商一般都不愿意上报终端状况,大部分药企因收集不到代理商的终端流向而无法开展以终端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

代理商现在是时候自己梳理终端数据并分享给药企了:

1、底价转高开后的商业渠道整合必须要以深度了解终端状况为前提

2、由于商业的整合,代理商可能更多基于终端的实际流向来结算推广费用,因

此未来必须清楚每个终端及其流向

代理商应该从长远合作考虑、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终端数据,与药企携手合作谋划未来。药企近期还要面对一致性评价、GMP飞检等等很多的工作,代理商自身也有很多转型的工作要做,双方能在终端数据上减少时间就能在其他方面赢得时间。

代理商向CSO转身

代理商理想的职责是标准的CSO职责,即只负责终端推广,商业渠道应该会过渡到厂家统一管理。对于很多代理商原有的招投标管理、政府事务等都有经验、资源等优势,厂家和代理商可以在这些方面进行合理安排和过渡。

代理商变身CSO有很多需要工作要做,尤其是不少代理商对于开设公司基本没有概念,有的代理商怕麻烦甚至根本没有了解过公司设立相关的事,那么现在是时候去考虑了:

1、公司设在哪儿?开设公司需要做哪些准备?找人代办有没有问题?

2、设立多大注册资金规模的公司(尽管工商注册已经改革简化了)?注册资金是否影响到今后申请增值税发票数量和最大金额问题?

3、公司的经营范围怎么设计?会不会影响到今后有些发票开不出来?

4、财务处理怎么办?找专职、兼职还是代理记账?会有什么问题?

5、放哪些人员到公司作为员工管理?人员的社保有什么影响?等等等等

篇8:两票制执行制度

【关键词】两票制;医药流通企业;医药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6-02

药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药品的管理是医药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医药流通中代理环节繁复,药品加成现象混乱导致了药品价格虚高和医药流通监管难等多个问题。“两票制”的推广模式是对混乱医药流通秩序的规范,是对虚高药品价格的压缩,也是对医疗卫生改革的保障。对药品流通环节和药品流通秩序的管理,一方面淘汰部分落后企业,减少繁复代理环节,使行业重新洗牌;另一方面市场集中度提高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竞争压力。因此,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必须实现自我转型升级,提升竞争能力以迎接“两票制”的机遇与挑战。

一、“两票制”政策的概述

2016年4月国务院明确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积极鼓励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鼓励医院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结算药品货款、药品生产企业与配送企业结算配送费用,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使药品流通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加强医疗和药品质量监管。

“两票制”规定药品生产流通的环节只能开具两次发票。“两票制”是药品集中采购管理的重点,不仅有利于优化药品购销秩序,提升药品流通效率,减少流通代理,保证药品安全,更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药品加价混乱,药品价格长期“虚高”,药品流通秩序不畅,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二、“两票制”政策下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机遇

市场份额扩大。“两票制”的实施有利于市场流通环节的精简,完善的医药流通管理秩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行业的集中度。“两票制”实施后,医药流通行业将发生重大变化,医药商业领域的并购重组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小型的、落后的药品流通企业遭到淘汰,市场主体回归到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医药商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市场份额也随之扩大。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将有机会发展成为超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一大批全国性、区域性的龙头医药流通企业将产生。

流通秩序规范。“两票制”的推广有利于净化医药流通市场,避免了医药流通过程中不法企业利用“多票”现象刻意抬高药品价格,避免医药流通贿赂现象导致的回扣现象,使合法守信企业能够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公平竞争。

三、“两票制”政策下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挑战

资金压力增大。在过去“多票”现象中,药品流通企业能够以多次开具发票的方式减少资金占用,延后付款的时间,降低企业自身的资金运转压力。在实施“两票制”后医药流通企业必须在药品购买时就垫付大量的资金,承担资金垫付的风险。即使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在面对短账期,高成本的情况,其资金周转也面临巨大压力。同时,“两票制”的实施促使市场主体回归到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资金压力也会随之加大。

利润空间压缩。“两票制”和新医改的实施,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说面临重大的利润冲击,原本的流通模式发生改变,中间流通环节加价受到限制,在药品供应中的加价问题进行了规范,其加价过程更加透明,企业利润空间将大大压缩。流通环节的精简也使得流通企业利润环节减少,医药流通企业步入微利时代。

四、“两票制”政策下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发展建议

1.企业并购

“两票制”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行业的集中度,企业并购和重组是顺应“两票制”,实现行业集中的有效方式。对于大型的医药流通企业来说采取并购和重组能够快速扩大自身的规模,提升市场的份额,增强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本身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强大的资源、资金和管理队伍,通过并购实现公司架构的完善,仓储物流的补充,运营管理团队的优化和客户资源的增加,最终实现自身竞争力的强化。

2.差异化经营

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通常既经营中成药、中药材也经营化学药剂、生物药剂、医疗器械等。在“两票制”实施之后,大型流通企业需要积极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采取差异化的经营战略。例如对于成本大、管理复杂、专业要求高的业务可进行适当调整,优化业务范围。对于主要业务精细化管理,将资金、人才和管理力量集中于主要的业务,对于分支业务或者管理难度大利润微薄的业务慎重涉足。

3.加强信息化建设

面对“两票制”的机遇与挑战,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要扩大市场影响力,不仅要从企业的并购和重组着手,更要从自身的服务营销建设和流通能力方向发展。在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医药流通企业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效率化。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的管理增值,实现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数据可查,管理可视和监管可控。利用信息技术分析行业数据,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对于医药流通企业来说,物流配送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医药流通企业用契约的形式规范自身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活动全过程。提供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物流运输的权责。结合“第三方物流”的优势,优化自身配送服务,在企业形象、流通程序、产品特征方面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以增加流通的服务价值,以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为基础,提供更加专业的物流配送。产品从配送设计、配送操作过程、配送技术管理、物流配送工具等方面体现专业化和系统化。

4.落实行业合作机制

“兩票制”的实施为医药流通企业带来了的配送和流通的管理要求,区域内的医药流通企业应当积极落实行业合作机制,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等形式,加强行业内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实现区域内的采购集中化,调配控制化和付款低风险。行业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行业之间的互助和资源创新分配,也有利于对于行业发展意见的反馈。

5.增强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的信誉和品质的保证,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两票制”的实施,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更应当增强自身的品牌战略,利用品牌的影响力来扩大市场范围。虽然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自身在行业内部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影响力,然而对于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也应当积极开拓市场,提升流通范围水平,用高效率和高品质来提升行业内部的信誉与品牌。

参考文献

[1]黄丽君,干荣富. 对药品采购实施两票制的分析与思考[J]. 上海医药,2016,17:61-63+67.

上一篇:弱电学徒的5年规划下一篇:买东西5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