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深圳大学成人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经济地理

2024-05-24

2022深圳大学成人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经济地理(共5篇)

篇1:2022深圳大学成人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经济地理

物 流 经 济 地 理

一、单选(15 X 2’=30’)

1、我国经济特区最大的是(海南)

2、我国城市最大的是(上海)

3、我国河流最长的是(长江)

4、我国行政面积最大的是(新疆)

5、专门化设施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6、专业化设施包括(运输枢纽)(场站)(仓储设施)

7、狭义的农业和广义的农业区别在于:狭义指(种植业),获得(农作物);广义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获得(农产品)。

8、进口石油来自(中东)

9、我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

10、经济作物包括: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糖料作物(甜菜、甘蔗)、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嗜好作物(烟叶)、药用作物(人参、贝母等)、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

11、物流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

12、零售商业网点的布局原则(以方便居民购买为前提),并尽量做到三个结合(布局结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营业点规模大、中、小型相结合)、(零售商业与饮食业、服务业相结合)

13、进行区域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结构相近)(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经济上相互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社会结构相仿)(区块规模适度)(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14、香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

15、第三方物流遵循了(社会化原则)

16、中国九大商品粮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是(江淮地区)

17、中国最大的纸张生产基地是(华东区)

18、中国内地首个突破1000万标准大关的港口是(上海港)

19、西气东输的起点是(新疆塔里木),终点是(上海)20、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法律责任是(统一责任制)(网状责任制)(修正的统一责任制)

二、名词解释(4 X 4’=16’)

1、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伴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编组站:是铁路网上集中办理大量货物列车到达、解体、编组出发、直通和其他列车作业,并为此设有比较完善的调车作业的车站。

3、经济区划:是在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

4、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起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

5、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要素。

6、商业物流:通过批发、零售和储存环节,把各生产企业的产品在一定物流据点集中起来,然后再经过储存、分拣、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将商品以适当的数量、在适当的时间送到零售商业企业或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

7、管道运输: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8、国际物流:就是组织商品在国际进行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三、简答(4 X 7’=28’)

1、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计划化原则:物流的组织管理要科学规划和计划,这是首要条件。

(2)直达化原则:在组织货物运送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3)短距化原则:设计最佳运送路径,使运输距离最短,减少物流费用

(4)钟摆化原则:尽可能组织双向物流运输,提高运输工具的回运系数或里程利用率。

(5)集中化原则:在计划的基础上,集零为整,变小量为大量,采用混装的形式,进行集中运送。这是重要形式。

(6)社会化原则:物流活动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这是必要条件。

(7)服务化原则:明确和规范物流活动及其行为的属性

(8)标准化原则: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软件口径、硬件模式的协同,便于系统功能、要素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

2、影响商业布局的因素是哪些?

答:(1)自然条件因素: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各地商品生产 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商品流向、流量和流通范围。

(2)消费状况因素:对商品购进地区、销售地区、商业企业布局差异的

影响都不同。

(3)科技水平因素:促进商品流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构成的改变;促进

了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和发展,为商品的购销、调、存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促进了商业工作效率和经济利益的提高。

(4)交通运输因素:是商品流通网络布局的重要因素,促进了流通网络 的形成,并直接决定了商品流向的选定。

3、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1)行政区经济具有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特点,而经济区经济则具有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特点。

(2)行政区与经济区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行政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治

统治和行政管理,经济区则以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和比较优势为前提,经济区经常要跨越几个行政区

(3)行政区经济以地区经济利益为着力点,经济区经济则以一个更大的地域甚至整个国家的利益为着力点。

(4)行政区经济有自己特定的边界,而且相对稳定,经济区则可能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提升而扩张其边界。

4、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国际物具有哪些特点?

答:(1)物流渠道长,物流环节多:需在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海洋和大陆,还要经过报关、商检等业务环节。

(2)物流环境的复杂性:由于各国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营管理方法、生产习惯等的不同,特别是不同国家之间物流环境上的差异,使得国际组织商品流动成为一项复杂的工作。

(3)国际物流对标准化要求较高:统一标准对于国际物流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就无法提高。

(4)国际物流中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

(5)国际物流的多种运输方式组合:有海洋、铁路、航空、公路运输以及由这些运输手段组合而成的国际综合运输方式。

5、简述中国工业物流现状 答:(1)物流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物流对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作用。

(2)物流管理水平落后: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组织、专项物流核算和财务分析。

(3)缺乏现代物流技术的有力支撑:现代生产方式的规模化、全球化、专业化的发展,要求规模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强有力支持。

(4)物流专业人才短缺:2003年全国有近900万个企业,急需各种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

6、简述发展商业物流的意义

答:(1)有利于加速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商业物流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商业物流对加速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带动全社会的物流需求:市场的繁荣必然带动全社会对物流的需求,商业物流必然得到长足的发展

(3)有利于提升第三产业的层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商业物流将带动运输、仓储、通信、信息业等众多相关行业的发展

(4)有利于商业中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现代化物流将带动一个城市与周边地区产生更广泛的商品物资交流。

(5)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现代商业物流,可以在吸引外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作用。

7、简述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答:(1)商品生产的发展水平: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决定因素

(2)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基本因素

(3)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4)生产布局状况:对生产发展有直接的作用,能促进商品经济向新的地区推进,使之出现新的商业中心。

(5)国家区域规划发展:国家根据自然地理与经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将全国划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8、简述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答:(1)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最初国际物流只是国际贸易的一部分,但是生产的国际化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化,促使国际物流从国际贸易中分离出来,以专业化物流经营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贸易之中。

(2)国际物流的高效运作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专业化、高效率的国际物流运作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缺少高效国际物流系统的支持,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就有可能无法按时交付,而且物流成本也将提高。

(3)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提出新的要求:质量、效率、安全、经济、环保

四、论述(11’ + 15’=26’)

1、论述五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解:物流运输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1)铁路运输的特点:

(a)优点是运输能力大、价廉、不易受气候影响、计划性强、安全、准时等;

(b)缺点是始建投资大、建设时间强、始发和终到时间强、灵活性差、不易转让等。(2)公路运输的特点:

(a)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b)可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

(c)在中短途运输中,运送速度较快(d)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e)掌握车辆驾驶技术较易(f)运量较少,运输成本较高(g)运行持续性较差(h)安全性较低,污染环境较大(3)水路运输的特点:

(a)水上运输运量大、成本低,非常适合于大宗货物的运输(b)水上航道四通八达,通航能力几乎不受限制,而且投资少

(c)水上运输是开展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是对外发展经济和友好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d)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水路运输速度较慢,受自然气候和条伯的影响较大(4)航空运输的特点:

(a)速度快(b)机动性好(c)舒适、安全

(d)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e)飞机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小,运载成本和运价比地面运输高(f)受气象条件限制,因而影响其正常、准点性(g)速度快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显示。(5)管道运输的特点:

(a)运量大(b)占地少

(c)建设周期短、费用低(d)安全可靠、连续性强(e)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f)灵活性差

2、论述深圳物流业发展的情况

解:(1)深圳发展现代物流业有诸多优势:

(a)深圳及珠三角已建立起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形成了强大的外向型经济圈。同时,深圳毗邻港澳,是国内惟一陆路与香港接壤的城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b)深圳基础设施发达,基本形成了以海港、空港为核心,以高速公路、快速干道、主干道为骨架,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交通运输平台,初步建立了以“大物流、大口岸、大通关、大平台”为特征的物流信息平台。

(c)产业优势。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在我市初具规模,拥有一批服务水平高、实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

(d)技术资金优势。深圳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自主创新活跃,以信息化武装物流产业可谓“近水楼台”。此外,深圳是区域性金融中心,资金结算便利,金融工具众多。

(e)政策环境优势。市委市政府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搭建了良好的物流政策平台。

(2)深圳市物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a)物流企业分散,专业化物流服务方式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b)企业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低于社会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寻求“第三方利润源”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高成本和巨额浪费。(c)物流专业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短缺,限制了物流业的长远发展(d)物流管理政出多门,物流法制不健全,物流投诉现象时有发生。

(3)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加强举措,来促进深圳市物流行业的发展。(a)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企业的市场主体。

(b)加强物流行业制度和法律建设,通过制度来保障行业诚信的建设。

(c)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大市场,是深圳物流行业提升自身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保障。(d)加强现代物流人才培训和物流领域的研究,指导深圳市物流实践,是深圳市物流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e)加强物流宣传力度,普及物流观念。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物流的普及与宣传。比如:举办讲座、物流培训、实地考察、经验研讨等。

3、论述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解:(1)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依赖性大:长期以来,中国对三大洲的外贸比重一直保持在93%以上,其余各洲的贸易额合计占近7%。欧盟、日本、美国、中国香港地区是我国内地的主要贸易伙伴。

(2)外商投资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利用外资特别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目前世办“500强”企业已有80%在华投资或建立办事处。

(3)沿海开放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广东省进出口额一直雄踞全国第一。从广东、福建地区开始,逐步北上向华东、华北沿海地区发展的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大大提高了沿海地区的制造业水平和对外贸易能力。

(4)进出口商品结构有较大变化:

(a)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

(b)纺织、服装、鞋类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出口主导产品

(c)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大,标志着开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d)进口产品由棉花、化纤、砂糖、动植物油脂、钟表等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原油、机械设备等转化

(5)能源等重要资源短缺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均衡发展

(a)中国能源以煤为主,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的运输瓶颈和水资源短缺,限制了煤炭资源的开发。

(b)中国属石油资源短缺国,仅能自行满足石油总需求的70%,缺口主要从中东地区进口

(c)铁、锰、铝、铜、铬铁矿、钾盐6种大宗矿产和石油一样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d)中国的橡胶产量很少,木材等资源严重不足,主要靠木材生产的纸浆,也是今后大量进口的主要商品种类。

4、经济区和行政区的划分及关系,这些区域如何发展物流,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解:(1)经济区和行政区的划分

经济区划:是在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国民经济发

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2)相互之间的关系

(a)行政区经济具有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特点,而经济区经济则具有市场经 济和商品经济的特点。

(b)行政区与经济区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行政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治统治和

行政管理,经济区则以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和比较优势为前提,经济区经常要跨越几个行政区(c)行政区经济以地区经济利益为着力点,经济区经济则以一个更大的地域甚 至整个国家的利益为着力点。

(d)行政区经济有自己特定的边界,而且相对稳定,经济区则可能因为区域经 济的发展、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提升而扩张其边界。(3)

(a)东北综合经济区:东北正面临着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任务,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物流企业壮大。

(b)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物流发展涵盖中央首府北京,其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物流发展潜力巨大

(c)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居于中国领先水平,目前已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风向标之一

(d)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面临港、澳、台要进一步开放物流市场,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在竞争中壮大实力,构建粤港澳大物流圈子,增创地缘新优势。

(e)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自然资源丰富,商品货流大,但物流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性因素。

(f)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承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全国物流网络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g)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物流发展前景广阔。

(h)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物流行业管理机构不健全,企业物流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物流产业发展较慢。(4)

(a)区部经济差距大:沿海与内地、东,中,西部之间、省区之间、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b)对环境与资源的影响:我国面临能源的水资源的不足,环境和生态问题也十分突出。

(c)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随着我国总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邮局越来越凸显出来。

(d)对交通的影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尽管有如此骄人的成绩,但是在运行的高铁多在东部发达地区,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缩影。

(e)对教育的影响:教育投入资费分配不均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直面对的问题,布局与人口多少以及招生比例出现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其根本原因显然也是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篇2:论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地理学教育

近年来, 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 物流业被列为国家十大振兴计划之一, 具有极高的产业地位。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 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物流专业大学生是众多开设物流专业高校的重要办学目的之一, 也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提高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培养质量需要多管齐下, 本文从加强地理学教育的角度来分析。

2 地理学与物流的关系

“地理”一词始见于我国著名的经典古籍《易经》, “仰以观于天文, 俯以察于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曾被称为科学之母。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 主要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地名学等分支。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地理现象与人文地理现象, 还包括自然的人文地理现象或人文的自然地理现象[1]。地理学以人类环境、人地关系、空间关联为核心, 发展出不同的关键概念和观点, 以不同的尺度来解读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这些关键概念包括空间、时间、地方 (和区域) 、尺度、系统、景观、自然、全球化、发展、风险[2]。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3]。物流的本质是使有空间位移需求的物品克服空间距离的障碍, 完成其所承担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使命。物流不是人们的本源需求, 而是由人们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衍生出来的, 是人们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外在体现。物品空间位移需求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生产力与消费群体分离以及地区间商品品种、质量、性能、价格上的差异。人们在生产、生活中, 无论原材料还是商品等的位移, 都会涉及物流。物流创造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 有效地联系了生产和消费, 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性活动。人类的聚居都是在适宜居住的地方, 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也在这些场所进行, 所以自然地理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经济地理, 因为任何社会活动、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内进行, 物流是联系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纽带。

物流与地理学相辅相成, 关系密不可分。正如所有现象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样, 所有现象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 地理和历史是我们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视角[4]。地理是物流活动赖以开展的空间, 地理空间是地理实体的存在形式之一。世界上没有脱离地理实体的地理空间, 也没有不处于地理空间中的地理实体[1]。无论是作为物流活动参与者的人, 还是物流网络的组成要素, 都是处于地理空间中的地理实体, 所有的物流活动都在地理空间中完成。完成物流活动的基础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而交通网络的规划、布局、选线、确定运输方式和技术等级等, 以及物流节点的规划布局、选址、建设, 都是基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状况的全面考量。近年来,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人们群众的网购数量庞大, 物流企业在城市中布点, 必须对城市的地理情况具有深入的了解。

3 地理学对物流专业大学生意义重大

地理学作为一门具有深厚自然以及人文传统的学科, 具有一门拥有独特体系而自治的学科体系, 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所用方法十分广泛和多样, 地理学对物流专业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流专业是许多高校开设的工科专业之一, 旨在培养掌握物流基本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组织及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物流专业毕业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 必须具有一定的地理学素养。

首先, 地理学知识十分重要, 也极其必要。例如从事物流节点规划, 必须熟稔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以及地图学、地名学等。物流节点必须坐落在交通便利之地, 物流节点规划要基于现有的交通地理条件, 很多时候无需也不必进行“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式的重新开辟, 因为物流联系千家万户、深入大街小巷, 低成本、高效率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物流中心、物流园、货运场站、港口、物流 (快递) 营业点等物流节点的选址, 首先考虑的就是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地理条件, 其次就是区位等经济地理状况, 因为地理位置对于建设投资以及建成之后的物流成本和运营费用, 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其次,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也会使物流专业学生受益。地理学对于认识、掌握产业布局规律,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物流的研究与实践中, 物流作为沟通地域中的生产与消费的环节, 特别注意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物流业的发展情况、物流量的预测等, 一般都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进行, 并且大量地采用了空间地域的分析方法。1947年著名的无党派人士张奚若应《清华周刊》之邀为清华大学36周年校庆题词:“学问要往大处着眼, 不然就是精深也是雕虫小技。”地理学可以使人更具宏观视野, 例如物流节点规划可从大交通、大物流的角度,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 先进行区域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宏观分析, 再进行物流节点体量、设计等方面的微观分析, 而不是仅囿于狭隘的假设的理想情况下的以距离最短、运输费用最少, 这样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4 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地理学教育现状

地理学是物流专业重要的基础科学, 地理学素养对于物流专业大学生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习与应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理学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之分析问题更具地理视野。物流学科主要沿着物流理论政策研究和物流生产经营实践两个方向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从事超前的物流理论研究、物流政策研究、物流规划设计, 还是从事物流生产、经营、管理等具体实践活动, 都离不开地理学。

加强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地理学教育很有必要, 但在物流专业大学生培养中, 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对于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地理学教育总体情况不尽如人意,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上不够重视, 主要体现在大多数学校基本没有开始地理学课程, 只开始了地理学的相关课程。而且没有开设地理方面的必修课, 选修课少, 其它的教育形式几乎没有。当前就业率是衡量专业好坏与否的重要指标, 职业化倾向严重, 学校无论是在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方面有些过分地强调专业知识的实用性, 有意无意之中弱化了诸如地理学这样的基础教育。国内几所高校物流专业培养计划中开设地理学课程的情况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以上各高校物流专业培养计划

从这几所高校物流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可以看出, 开设的大都是地理学相关课程, 而且绝大多数是选修课。

5 对于加强物流专业大学生地理学教育的建议

首先, 要充分认识加强地理学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是物流专业的学科负责人, 还是教师、学生, 都应该充分重视地理学教育对物流专业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地理学的重要性, 在制定物流专业培养计划时, 才会开设地理学或相关课程, 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灌输此类内容, 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其次, 在课程设置上, 可以在一年级开设一门《地理学概论》, 全面介绍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研究方法。使物流专业大学生了解地理学以及地理学与物流之间的密切联系。正如张子和[5]所说的:“地理教授之目的, 其在实质的方面:第一, 对于本国授以明瞭之地理观念;其二, 知地球表面与自然之关系;第三, 知人类生活与地球表面之关系。”再在二三年级开设诸如《城市规划》等之类的课程, 使学生“胸中有全局, 手中有典型”。

第三, 学校、学院应该积极地为物流专业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地理学学习氛围。良好的教育需要良好的氛围, 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的热情, 鼓励学生阅读地理学的经典读物。地理学教育不仅可以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 而且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及自学等多种形式进行。例如在寒暑假期间, 可以通过社会调查等方式,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各地或城市的地理情况。

参考文献

[1]蔡运龙, 叶超, 陈彦光, 阙维民.地理学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9:1-39.

[2]Clifford, N.J., Holloway, S.L., Rice, S.P.and Valentine, G.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2nd edition) [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9.

[3]高凤莲, 舒良友.物流学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6, 8:6.

[4]Rediscovery Geography Committee.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7.

篇3:2022深圳大学成人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经济地理

【关键词】地方经济服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59-03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高职院校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高地,必须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必须注重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发挥自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达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相契合的良性循环,就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明确专业建设方向,注意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的紧密联系,形成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双向耦合。本文拟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一、物流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必然性

《贵港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到201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50 亿元,年均增长14%以上。构建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中心;加快规划建设十二个物流园;着力打造十个专业市场;积极报建综合保税区;持续改善物流服务环境,增加交通、信息、口岸等物流设施投入,继续抓好贵港信息服务中心等信息平台建设,培养物流人才,提高物流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培育一批大中型现代物流企业。”这表明,物流业在贵港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贵港市唯一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应从自身院校专业特点出发,深化教学改革和特色专业建设,切实适应广西和贵港市物流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专业建设和岗位设置及其能力标准相对应,为贵港市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于2004年7月开始招生,2007年11月被确定为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重点专业,2008年11月被认定为学院“十一五”期间第一批立项建设的校级特色专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把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结合起来,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合格高技能型人才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但当前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专业特色不够突出,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高职院校要走特色办学之路,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目前确实形成了以内河港口、连锁物流为主要就业指向的专业特色,但还存在特色不够突出、专业定位还不够明确、专业课程建设成果难以形成体系等问题。同时,尽管充分认识到了校企合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本专业与地方行业、企业互动不够,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表面,校企联合比较松散,不够深入。

其次,“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少。随着专业的发展,师资队伍的基数不断扩大,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尽管本专业师资队伍中人员的职称与学历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总体水平不高,与区内示范、骨干、特色校的差距非常明显,以“高职称”“高学历”“双师”教师为代表的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非常少,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及为社会、企业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弱。

再次,实训室建设有待加强。近两年来,物流管理实训室通过设备修购途径,明显改善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设备不足的局面,但苦于实训室面积不足,大量实训设备集中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空间,十分拥挤,不利于开展专业实训教学,而且对于许多仓储、装卸搬运设备的维护使用极为不利。

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策略

(一)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完善课程结构体系,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针对性

1.根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通过对贵港市21家物流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报告进一步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优化符合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的要求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按照专业的技能要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及课程内容,改变重基础理论、轻技能训练的现状,强调“应用已知”、避免“探索未知”的知识结构。选择成熟的教学模块,参照国内物流企业作业要求及行业资格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要求衔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专业技能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一。

2.站在专业前沿扎实做好教材建设。一方面,根据贵港市经济及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将现代企业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技术及时反映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与行业企业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度合作。定期开展活动,吸取专家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环节的意见和建议,与合作企业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开发实践性强的课程教材,同时与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指导书,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以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情况更贴近,努力实现让企业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达到双方共赢与良性发展,为贵港市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以“强调实践,选编并重,突出特色,稳步提高”为目标,强调选用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高职教材,并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本专业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3.根据职业能力本位原则优化课程内容。一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的需求,与合作企业共同选取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物流从业人员要求相适应。二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既体现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综合能力的训练。课程实践教学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完成,通过物流市场调查、模拟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社会服务等途径来完成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三是吸收现代企业生产最新科技成果,针对职业、岗位设计相对独立、功能不同的课程模块,实现一门课程多种功能的目标。

(二)加大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力度,突出专业建设重点,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性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的适应性。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促进教师学历和职称提升的同时,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企业,让专业教师通过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培训、挂职锻炼、业余兼职等方式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拓展他们的社会服务领域。针对目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高职称、“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较低及“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少的情况,应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首先,短期内可以通过引进一部分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来及时补充专业教学团队;其次,可以聘请企业专家或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为兼职教师参与相关课程的教学;最后,要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企业专家、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工作,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水平,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今后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出“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

endprint

2.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实践教学是高职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教学不能没有实践基地。实践基地通常由学校实训实验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及实习基地三部分组成。目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已经创设了功能复合齐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建立了现代化的物流综合实训室,同时与校外多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协议,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需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物流管理专业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一方面,对于校内实训基地,既要重新合理布局现有的实训场地和设备,还要尽可能拓展基地场所的空间,以添置存放与专业技能技术应用、创新能力训练相关的精、大、贵设备,切实提高实训设备的技术含量,让学生对现代生产的前沿技术有所认识,同时也提高学院在部分领域的区域性领先地位;另外,可以在原有物流综合实训室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或购买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软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训室资源,对专业实践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将教学中大量的校外实习转向由网上实践教学基地平台来承担,减轻校外实践基地的压力。另一方面,以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新增一大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既使得学生有充足的实训场所,也使得实践性强的课程的实践教学得到保障。还可以通过订单、委培等办学形式与委培、协作行业企业“协建”实习基地,以满足每门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

3.完善校企深层合作,提高适用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经济的需要,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关系,但数量上还不够充足,而且由于没有相应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企业的用人机制以及绩效考核标准使得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企业和学校的合作都仅停留在实习场所的层面上,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还有比较大的距离。2011年10月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下转第71页)(上接第60页)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项目资金,在资金使用建设期内要充分利用专项资金深化原有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开展一些新的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建设工作,通过签署校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订单培养、师资员工培训、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管理等方面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从而实现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使毕业生迅速适应企业要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从广西工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改变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建设理念和强化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凝练专业特色、增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能力,可以更好地为贵港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物流人才,为贵港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雷久相.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

[2]赵海鹰.关于广西高校如何强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J].广西教育,2012(23)

[3]史晓英.高职院校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的途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2)

[4]胡松雨,王国棉,侯江博.强化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6)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407)

【作者简介】朱俊丽(1971-),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责编王一)

篇4:2022深圳大学成人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经济地理

1 传统教学方法的现状

1.1 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台上讲授, 学生在下面听课, 其中伴随提问、讨论、互动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教学方法可谓多种多样, 但每种都有其利弊。如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课堂讲授, 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 但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情绪;如通过电脑和投影演绎的多媒体教学, 可以通过视频、图文声像、动画等激发学生兴趣, 但教师工作量大、互动困难。

1.2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一方面从当前物流市场来看, 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从院校物流专业来看, 物流经济地理学科专业理论体系尚未形成, 从而大大加强了该学科教学的难度。学生在接触物流经济地理学科之前一般只对地理知识有所了解, 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引导。

1.3 教学内容呈现滞后性

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使学生在校园内学到的知识往往是已经被淘汰了的方式方法, 跟不上市场的发展, 学校无法为物流经济地理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创造性人才。因而在教学实践中, 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学科的新进展, 要注意引进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新进展, 以及可能为物流经济地理所用的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1.4 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不协调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开设依托于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 在课程教育过程中, 学校教学条件限制往往无法及时归纳和总结学校所在区域的地方物流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没有及时地引入课堂教学中, 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在进入社会后无法很好地与社会接轨。

2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改革探讨

2.1 以图为主进行启发式教学

高职校物流经济地理教学采用以图为主的直观教学, 是教学原则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借助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 进而达到对学生终生受益和学以致用的最终教学目的。

2.2 阅读补充材料,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是一门比较新的研究领域, 作为一本教材不可能涵盖所有相关内容。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围绕教材内容, 精选摘抄相关的知识内容, 形成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的兴趣。如讲授“绪论”时, 就让学生阅读如下材料:“1996年长江洪水并不大, 流量小于1954年, 但水位却高, 灾情严重百年不遇, 致使16个省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2010年我国历年多雨的云贵高原也遇到了百年大旱, 早期达近百天之久。”课后让学生总结出问题所在并利用课余查找资料, 找出不同的答案, 归纳出相对一致的结论, 再把一些有独到的见解放在地理兴趣小组上进行辩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 有效地解决了现代微电脑控制技术无法引入课堂教学的难题, 而且也缩短了学生理论与实际认知能力的差距, 同时创设了专业独特的教学意境。

2.3 开展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首先要打破纯粹的按照章节或项目教学的模式, 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将前后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加以整合。如在学习我国的国际海上运输线路时, 学习后要马上应用,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时教师可将后续的农业、工业、商业中的具体产品的产销情况、流量和流向一并简单介绍, 就以其中的某些具体产品为例设计其合适的线路。

2.4 实习指导教学法

实习指导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 (工作) 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将知识运用干实践, 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实习指导教学一般在课堂外或校外实习场所进行。在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相关的实习专用周, 教师应结合专用周的教学目的,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实习作业任务, 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例如, 可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考察当地的一些农产品市场, 记录下各种不同的农产品物流的具体流向, 发现它们存在的问题, 归纳它们的特点, 最后给出相关的优化方案。或者, 联系当地较有影响的几家物流公司, 组织学生去那里做调查研究, 实习结束后, 由学生提交调研报告, 教师结合报告的情况进行总结。

3 结论

总之, 完善而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物流经济地理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 学术界和物流界还有很多新的思维和观点, 对于它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 才能真正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瑞.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案例创新情境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3) :214-215.

[2]袁旦.物流经济地理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探讨[J].新经济, 2014 (4) :80-81.

[3]杨晓楼.高职物流经济地理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导刊, 2013 (6) :93-95.

[4]冯其河.中职物流专业理论类课程评价改革探析——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为例[J].物流科技, 2010 (4) :62-63.

[5]兰琦.《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9) :43-44.

篇5:2022深圳大学成人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经济地理

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 开展实践性教育教学必然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特征。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是否能办出特色和水平, 其重要标志在于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及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程度, 培养出一批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的实用人才, 这也是成人高等职业学校市场竞争力和生存力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 上海区办成人高校为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艺术等专业已经作出积极的努力与实践, 模拟教学、动手操作、实地考察、实地训练等实践性教学手段贯穿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物流专业在区办成人高校专业设置中属于比较新的专业, 开设历史不长, 该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 专业性较强, 实践教学要求也较高。但目前的实际情形是:该专业的教育教学基本局限于课堂形式, 实践性教学比重低、手段少, 教师、学生缺乏专业实践特别是现场实践, 一些学员直到毕业甚至连物流公司现场都未曾去过, 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培养, 其工作的适应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因此, 如何顺应社会需求, 克服困难, 办出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应有的实践性教育教学特色, 需要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形式、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二、研究主要思路

首先, 研究目标设定分为两个层次, 总体目标:丰富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教学形式, 提升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教育教学内涵, 构建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性教育教学模式。具体目标:完善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专业骨干课程教学为主体, 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强化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探索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方式与途径, 实践性教学过程与结果的考评等操作性细节。

其次, 研究内容设定分为学校、学员、企业三个层面, 具体涉及: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课程教学执行现状;学员构成特征、学员专业学习需求状况;专兼职教学团队情况、现有教学资源状况、可资利用的外部教学资源情况;同类学校物流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情况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方式与途径, 实践性教学过程与结果的考评等方面;不同物流企业对于员工的岗位需求现状等。此外, 企业参观考察基地的开发也考虑一并研究。

最后, 研究方法设定为:案头研究与实地调查结合, 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结合, 其中实地调查分别采用定点访问、个别访谈、电话访谈以及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

三、研究实施

本课题研究于2010年7月启动, 先期主要着手案头资料采集, 自8月起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实地调查, 包括:对普陀等三个区办成人高校08、09、10级物流专业320余位学员的定点访问 (有效问卷308份, 样本分布为:男53.8%、女46.2%;21岁以下3.9%、21~30岁78.8%、31~40岁15.9%、40岁以上1.4%;已就业与物流专业不相关60%、已就业与物流专业相关30%, 未就业10%) ;对上海医药物流、海烟物流、上海北方商城、山东荣庆物流, 上海顶通物流等颇具规模的物流企业以及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相关院校的现场走访;对东方购物、上海惠尔物流、华氏配送、伊藤忠物流上海分公司、上海沙驰服饰、屈臣氏上海分公司有关主管人员的电话采访。

四、研究结果描述

(一) 物流管理专业学员实践性学习需求状况

经统计, 呈现以下基本结果:

关于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态度, 在给出的选项中, 认同:非常需要29.3%、比较需要21.2%、有点需要18.3%, 三项合计占68.8%。可见, 就实践性教学的主观需求而言, 学员持较为积极的态度, 这表明: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进一步开展实践性教学具有较好的学员基础。

关于需要设置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课程:在备选的课程中, 选择仓储管理、配送中心及配送管理、采购与存货控制均达25%以上, 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报关实务各在20%以上, 其余则相对分散。可见, 就实践性教学涉及的应用性技术需求来看, 学员的比较倾向于物流行业主要工作流程环节的课程范围, 这就为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进一步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方向提供了参考。

关于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方式:在罗列的多种方式中, 赞同参观、企业实地考察分析的最高, 各达60%, 案例讨论、实际岗位体验次之, 分别接近50%, 软件模拟为 (37%) 、沙盘演练 (14%) 居后。可见, 学员对于现场实践体验类型的实践性教学实施方式兴趣最大, 需求迫切性最强, 它也对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进一步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方式组合有着借鉴意义。

关于期待实践性教学提升的能力:在设置的选项范围内, 学员的回答比较集中于三个方面, 其中期待提升物流实际岗位操作能力的达66%, 物流综合管理能力的为60%, 物流信息处理能力有42%。可见, 学员对于实践性教学的期望非常实际, 主要偏重于一些物流企业一线操作性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 其所显现的需求态势, 理应成为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性教学能力培养的导向。

(二) 物流企业岗位需求状况

综合各受访企业的调查资料, 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 关于一线员工需求状况。

岗位需求量较大的是运输、配送、仓储管理以及调度, 不少企业表示, 就一线操作人员而言, 完全可以接受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学员, 但最好要有一定的岗位常识与经验。可见, 伴随经济的发展, 以及现有员工队伍的流动性较大等因素, 物流企业对一线操作岗位的员工需求量普遍旺盛, 对成人高校的学员持欢迎态度, 这表明, 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更好地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2. 关于一线员工岗位素质要求。

主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等指标, 其中企业普遍都强调的是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许多企业直言不讳地指出, 目前一线员工岗位素质最欠缺的恰恰在于对实际货品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是责任心、执行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上述信息再次表明, 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是极其必要的。

3. 关于一线员工必须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提及相对集中于作业流程操作的能力、仓储管理能力、机器设备操作的能力、物流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等方面。可见, 对于企业而言, 实际工作能力是最不可或缺的, 而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 既是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教学实践的着力点, 也是其实践性教学成效考核的重要参照。

4. 关于成人高校物流专业课程中, 应开展实践教学的内容。

企业提及居多是仓储管理 (盘点、拣货、理货) 、配送中心及配送管理 (客户配送、路线选择、路线安排) 、物流信息系统 (WMS系统操作、ER P/MR P等教学软件) 、采购与存货控制 (如何计算) 。这些物流企业岗位需求较迫切的实际技能知识, 无疑应是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点所在。

(三) 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

据了解, 目前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性教学呈现比重低、手段少, 校内实训设施、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师资鲜有行业背景, 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空白, 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主要局限于演示教学和案例教学两种形式:

1. 演示教学。

即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专业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它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师通过演示帮助学员较好地掌握物流工作实际操作技巧。例如, 在讲授物流软件应用课程的时候, 教师主要应用三款软件即赛勤第三方物流运输和仓储管理软件、天阕国际货运代理软件、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 就拿赛勤这款运输管理软件的应用来讲, 教师会结合实际的运输业务, 演示给学员看, 让学员感受实际的运输流程, 包括基础运输数据的录入、运输订单配载、车辆和司机的安排、实际运输订单的确定、打印货运单等环节。

2. 案例教学。

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当然应结合物流企业运作中的具体实例来讲解, 并结合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启发学员。例如, 在物流系统规划课程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一些物流企业的内部操作流程实例, 夯实学员对物流系统整体规划的理解;又如, 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中, 教师手持实际物品, 解读二维条码的运用和编码的过程, 强化学员对物流信息技术实际运用的认知。此外, 由于条件的局限, 有些物流信息技术如相关设备无法出示实物, 教师也会通过图片方式来例证。

五、研究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表明, 区办成人高校加强物流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极其必要的, 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学员和企业需求特点采取有效措施, 在实践性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形式、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和探索, 努力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就目前而言, 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 实践教学目标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得以实现, 而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现有师资要完全担当起进一步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任, 显然尚有距离。因此, 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1. 鼓励教师赴物流企业实地, 到一线去体验。

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现有师资鲜有行业背景, 企业一线实践经验空白, 对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对接状况往往不太清楚。同时因为教师缺少亲身体验, 教学中现身说法的自信心、感召力自然要打折扣。对此, 学校要提倡物流专业的教师经常性地深入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物流公司参观考察、调查研究。在具体操作上, 既可学校出面也可由教师自行联系。进一步讲, 学校还应创造条件并制定相应措施, 选派教师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 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物流运作实际工作, 有利于帮助学校了解一线操作人才需求动态, 引导专业课程的开发设置, 以及实践性教学运作;还有利于教师了解物流领域最新软、硬件设备的运用等一手信息。

2. 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实践教学技能赛, 提高实践教学执教能力。

一方面, 学校可不定期组织相关学科的实践性教学交流比赛, 引导物流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 提高他们技能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尤其是自身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学校可组织教师参加区办成人高校之间、成人教育系统内部乃至全市性的实践性教学技能比赛, 特别是物流方面职业技能的比赛或交流, 扩大教师的专业视野, 并以此促进教师自身对专业实践的感悟与能力。

3.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在区办成人高校所开设的专业中, 物流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类别, 它对于教师的职业经验要求较高, 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 目前教师队伍中跨专业转行的居多, 即使科班出身的也大多缺乏行业实际经历, 因此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充实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推进职业资格证考核, 应鼓励教师通过参加“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来检验和提升专业技能, 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实践性教学发展的要求。

(二) 探究更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育教学实现途径

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应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 探究更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育教学实现途径, 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物流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据此, 拓展专业实训教学内容、建立专业实训教室、组织赴企业实地参观考察应是目前首先考虑的实现途径。

1. 利用校内现有设施拓展专业实训教学内容。

就实践性教学的主观需求而言, 学员持较为积极的态度, 而满足需求较便捷的做法是在现有的赛勤第三方物流运输和仓储管理软件、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等基础上, 在计算机房添置相应课程软件, 建立覆盖更多物流运作模块的训练平台, 使学员有条件综合模拟运输、配送、仓储管理、采购与存货控制等物流企业岗位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如V—WM仓储管理教学系统模拟、库存决策模拟、ERP教学系统等都应予以全面落实。此外, 还可引入《YHLog物流模拟实习平台》实验实训教学软件, 让学员通过模拟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运作环节的真实场景训练, 熟悉运输、仓储等主要物流环节的操作, 并感受解决实际物流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情形。

2. 建立专业实训教室。

对于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建设来讲, 要办出一定水准, 更大程度上迎合学员、企业的需求, 专业实训教室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它作为一个实践性教学的软硬件结合体, 其建立必须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专业实训教室可分作业模块, 包括进货作业、储存作业、盘点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作业、出货作业等加以构思设计。具体操作上, 可考虑:

(1) 将传统教室装修成普通办公写字间样式, 并在教室内部进行有序分割, 使之形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训要求, 将教室内有序分割开的各组成部分设置为模拟平台, 如按物流公司本部、营业窗口、运输部、客户公司、仓库或集配中心、商业仓储或商业网点等设置, 并适量配置办公用具、电脑、电话等实物, 使学员在一个比较仿真的专业教室内开展训练。

(2) 在必要时可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要求, 对教室内部布置作变更与调整, 如在开展企业物流实训时, 可对原组成部分作调整, 设置另一系统的规模平台, 如按企业总部、企业原材料采购部门、企业生产部门、企业物流部门、企业仓库、企业运输车队等设置。

(3) 应可实施电脑信息处理、电话指令、实物流转的步骤, 体现物流的信息流程、指令流程、实物流程及反馈流程等四大流程, 真正做到仿真操作。

可以预见的是, 专业教室的建立与利用, 将大大丰富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 有此专业教室, 不但可以完成仓储管理、配送中心及配送管理、物流运输等多门主要课程的实训任务, 还可在教学中设置独立的物流综合实训课程, 让学员开展完全的实物化模拟岗位训练, 进行同物流公司运作无差别的平台仿真操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角色互换, 从经理到窗口服务, 从企业客户到商业客户, 全方位地了解物流系统角色链。由此使学员对运输组织与调度、物流仓库管理与库存控制、理货发货与仓库机械操作, 物流配送与规划, 物流窗口服务, 物流信息处理, 条形码识别等诸多环节有更全面的感性认知及实际操作体验。

3. 组织赴企业实地参观考察。

企业实地参观考察是学员需求比较突出的实践性教学方式, 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区办成人高校物流课程教学中基本没有实施这种方式, 一些学员直到毕业甚至连物流公司现场都未曾接触过,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员专业学习的效果。因此组织赴企业实地参观考察完全有必要开展, 具体则可通过学校出面联系、利用学员资源、借助物流行业协会中介渠道等加以落实。

(三) 注重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指导和检查

区办成人高校应成立物流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领导小组, 加强对该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统筹领导、组织管理等工作。其日常工作可由教务主任和专业主任共同负责, 还应配备专人负责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规划、组织、落实、检查等事宜。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因此, 要抓好这一工作, 还必须依靠物流专业课程教师的配合。同时, 区办成人高校应对从事实践性教学的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 逐步建立对应的考核制度, 对教师的实践教学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应进行全面考核, 并将实践性教学能力和表现作为评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条件。

六、结束语

总之, 加强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极为必要的, 它增加学员直观感受的同时, 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学员可以从不同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仿真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从而激发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产生新的思路与方法。实践性教学的加强, 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课程的部分章节, 对应实际操作中的某个环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照, 也有助于学员识别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同时值得强调的是, 区办成人高校物流专业应持之以恒地探究更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育教学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高利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重庆职业教育, 2010.11

[2].田振中.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管理观察, 2009 (37)

[3].金真.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4].赵卫章.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问题的探讨.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 (31)

[5].史晓原.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创新与实现的研究.科技经济市场, 2009 (9)

[6].王晓英.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思考.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

[7].范怡瑜.示范高职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芜湖置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

上一篇:倡议读书的演讲稿小学下一篇:会计综合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