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文言文句式讲解

2024-05-22

必修五文言文句式讲解(共5篇)

篇1:必修五文言文句式讲解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乃瞻衡宇

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

景,同“影”,日光。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义:指知心话;今义: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农事;今义:泛指事情。

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非,古义:过错、错误;今义:不。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埋怨、遗憾;今义:仇恨、怨恨。策扶老以流憩。扶老,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以遐观。时:名词作状语,有时。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子。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作动词,抚琴、读书。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眄庭柯以怡颜。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悦亲戚之情话。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善,羡慕。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引壶觞以自酌。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s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之:

悟已往之不谏。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恨晨光之熹微。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不译。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到。而: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并列关系,不译。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转折关系,但是。时矫首而遐观。连词,顺承关系,不译。

鸟倦飞而知还。连词,因果关系,因此,因而。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连词,因为。

舟遥遥以轻飏。连词,修饰关系,不译。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聊乘化以归尽。连词,因而。园日涉以成趣。连词,因而。木欣欣以向荣。连词,因为。问征夫以前路。介词,拿。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

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

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句。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句。

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句。

六、解释下列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

七、请找出下列句中五个疑问代词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复驾言兮焉求。什么。曷不委心任去留。何。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哪里。

《滕王阁序》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①穷且益坚。穷,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穷困。②一介书生。一介,古义:一个。今义:常用下浑成之美。

③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古义: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④难再。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

⑤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古义: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腾蛟起凤。腾、起: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动用法,使„„出走。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星:名作状,像流星一样。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名作动,看,望。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副作动,都包括。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作名,才俊。

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铺陈。

雄州雾竟,俊采星驰。零、星: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雾”“像星”。

四美真,二难并。美、难: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故:

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惟思自尽。动词,死、灭。尽态极妍。副词,最。且: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胜:

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

胜地不常。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驴不胜怒,蹄之。动词,能承受、能胜任。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超过。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完。穷:

响穷彭蠢之滨。副词,尽。穷睇眄于中天。副词,尽。

穷且益坚。名词,因厄、处境艰难。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到头的。穷则独善其身。形容词,穷困。舍:

舍簪笏于百龄。动词,舍弃。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名词,客舍、住所。退三舍而避之。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吾舍之矣。动词,释放、放弃。临:

临别赠言。副词,将要。临帝子之长洲。动词,面对。

不临深渊。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临视则虫集冠上。到、走近。怀:

怀帝阍而不见。动词,想念。有怀投笔。名词,心思。

怀其壁从径道亡。动词,揣着。序:

序属三秋。名词,时序。滕王阁序。序言、序文。

雁行有序。名词,次序、秩序。

序八州而朝同列。动词,安排次序。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物(有)华天(有)宝。省略谓语。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谓语。

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介词。

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介词。

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

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句。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句。孟学士之词宗。定语后置句。王将军之武库。定语后置句。等终军之弱冠。定语后置句。慕宗悫之长风。定语后置句。童子何知。宾语前置句。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北冥有鱼。“冥”通“溟”,海。怒而飞。“怒”通“努”,鼓起翅膀。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疑问语气词表“呢”。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才智。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分辨。

而御六气之辩故夫知效一官。“知”通“智”,才智。而征一国者。“而”通“能”,能力。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返回。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

腹犹果然。果然,古:很饱的样子;今:副词,表示所说的事实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料相符。

小年不及大年。年,古: 寿命;今:年岁,年纪。蟪蛄不知春秋。春秋,古:四季。今:①指《春秋》,②历史上的一个时代,③春季和秋季,④人的年岁。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古义:海动风起;今义:海上运输。野马也,尘埃也。野马,古义:山野的雾气;今义:不是家养的马。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扶摇,古义:旋风;今义:盘旋而上,腾飞。众人匹之。众人,古:平常人,普通人;今:很多人。

不过数仞而下。不过,古:不超过;今:表示转折关系,却。

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然后图南。然后,古:这样才,这样以后;今:表示承接关系。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事。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作动,南行。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往南飞去。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形作名,郊野。不过数仞而下。名作动,降落。然后图南。名作动,南行。

此亦飞之至也。动作名,最高限度。

德合一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满意。而征一国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信任。虽然,犹有未树也。名作动,树立。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之: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或这。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它。其: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代词,它的。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表揣测语气,大概。以: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凭借。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息:

去以六月息。风。以息相吹。气息。贱息舒祺。子女。偃旗息鼓。停止。

苏武气绝,半日复息。呼吸。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名望。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名词,名义。名之者谁。动词,命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说明。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动词,命名。隳名城,杀豪杰。形容词,著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形容词,出名。名列前茅志。名词,名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图:

图穷匕首见。地图。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图画。而后乃今将图南。打算。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谋划、筹划。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谋取、设法对付。置:

置杯焉则胶。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放下。穷: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得志,仕途不顺。适:

适莽苍者。到、往。始适还家门。出嫁。适得府君书。刚才。处分适兄意。依照。少无适俗韵。迎合。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享受。适与羽船会。恰好、刚好。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句。众人匹(于)之。省略介词。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词状语后置句。

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此小年也。判断句。此大年也。判断句。此亦飞之至也。判断句。此大小之辩也。判断句。而莫之夭阏。即“夭阏之”,宾语前置句。之二虫又何知。即“知何”,宾语前置句。奚以知其然也? 即“以奚”,宾语前置句。彼且奚适也? 即“适奚”,宾语前置句。而彼且奚适也?即“适奚”,宾语前置句。其自视也。即“视自”,宾语前置句。

翱翔蓬蒿之间。省略介词“于”的状语后置句。定乎内外之分。状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辩乎荣辱之境。状语后置句,“乎”相当于“于”。

六、解释下列句中固定格式的词的意义。

①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 是……,还是……。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呢。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垫子,草席。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

二、找出下列句中含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其古今意义。生孩六月。六月,古义:六个月;今义:第六月。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舅夺母志。夺,古:强行改变;今: 争取得到

九岁不行。不行,古:不能走路;今:不可以,不中用,不好。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立,古:成年 ;今组织等开始存在。晚有儿息。息,古:子 ;今: 呼吸。形影相吊。吊,古:慰问 ;今:悬挂。而刘夙婴疾病。婴,古:缠绕 ;今:婴儿。未曾废离。废,古:停止;今:没有用的。逮奉圣朝。逮,古:等到;今:捉拿。寻蒙国恩。寻,古:不久 ;今: 寻找。除臣洗马。除,古:授予官职;今:去掉。

臣欲奉诏奔驰。奔驰,古:快速赶到;今:(车、马等)快速的跑。

欲苟顺私情。私情,古:死人感情;今:死人的交情;指男女情爱的事(不正当的)。则告诉不许。告诉,古:申述;今:诉说给别人知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区区,古:形容自己的私情,我,谦称;今:少。臣之辛苦。辛苦,古:辛酸苦楚;今: 身心劳苦。庶刘侥幸。庶,古:希望;今:众多。

愿陛下矜悯愚诚。愿,古义:希望 ;今: 乐意,愿意。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夙遭闵凶。凶:形活名,可忧患的事,不幸的事。则病日笃。日:名作状,一天天地。

猥以微贱。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臣具以表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谨拜表以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作动词,远离。

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无以终余年。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保卒终年。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次之童。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中。

四、解释下列句中一词多义词的意义。于:

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在。以:

臣以险衅。介词,因为。

臣以供养无主。介词,因为。但以刘日薄西山。介词,因为。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凭借。臣具以表闻。介词,用、把。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介词,用。区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小小的。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真心实意。

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寂寞之滨。我。卒:

保卒余年。完。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卒成帝业。最终。

卒然边境有急。通“猝”,突然。功:

躬亲抚养。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亲戚,名词。薄:

日薄西山。逼近,迫近,动词。门衰祚薄。微薄,少,形容词。当:

死当结草。应当,副词。当侍东宫。任,充当,动词。行:

行年九岁。经历,动词。九岁不行。走路,动词。夙:

夙遭闵凶。早时,名词。夙夜忧叹。早晨,名词。拜:

拜臣郎中。授官,动词。谨拜表以闻。奉上,动词。矜:

犹蒙矜育。怜惜,动词。

不矜名节。自夸,夸耀,动词。至:

至微至陋。副词,极其。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臣具以表闻。介词,用。见:

慈父见背。代词,我,自己。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五、指出下列句中文言特殊句式。

(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省略主语的判断句。(吾)实为狼狈。省略主语的判断句。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告诉不许。被动句。举臣秀才。省略主语。拜臣郎中。省略主语。除臣洗马。省略主语。

急于星火。介词状语后置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介词宾语前置句。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宾语。

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省略主语。则告诉(陛下)不许。省略主语。少仕(于)伪朝。省略介词。

篇2:必修五文言文句式讲解

《陈情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背弃我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少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福 儿子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慰问

而刘夙婴疾病 缠绕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到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全部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怜悯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 授官不矜名节 顾惜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提拔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望

但以刘日薄西山 迫近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轮流、更替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明察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察举 举荐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病重 姑且 报告申诉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辛酸苦楚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项脊轩志》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回头看 放置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稍微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挡住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美

比去,以手阖门 等到 顷之,持一象笏至 音节助词

后五年,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 之于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那么 某所,而母立于兹 你的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已而、不久 总共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 设置 到处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对待

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经过、到……来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总共 大概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规制、格局

《报任安书》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怨恨、抱怨 指对方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希望 责备

固主上所戏弄 本来 古今同义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像乐师、倡优那样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使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只是 终于

素所自树立使然平素 立身处世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本来 因为 追求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磨砺 其次易服受辱 换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套上、戴上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态度鲜明

见狱吏则头枪地 同“抢”撞击

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何,哪里 尊重

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财,在尘埃之中 同“网”法网

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曷足怪乎 明白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逐渐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慎重 大概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被 是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对于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遗憾 显露、流传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受称赞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同“抵” 抒发愤懑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收集 同“佚”,散失

思垂空文以自见 流传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考察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 关系 通晓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遭受、接受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同“债” 遭受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仅仅 怎么 引退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通其狂惑 抒发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剌谬乎? 竟然 恐怕……怕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美好 恰好、只会

《渔父》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脸色 形体容貌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 被 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 之二虫又何知? 这

此小大之辩也 同“辨”,分辨,分别 彼且奚适也? 到哪里(宾前)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到 吃饱 彼且恶乎待哉? 何,什么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 同“陲”,边际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抑,或许 还是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放 于此(兼词) 粘住不动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夭:挫折 阏:遏止、阻止 没有什么能遏止它(宾前)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到、往 为什么……呢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比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长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同“智” 效力,尽力 合 信

且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更加、愈加 勉励

《兰亭集序》

茂林修竹 长、高 列坐其次 地方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确实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有时 之于 同“晤”,交谈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凭借

虽趣舍万殊 同“趣”,取舍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过去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注定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 明白、理解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一样 把……什么看成平等

篇3: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复习教案

1、构思与主题

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然后分别从学习的作用、方法和态度等方面阐释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丰富知识,懂得道理,提高修养。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对比强烈鲜明,分析透辟。体现了荀子文章语言形象生动,论证逻辑严密的特点。

2、片段鉴赏(第三段)

第一层:阐释学习的方法——学习在于积累

比喻论证:积土、积水、积善(正面)——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驽马十驾(反面)(正反对比)

第二层:阐释学习的态度——学习要有恒心

比喻论证:锲而不舍、蚓食黄泉(正面)——锲而舍之、蟹无可寄托(反面)(正反对比)

3、写作素材提炼

(1)【写作素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角度点拨】①学习的重要性;②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③人只要坚持学习,就可以改变自己,发展自己。

【相关拓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写作素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角度点拨】①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智慧而明达;

②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

③理想的“大儒”不止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

【相关拓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写作素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角度点拨】①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②善于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④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

【相关拓展】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

(4)【写作素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角度点拨】①“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②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③积累。

【相关拓展】①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战国策》

②陶罐积累资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③契诃夫的创作题材。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100个题材。”这几个文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日记本入了迷,日记中所记的每一个材料都生动、感人。有个青年说:“真想买几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5)【写作素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角度点拨】①持之以恒;②优势与劣势;③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④“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

【相关拓展】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二 《师说》

1、构思与主题

这是一篇有破有立,有论有证,篇幅短小,立论全面的说理文。文章从立论入手,借阐释老师的职能,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然后联系实际分别反面“师道不传”和正面圣人从师的不同角度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本文所说的从师是一个广义的范畴,以能者为师,向身边人的学习,同样是提高自己思想修养的重要途径。

文章善于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说理,巧用对比、排偶展开议论,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

2、片段鉴赏(第二段)

作者联系实际,通过三组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体现了韩柳“文章合为时而作”的文学主张。

第一组对比:圣人出人远,从师而问焉(正面)——众人下圣人远,耻学于师(反面)观点:圣益圣,愚益愚

第二组对比:爱其子,择师教之——于其身,则耻师焉 观点:小学而大遗

第三组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居而笑之 观点:其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

3、写作素材提炼

(1)【写作素材】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角度点拨】①做任何事必须有一个准则;②标准不是传统经验的再现,而是遵循规律的必然结果。【相关拓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写作素材】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角度点拨】①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②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③自信自强。【相关拓展】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3)【写作素材】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角度点拨】①互帮互学,虚心求教,必有进步;②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③合作。

【相关拓展】清人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写作素材】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角度点拨】①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②学识的高下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的大小;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④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

【相关拓展】闻者,博采众长,从无知到已知。思者,乃是对百家之言理解和评价的过程,固然“三人行必有吾师”,但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抉择。

三、《赤壁赋》

1、构思与主题

苏轼在人生失意时,通过赤壁空阔、壮美风光和游览和感受,抒发了寄寓山水,永恒人生的人生感悟,表达了作者情志高远,寄情山水,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

2.片断鉴赏

第1段赏析:风清、水柔、人和;月圆、露横、水亮;

扁舟随波、任意飘荡;远离人世,飘忽若梦;

―――景空阔、瑰丽、人飘忽、梦幻;

融入自然,物我两忘,乐此忘忧

第4段赏析:作者比较了水与月,得出未尝去、莫消长的永恒道理;又从“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来阐述物我无尽的道理;最后阐明了人应当不求功利,而应当寄情山水,情志高远的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生命哲理。

3、写作素材提炼

(1)【写作素材】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角度点拨】生命不在于长短,只在于能否活得精彩。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若真有永恒的生命,那快乐与悲哀的含义就会被时间损耗殆尽。

【相关拓展】昙花之所以美,就在于它展现了生命极致的绝美——让人惊心动魄、为之倾倒的短暂的美。由此可想,大千世界中,真正能让人动心的美丽,莫过如昙花一现般的瞬间。

(2)【写作素材】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角度点拨】

1、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我们要选择积极的一面。

2、只有当个体融入到整体当中去才能获得永恒。

【相关拓展】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春水》 冰心

(3)【写作素材】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角度点拨】

1、音乐具有感天动地的力量。

【相关拓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凭箜篌引》李贺

(4)【写作素材】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角度点拨】

1、自然是人们心灵的最后的栖息地,失意彷徨时,向自然寻求心灵的寄托,耳得目遇之乐,实为心得之乐;

2、君子所取,取之有道,用之亦有道。

【相关素材】阳春假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四、始得西山宴游记

1.构思与主题

作者以极细腻的笔触,摹写了西山的“怪特”――高大险峻、辽阔无际,和游览过程的情趣,达到了物我两忘,天人融合的境界。表达到作者处困忘忧的超脱明达的精神世界。

2.片断赏析

第2段赏析:因坐法华寺,始指异西山――形成对比

过、缘、斫、焚、穷、攀援、箕踞„„将游览过程动态显现,表达了急切的心情与游历的情趣

在西山与其它山的对比中,作者感到西山之雄伟壮丽、辽阔奇特,充满了情趣与乐趣,产生了人与西山物我两忘、乐而忘忧的情怀与境界。

3、写作素材提炼

(1)【写作素材】始得西山宴游记

【角度点拨】

1、遇见西山才开始真正的宴游,人需要有了解自己的知己,生活才会丰富多采。

2、获得只有在辛苦寻觅之后才会真正让人们体会到惊喜和快乐。【相关素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写作素材】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角度点拨】酒是传达喜悦的媒介,更是疗治伤痛的良药。悲时、乐时、聚时、别时均以酒抒怀。【相关拓展】“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3)【写作素材】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角度点拨】追求真理的高峰,追求道德的高峰,并非轻而易举,需要矢志不移的勇气。

【相关拓展】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钴鉧潭西小丘记》

五、《六国论》

1、构思与主题

本文是一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一前221)“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2、片段鉴赏

第4段赏析: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6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六、《阿房宫赋》

1、构思与主题

杜牧的《阿房宫赋》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洒于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2、片段鉴赏 第1段赏析: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

第4段赏析:“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暇”的本义是“闲空”,文言中常用“不暇”来表示“来不及”。“哀”,哀叹、悲悼。按:“哀”《文言常用实词表》列为本课应注意掌握的实词,本义是“悲哀、悲伤”,引申为“怜悯、同情”(“君将哀而生之乎”)、“哀叹、悲悼”。4个“后人”均指秦亡以后的入,但第三个“后人”是指另三个“后人”更后的人。后一个分句,含蓄地警告唐敬宗,如不以亡秦为鉴戒,将使更后的人来哀叹他的自取灭亡。

(三)《念奴娇 赤壁怀古》

1、构思与主题: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

2、片段鉴赏

第六、七、八句赏析:第一、二、三句总写长江,引起人的怀古思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峪。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最后五句赏析:“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

(四)《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构思与主题:这首词借“怀古”赞扬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仓碎北伐的冒险行动,表达自己的积极抗金,恢复中原统一国家的热切愿望。运用典故,十分恰当,是它的一大艺术特色。

2、片段鉴赏

前六句赏析:写向四周远眺大好河山,缅怀曾经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孙权是三国时吴国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吴都,并且能够打垮来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辛弃疾以“英雄”一词赞颂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只是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即便是英雄事业的流风余韵,也已经没有了。这两句表达了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篇4:必修五文言文句式讲解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用心一也。

《师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指南录后序》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予羁縻不得还。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间以诗记所遭。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五人墓碑记》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

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烛之武退秦师》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谏太宗十思疏》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相如因持璧却立。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礼节甚倨。舍相如广成传。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臣等不肖,请辞去。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秋水》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鸿门宴》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君安与项伯有故?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非攻》

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 《季氏将伐颛臾》 无乃尔是过与?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寡人之于国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滕王阁序并诗》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披绣闼,俯雕甍。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六国论》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项脊轩志》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某所,而母立于兹。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报任安书》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乡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渔父》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兰亭集序》

篇5: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1

《归去来兮辞》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 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 时矫首而遐观 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 策扶老以流憩 名作动,拄着

② 乐琴书以消忧 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 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船

④ 实迷途其未远 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 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 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 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倚南窗以寄傲 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 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 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 审容膝之易安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 眄庭柯以怡颜 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 悦亲戚之情话 意动,以……为愉快

② 乐琴书以消忧 意动,以……为乐

③ 善万物之得时 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 为吾子之将行也 《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⑥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

⑦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

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

háng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杜甫《绝句》(量词,排,行。)

②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 《过秦论》(泛指军队。)

③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

①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

②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

③ 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

④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

⑤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

⑥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

⑦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

3.乘

chéng

①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

②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

③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

④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

⑤ 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

shèng

①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 《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②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殽之战》(“四”的代称。)

4.策

① 执策而临之 《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

② 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

③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同“册”,记录。)

④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名词,策略。)

⑤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

5.审

① 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

②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③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狱中杂记》(动词,审问,审判。)

6、委

① 曷不委心任去留 《归去来兮辞》(动词,随从,顺从。)

② 如土委地 《庖丁解牛》(动词,散落,堆积。)

③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过秦论》(动词,托付。)

④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动词,放弃,舍弃。)

7.怀

① 怀良辰以孤往 《归去来兮辞》(动词,留恋,爱惜。)

② 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动词,怀念,想念。)

③ 新妇谓府吏,感恩区区怀 《孔雀东南飞》(名词,心情。)

④ 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赤壁之战》(动词,心中藏着。)

⑤ 汝姊在吾怀 《项脊轩志》(动词,胸前。)

⑥ 怀其璧,从径道亡 《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8.而

① 觉今是而昨非 连词 表并列

② 门虽设而常关 连词 表转折

③ 时矫首而遐观 连词 表修饰

④ 鸟倦飞而知还 连词 表承接

⑤ 泉涓涓而始流 连词 表修饰

9.之

①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助词,取独

② 恨晨光之熹微 助词,取独

③ 悦亲戚之情话 助词,取独

④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助词,取独

⑤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动词,到,往

⑥ 求之靡途 代词,它

⑦ 公田之利 助词,的⑧ 会有四方之事 助词,的⑨ 感吾生之行休 助词,取独

10.以

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 介词,使,让

② 舟遥遥以轻飏 连词,表修饰,“而”

③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介词,把

④ 引壶觞以自酌 连词,表承接 来

⑤ 聊乘化以归尽 连词,表修饰

⑥ 园日涉以成趣 连词,表结果

⑦ 木欣欣以向荣 连词,表修饰

⑧ 问征夫以前路 介词,用

⑨ 乐琴书以消忧 连词,表目的⑩ 耕植不足以自给 连词,用来,来

⑾ 诸侯以惠爱为德 介词,把

⑿ 家叔以余贫苦 介词,因为,由于

⒀ 策扶老以流憩 连词,相当于“而”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 将有事于西畴

② 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 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① 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③ 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④ 皆口腹自役(宾语前置句,代词“自”作宾语前置)

(三)被动句

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② 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四)省略句

①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省介词“于”)

② 稚子候(于)门(省介词“于”)

③(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省主语“余”)

④ 于是(余)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省主语“余”)

⑤(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省主语“余”)

(五)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又……又……)

例:载饥载渴 载歌载舞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2

《滕王阁序》

一、通假宇

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二、古今异义

① 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介”量词。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句意:一个书生。)

③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 盛筵难再(再:第二次。今相当于“又”。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今无此意。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 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 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 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 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 上出重宵,下临无地 “上”“下” 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① 一言均赋 “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 目吴会于云间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

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 “紫”,呈现出紫色

④ 梓泽丘墟 “丘墟”,成为荒丘废墟

3.名词的意动

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二)形容词的活用

① 四美具,二难并 “美” “难”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② 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指俊杰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

② 腾蛟起凤 腾,使……腾空;起,使……起飞

③ 川泽纡其骇瞩 骇,使……吃惊

④ 屈贾谊于长沙 屈,使……受屈

⑤ 窜梁鸿于海曲 窜,使……逃匿四、一词多义

1.尽:

① 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词,全、都。

② 潦水尽而寒潭清 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 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死、死亡。

④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副词,最。

2.胜:

① 胜友如云 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 躬逢胜饯 形容词,盛大的。

③ 胜地不常 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动词,超过。

⑥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形容词,尽、完。

3.穷:

① 响穷彭蠢之滨 副词,尽。

② 穷睇眄于中天 副词,尽。

③ 穷且益坚 名词,因厄、处境艰难。

④ 岂效穷途之哭 形容词,走到头的。

⑤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形容词,穷困。

4.舍:

① 舍簪笏于百龄 动词,舍弃。

②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名词,客舍、住所。

③ 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 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毅之战》)动词,释放、放弃。

5.临:

① 临别赠言 副词,将要。

② 临帝子之长洲 动词,面对。

③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④ 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到、走近。

6.怀:

① 怀帝阍而不见 动词,想念。

② 有怀投笔 名词,心思。

③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7.序:

① 序属三秋 名词,时序。

② 滕王阁序 序言、序文。

③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名词,次序、秩序。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动词,安排次序。

五、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句

① 都督阎公之雅望 ② 宇文新州之懿范 ③ 孟学士之词宗

④ 王将军之武库 ⑤ 等终军之弱冠 ⑥ 慕宗悫之长风

2.宾语前置句

童子何知

3.状语后置句

①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② 空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③是所望于群公

④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⑤ 窜梁鸿于海曲 ⑥ 屈贾谊于长沙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必考知识3

《逍遥游》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

3.夭阏(è):阻塞。

4.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5.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6.绝:超越。

二、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nài)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返”)

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8.而后乃今培风(通“凭”,凭借,依靠)

9.其正色邪(通“耶”,语气词)

10.汤之问棘也是已(通“矣”,语气词)

11.辩乎荣辱之境(通“辨”,辨明)

12.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用于整数和余数之间)

三、古今异义

1.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2.果然: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

4.野马:古义:流动的雾气。今义:野生之马

5.羊角:古义:旋风。今义:羊的角

6.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今义:湖泊的名称(在吉林长白山)

7.海运:古义:海波动荡;今义:海洋运输

8.小年:古义:短的寿命;今义: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民间节日

9.是: 古义:这;今义:作判断词

10.控:古义:投,落下;今义:控制

11.虫:古义:泛指动物;今义:虫子

12.枪:古义:触碰;今义:发射枪弹的武器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水击三千里(水,在水面上)

(二)名词作动词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作动,南行)

2.不过数仞而下(下,落下,降落)

(三)形容词作名词

《齐谐》者,志怪者也(形作名,怪异之事物)

(四)形容词作动词

怒而飞(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五)使动用法

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合:使……满意;征:使……信任)

2.彼于致福者(致,使……到来)

五、一词多义

1.之:

① 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 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

③ 穷发之北(助词,的)

2.息: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3.其:

①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鹏)

②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

③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

4.以:

①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

②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

③ 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

④ 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

⑤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

2.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

3.南冥者,天池也。(……者,……也)

4.此小大之辩也(……也)

5.此小年也(……也)

6.此大年也(……也)

7.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者也)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① 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以奚知其然也)

② 莫之夭阏(è)者(宾语前置,= 莫夭阏之)

③ 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 彼且适奚也)

④ 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 之二虫又知何)

⑤ 彼且恶(wū)乎待哉(宾语前置,= 彼且待恶乎哉)

2.状语后置句

① 覆杯水于坳(āo)堂之上(介词结构后置,= 于坳堂之上覆杯水)

② 翱翔蓬蒿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于蓬蒿之间翱翔)

③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结构后置,= 以六月息去)

(三)省略句

翱翔(于)蓬蒿之间。(省介词“于”)

(四)固定句式

1.其……其……:表选择,是……还是……

例: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

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3.且夫: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

4.故夫: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不译

5.若夫:连词,表示提出另一话题,至于

七、难句翻译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2.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善行能联合一乡的人,品德可使一国君主满意,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yàn)一样所见甚小啊。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wū)乎待哉?

译:至于那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的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

4.故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所以说:修养极高的人能忘掉自我,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神人无意于求功,修养最高的人无意于求取名声。

上一篇:草原牧歌课件下一篇:人生就像攀岩一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