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

2024-04-27

中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中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

南娄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全面提升我校教育质量,切实保障少年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载

体,依法强化学校行为,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均衡配置经费、设施、设备、师资等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为初中、高中阶段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公平的条件;努力提高我校义务教育实施水平,采取加快投入、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的方式,积极进取,实事求是,整体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我校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二、目标任务

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力争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现我校义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使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基本达到均衡发展。

三、具体措施

1、教育管理。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基本建

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的现代教育管理机制;制定和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建立和落实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目标责任制度,定期考核,兑现奖惩,形成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合力;重视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明确教育督导机构的法律地位,对其人员配备、工作经费、办公条件、交通工具等全部落实到位。

2、经费投入。认真落实“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等各项教育投入经费,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经费。通过与县教育局、财政局联系争取教学装备和教师培训经费。确保教师国标工资及津贴补贴按时足额发放。有效遏制我校发生乱收费现象。

3、布局调整。按照“合理规划、逐年实施、从易到难、整体推进”的原则,4、办学条件。全校学生建筑总面积6165平方米,每名学生平均校舍面积达到 14平方米,学校有各类实验室和各类功能教室的仪器器材设备的配备都达到办学标准;图书配备生平均达到25册、5、教师队伍。加大经费投入和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使用和管理,采取分科、分批、分期的方式进行全体教师培训,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能力和教学技能;全校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要达到95%以上,按规定比例配齐教师,均衡师资力量,均衡学校教育资源;通过“名师讲堂”、“名师送教”等形式带动我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6、普及程度。我校初中生升学率达到44.8%,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7、素质教育。我校切实承担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建立德育基地,德育工作成果显著,师生无犯罪现象。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实现有卫生保健室,确保体育课时和体育锻炼时间。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 95%以上。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

四、实施步骤

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总体分为四步骤:

(一)宣传发动、准备阶段:调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规划。

(二)规划立项阶段:申报规划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三)实施规划、项目完成阶段

(四)抓差补缺、总结验收阶段:按照规划,抓差补缺,提出请验申请,接受各级评估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副校长担任。下设办公室,由副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2、学校切实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重中之重地位,指导编制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经费筹

措和使用、校长与教师等方面负有统筹管理的责任,具体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3、加大对义务教育发展的投入,切实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进和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4、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的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教师的工资保障机制,及时兑现教师的各种补贴;切实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规范办学和收费行为,依法推进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

5、镇人民政府对本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负有领导、指导、规划、督促检查和经费筹措的责任,要配合学校依法做好初中阶段少年儿童的入学和控制流失工作,高度重视解决好农村子女和残疾少年的入学和流失问题,指导村组积做好辖区学生的控辍保学工作。

6、加强督查,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机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实施考核,对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对工作不力,严重影响均衡发展规划实施的,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指标按时达标。

篇2:中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

——六

(二)中队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含义,了解重庆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提高学生对教育均衡的知晓率。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学校、热爱重庆之情,感受均衡教育的幸福。

二、活动准备

课件

三、主持人:

时 间:2013年10月21日

地 点:六年级(2)班教室

四、活动过程: 主持人:

尊敬的范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一)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什么是均衡教育?(课件)同学们自由回答。(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 1 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主持人1:教育均衡,即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程度显著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是关系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问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明确其中所包含的基本理论问题。

主持人2:是的,请全场同学一齐读一遍,了解一下。

(二)、主持人:均衡教育有什么意义?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课件)

(三).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课件)

①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③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等。

(四)主持人: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②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③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④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五)在均衡教育方面,我们学校做了哪些工作?

学生畅所欲言。

(六)主持人:说说北部新区均衡教育发展的成果。(课件)a:消除了大班额问题。

b:教学用功能室齐全,没有挤占功能室的现象。c:办学规范,没有设分重点校、重点班的现象。(以课件的形式展示)

主持人:很好,大家对重庆市的均衡教育了解很多,今天的主题队会开得很成功,希望大家下来继续关心我们重庆的 3 均衡教育,更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做一个新时期的好学生。

(七)了解相关知识。

我市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十件大事,其中三大突破是什么?(课件)

第一步,在西部率先全面“普九”。直辖初期,重庆基础教育普及率只有28%,在中西部都是最低的。经过8年努力,到2006年,我市实现了100%的“普九”,通过了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全面验收,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第二步,我市又花了4年时间,实现了“普十二”。目前我市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比例是90%,按教育部的标准,如果一个地方初中毕业升高中达到了90%以上,就达到了普及高中的水平。

第三步,大学毛入学率达到30%。1997年大学毛入学率是8%,全国是14%。经过10年努力,重庆现在的大学毛入学率从8%突飞猛进到30%,在西部是第一位。

主持人:请问:我市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十件大事除上面提到的三大突破外,其余的大事是什么?

一件事是:十大攻坚。就教育的十大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攻坚。

第一是攻坚农村学校的危旧房。第二,推行农村教育的规模化。第三,保障中小学的生均经费问题。第四,大力发 展职业中学。第五,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第六,解决了农村教师津补贴问题。第七,解决教育投入问题。

第二件事是:三大步骤:教育公平的第一要义就是普及。其次,在做到普及以后,就要讲均衡,第三,取消重点中学。

篇3:中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

教师的“有教无类”是实施班级均衡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有效途径。

班级均衡发展的成败系于教师。均衡发展不是忽视差异, 也不是为所有的学生都设置一条统一的达标线, 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尽自己所能去取得相应的进步, 在进步中达到更高层次的均衡。这种“均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刀切”, 而是以发展为前提和目标的动态均衡。以前布置作业往往是模仿书中类型大量重复、繁杂、千篇一律的习题, 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也并未反映出教学的本质, 长期积累造成学生对教与学的不良感受。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点,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计个性化的作业。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 布置差异性作业等措施, 关注学优生, 帮助他们拓宽知识的难度和广度;关爱学困生, 帮助他们掌握巩固基础性的知识能力, 让层次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让每个学生都能满怀信心地不断进步。

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恰当地进行人员分组和教学内容分层次, 从而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这正与新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 人人都能获得收获的教学, 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相一致。

一、分层次教学的合理性

分层次教学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人是具体的、是有差异性的、是发展的。少年儿童做为成长中的人更是如此, 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发展人, 前提是尊重人、理解人, 方式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分层次教学成败取决于对人的认识程度和调动的程度。

学生分层次不是给人分等, 而是对教学逻辑起点和基本方式的确认。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山:“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 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 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生理特色、思维特点、行为特点了解清楚以后, 由此衍生出来的是教学的起点在哪?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什么?而并非他属于哪一类。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 儿童的学习能力确实存在差异。教学分层次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的学生, 按照学习基础、能力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 设定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 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与步骤

1. 学生分层

在班级里, 教师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结合各种测试手段,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 把学生分成ABC三组。A组为兴趣组, 这组学生基础扎实, 接受能力强, 学习自觉、方向正确、成绩优秀。B组为提高组, 这组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 但学习比较自觉, 有一定的上进心, 成绩中等。C组为基础组, 这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较差, 接受能力不强, 学习没有自觉性, 成绩差。

在同一个班级里, 实施合理的分层对课题的顺利展开十分重要。因此, 要对影响学生的相关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测试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想象思维等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在分组时, 老师跟学生进行了不少的交流, 主要是避免被分在C组的同学有想法, 使他们认识到这是老师更关心他们, 对他们今后学习更有好处等等, 并明确指出各组之间不是不变的, 每学期开始根据成绩滚动。

2. 教学目标分层

目标是有层次的。目标的层次性有多种形式, 同一个目标既有程度上的差异, 又有时间上的差异, 以义务教育语文学科为例, 既有义务教育的终极目标, 又有单元目标, 还有章节目标、课时目标、课堂环节目标等, 确立明确的目标能够激励人的斗志。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 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首先对A组同学, 要求注重思维、能力的提升;对B组同学注重重点难点的突破;对C组的同学, 则要求基础知识的掌握。

3. 教学内容、方法分层, 核心是寻找学生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对教学目标而言, 教学内容或许是一个例子, 教学方法不过是一条路径, 达成一个目标可以选用不同的例子, 达到一个目的可以有多种路径, 但是例子是有差别的。把教学内容和方法分层次, 就是给学生选择的权力和机会以自己最习惯的方式去学习, 这就是学生发展的最佳路径。常言道:教学有法, 又无定法, 贵在得法。我认为得法与否, 标准是适合度。在同一个班级, 授课着眼于B层学生, 实行精讲精练, 重视双基教学, 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下工夫;对A层学生实行少讲多练, 让他们独立学习, 注重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C层次学生, 放低起点, 浅讲多练, 掌握字词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能学得进, 跟得上。

4. 铺导分层

一把钥匙一把锁, 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对学生学习问题的矫正, 何尝不是如此, 教学反馈, 矫正分层次, 可使学生学习的问题暴露得更清楚, 采取的对策更正确, 因而收到的效果也更好。在辅导上我采取了两条路, 一是将兴趣组每星期作业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辅导点拨两次, 另外基础组同学每周利用午自习时间, 集中处理他们作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开辟第二条辅导路径, 具体做法是A层次同学辅导B层次同学, B层次同学辅导C层次同学, 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 自己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5. 作业分层

A层次同学除了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外, 再给他们一些提高题和思考题;给B层次同学的作业原则是由浅入深的原则, 适当完成课本中的拔高题, 而对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课本上的基本作业, 并注意进行反复训练, 直至完全掌握。

6. 教学评价分层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成绩, 淡化横向比较, 注重纵向比较, 从不同起点开始看前后发展变化, 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分层次评价可以使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感受到肯定与奖励的自豪, 从而树立发展的信心,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我们始终牢记并贯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平等教育, 公正评价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 这将使我们的教育质量早日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4:中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

紧扣主线,坚持标准谋均衡

夯实基础,分线突破。荆州区紧扣《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全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5年来共投入资金2.06亿元,开展“校舍优化、运动场改建、生活设施完善、技术装备升级”四大行动,通过项目推进、集中治理等方式,分线消除薄弱环节。近几年,共消除D级危房67栋,维修改造C级危房72栋,新建或改造教学楼62栋、食堂30个、宿舍28栋、运动场43个、公厕25个、教师周转房230套。投入350万元,更新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课桌椅;投入2600万元,基本配齐了实验室、微机室、“班班通”、体音美室和图书室;投入400万元,为25所学校安装了直饮水装置和热水器。

全面改薄,均衡配置。荆州区政府组织区财政、规划、土地、住建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扎实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校校行”活动,突破办学条件瓶颈。实施“一校一策”,逐校进行攻关,对照办学标准,找出每一所学校存在的差距,列出整改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长期跟踪督办,确保每所学校都达到省定标准。同时,通过项目倾斜、师资补充、文化建设等方式,全面改造薄弱学校。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基本实现了“两无四化”目标,薄弱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基本实现了无差别化。

追求优质,打造特色。荆州区根据区情和实际需要,注重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搭建“四园八有”质量管理平台,实施“七大行动”,开展“八项创建”,实现“一校一品”,真正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春晖少年德育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川店中学的“三雅教育”、南门中学的礼仪教育、裁缝小学的“感恩教育”扎实开展,太晖小学“永恒的21天”习惯养成教育在全国德育年会上作经验交流,八岭山中学和西门小学被授予“全国诗词教育先进单位”,荆南中学姜陈同学被评为全国“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和“感动荆州十大人物”。以课改为依托,整体推进“有效课堂”构建行动,将均衡理念贯通于教育全过程。北门中学“生本·自主”高效课堂、川店中学“绿色生态”课堂、荆州小学“135快乐”课堂等引起省内外广泛关注。深入推进“阳光体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区校园足球蓬勃开展,八岭山中学2名学生入选省2020全运会梯队,马山中学唱响“马山民歌”成为全省首批“中华文化传承学校”,荆州小学获全省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十佳全能”奖,北门中学获全省中学生啦啦操比赛“自编花球项目”第一名。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教学”,全面升级校园网,“班班通”实现全覆盖,建立全区课程资源库,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索“空中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强化主责,引领联动抓根本

抓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在科学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和充分保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荆州区政府出台并实施《荆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十二五”布局建设规划》,辖区内学校由2009年的58所逐步调整到现在的53所,基本形成了一般乡镇1所初中、2至3所小学,较大乡镇2所初中、3至5所小学的格局,布局日趋合理。面对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新趋势,为缩小城区学校密度,扩大优质教育服务半径,市、区两级政府启动古城疏散、人口外迁计划,投资2.5亿的荆州中学已经建成;投资1亿元的市实验小学、投资1.2亿元的荆北新区学校和投资1.5亿元的华中农高区学校正在兴建之中。

抓经费投入,提升保障水平。荆州区始终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第一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目前,全区预算内教育拨款达到2.7亿元,已占到财政支出的12.66%;中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分别为10700元和5600元,增幅明显;生均公用经费初中、小学分别为815和615元,均超过了国家标准。近三年,全区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1.97亿、2.14亿和2.7亿元,呈逐年递增之势。除区财政主渠道投入之外,各镇(办、管理区)也大力支持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助推教育均衡发展。

抓师资建设,增强队伍活力。荆州区坚持从活源导流、尚德明责、培训强能、厚爱优酬等方面着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近几年,引进资教生、免费师范生和农村新机制教师共379名,区财政、人社、编办等多部门统筹协调,保障每年300多名校长、教师下乡支教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顺利开展。开展“千日破关强师行动”,开设网上“强师论坛”,打造教师全员培训品牌。整合国家、省、市、区教师教育资源,做到因人定训,并先后选派6名校长和教师走出国门学习。全面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健全了教师医保、住房公积金、意外伤害保险和教师健康关爱等制度。工资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倾斜幅度达到8%-12%,各类评先、评优、晋级也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

明确主旨,构建机制促发展

健全共建机制,实现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荆州区委每年召开常委议教会,出台一系列惠教政策;区政府每季度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人大、政协把视察评议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直各部门和各乡镇定期召开协调会,为教育排忧解难;各学校也通过家长学校、教学开放周等途径征求家长、群众意见。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聘请23名责任督学,把每周三定为“校园督学日”,开展“一日全程督导”活动。目前,全区上下共同关注教育、合力支持教育的氛围已经形成。在连续几年的人大评议中,教育部门都名列前茅。

构建安全机制,护航持续发展。荆州区牢固树立“生命不保、何谈教育”理念,实施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全员履职、强化整改、严肃追责的工作机制,连续四年实现安全责任零事故。制定并实施了《荆州区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日周月年主要工作常规》等20多个工作规范和标准,辅之以要求填写“一录九簿一志三表”等14套表册,促进安全工作流程化、常态化和精细化。狠抓食品、消防、交通、治安等重点领域整治,大力推进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工程”,打造“放心食堂”;投入600万元,着力整改相关学校消防通道安全隐患;强力推进校车标准化进程,需要校车接送学生的26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配备标准化校车,实现了公司化运作,政府每年给予运营补贴200万元,确保运行安全;投入80万元,完成了所有学校的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各有关部门对学校安全实行了培训、监管、考核、奖惩四位一体的管理格局,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构建关爱机制,促进共享发展。荆州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少儿等弱势群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给予他们最需要的、最有针对性的帮助。如关爱随迁子女,严格落实“两个为主”政策,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平等享受教育服务。关爱贫困生,严格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关爱残疾儿童,投资506万元,新建一所规范化的特殊教育学校,努力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残疾儿童素质。为妥善解决留守少儿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区政府投入150万元,在所有农村学校新建了标准统一、功能齐全的“留守少儿之家”,实现硬件“五有”、软件“五全”;全区实施并逐步形成了“一一六三”关爱工作体系,组建了1800多个“3+2+1+1”关爱互助小组,常年开展活动,让留守少儿精神有寄托、成长有伙伴、情感有交流,实现了留守少儿的全覆盖,在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意见会上,荆州区的“留守少儿”关爱与教育工作,得到了国家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作者单位: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政府)

篇5:中心小学教育均衡实施方案

阳 谷 县 大 布 乡 中 心 小 学

2015年12月

阳谷县大布乡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督【2012】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鲁教督【2013】2号)和市、县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标准,规范办学行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杨守峰 副组长:丁业功

成 员:赵 铮 徐广瑞 李明霞 訾玉芳

三、学校现状

(一)、学校基本情况

阳谷县大布乡中心小学创办于1995年,是一所六年制的公办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436平方米,建筑面积4222.4平方米,现有六个年级十七个教学班,学生812人,教职员工44名。

(二)、学校办学条件评估指标达标情况 B1、学校设置与校园规划

1、学校实际情况(1)学校设置

学校属平原地带,交通方便,走读半径约3公里。学校周边环境良好,无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高压变配电所、垃圾场及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学生上学路线无跨越无立交设施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的城市主干道。周边无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的场所。

(2)学校规模

学校毕业年级在本校上课。现有教学班17个,一栋教学楼,占地13436平方米,建筑面积4222.4平方米,生均5.2平方米,基本满足现有的教学要求。

(3)学校规划布局

学校总体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校园总平面设计按教学、办公、体育运动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布局合理。校园绿化用地面积2517.2平方米,生均3.1平方米,绿化、美化良好,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学校校园有围墙及电动大门,并有警卫室,体育运动场地在校园内,教学、图书及实验用房设在校园静区,并有良好的建筑朝向,音乐用房不干扰正常教学活动。

2、评估结论

学校设置、规模、校园规划布局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评估结论为A等。

B2校舍建筑设计与质量

1、学校实际情况

学校校舍为2012年新建框架式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疏散标志配备齐全,坚固、安全,无隐患,校舍基建档案齐全。

2、评估结论

校舍坚固、安全,无隐患;校舍基建档案齐全。评估结论为A等。B3普通教室

1、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为乡镇学校,现有六个年级十七个教学班,在校生812人,最大班额为49人,平均班额47.76人。学校拥有普通教室17口,单间使用面积61平方米。教室为左采光,配备高度可调课桌椅及教学用一体机1套,照明灯具为标准教室荧光灯9盏18根,黑板灯2盏,讲台、黑板规范、齐全、布置合理、整洁完好。

2、评估结论

普通教室面积达标,课桌椅、讲台、黑板规范、齐全、布置合理、整洁完好;照明灯具种类、数量符合规定,班额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评估结论为A等。

B4学科专用教室

1、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依据小学规范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及课程设置情况现配置专用教室5个,其中科学实验室1个,面积101平方米;计算机教室1个,面积101平方米;美术教室1个,面积101平方米;音乐教室1个,面积101平方米;综合实践活动室1个,面积101平方米。各学科专用教室种类齐全,每间使用面积均达到标准要求,室内桌椅橱柜及各种主要专用设施齐全、布置合理、整洁完好,仪器器材室等辅助用房,满足仪器有序、分类摆放。专用教室的管理使用充分、规范、高效。

2、评估结论

各学科专用教室种类齐全,使用面积达到标准要求,室内桌椅橱柜及各种主要专用设施齐全、布置合理、整洁完好,仪器器材室等辅助用房,满足仪器有序、分类摆放。评估结论为A等。

B5公共教学用房

1、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依据小学规范化建设的有关要求及课程设置情况现配置公共教学用房6个,其中多功能室1个,面积121.8平方米;图书阅览室1个,面积123平方米;科技活动室1个,面积90平方米;体育活动室1个,面积316平方米;心理咨询室1个,面积61平方米;卫生保健室1个,面积18平方米。公共教学用房种类齐全,设置、数量、面积、设计达到《标准》要求;室内桌椅橱柜及各种主要专用设施齐全,布置合理、整洁完好。

2、评估结论

公共教学用房种类齐全,设置、数量、面积、设计达到《标准》要求;室内桌椅橱柜及各种主要专用设施齐全,布置合理、整洁完好。评估结论为A等。

B6学生生活用房

1、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为非寄宿制学校,无学生宿舍、食堂等。学校能给学生提供饮用热水,且饮水器数量充足。厕所为无害化卫生厕所,厕位够用。

2、评估结论

我校为非寄宿制学校,无学生宿舍、食堂等。学校能给学生提供饮用热水,且饮水器数量充足。厕所为无害化卫生厕所,厕位够用。评估结论为B等。

3、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

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改建,预计2016年5月前完成。B7田径场

1、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操场占地面积为5394平方米,田径场内无篮、排球场,设有200米环形跑道一条,包括60米直跑道,跑道规范、平整,为塑胶材质,能满足雨后使用要求,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要求。

2、评估结论

田径场场地规范,塑胶跑道规范、平整,符合《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评估结论为A等。

B8篮排球及其它运动场地、器材

1、学校实际情况

学校实有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乒乓球台6个,其中室外4个,室内2个。篮、排球场地、无杂物积水。篮、排球架、单杠、双杠、平梯、肋木配备数量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要求。

2、评估结论

室外体育器械安放牢固,场地为塑胶地面,规范、平整。篮排球架、单杠、双杠、平梯、肋木配备数量达到标准要求。评估结论为A等。

B9实验仪器器材

1、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为农村小学,配备有实验室1个,同时配有数学、科学仪器室,已完成仪器更新。分组实验仪器器材种类齐全,配备套数略有不足,但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室建立了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防范措施,设置了防火、防触电、防腐蚀等必备设施。实验器材全部入柜,编号,针对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品按照相关规定单独存放,严格管理。

2、评估结论

实验仪器器材已完成仪器更新,种类齐全,配备套数略有不足,但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评估结论为B等。

3、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

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配备,预计2016年5月前完成。B10图书资料

1、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图书室藏书量共20320册,现有学生812人,生均图书量25余册。图书按《规程》规定分类。学校为教师订阅报刊杂志、工具书等80余种。近三年新购图书总数860册;年平均新购图书数287册,平均年图书更新率:1%。丰富的藏书、报刊、杂志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保障,更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2、评估结论

学校近三年平均年图书新购数量达到藏书标准的1%,报刊杂志、工具书种类齐全,但生均藏书量略有不足。评估结论为B等。

3、整改措施及完成时间

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配备,预计2016年5月前完成。B11教育信息化及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1、学校实际情况

我校建有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现有学生用机 50台,专任教师用计算机 44台。普通教室配备一体机17套,学科专用教室均配备有多媒体设备。互联网通过光纤接入,教学办公场所实现了网络全覆盖,能流畅播放网络视频,校园网建设达到要求,能满足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

2、评估结论

学生用计算机、专任教师用计算机、“班班通”、学科专用教室多媒体配备和校园网建设均达到要求。评估结论为A等。

B12通用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

1、学校实际情况

学校开设了乒乓球、声乐、美工、七巧板等校内综合实践活动,有专门的活动场地,器材种类达到《办学条件标准》通用技术及综合实践活动设备要求。

2、评估结论

活动开设,场地专用,器材齐全。评估结论为A等。B13体卫艺教学设备

学校卫生保健、音乐器材达到配备标准;体育、美术器材种类齐全,但易耗品不足,达到B级标准。

B14设施设备管理与使用

学校账目管理规范,仪器保存完好,图书借阅登记准确,利用率较高,设施管理维护良好。达到A级标准。

四、方法步骤

至2016年5月,按照省标准,各项全部达标,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创建为办学条件标准化学校。

1、第一阶段:(2015年12月底前)(1)、学习有关文件,领会标准化建设内涵(2)、成立领导小组,开展相关工作。(3)、对照标准,严格自查,摸清底数(4)、统计数据,及时上报。(5)、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6)、争取与上级结合购买缺少的器材。

2、第二阶段:(2016年1月-2016年5月)硬件建设:

(1)、配齐体育设施,器材。

(2)、配备完善各实验室用设备及用品。(3)、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达标。(4)、购置图书。

(5)、配齐体卫艺器材,设备。

(6)、综合实践活动器材筹集完备,按规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软件建设:

(1)、解决师资配备不合理问题(2)、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3)、提高教师文化素养,2016年5月前使学校教师专科达标率达到95%。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和落实工作职责。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负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保证按计划推进。

2、完善组织协调机制。要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3、深化新课程改革。必须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注重地方校本课程的研发;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充分探索新课程改革后的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高效整合,真正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用,提高使用效益。

5、建立健全科学的教育教学检测制度与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查缺补漏,及时改进。

6、确保经费,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保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金需求。

今后,我校将进一步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加大资金投入,规范学校管理,全员参与,竭尽全力,为实现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努力!

篇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基本均衡县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1﹞157号)、《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培训会的通知》文件要求,深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城乡、校际间差距,实现全村适龄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均衡发展为目标,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置,规范办学行为,缩小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创设和谐公平的教育环境,使学生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协调、健康、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市、省、国家的评估和认定。

二、基本原则

五、实施步骤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创建工作遵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调查摸底阶段(2015年7月20日—8月5日)

1.组织学习《云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及《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指标及标准(修订稿)》,制定实施方案。

2.摸底测算。依据2014全县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数据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评估指标及标准(修订稿)》,逐条分析我校基本现状,对学校务教育校际均衡差异系数进行测评。

3.列出重点、难点提请领导研究,拟定“未达标”指标的整改措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8月6日—8月31日)1.根据我校基本情况,形成请示汇报材料,提交中心校党委讨论。

2.召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启动会,成立马站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工作领导小组。

3.发放《云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查问卷》,开展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包括当地学生家长、村委会等。

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指标的巩固提高工作,整理完善各项迎检档案资料,做好迎接省级督导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1.邀请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家到腾冲对相关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并根据专家组的意见进一步整改完善相关工作。

2.召开相关会议,部署“迎评”工作。

3.检查“迎评”准备工作落实情况,按照分工负责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迎评”工作。

4.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迎评”氛围。

六、工作措施

(一)完善制度,营造教育均衡发展氛围

1.建立政府统筹、教育部门负责、相关单位协助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管理体系,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完善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重视、社会家庭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重点,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1.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切实做到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依法向中心校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其监督和检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载体。

1.抓好学校布局调整。要本着实事求是、慎重稳妥的原则,认真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按照就近入学、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学校建设和布局调整工作。

2.开展学校联盟,结对帮扶。由城区学校对口帮扶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实现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积极开展挖潜工程。结合学校实际、教师能力、学生水平积极稳妥地开展挖潜工程,指导各教师大胆进行有益的尝试,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改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4.完善救助机制。认真落实国家资助贫困生政策,进一步完善扶贫助困体系,使贫困家庭学生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保障体系,确保随迁子女入学享受同等的义务教育政策;进一步关注留守儿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5.逐步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统筹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标准,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建设标准化学校工作力度,加强学校设施设备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促使“硬件”建设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配备,“软件”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确

创造条件,采取民政困难补贴、资助等形式支持残疾孩子接受教育,确保三类残疾孩子入学率达85%以上。

8.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县城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城乡互动”、“强弱联合”、“以强带弱”、“捆绑式”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县城学校帮扶农村学校“牵手”计划,通过送教下乡、教师交流、管理人员交流任职等途径,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全校上下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履行公共教育职能的首要任务,作为“十二五”到“十三五”及中长期教育发展的重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政策配套、措施有力、工作到位。学校要认真研究自身职责和任务,切实承担责任,健全机制、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完善相关工作计划,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二)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所承担教育工作职责的落实及督导评估、自查自评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把督导评估与推动各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相结合、依法行政和转变政府职能相结合。

领导小组名单

长:赵家柱

长 副组长:周应洪

成员:李青青

张丽仙

岳晓晓

教导主任 副教导主任董艳娟

邱紫金

段兆翠

篇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保障适龄少年儿童接受公平的义务 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要坚持“深化改革,提 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优化教育结构,扎实推 进我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激发内在 发展活力,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均衡配置 公用经费、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办学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和学 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切 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相当的义务教育,不断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学生391人,教职工66人,其中本科学历25人,专 科学历30人,中师学历11人。

2、改善教学条件

完善添置实验器材2779件,音体美器材1132件。添置图书1020册。

从硬件上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3、开展校本教研,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学科带头人2名,鼓 励教师业务进修,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100%,本科学历达标38%以 上。

4、提高义务教育及水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控 制在0以内,12周岁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以上。

5、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 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重视学困生教育,确保每一名 学生受到义务教育,完善师生评价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学校管 理,提高办学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

2、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个人,从组

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我们在中心学校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

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制约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 因,及时解决各种矛盾,确保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得到实现。

4、学校后勤做好资金预算规划,压缩其它各项开支,确保全年

公用经费用于校舍维修、校园美化以及部分教学器材的添置 上来。新建校舍申报县级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建设。

5、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校建立和完善? 本教研制度,通过教学日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等方式,进行教学行动研究,提高教师施教能力和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业务培训,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全面提高。

6、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以精细化管理为 手段,以制度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创办特色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7、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女童、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学问题,依法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篇8:实施六大工程落实教育均衡

正因如此,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多次发表报告, 提出要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很多国家也都对义务教育实行了国家管理的统一标准。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原则是:既不让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使教育受到制约, 更不能因地区贫困使孩子教育受到影响。

我国义务教育因以县为管辖范围, 由于县与县之间财政收入相差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故此造成欠发达地区因县级财政收入过低, 导致义务教育面临很多应该做而做不到的难题。为此, 很有必要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方面, 参考国外的做法, 借助国家对教育的统一投入, 使义务教育所需的一些重要硬件能够确保。

根据本人近几年广泛而大量的考察、调研, 我认为当前为使义务教育均衡进入到“初级阶段”, 十分需要实施以下六大工程。

一、计算机配备保障工程

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进入新世纪, 教育部作出决定由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计算机信息课。但是, 由于很多欠发达地区财政困难, 不少农村学校没有购置计算机能力, 致使很多学生, 在小学毕业时还没见过计算机, 更不会使用计算机。

我们总在讲,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 几乎所有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情况下, 欠发达地区的孩子, 特别是农村孩子仅在小学就缺少了四年的计算机课, 这不是输在起跑线上是什么?现在一些名牌大学农村的孩子从过去的80%降到10%左右,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的严重吗?

可能有人会说, 名牌大学农民子女减少是城市化加速造成的, 其实不对, 去年教育改革大会资料指出, 至今义务教育阶段农民的孩子还占80%。一边80%的现实存在, 一边仅10%左右的入学, 这不正是很多农村孩子在起跑线上输了吗?

为解决这个问题, 我建议以国家财政做保证, 在所有至今还买不起计算机, 开不起信息课的学校配备计算机。我1991年去美国考察时, 他们所有的小学都有计算机中心。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十年后的今天, 我们也该保证所有中小学都应设有计算机中心的时候了。

二、旱厕所改造工程

国家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早就提出了为确保妇女儿童的健康, 农家的厕所都应由旱厕所改造为水冲厕所。几年前在我受命带队到各省市进行妇女儿童纲要的督导中, 先后走过南北五个省市, 所看到的农家旱厕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想不到的是, 农村的孩子们在家中已经不在旱厕如厕了, 而到了学校却又要进旱厕大小便。义务教育的标准化, 没有把厕所改造列进去, 致使中西部尚有很多中小学还在使用旱厕所, 有的县旱厕所占90%还要多。为了保护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提高学生的文明与卫生水平, 建议对中小学的旱厕所尽早进行改造。据调查, 凡是至今仍保留旱厕所的学校, 都是当地财政极困难的学校。为此, 建议将学校旱厕改造纳入国家计划, 可以不要求地方匹配资金。首先要确定好水冲厕所的基本标准, 凡是使用旱厕的学校, 均按学生和教师数量给予旱厕改造拨款, 力争早日完成改造。

三、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

现在的住房改革, 忽略了农村学校的教师住房问题。过去很多农村学校是靠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支撑的, 因这些代课教师和民办教师多来自当地, 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农村, 所以很多农村学校是没有教师住宅的。现在的情况不同了, 大多数乡镇都并掉了很多学校, 学校规模扩大了, 乡镇对教师的要求提升了。要吸引大专毕业生到农村去任教, 没有住房是留不住他们的。据了解, 现在很多年轻教师因为在农村中小学没有住处, 所以缺乏在那里长期工作的打算。依据多方面的反映和要求, 也为了留住农村学校教师, 提高农村的教学质量, 建议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建设一批教师周转住房。可廉价出租, 永远居住, 以利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保证教师安居乐业。周转房建设可纳入国家公租房或廉租房建设计划, 在其资金拨付计划中切出一块, 支持教师周转房建设。也可在新增教育经费中, 切出适当份额, 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四、农民工子女同城待遇落实工程

据调查, 中国很多数城市都在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实行了同城待遇。公办学校较多的城市, 农民工子女已经和当地市民的子女一样, 在公办学校享受了免费教育了。也有公办学校较少的城市, 采取了购买服务的办法, 让部分农民工子女进民办学校, 但应交的学费, 按公办学校标准由政府全额支付。但是, 至今仍有一些城市, 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 以农民工数量大、财政难以承受为理由, 至今未有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同城待遇问题。很多外来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依然要交费, 小学要交1600-1800元, 初中要交2000-2200元, 这对农民工来说仍然是一个较重负担。同在共和国的蓝天下, 很多富人的孩子的义务教育都免费了, 而这些收入最低的人, 孩子的义务教育还不能免费, 这显然十分不合理。据调查, 这些说无能力承受农民工义务教育免费的城市, 往往都是财政收入极高的城市。既然农民工为这些城市做出了贡献, 这些城市就应该解决他们的问题。因此, 建议国家能够给出一个“实行同城待遇”的肯定说法, 或下达一个红头文件, 尽早地解决农民工义务教育免费问题。

五、远距离学生寄宿工程

这几年, 或因为农村学生减少, 或为了降低行政开支, 很多地方都撤并了一大批乡村学校。学校撤并前, 农村的孩子是可以就近读书的。但在学校撤并后, 很多学校覆盖面达到了五公里以上, 有的达到了10公里, 甚至还要多。如此, 造成了很多小学生要跑5、6公里甚至10公里左右去上学, 给孩子们的安全带来了风险。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 还要风雨无阻地天天接送, 也给一部分家庭带来困难和不便。国家对寄宿问题已经提出了一些要求, 并对西部地区转移较多资金, 盖了较多房屋, 解决了那里的寄宿问题。但是, 现在发现中部地区因财政困难, 绝大多数学校无房可以寄宿。为此, 建议国家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小学生寄宿问题的新情况, 对需要寄宿而没有住房的学校, 要实施寄宿工程, 并视各地的具体财政情况, 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贴。

六、农村生师比调整工程

上一篇:歪曲的眼光的诗歌下一篇:不过如此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