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绘画类论文

2024-04-15

美术绘画类论文(通用9篇)

篇1:美术绘画类论文

毫无疑问,艺术家创作任何一件作品都必须有一个灵感来源。美术是现代艺术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美术绘画更是为人们提供了多方面的视觉享受,更加直观地接触到文化艺术内涵。

美术绘画类论文范文一:美术绘画创作的干扰元素

一、我国美术绘画创作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文化艺术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也不断加深,我国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也吸收了西方美术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优秀成分,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美术绘画创作事业的发展。

然而,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艺术家在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对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部分艺术家对有关艺术的形式、背景生活以及素材的理解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家美术绘画创作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同时,很多艺术家美术绘画创作有关灵感来源的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问题

毫无疑问,艺术家创作任何一件作品都必须有一个灵感来源。

很多人在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都经常为想不出更好的创意而苦恼,这就导致很多人在绘画时往往是跟着别人的创作方式进行模仿。

然而,对别人的模仿就必然毫无新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必然是千篇 一律。

也就是说,缺乏创新和新意的作品不可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对别人创作方式模仿的作品也必然没有艺术价值。

因此,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灵感来源问题是艺术家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对创作规范的再理解问题

人们常说,观察是创作的前提,观察的前提是客观,要注意排除一切“先人之见”。

然而,这种说法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条,即:创作与观察都是有规则的,而且都是有规则在先的。

部分艺术家在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创作状态,他们想摆脱规则。

因此,很多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异域风情进行盲目崇拜,一部分人则认为怪诞就是胆识,涂鸦就是奔放,却往往是用自己最生疏的规则限制了自己的创作。

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画家要严格遵循美术绘画创作规则,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创新,因为个别艺术家的创新也可能会成为艺术创作范围内被多数人遵循的规则之一。

(三)对形式的再认识问题

一般而言,一个东西被称作什么并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在这个称呼上争来争去对艺术创作也没有什么积极作用。

但是,定名为形式,实在太偏了,也把话说太死了。

在美术绘画创作中,造型、构图、色彩等都不过是形式,那么与项目的内容就一定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再套上“内容决定形式”这一共识,那么色彩、造型和构图就变成为题材服务的了,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绘画语言变得苍白软弱。

(四)对素材的再剖析问题

画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他们绘画创作过程中的“素材”。

然而,从简单的素材到有神有色的绘画语言,这中间却需要一个质变的过程。

从生活素材到绘画语言之间的转变是必须要经过画家内心的熔冶才能完成的。

如果生活素材不经过画家的锤炼,那么素材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绘画语言。

那些长年生活在第一线的人,毫无疑问他们可以获得大量的素材,也积累了大量的细节和道具环境等相关知识。

然而,没有经过熔冶的素材仍然是素材,这个画家的绘画语言还是空洞的。

三、美术绘画创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造型能力

在美术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自己的创作思想而抄袭别人的,一种是自己具备独特思想却不具备表达能力的。

绘画就是通过准确真实的形象塑造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看法的,因此,造型能力是对艺术家的根本要求,如果不具备造型能力,那么其他问题就无从谈起。

也就是说,具备一定造型能力的画家并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但是想要创作出一件优秀的作品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

例如,著名艺术家达芬奇能够用素描表现物体的突兀之感,并能够使人觉得用双手可以把这些物体抓住,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有才能。

同时,如果画家想要提高造型能力,就要经过各种各样短期或者长期作业的训练。

美术绘画创作必须依赖于画家的绘画技能,但这种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可能要花费多年甚至一生的时间。

(二)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对优秀作品的理解

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前任优秀作品的理解和临摹能够提高和培养画家的造型能力,画家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对创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很难再找到像拉斐尔、达芬奇一眼的巨匠和大师了,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对他们作品的理解和临摹,才能从中学习他们对形体的处理和表现方式,并可以借鉴这些大师们走过的艺术道路,培养自己的艺术内涵。

毫无疑问,对优秀作品的理解与写生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因为我们可以在伟大画家的作品中发现他们的师承关系。

中国画往往都是很看重师承关系的,通过大量的临摹,后学者可以学习古人是如何运用笔墨来表现对象的,在临摹的.基础上,有领悟能力的学习者还能融会贯通,并通过笔墨把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传达出来。

在创作过程中,有些大艺术家的这种临摹行为甚至是伴随其一生的。

对以前优秀艺术家的学习和临摹能够渐渐提高画家的审美能力。

同时,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还要注意掌握一定的优秀绘画理论,尤其是在创作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加以正确的指导,是很难再进一步提高的。

(三)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画家的道德态度因素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但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更是具有美和惩恶扬善的功能的。

有些艺术作品往往是通过打碎或者塑造某些美的东西来引起读者的思索和震颤的。

例如,世界闻名的雕塑家罗丹所创作的《欧米埃尔》就是通过塑造一个丑陋的裸体老妪让参观者感到震撼的,同时,多数参观者都会引发对人生和生活的思考。

再如法国著名画家雷诺阿所创作的《提着水罐的小女孩》就通过对细腻情感的刻画的塑造讴歌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苦女孩身上多体现出来的那种气质,这种气质与生活在社会上层的那些贵妇人是不一样的,她们特有的美是纯洁的,是朴实的。

尽管那个女孩衣衫褴褛,但是她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从神话故事中走出来的小天使。

这些世界闻名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对社会的控诉或者是对纯真少女美的歌颂,都是与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道德因素息息相关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画家要时时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要注意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一定的思想或者哲理,引起参观者的共鸣,引发人们的思考。

(四)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画家要寻找鲜活的素材

美术绘画发展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绘画创作的历史也是非常久远的,几乎是从人类诞生之时起,艺术创作就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因此,现在几乎所有题材都被画家反复表现过,画家很难在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找到新的素材,更难从那些新奇和时髦中找到新的出路。

因此,画家在美术绘画创作过程中,要善于从平凡的生活材料和生活经验中去寻找鲜活的素材,并通过绘画语言将这些素材表现出来,这种创作过程就是画家的创新。

例如,在中国有很多画家都曾以黄山为素材进行创作,但是多数作品都没有李可染的作品表现得那么神秘,那么新颖和那么亲切,尤其是在表现逆光下的山林景致和带雾气的雨后时,李可染带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但又面貌全新的感觉。

如果想要发现鲜活的素材,画家就要对生活有一定的认识,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更要注意把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和自己的敏感点以及兴趣结合起来,还应该具备超于常人的想象力。

只有这样,画家才能在那些已经被前人表现和创作过的素材中发现新的东西,还要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只有来自人们内心的东西才是最优价值的。

篇2:美术绘画类论文

考生须同时达到以下要求方可根据我校专业计划按照考生志愿和专业加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体检合格;

专业加试成绩合格【美术学(教育方向)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达到自治区划定的美术类专业加试统考合格分数线;其他专业取得《2013年西藏大学艺术类专业加试合格证》】;★ 绘画(藏族绘画方向)专业除达到自治区划定的美术类专业加试统考合格分数线外,藏画《白描》加试成绩也须合格,录取时按照“美术类统考成绩”+“藏画《白描》加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文化课成绩达到自治区划定的艺术类本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

篇3:强化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

一现代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特点概述

1.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以往在进行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时, 教育者会先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传授相同的内容给每位学生, 只要学生对课堂上的讲解能够听得懂, 自己可以简单地作画, 能应付考试就行了, 这样的教学理念直接制约了基础绘画的教学效果。而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积极展开, 将新的特点融入了初中美术基础的绘画教学中, 具体体现为: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要求教育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准备具体的教学方案, 经过改革的教学方法手段不仅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而且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使双方进行良好的互动。

2.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纵观现代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教学现状, 完全摒弃了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作为核心。

二强化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途径及方法

1. 根据教学材料, 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与积极性是促进学习效率的关键。首先, 对学生全面了解, 结合教学材料开展分层教学;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应与学生打成一片, 和学生良好互动, 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根据学生的素质潜能, 明确适合的教学材料及目标。通过分层教学, 让每位学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今后所要努力的学习方向, 全面了解基础绘画技巧,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个性。其次,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耐心差、好动、活泼, 这与基础绘画课程所强调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描绘、修改显得格格不入, 需要学生有更多的耐心, 所以大多数学生开始讨厌绘画课程, 难以集中注意力投入到绘画课程学习中。针对此情况, 教育者应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高所有学生参与绘画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 强化示范教学, 促进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

当前, 多数初中美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都对画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但学生的理解程度不高, 实际绘画中难以很好地应用。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教育者只通过语言对画理进行表述, 学生很难系统地理解画理, 更别说将其很好地应用。所以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应采用示范绘画的方法, 促进学生对画理的充分认识, 强化示范教学, 不仅要传授学生绘画技巧, 还应提高学生的理解度。

3. 科学引导, 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知识的正确掌握及绘画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所以教育者要科学引导学生学习绘画, 增强绘画学习效率。首先, 加强整体观察;多数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绘画时只注重局部, 而对于绘画整体缺乏必要的关注。这是因为学生采用了不正确的观察方法, 进而使绘画作品出现了喧宾夺主的情况, 所以教育者应传授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整体景物, 保证绘画作品质量。其次, 合理整改绘画作品;当绘画作品基本完成后, 还应进行一番合理的整改。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作品细致、深入的分析, 查看整个画面效果与整体感觉, 认真检查修改空间关系、主次虚实的有序性。另外, 将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相结合;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应在早期布置学生长期需要完成的作业, 日常教学中布置学生目前需要完成的短期作业, 将短期作业与长期作业有效结合, 促进学生绘画能力的增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关于美的认识、美术兴趣目前还处于发展形成阶段。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中, 注重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灵。拓展绘画教学领域, 紧密联系生活, 这已成为了美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 教育者应带领学生收集大量关于美的信息, 将所看到的美用书面的形式记下来。

摘要:当前,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 基础绘画教学已成为重点, 其宗旨是充分传授学生必要的绘画基础知识理论和绘画的技巧, 激发学生对绘画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 首先简单阐述了现代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特点, 其次提出了强化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途径及方法。

关键词: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途径,方法

参考文献

[1]雷玲.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的教学探讨[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5)

[2]刘步瑛.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创作教学[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0 (9)

[3]李超超、刘公.中学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个案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4]刘娜娜、于心美.浅析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师的素质结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下旬) , 2013 (3)

篇4:童年类主题绘画创作

关键词:儿童题材;童年;纯真;纯粹;矛盾

儿童常常被认为是活泼可爱、不解人世、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纯粹生命的代言词,他们的生活充满着欢乐与无忧。本文简单介绍一些当代儿童形象的代表人物,如卡通形象的代表画家陈可、刘野,异化反讽的代表画家唐志冈、曾健勇等。通过对画家的介绍及其作品的分析来说明当代艺术家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反映的现象和个人的情愫所表现的关心和思考。

一、当代儿童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浅析

(一)当代绘画中的儿童形象

当代绘画中出现的儿童形象的确立有着特殊意义,应把儿童题材在绘画中的形象同其他形象一样做为成人的手段和方法的自我理解,而儿童形象的观察视角更为特殊。当代绘画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并不是儿童自身的反映,因为在他的所有作品中的儿童形象是由当代艺术家成熟的现状,做为融合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产品,他们将从成人世界的理解并不单单是儿童本身,即儿童形象是成人世界的映射,也是成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当代中国大量绘画作品中,有许多画家使用儿童形象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隐喻自己的生存状态,指涉社会现实。总的来说有几种方式来表达,本文简单介绍“异化反讽”的儿童形象和“卡通”式的儿童形象,这些作品对儿童形象的运用方式和效果给了笔者很大启发。

(二)国内当代表现儿童形象画家的作品分析

1.卡通式的儿童形象代表画家——陈可、刘野

(1)陈可

陈可顶着圆鼻头的卡通式人物形象,表现为叙事性的绘画方式,表现一种生活状态,一切都显得娓娓道来,看上去不费劲,给围观者带来视觉美好感受的同时还会触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就像陈可在访谈中的回答:“卡通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让你可以跨越所有和绘画之间的障碍,直抒胸臆。卡通是一个很平民化的东西,我喜欢平民化。”

作为卡通一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陈可毫不费力地让观者接受了她所描绘的一个个荒诞不经的世界。在这里突出表现了人们对感觉的情有独钟,而这种喜爱正是人类的求知性,画家陈可的卡通儿童形象正是对纯粹自我感觉的表现,艺术家将她成长过程中所见的世界与幻想中的世界构成一个属于她的超现实的世界,那一个个很私人却能引起共鸣的画面,陈可用卡通化的视觉语言来传达,这是她忧伤叙事下传递的小情愫。

卡通是这一代人共同的童年回忆,但当这幅画的主题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复制品,大部分作品将趋于平庸。不仅能赢在她的“悲伤的叙事”,更重要的是,她的作品除了画面本身所带来的视觉语言和想象力外,其所营造的情绪和氛围更容易莫名地感染观者的内心。

(2)刘野

刘野的作品中可爱、漂亮、明亮的画面,外加圆头圆脑的小孩形象,乍看起来像卡通画,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不像卡通画那么简单。他经常使用的手法,与典型的刘野风格的圆头圆脑的小孩出现在一起的,还有蒙德里安的方块、Dick Bruna的小兔子、马格里特的超现实主义帽子或者扬·范·艾克的古典主义圣母,他实际上在向喜爱的大师致敬。在他的很多作品中,美丽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丝“邪性”,这就是一个“卡通一代”的绘画语言来描述“成人”心里故事的艺术家刘野。

刘野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一些成年人般的孩子或儿童样的大人,他们做的事情都是怎么看也不应该是他们这个年龄该有的游戏和行为。刘野用卡通形象讲述成人的故事,他的作品充满了童趣,画面里运用儿童形象,背景空旷,看似欢乐的背后,隐藏着忧伤。于方力钧营造出来的光头泼皮,要把对世界的宣泄表现出来的方式不同,这种忧伤是外人看来的幸福感带给他的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忧伤,这种忧伤在他内心深处真实而深刻。正是这种欲盖弥彰使他的作品愈加产生触动观者的特殊魅力。他的作品对美好生活极度夸张的美丽赞美,让人想起王尔德说的“人生因为有悲剧才美”。刘野的作品对中国当代前卫美术是一种期待,使他成为中国艺术家靠自身的美感和人味儿感动世界的先驱。

2.变异反讽的儿童形象代表画家——唐志冈、曾健勇

(1)唐志冈

唐志冈的艺术,与他的人一样,骨子里的不安分透过表层的轻松玩乐显现出来。对于唐志冈而言,艺术总是追求打破常规和表达难以言表的事物,他常常带一点无奈的自嘲意味说自己“半身从戎”。

唐志冈,在技法和观念之间不断完善自己,他的语言手法愈发简洁凝练,这与在中国传统写意画中以神写形删繁就简的精神相符。而他的色彩富有更加强烈的当代感,变得越来越鲜亮,越来越表现出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独特的着眼点。他关注所处的环境,身临其境于当代人们普遍的心态和与这个时代散播着的焦躁和心理负担,最终通过他惯有的轻快、活泼的儿童形象将这种沉重感消解掉,而唐志冈的高明与智慧在于反讽意味,他是借用了西画的语言,讲述一个中国的童话。

(2)曾健勇

“童年记忆”是绝大多数观众看到曾健勇绘画之后的第一印象,人们通常都是将“童年记忆”作为一种共同的社会记忆来认识和理解。正如尼采所言,如果人类没有记忆,就完全不能分辨和确认周围的任何事物。童年的记忆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漫长的岁月中,仍然不会被埋没。他的绘画中记忆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真实与虚拟的矛盾使得“记忆”成为讨论其作品的核心关键词。

看曾健勇的画,在纯净的背后,曾健勇借助他创造的主角和特有的氛围向现实表达和窥视,并用一种矫捷与戏虐的方式感染观众。快乐、轻松是童年的重要特征。曾健勇选择的对象、表现的方式则与之相悖。人物通常是静态的,而非少年典型的活泼运动场面,满脸稚气却郁郁寡欢,与之相呼应的则是中国画材料温润的形式特征。物理上的“屏障”同时也表现为心理上的“封闭”——很明显地表现出与童年相反的心理情绪。

二、关于儿童题材水彩画创作

(一)关于水彩

水彩画是充满流动神韵的西方画种,源自英国,在100多年前传入中国,水彩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绘画的,“水”顾名思义给人一种通透清爽之感,它的独特魅力在于水与彩交融所产生的那种难以名状、自然天成、神奇美妙的艺术效果。水彩画不仅体现在颜料本身的通透性,还体现在绘画中水韵的流动感,水彩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纸上的流动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产生了透明酣畅、淋漓清新的视觉效果。

水彩这种通透的材料适用于儿童题材绘画表现,这种涂层与涂层之间的错落搭配会产生微妙的视觉,乃至心理上的丰富感受。

整幅画色彩比较透明、轻快、活泼。他的人物画蕴藏着无声的语言,一张面孔可以告诉你许多许多的故事。这样的面孔同样蕴藏着音乐的旋律,让人激动不已。绘画和音乐一样.也是在寻求优美的旋律与节奏,整幅画色彩比较透明、轻快、活泼,足以说明他的绘画功力深厚。水彩画自身语言的传承与突破是必然的,一个从西方传入的画种,如何创新与延续,成为许多当代艺术家思考的问题,真我的表露和水彩的语言在儿童题材上给人以新的诠释。如李建勋作品(图1),画作中的人物那半睁半闭的眼神,似睡非睡的神情,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又像在诉说着什么,画中少年安静宁和,不但利用了水彩画独特的表现方式,其所画的颜色微妙且淡雅,色彩和谐统一使画面所体现的意境彼此相融,恰到好处。

三、结语

通过对以儿童题材为代表的艺术家的分析以及本人在水彩创作儿童主题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当代绘画作品中塑造的儿童形象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在不同风格和内涵的作品中儿童形象承担着不同的审美作用。用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对儿童的天性进行表达与反思;用一种矛盾感来表达一种单纯与狡黠、天真与诙谐;用超出简单意义上并不单单是对童年记忆题材的表达方式,都是艺术家对当代艺术文化的积极参与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春芽 《走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中国艺术网

[2]访谈陈可 雅昌网

[3]陈可.和你在一起,永远不孤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4]今日艺术家《刘野》河北教育出版社; 第1版

[5]黄燎原《天然氧吧—刘野和他的画儿》刘野官网

[6]林似竹《与唐志冈的访谈》雅昌艺术网

[7]吕澎.艺术家唐志冈和他的中国童话:记忆的改写[J].画廊,

[8]曾健勇.曾健勇[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9]魏祥奇《寓言·异象:曾健勇的绘画》雅昌艺术网

[10]陈荣义《曾健勇:制造“童年艺术”的陌生感》雅昌艺术网

作者单位:

篇5:美术绘画类论文

------浅谈儿童绘画兴趣培养

龙田中心小学周定海学习美术,兴趣是基本动力之一,大部分儿童从小爱好美术,尤其在前两年我任一年级美术课时,深深地感触到刚刚入学的孩子们,就对绘画的兴趣很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一部分儿童对绘画兴趣减弱,甚至出现转移现象,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应该找出儿童对绘画兴趣转移的主要因素,针对原因,采取一些积极的,具体的措施来控制儿童对绘画兴趣转移,力争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

在近三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些儿童对绘画兴趣转移的主要原因,概括如下:

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有了独立思考的判断的能力,他们对兴趣和爱好有了较明确的选择,不再是盲目的学习,而是自觉地进行选择学习。

二、其他学科,特别是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师 对学习质量的要求过高,加之其他学科的课业负担较重,也会分散儿童绘画的精力,引起兴趣的转移,有的学生虽然喜欢绘画,但也是力不从心了。

三、一些其他的活动丰富了,占了儿童的一部分时间,如音乐、1

舞蹈、体育等兴趣小组的开展,还有少先队活动,科技活动等都在争夺分散儿童对绘画的积极性。

四、家长本身对绘画没兴趣或一些思想上的分歧,而对儿童绘画不支持或不理解,也会打击儿童绘画的积极性。

总之,许许多多的因素会影响儿童对绘画兴趣的保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点,儿童的年龄较小,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只要我们引导教育得当,他们学习绘画的可塑性还是很大的。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多属于无意识的,由于年龄小,毅力又比较脆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如果老师在辅导过程中缺乏耐心,会很容易的挫伤了儿童的自尊心和学习绘画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些积极的具体的措施方法,来控制儿童对绘画兴趣的转移。例如: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一、多组织一些集体绘画活动,如户外写生,参观画展,儿童绘画表演,儿童绘画比赛,或组织儿童绘画作品展览等,促使儿童相互学习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并在绘画中体验美的享受,让儿童感觉到有意思有乐趣,而不是感到乏味,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耐心的循循善诱的,鼓励性的教育能让学生有信心去画好画,去表现美。

二、还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

起,强化家长的重视与支持,让父母能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儿童学习绘画,并帮助儿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方面的尝试,体验造型活动与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绘画教师也要与班主任多交流,让他们积极配合,鼓励孩子们多参加绘画兴趣小组活动,而不要因课业问题而停止孩子参加兴趣小组。

三、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多鼓励孩子,只要老师家长认为他能行,时常鼓励他,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勇气也就来了,什么也想干了。从而使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并充满自信。在培养孩子自信的同时,也可以经常介绍画家轶事,培养儿童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树立他们喜爱绘画的信心和恒心,并采取一些造型游戏与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使其在创作中找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对美术产生持久兴趣。

篇6:美术类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在这里,关于选题依据以及意义的陈述应该不少于300字。如:

随着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时代的进步,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的增强,为了让学生去发现材料的特殊性,感悟材料的美,进一步与自然接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接触,让学生能在短时间里提高深入细致地观察美、感悟美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先总的来说在教育中添设版画课程对学生的意义。)如何在中学生的教育课程中加入版画这个课程,让版画迅速的走进他们的世界,如何为之他们后再次接触版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一个铺垫。将版画设置在教育课程的哪一个部分。进一步展望中学木刻版画课程与教学的前景,并对今后中学木刻版画课程与教学的研究提出了设想。(对如何在新课改后的课程中加版画课程提出设想。)版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艺术魅力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制作版画最早的国家。它以多种形式深深根植于人民生活,千百年来成为了文化、美术有力的普及工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在中学开设版画这个课程也为了弘扬我们国家悠久的文化艺术,以及提高我国版画的历史与制作的普及范围。为将来培养更多的版画艺术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当代中国版画注入新的血液。(在新课改课程中添设版画课程对我国传统版画以及现代版画发展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这里,需要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等内容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注意:论述不少于700字。

版画史一门集综合的艺术价值和创新性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具有实践意义,能够推动时代前进,能够参与和推动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版画史中国古老艺术形式之一,我们的文化得益于版画的滋养,我们艺术脚步得益于版画的推进,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发扬版画艺术,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普及版画教育不仅能够将版画艺术发扬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丰富美术教育的内容,扩宽教育内容的外延。

把版画教育用于学校常规美术教育中,比单纯的绘画教育形式有更好的效果,因为它既有美术绘画的共律,在义务教育里有更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借助版画教学的有利因素和田间来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从而使版画教育成为值得一试的举措。

版画课堂首先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上了多年的美术课,终于见到一种类似于手工又类似于画画,能够随意发挥,不易受到限制的艺术课堂。版画不会像书法课,只能照着仿贴去临摹;更不像绘画课,命题之后对学生的思维有了很大的限制。而版画则会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因为他们没有对于版画的一个固定的印象,所以新鲜感帮助版画在学生那里可以获取一个很好的印象。

版画的程度的自由度是很大的,艺术课程本来就会很活跃,版画对于材料等工具的运用自然不会将学生刻板局限在座位上,这种开放式的课堂带有了趣味,给予了学生们很放松的心情。

版画创作的过程不仅仅只是创作绘画,而且还有利于学生们之间互相帮助,增进友谊,达到学习交往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实现人际关系交往中的情感满足感,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你来我往。这样的课程也帮助了同学在心里和人格上发育,关键在学生眼中看来,版画课似乎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中获得了更多的东西。同时也引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放松学习文化知识后的紧张精神、加深自我认知程度、培养人际交往的健康心态以及最终得到一个快乐的心态、健康的情操。

篇7:美术绘画类论文

幼儿的作品是评价幼儿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版画活动的评价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评价版画活动的作品,另一个方面是版画活动的过程,幼儿版画活动的评价是幼儿园版画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与幼儿园其他任何一个活动的评价相比较,其应用的程度最高,受到的重视程度却不高,而且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此时教师除了引导幼儿捕捉他人作品的优点外,尤其要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感。让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灵活、鲜活起来。

一、重视占少数的较好与较差的作品,忽视占大多数的一般的作品。幼儿版画创作的过程是一幅张扬其个性的图画,有的孩子因观察细腻而画得精细完整,有的孩子的想象如天马行空。教师评价时仅指向于一些好的或明显不足的作品,如果是从肯定优点、发展问题的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许多教师似乎认为评价工作就是“寻找”处于两个极端发展水品的作品,评价的对象近在于此而已。教师不必拘泥与在某一单位时间内完成活动的所有环节。对于那些占大多数的处于一般水品的作品则常常忽略,没有指出明显的不足在哪里,应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二、只重视版画作品的结果,忽略幼儿版画活动的过程。教师评价是偏重于版画活动的结果。在版画活动中,教师对于幼儿作品中涉及到的诸如构图、着色、形象性、技能技巧等这些作品结果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智力因素非常重视。而对幼儿活动时是应具备的认真态度、良好的习惯、顽强的毅力、稳定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等这些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缺乏引导与肯定。集体活动时间非常有限,在幼儿活动的时候。让他们充分想象和操作,对动作特别慢的孩子应注意观察并分析其原因,给予适当的帮助。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相互协商、讨论。

三、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幼儿的主动参与。在评价方式上更多是教师以自己的意见为主,自己决定作品的好坏与优劣。教师扮演的是“裁判者”的角色,唱的是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幼儿参与评价,教师总结,但由于教师平时缺少对该方面的引导与培养,幼儿缺少该方面的能力,这方面也是形同虚设。

四、只重视幼儿版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现状,忽视幼儿的发展。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只看重眼前的作品结果,忽视幼儿版画能力前后的差异,忽视幼儿的发展和进步过程,致使采取横向比较的方式缺乏爱心、细心,不注意观察幼儿的微小进步,缺乏对幼儿版画能力发展的纵向评价。

五、只重视对幼儿版画活动本身的判断评估,忽视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与反思。许多教师只注重幼儿应如何学,对幼儿的要求多,很少有教师从孩子的问题中反思自己应如何教的。教师缺乏有评价而引起的有关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的思考。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为了克服缺点,解决幼儿版画活动评价中的实际问题,我认为幼儿园版画活动评价应从以下三项原则、四个层面、四个结合着手。

一、幼儿版画活动评价应遵循三项原则。

1、方向性原则:幼儿版画活动最终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教给幼儿简单的版画知识和技能。因此评价幼儿版画活动时要紧紧围绕幼儿版画的培养目标,遵循幼儿自身的年龄特点,遵循幼儿版画活动的规律。评价时只有把握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切中实际。

2、发展性原则:幼儿版画活动评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现幼儿版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而是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此评价时不仅注意幼儿现阶段的能力和水平、存在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进一步发展。

3、延迟判断原则:幼儿版画活动评价要采取形成兴性评价,评价是坚持评价的结果是现在的、暂时的,评价的结果可以使幼儿感到学有榜样、努力有方向。作品效果好的幼儿要继续努力,否则会退步,作品效果差的和一般的幼儿还有经过努力争取成功的机会。而不要采取终结性评价,使许多幼儿产生自卑心理,看不到成功地希望,失去进取的信心。

二、幼儿版画活动评价应把握四个层面

1、确定评价对象与标准。在进行幼儿版画活动评价之前,首先要确定评价的对象,界定评价的范围。教师在兼顾整体的基础,评价范围可大到所有幼儿,对某一群体进行评价;小则可小到几个或某个幼儿,对某一个体进行评价。其次确定本次活动评价的标准。目前虽然没有幼儿版画能力发展的完整模式,但我们对幼儿版画能力的评价可以采取幼儿之间比较,幼儿自身发展前后水平比较,个别幼儿同群体水平比较,群体同群体比较,或者是根据教育需要与目标进行比较,寻找差距,进行评价。版画创作任务有一定的弹性,可设置基本要求

和提高性要求,使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能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

2、确定评价内容。首先评价幼儿版画作品的整体效果,主要包括构思、造型、构图、着色等方面。如观察幼儿是否在创造之前预现想好做好的主题和内容,有的能在事前构思好,动手之后围绕构思创造;有的预想出局部;有的动笔后又痕迹想到什么画什么。还如观察和评价色彩上是鲜明生动,涂色均匀,还是色调单一,上色不均等等。其次评价幼儿版画活动过程,看其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持久性、习惯方面等等。如观察幼儿是否主动从事版画活动,对版画活动倾注极大的热情,完全沉浸其中,还是对版画活动迟疑不前,活动中企图停滞或张望别人做什么等等;观察幼儿对版画活动的注意集中与持久程度,是能够较长时间持续从事已选定的活动,直到活动完成,还是需要鼓励才能把活动进行完毕,还是中途改变了活动;观察其作品是自己决定完成的;还是模仿他人完成的,还是接受他人的帮助完成的等等。具体到某一次评价,评价内容可以涉及方方面面进行综合评价,也可只涉及其中之一、二个方面,就某个题材、技法进行单项评价。

3、选择评价途径。幼儿版画活动评价途径多种多样。一是教师的引导为主,幼儿参与为辅。这适合年龄小的幼儿,他们刚刚参加版画活动,兴趣不稳定,动手能力差,这是以教师的评价为主,注重鼓励与肯定,指出不足时,态度要亲切。二是幼儿参与为主,教师协助总结。这种形式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和自我意识。三是幼儿分组评议,组长总结。在上述两种途径基础上,随着版画活动的增多,幼儿能力的提高及教育目标的加深,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了解其审美观念,在幼儿园末期可以逐步采取这种评价形式。

4、注重拓宽评价的功能。通过评价应不仅促进幼儿版画活动的一般能力发展,还是促进其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不仅要“两头抓”,还要给予大多数幼儿以极大的关注,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通过评价,不仅要发现幼儿版画活动中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通过评价对教师以往教育的成功与失误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实现新的培养目标。

三、幼儿版画活动评价应注重四个结合

对幼儿版画活动评价,我们不应将其理解为仅是一个单一的孤立的活动环节。要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往往要与多种活动结合起来,灵活安排。

1.组织幼儿版画活动评价与作品欣赏结合起来。如版画《天鹅》、《绿色世界》这种内容优美的题材,评价是可以组织幼儿间相互欣赏,不仅提高幼儿的版画能力,而且给幼儿以美的陶冶。

篇8:小学美术绘画课教法探讨

一、施教原则有五

(一) 审美原则:

通过审美教学活动, 感染、熏陶学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这是艺术思想教育的必要手段。

(二) 直观性原则:

运用语言表述的形象性和可接受性 (看、听) 、直接教具的制作 (范画、过程图等) 、录像、美展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

(三) 启发性原则:

(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思路的定向有所依据 (课标、教材) 。 (3) 不墨守成规, 要有创新、有特色, 允许学生选择他们的艺术语言, 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四) 精讲善练的原则;

美术课中大多是技法课, 讲是关键, 练是基础, 要把握时间 (15分钟内) 精讲要点, 学生练时,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加强巡回辅导, 主要是提醒、点拨学生注意把握要领, 纠正容易出错的地方。

(五) 以点带面的原则:

学生的基础、天赋、悟性有别, 要面面俱到谈何容易, 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善于选择典型学生、代表性的作业作典范, 以带动全面。

二、教学类型有五

(一) 写生教学:

写生是学习绘画最有效的方法, 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的最佳途径, 学生通过对客观对象 (实物) 的观察、描写, 对形、光、色、点、线、面的研究, 对各种艺术语言的实际运用, 不但提高了对形体结构、比例、色彩、光泽、相互关系的分析观察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对形体质感、量感、空间感、色泽感的表现能力。

(二) 临摹教学:

临摹也是习画的一种方法, 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 通过对别人作品的临习、摹拟以学习他人的技巧、方法, 以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 这是初学绘画的基本途径。

(三) 记忆画教学:

通过记忆默写进行作画, 可给资料, 也可命题, 如动态速写时根据记忆, 把对象画完整, 这对今后创作大有益处。

(四) 创作教学:

首先是激发兴趣, 消除畏难、神秘情绪, 提倡写生、创造, 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可命题创作, 也可自由创作。这样, 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五) 版画教学:

版画教学受时间、材料、条件的制约, 教学中可因陋就简, 就地取材, 可用大橡皮、三合板等材料进行黑白和彩色版画的绘画、制作。

三、教法有五

(一) 讲授法。

人云:天底下教师职业难, 难在讲话难, 讲授更难,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传道受业,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讲授是最基本的传道方法, 它是教师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底, 尤其是美术教师, 更要以丰富、形象、生动而富有艺术性、逻辑性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学习内容、讲解要领、技法, 讲评作业优劣, 要变换方法, 以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听讲, 此乃其道之首要也。

(二) 演示法。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唯一方法是勤辅导, 多示范, 尤其是绘画课, 演示法是最重要的一法, 教师要课前选择工具, 课间掌握时间, 分有准备的和即兴演示两种, 进行示范性作画。演示内容要和讲的内容一致, 要边讲边演效果最佳, 以“示”为主, 重点在“范”,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 其理在此, 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

(三) 观察比较法。

画家要进行艺术创造, 作画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 就是在平面的纸上, 反映出物体的立体形象, 这不但要求画家要有技巧过硬的表现方法, 而且要有正确的观察法。写生时, 面临实物, 首先遇到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会观察, 用测量法、目测法, 比较法观察物体的基本形状, 结构、比例、色彩、神态、表情、透视现象等等, 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神。

(四) 辅导练习法。

在学生进行有序的习作练习时, 老师要巡回指导, 交待方法步骤, 示范性地纠正错误, 提醒要注意的问题, 辅导分整体性辅导和阶段性辅导, 要掌控制作业进度, 要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大胆创新, 允许学生运用自己新颖的造型艺术语言和方法。

(五) 游戏法。

为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可适当增加“快乐教育法”, 教师可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做点小游戏, 加强趣味性教学, 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 达到寓教于乐, 情趣盎然, 使学生产生灵感, 妙笔生辉。

以上“五五五”教学诸法, 要相互配合, 灵活运用, 教师要博学善教、探索新法,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摘要: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须的艺术教育课程,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它对陶冶情操, 启迪智慧,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目前开展的素质教育的前沿学科。对学生“创新”、“实践”, 愉悦心情、开发心智具有独特的功效。

篇9:浅谈初中美术初中美术绘画教学

一、准备阶段:

1、学会观察。

在美术活动中,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中学生认识、理解、创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中学生绘画能力的关键。观察是引导中学生去“发现、挖掘美”,是绘画活动的基础。首先.要培养中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只有引起中学生的兴趣,才能让中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其次,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中学生观察的能力。在中学生进行观察活动时,教师如不作提示或启发,则中学生的观察往往是肤浅的、零乱的,教师可用语言组织和帮助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以写生画《树》为例:带中学生去公园观察树,采用对比观察法,先引导中学生比较说出各种树的大致形状,如问:“松树远看像什么?冬青树像什么?”这样在比较中中学生很快注意到对象的主要特征;再启发中学生比较观察这两种树的高矮、颜色的不同等。还可以从远距离观察到近距离的观察、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使中学生在老师的充分引导下逐步学会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静到动的观察方法。

2、提高欣赏能力和水平。

在观察阶段的基础上,应引导中学生去理解、感受美的事物,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为绘画创作活动打下另一个基础。首先,要选择大量适合中学生欣赏的事物或作品,通过让中学生欣赏各种美术作品、音乐、语言及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等,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体验美的东西。其次,用对话法指导中学生欣赏作品。例如欣賞印象派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可引导中学生从内容、形式方面进行局部和整体的欣赏。教师不但要学会自己提问题,而且要教中学生提问题。如从内容方面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姿态?从画面上能看出这是一天的什么时间吗?”从形式方面提问:“画面上有哪些线条?看上去感觉怎么样?用了哪几种颜色?”教师用问题引导中学生思考,帮助中学生总结,可清理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

二、绘画创作阶段:

此阶段是中学生绘画技能练习和绘画表现相结合的阶段,是相辅而成的。要按发现美到理解、感受美到表现美的过程,也就是在观察、欣赏阶段的基础上,组织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绘画创作活动。

1、结合中学生生活经验,引导中学生进行绘画构思。

中学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经验,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教师可充分引导中学生联想起以往的知识经验,指导他们确立创作形象,在脑子里构成一幅画,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画故事《龟兔赛跑》,教师先引导中学生熟悉故事的内容情节,再让他们边欣赏故事,边闭上眼睛想象一幅幅画。故事中形象鲜明、情节有趣,兔子和乌龟又是中学生日常学习中感知过的,他们能充分发挥想象,积极展开思维活动、有的按照故事情节设想画面(如兔子睡觉、做梦,比赛场面等);有的着重按人物情绪想(如兔子不高兴的表情等)……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构思,使绘画内容和形象更为丰富。

2、绘画实践阶段。

让中学生把自己所构思的画面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一个绘画技能练习和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所想的不一定能完全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以使中学生的练习和表现更进一步。

首先,不同能力的中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应不断了解、观察中学生,起充分的指导作用,让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作画,成人不应强加绘画内容。例如画《活动人》,即请中学生根据人的动作表演而作画,整个活动没有教师的示范讲解,也没有统一的绘画技能要求,只是让中学生在直接观察感受后进行创作活动,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中学生提出不同的绘画要求。

其次,为中学生提供大量的绘画工具,让中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需求选择工具和材料。工具的变化,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可以激发中学生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除蜡笔、水彩笔外,还可以用棉签、竹签、纸团、树叶、粉笔、毛线等材料作为中学生的绘画工具,让中学生学习选择利用这些工具来绘画,不仅能提高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使中学生对绘画技能的掌握更快,更能表现出中学生自己作品的特色来。例如在故事画《龟兔赛跑》中,我提供了各色挂历纸、水粉颜料、蜡笔、水彩笔、毛笔等,让中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选择工具进行作画,结果中学生有的选择水彩画,有的选择蜡笔画,还有的是剪贴画、水粉蜡笔画等,画法不一,内容却很丰富,各有特色。

再次,采用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法。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来看,在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多样性的新颖性对中学生主体性的积极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我采用了手指画、简笔画、写生画、意识画、印画等多种新颖教学手法,让中学生更有兴趣的参与活动。例如在一次手指画教学中,我带中学生到一块大沙地上用手指随意作画,中学生不受画纸的限制,可以无拘无束地画,提高了大胆作画的能力。在老师的“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画?怎样完成一幅很大的画”的启发下,中学生随手捡了枯树技、石块、小棒等废物几个人商量地开始画了,中学生的兴趣性明显增强了,并培养了互相合作精神。

三、评价作品阶段:

评价中学生的作品,我主要是从中学生自评和互评两方面着手的:

1、中学生自评。

就是让中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和所表达的意思。教师要充分肯定中学生的作品和想法,只有当中学生的讲述遇到困难时,教师才可以适当指导。例如在《画音乐》讲评中,有的中学生用抽象的图案或冷暖色块、线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一时难以表述,教师可引导他说:“你用的这种颜色是冷的还是暖的?感觉怎样?”“这些线条起伏真大,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好像谁在跳舞?”逐步让中学生学会讲述自己的感受。

2、中学生互评、欣赏。

上一篇:彩线贴画课件资料下一篇:关于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