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传统文化

2024-05-11

老北京传统文化(精选8篇)

篇1:老北京传统文化

老北京文化:

老北京的“吆喝”

胡同叫卖“吆喝”

“吆喝”是老北京胡同里的一种叫卖声音,如果按照有了北京的胡同才有了吆喝的说法,在有着与人类差不多相同久远历史的叫卖家族中吆喝确实太年轻了。吆喝虽然很年轻,但因集唱、念、表演于一身,并带有典型的京腔、京韵、京风、京味儿,所以能在叫卖家族中脱颖而出,并且算得上是最丰富、多元和最具有光彩的,同时也是最引人入胜的。

由于这胡同里转悠出来的魂儿是在六朝古都这块文化积淀深厚的沃土上培育起来的,因此必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至今依然活跃在结婚、开业,演出、庙会活动等喜庆场合当中,无意中重现了老北京“贩夫走卒”、“五行八作”的民居风情。

昔日的老北京吆喝

昔日北京胡同里的吆喝叫卖声的确不算少,无论挎篮的、肩挑的,还是推车的,在吆喝时,总是以一只手捂着耳朵,对吆喝叫卖之物均要加上不少的形容词,其词颇有韵味,使人听了不觉厌烦。此外无论一天或是一年之中,沿街串巷的吆喝者,总是日分早晚年按时令售卖物品。只要是京城的老住户一般都能道出什么时候卖什么的该吆喝了,常此下来,人们便可从吆喝声中了解到京城四时的一些风土人情。吆喝的语言特点

“吆喝”浓缩并突出了北方语言体系的特点,并独树一帜地创造了老北京独有的方言。有人说北京话听不清楚,还有发音,好象先被开水烫了舌头。但是如果你听过了地道的北京吆喝,就不会这么说了。同样是儿化字的大量运用,同样是连音连字的一气呵成,但吆喝出来的字正腔圆、曲调音韵的优美和字里词间的鲜活,以及幽默、诙谐、好懂耐听„„这一定会让你明白北京话和普通话相比的“活色生香”。

响器

京味吆喝得以流传还有一个特点是它的音乐元素。甭管是对合辙压韵的吆喝词的说唱声音处理上,还是手里的那个拨浪鼓、把号,或者干脆就是两片音叉一挑、一堆锡铁片子相互撞一撞,都是极简单的材料作成的响器,就成了卖每类货物的序曲啦。

老北京叫卖大王:臧鸿

吆喝,说穿了就是大声叫卖,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市井文化。据说,老北京的吆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不过,现在北京城里会吆喝的人已经不多了,臧鸿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吆喝大王”。数百年的吆喝,到了臧鸿的嘴里就变成了炉火纯青的艺术。他的绝技是一口气能喊出170多种老北京的叫卖声。一大批反映老北京生活的电影、电视剧中,高低错落、京味十足的叫卖声大多出自他之口;在人们的婚丧嫁娶仪式上,往往是他的一声嗓子,就把人们飘飘悠悠地带回到了老北京的往昔岁月。

傣族文化:

佛塔.寺院.小和尚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佛教的一个支派,即“南传上座部佛教”,经由缅甸、泰国传入我国傣族地区,至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小乘一名本是大乘出现以后对早期佛教的一种贬称。小乘教派主张通过布施“赕”来积个人的善行,修行来世,达到自我拯救、自我解脱的目的。而大乘教派认为自己能够普渡众生,故称之对方为小乘,即小车之意。后来为了与大乘教派相区别,习惯上以小乘来称呼南传上座部,逐渐便成了该教派的专门称呼,不再含有贬意。

相传小乘佛教最早的教派曾聆听过佛祖释迦牟尼亲口传教和布经,他们认为人若生前不积善修行,死后就会入地狱受苦受难;“为人行善,善多我德,德多我仙”。小乘佛教几乎成为傣族全民性宗教,傣族地区有村就有寺,到寺院赕佛,人所必为。小乘佛教提倡出家修行,西双版纳傣族男子过去从儿童时代起,必须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他们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没当过和尚的人被称为“岩百”、“岩令”,即没有知识、不开化的愚人。小乘佛教各派僧侣按其年龄和修养划分成不同僧阶,僧阶决定其在寺院中的地位。初入寺受戒者被称为和尚,和尚又有大小之分,傣语称帕异(大和尚)和帕囡(小和尚)。入寺受戒前需进行预备期训练,等初识寺规后方可入寺受戒。届时该男童由事先认定的义父(忠于佛主、知识渊博、有威望者)穿戴彩衣彩帽后,在亲邻的护送下人背或骑马前往佛寺,围观者一路向入寺男童抛撒米花。进入大殿后该男童跪地接受该寺主持为其举行的受戒仪式,然后由义父为其脱去彩衣彩帽,换披袈裟,就成为正式的小和尚了。此后便长住寺中,跟随佛爷学习傣文和佛经,还要负担外出化缘和寺内部分杂务。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其对佛经教义等掌握的程度可依次晋升为帕弄、都(佛爷,亦有大小之分)、祜巴等。升为祜巴的僧侣如无特殊情况将不再还俗,故愿晋升者不多,一般当到大佛爷便还俗成家立业去了。

傣族地区传说先有佛塔后有佛寺,由此看来佛塔比佛寺历史悠久,但佛寺却比佛塔多。佛寺是众教徒受教化的重要场所,傣族全民信奉佛教,所以有村寨就有佛寺。而佛塔是用以供奉佛牙、佛骨、佛发,即所谓佛舍利的,一般是中心佛寺旁才建有佛塔,亦有远离佛寺选地势高的地方独立建筑佛塔的。因为是供佛舍利的,所以佛塔建筑都比较精致。座落在西双版纳景洪县大勐笼曼飞龙寨后山上的曼飞龙笋塔,相传因有佛祖释迦牟尼所留足迹而建,其结构新颖美观,具有傣族建筑特点,因其外形颇似雨后春笋,故名。此塔建于傣历565年,(公元1204年),主塔高16.29米,围绕主塔有8座小塔,各高5.02米,塔形均呈葫芦状,塔身通体雪白,塔尖饰有铜铃风标,有风吹来叮咚悦耳。每个小塔座下都有一方形佛龛,内置石雕像,正南塔佛龛下岩石上有一人之足印,足印前方有一眼水井,据传均为佛祖所留之“圣迹”。此塔闻名遐迩,系傣族古建筑之瑰宝,版纳塔中之佼佼者。

篇2:老北京传统文化

北京历史上的茶馆是很多的,就形式而言,有什么大茶馆、清茶馆、书茶馆、贰浑铺、红炉馆、野菜馆等等,至于菜摊、菜棚更不计其数。北京向来是文人多,闲人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士民众庶,于本业之外总要有适当的交往地点与场所。茶馆较正式厅堂馆所活动方便,较饭店酒楼用费低廉,较家中会友自由,无家无室的京客也可以找个暂时休歇之地。这种特殊的人口结构造成对茶馆的极大需要。所以,老北京的茶馆遍及京城内外,各种茶馆又有不同的形式与功用。这里,重点从文化、社会功用角度介绍几种。

1.书茶馆里的评书与市民文学

在我国文学史上,明清小说占有一个光辉的地位。然而,中国的古代小说与西方的古典小说不同。中国最优秀的古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名著,大多数并不是完全由作家的书斋里诞生,而是来自民间艺人的“活本”,是从城市里的茶肆、饭馆,从说唱艺人的口头文学转变而来。如《三国》、《水游》等名著,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中国的古代小说比其他文学形式在民众中植根更深,也更有生命力。在这个问题上,宋元以来的茶馆文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北京的书茶馆便是最好的说明。

老北京有许多书茶馆,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只是媒介,听评书是主要内容。评书一般分“白天”与“晚灯”两班。“白天”一般由下午三点至六、七时,“晚灯”由下午七、八时直至深夜十一、二点。也有在下午三时前加说一两个小时的,叫作“说早儿”,是专为不大知名的角色提供的演习机会。这些书茶馆,开书以前卖清茶,也可为过往行人提供偶饮一两杯歇息解渴的机会。开书以后,饮茶便与听书结合,不再单独接待一般茶客。茶客们边听书,边品饮,以茶提神助兴,听书才是主要目的。茶客中,既有失意的官员,在职的政客、职员,商店的经理、帐房先生,纳福的老太太,也有一般劳苦大众。听书客交费不称茶钱,而叫“书钱”,正说明书是主题,茶是佐兴。旧北京的书荣馆多集中于东华门和地安门外。东华门最著名者称东悦轩,地安门的,称同和轩。有人说天桥的“书茶馆”最兴旺,其实,天桥茶馆主要是曲艺,介于书茶馆与大茶馆之间,并非典型的书茶馆。著名的书茶馆布置讲究,有藤椅藤桌的,有木椅木桌的,有的墙上还挂些字画,首先造成听书的气氛。茶馆预先请下先生,一部大书可以说上两三个月。收入三七开,茶馆三成,先生大成。先生也算文化人了,茶馆老板是十分敬重的。评书的内容,有说史的“长枪袍带书”,如《三国》、《两汉》、《隋唐演义》之类,有“公案书”,如《包公案》、《彭公案》等;有“神怪书”,如《西游记》.、《济公传》、《封神演义》之类。也有说《聊斋》的,”《聊斋》虽然也是神怪故事,但多优雅的爱情篇章,很不好说,过俗失作品原意,过雅听客不易明白。需雅俗共赏。有的艺人却说的很好,把鬼狐故事说成人间世态炎凉,听客们在饮茶中遨游于人间地下与天上,似乎与茶的气氛更容易一致。

天桥一带的书茶馆,主要是曲艺,什么梅花大鼓、京韵大鼓北极大鼓、唐山大鼓、梨花大鼓,种类很多。曲艺虽也说书讲故事,但大多为片段,除了选取大部评书的段子外,还有些应时应景新编的故事,如《老妈上京》、《辞活》、《红梅阁》等等。

书茶馆,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给人以历史知识,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于老人最宜。如今北京这样的茶馆已没有了,倘若能兴起这种书茶馆,老人们也可以有一个去处了。

2.“清茶馆”、“棋茶馆”与北京人的游艺活动

书茶馆里市民文化的味道虽浓,但毕竟单调一些。为适于各种人清雅的娱乐,北京还有许多清茶馆。这些地方确实是专卖清茶的,饮茶的主题较为突出,一般是方桌木椅,陈设雅洁简练。清茶馆皆用盖碗茶,春、夏、秋三季还在门外或内院高搭凉棚,前棚坐散客,室内是常客,院内有雅座。茶馆门前或棚架檐头挂有木板招牌,刻有“毛尖”、“雨前”、“雀舌”、“大方”等名目,表明卖的是上好名茶。每日清晨五时许便挑火开门营业。到这种茶馆来的多是悠闲老人,有清末的遗老遗少,破落子弟,也有一般市民。北京的老人有早起锻炼的习惯,称为“遛早儿”。朝日未出即提了鸟笼子走出家门,或是城外苇塘之边,或是护城河两岸,挂上鸟笼子,打打拳,伸伸手脚,人与鸟都呼吸够了新鲜空气,便回得城来,进了茶馆。把鸟笼顺手挂于棚竿。要上壶好茶,边饮茶,边歇息,边听那鸟的叫声。鸟笼里的百灵、画眉、黄雀、红靛,蓝靛等便开始叫了起来。这些鸟儿经过训练,不仅发出本音,而且会模仿喜鹊、山鹊、老鹰、布谷、大雁、家猫的叫声,可有十几套叫法。于是老茶客们开始论茶经、鸟道,谈家常,论时事。在茶与自然的契合上,北京的老茶客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清茶馆的老板为招揽顾客,还帮助知名的养鸟人组织“串套”,即进行“茶鸟会”。老板要向老人发出花笺红村的请帖,又于街头“张黄条”,至时养鸟者皆来参与“闻鸣”。老人们以茶会为怡乐,茶馆也利市百倍。而到冬天,茶客们除取暖聊天外,又养蝴蝶、斗蛐蛐,用茶的热气熏得蛐蛐鸣叫,蝴蝶展翅,于万物萧疏之时企望着新的生机,给老人们的暮年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这也算北京的一绝。中午以后,清茶馆里的老人们早已回家休息,于是又换了一批新茶客,主要是商人、牙行、小贩。他们可以在这里谈生意。

北京还有专供茶客下棋的“棋茶馆”,设备虽简陋,却朴洁无华,以圆木或方木半埋于地下,上绘棋盘,或以木板搭成棋案,两侧放长凳。每日下午可聚茶客数十人,边饮茶,边对奕。北京人,即使是贫苦人也颇有些风雅之好,这棋茶馆中以茶助奕兴,便是一例。喝着并不高贵的“花茶”、“高末”,把棋盘暂作人生搏击的“战场”,生活的痛苦会暂时忘却。茶在这时,被称为“忘忧君”是名符其实了。

3.与园林、郊游结合的“野茶馆”和季节性茶棚

北京人爱好郊游,春天去“踏青”,夏季去观荷,秋季看红叶,冬天观西山晴雪。还有些老人爱郊外的瓜棚豆架,葡萄园、养鱼池。于是,在这些地区便出现了“野茶馆”。这些茶馆多设在风景秀丽之地,加朝阳门外的麦子店,四面芦草,环境幽僻,附近多池塘。许多养鱼把式常到这里捞鱼虫。每当夕阳西下,老翁们扛着鱼竿行于阡陌之间,使渐渐向这茶馆走来。又如六铺炕的茶馆,处于一片瓜棚豆架之间,茶客们到这里,看着那黄瓜花、茄子花,黄花粉蝶,一派田园风光,大有陆放翁与野老闲话桑麻的乐趣,在这种地方饮茶,人也便感到返朴归真了。朝阳门外还有个葡萄园茶社,西临清流,东、南皆菱坑、荷塘,北有葡萄百架,并有老树参天,短篱环绕。于是,文人们看中了这块地方,常来此处聚会。

老北京的好水十分难得,城内多苦水,只有西北部山来才甜美,所以清代宫廷用水皆取于玉泉山。因此,一旦发现好泉水,自然成了野茶馆的最佳场所。安定门外有所谓“上龙矿与“下龙”,便是既为风景好,又因水质好而兴起的茶馆。上、下尤其实不过相距百步。清代此地有兴隆寺,寺北积水成治,大数十亩。庙内又有三百年树龄的“文王树”,花开时香布满院。寺外有一口好水井,甘甜清彻。这是一个集文物、风景、好水于一处的饮茶住地。于是茶老板在井例播下天棚,卖茶兼卖酒,还卖馒头。小小一座土房建于土坡之上,可临窗小饮,看着那寺里的老树,池中的菱苇,井边的老树,西山的落日;听着那古刹钟声,乡间的鸡鸣、犬吠;喝上一杯“上龙”井水沏出的清茶,人间的苦辣酸甜便尽在其中了。至于高架桥畔、白石桥头,则因清代游船所经过而兴起。这些野菜馆,使终日生活在嚣闹中的城里人获得一时的清静,对于调节北京人的生活大有神益,又使饮茶活动增添了不少自然情趣,虽不如杭州西湖茶馆的幽雅,却更多了些质朴,于中国茶道思想的本色似乎更为接近。

同类茶馆,还有公园里的季节性茶棚。这种茶棚以北海小四天最著名,菜棚临水而设,举杯可吸茗,伸手可采莲。饥时又有杏仁亲。豌豆黄、苏造肉可吃,能坐上半目也算福气。

4.与社交、饮食相结合的“大茶馆”

老北京的大茶馆是一种多种功能的饮茶场所。在大茶馆里既可以饮茶,又可品尝其他饮食,可以供生意人聚会、文人交往,又可为其他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提供服务。从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我们可以看到老北京大茶馆的模型,而今天的前门 “老舍茶馆”也使我们看到大茶馆继往开来的局面。正因为大茶馆功能多,服务周到全面,所以曾经十分“走红”。北京的大茶馆以地安门外的夭汇轩最为著名,其次是东安门外的汇丰轩。

老北京的大茶馆布置十分讲究。大茶馆入门为“头柜”,负责外卖和条桌帐目。过了条桌即“二柜”,管“腰栓帐目”。最后称“后柜”,管理后堂及雅座。三层柜台各有界地,接待不同来客。有的后堂与腰栓相连,有的中隔一院。

大茶馆茶具研究,一律都用盖碗。一则卫生,二则保温。北京人讲礼仪,喝茶要不露口,碗盖打开,首先用于拨茶,饮时则用于遮口。在这种茶馆里饮茶,可以终日长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回来还可接着喝,堂官会把您的茶具、茶座妥为照应。

北京的大茶馆,以其附设服务项目而分,又有红炉馆、窝窝馆、搬壶馆等类别。

红炉馆是因设有饽饽烤的“红炉”而得名,专作满汉点心,北京称之为饽饽。但比一般饽饽馆作的要小巧玲珑。什么大八件、小八件,样样具全。边品茶,可以边品尝糕点。

窝窝馆专作小点心,更合民间日用,北京的艾窝窝、蜂糕、排叉、盆糕、烧饼等,皆随茶供应。

搬壶馆放一把大铜壶为标志,介乎红炉馆与窝窝馆之间,雅俗共赏。

还有一种大茶馆叫作“二荤铺”,是既卖清茶,又卖酒饭的铺子。所以取名“二荤”,是因为既可由店馆出原料,也可由顾客“带粮加工”名为“炒来菜”。如西长安街曾有座二荤馆叫“龙海轩”,是教育界聚会之所。清末保定新型学堂骤起,学界常有京保之争,每有纠纷,京派人物便到茶馆来聚,饮上几道茶,又填几道菜,开一个校长联席会来商议对策。所以有人称京派叫“龙海派”。

篇3:老北京小吃的文化特色

其实, 要说起老北京的商业行业, 不用说大小店铺和其经营的知名商品, 就是广大老北京平民百姓所喜爱的那些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各种小吃, 从其来源到名称及经营的各个环节等, 也无不具有文化品味和蕴含着文化底蕴。

提起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品种, 用“众多”二字来形容可谓恰如其分。但是如果说这些小吃各具文化特色, 那就不知是否为人们所认同啦。就我这个最爱吃各种小吃的老北京人来讲, 我不仅对这一点完全认同, 而且有很深的体会。我认为, 这些小吃之所以历经几百年, 其盛名不衰, 对人们仍具有刺激食欲的诱惑力, 一方面是本身的风味特色, 另一方面就是饱含着京味饮食文化内涵。先拿我认为名称似乎最“粗俗”的小吃“驴打滚”说吧, 其实从起名到这食品本身的特色都有文化内涵。

老北京人常讲:“这起名呀得有学问!”这话一点儿不假。就拿驴打滚来说吧, 它本是老北京小吃豆面糕的俗称。如果直称“豆面糕”, 人们大概只想到这是个极普通的食品, 不会引起什么好奇和兴趣。但是一提起“驴打滚”, 首先人们就对这名称感到好奇, 进而便萌发了追究这名称来历的兴趣。这种小吃的制作方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将黄米面蒸熟再裹上豆馅儿, 然后将制得的黏面卷在炒熟的金黄色的干豆面上滚一滚, 恰似驴在黄土地上打个滚儿, 既扬起黄色灰尘又在身上沾上黄尘一样。所以这叫法不但形象, 而且用的也是文学修辞的比喻手法。这诙谐的俗称, 不仅使人们未曾买先感受其名的趣味, 就是那擅操笔墨的文人, 也免不了要琢磨一番, 将其编写成诗。如在《燕都小食品杂咏》中, 就有专门描写驴打滚的诗句, 即“红糖水馅巧安排, 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 称名未免近诙谐”。如今, 在北京的一些小吃店里仍能吃上驴打滚。我儿时正值上世纪50年代初, 那时候在走街串巷叫卖各种食品和日用品的小贩中, 就有卖驴打滚的。我第一次吃的驴打滚就是在胡同里推车叫卖的小贩那儿买的。母亲交钱后, 那个小贩就用刀切下一块黄澄澄的裹着干豆面的驴打滚, 并把它们切成条状, 然后给了我母亲。当然, 这份驴打滚基本让我吃了, 那豆面的余香一直飘绕在我的记忆中。遗憾的是昔日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驴打滚的小贩已消失多年了。

再如, 那金黄色的松软、香甜可口的豌豆黄, 不仅老北京人喜欢吃, 而且不少外地人也喜欢吃。听朋友讲, 有不少在海外定居多年的老北京人, 一回到北京就先提出要吃豌豆黄。其实这种食品只不过是老北京民间春夏季节的一种应时小吃, 后来传入宫廷, 特别为清廷的慈禧太后所喜爱。于是, 这普通的小吃就成了小吃中的著名佳品。如今在大大小小的小吃店中, 豌豆黄仍是平民百姓喜爱的食品;在昔日皇家园林如今的北海公园里的著名饭庄——仿膳里, 豌豆黄还作为宫廷小吃受到中外客人欢迎。听人讲, 被人为地分为平民百姓食用的豌豆黄和上档次的宫廷豌豆黄, 从原料的精选到制作上确有不同之处。当然, 作为宫廷小吃的豌豆黄, 价格上肯定要贵很多。谈到对豌豆黄这一食品的兴趣, 不管历代文人出自什么想法, 但为此颇费笔墨者确实不少, 如有诗云:“从来食物属燕京, 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 十文一块买黄琼。”

现在, 在护国寺小吃店、老北京炸酱面等饭馆里, 都有老北京小吃面茶。这种用糜子面熬成糊状的食品, 盛在碗里后再淋上用香油稀释过的芝麻酱, 再撒上芝麻盐儿即可食用的小吃, 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清代一诗人所作《都门竹枝词》里就有“清晨一碗甜浆粥, 才吃茶汤又面茶”的诗句;还有一诗中也有“午梦初醒热面茶, 干姜麻酱总须加”的诗句。我记得还有一位说相声的老艺人, 大概是高德明先生曾说过一段《卖面茶》的相声。可见这一小小的食品牵动了几代名人的文化情怀, 同时也为艺人提供了表演素材。在我儿时还有推着小车沿街叫卖或固定在街口和胡同里叫卖面茶的小贩。我吃过几个不同小贩卖的面茶, 觉得在面茶的黏稠程度上似乎没什么区别, 关键就在其稀释后的芝麻酱和芝麻盐儿的味道和撒放均匀程度上更能显示出小贩本事的高低。

老北京小吃有老北京文化的特色, 有些小吃不一定是北京独有, 但在其他地方有某些小吃一到了北京, 就会入乡随俗地沾上京味文化色彩, 比如糖葫芦。据我所知, 起码在天津也有, 只不过叫法不同。老北京的糖葫芦应该叫“冰糖葫芦”, 因其做法很简单, 就是把山楂、山药等串成一串, 在熬得的糖汁里一蘸, 然后立即提起, 糖汁遇凉即凝, 于是糖葫芦外面就裹上一层糖冰结晶, 所以人称冰糖葫芦。其用料的果子有十几种, 也很讲究, 有山楂、海棠、橘子瓣、山药、山药豆等各种用料。但其制作和伴之所起的名称, 就显出老北京的京城文化特色啦。如有的糖葫芦名叫“龙凤呈祥”、有的叫“丹凤朝阳”、有的……特别是每到春节期间的老北京传统活动厂甸集市上, 那1米多长千姿百态、品种各异的大糖葫芦更能彰显出老北京传统节日的文化色彩。

冰糖葫芦也和文化名人有着不解的情缘。如《故都食物杂咏》一书中就有描写冰糖葫芦的诗句:“葫芦穿得蘸冰糖, 果子新鲜滋味长。燕市有名传巧制, 签筒摇动与飞扬。”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与郭启儒曾说过的一段相声《猜字》中, 也有以糖葫芦打比喻的。即侯宝林问郭先生, 1后面加一个0念什么, 郭答“念10”;侯又问加两个0念什么……这样一直问到加五六个0, 然后侯说, 把1字横插在五个0中间念什么?郭答“不知道”。于是侯风趣地说:“那是糖葫芦!”此语一出, 惹得观众哈哈大笑。可见糖葫芦本身的形状, 也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

其实, 不仅是上述提到的北京小吃, 就是其他众多的小吃, 在文人的诗句中也多有涉及。如上述提到的清朝诗人所写的《都门竹枝词》里, 还有“吊炉烧饼艾窝窝”、“又听硬面叫饽饽”、“爆肚油肝香灌肠”等描写北京小吃的诗句。更有清人所写的《忆京都词》中, 一言以蔽之地写道:“忆京都, 小食更精工。盘内切糕甜又软, 油中灼果脆而松……”可见北京小吃在文人墨客心中的地位和这些小吃的文化品位。

老北京小吃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种类, 还牵动着广大海外华人的心。不少海外华人, 尤其是老北京人, 常常在交谈中、在梦境中回味着昔日的各种小吃, 更有不少文人吟诗作画回忆这些小吃。据说有一位台湾画家, 曾画了一幅关于老北京小吃豆汁儿的画, 内中饱含对这种小吃的深情回忆。著名文学家梁实秋先生在晚年时, 每当忆及北京的各种小吃, 都充满深情。由此可见老北京小吃与文化人的情缘。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 我的一个亲戚带着他的家人从美国回国探亲, 他们到我家后首先就对我说:“北京小吃还全吗?在国外吃不到呀!就有卖烤白薯的, 价钱又贵, 烤得又不好吃......”我立刻告诉他们, 北京的小吃大部分还在, 并立即联系“南来顺”小吃店的朋友, 给我准备两盒各种小吃。当我带回这两大盒各种北京小吃后, 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吃得香甜的样子, 深深感到北京小吃在海外华人中, 特别是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更令我惊奇的是, 他们居然对写有“南来顺”三字并绘着彩图的包装盒更感兴趣, 甚至想把它带回美国。因为那盒子记载着南来顺的历史和食品介绍, 具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

说老北京小吃是饮食文化的一个种类, 其必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前所述, 早在明清时代, 就有诸多的文人墨客做了不少诗句。而在上世纪30年代, 北京 (时称北平) 还有一位著名作家张醉丐先生, 专门为老北京的一些小吃及平民食品, 以游戏文章分类各赋打油诗一首以代说明。这些逸趣横生、形象生动的打油诗共十几首。读后, 不仅令人感到脍炙人口, 而且会产生追寻那数百种小吃的乐趣。在此仅介绍几首与诸君共同赏析:

豆汁, 是老北京人最喜爱的食品之一。就连居住在海外多年的很多老北京人, 一到北京便指名要喝豆汁。张先生在一幅昔日老北京挑挑儿沿街叫卖豆汁的小贩附图旁题诗《豆汁》:“一锅豆汁味甜酸, 咸菜盛来两大盘;此是北平新食品, 请君莫作等闲看。麻花咸菜一肩挑, 矮凳居然有几条;放在街头随便卖, 开锅豆汁是商标。”这诗配画当时吸引了多少老北京人呀。就是现在, 老北京人读了这首诗, 再看看配画, 恐怕也会立刻就想起那就着咸菜丝、焦圈儿喝着豆汁的快意。

再如, 张先生为老北京小吃灌肠画图配做的《灌肠》诗曰:“粉灌猪肠要炸焦, 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 穿过斜阳巷几条。老饕习气总难除, 食品精研乐有余;油炸灌肠滋味美, 长安街畔聚仙居。”你看, 这首打油诗不仅介绍了这一老北京食品, 而且还把经营这种食品的商家字号也提示给大家。这种比做广告要文明和自然的文化手法, 不仅不招人反感, 而且还让大家感激张先生的热心提示。

再如, 过去每逢夏季, 就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小贩叫卖扒糕这种应时小吃。在老北京的胡同里, 常看见推着独轮小车卖扒糕的小贩。张先生的打油诗不仅介绍了这种食品特色, 而且把古都胡同里卖扒糕小贩的往来情景也做了一番形象的描写。诗曰:“清凉食品味调和, 佐料搀匀给的多;夏日故都风景好, 扒糕车子似穿梭。荞麦搓团样式奇, 冷餐热食各相宜;北平特产人称羡, 醋蒜还加萝卜丝。”看了这首诗, 那些在夏日酷暑中备受煎熬的平民百姓, 甚至达官贵人, 都想来上一碗清凉解暑。说起扒糕, 现在北京一些小吃店还有售卖的, 遗憾的是却不多了。这种由荞麦面做成的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把荞麦面制成坨子, 食用时切成薄片儿放在碗里, 再用芝麻酱、香油、酱油、咸萝卜丝、香菜末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它和凉粉都是清凉可口的夏季应时食品。据说在其他地方也有卖扒糕的, 但北京是古都, 历朝历代的皇亲国戚、大小官吏和贵族、商贾等, 都在这里休养生息, 吃必然是第一需要。所以, 什么食品一到北京, 那身价马上就会提高, 这似乎已成了一条规律。何况经像张先生这样的文人再进行文化炒作, 那自然身价倍增啦!

……

别小看这些诗, 它们确实起到了以文化烘托这些特色小吃的作用。这些看似广告而不是广告的文化作品, 我认为比广告效果还明显。这些极普通的小吃食品经文化熏陶, 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 自然也为商家经营鸣锣开道。就我所知, 张先生诗配画的那些平民食品, 至今仍为北京市民所喜爱。但应该说明的是, 在其诗配画所介绍的食品中, 只有昔日的“熏鱼炸面筋”已消逝多年啦。

其实, 就是这些看起来不显眼的普通小吃, 从其名称到制作和经营过程, 无不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有着恰到好处的定位。所以, 这些小吃连同它们形成的这类饮食文化, 才能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对比之下, 我看到现在有一些食品或商品, 在名称和其特点的文化宣传上, 不仅牵强附会, 而且还常常弄巧成拙。首先, 有些商家给自己的食品或商品起的名字就令人费解, 洋不洋中不中, 中国人看不懂, 外国人看不明白, 让人琢磨不透。其次, 有些商家对一些食品的宣传, 夸大其词, 极力忽悠, 把它们说成了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如果再找上一些“不倒翁”似的庸俗不堪的广告代理人, 搔首弄姿地来一番表演, 那就更令人倒胃口。所以说, 在文化方面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 真正的文化知识也不是靠炒作获得的。何况, 你脱离了北京的特色, 摒弃北京人的爱好, 漫无边际地大侃大吹, 甚至用粗俗的语言妄图哗众取宠, 那可就伤了北京特色文化这条“根儿”啦。导致的结果是这些食品绝不像老北京传统小吃那样流传百年, 很快就成了过眼烟云!

另外, 我最近听说某单位有人要给这些流传了几百年的老北京小吃起个“洋名”。据说这是为了跟形势, 是怕外国人听不懂这些小吃名称的意思, 所以起个洋名是为了让外国人吃得明白。而且某位人士还举例说, 比如老北京人喜爱的豆汁, 拟改成“绿豆煮的汤”或干脆叫“北京可乐”。我对此不敢妄加“评价”, 因为也可能思想太保守了, 比不了那些为了洋人“敢想敢干”的人士。但我就事论事地问一句这位“改名专家”, 如果用“绿豆煮的汤”来形容豆汁, 那么北京人夏天喝的绿豆汤又应该叫什么?你们可千万别改了洋名后, 没让外国人明白, 最后把中国人也搞得不明白啦!同时, 我也想拜托某些独出心裁的人士, 应该首先为你们的同胞想一想, 麻烦你们费点心思给各国的食品都起个中国名, 也让咱中国人吃得明白!

篇4:留住老北京胡同文化

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中生动地描述了老北京胡同。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

您或许会好奇:胡同今时今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在日益崇尚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今天,人们为什么仍然选择住在这看来“简陋”的平房里?大力宣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背景下,胡同文化又是如何被保护的?或者,胡同应该怎样被保护?为了寻找答案,记者走访了北京东南西北的胡同,同时也采访了相关专家。

老北京:住的是一种情感

胡同的文化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元朝,“胡同”是以漢字记蒙古语的音。胡同今天还保留了书里描述的生气勃勃,和睦融洽。在有转角的胡同口,您还能听见骑自行车的人一边打着车铃一边嘴里喊:“让一让嘞。”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的一位女士自豪地说:“我们这院里都是住了好几十年的老街坊了,没有不好的!”胡同口开小卖部的大妈坐在街边跟街坊唠嗑甚至忘了照顾生意,自己笑笑说:“光顾着‘侃大山’了!”

但是,经过700多年的演变,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迅速发展,胡同变了模样。北京城东南西北各大胡同,有名的、无名的,这些昔日地位象征的宅子都被周围耸立的高楼淹没了。但是还有一大群人不舍也不忍这胡同文化被埋没,记者走访时就遇到这样一位对胡同感情深厚的人。杨先生住的胡同已经没了,他最近一个人又重新迁回胡同边新盖的小楼房里。杨先生轻叹了一口气,“有一种情感,真的!从小在这儿长大的,就不想离开这儿,哥哥姐姐们都搬走了,就我一人还在这儿。”杨先生还说:“你不论去问谁,凡是在这儿住过的都留恋,有一种就是说不出来的情感。”杨先生回忆起原来住在院子里的生活,眼里流露的都是怀念,“你家包饺子给我家尝一口,呵!”眼见从小生活成长的胡同在眼前一个个倒塌,杨先生十分痛心,“现在剩下的都不叫院子!以前这块儿特别漂亮!好宅子全给拆了,像原来金融街那块儿。”杨先生还动情地说:“原来这二环边上都有城墙,现在全给拆了。北京离文明古都越来越远了,光有故宫、北海、颐和园,失了民宅,基础就没了!早些年开始保护就好了,现在已经晚了。”

外来居民:便宜最吸引人

当被问到为什么住在胡同里,外地人的答案和本地人有很大区别,“这儿便宜啊,一个月才六七百块钱,离我们打工的饭店又近。我们在外打工有个休息的地方就行了。”一位来自河南的厨师跟记者透露,“我们夫妻一个月挣六七千,如果有什么事花钱,最后寄回家的就没剩多少。”记者追问是否更愿意住到楼房里去,他憨实地笑了笑说:“咱没那样想过,也住不起。”

此外,胡同里的和睦气氛似乎也吸引了外地人。一位曾经在大杂院里住了10年的缪平芳开心地跟记者分享他们一家在胡同里居住的日子:“我很愿意住在院子里,我们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那些老大爷老奶奶都特别愿意跟我儿子玩,我的小孩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老一辈的教育。住在胡同里,我们有一种安全感。”

除了住户,商户在这里也很常见。在北海两岸、南锣鼓巷里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店铺构成了有特色的“胡同旅游”元素。但是胡同带来的商机远不只这些。记者走访到东城区麒麟碑胡同的时候就被一对年轻创业夫妇所吸引。宫靓和李彪是万千“北漂”中的一员,他们在这古色醇香的胡同里开起了烘焙教室。李彪解释说,其实这里的房租也不比楼房便宜,他只是看重了这平房里的小院子和胡同的文化特色。“现在喜欢平房的外国人多多呀,我的客人们还可以坐在敞亮的小院子里学做饼干、烤蛋糕”他们告诉记者,来烘焙教室的客人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妈妈,也有追求时尚的年轻人,还有远在通州、密云的客人也经常光顾。”

对于记者问到关于胡同基础设施的问题,宫靓说:“现在都统一供暖了。唯一不便利的就是平房太潮了,还有冬天水管偶尔会冻住也挺麻烦的。”此外,走访时记者还观察到居民家里大多都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还需到社区公共卫生间里。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遗憾的是,记者此次采访也没有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回应。给胡同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应得到重视。

留住胡同

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

关于四合院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宋梅告诉记者,经济发展与保留胡同文化并不矛盾,保留胡同文化只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近年来的“南锣鼓巷热”更是说明胡同文化没有消亡,只是换了形式变成一种旅游文化,而不再是普通的市井文化。越来越多国内外游客光顾,使得胡同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文化散发出新的青春气息。

文化和经济从来都不会是“二选一”。只有富有文化的产业才可能产生更高的附加价值。中国目前能吸引外国游客的就是古代的文化。近现代中国深受西方影响,而这些受到影响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西方人来说毫无新鲜感和神秘感,经济价值自然就会降低。

宋梅认为,政府应当尽量进行整体保护,留给子孙后代更多、更完整的北京胡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当代人对历史文化的一种尊重,当代对待胡同文化的态度也将影响子孙后代对于现代文化的态度。宋梅建议,北京市委、市政府应牵头成立胡同文化保护协会,将胡同文化的宣传、保存以及胡同旅游相结合,避免无序开发利用。

记者手记

走在北京的胡同里记者感受温暖热情,与地铁里人们互相只说“下车吗”的冷漠形成了强烈反差。诚如宋梅所说,现代人的内心空虚或许正是因为失了文化。然而,胡同文化只是中国古代文化“绚烂花朵”中的一支,需要受到重视和关注的文化还有许多,例如书籍、戏曲、绘画、手工、饮食等。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切记以文化保护为前提,一切破坏文化为代价而增长起来的GDP都是不明智的。失去的不可挽回,现存的一定要紧抓!

篇5:老北京传统文化

【开头】

昨天今天明天(音乐)

【昨天】简单走近——胡同之最——细节聚焦——胡同小吃——宠物情结

{由来} 【正文】胡同是北京传统的标志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胡同?请让我们走进胡同。【返回】

{之最} 【正文】刚刚提到胡同的规划可以用整齐来形容,但是也有那么几条“不守规矩”的个性胡同。比如——(点)【返回】

{细节} 【正文】去年我和大禹去了一趟著名的南锣鼓巷考察了胡同。①实地考察。(点)②官方介绍。

【小结】小小胡同蕴含了极深刻的寓意。每个细节无一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胡同的这些细节已经很难再见到,但是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却一步也没有停息。【返回】

{小吃} 【互动】身在北京,吃在北京。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你都知道哪些北京小吃?【互动】(点)

【正文】刚才同学们说的小吃都代表了老北京胡同特色。下面和大家分享几样最草根最常见的三样小吃!(点)

①炸酱面。【互动】咱们同学爱吃炸酱面吗?平时都放什么菜码?【互动】传统炸酱面的面码是八样。分别是——(点)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去放不同面码,因此面码各种各样。(点)【互动】请同学念【互动】炸酱面真棒。

②吃过了炸酱面,咱们喝点儿汤汁儿。下面介绍的是豆汁儿(点点)豆汁已经成为了北京胡同小吃的一个象征。所以说——没吃过豆汁,就没到过北京城!

③除了以上两个经典款,下面介绍一个北京独有的VIP款——卤煮火烧。(点)

【小结】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北京作为古都,也蕴含着极其深远的饮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进程的发展,有些小吃被各代改良创新,保留了下来,而另一些小吃,则像老北京胡同一样,永远消失在了最深处。【返回】

{宠物} 胡同人接地气,热爱大自然。所以,灵气的宠物也是胡同不可少的元素。(点)【正文】北京的天空总是湛蓝,却也总是灰暗。自由飞翔的鸟儿就成了活力自由的象征。(点)早起的鸟儿捉虫多,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但是在胡同人眼里,虫儿也是心爱的宝贝。(点)胡同人爱讲风水,家里得有风起云涌的灵气,于是,金鱼就成了桌上必备的宠物。(点)奥运公园。天上飞的、怀里揣的、水里游的都齐了,下面咱们看看最有灵性的。(点)随着经济的充实和品种的繁多,身边的小狗也从京巴变成了外国血统的贵族狗。京巴的身影越来越模糊。【返回】

遗失的老北京胡同文化

【今天】

{拆} 【正文】林家巷有胡同居民反映:长约120米、宽约7米的断头巷里,摊点挤在巷道两侧,每家缝纫店铺的缝纫机都已超过当初城管部门划出的安全线。再往里面走,油烟扑面而来,被油烟熏黑的电线凌乱地挂在墙上。路的一边停了一排电动车,另一边放满了水粉店用的器具,部分地方仅能容一人通过。如果突发火灾,消防车进不来,人逃不出去。安全隐患特别大。“这条巷道是条死胡同。缝纫店有大量布料、线头等易燃物。另外半条巷道也被饮食商家占据,屋外墙上挂满了电线。如果起火怎么办?消防车都进不来!”【小结】公共厕所、没暖气、电力不足、年久失修。

{留} 【正文】该院落保留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几十年来,院落多次翻修,结合当年林徽因女士的手绘图纸,格局始终未变。这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特点,院落格局反映了建筑的空间秩序和人们的生活信息。但遗憾的是,“梁林故居”的遗存建筑和建筑材料还未被细细研究,故居的保护方案也未确定,故居就遭到了毁灭性拆除。故居被拆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开发商在拆迁项目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二是名人故居的周边居民,期盼在拆迁项目中获得利益;政府部门对于名人故居的保护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文物管理部门普遍缺乏有力的措施„„以致不少名人故居已灰飞烟灭了。【资料】在城市发展的车轮下,每年究竟有多少名人故居被碾碎夷为平地呢?1998年是康有为的粤东新馆被拆除,2000年是赵紫宸的故居,2005年轮到了曹雪芹故居,据统计,北京近三分之一的名人故居已被拆除。名人故居的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小结】一座城市的发展并不是以多么金碧辉煌的高楼作为尺度,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精神领域的富足。我们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保护名人故居,这样才能保护中国的建筑、文化和传统;维护中国人的文化尊严。林徽因名言。【返回】 【正文】(点)引入页。(点)

【明天】

{后现代} 【正文】如今的胡同也在随着时代而发展。它已经不是原来那么固守陈旧,而是越来越潮,胡同也能过上后现代生活(点)

《奋斗》有一个调侃的段子——刚端着夜壶出厕所、转身就进了油条铺子。但是这种场景在如今的北京胡同已经难觅踪迹。(点)【返回】

篇6:老北京传统文化

如何制作老北京馓子麻花?老北京馓子麻花制作方法

馓子麻花的做法

原料:面粉、明矾、碱面、白糖、糖桂花、温水、芝麻仁等。

制作方法:

1、将明矾、碱面、白糖、糖桂花和温水用木槌研化,随即倒入面粉和成面团,揉匀至面团光润不粘时,刷上一层花生油饧半小时将面团搓成圆条。

2、摘剂,搓成约二寸长的长条,蘸上水和芝麻仁,盖上湿布,再饧40分钟取小条搓成约一尺二寸长、直径二分的细条,并从中间对折成两根,将合拢的两端捏在一起横放好,再取一小条做成同样的形状。

篇7:老北京俗语谚语

管安静不叫安静,叫消停!

管话多不叫话多,叫碎嘴子!

管花招儿不叫花招儿,叫幺蛾子!

管套近乎不叫套近乎,叫套磁!

管淘气不叫淘气,叫人来疯!

管耍横不叫耍横,叫递牙!

管出了问题不叫出了问题,叫褶子了!

管傲慢不叫傲慢,叫充大个儿的!

管你住城东南我住城西北,或者你住城东北我住城西南,叫大调角儿!

管丢面子不叫丢面子,叫掉价儿!

管坏了事儿了不叫坏了事儿了,叫瞎菜了!

管跑了不叫跑了,叫撒丫子了。

管犯贱不叫犯贱,叫逗咳嗽。

管发火不叫发火,叫吃枪药了。

管扇耳光不叫扇耳光,叫给他个耳贴子。

管艳俗不叫艳俗,叫怯捣(上声)持儿。

管招猫斗狗不叫招猫斗狗,叫贱招!

管说话不叫说话,叫言语

管去哪吃不叫去哪吃,叫去哪撮!

管盯着你看不叫盯着你看,叫照眼儿!

管没事找事不叫没事找事,叫递葛!

管小心点儿不叫小心点儿,叫悠着点儿!

管静一静不叫静一静,叫消停消停!

管最小的不叫最小的,叫老疙瘩、老末(mie 一声)!

管从来不叫从来,叫压根儿!

管下雨不叫下雨,叫掉点了!

管管不住不叫管不住,叫把不住!

篇8:老北京传统玩具之再设计探究

玩具是人类文化生活的缩影,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北京作为人类传统文化名城, 其悠久的历史沉淀了浓郁的文化, 它独特的传统形式的玩具拥有着特殊意义的文化内涵, 反映了民族与历史的时代变迁, 在一定时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代人审美倾向, 以及求新理念对消费者思维的影响, 一成不变的传统形式的玩具已不能满足社会与商业需求, 老北京传统玩具的发展停滞不前, 样式单一陈旧, 不能很好地满足商业与“潮流”的形式,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市场运作也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 人们对凝结着众多情感的老北京玩具提出了新的要求, 希望能通过再设计形式将老北京传统玩具进行传统与文化的推广。

一、老北京传统玩具及其现状

老北京传统玩具俗称“玩意儿”或“耍货”, 作为历史与文化的古城, 老北京传统玩具种类繁多, 汇集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有节令玩具“兔爷”, 健身娱乐玩具“空竹”、“鸡毛毽儿”, 实用性玩具“老虎枕”, 也有开发智力的益智玩具“华容道”、“鲁班锁”等。这些汇集了中国传统的玩具将我国文化中“事于工、启以智、工于巧、赋予乐”的设计理念诠释的十分透彻。这些玩具与北京的民俗、文化关系密切,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而绝不是单纯的玩具的概念。传统的老北京玩具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它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写照, 无论从老北京传统玩具的功能还是意义上来看, 它都具有一定的积极因素, 使其能流传千百年至今而未消亡。目前市面上的老北京玩具主要以传统形式为主, 从材料、造型到结构, 其外观及功能变化不大, 这其实是与社会的发展相违背的, 有些传统玩具, 如陈设、把玩类等玩具, 如果失去收藏的价值, 就有可能因为不能与时俱进而面临市场的淘汰, 因此, 老北京传统玩具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分析与重塑, 吐故纳新, 创新形式, 保留精髓, 以此走向市场, 重返舞台主角。

二、老北京传统玩具再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中国是玩具制造大国, 拥有着世界玩具1/3的份额, 美国市场上65%的玩具来源于中国, 但这仅仅说明我国是玩具制造大国, 而不是占有90%利润的玩具设计开发强国, 没有开发设计能力, 也就意味着失去玩具市场的话语权, 近些年欧美国家的经济危机, 对我国南方玩具企业的沉重打击给我们上了惨痛的一课。因此, 开发设计玩具品种, 开发设计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玩具,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 寄托传统文化, 对老北京玩具的开发再设计就有了重要的时代意义, 这是社会文明与时代进程所决定的。

老北京传统玩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也有不少弊端。老北京传统玩具大都起源于游戏、劳动、宗教等活动, 是老北京人真实生活的体现, 老北京传统玩具的设计题材、造型、色彩, 以及玩的方式等方面大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有吉祥的寓意, 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比如“兔儿爷”, 题材取决于玉兔下凡治病救人的神话传说, 其整体造型圆润, 施以彩绘装饰, 因传说中它有多种坐骑而每种坐骑代表的意义不尽相同。中国素来有重视教育的传统, 相应地也体现在玩具的设计上, 在传统玩具整体分类中, 益智类玩具占有很大的比重, 像最典型的七巧板、九连环等, 娱乐性、教育性和益智性是老北京传统玩具中的完美结合, 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但一成不变的老北京玩具单一形式无疑阻碍了它发展的脚步。因此, 立足于传统玩具的积极、吉祥与美好的意义, 打破传统的单一不变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在功能与外表形式上的再设计, 无论是从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市场开发的角度,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老北京传统玩具再设计探究

对“老北京”传统玩具进行创新再设计是时代进程的产物,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被认为是当代历史对它的一种必要的演变, 这种演变是基于它的有利发展, 以及适应市场与销售而形成的。再设计即创新, 从市场的角度看, 创新是有生命力的, 它永远都会无休止地运动下去, 它会诞生新生命, 但是也会衰老下来, 这是一个循环的无休止状态。因此, 在这样的定律下, 产品设计要跟着“它”的步伐走, 才能促进销售。促进销售, 打开市场, 从市场获得成功也就意味着玩具产品的成功, 意味着产品被社会所接受与承认, 意味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因此, 老北京传统玩具需要再设计研究。

弘扬传统文化是“老北京”玩具再设计的根基所在。传统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格、艺术、制度及行为方式。一个好的艺术设计作品, 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而这种独特风格, 往往反映了设计师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精神等特色。老北京文化在我国国粹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最富有独特内涵的, 经历过历史考验的文化遗产, 老北京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深入人心, 也主要依靠于人们对它长久以来所建立起的情感依托, 祖先们创造的璀璨文化, 让我们的设计源泉横溢, “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这不单单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界领域发扬光大, 将老北京传统玩具进行创意设计与开发, 融入市场经济, 也是当代设计师义无反顾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事实上, 传统文化成功运用的例子有不少, 其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北京申奥标识“太极拳”, 以及2008奥运标识“中国印”。这些成功的例子赢得了世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关注。

北京的各种历史文化传说、民风民俗、民间故事数不胜数, 是老北京传统玩具的文化宝库, 深层挖掘老北京传统玩具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 大力宣扬老北京传统玩具的意义, 让年轻一代对老北京传统玩具形成深刻的意识形态上的认知, 这对促进精神文明与经济方面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创新形式以蜕变老北京传统玩具之固有模式

在原有老北京传统玩具的外观基础上进行形式创新, 打造不同寻常的迎合当代审美的外观造型和内部结构, 以求蜕变其固有模式, 是老北京传统玩具创新设计的出发点。有研究显示, 人们对物品的感受认知83%来源于视觉, 由此可见玩具外观的重要性了。以学生创作设计的“兔爷”为例, 图1是一款用不织布制作的“兔爷”, 当然这已经是被改变了原有样貌的“新新兔爷”。作品借鉴保留了部分“传统兔爷”的形式, 但在人物造型上做了些改变, 力求更加整体统一。外观上加以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修饰, 使得“新新兔爷”更有时代气息, 它在寓意上依旧宣扬吉祥与祝福, 但功能上增加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相对实用的设计, 使它即能作为一个摆设, 又能作为一件日常用品, 这种传统兔爷的再设计, 用形式和功能来全方位创意了“兔爷”之时代形象。

2.情趣创意增色老北京传统玩具再设计

创意是设计的核心, 情趣创意是指从情感、趣味、文化、意境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 它是设计的深层挖掘, 是文化与设计的交融。借助文化与设计的某种关联性, 以人类文化为设计启发来进行设计创作, 使产品文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亮点。因此, 用情趣创意来对传统的“老北京”玩具进行演变, 不仅是现代设计的提升, 也是当代文化的交融与体现, 是对传统玩具再设计的创意增色。

依旧以学生的作品“新新兔爷”为例 (图2) , 这一“兔爷”设计被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形象, 手捧桃心带着心形眼睛的“兔小美”, 左肩旗书桃花, 右肩旗写恋爱, 生动幽默地将情趣、时尚、传统、文化交融在一起, 很好地将情趣创意应用于老北京传统玩具设计中。

四、结语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这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千古不变的发展规律, 任何不善改变不喜创新保守的产品都终将走向衰落, 产品的延续需要市场的支撑与品牌的运作, 品牌已经成为进入市场的入场券。成功的老北京传统玩具再设计不仅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 并且还能将玩具产品与国际市场相结合, 因此, 改变老北京传统玩具直白、一成不变的形态印象, 施以创新的再设计形式, 与时俱进, 进行设计与时代、设计与市场、设计与文化的全面整合, 打造独立优秀的品牌道路, 是老北京玩具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2012我国玩具产业市场报告情况调查分析[EB/OL].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20822/659145.html 2012-8.

[2]王连海.中国民间玩具简史[M].北京:北京艺术出版社, 1997.

[3]刘健夫, 洪华, 陶晋.论中国传统玩具特质及其传承与发展[J].艺术与设计, 2008, (1) .

[4]周伯军.创新性思维与设计方法的探讨[J].包装工程, 2007, 28, (1) .

[5]贾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浅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J].艺术与设计, 2010, (8) .

[6]成宁.视觉系统对品牌文化的影响[J].丝绸, 2004, (4) .

[7]尹翠君, 任立昭, 何人可.论设计创新思维的启发式[J].包装工程, 2007, 28, (9) .

上一篇:2023福建高考语文试卷下一篇:公司总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