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落户北京通州

2024-05-24

国内最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落户北京通州(共4篇)

篇1:国内最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落户北京通州

国内最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落户北京通州

3月16日,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国内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国家时尚创意中心北京(宋庄)时尚创意产业园”正式落户北京市通州区。

恒天集团董事长张杰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恒天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大型企业集团,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形成了包括纺织机械、载货汽车、纺织服装、新材料等三大主营业务、六大业务单元。在恒天集团综合实力大大提升之际,恒天人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文化对一个集团、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决定利用恒天集团公司在服装时尚、文化创意十几年的积累和心得,借鉴国际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以及北京宋庄已有的文化积淀,建设“国家时尚创意中心暨北京(宋庄)时尚创意产业园”,时尚创意产业园项目作为恒天集团未来最为重要的战略业务之一,恒天集团将集中资源,力争用七年左右时间,把该项目建成高端性、引领性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时尚创意中心。

“国家时尚创意中心北京(宋庄)时尚创意产业园”位于北京市通州新城东北部,宋庄镇南部,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是国内面积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该园区距首都机场13公里,距天安门24公里,距中央电视台新址20公里,途经中国传媒大学,构成独有的“中央文化产业走廊”。规划中的北京市地铁六号线支线横穿全境并在境内设总站。通燕高速公路,北京东六环路等构成了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

该项目将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项目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计总投入达300亿元人民币,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七年出形象”的四步走战略,预计全部完工需要6~8年的时间。项目启动将带动相关投资200亿元,投资强度达500亿元。项目一期总部基地落成后至少增加1.5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国际化高端人才和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比例约占60%以上。总部一期项目入驻将直接给宋庄带来4~6亿元的税收,随着时尚艺术博物馆群的落成,初步估算可为宋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增加收入超过10亿元,带动通州GDP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时尚奢侈品消费市场,时尚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面向未来的新型战略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就文化产业发展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密集部署文化产业和民族品牌的振兴与发展工作;北京市明确提出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努力实现将北京建设成为世界时尚都市战略目标。因此,融入时尚创业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和树立民族品牌是中国恒天、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北京建设“时尚之都”的需要。此次签约将有利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产业和民族品牌的振兴与发展,有利于推进北京市建设世界时尚之都的进程,双方的成功合作将是中央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园区的建设以聚集、时尚、创意为主线,建设成为包括时尚创意总部基地、时尚艺术博物馆园区、时尚创意孵化园、新丝路时尚公园、市场传媒中心、高舒适度浪漫之城为依托的创新性综合性园区,将构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尚、创意、品质生活和总部聚集的中国宋庄。

该园区整体规划透过“时尚创意与城市的和谐、时尚创意与人的和谐、时尚创意历史与未来发展的和谐”,以设计师的深刻领悟和灵感构思诠释出属于世界的中国时尚。运用国际化城市设计理念,充分结合市场创意企业发展特点和需求,科学布局城市空间功能,凸显低碳总部、绿色商务园区特色,打造出炫目的“魅力智城”。园区规划如凤凰修长的身体,婀娜的姿态,高端、生态、智能、人性化的1000余栋品牌总部个性鲜明的建筑楼宇,营造出恢弘、震撼的气势和氛围,是永不落幕的世界建筑博览会,给中国建筑界带来一股清风,给北京营造一个城市新景观,给中国留下一个建筑遗产,形成北京市的一个新标志和新名片。时尚创意产业园区给北京这座城市带来时尚的记忆、指纹和年轮的同时,也将成为启迪人们遐想和创新的源泉。

国家时尚创意园区将点燃中国时尚创意的激情,释放中国时尚创意的生命力,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时尚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实现“时尚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聚高端化、高端品牌化、品牌国家化”,最终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时尚创意中心。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篇2:国内最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落户北京通州

2014-7-3李雪

由中国企业在美国建设的首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1日在伯班克市落成。

正在洛杉矶访问的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当日考察了园区的运行情况,他指出,美国在文化创意方面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希望中国企业在美国充分借鉴、吸收和消化当地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蔡武对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园区可以成为中美文化创意企业卓有成效的双向交流平台,同时更多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色,成为展示中国当代文化的窗口。

伯班克市市长大卫·戈登在采访中告诉新华社记者:“我认为与中国企业合作对于伯班克市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我们欢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项目,它丰富了地区的文化多元性。”

戈登说:“伯班克市在娱乐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里聚集了很多影视工作室,并能够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这个文化创意产业园汇聚了伯班克的这些特色。”

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由北京洛杉矶文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首期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产业园致力于搭建中美文创企业交流合作的国际化服务平台,依托园区开展文创企业孵化、项目对接、投融资服务及物业租赁等项业务。

北京洛杉矶文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汉光介绍,中国已经形成仅次于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但专业制作能力及管理运营水准等方面亟待提高。洛杉矶是美国最大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有世界一流的专业制作团队。园区所在地伯班克市被称为“世界影棚之都”,有着全球最高水准的影视制作团队。北京·洛杉矶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新媒体、影视动漫和文化体育产业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的推介、展览、研讨、培训和交易活动,促进中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与制作能力的对接,助推中美两国文化创意企业跨国合作,加速成长。

篇3:国内最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落户北京通州

五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近年来, 通州日渐成为各方文化资源的聚焦点, 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图书博览会”的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三辰卡通集团等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纷纷入住, 我国首座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 最大的个人艺术馆韩美林艺术馆在该区落成开放……通州独有的运河文化资源优势正在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通州区区委书记王云峰向记者介绍说,为了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通州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集聚,打造推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北京出版发行中心、运河城市段文化产业中心、梨园时尚文化中心及北京国际主题休闲文化中心五大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以提高该区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综合竞争实力。五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将以现有的文化产业项目为依托,辐射周边相关文化产业加快集聚,并形成特色板块。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宋庄地区出现了一个画家村。据不完全统计,这里聚集了近3000多名画家,他们在一起共同研究、创作、交流。围绕着这个画家村,宋庄又吸引了许多文化界、体育界的知名人士,逐渐地形成了宋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宋庄将用5-7年的时间,打造在首都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两大中心、两大基地”。两大中心即艺术原创与展示交易中心、文化休闲娱乐中心,两大基地即创意设计基地和动漫网游产业基地,最终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典范性意义的世界一流的文化创意社区。

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位于通州区台湖镇,占地460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全国有600多家出版社聚集在这里,是集商流、现代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出版发行产业集聚区。它填补了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大型现代出版发行物流中心长期缺位的空白,而且还在出版物经营链条上成功构筑了一个目前全国最大的出版物集散平台,开创了新型业态和经营模式的先河,在中国出版发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地区将依托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加快出版、发行、印刷、图文等相关产业和配套服务业的聚集和发展。

运河城市段文化产业中心地处通州新城中心位置,总规划面积25.8平方公里。它由世界文化交流中心、滨河演艺走廊、媒体广场、探梦中心和金融城等项目组成,将形成以文化产业为特色,集办公、旅游、会展、休闲、购物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中心。

梨园时尚文化中心在通州新城的南部,是国内最大的个人艺术馆韩美林艺术馆所在地。它以八通轻轨为纽带、连接瑞都国际、长城国际等商务节点,辐射上百个居民社区、数十个高级写字楼群,将以时尚文化为特色形成产业聚集。

北京国际主题休闲文化中心位于新城西南部,六环以内,京沈高速以北。规划以主题公园为支撑,形成影视文化、娱乐休闲、专业会展为内容的主题休闲文化中心。

优化集聚区的功能布局

为了加快创意产业载体建设,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增强辐射能力,提高协作配套能力,通州区已初步完成集聚区的空间规划,即“两心、两轴、五区”。

两心——市政金融商服核心位于徐宋路、宋梁路之间,是集聚区最具产业活力的地段。规划以此为中心,南面布置政府大楼、服务平台等,北面是一系列的商业金融、拍卖交易、文化办公等核心功能,南北两块形成区域性公共核心。文娱会展休闲核心位于潞苑北大街,复合区域内融合了酒店、公寓、酒吧街、展示、演艺等,透过最富有活力的元素传递动感魅力,引领时尚发展的潮流,是区域性文化时尚核心。

两轴——东西向的京榆旧路城市发展轴是集聚区东西向主要联络线,以总部基地、政府办公、服务平台、商业娱乐、拍卖交易等服务功能为主,形成错落有致、收放自如、流畅多变的空间序列,是宋庄城市发展的主轴。南北向的徐宋路文化发展轴以现状小堡村原创艺术片区为依托,布置画廊、工作室、展馆、交流平台等文化设施,形成有机、有趣、有序的城市线性空间,展示宋庄当代艺术文化特色风貌。

五大片区——规划立足于集聚区当前用地现状,以功能定位为核心,从满足各层次市场需求与构建完善产业链出发,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原则,构建出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五大片区,即:艺术原创展示交易区、动漫产业区、创意设计及教育区、文化休闲娱乐区、生活居住和配套服务区。

艺术原创展示交易区。这是整个产业集聚区的主体和灵魂。以宋庄当代艺术发源地——小堡村为核心,按照原有肌理加以整理,保留比较完好的现有建筑,避免大拆大建,在徐宋路文化发展轴北段集中布置艺术家工作室、国际艺术中心、多功能展演中心、露天演出广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通过特色步行街、艺术大道、展示活动绿廊、主题公园、文化沙龙等塑造宋庄原创艺术品牌形象。这个交易区可以为画家直接提供作品交易的平台,让文化产业更加规范。

动漫产业区。在集聚区西南部, 沿潞苑南大街两侧, 规划建设动漫网游产业基地, 合理布局动画、漫画、网游、数码影视制作等分区, 兼具人才教育与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龙头企业集约发展、中小企业孵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及创意社区等六大功能。

创意设计及教育区。在集聚区南部, 沿宋郎路两侧, 以创意学院和嘉华学院等院校为支撑, 形成以教育研发和创意设计为主体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文化休闲娱乐区。规划在徐宋路以西,沿京榆旧路和潞苑北大街布置大型室内游乐体验设施、艺术品交易中心、动漫衍生产品销售中心、商务酒店、大型购物中心等综合性商业设施。徐宋路以东,沿京榆旧路两侧建设融演艺娱乐、收藏拍卖、时尚演绎、文化休闲等综合功能,世界各地文化创意产业“领事”馆及相关协会机构也多数设在此地,形成区域性公共核心。

篇4:国内最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落户北京通州

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发展特点

1.老建筑成为最抢手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选址。老厂房、老仓库等老建筑对于创意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 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老建筑, 可以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意;其次, 挑高的厂房还可以隔出错层, 留出更多的公共活动区域, 让长时间用脑的员工能够在这样的空间里放松心情;再次, 老厂房和老仓库基本都可以随意改造内部结构, 可以按照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需求来。

2.注重规模化发展。在国内各种统计中, 园区的入驻企业规模、园区面积等因素成为评价园区等级的主要评价依据。粗放式扩张的规模化发展成为现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发展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集聚”主要体现在集聚中心的作用上。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则以大块批地为建设基础。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形式的发展优势

1.便于集中提供服务和管理。将同类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在一起, 有助于政府部门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 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后勤公共服务。

2.能提高园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首先, 由于地理上的邻近性, 集聚园区的企业一般都是相互学习, 共同发展, 一家企业有了新的创意后, 别的企业就会迅速模仿, 从而带动整个园区的持续创新。其次, 由于创意思维的互补特性, 类似的创意企业和人才集聚在一起, 有助于创意火花的喷发。再次, 开放的平台能促进创意的产生, 开放让各种想法充分交流, 这正是创意产生的关键因素。

3.能带动新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一个新进入行业的企业来说, 集聚园内的信息、资源共享可以让新企业快速走上正轨, 免除很多弯路。集聚园区已经形成的互动系统也有利于新加入企业对行业规则的尽快适应。通过园区完善的服务平台, 如咨询服务、中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投融资服务、培训服务、交流展示服务等, 能让企业迅速地融入园区的产业发展中。

4.可以提高产业园区企业内的有效合作。文化创意产业的临近分布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更为密切, 从而达到最优程度的资源共享和优化互补, 区域内的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投入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 同一集聚园区的企业由于地域上的接近性, 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 而内部竞争更会带来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从而将企业的竞争向更高层次推进。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现存发展误区

1.过分注重规模化发展。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产业园区, 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位, 以及相对于一线城市低廉的地价, 所以集聚园区基本是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功能, 囊括文化创意、动漫广告、数字设计、娱乐会展、旅游休闲、综合服务等各类项目。园区建设追求片面追求大而全, 发展没有条理性和计划性。

2.目前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以政府主导为主。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主要有政策导向型、艺术家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资源依赖型、成本导向型及环境导向型六种。虽然有这六种发展模式, 但最主要的模式仍为政策导向型, 并且其它五种模式也都以第一种模式为前提。由于过分依赖要素的政府供给, 它们缺少产业集聚区自身所应具备的自组织和自增强的自我调节机制, 当竞争环境和市场变化更加复杂时, 它们的优势更容易消失。

3.园区内企业内在关联不紧密, 集聚只是体现在外部空间上的集聚, 缺乏内部的集聚。“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 因此, 集聚的关键是在内部的向心力, 而非简单的外部的空间集合。而目前, 产业园区数量增多, 多数园区主导产业不清晰, 有企业无产业, 特色不鲜明, 没有建立完整的创意产业链, 各企业的内在关联度不够, 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和有效利用率较低, 集聚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功能和定位不明确, 导致重复化建设多, 区域内同质化竞争严重。很多地方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只是一哄而上, 实质上是打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招牌来搞房地产开发, 整个产业集聚园区的功能和定位都不明确, 没有明晰的发展方向。而同质化发展本身就是没有的创意体现, 没有创意的文化创意园区就是没有灵魂, 最终这样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就只能沦为低等商业园, 最后走向末路, 成为一个个冷清的招商失败的空产业园。

5.过分依赖老建筑。自从北京的798 老工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典型后,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建在老厂房、老大楼等老建筑内成了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 固然, 这些老建筑有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的先天优势, 但并不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必须选址老建筑。798 老工厂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当时很重要的原因是其低廉的租金, 而现在很多的老大楼, 尤其是一些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老大楼租金却极其昂贵, 并不利于规模小投资少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

四、今后发展方向的探讨

1.变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与资金措施鼓励创意集聚区的形成, 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人性化管理和比较灵活的做法, 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从而推动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主体作用凝聚产业要素, 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推进作用。

2.充分发挥内部的集聚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 且在地理上集中, 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在下一步的发展中, 应该在集聚上下功夫, 在打造内部向心力上下功夫, 在而非简单的将一些文化创意企业安置在产业园内。

3.园区企业引进要有系统性, 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形成产业链。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好的国家来看, 产业链的形成是成功发展的关键因素。韩国在创意企业项目运作上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它有严格的项目评估体系, 在项目立项, 执行和效果评估上的体系是非常完备的。韩国目前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创意策划, 可行性研究到成品制作, 批量生产再到广告宣传, 使产营销等已形成一套体系完整的市场运作程序。因此能较好的把握市场动态, 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而我国目前在创意产品的市场化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生产到流通的过程并不顺畅, 因此要极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形成,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实现产品的批量生产。

参考文献

[1]创意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http://yuanqu.ccitimes.com/index.php?m=yp&c=index&a=list_company&catid=&zhulin=&genre=&areaname=&futong=1&page=9.

[2]邵培仁, 杨丽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J].文化产业导刊, 2010 (5) , 62-69.

[3]王发明, 马立强.产业集聚与创意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模式[J].学习与实践, 2012 (6) , 13.

[4]邵培仁, 杨丽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J].文化产业导刊, 2010 (5) , 62-69.

上一篇:大学餐补申请范文下一篇:中学生奋斗演讲稿:聪明来自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