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箐乡中心校师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材料

2024-04-12

发箐乡中心校师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材料(精选3篇)

篇1:发箐乡中心校师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材料

贵州省师德教育活动交流资料

以人为本,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水城县发箐乡中心学校 发箐乡是水城县贫困乡之一。全乡境内无矿产资源,属纯农业乡,总人口9000多人,少数民族占38.5﹪.全乡有初级中学一所,在职教师17人,在校生300人;完全小学5所,在职教师54人,在校生750人。全乡经济文化落后,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中心校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办学方针,秉着“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育人之魂”的工作思路,以师德建设为切入口,全力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经过努力,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家长的满意和社会的赞誉。现就我乡在开展师德教育的一些活动情况作如下介绍。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制定工作目标

良好的师德是搞好教育的首要条件。为抓好师德建设,中心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校校长曹铁任组长,全乡中小学校长和中心校业务人员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教育活动与工作安排。中心校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目标:第一,加大学习教育和整改力度,实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

标。第二,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大局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形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良好局面。第三,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大力开展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杜绝歧视学困生、体罚学生行为,杜绝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家长负担。

二、精心安排,组织学习,开展活动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乡教师实际,确定了师德教育活动的学习内容: “十七大”报告、胡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先进教师事迹以及教育局相关文件等。

首先,我乡中心校召开全乡教师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落实举措。切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广大教师参与师德师风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我乡教师人人争当师德标兵的浓厚氛围。

其次,中心校把学习材料印发到各学校及教师手中,以集中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并组织教师开展讨论。

第三,要求各校组织教师,联系实际,自我剖析,定期写出个人学习心得体会。

第四,通过向全乡教师征集“教师忌语”活动,使教师体会到热爱学生的重要性,明确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应该注重以学生为本。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让学生在宽松愉悦氛围中成长。

第五,利用假期,组织安排师德师风知识考试,以考代训,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第六,中心校建立了家长接待制度和师德师风举报制度,并且多次向学生和家长发放公开信和问卷调查。各学校定期与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办学和教师师德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师德教育引向深入。

第七,加大师德师风建设督促检查力度,中心校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各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和教师的学习情况,2006年以来,共检查我乡六所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50余次,提出师德建设意见和建议数十条。对工作滞后的学校下发整改通知书,对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有不足之处的教师谈话。通过督促检查,使全乡师德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三、认真整改,力求实效

经过对照反思,广大教师提高了认识,针对个别教师存在的不良现象,中心校针对问题,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让广

大教师认识到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加强学习,增强意识,改变自身不良行为。在此基础上,中心校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每年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制度落实情况、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对教师评议等与教师的考核、绩效工资挂钩,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切实提高了教师素养。

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教学工作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我乡教育出现崭新局面。

四、师德建设果实累累

(1)通过师德教育,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公正、全面、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不以学生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学生,也不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薄厚待之,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个学生具体情况,赋予具体的教育与关爱,在尊重保护教育学生的基础上,使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时刻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能关爱学生,他们进行家访、与学生谈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的教师为学生免费购买课外学习资料、书籍;在上、放学的路上经常接送学生等等,这些平凡的事情,体现了教师们对学生无私的爱。

(2)教师自己淡泊名利、积极向上、自觉锤炼自己。所有教师基本上都能做到把教书育人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心

要求和自觉行为,勤奋工作,以争做文明教师为荣。几年来,涌现出了许多的优秀典型,仅有70多名教师的发箐乡教育系统,从2007年至今,就有省级“三八”红旗手一人,市、县级优秀教师几十人。

教育最感人的旋律就是爱和奉献,未来的日子里,发箐乡中心校将一如继往地努力工作,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扎实开展思想教育,激励全乡教师在育人第一线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以满腔热情和辛勤的汗水换取为人师者“千古红烛照亮人间路,百年桃李绽放天下春”的人生最佳境界!

2010年9月9日

篇2:发箐乡中心校师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材料

——“立德树人,敬业爱生”师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槐林镇潘傅小学是一所六年制农村完全小学,现有教职工19人,学生380人。学校位于槐林镇南端,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村小的撤并,该辖区服务范围逐步扩大,涉及到6个行政村,面对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偏僻,生源复杂的状况,潘傅小学全体教师秉承“为孩子未来奠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工作思路,以师德建设为切入口,全力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经过努力,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家长的满意和社会的赞誉。现就我校在开展“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师德建设月活动作如下介绍。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学校按照中心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坚持以教育为主,立足防范的原则,以“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为主题,学校成立师德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落实活动的各项工作。,制定了《潘付小学“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师德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师德建设月主要活动周安排表》,进一步完善了《潘傅小学师德师风标准》等制度。

2.完善师德档案,树立师表风范。为长期有效地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团结高效、廉洁实干的班子集体,一支齐心协作、奋发进取的师表群体,促进学校快速发展,学校在每学年对在岗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师德师风考核,将考核结果收集、整理和归档,作为教师在今后评先、晋职、绩效工资等考核中的重要依据,确保师德师风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始终,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长期有效深入地开展,在全校内树立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风范,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安排,组织学习,开展活动

1.召开一次动员大会活动。要充分认识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中心校《关于印发<开展“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师德建设月活动方案>的通知》(槐教字【2012】8号)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并于3月2日,召开了活动动员大会,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到此次主题教育中来。

2.开展了一次读书学习活动。学校多次组织全体教师,以多种形式开展读书体悟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内容:《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合肥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先进教师事迹以及教育局相关文件等。

学习方式上采用自学、分组学习和集中学习等形式,学习中每位教师教师做到“五个一”,一套学习资料、、一本学习记录、一人一篇心得体会、一份自查小结,一份师德承诺书。

3.开展一次师德师风问卷调查活动。为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3月16日,学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师德师风问卷调查活动。学校通过公开表扬和个人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向全校教师及时进行了反馈,基本做到了反馈及时、整改及时,处理严肃。

4.开展一次“老师,我想对你说”的主题班会活动。3月20日,全校班主任教师在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开展了题为“朋友,我想对你说”的主题班会,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5.撰写一份师德反思材料。为确保教师个人反思活动落到实处,比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的要求,于3月23开展一次以“尊重学生,待生如友”为主题的教师座谈会,会上每

位教师反思了自身在工作中的经验、不足和努力方向,并形成了材料上交学校。

6.开展一次总结表彰活动。3月30日,学校在总结本次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评优工作。其中以行政评议,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民主评议,家长民主评议为主体,以教师互评,学生民主评议为核心,从教师的知、情、意、行等几方面入手,从各个层面对教师的表现进行了全方位的量化考核,通过具体分数,反映动态过程,使全体教职员工知晓了差距,找到了问题。同时,对活动中涌现的师德师风标兵、学生喜爱的教师和优秀师德反思材料进行了表彰,并优中选优上报中心校。

通过近一个月的 “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主题师德建设月活动,如春风一般沐浴着每位师生的心灵,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正逐步确立,一支作风民主,德能俱佳的教师队伍已然形成,学校各项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一个和谐、文明、务实的农村小学展现在大家面前!

篇3:发箐乡中心校师德教育活动先进集体材料

1. 材料发放应注重层次性

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发放材料时,要根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分解出若干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操作层次,将材料“细化”,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首先,材料发放的层次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动手能力、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很大差异,在材料发放上要有所体现。如在中班集体活动“图形王国”中,教师要为幼儿投放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以满足幼儿的需求,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其次,材料投放的层次还要考虑同一年龄段幼儿在认知水平和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活动中发放的材料如果是单一的、没有梯度的图形,能力较弱的幼儿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发展,能力较强的幼儿又或因为缺乏挑战而丧失兴趣,因此,必须在同一活动中发放不同难度的材料。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 材料发放应注重材料功能的多样性

材料发放初期,幼儿对材料充满兴趣,但是当活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幼儿往往会失去原有的新鲜感。数学活动需要幼儿动手操作的成分较大,因此需要的材料数量大,倘若都由教师制作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同一操作材料功能的多样性,要注意一物多玩,这样能减轻教师制作教具的工作量。如在小班集体活动“袜子找朋友”的教学中,活动前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袜子,同时结合班级主题活动“我长大了”提供了勺子、布娃娃、拖鞋、记录本等辅助材料。起初,幼儿只是单纯地根据袜子的颜色、长短、款式给袜子一一配对,一段时间后,单调的一一配对使很多幼儿慢慢地失去了兴趣。教师便开始启发幼儿借助布娃娃、拖鞋等辅助材料开发新的玩法,如根据袜子的款式、布娃娃脚的大小给布娃娃穿袜子,并配对拖鞋。有了新的挑战后,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也增强了幼儿操作兴趣。同一材料的不断变化,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丰富数学学习的方法,让幼儿能在玩中积累经验。

3. 材料发放应注重幼儿的发展性

材料本身的特点往往决定着幼儿活动的效果、使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和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提供材料时,应该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有意识地将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活动材料中,以提升幼儿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大班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由于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幼儿对抽象的计算难以理解和掌握,有的幼儿甚至因为做不出计算题而哭闹,对计算产生恐惧。实践中,在幼儿初学加法时,教师要以有趣的情境游戏导入,当幼儿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又将学习的要求提升一步,先为幼儿提供“小鸭图”,图片上有颜色、神态不同的小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发现小鸭有什么不同,它们在哪里,在干什么等,然后根据小鸭的各种特征自编加法题,并说出理由。幼儿在情境中观察、理解、摆弄、交流、记录,理解了10以内加法的实际意义。待幼儿熟练了加法运算后,教师又在区域活动中发放一些练习题,请幼儿根据算式填空。同时,教师又为幼儿准备了数字卡片和小棒,供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选择,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直接摆放数字卡片,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借助小棒思考、验证,然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教师先后提供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法,显然,其中的要求是步步递进的。首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其次,过渡到在观察、思考基础上的摆弄和操作;再次,提供练习题,让幼儿计算,进而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 材料发放的数量应与幼儿的学习活动相关

到了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自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合作意识也有所提高。教师在发放操作材料时,一方面可以逐步减少想象性的材料,增加一些符号和标记,再慢慢增加书写和制作记录表;另一方面可以按小组发放活动材料。如大班玩“拼装机器人”,教师给每组提供一套操作材料(这一组操作材料,具有一定难度、操作性较强,整个机器人由帽子、头、身体、两只手、两条腿组成)。幼儿操作时,首先要找到机器人的头,用数的分合方法在头部装上眼睛;再找到机器人的身体,使相应部位的数字一一对应;最后通过计算,找到得数等于帽子上的数的手和脚。机器人的拼装,需要幼儿合作完成,同时教师又可以使游戏有一定的竞赛性,“看看哪组拼得又快又对”。游戏中,幼儿充满了兴趣,分类、对应、计算等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其实幼儿活动中的材料数量,不是越多越好,活动的材料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学习内容,适当提供。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提供活动材料前,要研读教材、分析幼儿的学情,最终选择好活动材料,从而使幼儿的活动更加有效。

数学集体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既要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要能达成教师的教学目的。总之,数学操作材料是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学具。提供适宜的数学活动材料能促使幼儿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培养幼儿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促使幼儿有效学习。

摘要:幼儿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幼儿的数学学习主要是在操作活动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在发放数学操作材料时,既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经验需要,又要能激发幼儿参与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动手“玩一玩”,使幼儿在对材料的摆弄中积累活动经验。

上一篇:跳皮筋作文500字下一篇:预定通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