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开放日活动方案

2024-04-26

党开放日活动方案(共8篇)

篇1:党开放日活动方案

6月6日是全县首个“主题党日”,为深入推动“两学两做”学习教育,根据省市县委及教育系统工委关于开展“主题党日”的部署要求,由于临近高考,部分党员要参加考前培训会,校党支部决定本次“主题党日”活动提前到6月5日开展。方案如下:

一、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20xx年6月5日上午8:30。

第1-6项在学校小会议室举行,全体在职党员参加;

第7项在学校大操场举行,全校师生参加。

二、主 持 人:冯立军

三、活动内容:

1.唱国歌,指 挥:万富新

2.预备党员转正,责任人:冯立军

3. 重温入党誓词及新党员宣誓,责任人:兰静君

4. 交党费,责任人:王国辉

5. 读党章,责任人:柏元哲

6.讲党课,责任人:冯立军

7. 感恩教育及高三学生毕业典礼,责任人:周元锋 龙春茂

四、活动组织:兰静君

五、摄影摄像:周超

六、宣传:王国辉

附:会议准备:

1、党旗;

2、入党誓词;

3、签到表;

4、会议记录;

5、党费登记表;

6、横幅标语:竹溪二中党支部20xx年6月份“主题党日” 活动;

7、《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手一册。

中共竹溪二中支部委员会

20xx年6月1日

篇2:党开放日活动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不断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激励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甘于奉献、尽职尽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具体安排

1、时间:XX年7月4日下午3:30——6:002、地点:集团公司2119会议室

3、会场布置:挂横幅,突出党日活动的主题。会议圆桌形式,体现出轻松和谐的气氛。

4、参加人员:第六党支部(包括不动产事业部、房地产开发部、公园项目办公室)、第十党支部(包括党群工作部、纪检监察办公室)全体党员、积极分子

三、内容形式

1、邀请集团公司“七一“大会表彰的“十佳共产党员”代表三位。

2、请优秀共产党员讲述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克服困难、勇闯难关,圆满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情况。

3、与会人员同先进人物进行真情互动,对所感兴趣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与他们进行座谈交流。

4、参会人员进行自由发言,畅谈感受和体会。

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力求创新,一是一改过去传统的模式。二是采取人物访谈的新形式。通过主持人和与会人员同先进人物进行互动、座谈、交流,进行真情互动,与先进人物进行近距离接触,真正让大家感到先进就

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有血有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他们不平凡的事迹。

四、活动特点

主题党日活动紧紧扣住主题,以责任为依托,突出了轻松、和谐、共融的特点,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活动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庆祝建党八十六周年紧密结合;与机关开展的责任意识教育紧密结合;与读书活动紧密结合;与学习畅谈体会紧密结合。

五、活动效果

三位十佳共产党员党员用他们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事迹突出,生动感人。主题党日活动一改过去传统的方式,注入了与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真情互动的环节,深切感受到先进模范人物的思想境界、工作作风和他们的生活情趣。与他们近距离接触、交流,使全体人员受到了一次责任意识的教育。

主题党日活动别开生面,气氛轻松又和谐,严肃又热烈,内容丰富又充满真情。广大党员踊跃发言,一致表示:要以这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学习先进,无私奉献,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以金隅人特有的工作激情,一丝不苟、不折不扣、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六、体会

1、充分的准备是搞好活动的前提。两个支部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搞策划、议程序、摸情况、请先进,环环相扣。

2、领导支持是搞好活动的关键。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建国同志、集团副总经理张捍东同志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此次活动,坚定搞好这次活动的信心。

3、广大党员、积极分子踊跃参与是搞好活动的有力支撑。两个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0人,除两名同志出差外,全部参加。4名积极分子全部参加。

4、活动形式的创新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先进人物在身边,有利于感情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找差距、定目标,激励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实现共同的目标。

【范例】

一、活动目的全面落实学习

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的成果,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切实为师生办实事,努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二、活动时间

2012年10月至2012年5月

三、活动形式

观看作风建设的有关录像;开展党建工作的有关调研;出台整改的有关文件

四、具体活动安排

1、认真学习华中师范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第一批、第二批整改任务责任分工的通知,结合组织部(党校)、机关党委的部门工作和整改任务,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制定支部“特色党日”活动方案(2012年10月30日前完成);

2、结合党的xx届四中全会的学习,组织支部党员观看作风建设方面的录像,学习贯彻《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支部贯彻落实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办法,积极推进机关效能建设。(2012年11月30日前完成);

3、响应广大党员的呼声,深入调研兄弟高校的党费收缴情况,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我校党费收缴的新方案(2012年12月30日前完成);

4、认真梳理管理干部队伍的有关问题,了解管理干部队伍的有关需求,有针对性地编制和完善管理

干部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年3月31日前完成);

5、总结、汇总支部活动情况(2012年5月完成);

五、活动成果。

1、制度成果:支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办法、党费收缴新方案、管理干部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2、实践成果:完成好党费收缴工作,增强部门(单位)工作效能。

3、理论成果:支持和鼓励支部党员积极撰写与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理论文章,力争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

篇3:党开放日活动方案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 以领导班子为重点, 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 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和重要科研合作单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以优良党风推动教风科研作风学风建设, 促进实验室多出国家级成果、团队、人才。

二、总体要求

1.“照镜子”。

主要是学习和对照党章, 对照廉政准则, 对照改进作风要求, 对照师生期盼, 对照先进典型, 查找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方面的差距。

2.“正衣冠”。

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严明党的纪律, 特别是政治纪律, 敢于触及思想, 正视矛盾和问题, 从自己做起, 从现在改起, 端正行为, 维护良好形象。

3.“洗洗澡”。

主要是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深入分析出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原因, 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既要解决实际问题, 更要解决思想问题。

4.“治治病”。

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 区别情况、对症下药, 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 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 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三、基本原则

1.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 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公仆意识, 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2. 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

要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 敢于揭短亮丑、动真碰硬, 崇尚真理、改正缺点, 真正让党员、干部思想受到教育, 作风得到改进, 行为更加规范。

3. 坚持讲求实效。

要开门搞活动, 请院士、师生、退休职工和重要科研合作单位群众参与, 让师生和重要科研合作单位群众评判, 受师生和重要科研合作单位群众监督, 把师生和重要科研合作单位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努力在解决作风不实、不正和行为不廉上取得实效, 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师生和重要科研合作单位服务上取得实效。

4. 坚持领导带头。

实验室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 带头深入基层, 深入师生, 深入重要科研合作单位;要带头加强学习, 带头听取群众意见, 带头调查研究, 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带头转变作风, 带头整改落实。要率先垂范,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四、主要任务及目标要求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践行群众路线, 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 特别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和科研环境, 为动员和凝聚实验室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推动实验室科学发展、内涵发展提供坚强的长效机制保障。

1. 反对形式主义, 树求真务实之风。

加强领导与师生、退休职工、重要科研合作单位科技人员的联系, 深入了解科技工作状况, 切实改进学风、科研作风和工作作风,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执行力建设, 真正把心思用在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事业上, 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在实验室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风气。

2. 反对官僚主义, 树以人为本之风。

要坚持以师生为本、师生至上,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把群众观点贯穿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等各项工作。要坚持问政于师生、问需于师生、问计于师生, 要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勇于讲真话、讲实话、讲负责任的话, 不说官话、套话、虚话、假话, 树立敢于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在管理服务中虚心向师生学习, 真心对师生负责, 热心为师生服务, 诚心接受师生监督, 着力查找和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使师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

3. 反对享乐主义, 树勤政廉政之风。

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 克己奉公, 勤政廉政, 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始终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精诚合作, 团结奋进。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业绩观, 保持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 让能干事、想干事的党员、干部能干成事;让想投机钻营、阿谀奉承的党员、干部没有场所。要大力推进勤政廉政班子建设, 加大对经费使用、装备采购等领域进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和监督。

4. 反对奢靡之风, 树厉行节俭之风。

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章, 严格执行廉政准则, 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 狠刹不良之风, 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学;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监督, 恪守师德规范, 带头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 做到清正廉洁。加强对办公经费和科研经费等经费管理, 发扬艰苦奋斗之风,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用优良党风推动教风、学风和科研作风建设。

五、实施步骤

总体分为“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活动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 把深入师生、服务师生贯穿全过程, 把解决问题、改进工作贯穿全过程。

1. 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

重点是搞好学习宣传和思想教育,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干部师生意见。 (1) 召开实验室党员大会, 传达《中共西南交通大学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学校动员大会精神, 做好动员部署工作。 (2) 组织学习、武装头脑。各党支部要采用党员大会、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形式, 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 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实验室党总支要采用党政联席会、中心组学习、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形式, 组织班子成员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 以及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的精神。通过学习, 进一步领会为民务实清廉的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 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 深入调研、征求意见。实验室领导班子要征求关于本单位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意见建议。党员领导干部要走进基层, 贴近师生, 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多种形式, 广泛征求意见, 找准和梳理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 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

重点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 对照党章和廉政准则, 通过“师生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形式, 认真查摆干部作风建设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 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各党支部要认真组织党员参加教育实践活动。在专题组织生活会前, 党支部书记要同支部党员谈心谈话。在谈心谈话基础上“四查四看”:一查思想认识是否到位, 看是否树牢群众观点;二查工作作风是否扎实, 看是否深入基层;三查方式方法是否得当, 看是否受师生欢迎;四查制度措施是否合理, 看是否真正符合师生需求。 (2) 撰写对照检查材料。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结合学校督导组对班子及班子成员在作风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意见, 对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对照检查材料内容包括个人作风建设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等, 要正面回应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 (3) 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查摆问题, 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会上既要谈思想, 也要正视问题, 更要有深刻分析和认识, 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还要会同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对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情况进行评价, 并采取适当形式反馈。 (4) 召开情况通报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后, 领导班子要在规定范围召开会议, 通报民主生活会情况, 重点通报听取意见、查找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情况以及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通报会结束后, 要形成民主生活会专题报告, 并经督导组审阅后报送学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会要有学校党员代表、教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学生党员代表等人员参加。

3. 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

篇4:党开放日活动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了丰富的领导哲学思想,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历程相一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演进过程,并形成了不同的阶段性历史特点。深入研究这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与党的领导哲学思想的重大历史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领导哲学思想的重大转折和历史性飞跃。

(一)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党执政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经验的认识实现了重大转变。一是及时发现了时代主题的变化,即由革命与战争时代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二是敏锐地把握当今世界的总体发展态势,强调增强发展的机遇意识。指出“现在世界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1],即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出现的新状况紧密地联系起来。三是“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2]这就极大地开阔了我们党的执政视野,不再囿于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学习借鉴,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

(二)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冲破了长期以来种种“左”的束缚人们头脑的思想禁锢,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使党的执政理念的价值取向实现了重大转型。一是从以政治斗争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折。在执政前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政治斗争,是革命战争,执政后的这一转型,是对党执政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二是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的重大转折。改革开放前,我们国家的建设始终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4]并采取建立深圳经济特区,逐步开放沿海城市到沿江城市以及浦东开发开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实现了从执政理念到执政实践的伟大战略转变。三是从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折。建国后,由于缺乏经验和苏联模式的影响,我们党长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振聋发聩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5]这一观念上的重大突破,表明中国共产党逐步理性而成熟地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重大飞跃,同时也体现了执政理念的根本创新。

(三)邓小平理论明确提出“领导就是服务”[6]的领导观和执政观,把我们党的宗旨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提高到党执政的执政理念和领导哲学的历史新高度,并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执政党的价值观、领导观上的集中体现。一是强调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执政的合法性就在于“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二是强调党执政的价值取向是要满足人民这个价值主体的需要,所以要着眼于和着力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三是执政党的政绩观集中体现在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满意不满意”。四是强调能否有效地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反对腐败是对执政党的重大政治考验和长期历史课题。

(四)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领导方法论。邓小平理论的领导方法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环境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融入了邓小平个人的领导风格,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表现形式。除了上面提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姓社姓资”的僵化思维方式等核心理念外,还有诸如:一是在构建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中形成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又不能解决一切”等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方法论,突出强调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和平衡解决好与其他战略重点工作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方法论,以保持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二是在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被形象地表述为“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性、探索性的领导智慧和思想方法论;三是在改革开放中坚持改革方向、大胆探索、鼓励创新,并智慧地对待不同意见的“不争论”的思想方法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对于习惯于从传统观念和制度出发的人们来说,必然地会有不同意见和各种想法,邓小平的“不争论”思想,首先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不纠缠于抽象的理论争论,重在争取时间干,用实践来说话。其次它对不同意见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体现了领导者的宽阔胸襟。最后,也体现出对思想创新和一切新生事物实施思想保护的高度领导智慧,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环境。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导哲学思想特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和领导哲学的与时俱进。它的领导哲学思想的鲜明特点,集中体现在我们党主体意识的历史新觉醒。

(一)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7]又为我们深刻认识党的历史方位,即为我们认识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它强调“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8]对党的历史方位的这一科学判断,有利于增强全党的执政意识及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认识、有利于增强全党的对外开放意识和开阔世界眼光以及提高国际交往能力的意识、有利于增强和提高全党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观念和领导能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自己执政环境和党的历史任务的认识所达到的新的历史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从哲学认识论,即领导哲学的高度强调了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并明确要求从这种执政环境和执政党自身地位的新变化出发,去“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9]。所以,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不仅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党的领导哲学思想的成熟和发展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执政的第一要务是领导中国的发展。如何在履行党执政的第一要务中坚持执政为民的价值方针,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理念和领导哲学思想的精华和鲜明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一是发展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领导发展的根本方法。同时中国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或是由发展不足造成的,或是由发展不当所带来的,所以只有发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二是要坚持我们党领导发展问题上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方法。三是执政党必须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基础。四是对党的先进性和执政绩效的评估,“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10]

(三)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一是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是否与时俱进,体现在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所以,“每当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我们党都注重首先抓好理论建设”[11],即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的品格。二是体现在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的建设目标是使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2]。三是体现在党的执政能力以及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上。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把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等五种能力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四是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导哲学思想深刻地阐明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此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哲学思想的重要特点表现在对当今世界的三个重要观点。其一是对国际局势基本态势的估计。强调“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多极化,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并且强调,用辩证的观点看,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是其基本态势。其二是对全球发展问题的判断。认为全球化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概念和机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振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二十一世纪新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三是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观点。强调“不同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优劣高下之别。文明的差异不是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是世界交流的起点”[13]。所以,“和而不同是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毫无疑义,上述三个对于当今世界历史的基本判断,同样清晰地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自觉性,有利于在未来世界的格局中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战略,是我们党领导哲学思想的宝贵财富。

三、科学发展观对党的领导哲学思想的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全面而深刻地集中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方法论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领导哲学思想作出了新贡献。

(一)创新了党的发展哲学。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党的领导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重大战略思维的集中体现。首先是强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其次是强调“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14],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的战略思想。其三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辩证思想和领导方略等重要内容。

同时,科学发展观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阶段性特征,强调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里的核心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战略的转变,也是发展哲学的转型,根据发展变化了的情况及其新的认识,作出新判断,调整新部署,这就是领导哲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论。

在全球化背景下,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哲学思想还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和总结世界发展实践与发展理论的理念和方法。一是从实践上认真研究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二是从理论上大胆借鉴吸收世界发展观演进中关于经济增长论、综合发展论以及可持续发展论等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三是把国际国内两个发展大局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客观形势和进行战略谋划的水平和能力。最后,为适应世界的多样化、多极化以及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和世界的和平发展,为促进世界的均衡发展、共同发展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等新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哲学思想的人类意识。

(二)丰富了党的领导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在本质上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它体现在三个不同的思想层面上。第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党的执政理念层面。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15]因此,要坚持人民在发展中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党执政的正确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16]。正是这一命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论升华。

第二,体现在政策制度与行为规范建设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导向层面上。党的十六大以来,坚持从价值观层面上加强对政策制度建设的引导,强调以人为本要从珍爱人的生命开始,突出关注民生,发扬民主,重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需要,直至对人的生存环境的保护。其次,人才战略思想是每一种领导思想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领导哲学思想的关键。科学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方针,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人才战略思想,强调要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的宏伟目标。

第三,体现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亲民惠民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层面。首先是要端正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切实做到“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其次是认真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路线、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做到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其三是要不断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要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从权益上维护群众利益、从素质上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从机制上推进管理创新。最后是要切实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深入基层,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

(三)完善了党的领导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从党执政的领导方法论层面作出了如下三方面的新贡献。

第一,发展了辩证的社会矛盾运动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17]把它上升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内在动力的高度;在实践上又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并指明了新形势下解决处理社会矛盾的根本要求和方法论原则。

第二,提出了和谐发展的社会发展观。即坚持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从“大社会”角度看,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五大文明的协调建设;从“小社会”角度看,就是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它包括了代际和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发展;从我们的国际战略和未来人类发展道路看,提出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理念。

第三,丰富了统筹兼顾的辩证方法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对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和思想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提出的一种实现均衡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思想方法。其次,它是着眼于中国发展的大局和实现国家经济社会长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工具。再次,它是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密切联系的。一方面,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和定位。另一方面,也是同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所以,其方法论具有整体性、互惠性和系统性的辩证思想和思维取向,并包含着一些新的价值理念和领导方略:一是总揽全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整体观、大局观与高效的执行机制的统一。二是互利双赢的辩证思维与合作方式。要树立和倡导利益共享的价值理念和创造多种手段、措施有效整合的机制。三是均衡发展、综合平衡的系统方法与管理方式。这是统筹兼顾方法论本质的集中体现。

[1][3][4][5][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5.373.368.373.121.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2.

[7][8][9][10][11][12][1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6.536.537.538.538.333.569.280.573.51 9-522.

[1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选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74.

[15]胡锦涛.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12-17)[A].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31.

[1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3-10)[A].十六大以来重要文选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850.

[1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篇5:特色党日活动方案

特色党日活动方案

党日是指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党的活动的法定时间。党日是党的生活在时间上的保证。党的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绝大多数要在党日中落实。落实党日制度要做到科学计划、注重实效、抓好落实。党支部应针对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总结经验,探索在不同情况下坚持党日制度的方法。

篇6:童心向党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童心向党红歌唱响校园为主题,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学习传唱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红色经典歌曲,充分表达未成年人祝福党的生日、赞美幸福生活的美好心声,培育未成年人心向党、跟党走的高尚情感和远大志向,生动形象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二、活动目的:

围绕迎接建党XX周年,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中净化心灵、润泽情感、培育精神的作用,运用积极向上、昂扬励志的音乐资源,通过教唱、学唱、演唱等活动,努力增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普及性、生动性和实效性,引领广大未成年人增进对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认知认同,激发广大未成年人的爱党爱国情感,陶冶美好情操,用完美的艺术塑造孩子。

三、活动对象:

三至九年级全体学生,以小学部为主,中学部自由参加。

四、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五、活动形式和内容:

1、以班为单位,班主任组织学生从100首推荐的爱国歌曲名单 和唱响中国相关曲目中任选一首作为参赛曲目。(节目形式:合唱、独唱、表演唱等)。

2、小学部各班均要参加合唱活动,并选拔独唱学生参加演出;初中部学生自由报名,只参加独唱。

六、活动时间:201X年6月1日上午(雨天提前或顺延,以具体通知为准)

七、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八、注意事项:

1、各班自选的合唱和个人演唱的参赛曲目,以及音乐伴奏必须在5月25号前交到杨小科老师处。

2、各班主任将组织好本班学生的合唱、独唱的培训,具体培训时间和地点,由杨小科老师安排。

3、各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班级的荣誉感。合唱表演原则上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

篇7:特色党日活动方案

2.精心策划,提高教职工的收入水平。按照学校“优化津贴分配结构,适当提高分配总量”的要求,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精心策划设计校内津贴分配方案,建立与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相匹配、与学校事业收入分配相联动、与学校事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校内津贴分配制度,在处理好各类人员收入分配关系基础上向教师倾斜,向低收入人员倾斜,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激励导向和政策杠杆作用,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

3.细心考虑,为职员的事业发展搭桥铺路。探索实行职员评聘专技职务的制度,拓展职员的事业发展空间。采取有效政策措施,使教育职员平稳过渡到事业职员,并使职员缺岗聘任工作步入正常化轨道。开展职员培训工作,提高职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

4.诚心帮扶,逐步落实相关人员的社会统筹。我校人事代理和合同制工勤人员均属于社会统筹工作对象,但因制度本身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于落实到位,还需要诚心诚意地去做好对政府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和对职工本人的解释说服工作,按法律和政策规定定期足额缴纳各种保险费用。同时加强用工管理,强化劳动保障,巩固依法用工、规范用工、有情用工的和谐局面。加强在编在岗工勤人员技能培训和考核,开展技师(高级技师)缺岗聘任工作,通过岗位职务晋升提高工勤人员的待遇。

5.热心推动,落实好离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积极主动,热心推动,充分做好调研、摸底和通气工作,争取最优惠政策规范发放离休人员的生活补贴,提高老同志

的福利待遇。落实好退休人员退休费计发比例调整和计划生育奖励等政策,同时为实施绩效工资政策后改善离退休人员生活待遇作准备。

篇8:党开放日活动方案

一、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 未来社会是一个集体的以共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 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即社会主义阶段, 私有制必须废除, 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共同协议来分配产品, 即所谓财产共有。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欧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

然而, 社会主义并没有像马克思恩格斯预料的那样, 首先诞生于物质财富已有极大积累的西方国家, 而是首先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苏联落户。三十余年过后, 新中国建立, 我们在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观的影响下, 对个体、私营经济进行彻底改造。在此过程中, 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 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 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 把许多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一概加以反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出发,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矫正了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急于求成的错误, 首先破除了农村“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改革的第一推动力, 启动了中国的改革。这一改革,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 不仅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而且“包”字进城, 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从而带动多种经济成分的大发展。我们党正是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 不断破除“左”的影响, 适时提出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三资企业“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写进党的文件, 到党的十四大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重申了私营经济的地位和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 作为市场经济成分的全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得到了不断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 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全新的概括, 是党的十五大的最大理论贡献。

第一, 这一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宝库增添了新范畴。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基本形式。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就不能是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 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党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公有制、私有制的基本概念上, 而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 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这一概念, 使人们从非“公”即“私”的误区中走了出来,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宝库增添了新的范畴。

第二, 这一概括是对邓小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科学地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不是在马克思设想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的, 而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成社会主义的, 我们还不具备实行那种发达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条件, 还不能搞马克思设想的那种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我们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发展商品经济, 实现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邓小平同志说:“计划多一点, 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正是有了这一决策的清醒指导, 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 这一概括进一步丰富了党关于个体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的理论, 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新的方向。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地位的“提升”, 它已经从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同路人”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家庭”的正式成员。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整体。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同样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公有制经济转换经营机制, 加大市场取向, 焕发公有制经济的生机和活力。

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报告明确指出要把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十六大已有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为和领域”, 并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 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表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为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宪法修正案的要求, 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005年,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建国以来, 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专项政府文件, 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一个最完整、最系统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若干意见》对形成一个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使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四、结语

上一篇:公司周年庆的祝贺词怎么写下一篇:公安卫生院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