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散文随笔

2024-04-16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散文随笔(共10篇)

篇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散文随笔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游记随笔

人之旅游,无非是走出原本的生活情境,跑去别人的情境里寻新鲜。“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换成希腊人的说法是:你的头脑是一所房子,“休假”即意味着你把房子里本土产的家具,换成了一堆外面产的家具。

我换了一堆宏村产的家具。

在这个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周五,踏上前往宏村的客车,在车窗濛濛的水雾中写下谁的名字,写花了,就露出窗外广阔的田野,犹如心境。

导游姐姐口中的宏村像一个充满神秘感、经过了漫长历史沉淀的老者。

仿照牛的消化系统设计的水系,透着沧桑感的徽派建筑的砖瓦,古老的画像,残缺的楹联…每处特色都散发着尘土的气息——就像那种翻开尘封已久的史册时扑面而来的那种历史的气息。

最喜欢的是每处房屋都有的一方天井啊。阳光顺着天井透过庭院里伸展枝叶的大树的枝桠斑斑驳驳地倾泻下来,墙角的青苔和檐下的燕巢清晰可见。也许很多年前,这户人家的小姐也和我一样,搬来板凳坐好,仰头听晴天里的蝉鸣,看夜晚的繁星呢?如果可以无欲无求,就甘心居于天井之下做只“井底之蛙”何尝不是种“宁静致远”呢?可无欲无求哪有那么容易做到啊,世俗名利也并不是多简单就能放下的吧。也没什么好遗憾的,“采菊东篱下”的生活虽然恬淡,却未免太消极了些——秋日安宁伤感令人沉静,可春暖花开一样不可错过啊。

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先去看人,再去看景。人,才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热闹喧嚣一点不打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有幸和几位当地人谈话。

首先是位卖茶的老伯。他告诉我黄山话其实没有多难听懂;告诉我十一月左右来这里最好——山上的树啊花啊黄的红的紫的五颜六色的;告诉我茶树都种在山腰上,大多数都被外地的商人承包了去…一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家乡就油然而生起自豪感的淳朴是那位老伯身上最可爱的地方。子女在外发展,却守着家乡的一方净土,我不禁想起外婆告诉我的:“家乡的土地养人啊”。

而后遇见了在宏村开着一家精品店的年轻女子。她的精品店有着所有女孩子们都喜欢的配置:书签、香囊、明信片…在她停下来做生意的.空闲时刻,我突兀地问她:“为什么留在这里呢?我在宏村看见的商户,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啊。”她并没有觉得莫名其妙,反而很淡定地指了指门口一个箩筐里放着的一堆唱片——那是上个世纪的老歌了,她的声音很好听,带着一种天然的戏腔:“陈旧的东西带着质感,我很喜欢。”我一知半解,收回注视唱片的目光,她笑眼吟吟。

……几个小时的旅行行程似乎太短了。

和好友把玩门环时不自觉同时脱口而出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的默契令我会心一笑;和平时看上去很有深度甚至有些难以接近的班长打了一场痛快的水漂;和热情询问我来历的人展示了文化衫胸口印着的“安庆一中”;和优雅的十一班同学们合影…

我还想去追逐山野里的清风,想听蜻蜓说悄悄话,想把云朵收集起来晒太阳。

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带回了沁人的茶香,这就是我的研学之旅的收获。

再见,宏村。

如果还能再见,我一定要与那些在旅途中没来得及告别就告别的一切,热烈拥抱。旅行时的自在心境,如能全然移植到平日生活里,把每一朵愁云都开成莲花——

那么也真真是不虚一行了。

篇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散文随笔

【全诗如下】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唐代)

篇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散文随笔

一、回归文本,引领正确的方向

真实的课堂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风浪,有暗礁,也有险滩。学生考虑得不够全面、表达出现错误都是很正常的,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尤其是当他们的认识过于肤浅或者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及时地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从而使“头撞南墙”的学生及时回头,回归文本的价值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笔者执教公开课《祁黄羊》时,课堂就出现了预设外的生成。当很多学生都对祁黄羊推荐仇人解狐和儿子祁午的光明磊落深表敬佩时,一个学生出其不意地说:“会不会还有这么一种可能?也许祁黄羊只是表面上大公无私,实际上老谋深算。他也许早就知道解狐卧病在床、不久于人世的情况,才故意先举荐解狐,为的就是晋悼公再问时好推荐自己儿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人也太阴险了!”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怎么办?思绪在飞速地运转,大脑紧张到了极点。猛然间我意识到,这一“节外生枝”就像突然横在我前面的一道坎,避而不答或含糊敷衍是绝对过不去的,应该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教学价值并加以充分利用才对。于是,略一定神,我热情地说道:“这位同学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见解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然后让学生回归文本,潜心阅读,尤其关注描写时代背景的片段。读完后大家有了新的发现:“刚才那位同学的推测应该是不成立的。因为那是群雄争霸的春秋时代,晋悼公既然能使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说明他是个有能力有眼光的君主。这样一位明君派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要职,说明祁黄羊的能力及人品都是值得信任的。”“祁黄羊举荐儿子,肯定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因为当时战事频繁,战场上刀光剑影,安危难料。如果他有私心的话,怎会舍得让儿子去冒这样的险?说到底,还是为了国家啊!”多么精彩的发言!多么精辟的见解!悄然间,一场虚惊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回头反思 ,我是如何 应对这次 预设外生 成的呢?——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深入研读,去发现隐藏在语言文字深处的奥妙,去体验文字背后的形象、思想和情感,去洞悉人与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开掘了他们向善的心智,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回归文本,洞察语言的魅力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能力强了,他在理解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捕捉契机,引导学生真正洞察语言文字深处的奥秘呢?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燕子》这篇课文,当学到“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这句时,突然有学生质疑:“老师,课文为什么不说‘小燕子飞累了’,而说‘飞倦了’呢?”坐在我身侧的一位听课老师不以为然地悄声嘀咕:“倦就是累,累就是倦,一个意思嘛!”嗯,反应还挺快!估计若学生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提出类似问题,他定会如此回答,似乎简明扼要,一语中的!然而,“倦”真的就是“累”吗?这两者之间似乎有些细微的差别吧!正当我暗自思忖之际,只见上课的老师面带微笑,亲切地说道:“这位小朋友真会思考!是啊,‘倦’和‘累’的意思差不多,那我们能不能把文中的‘倦’改成‘累’呢?不着急,把这两个字分别放到句子中去,再联系上下文读读吧!”于是,学生通过反复对比阅读文本,有了自己的感悟:“老师,我觉得‘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这句更好。读着读着,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很美很温馨的画面。如果换成‘累’的话,读起来干巴巴的,一点也不美了!”“老师,这篇文章就像诗一样美,‘飞倦了’的小燕子也成了这首诗中一个动人的音符,它们闲散地落在电线上,多美呀!”老师会心一笑:“是啊!如果把‘倦’换成了‘累’,还会有原句那样的美感、那样的意蕴,还会那样令人回味无穷吗?”

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机智的课堂反应力让人不禁拍案叫好!如果当初她忽略了这个小小的问题,或像我旁边那位教师那样草率处理的话,学生就不会去注意它,听课的老师也不易察觉,她完全可以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去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教案。可她没有轻易放弃,而是极其敏锐地捕捉到了突然闪现的教育资源,引领学生回归到语言文字中去反复朗读比较,揣摩品味,最终巧妙地生成了课堂的亮点,这是见理念、见智慧的课堂应变能力,更是见功力、见魅力的语文教学素养。

三、回归文本,体验丰富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语文老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尤其是教学人文性、情感性较强的文本并出现预设外生成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引领学生回到文本中去,走进主人公的精神、情感和内心世界中去,从而在情感互融的基础上获得诗意般的启悟。

几年前,王崧舟老师在太原执教《二泉映月》。课中,一个学生冷不丁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阿炳为什么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这绝对是王老师始料未及的“节外生枝”。怎么接住这突如其来的一招?在场的老师都在心里捏了一把汗!没想到,王老师竟然极其流畅地作出了这样的反应:“你能联系阿炳的遭遇想一想为什么吗?”那个学生马上捧起书本找到相关段落,然后恍然大悟:“因为阿炳孤苦伶仃,身边已经没有什么亲人和朋友可以倾吐自己的情怀了。”王老师又面向全班学生追问:“除了这一点,你们还能联系阿炳的童年想一想吗?”学生们再一次潜入文本细细品读,又有了新的发现:“阿炳小时候曾经跟师父一起来到泉边赏月,现在他对着月夜就像对着他的师父,他是把自己的情怀倾吐给师父听。”王老师又一次追问:“联系阿炳的向往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呢?”课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道尽了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俨然就是他的心灵告白。学生品读文字之后体会到:“阿炳向往光明和幸福,月亮象征着光明,也象征着纯洁,所以,阿炳才会把自己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学生的回答赢得了一片掌声。

在那样紧张的氛围下,面对突如其来的质疑问难,许多教师可能都会脑子一片空白,然后勉强采取讨论交流等热闹的方式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和尴尬。而王崧舟老师却反应神速,以极为潇洒的姿态紧紧握住了课堂的乾坤。说到底,还是回归到文本这个“根”上来,回到语言文字的感悟上来,这才从容化解了意外的波折,成就了有厚度和深度的课堂。

著名课程理论专家郑金洲教授认为,好课并非井然有序的课堂,并非环环相扣的课堂,并非行云流水的课堂,并非设计严密的课堂,并非人人称道的课堂。他以五个“并非”否定了人们对好课的通常理解标准,值得我们深思。说到底,那些“设计严密”“环环相扣”“井然有序”的课堂,看似“行云流水”一般,却往往给人一种刻意雕琢的不真实感。相反,如果学生有真的投入,开展了真的学习活动,激发了真的生命活力,当课堂出现预设外生成,教师能以敏锐的教学机智有效应对的话,那么,这样的课才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好课。

篇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问题1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3, 11a5=5a8,求前n项和Sn的最小值.

解析可以直接用公式,Sn=na1+n(n-1)2d,因为a1=-3,显然只要求出d即可.

由条件11a5=5a8,可求得d=2.

所以Sn=n2-4n=(n-2)2-4,显然当n=2时,Sn取得最小值-4.

蓦然回首,原来这个问题很简单.当a1=-3, d=2时,a2=-1, a3=1……再往后面,所得到的和就会越来越大,显然最小值为S2=-4.

一般说来,我们发现此时数列{an}为递增数列,所以从an≤0中,解出n≤2.5,前2项的和最小,其最小值为S2=-4.

点评第一种方法是直接从结论出发,目标明确,思路朴实自然.然而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第二种方法,从等差数列的性质来考虑.实际上,在等差数列{an}中,当a1>0, d<0时,数列单调递减,Sn有最大值;当a1<0, d>0时,数列单调递增,Sn有最小值.因此通过解不等式“an≥0”或“an≤0”找到数列正负项的“分界点”,这种求解过程有时会使运算更为简便.

问题2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0, Sn为它的前n项的和,且S7=S13,则当n为何值时,Sn取得最大值?

解析由S7=S13,可得:7a1+7×62×d=13a1+13×122×d,解得d=-219a1<0.

所以当an≥0,即n≤10.5时,前10项的和最大.

点评因为受问题1的启发,直接就产生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这肯定是一种不错的解法.但是我们现在不妨静下心来,放慢脚步,继续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着眼点:还是回到求和公式中去!

Sn=na1+n(n-1)2d

=d2n2+a1-d2n

=An2+Bn.

这是一个关于n的二次函数,而数列{an}是建立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其图象是分布在抛物线上的离散的点.由于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所以最值一定在离对称轴最近的整数中取到.当给出关系式Sp=Sq时,则立刻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n=p+q2,所以关于Sn的最值问题又可以转化成二次函数求解.

下面重新给出解答:由S7=S13,可得n=7+132=10,

而a1>0,所以前10项的和最大.

坐看云起时: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因此在解决数列问题时我们常用函数的性质去分析,这扩大了我们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空间,使得我们的解题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具有灵活性.

小小变化: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0, Sn为它的前n项的和,且S8=S13,则当n为何值时,Sn取得最小值?(参考答案:10或11)

问题3 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3=12, S12>0, S13<0.

(1) 求公差d的取值范围;

(2) 指出S1, S2, …, S12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1) 解答:a3=12a1+2d=12a1=12-2d.

S12>012a1+12×112d>0d>-247.

S13<013a1+13×122d<0d<-3.

所以d的取值范围是-247, -3.

(2) 分析:由(1)的解答可以看出,a1>0, d<0.

根据前两题的解题思路,所以当an≥0,即n≤3-12d时,S1, S2, …, S

但n究竟为多少呢?

似乎无法进行下去了?

再坚持往下做,因为d∈-247, -3,所以3-12d∈132, 7.

所以n=6时,S6最大.

行到水穷处:此解答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n≤3-12d时,我们的思维受到了阻碍.

改进:我们仍然回到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中去.

Sn=na1+n(n-1)2d=d2n2+a1-d2n

=d2n2+52-12dn,

对称轴n=52-12d,因为d∈-247, -3,所以n=52-12d∈(6, 6.5),所以S6最大.

再改进:等差数列求和还有另外一个公式:Sn=n(a1+an)2.

所以a1+a12=a6+a7>0, a1+a13=2a7<0,故,a7<0, a6>0,所以S6最大.

“老题”新解:由(1)知d<0,抛物线开口向下,设抛物线顶点的横坐标为x0,则抛物线的两个零点为0和2x0,因S12>0, S13<0,则2x0∈(12, 13)x0∈(6, 6.5),故S6的值最大.

篇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心情散文

漫步林间,顺水前行到水源处,俯身坐下,静看云飘,夕阳西下,一抹火红渐渐染上天幕,另有一番情趣。“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王维的闲情逸致,更是一种值得人去细细品味的人生态度。

“行到水穷处”

年少的我们总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也不例外。我的家乡是一座可爱的小城,那里不是大都市,自然没有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街道。我们那里的一切都是那样惬意,那样平静。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却开始有了涟漪。外面的世界就像一颗小石子般,被掷进我的心湖,激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纹,久久不能平静。

于是,小升初时,我报考了这座城市——成都。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繁华,热闹,对于小小的我来说,充满了迷幻的诱惑。我心里有着好奇,有着喜悦,也有着恐惧——我能习惯这里的生活么?

幸运地是,我终究如愿考进了这座学校——成外。但,一切似乎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顺利,我开始彷徨,甚至迷茫。偌大的校园,在那么多友善的面孔中,我却找不到能与自己分享心事的好朋友;在那么多丰富的菜式中,我却找不到家乡的味道;在那么多复杂的学科中,我却找不到得心应手的那一门……

我仿佛走进了一片迷宫般的森林里,沿着小溪一直向前走着,以为能看到传说中的绚烂彩虹,可却不知不觉走到了水流的`尽头,四周只有一块翘岩。

“坐看云起时”

走到小溪的尽头使我感到失落与无措,我焦急地摸索着,希望能够找到我预想中的“世外桃源”。我心中的那片美景到底在哪儿呢?

后来,我焦躁不安的心渐渐平息了。

后来,我在那么多友善的面孔中,找到了一个可爱,独特的面孔,我与她谈天、说地、分享我的喜和忧;在那么多丰富的菜式中,我也渐渐习惯这些“异域风情”;在那么复杂多样的学科中,我也找到了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一门……

后来。

水源尽头奋力探索的我疲惫了,索性坐了下来。抬头望天,碧蓝的天空中被火烧云晕染了一抹娇羞,轻洁柔软似棉花糖般的云在天幕中变换着模样,似奔腾呼啸的马,似温柔似水的鹿……这片天就好似一幅变幻莫测的画卷,永远不知道下一刻它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

我想我已经找到自己心中那片美景了。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行到水穷处”是我们每个人所必经的困难与挫折,但我们得敢于“行”,敢于去面对“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则是我们每个人所必经的成长与感悟,放下焦躁的心,用一双坦然的眼去欣赏,你必定会看到这样一幅“云起时”。其实美景一直在那儿,变换的不只是云,还有我们的心态。

水穷处。

篇6: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散文随笔

——题记

特别欣赏王维诗中的禅意。守的云开见月明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超脱释然,正如彼时的他,正如此时的我。

穿上梦寐已久的学士袍,却终没能像想象无数次的情景一样欣喜地大声喊出,我们毕业了。大学的四年像电影一般在脑海里回放,我不知道这段记忆是否终究会随着时间的冲刷而被淡忘,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点滴和片段;我不知道那些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歌,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们是否会如人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显现得弥足珍贵;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的种种,却会是此生最难忘的经历。

我没有异于常人的禀赋,却深知做事要分轻重缓急的道理,所以在考研的路上抵制住了种种诱惑,放弃几乎所有的娱乐活动。他们旅游电影聚餐恋爱,他们滋润着他们的日子。我和研友每天背着满满一书包的书,骑着单车穿梭于自习室和图书馆之间。你问我们是否会羡慕他们?不,亲爱的战友们,有梦的孩子才最被人羡慕。

我没有异于常人的耐力和毅力,却有着别人不敢做的梦,旁人的种种目光,赞赏也好,不屑也罢,丝毫不能改变我对梦想的坚持。人说坚持和固执只有一线之差,不能否认,我也一度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梦想庞大到不是渺小的我所能承受。我不敢告诉一直反对我报人大的家人,在他们面前,我只能故作坚强地以自信满满的姿态出现。最崩溃的时候在是十一月份做完几套基础课的真题卷,连错二十多分的选择题彻底否定了我多月背书的成果,也把我的辛苦堆砌的自信和决心打击得一塌糊涂。委屈,不甘,倔强……图书馆到自习室的路上泪水就顺着脸滑了下来,却依旧微笑着对家里说一切都好,然后拨通了飞向哪里学长的电话。感谢他,在连我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时候却说看好我。研友也在一边细细开导,高原期大家都会遇到,你在经历的不过是每一个考研战士的必经之路。慢慢地也就冷静了下来,竟也渐渐有了些阿Q精神,不怕错的多,只怕不错发现不了盲点。

言归正传。着重谈谈我英语备考,我大学专业是英语,但鉴于我转专业前是理工科以及转行法律后频繁翘课等各种原因,我大学英语学得并不精通。最终分数不算高,但性价比还不错,所以斗胆在八九十的英语达人前献丑,希望给困惑中的战士一点启发。

首先我想说的是,不要因为是英语专业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六级高分而以为胜人一筹。过专八和考研英语高分并不对等,四级不理想的却完胜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不论你之前英语如何,请一定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见证过奇迹的你也会成为创造奇迹的那个人。

其次,考研英语复习需要一个平和的心态。Easier said than to be done.当面对厚厚的词汇书束手无策时,当阅读理解错的题占据大片江山时,也就是该培养越挫越勇的精神之时。备考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所以暴露的问题越多就越能体现价值,因为它可以使你避免在考场上犯同样的错误。

Above all,在人家对应试教育怨声载道时,学法律的你不妨用法律人的理性思维来看待应试教育。每种英语考试都有其软肋,那就是在命题人年复一年的命题中我们会发现一套独有的应试模式,真题的套数越多,暴露的套路也就越清晰。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各类近乎拿满分的托福达人纷纷出现,迫使老外慌忙改革托福模式。各考试的套路也是新东方等辅导机构上下而求索的。聪明的你看到这里应该明白,短短几个月,攻克考研英语的秘诀在于,研究模式,寻求对策,智取之。

关于单词。我个人而言,四级六级中口专四专八考研……一律没有背过单词。不是我不想背,每每见一本本密密麻麻的词汇书就会刹那把刚刚背的想法掐灭:你想得太天真了。单词到底背不背,我认为因人而异。做个小测试。抽近年的三套真题卷,定时做其中的阅读部分(每篇十五分钟),把做错的和不确定的题都做上标记并加以订正。其实很多题目都可以由主旨推出答案(后面我会详细提到)。分析原因,如果因为读不懂文章而对主旨的把握出现了方向性的偏差,或者因为生词太多而影响到对作者观点的理解——简言之就是生词对题目的准确率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开始背单词吧。基础好些的看看高频词汇足矣,基础不好的背背新东方星火之类的也很好。词汇书尽量选择精简的,有利于提高背单词的欲望。

关于辅导班。在考研期间我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的培训,辅导班的作用只是心里安慰,而我又恰巧比较自信,认为得高分的秘诀在于自己踏踏实实地学习,而不是报哪个辅导班听到了哪些押题。最后,有听说不少报了一万多的钻石班保过班没过的,而我和研友从没报班却分别被人大和复旦录取。

关于阅读。从分值的分布上就可以看出,得阅读者得英语。完型比较便宜,小作文基本都能达到平均分,翻译大家得分普遍低——阅读提升空间是最大的。有人说新概念三和英语阅读难度相当,多背背有好处。对这一说法,我不敢苟同。在高中阶段我接触过新概念三和四,对提升语感可以说有一定作用,但这是一个耗时间的工作,而备考时间精力都有限,加上新概念和英语阅读的方向存在一定差异,性价比便不会很理想。模拟题也是我不愿花时间的资料。几十位专家花几个月时间出英语真题五篇阅读,相形之下是几位学者短时间内出版三五百篇阅读,题目质量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备考期间,我没有几篇阅读练手,也没有看过新概念或者海外的报刊杂志,我只是反反复复做真题,尽量让自己的做题思路向出题人的思路接近。阅读训练最优推荐如下:

第一轮,王若平阅读手记& 93分英语达人的阅读笔记。“主旨是解,概括性是解,相似选项解在其中……”与市面上的辅导书差别在于,他们是从考生的角度来判断题目选项的正确性。接触王若平的书是在十一月份,对近年的真题已经比较熟悉,所以买了94-04年的那版,尽管年份较早篇章题目略有差异,还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三五天练一两篇阅读的我自信却总不比他们少,大概也就是因为当别人在题海战术中磕磕碰碰地摸索做题最佳方法,还时不时被接连的错误打击得遍体鳞伤时,我已经将大师们传授的经验烂熟于心,并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吧。

第二轮,张剑黄皮书。对这本几乎人手一本的书,我的看法比较中立——解析比较详细,但他对选项的分析站在出题人的角度直接导致陷阱对考生而言不够一目了然。比如所谓的“偷梁换柱”,说起来是头头是道,可若是每道题目的四个选项都一一与原文对比,找出偷换的概念或词语,恐怕时间上不允许。在第一轮的铺垫后这一轮的主要工作就是换位思考,看看主题人如何设置陷阱让你钻,然后对比,看看第一轮的攻略是否足以应对。相信经过这两轮的工作,应对考研阅读的能力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第三轮,按年份编的成套真题。可以是黄皮书赠送本,也可以是星火或新东方。掐时间从头到尾练习真题,充分重视这一轮的错题,它们是你潜意识里容易和出题人的思路出现分歧的地方。

关于作文。在听闻北京对作文压分比较严重后,在这一块没少下功夫,所幸收获颇丰。历年作文可以归结为三个出题方向——

1.正面的价值观念A+:如乐观,合作等

2.正面的社会现象B+:如文化融合 3.负面的社会现象B-:如环境污染。

我们要做的是浏览(浏览即可,无需背诵)各种范文,然后集百家之长自己写对应的三篇文章,反复修改直至完美。具体来说就是自己写的范文最终要求达到:

1.显眼部分新颖,包括开头,句首,结尾。所谓新颖就是用反问句,名人名言,感叹句等各种新鲜的句式替换陈旧的说法。这些部分可以在其他同类文章中通用,即传说中一劳永逸的模板,要重点处理,舍得花时间。

2.文中尽量用新鲜词汇和短语,提高文章层次。如改用tremendous代替big,numerous代替many等等。

3.运用例子充实原文。例子需要具有多面性,如刘翔放弃北京奥运后不气馁,这个例子中就可以运用到乐观,坚强,坚持,成功等各个主题的作文里。

4.这三篇文章怎么精雕细琢都不为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让老师帮忙修改润色,因为写好它们可以给你省下不少考场上思考好词佳句的时间。最后一步是加以背诵并默写。其实之前反复修改作文的步骤已在你脑海里一此次加深了印象,沿着自己的思路背好这三篇文章不是难事。我和研友经过对历年作文的分析,成功预测出11年大作文的具体方向是第一种A+,说我们在考场上思如泉涌下笔如飞毫不夸张——我们都只用了大概15分钟的时间写出了高品质的大作文。

关于答题顺序。我在答完三篇阅读后往往会有疲倦感,接下来的答题会不顺畅,所以在五篇阅读中我穿插了大小作文。个人答题顺序是,三篇阅读、小作文、大作文、后两篇阅读、完型、翻译。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关于学校选择。名校情结能理解,但不要跟风,不估计自己的实力盲目填报。如果,你伸伸手可以够到你的梦想,我支持你。如果你踮踮脚有机会,I back u up.但是,若你平时自我评估离分数线差距很大,总想着这门科超常那门科考运好或许侥幸能过,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换个学校呢?到了调剂的时候,非但不会有这么多选择的余地,很多稍好的如上大之类的学校若有名额空缺,往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也许对一些不了解我的情况的人来说,我的结果惊艳得有些意料之外,但我自身是结合了自身的实力和人大法硕的报考难度,报考人大是比较理性的选择。最后的人大缩招,推免生增加以及自己发挥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对我有影响,但影响并没有在预计范围之外。

关于临场发挥(小锦囊,留作临考前看)。To be frank,我这部分做得不理想。宾馆隔音效果差,不知哪间屋大半夜歌舞升平,直接导致我考政治前一晚彻夜失眠。三个小时的政治下来脑力近乎透支,中午想小睡一会,哪知隔壁特别不体谅,一直大声讲电话。礼貌

要求降低音量遭拒绝,强压住怒火去考下午英语,考场上觉得脑袋很重身体很轻,状态特别差,耳边一直是中午隔壁大叔不友善的声音“小姑娘,你要考试,我也要工作,ok?“。半猜半蒙做了三篇阅读,感觉差的简直有摔试卷走人的冲动。好在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冷静,不能因小失大,而且大小作文写得顺畅,才慢慢进入了状态。不幸中的万幸是我做题速度比较快,有时间回看前三篇阅读,竟发现错了一半以上,及时订正后,才放心地舒了口气。我想说的是,也许你会遇到一些措手不及的突发情况,比如像我一样没休息好,比如某门科目发挥很不理想,比如来不及做完试卷,比如差点迟到了半小时,比如没带齐证件或者答题卡填错了顺序,让你气恼,郁闷,伤心,你觉得大半年的努力都打了水漂,你觉得自己的梦想变得好远,甚至想到了放弃考试。首先,当然,在考试前你要反复提醒自己事事小心,时时在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如果已经发生不可挽回,一定要冷静,想想不能影响到接下来的考试,毕竟没有到最后只有不放弃,还有反败为胜的希望。

篇7: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作文800字

人们只有在阳光下转身,才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因为在阴影中,四周只有无尽的黑暗。人们向往着阳光,向往着生命的养料,向往着昭昭的世界,只是有人勇敢,有人怯懦,有人立志精进一生,而有人始终畏缩不前。于是,或许我们该先告诉自己:走进阳光。

回应心灵对阳光的召唤,需要产生勇气。当胆怯与懦弱把心灵向阴影处奋力拖拽,当自我封闭的意识不断向心灵灌输要远离世界,当心灵因此而动摇时,能否产生足够的勇气对它们说“不”,能否转化为动力一步一步向阳光迈进,又能否在阳光与阴暗交界的地方毅然地跨出去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心灵便可以在走进阳光后获得一份温暖,一片光明。

阳光为每一个走进它的人提供了能量,也同时为每一个人投射下一片阴影。

光与影的对比使越明亮的人越能显示出阴影的黑暗。这黑暗较之于阴影处的人们更刺眼,如影随形地跟着光明的使者,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印迹。此时,有人害怕这暴露于公众面前的丑恶而重新退回黑暗的角落,而有人再一次选择留驻阳光,再一次选择坦然地接受暴露在公众面前的黑暗,因为无论如何,它总是属于自己的,而它的彰显恰恰是一种提醒,一种警示。

阳光的美好会让人着迷,让人沉醉,让人忘情于众人的追捧,聚焦的目光;阳光的毒辣也会让人不堪忍受,无情的批判,辛辣的嘲讽抑或恶意的造谣有如晴天霹雳,随时都能让置身于阳光中的人彻底被颠覆。于是,适时学会在阳光下转身,转出光鲜亮丽的朝阳的一面,你会看见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那是阳光勾勒出的自己的缺陷,自己的不足,甚至是自己的阴暗。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影子,试着寻找出一颗心灵,一颗能够诚实地看待自己,能够孰(熟)视真我的心灵。一次转身可以冷静炽热的心,可以沉没浮躁的心,可以升华自己,超越自己。

阳光下的转身,是利用阳光来重新看待自己,利用公众来反思自己。如果因畏惧而重新走入阴暗,就会彻底被黑暗吞噬。

光和影都是人所不可或缺的。光亮与阴影同在才能勾勒出一个立体的自己,鲜活的自己。缺少任一,人都只是平面的,单薄的。

转身,会获得一份潇洒;

转身,会获得一片喝彩;

转身,会获得一个机会。

篇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散文随笔

活动化教学, 是以在教学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 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 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策略。而地方课程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实践性、选择性等特征, 因此, 《省地方课程的教学建议》指出:“教师应采用活动课程教学, 如调查采访、游戏活动体验、小组讨论、资料收集、参观考察、动手操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要尽可能体现活动的精髓, 这一要求进一步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活动”对于地方课程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开展活动化教学成为地方课程教学的主要策略。

但是, 在当前的地方课程课堂教学中, 活动化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严重影响地方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透视现象———行到水穷处

1.课 前 活 动 ———信 马 由 缰

地方课程涉及领域包罗万象, 而书本中的相关介绍非常有限, 因此教学中许多老师都会课前布置学生进行搜集相关资料的活动, 但由于教师布置课前活动表述笼统, 指向不明, 更没有进行指导, 导致学生课前活动目的不明, 信马由缰。

如:一位教师执教四年级《西子湖畔的苏东坡》, 上课伊始就检查学生的课前活动:同学们, 课前你们都搜集了有关苏东坡的资料, 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资料的能力, 搜集的途径也很多, 纷纷拿出资料, 有的照本宣科读起来, 有的侃侃而谈, 不到两分钟, 老师为了赶下一个环节而紧急叫停。学生刚讲到兴头上, 还没好好交流呢, 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搜集的资料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有的是满脸的遗憾, 有的干脆不理老师, 继续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课后和执教老师交流, 方知该教师课前只是很随意地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苏东坡”的资料, 既没有指明搜集“苏东坡与杭州”相关资料, 更没对学生进行如何梳理相关信息的方法指导。不难想象, 每个学生都能搜到老师要求的大量资料, 于是都兴奋地带到课堂上, 可老师又不给展示的机会, 这大大挫伤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及课前活动的热情, 从而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2.课 中 活 动 — ——流 于 形 式

记得市优质课比赛, 有位教师执教《江南戏曲奇葩———越剧》, 在讲到水袖的作用时, 该教师让四名学生穿上“水袖”, 一边播放“水袖”的舞蹈表演视频, 一边让学生学着视频里的动作在教室里四处乱舞。顿时, 教室里热闹非凡:表演的同学情绪高涨, 夸张搞笑;观赏的同学笑成一片, 不时喊着“幽灵来了”;老师也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 不加评论。

在课堂教学中, 类似的学生活动不少, 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 但是老师并没有考虑到在学生活动的背后, 还有哪些目标的要素需要实现, 活动的本质意义又是什么, 使活动流于形式。

3.课 后 活 动 — ——顺 口 一 提

结课时, 教师为了体现“课内外结合”、“由地方课程到关注本土资源”等意识, 末了, 不忘布置课后延伸活动。如:在执教《江南戏曲奇葩———越剧》一课, 有位教师在学生体验了越剧后, 出示了本土戏曲———台州乱弹的图片, 随即布置了课后活动:请学生课后研究咱们台州的戏曲———台州乱弹。

其实, 这样的“顺口一提”多数是执教者为了课的“无懈可击”做给听课老师看的, 教师既没有落实课后活动的具体措施, 更没有后续关注的态度, 提了等于没提。久而久之, 学生当教师“自说自话”。

三、思考对策———坐看云起时

1.课 前 活 动 ———到 位 指 导

要避免课前活动“信马由缰”的现象, 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对学生课前活动作细致、到位的指导。

同样, 教学《西子湖畔的苏东坡》, 课前我们可以安排学生选择参加以下活动:

1找一找:苏东坡为杭州做了哪些好事? 他这样做是为什么?

2讲一讲:苏东坡在杭州的故事。

3读一读:苏东坡描写杭州的诗。

4问一问:杭州的哪些名菜小吃和苏东坡有关?

这样的课前活动, 有了教师的精心设计, 学生的实践自然具有可操作性, 他们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询问家长亲戚等实践活动, 积累大量资料, 对苏东坡有初步认识与了解, 不仅能推动“学”, 而且有利于“教”。

2.课中活动 ———深入实 践

(1) 目标定位须准确

活动是目, 目标是纲, 纲举才能目张。任何一个学生活动设计, 都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到位, 或是模棱两可, 那么学生在活动中很可能“剑走偏锋”。

听过优质课《西湖三杰》, 由于涉及岳飞、于谦和张苍水三位民族英雄, 内容较多, 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目标设置时都偏重岳飞或其中一位。因此, 课堂上也都采用详细交流其中一位, 剩下两位略教的处理方式。而唯有其中一位教师, 把目标定位为三位英雄并重。课堂上, 该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文后用一两句话说说印象最深的一位, 并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 形成合作小组, 确定研究人物。之后, 组长带领组员离开座位去考察、参观介绍三位英雄生平、故事、后人评价的展板, 提取信息, 做好记录, 再回来分组交流。

该教师“分组学习、参观展板”这一活动设计, 不仅形式新颖 , 而且很巧 妙地解决 了教学难 题。因为 , 题为“西湖 三杰”, 三位英雄是并重的, 教学时不能只偏向其中一两位, 可面面俱到时间又不允许。而这源于教师对学情的关注和目标的准确定位, 才使得“活动”有效地为“目标”服务, 使学生的活动有的放矢。

(2) 选择形式要恰当

千篇一律的课堂活动形式会使学生厌烦, 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才受学生的欢迎。而且, 活动的形式应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

两位老师 上《浙江绿 茶》, 但她们设 计的活动 是迥然不同的:

A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 , 初步认识绿茶 , 接着讨论最想了解绿茶的哪方面内容, 然后根据研究表格分组进行合作研究, 最后用知识抢答的形式就绿茶的品种、品质及制作过程分别汇报交流。这样, 乍一看整堂课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 也似乎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B老师在学生自学课文后 , 先让学生跟着视频《采茶舞曲》学采茶动作, 采完茶送到加工厂 (播放视频) , 了解绿茶的制作过程;然后让各组学生通过阅读纸条上的提示、观察课桌上的三碟茶叶鉴定“西湖龙井”、“羊岩勾青”、“临海蟠毫”;最后学生在观看教师的茶艺表演后, 小组合作倒茶、奉茶、品茶。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学得兴趣盎然。

从这两位老师的活动设计看, 显然是B老师的做法课堂效果显著。A老师让学生先自主探究, 再通过知识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绿茶知识。从课堂看, 学生开始抢答时很积极, 可课堂不可能有抢答器, 教师也没有给予相关奖励, 这样随意的抢答使学生兴致渐减, 课堂也渐趋沉闷。而且, 细细想来, 学生表现出来的课堂热情是对抢答“形式”的本身, 而非对抢答“内容”的关注和兴趣。而B老师充分关注学情 , 对教学目标进行取舍, 准确定位, 舍去繁杂的知识讲解, 通过亲身感受、实践, 采用采茶、鉴茶、倒茶、奉茶、品茶等活动形式, 为学生提供人人参与活动的机会, 从而自然地激发对家乡绿茶的关注和喜爱之情。

由此可见, 课堂中的活动, 只有关注学情, 恰当、巧妙地选择活动形式, 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 才能让活动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3) 设置要求应具体

课堂活动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不确定因素多, 因此, 教师在组织学生课堂活动时, 应该提出具体的活动要求, 不能变成学生漫无边际的自由行动。

2011年的浙江省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评比 , 两位老师上《江南丝绸》, 对于同一个教学环节———体验如何缫丝, 两位老师的活动操作有很大区别。

A教师让学生观看了缫丝的视频后 , 立即让学生拿出课桌里教师事先放的煮熟的蚕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比比哪位学生在99秒钟内缫的丝最长。在学生亲手缫丝后, 告知学生织一件旗袍需要1000多个蚕茧, 并指名说感受。

B教师的活 动要求较 具体 , 操作步骤 也较清晰 : 首先观看缫丝的视频, 学习缫丝工序。接着让学生交流缫丝活动前的注意事项, 学生纷纷说出:“要先找到丝头”、“要把多余的东西弄下来, 注意水温”等。随后在各小组选好组长, 安排好分工和任务后, 再让他们明确要求:把拉出来的丝绕在管子上, 音乐响起, 活动就停止了。最后, 让学生交流亲手缫丝后的感受。

可此而知, A教师没有讲明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学生由于兴奋和紧张, 加上组员间的七手八脚, 在规定的时间里只有两组顺利地缫了长长的丝。相对而言, B教师要求具体、安排到位, 不仅明确了每个组员的任务 (一个组员到老师处领取蚕茧, 一个组员负责缫丝等) , 还关注了活动注意事项, 让学生在自由操作前避免错误的发生, 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可见, 在活动化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把每次活动的各种因素都考虑清楚, 从而制定具体的要求, 这是学生有效活动的保障。

3.课后活动 ———保证实 效

很多时候, 课结束了, 但是学生的活动远远没有结束。因此, 在布置课后活动时, 教师既要有落实课后活动的具体措施, 又要有后续关注的态度。同样, 在执教《江南戏曲奇葩———越剧》一课时, 另一位教师在学生体验了越剧后, 出示了本土戏曲———台州乱弹的图片, 也布置了让学生研究“台州乱弹”的课后活动。不同的是, 该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研究的表格, 并告知学生可以选用表格, 也可以拍演出照片, 还可做手抄报, 到时制作相关展板。

这样就保证了课后活动实效。学生会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观看演出等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究实践, 既了解本土戏曲, 又在取得社会力量的帮助的同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正如新课标所言:“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 要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开放, 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 在与父母、亲友的交流中, 在搜寻相关书籍资料中, 在探寻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从而拓展课程的范围。”

摘要:地方课程的特征和教学目标决定了活动化教学是地方课程最常见的教学策略, 但是在目前的地方课程教学中, 普遍存在活动化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情况, 影响到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成为实际教学的“触礁”点。文章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 通过分析活动化教学有效性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提出要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到:课前活动, 到位指导;课中活动, 深入实践;课后活动, 保证实效。

关键词:地方课程,活动化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地方课程 (通用内容) 标准.江省教育厅制订, 2003.6.

[2]辜伟节.略论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教育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 (5) :62-67.

[3]孙国华, 姚振山.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语文教学与研究 (综合天地) , 2009 (1) .

篇9: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出生名门,少年得志,仕途顺利,早年很有抱负,官也做得很大,但要干出一番事业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在那样一个专制政权下,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有所作为。陶渊明早就看清了,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与官场决裂。孟浩然、李白以及杜甫,太多的诗人为官场而汲汲追求,为做不得官而肝肠寸断。其实王维的阅历比他们要复杂得多,官场的黑暗和险恶,他是心知肚明,深感没有意思:那么自己能干什么呢?王维的选择似乎更聪明些,也许他深谙思辨的处世哲学,他不愿意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日子,如果官场能给他源源不断地提供“豆”,那他为什么不可以笑纳呢?同时,这并不妨碍他过那种“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逍遥日子。物质生活有保障,精神生活也不耽误:王维活得个自在!今天我们倡导的思辨精神王维是运用自如且受用终身!

所以同样是山水诗歌,王维的诗歌可以一扫孟浩然的哀怨之气,李白的寂寞之情和杜甫的沉郁之叹。因为这些大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自然万物只是他们情感的触发物,而王维笔下的山水是主体,人在其中已经成为山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真正的山水诗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且随便读几首。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好一首能听到歌声看到美景的五律。寒山秋水、渡头孤烟,年迈的诗人在宁静的深秋暮色里静静聆听寒蝉轻吟。为什么一定要悲秋呢?美景在前,还遇良友,不尽兴岂不是辜负了这美好人生?王维最擅长以白描手法勾画自然的细节。落日清风,以及那黄昏中袅袅上升的炊烟,无形却有情,他们是这广袤的宇宙空间中最变化不定却又是最永恒平静的存在。人生苦短,自然世界里有这么多美且真的事物,为什么不怀着谦卑的心去感受呢?没有体会人世沧桑又怎会体悟自然且了然于胸呢?当然王维还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和一颗真诚的心灵。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怀着宁静安详的心情,在幽深茂密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没人欣赏的诗人会如同众人一般悲伤吗?诗人以最浪漫的答案告诉世人,将身心投入到自然中,自然怎会负你?皎洁纯白的月亮是诗人的知音。“人不知,月相照”,似娇羞的美人,如温柔的爱人,在黑暗中默默走来,为诗人披上一层动人的月光。

王维的诗歌没有豪情万丈,也不会苦痛沉吟,他作为盛唐最会写诗的画家,他的笔下充满了让人感动的美好自然。其实现实世界里不如意的事太多太多。漫漫人生路,“行到水穷处”那该如何?用儒家的“进”难以走下去,不妨用释家的“放下”来轻装上阵。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生活的王维,面对复杂多变的政局,他置身其中却又能超脱世外,悠闲自在。

人生就随意而行吧,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看那“无心以出岫”的云,闲适自在,怡然自乐。

在每一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我们经营着事业、学问和爱情,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没法走的绝路——到了山穷水尽之处时,此时不妨往别处或回头看,也许会柳暗花明。即使还是无路可走时,我们还可以像王维一样做一只逍遥的鸟,俯视红尘,醉心山水,让心灵诗意地安放!

王维这一生既没有刻意放弃人事,也不愿彻底避世而遁入空门,其间几多矛盾痛苦不得而知。但他以平静的笔书写自然,让他自己以及千年之后的人们沉醉不已,这也就够了。因为王维没有完全屈从于这种俗世的生活。所以当我们再谈论盛唐诗歌、李杜诗篇时,不要再遗忘这样一位恬静平和的诗人。其人其诗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

篇10: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关键词]佛禅自性;自在自如;水云意象

[中图分类号]B2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3—0084—04

佛教说解脱,归于本心。依照佛性论的观点,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中记载:鼎州李翱刺史向药山惟俨问道,药山以手指上下,语之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述偈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在这里,“水”所指向的是“性”,所谓“佛性常清净”,水在瓶中,清净无染,寂然澄澈,这种特质正与佛性相符契。佛教理论认为,佛性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本原,是一切事物的缘起,它在保持清净本性的前提下随顺诸缘,呈现出迷与悟、净与染、真与妄、无情与有情诸法,也就是表现为千差万别的心境,华严五祖宗密禅师以铜镜喻之,将铜之质喻为自性体,铜之明喻为自性用,明所现影喻为随缘用。也就是说,佛性是具备两方面的,一为作为本体的质性,一为作为应用的现象。众生的各种形态是随缘所现的对本体的反映,但佛性在随顺诸缘的情况下仍然不会迷失清净本性,这也正是佛性与凡心的本质差别。除了“清净”特性以外,佛性还具有“空、寂、静”的内涵,空即虚空超越,寂即息心明澈,静即宁静和平,这一点在后文将详细述之。

另一方面,“云”所指向的则是“缘”,也就是随缘运用。瓶中之水,升空为云,原本恒然静止的状态开始表现出云卷云舒的居无常态,这种变幻变化,在佛教看来,不过都是随缘的作用。湛然《金钢牌》有云:“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具体来说,佛教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众生都具有本体是清净虚空的真如佛性,但佛性所依存的具体的境却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不同的“缘”的牵引下,佛性呈现出或染或净的种种“假相”,发生各种变化。当然,云的本质终究是水,不管表面形态如何变化,本质总不会变。慧能有云:“净性在妄中”,正是对自我心性的高度肯定,所谓的随顺诸缘也正是在保持清净本性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有性在,即有真如在,有佛性在,正如风拂水面,时有波澜兴起,但终究将归于清澈明净之性。由此,本文将从以上两方面出发,以“水”“云”意象为切入口,深入探讨王维山水诗中的空寂静净与自在自由的意蕴。

一佛性空寂静净:王维山水诗中之水

王维在《谒璿上人》中有诗句:“浮名寄缨佩,空性无羁鞅。”《能禅师碑》中又说“五蕴本空,六尘非有,众生倒计,不知正受。”可见其对佛教空观的接受和体悟。在他看来,自性本空,虚空即是我性,所谓的五蕴六境都是虚幻不实的。众生正是不明其理,方为外物所迷,陷入烦恼的困扰难以自拔。我们知道,“空”正是佛教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慧能《坛经》认为,正是由于心性的空,方能承载世间万物之有,而这种有在本质上也是假有,是虚空,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就是所谓的“诸法性空”“万法皆空”。由此出发,禅宗认为,若要明心见性,体悟空本,则必须“即事而真”,通过内在心性与外在物境的契合交彻而获得一种对“空”的证悟,王维的诗中之“水”常常有意无意地带有这种“空性”,如: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不管是“暮雨澄江”还是“空山新雨”,到处都充满着天真灵性之美,诗人在与自然的融合之中看空了外在之相,也看空了内在之心。正如王维自己所说,“色空无得,不物物也”(《谒璿上人》),原本纯净透明的水面即使由于外物在其中的投射而呈现出纷繁变幻的光影交错,但其自在自如的空性是始终不会改变的,只要能由色悟空,因空见色,自性、物性、佛性便都能融合为一,解脱和超越便也在这种融合之中得以实现了。

因为悟得空理,追求空性,王维时常有意息除俗欲,寂灭为乐。“寂灭”在佛教哲学中即意味着一种在忘怀自我得失的寂静中对世界本质的心灵体验,它无所谓生灭,无所谓常与不常,是一种如如不动的状态。宗白华先生提出要“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也就是说,在寂灭的状态下,内在虚明澄澈的心境得以与外在物象交融互证,常寂常明的真如佛性也就得以朗然显现了,正如王维诗中所写的:

北垞湖水北,杂树映朱栏。逶迤南端水,明灭青林端。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诗人心如止水,意绪淡泊,方能将自然界之种种灵动化入诗境,林端逶迤的流水,秋雨中掉落的山果,是生命在虚静状态下的细微颤动,亦是诗人在寂灭状态下对生命的体悟。水本是迁流不息的,然一旦汇入瓶中,它便安然如镜,既能容纳外在种种变化幻影,又能始终保持自身的澄明敞亮,只有寂灭凡心,方能了觉群动,发现自然界最神奇微妙之美。

“静”与“寂”是一脉相承的,在佛教理论中,静是灭相之一。释迦牟尼成佛后,悟得人生解脱之道,有苦、集、灭、道四圣谛之说,其中,灭谛包含有灭、静、妙、离四相。对于禅宗而言,静既是达到涅柴的一种修行方式,又是一种寂灭的状态,其目的是在迁流不息中抽象出万事万物静止的本质,在尘世的烦扰中升华心灵的安宁,在生死轮回中体会寂灭的永恒。与前面提到的“空”“寂”相连,王维的诗中也“习静”、“观静”等对“静”的境界的追求,具体到他所偏爱的“水”意象上来,我们发现“动静合一”正是水性与佛性相通的最典型的特征: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诗人凝心入定,无住无念,将心灵引入一无滞碍之宁静状态,人与物皆空静到了极点。诗中的山水佛性显现,“跳波”与“白鹭”,“白石”与“红叶”,对比鲜明的色泽配上“溅”、“出”的生动,自然的谐奏曲跳跃着生命的节奏,从动到静,由静入空,由空纳象,意境顿生。从美学意义上说,禅宗的静寂观深刻地契合了诗人的自然天性,使得诗人在审美活动中进入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发现了禅意的智慧。

佛家有云:“世人性净,犹如青天。”说的便是佛性之“净”,它要求人们摒除妄念,涤荡心胸,远离染污,通过清净无染的物境淡泊出智慧常明的精神境界

来。王维在入仕为官之余,常常独自漫游山林,或赏月弹琴,或长啸赋诗,或探访古寺,自然界的洁净无尘让他得以在烦扰之余宁心静虑,回归自己清净的心性。按照佛教的说法,此时的王维已经从一个有系念的“污染我”也就是“妄我”中解脱出来,而发现了一个无系念的“佛性我”,也就是“真我”,这时的“水”意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净”性: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在这里,各种形态的水与“清月”、“落日”等种种圣洁朗净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本然清净之性幽显。诗人也在物我相对时将自己彻底交付给大自然,一任自心自性的自然流露,享受着清净无染的生命,体验着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的统一,在心性豁然开朗之余获得了一份难得的轻松和愉悦。

事实上,水性之空寂静净表面相分别,在本质上则是相通的,它们共同的指向都是真如,都是本心,都是涅槃超越的大解脱、大自在。在佛教看来,世间万事万物都是虚空不实,但这里的“空”并非绝对的一无所有,“性空”与“假有”又是对立统一的。王维在《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中说:“心舍于有无,眼界于色空,皆幻也,离亦幻也。至人者不舍幻,而过于色空有无之际。”也就是说,只有不否定有无而同时又超越有无,才是“至人”,才是真空。在具备了这种认识以后,人们便不同程度的试图去除因为执着外相而带来的种种缚累,进而用一种宁心静虑的方式来摒除杂念,寂灭纷扰。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既能纯然旁观地看待自然界的云升云起,花开花落,又能有意地发现物性的真如本性,实现自由自在的空性与自然山水的亲密契合,悟得佛理。这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即事而真”,在极动极静的体验中,自性、物性、佛性融合为一,人们由此获得豁然开朗流澈的审美愉悦,实现了对烦恼痛苦的超越,将空寂静净四性统归于真如本心,这便是瓶中之水的本质,便是统摄万物的佛性。

二佛境自在自如——王维山水诗中之云

前面说到,“云”所指向的是缘,缘在佛教理论中包括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等四缘,在这里,我们主要将其理解为所缘缘,即心所攀缘的境界。《禅源诸全集都序》卷二有云:“心不孤生,托境方生;境不自生,由心故现。”具体而言,我们可以由此发现王维山水诗云意象背后所蕴含的各种不同的禅意境界。

(一)淡泊自在境

王维身处大唐盛世,但长期以来的佛禅信仰让他选择了半官半隐的生活方式,正所谓大隐隐于朝,虽说诗人没有出家为僧或是彻底归隐山林,但其“心隐”早已让他身存魏阙却能淡泊名利,移情山水而能与云霞为伴,与空山结缘:

云霞成伴侣,虚白侍衣巾。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诗境远离尘俗,淡泊超然,正与佛教哲学所追求的理想自由的精神境界相契合。佛家主张否定虚幻不实的现实世界,以智慧观照外物,将内心之不执着与外境之纤尘无染进行深层融合,以空观统摄本心。正是这种空观的修持方式,让王维得以摆脱了尘世的种种干扰牵挂,用“心与境寂”的淡然闲观浮云落日,无所谓仕途的纷扰,无所谓生活的烦忧,净化了内心,实现了诗心之淡泊与诗境之淡泊的统一。

有了淡泊的情怀,王维在畅游山林时也就自然少了一分束缚,多了一分自在——“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白云的悠闲、无心而又变幻无穷不仅让诗人感受到了心灵上的安适,更让了他寻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人生无常,何须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俗事所恼?不如栖隐山林,自由自在,与白云同归。

事实上,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正是深受禅宗“一行三昧”禅法的影响。《坛经》有云:“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以“无念无相无住”来解释“一行三昧”,提出要任心自在,不作意于一切妄相妄念,也不作意于一切修持方法。后其弟子神会进一步发挥了这一禅法,提出一旦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之说,相传王维在听闻神会讲此佛法后幡然省悟,方知道不在修,只是不起心而已。由此,我们在王维诗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他对那种起居无时、任运随缘的生活态度的赞赏:“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早秋山中作》)诗人不问世事,不累明时,逍遥享受着松间草屋的悠闲,即便无人作伴,也有白云相陪,这样的禅意境界,若非有着真性情能真解脱者,又怎能达到呢?正如王维自己所说:“心王自在,万有皆如”,“往生极乐性自在”,只有既无“我念”,也无“人念”,保持本然清净的心性,无染无着,无执无待,才能随缘自现,万有皆如,进入佛性之大自在境界。

(二)自由自如境

王维诗中“云”意象所蕴涵的另一种境界便是自由自如境。何谓自如?王维在《与魏居士书》中说道:“孔宣父云:‘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苟身心相离,理事俱如,则何往而不适?”自如即是能出能人,能超能在,无可无不可。不难看出,王维的这段话正是对前文所提到的“无住”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和运用。在王维看来,“无住”既不应该执着于有,也不应该执着于无,修行的关键还是在于心,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保持随缘乘化的人生态度才是觉悟的最高境界。因此,他劝魏居士出来做官,说的不是济国为民,不是施展才情,而是以仕说隐,认为仕隐无异,无须强加分别,宣传的是一种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他的影响随处可见,如《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人此时已深服无住为本的修行禅法,一任生活自然的流淌,兴来即往,不刻意追求世事之理。可见王维之适意自如,行于行处,止于止处,在官场便尽臣子之职,在山林则尽享诗人之乐,云起看云,云落即归,偶遇林叟则相与谈论山间水边之事,又何须在意谈笑的时间呢?这类随性自如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诸如此类,无念无住,清净自如。

总而言之,如果说空寂静净是性的话,那么自在自如就是境。但打得通者,性与境是一回事,即在性时,性即是境;在境时,境即是性。因此,当主体的性处于空寂静净状态时,其境也必定是自在自如的;反过来,当主体的境是自在自如时,其性也必定是空寂静净的。我们在考察王维具体诗文创作时,会发现,在长期的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中,主体的性与境之间有着极为深切而又极为自然的转依互动。一方面,诗人在佛教禅理的启迪下有意要将自己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空寂了本心,净化了自性,以虚空纳万物,由寂静观自然:“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由内而外,以心性的空寂静净,生发出了物境的自在自如。另一方面,王维所偏爱的“清泉”“白云”等意象本身就带有高雅脱俗、冲淡平和的情趣,诗人在对现实生活感到落寞失望之余,当他接触到这些清幽宁静的景物,主客观在瞬间相互契合,自然之美很快便融入到诗人内心深处,使诗人在自如之境中体悟到空寂之性,并将物之性化为我之性,将物之境化为我之境,由自然而悟禅的愉悦也就从中产生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自然界之自在自如的境界在不经意间便影响了诗人的深层自性,由外而内,使其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达到了心性的空寂静净。

由上可见,“性”与“境”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它们是相生相续,互为因果的。所谓“行到水穷处”,即有穷理尽性的意蕴;“坐看云起时”即有随缘任运的意蕴,只有“行到水穷处”,才能真正轻松自在地欣赏云起云落、潮涨潮平;也只有“坐看云起时”,才能真正尽情地享受自己那清寂而又纯净的生命,体悟自性。在这样的互动下,心是那样的自如自在,境是那样的自由灵动,心与物在一种自证自得的融契会通中交流往复,这就是观照,就是参禅的至高至妙之境。

[参考文献]

[1](唐)慧能著,郭鹏校释.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宋)普济著,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唐)王维撰,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胡遂.佛教与晚唐诗[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上一篇:的受助者写的感谢信下一篇:十周年聚会方案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