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活动简讯

2024-05-12

送教上门活动简讯(通用12篇)

篇1:送教上门活动简讯

爱心课堂

情暖人心

为让残疾孩子也能接受义务教育,学校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旨在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益,保证残疾孩子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教育。

为保障“送教”活动取得实效,我校结合“送教”实际情况,开学初制定切实可行的“送教上门”活动计划,抽选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教师作为送教教师;负责“送教”的教师根据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详实记录送教辅导的过程。在送教过程中,学校注重对家长的康复知识培训和对残疾儿童的潜能开发,提高残疾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月28日下午,在观堡小学校长的陪同下,观庄学区主任裴占魁,书记罗万林及送教教师柳振忠到建卡贫困对象非在校残疾儿童赵丽娜家里,开展本月度的第二次送教上门活动。学区领导与学生家长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详细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家长今后对孩子受教育情况的打算;送教教师耐心地同孩子交流,并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保质保量完成送教任务;本次送教还给孩子赠送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桌椅、书包、学具、玩具、鞋子等)。

为了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和延续性,学校还专门建立了“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学生详细情况、学生的成长记录、个别化家庭教育计划、送教上门记录表和图片等资料保留存档。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送教上门工作机制,动员更多的教师参与到送教志愿服务中来,将“送教上门”作为学校一个长期的爱心工程持续开展下去,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多、更方便、更有效、更人性化的上门送教服务。

篇2:送教上门活动简讯

学校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开展了送教上门活动。送教上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我校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学生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下面就送教班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了解学生,制定方案

1、调查研究

学校领导通过走访调查,首先摸清了需要送教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了学生的残疾类型和程度。其次了解了需要送教的家长心理。最后了解了送教上门可能遇到的困难、必须具备的条件和需要的送教人员。于是学校成立了送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的送教工作制度和送教方案,选派了师德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尹小芳教师承担送教上门工作,1人为主,服务对象每月“送教上门”不少于2次,每次送教课时1小时左右。

2、评估学生

学校送教工作根据教育部门的精神指示,送教对象“家庭自愿、定期开展、免费教育”的原则,最终确定了一位送教学生。送教小组在了解了学生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先把送教上门的打算通过电话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然后我们对送教学生入户家访,进行评估。送教老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这些情况都记录在案,为制定送教计划和教学进度方案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3.制定方案

送教的学生袁天翔都是肢体1级残疾,我们就根据学生家长的需求,从学生身体的个体差异中寻找突破口,从学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确定具体的送教内容和训练计划。但在教育方案制定之前,先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可行性也就更强。同时要求家长在场,这样对孩子来说有一个适应过程。同时,家长在旁边进行配合、学习,也便于自己在家中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

二、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克服困难,坚持上门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心的召唤下,尹小芳老师克服了自己路途远、家务忙、压力大、身体不适等困难。全身心融入到送教工作中,坚持每月两次的送教活动。“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我们用爱心抚慰了特殊学生的心灵,让送教学生在运动康复和认知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老师们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邻居和孩子家长为之感动。

2、加强学习,及时充电

为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尹老师不断总结、反思,理论联系实践,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力争送教工作取得多一点的效果。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购买了《让教育属于所有的孩子》、《扶残助学

送教上门》等书籍,补充和更新了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移动课堂的实效性。

3、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我们本着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宗旨,针对“送教上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等方面的训练。教学过程我们不求快,不怕烦,只求有起色、有进步。

4、注重教法,循循善诱

要让残障学生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加大情感的投入,要自始至终表达对学生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肢体残疾的孩子的训练中,我们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N次,反复训练,强化效果。袁天翔同学在教师不厌其烦的重复中一点点进步的。经过一学年送教上门的辅导和训练,送教学生自己学习的信心和家长投入的决心都明显增强。

三、家校携手,取得成效

在我们的辛勤工作下,送教工作保证了质量,既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又鼓励他们重新振作起来,也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进行协调性康复训练,提高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受到家长的欢迎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送教工作平凡而艰辛,但只要是学生们的需要,我们将会义无反顾的把工作持续下去,不断学习、探索,完善送教工作,把它做实做好,切实保障残障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岳阳楼区长动小学

篇3:送教上门活动简讯

接过他的基本材料, 我犯难了。说实话, 我没能从材料上了解到多少具体信息, 不知道他在语言、行为、心理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他知道我去他家做什么吗?会愿意和我接触吗?能听懂我的指令吗?……一连串的问号在我心里打转。唯一能确定的是他的残疾程度是比较重的, 导致无法入学就读。最关键的还是怎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我把这些疑问向主任反应, 主任说他家长反应他对画画比较有兴趣, 于是我们合计着用画来吸引他, 试着训练他的语言能力。

预设好了内容, 我带着疑问、忐忑地上他家去了。他妈妈开门迎接, 我看到一个圆脸的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 想必就是他了。于是, 我和他打招呼, 他显得既兴奋又畏缩怕生, 一直躲在妈妈身后又时不时偷偷望一下, 我走过去拉他的手, 还好他没拒绝, 我心里窃喜。接着拉着他的手试着和他接触, 叫他, 怎么叫都不应。这时我想, 倘若我现在就直接教他东西的话, 他肯定会抵触, 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反而会起反作用。现在要做的是想办法让他不排斥、不怕我, 乐意和我一块儿呆着才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因此接下来, 我并没有要他好好坐着上课, 而是拉着他的手, 让他带我参观他的家, 看看他有些什么宝贝 (玩具) 、让他带我一起玩, 尽量使他觉得我想和他做朋友。慢慢地, 他没那么怯了。在玩的过程中我教他叫我“熊老师”, 开始他不愿意开口, 我就拿起他特别想得到的玩具引导他开口, 后来慢慢也会叫了。离开之前, 我把这次教学活动的想法和家长沟通, 言谈中, 家长说起了孩子的很多情况。每每说及心酸之处都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这对我有所触动, 的确, 家里有这么一个孩子, 当家长的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和痛苦啊!欣慰的是, 家长没有放弃, 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使用各种方法教育他、训练他, 希望孩子能得到一些发展。我去送教, 他们期盼着能使孩子得到更专业的康复训练, 我感到压力山大, 因为自己才疏学浅, 恐怕是要辜负了他们的期望。目前我能做的也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两周之后, 我第二次登门。根据第一次的情况我把这次的教学目标定为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初步认识颜色。这次去他家, 他没那么畏缩, 但还是不能主动叫我, 只是显得好高兴, 拉着我和我说他的朋友叫菲菲、他家了养了乌龟, 乌龟喜欢吃肉等等。这说明我们的关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趁这机会, 我教他认识颜色, 先认识红色, 让他把气球图成红色的, 他很乐意接受, 努力地图着。可很快就显现出注意力缺失儿童只能短暂停留在目标物上的特点, 涂了不到两分钟就失去了兴趣, 转而寻找下一个更有趣的事物, 嚷嚷着要下楼去玩。这时不管是玩游戏、看动画片、还是食物都没能拉回他的注意力了。无奈只能和家长陪他一起下楼去。一到院里他就像脱缰的马儿到处跑, 疯跑了一阵又自顾自地抓蝴蝶、抓毛毛虫。我本来还想就地取材教他树叶的颜色的, 可无论怎么引他都不配合。家长说这孩子就是这样, 一到外面就撒丫子跑, 看见人多的地方就上前凑, 可有一些人总拿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 更有人甚至喝斥。无奈, 这时候做父母的只能把孩子拉回家里呆着。很多的残疾孩子都是类似的遭遇, 导致和人交往障碍程度越来越深。我想, 如果大家别歧视, 给他一个微笑, 这些残障孩子就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篇4:送教上门:忽如一夜春风来

“这是紧张充实的六天、充电加油的六天、友情洋溢的六天、激情奔放的六天、收获快乐的六天。”

“这六天的学习,仿佛又让我回到了学生年代,让我真正享受到了什么是主动的学习,什么是快乐的学习,但这却迟到了20年!”

“这是一场中西教育理念的碰撞,碰撞出的是思维的火花。”

……

上面这些只言片语摘自一些教师的培训日志。

为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广东省教育厅结合与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合作开展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项目,委托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资培训中心,特邀请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职业教育发展学院联合举办“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培训班,先后在韶关市、清远市、中山市、茂名市、珠海市等市开展“送教上门”培训。这项活动如同一缕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南粤职教园地,为职教课堂送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薪火相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初春的回南天,天气阴霾潮湿闷热,让人容易产生困倦。但是,在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楼中,却时时传出欢声笑语,在美丽的校园中飘荡着,弥久不散。

原来,这是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40多名专业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参加了“送教上门”培训课程。很多学员刚一进入教室都有一丝疑问:这真的是在上课讲授知识么?看,教室四周,贴满了奇怪的白纸,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教学工具,有塑料吸管,有冰棒木棍,有五颜六色的彩纸……外教克里斯上课一点也不“安分守己”,课程开始之后,他派给每位学员一张白纸,要学员利用这张白纸折成一架纸飞机,然后在纸飞机上写上自己的愿望。

“当我说开始的时候,请你们将手中写着你们愿望的纸飞机扔出去。然后,每个人捡起一架纸飞机,再根据里面的文字,找到纸飞机的主人,将你手中的纸飞机归还给他。”随着克里斯教授的一声“开始”,40多架纸飞机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高高地飞起来,然后降落在地上,学员争先恐后地将纸飞机捡起,去寻找纸飞机的主人——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当学员全部找回自己的纸飞机平静下来之后,克里斯才道出做这个游戏的意义所在:“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能够让你快速认识原本你可能不认识的对方。这种游戏的方式,能够刺激学生之间互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克里斯如同一个伟大的魔术师般,变换着让人眼花缭乱却极具趣味性和教学意义的游戏方式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每位学员派发一根冰棍木棒,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进行分组;每个组的成员要在白纸上设计本组的LOGO以及名称和组规,还有角色扮演、虚拟情景、案例分析……学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边感受着东西文化的差异,一边拓展了自身的教学技能。

那么,何谓“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接下来的培训课程中,克里斯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具体内容有:一是以学生为本,通过小组和独立的学习活动,探索知识,支持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利用对概念的质疑,刺激学生互动,鼓励学生通过竞争和合作进行学习;三是制作、使用适用职业教育的学习资源,选择有具体学习成果的活动,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四是运用六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方法进行培训:(1)Projects /Independent learning(项目/独立操作法);(2)Simulation(虚拟环境法);(3)Using Models and learning objects in the VET classroom (职业课堂使用模型模具法);(4)Practical activities(实际演练法);(5)Case Studies(案例分析法);(6)Games(游戏法)。

克里斯是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教师。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职业教育发展学院是英国8大“优秀教师培训中心”之一,迄今为止已有60多年历史,在2011年的英国卫报高校专业排名中,职业教育发展学院排名第二,仅次于剑桥大学。由于英国的教育提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以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职业教育发展学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法上有着广泛的经验,在职业教育领域更是起到了“业内领头人”的作用。谈及“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克里斯表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关键点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爱好;通过形成性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培养学生核心就业技能;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独立学习;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活动、资料来激励、帮助和挑战学生;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

对于漂洋过海不辞万里来到中国开展培训活动,克里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的目标是指导大家如何将学生放在你的教学设计的中心位置。请注意,我说的是指导而不是教授。如果我们采取教授的方式来给大家介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就没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相关原则。我希望这一次的培训经历,能够为学员带来灵感,希望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到在本次培训中的策略来提升自己。用中国的一个成语来表达的话,我想应该是薪火相传。”

学生从配角到主角,由被动到主动;教师从控制到指导,由中心到边缘;教学过程从单向到互动,从灌输到体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展现了它独有的魅力和精神内涵。薪火相传,精神不灭,职教课堂需要在这一全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改革中蜕变,在蜕变中成长,在成长中升华。

事实上,今年年初,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资培训中心已经多次举办了英国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送教上门培训班。如前不久,他们冒着严寒,去了韶关和茂名,而这次则是在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以及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同时进行,每到一个地方,都受到了当地学校热烈的欢迎。

古往今来,从中国传统的私塾到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法”占据了半壁江山,已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模式,被国人所普遍接受。然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法”存在很多弊端,如它主张教育的标准、内容以及方法,必须由教师决定。学生很少参与对目标和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掌握书本上和教师头脑中的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口头讲述式。学生则是从书本或教师讲授的事实出发,通过刻板的练习和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教学过程既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不重视知识的习得过程,只强调已有经验的灌输而忽视了学习能力的培养等。这种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发展,不但使学生知识面得不到扩展,而且学习兴趣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

因此,面对来自英国的让人耳目一新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以及“行动导向教学法”,学员普遍都表现出高涨的参与热情。接纳新知,叩问现实,审视自我,此次培训让学员学会用理性的眼光、全新的视角来反思自身的教学,并给予未来更多的期许。

“此次培训受益的不仅仅是我校的40名学员,而是通过这40名教师把所学到的理念与方法、技术与技巧传播开去,让‘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在每一位教师的脑海里根深蒂固,让‘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每一节课堂上开枝散叶。”在培训班开幕式上,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詹红红用了三句和“春风”有关的诗句来表达她对此次培训的思考和期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詹红红表示,希望此次培训能带给教师“惊喜”,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技巧,启发课程改革思路,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认真领会和体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深刻内涵,并运用到课程教学之中,让教师从课堂的主角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从课堂的配角中参与进来,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中职专业课的课堂也能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刘苑在培训日志中这样写道:“在知识与信息技术迅猛更新的21世纪,终身学习是通行证。作为职教人,我们一直在努力摸索、探究,披荆斩棘,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如一缕缕春风,清醒了我们的头脑,我们贪婪地呼吸着。我们需要更新,我们渴望充电。而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润泽了每一位教师期盼的心。”

实际上,广东职业教育“送教上门”培训活动,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展,主要由广东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师资培训中心承担。一直以来,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送教上门”活动,学员的培训费用,由省教育厅全部或部分支付。对于这项活动的成效 ,该中心主任白燕用数字作了说明:“10多年来,为粤东地区培训了23所职业院校,共2806人次;粤西地区培训了44所职业院校,共3332人次;粤北地区培训了24所职业院校,共1314人次;珠三角地区49所职业院校,共5194人次,一共送教学校140所,参训人数达12646人次。”

多年来,“送教上门”培训队伍,已经走过了许多地方: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到粤北最边远的乳源瑶族自治县,粤西的湛江市、茂名市,粤东的汕尾市、汕头市……这些地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见证着他们的付出,记录着他们的艰苦。“专家们冒着严寒或者酷热跋山涉水送教上门,经受着舟车劳顿、旅途困倦,但是一旦进入课堂,他们却神采奕奕,激情飞扬,不忘使命,践行梦想:使我省众多默默耕耘于职教园地的一线教师、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教师能够接受到当前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教学法培训。”白燕说道。

春雨绵绵,木棉花红遍枝头,“送教上门”活动如同春风,继续在南粤大地吹送着种子,飞扬着希望。这不仅仅是学员们回炉充电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提升课堂教学技巧、拓展职业生涯的良好契机,也是广大职教学生改变被动听讲、积极参与新课堂、享受快乐学习的新一页。送教上门,在南粤职教园地播下春的种子,焕发夏的繁盛,期待秋的收获。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篇5:共同体送教下乡活动简讯

携手相扶路远行

——贠张逸夫小学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送教活动侧记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为落实贠张逸夫小学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2018-2019学年工作计划,切实发挥核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10月17日上午、19日上午,贠张逸夫小学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董红侠、刘萍两位老师分别走进贠张逸夫小学秦东校区、蔺店镇红花店小学,为老师及孩子们送上了精彩纷呈的语文、英语课。

10月17日上午,董红侠老师为秦东校区的师生们展示的是《钓鱼的启示》一课。本节课,董老师能直接从学生学习的难点出发,以“我”获得的启示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感悟,注重德育素养的培养,并联系学生自身,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升华。

10月19日上午,刘萍老师为红花店小学的师生们带来的是一节六年级英语《In The Living Room》。课堂教学中,刘老师以3P教学为依托,大胆地进行了课堂内容的拓展练习,并能够以启发式思维以及多样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同时,贠张逸夫小学支教教师田玲玲老师也分享了一节五年级英语课《What Do They Look Like?》。田老师的英语课堂能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挖掘身边的生活素材,以学生的家庭为例,进行多方面,更深度地拓展应用,达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上课结束后,所有听课教师进行了分享交流,大家积极踊跃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思想的火花也在一次次碰撞中绽放出绚丽的色彩。随后,蔺店镇中心校教研室党老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党老师深切表示:此次送教交流活动,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次有关课堂教学探究的文化大餐,老师们应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相互帮扶,共同成长!

金秋十月硕果丰,携手相扶路远行!我们一路相伴,我们风雨兼程!

篇6:送教上门送教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组“送教上门”风雪无阻,从未间断。坚持每月送教上门2次,通过数字的书写、手指表示、方位的区分等内容,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发展.现将送教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全面评估,制定方案

本学期接到送教工作后,我们对每一个送教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做出了送教方案实施送教。

二、具体做法是:

1、电话沟通,赢得信任。

我先把送教上门的安排通过电话告诉家长,先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根据这些情况我安排每个孩子的送教时间,和下一步需要深入评估的内容,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评估对象,找准教学方向。

在了解了学生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对送教对象逐一送教上门。评估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通过从各领域的角度来分析,为每个孩子制定送教计划和实施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和方向。

3、制定可行性方案

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后,我们立刻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课程,采取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使教育效果更强。

4、收获

一个学期的学期教学下来,学生能用手指表示简单的数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区分简单的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性格也变得开朗了,笑容多了。

篇7:送教上门反思

送教上门我们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了,在送教的过程中我有很多的感悟,面对这些孩子,他们没有接受正常的教育,各方能力相对较差,通过一段时间的送教工作,我发现他们在动作模仿能力方面表现的较弱,因此,每次给他们训练我都会注重孩子的动作模仿,我会特别关注,不仅让孩子多观察,注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多寻找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动作。如;拍手、双手上举,只是让生去模仿,或是老师辅助动作,该生却很难模仿完成,可是换种方法来做,效果就会不同。训练中对孩子的鼓励是必不可少的,鼓励的方法是:在训练的过程孩子表现得好,我就给他们奖励,如击掌,让孩子来拍老师的手,孩子得到鼓励的同时也体验了举手的动作技能。双手侧平举;我会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动作技能,“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在游戏中,学生会两手拉其她小朋友的手,这样侧平举的动作就会得到体验与学习。经过这段时间的送交上门,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有的孩子也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和老师做游戏,配合老师的训练了,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有了很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所以在今后的训练中要把模仿能力训练建立在游戏活动中,这样能够逐渐培养孩子们的模仿能力。

省 新 中 心 小 学

送 教 上 门 反 思

篇8:送教上门总结

今年,我校接到省厅领导下发的《关于全省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试点工作的通知》之时,立即成立了“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特别安排课程,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时间进行“送教上门”活动,决定用我们的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夏天时头顶烈日、冬天时冒着寒冷,为的是能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从学校到特殊儿童家的路上留下了我们汗水与艰辛,然而我们为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并存,我们的付出换来了残疾儿童点滴的进步,迎来了他们家长的笑颜。

作为送教上门的教师,我们的工作平凡而艰辛,但我们为自己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自豪,因为孩子的生活习惯上、动作发展都有了点滴的进步。同时我们的送教与家长取得了互动,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正努力地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了孩子是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了被人关怀的温暖,所以送教虽苦,我们却很乐意。常言道,只有无微不至地浇灌与培育,苗儿才会茁壮的成长.我们努力着,我们也收获着。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从以下四点做起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特教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特教送教上门服务队,由党、团员教师组成,明确职责,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讲实效”为目标,以“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为具体要求,用心做好特教事业。现在我们的教师对特教工作意识以认识为抓手,大家都转变特殊教育观念,统一认识,能本着一颗爱心和奉献的精神。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只有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综合素养。因此,我们特教服务队的老师们在平时都会经常看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有关特殊教育的理论文章;在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明确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送教上门的这些特殊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都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我们教师特别是随班就读孩子的任课班主任,还有送教上门的一线老师们,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时刻注意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用真诚的爱去打动和感染他们。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多表扬他们;缺乏自信心时,多鼓励他们;他们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亲切,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四、积极参与,热情服务

我校老师的辅导对象韩志成是一级智障儿童,我们就根据孩子的症状制定相应的教育训练计划,要让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

我们老师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她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我认真备课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帮助智障儿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手把手教学,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智障儿童的进步是缓慢的。然而在送教时,每当她取得点滴进步,“你真行!”“你真棒!”几乎成为了我校送教上门老师的“口头禅”。

我们本着“一个都不能放弃”的教育理念,进行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我们学校的特殊教育志愿者老师们进行送教上门。家长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非常开心。老师们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利用自己学科教学的优势,进行扎实有效的送教上门指导工作。

篇9:送教上门计划

送教上门教育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及《残疾人教育条例》的相关规定,为了让每一位重度残疾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再学校领导的大力部署下,日前,我校正式启动了“送教上门”活动。本学期我们班主要针对由于父母没有时间送学生入校的罗传玺同学开展了四次送教上门服务。

在整个送教服务中,我特意为学生准备了学习、生活用品和相关学习资料。还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身体、生活状况,手把手传授知识,并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康复训练的方法。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及能力情况,我对她制定了如下教育康复计划: 数学

1、比高矮

2、区分1和许多

3、比多少

4、找规律。

5、认识三角形。语文

1、衣服

2、秋天到了

3、树叶落了

4、识字:一二三

5、生活适应:

1、学习叠袜子

2、学习扫地

3、如何擦柜子

4、学习叠夏季的衣服

5、学习拖地

“送教上门”,带去的应该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残疾儿童家庭关心和温暖。希望通过这四次的送教上门授课服务方式,不仅对学生进行的知识的传授,还加深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增进了彼此的关系,建立了更为紧密信任的感情。能更好的帮助学生今后独立、自主参与生活,融入社会服务。

篇10:送教上门教学反思

2021年9月7日,今天是本学期第一次送教。本次送教内容主要是测试评估,再向家长了解学生暑假期间各方面表现情况。成功之处: 蒋弘逸和他的家长认真回答老师测试评估的各种问题,蒋弘逸很配合各种测试,评估基本完成。不足之处:通过交流,蒋弘逸假期很少外出活动,几乎每天在家看电视,家长也不够重视,我们针对这个情况对家长和孩子作了大量思想。

教师: 2109班班主任郭美珍

2021年9月7日

班主任向家长了解蒋弘逸近期情况及做评估测试

栗木镇初级中学蒋弘逸送教上门教学反思

2021年9月23日,今天是本学期第二次送教。本次送教内容主要是接着完成上次的测试评估,再向家长了解学生近期各方面表现情况及教会蒋弘逸学会分享。成功之处: 蒋弘逸和他的爷爷认真回答老师测试评估的各种问题,蒋弘逸很配合各种测试,评估基本完成。不足之处:通过交流,蒋弘逸平时还是没有外出活动,每天在家看电视,家长还是不够重视,我们针对这个情况再次对家长作了大量思想。希望家长多让孩子出去活动。

教师: 2109班班主任郭美珍

2021年9月23日

蒋弘逸向廖婷老师分享喜爱的美食

郭美珍老师对蒋弘逸做评估测试

栗木镇初级中学蒋弘逸送教上门教学反思

2021年10月11日,今天是本学期第三次送教。本次送教内容主要是接着完成上次的测试评估,再教蒋弘逸学会一些基本动作。成功之处: 蒋弘逸和他的爷爷认真回答老师测试评估的各种问题,评估基本完成,蒋弘逸很配合老师学习各种基本动作。

教师: 2109班班主任郭美珍

2021年10月11日

冯珂阳老师教蒋弘逸做基本动作

篇11:送教上门,工作随笔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今年,浮梁县特殊教育学校承担起了“送教上门”的重任。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教育局的重视下,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已步入正轨,在这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特殊儿童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确定对象,精心准备

我校遵循家庭自愿、送教上门、免费教育的原则,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入户家访,核实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了28名“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这28位特殊儿童都是重度残疾。为了肩负起责任,履行义务,学校成立了“送教上门”工作小组,“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列入学校学籍统一管理。确定了送教上门的对象后,接下来就是对每一个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做出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与家长沟通,了解服务对象情况

送交对象由于从没有接受过教育,各方面发展相当迟缓,通过一般的交流,观察甚至评估不能全面地了解其情况。我校先把送教上门的打算告诉家长,及时与家长取得了互动,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了她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社会的关注。送教老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

2.指定送教方案

我校和送教老师在充分了解送交对象现状,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后,立刻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具体送教时间由学校、送教老师与该对象的家长协商而定。所定的送教时间相对稳定,基本上是家长也在场,这样对孩子来说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家长可以在旁边进行配合、学习,以便自己在家中也能用相同的方法对孩子训练,增加孩子训练的频率。

二、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送教上门,从未间断

爱心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在“爱与责任”的召唤下,送教教师克服自己年龄大,路途远,家务繁忙;克服心理压力;克服严寒酷暑;全身心融入了这份崇高的事业,落实对下一代“关心于心,关爱与行”的实际行动,坚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送教活动。“送教上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用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让残疾儿童在智力、肢体活动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周围的邻居、孩子的家长所感动。

2.注重教法,循循善诱

送教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也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但是让这些智障儿童在认知、感知等方面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送教教师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3.指导家长参与,增强训练效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送教教师还非常注意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康复训练,疏导家长的羞愧心理,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参与日常的家庭活动。

篇12: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教导处安排了一次送教上门工作。作为送教老师们,我们决定用我们的爱心来抚慰特殊孩童的心灵,用我们的专业为家庭引领正确的教育方向。

从学校到特殊儿童家的路上留下了我们汗水与艰辛,然而我们为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的耕耘与收获并存,我们的付出换来了残疾儿童点滴的进步,迎来了他们家长的笑颜。作为送教上门的教师,我们的工作平凡而艰辛,但我们为自己能做好这项工作而感到自豪,因为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肢体协调能力都有了点滴的进步。同时我们的送教与家长取得了互动,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我们正努力地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了孩子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了被人关怀的温暖,所以送教虽苦,我们却很乐意。常言道,只有无微不至地浇灌与培育,苗儿才会茁壮的成长。我们努力着,我们也收获着。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从以下四点做起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

作为我校第16组的送教上门服务队,送教前小组内开会,明确职责,以“新理念、善管理、求合作、讲实效”为目标,以“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为具体要求,用心做好特教事业。现在我们大家都转变特殊教育观念,统一认识,本着一颗爱心和奉献的精神,努力做好送教上门工作。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只有加强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综合素养。因此,我们特教服务队的老师们在平时都会经常看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有关特殊教育的理论文章;在自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认识,明确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送教上门的这些特殊的孩子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他们都有着心理发展的需求,有着与人交流享受友情关爱的需要。送教上门的一线老师们,把这些孩子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时刻注意这些孩子的健康发展,用真诚的爱去打动和感染他们。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多表扬他们;缺乏自信心时,多鼓励他们;他们能真切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四、积极参与,热情服务

我们老师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送教前,我们认真备课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目标定位于:从生活实际出发,帮助智障儿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教学过程不求快,只求对象有进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送教上门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重复多次,反复演示,手把手教学,直到孩子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智障儿童的进步是缓慢的。然而在送教时,每当她取得点滴进步,“你真行!”“你真棒!”几乎成为了我校送教上门老师的“口头禅”.我们本着“一个都不能放弃”的教育理念,进行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家长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非常开心。老师们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利用自己学科教学的优势,进行扎实有效的送教上门指导工作。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早日让这些孩子快乐起来,奔向美好的明天。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二)我是今年刚进的新老师,对于送教上门工作我也是所知不多,更谈不上什么经验,在刚接到要参与下乡送教的工作时,我的心情是忐忑的,慢慢的,我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开始了前期工作准备。首先拨打了送教对象家长的电话,基本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同时确定送教时间,好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当我们到达送教对象的家中,家长殷切热情的招呼和孩子的笑容冲淡了我的忐忑不安,我的送教对象是一个11岁的小男孩,三级精神障碍,爱说话,不怕生人,同时有破坏性行为。了解基本情况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帮孩子上一节课,由于孩子已经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且曾经短期在本校就读过,所以我为他准备了数数和辨别颜色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都比较配合老师,但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且在数数的过程中反应迟钝,在刚开始的频频错误之后,慢慢地都能通过雪花片来计算正确,整堂课以孩子的笑容结束。

通过这次的送教上门,让我看到了特殊孩子的孤独,也看到的这些孩子家长的无奈与悲伤,虽然我们作为特殊教育老师,但是也无法做到满足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的教育需要,我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些家长们带去专业的康复教学理念,引领她们为孩子进行家庭康复。

我们也会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量,走向专业化成长之路,为这些孩子 为这些家庭带去更加专业的康复理念,希望这些孩子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绽放笑容,迎着阳光奔跑。

文/郭珊妹 编辑/邹涛

送教上门工作总结

(三)把课堂开到学生家里去 把关爱送到学生心里去

法库县爱心学校 贾 丽

哪里有残疾儿童,哪里就有爱心的凝聚。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始送教上门工作,我和张老师一组担当起四名重度残疾学生的送教上门工作。我们在爱的路上,肩负着责任,全心全意为残障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宗旨,深入学生家庭,为不能入学的四名重度残疾孩子康复和学习服务。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经过半学期的送教上门工作,我组“送教上门”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点经验,其中的点点滴滴都饱含着我们对孩子们的一片爱心,饱含着我们对特殊教育的付出与努力。一学期来,我组“送教上门”风雪无阻,从未间断。通过在认知、艺术、肢体等方面的康复,让孩子们在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学期送教110次,330课时,照片800多张,录像资料300余份,记录了每节课的教学片断,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现就我在本学期的送教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 全面评估,制定方案

本学期接到送教工作后,我们对每一个送教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做出了送教方案实施送教。具体做法是:

1、电话沟通,赢得信任。

我先把送教上门的安排通过电话告诉家长,先与家长取得互动,赢得他们的支持,把温暖的阳光送进他们的心坎里,让他们体验到温暖和社会的关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所了解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孩子的病因、发病的情况、治疗情况、作息安排、与孩子惯用的沟通方式、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脾气、性格等,根据这些情况我安排每个孩子的送教时间,和下一步需要深入评估的内容,为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2、评估对象,找准教学方向。

在了解了学生的大致情况后,我们对送教对象逐一送教上门,前两次课我们对四个孩子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通过从各领域的角度来分析,为每个孩子制定送教计划和实施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和方向。

3.制定可行性方案

在充分了解送教对象现状后,我们立刻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开设康复训练、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特色发展等课程,采取适合每个孩子的教学方法,同时让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训练中,使教育效果更强。

二 持之以恒,送教到位

1、细心安排,克服困难。

送教上门培训会上,李科长告诫我们送教路上要有爱心、有责任和担当,我想这是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必备的精神食粮。送教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由于我负责四个孩子,白天上下午都要去学生家里上课,所以我把备课、沟通等工作安排在每天早晚。每天晚上与司机和家长联系好第二天的行程,然后根据学生最近教学内容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细微的调整,备好第二天的6节课的教学内容。每天早上出发前一个小时,我把当天上课的内容提前预案,制作课件,下载音视频,()整理教具,照相录像设备等。出发后,出租车可以说就是我和张老师的会议室,每次往返需要一个小时。去的路上,我们俩就当天的教学内容进行交流,研究上课时的重难点。下课后我俩坐上车就开始探讨今天上课学生学习康复效果,研究下一步计划。学生家里是我们的教室,床边、炕上、沙发旁我们俩互相配合,保证每节课的质量。

这学期下了三场大雪,每天都走在冰雪路面上,出租车不知打滑多少次,有一次险些与电动车相撞出了车祸。孩子家长看到我们都非常意外说:“这么大的雪天也来啦,路滑不滑?好不好走?”.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时,我们没有任何康复器材,我们的身体就是孩子康复的支架。这四个孩子是所有送教上门孩子中残疾最重的,全身瘫痪或四肢软弱无力,上课时需要我们蹲着讲、站着练、弯着说,抱着坐……如田凯洋脑瘫躺在炕上身体没有一点运动能力,全部靠老师的力量来完成训练。我就让孩子的脚蹬我们的腹部做下肢的屈伸和身体向前的运动,上肢的伸展我俩要不断的弯腰来回做,后来张老师累的腰脱犯了,腰疼的不知多少次站不起来。如邓明阳四肢无力冬天只能坐在炕上几乎一动不动,我们讲课时只能扭着身子坐在炕边,不知腿压麻了多少次,我们都坚持咬牙挺着讲!肖天贺脑积水全身瘫痪身体又胖,有时做下肢康复时摸一手尿,我们经常帮助他妈妈给他换纸尿裤,穿衣服提裤子。我们认真的工作精神、耐心的工作态度、细心的工作方式,无不使孩子家长和周围邻居感动,学生家长每次都坚持要把我们送到大门外,一直目送着车走远,周围邻居见到我们也都热情打招呼,让我的心暖暖的,我知道这是他们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2、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研究的书。送教的4个孩子4个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关注差异,注重实效,精心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从教育与康复、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结合音乐、美术、情绪矫正等相关内容,进行送教上门康复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快,不求多,只求不间断,有起色、有进步。

其实对于中重度残疾孩子来说,要让他们的水平有所提高是相当困难的。需要我们教师极富爱心和耐心,注重教法,循循善诱,同时重视情感的投入,自始至终表达对孩子的信任,以自己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学生的情绪,表扬、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我能行”的信心。例如邓明阳同学,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加之身体原因,有时自虐。见到他时几乎一直低着头,问什么不爱回答,或者说“不知道”,康复训练也不配合。我和张老师每次去都要跟他进行情感沟通,有时说的真的口干舌燥,让我几次落泪几次无奈。于是我和张老师反复研究办法,教学中我逐渐加入语文朗诵、励志故事情感类的内容,使他慢慢的打开心扉,孩子的奶奶高兴地说:“孩子以前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炕上或轮椅上,见到谁都面无表情。现在有了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他变了,偶尔笑了,愿意和家长沟通了,也更愿意配合老师做些训练了”.如田凯洋(我们称他大洋)重度脑瘫孩子,康复训练中,我们将动作分解,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N次,反复训练强化,不厌其烦,虽然他没有语言,我们依然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宝宝一样,给他抚摸,洗脸,穿袜子与他讲话。我们发现大洋只对个别音乐有反应,张老师就下载了大量各种音乐,我俩一个给做训练,一个调试音乐与他交流,经过反复的观察研究,终于找到了大洋需要的音乐类型。他的爷爷非常高兴,直向我们请教。大洋也就在我们不厌其烦的重复中一点点进步了,我们也有了些许的欣慰。经过半年送教上门的辅导和训练,这四个孩子都有了进步,“你能行!”“你真棒!”“加油!”也成为了我送教上门教学的“口头禅”.为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工作之余我也不断总结、反思,我购买了有关的书籍,查阅了大量资料学习北京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送教上门工作经验。在学校借阅了许多书籍不断加强学习,补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认识和送教课堂的实效性,力争送教工作取得多一点的效果。

上一篇:餐饮营业员考核工资核算标准下一篇:大一新生对大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