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活动总结

2024-05-21

送教活动总结(共10篇)

篇1:送教活动总结

马山县2017年中小学校(学前组)县级教师培训团

队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2017年12月6-15日,我们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学前组一、二组严格按照根据马山县教育局下发的《关于举办马山县2017年中小学校“校本研修”大操练暨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培送教下乡活动的通知》(马师培〔2017〕28号)(下称《通知》)的精神,以及《马山县中小学校“校本研修”大操练实施指南》(下称《指南》)的要求,独立承担了我县学前教育校本研修大操练暨县级教师培训团队送教下乡活动任务,在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具体领导、研修基地幼儿园的积极配合以及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为期两周的“送教下乡”活动圆满结束了,现将具体做法、成效、问题与建议总结如下:

做法

一、思想认识上体现“重”。

为了团队成员在思想上有统一的认识,我们在11月21日晚上召开团队全体成员会议,认真领会《通知》精神和《指南》要求,尤其对《指南》中的“三个阶段、六个关键、二个成果”进行细致地解读,使每位成员对活动的目的、主题、流程等要求熟读于心,内化成行。有了统一的认识,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增强了团队战斗的凝聚力,确保有序、高效地完成送教下乡活动的任务。

做法二:分工安排上体现“精”。

精挑每一场的授课教师和主要点评专家,负责专业引领,执教教师的执教水平和点评专家的现场教学诊断能力是教研活动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遴选执教经验丰富的教师和资历深厚的点评专家尤其重要。本次活动共有6个专场、6个执教老师、涉及三个年龄阶段和五大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我们剖析了每个成员的技能特长后,对两组的成员重新组合,确保每一组成员的专业能力相对均衡,最终遴选出黄艳舞、蒙亮、潘丽玫、黄梦华等老师承担本次执教的任务,选定陆小妹、潘喜善两位教师主要点评专家。这几位执教教师均是多次承担县级以上公开课的任务和经验,并在县级、市级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上获奖,教学技能娴熟、经验丰富,对幼儿园集体教学设计 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思路和指导策略。点评专家是我县学前教育专家库成员和区示范幼儿园主管业务的副园长担任,她们曾多次被教育主管部门、继教网、中国教师研修网等聘任为“国培计划”“区培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培训专家,她们专业强、资历深,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流程掌控较好。

做法三:过程中体现“细”。

根据《通知》精神和《指南》要求,按照“统一部署、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有条不紊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本次送教下乡活动的主要内容应该是送“研”下乡,我们更多的是给基地幼儿园展示一次完整的专题教研系列活动(备课——磨课——上课——评课),为了能完整展示各个环节的形式与内容,我们团队成员分成了4个活动小组,分别是:执教组(活动执教的备课、上课、助教、教具制作等)、事务组(行政对接、研讨主题、听评课技能培训等)、宣传组(横幅、照相、摄像、简报等)、文案组(资料整理、活动记录等),以此来提高团队办事的效率和发挥引领作用。

成效一:活动成果体现“实”。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我们主要以围绕“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主题,安排了集体磨课12场,模拟教学和实景教学观摩各12节,评课活动6场。形成了6个集体教学活动案例成果,分别是小班语言活动:小动物回家(故事)、中班社会活动:一起玩真好(社会交往)、中班艺术活动:我的朋友在哪里(节奏)、大班体育游戏:板鞋乐(动作发展)、小班科学活动:配对(数学认知)、中班体育游戏:快乐岛(动作发展)。每一活动案例均由来自一线教师的精心准备、认真备课、集体磨课的成果,案例教材分析取角高、教育价值挖掘深、目标预期较准、材料准备简便、教学法新颖、流程设计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本领域或者是本学科的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成果在农村幼儿园中推广具有简约性、模式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成效二:教师成长体现“显”。

专题教研活动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个体,更需要建构一个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本次活动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为研讨主题、同课异构为研讨方法、教师个人备课——专家指导——模拟上课——集体磨课——实景上课——集体评课——专家点评的研讨流程,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上向教师们呈现了一次完整的教师独立备课、集体磨课评课、专家现场点评的教研活动,执教老师做到备课时有思考、磨课后有消化、上课后有反思、评课后有质疑与认同,经过一系列的打磨与反思活动,执教教师对集体教学活动特有计划性、目标性、系统性、组织性、指导性等特点有了更新的认识,知道需要组织活动之前事先加以规划,将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预演的过程,预测活动中会出现一百种的可能并能有相应的预案,她们的执教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每一场次组长都提醒每一位教师都带着任务去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言行表现、猜测教师在活动设计意图和指导策略、思考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指导的有效性,从多方面提高了教师的对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和指导能力,掌握了四字法(“看”记、听、想、记、)听课技巧。对于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来说,无论你有什么领域特长、处于什么年龄阶段和专业层次,无论你是执教老师、专家团队成员还是基地幼儿园的老师,收获与成长都是非常明显的。

成效三:研讨过程体现“活”。

研讨是教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好机会,它有利于我们把新的教育观念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并物化成自己适宜的教育行为,及时应用到工作中去实践,又能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使观念与行为之间不断转换,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本次活动意旨在于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能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在每一次备课、听课、磨课之后,都安排了研讨时间,组织教师们围绕“幼儿园集体教学设计与指导”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研讨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教师们潜 思默想,交流碰撞,反思表达,既是吸收,又是内化,更有提升。为了让老师们在研讨活动中做到看得见、听得进、想得到、记得牢的“活”要求,组长在每次研讨前对每一个参加活动的老师,根据角色不同、分工不同、观测点不同、能力不同等情况提出不同的“活”要求,比如:执教者上课前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拿出具体的问题出来和大家分析;集体磨课前,教师对教案要细读、细想、摆出自己的见解;听课时做到“看”一个场景、“听”一句提问、“想”一个问题、“记”录某一个环节等等,因此,大家在参与活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观测点,看到不同的问题,也会有相应的“活”的建议。这样,在讨论时,就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活”的分享与探究。这样的研修学习,彰显了教研活动的主题“活”、分工“活”、话题“活”、建议“活”的特点。到活动最后环节,组长还针对同课异构的两个案例从教材分析、目标预设、活动准备、重难点提炼、流程设计、过程指导等方面进行横向诊断和点评,对大家讨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在进行整理提升,使老师们在课堂驾驭、活动组织、教材挖掘、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等能力得到磨炼,真正学有所获。

问题一:专业技能体现“软”,团队的引领和执行力出现“软肋和短板”。

一是团队成员中出现资格、专业、教龄、职称仍有不合格的“软肋”。我们团队成员一共有16人,虽均是马山县516人才培养对象,但是在资格、专业、教龄、职称仍有不合格的情况。其中:1人未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5人不是学前教育专业,2人未达到5年教龄、6人未评职称。在开展备课、磨课、评课时发现,个人无法独立设计活动、多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无法用专业的理论来进行诊断,因此也不能有效的进行听评活动。因为这部分人员占的比重较大,对整个团队的引领作用发挥影响较大。

二是团队成员中出现教学基本功不扎实、技能不娴熟的“短板”。本次活动是展示教研活动流程,但是集体教学活动是本次研讨的核心环节,教师对活动的设计、过程的指导等要求是很高的,这样才有研讨的价值,提高研讨的效率。本次执教老师中有个别青年教师是非专 业、教龄短,在活动设计的教材分析、目标的预设上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在上什么内容,活动最基本的、需要完成的基本目标都不知道,教学效果更是不尽人意,有的连教案的基本结构和书写规范都不会,活动设计环节也是颠三倒四,在磨课的时候大家提的建议也认同,但是短时间无法消化,到了实景上课,就变得无话可说或者还是照着之前的思路走,指导过程看似氛围活跃实是所有活动都没有指向目标,导致整个送教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不是短期内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教学实践的摸索、历练和积累慢慢地夯实,而这正是非专业教师和青年教师所缺乏的。

问题二:送教过程体现“短”,教师的内化和实践上容易出现“冷却”。

历时短,教师内化较难是本次活动的感受之一。本次活动中,团队的活动历时20天左右,基地活动是大概7天左右,虽然说在活动的时候大家思想上有统一、思维上有碰撞、做法上有认同,但是因为时间历时太短,很多想法都是一闪而过,没有能做到举一反

三、慢慢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回去在教学实践中还是会遇到问题,没能立即探讨解决,问题又搁浅了,感觉开展活动的时候是一阵热风吹过来,活动结束也就冷下来了,形成的成果没能及时指导推广,下次再去开展活动的时候,还是重复之前的问题,送教下乡的意义和价值就没能更大化体现了。

建议一:搭建针对性较强的队伍建设平台。走出去学、请进来引、送下去练。

建议二:建立有效性较久的送教下乡机制。团队引领、基地辐射、乡村覆盖。

篇2:送教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农村孩子也能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日前,我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此次活动由教导主任亲自带队,带着李敏、周春光两位教师,5月22日来到双庙子小学,上了一节数学课、一节英语课。效果非常好,课后,做课教师教师与听课教师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通过学习、交流,听课教师普遍感到开课教师在教材处理、课堂驾驭等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因而收益匪浅。尤其双庙子五年级班主任是心新来的特岗教师,收获颇丰。

送什么的问题。如果仅把送教下乡活动理解为让城镇学校的一节优秀课到乡村薄弱学校去演示一遍、并想以此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话,那就送教下乡活动的根本目的来说,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这种杯水车薪的行为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的。所以,我认为有效的送教下乡活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和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对于教育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向这些学校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是指文化知识,更包括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善于与人共事的合作精神;教育的目标也将不再是为了学生传承知识,而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无疑对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这种社会发展的潮流,为了培养21世纪有用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使教育理念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强大内驱力。

2、送教学经验。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得来的一种知识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淀,是教师的宝贵财富。从我区目前一些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上比较薄弱的学校情况看,它们所最缺少的,也不是教学硬件上的投入,牵制学校前进的,恰恰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而这种水平的不高,也不单纯是教师自身的学历不高和素质不好,而是教学经验的匮乏。他们也在钻研教材,但最后不得要领;他们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终不够科学;他们甚至付出了比城镇学校教师更多的劳动,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乡的活动中,向他们传递一些先进的数学课教学经验,对于提高薄弱学校教师在数学课教学方面的整体教学水平,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学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乡活动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看作是一种理性的、抽象的行为,那么教学方法的传递应该是感性和具体的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学方法是否先进、得当,将直接关系到教书育人的质量。所以,教学方法的传递是送教下乡活动中的重头戏。执教老师要借用课堂这个载体,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直面听课教师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听课教师从听课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3:送教活动总结

在上午的会议上, 安新县教育局局长王伟林,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功勋人物、全国县区教育专委会会长、《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主编姚文俊先后致词。王伟林局长向全国县区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武琼颁发了“安新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总顾问”聘书。随后,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人民政府督学、安阳市第十届政协副主席金耀林作了《漫谈殷都特色的“主体多元·立体育人”教改实验》的专家报告;中国十大策划精英、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教育策划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县区教育专委会副会长、中国教育策划学术研究会秘书长刘佳瑞作了《让学校拥有属于自己的味道——学校主题文化创建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报告。

在下午的名师送教活动语文专场, 武琼老师执教了小学语文习作课, 安新小学语文教师徐丽娟执教了观摩课《巨人的花园》, 最后武琼老师作了专家点评。在名师送教活动数学专场, 河南省骨干教师、安阳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安阳市殷都区名师、安阳幸福小学青年教师导师杨馥琴老师执教了小学数学展示课《圆》, 安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王雪春执教了观摩课《小数除法》, 全国县区教育专委会主体多元教育活动中心副主任、安阳市首批中小学名校长、安阳市殷都区“主体多元·立体育人”课改专家组成员、安阳市殷都实验小学校长赵验军作了专家点评。

篇4:提高送教下乡活动的实效

1.设立门槛,择优选人。送教是否成功,第一要素是选择合适的送教人选。为保证送教工作的常态化、有效性,我们确定了送教人员的门槛标准,专门建立了送教教师的人才库。送教人员由幼教系统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及获得省、市赛课一、二等奖的教师组成,对送教人员的工作单位、教学情况、教学特长、历次送教情况逐一进行登记,把好送教人员的筛选关。根据送教主题和各人的特长确定每一次的送教人选,确保送教人员年龄结构有梯度,经验能力有互补,教学风格有差异。尽量不在一个单位重复选择送教人员,也不在短期内重复安排同一教师送教,以免影响幼儿园的正常工作。同时,我们将送教下乡情况作为职称评定、晋升、评优的依据,并纳入到年度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履行示范引领任务情况的考核,强化送教人员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送教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针对实际,按需送教。送教下乡活动中,来听课的是广大的农村幼儿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送教内容时要从农村幼儿园实际出发,面对农村幼师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教活动。一是订单式送教,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征集到的需要送教的课题落实到每个送教者,要求他们根据确定的内容备课,实施“点菜”送教,送农村幼儿教师急需的、喜欢听的课。二是专题性送教。我省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配送的电子白板分到各镇幼儿园后,教师普遍反映不会用,我们就组织教师专题送教到各幼儿园,既有电子白板运用的实际操作学习,也有教学示范活动,帮助农村教师解决难题、困惑。三是引领式送教。为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我们及时组织专家送教到农村幼儿园,既有理论讲座,又有现场活动的展示分析,引领农村幼儿教师学习、领会、落实《指南》精神。

3.以质为本,优化活动。送教下乡活动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帮助农村幼儿教师开阔眼界,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实施保教活动的水平。在送教内容确定以后,我们组织送教者精心备课,反复研磨,在活动质量上狠下功夫。对已获奖的成熟优质课,我们要求执教者根据农村师生的实际情况再次备课,进行二次改编,如降低教学难度,改进教育手段,用实物、图片代替多媒体教学,让教学活动返璞归真、走向自然,使农村教师在分享优质资源的同时感到学得上、用得着。对点题的送教活动,要求送教者所在的幼儿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做到一人送教,全园参与,和送教者一起备课,反复研磨,保证活动质量。同时,我们还要求送教者充分了解送教幼儿园的实情,积极应对突发情况,适时调整送教策略。如有位送教老师原先准备的送教课为大班音乐活动“买菜”,但到了送教的幼儿园,发现该园晨间活动已经选用了这个音乐,孩子们都会唱,怎么办呢?正在大家焦急的时候,送教老师说“那我就顺势上第二课时吧”,她从容应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给孩子们上了一节歌曲仿编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5: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一、 明确分工,协同教研,提高了活动的效率。本次活动有四十八位专家组成员参与,分十六个小组,中学八大组,小学八大组,由八位进修学校或教育局领导带领,每组四位同志,除带队领导外,有一人为送教上课的名师、有一位评课的专家和一位专题报告的专家共同组成。按照统一的安排,规定好送教的时间与学校,我们每到一学校,先听被送教学校老师提供的一节公开课,然后由送教的名师专家上一节公开课,大休息后由参与听课的所有老师共同组织召开评课工作教研会,听取大家对所上课程的评价并由名师工作室专家进行总结点评,最后由专家团队的一位专家做一个专题报告。这样的安排,时间紧凑,效率较高,交流充分,有助于一线教师与专家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 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本次活动我们组被安排到田桥中学、小涧中学、坛城中学、范集中学、许疃中学和板桥中学六所城北的学校,他们的办学水平和成绩质量都高于城南片区的学校,因此使我有机会去了解这些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等,汲取他们的优点,相互学习与借鉴,通过交流座谈,建立友谊,加深了解,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同时在送教过程中,我还先后听了十多节优质的课堂教学,参与了六场教研会,从中学到许多先进的课堂教育理念及方法,让我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也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获益匪浅。

三、 反思总结,观察思考,提升了自身的水平。本次活动我在我们组是负责专题报告的。为了能让我的报告既有新意,又有高度,既有专家风范,又能很接地气,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总结反思,将几十年来累积的工作经验和对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及学习来的新理论进行了整合,厘清了思路,先后撰写四场报告内容,做了六个PPT,从农村教育基础设置的改善讲到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从老师的专业素养讲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从教育理念的更新讲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从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讲到寄宿制管理,从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讲到做一个幸福优秀的教育工作,从观念讲到方法,从行动讲到心态,总之,我努力向被送教学校的老师传达一种声音,那就是要爱岗敬业,要不断学习,要更新理念,要勇于改革,要关于思考,要幸福从教。

篇6: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1、组建团队

以历年送教骨干教师团队为基础,以省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首选,市级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为补充,在县市推荐的基础上,初步选定3名省学科带头人、5名省级教学能手和3名市级教学能手为送教示范课老师,选聘临渭区教研室物理教研员董炳文老师为示范课点评专家,负责示范课的组织、指导、检查验收以及研讨互动活动。

2、明确要求

一是及时召开送教活动动员大会,清楚送教的指导思想、培训思路和工作要求。

二是召开物理学科送教教师培训会,提出送教教师每人准备两节示范课,打造一节精品课的要求。

三是做课教师要完成示范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按时上交并接受指导。

3、精心准备

一是三天内完成示范课设计的教案和说课稿交董老师审核指导;

二是要求在各自学校学科组研讨并实践,打造精品课;

三是提前一天到达做课地点,做好做课县市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关工作的协调:实验器材、复印教材以及教学课件的试用,同时还要做好示范课教学前的最后研讨:教师逐个把自己要上课的设计思想、问题探究过程、知识传授方法、教学过程组织等进行交流研讨,接受其他教师的指导,以使课更能体现示范性,体现教师和教学特色。

二、认真实践、规范示范、积极做好学科引领工作

1、认真对待,把每一节送教课都作出特色

在送教的24节课中,不管是重复课还是新授课,教师都能认真对待,精心上课,把每一次课堂教学都作为一次新的探索,凸显新的亮点。

2、自备器材,做好实验

做课老师能自己充分准备好分组实验器材,不辞劳苦,带到做课学校,认真细致做好课堂教学分组实验。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深入体现新课程理念

俗话说,教无定法,从示范的24节课来看,虽然风格迥异,但是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新课程理念也在示范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这11位教师的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体现着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任务型教学、情景探究等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于知识传授来说或迁移或自然生成,绝不是灌输,大都使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理解、难点的把握很有效果。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学习技能技巧,思维能力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发展。

4、创设情境,精心做好导课示范

刘宏延老师送给学生的礼物—手影,党纳老师二战飞行员抓子弹,周红波、李锋波的图片引入等从开课就为学生们创设出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霍西玮老师、雷晓敏老师、李乐朋老师一节课都面带笑容,能很好的运用肢体语言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孙锋老师、贾月波老师能够在教学中设计好的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探究中学习,真正体现除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马小艳老师、李峰波老师虽是新手,教学基本功扎实,他们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让我们看到新生代的能力。亮点不胜枚举。

5、注重新课程理念,落实课堂教学效果

在24节送教课上,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的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都是围绕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来进行的,老师的眼中不再只是盯着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不再只是关注通过一节课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老师们更多是关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进了多少,一切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都在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6、全方位做好示范,最大限度地做好学科引领工作

一是在送教的`形式上做好示范。体现在送教团队的精神风貌上、活动的组织安排上,四节示范课、说课、互动研讨交流、专家点评、学科讲座。说课的环节和展示本身就带有示范性,评课的过程也值得学习,讲座的交流更是方法的启示。

二是在送教的内容上做好示范。示范课的类型、示范课中教师的风格、教师的教学特色、个性的教学设计、创新的导课、和谐的分组学习、评价的方法、听课的指导以及学科讲座中探索物理学科教学的开放性思想,等都对受训教师起到内在的示范性。

三、积极互动、客观点评、充分发挥教学研讨的作用

在交流研讨环节,示范课教师首先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然后是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由于教师们在课堂上认真听了、仔细记了,结合自身教学深刻进行了反思,所以互动交流积极、热烈,教师们能从不同角度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有的说亮点、有的说改进意见,有的年轻教师请教课堂教学的处理方式,有的说收获等等,结果总显得物理研讨时间不够。

董老师在点评环节从总的情况、亮点、改进建议三个方面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进行了客观评说,使我们的作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能学习到评课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四、学科讲座、突出主题、让评价引领教师实现开放性课堂教学

学科讲座依据四节示范课,结合送教总的安排,把握课堂教学评价核心,以一节课教师“听什么,怎么评”为引子,打开话题,具体交流了“如何设计物理课堂教学评价、物理课堂的教师评价观、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物理课堂学习、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评价策略”四个内容的话题,重点阐释了物理学科教学“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评价策略”,有理论、有实例,深入浅出,教师受益匪浅,受到听课教师好评。

篇7: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一、初高中的同课异构研讨

本次同课异构课分手在韶关市仁化实验中学(初中)和韶关仁化中学(高中)进行,讲课的内容及讲课支配如下表:

郭建瑞先生在设计《接受作用》时,对课本进行了处置惩罚,由本来教参中设计的两个课时改成一个课时完成。环抱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条件这个重难点,郭先生设计了多个环节来进行突破:第一个环节是通过挂图来进行观图阐发条件,第二个环节是通过对烧苗现象的阐发巩固条件,第三环节通过糖拌番茄再考察同学对这个知识点的控制环境。在问题的设计方面,郭先生一针见血,然则层层递进,例如,通过察观到水少了的现象,设问水去哪里了?如何来说明这种现象?郭先生应用了多种教授教化手段,例如挂图、实验察观、小组互助等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也培养学生了的察观才能、阐发问题的才能、阅读才能、表达才能。

叶秀球先生通过让学生回首《接受作用》第一课时的内容进入第二课时的讲授,本课时的重点是无机盐的接受和对植物生长的紧张性。叶先生主要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和理解无机盐对植物的紧张性,并结合仁化县是种植县的实际,让学生明白学好本节课对本身生活和将来工作的紧张性。叶先生扎实的语言驾驭才能和讲堂掌控才能值得我们学习。

邓彩霞先生的通过板书教授教化目标,使教授教化目标异常明确,并牢牢环抱本节课的教授教化目标展开教授教化。邓先生对每个紧张知识点都设计了问题串,而且问题的设计异常相符当地学生的思维程度,既能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又很好引导学生从不合角度阐发教授教化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和表达才能。邓先生的语言精练,板书异常工致有层次,可以观出教授教化基础功异常扎实。

梁晓敏先生在本节《种群数量变更温习课》中,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一是落实讲义的知识,赞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观点、条件、特点与实例,突破此中“λ”“K值”等相关观点的理解与利用等难点。二是实现知识的前后联系,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包括诞生率、死亡率、进化、生物防治等跨章节跨模块的知识,梁先生借助知识回首或演习讲评赞助学生加以整合。三是侧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才能、答题规范性,进步学生的解题才能、语言表达才能。通过讲练结合,进步学生的解题才能,实时关注、反馈学生在答题历程中呈现的问题并实时矫正、点拨;通过强化学生对曲线图的阐发,及曲线中横纵坐标的树立,进步学生的曲线阐发才能;通过“开仗车”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小先生”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进步学生语言表达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四是将模型建构的措施在学习中加以利用,由于本节课涉及模型建构的知识点,因此在讲堂上要体现出模型建构的措施,并加以利用。通过将模型建构的措施与实验探究步骤进行比较,明确两种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进而应用模型建构的措施进行酵母菌种群数量变更的阐发,并借助板书上构建的观点图进一步阐明模型建构可以机动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

纵看这些课,尽管课的内容不合,但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授课先生们的风度,并且有很多值得我们学员学习的地方,如教授教化目标如何突出、教授教化重难点如何突破、如何做到教授教化思路清晰、如何培养学生的才能等。

二、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本次送教下乡运动除了进行了同课异构外,我们还举办了多个不合内容的专题讲座,而专题理论讲座是集中办理教师教导教授教化思想看念的紧张形式。我们在本次运动中开展了以下的专题研讨和经验交流:

杨计明教研员的讲座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教师专业成长偏向、道路,二是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教授教化设计。杨先生觉得教授教化设计应以学生为本,设计可以从学生的介入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方面斟酌;另外,还得斟酌教授教化设计的“时空看”和“质能看”,即要给予学生成长科学思维的光阴、给予学生成长科学探究的空间、给予学生形成生命看念的物质、给予学生加强社会责任的能量等。

梁志荣教研员针对韶关初中实验的开展实际环境,觉得在新中考下教师首先要看重生物实验教授教化,因为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的紧张构成部分;其次,积极做好初中生物学实验教授教化的筹备工作,根据课标,明确考试内容,并且尽早盘点本校现有的实验器材是否足以满足教授教化,如果不敷,尽快上报学校要求学校购买,而且作为生物教师必须纯熟控制每一个实验的操作技能;第三,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地开展生物实验教授教化,可以采取分类整合、螺旋推进、用好资源、减负增效等策略。

郑曙烁先生从微课制作、整合课例、资源库扶植、自制教具模型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如何进行中学生物教授教化资源与信息技巧整合。此中郑先生谈到,目前市场上的教具陈腐,很难找到适合好用的教具,他想到应用3D打印机设计教具,并且考试测验做了一些教具,后果很好。这让人印象深刻,值得考试测验和推广。

梁剑章先生注意介绍了科组校本课程研发和课题引领与配合发展。此中科组校本课程研发的思路是学科角逐与校本课程研发并进,培养教师和学生的立异精神以及学科素养,一是通过社团、选修、学科角逐,培养立异精神,拓宽学生的生物学视野,二是通过校内一系列的角逐培养学生的思维,如高一寒假的讲义重点插图创意临摹比赛,高二的知识网络构建、高三的生物思维导图比赛等。

篇8:送教活动总结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内容难度过大, 学生缺乏参与热情。教师设计课堂活动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 兴趣及认知水平的活动。否则学生会出现畏惧心理, 而使活动成为老师表演的独角戏。

例一:本次“送教下乡“我上的是八下unit7的阅读课, 主要话题是礼仪。主要内容为礼仪的重要性及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并运用本单元的主要句型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sth.?Could you please (not) do sth.?对不文明现象提出意见。一开始我展示了许多有趣的图片来教学本课新单词, 学生很有热情, 学得较轻松。但好景不长, 紧接着我为了让学生关注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设计了一个对比中西方礼仪规则的活动。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bout etiquett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学生一下子懵了, 个个低着头, 生怕被提问。只有个别学生在下面低声说shake hands, hug, kiss等词汇。这个活动设计的想法不错, 但难度过高。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想到很多, 更何况还要用英语表达。如果把活动设计成Read these etiquette rules, are they Chinese or western?就能降低难度,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不同的礼仪知识, 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活动要求过杂, 指令不清, 可操作性不强, 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可太贪心, 一下子要求达到多种目标,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目标, 并给学生明确的任务, 清楚的指令, 这样才能达到预设的效果。

例二:还是以我“送教下乡“的课为例来证明此观点。在一系列教学活动后, 学生开始接触课文, 我当初设计的是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with it in a low voice, try to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因为本课生词较多, 进入课文前已花了很多时间, 为了节约时间, 我要求学生同时完成这些任务, 以便后面有更多时间来拓展课文内容。殊不知这是一大败笔, 学生对于这么多要求, 不知去完成哪样, 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把该要求分解成两步就能达到目标了。First listen to the tape, find the answer to one question;then read it in a low voice and try to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other questions.

3.课堂活动为活动而活动, 缺乏教学有效性。在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后, 不少教师往往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 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这种课堂教学活动看起来花哨热闹, 却可能出现只有活动、没有语言的现象, 而且许多课堂活动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 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例三:我曾经观摩过一节公开课, 内容是八上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该老师在教学了一些单词和如何制作一杯奶昔的简单步骤后, 便拿出了准备好的果汁机, 各种水果, 牛奶及刀盘等工具, 现场演示了制作过程, 再由学生上去操作, 最后把做好的奶昔分给同学和听课的老师享用。整个活动热闹非凡, 耗时半节课, 学生很感兴趣, 纷纷要求动手, 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语言训练很少, 此活动的设计没有多大意义, 让人感觉兴师动众, 却效果甚微。

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 坚持面向未来, 立足课堂, 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可以从“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三个方面进行预设。所以教学目标是否有效是一堂成功的课, 一次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

2.活动设计时要注重开放性

要想使英语课堂真正“活”起来,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来展示。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 要多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这样的语言教学才更有生命力, 才能使英语真正走近学生生活, 引导他们用英语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

3.活动设计力求多样化

一位成功的教师总能很好地驾驭课堂活动,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活动好比万花筒, 根据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学生, 教师可设计出多种不同的形式。就组织形式而言, 可以是个体活动、结对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等;就活动形式而言, 可以是采访、调查、小组讨论, 集体辩论等。

篇9:送教活动总结

一、多措并举,加强“送教下乡”教学管理

“送教下乡”是一种全新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它把优质的涉农专业教育资源输送给农民,把学校办在农民的家门口,把实践課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场。这种办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校办学模式,其教学管理更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经验。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

1首先要制定“送教下乡”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学校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认真制定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严格规范教学管理,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2编制“送教下乡”教学管理文件汇编。为了进一步规范“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结合“送教下乡”教学模式和青年农民的特点,要编制学分制实施办法、教学点管理办法、课堂教学管理规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教学条件保障实施意见、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意见、考试管理办法、教学档案管理规定、班主任管理办法、专任老师管理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学习考核办法、学生课堂学习出勤管理规定、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办法,有力地规范“送教下乡”教学管理工作。

二、创新办学模式,符合农民特点,提高教学质量

在农民家门口为农民讲课与在校学生不同,它要求所开设的课程:一要与农民生产相关,二要紧贴农时,不影响农民正常农业生产,脱离二者就不能得到农民真心拥护,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我院从这一情况出发积级做到了:

1实际需要决定专业设置。学校专门派出教师到各教学点进行调研,根据区域产业特点确定开设专业,由当地生产习性和农时确定授课计划,保证课程符合农民需要。确保送到农民家门口的教育老百姓喜欢听,用得上。

2农时决定讲课内容。学校的课程安排都是根据农时决定的,到什么时候讲什么课,使教学进度与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相结合。农民不用出家门、不耽误干活就能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一年之际在于春,比如春季是通化地区水稻育苗的重要季节,怎样加搞好春季水稻育苗技术工作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步骤,也是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这时老师就着重讲解怎样精选良种,怎样选种晒种、药剂浸种、适温催芽等处理环节。怎样加强秧田管理,怎样采用控播期、控播量、控水、控徒长和防治病虫害的“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苗齐苗全。这时主要以进入田间实践、教师辅导为主,学员要完成相应的作业和实践课题并上交记录和报告。

三、质量提升,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经过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一定能够提高我院送教下乡教学质量。广大农民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致富门路,解决生产问题,提高生产效益,达到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通过学习,各地涌现出一批靠科技知识提高产量、提高效益的致富带头人。通过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农民解决了许多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促进了种、养专业户之间的技术交流。学员在一起学习的同时,经常交流各自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实现了共同提高、互利双赢。

篇10: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按照区教育局的安排,“送教下乡”4位教师于2014年10月16来我校送教下乡。按照我校的安排,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听课,并结合听课情况在课后进行及时研讨,听课教师对这四节课感触极大,收获颇深,研讨气氛热烈浓厚,每位教师都谈了自己的收获,并写出体会,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本次来我校送教的四名教师,涉及到英语、政治、化学、地理四个学科,主要形式是送教教师上课为主,课上送教教师精彩示范引领,课后听课教师交流互动,送课教师针对困惑的问题,做了具体的指导、热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为教师充电。

通过送教活动,我们的教师积累了许多上课的教学经验,有利于自身专业化的成长。送教下乡活动为我们学校送来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改信息、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共同提高。

上一篇:2016年黔东南州中考(语文)真题下一篇:教师德育工作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