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病虫害防治

2024-05-08

农业病虫害防治(共8篇)

篇1:农业病虫害防治

小麦散黑穗病

大小麦散黑穗病不但症状和发病规律相同,并且病原菌形态相似,只是两种病的病原菌种类不同,不能相互侵染;担子菌亚门黑粉菌属的真菌引起的病害;系统性侵染病害。

症状:花序被破坏,只剩穗轴,初期穗外面包一层灰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不久薄膜破裂,黑粉飞散,剩下穗轴。病株较矮,穗小畸形,抽穗早

病原: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黑粉菌属 小麦:小麦散黑粉菌 大麦:裸黑粉菌

发病规律:花器侵入,单循环,系统性病害

大、小麦散黑穗病,初侵染来源为携带病菌菌丝的种子

种子检验方法:分离培养检验法 整胚检验法 试植检验法 化学染色检验法 荧光检验

防治:大小麦黑穗病的关键在于消灭潜藏在种子胚部的菌丝体。温水浸种:(1)变温浸种(2)冷浸日晒(3)恒温浸种(4)冷沸温汤浸种

石灰水处理:(1)石灰水浸种(2)石灰水冷浸日晒 药剂浸种:(1)萎锈灵浸种;(2)苯莱特浸种 药剂拌种、闷种:(1)萎锈灵闷种;(2)多菌灵闷种 小麦腥黑穗病

由腥黑粉菌属腥黑粉病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原:网腥--冬孢子表皮有网纹;危害小麦和黑麦;我国南北发生

光腥--冬孢子表皮光滑无网纹;危害小麦;北方发生多

矮星--冬孢子外有无色或淡色的胶质鞘;危害小麦、大麦、黑 麦、及禾本科杂草,我国尚未发现。

症状:小麦腥黑穗病:颖片完整、略张开,籽粒成菌瘿 小麦矮腥黑穗病(检疫性病害)

分蘖数增多,植株矮化,麦芒向外开张,病穗肥大,有鱼腥味,菌瘿略小,近球形。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检疫性病害)

为害小麦子粒,造成减产并严重减低面粉品质。若3%,加工后的面粉有腥臭味,若5%受侵染,面粉就不能食用。病株外形无异常,仅部分麦穗发病。病穗较短,小穗减少,仅部分子粒受害。病子粒多沿腹沟形成疱斑状孢子堆,部分种皮和胚乳被破坏,严重的大部分成为黑粉腔,胚未受害的,仍可萌发。病穗有鱼腥味,但较淡。病原:担子菌亚门 冬孢菌纲 黑粉菌目 腥黑粉菌属 发病规律:花器侵入,单循环、系统性病害

初侵染来源:主要有种子、土壤、粪肥、病残体带菌,依病害种类而不同。

种子发芽时,越冬后的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担子上产生担孢子,担孢子萌发产生侵染丝,由幼芽鞘侵入,菌丝到达生长点,随寄主组织分化和生长在寄主体内扩展,进入穗部,在子房内破坏组织,菌丝大量生长,菌丝老熟后形成冬孢子堆。

病菌能否侵染寄主,主要与寄主幼芽鞘的长度和环境条件有关。

从幼芽鞘侵入的病害,环境条件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温、湿度。凡是有利于出苗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就可以显著地减轻这类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小麦腥黑穗病在许多地区主要是以种子传病为主;用无病种子或处理种子是防病的主要措施。

1、加强检疫 小麦矮腥黑穗病和印度腥黑穗病是我国的进境检疫对象,应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传人我国。

2、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和使用无病种子

3、加强栽培管理 播种前要作好整地和保墒工作,适期晚播,播种不宜过深。

4、种子处理 :温水浸种 冷浸日晒 石灰水处理 药剂拌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药剂闷种5粪肥和土壤处理

小麦锈病: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小麦条锈病

条锈病是我国发生最为严重的一种小麦气传局部性病害

危害:小麦锈病是局部性病害,但造成的危害则是全株性的,病菌侵入后,对植株的影响表现在:减少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减弱,夺去寄主营养,降低酶的活性;呼吸作用加强,蒸腾量增加;植株体内的物质转移率改变锈菌侵入后,干物质向籽粒内转移率增大,很少到根内,因而根系发育不好,生长迟缓,吸收能力减弱,易倒伏,降低了抗逆力,叶片提早枯黄,穗粒数、千粒重都下降。病原:为条形柄锈菌

条锈病:越夏:小麦条锈病是一种低温病害,不耐高温,因此越夏便

成为条锈病侵染循环中的关键环节。夏季最热一旬平均气温超过22~23℃,条锈菌便不能越夏。

越冬:冬季当气温降至1—2℃时,条锈病便停止发展。病菌以侵入叶组织的菌丝体休止越冬。只要受侵叶片未被冻死,病菌即可度过寒冬。条锈菌能否越冬的临界温度为最冷月平均气温-6~-7℃,但麦田若有积雪覆盖,即使气温低于-10℃仍能安全越冬。以常年气候而言,我国条锈菌越冬的地理北限为,东起山东德州,经河北石家庄、山西介休,西至陕西黄陵一线。该线以北越冬率很低,以南则每年均可越冬,且越冬率较高。

春季流行:小麦条锈菌越冬之后,早春旬均气温上升到2—3℃,旬最高气温上升到2—9℃时,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开始复苏产孢。此时若遇春雨和结露,越冬病叶产生的孢子就能侵染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使症状向上部和周围叶片扩展,引起春季流行。小麦叶锈病

小麦叶锈菌以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环,其越夏和越冬的地区均较广。

叶锈病是分布最广、世界发生最普遍的一种小麦低温病害。全孢型转主寄生

病原:为小麦隐匿柄锈菌 小麦秆锈病

在我国秆锈菌只能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上完成侵染循环。病原:为禾柄锈菌

秆锈菌夏孢子不耐寒冷,在我国北方广大麦区不能安全越冬。主要越冬区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局部地区,次要越冬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这些地区冬季最冷月的月均温可达10℃左右,小麦可持续生长,秆锈菌可持续不断侵染危害。

发病条件:小麦品种的抗锈性 :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者大面积栽培的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是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环境条件 :主要是雨水和结露。

栽培管理措施 :如耕作、播期、密度、水肥管理和收获方式等对麦田小气候、植株抗病性和锈病发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防治:1.种植抗病品种及其合理布局2.农业防治:调整播期 灌水和排水 合理、均匀施肥 消灭自生麦苗3.药剂防治 药剂拌种 叶面喷药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

症状:苗期种子根、地下茎受害变黑腐烂,部分次生根受害也渐变黑,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分布。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有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病原:禾顶囊壳 病菌的匍匐菌丝粗壮,粟褐色,有隔。老化菌丝多呈锐角分枝,分枝处主枝与侧枝各形成一隔膜,呈现“∧”形。子囊壳黑色,球形或梨形,顶部有一稍弯的颈。子囊无色,棍棒状,子

囊孢子无色,线状稍弯曲,有3~8个模隔膜。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初白色,后变灰色和黑色,气生菌丝灰色,短而密集。菌落边缘的菌丝有反卷现象,菌落中有疏密不等的菌丝束。

侵染循环: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传播: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也可传播病害。

病害自然衰退现象:即是指全蚀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一般认为与土壤中的颉颃微生物有关。

发病条件:耕作措施:连作 病重。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的通气性,能减轻发病。

营养条件:主要营养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但营养元素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土壤缺氮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能明显减轻发病是非常明确的。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减轻发病,减少白穗,保产作用明显。钙等其他营养元素对病害也有一定的影响。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发病。黏重土壤,病害较轻。偏碱性土壤发病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

品种抗病性: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种,小麦属和大麦属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仅在感病程度上有差异。

检验方法:

1、分离培养检验法:检验夹杂病组织,乳酚油透明后镜检有无小麦全蚀病菌丝体,再分离培养根据菌落特征鉴定。培养基:PDA 材料消毒 培养性状 培养体鉴定

2、田间检验与防治:控制病害传播基础上,保护无病区、控制消灭零星病区,老病区以耐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保护无病区 合理轮作平衡施肥 生物防治 药剂防治

保护无病区:1.认真普查、严格检疫、保护无病区

2.种子处理:温水浸种:52-54 ℃温水浸种10分钟 药剂浸种:50%多菌灵、甲基拖布津,干种子量1‰浸种20分钟。轻病区:以调整播期为主,结合农业防治 要求:适当晚播5-7天

农业防治:重病区:抗耐病品种为主,结合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1.选用耐病品种2.农业防治:合理轮作:与非禾本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根系发育3.药剂防治:播种期拌种,苗期喷药:小麦齐苗后和返青期喷茎基部4.生物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

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

病原:致病疫霉 在自然条件下,晚疫病菌在世界大多地区都不产生有性态,只有在原产地墨西哥一带,病叶中经常产生大量卵孢子。侵染循环:初侵染: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病株茎、叶上的菌丝体及孢子囊都不能在田间越冬。中心病株的形成 ;传播 :病菌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侵入与发病;再侵染

发病条件:气候条件:此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气候条件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极为密切的关

品种抗病性:马铃薯的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异。防治:防治策略是选育抗病品种,种植无病种薯,消灭中心病株,结合病情预报全面喷药保护。具体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 马铃薯病毒病

症状:普通花叶病:叶片易见黄绿相间的轻花叶。

重花叶病:顶部叶片产生斑驳花叶或枯斑,后叶片两面都可形成明显的黑色坏死斑,并可由叶脉坏死蔓延到叶柄、主茎,形成褐色条斑,使叶片坏死干枯,植株萎蔫。

皱缩花叶病:病株矮化,叶片小而严重皱缩,花叶症严重,叶尖向下弯曲,叶脉和叶柄及茎上有黑褐色坏死斑,病组织变脆。为害严重时,叶片严重皱缩,自下而上枯死,顶部叶片可见斑驳。卷叶病:典型的症状是叶缘向上弯曲,病重时成圆筒状。

纺锤块茎病:受害植株分枝少而直立,叶片上举,小而脆,常卷曲。节间缩短,块茎变小变长,两端渐尖呈纺锤形。

病原: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潜隐花叶病毒(PVS)、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毒(PVM)、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PSTV)、马铃薯A病毒(PVA)、马铃薯古巴花叶病毒(PAMV)等。马铃薯黄矮病毒(PYDV)为我国对外检疫对象。

侵染循环:初侵染来源主要是带毒种薯。

普通花叶病:带毒种薯。在田间主要通过病株、带毒农具、人手、衣服等与健株接触摩擦及蝗虫取食等扩大再侵染。

重花叶病:带毒种薯,可借汁液摩擦传染,在自然界主要是由桃蚜等多种蚜虫传染。皱缩花叶病:带毒种薯

卷叶病:带毒种薯,蚜虫传染,汁液接触不能传染;

纺锤块茎病:主要是机械传播,可经切刀和嫁接传染;咀嚼式口器昆虫如马铃署甲虫也可传毒;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还未被证实。发病条件:温度:高温是病毒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条件。种薯带毒率:病害发生的轻重与种薯带毒率关系密切。蚜虫:在田间有带毒植株情况下,蚜虫发生的迟早和数量与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轻重成正相。品种抗病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不同品种对不同病毒抗性差异也很显著,一般很少有兼抗多种病毒的品种,免疫和高抗品种很少。检验:萌芽检验法 生物学鉴定 血清学反应检验法 化学染色检验法

防治:防治策略应以采用无毒种薯为主,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及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措

具体方法:建立繁殖无毒种薯制度,生产和采用无毒种薯 选用抗病良种

夏播和两季作留种 药剂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 热处理 马铃薯环腐病

病原:密执安棒形杆菌环腐亚种

侵染循环:病菌在种薯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在盛放种薯的容器上长期成活,成为薯块感染的一个来源。靠切刀传播,据试验切一刀病薯可传染24~28个健薯。经伤口侵入 土壤不能传病

收获期是此病的重要传播时期,病薯和健薯可以接触传染。检验方法:肉眼检验法 化学染色检验法 血清学检验法 荧光检验法 分离培养检验法

防治: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建立无病留种基地繁育无病种薯可与脱毒生产体系相结合。

选用健薯,汰除病薯 培育和选用抗病品种 栽培管理 提倡小种薯作种,避免切刀传染,如用切块播种,应进行切刀消毒。谷子白发病

症状:芽腐、灰背、枪头、白发、看谷老(刺猬头)

病原:禾生指梗霉,病菌为活体营养生物,孢囊梗从寄主气孔伸出,无隔膜,梗基部较窄细,越向顶端越宽粗,顶部分枝2、3度,分枝顶端生2~5个小梗,每个小梗顶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囊椭圆或倒卵圆形,无色透明,顶端有乳突,胞壁平滑,条件适宜时孢子囊萌发形成游动孢子,每个孢子囊产生3~7个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外壁光滑,黄褐色,与残留的藏卵器相连。卵孢子须经生理后熟期方可萌发。卵孢子萌发适温18~20℃,最低10℃,最高35℃。还能侵染玉米、黍、狗尾草、大狗尾草等。

侵染循环:初侵染来源:田间病组织破裂时卵孢子散落于土壤中使土壤带菌;用病株喂牲口或沤肥使粪肥带菌;病健株一起脱粒时谷粒表面沾染卵孢子使种子表面带菌。其中土壤带菌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卵孢子可借风传播到100米的地块,造成污染。从幼芽、胚芽鞘、幼根表皮侵入。谷芽长度2cm以下时最易受侵染。再侵染问题 发病条件:连作与轮作、品种抗病性、播种 检验方法:洗涤检验法、萌芽检验法、田间检验法

防治:防治策略应采取种子和土壤处理为主,农业防治为辅,并结合选用抗病品种。

篇2:农业病虫害防治

一、深入田间地头,摸清病情虫情

县农委农技人员在6月1—5日对全县粮食和蔬菜作物进行了病虫害调查,全县粮食作物类病虫害发生以稻飞虱为主,一般田块为1800—3000头/百丛,高的达7000头/百丛;蔬菜作物以霜霉病、角斑病、炭疽病、蓟马、潜叶蝇、晚疫病、绵疫病发生为主。为了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县农委及时向所有镇、街发布了农作物病虫情报及防治技术资料,要求各镇、街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宣传,将病虫害防控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

二、强化技术指导

6月4日,针对当前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县农委庚即成立技术小组分片指导全县各镇、街的防治工作。技术小组成员由农技中心、植保站、执法大队、蔬菜办、经作站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小组一是要调查了解辖区内主要粮食作物和主要蔬菜品种病虫发生及危害情况,以及各镇街工作和农户防治情况;二要指导各镇街农技人员识病辩虫,掌握必要的防治方法;三要对广大农户进行直接的宣传和指导。

三、加大宣传力度,全民动员采取防控措施

6月5日以来,县技术指导小组走访了全县28个镇街,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上万人次,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田边示范拍查等方式把病虫害防治方法尽可能地传到广大农户中。同时,指导小组对各镇街也提出了防治要求:一是要在农药经销店张贴防治方法,积极与农药经营户协调联系,推荐经营户及时调供高效低毒农药及药械,并把防治信息宣传给广大农户;二是要做好虫情、病情的监测,及时向县农委反馈信息;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尽可能做到家喻户晓;四是建议有条件的村社,统一时间、统一药品进行防治。

篇3:农业病虫害防治

1 农业病虫害防治所面临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是服务“三农”发展,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农业病虫害防治仍是农业科学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强调防治技术的科学化、防治手段现代。目前, 我国基层农业病虫害防治形势依旧严峻, 面临病虫害防治指导难、科技服务“缺位”、技术服务手段单一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1.1 防治指导工作难度大, 防治指导“捉襟见肘”

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科学而系统的工作, 强调技术到位、人员到位, 能够对虫害疫情有充分了解、研判, 更好地指导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但目前, 农业病虫害防治面临防治指导工作难以全面铺展的窘境。一方面, 随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反季节蔬菜、新品种等的种植, 对病虫害防治有了更高要求, 但由于基层防治工作不到位, 防治宣传、技术未能充分落实到农户, 以至于农户在病虫害防治中处于被动局面;另一方面, 农业生产规模化,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农业种植在种植方式、种植时间上的日益复杂, 导致地区病虫害疫情的复杂性, 防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1.2 科技服务“缺位”严重, 存在经费不足等问题

科技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更是服务“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 我国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偏低, 缺乏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首先,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落实不到位, 技术服务无法满足农户农业种植的需求;其次, 基层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病虫害防治技术不到位[2]。特别是在防治技术的宣传等方面, 宣传力度不足、技术保障不到位;最后, 防治工作存在经费不足问题, 导致防治工作缺乏基本的保障。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的推广方面, 防治经费的不足, 往往会造成新技术难以落到实处, 影响地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1.3 农药“滥、乱”突出, 存在严重的病虫抗性问题

农药“滥、乱”问题, 在农村农业之中日益突出, 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当前, 农户在追求产量时, 盲目地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进而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 形成恶性循环。据调查, 我国有近56%的农户对农业的安全使用缺乏应有的认识, 使用农业的种类、次数增加, 一季蔬菜平均用药次数超过20次。因此, 在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病虫害防治技术往往与实际之间存在不匹配性, 难以满足实际病虫害的防治需求。此外, 农业技术推广缺乏科学宣传, 以至于农户在种植中存在盲区, 凭经验式的种植方式非但无法获得好的收成, 反而会因滥用、乱用农药, 形成恶性循环。

2 基于农业信息化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优化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难以满足基层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如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农业病虫防治信息系统, 对于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成效、扩大宣传力度,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笔者看来, 基于农业信息化的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得到较好的优化, 依托病虫害防治网络信息系统, 适应并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3]。也就是说, 要构建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系统, 为农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适应并满足于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2.1 构建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体系的必要性

农业现代化的“现代”属性, 体现在依托网络性技术, 构建网络信息系统, 为农业技术推广创设新的路径。传统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短板, 防治指导盲区大、落实不到位。因此, 构建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系统, 在信息服务上有了新的途径。首先, 通过网络系统平台, 扩大农业技术的宣传与推广。通过通俗易懂的动画、漫画, 强化基层农户对新技术的理解与应用, 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的有效性;其次, 依托网络信息系统, 实现信息资源汇总、共享, 为农户提供实时的信息资讯, 以及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提高病虫害防治的主动性、全面性;最后, 建立专家服务板块, 通过专家的技术指导、在线解答, 提高农业技术服务质量, 搭建新的服务机制, 解决当前农业技术服务的不足, 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4]。

2.2 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系统的作用

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系统的实现, 能够优化传统的技术指导工作, 通过新的、便捷的平台, 提高农业技术服务质量, 满足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第一, 网络系统平台的开放性, 为农业技术推广搭建了平台, 使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 通过相关技术的宣传、法律知识的讲解, 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 并有效应用于实际的生产之中。第二, 依托网络全面开展病虫害防治培训工作, 通过专题培训的开展, 提高农户的综合防治技术, 满足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需求。第三, 依托网络扩大对农户的生态环境的认识, 提高农业无公害生产的意思。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指导, 逐步转变农户滥用、乱用农药的问题。因此, 网络系统的实现, 对于实现农业病虫害防治科学化, 具有重要意义。

2.3 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系统的实现措施

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系统的实现, 涉及诸多方面的工作。农业病虫害防治信息的数字网络化是一个过程, 强调有效落实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实现病虫害防治资料的媒体化。通过计算机软件对资料信息进行重新演绎, 更全面、更直观地反映农业病虫害信息。二是建立标准化、统一的数据库, 便于信息传输与共享, 实现自上而下的信息网络。三是开发病虫害防治网络管理系统, 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管理机制, 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确保防治工作有效落实。在管理系统中, 其主要的功能模块包括录入系统、预测预报系统、远程培训系统和远程诊断系统等。通过功能的细化, 确保管理系统满足现实需求[5]。

3 结语

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在于依托现代科学技术, 构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拓展农业发展路径。当前, 农业病虫害防治面临诸多新的问题、新的困境, 要求在工作的开展中, 一是要认清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从实际出发, 创设良好的内外基础;二是构建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体系, 构建便捷、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机制, 为农户农业生产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

摘要:服务“三农”, 推进农业现代化, 是农业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农业信息化的推进, 对优化农业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立足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从农业病虫害防治网络系统入手, 阐述构建网络系统的必要性、网络系统的作用, 以实现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病虫害防治,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孙杰.农业信息化在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上的应用与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2) :69.

[2]白云娣.锦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结合现状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24) :15.

[3]徐平兰.农业病虫害防治模型及应用探析[J].农业网络信息, 2010 (5) :26-27, 34.

[4]汪宗盛.基于农业技术推广研究——浅析植保技术和病虫害防治[J].现代职业教育, 2016 (15) :165.

篇4:桃树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

1 刨树盘

该措施既可以起到疏松土壤、促进桃树根系生长的作用,也可将地表的枯枝落叶翻于地下,把土中越冬的害虫翻于地表。

2 加强管理

合理负载,保持健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改大水漫灌为畦灌或滴灌和喷灌,防止因漫灌传播病害,注意雨季排水。适时适度修剪,调节阳光,防止树冠郁闭,使之不利于病菌传染。多施有机肥,壮树壮根,改良土壤结构,增加贮藏营养水平。少造成伤口,同时注意伤口保护。

3 清扫枯枝落叶

通常在桃树落叶后进行,可消灭在叶片越冬的病虫,如桃潜叶蛾等。结合冬季修剪,消灭在枝干上越冬的病虫,如桑白蚧、桃疮痂病、桃炭疽病和细菌性穿孔病。注意剪除干桩干橛。

4 刮除老树皮

据调查,很多桃树害虫的天敌是在树干翘皮内越冬的。天敌越冬后开始活动的时间一般早于害虫,因此,为了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保护天敌,刮皮的适宜时间应掌握在天敌已能爬动逃生而害虫尚未出蛰时进行。准确刮除部位应是主干和主枝中部以下的粗翘皮,而且重点是主枝。树下铺塑料布或报纸,以便于收集刮下的翘皮销毁。

5 及时剪除危害部位

第1、2代梨小食心虫发生期,正是新梢生长期,发现有桃梢萎蔫时,及时剪除。对发生的桃瘤蚜危害梢以及黑蝉产卵枯死梢也应及时剪除,并烧掉。及时剪除苹小卷叶蛾危害的虫梢。

6 增加果园植被,改善果园生态环境

6.1 果园生草

这是一种先进的果园管理方式。果园种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以后,天敌出现高峰期明显提前,而且数量增多。

6.2 种植驱虫作物

在桃树行间栽种大葱、土豆等,利用其特殊气味驱除红蜘蛛。大蒜驱除蚜虫,蓖麻可使金龟子逃之夭夭。

6.3 种植诱杀害虫作物

如向日葵,选择矮杆、开花早的向日葵品种。在幼虫危害期,用铁丝把桃蛀螟幼虫杀死。间种高粱能引诱蜘蛛、瓢虫、食蚜蝇等大量天敌。

7 树干绑缚草绳,诱杀多种害虫

有些害虫喜欢在主干翘皮中越冬,利用这一习性,8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主干分枝以下绑缚诱虫带或3~5圈松散的草绳,可诱集到大量害虫如梨小食心虫茧(越冬幼虫)山楂叶螨雌成虫等。

8 人工捕虫与勾杀

许多害虫有群集和假死的习性。如多种金龟子有假死性特点,茶翅蝽有群集活动的习性,桃红颈天牛成虫有在枝干静息的习性,可以利用害虫的这些习性进行人工捕捉。对于危害树干的红颈天牛和绿吉丁虫幼虫,可以及时勾杀。

9 选择无病虫苗木

篇5:农业病虫害防治

1设施农业及其发展策略

1.1设施农业发展问题

1)设施落后。主要体现在设施农业的设施结构单一,以温室大棚的主要设施,而且大棚搭建的材料多是塑料薄膜,容易受到损坏。同时单个设施的内部较小,生产主要还是依靠人力,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2)农业结构单一。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中主要是以蔬菜种植为主,具有一定的反季节能力。但是由于资金积极技术上的问题,一些高产值的农作物并不能实现规模化种植,农作物的品种较为单一。3)投入资金问题。我国的小型设施农业大多数是由农民出资建设的,设施规模较小,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因此生产的效益提升很低[1]。对于农民来说,发展设施农业的风险过大,特备是在畜禽行业,容易受到市场的严重影响。4)科技含量低。科技含量低的问题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农作物种子,许多设施农业还采用常规的农作物种子,国内并没有专门适用于设施农业的种子,只能从国外进口。还有设施方面的智能温室技术以及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都很低。

1.2设施农业发展策略

1)加大资金的投入。首先是政府方面加大对该项产业的政策支持,由专人对设施农业的建设生产进行指导。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减少风险,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融资机制发展农业,由企业或者集体出资,农民提供土地,也可以由农民集体融资建设,实施产业分工,合理分红。2)进行市场化运作。进行市场化运作就是提高市场与农业之间的结合度,由市场决定农业的生产。设施农业的特点在于反季节和种植速度快,市场中的农产品销售企业可以对市场进行分析,判断出未来的农产品市场走向,然后与设施农业协商进行定向种植,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销售。3)提升产业化水平。提升产业化水平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提高农业品牌效应。通过在当地扶持一个领头农业品牌,由品牌带动生产,由先进带动落后,实现农业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提高设施农业的设施完善度[2]。其次是建立农村经济合作模式,与市场对接,将分散的土地与资金进行整合,提高产业化水平。4)提高技术研发度。首先对于研究部门来说应该加强设施农业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使我国的设施农业科技水平整体提升。其次是农业基层部门应该加强对新式技术的应用,保证新技术能有效的应用在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最后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也应该加强对农业人才的培养,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2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1)产地选择。产地的.选择应该尽量远离污染源,设施农业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隔离污染的作用,但如果周边水土污染严重,还是会影响到种植区水土,引发蔬菜病害。2)品种选择。品种应该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随着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许多农作物都具有不错的抗病能力,有些品种更是能对特定病害起到防治作用。3)农作物轮作。尽量避免统一农作长期种植,由于各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营养元素都有不同,合理的进行轮作倒茬,能有效确保土壤内部营养均衡。农作物生长健康,相应的抗病能力也能提升。4)合理布局。合理布局能够有效的提高单位种植面积蔬菜产量,也能起到抑制病虫害的作用。设施农业的特点在于反季节,完全可以避开一些病虫害的高发时节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例如白菜在八月中旬播种能有效防止软腐病。5)科学施肥。土壤的肥料过剩会导致内部滋生大量虫子,对于蔬菜的施肥来说,一定要根据蔬菜的种类规模,适度适量的进行施肥。一般来说蔬菜的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重视基肥,减少追肥。6)除草清洁。在蔬菜收获之后应该及时进行菜根、菜叶的清理,做好杂草的去除,防止残留物腐烂滋生虫害[4]。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蔬菜病虫害防止理念,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生物天敌防治,引入对蔬菜影响较高的虫类,捕食害虫[4]。例如瓢虫类能防治蚜虫,蚜茧蜂能防止寄生虫害。二是使用深度农药,这种生物农药多是针对某一虫害研发的,针对性较强,能有效杀灭害虫,保护益虫,而且对蔬菜污染很小。

2.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指的是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由于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很可能造成蔬菜内部化学物质残留,因此对于化学农药的使用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对症下药,针对病虫害的类型不同选择合适的农药,选用不同的打药方式。二是禁止使用剧毒农药,当必须要使用时也应该保持适量。三是混合用药,不能过多的使用同一类农药,以免土壤中残留过多化学元素。

3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目前民众对于物质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是为民众提供基础生存资源的产业,农业的发展对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我国的设施农业发展水平规模很大,但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因此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还应该加强对该领域技术的研发,提高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震,刘学瑜.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36(05):64-70.

[2]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01):7-10.

[3]李如欣,张亚胜,韩志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37(14):134.

篇6:农业病虫害防治

由于冬后病虫基数高,前期雨水多,迁飞性害虫迁入时间早,迁入量大,使得我县目前水稻病虫害发生呈现出重发生态势,且具有如下二大特点。

1、重发生的病虫种类多。早稻一代二化螟全县普遍重发,且有的乡镇损失较大。特别是蚕桑主产区,由于养蚕正忙,有的无暇顾及防治一代二化螟,造成枯心率高达10—15%;那一世小说网 http://叶瘟在中优974等品种上呈现急性型病斑,且已有发病中心,并开始座蔸矮缩,发病中心的病叶率高达95%以上;稻飞虱百丛虫量一般为500只,高的达5000只,且若虫占85%以上,不少田块的虫量已超过防治指标;纹枯病年年重发,季季重发;稻象甲在部分乡镇的中稻秧田中为害较重,断苗率高达8—15%。

2、发生为害时间早。今年稻飞虱迁入的时间较常年早10—15天,虫源越冬地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菲律宾)及我国的广西、广东等地的稻飞虱不但发生期提早,而且虫口基数是常年同期的10多倍。目前,我县早稻田块稻飞虱虫口密度之高,发生期之早,若虫比例之大等都是多年来所没有的。

二、早稻穗期重大病虫灾害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我们农业部门的田间调查、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结合苗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我县早稻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为重发生态势,其中稻飞虱大发生已成定局,穗瘟暴发成灾极有可能。其主要依据有三点:

1、病虫基数高,大发生征兆明显。稻飞虱发生为害期早,虫口基数高,若虫比例大;叶瘟有急性型病斑,有发病中心。

2、气候有利,大发生条件具备。目前不但病虫基数已具备大发生的可能,而且气候条件也非常有利,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12—15日,全县有4天明显降水过程,而此时正值早稻破口初期,所以穗瘟暴发流行极有可能,而暴雨又会使稻飞虱大批迫降我县,增加稻飞虱的虫源。

3、穗期植株茂密,苗情有利。穗期正是穗瘟、飞虱和纹枯病等重大病虫发生的高危期,植株高大茂密,防治困难。农户习惯一亩一桶水,兑水量严重不足,药液喷施不均匀,不能到达飞虱栖息的稻丛基部和纹枯病发生的部位(稻丛中下部)。

三、下步建议

(一)当务之急是打好早稻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战。打好早稻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战”工作应切实注意以下四个技术方面的问题。

1、明确主攻病虫。这次混合用药保穗战役的主攻病虫为穗瘟、稻飞虱、纹枯病,同时,兼治纵卷叶螟及二代螟虫。

2、把住关键时期。全县要在6月15—25日期间,把住早稻破口抽穗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做到先破口的田块先用药,后破口的后用药。对稻瘟发生严重的田块,还应在齐穗期再施药防治。

3、选择对路农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农民宣传、推广未经试验或经试验防效不佳的农药,以及内吸性不强的农药,如造成防效低下,大面积失收的,将依照《江西省植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从严处理。为确保防效,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可统一使用以下高效对路防治药剂:

⑴防治穗瘟:瘟失顿(75%三环唑)、山野瘟清;

⑵防治稻飞虱:虱红、净杀星、艾美乐、山野飞、追命;

⑶防治纹枯病:20%井岗霉素粉剂;

⑷防治纵卷叶螟及二代螟虫;虫灭灵、赛打、螟路、螟跑、敌螟唑、螟清。

4、科学混合用药。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一定要全面施一次混合保穗药。每亩可用瘟失顿30克(或瘟清80毫升)+净杀星24克(或虱红、艾美乐2克)+20%井岗霉素粉剂50克+赛打(或虫灭灵、螟路)70—100毫升(或螟跑30毫升)混合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稻瘟发生重的田块,齐穗期应再亩用富士一号100毫升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一次。

(二)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和技术指导的合力,确保“混合用药保穗”战役的全面胜利

1、加强乡村两级的行政推动。重大病虫害的防控历来是“七分行政,三分技术”,如果没有行政力量的支持,就是再好的防治措施也是枉然。所以《江西省植物保护条例》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乡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传递农业有害生物预报防治信息,组织当地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施防治。”为此,我们必须发扬2005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年”的成功做法,依托乡村干部网络支持,继续实施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工程,实行干部送达农户,农民签收回执,以明确各自责任,督促防治工作的落实。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宣传舆论工具进行宣传。农技站和各村委会要办好病虫防治宣传栏、墙报,县植保站要将病虫情报送到报社、电视台进行报道,各镇闭路电视也可以进行播放。早稻面积大的乡镇要采取出动宣传车、鸣锣警示等形式进行宣传告知农民。再是,要采取“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药剂”的四统一方法,运用行政手段,实行统防统治,力争把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早稻丰产丰收。在7月底8月初和

无影传说 异能炼金士 国宝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中旬左右,还要分别打好一晚和二晚的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战。

2、加强防控病虫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县植保站要进一步搞好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当好领导参谋,及时编发病虫情报,继续实施“行政+技术”双管齐下的措施,指导农民开展科学防治;乡镇农技站植保员要深入田间调查,面对面地指导。每周四向县植保站报送田间病虫调查实况。农业局政子成员和技那一世小说网 http://术干部划片包干,明确专业技术人员的包乡责任。会议结束后,农业局所有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下到所分的乡镇,进村组、入农户、到田间指导农民科学防治。

(三)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县农业执法大队要充分发挥农药监管的执法主体作用,主动与工商、技监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市委赵书记提出的“没有一瓶假农药”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从严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药的不法行为,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农技站经营的农药等农资要确保质量,不得随意改变混合用药的品种,降低药效。违者将从严追究责任。

同志们,早稻丰收与否,在此一战,让我们同心协力,切实打好这次早稻穗期“混合用药保穗”战,以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篇7:农业病虫害防治

w w

w.5 Y K J.Com 1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0年小春病虫测报及防治

工作总结

2010年,在县农委的领导下,在业务主管部门重庆市农技总站的指导和帮助下,结合我县实际,加强小春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狠抓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深入村社农户指导病虫防治,较好地控制了小春病虫危害,确保我县小春粮油增产,农民增收起到。现将小春病虫发生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种植情况、全县种植小麦11.7万亩,主要集中种植在我县北部海拔700米以下地区,平均亩产200公斤,油菜种植面积3.65万亩,主要种植在我县南部地区,平均亩产13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7万亩(春洋芋),主要集中在半山以上地区,平均亩产1200公斤。

二、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今年小麦、油菜病虫整体属轻发生年,轻于常年。小麦主要病虫共发生30.1万亩次,防治14.3万亩次,换回损失955吨,实际损失15吨。油菜主要病虫发生8.6万亩次,防治3.5万亩次,换回损失250吨,实际损失6吨。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如下。

1、小麦蚜虫

发生11万亩,防治面积5万亩(次),属偏轻发生(2级),高峰期平均百株蚜量185头,与去年相当。

2、油菜蚜虫

发生3.5万亩,防治面积1.5万亩(次),虽然发生面大,但达防治指标面积少。

3、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

油菜菌核病发生1万亩,发生程度2级,防治面积0.2万亩(次),挽回损失10吨,未损失,平均病株率1.8%。油菜霜霉病发生2万亩,防治面积1万亩(次),挽回损失20吨,实际损失2吨发生程度2级,与去年相当。

4、小麦纹枯病

发生3万亩,防治面积1万亩(次),挽回损失50吨,实际损失1吨,发生程度2级。高峰期平均病丛率12.5%,比去年减少1.5个百分点。

5、小麦白粉病

发生6万亩,防治面积3万亩(次),挽回损失150吨,实际损失2吨。平均病株率13.2%,略轻于去年。

6、小麦赤霉病

发生2万亩,防治面积1。5万亩(次),主要是预防,挽回损失100吨,实际损失2吨,发生程度2级。

7、马铃薯早、晚疫病

早疫病发生1万亩,发生程度2级,防治0.5万亩,挽回损失100吨,实际损失20吨,晚疫病发生2万亩,发生程度2级,挽回损失200吨,实际损失30吨。

三、主要措施及防治效果

1、加强病虫监测预报。

开展了以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系统调查,发布《病虫情报》,制定防治技术方案。

2、抓示范带动,指导农户及时开展防治工作。

重点抓了永新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创建设,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小麦穗期病虫防治)全部实行机防,做到统一药剂配方,统一时间,统一防治。另外,通过“百千万”工程,技术人员包镇负责开展技术指导,以及县、镇两级农技人员通过指导科技术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及时开展病虫防治工作。

3、防治效果。

通过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共同努力,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1%以内,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亩产220公斤,比示范区外增产15%。

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文章来 源

w w

篇8:柑桔病虫害农业防治措施探讨

1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强健树势

1.1 科学施肥

要多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施肥。根据我们多年来的经验,就是要重施促秋梢壮果肥及冬肥,根据树势适施萌芽肥、谢花肥及夏肥。秋梢肥分2次施,第1次在放秋梢前10~15天(大暑前后)施速效氮肥如腐熟人畜粪尿水肥(1:10)或腐熟花生饼水肥或尿素等,促使秋梢集中统一抽出;第2次在秋梢转绿前后施腐熟花生饼水肥加硫酸钾,并用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2~3次,以加速秋梢老熟,积累更多养分,这是花芽分化的基础,也是促使秋梢加速渡过溃疡病、木虱、潜叶蛾、蚜虫等为害时期,从而大大减轻这些为害嫩梢的病虫危害。冬肥则在采果前后结合深翻改土时施杂草或作物秸秆(加适量石灰)、腐熟人畜粪、花生饼、钙镁磷肥等长效肥。春季要根据树势施肥,若树势弱,叶色偏黄、花量大,则要适施腐熟人畜粪尿水肥或尿素;若树势壮旺,就不要施萌芽肥,只在现蕾后适施磷钾肥及腐熟花生饼水肥,谢花后只进行根外追肥。在春梢转绿前后及谢花后幼果期用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各喷2~3次,以加速春梢老熟。5~6月对健壮树通常不施夏肥,以抑制夏梢大量抽生,但对于树势弱或挂果多的树要适当施用腐熟有机肥及根外追肥,以防治止大量落果,此时不宜大量施用化学氮肥,以免过量而引起大量抽生夏梢。

1.2 合理用水

早春抽梢现蕾时若持续干旱,则要及时淋水;春夏多雨时,要及时排除园内积水,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深挖排水沟;而7~9月高温干旱特别是在放秋梢时,要坚持淋水或树冠喷水,并用杂草或作物秸秆进行覆盖,以保湿降温,故山地桔园要挖足够的蓄水池蓄水;冬季花芽分化期要适当控水,如停止淋水以及深翻改土断根制水。

1.3 加强树冠管理

对于挂果过多的树要适当疏果即6月下旬~7月上旬摘除病虫果、弱小果、畸形果等,保持一定的叶果比,以避免挂果过多而严重削弱树势;要及时抹除结果树上夏梢,直到放秋梢前止,以抑制潜叶蛾、柑桔木虱、溃疡病等病虫的发生;放秋梢前15天适当短截枝条,以促秋梢抽生整齐;要剪除病虫为害枝叶、残枝、弱枝、密生枝、徒长枝等,以减少病虫害,并促进通风透光,使树势生长健壮;高温干旱时要保护枝干及果实,如被阳光直射的枝干及果实要适当遮荫,防止灼伤;此外对太接近地面的枝条及果实要适当撑高,以减少土壤中各种病菌侵染果实。

2 认真清园,消灭越冬病虫源

2.1 采净果实

采果时要彻底采净果实包括黄龙病果等,同时彻底捡净地面落果包括腐烂果等。对有食用价值的果实要全部带出园外,对无食用价值的果实则要集中深埋50cm以上,以杀灭病虫源。

2.2 砍黄龙病树

采果后要砍除园外无人管理且病虫害严重的柑桔类果树,特别是黄龙病树,更要果断砍除并挖其树桩,不能只砍去黄化枝条,而未黄化部分就不砍,这样黄龙病会越来越多。当然在砍树前先喷药杀灭柑桔木虱,要先喷病树周围的植株,后喷中央的病株,并且要充分喷及叶背消灭木虱,清除黄龙病病源。

2.3 修剪除病虫源

修剪时要彻底剪除溃疡病、黑斑病、介壳虫、潜叶蛾等病虫为害枝叶,以清除越冬病虫源,并剪除残枝、弱枝、过密枝、下垂枝等,同时彻底铲除果园内外的杂草、灌木丛,并把园内外彻底清理干净,将修剪、铲除下来的枝叶、杂草等集中烧毁,以杀灭病虫源。再全园喷0.8~1°Be石硫合剂清园。

2.4 涂白保护

冬季低温寒流来临前,用涂白剂即石硫合剂残渣加适量硫磺和水调成稠状液涂刷根茎及主干,防止冻伤。

3 生长期杀菌灭虫,防止蔓延为害

3.1 中耕覆盖

上一年花蕾蛆严重发生的果园或地段,当花蕾露白时,坚持用薄膜覆盖全园或树盘,以阻止其成虫出土及其幼虫入土,并及时收集落花沤肥,杀死幼虫,这样可明显减轻来年的为害。黑斑病发生严重的果园,从早春开始要坚持及时清除落叶,剪除病枝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孢子的产生,从而减轻其为害。春梢老熟后(5月上中旬)进行浅翻松土并适施石灰,既促进须根生长,又能杀灭土中害虫。果园中的空地上,从春季开始一直生草覆盖,以防止水土流失及保湿降温,但要清除恶性杂草及木防己、汉防己、十大功劳、通草等吸果夜蛾幼虫的中间寄主。

3.2 捕杀害虫

春末夏初发现根茎及主干有裙腐病,要及早治疗,发现溃疡病、介壳虫严重的枝叶要及早剪除并烧毁,防止传染给幼果;5月开始发现天牛成虫就捕杀,发现天牛产卵处就刮除其卵,发现桔实瘿蚊为害果,摘除及捡拾地上虫果集中深埋;6月开始发现根茎处有少量流胶时,用小刀刮杀天牛幼虫,同时摘除长吻蝽卵块及杀死其初孵若虫;7月开始发现天牛幼虫钩杀,同时捕杀长吻蝽成虫及若虫;8月开始于夜晚捕杀吸果夜蛾成虫;9月以后要摘除桔小实蝇及褐腐病为害果及捡拾地上病虫果,集中深埋50cm以上,杀灭其幼虫。此外要剪除黑蚱蝉产卵后枯死的枝条并烧毁。

4 避免混栽

一是彻底控制园内外番石榴、芒果、杨桃等果树上的桔小实蝇、吸果夜蛾等害虫,防止这些果实采收后转移为害柑桔,对于少量的果树可砍去;二是桔园内外不要混栽不同成熟期的柑桔品种,以免抽梢、抽蕾、开花等生长混乱而加剧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此外桔园1000m范围内不要种植九里香、黄皮等芸香科植物,防止木虱传播黄龙病。

5 柑桔园四周要种植防护林

根据我们的调查,选种沙棘效果很好,因为它粗生易长,枝叶浓密,与柑桔没有共同的病虫害,能有效阻隔柑桔病虫害的传入,并能大大减弱风速,从而大大减少枝叶果的机械损伤。

上一篇:努力争做第一作文下一篇:《祝福》教学设计8-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