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主要病虫害防治

2024-05-03

豌豆主要病虫害防治(精选六篇)

豌豆主要病虫害防治 篇1

1、主要病虫害特点

1) 白粉病

由豌豆白粉病病菌侵染引起的, 主要危害叶片、茎蔓和荚, 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 逐渐向上发展, 多发生在开花结荚期。昼暖夜凉, 多雨露、潮湿的环境易于发病, 天气干旱时, 该病仍可严重发生。

2) 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茎、荚等, 以叶片病斑为常见。叶片病斑近圆形, 淡褐色至黑褐色, 发病与健康部位分界明晰或不明晰, 病斑外围常具有黄色晕圈。茎、荚上病斑褐色至深褐色, 稍下陷。后期, 各患部斑面呈现小黑粒病征。

3) 根腐病

由豌豆腐皮镰孢侵染引起的, 主要危害根部或根茎部, 发病植株下部叶片先黄, 并向上发展, 致全株发黄枯萎, 主侧根部分变黑, 纵剖病根, 维管束变褐色或红褐色, 发病严重的其基部缢缩或凹陷变褐, 病部皮层腐烂。造成植株矮化, 叶小色淡绿, 荚数大减或籽粒秕瘦, 产量降低;重则开花后大量枯死, 致使全田一片枯黄, 甚至绝收。

4) 潜叶蝇

根据田间观察, 豌豆潜叶蝇主要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 蛀食绿色叶肉组织, 曲折穿行, 被害处留下上下表皮, 叶面上形成许多不规则灰白色迂回曲折的蛇形蛀道, 蛀道内有该虫排出的很细小的黑色颗粒状虫粪。蛀道端部可见椭圆形、淡黄白色的蛹。严重时每张叶片内常寄生几头至几十头幼虫, 叶肉全被吃光, 仅剩上下表皮, 叶片提早枯黄、脱落。其幼虫还能潜食嫩荚和花枝, 成虫还能吸食植物汁液, 被吸处呈小白斑点状。

5) 斑潜蝇

斑潜蝇是蔬菜生产上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种害虫, 主要危害菜豌豆、白菜、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蚕豆等作物, 常年发生面积很大。斑潜蝇在茎秆里生长, 很快就会破坏植物的生机。这种小虫子繁殖快、藏得深, 常常让农民束手无策。斑潜蝇成虫、幼虫均危害作物。幼虫潜于叶内危害, 蛀食叶肉, 形成白色虫道, 虫道沿叶脉呈不规则蛇形走向, 其两侧有黑色线状虫粪。

2、菜豌豆病虫害化学药剂防治存在的问题

目前, 防治菜豌豆病虫害可供选择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百菌通可湿性粉剂、三唑酮 (粉锈宁) 乳油或悬浮剂、三唑酮硫磺悬乳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乐斯本、阿维菌素乳油等化学农药, 众多的化学药剂让普通的菜农无从选择, 有些药剂由于换了名称, 成分大致一样, 浓度不一样, 菜农无法分辨, 导致用药效果很不理想, 加上农民用药水平不高, 不得不用大剂量农药反复进行灭杀, 不仅防治效果不理想, 还影响了菜豌豆的质量和声誉。此外, 抚仙湖位于玉溪市澄江县, 是玉溪市的水源地, 也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大湖, 是我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 属于Ⅰ类水质, 多年以来, 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也对抚仙湖造成了污染。

3、澄江县菜豌豆病虫害防治建议

在菜豌豆高效、绿色、无公害的栽种过程中, 为减少菜豌豆的农药喷施次数和用量, 同时有效保护好抚仙湖水质, 笔者建议推广使用物理防治技术, 主要方法如下。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2

水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1、纹枯病:水稻纹枯病近年来已上升为主要的病害,发生面积大,分布广。

防治技术:彻底清除稻田周围杂草,以消灭野生寄主;多施基肥,氮、磷、钾搭配施用,防止偏施氮肥,以保证稻苗稳健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化学药剂可选择绿亨50%井·噻·杀虫单可湿性粉剂、绿亨叶纹苏(45%己唑·多菌灵)600倍或80%戊唑醇5000倍均匀喷雾,病情严重时上述药剂配合绿亨6号一起喷雾,可兼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条斑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根腐病等病害并发症。注意喷雾要均匀周到。

2、稻瘟病:主要为害稻株叶片、茎秆和穗部。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

防治技术:种植抗病品种,及时处理病稻草;配方施肥,采浅水分蘖,移苗晒田;药剂防治可选择40%稻瘟灵乳油或绿亨铜师傅86.2%氧化亚铜1500倍喷雾。注意轮换不同类别药剂,可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取得最好防治效果。

3、稻曲病:稻曲病是在水稻穗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常造成病粒“炸开”,似爆米花状,不仅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还散出黄褐色粉末污染健康稻谷。

防治技术:改进施肥技术,基肥要足,慎用穗肥,采用配方施肥;浅水勤灌,后期见干见湿;在水稻抽穗前或孕穗末期用绿亨叶纹苏(45%己唑·多菌灵)600倍或80%戊唑醇5000倍或绿亨铜师傅86.2%氧化亚铜1500倍均匀喷雾预防病害。发病后可用绿亨8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绿亨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特别提醒:水稻破口前一周是药剂防治最佳时期,齐穗期可补喷一次。)

4、稻飞虱:有3种类型,分别为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当平均每株成虫3头时,可选择以下任一药剂进行防治:26.5%敌畏·吡虫啉乳油、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虫情严重时缩短用药间隔期或混配上述不同类别的药剂。

5、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初孵出的幼虫先在嫩叶上取食叶肉,很快即到叶尖处吐丝卷叶,在里面取食。防治稻纵卷叶螟要注意用药时期。

前期预防每亩用绿亨50%井·噻·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50千克喷雾。害虫2-3龄时是最佳用药时期。可选择以下任一配方防治:①每亩用绿亨敌畏·毒死蜱乳油60-80毫升或480克/升毒死蜱乳油60-80毫升兑水30-50千克喷雾;②每亩用绿亨522.5克/升氯氰·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2%阿维·高氯氟50毫升兑水30-50千克喷雾;③每亩用绿亨阿维菌素

50毫升兑水30-50千克喷雾;④每亩用绿亨5.7%甲维盐10克兑水30-50千克喷雾;⑤每亩用绿亨102悬浮剂40克兑水30-50千克喷雾。幼虫3龄后或错过最佳防治时期时或虫情暴发时,要加大用药量或用不同类别的药剂混配,且缩短用药间隔期,如每亩地用40%敌百·毒死蜱乳油100毫升兑水30-50千克喷雾,和5.7%甲维盐复配使用,绿亨480克/升毒死蜱乳油和5.7%甲维盐复配使用,绿亨2%阿维·高氯氟和绿亨102复配使用等,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并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西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篇3

1.枯萎病

西瓜的枯萎病又叫“萎蔫病”、“蔓割病”,是西瓜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在西瓜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能发病,尤以结瓜初期发病最盛。发病危害时破坏维管束,引起幼苗猝倒或者成株萎蔫,最后死亡。主要防治方法:一是避免过多施用酸性肥料;二是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促进根系健壮,增强抗病能力;三是在高温季节切忌在晴天中午浇水,应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大雨后要及时排水;四是发现病株连根带土清除田外,深埋或烧毁,不可随地乱扔或堆积;五是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或用70%敌克松配成800倍药液涂抹基部患病的裂纹处。

2.炭疽病

炭疽病是西瓜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症状:幼苗期在近地表的基部变成黑褐色,并收缩变细,使幼苗猝倒。瓜蔓和叶柄受害初期呈近圆形的黄褐色的水渍斑,稍凹陷,后变黑色。叶片上的病斑为黑色,有紫黑色的晕圈。果实在受害初期呈圆形淡绿色水渍斑,扩大后呈不规则形的大斑,并发生龟裂。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淡红色的黏着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防治方法:一是苗期发现病株及时拔掉;二是在发病前,特别是在开花初期及时用药剂防治,可喷50%多菌灵500~800倍液,也可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每7天喷1次药,发病高峰期应连续喷2~3次,如喷药后遇下雨要补喷;三是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促进早熟,争取在病害大发生之前进入果实采收盛期。

3.蚜虫

北方习惯叫“腻虫”,是危害西瓜的主要虫害之一。它的危害特点是群聚在叶背、嫩茎和生长点处刺吸汁液,被害叶片向下卷缩成团,使瓜蔓生长缓慢,严重时可使整株聚缩不展,以致萎蔫死亡。主要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喷洒效果最好,或用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喷洒。由于蚜虫繁殖力强,蔓延速度快,应在发生初期抓紧喷药。在发生盛期应每隔5~7天喷1次药,连续喷2~3次。

4.地下害虫

杏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篇4

介绍了杏树病虫害的发生症状、原因、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果农防治杏树病虫害提供参考.

作 者:赵天宇 郑晓东 王坤宇 马征 作者单位:赵天宇,郑晓东,马征(河南省周口市林技站,河南周口,466000)

王坤宇(周口市林科所)

板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篇5

1.栗苗立枯病(土传真菌病害)

症状:幼苗出土后,根茎部尚未木质化以前,在根茎地表处出现褐色凹陷长形病斑,病皮呈黑褐色,病部以下根部正常,地上部叶片失水萎蔫,后期枯萎,病株直立。

适宜环境:病菌主要靠土壤及带菌栗苗传播。苗圃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土壤板结,透气不良,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过量施用氮肥。如:今年西三里乡邢庄子村5亩栗园因使用过量的鸡粪做基肥,加之土壤粘重,立枯病苗占全田80%。

防治方法:及时加强松土,增加土壤透气性,不要过量施用氮肥,田内发现初发病苗时,用绿亨一号3000倍液灌根。

2.果炭疽病(气传真菌病害)

症状:主要表现为初期栗蓬表刺有部分褐色干枯,剥开栗蓬有褐色至深褐色组织坏死。后期整个栗蓬干枯脱落。

流行环境:病菌主要靠风雨传播。高温高湿环境发生重。一般7月初发生,至8月下旬栗蓬大量脱落,对产量影响极大。

防治方法:可用果康宝1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3.干腐病(胴枯病、干枯病、疫病)

症状:此病从定植至10年生的幼树易发生,开始在基部结合处发病,初期为铜红色,后渐转黑褐色,病部发展至环绕主干一周时幼树死亡,绕侧干一周时侧干枯死。

侵染循环: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从受冻害或有伤口的树干侵染,当条件适宜时,菌丝大量繁殖,开始显病。

防治方法:①用果康宝或9281对水10倍液涂抹病部,在生长季节不须刮皮。②用果康宝100倍液喷雾防治。

4.栗仁斑点病(栗仁干腐病、栗仁黑斑病)

栗仁斑点病是板栗贮运期和销售期的果实病害。

症状:收获期无明显症状,在贮运期栗仁上形成小斑点,引起栗仁变质腐烂。栗仁上产生黑、灰、绿色腐烂病斑,干腐成洞,洞内产生黑色菌丝。

侵染循环:该病为气传真菌病害,病菌在枝干上越冬,靠风雨传播。沙贮时25℃易发病,15℃以下发病慢,5℃以下发病停止。

防治方法:①增强树势,剪除病枯枝,提高抗侵染能力。②采收后用7.5%盐水漂果,除去病果。

5.根朽病

症状:树干根茎部及主侧枝根皮层腐烂,木质部发朽。树上部伤口圆心朽化或树干已朽出了洞,有的根部土表长出栗蘑菇。

侵染循环:板栗根朽病为土、气传真菌病害。病原菌由伤口侵入,受雨淋后,条件适宜时,菌丝体大量繁殖,造成木质部腐朽传染至根部,造成根朽。

防治方法:①改变通透性,及时排水松土,在伤口处涂蜡。②发现有初期症状时,用50%多菌灵可湿粉800倍液灌根。

二、虫害

1.金龟子

5月中下旬为害板栗嫩芽,该虫还为害苹果、梨、山楂、樱桃、李、杏的嫩芽和花。特别是为害板栗结果母枝的两个顶芽后,抽生的下部枝条不能形成结果枝。

害虫有趋光趋化性;有假死性,受惊后落地装死,稍停后即振翅逃跑。

防治方法:

①黑光灯诱杀和糖醋液诱杀。②摇动中青年树,害虫假死时杀死。③板栗发芽期除虫用20%甲虫金龟净乳油2000倍液喷雾。

2.板栗红蜘蛛

板栗红蜘蛛属于小爪螨,为害板栗、白桦、橡树等。幼螨呈红色,若螨呈乳白色,成螨呈绿褐色。害螨自5月底至9月初分数代为害。

害虫以幼螨、若螨、成螨刺吸嫩叶叶片,板栗叶片受害后呈现苍白色斑点,尤其集中在叶脉两侧,以叶片正面为害为主,严重时叶枯干,树势衰弱,果实瘦小。

防治方法:

①保护天敌,如草蛉、七星瓢虫、黑花椿象、大黑蜘蛛等。②涂茎:5月底刮老皮至韧皮部,用40%氧化乐果5倍液涂茎,可有效控制害螨一个月,且对板栗安全。③2.5%灭扫利乳油或20%扫螨净乳油3000倍液喷雾。

3.大黑蚜

板栗大黑蚜虫,因其移动快,群众别称大黑蚂蚁。板栗大黑蚜虫一年多代且世代重叠。以卵在皮缝、翘皮下、树干背阴面越冬为主。开始孤雌生殖,10月后产生雄蚜进行交配,产卵越冬。板栗大黑蚜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枝、新稍和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影响板栗产量。

防治方法:

①刮皮:刮皮以清除越冬卵,刮下的树皮集中烧毁。②保护天敌:食蚜蝇、草蛉、七星瓢虫、蚜茧、大黑蜘蛛等。③药剂防治:强击倒和内吸混用。如:菊酯类和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

4.栗瘿蜂

栗瘿蜂别名栗瘤蜂,是板栗生产的主要枝条害虫。

栗瘿蜂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蛾内越冬。春天栗芽萌动时开始为害,被食芽不能长出枝条而膨大成坚硬的木质化虫瘿,幼虫在虫瘿内为害,继续取食为害至老熟化蛹。

遵化市幼虫在4月中旬开始活动,5月初形成虫瘿,7月中旬成虫咬孔钻出。

防治方法:①剪除虫瘿枝,保护寄生蜂。②40%氧化乐果乳油5倍液涂干。

5.桃蛀螟

桃蛀螟以幼虫为害板栗果实,被害果常被食去一半,壳内充满虫粪并有丝相连。降低板栗的品质和产量。该虫除为害板栗外,还以幼虫为害桃、李、杏、梨、柿、山楂等果树及向日葵、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是一种多食性害虫。

防治方法:

试析林业主要病虫害与防治 篇6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1.林木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1.1春尺蠖

春尺蠖(春尺蛾)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以危害榆树为主,又因危害枣树、国槐、水果等,又称枣尺蠖、槐尺蠖。

防治措施:成虫期:采取涂胶阻杀的办法。即在树干下部涂一胶粘环,可粘捕上树雌蛾;或在树干上绑以5-7c宽塑料薄膜带,阻止无翅雌蛾上树产卵,并及时杀死。2、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时期,采取药剂防治,第一次喷药时对低龄幼虫和成虫可应用常规喷雾:即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75%辛硫磷800-1000倍液,也可喷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药时间应抓紧在早春芽期。5月中、下旬仍需喷药或人工捉拿残留的老龄幼虫以减少下年虫源。

1.2榆毒蛾

榆毒蛾又名榆黄足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危害榆树,该害虫一年发生两代,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6月中旬老熟幼虫于树叶背面或树下灌木、杂草上吐丝连缀毒毛结茧化蛹。蛹期10天左右,6月下旬出现第二代成虫,有趋光性。卵产于叶片背面或幼嫩枝条上,成串排列。卵期12-16天。7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孵化。初龄幼虫只食叶肉,残留表皮及叶脉,以后则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吃光,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产卵,9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孵化以幼虫越冬。防治措施:(1)成虫期,利用其趋光性进行诱杀。(2)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

1.3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该害虫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猖獗,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等阔叶树以及农作物等。该害虫一年发生三代,4月下旬开始羽化,3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7月上旬至7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8月下旬,9月上旬至11下旬。成虫对紫外光有趋光性,喜夜间活动和交尾,交尾后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幼虫孵出几个小时后即拉丝结网,3-4龄时网幕直径可达1米以上。

防治及预防措施:(1)开展虫情普查,对公路、铁路、河道、田间防护林、城镇、村庄、庭院、工厂、企业绿化树木及果园、大田、园田树木、植物等多种美国白蛾善食植物进行全面普查,及时发现疫情及时除治。(2)加强检疫工作,严格检疫检查从发生区运出的林产品及应实施检疫产品和货物包装物、铺、垫材料等,预防美国白蛾的传入和传出。(3)加强对发生区除治灭疫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蛹期:发动群众人工挖蛹。模拟化蛹场所,诱杀虫蛹。释放天敌灭蛹。成虫期:利用黑光灯或性幼剂诱杀成虫。人工捕杀成虫。卵期:人工摘除卵块。

幼虫期:四龄前幼虫除治办法:剪除卵块和网幕,集中烧毁。喷洒灭幼脲、杀螨、卡死克等防生农药,或生物农药Bt乳剂。树干注药或树根埋药。四龄后幼虫除治办法。树冠喷洒速效类药物。截杀下树幼虫。释放小蜂类天敌。

2.林木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2.1泡桐丛枝病

泡桐丛枝病,分布于我国泡桐栽培地区,以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区最为常见。此病在枝、干、根、花、果等各个部位上均可表现症状,但常见的则为丛枝型,即幼树多大树发病,多从局部枝条开始,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生出许多细嫩小枝,节尖变短,叶序紊乱,叶片黄而小。病枝上的小枝又可抽出小枝,如此重复数次,导致枝叶丛生,状似鸟巢。由于小枝多直立,因而在冬季落叶后呈扫帚状。一年生苗木发病,表现为全株叶片皱缩,边缘下卷,叶片发黄,叶腋处丛生小枝,发病苗木当年枯死。

防治措施:(1)从无病树上采根繁殖,或用种子及实生苗根繁殖培育优质壮苗。(2)及时修除病枝,抹除病芽,挖除重病苗木和幼树。(3)在泡桐展叶前,在病枝基部进行环状剥皮,宽度为所剥部分枝直径的1/3左右,以组织类菌质体在树体内运行。(4)用1万ppm的四环素或土霉素5%硼酸钠溶液,于树干基部髓心注射和断根吸收方法治疗。(5)加强苗木检疫,杜绝带病苗木造林。

2.2杨树腐烂病、溃疡病

杨树腐烂病、溃疡病为杨树的主要病害。发病以农田防护林、行道树等大片林地,大树为重,以干部危害为主,造成树皮破裂、下陷,严重的树皮脱落、树木死亡,新植幼树发生危害较少,多以带病苗木栽植传染而发病较多,易造成幼树死亡。腐烂病病菌上弱寄生后,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在病皮上过冬,次年借风雨传播,由断枝、冻皮、伤口周围的死皮或半死的树皮侵入,渐深入活皮内使其发病,当年有多次重复侵染。树木生长衰弱和伤口是病菌的侵染途径。旱涝、冻害、虫害、机械损伤都是造成树势衰弱的因素。

上一篇:四肢开放性骨折下一篇:会计制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