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

2024-05-07

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精选3篇)

篇1: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

现代信息技术在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科学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的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及对策的研究也大量出现。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信息的时代,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农业信息化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及对策的研究也大量出现。我国很多学者及各级政府基于国情对农业信息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

国内学者对农业信息化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张燕认为农业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形成集采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李道南认为农村信息化简单为四个字:程度,就是普及的程度。过程,农村信息化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它是若干年的发展过程,所以说它是一个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农民生活中普遍应用的程度和过程。

二、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信息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费东明认为农业信息化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建设现代农业、标准化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基础。杜青林认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张鸿教授也通过农业经济产出、农村信息化、农业劳动力投入与农业资本投入的相关分析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

三、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虽然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发展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张世忠认为,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农业劳动者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比较薄弱,农业现代通讯网络不健全,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建没相对滞后等问题。甘秋萍认为,我国有些地市领导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网站集中度不均匀;网上信息重复现象严重,实用性差;信息发布、传输滞后。

四、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的研究

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2010年农业部发表文章中指出开拓创新,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①积极营造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②切实编制好“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努力做好顶层设计。③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李伟克认为,政府应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将电子政务、金农工程高效地应用于农业信息化中,从而构建农业信息化支撑平台。黄婷婷认为: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水平②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③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作用⑤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人才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⑦增强农民信息意识⑧加速科技、教育和推广的结合。

五、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的研究评述

学习和掌握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农业信息化路径及对策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政府的扶持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有力保障②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依托;③健全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丰富的农业信息资源、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和多层次应用体系是构建农业信息化的关键。通过对农业信息化研究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①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建设,改变县、乡、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增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②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和普及推广。③注意农业信息资源的发展。要综合利用农业信息载体,提高信息的发布与传输,扩大采集面以及开放性和共享性,增大信息资源库存量,增强信息的猜测性和前瞻性,加大力度建设发展有效的信息传播系统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篇2: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及思路

摘要:跨境电商是中俄经贸发展的新引擎,“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中俄跨境电商通关、支付、物流、监管、结汇等瓶颈亟待突破,依托股票期货市场理念打造其创新模式,使政府、企业、消费者、商品信息共享。构建其发展路径,实现中俄经贸政策、设施、平台、市场、资金、效益的联通。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俄跨境电商 模式 路径 文献综述 思路

本文系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结算风险防控机制研究” UNPYSCT-2015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中俄跨境电商是广泛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交易、金融、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特点是:多为小微企业参与,竞争激烈,存在瓶颈问题,发展利大于弊。遵循原则有从实际出发、系统、主权、互惠互利、科学发展。

发展中俄跨境电商将提高两国贸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进技术革新,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建立监管体系满足双方经济利益,推动两国互联互通和经贸务实合作,对接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特别是加强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加强产业发展创新,增进社会就业。

在国家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下,中俄跨境电商产业将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生态系统也将构建成型,将成为中俄经贸最具亮点的增长极。“互联网+”战略、十三五规划开放策略、供给侧改革、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对中方电商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卢布贬值、西欧国家制裁、油价下跌等问题,促使俄与中国建立策略性经贸合作关系,以跨境电商发展作为俄经济的新引擎。

二、国内外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一)国内学术史梳理

1、中俄经贸战略研究

柴跃廷(2015)提出要实施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和网络贸易区战略行动计划。刘家国等(2015)提出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以企业为重点,加强政府规划指导协调,通过政策扶持、平台建设、行业竞合、人才发展助推中俄经贸发展。李锡奎,严功军(2016)认为俄对“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关注,仍存不和谐因素。需考虑中俄利益、谨慎处理国际关系、重视传统观念影响、客观认识思想制约,科学对接合作。

2、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机遇研究

杨相红(2015)认为跨境电商是中俄经贸新生事物,将改变中俄商业模式、生产生活与思维方式。陈震(2015)认为国发[

24、46]号文件和国办[55]号文件、商务部关于跨境电商试点建设意向、2015人民币加入SDR,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项利好将助推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柴跃廷(2015)认为中国对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已具国际竞争力,具备交易信息拥有权优势,外汇支付试点启动后,巨大市场需求有望拥有支付结算优先权。

3、中俄跨境电商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赵玉明(2015)认为中俄跨境电商发展受制于物流配送瓶颈、低价同质化竞争,要提升配套服务、完善法律环境和统一技术标准,改变跨境电商网站推广模式。顾晓滨(2015)认为政府资源整合欠佳,电商综合人才培养滞后,企业认识不足、运作不规范、竞争力弱,产业氛围不浓,市场活力未激发等问题制约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来有为(2015)认为中俄跨境电商存在法律监管、选品、支付、信用、物流、通关、退税、结汇、售后服务问题,需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加以解决。

4、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研究

顾晓滨(2015)认为目前中俄跨境电商主要模式有B2B、B2C、B2B2C、C2C、C2B、M2C、O2O,其中B2C和B2B未来将占较大份额。金虹(2015)认为跨境电商应是云平台物流模式,应拓展跨境电商城市试点数量。聂林海(2015)经调研认为国外对跨境网购限制原因是海关无税收、未解决就业、压力大,应进行关税改革,发展海外仓+B2B2C模式。

5、中俄跨境电商发展路径研究

戚文海(2010)认为应建中俄贸易信息网,强化产业中介,开辟全方位电商服务,实施现代营销方式,建立物流配送体系,延长联运线路,使中俄贸易向纵深腹地进军。张莉(2015)认为中俄政府应扶持B2B模式,加强网络零售品牌化建设,推进相关服务业发展,促进两国不同区域电商协调发展,支持线下线上、境内境外联动,助推优质经营。来有为(2016)认为政府应加强商品质量诚信和知识产权维权监管,加强协调、出台政策,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推广跨境电商。

(二)国外学术史梳理

1、中俄经贸战略研究

奥斯特洛夫斯基(2015)认为中俄邮政公司签署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协议,将加强两国邮政合作,促进电商发展;中俄两国将分享“互联网+”战略红利,推进两国经济结构优化。乌留卡耶夫(2015)认为要克服贸易障碍加强中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使消费者获得低成本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季米特洛夫(2015)认为中俄经济和资源互补性奠定了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要助推中俄电商合作。

2、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机遇研究

卡尔波夫(2015)认为中俄跨境电商市场份额将持续增长,传统贸易与在线电商平台竞争将延续,知名品牌店有望从中获益。格谢列夫(2015)认为2012年以来俄消费者所购中国商品包括衣服、鞋、化妆品、玩具、童装、电器等,而中国消费者所购俄商品主要是食品、奢侈品、电子产品。伊万诺夫(2015)认为中俄电商均有打入对方市场的强烈欲望,俄方电商间、中方电商间、中俄电商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卡尔波夫(2015)认为网络创建了商务混合模式,使用在线和离线技术可推动中俄虚拟商品和服务销售。

3、俄方跨境电商发展存在问题研究

季米特洛夫(2015)认为俄经济结构不均衡,存在民用商品生产困境;随着中国品牌知名度提高,中国制造的出口潜能将对俄构成威胁。罗维奇(2015)认为若油价和卢布剧烈波动,俄电商内部市场将会出现零增长。2014年7月以来西方电商对俄外贸不景气,原因是西欧对俄制裁导致俄居民的爱国主义行为,减少了从西欧的网上购物。格列谢夫(2015)认为俄还没有为推动俄品牌国际化的网络大型平台,出口到国外的零售商品程序复杂、通关费用高、单据成本高。乌留卡耶夫(2015)认为俄跨境电商市场形成缺少统一收集加工数据的方法,缺乏严格完备的监管。

4、中方跨境电商存在问题研究

季米特洛夫(2015)认为要完善中国对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迫切需要特殊人才通过语言技术和翻译产品来支撑两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质量。卡尔波夫(2015)认为法规制度不健全、个别企业缺乏诚信将影响对俄跨境电商良性发展。伊万诺夫(2015)认为阿里巴巴由于跨境异地物流运输慢将有可能失去在俄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面对京东的竞争亟待采取措施。

5、中俄跨境电商发展路径研究

奥斯特洛夫斯基(2015)认为中俄消费者网上在线跟踪邮政快递线路将促进中俄跨境电商信息平台完善和创新。卡尔波夫(2015)认为阿里在线中国竞争者是京东,国外竞争者是eBAY,加快其发展关键路径是汉俄互译、中俄版本平台和俄支付工具的协助开发。阿格耶夫(2015)认为要推动俄Yandex在线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系统QIWI钱包、俄罗斯储蓄银行与中国企业对接,实现网上即时支付,提高贸易效率。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趋势:中俄学者密切关注“一带一盟”战略对接的落实,探究政府和企业如何助推中俄跨境电商合作。研究共性:2014年是中俄跨境电商元年,中俄学者观点多集中在2015年,认为中俄两国均有经济强国战略,跨境电商是中俄经贸发展增长极,尚存监管、人才、信息、平台、服务等瓶颈问题。研究国情差异:中国是加速改革期,俄罗斯是遏制西欧制裁、卢布贬值、油价暴跌危机期。未探讨领域:未明确中俄跨境电商何种模式为未来趋势性模式,尚未区分不同类贸易商品的最优个性化运营模式,无创新性实现信息共享的虚实体市场对接的特色模式,未有效对欧美国家跨境电商实践借鉴应用,解决瓶颈问题路径略显宏观,未将整个中俄跨境贸易流程作为一系统就其每个环节制定发展路径。

三、研究思路

搜集中俄跨境电商权威文献,梳理中俄学者研究观点,结合中俄“一带一盟”战略对接,以“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为切入点,构建内容框架,与商务媒体、政府、企业、中俄高校、研究机构联合攻关,抓住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机遇,解决发展瓶颈,构建趋势性、个性运营、创新性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寻求破解瓶颈的具体路径。

(一)中俄跨境电商发展瓶颈问题

中俄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瓶颈问题,主要是制度体制、人才、退税、结算、通关、仓储、配送、监管等问题,俄罗斯对政策落实、法律监管、语言翻译、运输速度、海外仓储运输、支付结算服务平台等瓶颈问题感到棘手,需建中俄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机构解决该问题。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传统贸易模式与“互联网+”模式的兼容需要企业家实践层面的思想解放和实体产品的质量保障;中俄制度、经济体制、消费习惯、法律、语言、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决定了中俄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瓶颈。

(二)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构建

中俄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可分为趋势性模式、基于产品类型的个性运营模式、基于股票期货市场理念的中俄边境小额贸易商品交易所模式。趋势性模式,包括M2C(厂家-消费者个性定制模式)、B2B2C(本国企业-本国在国外设置企业-国外消费者的经营本土化模式)、微商(中俄消费者通过微信社交圈进行代买卖的模式)。个性运营模式,大宗商品采用B2B模式上下游企业订货;小包快递采用B2C模式一般网购;解决B2b难题,采用B2B2C模式建立海外仓和边境仓;易损奢侈品采用B2Q模式质量控制;特需客户选择C2M模式个性定制;汽车、机电产品采用O2O模式线上线下运营;高知名度产品采用M2C模式保税直销;需对供销资源整合商品选择M2M模式形成行业。创新性模式,即中俄边境小额贸易商品交易所模式。将中俄商品所属产业划分,对商品编号挂牌,借鉴股票期货市场理念,实行询价、推手、T+N交易,开辟中俄企业考察互访业务。

(三)中俄跨境电商发展路径选择

针对瓶颈提出发展具体路径:完善相关法律和机制,实现网络安全、跨境数据流动、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维权保护、中俄两国法律融通;建立“厂中校”科技园区培养综合性中俄跨境电商人才;推行国家跨境电商退税制度改革,建立公平优惠税制激励创新创业,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行微信、信用卡便捷支付;建立中俄跨境综合试验区的绿色通道,提高通关效率;积极探索边境仓、海外仓运营,在选址、选品、经营策略、人才选聘、通讯交流、售后服务方面提出具体策略;基于小包邮寄量大、时间频次和密度大特点,中俄邮政要务实合作,尝试个别领域服务外包;实现国家监管与企业诚信自媒体监管结合;开拓购物体验尝试,建立中俄跨境电商服务生态圈。

参考文献:

[1]柴跃廷.发展跨境电商,打造“一带一路”网络经济带[J].通信企业管理,2015,11:8-10

[2]刘家国等.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09:27-40

[3]李锡奎,严功军.俄罗斯媒体视角下“一带一盟”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6,01:115-125+128

[4]杨相红.中俄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战略机遇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5,04:16-19

[5]陈震.跨境电子商务的新机遇与新挑战[J].物流时代周刊,2015,12:16-19

[6]赵玉明.第五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综述[J].俄罗斯学刊,2015,03:89-92+2+97

[7]顾晓滨.黑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5,10:93-96

[8]赵海娟.深化改革突破瓶颈 开拓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空间[N].中国经济时报,2015-05-12001

[9]金虹,林晓伟.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与策略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5,09:40-49

[10]戚文海.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地区合作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建立[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10:37-44

[11]张莉.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六大任务和六条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2015-07-16005.[12]?Один пояс,один путь? в развитии трансграничной электронной коммерции.[EB\OL]http://aetp.ru/news/item/400592

[13]Интернет-торговля в России и Китае.[EB\OL] http://chinalogist.ru/book/articles/ internet-torgovlya-v-rossii-i-v-kitae

篇3:浅议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对策文献综述

福建省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 但不是农业强省;人力资源充裕, 但人力资本不足;农民收入有所增长, 但农民仍不富裕;农村经济有所发展, 但与国民经济发展还不协调。新时期福建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战略发展目标, 目前最繁重、最艰巨的目标任务在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此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应逐步向农村区域转移、向农村经济社会倾斜, 以达到工农、城乡两个“轮子”统筹、协调发展。

高等农业教育在福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必须采取措施, 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福建省高等农业教育支持农村发展的路径, 探究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之间协调发展的规律, 从而促进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良性循环, 相互推进。

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现代化建设, 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正确分析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形势, 了解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实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提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二、研究现状分析

多年来, 一些研究者也进行过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据查阅的有关文献资料显示, 研究者们围绕“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发表一些的论文。主要观点有:

(一) 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孙济中 (1994) 明确指出:“办教育就要研究教育, 不研究教育怎么办好教育?”。就高等农业教育来说, 它的许多规律尚未被我们认识, 被我们掌握。面对这一现实怎么办, 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对它的研究。通过不断研究, 使人们对它的认识符合它本身规律, 从而把握主动, 做好工作。白秀玉 (1991) 在《重视高等教育研究, 掌握办学规律》一文中指出, 高等教育研究有四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开展高教研究, 有助于学校领导尽快掌握教育规律, 做好领导和管理工作;开展高教研究, 有助于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开展高教研究, 有助于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开展高教研究, 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高等农业院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必须大力培养大批合格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宋明爽等 (1997) 提出必须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探索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 以高等农业教育发展规律来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二) 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龚祖文等 (1998) 谈到, 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研究, 还不能做到很好地为高等农业教育实践服务, 高教研究与高教实践的“两张皮”的现象还未克服, 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 以定性描述为主, 定量研究不够;研究制度远未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彭冬阳等 (2001) 将研究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五点:1.对高等教育研究缺乏正确认识和应用的重视;2.高等教育理论不成熟, 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存在着脱节现象;3.研究的重复性较大, 缺乏新的突破;4.研究方法过于陈旧, 很少进行认真细致的实证研究和实验;5.各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不健全等。

(三) 关于高等农业教育研究的措施和建议

彭冬阳等 (2001) 在文章中就如何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提出了三点措施提高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更好地为实践服务;加强高等教育研究队伍的建设。宋明爽等 (1997) 提出了加强高等教育科研的几个思路:要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意识, 重视教育科研投入力度;要完善高等农业教育制度措施, 以高等农业教育制度去引导教职工重视高等农业教育教科研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高等农业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重视加强对教师和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教育督导工作, 以督导促进教育科研。

(四) 关于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李水山认为高等农业大学农业类专业 (非农专业) 、农村学生 (县城以上城市) 、毕业后服务于“三农” (非农业岗位就业) 的规模比例从过去的8:2变为2:8了, 简单追求大学规模效益导致了教育“离农”现象的不断加剧, 高等农业大学的合并导致高等农业教育发生倒挂现象:郭明顺进一步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高等农业院校发展办学理念核心, 树立建设现代农业大学的办学理念, 塑造和培育科学考评、合理激励、唯才是举的人才理念, 塑造和培育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李娜着重针对高等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办学特色的策略展开实践研究, 提出应依托农业发展背景, 明确特色办学理念、注重实用, 探索有农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案;陈士俊、程燕比较和研究中外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的特点并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先进经验, 从当前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 提出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 进一步完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提高农业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培养机制的建议。田玉敏、杜丽华分析国外高等农业教育的基本结构模式和支撑农村发展的路径, 并从国外成功经验中得到了相关发展路径和模式借鉴作用。

三、总结性评述

上一篇:动物选美大赛作文下一篇:房产抵押贷款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