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24-04-26

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共8篇)

篇1: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分析了龙岩市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龙岩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作 者:吴坤光 Wu Kunguang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农业资源区办公室,龙岩,364000 刊 名: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ISTIC英文刊名:SYSTE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LTURE 年,卷(期):1999 15(Z1) 分类号:F3 关键词:农业   可持续发展   问题   对策  

 

篇2: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稳定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根据《关于深入开展好2010年政法综治维稳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盐综治维稳委[2010]11号)文件精神,近日,县农业局组成专门课题小组围绕农村稳定问题,从全县10个乡镇中选择了30多个村社,进行了为期10天的专题调研,收获很大。现结合本部门工作实践,就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因素分析

当前,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因素纷繁复杂,而且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失地农民前景不容乐观

一是征地拆迁安臵补偿标准不高,失地农民生存困难。根据《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规定,征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征用菜地、水田按照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8-10倍补偿,旱地按照6-8倍补偿,轮歇地按照6倍补偿;征用土地的安臵补助费标准为:被征地单位人均耕地在666.7平方米以上的,安臵补助费总额为被征用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下同)的4倍;人均耕地在666.7平方米以下的,每减少50平方米,增加年产值的1倍;被征用耕地的安臵补助费总额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

年产值的15倍。目前全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在1.2亩左右,按照以上标准,现实生活中被征地农民得到的补偿为:水田一般不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14倍,耕地一般不超过12倍。以平均亩产800公斤计算,被征地农民实际到手的各项补偿资金也就2万余元/亩。而2009年云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为2925元,照这样计算,一个农民承包的赖以生存的土地赔款也最多只够他生活7年左右的时间,何况,对于有的不懂理财的农民来说,这笔钱可能很快就会被他们挥霍贻尽。由于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统一和不连贯性,加之缺乏宣传力度,造成农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他们有利的条款就大肆利用,不利的只字不提,容易由此产生矛盾。

二是实施拆迁政策操作不规范,诱发不稳定因素。征地拆迁安臵本身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法律性。近几年,一些基础建设、特殊的引资项目的需要,在没有完备国土手续情况下,忽视先征后占的程序,工程匆忙上马,各项补偿资金无法正常到位,农民怨声载道。

三是一些农民对国家征地安臵补偿存在过高心理预期,土地争议难以正常解决。由于征地涉及到众多被征地村民的重大切身利益调整,群众对相关利益难免有较高期望值,但也有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国家征地,有部份农户在征迁过程中,总是把自己利益寄托于政府的补偿之中。在征地拆迁中,有的农户提出对树木、树苗、花草、庄稼等补偿的过高要求。

(二)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健全

多年来,由于没有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土地流转难以统一规范程序,客观上造成农村土地流转中只图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一是在签订租占土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时,条约不明,概念不清,利益不明确,有的甚至是口头协议,没有到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存档备案,致使双方利益无法得到法律保障;二是签订协议者往往更多考虑的是眼前利益,等几年后矛盾显现出来或者加剧时有的签约人早已“消失”。由于时间跨度大,相关人员变动大,原始资料不齐或已遗失,解决起来困难很大;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时价已今非昔比,农民因此感觉到“亏了”,再通过一些渠道反映而未获满足后,继而采取过激方式主张权利,引发了诸多群体性事件。

(三)群众非法上访现象增逐步增多

近几年的“五五”普法活动,对一些地方的农村来说,走过场者居多,没有达到确实提高广大农民法制观念的目的。有些法规、政策宣传不到位,无法正确引导农民依法行事。很多农民遇到纠纷后只习惯于找“官”不找法,本来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问题也要上访,而他们对逐级上访的程序、要求不掌握,“怯讼”思想包袱较重,总是希望可以通过大规模的集体上访、静坐、封门和堵路来解决问题,有时

还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参与群体性事件群众受“法不责众”、“民意难违”等错误思想的影响,抱着“人越多越有理,问题越容易解决”的想法,容易形成参与人数众多、影响面大、局面难以控制的群体性事件。再加上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有了问题不按正常渠道反映,而是采取群体性上访、越级上访、重复缠访、跨地区跨行业上访甚至采取围堵党政机关、司法部门、企事业单位,堵塞交通等过激行为,给党委、政府施加压力,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

(四)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让超生农民由富返贫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生育观念有了转变,但个别育龄群众受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仍未根除,超政策外生育现象时有发生。而按照社会扶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相关标准,农业人口夫妻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对双方分别按照地州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至8倍计征,这样的话,每个农业户超生家庭超生一孩至少也得缴纳2万多元的社会扶养费,这对目前本身就不富裕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五)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091.5平方公里,现有常用耕地40.2万亩,其中:高稳产农田22.36万亩,占55.6%,中低产田地17.84万亩,占44.4%,现有常用耕地40.2万亩,占土地

总面积的16%,其中水田9.07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23%旱地31.13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77%。按坡度统计:全县2°以下的耕地0.5099万亩,占总耕地的0.9%;2-6°的有0.5723万亩,占总耕地的1.1%;6-15°的有9.8935万亩,占总耕地的19%;15-25°的有34.6545万亩,占总耕地的66%;大于25°的有6.5098亩,占总耕地的1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县的农业基础还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远的不说,就拿冬今春全县遭遇的百年不遇的干旱和夏季以来的低温冷涝气候对全县粮食作物的影响来看,已可见一斑。

(六)自然灾害频发,灾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去冬今春,我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天气,降水较往年普遍减少,全县供水水源可供水量严重不足,很多水源点干涸,出现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森林火灾频发等情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县受灾10乡镇,83个村(居委会),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21.5万亩,成灾面积14.6万亩,绝收面积达5.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6439万元。进入5月份,全县气候又转为持续的低温冷涝,粮食作物没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扬花、抽穗、灌浆受到严重影响,灾害使玉米和水稻滑杆率、空批率增多,秃尖率增

大,霉烂严重。玉米病虫害(主要有一代玉米螟、玉米纹枯病、玉米弯刺黑蝽)和水稻病虫害(稻秆潜蝇、稻付泥虫、稻飞虱、稻螟虫)相继发生。到6月中旬:稻秆潜蝇累计发生3.45万亩次,危害程度中等偏重,较2009年偏重发生;稻付泥虫累计发生1.55万亩次,危害程度为中等,较2009年偏重发生;稻飞虱发生0.45万亩次;稻螟虫危害处于始发期,发生面积0.65万亩次,田间平均螟害株率为3%,最高密度为6%,发生程度为轻发生。一代玉米螟累计发生面积2.55万亩次,田间平均螟害株率为4.5%,最高密度为9%,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比2009年同期偏重;玉米纹枯病为始发期,发生面积1.10万亩次,田间平均病株率为4%,最高密度为10%,发生程度为轻发生,比2009年发生时间推迟、同期危害程度偏轻;玉米弯刺黑蝽,当前主要在高二半山区迟玉米上发生,全县累计发生4.10万亩次,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由于受以上种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县今年的粮食生产稳定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从而带来的社会治安形势十分严峻。

(七)村务公开力度不够

个别地方村级干部政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不高,虽制定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但执行不力,致使村(组)务公开流于形式,公开的帐目不全面、真实性差、缺乏可信度,而且村组干部自以为只要公开了就万事大吉,对公开的

内容、程度等是否达到群众满意,则不闻不问,引起群众无端的猜疑、推测和议论,引发干群矛盾激化。

二、对策措施

农村稳定工作是维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映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涉及面广,时间和空间跨越大,成因比较复杂,一些问题甚至触及深层次的政策和体制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对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确保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以历史、创新和发展的观点,坚持现实与长远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实践中理顺相互关系,解决那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化解和消除各种涉农不稳定隐患。

(一)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都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继续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计提和使用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部用于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

(二)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中长期政策性贷款,支持农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把基本农田加快建成高标准农田,建立稳固的商品粮基地。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投入,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对应用旱作农业技术给予补助。

(三)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抓紧建设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扩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范围。积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启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设岗位计划,鼓励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推进农用工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支持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等农机作业。

(四)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

久保护。落实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上级审计、监察、组织等部门参与考核。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周转指标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统一管理,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

(五)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环境污染、移民安臵、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法制教育,畅通农村信访渠道,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创建活动,坚持群防群治、依靠群众,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推进农村警务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健全农村应急反应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

(六)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逐步推进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搞好蓄滞洪区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大力推进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末级渠系建设。按期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统筹安排其余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科学规划论证基础上,启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拓宽水利建设基金筹资渠道。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支持山丘区建设雨水集蓄等小微型水利设施。通过一事一议、财政补助等办法,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开展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加大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篇3: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1四川省中药农业发展现状

四川省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 素有“无川药不成方”之说, 其生产的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四川省中药资源丰富, 有中药材5042种, 在全国常用的600个中药材品种中, 四川就有400多个, 约占全国的2/3。中药材资源蕴藏量达100万吨以上, 人工种植面积已达100万亩, 尤其是白芷、川芎、杜仲、黄芪、丹参、天麻等10多种中药材已形成相对集中的生产基地, 零散的药农种植方式有逐渐被集约化的规范种植所取代的趋势。目前, 我省已建成29种药材规范化种植新科技范区, 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面积达到3.2万亩, 辐射面积94万亩, 带动农户近17万户, 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全省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为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 鱼腥草、川芎、麦冬、白芷基地已通过了国家GAP认证。

2基层中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药农业发展的竞争趋势

中药是我国的传统医药, 近年却被国外做大、做强,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对天然药物进行大量开发, 我国香港地区也提出建设“中药国际中心”, 形成“中药港”。目前, 辉瑞、科尔、诺华等世界制药50强都在积极介入中药市场, 并纷纷来华设立分支机构。科技部一项调研结论显示, 中药产业的利润率, 高于医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5-15个百分点, 因此, 在中药农业发展中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研究的力度, 确保中药种植品质的提高对加快发展中药产业, 克服产品趋同、保有自主知识产权、改善整个医药产业的环境等大有益处。

2.2 中药农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

目前, 野生中药材已经越来越少, 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首先对于农民来说, 可以增收;其次对于生态来说, 有利于环境保护;第三中药材与农作物的轮作有利于土地的科学合理利用, 同时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 很多基层农村在中药材发展上还处在自由、无序或盲目的状态中, 种植品种也随着药材市场销售价格而变化, 缺乏中药专业人员的指导、缺乏对市场行情的分析把握、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统筹安排是影响中药农业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全省76个乡镇卫生院1125名中医临床骨干的调查中 (其中回收问卷1058份) 显示, 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的意愿很高, 但由于无人统筹安排而无法种植的占到了35.56%, 因为销售渠道不畅通而不敢种植的占到了21.14%,

2.3 中药农业发展缺乏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依据四川省卫生厅2006年度有关数据显示, 医生或护理人员兼中药调剂药工的情况比较普遍。中药材的质量保证关键是中药人才的保证, 缺乏中药专业人才队伍是制约基层中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首先, 从对药材种子来源的筛选来看, 中药种子资源的遗传变异是影响中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中药种子资源遗传多样性是中药材育种的基础。“优良品种”对药材生产有着巨大的潜力, 培育活性高、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是中药育种的目的和特色, 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必须要在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其次, 多数药农仅凭借“种庄稼”的经验种植中药材, 求快求多, 粗放经营, 甚至为片面提高产量, 不节制地使用化肥、除草剂、促长剂、农药等化学物质, 以致药材生态环境越来越差。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残留有机农药及氯、氮、有机磷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这种落后的种植意识和缺乏行业的有效管理, 必然导致药材品质降低。

2.4 基层人才培养“重医轻药”现象严重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国家和省行业部门组织了大量的农村中医人才培训项目, 但到目前为止, 没有举办基层农村中药人员培训班, 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 “重医轻药”现象严重。加之中药专业大专、中专毕业生留恋城市, 农村中药人员培养问题形势严峻, 严重影响中药农业的发展和基层农村用药的安全。

3基层农村中药人才培养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在中药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应把中药农业发展问题纳入新农村建设中, 对中药农业发展统筹安排, 鼓励和协调公司与农户的合作形式, 建立产销一体化的中药材种植模式。在政府引导和监督实施下,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的建设体系, 提高中药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水平。同时, 中药农业发展事关解决“三农”问题, 国家也应制定“惠药农”的政策和措施, 惠农政策只“补粮”不“补药”, 容易挫伤药农的积极性。因此, 政府应制定保护药农积极性的配套政策, 鼓励农民科学合理种植中药材。

3.2 县、镇、村应配备一定的中药技术人员

高素质的中药人才是保证中药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 我国高等中等院校培养了大批本、专科、中专毕业生, 但由于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造成高学历的人才不愿到基层农村工作, 尤其是从事艰苦的种植行业。因此, 为基层农村培养“招得来、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中药人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 鼓励基层中药人员参与成人学历教育。首先, 降低基层中药人员的入学“门槛”。同时, 在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上, 突出成人教育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 重点设置基层农村中药应用实用的科目;在专业科目教案内容上, 要紧密结合中药材种植和栽培趋向和中药市场经营知识;在形式上注重多实践、早实践, 培养技能型人才, 充分体现成人教育针对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色[1]。其次, 每年定期举行不同层次的中药短期继续教育班, 作为中药人员持证上岗的考核依据[2]。近年来, 国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班对中医临床技术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中医药知识和临床业务技术培训, 全面提高了农村地区中医服务水平。同时, 中医药行业部门应加大投入培养县级、乡镇卫生院和农村三级的中药人员, 使他们经过培训负担起本地中药的合理应用和农民种植中药材的技术指导工作。加大对基层中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合人才培养经费投入, 把基层农村中药发展放在与中医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 在广大的基层农村, 加快中药农业发展, 改善农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着历史和现实意义。加快基层农村中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是中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摘要: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称, 长期以来, 在广大的基层农村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很多农村大力发展中药农业。开展中药材种植对于改善农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着重要作用。但是, 发展中药农业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如缺乏政府的统筹安排和中药人才的匮乏等, 是制约中药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培养适应基层农村的中药人才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基层农村,中药农业,中药人才,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郑文贵, 王培承, 农村中医药人才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8:501~503.

篇4: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 工农业 协同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97-02

拍马村作为荆州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它的发展注重以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大量的征用耕地兴建工厂,忽视了以农村为基点、以现代农业为发展基调,出现了工业与农业脱离的现象,呈现出工业完全挤占农业的趋势。工业对于经济固然重要,但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时,一定要去带动和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的理解更应该理解为发展农村的基本农业,同时也要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因此笔者就探讨新农村协同发展工农业的问题做出自己的见解。

1 新农村工农业协同发展的现状

1.1 农业发展状况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拍马村的目标是打造工业镇,且从拍马村的创收比例来看,农业只占极小部分,所以拍马村相关生产性基础设施较少,如现代农田、水利设施等,目前在当地几乎没有。村中的耕地面积1447.9亩,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大部分土地用于兴建厂房和居民区,致使耕地在很大程度上被挤占,想从事农业种植的村民,需要交纳一定的土地使用金。另外,拍马村和其他的农村一样种植着普通的农作物,农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仅用于保证对于粮食的需求,如果农村都照此发展下去,我国将会出现粮食危机。

1.2 工业发展情况

为实现新农村经济发展地飞跃,拍马村对工业园区的建设加大了力度。筹资1500万元完成了马路扩宽和绿化等主要工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也是配合新农村发展的目标。招商引资这个主要内容,注重“求大”与“选小”。“求大”就是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目前,拍马工业园共有35家企业,除去已经改制的5家企业外,其余30家企业全都是近几年的引资企业,共完成到位资金5.6亿元。拍马村在骏马纸业和飞马科技建立技术创新小组,引导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去年,拍马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5亿元,实现利税8500万元,上缴国家税费4341.8万元,村级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市领先地位。但是在调研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当地厚重的灰尘、刺鼻的气味,农村那种郁郁葱葱、多草多树的现象并未在拍马村出现,由此可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当地的环境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1.3 工农业发展呈现的关系

整个拍马村2008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0.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4亿元,占总产值的99%,虽然农业绝对产值在不断增长,也反映了农业在不断发展,但农业在GDP 中所占份额一直呈下降趋势,农业产值的增速远远低于非农产业产值的增速。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农业的资金获取能力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均在减弱,拍马村斥巨资发展工业,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比却非常小。这种重农轻工的产业制度使得工业占耕地的势头增强,农地生产能力削弱,耕地、水等农业资源约束与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农田水利、土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再加上耕地普遍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问题,导致耕地质量下降,耕地在占用中被大幅数量减少,严重削弱了土地的农产品产出能力。

2 新农村工农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发展滞后、耕地锐减

拍马村进行新农村的建设首先想要打破原始农业的模式,想走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的道路,在这过程中显得有点着急,有点忽视农业的重要性。再者财政支持不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重要部门,同时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薄弱环节。发展新农村极不容易的招商引资、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首先想到的就是工业投资,大兴工厂占用耕地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前景黯淡的农业自然而然的就被排挤了。

2.2 工业在新农村迅猛发展,环境受挫

工业生产率高,科技含量高,投资收益高回报快,其发展势必会让一个农村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也才能使新农村有他真正的新意,而农业面临市场与自然的双重风险,比较收益低。工农业的这些性质让国家忽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而是单方面地强调工业投资与发展。而农村在过去经济发展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引进工厂,对于工业废水废气的污染不予重视,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

2.3 工农业发展不均衡

拍马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在村内企业的打工,而农产品收入的比重却占较小的部分,这归功于国家产业政策对工农业的不同重视程度,拍马村要大力发展经济,也采用此战略将大部分资源都投向了工业,尽管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却只得到很少投资,这种政策促进了工业快速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业发展,直接导致今天工农业差距巨大的严重不协调发展状况。当地很多耕地都已用来建设居民小区与工厂,占用大量耕地资源,也剥夺了农业的基础要件,对工农业协调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 完善新农村工农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3.1 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投资。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私人是不愿意提供的,所以政府必须重视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投入,使农民有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积极性。(2)加大对农业科研与科技投入,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推广。(3)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当地特色资源优势,把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另外,采取“企业+农户”的合作方式,加强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发挥加工企业在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4)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进耕地质量建设。鼓励农民治理改造农田,引导农民运用综合农艺、生物和工程措施提高耕地质量,以增加耕地的产出,加大土地整理投入,清理闲置土地,扩大工业用地来源。

3.2 平稳工业发展脚步,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1)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村委会在引进工厂时要与工厂达成一致,在发展过程中,工厂对于自身所辖区域的环境保护和治理负有完全责任,村委会在定期对村里的环境进行检测时,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避免工厂只顾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也能舒缓工业的迅猛式发展。(2)建立新型工业节能模式。首先是改变过度开发资源求发展,设立强制淘汰制度,如行业或地区高能耗工艺、技术、设备,实行重点能耗产品准入制度;再者是从财政政策等方面激励企业降低能源消耗。(3)提高企业技术改造和研发能力。当村内的工业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就要向高端的、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一定要带动农业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同时,运用宏观调控这支有形的手,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

3.3 工业“反哺”农业,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工农业协同发展

(1)对农民的直补,如退耕还林的补贴、种粮补贴等。由此,反哺资金用在对农户生产经营上了,但反哺资金的发放要加强监督要保证发到农民手中确保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政策落实到位。(2)发展农业科技,例如农业抗病虫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的极大提高,良种的培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灌溉和节水技术的推广等,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

4 结语

篇5: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中国教育大联盟http://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 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 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 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

3.5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篇6: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调查与决策(内参)

第194期

内江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共内江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在目前的形势下,内江农村经济发展是否存在什么问题?能否得到持续长足发展?我们对此作了专项调查,情况如下。

一、农业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已成为影响内江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正常生产。据调查,2007年,全市共有劳动力约180万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约130万人,全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07万人,加上离土不离乡就近务工的劳动力10余万人,共有约120万人离开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占全市劳动力的67%,其中约有108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占青壮年劳动力的84%,真正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不足22万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导致各县区均不同程度的出现土地撂荒现象,如东兴区土地全面撂荒面积达1.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6%。若算上风调雨顺则满栽满插、出现旱涝则视情况而定,大春满栽满插、小春不栽不种的“半撂荒”等情况,全市约有15%的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同时,由于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年老的多、体弱的多,他们受体力的限制不能或很少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之照顾孙子一辈是他们更为重要的任务,“不搞养殖”、“种懒庄稼”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一大特点。据隆昌县黄家镇大同村干部反映:该村的800户人家中,有200户全部是老人,占25%。全村40%左右的农户不再养猪,生猪存栏比以往年份下降40%以上,生猪出栏也由原来的人均1头下降到人均不到0.5头;把庄稼种下去就不管或很少管理的情况比比皆是,抢种抢收时节请不到人帮忙已成为不好解决的难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外出务工比从事农业生产有更高的比较效益。调查中得知,内江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和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从2007年建筑行业的务工收入看,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为130元左右,土工为100元左右,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日均工资不低于70元,土工不低于60元,石匠的日均工资也在50元左右。如果满打满算,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1800元以上;如果按每月只有一半的时间有活干,那么外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还可达到1500元以上,本地务工的建筑技工、土工的月收入也可达到1000元左右。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从目前情况看,每亩地的收益(加上粮食直补)满打满算也不足500元。二是外出务工可以规避从事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对风险的规避。农民外出务工除了筹措路费和准备必需的用具以外,基本不需要考虑其它的因素。而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不仅需要先期投入,而且还得面对周期长、见效慢、收入低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还得承担来自各方的风险。如果是养猪,2007年,市场上仔猪价格每公斤23元左右,肥猪的价格每公斤17-18元,有的地区出现了猪蓝耳病疫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养一头猪,既要承担600元左右(按平均每头仔猪25公斤计算)购买仔猪的先期投入,又要承担高价饲料;既要担心随时都可能出现的疫情,又要面临随时可能出现的生猪价格下降的危险。如果是种植,在路、水等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的情况下,近年来,干旱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粮食、蔬菜等价格又极不稳定,加之肥料、农药的价格普遍上涨,从事农产品种植很难说是赔是赚。

(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难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

目前,良种供应脱节、技术组合不配套、示范推广不到位、信息传递不畅通的问题不仅在内江农村普遍存在,而且已成为提高内江农业效益的一大瓶颈。一般情况下,内江农技、畜牧等部门一项适用技术的引进、试种到推广需要3-5年时间,推广的方式以一家一户为主、示范带动为辅。由于不能立竿见影见到效益,农民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据市农业局提供的情况,近10年来,农业部门着力推广的10余种农村适用技术,只有2-3种在全市范围推广了,有3-4种的推广面达到50%以上,其余的推广效果则很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江农产品产量上不去、品质提不高,不仅影响其商品转化率、加工转化增值率,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农业的比较效益,最终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柠檬种植为例,据调查,市中区靖民镇石谷村共种植柠檬564亩,2007年产鲜柠檬8万斤,管理好的,不仅产量高、每亩产量达到3500公斤以上,而且品相、品质好,可以直接放到超市出售,即使在市场上出售,其最高售价也能达到5元/公斤,1亩柠檬为农民带来近万元收入;而管理差的,不仅产量低、每亩产量不到1000公斤,有的甚至低到不足200公斤,而且品相、品质均差,一般价格在0.5元/公斤左右,每亩柠檬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也就可想而知。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资金短缺。导致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仅停留在会议上、示范点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农村面上。市农业局反映,因资金短缺,即使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推广起来也十分艰难。如有10余年推广历史的水稻旱育秧技术,目前其推广面也仅占应推广面积的65%;而有省工、增产功效的固定箱沟两季田双免耕新技术,尽管示范推广了若干年,目前仍陷“推而不广”的尴尬境地,而此项技术在四川广安等市的推广面几乎达到100%。近两年来,该局虽引进5-6个新技术(品种)项目,但因经费限制,只能在小范围试验、示范、推广,没有实质性进展,更谈不上带来效益。二是服务滞后。目前,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普遍存在有机构、缺人员的情况,集中表现为基层专职农技人员少,且队伍不稳定,各乡镇均配有1-2名农技推广人员,但多数为兼职,加之经营分散,农技推广面临很大挑战。从推广环节看,一般局限于产前、产中,对产后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缺乏配套服务。从推广方式看,一般是以集中在县区、镇乡,特别是镇乡开现场会示范为主,对关键技术的传授很少有到田间地头点对点、面对面的指导,以至于农民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导致适用技术不实用。三是农民素质不高,对技术接收力不强。调查中了解到,在外出的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80%以上,而且95%是16-45周岁的青壮年。在家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文化程度都很低,即使是初中、高中毕业生,也都年龄偏大,他们不仅使用农业新技术的意识不强,掌握新技术要领的素质不高,而且有的甚至顽固地认为还是传统的方法管用,即使再怎样培训,也固执地坚持按传统的模式进行生产。

(三)产业结构调整进展慢成为内江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内江着力实施以“生猪百亿联动”为重点的特色种养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缓慢的进展,已经成为内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通过调查,2000年,内江农、林、牧、渔结构为55.9∶1.1∶38.5∶4.5。2006年,虽然发生了变化,农业比重有明显下降,牧业比重有较大提升,调整为43.0∶1.5∶50.6∶4.9,看起来比成都市48.3∶1.2∶48.2∶2.3的结构还优,但成都市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71%以上,主要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65.5%,粮经比例调整为51.9∶48.1,已形成了生猪、食用菌、茶叶、蔬菜、柑橘、猕猴桃、花卉等七个产业带以及一批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品牌的发展格局,说明内江农、林、牧、渔内部结构,产业布局结构、产品品种结构、产品品质结构等的调整,进展还很缓慢,还有很大差距,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为:尽管内江五个县区都培育了不少特色产业,但普遍规模较小、产品品质不佳、产业化关联度不大,产品优势不仅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商品优势、直接进入市场,而且很少转化为加工原料,提高附加值。

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模生产难以形成。全市近80%属于浅丘地势,可以耕种的土地本来就零散地分布在山脚、山腰,甚至山顶,且地块面积狭小。土地承包经营,必须区别地块的好坏,将土地分为几等予以落实,稍微成块的土地就被分为若干小块为多户农民耕种,这就成为土地集中经营的障碍。加之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民种不种地都可以得到粮食直补等政策性补贴,部分农户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这就更难形成规模化生产,更谈不上规范化经营。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乏力。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有102户,产值上亿元的14户,上5000万元的12户。由于未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互惠机制,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松散,企业、基地、农户的关系既不紧密也不规范,订单虽签但履约率低,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本地化率平均不到60%,导致虽有基地,但规模不大、特色不显、标准不高、产品不优。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虽然内江农村公路总里程有6506.82公里(包括乡道1224.84公里,村道3929.21公里),但还有66个行政村未通公路,大多数已建成的农村公路存在“两低一差”(技术标准低、路面等级低、公路管护差)的问题,仍然受到晴通雨阻的困扰。虽然水利设施有所改善,但全市人均蓄引提水能力仅208立方米,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72%和47%;有效灌面162.9万亩,仅占应灌面积的65%左右。在十年九旱的情况下,“望天吃饭”难以对结构调整有所帮助。

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1.激活两项政策。即“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的政策、粮油直补政策。调查中了解到,全市举家外出务工的约占13%。举家外出者的承包地,在没有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前,有一部分(约占2.5%左右)退给了村集体统筹安排,有一部分有偿转让给了大户经营,有一部分倒贴农税托付给亲戚邻里耕种,有一部分不管不问、听凭他人愿种则种。实施粮油直补政策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现行的粮油直补办法是按计税面积分摊、将补贴资金直接打到承包经营户的卡上,一方面承包经营户即使不种粮油,也能得到每亩几十元钱(2008年达到84元/亩)的补贴,因此,再也没有将土地退给村集体的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也少了;另一方面,种植粮油的却得不到粮油补贴,反而要应对农资涨价,因此,种植粮油的积极性也打了折扣,一旦出现干旱,土地便大面积撂荒。所以,村民们反映,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和现行的粮油直补兑现办法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粮油生产,阻碍了土地流转和集约、规模经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为此,建议:改进粮油直补等政策的兑现方式,探索适应内江实际的补贴兑现方法,让补贴资金更好的发挥刺激粮油生产的作用;同时,在不违背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创新经验,积极引导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入股、买断经营权和户际联营型等多种方式开展土地流转,鼓励有能力善经营者承租土地发展种养业,推进土地向种养能手或经营企业集中,着力提高土地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2.抓住三个重点。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中发现:离城镇越近,外出务工的越少;基础设施越好,外出务工的越少;龙头企业越多,外出务工的越少。隆昌县大同村,地处隆昌第一大镇黄家镇镇郊,为县上2007年的“项目村”,全村15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700多人,占50%左右,比全市平均数低17个百分点;而隆昌县紫云村,地处隆昌最边远的双凤镇边缘,交通不便、水利设施差,全村900多劳动力,外出务工达700多人,占78%左右,比全市平均数高11个百分点。资中县龙结镇长堰子村,虽然地处边远,但该村紧邻水库,几乎全部土地都能自流灌溉,加之附近有两家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可以打工,所以全村1214个劳动力,只有424人外出务工,占32%,比全市平均数更是低35个百分点。由此看来,只有将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植养殖示范园区、发展规模种养大户、培植龙头企业与城镇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让青壮年劳动力留得下来、增收有望,才能让土地有人种、种得好,才能让农民离土不离乡,既不抛下种养业,又能打工增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大发展。

3.发展劳务经济。即做大劳务培训板块;做强劳务输出板块;做好劳务“搭桥”板块;做实劳务“建业”板块。调查中了解到,内江持证外出务工的不到20%,其中参加“甜妹子”、“甜城保安”、“甜城建工”、“甜城电工”、“甜城数控”等品牌培训并获证外出务工的不到14%;外出务工者大多集中在建筑行业,即使在沿海企业,也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同时还了解到,一些常年在外务工者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而且在建筑业、工业、商业等企业界有一定的影响,集聚了旺盛的人脉。因此,应把劳务提升到产业经济的层面来加以认识,并加以重视。应力求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和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发挥市场和政策各自不同的作用,把全市劳务培训的规模做大,使之既能统筹把握市场的总体需要,又能以各自的特色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既让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都能得到培训、都能有一技之长,又让劳务培训本身成为劳务经济的基础性板块。应在培育劳务输出中介市场上寻求突破,力求在政府机构、中介组织、培训机构的互补中,实现有目标、有组织、有保障的劳务输出,全方位提升输出劳务的质量,把劳务输出做强,既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的主力军,又使之成为劳务经济的主要板块。应注意收集内江籍在外务工成功人士的信息,有目的的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沟通,主动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发展前景、投资政策等,鼓励他们为内江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扶持他们回内江开辟园区、创业发展,成规模地把成功的内江人士以及资金吸引回来,投入内江的建设,既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劳务经济的重要延伸板块,又使劳务搭桥、劳务建业成为内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提高服务实效。一是提高各种政策的激励实效。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创名优名牌等进行激励;通过争取财政低息、贴息、无息贷款,对企业技术改造和打造市级、省级、国家级知名品牌进行激励。同时,保障民间投资,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创办涉农经济实体,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促进民间资金向民营资本转变;调整财政农业资金投向,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资金,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二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实效。将整合的支农项目、地方财政补贴等资金集中起来,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同时提高补助比例,调整“以奖代补”资金的使用方式,即不要求完全把“以奖代补”资金返还给项目出资人或农民,或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建设奖励资金,由县级或乡镇为单位统筹使用,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性建设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种养大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对产粮大县(除市中区)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了相应补贴,市县(区)财政应明确其中的30%直接作为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专项经费。三是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实效。探索由财政、科技管理部门牵头,科研单位参与的服务体系建设,认真研究并尽快形成内江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体系。运用政府组织引导和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手段,既给农业科技人员以责任和压力,又给农业科技人员以收入和动力,让他们愿意、乐意包村包片、点对点面对面、深入到田间地头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组长:林武

副组长:任孝勇 曾强

成员:李智 刘建伟

篇7: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是促进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农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且素质较低等特点,具有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技术开展的商务活动,能够消除传统商务活动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障碍。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将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农户为基础,龙头企业或农民自主决策的合作社等中间组织为纽带,通过市场机制将农业等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三者环节联结为一个有机的产业系统,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的形式是企业化。

电子商务能够缩短生产和消费的距离,既发挥迂回经济的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又缩短迂回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消费的距离,被称为“直接经济”、“零距离经济”。电子商务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业机会、减轻对实物基础设施依赖的24小时无间隔的商业运作等,因此能够有效地克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

1.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农业的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业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信息准确性差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生产和经营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减少乃至消除农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农户和企业及时地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和农户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使农业的生产行为变得智能、快捷。

2.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农业产业化中导入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发布信息、处理订单、安排生产、分配资源,供应链中的所有组织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从互联网上获得所需信息,减少了中间商环节,缩短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距离,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成本降低、环节减少,交易速度加快,从而节省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电子商务疏通了信息的传输,既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又拓宽了信息的传输范围,便于买卖双方联系,降低了买卖双方的搜寻费用。

3.打破区域和时间的限制。农业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交易中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时空限制,依赖互联网的交易网络,使农业企业冲破条块分割的市场格局,摆脱区域性市场的限制,进入跨地

区乃至跨国的网络销售,有利于形成统一有序的大市场,使交易双方的选择性扩展到最大。

4.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在农业电子商务中采用网络交易平台,能够将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组织化。农民可能并不是以单个农户或合作社出现,而是将农产品委托给配送中心而由其统一组织销售,交易的一方是农民群体,另一方是企业,双方的地位平等,各自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配送中心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的质检、分级,采取明码标价,保证了流通规模化过程中农产品的质量。

5.方便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农业电子商务将使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变得更为快捷、方便,更具有针对性,能够让农户了解最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迅速传播,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不断推向深入。

二、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自1994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以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入发展阶段。目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建立了部分农业综合数据库,并研制开发了各类应用系统,其中以粮棉油为主的信息技术成果约占三分之一。农业部还利用网络协议、信息通讯、数据库及查询等技术,建成了专业面涵盖较宽、信息存储及处理和发布能力较强、信息资源丰富及更新量较大的中国农业信息网,现联网用户已超过3000家。我国大陆涉农网站已有6千多家,超过了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如果加上台湾和香港的农业网站,中国农业网站数量可排在世界前十名以内。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信息化还处于人才缺乏、体系不健全的状况。虽然一般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都有网站,但网站提供信息的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发布的内容以生产信息、实用科技信息居多,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和农村经济信息偏少,缺乏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贮存、加工的动态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等。

2.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不发达,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网络成本较高导致农民很少上网,是限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高于农村,城镇网民的上网时间长于农村网民。2006年,在全国13700万网民中,从事与农业相关职业的网民所占比例仅0.4%,绝大部分是农业管理与技术人员。而且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真正能上网的农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农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区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而且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不耐久存,品类繁多而品质评价的主观因素较强,标准化程度较低,这些因素极大地阻碍着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

(3)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长,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交易链及其通路较为复杂且透明度不高,交易信息的对称性较差;单个农户、小规模农业组织搜集、捕捉、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差;这些缺陷也不利于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

(4)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的惯性极大,对新知识、新技术存在着“不知用途,不知用法、不知谁用”的现象,“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是导致农民不上网的最主要因素。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严重阻碍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5)农业发展中的实际操作技术人员缺乏,科研人员大多都集中在学府。在美国,把农业的推广下到每个大学的农业学院,大学教授三分之一时间从事教学,三分之一时间从事科研、三分之一时间从事推广工作。而在中国大多数教授只是局限于教学和科研。

(6)农业网站存在着以农业商务内容为主的纯农业网站较少、利用率较低的现象,较多农业网站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多数网站的设计和内容雷同、缺少特色。农业网站的地区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网站并不多。这些都导致网站不能因地制宜地为更多地区的农民提供全面的、周到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服务。

(7)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我国地区的差异性,还需要积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大量的相关数据。但是,国内数据积累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使得建立大型实用数据库进行储存、分析和利用变得十分困难。尽管有些单位建立数据库,但多数的网站都设有内、外两个部分网络,使数据库中有价值的信息大多不能共享。

(8)缺乏宏观指导性的农业信息,未能形成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使电子商务给农业的产、供、销带来的益处不多。各类农业网站直观反映的农业信息较多,有分析、协助决策层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较少。

三、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

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支持、农用物资的购买或农产品的定货、销售、运输、加工、广告促销及付款等等,无不伴随着信息的流动,信息实际上是整个农业大市场体系的纽带。为加速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现现代农业大市场有效运作,应采取以下对策:

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各级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2.建设高质量的农业电子商务的平台。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大量的多元化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的资源、市场、生产、政策法规、实用科技、人才、减灾防灾等信息;同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支持B2B、B2C、C2C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企业和农户从事电子商务的资金门槛,培育、扶持农业电子商务企业。

3.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应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库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同时,应在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各具特色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交换的及时通畅,共享信息资源。

4.尽快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难以标准化一直是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瓶颈,也是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应加快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标准化工作,制订标准和规范,实现各类产品标准化,并提供相应标准描述,使农业电子商务得到顺利的开展。

5.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应逐步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农作物种子、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等一系列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完整的产业链。

6.建立相应的供应链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要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农业品要联系起来,需要在农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供应链系统以及为农业供应链服务的农业物流系统;还要利用现有的配送企业,充分发挥分工的优势,实现客户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品种、农业物资的及时配送。

7.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切入模式。应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电子商务切入模式。经济发达地区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接洽、合同和货款支付的电子化交易,除物流之外,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在网上进行,以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优势。不发达地区可以采用通过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发布平台在网上发布供销信息,网下完成交易的初级电子商务模式。

篇8:闽西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 又名茶油树、茶子树, 是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经济价值最高的食用油料树种[1~4]。茶油色清味香, 油酸含量高, 易为人体消化与吸收, 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榄油相似, 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油茶的经济寿命长, 在我国的南方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形成形状各异的品种、品系和类型。闽西北为油茶的重要种植区, 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20世纪70年代, 食用油短缺, 油茶几乎到了村村有种植, 户户产茶油的地步, 茶油成为当地重要的食用油之一, 油茶一度成为当地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林。但随着果用经济林的引种和发展, 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油茶林的空间不断被挤压。直到21世纪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食用油的品质和要求愈发重视, 茶油食用价值被现代健康生活所追崇, 茶油的经济价值逐年走高, 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 因此, 发展生态、高产、质优的油茶产业成为闽西北农村的重要选择。

2 建宁油茶的栽培历史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 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天然油料树种, 主要集中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河南、广西、福建等地。据统计, 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约400万hm2, 年产茶籽约109万t, 年产茶油28.8万t, 建宁县现有油茶面积约3950hm2

年产茶籽约1230t, 年产茶油320t。建国以来, 建宁县油茶发展与福建省油茶发展状况较为一致, 经历了曲折的历程[5],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1) 历史种植阶段。油茶种植在我国历史悠久, 建宁县种植油茶历史超过1000年, 在解放前, 茶油就是当地农民的主要食用油, 解放初期全县油茶面积就达320hm2。

(2) 20世纪70~80年代的高速发展阶段。到1983年底, 油茶发展达到顶峰, 全县油茶面积达到近6000hm2, 茶籽产量达到3200t, 油茶人均面积将近1亩 (农业人口) , 人均茶油超过7kg, 占食用油总量的50%以上。

(3)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停滞调整阶段。由于成功引种黄花梨、黄桃等较高经济价值的果树进行种植, 农户纷纷将立地条件好的油茶林改种成经济效益高的梨、桃经济林, 油茶林面积迅速减少, 到2005年, 全县油茶林面积保存不足2300hm2, 而果树经济林面积达7300hm2。

(4) 21世纪后的恢复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油茶的健康、优质食用价值被发现, 其经济价值得到大的提升, 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很快提升, 至2013年底, 全县油茶种植面积恢复到3950hm2, 特别是2009年以后, 油茶新植面积达1500hm2, 年均发展油茶超300hm2。

3 建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3.1 油茶种植逐步恢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变得迫切, 特别是对放心、安全的食用油更加关心, 山茶油的优良品质很快被市场所发现和追崇, 山茶油的经济价值也同步得到大的提升, 许多农户开始自觉种植和改造油茶, 特别对部分立地条件不适合种植果树的抛荒果树林、低效果园重新进行改种油茶, 至2013年底, 全县油茶面积恢复到39503950hm2。

3.2 油茶优良品种比重提高

建宁县地处油茶中心产区, 油茶品种种植多样, 但多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为主, 油茶产量极低。多年来, 通过不断筛选, 选育本地优良油茶品种进行嫁接繁育, 筛选了多个优良无性系品种, 同时, 通过引进江西亚林所的长林系优良品种在全县进行引种栽培,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优良无性系苗木占新植油茶的98%以上。

3.3 油茶丰产技术获得突破

在传统的种植油茶中, 油茶亩产平均在150~200kg/hm2, 很少山场能达到375kg/hm2, (丰产标准) 。通过多年的低产油茶改造技术攻关, 采取品种改良、加强水肥管理、树形管理等技术应用, 油茶产量得到较大的提高, 新植油茶和相当部分改造的油茶产量达到了油茶丰产目标。

3.4 油茶加工出具规模

长期以来, 建宁县的油茶都是以自用为主, 商品率极低, 全县没有规模以上油茶加工企业, 油茶加工以手工作坊或小厂就地加工为主, 油茶产品也极为单一, 仅为茶油和茶饼。进入21世纪, 油茶产业得到重视和发展, 油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从无到有, 至2013年底, 全县已有规模以上油茶加工企业2家, 年加工油茶籽能力1200t, 2013年实际加工量为600t。

4 建宁县油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管理粗放, 经济效益低下

由于绝大部分的农户种植油茶都是以自家食用为主, 极少作为商品出售, 农户没有将油茶作为发家致富的经济林耕作的意识, 因此, 油茶经营长期依靠人种天养的经营方式, 任由其自然生长, 有则采之, 无则不管, 鲜有油茶恳复、施肥、打药等管理措施, 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措施, 导致油茶产量极低、大小年现象严重, 大部分油茶处于衰败阶段。经调查统计, 全县油茶产量超过225kg/hm2的油茶面积不足盛果期油茶面积的20%, 全县油茶平均产量仅为105kg/hm2, 不足正常正常经营产量 (225kg/hm2) 的50%。

4.2 良种选育滞后, 丰产效应不高

建宁县着重发展黄花梨等果用经济林, 对油茶的良种选育和良种种植推广重视不够, 导致油茶良种缺乏, 优良种苗供应不足, 由于缺乏良种带来的丰产高产效应, 农户对油茶种植存在顾虑和观望态度, 因此也影响了农户发展油茶的积极性, 部分发展油茶积极性那个高的农户因油茶良种供应不足而存在盲目种植油茶实生苗、非良种苗木等现象。

4.3 油茶加工落后, 综合利用差

建宁县油茶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农民的自用为主, 油茶加工主要是土法压榨和小作坊加工为主, 油茶加工工艺落后、出油率低、茶油品质差, 主要产品为茶油和茶饼, 油茶综合开发利用不足, 资源浪费严重、加工利用附加值低。

4.4 政府扶持政策少, 资金投入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政府主要推动果用经济林产业, 鼓励黄花梨、黄桃种植, 对油茶产业没有特别的鼓励政策, 直到2008年以后, 食用油安全受到威胁, 茶油价值走高以后, 部分乡镇出台油茶种植鼓励政策, 每亩油茶给予100~300元的补助, 但没有在全县范围推广, 同时, 由于油茶种植主要是农户自用为主, 农户没有将油茶作为脱贫致富的产业重视, 长期保持人种天养的经营模式, 油茶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5 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5.1 合理规划, 政策扶持

油茶产业是我国确保食用油安全的重要产业, 是解决粮油争地的重要手段, 国家对油茶产业出台了一序列的鼓励政策。因此, 建议当地政府对油茶产业进行合理规划, 充分考虑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油茶经营的生产特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劳动力情况、加工情况, 合理布局油茶生产基地。

5.2 改、造结合, 种苗先行

充分利用当地荒山荒地、抛荒果园、抛荒农地发展油茶新造, 利用黄花梨落叶期长得特点, 在坡地黄花梨林下套种油茶, 增加油茶发展总量。同时, 做好现有低产油茶林的低产林改造, 主要采取恳复、抚育、施肥、补植改造等方式, 大幅度增加现有油茶林的单位面积产量。在发展油茶种植面积的过程中, 首要工作是做好油茶良种壮苗的供应, 在选育当地良种的基础上, 采取引进本省及相邻江西省的优良无性系丰产嫁接苗, 通过良种的丰产栽培, 提高油茶的产量和提高单位面积经济价值, 促进农户发展油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5.3 扶持龙头、政策保障

油茶产业要发展, 必须以油茶的丰产培育为基础, 重点做好油茶大户和积极扶持油茶龙头企业的发展, 积极鼓励种植大户和油茶加工企业建立高产油茶示范基地, 通过采取大户+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形式, 通过龙头带动农户的方式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二是政府提供政策保障, 在产业发展初期, 主要是资金的扶持, 一方面是当地财政资金的扶持, 制定油茶产业资金扶持政策, 对新造油茶、改造油茶、林下套种油茶的给予200~500元/亩的资金补助, 另一方面是积极争取省级、中央财政油茶项目资金, 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油茶基地实行补助和林业贷款贴息扶持, 积极引导农户加入油茶专业合作社, 享受国家对各种专业合作社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5.4 加强科技支撑的力度

油茶产业发展, 种苗先行, 一是加强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加强与省农林大、省林科院、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 加快高产、稳产、多抗优良新品种的选育, 加强相关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到我县建立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基地。二是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抓好油茶生产技术培训, 充实油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加强对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 普及相关知识和操作规范, 提高农民种植和经营油茶的技术水平。加大优质高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促使油茶生产全部实行良种良法。

参考文献

[1]贺桂先, 李林松, 徐林初, 等.油茶的生长特性及其功能价值[J].江西林业科技, 2007 (4) :39~42.

[2]黄敦元, 郝家胜, 余江帆, 等.油茶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命科学研究, 2009 (5) :459~465.

[3]李君玲, 王大伟.油茶药用价值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 2011 (4) :125~127.

[4]赖学舜.福建省油茶林发展思路[J].经济林研究, 1998, 16 (4) :53~54.

上一篇:熊河镇财政所2018年部门预算编报说明下一篇:买水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