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信息化发展规划

2023-01-27

第一篇:农业局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服务能力;《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将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出总体部署。为贯彻落实以上纲要和规划,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全面深度融合,确保“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有力引领和驱动农业现代化,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的子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指导农业各行业、各领域和各地方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依据。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农业部编制了第一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五年规划,成立了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推动信息技术向农业农村渗透融合,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产信息化迈出坚实步伐。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应用。在大田种植上,遥感监测、病虫害远程诊断、水稻智能催芽、农机精准作业等开始大面积应用。在设施农业上,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水肥药智能管理等加快推广应用。在畜禽养殖上,精准饲喂、发情监测、自动挤奶等在规模养殖场实现广泛应用。在水产养殖上,水体监控、饵料自动投喂等快速集成应用。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智能农业项目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深入实施,在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技术和模式。

经营信息化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在东中西部竞相迸发,农产品进城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高速增长阶段,2015年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比2013年增长2倍以上,网上销售农产品的生产者大幅增加,交易种类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及民宿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模式不断涌现。农产品网上期货交易稳步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交易、数据交换、电子监控等逐步推广。国有农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管理信息化深入推进。金农工程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并通过验收,建成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国家农业科技数据分中心及32个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开通运行33个行业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延伸到所有省份及部分地市县,信息系统已覆盖农业行业统计监测、监管评估、信息管理、预警防控、指挥调度、行政执法、行政办公等七类重要业务。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建设稳步推进。农业部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信息化对种子、农药、兽药等农资市场监管能力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建成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和海洋渔船安全通信保障系统,有效促进了渔船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船、港、人”管理的精准化。农业各行业信息采集、分析、发布、服务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创立中国农业展望制度,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市场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准确性明显提高。农业大数据发展应用开始起步。

服务信息化全面提升。“三农”信息服务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推进格局。农业部网站及时准确发布政策法规、行业动态、农业科教、市场价格、农资监管、质量安全等信息,日均点击量860万人次,成为服务农民最有权威性、最受欢迎的农业综合门户网站,覆盖部、省、地、县四级的农业门户网站群基本建成。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中央平台投入运行,形成部省协同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覆盖到全国,年均受理咨询电话逾2000万人次。启动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试点范围覆盖到26个省份的116个县,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7940个,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开始进到村、落到户。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展。

基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5%,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基本达到4兆比特每秒(Mbps),农村网民规模增加到1.95亿,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32.3%。农业信息化科研体系初步形成,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建设稳步推进,建成2个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重点实验室和2个科学观测实验站,大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IT企业相继建立了涉农信息技术研发机构,研发推出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产品,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先后两批认定了106个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农业互联网企业不断涌现。农业监测预警团队和信息员队伍初具规模。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启动了一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项目。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新进展,框架构建基本完成,主要指标通过测试。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应对挑战的任务相当艰巨。

从信息化发展趋势看,信息社会的到来,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营造了强大势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等作出部署,并把农业农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网络经济空间不断拓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信息经济潜力巨大,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农业农村渗透融合,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加快,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从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看,加快破解发展难题,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业发展方式亟待转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新的生产要素的作用。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艰巨,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对接产销、提升供给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核心生产力的作用。农业小规模经营长期存在,规模效益亟待提高,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化路子,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集聚放大单个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规模效益的作用。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转移就业增收空间收窄,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充分发挥“互联网+”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的作用。

同时,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处在起步阶段,基础相当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思想认识亟待提升。客观上,中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各级农业部门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待深化,关心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基础条件建设亟待加强。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农业物联网产品和设备还未实现规模量产,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分等分级、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接入能力还较低。科技创新亟待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物联网生命体感知、智能控制、动植物生长模型和农业大数据分析挖掘等核心技术尚未攻克,技术和系统集成度低、整体效能差。农业信息化学科群和科研团队规模偏小,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匮乏。农业信息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比例低。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管理职能和机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投融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尚未破题,市场化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亟需探索完善。市场服务和监管制度、软硬件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着力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分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三农”。紧紧围绕农民群众期待和需求,瞄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制约,把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繁荣农村经济和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坚持统筹推进。遵循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律,增强工作推进的系统性整体性,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级农业部门,统筹农业各行业各领域,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统筹发展与安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确保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应用。创新引领,把信息技术创新摆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位置,协同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应用为要,把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能致富作为衡量标准,大胆探索创新应用机制和模式,务求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取得实效。

坚持共建共享。以共享促共建,先内部后外部,推动建立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工作协作协同、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格局。增强互联网思维,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建立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商业化运行机制。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生产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核心技术、智能装备研发与集成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大田种植、设施园艺栽培、畜禽水产养殖、农机作业、动植物疫病防控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低成本、轻简化、“傻瓜”式信息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达到17%。

——经营网络化水平大幅提升。运用互联网开展经营的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大幅上升。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作用显著增强,带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生产资料、休闲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应用取得新进展。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

——管理数据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初步建成,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完成云化升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农业行政审批、农产品种养殖监管和农资市场监管、土地确权和流转管理、渔政管理等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成运行。

——服务在线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快普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及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基本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大幅提升,农业新媒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达到80%。推动乡村及偏远地区宽带提升工程实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2%。

“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

生产信息化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短板,亟需加快补齐。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构建信息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化体系,提升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1.突破大田种植业信息技术规模应用瓶颈

充分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在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宗粮食和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人-机”一体化的大田物联网测控体系,加快发展精准农业。大力推广水稻智能催芽、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航空施药和大型植保机械等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加强遥感技术在监测土壤墒情、苗情长势、自然灾害、病虫害、轮作休耕和主要农产品产量等方面的应用。加快基于北斗系统的深松监测、自动测产、远程调度等作业的大中型农机物联网技术推广。加快建立以农作物品种DNA身份鉴定制度、标签标示信息代码制度和种子委托生产代销备案制度为基础的种子生产、经营、流通可追溯体系,全面提升种业数据采集、分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2.推进设施农业信息技术深化应用

在设施农业领域大力推广温室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技术和装备,重点加快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强分品种温室作物生长知识模型、阈值数据和知识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不断优化作物的最佳生产控制方案。加强果蔬产品分级分选智能装备、花果菜采收机器人、嫁接机器人的研发示范,应用推广智能化的植物工厂种植模式。

3.强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以猪、牛、鸡等主要畜禽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场站为重点,加强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监测、精准饲喂、废弃物自动处理、智能养殖机器人、网络联合选育系统、智能挤奶捡蛋装置、粪便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等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加强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构建畜禽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控系统。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4.推动渔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加快渔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在水产养殖重点区域推广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网箱升降控制等信息技术和装备,加强陆基工厂、网箱、工程化池塘养殖的信息技术应用,开展深远海养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努力实现水产养殖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和管理智能化。大力推广北斗导航技术在渔船监测调度和远洋捕捞中的应用,为海洋渔船配备卫星通信、定位、导航、防碰撞等渔船用终端,升级改造渔业通信基站,完善全国海洋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中国渔政管理指挥信息平台,提高渔业生产信息服务水平,保障渔业生产安全。

5.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信息技术普及应用

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管理信息系统,探索建立粮食烘干、果蔬贮藏、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初加工设施大数据平台,加强农产品产地贮藏、加工情况监测。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加强拣选、加工、包装、码垛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应用,推广普及智能报警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系统,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生产、精准营销,加快建立涵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仓储、流通配送全过程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二)促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方式,打造新业态,培育新经济,重构农业农村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注重提高农村消费水平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建立农产品、农村手工制品上行和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下行双向流通格局,扩大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积极配合商务、扶贫等部门,加强政企合作,大力推进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特色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精准服务。创新休闲农业网上营销和交易模式,推动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强农业展会在线展示、交易。

2.破解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瓶颈

加强产地预冷、集货、分拣、分级、质检、包装、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支撑。以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标准体系。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提升信息化监管能力和水平。加强电子商务领域信息统计监测,推动建立企业与监管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和标准。开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农业试点示范,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3.大力培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鼓励建立电商大学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机构,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发挥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作用,组织开展电商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农产品上网销售。鼓励综合型电商企业拓展农业农村业务,扶持垂直型电商、县域电商等多种形式电商的发展壮大,支持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商出口交易,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化交易和结算,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用信息管理系统等。

(三)推动农业政务信息化提档升级

政务信息化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加强农业政务信息化建设,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全面提高科学决策、市场监管、政务服务水平。

1.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标准体系,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全面、高效和集约采集,推动业务资源、互联网资源、空间地理信息、遥感影像数据等有效整合与共享,形成农业政务信息资源“一张图”。制定农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数据共享开放目录,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服务平台。推进部省农业数据中心云化升级,提高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应用支撑平台等利用效率。推动形成跨部门、跨区域农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格局,有序推动数据资源社会开放,逐步实现农业农村历史资料数据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使用智能化、数据共享便捷化。

2.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

加强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完善村、县相关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基础设施,建立农业农村数据采集、运算、应用、服务体系,统筹国内国际农业数据资源,强化农业资源要素数据的集聚利用。加快完善农业数据监测、分析、发布、服务制度,建立健全农业数据标准体系,提升农业数据信息支撑宏观管理、引导市场、指导生产的能力。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涉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数据资源挖掘应用。

3.强化农业政务重要信息系统深化应用

建设智能化、可视化政务综合管理(应急指挥)大厅,升级完善全国农业视频会议系统,满足政务综合管理、日常监管、应急处置和决策指挥需要。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在确保保密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研发运行移动办公系统,深化农业行业统计监测、监管评估、信息管理、预警防控、指挥调度、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效能。建设高效、集约、统一的农业门户网站与新媒体平台、“三农”舆情监测和“三农”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提升对外宣传、舆论引导和政务服务能力。构建农业电子政务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实现运维管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持续可靠服务。

4.加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加快构建农业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安全通报机制,推动信息系统和网络接口整合。加强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测评和整改,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实行数据资源分类分级管理,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数据资源安全、高效和可信应用。强化网络信息安全设备和安全产品配备,完善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边界防护及信息流转控制等安全防护手段,建设信任服务、安全管理和运行监管等系统,科学布局灾备中心。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确保网络环境安全和网络秩序良好,坚决防止重大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便捷普及

加快建立新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集聚各类信息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机制和方式,大力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信息服务,提升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普及。

1.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坚持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程来抓,将其打造成“互联网+”在农村落地的示范工程。加快益农信息社“整省推进”建设速度。构建信息进村入户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部管理协调、省统筹资源、县运营维护、村户为服务主体的推进机制。强化制度规范建设,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和标准体系,探索将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建立政府补贴制度,研究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积极引导电信运营商、电商、IT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同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组建信息进村入户全国和省级运营实体。突出公益性服务,协同推进经营性服务,不断完善以12316为核心的公益服务体系,丰富便民服务内容,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提升体验服务效果。上线运行信息进村入户全国平台和家庭版、村社版等移动终端应用系统,支持各省(区、市)建设区域性数据平台。围绕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强化益农信息社的数据采集功能。加大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力度,协调推动村务公开、社会治理、医疗保险、文化教育、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2.加强农民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服务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技术水平、经营能力和信息素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信息化建设,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在线教育培训、生产经营支持、在线管理考核等服务。加快提升农业技能开发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各级农业部门现有培训项目、资源和体系,动员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组织农民手机使用技能竞赛,推介适合农民应用的APP软件和移动终端,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支持生产、提升技能、学习交流的平台和工具。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开展农技人员专业化培训,实现科研专家、农技人员、农民的互联互通,提升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为农民提供精准、实时的指导服务。

3.促进农业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信息化建设,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IT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发展生产性服务,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全程托管、农业植保、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作业、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农业气象“私人定制”等服务,推动分享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基于互联网开展创业创新,参与代理服务、物流配送等产业基础环节服务。利用“互联网+”创新农业金融、保险产品,增强信贷、保险支农服务能力。推进农业数据开发利用、农产品线上营销等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拓展农业信息服务领域。加强农业博物馆现有实体陈列和馆藏农业文物数字化展示。

(五)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支撑基础

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与应用基地建设力度,大力培育农业信息化企业,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发展。

1.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创新

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科研创新体系,壮大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建设,科学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加快培育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储备。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研发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的适用信息技术产品,逐步实现重点领域的自主、安全、可控。推动农业信息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搭建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高农业信息化科研基础设施、科研数据、科研人才等资源的共享水平,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协同创新。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物联网、大数据、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深入推进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2.培育壮大农业信息化产业

构建以涉农IT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纽带,面向广大农民的农业信息化产业联盟,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新机制、新模式,引导大型传感器制造商、物联网服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等进入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培育和壮大农业信息化产业。推动建立农业软件与农业电子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加强农业信息化软硬件产品市场监管,提供产品性能检测服务。加大试点示范力度,强化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布适宜推广的农业信息技术和产品目录,引导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

3.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装备建设,不断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畜禽水产工厂化养殖、农产品加工贮运、农机装备等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北斗系统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农业领域的试点示范,加强智慧农业生产、农产品冷链物流与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都市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在农村深入实施,对未通宽带行政村进行光纤覆盖,对已通宽带但接入能力低于12兆比特每秒的行政村进行光纤升级改造,边远地区、林牧区、海岛等区域根据条件采用移动蜂窝、卫星通信等多种方式实现覆盖,尽快落实农村地区网络降费政策,探索面向贫困户的网络资费优惠。

四、重点工程

围绕智慧农业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主要任务顺利完成,实施以下重点工程。

(一)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

研发和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推动传统设施装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大田种植、品种区域试验与种子生产、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和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深耕深松、播种、施肥施药等作业机具配备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联合收割机配备工况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大型拖拉机等牵引机具配备自动驾驶系统。水肥一体机、湿帘、风机、卷帘机、遮阳网、加热装置等配备自动化控制装备。设施化畜禽养殖的通风、除湿、饲喂、捡蛋、挤奶等装备配备识别、计量、统计、分析及智能控制装备。水产养殖增氧机、爆气装置、液氧发生器、投饵机、循环水处理装备、水泵、网箱设备等配备自动化控制装置。

(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

选择基础较好、行业和区域带动性强、物联网需求迫切的地区,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联合,以“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理论为指导,中试和熟化一批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智能装备和解决方案,推广一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提高农业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构建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选取农产品主产区、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型基地,建成10个试验示范省,100个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区,建设1000个试验示范基地。

(三)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以省为单位,以企业为主体,重点开展鲜活农产品社区直配、放心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休闲农业上网营销等电子商务试点,加强分级包装、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社区配送等设施设备建设,建立健全质量标准、统计监测、检验检测、诚信征信等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品牌营销、技术支撑等配套服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中强化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重大培训工程中安排农业电子商务培训内容,与电商企业共同推进建立农村电商大学等公益性培训机构,组织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平台应用、网上经营策略等培训。开展农产品电商对接行动,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经销商、国有农场和农业企业对接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名特优新”等农产品上网销售。

(四)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建设工程

加快建设全球主要农业国农业数据采集、分析和发布系统,实现对40个重点国家重点品种数据信息的监测、挖掘和利用,加强海外农业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国家农业数据中心云化升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多渠道开展全球农业遥感、气象、统计、贸易等数据采集,实现监测渠道共建、数据集中共享,稳步建设全球农业资源基础数据库、同城数据级灾备中心和应用级灾备中心,初步建成全球农业调查分析基础支撑平台。加强全球农业数据分析研究应用,完善农业数据分析预警指标体系,研发全球农业数据分析预警模型系统。改造提升中国农业信息网,以品种为主线,打造为农业生产和市场服务的国家农业信息集中发布平台。完善农业对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重点国家、重点产业、重点品种的信息产品,并提供信息服务,为“一带一路”战略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提供支撑。

(五)农业政务信息化深化工程

加强农业部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农业数据共享开放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优势区生产监测、农业生产调度、农机作业调度、农机安全监理、重大农作物病虫害和植物疫情防控、农药监管、种子监管、种质资源监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防疫检疫、兽药监管、远程诊疗、渔政执法监管和资源监测、渔政指挥调度、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资打假执法监管、农产品加工业运行监测、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农民承担劳务及费用监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动态监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直报、农业信用体系建设、网上审批等业务系统建设和共享。加快推进农业行政审批信息等资源共享。建设农业门户网站群和网站智能监测与绩效管理系统、农业网络音视频资源管理系统、新媒体移动门户。建设农业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大厅,升级完善全国农业视频会议系统。构建全国统一的农业执法信息平台。构建统一的农业电子政务综合运维管理平台。加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完善网络安全设备、防护系统与防护策略,开展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测评、整改工作。

(六)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通过竞争性申报,每年选择10个左右的省份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到2020年建成益农信息社48万个以上,服务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国有农场和行政村。建设益农信息社,配备12316电话、显示屏、信息服务终端等设备,选聘村级信息员,接入宽带网络,提供免费无线上网环境,实现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建设信息进村入户全国平台,开放平台功能,完善农产品生产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信息服务、消费信息服务、市场信息服务、“三农”政策服务、农村生活服务等系统和手机APP,推进服务手段向移动终端延伸,服务方式向精准投放转变。统筹整合农业公益服务和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推动信息进村入户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层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和12316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融合,就近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以智能手机和信息化基础理论、示范应用、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组织技能竞赛,提高农民利用智能终端学习、生产、经营、购物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七)农业信息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联合相关部委,增建农业信息化学科,加大力度建设和完善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学科群,稳定支持已有学科群建设布局,新增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信息化标准、农业信息软硬件产品质量检测、农业光谱检测技术、农作物系统分析与决策、农产品信息溯源技术、牧业信息技术、渔业信息技术等10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在西北、东北、黄淮海、华南、西南、热作等地区新增6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加强野外实验站建设,各省加强省级农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试验台站的建设,不断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加强农业信息化工作。与相关部委联合,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增列一批农业信息化科技攻关项目,鼓励各省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加大农业信息化项目研发,突出加强农业传感器、动植物生长优化调控模型、智能作业装备、农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研究,突破一批农业信息化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制订一批技术标准规范。积极利用两院院士增选、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等国家人才计划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加大农业信息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力度,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

(八)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工程

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方式,线上农业和线下农业结合,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建立一批示范效应强、带动效益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信息经济示范区。全面推进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农业农村大数据、信息进村入户和12316公益服务等信息技术和系统的综合应用与集成示范。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强化互联网运营和支撑体系,着力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努力探索信息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制度、机制和模式。推进互联网特色村镇建设,构建区域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对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创业,推动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线下农业的互联网改造。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力量,切实担负起牵头责任,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落实措施,明确路线图、时间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切实保障各项政策措施和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农业部各司局、单位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狠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在推进过程中,要把规划实施与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切实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推动形成线上现代农业与线下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完善政策体系

加强政策创设,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充分利用现有基本建设和财政预算资金渠道,积极争取新增投资,加大农业信息化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村信息化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政策措施研究和制定,加大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信息进村入户等政策支持力度。构建激励研发创新的政策措施,鼓励农业信息化软件创新、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各级农业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破除行业壁垒,为农业农村信息化提供良好宽松发展环境。开展农业信息化立法研究,推动建立依法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形成跨界融合、共建共享、众筹共赢的推进格局。探索“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主人”“公投民建、公管民营、先建后补”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科研体制创新,强化激励机制,促进关键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产品检测认证制度。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扶持建立产业联盟。

(四)开展试点示范

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聚焦重点品种、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优先在现代农业示范区,组织实施一批基础好、成效高,带动性推广性强的示范项目。创新建立“典型示范、辐射引导、熟化推广、全面发展”的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工程示范推广模式,加大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质量安全、电子商务和信息综合服务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力度,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成熟一批推广一批,不断推进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

(五)强化评价考核

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强化过程管理,突出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比例、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覆盖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等主要指标,构建农业农村信息化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严格绩效评估和督促检查。建立农业信息化监测统计制度,完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试点测试,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各地把农业农村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范围。

第二篇:国外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hslt 上传时间:2005-8-10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1、集成化数据库、系统模拟、人工智能、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单项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趋成熟,但是,现代农业对信息资源及信息技术的综合开发利用需求却日趋迫切,单项信息技术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多种信息技术的结合与集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较流行的是GIS与作物模型技术、遥感与GIS技术、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的集成以及作物模型、专家系统、信息系统三者的结合等。

2、专业化

即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某一种具体作物,或某一项具体农艺措施,建立计算机应用系统以进行生产管理。如美国研制成功的棉花集成管理系统COTMAN,在提高棉花产量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另外,专业化的农业应用软件还具有可适用于不同生产级别(如地块级和农场级)生产管理的特点,更能经济、有效地确保农业生产。

3、网络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不但能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而且能降低农业信息的获取成本。基于INTERNET,处于不同地域的生产者可以使用农业专家决策支持模型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浏览WEB多媒体文档,还可以随意连接其他农业信息网站。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制定有序的农业信息分类标准,采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建立集多个农业信息子网于一身的高速、宽带和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农业信息广域网络。

4、多媒体化

多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手段传递文本、图形艺术、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的交织组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农业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及农业实用技术等多媒体产品开发应运而生,它将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以极为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具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形象逼真、易于操作等特点。

5、实用化

目前,农业系统软件的研制及应用大多还只局限于科研院所及示范基点,其潜在作用远没有被充分发挥,因此,农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及推广将成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当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生物性、地域性、季节性和持续性决定了农业信息开发的复杂性,因此,对这类软件的开发必须通过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专家的协同攻关,才能确保软件结构、功能、界面、程序的规范化,才能提高软件的科学性、有效性、适应性,最终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6、普及化

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农业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利用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并充当着重要角色;二是指农业教育的普及,通过有计划、分批次的培训使大部分农民与农技员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学习各种农业知识,从而加快农业科技的普及提高农民科技和文化素质。

第三篇:来凤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当前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已席卷全球。信息是财富,信息是资源,信息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现代信息技术也逐步地向农业渗透,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村小康化、农民富裕化、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信息在国际农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抓住机遇,强化措施,加快构建适应我县新时期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信息体系,已成为增强我县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支撑条件。

一、来凤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可悲的是来凤县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几乎为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极大的影响着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信息的闭塞,直接减缓了我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直接减少了老百姓经济收入。我县的农业信息机构、农业信息网络、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几乎是没有,依托的是现有的农业机关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信息体系的架构现状可想而知有多欠缺。

1、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县还没有成立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上联州,下系乡镇的农业信息体系没有形成,与各县市农业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使得对农业信息的占有、分析、加工、预测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信息工作难以较好的开展。

2、没有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设备和网站建设没有,更谈不上网

页制作、网站维护了,需得到建设和完善。

3、农业信息队伍建设不健全。我们仅有的就是各个农业机关和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4、影响了我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农业信息机构、队伍的建设,就不能通过农业信息服务,为各级政府及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更主要不能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急需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业技术信息,促进农业增收和农业增效。

5、我们已滞后于老百姓的信息化意识。现实农村有很多的老百姓都会在电视、电脑上去看、去搜索他们所要的信息和技术。而我们连一个网站,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信息的平台都没有。

二、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投入

农业信息化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是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加速政府职能和传统工作方式的转变,能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工作效率,各级各部门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我们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实现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要有紧迫感,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重视信息机构建设,充实配备信息人员。

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投资大的系统工程,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

及部门扶持立项,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重点围绕搞好信息发布与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农业信息工作保障基金,确保必要的运行经费。多方筹资加强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乡镇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发展壮大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协会、农村经纪人等组织,切实为“三农”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2、尽快建立农业信息网站

3、完善制度,科学运行

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严格的信息采集、发布标准及分析预测制度,明确工作内容、方法和责任,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强化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增强信息引导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全县农业信息网络安全高效运转;建好用活“来凤农业信息网站”。有严格的信息更新、发布制度,突出地方信息,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动态等采集、整理、发布信息。确保信息有效传播,推动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高效运转。

4、建设农村信息员队伍

推进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网络设施是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利用是核心,而信息技术人才是关键。建立农业信息技术队伍,加强农业信息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很重要。不仅要加强信息人员计算机网络知识,还要他们懂得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政策法规,并具有分析问题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写作能力。

5、切实抓好县乡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工作

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州局信息网络为中心,依托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因地制宜,找准农业信息工作的切入点,切实抓好农村信息服务延伸工作。逐步解决我县农业信息服务问题。

6、积极探索农业信息服务与农技推广相结合的方法

创办专门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机构,由县、乡信息服务站与县、乡农技部门组成,利用现有的传统和现代媒体,借助在农村具有较高普及率的电话、电视、计算机网络,采取电话语音信息服务、专家坐席解答、农民上门咨询和农技人员主动下乡服务方式,为农民增收做贡献。

7、依托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切实开展好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工作

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是与农民联系比较近,利益关系比较突出的组织和中介,也是传递农产品信息的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对其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市场信息,而且因其在市场上的重要性还会影响市场信息。因此,对整个农业信息系统来说,农业龙头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是整个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农业信息系统中入网的企业越多,农业信息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越强。对于农业龙头企业来说,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站是开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平台,是市场了解企业的重要窗口。农业龙头企业除了建立自己的网站对整个农业信息系统建设贡献力量外,一个更为重要的

方面是建立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 因此,应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壮大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组织,主动深入企业搞好服务做好宣传,特别是在企业网站制作和宣传上、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计算机应用、信息发布、查寻培训上下功夫,增强他们对农业信息的应用水平,引导他们入网建站,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真正为促进“三农”服务工作发挥作用。

第四篇: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结合委党组关于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信息中心组织两个调研组于2010年7—8月先后赴全省9个市(州)、20个县(市、区)、46个乡镇、115个行政村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殖大户,通过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和走访座谈等方式,就全省农业信息化工作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信息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是做好信息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几年来,全省农业系统加大工作力度,吸纳和筹措各方面资金,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全省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4亿多元,配备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等相关信息设备8.5万多台(套),已基本建立起一个快速高效、上下联动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目前,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全部建成;乡镇级信息服务站达695个,占乡镇总数的112%;村级信息服务点8316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8%,其中,配备计算机的村级信息服务点6194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6%;专业合作组织信息点2869个,占总数的32%;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点95个,占总数的26%;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实现上网。吉林农网、市州农网、县市农网全部建成,部分乡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延边州已实现行政村电脑网络全覆盖,白山市所有乡镇全部建立起了乡镇农业信息网。全省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二是信息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全省各市(州)都成立了专门的信息组织和服务机构,县(市、区)有56个成立了信息科或信息中心,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93.4%,市、县两级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编制共141人,实有人员177人。所有乡镇依托经管站或农业站都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大部分行政村都有兼职人员从事信息工作。从调查看,省、市、县、乡、村五级信息工作组织体系基本建立。三是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全省从事农业信息管理和技术人员2648人,经过培训的乡、村、生产经营大户及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员23636人,经过农业部认证的信息员10060人。这些信息员基本掌握了计算机使用基本知识和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发布等技能,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人员数量比“十五”末期增加60%以上。

(二)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加强。一是开展网站服务。吉林农网从2001年开通以来,经过5次改版,无论在栏目设置还是信息发布内容和数量上都更贴近农民和基层需求,目前6期改版基本完成,由改版前的22个一级栏目增加到46个,栏目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截止目前,吉林农网累积发布各类信息50多万条,除了满足农民对网上的信息需求外,也成为各级农业系统网站信息的主要来源。各地也积极发挥市、县两级农业网站作用,为当地农民提供适合本地特点的信息服务,据统计,截止目前共发布信息430多万条,为解决当地农业农村生产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东辽县泉太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李辉经常上网查询生猪价格等信息,因价格掌握准确,今年7月份一次性出栏1000多头,增收10多万元。梅河口市进化镇农民张靖环,根据网上信息调整种植结构,每年增入8多万元。二是开展平台服务。自12316新农村热线和12582短信平台开通以来,积极利用两个平台为农民开展服务。2009年,12316新农村热线日均接听农民电话1万多次,最高达2万次,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等问题比例高达99%。“12316”热线真正成为了农民的“致富线”、“解忧线”和“连心线”。12582短信平台农村用户已达200万户,每年平均主动发布各类短信4亿条次,回答农民通过短信提出的问题60多万个。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两个平台信息服务,农民每年增收40多亿元。三是开展媒体服务。全省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影响大、覆盖面广的信息传播优势,积极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吉林人

民广播电台的《关东大地》、《乡村之声》,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乡村戏曲》和吉林农业手机广播,每年共播出农业致富信息1282期,受众群体600多万人。吉林电视台《乡村四季》12316新闻眼,每年播放350期,受众群体1700多万人。省农委信息中心每年组织制作《农业电视专题片》52期,在全省已有的41个县级电视台定期播放。在《农民日报》、《经济日报》、《吉林日报》、《吉林农村报》、《吉林科技报》上开辟专版、专栏,每年发表文章350余篇,每年编发《零公里信息简报》52期、《吉林农业手机报》48期。全省35个市县创办各类农业信息简报、快讯等1200多期。图们市农业信息协会每周编发一期《农业科技信息》,梨树县信息中心编发《梨树农业》简讯。四是开展现场服务。目前省里聘任各类涉农专家700多名,分布在全省各地,为开展现场咨询服务提供了方便。根据农民需要,全省每年组织专家900多人次赴各地农村开展现场咨询活动,受益农民达100多万人次。2010年夏季,我省遭受了特大洪涝灾害,为帮助农民抗灾自救,恢复生产,受灾期间先后共组织专家300多人次及时赶到受灾现场指导生产,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三)电子商务成效显著。中国农网和吉林农网建立了网上供求系统。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这一电子商务系统,积极开展网上农产品销售和项目对接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省网上“一站通”会员注册用户发展到7087户,网上展厅参展企业903家,占全国网上参展企业的10.5%,在全国排名第一。仅2009年,全省利用“一站通”免费发布各类供求信息5万多条,通过“一站通”和网上展厅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8亿元,引进项目26个,资金10亿元。“十一五”期间,全省通过网络累计实现农产品销售35亿元,引进项目186个。2009年,吉林市溪河镇通过网上销售杂粮100吨,实现销售收入196万元,亮甲山乡通过网上输出农村劳动力500余人。通化市特产大户崔玉龙通过网上与广州市人参市场达成供货协议,实现销售收入30万元。

二、当前农业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农业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农业信息化作用认识不足。一是地方政府领导认识不足。信息化引领工业化、带动产业化。农业信息化作为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对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调研的情况看,有些领导尤其地方政府领导对农业信息化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来抓。二是各级农业部门领导认识不足。农业信息工作是一项服务农民的基础性公益事业,不能为部门和单位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工作政绩,农业系统有些领导尤其县以下部门领导普遍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对农业信息化工作过问少,支持不够,认为信息化就是电脑打字、计算机上网、在互联网浏览信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上的重要作用,普遍存在上边推一推,下面动一动的被动局面,三是农民认识不足。信息对农民的服务主要是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广播、报纸等方式进行,由于受农民素质和观念的影响,有些农民认为农业信息与自己无关,对信息尤其网络信息持怀疑态度,没有意识到网络信息的作用,信息消费观念不强,有钱也不愿意买电脑,即使资费很低也不愿意打电话咨询或者定制短信服务。

(二)农业信息服务机构还不够健全。除个别县(市、区)外,我省县级农业部门绝大部分设立了信息科或信息中心,人员专职,但机构不是单独设置,多数是和其他科室合属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乡镇信息服务站全部建在乡镇经管站或农技推广站,大多数只安排1人负责,而且是兼职,由于不是主业,往往因忙于主业而对信息工作投入精力少,工作不到位。同时,各级信息员队伍还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由于业务不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正常开展。据调查,三年来,全省信息员已经更换40%。

(三)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我省农业信息体系已经建立,但与沿海发达省份和农业信息化发展要求相比,投入严重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网络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以电脑为代表的信息终端只靠农民本身还不能得到广泛普及;二是信息工作运行费用不足。全省农业信息机构广泛存在人员少、经费缺乏问题,一般财政只负责人头费,开展信息服务没有工作经费或工作经费很少;三是信息化专项经费不足。据调查,省以下各级财政部门绝大部分没有安排农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有安排的也很少,满足不了工作需要,农业信息化长效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

(四)信息员整体业务水平还不高。信息技术是新兴行业,近几年发展更为迅速。目前,我省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很少是行业里手,绝大部分是改行过来的,对信息工作不是很熟悉,尤其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人员跟不上信息化发展步伐,业务水平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一是信息管理人员不懂信息技术,信息化知识更新慢,缺乏做好农业信息化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二是信息技术专门人才缺乏,开发能力不强,服务跟不上;三是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使大量信息资源仅停留在低水平开发状态;四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和善于经营的农村信息员。

(五)农业信息化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农业信息化工作需要用制度去管理、去规范。目前,虽然我省建立了《信息采集与发布管理制度》、《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与管理制度》、《信息员认证与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工作制度化要求,根据工作需要,还缺少全省统一的农业信息采集标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员工作制度等。另外,存在已建制度执行不到位、制度制定层次低、权威性不够、执行力度差等问题。

三、加快推进我省农业信息化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把这项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与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明确工作任务,狠抓责任落实,把农业信息化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努力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五统一”管理。同时,要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制度性和运行性规则,适时出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确保农业信息化工作实现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在资金投入上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融资和农民自投为辅的原则。首先,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将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纳入政府统一的近、中、远期投资规划和布局,设立专项资金,制定鼓励个人、集体、企业和外商多方投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农业信息化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要鼓励和引导电信运营商投资。通过以市场换投资策略或通过共建、合办等办法,加强与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等运营商合作,鼓励和吸引他们投资,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再次,鼓励和支持其它市场主体投资。积极鼓励IT企业、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农民中的能人等在农村投资建设各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站点,开展直接面向农民的商务运营和有偿信息服务。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信息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有效保证,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各地要针对信息员队伍现状,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组织好各层面、各领域的培训工作。目前,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重点,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农业信息技术员队伍的培训。在培训中,要积极引导鼓励涉农信息技术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农村的信息技术培训。同时,要注重录用和使用较高层次的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四)健全机构,完善体系。省、市两级农业部门已经全部建立了独立的农业信息工作机构,县级农业部门大部分设有专人负责信息工作但没有独立机构,乡镇级既没设专人又没有机构,只设兼职信息员,村级全部是兼职信息员。为确保农业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各级

农业部门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工作机构,尤其县及县以下机构。县级农业部门要建立独立的农业信息工作机构,乡镇要设立专门岗位,由兼职转为专职,村级也要尽量设专职信息员,最好任用“一村一名”大学生作为信息员,并给予适当的补贴。

(五)加强协作,共享资源。农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一个系统工程,农业部门作为农业信息化的牵头组织协调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特有属性,加强与林业、水利、水产、气象、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等相关部门的配合,通过合作,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使用效率,为农民提供更为质优、全面的各类综合信息。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有关新闻媒体,加大农业信息化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围。一要提高农民、经纪人、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以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服务的认知程度。二要提高各级农业部门广大职工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三要抓好信息工作典型的宣传报道,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第五篇: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和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编者按:

在农业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当前我国的农业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阶段?对信息的主要需求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有多高?本报信息化应用调查小组深入河南、四川等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省,就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从各方面得到的信息以及问卷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在我国的人均gdp已达到和超过了1000美元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值得关注的一组数据是:农业gdp在全部gdp中的比例已从1990年的27.05%下降到2004年的15.2%,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例从1990年的60%下降到2004年的49%,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26.4%提高到2004年的41.8%;农产品供求关系由长期的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从保障供给逐步转向适应需求,农副产品的商品率近年已达70%以上;农业的功能也从传统的保障粮食安全进入到提供食品安全的阶段。

农业专家指出,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那么,什么是现代农业?目前我国现代农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以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为支撑,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为一体,具有多元化、多功能产业形态和社会化服务体系,达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能够实现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网络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也渗透和覆盖到所有支撑农业发展的技术装备和设施中,使之提升到智能化、自动化的更高水平,现代农业又增加了信息化的内涵。

在此次调研中,无论是农业部门的领导还是农业研究的专家,都着重强调,农业信息化是新世纪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必须依赖信息化。和过去的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现代农业是一个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三大领域的大产业;现代农业采取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经营

以市场为导向;现代农业的产品拥有统

一、规范的标准;现代农业的参与者是知识型劳动者。现代农业的这些内涵和特点,无一不对信息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农业经营市场化需要信息内容引导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农业经营的市场化是最紧迫的课题。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当前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虽然还不高,但市场化水平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总商品率达到60%以上,农民家庭经营费用的货币化程度达到80%左右。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产品市场体系很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通,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我国农户经营规模太小,农民对市场状况了解甚少,只能“跟着感觉走”或“随大流”。因此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民的信息化需求并不滞后,对于实用的市场信息需求,已经可以用刻不容缓来形容。据本报信息化调查小组调研得到的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40位农民中,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需求最为强烈,共有232人选择;对农业生产和科技信息的需求其次,有190人选择;对农业政策法律法规信息和专家咨询信息也分别有178人和112人选择。

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在现代农业中,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农产品的商品率很高,用一些剩余农产品向市场提供商品供应已不再是农户的基本目的。完全商业化的“利润”成了评价经营成败的准则,生产完全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市场取向是现代农民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农业新的功能的动力源泉。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无论是种植经济向畜牧经济转化,还是分散的农户经济向合作化、产业化方向转化以及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和推广,都是在市场的拉动或挤压下自发产生的,政府并无过多干预。

因此,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而要推进农业市场化进程,必须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安排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解决大宗农产品的出路问题;要借鉴工业企业注重产品营销的理念,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农产品生产要像工业产品的生产一样,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大力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的市场化进程正不断加快,对农业市场相关信息的需求尤为强烈。无论是农民个体还是农业企业,都迫切需要市场供求、产品价格、法律法规以及专家咨询等信息。因此,农民对信息交流的投入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1998年,我国农村每户家庭在生产中邮电通信类消费的投入仅有169元,而到2004年,这一数字达到384元。

专家指出,农业经营市场化需要信息内容支撑。市场化对信息交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要及时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必须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的大平台,让农民在这一信息平台上获得信息,并且上传需求,实现信息交互。尤其是当前发展的订单农业,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的具体要求,农民或者农业企业按照市场要求的品种、规格和数量来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市场化。接受调查的农民

表示,在农业市场化的具体实践中,通过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的准确畅通,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规避生产经营的风险,获取更高的回报。

2.农业产品标准化需要信息手段规范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农业产品的标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工业生产中,产品的规格质量都有统一严格的标准,现在发达国家的某些农产品生产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公平、公正交易是现代经济的市场规则,也是引导市场良性竞争的保证。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是公平、公正交易的前提,也是遏制市场欺诈、提高农民收益的有效保障。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产品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要与国外廉价而优质的农产品进行短兵相接的遭遇战。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逆差。作为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最严重的领域之一,农产品贸易壁垒之争正愈演愈烈,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体现在产品之外的标准制订、预警机制等“高端竞争”能力上,而我国在这方面明显是“短腿”。据国家有关部门透露,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至今约有90%的农产品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和影响。很显然,现在农产品生产如果再像传统农业那样,不按标准生产,没有严格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检测,且不说价格卖不上去,连市场准入都很困难。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至关重要。

当前,农业产品的标准化、优质化已经成为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新世纪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要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传统的个体农户显然是难以完成的,目前我国主要推广的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这一模式包括“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类型。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国现阶段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出现了这样一个现实课题,即龙头企业对零散的农户,如何统一组织生产,制造标准化的农产品?最佳的解决途径是依*信息手段来规范。

专家表示,农业产品标准化需要信息手段规范。对此,可以借鉴工业生产中的规范化理念,参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通过全面覆盖的大信息网络,采取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企业在组织生产时,可以对单个的农户进行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和指导,明确生产的技术指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实现全面实时的监控,确保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生长状况和产品数量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独立的生产农户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得到准确的解决办法;在最终产品的采集、运输中,先进的信息手段也对市场的整体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农业生产规模化需要信息技术实现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意义十分重大。考察世界工业发展史,可以发现,工业生产之所以能迅速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工业,主要原因是机器大工业能够产生大的规模效益。现代农业要获得高效益也必须走规模化、区域化生产的路子。

由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化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土地的经营与生产规模太小,在小块土地上难以采用规模化的现代耕作手段,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投入多、产出少,农民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等方面。

农村改革广泛建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能够适应以人畜力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够适应以机器耕作为主的现代农业,必须坚持长期不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农业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资源条件约束更加刚性地摆在中国农民面前。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使人均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等)占有量极低。土地等资源流转性差,资源配置不合理,两者均导致了超小的农业生产规模以及较低的收益水平。

那么,能不能在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呢?研究学者指出,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先导和动力,尤其是在我国的现实状况下,在坚持家庭承包制的同时,要实现规模化,更多的是*体外信息交流来组织和管理。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成为技术高度密集的规模化产业的关键。

当前,有关科研单位、大城市郊区和一些省区、农垦企业等,正积极通过信息技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例如,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了200多个本地化、农民可直接使用的农业专家系统,使全国800多个县的700多万农户受益。在北京示范区应用后,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8%~10%,单产提高8%~10%,生产成本降低5%~7%,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达到了60%左右。通过信息化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所带来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专家表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需要信息技术来实现。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农业资源、生产要素、市场信息的运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能够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农业信息化,使现代农业的增长方式由单纯地依*资源的外延开发转到主要依*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方向上来,真正成为规模化的产业。

4.农业经济产业化需要信息网络维系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对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科技部发布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政策,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分为三个领域来表述: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领域;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农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人数占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的61.6%,从事相关工业生产的占17.7%,从事交通运输和仓储行业的占2.8%,从事批发与零售业的占3.8%,从事信息服务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占14.1%。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这个围绕着农业生产而形成的庞大的产业群,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与农业生产形成稳定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很显然,现代农业是包含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的大农业概念。传统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一种小生产。而在现代农业中,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要加入到各种专业化合作组织中,农业经营活动实行产业化经营。这些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委员会、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种形式,它们活动在生产、流通、消费、信贷等各个领域。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开始具备一个新兴产业的各种特征,从农业生产资料到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再进入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大流通和涉农综合服务,这根链条上汇聚了全国5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95万经营大户,240万农民经纪人。对这样一个大产业的管理,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依*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来实现管理和协调。

专家指出,农业经济产业化需要信息网络维系。随着农业经济产业化程度的加深,管理信息化以及服务网络化已经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三大产业领域的沟通与协调发展提供了可*的保障。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贯穿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如产前主要为生产规划和准备生产资料,产中主要体现在种植和养殖两大方面,产后主要体现在加工、流通和农副产品销售方面。尤其是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无论是前期的资源配置和优化,还是中期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都可以因为管理的高效和准确带来标准生产和规范管理。

5.现代农民知识化需要信息应用提升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中,现代农民的知识化是实现顺利转化的基础。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掀起了农业知识化的新浪潮,这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潮流。农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现代化。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耕地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农业发展理应主要*科技进步。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是基础,科学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知识化的发展阶段,要用信息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其核心问题是农民的知识化问题。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

当前,要实现现代农民知识化,最主要的当然是抓好农村农民子弟的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像工业的技术培训那样,加强对成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改变目前因农民文化素质低、生产技能单一而影响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的现状,进而推进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改善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是当前提升农民知识化水平最见效的举措。而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采取信息化的远程教育手段易推广、见效快,事半功倍。

以河南省为例,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丰富,河南省9700万人中,农村人口

占了72.8%。河南网通首先在民权县试点建设接入网,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兴农网、小学远程教育网和金牧阳光网合一,给全县农民提供丰富的科技文化信息。此后,河南网通又在全省推广,为农村搭建了党员干部远程网络教育视频系统,使得农村不仅可以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党员进行时事政治形势教育、革命历史传统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信息,对村民传授致富本领,普及科技、卫生、法律知识。农民的劳动专业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对信息化教育的呼唤更加强烈,“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实现信息村”等标语在河南农村随处可见。

专家指出,现代农民知识化需要信息应用提升。对此,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机构的改革,建立面向生产实际、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特别是要通过信息化,建立农业技术的远程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农民及时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使大批农民向科技能人、商人、经纪人、企业家转化,培养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上一篇: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制度下一篇:农业大棚智能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