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2024-05-15

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精选8篇)

篇1: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2 篇

工作汇报一

2020 年,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我认真学习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贯彻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目标,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抓班子带队伍,抓亮点求突破,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履行职责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履职情况

(一)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带头“深”学,推进教育常态化

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高度重视队伍的理论学习。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以“三会一课”为抓手,开展思想政治学习。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了《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等一系列精品内容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思想政治理论,持续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全年共组织专题党课 6 次、专题讨论 4 次,参与专题讨论学习累计 700 人次。党员参学率达到 100%全覆盖,为不断推进党建工作新局面打下良好基础。

(二)围绕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干,落实会议精神

领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党建也是生产力”理念,将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同步考核。一年来,围绕上产核心任务,创新党建思路,引导党员同志比担当,比奉献,由 10 名党员组成的党支部焕发出了不一样的“活力”,在 2020 年两次上产会战号召中,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冲在前面,放

弃节假日及双休日累计 409 天,各项地面建设项目顺利完工,正是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施工生产在攻坚克难中体现出的引领作用。

(三)抓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廉洁”防线,形成支部工作特色亮点

本岗位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一直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常态化开展,履行“一岗双责”,把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管理、监督作为工作重点。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廉政谈话,将承包方也纳入管理范围,推进源头防腐工作,实行“四个必谈”制度,全年共对关键岗位人员廉政谈话 96 人次、廉政党课 4 次,廉政学习11 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4 份、签订家庭助廉协议书 11 份、与 16 家承包商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1 次,两次邀请了联点领导 xxx 到项目施工现场,关口前移,为项目管理人员、承包商代表上廉政教育党课,做到了把廉洁教育文化送到施工作业一线。强化纪律约束,推进作风建设,为自己也为他人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屏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工作虽然有了改进,但从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反思,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一)理论指导实际工作方面。理论学习不够,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缺乏主动性,对理论的学习满足于现状,客观强调工作忙、事务多,认为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联系不大,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工作做得不够。

(二)严格组织生活制度方面。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分管岗位负责人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深度不够,有的谈话注重了工作交流,对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不够多。组织生活严肃性不够,分析问题避重就轻,耐心听取支部党员批评建议不够。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方面。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具体工作多停留在签订责任书、承诺书、观看警示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谈心谈话等常规举措上,很多时候都是讲得硬,执行软。

针对存在问题和产生的根源,我将突出问题导向,细化问题清单,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时限,具体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拓展知识视野,提高知识水平和政治思想修养。

(二)强化组织观念,防止组织生活表面化、形式化、创新开展组织生活、组织活动的方式和载体,提高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督促指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交换意见。

(三)深入开展正风肃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刚性落实 “两个责任”,高标准、严要求,搞好廉洁自律。做到“保住底线、不越红线、筑牢防线。”养成自省自查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免疫力,提高

自控力,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

三、下步重点工作

2020 年,我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促进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积极带头参加 “民族团结”和党员“红细胞”活动,切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边查边改、即知即改。

二是积极挖掘管理新思路、新方法,统筹部署工程项目建设,将党建与生产任务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在工作生活中带头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政策、项目安全管理等方面教育培训,增强党建促生产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考核体系,量化日常工作、重点工作、创新举措等个性指标,从月度、季度、考核等方面加大党建综合考核力度。汇报完毕,请批评指正。

工作汇报二

根据安排,我将今年以来抓基层党建工作有关情况,简要述职如下: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学校党支部基本状况

xxx 小学现有教学班 12 个,在校职工 21 人,其中党支部设书记兼校长 1 人,党员 6 人。本申请入党教师 3 名,党员占教职工总数的 28.6%。

(二)抓基层党建履职状况

1.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我支部采取集中上党课、党员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认真学习了系列讲话精神,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工作的方向。同时,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及准则和条例等内容,每位党员完成相关学习笔记共 8 次,学习心得 2 篇。开展相关知识测试 2 次。同时,利用微信群,转发十九大精神学习内容,交流思想。

2.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以规范的制度提高党内生活质量。集中召开组织生活会,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3.抓党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开展。我校党支部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开展手拉手贫困户志愿服务活动,还充分号召社会力量扶贫,xxx 来校捐资助学达 xx 人次,xxx 为孩子们送来文具等礼物,社会爱心人士 xxx 为希望工程五位学子捐资助学,他们的爱心让贫困学子备受温暖。

4.增加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强化基础保障。xx 年,我校投入一千余元订阅党刊报刊杂志和购置书籍,又投入近万余元用于党员活动室及学习室的建设,规范的文化墙,完善的档案资料,丰富的党员学习资料,教育局党办来我校检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以后我们还要继

续增加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为我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三)党支部抓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

1.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绩显著。我校共有党员 6 名,全体党员处处起模范作用,积极上好党员示范课,身先力行,做出表率;本更有 3 名优秀教师申请入党,向党组织靠拢。

2.校园建设更加完善,校园环境更加美化。天津友发集团正元管业有限公司为我校捐助了 xxx 元用于学校建设,几个月下来,学校环境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四间宽敞的专用教室,其中微机室配备了xx 台学生机和 x 台教师机,美丽规范的塑胶操场,四个绿化带(博学园,成习园,益智园和尚德园)......在 xxx 的捐助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更加优美的校园环境。

3.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局组织的优质课教学比赛中,我校 xxx 老师讲授的道德与法治课获区级二等奖。在“说课标说教材”专题教学比赛中,我校 xxx 老师参加道德与法治说课比赛,获区级一等奖;xxx 老师参加科学说课比赛,获区级二等奖;xxx 老师参加英语教学设计比赛,获区级二等奖。xxx 老师的图书馆应用教学设计获区级二等奖;xxx 老师指导的学生绘本获区级二等奖。

4.十九大进校园,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学习十九大,创造新未来”开学第一课,让师生心中根植梦想,爱我中华,开拓进取,创造新未来。“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队会暨爱心捐助活动,让贫

困学子倍受温暖,让欢声笑语与爱心童心洋溢校园。团结一致迎督导,缤彩纷呈获好评,戟门小学迎省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活动促进德育工作和社团活动更上新台阶。迎团中央调研参观活动,完善了学校少队工作建设,宣扬了学校良好形象,促进少先队员工作发展,获得了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党建工作落实力度还不够大。

本学年在学校建设上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财力,造成党建工作在文件中提得多,行动上落实得力度不够大,党组织活动开展的形式缺少创新性。

(二)党员的凝聚力不够强。

客观原因是学校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学生流动性大,给教师带来了管理上的困难,主观原因还是我与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倾向以业务工作为主,以教学为主,对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较少,尤其是与党员的谈心谈话工作还不够积极。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继续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途径。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带领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共同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凡是行政工作中需要攻坚的任务,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和战斗力,积极发动和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结广大教职工,一起突破。

(二)进一步加强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务实作风。

时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与全校师生的交流谈心,深入一线,多和教职员工谈心交流,反馈各方面信息,对教职员工的家庭生活、工作状况全面掌握,做到有事及时处理,有难及时帮助。继续坚持一学期一次的家长座谈会,继续坚持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剖析、群众测评、家长进学校、校长开放日等工作形式,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工作的务实、求实和踏实。

(三)进一步加强自律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按照学习理论与投身实践统一、党性锻炼与人格修养统一、自我修养与制度约束统一的要求,我将继续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好勤政廉政的表率,加强干部队伍及教师队伍的自律意识,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并积极接受群众的监督。

篇2: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近年来,**县把红色教育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让红色教育走实走深,为该县高质量发展提供红色动能。

一、从“独唱”到“合唱”,着力破解各自为战、良莠不齐的难题。

针对过去有些地方上党课任务式、应付式,过于依赖外请专家教授,高质量党课偏少等问题。**县深入推进“六进”活动,引导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奏响红色教育“大合唱”。一是突出示范带动、广泛参与。县委书记带头上红色党课,县委组织部率先拍摄21堂精品党课,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人人备党课、个个上讲台,全县89个部门单位参与党课开发拍摄,实现各层级各行业全覆盖,构建起上下联动、纵横联合的大格局。二是突出名师名课、多点开花。大力实施“双百工程”,遴选红色“名师”142名,培养红色文化讲解员37名,开发精品党课156堂,营造了精品党课、精品视频、乡土名师遍地开花、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三是突出分类实施、统筹推进。引导各单位结合部门职责、行业特色,因地制宜开发红色党课,同时,根据脚本质量、场景数量、拍摄时长,将156堂党课分为ABC三类,形成了覆盖面广、行业齐全、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因库**版”。

二、从“洋气”到“土气”,着力破解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难题。

针对有的单位上党课侧重于讲理论、讲政策等问题。**县坚持效果导向,通过开发“土味”党课,讲好本土故事,把“高大上”的理论讲出“泥土味”。一是开发本土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和讲好《一块门板见证党群同心》金牌党课,着力打造“民拥军”品牌。把土市新村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对全县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整理,编著了《红军长征在**》红色读本。二是建设本土红色学堂。依托14个乡镇党校和209个村教学点,建好红色学堂。同时,着力把马克思主义课堂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目前正在依托

XXXX,申报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实践中心”,这也是全省第一个建在村一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基地。三是打造本土红色基地。重点打造了土市新村“红军渡口”和云冰山“五号哨所”等12个市级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示范点和18个县级红色教育基地。

三、从“线下”到“线上”,着力破解方式单一、时空局限的难题。

针对传统的“线下”红色教育受师资、场所、时空的限制,导致教育方式单一、受众面不广等问题,**县创新红色教育模式,从“线下”往“线上”拓展。一是筑平台,打破时空局限性。在“红色**·智慧党建”平台开设红色教育专题学习、红色视频等栏目,将课堂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打造“网络学堂”,让党员群众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教育。二是上云端,提升品牌影响力。将精品党课视频上传到全国智慧云教育平台,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听到优质的党课,有效提升红色教育影响力。三是拓渠道,扩大教育覆盖面。通过“线上课堂”成功打通在外人员学习通道,实现了全县党员群众红色教育全覆盖。

四、从“心动”到“行动”,着力破解学用脱节、效果不佳的难题。

针对过去开展红色教育时,有的党员干部学用脱节、效果不佳等问题。一是注重将

篇3: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关键词:三严三实,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基层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三严三实”, 做表率, 做样板, 做先锋, 做模范, 成为“品质·价值”的杰出代表, 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就目前集团公司发展的形势来看, 党员干部一定要适应新常态, 理顺新思路, 顺应新形势, 提高新境界, 一定要将思想统一到中建路桥的发展思路上来, 团结一心谋事业, 聚精会神搞生产, 确保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不断激发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斗志, 为生产中心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要严以修身, 以严整的作风建设风清气正的环境

《论语》中有:“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自省其身, 谨言慎行, 在工作上一丝不苟、忠诚敬业, 以自身的作风带动项目一线的风气, 保证内部环境风清气正、阳光清新。现在公司隶属于中国建筑, 重回大交通系统。在大好形势下领导干部要不断地吸收中建的价值观和发展理念, 更要保持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本色, 以中建信条的指导作为出发点, 修身养性, 充分认识自身的不足, 同时更要蓄积力量、厚积薄发。

基层领导干部还要有从善如流和见贤思齐的意识, 这是对一个好领导干部的内在要求。为确保基层一线能够团结一致, 党员干部就一定要秉公办事, 做事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 善于通观全局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够集中领导班子内部的不同意见, 形成一致的认识。因此, 基层干部要严以修身, 才能使内部关系和谐发展, 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和睦, 使内部环境风清气正。

二、要严以用权, 以严明的纪律约束权力, 建设良好的生态氛围

基层干部手中有权, 且权利有时很大, 比较容易滋生腐败。这就要求干部对权力严格使用, 用制度约束权力, 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要慎用权、审用权, 不要肆意而为, 防止权力泛滥。基层干部时刻不要放松对制度的学习, 要按照上级党委和纪委的要求、规范、制度、运行体系来约束手中的权力。基层干部还要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与职工打成一片, 接地气。对于手中的权力要有敬畏之心, 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要有敬畏之情, 形成正确的义利观, 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断, 凡事讲求民主, 避免因权力失衡造成一线工作生态遭到破坏。

基层干部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领域直接面对生产一线, 因此权力运用得不好, 就有可能给工程造成巨大的浪费, 甚至滋生腐败现象。严以用权, 用阳光的心态去做阳光的事情, 让权力也晒晒阳光, 这样有利于干部手中的权力不腐, 有利于在职工群众心目中树立领导干部的威严和威信, 更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要严于律己, 以严谨的人格魅力打造项目的良好风气

身为基层干部, 要对自己严格要求, 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 做到身有正气、行有正端、言有正意、教有正道, 用严谨的身行言教打造项目一线内部良好的道德风尚, 净化内部环境。作为基层干部, 尤其是项目经理, 要用上级的纪律制度约束自己,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要做遵纪守法的楷模。项目经理如果强化自身的道德修养, 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员工们都会纷纷模仿, 产生上行下效的良好效果。

基层干部在严于律己的同时, 还要勤政廉政, 不要有多做事就出错、在位不谋的思想。基层一线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不对的, 同样是不能严于律己的表现, 而且会形成不好的印象。干部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员工, 干部为人要勤业敬业, 对己严格, 做到“多植荷花塘自清, 勤反腐败政自明”, 这就是基层干部务实高效的最高境界。

四、要谋实事, 以务实高效的工作精神带动项目的进步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古往今来必成于实”,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谋事成事法则。作为基层干部, 身为前沿阵地的一把手就要知道企业效益是企业生存的不二法门, 因此要谋事实、做事实、言行实。习总书记说:“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形式主义要不得。”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做事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 基层干部更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干思想。

施工单位的一线干部要以绩效为奋斗目标, 踏实工作, 在岗位上精业勤业, 追求项目单产高效益, 提高工作效率, 这就是干部谋事的内在要求。韩愈在《劝学》一篇中提到“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这是对做事的高度概括。基层干部要精业思成, 不要荒业随意, 要实实在在地干事, 务求高效, 谋事进取。

五、创业要实, 使开拓创新的精神成为项目提速的动力

基层项目干部要在创业方面坚持实事求是, 大胆尝试, 以既有成果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掘生产经营的内在潜力。在当前形势下, 项目干部要以融入中建理念为契机, 继续在新兴项目上多谋技术创新之实, 对施工中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等方面深入研究, 形成创新创效、创业创效的思想认识。

一线干部要成为创新创业的先行者, 敢为人先, 以先入为主的姿态抢占技术优势, 从而激发优秀国企的创新创业精神, 为国企干好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形成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公司创新的名片。

六、做人要实, 以踏实的道德精神助力项目快速提升

基层干部做人更要老实, 对企业负责, 对公司发展敢于担当。基层干部要有“言必行, 行必果”的作风, 成为员工的标杆榜样, 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 净化内部环境, 听得进不同意见, 要敢于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不同的意见, 果断决策。

基层干部要靠实干的精神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做人诚实才能取信于民, 做人老实才能广纳贤才, 做人踏实才能处事公平, 做人务实才能胸怀坦荡。领导干部在做人上要甘为人后, 在做事上要当模范先锋。在具体的工作中, 在中建文化的引领下, 我们要团结务实, 相互支持, 举贤而上, 厚德寡欲, 道行天下, 敏言健行, 自强不息, 这种精神才能形成公司的风气, 公司发展才能更快速。

基层干部要对照“四风”反观自身, 戒除不严不实的行为和不良作风, 与共产主义信仰迷茫、组织纪律涣散、廉政思想淡薄、责任担当意识不强、阳奉阴违、道德缺失、巧言令色等作风和行为彻底绝缘。在坚定信仰、严守道德底线、强化组织纪律、敢于担当、说实话讲真话等方面从严从实要求自己, 转变惯性思维, 适应新常态, 使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成为长效机制, 将自己的思想自觉统一到集团公司发展的大局中。

参考文献

篇4: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一、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总体概述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指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党和国家有关廉洁从政的制度规定,实行严格的自我约束,正确行使权力,做到清正廉洁、克已奉公。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眼于教育和防范,充分运用正反面典型事例,强化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加强对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真正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坝。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方面,重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党纪政纪条例知识竞赛”和“党风廉政建设讲座”等活动。组织观看廉政电教片,使党员干部受到生动形象的遵纪守法和反腐倡廉教育;建立领导干部廉洁档案,组织领导干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和“一岗双责”责任状,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加强事前、事中监督。对领导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采取诫勉谈话、廉政谈话、谈话提醒。对违纪违规案件进行严肃查处,并在党风讲评大会上党委书记亲自讲评,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从业意识。

二、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淡薄,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不够到位,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存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权交易和滥用职权等现象;监督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往往满足于制度定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制度执行不力;个别单位领导干部工作透明度不高,对群众关心的工资奖金分配、职工子女就业、干部任免等问题存在不公开或不公平现象,甚至存在截留员工工资奖金现象,民主决策不能很好地执行。少数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对“三重一大”有关事项个人说了算。

三、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价值观扭曲。一是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在职期间不捞一把,下台后就沒有机会了;在这种心态作用下,他们由讲理想到讲薪饷,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为全家谋福利,由艰苦奋斗到贪污受贿。二是视权力为商品,存在权钱交易的心态,个别干部将手中的权力当成商品,作为等价交换的法码,进行权钱交易,有的利用掌管人财物的权力,收受贿赂心安理得,凭关系、重人情、拿好处办事。三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行贿、受贿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不会被人发现。

制度不健全。一是由于现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监控上出现了一些死角,给一些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二是由于相应的制度跟不上,缺乏针对性,给一些违纪者钻了空子。三是制度虽然定了但没有真正有效执行。四是惩处力度不大。

班子内部监督乏力。党员领导班子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工作不充分,程序上不完善,只说成绩不讲缺点、象征性作自我批评,相互批评不能真正开展起来。尤其是对主要领导的监督存在上边够不着,下边不敢管的“两不管”现象。

四、做好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对策

抓思想源头做到“三个到位”。按照党的纪律要求,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认真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头脑中存在的轻视党风廉政建设的倾向,使领导干部认识到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其对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负起领导责任,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是一把手要树立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意识。二是教育到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优良传统教育、加强法规纪律教育。廉政建设重在治本,治本的主要途径在于教育。通过不间断的反复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法律上的综合素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的诱惑。三是自律到位。首先,对各级领导干部和管钱、管物、管人的干部更要强化自律意识,使他们的价值观念定位在廉洁奉公的基点上。其次要不断加大党务公开、企务公开的力度,促进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利用双务公开网站,企廉网平台,对重要事项进行公开。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每半年至少向党员干部大会报告一次工作情况,保证党务公开扎实有效开展。

强化执纪监督检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预防腐败的关键,也是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关键。一是要解决监督机构制约力的问题,逐渐缩小职务谋私的活动空间。二要改善监督手段,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加强防范;三要加强党内监督,充分发挥廉政公示、组织考核、民主评议和测评、民主生活会的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严格内部检查机制,发现违纪问题及时查处,加大对严重违纪问题的打击力度,起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四是加大纪检监察系统的改革力度。充分发挥纪委监督执纪作用,立足“预警防控、及时整改”,有效应用好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纪委要聚焦主业,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的力度,真正做到“三转”。

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依靠制度预防和惩治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必须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我们主要采取坚持党员干部廉政预警防控机制;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制度;开展党风纪律双讲评制度;执行干部半年廉政公示制度。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从而使领导干部能够正确行使权力,更好地为人民造福。

总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加强学习,通过自我净化,纯洁肌体,才能达到出淤泥而不染。内因决定外因,外因是内因变化的结果。为此,我们也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内外结合,确保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确保领导干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作者简介

篇5: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永登县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永登县委组织部 | 作者:永登县委组织部 | 日期:2007年9月3日 | 浏览3043 次] 【大 中 小】

一、基本情况

永登县总面积609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40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8万。全县设党组10个,基层党委(总支)36个,党支部572个。共有中共党员14692名,其中女党员1808名,少数民族党员129名,农民党员9132名;35岁以下党员2354名,36-59岁8237名,60岁及以上4101名;大学及以上学历522名,大专以上1572名,中专及以下12598名。全县干部总数7401名,其中,县级干部51名,科级干部972名(包括非领导职务);女干部2202名,少数民族45名,中共党员2603名;大学及以上学历1280名、大专3309名、中专及以下2812名;35岁以下的2819名,36岁至50岁的3548名,51岁以上的1034名;党政人才1121名,事业干部65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28名,专业技术人员5296名。

我县基层党员干部培训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乡(镇)委党校为依托。县委党校现有教职工25名,其中高级讲师3名,讲师6名,从高等院校聘请兼职教师6名。近年来,先后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110万元,开通了中央党校远程教育C级站、中央电大小站和甘肃电大在线直播课堂,建成了县委党校局域网,现有微机86台,多媒体教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1个、多媒体教学设备2套。

2002年12月以来,县、乡(镇)委党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30期,共培训党员干部8310人(次),其中县委党校举办61期,培训干部4093人(次);乡(镇)委党校举办69期,培训干部4217人(次)。具体培训情况为:党务干部培训班8期,培训295人;“双培双带”骨干培训班23期,培训2680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7期,培训1255人;项目管理知识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行政许可法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公务员法》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人;村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480人,积极协调,选派100余人按时参加了省、市组织的调训。

二、主要做法

省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的意见》下发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安排,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和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我县干部队伍实际,研究制定了《永登县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意见》,提出了我县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具体措施,对后备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村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建立健全了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和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坚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学习型、创新型基层党员干部

队伍为目标,突出抓基础、抓重点、抓关键、抓保证,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理论武装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理论素养是干部素质的核心。近年来,我们从抓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入手,围绕“靠得住”和“有本事”两个方面设置培训内容,适应了新形势下干部培养的需要。

一是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对干部政治理论的培训,坚持与实际相结合,贴近干部工作中的难点、疑点和热点问题,克服了以往贪多求全的弊病,着力在基本原理及精神实质的掌握和运用上下功夫。对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根据形势要求和干部自身岗位、专业特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原则,按需施训,因人施教,提高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具体培训中,对乡镇干部侧重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党建以及党在农村法规政策的培训;对县直机关干部侧重公务员基础知识、现代项目管理、网络技术等培训。

二是体现培训内容的系统性。我们围绕提高干部执政能力这一目标,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从近年来的工作情况来看,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方针政策、党性修养、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和参观学习6大类。同时,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发展这一主题,紧扣干部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各类干部有针对性地研究讨论,把帮助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发展能力贯穿培训全过程。三是增强实践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对现任领导干部,让他们立足岗位,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对县管后备干部,通过上挂、下派、横向多岗位轮岗交流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干部到条件比较艰苦、任务比较繁重、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去磨练意志,经受考验,增长才干。2003年,从县直机关抽调600多名干部,深入抗击“非典”第一线,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年春耕期间,都抽调机关干部500多名,指导农民调整结构,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积极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针对部分村级班子年龄结构老化、文化层次较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弱的实际,选派了47名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上任职、挂职,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县抽调县乡机关干部549名,全程帮助村党支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他们充分发挥教育指导员、村情民意调研员、新农村建设宣传员、民事纠纷调处员、村级发展指导员的作用,为所驻村办了142件实事,调处矛盾纠纷286起,帮助240个村制定了“十一五”村级发展规划,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使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组织全县93名符合条件的科级干部参加了市管副县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同时,县上还开展了副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从参加报名的480名年轻干部中公开选拔了12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建立了副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干部执政能力

为了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我们立足永登实际,大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强化组织协调,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是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多次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

二是建立制度,规范干部培训。建立了培训项目和培训菜单管理制度。根据培训需求,设计一批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模块和培训菜单,开办周末学校,举办休息日兴趣班等,由干部根据自我需求自身选择培训项目,实行“点菜”式的自助培训。目前我们

依托县委党校培训基地建立了县委“流动党校”,共开发先进性教育、依法行政、科技文卫下乡、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10个套餐式培训项目,完成干部培训6000人次。同时,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还积极争取了国家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办了农村行政管理、乡企管理、现代设施农业和畜牧兽医四个教学班,参加学员196名。建立了干部培训情况和建档立案制度,建立了干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正向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三是明确职责分工,完善管理体制。我们对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统筹规划。组织部门主管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并协调、指导、检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宣传部门具体指导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狠抓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县委党校发挥培训主体作用,制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学计划和培训内容,并负责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师资力量的配备;人事部门负责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培训;组检检查部门负责干部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贯彻市委“治庸”计划的检查和落实情况,农牧系统负责农村党员实用人才的培训和开发。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逐步形成了层层管理,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立足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我们在教育培训中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坚持改革创新,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干部培训质量。

一是创新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及时把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传输给干部,优化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广大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大力开展特色培训,开设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专题培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干部澄清认识、拓宽思路,提高干部服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在培训手段上,我们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突破时空局限,集成教学信息,增强培训的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和覆盖面。在方式方法上,坚持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中“教员讲,学员听”的单向封闭式的传授模式,灵活运用菜单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讨等实践性强的方式,增强学员与教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把听、看、讲、写、做、练等有机结合起来,让学员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让参训学员坐得住、学得进、记得牢、用得上。

三是创新培训管理。坚持分层分类施教,根据培训对象、班次、学制及干部年龄、文化层次、现有基础差异,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区别对待,不搞“一锅煮”。我们充分利用各类讲座、论坛等培训资源,拓宽干部教育培训渠道。目前,我县常年举办的系列讲座、专业论坛达5个,我们把其中有规模的各协会年度座谈作为干部教育培训课堂,通过这一渠道培训干部近1000人(次)。同时,按照能力建设的要求,开发了一批现场教学培训项目,建立了红提葡萄、中药材、洋芋、玫瑰等示范点现场教学点,请第一线的干部群众讲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着眼于提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质量,我们在建立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上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注重团队建设,科学规划专职师资资源。县乡两级分别制定了师资队伍和人才建设规划,普遍实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多项改革,推行了教学评估、集体备课、课程招标等做法,加大对县委党校师资特别是中青年教研骨干的教育培养力度,不断提

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

二是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制度,加强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县上“四大家”领导身体力行,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亲自为联系点干部讲课。自党政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以来,全县25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达75场次,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讲课1800余场次。同时,县委党校及18个乡镇党校,聘请了一批有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者担任兼职教师。

三是调整教学师资配置,深化培训机构教学改革。我们对党校教学师资配置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教学师资实行校内外组合,在县委党校主体班次中实行师资“三三制”,即1/3的课程外请省、市委党校知名专家、教授,1/3课程内请优质师资,1/3课程聘请实际工作部门同志主讲,让学员接受多样化、复合式培训,锻炼和提高了干部战略思维能力。

四是实行“送教上门”制度,提高师资资源效率。为解决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我们抽调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及机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流动党校,赴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讲课,实行“送教上门”和“培训下乡”,通过这种形式,已培训干部3200人次。

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干部,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培训工作责任不够明确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未纳入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致使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产生“重工作、轻学习”的倾向。一方面,部分领导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积极主动地抓好本部门、本单位干部学习培训工作,致使干部参训率不高。另一方面,干部被动参训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干部对参加教育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不高,自以为会做工作就可以了,把培训与工作对立起来,一味强调工作忙、事情多,以种种理由推脱培训。有些干部进入党校学习,处于“组织上派我来,我不得不来”的被动地位,把培训作为“应付”、“休息”来对待。

2、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县委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教学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教学考核评估制度。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学员听”为主,教师与学员交流较少,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干部培训内容与干部学习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培训内容比较笼统,一些学员认为,集中培训无法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效果。

3、教育培训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一方面是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干部教育培训缺乏一套明确规范的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干部脱产培训、在职学习、参加中心组学习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都还不够规范完善,没有具体的、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导致对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评价抽象化,学习培训考核质量不高。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培训经费保障制度。尽管我们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委党校完成了硬件建设,但由于我县财力十分困难,培训项目所需经费无法足额拨付,导致干部培训工作无法如期进行。

四、今后的打算

为了进一步落实“大规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我们今后干部培训方面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结合《永登县2006—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计划全县科级以上干部普遍参加3个月以上培训、一般干部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2天,并要对后备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村干部进行定向培训。今年异地培训科级干部100人,落实农民和农村干部“三个五”(即创业干部50人,创业能人500人,创业农民5000人)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和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二是健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讨论制订干部教育培训职责分工办法、干部教育培训申报登记制度、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登记制度、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培训操作体系。通过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优化阵地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积极探索实施网络化培训、学分制考核,高质量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有效途径。充分依托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干部网上培训学校。不断优化教育培训模式,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效果。在充分发挥党校作为培训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参与培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培训,优化师资队伍。

篇6: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汇报

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式下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转变党员干部队伍工作作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化解基层突出矛盾,解决群众关心问题,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自从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党工委切实组织实施,强力推进下基层为民服务工作,各共建机关、共建学校、下派干部和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问题,促进工作,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有效的推动了街道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进行了认真谋划,把活动作为党的基层建设年中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以两到、四送一抓、党员干部连万家为活动内容的《先锋道街道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 》,并及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由副书记任联络员专管做好活动的开展和落实工作。在区委召开动员大会后,第一时间以座谈会形式召开了对接会,广泛征求了社区、共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为活动的扎实开展,社区合并和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启动后,街道党工委及时要求各社区党委与共建单位和学校做好衔接工作,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采取措施,推进活动有序落实。

为协助共建单位、学校和下派干部更好的了解辖区内情况,更好的发挥为民服务作用,街道党工委将街道后备干部作为共建社区、学校、机关、企业的联络信息员,帮助共建单位了解社区反馈信息,帮助社区出谋划策开展活动。为确保活动取得实际成效,对整个活动实行“一卡、一账、一表”全程记录。“一卡”即“四联互帮联系卡”;“一账”即《下基层为民服务台账》;“一表”即《党员干部下基层反馈表》。

(三)精心谋划,设置载体,推动活动形式多样。

为了更好的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的开展,街道结合区域实际,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一是在在职党员和下基层干部中,深入开展“党员连万家”活动,通过每名街道党工委委员联系10个区域党组织和1个社区,每个区域党组织联系1个社区,每名街道机关党员联系1个社区支部,每名党员联系1户群众,实现区域内所有党员与群众横、纵交错相互联系,通过制作“联系卡”、“服务卡”、“扶助卡”、“民情卡”,建立民情联系制度,开展走访民情、结对互帮等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体现党对群众的关怀,同时整合各条线的项目资源优势,统筹各部门工作抓手,努力为区域内党员群众提供人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二是在区域单位中开展“做群众贴心人,阳光服务社区行”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四联互帮”活动,延伸下基层为民服2

务范围,将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学校、社区、机关接成四联互帮共建单位,签订了以共筑组织基础、共促队伍建设、共解群众急难、共办实事好事为内容的协议书。以此为载体,在区域内深入开展了党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在推进区域街区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区域群众,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四)加强反馈,注重宣传,力促活动取得实效。

街道党工委为确保为民服务活动落到实处,每月召开专项工作会,听取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为下个月的活动提出指导意见。每月各社区联络信息员负责督促各共建单位和帮助社区总结开展情况,及时向街道下基层活动办公室上报活动反馈表,办公室认真总结撰写下基层活动简报,及时向区委组织部反馈各下派干部、共建学校、党建指导员开展工作情况。同时高度重视各共建单位与社区开展活动、为社区做好事解难事的宣传报道工作,先后在包头党建七月风、鹿城六百秒、直播包头每月及时收集活动开展信息

二、取得的成效

(一)困难群体同帮扶,党员群众得实惠。

自从活动开展以来,各共建机关、下派领导、下派干部和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问题,区委邹书记、区政府苏区长、公安分局马局长,民政局、人劳局、接待办、卫生监督所、青山公安分局等区属机关单位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共计70余人次,帮扶金额达3.5万余元,妇幼保健所、神农医药等单位为社区居民开展免费体检、免费发放药品、3

义务健康讲座等,在北重二中、三中、四中、一小、四小老师、学生中建立青年党员教师爱心小分队队、雷锋志愿服务队,通过免费辅导、捐资助学、义务劳动、定期慰问,与社区内200多名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与社区100多名空巢老人形成了定期帮扶的机制,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居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各级党组织的关怀。

(二)区域活动共筹办,文化生活更充实。

接待办与哈达社区共同举办了助残日残疾人“牵手艺术团”汇报表演;北重四中与哈达社区共同举办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帮扶优秀特困生“六一”献礼活动;民政局协助青园社区开展了“万粽飘香,端午传情”社区粽子节,公安分局与福荣社区共同开展了庆“七一”主题座谈会;北重四小与光荣社区共同举办了庆祝建党91周年社区文艺汇演;卫生监督所与葛兰社区共同开展了为民服务送健康系列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区域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民政局与青园社区管理服务站共同开展了关爱困难党员,关心流动人员的义诊和慰问活动;北嘉社区党员干部与青山公安分局在双节期间为居民上演了一场热闹的演出,极大的丰富了区域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社区困难齐解决,党员服务见成效。

各下派领导、共建单位把帮助解决社区难点问题作为四联互帮下基层活动的重点工作来做,区委邹书记多次到幸三街坊调研解决小区内乱停车、临时市场无人监管等问题,目前小区已全部4

封闭,小区多年来管理混乱的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区政府苏区长帮助协调解决青四阳光佳苑物业用房接收问题,目前已与九华物业对近200平米物业用房达成交接协议,7月25日,针对汛情威胁青4#街坊平房区居民人身安全的情况,苏区长多次来到平房区现场,亲自查看并指挥社区防汛情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社区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北嘉社区通过北重三中党员捐款1.23万元、永盛成党委捐款1万元建起了公忽洞街坊60㎡的老年活动室,为平房区解决了多年没有活动场所的难题。人社局出资4000元帮助光荣社区解决了幸3居委会两室用房的修缮问题。下派干部梁革平、王奕除了在社区开展非法行医督查、规范社区诊所药品使用等活动外,还帮助幸1#14栋居民协调解决了楼下底店污水扰民问题,通过他们的协调帮助,问题得到了相应的解决,使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深入民心。

篇7: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今年继续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以万名干部直接驻村帮扶为抓手,以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为重点,在人民群众得实惠、党员干部受教育、基层工作添活力、党群关系大改善、科学发展增后劲上取得更大成效,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进程,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已开展2个多月,来自省、市、县直各单位的一万多名党员干部离开了原有工作岗位,离开了温暖舒适的都市城镇,来到了乍暖还寒、清贫清苦的村庄。一融入老百姓的生活,驻村党员干部就使出浑身解数,帮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有的依托单位、发动亲朋筹集款物,积极为村民解决燃眉之急,甚至自掏腰包帮穷解困;有的调查研究、从长计议,积极为村里找出路、谋发展,为群众趟路子、打前战。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干部下基层,既要“授鱼”,更要“授渔”。

据统计,我国目前每人每天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人口已超过1亿人,而这1亿人又绝大多数居于农村。因此,让村民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是每名下基层干部应该关注、必须关注的事情。给贫困家庭送慰问金和生活用品,给适龄儿童送书、送文具、送学习用品,给空巢村老人送米、面、煤等物资,给村里接通电话和互联网,给大家做户外宣传公示栏丰富业余生活……,这些都是给老百姓“授鱼”、“输血”,让老百姓感受实惠的实实在在举措。

然而,下基层党员干部不能一味“授鱼”、“输血”,因为下基层时间毕竟有限,倘若老百姓不能自立更生,只是一味“等、靠、要”的话,整个农村还是发展不起来,农民也无法真正富裕起来。因此,下基层党员干部“授鱼”的同时更要注重“授渔”,既给老百姓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又帮村里找到持续化发展的路子,拓宽村集体发展思路,不断提升一村一户的“捕鱼”技巧和“造血”功能。如何做到这些?

者认为:一要制定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规划。驻村干部要深入户头、深入田沟地头、深入丘陵沟壑,详细了解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知识丰富、人脉关系广泛、沟通协调便利的优势,找专家咨询、向德高望重乡邻问计、开村民座谈会讨论、试点实验先行论证,为村里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二要多组织培训。驻村干部要多联系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开展到果蔬棚室,种养基地的现场指导培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操作中提高种植、养殖专业技术水平。三要加大向上向外争跑力度。驻村干部要灵活运用多种投融资形式,不仅要跑省进市积极争取投资高、工期长、公益强的大型工程项目,也要积极鼓励集体、村民带头实施简易工程项目,让这些应运而生的工程项目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的“铁饭碗”。

篇8:基层党员干部党建工作汇报

一方面, 这些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 矛盾多发,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媒体曝光后,他们又往往成为被问责的牺牲品。在这种情况下,“怕躲堵”就成为基层干部面对媒体的常态,这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其与媒体的对立情绪。

笔者认为,只有提高基层干部的媒介素养,让他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有效地利用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提供的信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怕躲堵”成为基层干部应对媒体的常态

“怕”是基层党员干部应对媒体时的普遍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躲”和“堵”就成为应对媒体的主要招数。

一是“怕”。怕被关注、怕被曲解、怕被曝光……在近些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发现,说“怕媒体”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怕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说了事实,怕领导不愿意、兄弟单位不接受;不说事实, 怕日后被揭穿脸上无光; 更怕稍出一点差错,引来广泛关注,耽误了大好前程。

二是“躲”。记者到办公室不见,打手机不接,发短信不回,一些基层干部担心惹火上身,简单地采取鸵鸟式的躲避政策。明明就在办公室里坐着,听到记者来到如临大敌躲得无影无踪。负责人不肯表态,下属没有得到授权不敢轻易表态, 让媒体从业人员难以得到有价值的信息,采访难以深入。

一些地方或部门甚至用所谓的“内部规定”来躲避采访。即使是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记者到县区采访,往往也会被要求到宣传部门“登记备案”, 并要有宣传部门人员陪同在场才能接受采访;一些公检法机关则往往用“案件正在侦查”“案件正在起诉”“案件正在审理”不方便接受采访为由回避采访;一些国企或者垂直管理的单位往往以“需要上级部门批准方可”为由拒绝采访,本来正常的采访被搞得扑朔迷离,令人生疑。

三是“堵”。一看躲不过或者看到躲要出事,一些基层干部就开始“堵”。堵记者、撤稿件、删帖子,动用各种关系公关,不惜拿钱消灾,挖空心思摆平记者和媒体。更有甚者,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上演自扇耳光、向记者下跪求饶的闹剧。他们没有意识到,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怕躲堵”成为应对媒体的常态 ,结果只能是形成恶性循环,无论是对基层干部还是媒体,均百害而无一利。基层干部将媒体视为敌人,将应对媒体视为负担,而不是工作的助手、推进工作的武器;媒体越来越难得到官方说法、权威声音,一边倒的稿件越来越多,反过来又加剧了与基层干部的对立。

二、“怕躲堵”的主要原因

基层党员干部面对媒体时“怕躲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现实的客观原因, 也有干部的主观原因。但笔者个人认为,认识不够、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员是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一是认识不够。许多基层干部对媒体的认识,还停留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他们认为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应该服务于政府,应该以正面宣传报道为主,不应该报道那些所谓的负面消息。

不少基层干部没有意识到,当下媒体和媒体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传统的党报党刊外,那些自主经营、面向普通大众、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以及包括微博、微信等在内的网络媒体,更多地关注民生,突出地发挥舆论监督特长,在舆论引导和议题设置方面甚至更胜一筹。越来越多的媒体从宣传转向传播,从单向传播转向互动传播,更多地满足于群众对知情权、表达权的要求。这些变化也都要求基层干部做出改变,要从控制媒体转向引导媒体,要深刻地了解各种媒体的特性, 知道哪些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报道出来后会引发什么样的反应,只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了然于胸,才能做到从容面对。

二是能力不足。不少基层干部坦言,之所以对媒体“怕躲堵”,是因为应对媒体的能力不足。尤其是面对一些紧急突发事件或者热点事件, 不知该如何应对,该说什么,在什么时候说,如何说能让人信服。正因为对这些问题心里没底,应对起来才会手足无措。的确,中国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媒体日新月异的变革,给基层干部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基层干部仅凭原有的经验来处理显然会力不从心。

三是缺乏专业人员, 不能够灵活机动地应对舆情。目前在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中,负责与媒体打交道的主要是宣传部门, 政府的新闻办和外宣办通常也设立在宣传部门。而宣传部门主要承担的是宣传任务,工作的重心是将党委、政府的工作成绩和亮点通过媒体让群众知晓。因此,他们往往与党报党台党刊联系密切,能够妥善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但应对市场化媒体和网络媒体,经验明显不足。

三、出路:提高基层干部媒介素养

2014年初,美国一部名为《纸牌屋》的电视剧风靡全球。剧中,一些政要熟练地运用媒体引导舆论、发布施政理念、攻击对手、推进工作开展,让不少中国观众叹为观止。相比之下,我国政府官员在媒体上的表现就要逊色得多。这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媒介素养教育,也叫传媒教育或媒介教育,最早是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技术的日益成熟, 大众传媒在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对公民成长、生活的影响逐渐增大,人们接触和享用传媒资源的机会和时间都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认识媒介、有效地利用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提供的信息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的媒介素养在不断提升。新闻发布制度日益完善,新闻发言人不断亮相, 越来越多的党政干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与民众沟通,数千个政府机构微博随时发布权威信息,这样的变化令人欣喜。相比之下,基层党员干部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中被忽视的短板,这也是导致基层干部“怕躲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解决这一难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 更新基层干部对媒体的认识。面对无处不在的媒体,与其“怕躲堵”,不如去面对它、了解它。实际上,多数基层干部对媒体的认识还停留在“一报两台”上,他们还没有认识到,今日媒体的种类、数量、运行机制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让媒体有了崭新的定义。一条微博, 微信朋友圈的一张照片,论坛里的一条评论,都能引爆眼球,迅速扩散形成社会热点, 最终成为舆论事件。形形色色的自媒体、社交类媒体,却能够一次又一次制造出让全国人关注的话题。更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在很多基层干部看起来不算正规的媒体,同样具有杀伤力。

知己知彼,方能从容应对。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以地方党校为培训基地,依托党校的教学资源,对基层干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利用目前宣传系统广泛开展的通讯员培训班, 对宣传骨干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宣传系统应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人员编写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提升培训的效果。

二是创造机会, 让更多的基层干部主动地利用媒体,提升能力。无论媒体如何发展,形式如何多样,都可以为我所用。在了解媒体现状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媒体沟通、借助媒体推进工作,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媒体使用能力。

地方党委和政府官员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媒体, 通过发表署名文章、时评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积极回应,并与群众展开平等交流,在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全面掌握媒体的运作方式和工作程序,从而提高应对媒体的能力。

三是引进一批经过专业学习、培训的媒体人员进入基层政府。随着媒体的极大丰富和快速发展,应对媒体、引导舆论变成了一件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仅靠原有的老经验和短期的培训已不能轻松应对。从长远来看,基层政府也需要充实应对媒体的专门人员。

从国际上来看,在发达国家,应对媒体主要由掌握专门技能的人员来完成。每一个政治团体、大型企业都有专门的团队来应对媒体、引导舆论、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也正因为此,在公共关系学和舆论研究方面,这些国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笔者的一个设想是,在一些媒体事件多发、高发的地方,政府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招录一批经过新闻专业训练和具有丰富媒体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信息员或者舆情员,收集关于本地区的舆情,并根据事态发展为舆情处置提供专业建议, 从而缓解人员不足的难题,为地方政府应对媒体增加底气。

上一篇:心理学347参考书目下一篇:宪法知识宣传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