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进董事长在中国中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20

李长进董事长在中国中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5篇)

篇1:李长进董事长在中国中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坚定发展信心

加快转型升级

为实现中国中铁持续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中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长进

(2011年6月26日)

同志们: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经过公司领导班子反复研究,下决心召开这次全公司经营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认真研究和分析企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经营工作的思路,明确应对当前暂时困难的主要举措和重点任务,协调和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开好这次会议,对于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当前的严峻挑战,全力打好生产经营攻坚战,确保企业“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企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才,白中仁总裁就全公司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营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举措和重点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科学看待形势,进一步坚定发展企业的信心

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历史机遇,推动

— 1 — 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今年以来,我们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一些暂时性的困难。这些困难,既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国家宏观政策调整、铁路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等外部因素所造成的,但也暴露出我们在企业经营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各单位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准备不够充分。部分单位对基建市场特别是铁路市场的形势判断过于乐观,缺乏忧患意识,对突如其来的市场环境变化始料不及,思想认识和应对措施都不到位,有的单位甚至感到束手无策;二是对铁路市场的依存度过高。全公司铁路市场份额的比重超过了50%,特别是一些施工单位的铁路市场比重达到80%以上,产业结构和经营结构过于单一,资源配臵不合理,多元化经营能力不足,短期内很难适应新的形势变化;三是经营工作的网络和队伍明显削弱。由于受多年铁路市场任务比较饱满、大标段招标的影响,一些单位把经营的重点主要放在铁路市场,经营主体主要依靠集团公司,对非铁路市场重视不够、对经营网络和经营队伍建设有所松懈,甚至把部分经营人员改作其他管理工作,企业全方位经营的力量明显削弱;四是经营方式和手段不够灵活。一些单位的经营体制机制仍然沿袭着传统模式,经营理念滞后、思路不宽,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对市场的需求反应不灵敏,主动适应市场的灵活度不够,和央企兄弟单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建1-5月份新签合同额3122亿,中交1-6— 2 — 月份2155亿元,中冶1-5月份1383亿元,而我们1-5月份1775亿元。中建为什么能逆势而上?我认为主要是人家随行就市,采取了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机动的经营方式;五是国际化经营比重较低。目前,全公司海外营业额的比重,仅占总营业额的5%左右,距国际化工程公司的要求差距很大,有的单位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海外经营始终打不开局面,海外市场份额很小、海外经营人才极为匮乏,加快“走出去”的难度很大;六是“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在企业面临暂时困难的时候,一些单位对市场环境、特别是铁路市场存在着观望、畏难、厌战等消极情绪,一些单位把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的希望盲目寄托在市场环境好转上,消极懈怠,无所作为,一些单位总想依靠股份公司想办法,找出路,解决任务不足问题,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识和作用严重不足;七是经营工作积极性还没有全面调动起来。鉴于我们近年来市场环境比较好,一些单位过多的偏重于铁路市场、大项目的经营开发,对发挥各级、特别是三级子分公司经营开发的作用重视不够,经营开发潜力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全方位、全系统经营开发责任没有全面落实,积极性不高,进一步加重了企业当前经营工作的困难。八是一些单位主要领导对经营开发工作重视不够。面对当前的困难,只停留在会议布臵、分配指标上,空喊口号、作风不实,而没有挂帅出征,没有亲自带领队伍主动出门找市场、闯市场,大单拿不到,小活又看不上,以为自己是老大,不愿求人、不肯见人,眼高手低,没有建树。

— 3 — 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如果我们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使企业举步维艰、甚至陷入危机。只有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才能使企业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六个方面辩证地看待企业当前面临的暂时困难。

一是目前这种困难是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宏观经济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与日聚增。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等一系列抑制通胀预期的措施,导致国内建筑市场、特别铁路市场投资大幅减少、建设速度放缓、资金不到位、大量拖欠工程款等突出问题,使包括我们中国中铁在内的国内建筑企业,普遍都面临着经营日益困难、资金异常紧张、成本大幅攀升、发展严重受限的严峻局面。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每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关键就看谁能挺得住。因此,我们要从全局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树立坚定的决心和信心,拿出超常的勇气和胆识,百倍努力、奋发进取、共克时艰。

二是目前这种困难是建筑市场周期性波动的体现。根据建筑行业周期性规律,建筑市场的高潮和低谷始终是循环反复出现的,有高潮必然会有低谷,这种现象曾经出现过多次,同时国家靠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也不可能持久,加上前一段时期超常规的大规模铁路建设,进一步缩短了国内建筑市— 4 — 场的运行周期,基建投资规模的大幅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应该说,我们前几年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着手做了一些准备,精心培育BT、BOT、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新兴产业,努力调整业务结构和产业结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这次建筑市场的调整来势过快、过猛、幅度过大,但也在预料之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勇于面对、沉着应对,积极适应这种行业周期性变化,既要立足当前,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着力解决好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又要谋划长远,多做打算,多蓄能量,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确保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目前这种困难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虽然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形势有利的一面。总的来看,“十二五”期间企业的市场环境还是比较好的。按照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铁路建设市场投资总体规模仍然保持在每年5000亿元左右的水平。今年铁路新开项目虽然有所滞后,但主要原因是受铁道部实行施工图招投标的新政策、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进度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一批项目集中进行招投标。同时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电、城镇化建设、市政、机场码头、保障性住房等基建市场依然看好,加上国家加大“走出去”战略实施力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关键要审时度势,以变应变,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巩固和扩大经营

— 5 — 领域,把控住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就一定能够渡过这次难关。

四是目前这种困难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大家要深刻地认识到,困难中往往孕育着生机,困难也可以转化为机遇。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会推动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会对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发展质量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为我们培育“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发挥集团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创造了机会。同时,这种困难的形势无论对我们、还是建筑行业中其他竞争对手都是同等的,关键看哪个企业调整的快、应对的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机遇。因此,我们一定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坚持眼睛向内,把着力点放在苦练内功、打牢基础上,放在加强管理、增强活力上,放在提升综合素质、打造主业核心竞争力上,放在全面推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国际化经营、人才强企、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做强做优企业上,把逆境转化为机遇,推动企业在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的突破。

五是要看到目前这种困难是能够战胜的。目前,企业的困难确实很多,但再难也没有过去转型期那么难。同时,经过十年跨越发展,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国有骨干企业的地位,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优化了企业经营结构,构建了包括基建、勘察设计、工业制造、海外、房地产、矿产资源、高速公路、金融信托在内的“四大板块”、“八大业务”,基本形成了建筑业纵向“上中下游”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条,横向基建主营业务突出、相关业— 6 — 务板块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更加突出。目前,我们在中国建筑行业中,经营结构是科学的、科技水平是高的、综合实力也是最强的,这就为我们战胜当前暂时困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我们一定要充满信心。

六是目前这种困难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次重大考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在困难时候,越是在挑战面前,能不能经得起考验、守得住阵地,有没有思路和办法把问题解决好,有没有能力把企业发展好,这是衡量和评价一个领导班子、一名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最重要的检验。多年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中铁之所以能够在各种困难和挑战中不断前进,靠的就是领导班子这一坚强的核心,得益于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因此,在当前企业发展面临战略转折的关键时期,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坚定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克服当前暂时困难、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上,始终保持创业时期的那么一股精神、那么一股干劲、那么一股热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专心谋事、扎实干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战胜困难,向“推动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不断迈进。

二、加快调整优化,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是当前国家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应对当前市场环境变化的根本举措。特别是随着铁路建设市场的大幅调整,加快调整优化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已

— 7 — 经成为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在积极应对当前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同时,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强化管理,沉下心来练好内功,潜下心来夯实基础,全面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以迎接今后更为激烈、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

一是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是我们应对建筑市场形势变化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形势下,全公司必须把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作为根本性措施来抓。要积极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标,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认真查找企业在组织架构、经营结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差距,深入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主动调整和优化企业的体制机制,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新变化。要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工作的意见》,健全规范董事会运作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各级董事会“定方向、决大事、控风险”的作用,切实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的水平。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和创新企业经营管理、项目管理、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外部协作队伍管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企业的活力。要积极适应国资委经济增加值考核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全公司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全员业绩考核,把企业经营目标、经营成果、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绩效、奖惩任免挂钩,同时与我们分管领导片区经营的绩效挂钩,使企业增收创利的压力传递— 8 — 到全公司各个单位、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进一步解放企业的生产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二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促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们应对建筑市场形势变化的根本途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着力抓好“四个转变”。首先,要切实转变过去那种“广种薄收”的经营管理理念,学会在经营管理上“精耕细作”,大力推进集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努力推动企业由规模扩张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其次,要进一步统筹当前与长远的发展,追求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均衡,兼顾路内、路外与海外市场的同步,形成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企业经营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努力推动企业从政策引导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第三,要积极适应国际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按照中央和国资委提出的调整经济结构和做强做优企业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条,优化主业突出、相关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努力推动企业从以施工为主的建筑企业向综合型建筑企业的转变。第四,要全面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着力提高企业的内在品质,努力推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三是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源配臵,调整企业的经营结构,是我们应对建筑市场形势变化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深化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资产结构、队伍结构的“四

— 9 — 大调整”,更加合理的配臵企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创新资本结构、发挥人才优势。在组织结构方面,要下决心继续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清理四级以下法人实体,扎实推进扁平化和集约化管理,积极探索和试行事业部制、战略单元管理等新的管理模式,优化配臵管理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按照企业总体战略发展要求,结合实际,合理规划,进一步提升传统业务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业务,积极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在资产结构方面,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利用各种资本和金融工具手段,提高企业投融资能力,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化解企业经营风险,降低资产负债率,使企业获取最大收益。在队伍结构方面,要认真实施领导干部考核、任期、交流、淘汰、问责、退出等制度,健全完善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干部队伍的管理力度,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在状态、重业绩、讲奉献”,加强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考核和管理,严格控制员工规模,大力精简非管理和生产性人员,着力打造“四个一流”职工队伍。

四是要大力提高经营质量。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是我们应对建筑市场形势变化的关键所在。在新的形势下,全公司必须要把经营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全面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上来。要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建立全员、全成本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深化“四个集中”管理,千方百计地降低工程成本和管理费用,提高项目盈利能力,提高企业毛利率。要— 10 — 积极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加强战略规划管理,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严格投资决策程序,严控对外担保和借贷规模,加强风险管控、效能监察和全过程监督,有计划、有节奏地发展上游业务,合理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要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监测识别与防范体系,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加大二次经营的力度,把好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创利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这里要重点提醒我们的设计院,随着形势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五年,我们将有一批境外铁路投资总包项目包括澳大利亚煤专线、中老、中缅等,这些项目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你们的设计质量尤其是概算是否合理、是否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不听招呼,由于设计出现差错漏洞和概算不足造成企业亏损的,要启动问责制,坚决追究领导责任。

五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应对建筑市场形势变化的根本保证。要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认真实施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研发投入保障机制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技资源优化配臵,真正把企业建成科技创新主体。要依托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攻

— 11 — 关,加强工法和专利管理,完善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确立科技新优势,抢占技术制高点。要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研发和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切实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发展后劲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适应形势要求,进一步优化经营工作格局

经营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龙头,也是“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的关键。当前,我们必须站在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经营工作作为当前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任务来抓,进一步理清经营工作理念和思路,创新经营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全公司经营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要树立经营工作的新理念。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在经营工作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作法,但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存在着就经营抓经营、就项目抓项目等传统理念和行为,必须要适应市场环境的新形势,在经营工作理念上实现“八个转变”。要树立“大经营”的理念。要用系统的战略思维来看待经营工作,经营不是单纯的承揽任务,而是统领企业管理的“龙头”,企业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科技创新、党建工作、文化建设、纪检工作、群众工作等都是经营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大经营”整个系统,全面服务于企业经营。要树立“全过程经营”的理念。经营的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投标揽活,而是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之中,必须坚持效益优先的原— 12 — 则,把经营贯穿于信息追踪、前期论证、设计对接、合同签订、工程建设、清概索赔、收尾销号等项目管理全过程。要树立“多元化经营”的理念。经营的重点不能仅仅放在建筑施工的单一领域,而是要按照突出主业、有限相关多元的要求,在继续增强主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巩固扩大传统经营领域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全面拓展的经营格局,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树立“区域化经营”的理念。经营的方式不能仅仅靠打“游击战”,更要打“阵地战”。要坚持区域化经营的方向,进一步整合经营资源,注重市场占位,强化市场细分,把主要资源集中在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内,不断做熟、做透、做大市场,由点及面,逐步拓展经营领域,扩大市场份额。要树立“一体化经营”的理念。经营的范围不能“单打一”,而是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综合优势,全面统筹建筑业“上中下游”业务,积极推动投资建设与设计施工一体化、勘察设计与施工生产一体化、设计施工与工业制造一体化、施工生产与维修服务一体化,形成集团化、综合性的市场竞争优势,全方位开拓市场。要树立“理性经营”的理念。经营的方法既不能盲目、也不能短视,而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既不能因市场份额的不足而“饥不择食”,也不能因资金紧张而放弃机会,要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全面统筹企业的经营工作,长远结合、大小兼顾,推动经营工作科学合理的发展。要树立“高端经营”的理念。经营的手段不能仅仅局限于与建设业主打交道,而是要善于统筹运

— 13 — 用各种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各级政府的沟通协作,开展高层次的经营,提升经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树立“合作经营”的理念。经营的渠道不能仅依靠自己单方面能力,而是要加强与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合作,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比如,“十二五”期间,水利水电市场规模很大,而我们在这方面的资质和资源明显不足,必须要善于“借船出海”,通过加强合作打入这一市场,在合作中提高我们的竞争能力,逐步占领市场。

二是要把握经营工作的新思路。要积极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坚持以变应变,准确把握企业经营工作的新思路,确保企业在建筑市场的领先地位。首先要立足铁路,但不过度依赖铁路。要积极适应国家铁路建设“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新思路,认真研究铁路市场招投标的新政策,加强组织协调,超前考虑谋划,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集中力量抓好今年下半年铁路市场的经营,把能够利用的政策用足,能拿到的工程全部拿到手。其次要加快转移经营工作重点。要加大非铁路市场的经营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继续巩固和扩大公路、市政、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房建等市场,积极推进海外市场的开发,努力形成路内、路外、海外三大市场的均衡经营格局。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上游投资业务,在加强在建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尽快形成投资收益回报的同时,对一些回报高、有发展潜力的“短平快”项目也要敢于抢抓机遇,在审慎论证、严格审批程序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上游项目,拉动企业的经营— 14 — 工作。第三要努力开辟经营工作的新领域。要认真研究国家“十二五”基本建设的新变化,充分利用企业初步形成的经营条件,积极争取经营资质,加快向水利水电、港口码头、机场航道、生态环保、民生工程、维管运输、援疆援藏特别是保障性住房等新领域拓展,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的比重,形成企业经营工作新的支撑。要大力提升勘察设计业务设计施工总承包、代建、咨询等方面的能力,积极拓展公路、轨道交通、市政、房建等市场领域,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扩大勘察设计业务板块的经营范围。要加快工业产品制造的技术升级和扩能改造,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打造研究设计、生产制造、租赁销售服务整体产业链条,提高工业板块对企业经营的贡献度。要充分利用金融信托平台,大胆探索和发展信托、基金业务,创新资本连接经营业务的新模式,积极推动产融结合,为企业拓展经营领域、扩大资金来源提供更大的支持。

三是要形成经营工作的新体系。要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经营网络,明确股份公司总部、二级企业、三级企业、地区经营机构的职能定位,强化各个层级的经营职能,全力扩大经营领域。股份公司总部重点是对经营工作进行全面统筹,研究制定全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建立经营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组织策划和抓好重点、重大、高端项目的经营;二级企业重点是按照股份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遵循内部主辅责制分片经营的原则,积极主动地抓好重点区域、重要市场的经营开发工作。三级企业重点是依

— 15 — 托工程项目,在干好现场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好片区市场的滚动经营。各单位地区经营机构要全力抓好经营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分析,加强与股份公司、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的沟通联系,共同做好经营工作。要针对当前企业拓展经营的需要,集中力量抓好特级资质就位、新重组企业资质申报、新经营领域资质的补齐补强工作,形成全公司类别齐全、专业多样、层次合理的企业资质结构体系,合理增加市场竞争主体,充分发挥企业资质等级优势和专业优势,为企业经营提供坚实保证。

四是要建立经营工作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经营工作战略管理和目标管理,全面落实各单位、各层级的经营指标、经营责任和奖罚制度,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结合企业经营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经营工作激励机制,按照责任、利益、风险相统一的原则,体现激励和约束并举的要求,推行工程项目经营效果的综合评价,把承揽工程与项目经营结果相挂钩,对那些盈利效果明显的项目,要给予经营人员重奖;对于亏损的项目,要切实分清责任,对因经营失误造成损失的,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甚至追究责任,决不能在经营工作上吃“大锅饭”,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经营人员的积极性。要大力加强经营人员队伍建设,充实补强经营力量,创新人才选拔方式,畅通经营人才发展通道,形成吸引、用好、留住人才的有效机制,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投融资管理、资本运作、海外商务和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等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 16 — 高、思想作风好、大局观念强、业务能力高的经营人才队伍,推动企业经营工作全面发展。

四、抓好开源节流,进一步增收节支

在当前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下,全公司上下都必须要树立“捂紧钱袋子、过好紧日子”的观念,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量力而行、精打细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真正将有限的资金用到保障正常生产经营上、保障企业发展上、保障职工生活上。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与广大职工同甘共苦,共克时艰。

一是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现金流量。在国家货币政策适度调整、信贷宏观经济面偏紧的外部环境下,企业面临着筹资和财务费用的双重压力。要牢固树立“现金为王”的思想,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细化资金预算,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要继续深化资金集中管理,完善内部资金分配流转机制,切实提高资金集中度和资金使用效率。要切实加强投融资的预算管理,继续坚持融资审批制度,严格控制融资规模,降低存贷款比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加大“双清”工作力度,加强组织领导,采取目标、责任、进度、措施、奖罚一体化的有力手段,确保企业工程结算款、到期保函、质保金等大额资金的及时足额回收。要高度重视企业的“二次经营”,加强对在建和已完工程项目的概算清理,及时收集整理变更设计及基础资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提高“二次经营”的成效。要积极开展清仓查库

— 17 — 活动,合理控制存货规模,积极消化库存,盘活存量资产,回笼资金,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二是要控制投资规模,压缩非生产性资本支出。要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按照企业投融资规划,合理控制投资项目规模,设定警戒线,严格审批制度,坚决禁止并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违反程序擅自新开投资项目。要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近期有关要求,积极开展非主业投资专项检查和境外资产管理专项检查。要严格控制大型设备的采购,未经批准的严禁擅自购买,非生产性投资原则上不予审批,预算外的一律禁止。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型专用施工设备租赁与调配平台,统一协调全公司闲臵设备的调配和租赁,提高集中采购与调配效益。

三是要强化成本管控,提高项目盈利能力。要加强源头控制,强化标前报价测算,坚决放弃亏损项目,尽可能避免各类现金保函,杜绝无抵押垫资施工。要积极适应铁路建设的新要求,在不影响工程项目建设安全、质量、进度的情况下,认真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臵资源,努力降低施工成本。要积极推动项目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刚性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加强分包合同管理,严格验工计价。要进一步加大物资集中采购的力度,对自管项目一律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降低物资供应成本。要加强项目经济效益、经济责任审计,强化过程监督和控制,及时查找和堵塞项目在资金管理、成本支出等方面的漏洞,挖潜增效

— 18 — 四是要坚持厉行节约,降低管理费用。要进一步加强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清理、压缩工作,消减冗员。严格控制办公费用支出、各类会议支出、业务招待费支出,严格控制内外部招待,减少不必要的招待活动,严禁大吃大喝、挥霍浪费,企业内部不得相互宴请。要加强公务车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和配备标准,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车。要严格出国(境)管理,加强因公出国组团审批管理,从严控制出国(境)考察活动。要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从严审批新建办公楼,已建设的严禁超标准建设和装修。要大力压缩各种庆典、仪式、研讨会、论坛等活动,确有必要的按“从严、从俭”的原则加以控制,企业领导下工地到基层严禁列队迎送、献花送礼。要严格控制企业人员的“进口”,严禁超计划接收高校毕业生,减少外聘和临时用工,严格控制工资总额,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成本。

五、强化服务保证,进一步发挥企业的政治优势

当前,企业改革发展正处于攻坚阶段。越是在关键时期,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企业的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证作用,为克服企业当前的暂时困难,实现2011年各项奋斗目标,“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形势任务教育作为当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

— 19 — 任务,全面开展“五讲教育”活动。一是讲形势。要向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宣传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宣讲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严峻局面,分析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二是讲优势。要向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宣传企业应对暂时困难所具备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差异优势以及品牌优势,增强广大职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讲前景。要向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宣传企业“十二五”发展的美好前景,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新的发展战略目标上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昂扬向上、拼搏创业的豪情,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四是讲对策。要向广大职工讲清企业应对当前暂时困难所采取的措施和要求,发动广大职工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共同攻坚克难,战胜困难。五是讲稳定,要围绕职工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维护稳定,共同营造企业和谐发展的局面。

二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保证作用。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应对当前的暂时困难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要围绕企业当前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要坚持抓现场、抓基层的工作思路,坚持深入一线,及时掌握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一线员工的— 20 — 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鼓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绕重点工程建设目标,深入开展“百千万创先争优示范工程”、“双标共建”、“企检共建”、“党群共建”等活动,围绕“十二五”建功立业劳动竞赛,特别是安全生产,大力推进安全质量班前宣誓、群众安全监督员、青年安全监督岗等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完善保障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工程优质。要深入开展学习窦铁成、巨晓林活动,大力选树新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目标,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多做贡献。

三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表率示范作用。要牢固树立党性意识,增强宗旨观念,切实做到讲党性、顾大局、求团结、守纪律、听招呼,坚决服从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的良好形象凝聚广大干部职工。广大党员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岗位,带头加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勇挑重担,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真正做到“日常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职工。

四是要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越是企业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职工的生产和生活。各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依

— 21 — 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的理念,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把关心职工生产生活作为克服暂时困难的重要措施来抓。要进一步健全员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确保职工的工资按时发放,加强“三工建设”、“三不让”承诺、农民工“五同管理”,积极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要带着感情去做工作,既要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共克时艰,又要热情关心和帮助职工在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要高度重视企业稳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企业维稳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密切关注铁路在建项目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一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对突出的维稳信访问题要制定工作预案,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企业的稳定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志们,这次全公司经营工作会议,是在企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面性、战略性、转折性的重要会议,必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各项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的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充分发展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眼前各种困难,全面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 22 —

篇2:李长进董事长在中国中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公司各单位并党(工)委、直属党支部:

现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印发<股份公司企业内部重组方案>的通知》、《关于股份公司企业重组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以及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长进在中国中铁企业重组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转发给你们,希望各单位立即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包括广大离退休干部职工、职工家属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同时将学习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党委宣传部。

附:

1、《关于印发<股份公司企业内部重组方案>的通知》

2、《关于股份公司企业重组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3、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长进在中国中铁企业重组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公司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二0一0年十一月一日

中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 文件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附件1:

中铁股份划[2010]380号

关于印发《股份公司企业内部重组方案》的通知

股份公司各子、分公司并党委(党工委):

《股份公司企业内部重组方案》经2010年10月29日第一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一0年十月二十九日

股份公司企业内部重组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快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臵,努力实现股份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企业重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几年来,全公司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建筑企业相比,在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利润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表现为:一是局大、人多,管理幅度大,各种资源很难有效配臵;二是在铁路市场与其它中央建筑企业相比,人多局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处于劣势,同时在信誉评价、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始终处于不利的位臵;三是在产业布局上国内基建建设集中度过高,国际业务和多元业务所占比例太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四是经营布局不合理,中国中铁二级企业所在地大都在中西部地区,在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没有“设局布点”,地域缺乏优势。这些都是当前影响中国中铁改革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大力推进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队伍结构四大调整,促进企业资源配臵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品优势更加突出、人才优势更加明显,为企业在“十二五”期间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企业重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兼顾,规范操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内部重组工作,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组织、产业、产品、队伍结构和资源配臵,努力把中国中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主营突出、多元并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集团。

(二)重组原则

一是依法合规的原则。按照《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严格履行各项程序和规范,重组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下发实施;

二是统筹规划的原则。这次重组从综合工程局和专业工程选择一个或两个三级公司进行重组,做到统筹规划,全面布局;

三是突出重点的原则。这次企业重组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在上海地区没有设二级公司和充实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中铁港航工程局施工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因此重组重点考虑企业定位、确保资质就位、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因素来进行;

四是整体操作原则。纳入重组范围三级企业的资产、人员和业务整体从原企业分离,包括社会事业分中心一并转移到新的企业进行管理; 五是确保稳定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积极稳妥的解决好企业重组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三、企业重组的具体方案

(一)关于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重组方案

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前身是空军建设总局,1998年底整体移交地方并入三九集团,后经资产重组并入华润集团。2009年12月国资委将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整体划归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管理。注册地北京市,在册员工739人。

根据股份公司对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的战略定位,决定将中铁一局一公司、中铁三局一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整体重组并入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重组后的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人员为6907人,净资产为16546万元。

(二)关于上海地区设立公司及重组方案

根据股份公司对新设立的上海公司的战略定位,决定将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中铁三局华海公司、中铁四局六公司、中铁四局市政分公司合并新设中铁上海工程局建设有限公司。新设立的中铁上海工程局建设有限公司人员为4688人,净资产为24191万元。

(三)关于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重组方案

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原广东中海工程建设总局,隶属于三九企业集团,后经资产重组并入华润集团。2008年11月,国资委将广东中海工程建设总局整体划归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管理。2 009年3月28日,组建成立了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2010年3月8日注入股份公司。注册地广东省广州市,在册员工433人。

根据股份公司对中铁港航工程局的战略定位,决定将中铁五局三公司、中铁大桥局三公司等3家三级子公司整体重组并入中铁港航工程局。重组后的中铁港航工程局人员为5331人,净资产为89272万元。

本次重组为避免造成被重组企业出资人的减资,将采用资产协议转让方式,由重组企业向被重组企业支付对价。

四、关于企业重组的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加强全公司企业重组工作的组织领导,经股份公司研究成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股份公司企业重组工作。研究、决定股份公司企业重组的基本原则、重大事项、企业重组方案和重组企业筹备组机构及人员,审查、决定工作组提出的重组实施方案。

组 长:李长进

副组长:白中仁

成 员:姚桂清、李建生、马 力

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决定,负责企业重组日常工作;研究、拟订企业重组方案和有关资产、人员、业务整合方案;组织、协调企业重组的有关工作,提出重组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具体承办重组过程有关会议的筹备工作;负责企业重组的宣传工作。

组 长:姚桂清

副组长:李建生、马 力、许廷旺

成 员:王宏光、刘建媛、樊江源、王紫光、周民忠 杨 良、林 鑫、王怀远、徐 进、丁荣昌、王飞孟 2.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为全公司深化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企业重组工作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组织、产业、产品、队伍结构调整,“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进行深入细致的安排部署。要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好即将下发的企业重组的《决定》,通过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为企业重组工作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证。

3.规范运作,稳步实施.按照《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和股份公司整体重组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严格履行各项程序,依法合规运作。要根据即将下发的《关于股份公司企业重组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处理好资产、债务处臵和人员安臵。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杜绝企业重组过程发生违纪行为。自股份公司企业重组方案颁布之日起,冻结所有被重组企业的资产和人员。企业重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股份公司企业重组工作组联系,确保企业重组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重组企业要通过业务和资产的调整或重组,发挥企业整体优势,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4.统筹安排,确保稳定.本次企业重组涉及单位多,人员数量多,资产规模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次重组将会给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带来新的调整和变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部分单位、部分人员的局部利益。必频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注意方式方法,加强文化融合,营造和谐氛围,确保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要处理好企业重组和生产经营之间的关系,既要确保企业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要确保今年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真正做到企业重组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双促进”。

主题词:企业管理 企业重组 方案 通知 抄送:股份公司总部各部门,中国航空港并党委。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2010年10月29日印发 附件2:

中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 文件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股份划[2010]381号

关于股份公司企业重组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中铁一至五局并党委,中铁大桥局、建工、港航局并党委,上海分公司并党工委:

为确保股份公司企业重组工作顺利推进,积极妥善地解决重组过程的资产、人员和业务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请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和即将设立的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三家重组企业目前暂无法参与铁路一级市场投标,从重组之日起三年内股份公司将在铁路市场投标时协调部分铁路任务给被重组企业,股份公司所属各集团公司要给予大力支持。

二、股份公司承揽的境内或境外铁路总承包项目将优先安排被重组企业。

三、股份公司开展的BT、BOT项目优先安排被重组企业参与施工。

四、从重组之日起三年内三个重组企业可以使用股份公司资质在各自所在区域内承揽工程,有关投标保函及资质使用按股份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五、原企业已经安排给被重组企业的施工任务,未签订内部施工协议的要尽快签订,已签订的要按协议履约。

六、被重组企业因重组改变隶属关系后,由原总包合同方向工程建设单位做好协调工作,取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以原企业名义中标的项目,由原企业向建设单位做好有关协调工作。被重组企业要向原企业出具承诺书,确保工程工期、安全、质量达到合同要求。

七、企业重组后,被重组单位在原单位分包的在建工程项目,要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涉及责任事故按照《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办法》(中铁股份安[2010]77号)规定,属分包方责任的,将追究重组单位的责任,属总包方责任的,将追究原单位责任。

八、被重组单位原所在企业已经安排给被重组单位的施工任务,造价未分劈的,仍按中标报价的工程量清单公平分割。被重组单位承建的已完或在建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的施工图量差、变更设计、材料等政策性调差、工程竣工后取得的清概索赔等合同外增减费用仍按承建的工程类别及数量进行公平支付。

九、重组中,被重组单位和原所在企业形成的债权债务尽可能在重组时一次性清算,确实无法一次清算的,双方需在三月内签订清算协议,两年内清算完毕。

十、本次重组涉及的独立法人单位的资产,依据2009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账面净值,由重组单位向被重组单位的出资方支付对价,并签署转让协议。

十一、企业重组涉及上市公司的资产估值由中国中铁股份公司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对价。

十二、被重组单位为分公司的,其资产依据2010年9月30日的现状整体划转。涉及占用的实际资产、营运资金、债权债务按现状由双方达成初步协议,经股份公司认定后,本着即时一次性清算的原则进行。确实无法一次清算的,重组单位与被重组单位的出资方需在三月内签订清算协议,两年内清算完毕,有关实际占用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值转移,按净值支付对价。

十三、涉及土地、房产等资产以2010年9月30日实际占有情况进行分割,费用由实际占有企业承担。如无法分割或双方均不愿分割的不动产,由被重组单位和原所在企业按有关国有资产转让规定协议转让。

十四、因本次重组而影响相关单位业绩考核指标的,按股份公司业绩考核办法,根据具体变动情况对指标进行相应调整。被重组单位和原所在企业签订的有关业绩考核兑现文件、协议,在2010依然有效,由重组单位考核后兑现。

十五、被重组单位的所有人员,包括在册人员(在岗和非在岗)、高退休人员整体进入重组单位。

十六、被重组单位有关注册人员在原企业注册的,重组后需变更到重组单位,原则上在一年内办理完转注册手续。

十七、鉴于目前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正处于改制阶段,重组工作的对价支付和账务处理安排在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资产注入股份公司时进行。

十八、企业重组后,党、工、团的隶属关系要及时转移到新重组企业。

十九、被重组单位在原企业助勤和借调的局项目部(指挥部)班子成员人事关系暂不移交,待其工作结束后仍回被重组单位工作。被重组单位代原企业所管理的项目、机构和人员整体划转到重组单位,被重组单位仍以原企业名义施工,并承担相应的工期、安全、质量责任,签订承诺书。

二十、自本处理意见发布之日起被重组单位所有资产、人员全部冻结。

二0一0年十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企业管理 重组 处理意见 抄送:股份公司总部各部门,中国航空港并党委。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 2010年10月29日印发 附件3:

在中国中铁企业重组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李长进

(2010年10月30日)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经股份公司和公司党委研究,今天我们召开全公司视频会议,通报股份公司近期推进企业内部重组的准备情况,对全面启动这项关系到今后企业改革发展重大战略重组工作进行动员、安排和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和要求,确保企业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成功。下面,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这次重组工作的重大意义

这次企业内部重组,是继2003-2004年,我们顺利实现中海外的加盟,完成22家铁路设计施工企业并入式重组之后,一次最大规模的企业内部重组,对于我们中国中铁当前及今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这次企业内部重组,是我们实施“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新的战略规划的重大举措。今年9月,股份公司党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了中国中铁“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努力把中国中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主业突出、多元并举,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大型现代国有企业集团,进入国家重点培育的30-5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同时,把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结构、产品结构和队伍结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提出要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和推进企业重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组建新的综合型建筑企业集团,力争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措施。这次企业内部重组,就是我们在实施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上所采取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全公司“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这次企业内部重组,是我们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增加企业竞争主体的重要措施。目前,我们正处在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之中,但后高铁时代铁路建设投资规模的大幅下降将不可避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前不久,铁道部开始对铁路基建企业实行分级招标,A类企业最高中标额度是320亿,B类企业是270亿,对我们铁路市场份额的保有和扩大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与我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中国铁建相比,我们是局大、人多、牌子少。目前中国铁建有17个综合工程局,都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而我们只有14个局、14块牌子,平均2万人一块牌子,中国铁建平均1.18万人一块牌子,在铁路市场的竞争中,本身就先天不足,随着铁路施工任务的减少,这种竞争主体不足的问题,将会给我们企业的经营带来越来越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快推进企业内部重组,增加市场竞争主体的数量,既是我们应对当前铁路市场竞争的当务之急,也是应对今后建筑市场竞争的长远之计,对中国中铁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这次企业内部重组,是我们调整组织结构、完善经营布局的有效途径。目前,我们中国中铁拥有40多家二级子分公司,300多个三级公司,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但是从经营布局上看,我们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区域布局不合理,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有潜力经营区域,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发达地区没有二级企业,与中铁建、中交、中建这些企业相比,他们在上海和广州均设有工程局,有的还设了好几个局,这对于我们在这些战略要地的经营发展十分不利。通过这次企业内部重组,使我们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竞争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填补了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营布局的空白,对我们进一步调整组织结构、完善经营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四)这次企业内部重组,是我们全力支持中铁港航和中国航空港做大做强的重要措施。在国资委的大力推动下,2008年和2009年,中铁港航工程局、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先后并入我们中国中铁,这两个企业分别是从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和空军集体转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中央企业所属单位,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也具备较高的经营生产能力,特别是在港口与航道工程和机场建设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资质,为我们中国中铁拓展新的经营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这两个单位毕竟企业化经营的过程较短,企业体量较小、经营范围比较窄,管理力量也相对不足,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两个企业的干部职工也迫切企望中国中铁能给予更大的扶持,使他们在中国中铁大家庭中迅速成长壮大。通过这次企业内部重组,既壮大了中铁港航、中国航空港总公司的实力,推动这两个新成员加快做大做强,同时也为我们中国中铁经营领域向港口、航道、疏浚、机场建设等新的领域拓展打下基础。

(五)这次企业内部重组,是我们立足发展促转变、依靠转变谋发展的内在要求。今后五年,是我们全公司结构矛盾的凸显期、战略发展的转型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做优做强的转折期、量变到质变的过渡期、也是任务最为繁重的攻坚期。我们既要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审时度势,加快转变。目前,影响我们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源配臵不合理,员工人数多、管理层级多、劳动效率低。一些二级企业人员将近3万人,在企业经营生产任务饱满的时候还能应付,一旦将来建筑市场进入“低谷”,将会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压力。因此,推进企业内部重组,是我们应对市场变化、主动调整结构的必然要求。这次重组,从一些人数比较多的二级企业分出一些三级单位,既是对新重组企业发展壮大的支持,也是对原企业做优做强的促进,使之能够进一步减小管理幅度,进一步充分挖掘企业的资源潜力。现在看2003-2004年我们重组的效果,大家都普遍认为,企业重组即促进了新组建工程局的跨越式发展,也促进了老局的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实现了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双赢。同时,在当前我们市场环境较好、生产任务饱满、企业发展较快、效益较好的时期,进行企业内部重组是比较主动的,如果等到市场形势不好了再去被动调整,我们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希望大家充分认识到这次重组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把这次重组工作推向前进。

二、这次重组工作的基本思路、安排和前期进展 对这次企业内部重组,股份公司党委和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经股份公司党委和公司领导班子的深入调研和研究论证,并经股份公司董事会决定,股份公司确定的重组方案是:

1.将中铁五局三公司、中铁大桥局三公司等三家三级子公司整体重组并入中铁港航工程局。重组后的中铁港航工程局拥有员工5331人,净资产为89272万元,2009年的营业收入为82亿元,利润总额为14037万元。重组后将具备每年完成80-100亿元施工产值的施工能力。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再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巩固和逐步扩大港航业务,经过3-5年的努力,成为实力较强的综合型建设集团。

2.将中铁一局一公司、中铁三局一公司、中铁建工集团北京有限公司整体重组并入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重组后的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拥有员工6907人,2009年的营业收入119亿元,净资产16546万元,利润总额5111万元。重组后将具备每年完成130-150亿元施工产值的施工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发展、内部资源整合,逐步扩大机场业务,经过3-5年的努力,成为较强的综合型建设集团。3.将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中铁三局华海公司、中铁四局六公司、中铁四局市政分公司整体重组,设立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重组后的中铁上海工程局拥有员工4688人,2009年营业收入84亿元,净资产24191万元,利润总额6401亿元。重组后具备每年完成90-110亿元施工产值的施工能力,市场独立开发能力,组织施工能力得到明显增强。逐步发展成为实力较强的综合型建设集团。

这次重组共涉及总人数17000多人,资产总额120多亿。不仅涉及到中铁港航、航空港总公司和上海分公司三个单位,还涉及到7个工程局及所属的9个三级公司;不仅涉及企业产权关系的调整、组织结构的调整,还涉及到干部人事的调整,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涉及到方方方面的很多工作,难度大、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这次重组中,我们主要遵循10个方面的原则:一是从快从速的原则。对这次重组的决心要一次下定,定下来的事就抓紧办,已经明确的问题就马上落实,能进行的工作立即展开,能一次到位的就一次到位,确保快速启动、快速展开、快速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综合平衡的原则。这次重组,我们从中铁一至五局、大桥局、建工集团7个单位,都划转出一至二个三级单位。加上前不久股份公司将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从隧道局分离出来,这样,除了中铁电气化局外,每个老局和专业局都有单位进入重组范围,做到了综合平衡、统筹安排;三是组织结构调整与干部人事安排分开的原则。为加快推进重组,我们这次把重组的业务工作与干部的安排问题分开考虑,先明确重组单位的主要领导,迅速到位开展工作,再考核补充其他班子成员,使重组工作责任能够尽快落实到位;四是由股份公司统筹安排和适当考虑下属单位实际情况的原则。鉴于重组工作的特殊性、敏感性和复杂性,这次重组在整体安排和重要事项上由股份公司统一决策部署,事先不征求重组有关单位的意见;但在选择重组的三级单位时,也充分考虑到各单位的经营实际需要,尽可能照顾到各个方面;五是先重组后解决遗留问题的原则。这次重组,我们采取了先推进、后完善的工作方法,在重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暂时不能明确的问题,边重组边研究、先重组再解决,决不因一些枝节问题影响重组进程;六是既考虑地域又不受地域限制的原则。这次重组重点是解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布局和充实中铁港航局、中国航空港施工力量的问题,同时也考虑到新重组单位的企业定位、资质就位和业务需要,在选择三级单位上,大多是就近地区的,同时也有个别是其他地区的;七是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这次重组所划转三级单位,既不是原单位的最好的企业,也不是太差的单位,既要有利于新重组单位的发展,也不影响原二级企业的发展;八是充分论证风险、考虑细节的原则。这次重组的方案经过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对重组过程的具体问题和步骤都做了周密的安排,确保方案切实可行,使重组的风险切实得到有效控制;九是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强调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求团结、听招呼,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保证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十是正确处理好重组与发展稳定关系的原则。重组过程中,要维护好企业经营管理的正常秩序,确保股份公司各项要求落实到位,确保重组平稳过渡、确保生产经营正常开展、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特别是要确保安全生产。

在这次重组的实施上,主要有10个方面的步骤。前期已经进行了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进行调研。在去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股份公司党委和领导班子就将推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今年8月起又由公司主要领导带队,就企业改革重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坚定了推进企业内部重组的决心。二是广泛征求意见。今年9月,股份公司党委在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上,提出了推进企业内部重组的重大思路,广泛征求了各单位主要领导的意见,进一步统一了思想。三是进行充分预热。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后,股份公司党委将推进企业内部重组列为“创先争优”活动的10项公开承诺之一,向全公司公开进行了“吹风”,使各级组织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四是进行深入论证。10月中旬,股份公司主要领导挂帅建立了工作班子,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研究了重组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形成了重组方案,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重组的单位。五是认真进行审议。10月25日,股份公司又先后召开了领导班子会和总裁办公会,对重组方案进行研究,进一步进行了论证,确定了重组的方案。六是逐个单位进行约谈。26日下午和27日全天,股份公司重组领导小组与涉及这次重组7个二级单位、9个三级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和新重组的三个单位的筹备组负责人分单位进行了集体谈话,通报了重组方案,充分听取了有关单位主要领导的意见。七是及时作出决策。29日,股份公司董事会一届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组方案和有关事项。八是,今天召开全公司重组工作视频大会,正式启动这次企业内部重组工作。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行两项工作。一是11月上旬,股份公司将组成考察组,到各有关三级公司进行调研考察,对新重组的三家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补充。二是从现在开始到今年年底,全面推进三家单位的重组工作,着重解决重组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重组主要工作基本完成。

从目前重组进展的情况看,这次重组的领导决心是大的,总体思路是正确的,前期的调研论证是深入的,采取的步骤是积极稳妥的,重组的方案是科学的,具体的措施是周密的,时机的选择是合适的,前期的吹风和预热是到位的。对重组前期开展的各方面工作,参与重组的各有关单位也是高度认可的。特别是涉及重组的各单位领导,对这次重组工作认识明确,态度端正,不讲条件、不强调客观,全力支持,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为这次重组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对此,股份公司党委和领导班子对各单位领导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三、关于这次企业重组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为确保股份公司企业重组工作顺利推进,积极妥善地解决重组过程的资产、人员和业务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请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1.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中铁港航工程局有限公司和即将设立的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三家重组企业目前暂无法参与铁路一级市场投标,从重组之日起三年内股份公司将在铁路市场投标时协调部分铁路任务给被重组企业,股份公司所属各集团公司要给予大力支持。

2.股份公司承揽的境内或境外铁路总承包项目将优先安排被重组企业。

3.股份公司开展的BT、BOT项目优先安排被重组企业参与施工。

4.从重组之日起三年内三个重组企业可以使用股份公司资质在各自所在区域内承揽工程,有关投标保函及资质使用按股份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5.原企业已经安排给被重组企业的施工任务,未签订内部施工协议的要尽快签订,已签订的要按协议履约。

6.被重组企业因重组改变隶属关系后,由原总包合同方向工程建设单位做好协调工作,取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以原企业名义中标的项目,由原企业向建设单位做好有关协调工作。被重组企业要向原企业出具承诺书,确保工程工期、安全、质量达到合同要求。

7.企业重组后,被重组单位在原单位分包的在建工程项目,要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涉及责任事故按照《关于印发<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中铁股份安„2010‟77号)规定,属分包方责任的,将追究重组单位的责任,属总包方责任的,将追究原单位责任。

8.被重组单位原所在企业已经安排给被重组单位的施工任务,造价未分劈的,仍按中标报价的工程量清单公平分割。被重组单位承建的已完或在建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发生的施工图量差、变更设计、材料等政策性调差、工程竣工后取得的清概索赔等合同外增减费用仍按承建的工程类别及数量进行公平支付。

9.重组中,被重组单位和原所在企业形成的债权债务尽可能在重组时一次性清算,确实无法一次清算的,双方需在三月内签订清算协议,两年内清算完毕。

10.本次重组涉及的独立法人单位的资产,依据2009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账面净值,由重组单位向被重组单位的出资方支付对价,并签署转让协议。

11.企业重组涉及上市公司的资产估值由中国中铁股份公司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对价。

12.被重组单位为分公司的,其资产依据2010年9月30日的现状整体划转。涉及占用的实际资产、营运资金、债权债务按现状由双方达成初步协议,经股份公司认定后,本着即时一次性清算的原则进行。确实无法一次清算的,重组单位与被重组单位的出资方需在三月内签订清算协议,两年内清算完毕,有关实际占用的固定资产按账面值转移,按净值支付对价。

13.涉及土地、房产等资产以2010年9月30日实际占有情况进行分割,费用由实际占有企业承担。如无法分割或双方均不愿分割的不动产,由被重组单位和原所在企业按有关国有资产转让规定协议转让。

14.因本次重组而影响相关单位业绩考核指标的,按股份公司业绩考核办法,根据具体变动情况对指标进行相应调整。被重组单位和原所在企业签订的有关业绩考核兑现文件、协议,在2010依然有效,由重组单位考核后兑现。

15.被重组单位的所有人员,包括在册人员(在岗和非在岗)、离退休人员整体进入重组单位。

16.被重组单位有关注册人员在原企业注册的,重组后需变更到重组单位,原则上在一年内办理完转注册手续。

17.鉴于目前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正处于改制阶段,重组工作的对价支付和账务处理安排在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资产注入股份公司时进行。

18.企业重组后,党、工、团的隶属关系要及时转移到新重组企业。

19.被重组单位在原企业助勤和借调的局项目部(指挥部)班子成员,人事关系暂不移交,待其工作结束后仍回被重组单位工作。被重组单位代原企业所管理的项目、机构和人员整体划转到重组单位,被重组单位仍以原企业名义施工,并承担相应的工期、安全、质量责任,签订承诺书。

20.自本处理意见发布之日起被重组单位所有资产、人员全部冻结。

以上20条以外的问题,原则上由参与重组的有关单位协调解决,协调过程中有困难的问题,由股份公司企业重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统一研究决定。股份公司企业重组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将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及时深入到有关单位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具体问题。

四、统一思想、精心组织,确保这次企业重组取得成功 这次进行的企业重组,是我们中国中铁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施“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二次创业”新的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关系重大、意义深远、任务繁重,是企业当前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对各级领导班子一次重大考验。为此,我代表股份公司党委和领导班子,提出以下要求:

1.进一步提高认识,迅速将思想统一到股份公司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公司各单位,特别是参与重组的有关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这次企业重组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凡是涉及到这次企业重组的各单位,在重组的过程中,都必须要以中国中铁的整体利益为重,正确处理好本单位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关系,认真执行股份公司的部署和安排,坚决服从股份公司作出的各项决定,切实做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确保股份公司重组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决不允许在企业重组工作中出现杂音,决不允许在推进重组工作上各行其事,这作为一个政治纪律,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序推进重组各项工作。这次重组事关重大,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关系到各单位和广大职工的切实利益,必须要做到领导有力,组织有方。为加强对企业重组工作的组织领导,股份公司专门成立了企业重组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中仁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桂清、建生、马力同志,全面领导股份公司企业重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由桂清同志任组长;建生、马力、廷旺同志任副组长,成员由总部机关有关各部门组成。三个新重组单位成立筹备组,中铁上海工程局筹备组组长荣树森,副组长孔遁、梁永兴、李宁;中铁港航重组筹备组组长于洪潮,副组长黄江刚、郭秀春;中国航空港重组筹备组组长刘书英,副组长王卫、项志敏、彭德宏。这三个筹备组的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这次重组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迅速到位,进入角色;不等不靠,尽快开展工作。要发挥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整体作用,尽快形成重组企业的领导核心。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细化本单位重组方案,加强同股份公司有关部门和原企业的沟通联系,确保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参与重组的其他单位都要把这次重组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股份公司重组方案的安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划拨单位由原企业向新重组企业转接的各项工作,使重组单位尽快到位,重组任务尽快完成。总部机关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各筹备组和重组有关单位的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组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涉及重组的各单位要适时向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等有关方面通报企业重组情况,取得各级政府部门和业主单位的大力支持,为重组创造有利条件。

3.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确保重组工作顺利进行。这次重组政策强,工作要求高,能否顺利推进,关键是涉及重组的各单位领导要树立大局意识,严格政治纪律。凡是参与重组的单位领导,都要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协作配合。涉及划拨三级单位的企业,要积极支持新重组单位的工作,特别是在有关三级单位的移交过程中,一定要有“扶上马、送一程”的高风亮节,在人员、资质、业务、技术、在建工程等各方面给予转出三级企业以大力支持。在重组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政策要求,严明纪律,规范操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从现在开始,各单位人财物全部冻结,严禁转移资金、突击花钱、突击提干,一经查出将从严从重处理。

4.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实维护职工队伍稳定。这次重组涉及的职工人数多,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被重组企业中的广大职工对原单位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难以割舍的情结,出现一些思想波动在所难免。因此,做好广大职工的宣传发动和引导解释工作非常重要。各单位要认真做好企业重组的宣传动员工作,迅速将股份公司的部署传达到各基层单位,大力宣传重组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新重组单位的广阔发展前景,形成有利于重组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理解这次重组,主动支持重组,积极参与和推进企业的重组。特别是三个新重组单位筹备组的负责人,以及被划拨的9个三级单位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深入了解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确保职工思想稳定、情绪稳定、队伍稳定,确保重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要加快企业文化的融合,强调中国中铁文化的统一性,有效化解来自不同单位的文化冲突,积极构建新重组单位的文化体系,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新重组单位职工人心不散、队伍不乱,形成推进企业重组、加快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5.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企业的政治优势。在企业重组的关键时刻,必须要发挥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在这次重组过程中,要带头统一思想,带头服从指挥,正确引导广大职工的思想,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在重大问题上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党性、顾大局、求团结、守纪律、听招呼,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广大党员要自觉增强党性观念,服从指挥,顾全大局,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的改革发展。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要围绕企业重组的重点工作,配合做好职工的宣传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形成推动企业重组的合力。各级党组织要把推进这次企业重组纳入到“创先争优”活动,纳入到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和评选表彰之中,把党组织和党员在重组中的表现,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为重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组织和思想保证。

6.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确保生产经营再上台阶。当前,正值施工生产旺季,处于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的关键时期,企业经营管理和施工生产任务都十分艰巨。因此,全公司各单位、特别是参与重组的单位都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以企业重组促进生产经营,以出色的生产经营业绩保证企业重组的顺利进行。参与重组的单位和有关三级企业要本着对中国中铁负责、对业主负责、对兄弟单位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在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做到责任不松懈、管理不放松、生产不断线、任务不延误,确保所承担的工程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环保各项指标全面实现。这次没有纳入重组范围的单位,要扎实做好本单位各项工作,努力超额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维护企业的稳定,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的重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责,围绕今年各项目标,进一步掀起大干四季度的生产高潮,全方位加强施工管理,确保超额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各项计划指标。特别要抓好安全生产,切实提高安全意识,时刻做到警钟长鸣,严防死守、综合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确保企业重组顺利实现。

篇3:李长进董事长在中国中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十月金秋, 秋高气爽。我们在北京召开全国设备管理工作会议。值此, 我谨代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以下简称协会——本刊注) 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多年来, 大力支持协会工作的各地区、行业设备管理协会、会员单位和广大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进协会改革和发展。这次会议的主题:认清形势, 加强领导, 总结经验, 表彰先进。下面, 我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委托, 代表协会秘书处作2006年全国设备管理工作会议以来的工作报告, 请参会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设备管理法规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自2001年3月以来, 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计委2001年立法计划的通知》 (计政策[2001]379号) 的委托, 修订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设备管理条例》) 。组织企事业单位设备管理专家, 成立了《设备管理条例》起草小组。2003年3月和2008年3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先后两次发文, 征求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公厅和地区人民政府对《设备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的修改意见。协会就反馈意见专门召开设备管理专家座谈会, 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条例》 (征求意见稿) 的结构和内容, 继承和发展设备综合管理, 增加法律责任的约束条款。同时, 先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法规司作了汇报。法规司将修订《设备管理条例》纳入2008~2012年国家立法规划。修订的《设备管理条例》 (草案) 及其说明已报产业协调司。目前, 法规司已同意由产业协调司将《设备管理条例》 (草案) 提交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办公会议讨论。

二、开展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效果明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规范设备维修市场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规范制冷空调设备维修行业的经营活动, 加强行业自律, 增强企业信誉, 维护市场秩序, 提高企业设备维修质量, 促进企业设备维修行业向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从2006年3月起, 协会会同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 开展全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资质等级认证工作, 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资质等级认证工作的通知》 (中设[2006]4号) 和《关于印发〈中国制冷空调设备维修安装企业资质等级认证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设[2006]5号) 。目前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24个企业申请制冷空调设备安装企业资质, 其中荣获资质等级证书企业376个。通过制冷空调行业试点工作, 积累了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认证的工作经验。现已扩大全国地区和工业领域, 在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认证, 其中23个企业荣获行业类资质, 75个企业荣获通用类资质, 14个企业荣获专业类资质, 3个企业荣获咨询类资质。4年来, 开展设备维修企业资质认证工作, 得到广大设备维修企业认可和好评, 有力地保证了设备维修质量, 提高了设备维修企业信用度。

三、开展全国设备管理表彰活动, 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为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保障企业生产正常运行, 从1986年起, 先后开展八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四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工作者表彰活动。1986、1988年, 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举办第一届、第二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表彰大会。1990年, 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举办第三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表彰大会, 并颁发证书和奖牌。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大会题词:加强企业设备管理, 提高企业装备素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也为大会题词: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维护设备完好, 保护企业生产力。同时, 编印《第三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荟萃》。

1993年,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成立并转变政府职能, 责成协会举办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表彰活动。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的规定, 2008年制定《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和工作者表彰管理办法》, 使全国设备管理表彰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

2007年,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意见的通知》 (国办[2006]102号) , 经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审定, 2009年7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确认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继续开展全国设备管理表彰活动。

按照《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和工作者表彰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推荐程序和批准程序, 在本届全国设备管理表彰活动中, 荣获第八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有319家, 荣获第四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工作者515人。

四、开展教育与培训活动, 加强培养设备管理人才

教育与培训是协会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也是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协会历来重视教育与培训教材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早在1988年, 组织编辑和出版发行《维修技术》、《设备管理》、《诊断技术》、《设备管理与维修信息系统》、《设备维修工程学》、《设备技术经济学》等教材。2006年, 组织编辑和出版发行《现代企业设备管理》、《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现代设备维修技术》等教材。2007年, 组织编辑和出版发行《设备润滑技术和管理》教材, 以及《中国设备维修发展简史》、《中国设备管理发展报告》等。

为培养设备管理型和专业技术型的复合型设备综合管理人才, 选派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设备管理专家、教授进行讲课, 采用短训、内训和外训等多种培训形式,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设备管理、维修、安全、节能、环保等。通过培训班, 提高了企业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保障了企业生产正常运行, 推动了设备管理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

五、建设设备工程专家库, 为企业设备诊断服务

为加快设备工程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充分发挥我国现有设备管理专家作用, 推进我国设备工程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从2004年6月开始, 筹建设备工程专家库。这项工作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地方和行业设备管理协会的大力支持。协会把国内一大批企事业单位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设备工程专家组织起来。通过企事业单位推荐和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定, 现有1 788名设备工程科技工作者入围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其中国家级专家30人、高级专家1 262人、专家496人。目前, 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已初具规模, 涉及单位多、门类多, 形成了完整的设备工程专家系统, 建成中国设备工程专家网站, 并编辑、出版《中国设备工程专家指南》。同时, 每年召开设备工程专家论坛, 编辑、出版《设备工程专家论文集》。

今后, 协会将继续建设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 大力鼓励设备工程专家提升设备管理和技术水平;继续挖掘各地区、行业设备工程专家资源, 吸纳更多的设备工程人才加入中国设备工程专家库, 为建设中国设备医院打基础, 为企业生产服务, 进一步推动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

六、举办设备管理展览会, 发展会展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会展经济是协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省、自治区的省会、首府和直辖市以及中心城市都建立了会展中心。会展经济发展日趋成熟。近年来, 为培育和发展设备管理专业展览会, 协会会同知名度较高的展览公司和地方人民政府合作主办、承办专业展览会。2009年3月, 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第八届汽车用品暨改装车展览会, 参展商800余家, 展出面积6万m2。2008年10月, 在上海举办第二届中国工业设备维修与诊断技术及产品展览会。2009年11月, 会同沧州市人民政府将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中国管道装备展览会。通过举办展览会, 有力地促进地方会展经济的发展。

此外, 协会利用大型设备管理会议, 展示设备管理的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4月, 在鞍山市举办中国钢铁工业设备采购与管理论坛, 参会代表200余人, 采用挂图和实物方式, 展示为钢铁企业服务的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的备品配件和检测仪器。2009年8月, 在大庆市举办中国石油石化新技术新设备推介会, 现场展示石化企业用仪器仪表和设备备品配件。

七、大胆探索和实践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新举措

在21世纪新时期,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困难。目前, 协会处于非常时期, 也面临求生存求发展的局面。要传承和发展协会秘书处创建技术中心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解放思想, 大胆工作, 创新发展, 探索实践。依托经济和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成立若干个技术中心。同时, 制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所属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中设[2008]19号) 。实践证明, 一方面依托成立技术中心的企业做强做大了, 另一方面推动了设备管理事业的发展。比如1997年成立的计算机管理开发应用中心 (广州市正泰商业数据有限公司) 研制的设备管理软件, 在设备管理界有很高市场占有率;2005年成立的带压密封技术中心 (天津市翔悦密封材料有限公司) , 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压力密封作业人员考试机构;2005年成立的电机工程与再制造技术中心 (浙江华宇电气有限公司) , 高压电机维修和老旧电机再制造项目纳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节能项目。

为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经地区设备管理协会或地方人民政府推荐, 经实地考察, 确立装备产业基地。同时, 制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装备产业基地暂行管理办法》 (中设[2009]31号) 。2006年以来, 先后授予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人民政府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政府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江苏省宜兴市高塍镇人民政府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协会对于装备产业基地,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机制, 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八、加强设备管理宣传工作, 为广大企业服务

做好设备管理宣传工作, 是做好协会工作的重要保证。1985年创办《中国设备工程》杂志。《中国设备工程》杂志是协会的会刊, 也是协会重要的舆论宣传工具。该杂志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主办。《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是协会的宣传部门, 也是协会直属全资企业。在协会领导下, 杂志社业务上独立经营, 经济上独立核算。

《设备管理工作简讯》是协会内部刊物。主要报道协会及其专业委员会、中心、基地, 各地区、行业设备管理协会以及会员单位的设备管理工作情况。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网是协会的门户网站, 现已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链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网为广大企业和会员单位提供全方位的资讯及实时在线服务。

通过《中国设备工程》杂志、《设备管理工作简讯》和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网等宣传媒体, 开展设备管理宣传工作。一方面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另一方面围绕协会的宗旨和中心工作, 为政府和企业服务, 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战, 贴近企事业单位。在继承中创新, 在巩固中提高, 在发展中壮大, 为全面推动设备管理事业的发展, 提供宣传保证和舆论支持, 大力宣传国内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不断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九、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 各国间设备管理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在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 学习发达国家设备管理理念和技术, 结合我国设备管理实际情况, 不断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早在1984年, 组团参加欧洲国家维修团体联盟历届欧洲维修年会, 并发表论文和参加展览。先后和印度、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设备维修协会, 建立了合作关系, 友好互访, 签订合作协议。

2008年10月, 协会与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智能维护系统产学研究中心, 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世界工程资产及智能维修学术会议, 参会代表来自20多个国家300余人, 分13个分会场, 发表论文241篇;2008年11月, 协会与欧洲国家维修团体联盟、巴西维修协会在海口市联合主办第四届世界维修大会, 分8个会场, 发表论文204篇。参会代表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300余人。在闭幕式上向中外大会执行主席颁发了国际友好合作奖, 向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了学术贡献奖, 向青年作者颁发了优秀青年论文奖, 向大会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同时, 各国代表一致通过了第四届世界维修大会《海口共同宣言》。

通过这两个国际会议, 不仅学习了许多国家设备管理的宝贵经验, 而且了解国际工程资产和设备维修的现状和发展。同时, 扩大了我国国际的影响力, 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进一步促进了世界各国的工程资产和设备维修事业共同合作和发展。

十、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推动协会发展

设备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 是企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大力推广再制造技术、工程机械维修技术、设备管理、设备诊断工程、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体制创新和全面生产维护等。自1982年协会成立以来, 陆续成立了再制造技术、工程机械维修、设备管理、设备诊断工程、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和体制创新工作等6个专业委员会, 以及电力设备管理分会, 正在建设全面生产维护、设备安全生产技术、带压密封工程技术委员会。这些专业委员会 (分会) 是协会的分支机构, 也是协会秘书处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专业委员会 (分会) , 按照协会的章程和宗旨, 各自建立专业委员会 (分会) 章程。协会依托有经济和技术实力的单位, 推选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企业服务的设备管理专家担任主任委员。专业委员会 (分会) 实行主任委员 (会长) 负责制。每年都召开专业委员会 (分会) 的工作年会, 报告工作情况, 确定下年度工作计划。定期换届, 选举产生专业委员会 (分会) 新的领导班子。目前, 开展专业委员会活动活跃的有:以徐滨士院士为代表的再制造技术团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提出绿色维修, 再制造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高金吉院士为首的设备诊断工程研究团队, 提出自诊断、自修复技术, 具有前瞻性。以罗云教授为首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研究团队做了大量应用研究工作, 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以李葆文教授为首的全面生产维护研究团队, 提出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 正在大力推广应用。

篇4:李长进董事长在中国中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是企业当前最重要的两项工作,两项工作都必须抓好,绝不能顾此失彼。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尽管各二级单位和集团本部可能要采取错峰上班、灵活办公等方式办公,但不能因此而耽误工作。

这里面要注意的是:

第一、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随着我们的返岗人员越来越多,各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做好对返岗人员的管理,要求每一位职工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个人卫生,返岗后,不聚餐、不聚会、不参加大型的聚集活动。同时所有的返岗人员要全力配合好所在单位采取的各种防疫措施,自觉接受各类监测和检查。希望各个基层单位要层层把关,认真落实,同时也要对从疫区和发病区域返岗的职工,要更加关心和关照。

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把一些不紧急的工作暂时放下,把工作重心放到疫情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上,为各类岗位职工保驾护航,让一线操作岗位职工感受到安心、暖心和放心。

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班组长、区队长、部门负责人,要对管辖范围内每一位职工的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尽早解决问题。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能把小事拖成大事。当前复工复产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这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我们不走这一步又不行,所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一定要牢记防控是前提条件,决不能让疫情在焦煤集团内发生,在职工间传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关于疫情防控,集团公司已下发了若干个文件,一旦有什么新情况、新措施也能够通过微信群及时通知大家,我们的二级单位也都有完整的应急预案,因此希望大家切实把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把责任落实到位。

第二、要做好安全生产及经营工作。

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方方面面的任务都很重。作为企业来讲,要保障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最近国务院在*月*日刘鹤副总理主持召开了企业复工复产的专题会议,*月*日下午*也主持召开了全省企业复工复产的电视电话会议。作为国有煤炭企业,我们不仅承担着几十万职工和家庭生计所需,也是国家经济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最近很多用户已经向我们求援,因此我们如果无法保证经济链条通畅,后果也不亚于疫情的蔓延。因此,我们上下要形成一种共识,就是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尽快精准复工,保持正常的生产状态,也是对抑制疫情蔓延的最大支持。

由于煤矿行业的特殊性,希望广大职工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复工后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反“三违”。各级管理人员切实要把“管住大系统、消除大隐患、防止大事故”作为重点,确实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大家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绝不仅是医务人员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到守土有责、爱岗敬业,也是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对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把精准复工工作努力做好,推动矿井尽快达产达效。

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工作状态,虽然我们不要求大家每天打卡上班、按时到岗,但工作上一定不能懈怠,不能还处于假期状态,现在已经是*月*日,时间不等人。大家要尽快通过网络、OA等形式,把该梳理的工作梳理清楚,把该安排的工作安排到位,把一些工作在小范围、短时间内布置下去、落实下去,推动企业尽快进入正常循环,把*年各项工作抓好抓实。

在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国内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北京本轮疫情感染者人群多样,活动轨迹复杂,来源不明。加之“五一”将至,人员流动、聚集将进一步增加疫情传播风险,疫情防控面临常态化防控以来最严峻挑战。刚才,刘总传达了X月XX日XX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精神,请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举一反三,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XX局工作部署,围绕落实疫情防控底线,我提三点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尤其不能放松防控工作。坚持就是胜利。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要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针对病毒变异的新特点,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各单位要深刻理解习总书记这些重要讲话的深远意义和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要深刻领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信念。

习总书记指出,防控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是判断疫情成效的首要标准,也是我们同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选择不同防疫道路的根本原因。各单位要高度警惕,奥密克戎病毒株无论是从传播力、致病力、病死率等都远远超过流感。吉林、上海等地教训表明,一旦放松管控,将导致病毒广泛传播。

(二)要深刻领会“动态清零”的科学内涵。

“动态清零”是对传染源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管理,对传播途径进行有效地切断,使疫情不发生规模性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要算大账、整体账、动态账。“动态清零”的成本包括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方舱建设、人力资源等投入,这就如同为我国14亿人口应对风险买了一份保险,在所有方案中,“动态清零”对国家和个人的成本都是最小的。

(三)要深刻领会“把防疫工作放在第一位”的政治责任。

习总书记指出,疫情形势越是严峻,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唯有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慎终如始的韧劲儿,方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冬奥的安全顺利举办,再次证明了我国的疫情防控是精准有效的,只要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风险,就一定能够办成我们想办的任何事情。各单位要深刻认识集团公司作为XX局直属单位的特殊地位和内涵,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下大力气持续保持防控纪录,坚决不能发生感染病例。在京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北京的疫情防控是全国的重点,容不得半点闪失”的重要指示,按照X局长在XX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和2022年定点帮扶工作部署动员会上的指示精神和XX局相关部署要求,坚持“国门”标准,高标准、严要求,坚守阵地,决不能突破防线。对因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到位、员工风险排查管控不到位、疫情防控不力和措施不到位、隐患整改不到位导致出现感染病例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上,深刻领会其中的政治内涵、政治要求,把抓落实作为政治任务、政治责任。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与病毒共存”“病毒流感化”等错误思想,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二、要严格闭环管理,筑牢外防输入防线

外防输入是机场口岸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近期,各成员单位通过疫情防控交叉审核,发现了244个问题,有的XX还存在闭环管理区域缺少标识和物理隔离、人员违规进出,员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高风险岗位人员台账底数不清晰,误入闭环区域应急处置措施不符合标准等问题。截止目前,还有未设置XX专用通道、XX垃圾处置人员交叉等问题没有完成整改。上次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上我提到了风险已知和未知两个问题,这些问题是已知的,各单位要按照“隐患动态清零”要求,严格落实闭环整改。这些问题也不是全部问题,还有未知的风险隐患。各单位要认真反思,不论是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还是自己发现不了问题的原因,都是自身管理问题,结合这些思考,我想再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强化领导责任,提升指导能力。

上次会上我提出“两个一公里”中,各级领导班子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的“最初一公里”,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方阵。疫情防控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大战大考,是对工作作风、能力本领的全方位、系统性检阅。各级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加强学习,掌握标准,成为专家,不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真正做到科学、有效指导,切实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

(二)要强化岗位责任,提升班组管理能力。

“两个一公里”中,基层班组、基层党组织、基层岗位和个人是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的“最后一公里”,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抓手。基层班组和个人最直接面对疫情输入风险,最直接影响防控工作效果,各单位要完善疫情防控岗位手册,将上级各项防控要求标准细化转化到岗位手册中,融入日常工作。要健全班组日常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每日上岗前提醒和复盘总结,立足自身严抓日常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真正发挥作用。

(三)要改进工作作风,贯通“两个一公里”。

目前,一些单位还存在疫情防控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把部署当落实的情况,分析原因就是“两个一公里”没有贯通,“中间段”没有发挥作用。贯通“两个一公里”,就是各层级都要做到层层细化防控标准措施,部门层面要细化到具体的工作方案,覆盖职责、要求、流程、措施、标准、责任人等,岗位层面要细化到可操作的具体动作。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方面,首都机场股份公司已经形成了从学习标准到分析解读标准、梳理工作流程、形成工作方案、推进方案落实的工作机制,有效应用在T3D处置专区启用和这次T1航站楼上海进京航班处置专区启用工作中。各单位要认真借鉴学习这些规范做法,积极探索有效经验,为行业贡献标杆贡献,集团公司也将组织股份公司进行交流分享。

三、要提级内部管理,坚决防范疫情倒灌

当前,国内疫情多点爆发,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平均每感染1人传播9.2人,社会面疫情倒灌风险极大,员工内部感染风险大大增强。X月XX日晚,XXXX发生多名国内员工核酸检测呈阳性事件,涉及XX、XX、XX、XX等多个岗位。这次事件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单位作为疫情防控主体,要做到主动担责、令行禁止、从严管理,切实做到社会面疫情不倒灌。

(一)要从严落实在岗防护。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客货防控的防倒灌,严格做好员工上岗管理,分级做好在岗防护,强化重点管控人员的管理,加强员工防护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XX局、当地政府防控要求和风险评估情况,提高防护标准,确保不发生员工在岗染疫和经机场造成的疫情传播扩散事件。

(二)要从严落实日常管理。

各单位要严格落实“谁管理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原则,压紧压实各级管理责任。一是严禁聚餐聚会,北京本轮疫情约近一半感染者与聚餐相关,其中1起餐厅聚集性疫情发现感染者超50例,共同就餐成为感染的主要风险。特别是在“五一”期间,要提高警觉性,严格控制管理。二是从严做好健康异常情况的闭环管理,直至排除疫情风险;提级风险排查管控标准,按照“从严就高”原则,严格落实风险排查管控要求;按时参加属地政府组织的核酸检测,检测时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出检测结果前,减少社会面接触,不聚集、不出京。三是员工在办公场所佩戴口罩;严格非必要不离开工作地,离开工作地要经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在京单位不举办线下全国性会议、培训等聚集性活动。四是各级党委、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广大员工提高思想认识,对本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同事负责、对单位负责、对行业负责、对首都和中央负责;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员工关心关爱工作,在疫情缓解后合理安排员工返乡探亲。

(三)要强化应急管理。

一是各单位要确保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始终高效运转,本土发生疫情时,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提级防控标准,迅速转换为战时状态。

要立足于快,备战在先,加强人员培训演练,本单位发生异常情况时要果断快速处置。二是各成员XX要牵头组织辖区内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完善机场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与属地政府做好全员核酸检测、转运隔离等资源的协同对接,X月XX日前联合属地政府完成应急演练。XX机场、XX机场集团广大干部员工冲锋在前、担当作为,经受住本土疫情的严峻考验,我代表集团公司党委向各单位致以由衷的感谢。三是要建立XX、应急救援、XX等关键岗位人员备份轮班制度,分批次安排上岗,社会面疫情严重时,可采取不见面交接班、全员封闭管理等应急措施,以有效应对可能的突发疫情事件。

(四)要加强信息报告。

一是各单位负责人要以身作则,自觉带头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如实报告涉疫健康状况,发生被隔离情形的,要书面向XX管理机构报告隔离原因,XX管理机构向集团公司、管理局进行报告。

二是所属人员一旦涉及疫情风险,要快速妥善处置,及时向XX管理机构报告处置情况,XX管理机构向集团公司、所在地区管理局进行报告。

篇5:李长进董事长在中国中铁经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 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 也是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极为重要的一年。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 对当前国际国内和我省经济形势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总体来讲, 明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但同时, 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仍然很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结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 2010年我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 继续按照“1234567”的财政工作思路, 加大收入组织力度, 优化支出结构, 突出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 加大对经济发展、“三农”、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 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过程中, 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化危为机的重要抓手, 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在继续支持保增长的同时, 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在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和根本动力。要在继续支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出口稳定发展的同时, 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面落实中央引导消费和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财税政策,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增强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既是财政部门服务社会、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 也是增强发展动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 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四是要把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据2010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支出需要,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 597.93亿元, 增长1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851.33亿元, 增长16%, 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74.77亿元。2010年, 全省财政支出安排1 455.78亿元, 比上年预算同口径增长20.07%。

下面, 我就做好2010年财政工作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力组织收入, 努力完成收入任务

今年我们初步确定15%的增长目标, 与全国和目前了解到的兄弟省市财政增长指标相比, 这一目标十分积极, 但经过努力,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省委、省政府确定这样的增长目标, 是在深入分析省内外经济形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慎重决策的。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我省经济增长势头向好;二是国家政策环境有利;三是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四是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步回升。这些都为我省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 全省广大财政干部职工一定要坚定信心, 要继续坚持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把各种有利因素加快转化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2010年, 要更加突出“加强税源监控”和“提高收入质量”两个重点, 处理好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营造宽松财税环境的关系, 既要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应收尽收, 保持财政收入的合理、稳定增长;又要立足全局, 着眼长远, 注重涵养税源, 增强发展后劲。

(二)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最大限度地筹措资金。要继续按照“八个一块”的思路, 积极“盘活存量”, 不断“扩大增量”, 突出“整合增效”, 强化“撬动引导”,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手段, 全力筹集建设资金。今年省上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共安排资金31.34亿元, 就是要保持支持发展力度不减。各市县也要做好切实资金筹措安排工作, 继续保持并不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突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如果说去年保增长主要任务是保产能, 今年则是要在调结构当中保增长, 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在支持提升纺织等传统产业、壮大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同时, 将支持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研究支持政策, 加大投入力度, 改进投入方式, 着力支持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着力支持大型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新型洁净产品等环保产业, 着力支持文化、旅游、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逐渐使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13115”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研究与发展、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扩大和促进消费。要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 加快“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等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激活消费市场。四是用足用活政策。要全面落实好中央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 尽快制定第二批拟取消的省级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现有财税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要发挥政府采购功能, 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五是注重发挥协同效应。要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对接, 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 积极研究支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使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 形成合力, 发挥协同效应。

(三)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2010年, 重点要在“三保、三完善”上下功夫。“三保”:就是要确保已纳入规划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的民生八大工程“提标、扩面、新增”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改革”的资金需求。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计划投入民生八大工程资金321亿元, 比2009年计划投资增加68.75亿元, 其中省本级投入69.74亿元。重点是落实好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蛋奶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实施;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改革。“三完善”:一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三个对接”、“三个落实”;二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专款整合力度, 集中用于支持民生八大工程。同时, 积极利用担保、贴息、奖励等方式, 撬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 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特别是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 要积极探索, 在控制好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盘活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同时, 加大廉租住房建设投入, 实行租售并举, 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规划, 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下一步实施民生工程奠定良好基础。同时,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积极向财政部反映我省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加快资金拨付, 加强资金监管, 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四) 围绕推进“三化”, 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 要继续把县域发展作为财政支持的一个重点, 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只能加大不得减弱。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20条财税政策, 特别是各市区, 要切实把省上支持县域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抓手, 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农业产业化方面, 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七大工程”, 继续支持稳粮、优果、兴牧、扩菜。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等, 给予重点支持。在创新支持方式上, 要通过建立涉农企业贷款贴息联动机制, 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方式, 拓宽“一卡 (折) 通”功能等, 有效调动信贷资本、社会资本, 提高财政支持效果。在县域工业化方面, 要围绕县域工业园区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促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在城镇化方面, 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支持重点镇建设相结合, 加大财政对重点镇建设支持力度紧密结合起来, 并将财政用于城镇教育、文化、体育方面的资金与“百镇建设”资金相结合, 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镇完善功能, 加快发展。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去年我们检查时发现, 个别地市还存在着截留中、省对县区资金的问题,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五) 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财政支出盘子越来越大, 安排好、管理好、使用好财政资金, 责任重大。为此, 要重点在以下15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在完善预算体系上下功夫。要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 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在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上下功夫。当前预算管理还存在着预算编制较粗、年初到位率低、预算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2010年, 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 对办公经费、邮电费、车辆运行费、办公场所修缮费等费用进行跟踪测算,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定员定额标准, 细化预算编制, 全面实施项目库管理, 强化预算约束。三是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上下功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自开展以来, 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集中支付有效的监督作用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0年, 要将省级所有垂直管理的基层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扩大中省专项资金动态监控范围, 将省级财政集散账户拨付到市县财政专户的资金及基础教育资金、扶贫资金、再就业担保资金、水库移民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专项资金纳入动态监控范围, 确保资金安全。四是在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上下功夫。2010年, 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提高采购效率。加大电子化采购力度, 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将所有省级部门的政府采购事项纳入电子化采购范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推动所有招投标活动均在标准化评标室进行, 实现“阳光采购”。五是在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上下功夫。这方面主要是推广应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 对非税收入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将国家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六是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上下功夫。要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处置不规范等问题, 建立健全资产配置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 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七是在推进专项资金整合上下功夫。按照规划整合、项目整合、板块整合的思路, 整合存量与增量、预算内与预算外、中央与地方、财政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各方面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继续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整合的同时, 积极指导基层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 对上级专款统筹安排, 捆绑使用, 大力推进资金整合;对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力度大、整合效果好的地区予以奖励, 扩大整合范围, 提升整合效果。八是在加快支出进度上下功夫。今年, 我们要着力抓好“四挂钩”机制的贯彻落实, 严格按照办法要求, 将资金向支出进度快、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部门和市区倾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九是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上下功夫。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和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会议费用和出国 (境) 经费, 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严肃财经纪律, 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十是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上下功夫。继续扩大财政省管县范围, 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和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县财政管理体制,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强化乡镇财政对各项财政资金的监管, 切实保障各项涉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十一是在推进财政与金融有效融合上下功夫。今后, 对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 原则上都要和信贷资金、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采取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 引导带动信贷、社会资本投入,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完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 加大对中小企业、涉农企业等贷款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担保补偿机制, 实施企业融资奖励政策, 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加快发展。十二是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上下功夫。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依据, 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依据。2010年, 要认真总结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科技资金绩效评价试点经验,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旅游促销资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安全生产资金、免费开放博物馆资金等12项财政资金纳入评价范围,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十三是在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上下功夫。各市区财政部门在资金筹集过程中, 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创新, 着力搭建投融资平台,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适度原则, 切不可超出地方财力可承受的范围, 防止引发政府债务风险。要把防范、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政府性债务由财政统一归口管理并实行“下管一级”, 进一步摸清债务底数, 掌握债务运行情况, 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十四是在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上下功夫。今年重点是围绕“四加快一考核”, 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要加快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网络建设, 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设, 实现网上缴税, 提高入库效率;加快应用软件系统的推广使用和支撑平台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 实现财政资金全过程监控;按照“分解任务、量化打分、综合考核、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市县的考核力度, 调动市县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五是在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以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等的监督检查为重点,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 探索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 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财政监督管理运行体制, 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全过程,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六)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财政机关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公司联合体战略合作协议下一篇:《生物入侵者》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