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

2024-05-24

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通用8篇)

篇1: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

财务负责人委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集团财务管理,完善财务运行机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财务负责人委派制是集团为了加强对下属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监督和控制,强化集团内部控制管理,向下属公司派驻财务负责人的一种财务管理方式。

第三条 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的范围为集团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根据需要进行财务负责人委派的其他公司。

第二章 财务负责人的聘任

第四条

委派财务负责人实行聘任制,聘期两年,任职期满后,根据考评结果及工作需要续聘或解聘,或委派其他公司任职。

第五条 委派财务负责人原则上在同一公司连续聘任期限不得超过二期。

第三章 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第六条

委派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1、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廉洁奉公,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2、熟练掌握国家会计政策和税收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3、具有财务会计或经济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4、取得中级会计师或以上职称,或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

5、具有较强的领导协调、组织沟通和综合分析能力。

6、具有五年以上财务工作经验,两年以上会计主管工作经验。

第七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委派为财务负责人:

1、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者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受到行政处罚的。

2、受刑事处罚的。

3、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导致重大资产流失的。

4、违反财经纪律,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或个人借用公款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

5、不坚持原则,弄虚作假,粉饰财务数据和报表的。

6、不严守公司财务秘密,随意泄露公司财务数据资料的。

第四章 财务负责人的职责

第八条 委派财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1、委派财务负责人全面负责被委派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参与被委派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并列席被委派公司的董事会。

2、依据集团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负责制订完善被委派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被委派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3、全面负责和组织实施被委派公司会计核算、税务筹划和资金管理等财务工作。

4、组织实施被委派公司的财务预算工作,对被委派公司的生产经营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综合分析,并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5、负责审核被委派公司的财务收支,对资金收付和费用报销进行审批。

6、参与被委派公司的工程建设、重大经济合同、投融资、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的研究及论证;

7、协助集团公司做好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工作。

8、集团公司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五章 财务负责人的管理

第九条 委派财务负责人由集团财务管理部从内部选拔或公开招聘的人员中推荐人选,由集团人力资源部组织考察,最终由集团公司任命。

第十条 集团财务管理部对委派财务负责人实施业务指导和管理,被委派公司对委派财务负责人相关职责履行和工作纪律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委派财务负责人组织人事关系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工资福利待遇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参照集团公司相应的级职标准确定。委派财务负责人的工资福利由集团公司发放并分摊给被委派公司。

第十二条 集团财务管理部对委派任命的财务负责人实行定期轮岗制度,任期届满后,集团公司视其考评情况进行轮岗。

第十三条 集团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和被委派公司每年对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实绩进行全面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其将来被委派、晋升的依据。对考评不合格者,建议集团公司对其予以降职或调离。

第十四条 委派财务负责人工作成绩显著的,集团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1、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2、在组织经济核算,增收节支,提高资金效益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者。

3、在预防和治理舞弊方面,事迹突出者。

4、在财务工作方面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的。

5、有其他突出成就或模范事迹者。

第十五条 委派财务负责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记过、解聘或撤职等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反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造成财务工作混乱的。

2、利用职权,挪用公款,贪污受贿,侵占公司利益的;

3、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致使公司利益损失或资产流失的。

3、不按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造虚假会计报表的。

4、考评不合格的。

5、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集团财务管理部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从从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篇2: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

2、负责公司各项费用的审核与账务处理及资金收支管理;

3、负责银行账户日常结算,包括银行结算单据和填写、取得、核对;

篇3: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

关键词:财务负责人,核管,管理

为适应企业的发展的需求, 财务负责人应树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理念;树立现代成本管理理念;树立开拓创新精神;守法经营, 合理理财;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管理财务;学习财务、会计、税收、审计、法律、国际贸易等方面知识。只有刻苦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 才能将财务工作做得很出色, 为企业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财务负责人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强会计核算

财务负责人应根据国家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本企业适用的会计制度。国家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只是一个共性的框架。企业有自身经营的特点。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企业适用的会计制度是财务负责人的基本职责。

(一)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这是影响企业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有哪些数据需要归纳、总结、提炼, 财务部门就应该根据管理需要设置独立的核算账户和分析体系, 以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

(二) 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

特别是劳动、工资、税务、外汇管理、重要的优惠政策,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

(三) 企业管理的深度。

表现在数据的统计上, 很多细节数据需要统计出来供管理者参考。

二、强化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的目标是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一般就是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主要是房屋和机器设备;投资很少。基于以上特点, 财务负责人在资产管理上的目标应该是:货币资产的高效使用和快速收回。财务负责人应该重视存货的周转, 存货价格变化频繁时需要提醒企业负责人谨慎决策, 财务上核算存货的出库成本应该做合理选择。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投入可行性研究, 结合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投入, 研究是否会因为固定资产的投入使企业现金流量枯竭。

三、严格资金管理

(一) 如何进行筹资。

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银行信贷资金、内部职工集资、外部企业及个人的资金融通及新发展起来的债务工具融资等。

筹资管理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筹资的临界点。二是谨慎性筹资。在企业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时, 过分借贷资金是不明智的。这样会导致企业在使用资金时过分奢侈。

(二) 如何营运资金。

财务负责人主要通过资金预算的方式控制营运资金的管理。

(三) 如何投资。

对长期投资财务负责人一般只是参与, 基本上不起主要作用。短期投资往往有财务负责人负责处理。

(四) 如何进行股利分配。

中小企业的股利分配一般比较简单。财务负责人管理的空间非常有限。

四、规范税务管理

进行正常的税收核算、申报管理、培训学习。在企业完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下用好税收政策。

做好税收筹划管理。税收筹划的要点是合法性、合理性。其要点如下:一是创造实质上的合法条件。二是创造形式上的合法条件。原来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方面有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但是其经营期限必须是十年以上。假如企业的经营年限是九年, 财务负责人就可以建议企业经营期限设置为十年以上, 从而创造税法条件。进行税收政策的研究、预测。税收风险控制。

五、挖掘成本管理

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个难点。财务负责人在成本管理上的作用表现在透彻理解全面成本管理的概念, 克服成本核算上的难点。在成本核算方面比较好的思路是: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的核算模块运用电算化核算, 在成本分析上做有益探索, 进行成本绩效考核。

六、落实内部控制管理

内部控制目标中发展和资产安全是中小企业的主题, 制衡性和成本效益原则是主要原则。财务负责人应该在此方面发挥主导积极作用, 和企业其他部门一起制定出一套既有效又高效运转的内部机制。在内部控制上财务需要和监督、审计部门协作。

七、深入沟通协调

篇4: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强化领导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促进领导人员履职与廉洁。而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化与延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给予一定重视。

一、财务负责人概述

在我国法规中并没有对财务负责人的概念予以直接界定。在有关法规中规定,总会计师属于企业财务负责人,由此可知,在企业领导班子中,承担财务工作的人员就是财务负责人。一般认为,这是财务负责人的狭义概念,与人们的理解相差不大。

从广义概念角度来说,企业领导、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均属于财务负责人。针对经济责任而言,企业领导需要承担首要责任,主要包括经营责任、管理责任、财经法纪责任、财务责任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使得企业领导无法全面承担经济责任,为此,需要进行逐层分割,逐渐形成第二责任主体,也就是总会计师与财务部门负责人。由此可知,广义角度的财务负责人属于群体概念,非个体概念。

二、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概述

因为经济责任是由逐层分割产生的,所以,“三层次”财务负责人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也是逐层递减的,也就是说,企业领导承担的经济责任是最大的,财务部门承担的经济责任是最小的。通常情况下,承担的经济责任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割权利的大小。

通常而言,企业领导的财务权利主要为财务制度制定权、财务管理权、财务事项决策权等。在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管理需求、分工授权要求、工作能力及工作精力等因素的影响,需要企业领导下放部分财务权限,如次要财务事项决策权等。总而言之,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指的就是企业领导、总会计师、财务部分负责人在任期间,对其拥有财产权限相适应的经济责任。

三、供电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1.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审计

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中明确指出:企业领导需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负责。此项责任就是“领导责任”。在财务工作中,总会计师作为分管领导,财务部门负责人作为信息提供人,也需要对会计信息真实性予以负责,从而全面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对财务指标完成状态的审计

财务指标指的就是财务负责人根据目标责任制要求,完成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可以直接体现财务负责人的财务责任。由于企业财务指标比较多,为了便于审计,财务指标主要为涉及省企业对所属单位业绩考核的财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3.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在相关规章制度与规范中,明确指出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是总会计师的职责。而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财务部门负责人一定要积极参与,并且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过程中,企业领导需要承担领导责任。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内容主要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审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审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合理性的审计;等等。

4.对重大财务决策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审计

重大经营决策指的就是企业领导在任期间做出的、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主要包括重大投资、担保、企业改制等决策行为。在重大经营决策中,和财务有关的一些重大决策属于重大财务决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领导审计内容就是判断重大财务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然而由于总会计师在重大财务决策中有着一定的建议权、监管权、决策权。所以,重大财务决策也是财务部门的审计工作。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内容主要为:对决策程序合理性予以审计;对决策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予以审计;对决策过程民主性予以审计;对决策风险控制予以审计等等。

5.对财务机构与财务人员管理的审计

对财务工作岗位人员的权限与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保证内部控制工作全面落实,从而满足会计组织有序、高效运行的要求。在此项审计工作中,其内容主要有:会计岗位设置合理性与科学性的审计;会计人员招聘、培训、离职等充分性与合理性的审计。

6.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审计

在有关规章制度中,明确指出企业领导需要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同时,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项审计工作中,其内容主要有:会计凭证审计;报表填制;账簿审计;报表编制;会计管理规范性审计;会计监督规范性审计等等。

7.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审计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预算管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与工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而言,企业领导均要兼任预算管理部门的主任;通常将预算管理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总会计师与财务部门负责人均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主要内容为:预算编制审计;预算执行与控制审计;预算分析审计;预算调整审计等等。

8.对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的审计

财务风险指的就是企业财务活动中,实际财务结果和预期财务结果不相符,导致企业遭受一些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企业财务工作中,财务风险贯穿始终,在企业财务中可以充分反映各种风险因素。通常情况下,财务风险主要为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利率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等。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内容主要为: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审计;财务风险识别与确认审计;企业经营目标审计等等。

9.对财务综合能力变化的审计

企业各种能力在财务方面的体现,称之为财务综合能力。一般而言,偿债能力、生产能力、盈利能力等均属于财务能力范畴。通过对财务部分负责人上任前后财务能力变化的评估,可以对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履行状况予以客观体现,在企业财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主要内容为:偿债能力指标审计;生产能力指标审计;盈利能力指标审计等等。

10.对内外财务关系管理的审计

财务关系指的就是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一般而言,企业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企业和投资人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和债权人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和员工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和客户间的财务关系;企业和政府间的财务关系;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财务关系十分复杂,要想保证各种财务关系得到合理处理,就要明确财务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其主要内容为:企业是否可以有效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实现各方利益人员的和谐共处,达到共同的发展目标。

除了以上审计内容之外,还要对企业遵纪守法情况、财务负责人遵纪守法情况予以审计,从而保证相关工作能够合理、合法的展开,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时候,也要重视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尽可能节省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对不同人员的经济责任予以全面确定,尽量削弱审计风险,增强审计工作的全面落实;加强对过程与成果的研究,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面落实提供参考。鉴于此项研究还处在探讨与摸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雷莉萍,卜祥磊.供电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1(15):67-71.

[2] 徐韵笳.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探讨——基于企业财务目标的视角[J].商情,2011(39):13-13.

[3] 殷全新.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10):151-153.

作者姓名:

篇5:财务部门负责人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天津黑马行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负责人的管理,规范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财务负责人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财务监督,保证公司各项经济活动的规范运作,依据《会计法》、《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的财务负责人是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负责公司财务会计相关管理工作,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财务部门负责人是依法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负责人。

第三条公司设财务负责人一名,对公司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公司所有财务数据、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接受监事会的监督。

第四条财务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

第二章 任职资格

第五条财务负责人不得在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中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其他职务,不得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领薪。

第六条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和条件如下:

(一)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领导组织能力;

(二)具有 5 年以上大中型企业全面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三)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财务分析、财务计划和管理、外汇管理和资本运营能力,熟练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税务法律法规、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

(四)具备较强的业务敏感性和良好的判断决策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七条 凡有下列情形的,不得担任财务负责人或会计机构负责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二)曾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财务制度,曾有弄虚作假、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

(四)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宜担任财务负责人或会计机构负责人的。

第三章职责与权限

第八条 财务负责人主要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一)定期或不定期向总经理、董事会报告工作,提出财务运作、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分析和建议,报告公司的经济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参与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的制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企业并购、重大经济合同签订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审议,协助管理层做出决策并负责财 务资源调配;

(三)组织编制公司预算、决算方案,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或亏损弥补的建议方案;

(四)监控公司财务预算、经营计划和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促使管理层及时掌握正确信息和作出决策,督促业务单位和部门完成预算和绩效目标。

(五)组织制订和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公司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保障公司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及时发现和制止可能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的经营行为。

(六)组织编制公司财务报表和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以及符合相关规定。配合监管部门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审计及其他鉴证工作;

(七)组织制订公司融资方案、担保方案以及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并监控其执行情况;

(八)负责对公司会计部门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等提出建议方案;

(九)与金融机构、外部审计师、评级机构、财税外管等政府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关系,以有效开展相关工作。

(十)法律、行政法规、监管机构、《公司管理规章制度》和董事会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财务负责人主要具有以下权限:

(一)财务决策参与权:参与公司对外投资、营销策略、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工程项目建设、筹资融资、抵押担保、资金调度、利润分配、预算、重大经济合同签订、业务流程再造等涉及财务收支的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从其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协助管理层做好决策分析;

(二)对财务管理制度及相关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具有监督权,对董事会或管理层批准的重大决策的执行情况以及本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会计机构设置的建议权和授权范围内的财务人员人事管理权;

(四)公司大额资金支出审批联签权;

(五)对违反会计法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定的经济事项,有权拒付、纠正和向上报告。

(八)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考核与任免

第十条 财务负责人由总经理提名经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解聘,会计机构负责人由公司管理层决定聘任或解聘。

第十一条 对财务负责人的考核按照公司绩效管理制度执行。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胜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以及主管综合评价等方面。

第十二条 财务负责人可以在任期届满以前提出辞职,但应提前一个月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书面辞职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后离任。

第十三条 财务负责人离任前,应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财务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公司内审部门负责监交。财务负责人离任前,应当接受董事会离任审查。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 财务负责人对下列事项负有主要责任:

(一)公司提供和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公司会计核算规范性、合理性以及财务管理合规性、有效性;

(三)公司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有效性;

(四)国家金融经济类法规、税收法规、会计准则、财务制度在本公司的贯彻执行。

第十五条 公司财务负责人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正确履行工作职责。对于公司财务负责人履职不到位、玩忽职守,造成公司出现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财务管理工作混乱、重大财务决策失误、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徇私舞弊等情况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司应追究其

相应责任,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免职等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财务负责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当予以解聘:

(一)在履行职务时出现重大错误或疏漏,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二)违反国家法律、政策法规、公司规章制度,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未尽事宜,或者与有关法律、法规相悖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篇6:财务会计相关负责人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 公司财务负

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行为,加强对公司财务监督,保障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

市规则》及本公司《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财务负责人是公司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公

司所有财务数据、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向董事会以及董事会属下机构

审计委员会负责,接受监事会的监督。

第三条 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公司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的中级管理人员,其在财务负责人的领导下,主持公司财务预决算、财务核算、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

作;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财务部日常管理工作,监督执行财务计划,完成公司财务目

标。对公司财务数据、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向财务负责人、董事会负

责,接受财务负责人和监事会的监督。

第四条 公司对财务人员实行统一集权管理,各子公司无权任免财务负责人和会计

机构负责人。

第五条 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

第二章 任职资格

第六条 公司设财务负责人一名,由总经理提名,经董事会审议决定聘任或解聘。财务负责人任期与同届董事会任期相一致,连聘可以连任。公司设会计机构负责人一

名,由财务负责人提名,由董事长或总经理决定聘任或解聘。财务负责人在公司由财

务总监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由财务经理担任。

第七条 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不得在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中担任除 董事、监事外的其他职务,不得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关联关系。

第八条 财务负责人任职应具有以下资格:

1、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和优秀的沟通能

力;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并达到同等业务水平,具有会计师或

者注册会计师资格;

3、5 年以上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4、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制度;

5、精通税法政策、营运分析、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

6、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资金筹划、融资及资本运作经验。

第九条 会计机构负责人任职应具有以下资格:

1、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良好的沟通能

力;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并达到同等业务水平,具有会计师或

者注册会计师资格;

3、3 年以上大型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4、精通国家财税法律规范,具备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丰富的财务分析处理经验;

5、谙熟国内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规、政策;

6、熟悉上市公司财务规则。

第十条 凡有下列情形的,不得担任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

2、曾违反法律、法规和财经制度,有弄虚作假、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者;

3、个人负有数额较大的到期未清偿债务者;

4、被中国证监会确定为市场禁入者,并且禁入尚未解除者;

5、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宜担任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者。

第三章 职责与权限

第十一条 财务负责人应履行下列职责:

1、参与公司经营计划制定、资产购置与处置、对外投资、企业并购、重大经济合同签订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审议,协助管理层作出决策;

2、负责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司及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监控机制,监督、检查

下属子公司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并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3、负责检查公司财务会计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及时

发现和制止可能造成公司重大损失的经营行为;

4、定期和不定期向董事会、总经理、常务副总汇报工作,提出公司运作管理和财

务核算等方面的建议和分析;

5、对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

6、根据董事长授权,负责编制和执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拟定资金

筹措和使用方案,对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的公司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

况、进行情况进行财务监督,定期向董事会报告经济情况和财务状况;

7、负责拟定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弥补亏损及财务决策与制度的方案

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讨论;

8、负责审核公司重要财务报告,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负责,配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

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审计工作;负责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企业有关部门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9、根据公司项目投资意向,主持或参与对重大投资项目和经营活动的风险评估、指导、跟踪和财务风险控制,保证投资安全和投资效果;

10、根据所辖部门业务工作要求,代表公司就所辖业务领域开展有关外部联络工 作或处理有关重大业务事项,确保公司业务工作形象与相关关系的维护。第十二条 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履行下列职责:

1、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向财务负责人报告工作,提出会计机构运作、会计核算等方

面的建议和分析;

2、协助财务负责人组织制订和完善公司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

组织实施财务监督;

3、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领导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依法进行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会计资料的保管及存档,确保及时提供真实客观的会计核算资料;

4、负责编制公司财务报告并交财务负责人审核,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负责,协助财

务负责人配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公司报表审计工作;组织财务分析,提交财务分析报

告,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5、协助编制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议案和利润分配议案;

6、向财务负责人提出对公司及子公司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和任免等

方面的建议;

第十三条 财务负责人行使下列权限:

1、财务决策参与权:参与公司对外投资、产权转让、资产重组、工程项目建设、贷款、抵押担保、资金调度、重大经济合同签订等涉及财务收支的重要经济事项的决

策和执行,从其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方面进行审查,协助管理层做好决策分析;

2、财务收支审批权:对固定资产购置、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建设、商品采购等事

项的资金使用进行审核和会签;审批物料采购、货款结算、税金计缴及各种费用的报

支;对大额资金的调配使用实行董事长、财务负责人联名审批;

3、财务监督控制权:对公司各项收入、成本、费用开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

核,有权制止和纠正违反法律法规的经济行为;参与审核公司各经营部门年度(季度、月度)经营计划完成情况。

第十四条 会计机构负责人在财务负责人的领导和授权下,具体行使上述财务决策

参与权、财务收支审批权和财务监督控制权。

第四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五条 财务负责人应承担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对公

司负有诚信和勤勉义务,不得参与对本公司构成竞争或其他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行

为。

第十六条 财务负责人行使职权时,应遵守法律、章程、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

议的各项规定,因违反上述规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应对公司负赔偿责任。第十七条 财务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可以向董事会提出辞职,但应提前一个月向董事

会提交辞职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后离任。若在不利于公司的情形下辞职或者董事会未

正式批准前擅自离职等原因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财务负责人应负赔偿责任。第十八条 公司解聘财务负责人时,财务负责人有权就被公司解聘或者与辞职有关的情况,向董事会提交个人陈述报告。

第十九条 财务负责人离任前,应当接受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的离任审查,将有关档案文件、正在办理或待办理事项,在公司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的监督下移交。

第二十条 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应遵守公司的信息保密制度,除非国家或

公司章程规定或经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不得泄露公

司秘密,并承诺在离职后继续履行该义务。非经授权,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

不得对外披露公司信息。

第二十一条 对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考核实行年终考核,按照工作的态度、效果、团

队培养情况、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政策的遵循情况以及公司的业绩进行综

合,考核的结果作为其续聘、解聘和奖惩的依据。会计机构负责人由财务负责人进行

考核。

第二十二条 对财务负责人实行定期和任期考核,考核主要包括年度目标完成情

况、工作态度、团队培养情况,考核的结果作为其续聘、解聘和奖惩的依据。财务负

责人的考核由董事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议定。

第五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三条 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未能履行工作职责,公司应追究相关责

任人的责任。责任追究范围:

1、违反《会计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制度规定;

2、未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相关要求,信

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

3、未能认真履行其职责,严重影响公司总体工作的;

4、重大事项违反决策程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5、因公司财务问题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处罚及其他监管机构处罚;

6、其他因工作错误或疏漏,给公司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第二十四条 当出现责任追究所涉及事项时,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应调查责任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并拟定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并提交相关部门认定并形成处罚决议。

第二十五条 责任追究主要形式:

1、警告、责令改正;

2、公司内通报批评;

3、调离原工作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4、经济处罚;

5、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六条 财务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受到责任追究的同时,给公司造成经济

损失的,追究其经济责任;构成犯罪的,公司有权向有关司法机关举报,由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自公司董事会通过之日起生效。

篇7:财务负责人管理办法

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教委第24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校长、总会计师和主管财务、校办产业、基本建设、后勤工作的副校长,以及这些学校财务校办产业、基本建设、后勤管理部门和院、系、所的主要行政负责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指教育系统审计机构对第二条所列人员任职期间、任职期满或因调动、离退休、辞职、免职、撤职等原因离开现职岗位前在管理职责范围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依法做出评价。

第四条 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些负责人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中的业绩和对存在的问题应负的责任,促进加强学校的财经管理,并为其主管部门提供考察和使用干部的依据,促进加强干部管理。

第五条 对本办法第二条所列高等学校校级行政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任免这些负责人的主管部门授权本部门审计机构组织实施。对本办法第二条所列高等学校中层行政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学校决定后经精编资料

精编资料

组织或人事部门提请,学校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实施。

第六条 高等学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得到主要内容是:

1.是否依法履行对学校经济活动实施领导的职责;

2.办学经费的筹集情况如何,是否逐年增加,使用效益怎样,各项收入和支出有无重大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

3.学校各类资产的状况如何,是否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4.学校债权、债务是否清楚,有无纠纷和遗留问题;

5.经济决策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效益如何,有无重大失误;

6.本人是否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有无违纪违规问题;

7.授权审计的部门和审计机构认为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高等学校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机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是否依法履行财务管理的职责;

2.学校预算的编制、调整和执行是否符合规定;

3.学校各类资产的状况如何,是否安全完整、保值增值;

4.办学经费的筹集情况如何,是否逐年增加,各项收入是否纳入预算管精编资料

精编资料

理,是否真实、合法;有无乱收费、乱集资或截留、挤占、挪用学校收入等问题;

5.各项支出是否纳入预算管理,是否真实、合法;效益如何,有无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

6.债权、债务是否清楚,有无纠纷和遗留问题;

7.财务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8.经济决策是否安规定的程序进行,效益如何,有无重大失误;

9.本人是否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有无违纪违规问题;

10.授权或提请审计的部门及审计机构认为需要审计的其它事项。

对财务管理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还应审计如下内容:

1.资金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乱设银行帐户和出租、出借、转让银行帐户及公款私存等问题,现金和支票的管理是否合规,有价证券的购买及其资金来源是否合法,管理和使用是否安全、妥善;

2.年度决算和财务报告及有关的会计报表、会计帐簿、会计凭证等会计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合法,并按规定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3.有无私设“小金库“、滥发钱物等问题。

精编资料

精编资料

第八条 高等学校主管校办产业的副校长和校办产业管理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能否按照《公司法》、《企业法》和国家的财经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规定对校办产业进行管理;

2.校办产业的效益和校办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盈亏状况如何,是否真实、合法,能否及时足额纳税,利润分配是否符合规定,能否按照规定、协议或合同及时足额向学校上交有关费用和利润;

3.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有无无偿占用学校有形和无形资产的现象;

4.经济决策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效益如何,有无重大失误;

5.各项合同、协议的执行情况如何,债权、债务是否清楚,有无纠纷和遗留问题;

6.各项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7.本人是否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有无违纪违规问题;

8.授权或提请审计的部门机审计机构认为需要审计的其它事项。

对校办产业管理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还应审计对校办产业的财务工作进行管理的情况。

精编资料

精编资料

第九条 高等学校主管基本建设的副校长和基本建设管理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基建项目是否纳入计划管理,基建投资计划是否报经主管部门审批,有无计划外工程项目和超计划工程项目,有无自行改变原批准建设项目或者扩大建筑面积、提高建设标准等问题;

2.基建经费的筹集情况如何,是否真实、合法,有无乱集资等问题;管理和使用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截留、挪用等问题;使用效益如何,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有无严重超概预算工程项目和长期延误完工项目,有无损失浪费;工程竣工结算是否真实、合法并经审计后付款;

3.工程招标、承包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完备、合法,合同、协议的执行情况如何;

4.经济决策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效益如何,有无重大失误;

5.各项管理制度和内部是否健全、有效;

6.本人是否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有无违纪违规问题;

7.授权或提请审计的部门及审计机构认为需要审计的其它事项。

对基建管理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还应审计对基建财务、材料和设备进行管理的情况。

精编资料

精编资料

第十条 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和后勤管理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是否依法履行经济管理的职责;

2.各类资产是多少,是否保值增值,有无无偿占用学校资产的问题;

3.经费的筹集情况如何,是否逐年增加,自给率是否逐年提高,各项收入是否纳入财务管理,是否真实、合法,有无乱收费、乱集资或截留、挤占、挪用学校经费和其它经费的问题;

4.各项支出是否纳入财务管理,是否真实、合法,效益如何,有无滥发钱物和损失浪费等问题;

5.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对所办经济实体进行管理,所办经济实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盈亏状况如何;

6.与所属部门和外单位签订的协议、合同等是否合法、合规,执行结果如何,有无损害学校权益的问题;

7.债权、债务是否清楚,有无纠纷和遗留问题;

8.经济决策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效益如何,有无重大失误;

9.财经管理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精编资料

精编资料

10.本人是否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有无违纪违规问题;

11.授权或提请审计的部门及审计机构认为需要审计的其它事项。

对后勤管理部门主要行政负责人还应审计对后勤财务和物资进行管理的情况。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院、系、所主要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

1.是否依法履行经济管理的职责;

2.本单位经费状况如何,是否逐年增加,各项收入和支出是否纳入预算管理,是否真实、合法,各项支出的效益如何,有无重大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问题;

3.各类资产的状况如何,是否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使用效益如何;

4.所办产业的效益和经济实体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盈亏状况如何;

5.本单位债权、债务是否清楚,有无纠纷和遗留问题;

6.财经管理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7.经济决策是否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效益如何,有无重大失误;

精编资料

精编资料

8.本人是否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有无违纪违规问题;

9.提请审计的部门和审计机构认为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任职四年以上的,对其经济责任的审计以近两年的情况为主,必要时可延伸审计至其他年度。

第十三条 审计机构对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审计,应当在收到主管部门的授权审计通知书和组织或人事部门的提请审计通知后,按照《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准则》组织实施。在下达审计通知时,应当要求被审计人根据审计内容限期提交书面述职报告并附有关材料。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应当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实施审计后,只向授权或提请审计的部门提出审计报告,不出具审计意见书和作出审计决定。

第十四条 审计机构在对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审计机关、上级内审机构和自己的有关审计成果,以及经核实后的社会审计组织的有关审计成果。

第十五条 审计机构对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应当在审计报告中真实反映审计结果,对他们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应负的责任以及本人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表彰、奖励或处理、处罚的建议。

第十六条 评价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业绩,应当采用对比审查法,将审计结果与国家和主管部门的要求相精编资料

精编资料

比,与他们的任期经济责任目标相比,与他们任职时学校或单位的经济状况相比,与社会公认的原则相比。

第十七条 评价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对所管理的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负的责任,应当在分析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应负一般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或者直接责任。

第十八条 高等学校主管部门认为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其他校级行政负责人和高等学校认为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其他中层行政负责人,可参照本办法组织实施审计,并应确定审计的主要内容。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以及其他教育事业单位的有关行政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可参照本办法实施。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8:浅议企业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

一、企业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的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的实现

企业集团整体战略需要层层分解到各子公司或个人,各子公司或个人完成制定的责任目标,企业集团整体战略就能实现。委派财务负责人就是要保障各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目标保持一致,及时并准确的将母公司的各项目标及规定传达给所属公司,并保障各项目标及规定的充分执行。

(二)有利于提高各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委派财务负责人还要参与到子公司日常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对子公司的财务支出、资金使用及凭证等进行审核,对子公司的日常经济活动出谋划策,能够独立的处理财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客观公正,保障子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

(三)有利于监督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因委派财务负责人深入到子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中,了解子公司的全部经营计划,对各种经营活动进行决策,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不合理的支出和舞弊事件,还能随时将重大问题向母公司进行汇报,便于母公司及时采取预防对策和措施,这样就能实现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监督,保障了财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防止所有者资产的流失。

(四)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

委派财务负责人是代表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的人员,一般都是通过内部考核竞争上岗,这就要求委派财务负责人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有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力。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委派财务负责人还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国家新出台的财经法规,不断学习和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否则将在公司的考核中被淘汰出局。

(五)有利于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公司制已在我国实行多年,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也在不断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但目前,各公司监事会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监督的职能。而委派财务负责人是由母公司派住到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他的有效监督,弥补了公司监督职能的缺失,对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企业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的模式

根据财务负责人被委派到子公司之后的工作侧重点不同,会形成两种委派模式,一种是监督型,一种是决策型。下面分别阐述这两种模式的委派财务负责人优缺点,以更好的理解委派财务负责人在子公司财务管控中发挥的作用。

(一)监督型财务负责人

监督型财务负责人是指不负责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只负责监督。

1.监督型财务负责人模式的优点:需要的管理制度体系较为简单;监督工作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汇报的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公正;对财务负责人的管控力度较强。

2.监督型财务负责人模式的缺点:没有充分的法律支撑;监督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可能无法有效的融入到企业管理层;可能会与子公司的管理层串通,汇报虚假的信息;欠缺有效的激励方式。

(二)决策型财务负责人

决策型财务负责人是指参与子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是子公司管理层成员,可以更准确的取得子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经营成果信息。

1.决策型财务负责人模式的优点:有充分的法律予以支持;参与子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子公司各项经营业务;委派财务负责人是子公司管理层成员,有利于发挥监督职能;激励方式简单有效。

2.决策型财务负责人模式的缺点:监督工作的独立性较差;监督职能有所降低,汇报信息的真实性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决策型财务负责人在子公司中的角色较尴尬。

(三)总结

通过以上两种模式的阐述,每种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同形式的企业集团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委派模式,不要盲目跟风,影响委派财务负责人制度的效果。如果是母公司控股的形式,控股股东应该与其他股东协商解决,防止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如果是全资子公司,则母公司可以直接向子公司进行派遣。作者本人将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决策型委派财务负责人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有效的发挥委派财务负责人监督职能。

三、目前企业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存在的问题

(一)委派财务负责人制度不够完善,影响工作效率

企业集团一般会针对委派财务负责人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并不全面,没有形成体系,无法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二)企业集团公司对委派财务负责人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授权

一是企业集团学习其他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的形式,但没有予以重视,仓促上阵,对其定位和授权未明确约定;二是没有明确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职责权限;三是委派财务负责人对自己的定位没有理顺,即参与公司日常财务管理,又以企业集团派遣的方式监督企业经营,受双重身份的影响,有时为了自身或企业的利益会做出违背监督职能的行为。

(三)考核激励制度和未来职业规划较欠缺

一是对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绩效考核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评估方法;二是缺乏总体规划,对委派财务负责人的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路线,晋升空间狭窄,使得委派财务负责人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个人素质及职业道德有待提高

委派财务负责人应该是企业的精兵强将,但有时企业集团为了经营能顺利开展,紧急派遣内部人员或从外部招聘人员上岗,对公司业务及财务管理还不太熟悉,综合能力不能适应公司的要求,影响了被委派公司的经营管理,降低了被委派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提升企业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制度,有利于委派工作的开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因此,企业集团需要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包括委派财务负责人的定位和职责权限、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向母公司报告制度、轮岗制度、培训制度、年度述职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等。

(二)明确委派财务负责人的定位和职责权限

1.明确委派财务负责人在子公司中的定位

具体内容包括委派的目的是什么、工作汇报人、行政业务和财务业务管理人、人事和薪酬福利关系等,这些是委派财务负责人开展工作的前提。

2.明确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职责权限

职责权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编制子公司年度预、决算,实施和督促预算方案的执行;(2)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计划,开源节流,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3)拟订企业资产转让、变卖、报损等处置方案,对企业的产权变更提出意见;(4)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督促本企业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提高经济效益;(5)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会计核算,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改进意见;(6)对公司订立的各项经济合同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7)按照“三重一大”的规定,对公司重要经济活动和重大财务收支项目进行联签批准。

3.明确委派财务负责人所要承担的责任

应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以及给公司造成的财产损失等的处罚措施和补偿方法。

4.加强对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监督

要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监督职能,就要杜绝委派财务负责人做出违背监督职能的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工作定位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让其理解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职责权限,明确工作内容和监督职能;二是制定定期轮岗制度,防止委派财务负责人与其他经营团队成员联合舞弊的发生;三是通过内、外部审计机构,对子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委派财务负责人疏于监督的情况。

(三)建立全方位的考核激励机制和职业发展规划

1.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有利于委派财务负责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定期考核与临时考核等多方位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委派财务负责人加薪、提职的依据;第二是建立委派财务负责人淘汰和竞争机制,对于工作能力差、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委派财务负责人坚决予以淘汰,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即可以调动起替补财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激情,又能给予在岗的委派财务负责人危机意识,积极主动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避免被淘汰;第三是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薪酬福利要与考核结果挂钩,除正常的薪酬福利外,还要设定一定比例的额外奖励,以调动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积极性。

2.职业发展规划

企业集团要为委派财务负责人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路线,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常可以按照如下路线进行规划:子公司财务经理———子公司财务负责人———区域或板块财务负责人———企业集团财务副总———企业集团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

(四)努力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综合素质,企业集团可以提供丰富的培训机会,不仅包括财务知识的培训,还包括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生产产品及工艺流程、职业道德、法律、金融、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沟通能力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全面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综合素质,提升所在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

总之,实施委派财务负责人制度是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的一种方式,可以理顺母子公司关系,规范子公司财务工作秩序,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加强财务监督职能,防止财产物资的流失和减少经营舞弊的发生,但委派财务负责人制度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针对这些不完善的地方,及时的发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进一步提高委派财务负责人的职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兴祥.外派财务总监的不同模式及其利弊分析[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08).

[2]张永霞.从会计委派制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J].甘肃科技,2014(04).

[3]任建夕.关于集团公司实施内部会计委派制度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5(11).

[4]邹萱萱.集团企业如何有效发挥委派财务负责人的监管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6(03).

[5]蒋杰.论集团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委派制[J].科技创业月刊,2012(01).

上一篇:xx年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音乐中班学科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