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2024-05-24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精选6篇)

篇1: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作者:管振安、张建民、李兴茂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自身目标,保证其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规范性,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全过程监控而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程序和措施的过程。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具体化和科学化。总局肖捷局长指出:要把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作为税收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税制、征管、内部行政管理等改革,积极完善内部岗责体系,优化流程,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制约的科学严密的管理链条,从源头和机制上防范腐败风险。因此,如何对“两权”进行有效监督控制,打造税廉一体化应是当前我市各级国税稽查部门高度关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市国税稽查部门按照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我市国税稽查系统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之路,积极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促进白银国税稽查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税务稽查部门建立“内部控制”实质上是对各稽查执法环节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超前性的控制、管理和防范的一种自律行为,是稽查部门行政管理层进行管理的基础,也是衡量稽查部门工作效率的重要标致。就

-1- 稽查局建立“内控机制”而言,实质上是对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和统计总结上报等五个环节的全面整合,完善内部工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堵塞制度漏洞,弥合制度链条上缺失或断裂的环节,既建立实体性制度,又建立程序性制度,既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明确规定违反后怎么处理,确立制度的刚性权威,促进内部管理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保证各项稽查执法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加强稽查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保障税收执法行为稳健发展的平衡机制,它与行政管理、决策融于一体,用一套完整的内控制度来指导税收业务,将贯穿于整个稽查部门税收执法活动的全过程。本文拟就我市稽查系统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为契机,促进廉政建设科学化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白银市国税局稽查局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实践 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突出重点,稳步推进。2010年,我局率先在机关试点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按照“四个阶段,五项任务,三个到岗”稳步推进。即宣传动员、风险排查、规范完善、审核整改四个阶段;排查风险点、明确内部工作责任和岗位责任、合理分解权力、规范和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完善制度五项任务;实现责任落实到岗、风险防控到岗、制度建设到岗。促使职能部门由习惯于被动接受监督向主动防控转变,加强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能

-2- 力,实现源头防腐的目的。

(一)强化内控意识,深刻理解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管理出效益”。的确,对于税务稽查部门来说,管理是个永恒的话题。但什么样的管理才会真正出效益,关键问题是必须有一套严格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部门内控机制来用于管理。说到内控机制,究竟对税务稽查部门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呢,我们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多年来,税务稽查部门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惩防体系建设、强化“两权”监督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新形势下,总局做出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工作部署,是为全面深入推进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二是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行部门内控机制建设,能够全面提高国税干部队伍的素质,有效解决“爱岗不敬业、敬业不专业”的问题。通过内控机制,可以实现对税收执法权、行政管理权的每一个事项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考核评价、监控制约环节的严格规范,促使干部职工自觉不自觉地按制度办事,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对国税干部的关心和爱护,监督制约措施得力了,就能使干部不掉队、不犯错、不出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工作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三是有利提升税收工作质量。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可以增强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程序意识,使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环节都能按程序和时限规范办事,及时高效率地办理每一个涉税事

-3- 项,从而实现政策执行准确无误、税收执法客观公正,达到减少成本、提升效率、强化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度、优化服务的目的。总之,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对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税收管理质量,促进政风行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首先动员全员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切实增强自觉性,增强做好内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根本上解决内控制度的日常操作中有可能出现的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真正把制度对人的约束化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用健全的规章保证内控机制的有效实施

全面排查风险,界定制约监督重点。找准风险点是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基础。根据岗位职责,采取岗位自查、不同岗位互查、领导帮助查找和集体排查等方法,认真梳理权力运行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廉政风险,通过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明确监督制约体系的控制对象。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税务稽查业务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依法、合规进行稽查执法活动,有效防范风险。依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各层面、各业务环节的内控制度建设。制度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要维护内部控制制度的严肃性,不能以任何理由拒不执行或另搞一

-4- 套,并将制度编印成册,人手一份,使干部职工形成人人讲制度、时时守制度、事事遵制度的良好风气。另外在制定制度的同时,注意加大对违反制度的处罚力度,让制度的“作用”具有震慑力,真正形成使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自觉遵守制度的惯性。

强化领导责任,履行好“一岗双责”及“一案双查”。根据稽查局部门机构设计的特点,要从综合、选案、检查、执行、审理以及举报中心各科(室)入手,自上而下实行纵向监管,层层签订岗位履约责任书,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监督检查作为部门负责人履行职责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检查和监督。一是建立以局长为中心的审查、执行委员会,落实责任,把每个执法环节涉及到的具体要求、责任,分解到岗到人,并严格遵守内控机制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执法过程的跟踪调查,保证执法过程中制度的落实和监督。二是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通过开展执法监察和来信来访的查处,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有效地防范稽查执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责任风险和道德风险。

实施再监督工程,彻底排查廉政风险。按照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设置,进一步细化内设科室和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合理梳理税收执法权限。从确定的25个内控项目,56个稽查工作廉政风险点(其中:优先控制要点即一级风险点,15个;重点控制要点即二级风险点,26个;一般控制要点即三级风险点,15个)入手,根据《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和稽查系统工作绩效管理考核

-5- 内容的有关规定,明确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岗位,从稽查工作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和稽查内部管理、各个环节的共性问题等六个方面实施检查、监督工程,认真组织排查。一是检查形成制度。对各岗位、各科(室)各项业务定期或不定期全面实施监督检查,突出检查重点,挖掘检查深度,及时发现问题,揭露隐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二是检查方式多样化。采取自查、领导抽查,不同岗位人员之间交叉检查等方式,力争将差错消除在萌芽状态。

巩固和加大回访力度,把好管案与管人最后监督关。积极创新和完善案件查后回访制度,进一步将回访制度渗透到查前、查中和查后的整个过程当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稽查救济”。第一可以帮助被查企业分析存在哪些问题,以前被查企业不清楚的,现在可以向他们讲清楚,并提出改正建议;第二可以把检查中查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每隔一定时间对征管部门提出建议。第三通过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案件回访,可以听取被查对象对稽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检查人员执法过程的不廉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把税务稽查工作置于社会舆论监督之中,让廉政监督的“眼睛”促进税务稽查执法的严明、公正、公开,确保稽查执法人员不廉政、不廉洁行为的发生,提高纳税遵从度,保证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内控制约,促进内控机制的源头建设

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加强对稽查执法过程的内部监督。市、-6- 县(区)局稽查局的监督人员对本局的内控监督情况,及时向上级监察部门汇报,并拿出处理纠改意见,同时通报内部监督情况和处理建议,更好地体现内控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发挥其对内控机制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和监督作用。

实行岗位制约,科学设置各职能部门内部的工作岗位。对不相容或不相同的职能、岗位相分离,对重要业务岗位,实行岗位轮换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岗位操作程序,将各岗位的要求具体到项目,量化到个人,力促每位执法人员在其自身的岗位上,按照内控机制管理的要求,善于落实,力争提高,实行长效管理,有效遏制岗位风险和防范案件的发生,从源头上把住了关、守住了口。

狠抓队伍建设,把好进人用人关。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第一优势。根据税务稽查部门的特点和要求,按照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实行税收理论好、查账技能强的用人机制。制定稽查局内部学习制度,让业务学习和提高政治素养成为惯例,让每位稽查干部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人,推进高素质的稽查干部队伍建设,为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从源头上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四)建立内控评价体系,准确评估内部控制建设状况 内控机制的有效建设,必须建立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衡量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程度和有效性,寻找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强化内部控制建设的措施,-7- 以防范化解执法风险,提高整体执法管理水平。

确定内部控制评价对象。稽查局内部控制评价对象包括各县(区局)稽查局。根据白银国税目前机构设置情况,内部控制评价对象划分为两个层次:检查监督环节和稽查执法环节。

设置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包括制度建设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三个部分。制度建设评价属于内部控制健全性评价范畴,是对被评价部门及时贯彻上级局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属于内部控制遵循性评价范畴,是按主要税收业务类别及主要内部控制点,对被评价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的有效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主要是根据部门风险防范岗位职责的要求,对各部门履行自律监管职能情况进行评价。

明确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依据税收征管法、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操作规程,具体细化每个风险控制要点,作为评价的内容。既体现评价内容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又明了直观便于操作,能够保证客观公正地评价被评价单位的内控状况。

制定合理的评价计分方法。内部控制评价应根据确定细化的评价内容,采用量化分层次计分的方法。一是根据制度建设评价、制度执行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三个方面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计分权重;二是根据各风险控制点,对内部控制整体的影响程度确定计分分值。通过计分的方法,合理确定被评价

-8- 对象的等级。

充公利用内控评价结果。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与被评价部门有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切身利益挂钩,与年度考核和职务晋升挂钩。挂钩内容包括当年的年终考评结果、考核工资、个人的评先评优资格、干部的提拔和任免等。充分利用评价结果,通过评价增强干部职工的制度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五)引入外部监管,提高外力对内控建设的推动作用 积极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强化对税务稽查的外部监管,并以此促进国税稽查局的内控机制建设。第一,培育或选择一批客观诚信、公正履行职责的社会中介机构,这是确保社会中介机构履行职责的首要条件;第二,督促各机构全面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监管,允许社会中介机构参与稽查执法过程活动的全过程,全面了解和掌握稽查执法活动;第三,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信息沟通,促使社会中介机构全面真实反映稽查局内部管理状况,促使和谐稽查、“阳光”执法理念步伐的加快,共同维护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推进内控机制建设的几点体会

自我局稽查局机构重新设置以来,按照现行新的税务稽查模式要求,税务稽查工作必须严格执行“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四分离,然而在基层税务局,由于税务稽查人员编制少、所管区域大、任务繁重,从工作环节和人员配置上都难以确保“四分离”

-9- 制度的落实,也就起不到监督执法作用,往往会出现“一查到底”的现象,这种无监督的稽查极易出现“人情税”和“关系税”,税务稽查“四分离”模式并没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2010年,按照甘肃省国税局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精神要求,我局被列为试点单位,通过在全市稽查部门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我们认为在稽查局内部开展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找准了党风廉政建设与税收稽查工作的结合点,细化和延伸了稽查“选案、检查、审理和执行四分离”制度的落实,进一步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了权力制约监督,推动了制度建设,强化了风险防控,使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融入了各项税收稽查工作之中,促进了税务系统大预防工作格局的形成。通过清理职权、公开亮权、科学分权、规范用权、制度控权等措施,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流程规范、制度完备、制约有力的内控机制,促使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实现了以内控机制建设为契机,达到促进廉政建设科学化的目的。

(一)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这一要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廉政建设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从预防着手推进内控机制建设,使制约的内生力与监督的外压力相结合,既注重克服干部队伍和权力运行中的消极因素,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又把对干部的监督同信任干部、保护干部、激励干部统一起来共同发挥作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主动参与廉政建

-10- 设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廉政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本要求。内控机制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税收工作主题,与依法治税、税制改革、税收管理、纳税服务、队伍建设等各项税收工作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保证、服务和促进税收中心工作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税收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运行、调节社会分配三项职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纪律保障。

(三)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统筹推进 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各方面资源、力量的有效整合。内控机制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内控机制的各项要素也需不断补充、调整、完善,要统筹推进,把阶段性任务与战略性目标相结合,在党组统一领导下,广泛宣传教育,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检查督导,严格责任追究,发挥内部控制源头治腐的重要作用。

(四)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要增强三个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内控机制能不能落实,与纪检监察部门有着直接关系。纪检监察部门不能依赖,不能等待,不能被动。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认真地做好有关工作。二是探索意识。实行内控管理是一项新课题,任务重,要求高。

-11- 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政策需要认真把握,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些措施和办法需要不断探索完善。不动脑筋,缺乏思考,没有创建,落实内控机制流于形式。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应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研究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创造新经验,推动内控机制的更好落实。三是紧迫意识。实行内控管理,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有力保证。要认清形势,善于抓住有利时机,以内控机制建设为契机,突出重点,加大力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

(五)推进内控机制建设,必须坚持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推进内控机制建设,首要的任务是落实岗位责任制,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突出抓好责任追究,这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关键。责任追究工作抓得实、有力度,内控机制才会有权威性,才会有约束力,才能保证落到实处。抓责任追究,要运用好两种方式。一种是执行纪律。对那些严重违反规定的行为,构成违纪的,必须给予纪律处分。另一种是组织处理。对违反责任制尚不构成纪律处分的,要视问题的性质、情节和本人认错态度,可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辞职、免职或调离岗位等处理。要把责任追究同民主生活会、廉政考察、任免考核、民主测评、领导干部述职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从中发现应当追究和处理的问题,以此增强责任追究的约束力和实效。对存在问题,纳税人和干部职工反映强烈,有明显违纪现象的人,不查不管,甚至袒护

-12- 包庇的领导干部,要追究责任。对那些主动将案件揭露出来,积极查处,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的领导干部,不仅不应追究责任,而且应予肯定和表扬。形成“一把手”监管,分管副职主抓,集体领导,干部遵从,科学决策的新工作机制,从而使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形成相互制衡,使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3-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国家税务局)

篇2: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是保障党在基层的一切执政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及其效率如何、效果如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涉及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下面我就我镇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是做不到位,则会影响党的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可以为党的队伍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才能越坚实。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可以为党不断的增添活力。四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可以提高党员的战略思想。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干部服务群众观念不强、脱离群众。“懒政”现象突出,漠视群众疾苦,对惠民政策知识不熟悉,不落实或缩水走样,群众来办事爱理不理,群众讲困难想听不听,或者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不把群众的冷暖放心上,根本没把群众当亲人。社区呈现了机关化办事模式,部分社区领导和干部没事不进群众门,只有群众请客吃饭的时候他们才能给面子光临群众的寒舍。二是服务群众不到位,侵害群众利益。对于阿瓦提镇来讲,民生问题 1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们一些干部办事不公、原则性不强,致使该享受低保的人员没有享受,反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亲属和一些通过找关系、找门路的人员进入了低保范围,还有在廉租房分配中也存在一些优亲厚友的现象。三是怕苦畏难、贪图享乐。阿瓦提镇党员干部的亲属多,关系户多,部分干部认为是党员领导干部亲属,不思进取,混日子,工作态度不端正,自我优越感强,不愿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的社区(村)工作。四是部分党员、干部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暧昧、立场摇摆。在我镇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个别干部对家人、亲友抵制党的政策和影响民族团结的言行不敢发声亮剑;对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认识不足,缺乏长期作战和艰苦斗争的准备,在值班和清查过程中麻痹大意,走过场应付差事。还有部分干部如果不是统一安排清理整治,日常生活中对一些妇女蒙面、青年留胡须行为视而不见,更有甚者为这些极端宗教思想的人员讲人情,说好话,以此逃避打击和处理;对宗教明里不信暗里信,或在职时不信,退休后笃信,造成了恶劣影响。五是民族团结氛围不浓,个别群众与其他民族群众之间距离远,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排斥;个别干部搞民族小团体,工作中缺乏合力,生产生活中不接触,一些话当面不说背后说;还有人给家属、甚至是小孩灌输民汉不团结的思想,造成民汉交友氛围不浓的现象。六是不重视宗教领域问题。部分干部对民族宗教领域的问题唯恐避之不及,甚至是谈教色变,一说到宗教问题往后退缩,甚至亲属出现问题不敢说、不敢管;最严重的现象是不怕群众怕阿訇,在群众面前装大爷,在宗 2 教人士面前装孙子。与群众握手时蜻蜓点水,与宗教人士握手时低头哈腰、双手紧握。要继续开展好“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和“婚姻领域违法行为综合治理”两个专项行动,全面治理公共场合随地做乃玛孜、妇女蒙面、男青年留大胡须等现象,努力推动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七是基层基础不牢。部分社区(村)工作没有思路、没有办法,上级安排什么干什么,工作没有创新;阵地利用率低,群众除办事和领取惠民补贴外,一般不来阵地,我们的基层组织对此是束手无策;AB岗制度落实不力,社区(村)领导对入户的干部去向不知,负责某项工作的干部只要去入户,群众的事情其他干部办不了,办事的群众只能耗时耗力等待。

三、如何提高党的基层执行力

一问即扪心自问。问一问自己干工作的力度和标准是否问心无愧,问一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问一问自己是否对得起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这个称号。

二找即找准问题。一是找准班子存在的问题,找准班子存在的问题是关键,一个班子是一个单位的核心,班子成员发挥着领头雁的作用,班子的问题找的准,解决的彻底,才能给其他的干部起到表率作用;二是找准个人存在的问题。每个党员干部要从班子存在的问题中反思个人的问题,很多问题不仅自己知道是否存在,群众和同事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找问题不能遮掩,很多问题还处在萌芽状态,不查不找,小问题也终将变成大问题。

三查即查找原因。一是查思想根源上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自己在政治坚强方面、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加强 3 宗教事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二是查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效率意识缺乏,遇事“踢皮球”,不作为和慢作为的现象。三是是查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大局意识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责任意识不强、得过且过的现象及原因。问题找准以后就需要大家思考一下“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永葆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本色。

四改即整改落实。一是改变思想。通过集中学、自学、讨论学、座谈学等学习方式,改变干部“官本位”思想,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思想。二是改变作风,在改变作风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作风的转变,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做到工作见成效,百姓得实惠。三是改变工作方法。党员干部只有把群众当亲人、当衣食父母,和群众打成一片、结成一伙,真心实意的为人民服务,群众才会信赖干部,才会拥护党和政府的决策和指示。干部只有深入到生产生活一线,才能真正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才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工作得失,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和“瞎指挥”。四是改变工作机制。首先要健全机制,要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改变执行不力的不良习惯。其次要强化监督,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要问责追究,确保政令畅通。

五比即相互比较。一是比谁的政治立场坚定。二是比谁的服务水平高。三是比谁的工作贡献大。四是比谁的工作作风实。五是比谁民族团结做的好。拿自己与本单位和兄弟单位表现优秀的 4 干部做比较,坚持边学边干,边查边改,通过五个方面的比较,从中找到差距,原因分析得更透,使思路更清、举措更有力。

六学即多方面学习。一是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增长知识和本领。二是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回应民意,使群众相信我们的基层党组织,从而消除疑虑与抵触情绪,减少执行的失误,降低执行过程的难度,使执行正当并拥有长久的权威。

四、如何全面提升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强化“一个转变”。

社区党组织工作的中心,要转到社会管理和服务上来,这是社区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也是党中央对社区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明确要求。总书记提出“一个基础”、“三个力量”,也就是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为民最为重要的组织基础,是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社区党组织要进一步找准定位、转变重心、明确职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和谐社区。

(二)总体思路上,要把握“六个要点”。

做好社区党建工作应把握以下六点:一是要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把服务群众融入党建工作之中。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阵地作用,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为主要载体。党组织的活力在于活动,活动本身也是为了服务,服务就要开展活动。三是要以充分的组织发动为主要手段。把各个片区、院落、楼栋的党员群众发动起来,共同做好工作。四是要以网格化组织体系为保证。5 五是要以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党员和社区志愿者以及社会组织为主要力量。发动群众来做群众工作,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党员是主力,志愿者和各种社会组织也要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和抓手。六是要以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为主要着力点。要想法设法提高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居民的能力。

(三)在工作内容上,要抓好“六个环节”。

“六个环节”指的是: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区域化支撑、群众性评价、社区队伍建设、社区基础保障。一是组团式服务,就是将居民区划分为若干便于联系服务的块区,整合各方力量,组成相对固定的联系服务团队,有针对性地解决居民群众实际困难,实现服务群众的具体化、责任化、长效化;二是民主化管理,就是以民主的方式,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三是区域化支撑,就是整合社区辖区内的共驻共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区域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四是群众评议,就是通过“一事一诺一评议”、民生实事评议和改进作风评议等方式,对社区工作的不足进行整改,对先进加以推广,不断改进和加强社区工作。五是社区队伍建设,就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用制度,培养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社区骨干队伍,发挥好在社区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六是社区基础保障,就是落实社区经费场所保障措施,为社区服务群众创造条件。

(四)在工作推进上,要注重“四个同步、四个融合”。一是社区建设要和阵地建设同步,使活动阵地和服务平台相融合。这里所讲的阵地不仅仅是社区办公的场所、党员活动的阵地,更是服务群众的平台,是一个包括便民服务、医疗卫生、文 6 体活动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平台。二是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要和网格化管理同步,使党组织的设臵和网格区域相融合。要按照网格的划分来设臵组织、开展工作,并与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实际需要相适应,从而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每个网格里都要有党小组或者党支部,每个楼栋都要有楼栋长等专门力量。三是社区的经费保障和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要同步,使社区党建活动和服务群众的行动相融合。既要保障基本运行经费,更要保障社区服务所需经费,提升社区整合资源、动员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

(五)在具体任务上,要突出抓好“五个重点”。

1、强化社区党组织核心。一是创新领导体制。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进一步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创新社会管理中领导核心作用,构建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新格局。二是创新运行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事会、评议会等形式,完善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各类组织之间“双评双责”、同频共振的工作机制。三是注意解决社区党组织“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发展到一定程度升格为党委。四是健全网格化组织体系,通过划分社区网格、建立片区、选任楼栋长、党小组长等措施,把社区的网格化组织体系建起来。划分若干个责任网格,由社区在职党员任网格长,实行“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建立“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五是创新区域党组织组建。重点是新建小区,难点是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和商贸市场的“两新”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突出抓好“四个延伸”:即党的组织和 7 党的工作由传统领域向新型领域延伸、由单位向区域延伸、由实体向网络延伸、由基层党组织向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社会群体延伸。

2、以建强“三支队伍”为重点,壮大社区骨干力量。就是选好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和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一是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二是抓好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现在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时间、精力明显不够。如果没有专人去抓,可能连情况都搞不清楚。为此,每个社区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并明确职责任务。三是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可以从社区共驻共建单位中选派、回请退休老党务人员,也可以由社区志愿者担任。同时,健全完善社区干部教育管理激励监督机制,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

3、完善制度,发挥社区党员作用。就是完善共驻共建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和党员志愿者服务制度。一是结合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推动辖区共驻共建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二是积极完善发挥社区党员作用的有效途径。“无职党员设岗定则、在职党员以位定为”;按照“党员有什么特长,就编入什么样的支部,能为群众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为党员设什么样的岗位”的原则,以社区群众性组织为依托,建立“功能性”党支部,促使社区党员发挥作用。三是及时把党员在社区服务、社区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反馈到单位,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新机制。

4、以提升群众工作“五种能力”为重点,为百姓办好事。就是切实提高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融入群众的能力;发现问题 8 的能力;引领群众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真正把上级党委、政府为老百姓做好事,变成上级给基层支持,让基层直接给老百姓做好事。

篇3: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发扬党内民主

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对党员领导干部及时有效的监督关键在于充分保证党内的民主。只有充分发扬党内的民主, 监督才能得以有效实施。一方面, 要强化普通党员主体性意识, 特别要使所有党员认识到普通党员与党员领导干部之间的权力授受关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但是在理论与实践上, 不是所用党员都能够直接参与行使这些权力。绝大部分党员必须将决策权和管理权委托给少数人 (代表) , 由这些少数人 (代表) 来行使权力。这一委托关系的产生, 使得委托人有责任也有义务对权力的受托人进行监督。受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志和利益来行使权力。党内的监督实质, 就是普通党员通过上述各种形式, 对受托行使权力的人发表意见、提出批评。不能很好接受监督、不听从委托人意见的受托者, 就不能胜任行使权力的责任。一定意义上, 普通党员与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 可以比作现代企业制度下董事和经理之间的关系。作为执行者的经理必须对全体董事负责, 否则就会下课。另一方面, 要通过发扬民主调动党内成员监督的积极性。普通党员对干部监督的积极性, 源自于监督与党员自身利益的关联关系。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作出决策, 直接影响到整个党的利益与声誉, 同时也将影响到每一个普通党员的切身利益。普通党员只有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时时刻刻关注党员领导干部对权力的行使情况, 作为权力受托人的党员领导干部才不会、也不敢徇私枉法, 在使用公权上才不至于选择最差方案, 整个党的利益才不会受到损害。因此, 调动普通党员的积极性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 实质上是对整个党的利益的监控和保护, 也是对党员个人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监控和保护。广大党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对领导干部监督主动性和积极才可能真正调动起来。

二、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促进监督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这也是发扬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党内对权力的监督应是一种无时无处不在的全方位的监督。如何将监督过程中纷繁复杂的意见和为数众多的批评之声纳入领导干部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 既能够很好的听取、吸收其中的有益的一面, 又不至于打乱领导者的决策部署, 就必须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化的程序来建立良好的党内监督机制。其中, 党内监督的制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党内代表大会制度, 目的是通过党员代表大会发挥党员代表对党内事务的管理与监督;二是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充分体现党员群众在权力授受关系中的监督作用;三是丰富党内民主生活会的形式, 把民主生活会真正变成普通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 领导干部听取意见、吸收意见、改进工作的重要平台。

三、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勇于面对并积极回应意见与批评

检验党内监督效果, 关键还是在于党内监督的是否得到了有效回应。一个成熟执政党, 不仅要具有高瞻远瞩、总揽全局, 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高超能力, 更需要勇于面对各种批评之声, 首先是能够面对党内的不同声音, 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回应和处理。一是对于来自党内的监督, 包括建议、意见、批判、质疑, 要进行认真、及时地调查, 并通过相应的渠道全面或者一定范围内公开监督事项, 消除监督人和社会公众的疑虑;二是对于查实的问题要按照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相关的领导干部应该根据其职责, 做出相应的处分;三是所有的监督和相应的回应必须形成良好机制, 对于不作回应、不作处理的情况, 须由独立部门严格问责。

四、加强党内监督, 必须强化领导干部的两种意识

一是习惯接受监督的良好意识。领导干部在严格自律的基础上, 同时必须习惯接受他律。最有效的他律就是来自外部的监督。拥有权力的人一旦失去了监督, 权力带来的私欲就会毫无限制的膨胀。要想适应这种监督下的权力运行方式和工作方式, 领导干部就必须彻底破除爱听恭维话、吹棒话, 赞颂话的习惯性思维。越是在严峻的形势面前, 越需要领导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 越需要来自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二是对监督者的宽容保护意识。当前的环境下, 监督者之所以有所顾忌, 主要在于监督者的情感、利益和政治可能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监督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权力行使人发表不同意见甚至进行批评的过程。尽管“闻过则喜”被人推崇, 但在传统权力观念下, 监督者的不同意见或者批评之声, 往往使被监督的人产生不满情绪, 甚至水火不容。被监督者作为拥有权力的一方, 其言行、决策都有可能使监督者正当利益受到或直接或间接、或潜在或现实的损害, 监督人可能会被作为重点对象被“关注”, 严重的更可能导致监督者的人生安全问题。因此, 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 并形成对监督者良好的宽容保护意识, 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党内监督的基础。

篇4: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完善机制 加强考核 提升 企业党组织 建设

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企业各项事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创先争优活动这个契机,围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有效性的目标,在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思考和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的原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确立了以安全生产和技术经济为中心的主导地位,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保证、支撑和监督等方面。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安全生产和技术经济工作有机相融合,克服“两张皮”现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和努力,但仍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一是对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和企业的发展,思想认识高度不够。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没有将履行党组织的职责与推进企业发展和促进各项工作紧密挂钩,思想上认识上没有真正实现实质性融合;二是党(总支)支部书记能力不足。对一体化运行、“三基”教育、队伍建设、标准管理等方面前瞻性思考不够,分析总结、归纳提炼等方面的能力欠缺,理论研究高度深度不到位,工作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三是党(总支)支部班子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足,驾驭全局,谋划发展的意识不强,班子的控制力、执行力和落实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党的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日常性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不精细、不标准的问题,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如何向党员岗位延伸研究不够,效果不明显,等等。如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增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从组织上加强领导,从制度上加强监督,从效果上加强激励,保证基层党组织延着一条科学的道路健康发展。

二、明确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的原则和目的

建立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简洁直观易操作的原则。完善的考核办法和规范的考核标准是建立考核机制的核心,要让人一学就会,一看就懂,简单明了;第二、坚持一体化运行,整体化推进的原则。要紧扣中心,抓住根本,与行政管理工作相互融合,和谐发展,实现企业共同目标;第三、坚持科学、创新和先进的原则。要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和优化,始终保持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活力和动力。

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目的是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三基”工作(基层、基础、基本功),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管理制度,巩固党的基础管理和基础阵地,明确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政治使命;围绕入经济、进管理、塑造人的工作理念,不断探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活力,增强服务中心和保障中心的能力,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引领性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坚强堡垒,打造一支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和群众评价优的模范党员队伍,为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三、明确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考核内容

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全部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基础工作。主要有党组织的基本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如党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发展的三项制度以及党务公开等;各类基础资料的归类整理,如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党的会议和活动记录,参与单位安全生产经营工作会议记录等;有计划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做好党员示范引领工作,保证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做好职工帮扶帮教和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开展好“党员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活动等。第二、阶段性重点工作。确保上级组织的指示、决定和要求能得到贯彻落实,执行坚决,政令畅通;定期分析研究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超前谋划,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措施;积极做好“两规范”(規范管理、规范操作)和质量标准化宣贯工作,做到思想上生根,岗位上扎根;围绕职工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有效组织好职工培训工作等。第三、根本性的工作。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以及企业党委提出的管理文化、安全文化、制度文化和廉洁文化等主题,开展思想教育引领工作,丰富和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帮助党员干部和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工作用心,有责任心,对企业忠诚,对组织和领导负责,不浮躁,不守旧,不贪婪,确保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及企业文化在干部职工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四、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的标准和方式

依据考核内容制定考核标准,考核具体标准按百分制量化和细化。基础工作部分分为制度建设、党员教育、党员发展和群众工作等;阶段性工作部分分为贯彻上级精神、两规范教育、质量标准化建设、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等;根本性工作部分分为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成效部分分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目标没实现,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任务没完成,干部廉洁从业工作出现违纪行为,这五个方面实行一票否决,不得参与任何先进评比和奖励。

考核方式充分体现条块结合和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所谓条块结合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整体性、渗透性和综合性,党组织工作考核不单单是考核党(总支)支部书记,而是整个班子,不单单是党务工作,而是工作成效的本质化。同时,把日常检查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把动态过程与年终结果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根据我们的实践,日常考核的形式有:月度质量标准化检查、不定期工作巡视、职工大会民主评议领导班子以及日常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置等。年终考核为每年一次的集中考核,一般分为安全经营组、综治维稳组和组宣建设组。安全经营组主要负责对各单位安全规程执行情况、“两规范”宣传贯彻情况、质量标准化建设情况、职业业务技能培训情况、

系统运行“零中断”和系统数据“零丢失”以及职工“零轻伤”等安全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对各单位经营指标分解落实情况、生产成本控制情况、信息资源经营情况以及窗口服务质量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综治维稳组,主要负责对各单位综合治理开展情况、职工队伍稳定情况、职工文化活动开展情况、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文明创建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考核。组宣建设组,主要负责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党内重大活动开展情况、企业普及和宣传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党支部基础性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考核。

五、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结果的使用和效果

考核的结果要充分体现其刚性和约束力,要把考核结果的运用明确写入考核办法中。考核结果要与“创先争优”和各类表彰工作结合起来,与党(总支)支部书记的位置、冒子和票子挂钩。年度内考核为基本合格的,对所在单位党(总支)支部书记实行组织谈话;年度内考核为不合格或连续两年考核为基本合格的,给予所在单位党(总支)支部书记诫勉处理,诫勉期间薪酬收入下浮10%;连续两年考核为不合格的,给予所在单位党(总支)支部书记免职处理。

实践证明,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收到了较好的工作效果:一是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工作,使基础工作更加真实、扎实和规范;二是更加明确了新时期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工作方式,实现了政治经济与安全生产技术一体化运行,整体化推进的目标;三是有效地提高和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四是有效提升了基层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六、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的启示

在这次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考核机制,我们感到在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有了突破,找到了抓手,收到了成效,但在实践中,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三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断从认识上入手,方法上改进,基础上强化,逐步推进“三基”工作上台阶;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修订、细化和完善考核內容和标准,提高考核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刚性,使整个考核标准体现个性和先进性,真正通过普及和考核,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标准体现在各项工作中,落实在每位党员各个岗位上;三是要促进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工作制度体系,做到“一工作一办法一规定”,确保党费收缴、党员发展、党课教育和党务公开等各项工作,依制管理,有章可循;四是要选好、用好、培养好基层党(总支)支部书记,通过会议、检查、指导、培训和自学等多种途径,提高其理论素养、工作方法和管理水平,增强其系统总结、理性分析和前瞻性思考的能力,使我们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入单位发展建设的全过程和每个环节,真正实现党务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工作一体化运行、整体推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问答.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出版.

篇5: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税部门担负着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责,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对于保证国家税收稳定增长、建设法治公平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税收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的监控制约,对于积极应对税收管理、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中的各类风险,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内控机制建设紧贴税收工作实际,把反腐倡廉建设的目标要求融入到各项税收业务工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贯穿于权力行使的全过程,是惩防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和主导机制。

二、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两权”监督制约工作的深化和提升。在“两权”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内控机制建设的要求,巩固成果,深化内涵,提升层次,全面整合、修订、充实、完善各项制度,构建全面覆盖、关联制约、协调互动、科学管用的管理机制,是“两权”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三、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有效措施。内控机制建设重在治权,源头防范。通过明晰权力运行程序,强化制约措施,落实岗位责任,把预防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标本兼治、有效预防、长效管理,才能从源头上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

篇6:加强内控机制建设 全面提升稽查部门廉政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党小组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股份公司党委现有党员4140名, 直属党委18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4个, 下设基层党支部148个、党小组359个。股份公司党委成立调研课题小组, 以多层次走访座谈、征求意见建议等形式, 开展了党小组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党小组基层情况

1.党小组设置情况。从党员数量分布上看:党员数量5人以下的有65个, 6~9人的有150个, 超过10人的有173个。与行政班组设置相比较:目前公司设行政班组791个, 班组独立设置党小组103个, 占13%。

2.党小组长队伍情况。从岗位结构上看:管理岗位117名, 生产岗位242名, 生产岗位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管理岗位。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的有106名, 仅占30%。从学历构成上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255人, 占71%。与班组长队伍相比较:党员班组长407人, 既是班组长又是党小组长的有134人, 占33%。

(二) 加强党小组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基础塑队伍, 以科学定位提升党小组工作。一是科学设置党小组。各基层党组织根据党员的行政组织、工作特点和人数来划分党小组, 积极探索创新设置形式, 逐步推行将三班党员和大班党员分别编组。三班党员以运行班为单位, 每个运行班党员组成一个党小组, 由班长兼任党小组长, 这样可以使党小组活动在生产间隙“见缝插针”地开展, 做到党小组工作与班组行政工作“合拍共振”;大班党员则根据工作性质相近、党员数量相当的原则进行适当组合形成党小组, 便于小组成员之间在协作工作中相互交流沟通、共同进步。二是合理选配党小组长。各党支部在党员队伍中遴选熟悉党的基础知识、热心党务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有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志到党小组长的岗位上来, 同时注重向生产岗位、大专以上学历者、35岁以下党员和党员班组长倾斜。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基层党小组长与班组长“一身兼”模式有了明显改善。

2.武装思想强素质, 以科学理论指导党小组工作。一是提升党小组长思想素质。通过对党小组长学习培训, 确保能力素质“晋档升级”。股份公司党委尝试“课题式设计、研究式学习、探讨式交流”方法, 举办了两期以“锤炼硬作风、当好排头兵”为主题的“百名党小组长培训班”, 为200余名党小组长系统讲授了党建工作理论与党性修养、党的组织管理等内容, 全面提高了党小组长的综合素质。二是提升党小组长管理能力。股份公司党委组织开展党小组长“学党史、学党务、强素质”的“两学一强”主题教育活动, 为党小组长发放《党小组长工作手册》等学习读物1100余册, 组织1000人次参加了红色教育活动。各级党组织还定期向党小组长推荐港口发展战略及相关资讯, 采取讨论交流、网络分享等形式, 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 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使党小组长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3.讲究程序重执行, 以科学制度保障党小组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在加强党小组建设活动中, 公司党委下发了《党小组建设年》《加强党小组规范化建设》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各基层党组织也分别编印《基层党建工作操作指南》《党小组工作规范》《基层党支部工作操作规程》等党小组工作的制度文件, 规范了党小组的基本职责任务和常规工作流程, 做到党小组工作有据可依。二是注重制度落实。严格落实党小组工作等各项组织制度, 逐步健全党小组会议、党小组长列席支委会、党小组立项攻关、党小组工作台账管理等配套制度, 引导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制度, 使党小组日常活动走向常态化和规范化。

4.运用载体抓创新, 以科学方法推进党小组工作。一是典型示范。在加强党小组建设中, 股份公司党委全面创建“红旗党小组”。今年七一命名表彰了20个“红旗党小组”, 同时要求各基层党小组对标20个“小红旗”, 认真查找不足, 制定赶超措施, 推进“红旗党小组”创建活动全面展开。二是特色创新。各级党组织按照实施方案的安排, 紧密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实际, 开展各具特色的系列活动, 切实加强党小组建设。杂货公司党委组织开展“我有我特色”党小组建设活动, 积极培育业务型、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综合型等各具特色的党小组。七公司与合作单位实行“党建共建”, 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共同目标为纽带, 在党支部层面进行党建对接, 进而使党小组增强了活力, 阵地建设作用发挥显著。六公司党委坚持每月党小组长上站日制度, 保证党小组建设活动规范化、制度化。铁运公司党委坚持以“红旗党小组”为标准, 以“四求”为抓手, 以“四比四看”竞赛为载体, 扎实推进“党小组建设年”活动。船舶公司结合党员分散、流动性强的实际特点, 因地制宜将党小组活动阵地灵活开设在网络上、拖轮上, 见缝插针对党员进行管理教育。

(三) 加强党小组建设取得成效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为落实这一要求, 股份公司党委先后开展“党小组建设年”“创岗建区”和“加强党小组规范化建设”等特色主题活动, 充分发挥党小组在基层党建中的积极作用, 努力推动股份公司党建工作转型跨越发展, 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发展, 使股份公司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党小组基础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优化设置党小组上, 进一步定位不同党小组功能, 提出了有实施方案、有活动主题、有创新载体、有特色活动、有考核标准、有规范记录的“六有”工作思路, 对不同党小组活动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充分发挥党小组服务基层、服务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作用, 确保党小组工作真正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二是党小组长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各基层党支部按照加强党小组建设的要求, 在党小组长选配上, 坚持党性修养、组织能力、事业心、责任心等政治条件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知识、年龄等方面的因素, 35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的党小组长比例有所提升。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党小组长与班组长“一身兼”模式, 新任班组长必须首先考虑是否是党员, 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发展成党员的工作思路, 不断提高优化党小组长队伍结构。

三是党小组党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在加强党小组建设中, 注重提升全体党员素质, 严格落实党员组织生活、民主评议、检查考核、认责承诺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定期进行督导和检查。紧紧围绕港口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党员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和专题培训, 将党员学习和活动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划小、划细, 激活党建的“神经末梢”, 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确保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党小组阵地作用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明确了党小组在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政工干部直接深入党小组实地检查和指导工作, 将党小组建设情况纳入创先争优考评体系。各党支部要建立党小组工作考核标准, 将支委编入不同的党小组, 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更好指导其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 凸显了党小组的地位和作用, 有效增强了党小组自主开展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二、加强党小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党组织的基本细胞, 党小组承担着保证党支部决议贯彻落实的重要任务。调研中发现:党小组发挥作用弱化、无法融入中心、缺乏活力等问题也依然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步伐, 也是我们各级党组织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对党小组建设的指导“少”

现阶段, 党小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上级党组织对党小组开展工作和发挥作用的指导性制度文件提供较少, 以党小组自身力量难以达到规范化建设目标。

(二) 党小组长党务知识“浅”

党小组长为兼职, 时间和精力有限, 一些党组织对提高党小组长工作能力重视不够, 极少进行党务知识培训, 使党小组长对党务知识了解不多, 导致党小组长所处的地位、所承担的责任和其所具备的素质不相符。

(三) 开展党小组活动手段“老”

现在开展组织活动常态化, 形式比较单一, 内容比较乏味, 缺少特色主题, 活动场所大多数未达到为党小组阵地建设的硬件配置“一室、一卷、一角、一栏”的“四个一”的要求。

(四) 落实党小组规范化建设标准难度“大”

股份公司党小组数量多, 受工作性质、班级设置、工作地点、班次、硬件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 小组建设情况差别较大、不平衡。解决有班组就有党小组、选拔35岁以下党小组长、班组长与党小组长“一身兼”等问题, 困难重重。

三、党小组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集团公司“12358”战略的推进和上市进程的加快, 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推动中心工作、联系服务群众等工作体制, 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 成为提升企业党的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组织已经认识到加强党小组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需要。只有充分发挥党小组的作用, 才能有利于加强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 才能有利于把党员组织起来进行教育管理, 才能有利于落实好上级的决议、任务和具体工作目标, 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标杆作用。为此, 基层组织必须延伸工作触角, 把加强党小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持续改进创新的一项系统工程, 把满足需求、提升能力、推动发展三者有机结合, 以“五带动”促进“五升级”, 使党的组织优势成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 通过科学定位带动党小组设置优化升级

基层党小组的党员按照不同工种分布在各行政班组, 从事着不同工作。只有结合党小组实际,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小组活动, 才不会出现“党建”与“行政”两层皮现象。

一是优化设置。各级党组织针对党员总数多、三班党员多、生产连续运转等现有情况, 可将三班党员和大班党员分别设置党小组。加大班组长是党小组长比例, 使党小组活动在生产间隙“见缝插针”地开展, 做到党小组工作与班组行政工作“合拍共振”。

二是科学定位。衡量党小组划分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的依据, 最主要的就在于是否便于党小组正常开展活动。科学定位党小组要坚持前面提到的四个“有利于”的基本原则,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三是合理建设。按照党小组阵地建设硬件配置的要求, 基层党组织实行难度较大。各级党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 合理开展阵地建设, 可以采取“阵地共用”的方法和模式, 几个三班作业班组共用一个学习室, 或采用与工会之家、团员活动站“共建模式”。

(二) 改进选用机制, 带动党小组长结构优化升级

把优秀的员工发展成党员, 把党员培养成为生产经营骨干, 这是党员队伍建设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党小组长的选拔也要遵循这一成功经验, 真正让能力素质过硬, 责任心强的同志挑担子。

一是任前选拔。党小组长的选拔, 必须坚持组织看好、个人自愿、群众认可的原则进行。各党支部要挑选热心党务工作、有负责精神和奉献精神、综合素质较高的正式党员作为候选人, 在征得党员个人同意的基础上, 经党小组党员民主选举产生为党小组长, 同时积极推进基层党小组长与班组长“一身兼”模式, 有利于党建与行政的互相融合、相互促进。

二是岗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的党务知识、党小组工作基本制度及方法实务。由于基层工作特点制约, 多为三班作业, 培训主要以党小组长自学为主的形式进行。有条件的单位, 还可以尝试党小组长任职资格准入制度, 这样既能够为党小组长将来做好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能从一个侧面提振党小组长从事党务工作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三是业务提升。与班组长等岗位一样, 党小组长任职后, 也有一个保持工作热情和持续提升能力水平, 以适应岗位不断发展需求的问题。为此, 各级党组织要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党小组长培训活动, 通过定期理论辅导、经常性传帮带等多种形式, 逐步提高党小组长创新驱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为优秀党小组长搭建成长成才的上升通道, 在评选先进和调整管理岗人员时予以优先考虑, 使党小组长更加注重学习党务知识、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保持从事党小组工作的积极性。

(三) 拓宽创新空间, 带动党小组活动优化升级

健全正常的组织生活是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党员意识的重要方式, 党小组组织生活既要有上级统一安排的规定动作, 又要有结合实际的自选内容, 提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一是制度创新。各级党组织要创新党小组工作制度, 切实从党员岗位工作特点出发, 广泛开展“建立一项好制度”活动, 如:党小组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小组攻关立项制度等等, 力争每个党小组至少建立一项以上务实管用的制度。同时通过列席会议、参与活动、对党小组长进行工作实务指导等形式, 及时掌握党小组建设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帮助指导党小组长开展好工作。

二是内容创新。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党小组活动中, 要以突出政治理论学习为重点, 与企业文化和生产经营理论相结合, 有特色、重实效地创新组织活动内容, 提高组织生活实效性, 激发组织活力。

三是形式创新。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在加强党小组建设过程中, 要注重创新形式, 丰富载体, 通过主题党日、读书竞赛、志愿服务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增强各项活动的吸引力, 确保加强党小组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四) 实施品牌创建, 带动党小组服务群众优化升级

品牌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坚持“党员和群众需要什么, 就打造什么品牌”的原则, 树立“一组一品”的理念, 统筹规划好品牌项目。

一是选型创建。各级党组织党小组建设情况差异较大, 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结合党小组“特色”定位的关键点, 积极培育业务型、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综合型等五型党小组, 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型号”, 让党小组的阵地和作用发挥显著。

二是品牌创建。要尊重党小组的“首创精神”, 实行党小组创新项目自主申报和项目招标机制, 使党建品牌得到职工群众的广泛认同和信任。同时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 精心培育和打造党建品牌。

三是贯标创建。党小组建设必须注重标准化。这里的标准化是指“同型党小组”的标准化, 即可以在相同类型党小组中“被复制”“被模仿”, 按照“选型—专业—模板—升级”的顺序, 建立严密可操作的程序和制度, 通过分类定级、晋位升级推动党小组建设梯次提升, 限时定责推进党小组建设取得实效。

(五) 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带动党小组考评体系优化升级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我们对党小组考核体系正在摸索。为了使党小组建设更加有效地围绕企业中心开展工作, 必须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聚焦在解决问题、发挥作用、取得实效上, 形成党小组建设常态化的长效机制。

一是考核内容突出中心工作。党小组考核要以“组织生活规范、工作业绩突出、作风建设优良、职工群众满意”等四个方面为重要内容, 把上级中心工作及相关要求纳入考核内容, 要求党小组在组织和发动党员、群众加快生产任务, 保证安全质量、革新改造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使生产经营工作在党建活动中创新提升。在考核内容中明确要求党小组主题活动有载体、有特色, 主动创新工作思路, 组织开展贴近工作实际的“自选动作”, 比如开展“专业技术学习”“小革小改创意比赛”等, 用考核“指挥棒”调动出加快转型发展、促进生产经营的强大动力。

二是考核办法注重灵活性。有的党小组由于是不同班组的党员组成, 隶属关系不同, 独立开展工作具有难度。为了激发联合党小组的积极性、创造性, 必须借用联动机制和分类指导。联动机制就是党小组建设和班组建设“双创共建”, 有效整合组织资源, 使党小组建设成为班组建设联动平台, 增进联动班组间的了解与交流, 形成跨班组党建工作同布置、同落实, 实现“两个轮子一起转”, 凸现百年大港“活力党建”的特色做法。

三是考核结果体现导向性。科学运用考核结果最能体现评价体系的价值。现在有的基层党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书记述职活动, 搭建各支部交流学习的平台、分享经验的平台。这样的做法值得在党小组建设中借鉴。今年, 股份公司党委命名表彰了20个“红旗党小组”, 并在港报、电视台上进行宣传, 放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 力争到年底, 各单位达到“红旗党小组”标准的党小组比例不低于30%, 到2014年底, 不低于50%, 到2015年底, 不低于80%。

上一篇:保安公司合作模式利与弊下一篇:家长接待日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