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2024-04-13

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共6篇)

篇1: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部门,其自身建设的情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各项机构编制工作的成效,更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作为目前仍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合署办公的金溪县编委办,很幸运能参加这次全省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座谈会,能有机会学习借鉴到许多兄弟县区先进的工作经验,以促进我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下面,我就我县的机构编制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一、我县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的基本实践

近年来,我县机构编制部门着重在建设民主型领导班子、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打造良好机关形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转变工作思路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自身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一)以学习教育为先导,大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一是紧紧围绕全省编制系统开展的“发展提升年”和“机构编制干部素质提高年”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正气、立规矩、塑形象,大力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二是注重定期学习制度的落实,有针对性地安排法规、条例和业务培训,及时传达学习省市编办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同时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编办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法规意识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理论修养和能力素质不断增强;三是通过积极参加县组织的先进人物事迹

报告会和警示教育等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查找风险预警防控点,加强了反腐倡廉建设力度;四是加强对外联络,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通过网站学习、加强与市、兄弟县区编办的联系与交流,使自己在联系中得到不断的学习和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研讨,使编办干部对自身要求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对解放思想、解决问题、实现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对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觉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全面规范各项行为。近年来,我县编办坚持“用好的制度管人,用好的制度办事”,着力在建章立制抓规范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机构编制部门科学化管理水平。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机构编制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规范行政行为,切实做到了“政策公开、程序规范”,使各项机构编制事项的决策透明有序,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

(三)以解决问题、科学发展为目标,大力加强机构编制调研工作。按照市编办统一部署,成立了以主任亲自挂帅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定期进行研究部署,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各单位的办公室人员形成了上下贯通、范围宽广、信息及时的机构编制调研网络体系。近几年来,我县机构编制调研工作更加注重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决策性调研、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策性调研、围绕工作创新开展经验性调研,力求形成一批能够转换为

党委、政府决策依据的高水平、有价值的调研“精品”,努力使调研工作真正有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有利于机构编制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真正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四)以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建设为基础,努力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水平。我县编办主任以前一直由人事劳动局局长兼任,对外也没挂牌,财政上也没安排一分钱的工作经费,2009年9月后组织安排了一名专职主任,新主任到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制作衔牌,并积极主动争取县政府主要领导支持,将编办工作经费列入了县财政预算,并争取了专项工作经费,添置了一批办公设备,基本保障了办公用品开支,台式电脑做到了人手一台,打印机、传真机、档案柜等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办公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办公,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服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当前我县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员经费不足、编制紧张仍是困扰我县编办工作的一大难题。我县编办目前仍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署办公,编制情况是3个行政编制,设领导职数一正、二副,另一名是主任科员。一名副主任到任后一直兼任县人社局办公室主任,全部工作精力都放在人社局工作上,另一名副主任电脑不通,自称年纪大,工作积极性不高,主任科员没有上班,日常工作基本上就是主任一人在做,又无工作用车,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应付。

2、部分干部编办工作意识不浓。兼任人社局办公室主任的副主任实际上就是挂编办副主任享受副科级政治待遇,对编办工作不闻不问,内心深处对编办工作无意识、更无热情,更谈不上学习编办业务知识。

3、工作中存有畏难情绪。在实际工作中,各方面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机构编制工作的干扰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让编办干部感觉失去了工作的自主性,违规设立机构、违规进人等问题不能杜绝,感到要真正严格机构编制管理难度很大,不敢较真,缺乏对做好机构编制工作、严格机构编制管理的信心,不善于积极协调各方的力量,职能作用发挥的不明显,工作成绩不突出。

三、对进一步加强我省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的几点建议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在如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下功夫,不断在如何建好队伍、当好参谋、搞好服务上作文章,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借此机会,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斗胆提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工作的宣传力度。全省编制系统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加大对全体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机构编制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要让他们从意识深处强化对编制工作的认识,特别是要将有关机构编制工作知识

点纳入各级党校培训领导干部的学习内容,在适当的时机将编制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考核内容之一。

(二)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编办编制、人员的支持力度。建议以省编办名义对外统一招录公务员,招录后按每县2名分配至各县区编办工作,以解决基层编办人员不足的矛盾。

(三)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编办工作的支持力度。建议参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经费的做法,修改有关编制工作的法律法规条文,或以省政府转发文件或以省编办、省财政厅联合下文形式,核定各级财政要按行政编制数、事业单位编制数人平多少钱的管理工作标准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以解决编制工作经费不足的矛盾。

(四)进一步加大编制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建议省编办向省委汇报,争取省委支持,参照人事部门负责人兼任同级组织部副部长的做法,让编办主任兼任同级组织部副部长,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篇2: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实现好、维护好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下简称帮扶中心)自2003年挂牌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帮扶机构和帮扶网络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我区工会服务困难职工(农民工)、协调劳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

一、帮扶中心的管理情况

为构建我区工会困难职工工作体系,帮扶中心从成立之日起就积极成立了由总工会主席任主任、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帮扶中心工作。同时制定并完善了《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责范围》、《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解困救急试行办法》、《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职工信访工作制度》、《申请办理〈某某市区低收入家庭证〉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到上墙公布。实现了与区民政局困难职工帮扶会商制度,明确了双方在帮扶对象、帮扶物资、帮扶方式及特殊帮扶等会商内容。为尽可能做到帮扶救助工作突出重点,不遗漏、不重复、在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对特困职工家庭生活状况、贫困原因、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都有详实的记录。并且按全总帮扶中心管理系统内容对职工档案实行了动态管理。

二、帮扶资金的使用情况

帮扶中心成立以来,按照有关规定每年落实帮扶资金5万多元,是区财政划拨5万元,上级工会每年下拨不定额专项资金,为区总工会实施帮扶送温暖工程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困难职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创造了便利条件。为规范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区总工会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台账。区总工会经审委员会加强内审监督职能,每年对送温暖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区总工会多次召开了办公会议,就帮扶中心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部署,同时开展对所属困难职工(农民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工作,并按程序现场发放,做到救助资金使用“专款专用”。

三、帮扶中心几年来的工作成效

为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和职工权益诉求多元化的要求,帮扶中心不断探索实现工会帮扶工作社会化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动员社会力量,运用“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软件”,在全区搭建纵向联动困难职工帮扶网络,扶持指导全区9个镇、街困难职工帮扶站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一是真心维护,全方位开展帮扶服务。帮扶中心每年协助区民政局为百余户困难职工家庭办理《低收入家庭证》,平均可为每户每年减少生活开支1700元左右,始终坚持元旦、春节期间对困难职工全覆盖救助,使困难职工在两节期间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切实开展困难职工子女读书帮扶救助。同时,帮扶中心不断拓展送温暖活动的领域,从节日期间送温暖拓展为四季经常性的系列帮扶活动。帮扶中心根据求助职工的实际给予分类帮扶,对行动不便的困难职工或突发事件实施上门救助和协调处理,帮扶金额从300元到5000元不等。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帮扶中心成立以来共帮扶困难职工(农民工)861人次,发放救助金共40.92万元;医疗救助32人,发放救助金共3.05万元;工伤救助26人次,发放救助金2.13万元;助学救助17人次,发放救助金1.79万元。另外,协助区民政局助学帮扶184人次,发放14.28万元;07年,协助区慈善总会筹办“爱心满**”慈善义卖书画作品47幅,筹集帮扶款项15.87万元;08年四川大地震时期,帮扶中心积极响应全总号召,组织发动工会会员开展“一元捐”活动,共筹集帮扶金额8.74万元支援灾区重建工作。

2005年我区**小学教师***因患上癌症,急需手续,手术费用数额巨大,我中心得知情况后,及时与区教育局联系,共同上门,送去慰问金5000元,她及其家人很受感动。2006年,**公司职工***,因工作操作失误,不慎造成烧伤,生活困难,我中心前后两次前往慰问,并为其送去慰问金1000元。同年,我区职工***,因误吃东风螺,患上广州管圆线虫,生命垂危,急需手续,我们特事特办,一边办理审批手续,一边及时为其送去慰问金1000元。

2006年8月,区劳动模范协会成立了劳模助困助学基金,三年来,基金共筹集劳模捐款5.51万元。助困助学基金成立后,对区困难劳模以及*****等三名特困学生开展长期结对帮扶(计划资助到他们大学毕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慰问困难劳模2人,送去慰问金1000元;送去助学慰问金16313元。

二是创新载体,不断拓展帮扶新形式。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帮扶中心积极探索帮扶形式,拓展帮扶服务的内容,针对农民工、困难职工、下岗职工文化偏低、技能单一的实际,从08年起,帮扶中心每年积极争取上级工会帮扶专款,联合劳动部门举办农民工、困难职工培训班,在技能上进行帮扶,帮助更多的农民工、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08年投入3万元,共培训农民工、困难职工32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09年,帮扶中心投入3万元举办技能培训班,共计划培训农民工、困难职工44人。

三是认真接待来信来访的情况及处理。近三年来,我们共接待了职工来访来电47宗,涉及职工228人次,内容涉及到权利的侵犯、法律法规政策的咨询、待遇的落实等。对于所有的来访来电我们均能按有关政策进行处理,及时接访,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保证了接访回复率为100%,得到的广大群众的好评。四是积极维护职工权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帮扶中心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主动加强监督,维护职工权利。每年我们与安监部门一起,对全区部分单位进行“安康杯”竞赛宣传和安全生产的检查,有效地清除了安全隐患、规范了单位用人行为,维护了职工的利益。二是用帮扶中心这个平台,广泛向职工宣传有关部门维护职工权益的政策、法规。09年6月份配合市总工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普法办、团市委在***街开展了“送法万家〃共创和谐”大型法律宣传服务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热烈响应,并向职工群众发放《工会法》、《劳动法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宣传单等宣传小册子1000多份。

五是大力推行职工医疗保障计划。为增强职工抵御大病重病的能力,缓解因大病、重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帮扶中心积极推行广东省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和省妇女安康保险。近三年来,帮扶中心共推行了省互助保障计划9694份。

四、存在问题

一是帮扶中心硬件设施“先天不足”。区帮扶中心没有专门的办公场地,也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帮扶中心与保障部、办公室合在一起办公,严重影响了帮扶活动的开展和帮扶实效。

二是帮扶工作经常化、社会化方面还不够深入。在对困难职工帮扶过程中,往往局限于重大节日的慰问,还缺少经常性制度保证。从当前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运作情况看,区总工会层面开展的活动相对较多,工作比较规范,而基层工会组织尚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优势,帮扶工作存在一头热现象。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筹集资金、物资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资金是困难援助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立工会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石。目前,我区工会帮扶工作资金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渠道较单一,从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和物资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四是与社会保障体系沟通和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基本上是工会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较少,没有将社会其它救助资源有效利用。而困难职工问题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

五、相关对策与建议

为更好地履行工会组织的工作职能,必须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使帮扶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的轨道,从而实现帮扶方式从单纯的生活救助向就业服务、医疗救助、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多方面延伸,帮扶对象从城镇困难职工向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困难职工群体扩展,帮扶渠道从工会组织进行帮扶向带动全社会开展帮扶济困发展。相关建议如下:

一要大力加强帮扶中心的基础性建设。按照省总工会《关于加强县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在工作场地、人员配备、办公设备等方面,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确保区帮扶中心有场地、有工作人员,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基础。

二要进一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帮扶网络。要针对新形势下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完善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助学帮扶、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工伤探视等制度,做到“四个明确”:明确帮扶对象、帮扶条件、帮扶流程、帮扶标准,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并且按照全总统一要求建立困难职工电子档案,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与此同时要继续健全各级帮扶中心站(点)建设,努力形成以区帮扶中心为骨干,各镇、街帮扶站为支撑,村、社区和企业帮扶点为基础的工会帮扶网络,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工会帮扶工作良性运行。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开展帮扶工作的物质保证。要通过积极争取,形成政府财政投入、上级补助、工会自筹的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与此同时,要管好用好帮扶资金,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要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帮扶资金专款专用。要注重资金使用效益,把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关键处,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要注重转变方式,拓展工会帮扶工作有效平台。要根据困难职工的实际需求,及时转变工作方式,从季节性的走访慰问逐步转向常年性、结对式(困难职工家庭结对帮扶)的救助,使工会组织的关爱体现在困难职工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个环节。遵循“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急”的原则,在坚持做好“救急救穷”的“输血型”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造血型”帮扶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大困难职工技能培训力度,帮扶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掌握实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和机会。

五要着力沟通协调,形成工会帮扶工作社会合力。各级政府部门承担着救助困难群体的主要职责,为此,全区各级工会要积极探索形成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社会合力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工会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目标抓规范,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推动我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再上新水平。

篇3: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程序

今年初, 根据《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 先后起草和制订了《山东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申请受理条件暂行规定》等12个规范性文件, 着重从受理条件、鉴定程序、内部管理、人员考核、试验方法、检验指标及判定规则等方面加以规范, 力争做到农机推广鉴定工作行为有规范, 运行有程序, 考核有标准, 执行有力度。

另外, 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还根据山东省农机产品种类的情况, 及时起草了53个山东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 并由山东省农机办审核批准并发布实施。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今年年初, 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针对不同技术人员对产品鉴定大纲理解不一致、操作不规范、评价不统一等问题, 及时组织全员参加推广鉴定技术内部培训班, 通过对《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和《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管理办法》的再学习、典型评审案例分析和基础知识的讲解, 着重统一了《生产条件审查》《使用说明书审查》《三包凭证审查》《用户调查和适用性评价》《零部件检查》等几方面应该把握的关键环节和判定尺度。

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组织技术人员参加了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组织的第三期部级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审查员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14人均取得部级推广鉴定审查员资格, 为今后更好地开展部级鉴定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还先后派工作人员参加全国农用拖拉机、内燃机和收获机械推广鉴定技术与质量研讨会以及部级鉴定能力认定现场考评员培训班进行学习, 全员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检验基础

为适应山东省农机化快速发展的要求, 扩大产品鉴定覆盖面, 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着力提升检验能力和水平。

2011年年初, 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投资70余万元建设了设施农业装备试验室;投入80多万元, 完成了拖拉机框架、植保机械试验室基础建设和拖拉机试验场地的建设;投资近30万元对PTO试验台进行升级改造, 购置了两台液压功率输出试验台, 提高了轮式拖拉机的检验能力;投资12万元对37kW电涡流测功机进行换代升级, 以满足小型农用柴油机的检验要求;投资近12万元购置了旋耕机功率试验装置;投资20余万元更新技术先进、检测精度高、便于携带的仪器设备60余台 (件) 。这些投入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和试验鉴定质量、效率和科技水平。

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服务意识

为督促农机生产企业尽早确定推广鉴定产品, 尽早递交鉴定申请, 为鉴定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打好基础, 2011年年初, 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通过新闻媒体和信函的方式, 对申请办理山东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

今年3月, 为了更好地指导农机企业做好推广鉴定工作, 山东农机试验鉴定站在济南市举办了“山东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技术培训班”, 来自154个生产企业的160名企业代表参加了这次技术培训。培训班重点对2011年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的新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 并按产品分类分组对农机推广鉴定受理和具体要求进行了讲解和答疑。通过培训, 全面普及了工作人员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知识, 为做好2011年农机产品推广鉴定工作, 奠定了良好基础。

强化风险意识注重廉政教育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 为农机鉴定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对农机鉴定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篇4: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关 键 词】教育科研;自身建设;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05-03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1]2012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12年主要任务时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2]放眼世纪,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日益凸显,“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兴科研”,[3]教育科研对教育科学发展的引领和推进作用已成为时代共识。

一、把握形势,明确教育科研工作目标与思路

从《教育规划纲要》制定时,中央教科所的深度参与,到2011年2月刘延东同志赴中央教科所调研视察,再到2011年11月刘延东同志参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这一个个重要事件中,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刘延东同志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了一个令教育科研人非常振奋的论断:“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兴科研”来强调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又用了四个“日益凸显”做进一步说明:教育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优先领域,教育科研对抢占知识、技术和人才制高点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深厚基础,教育科研对教育服务能力的提升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是承载亿万家庭美好期盼的重大民生,教育科研对回答和解决群众关心问题的推进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教育已经进入由大到强、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4]刘延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指出了教育科研的重大意义。这“四个凸显”体现了“四个新认识”:基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新认识;基于对我国教育发展阶段特征的新认识;基于对教育科研地位和作用的新认识。

在教育科研备受重视的新形势下,我省教育科研在“十二五”期间应该有更加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工作目标是:经过5年的努力,教育科研工作体制机制要更加灵活,群众基础更加牢固,创新能力普遍增强,再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出一支专兼结合、有创新意识、素质高、数量足的科研骨干队伍;建成符合时代要求、吉林特色鲜明、在国内有影响有地位、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科研工作体系。基本思路是:面向实际、突出重点、注重创新、强化服务。坚持从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出发,紧贴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努力增强教育科研的时效性;整合全省教育科研资源,集中力量解决那些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增强教育科学的时代性;坚持“双百”方针,遵循科研规律,增强创新能力,推出一批前沿性、原创性研究成果;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中心任务加强教育科研能力建设,面向学校、面向师生、面向社会,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保障。[5]

二、突出重点,认真厘清教育科研的功能作用

教育科研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主题主线,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为战略任务,以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宏观政策和战略研究,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深入探索教育规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言献策,全面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和服务的水平。[6]

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和指导实践是教育科研的三大基本功能,省市县三级教科院所在为本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同时,应该各有侧重。省教科院研究力量较强,应注重研究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生命与安全教育、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义务教育择校、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县级职教中心定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等职业教育优化布局、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等问题研究,积极回应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侧重创新理论;市县教科所更应侧重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推进与引领作用。当然,省教科院也可以以设立教育改革实验区等形式,直接指导县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现在就设立了杭州下城、成都青羊、大连金州、深圳南山、宁波鄞州等五个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进行具体的教育科研指导。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获批六项国家教育改革试点:吉林省教育厅“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长春市“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长春理工大学“建立高校总会计师制度”、长春汽车高等专业学校“探索政企校联盟办学模式”、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通榆县人民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省市县三级教科院所均应倾力投入,为这些改革试点提供智力支持、保驾护航。

三、更新观念,及时转变教育科研的研究方式

观念和方法革新对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极其重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往常用基于经验和文献的思辨研究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科学决策和教育理性实践的需要,必须借助翔实数据支撑和可靠的事实依据,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

“十二五”期间,中国教科院将着力打造调研平台,提高研究的实证化水平。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数据的有机结合,国内国外数据的有机结合,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的有机结合,为教育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充分的事实依据。[7]实践说明,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谈不上决策权。科学调研是决策的基础,而科学决策则是科学执政、科学发展的前提。现在特别需要我们深入实际去调查研究,这应当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正如部领导多次指出的那样,“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应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未决,大都与调研不深、心中无数,思路不清晰、决策不科学有关系。”[8]习近平同志2011年11月16日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郑重强调:调查研究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并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9]

但是要想做好一项调查研究是非常难的,从调研样本的确定、调研工具的选择、调研问卷的编制、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调研报告的撰写等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一项好的调查研究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调查研究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四、锐意改革,积极创新教育科研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是提高研究质量的关键。目前吉林省教育科研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与繁荣发展教育科学的时代要求相比还相对滞后,一些体制机制需要改革创新,还有一些体制机制需要建立完善。

创建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协同创新,就是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多路径共同协助、互相补充、协作配合的创新行为。2006年2月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协同创新的理念;2011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注重协同创新和方法创新,深入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协同创新已成为发达国家科研管理体制的一大特点。我们要加强本院所内部各部门之间、省市县三级教科院所之间、各市县域之间的全面协作、联合攻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建立科研经费保障机制。教育科学研究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其产品具有公共属性,其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各级政府应落实教育科研单位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除保障正常的科研业务经费,还应建立按项目拨款的科研经费投入机制,保障科研经费逐年递增,确保教育科研经费足额投入。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依法治研,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如,建立教育科研人员资格制度,提高教育科研人员规范化管理水平;建立教育科研经费使用制度,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把钱用在刀刃上;建立教育科研奖罚制度,科学设立奖罚细则,积极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建立教育科研督导评估制度,将教育科研考核纳入市县同级政府教育督导内容。

五、下大功夫,努力办好三级教育科研院(所)

质量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生命线,能力是提高质量的保障。我们要从标准化建设、队伍建设、学风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加强教育科研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教科院所标准化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落实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改善教科院所办公条件,制定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建设标准,逐年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切实加强教科院所建设,积极探索教科院所举办体制。目前吉林省市(州)、县(市、区)共有70个教科所,其中独立建制的有44个,占62.9%,我们将通过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出更有利于教育科研发展的举办体制。

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质量的根本,人才是队伍建设的重点。一要把好教育科研机构进人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坚决杜绝将老弱病残人员安排进教育科研队伍。要层层筛选,将素质高、业务强、有强烈研究意愿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教育科研机构。二要科研人员培养培训,各教科研院所都要把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尊重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规律,采用请进来、走出去、专家讲座、学历培养、外出访学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养培训在职研究人员,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学术规范就是学术研究的规矩,良好的风气是学术质量的基本保证。加强学风建设,既要靠倡导、教育,也要靠制约、管理,还要靠监督、惩戒,使其不愿、不能、不敢违反学术道德。通过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学术惩戒机制,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水平。

目前,我国《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已近两年,国家425项教育改革试点已全面铺开,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育科研提供智力支持。教育科研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科研发展观,将教育科研发展纳入整个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视野中,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是作者2012年3月6日在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会议上的讲话,略有改动)

注 释:

[1]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EB/OL].http://

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

2012lh/content_2092685.htm.

[3][4][10]刘延东出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cnier.ac.cn/snxx/ysyw/ snxx_20111113183008_13023.html.

[5]王青逯.繁荣教育科研事业 引领教育科学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2011,(3).

[6]发扬传统 开拓创新 打造中国特色一流国家教育智库——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院务扩大会议学习刘延东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11-15.

[7]袁振国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的汇报发言[EB/OL]. http:// www.cnier.ac.cn/snxx/ysyw/snxx_20111113091755_13021.html.

[8]袁贵仁部长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 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176/201009/97421.html.

篇5: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水平

中共云梦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云梦县委组织部围绕“治部有章、行为有度、协调有方、运转有序、保障有力”总体目标,以促进部门规范化建设为龙头、以建立高素质组工干部队伍为核心、以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为主线,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水平。2004年,云梦县委被湖北省委授予“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一、抓住根本,增强素质,保持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化

1、围绕开展主题活动深化理论学习。根据省市组织部门安排部署,先后在部机关扎实开展了“树组工干部公道正派形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两创一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一系列主题学教活动。结合活动开展,我们从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入手,狠抓了组工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将每周六上午作为集中学习日,组织全体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增强组工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2、围绕提升工作能力强化业务培训。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组工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部机关坚持实施对组工干部的能力培养,着力提升组工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几年来,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组织机关 1 干部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我们在省市组织系统内部刊物和党报党刊上发表有影响的调研文章有480多篇,其中在《人民日报》上稿5 篇,有50多篇在省市获奖;被组织系统内部采用信息达400余条,其中被中组部采用18条。2003年7月,我们被中组部确定为“组工信息联系点”,2003年—2007年连续五年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组织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3、围绕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学习环境。根据提高两个素质的要求,我们紧紧抓住学习这一中心环节,严格落实部机关各项学习制度和规定。在学习内容上,坚持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并重;在学习形式上,认真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确定学习时间,明确学习内容,坚持按时集中学习与经常性自学相结合;在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上,要求每位干部努力成为本职业务的行家里手,精通政策,熟悉情况;在学习保障上,为每个科室配备有电脑和打印机,并与互联网连接,方便干部网上学习。同时订阅有20多种综合性、业务性的报刊、杂志,为干部开展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夯实基础,健全机制,促进机关自身建设的规范化

1、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为加强机关内部管理,先后制订出台了《机关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廉洁自律制度》、《文书处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接待制度》、《部长办公会议制度》和《部务会议制度》等一系 2 列机关管理制度,完善了《部长办公会议程序图》、《机关工作程序图》等15项决策制度和办事程序,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在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过程中,部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坚持做到重大决策由部长办公会和部务会议决定,不搞个人主义和“一言堂”,为部机关全体干部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2、建立健全督办落实机制。一是目标管理制度。每年初,根据组织工作年度计划,我们把全年的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到每个科室,落实到每个组工干部,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年终进行工作目标考核时,根据各科室及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干部进行奖惩,有效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二是工作台帐制度。通过建立工作台帐,全面准确地记载各科室业务工作阶段完成情况,便于及时调整下阶段工作计划;三是定期通报制度。每月召开部务工作会议时,各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向部领导作出汇报,同时将下月工作计划进行安排,为各项业务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3、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要求,我们还建立完善了部机关监督约束机制。一是绩效考核制度。制订部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实施细则,以岗位效能为主要依据,细化考核等次、内容和标准,严格考核方法和程序,积极鼓励工作创新,考核结果与评先表模挂钩;二是失职追究制度。按照责任分解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工 3 作完成进度情况,对没有按期完成的,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三是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对每个机关干部进行综合评价,并加强评议结果的综合运用。

三、把握关键,加大力度,实现组织业务工作的高效化

1、日常工作抓规范。着眼于提高组织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我们重点狠抓了事关组织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在规范基层干部工作行为上,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和干部作风的若干规定》、《村干部任职资格暂行规定》等规范化管理办法;严格规范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干部档案目标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干部管理工作方面,明确规范了干部任免、干部调配、干部备案管理、公开招考干部等工作程序。

2、重点工作促落实。通过实行三项制度,切实保证了重点工作的落实。一是月工作安排制度。每个业务科室对本月的重点工作安排和上月重点工作完成落实情况,用表格的形式量化明确,报分管部长审阅后执行;二是专题汇报制度。各业务科室对全年确定的重点工作,根据工作进展落实情况,定期到上级组织部门的对口业务科室进行专题汇报,进一步开阔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平衡工作进度,促进重点工作落实;三是检查督办制度。对重点工作的完成落实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考评,通报考评结果。检查督办由办公室负责,凡完成工作进 4 度迟缓或因自身原因造成工作不能落实的,一次警告,两次通报批评,连续三次考评不合格,取消科室和个人评先资格。

篇6:切实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综合站党支部、董群江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石,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头,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抓好班组建设,企业的安全才有保障,企业的发展才有根基。

炼铁综合站目前有职工71人,其中男职工39人,女职工32人,技师3人,高级工11人,班组5个,其中二级班组2个,合格班组3个。主要负责原燃料、生铁的取样、分析化验以及电气、仪表和计算机的管理工作。近年来,综合站积极践行“粗料细做,科学炼铁”理念,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班组建设成效明显。两年来,生化班组成功晋升为二级班组,微机组荣获公司“创争”先进班组。

综合站的班组与普通操作班组相比有其特殊性,不仅有管理危化物品的化验室,也有管理着全厂计算机网络的微机组,班组管理内容多,影响面广,抓好班组建设意义重大。现将综合站班组建设相关工作介绍如下:

一、以抓“两基”管理为手段,进一步规范班组建设。

抓基础。基础指的就是基本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班组建设的基础,完善的制度是车间、班组管理的强有力武器。综合站在抓班组建设中十分重视制度建设。检化验工作直接为高炉、烧结提供生产依据,必须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综合站建立了完善的抽查考核制度,每月对检化验班组进行抽查,全年对抽查结果合格率进行考核和奖励。危化物品管理是化验班组的管理重点,尤其在北京奥运会、建国60年庆典以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期间,必须确保危化物品的严格受控。为规范管理,综合站重新修订并完善了危化物品“五双”管理制度、试剂领用登记制度、废液处理制度等;对实施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列入班组考核。微机组管理着全厂近250台计算机和庞大的网络系统,设备点多面广,为加强计算机设备管理,主管牵头建立了完善的点检制度,并对执行情况不定期进行抽查;完善了仓库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电子台帐。各班组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站领导参加联系点班组会议,内容包括安全学习,工作总结等等,微机组还利用每月一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抓基层。基层就是指班组及其所在的工作环境。班组环境是组员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班组建设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2008年开始,综合站以“5S”活动为契机,以仓库管理为重点,对班组现场管理进行提升。化验室有X荧光仪、原子吸收仪等高端仪器,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还有成百上千种试剂、仪器需要存放;微机组不仅有自己的备件仓库,还是炼铁厂的核心服务器所在,是计算机管理的中心。站里积极为班组管理创造条件,并为班组定制了架子、柜子,各班组积极行动,尤其是微机组发动组员克服困难,对多年形成的备件仓库进行彻底清理;专门开辟了独立的机房,使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站里还成立了检查组,由站领导、主管、安全员等组成,每月对班组进行综合检查,重点是现场管理和制度执行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列入奖金考核,做得好的给予奖励。班组现场管理得到有效提升和保持。

二、以抓班组骨干培养和配备为切入点,积极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加快骨干培养,做好新老交替。班组长是工人的排头兵和领头雁,班组长能否胜任,班组人员结构配备情况,直接影响到车间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综合站对班组长的培养十分重视。近年来,随着班组长年龄增大,站里把新老交替工作及早提上日程,并对目标人选进行长期考察,大胆使用年轻骨干,给她们压担子,同时也增加班组活力。近两年来,刘陵、钱迎寒等年轻人先后得到提拔。使班组管理得到较好提升。合理配备骨干,促进班组管理。站里对班组骨干的配备十分重视,尤其是三个化验室,站里通过组员的合理流动,不仅使员工的技术更加全面,而且在班组人员紧张时能相互帮助。最近生化要上荧光仪,站里把经验丰富的原化技师许华峰调到生化组,使生化组的技术力量得到大大加强。

三、以全员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抓手,推进“创争”活动深入开展。综合站从转变员工思想观念入手,改变只有操作工才能提合理化建议的观念,树立管理维护人员也能总结先进操作法的思想,努力把全员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建设成为员工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年初,站里通过召开专题动员会议,明确技术创新活动内容,并把任务分解给各班组,班组再把目标落实到组员,做到班组有目标,组员有任务。管理组员工转变观念,积极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全年构成合理化建议16条,高玉矿全年提合理化建议6条,被厂部评为提合理化建议积极份子;全站合理化建议构成条数从2008年的23条增加到2009年的32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先进操作法一直是综合站各班组的软肋,也是推进“创争”活动的难点,为此,综合站发动技术主管集体讨论课题,再把任务分配到各班组,在马为卿、姜翠霞等两位主管的带头下,班组长、骨干积极行动总结先进操作法,综合站从无到有,2009年完成了4项先进操作法,两项获公司二等奖,两项获厂三等奖。综合站还通过组织化验工技术比武,提高组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去年有三位员工通过技术比武取得了高级工资格证书。微机组员工取得了公司计算机技术比武第5名。利用员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这一平台,“创争”活动在综合站得到蓬勃开展。

2010年内外部形势将更加严峻,综合站在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将积极推进管理升级,通过抓好班组建设,更好地促进综合站各项管理工作上台阶。

加强组员学习,细化班组管理 一号高炉值班室、程文虎

一号高炉值班室是炼铁厂三星级班组,现有员工11人,其中本科3人,大专3人,中专1人,高中3人。现有技能等级:高级工4人,中级工5人,中高级持证率82%。2009年4月荣获2008公司“学习型”班组创建奖。

自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活动以来,一号高炉值班室全体组员,把以自主性学习提升素质,以融入式举措拓展视野,细化基础管理、力争经济运行作为2009年我们班组建设的目标,达到在实践中能干,在发展中能创,不断提升班组学习力,增强凝聚力,提高执行力,最终实现班组创新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遭受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对我们钢铁行业的重创,公司积极寻求出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因此,2009年的原料质量一降再降,对我们高炉的的操作增加了难度,如何在原燃料变差条件下仍能保证炉况顺行,解决好遇到的“困难期”;怎样能够持续的激发职工参与创建的激情和热情;如何将职工和班组融合成真正命运的共同体;对我们2009年班组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以“创争”活动为有效载体,继承创新,与时俱进,从班组的管理机制上进行创新,根据公司整体环境和班组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来对班组进行建设。

严格管理,提高技能,以人为本,自主提升

我们的组员自主学习创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自我超越和学习创新活动有了深层次的发展,已经将过去的“工具性”的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的工作观,将过去的“严格管理”转化为如今的“自主管理”,将以前的“组织学习”转变为现在的“自主学习”,感受到我们的组员正以满腔的热情,不断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和更强的学习能力。

加强技术管理学习,为经济运行保驾护航

为了降低成本,稳定质量,我们从细节处着手,加强技术管理学习。首先开好每周例会,对一周来高炉炉况的变化及操作进行分析与小结,积极开展经验交流,并针对相应炉况制定相关应急措施。每周制定一周操作方针,规定铁水物理热、炉渣碱度等参数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其次,通过每周例会提高班组学习效果。组织组员进行定期学习,针对一周来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最佳方案。同时我们规定碰到特殊情况必须及时向上级反映,杜绝自作主张。

三、完善班组管理制度,促使管理升级

结合我们的生产任务重,组员变动多,管理幅度大等情况,及时调整我们的班组结构,制定新的目标和计划,对班组的学习制度、岗位职责、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和考核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制定精细的考核制度,以考核制度为动力,调动组员的积极性,例如,我们制定了环境卫生考核制度、生铁质量考核制度、交接班考核制度、安全承包制度,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对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量化标准,强化考核,严把“毫米关”,以动态过程控制来全面提升达标水平。

及时整改隐患,狠抓现场管理

围绕厂今年“六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值班室工长积极开展和参加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带头做好隐患检的检查整改工作,能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判断出是哪方面的原因,做到及时处理,而不影响高炉生产,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财富,为确保高炉生产正常,在设备点检上和设备维护保养上都做出不少努力,先后多次发现隐患,首先是在设备点检过程中能及时发现主皮带胶接处的裂痕重大隐患,得到及时的处理,避免了一起重大设备的事故。其次针对一号高炉炉顶喷水雾化不理想、氢气过高的情况,向相关科室打专题报告,通过技术和设备的整改,消除了该安全隐患。还有针对一号高炉炉前铁口烧氧气时发生皮管爆炸的安全隐患,积极向车间与有关科室反映,配合生产科和安环科组织召开分析会,最终消除了该隐患。

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来激励组员创新目标

班组将提合理化建议这一要求,作为对组员个人工作业绩的考核内容,并设立鼓励专款。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人人参与这项活动,积极为班组生产、管理出谋划策。2009年合理化建议10条以上,其中有3条构成公司合理化建议

以QC活动来提升组员的创新能力

班组的QC小组定期组织活动,主动承接一些攻关课题,集中集体智慧,体现团队的创造能力,确保高炉的稳定顺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2008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发表中,值班室QC小组荣获炼铁厂一等奖,公司一等奖,省质量小组成果发表会一等奖。2010年3月再次荣获炼铁厂QC成果评比一等奖。

积极培养新人 积极开展“自我培训”和“名师带徒”活动。为了培养年轻组员,对新进组员安排老师傅 “传”、“帮”、“带”,组织班组员工进行相互学习和交流,实现知识和技能共享,做到能者为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炉内炉外工长进行角色互换,要求每位工长能“里”能“外”,并且在一至两年期间培养出一个当班工长。

营造班组学习气氛

为满足大家求知发展的需要,班组还设立了读书柜,里面摆放着所有工会和班组购买以及组员捐赠的各类图书,它们中有先进人物事迹介绍、思想读本、班组管理类书籍、高炉操作工艺类工具书,使组员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问题时可以及时查阅,并了解国内同类型高炉技术指标,寻找差距。组员的读书学习氛围构筑了我们班组的一道亮景。同时,重新策划《班组学习园地》,使大家对班组的生产和工作情况以及组员的表现一目了然,使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班组的各方面,为提高班组管理打下基础,我们在《学习园地》还增加了技术交流、个人愿景等内容,激励组员争当技术能手和学习标兵,为班组争光,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认真开展工业游,树立杭钢新形象

加强班组现场管理的规范化,实现文明清洁生产,做到主控室操作台物放有序,操作室窗明几净。操作人员劳保用品穿戴整齐,行为规范得体,组织组员因地制宜的美化工作环境。结合厂清洁生产工作,做好环境综合治理,配合车间不断改善炉前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使一号高炉工业旅游顺利开展。

十、营造亲情文化氛围,推动班组和谐建设

班组着眼于建设融洽、和谐、奋进的亲情文化,以亲情筑起 爱心家园,以亲情凝心聚力,推动班组建设。在每个组员心中竖起“班兴我荣、班衰我耻”意识,使班组内形成“团结+和谐”,“健康+进取”的团队氛围,让每个人都融入班组这个大家庭,共同体验大家庭的欢乐和温暖,共同分担大家庭的困难和压力,共同承担大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学习型班组不仅是要实现现有的目标,而且还要继续通过共同设定更高的目标而超越实现现有的目标,追求持续提高自己的绩效。2008年我们的指标跨入同类型高炉前列,2009年因处理炉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面对2010年123万吨的生产目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班组建设为基础,把目标完成,也有决心冲击125万吨的年产量。

高炉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原料车间值班室、吴欢强 原料值班室主要负责三座高炉原、燃料的计划、组织和供应,全面负责生产、安全、环保、质量、协调上下工序的工作及调度工作。现有组员14人,大专学历8人,高中和中专学历6人,党员7人,团员4人,其中厂聘技师一名。近年来,我们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原料车间的生产实际,以“推行精细化管理,探索最佳供料模式”活动为契机,通过精细化管理,以适应原、燃料品种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做到了不错料,不亏料,不混料,从而确保了三座高炉的供料。

原料值班室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活动以来,在2008年获得了厂QC成果发表三等奖;今年年初,获得了厂先进操作法二等奖;10月20日,原料车间进行了皮带工技术比武,小组包揽了前三名,并有九名组员获得了中级工证书,中级工持证率达到了70%。通过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我们着力提升组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使小组的每一名组员都充分认识到了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立起了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创新学习的理念,大家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理顺了工作和学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执行力和团队的凝聚力,确立了争创“三星级”班组的工作目标,形成了一个人人关心集体,人人为生产献计策的良好氛围。

首先,形成创建共识。班组每月组织大家学习《细节决定成败》、《方法总比问题多》等书籍,在小组内部营造起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组织了一次全体组员参加的创建学习型班组大讨论,通过讨论,让大家对学习型班组的性质和要素和基本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对创建学习型班组有了一个大体的思路,增加了学习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其次明确目标,具体思路,实施创建工作。我们以“推行精细化管理,探索最佳供料模式”为契机,实施创建工作,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提升学习能力:在鼓励个人业余自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的同时,在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实现放料资源共享;每月进行一次学习座谈,总结大家的学习经验,并提出针对性意见;每季度请车间领导做一次专题讲座,提高大家的工作能力。

二、丰富手段,提升工作能力:小组除了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增加大家的业务知识同时,今年还参加了一次技术比武,经过赛前紧张的培训,认真的学习,我们包揽了这次比武的前三名,使大家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荣誉,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了工作能力。

三、完善考核制度,提升工作质量:为了充分调动大家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在车间领导的支持下,坚持日常检查考评与机制激励并行,工长做到运筹帷幄,精心完成日常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做好日常记录,把好进厂原燃料的数量、质量关,加强系统管理、杜绝混料,确保供应的工作要求。为了更好地为高炉服务,我们在去年提出了“上一个班为下一个班打好基础”的工作理念,每个班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为下一个班备好料,打好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下一个班为上一个班提缺点“活动,工长们在每月的班务会上踊跃发言,给上一个班提缺陷,进行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把平时的学习工作表现和月度奖金分配、评比等奖励相结合,营造了浓郁的积极工作氛围,保证了工作质量。最后是保持效果,强化能力,促进创建工作。我们在每项工作实施以后,都注意找准着重点和结合点,环环相扣,保证了最有效的工作效率。班组组织员工深入开展“问题”管理“零缺陷”活动,充分发动员工查找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整改措施,精心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电脑操作人员规范、安全地启动和停止供料程序,在启动程序前做好确认制工作,细心操作,供料时在关注电脑上料位数的同时,还要通过摄象头密切注视皮带运行,做到不错料、不混料、不亏料,以保证高炉的顺行。为客观地评价过去,全面地提炼经验,准确地找出差距,促进今后的各项工作,我们小组恢复了每周一次的周会,在每周一的早上全体组员进行讨论,对上周的问题做一个细心总结。经过全体员工精心组织牢固树立上一班为下一班服务的思想,上下同心不但攻克了临涣焦炭和918专列接卸的难点,还提高了车皮的直供率,节约了接卸成本,为公司展开新局面开拓了机会,并给我们不断挑战新的困难夯实了基础。

通过创建学习型班组,我们立足本职,认真开展创建工作,提高了每位组员的学习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了班组的管理水平。今后,我们要不断完善班组管理,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在每位组员心中牢固树立起“今天的工作比昨天做得更好”的工作意识,把工作做的更上一层楼,为杭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班 组 建 设 要 注 重 落 实 90平米烧结值班室、邵宏斌

1、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最基础的管理。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和改进生产一线班组管理,班组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才能提升。而我们烧结值班室班组是生产指挥和操作合一的班组,针对烧结的实际情况,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把班组建设活动与实际攻关课题有机的结合,在班组创争中就必须抓好具体落实。

2、一是抓好生产一线班组现状调查摸底的落实,通过调查摸底不但要详实掌握班组人员的特长,而且要掌握班组人员的爱好,包括班组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政治面貌结构以及优势所在、劣势所在,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提供客观依据,打好基础。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利用了年轻人员多,学历相对较高的优势,使他们充分发挥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利用之长处,一年来,我们进行分析和实践克服了烧结原料成分变化大的困难,烧结矿合格率达90%,转鼓指数确保76%以上,固体燃料消耗同比去年下降0.5kg/t。

3、二是抓好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实施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采取反复酝酿、广泛讨论的方法,制定出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实施办法。在制定实施办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出特色、彰显个性、力求能用管用、切实可行、防止泛化、一般化。在这项落实中,我们充分调动了组员的积极性,对实际生产中总结出了先进操作法两个和合理化建议数十条,在操作过程中都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体现了管用性。

4、三是抓好班组管理制度的完善,重点制定和完善好《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班组质量管理制度》、《班组自主创新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把制度管理真正延伸到班组每个人,为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奠定扎实的基础,推进班组管理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具体规定了中控三班操作参数,对工长制定了每班巡查的标准化路线和规定,扫除盲点,为生产,设备正常运作提供了保障,对安全、质量、设备所发生的问题考核做到了有规章制度可依。

5、四是狠抓工长和中控员后备建设的落实,采取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组织考察三结合方式,建立后备人才储备库,促进现任工长与后备工长的互动和共同进步。根据中控队伍的现状及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格结构,统筹规划,分期分批抓好导师带徒,建设一支作风硬、素质高、会管理、能干成事的工长队伍。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动员大家多学技能知识,小组技能鉴定率达100%,并涌现出“青年岗位能手”,技术比武第一名,烧结工技师。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

6、五是狠抓创建学习型班组的落实,积极推行班组文化管理。创建学习型班组应重点抓好理念文化的制定和灌输,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出了班组的理念识别,以此来改善组员的心智模式,增强组员对班组的认同。与此同时,重点推行5S行为管理,改善组员的行为方式,使组员时时处处按标准作业、按规范作业。在这项落实中,我们班组利用每周生产例会的机会,进行班组文化管理的灌输,使组员有危机感,最终实现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

上一篇:给袁老师的一封信下一篇:党群、行政类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