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锡含量测试方案

2024-04-28

焊锡含量测试方案(精选5篇)

篇1:焊锡含量测试方案

铅锡合金锡含量测试方法

一、测量公式

锡密度:7.3g/cm3;铅密度:11.34g/cm3;总重量为G,锡重量为A,铅重量为B,总体积为V,A+B=G○1 B=G-A

A/7.3+B/11.34=V○

2A/7.3+(G-A)/11.34=V○3

A=(82.782V-7.3G)/4.04

A=20.49V-1.807G

锡含量=A/G=(20.49V-1.807G)/G○4

二、测量步骤;

1、天平校正。(可用100克的法码校正)具体方法见电子天平说明书。

2、测量试块重量G。天平直接测量。

3、测量试块体积V。方法:把试块悬浮于水中放到天平上测量,原

理:排开水的体积就是试块的体积,试块受的浮力等于试块排开水的重量。

三、计算锡含量。

把G、V代入上面公式○4,即可计算。

技术部

2011.5.30

篇2:焊锡含量测试方案

摘要:充氮包装是当前休闲食品市场占据最多的包装形式,一方面可以防止小食品被挤碎,另一方面还具有抑制内容物氧化变质、发霉的作用。然而很多食品充氮包装在存储过程中,包装内的氮气、氧气等气体浓度会发生变化,导致内盛食品无法达到所标识的保质期。本文利用HGA-02顶空气体分析仪对充氮包装内的气体含量进行测试,并简要的介绍了设备的测试原理及试验过程,为企业监测包装中的气体含量提供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

关键词:气体含量、氧气含量、氮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气体比例、充氮包装、气调包装、顶空气体分析仪、休闲食品、瘪袋、发霉

1、意义

休闲食品保质期的长短主要与充氮包装内气体的含量有关系,若包装内的氮气含量较低,氧气的含量升高,则休闲食品所处的无氧环境被破坏,在氧气的作用下,休闲食品中的油脂成分易被氧化,易滋生微生物,表现为切片蛋糕出现哈喇味、发霉等问题。因此,加强充氮包装内气体含量的监测对保持休闲食品良好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现状

食品充氮包装一般采用塑料复合膜或镀铝复合膜作为包装材料。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与包装内部气体成分含量有关的检测方法标准,但对内部气体成分的检测需求却日益紧迫。

图1 常见食品充氮包装

3、检测样品

休闲食品成品充氮包装。

4、检测设备

采用HGA-02顶空气体分析仪测试切片蛋糕成品包装中的气体成分含量。

图2 兰光顶空气体分析仪

5、试验过程

(1)将10袋切片蛋糕成品包装样品分成两部分,其中5袋直接进行测试,其余5袋放置半个月后再进行试验。

(2)试验时,首先在设备上设置采样时间、分析时间等试验参数。

(3)样品表面粘贴密封垫,将取样针通过密封垫插入样品内部,注意不要将取样针插入切片蛋糕中,以免堵塞取样针。

图3 样品制备图

(4)点击试验按钮,试验开始,仪器自动显示试验结果,即氧气、二氧化碳含量。

6、试验结果

直接进行试验的5袋样品氧气含量的平均值为3.69%,二氧化碳的含量为0.11%,则氮气的含量为96.20%;放置半个月后5个样品中氧气含量的平均值为9.07%,二氧化碳含量为0.12%,则氮气含量为90.81%。

7、结论

篇3:两种测试上浆剂含量方法的比较

上浆剂是在纤维表面涂覆的一层化学浆料,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具有集束功能,类似粘合剂使纤维聚集在一起,改善工艺性能,便于加工;二是类似偶联剂,改善纤维和树脂之间化学结合,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三是起到润滑剂作用,保护纤维,减少纤维之间的摩擦,使其所受的损伤尽可能小;最后相当于润湿剂,改善纤维的浸润性能,便于树脂浸渍,减少复合材料的制备时间,提高产品质量[1,2]。本文对两种测试上浆剂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测试结果,确定了最佳试验时间,同时给出了两种方法的适用性。

1 试验原理

采用上浆剂可以在某些有机溶剂中溶解的特性,将纤维表面的上浆剂萃取下来,计算上浆剂含量。计算方法为:

Q———表面上浆剂含量,%

W1———试验前纤维重量,g

W2———萃取、烘干后纤维重量,g

2 试验材料及设备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

索氏提取器,250ml圆底烧瓶,天津市天玻玻璃仪器厂;

鼓风干燥箱,天津三水;

机械杂质测定器,大连北方分析仪器厂;

定量滤纸;

200ml烧杯;

丙酮;

3 试验方法的选择

3.1 萃取法

称取约3g-5g纤维,记作W1,用滤纸包好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50ml-200ml丙酮。安装萃取回流装置,设置恒温水浴温度为82℃,回流速度为6分钟/次-7分钟/次,从第一次回流开始计时。分别选择1.5小时、2小时、2.5小时、3小时作为试验周期,之后停止加热。待温度下降后,取出纤维,置于表面皿中,放入烘箱中120℃-15min烘干,降温后放入干燥柜至室温后称重,重量记为W2。

3.2 丙酮浸泡法

称取约3g-5g纤维,记作W1,放入烧杯中,倒入80ml左右丙酮,使纤维完全浸没在丙酮中。浸泡试验时间选择2天、3天、4天,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丙酮。试验结束后,将丙酮倒掉,取出纤维,置于表面皿中,放入烘箱中120℃-15min烘干,降温后放入干燥柜至室温后称重,重量记为W2。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从试验结果看出,萃取时间为2.5小时的上浆剂含量测试结果没有升高,萃取时间为3小时的上浆剂含量测试结果略有升高。从试验结果和效率综合考虑,可以选择2小时作为试验时间。

从试验结果看出,丙酮浸泡不同时间得出的浸润剂含量不同,丙酮浸泡3天后上浆剂含量最高,可以选择3天作为一个试验周期。

从两种试验方法比较看,萃取法2小时和丙酮浸泡3天所得的试验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两种方法均可用于上浆剂含量的测试。两种方法区别见下表。

通过两种试验方法比较看出,萃取法所用时间短,丙酮用量少,但工序稍繁琐;丙酮浸泡法试验周期长,丙酮用量多,工序简单。萃取法虽然工序稍繁琐,但在样品量小的情况下经济性较好,所用时间较短;在样品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丙酮浸泡法进行试验。

5 结论

从两种试验方法比较看,萃取法2小时和丙酮浸泡3天所得的试验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两种方法均可用于上浆剂含量的测试。

样品量小的情况下选择萃取法经济性较好,所用时间较短;样品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丙酮浸泡法进行试验。

参考文献

[1]Industry Overview:“Critical Fiber Sizing”[Z].2005.

篇4:焊锡含量测试方案

不过,根据《消费者报道》2015年5月对8品牌13款车型的测试,除乙醛外,其他非致癌物质含量各车型表现均不错,四种致癌物质各车型表现也未超标,但甲醛检测结果堪忧。

本刊此次测试的车型包括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长安马自达、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长安福特、上海通用别克、北京现代及长安铃木。从结果来看,随着市场的规范与技术的进步,大品牌的主机厂对整车车内空气质量把控的整体还是相对严格的。

这与社会上大量有关车内空气质量的投诉有所不同。

所测车型空气质量总体表现良好

本刊此次测试指标包括苯、甲苯、乙苯、苯乙烯、二甲苯、丙烯醛、甲醛及乙醛等8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对于这八种物质的毒性,广东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会长顾士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将苯和甲醛定为一级致癌物,对人类有确凿肯定的致癌性,苯乙烯是三级致癌物,乙苯则毒性不高。乙苯、二甲苯、丙烯醛及乙醛对人体产生不同伤害,会对人体造成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不过这4种物质不会致癌。

虽然在乙醛一项上各品牌车型表现一般,但其他指标的测试结果均未超标,其中一级致癌物苯、三级致癌物苯乙烯、可疑致癌物甲苯、乙苯、二甲苯及丙烯醛6种物质含量均大幅低于国家标准值。绝大部分车型车内空气质量表现良好,某些指标控制相对《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下称 《指南》)堪称优秀。

在非致癌物方面,在有毒性并易燃的丙烯醛指标上,所检测的各品牌车型均小于报告所检出的限值。乙苯除长安福特蒙迪欧为126μg/m3外,其他车型均未过百,别克昂科拉TII更以3μg/m3的数据名列第一,而《指南》规定值为1500μg/m3,所有车型均大大小于此标准。

各品牌在苯乙烯指标方面表现也堪称优秀,除长安马自达3昂克赛拉为两位数,其他均在个位数;二甲苯指标上,一汽大众高尔夫表现最差为311μg/m3,最好为别克昂科拉TII,仅为1μg/m3。(如图2)

甲醛表现情况堪忧

1A级致癌物苯、1级致癌物甲醛、二级致癌物甲苯与苯乙烯四种指标的此次测试结果显示,各品牌车型车内空气中苯、甲苯、苯乙烯的含量远低于《指南》所规定的值,不过甲醛表现虽未超标,但情况堪忧。

在此次测评当中,甲醛含量表现较好的为长安马自达CX-5、一汽大众高尔夫、上海大众途观与长安福特蒙迪欧。广汽本田歌诗图v6AWD甲醛含量为81.6μg/m3,十分接近标准值,别克两款车型GL82.4和昂科拉TII则以77.9μg/m3和72.1μg/m3同样接近标准值。其他车型的甲醛含量则在30μg/ m3以上。(如图3)

某汽车品牌研究院的材料工程师欧阳先生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甲醛与乙醛来源类似,同样主要是胶黏剂、皮革织物、发泡材料,具体到零件有地毯、座椅(真皮、发泡)等,甲醛具有高致癌性,这些都是厂家重点检测的项目。

材料与工艺是关键

对于苯含量这一项指标各车型与标准值相差如此之大,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吴吉祥表示,苯的毒性最强,现在很多溶剂及稀释剂都以甲苯和二甲苯代替了苯,所以苯的含量在实际应用中不高。

在本次测评中,甲苯表现较好的依次是别克昂科拉TII,长安马自达CX-5,上海大众途观和北京现代ix35;而甲醛控制较好的依次是上海大众途观、长安马自达CX-5及一汽大众高尔夫。

对此,欧阳认为,“厂家对甲苯及甲醛的控制主要是提高零部件的生产或供应要求,例如地毯、座椅,仪表板、内饰板、地毯等,这些零件控制好了,甲苯和甲醛才可以控制好。”

据本刊记者了解,实际上,车内空气质量超标涉及到很多原因,对于厂家来说,整车空气质量控制的难点主要在于前期零件设计、供应链控制、供应商管制及基本材料与工艺限制等几个方面。以供应链控制为例,从原始材料生产厂家到整车厂,其供应链冗长,国内各石化厂提供的原料气味差异明显,有些厂家为节约成本会选择气味较差、VOC较高的助剂或者辅料,导致后期加工时难以对原材料气味进行控制。

篇5:焊锡含量测试方案

1 解吸法

解吸法是用普通岩芯管采取煤芯, 当采取的煤芯到达地面后, 立即将选取煤样放入密封罐中密封, 随后立即将瓦斯解吸速度测定仪与密封罐连接测定瓦斯解吸量, 最后再把煤样送到实验室测定瓦斯残存量。瓦斯含量即为瓦斯解吸量、残存瓦斯量 (粉碎前脱气量, 粉碎后脱气量) 和损失量三部分之和。瓦斯解吸量和瓦斯残存量是由仪器测得的, 数据较为可靠, 因此, 瓦斯损失量的准确性在瓦斯含量准确性测定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瓦斯损失量是根据采样过程中煤样暴露时间和解吸规律计算出的, 而煤样暴露时间是指煤样从开始解吸到装入密封罐开始测定解吸的这段时间。

2 瓦斯损失量的计算方法

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 在煤样暴露的短时间内, 累计瓦斯解吸量与解吸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即:

式 (1) 中:Vz为煤样自暴露时起到解吸测定进行时间为t时的瓦斯总解吸量, m L;k为比例常数;t0为装罐前的解吸时间, min;t为煤样解吸测定时间, min。

累计瓦斯解吸量由解吸测出的瓦斯解吸量和瓦斯损失量组成。解吸测出的瓦斯解吸量是t0到t时间段的解吸量。在解吸测定前, 当煤样暴露时间为t0时, 已损失的瓦斯量Vs为所求的瓦斯损失量, 即:

解吸测出的瓦斯解吸量为:

在实际工作中, 通常用作图法得出瓦斯损失量。该图的纵坐标为实际测得瓦斯解吸量V, 横坐标为.在坐标纸上把全部解吸测定点标出来, 将呈直线关系的测定点用线连起来, 连线延长与纵坐标轴相交截距为瓦斯损失量。

3 解吸法测试瓦斯含量误差分析

瓦斯含量主要是由煤样瓦斯解吸量、瓦斯残存量和瓦斯损失量三部分组成。截至目前, 主要是在实验室测定瓦斯残存量, 只要仪器正常, 操作合理, 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误差。用解吸法测试瓦斯含气量所产生的误差主要是由瓦斯解吸量测试和瓦斯损失量计算造成的。

瓦斯解吸量是将装有煤样的密封罐与瓦斯解吸速度测定仪连接起来测出的。在测定瓦斯含量前, 一定要检查密封罐的气密性, 如果密封罐漏气, 其中的瓦斯就会冒出, 测出的瓦斯含量就会偏低。只要密封罐的气密性好, 瓦斯解吸量就不会产生误差。

在计算瓦斯损失量时, 导致其结果存在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读数的时间间隔。使用瓦斯速度仪测试时, 读数要及时, 而且在开始阶段要加大读数密度。 (2) 瓦斯损失量的计算是通过地面的瓦斯解吸来推算的, 但是, 该方法没有考虑煤样在钻孔和空气中解吸的差别。在提钻过程中, 两者的温度、压力等是不同的, 所以, 测得的结果就会有误差。 (3) 在钻孔过程中, 如果不能准确确定煤样的瓦斯解吸时间t0, 那么, 就会产生误差。 (4) 在煤层中, 瓦斯是以吸附状态和游离状态存在的。在推算瓦斯损失量的过程中, 只考虑到了吸附状态的瓦斯含量, 而忽略了游离态的瓦斯含量, 所以, 瓦斯测定结果必然会有误差。 (5) 煤层埋藏深度决定了提钻时间, 进而决定了煤芯的暴露时间。这是影响瓦斯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埋藏较浅的煤层, 测定的瓦斯含量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随着埋藏深度增加, 推算的瓦斯含量误差也会越来越大。

4 减小瓦斯含量测定误差的方法

减小瓦斯含量测定误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改进取芯方法。利用绳索取芯可以大大缩短煤芯到达地表的时间。采用常规解吸法测定煤样解吸瓦斯量时, 利用解吸规律可以推算出瓦斯损失量。由于绳索取芯大大缩短了取芯时间, 大大减小了瓦斯损失量测定误差, 所以, 也就相应减小了瓦斯含量的测定误差。采用保压取芯的方法可以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真实值, 而且不存在瓦斯损失量问题。但是, 保压取芯所需设备昂贵、成本高, 我国还没有使用这种方法。 (2) 在瓦斯解吸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密封罐的气密性, 及时将煤样装罐, 及时读取解吸数。 (3) 在提钻过程中, 煤芯瓦斯解吸与地表瓦斯解吸的环境完全不同, 利用地面瓦斯解吸规律推算的损失量不符合实际情况。为了减小损失量的误差, 可以充分利用瓦斯解吸规律。在实验室模拟瓦斯解吸的过程中, 可以采取模拟逼近的方法减小误差。 (4) 在煤层中, 瓦斯以吸附状态和游离状态存在。在推算瓦斯损失量的过程中, 仅考虑了吸附状态的瓦斯含量, 忽略了游离态的瓦斯含量。这样, 测定的瓦斯含量相对于实际瓦斯含量必定偏小, 因此, 必须要作出适当的补偿, 减小瓦斯含量测定误差。 (5) 在实际工作中, 要求地质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能够准确判断瓦斯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剔除明显的误差值。

5结束语

解吸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瓦斯含量测定方法之一, 但是, 其测定结果与实际瓦斯含量存在偏差。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要尽可能减小误差, 使测定的瓦斯含量与实际情况相符。

摘要:在煤炭地质勘探过程中, 煤层瓦斯含量测试是很重要的工作之一。瓦斯含量是矿井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而瓦斯含量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对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 解吸法是我国煤田地质勘探时使用频率最高的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简要分析了影响解吸法测试瓦斯含量准确性的因素, 介绍了减小误差的方法, 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上一篇:带弟弟上学的女孩诗歌下一篇:公认的肇事者5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