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2024-04-17

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精选8篇)

篇1: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把学生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通过学习,激发他们多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美化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爱国卫生等实践活动。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浓厚。但仍有个别同学探究能力尚需提高。学生刚步入初中,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课堂学习容量加大,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对学习生物学这科不够重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物学很感兴趣,对老师布置的课外实验能按时完成,积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4)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5)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6)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7)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在期末统考成绩三率达标。

四、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更加注重科学教育方法。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及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1、(9.2-9.6)致同学们

2、(9.7、9.10-9.14)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3、(9.17-9.25)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4、(9.25-9.29)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与第二节 植物细胞

5、(10.1-10.7)国庆放假 做好前九月份的复习工作(复习卷子)

6、(10.8-10.12)第三节 动物细胞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7、(10.15-10.19)第二单元 第二章 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与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8、(10.22-10.26)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与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9、(10.29-11.2)期中复习(前2个单元)

10、(11.5-11.9)期中考试 期中评卷

11、(11.12-11.16)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 第二节 种子植物

12、(11.19-11.23)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与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13、(11.26-11.30)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以及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4、(12.3-12.7)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5、(12.10-12.14)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6、(12.17-12.21)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7、(12.24-12.28)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18、(12.31-1.4)复习期中考试以来的内容

19、(1.7-1.26)总复习期末考试与评卷

六、教学措施(应对策略和教学设想)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认真研究教材和新课程的相关知识,将新课程理念融会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同学们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2、研究每个知识点,根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层次,严格控制深度和广度,掌握每个重点和难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4、加强备课的环节和内容设计,既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知识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新境界。

5、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等活动,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6、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7、通过作业题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

8、积极参加学校和各级组织的学习进修机会,继续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从各个方面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在已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9、加强学科教研,积极向其他优秀教师请教,既包括知识方面也包含教学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经验,并加以优化利用,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从本质上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篇2: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赤水中学

温家庆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上七年级2班和3班的数学,学生总体情况如下:我任教的这两个班共有学生110人,通过调查,学生的成绩很差,小学终端测试成绩全县倒数第一,并且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许多被永华学校招走,从开学这一段时间看来学生不仅成绩差,纪律也差,据小学老师反映在,这届学生纪律是历届最差的一届;另外残疾、弱智、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多,为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造成重重阻碍。然而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差、这让我感到压力重重。

从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

对于我自己,教两个班的数学、还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另外又担任教技中心主任,理化实验员、仪器室管理员、多媒体教室管理员、计算机室管理员、学校网络及广播管理员,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今年对于我想要把各项工作做好,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所能办到的是一天从早忙到晚,吃过晚饭再加班而已,尽力而为,不死就可以。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继而介绍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及其相关概念,以及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并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介绍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法则。采用了与第二部分内容相同的设计思想,即从实际问题着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基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实现学生的思维由数到式的飞跃,并运用类比的思想探索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代数工具并用于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学习有关内容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识别线段、射线、直线、角、平行与垂直等有关概念,从事折纸、模型以及使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几何工具,画角、线段、平行线、垂线,制作七巧板、图案设计等活动。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直线、线段的性质。利用有趣的问题,讨论比较线段的大小的方法,会用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在实际背景中,进一步认识角、周角,用字母表示角,进行简单的度、分、秒的换算,学习角的比较;进一步认识平行线,用字母表示平行线,运用多种方法画平行线,在操作活动中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在探索图案规律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互相垂直的直线,用字母表示互相垂直的直线,运用多种方法画互相垂直的直线,在操作活动中发现垂线的性质。通过制作七巧板,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所学的内容,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丰富的实例,从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天平直观地归纳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立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通过实践活动,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感受和估计。学习表示大数的一个重要方法:科学计数法。通过数据统计过程,从扇形统计图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习制作扇形统计图。通过对报纸中数据的分析,使学生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三、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生活中的数据“。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在合理的推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篇3: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学科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分析(命题)

试题难易分布情况:容易题88分,占73.3%;中档题21分,占17.5%;难题11分,占9.2%。比例约为7∶2∶1。参照哈尔滨市考试试题难易程度比例的要求,本试卷设置非常合理。

二、知识覆盖率及相关知识内容比

由此表可看出此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占80%以上,题型全面,覆盖面较广。其中积累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各部分分值比为25∶8∶37∶50,比例合理。

三、通过率最低的5道题及最高的4道题分析

1. 通过率最低的5道题。

(1)第14小题丢分原因是学生还没学习说明文,对说明文知识不熟悉,平时的训练少。特别是这种说明文语言分析类型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不易答准。

(2)第15题仍然是考核课外的说明文知识,原因大体同14题。

(3)第17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感情色彩的掌握程度,这方面并没有超出范围,可是本题属于贬义词褒用的灵活题型。

(4)第21题是一道课内阅读题,本题答案是文本中表明主旨的句子,学生似乎能理解,可是找出的句子不够精练。

(5)第22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法。但出题者用逆向思维考查学生的答题能力和理解能力。由于平时训练少,学生遇到这种题有些措手不及。

2. 通过率最高的4道题。

(1)第2题考查字形,题比较简单,都是课内的。但本题本来有两个错别字,结果试卷只显示来一个,这就大大降低了试题难度。

(2)第8题考查的是古诗文默写,也是课内的,因为平时训练多,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3) 第12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是此题简单, 二是练过多遍, 所以学生掌握得非常扎实。

(4) 第20题是课内阅读, 比较浅显。这类问题比较贴近生活, 学生感兴趣。

四、各层次成绩统计

分析:本次考试及格率较高,但高分段的学生太少,特别是四班的高分率较低。

五、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型

第6题:听着你的嘱咐,我体会到了温暖;,;想着你的背影,我感受到了坚韧。下辈子希望你还做我的父亲。(要求:仿写句子,要求与前后两句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此题是从歌词中节选出的,既考查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在组织语言时更强调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本题的亮点就是渗透了情感教育。

第22题:(《散步》)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值得我们在写作时学习和借鉴,请对此进行具体说明。

此题颇具创意,如果学生读不懂文本就说不出来,如果学生理解了课文但不具备一定的语言功底也说不出来。所以此题不单单考查一个知识点,还是一个综合型题。此题先说出写作手法再让学生举例子进行分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更提醒教师,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能力的训练这一要求。

六、学年前10名、后10名学生成绩状况分析(略)及提高对策

前10名提高对策:要求他们夯实基本功,提高字词方面答题的准确性,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文素养。同时扩大他们课外阅读量,积累美文。提高答题能力和速度。

后10名提高对策:强化基础训练,把重点放在记忆的扎实性和书写的工整性及准确性上,在教学中体现一定的梯度,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其学习能力。

七、今后的教学措施及对策

1. 注重基础字词的积累。

利用课内外,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加强古诗词背诵训练,使学生克服笔误现象。

2.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通过课内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3. 引导并组织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督促学生多做阅读训练,尽量每天做一个课外阅读,并养成认真阅读、反思错误的好习惯。

4. 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

保证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引导学生赏读佳作, 从中学习写作技巧,并积累好的写作素材。

5. 对学年前50名学生给予关注。

培养他们良好的竞争意识,并使他们稳扎稳打,逐渐缩小与学科最高分的距离。

6.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帮助他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质疑、释疑、倾听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关于试卷的编制与设计

一、试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督促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

2.充分体现高中招生考试的选拔功能。

3.教师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实施“语文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二、编制试题的理念

1.教师要注重学生实际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所编的语文题目情景有实际意义。

2.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让学生在学习中既学会动口又学会动笔,既要分析又要表达,既要重视课内知识,又要注重课外阅读。

三、试题的基本形态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分积累运用、阅读分析、作文三大块共28个小题。统一编号,每一题都有相应的解答说明和分值。下面是编制试卷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表:

难度预测:容易题58℅;中等题26℅;难题16℅。

知识覆盖率:初中语文知识点约40个左右,编题的知识点为30多个,占80℅。重要的知识点基本覆盖,这些重点知识是:字的音、形、义,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理解和应用,名著的基本知识,仿写,语言的综合运用,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思考,文言文字词积累,翻译句子,内容的理解,现代文的阅读,作文。

2.各板块知识所占比例。

四、试卷蓝图

1.突出基本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考查。

中学生学习语文不但要积累词汇,运用词语和句子,更要提高写作等综合能力。不但要会写会说,还要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这就要求中学生兼具课外阅读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试题时充分把握了这一点。

2.注重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考查。

文言文阅读以课内为主,强调理解和词汇积累;选取的文言文材料,难度适当,有积累价值。

现代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内外,要求文质兼美,篇幅在500字左右。选材于课外的,考点在课内。所选材料的难度与教材难度相当。

课内文言文考查如下所示: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亡居。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不筑,必将有盗; (2)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3)文中的父亲每次的想法都与他人不同,这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注:(1)、(2)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积累;(3)、(4)题考查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

现代文阅读考查如下所示: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2)第 (7) 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4分)

注:文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记叙文,不但易于理解,可读性强,又是一篇情感教育的很好材料。(1)、(2)题考查的知识点不但突出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又突出教材的知识点。

3.作文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从1999年开始,各地根据教育部关于中考语文改革指导意见,对中考作文题的命制采取了不设审题障碍、不限制文体的做法。几年来,作文题的命题更为科学,越来越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命题形式更加强调表现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以下作文题目: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注:两个文题任选其一,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两个文体都都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选取材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文题的宽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并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

五、提高编制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1.关于编制探究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来了。作为探究性试题是对原有的考试形式的一种挑战,是对教师的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这对考试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语文的“探究”题如何编制呢?“课程标准”中“探究”一词是这样出现的: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教师要考虑让学生探索什么,怎样探寻,最后可获得什么结果。可见,编制这种试题应遵循三大原则:有问题可发现,有问题可探究,有问题可得结论。

有问题可发现。即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或创设的情景,必须让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应当是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历同步的,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从材料或背景中有所发现。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注: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读表格,根据表格中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把发现的问题作为结论总结出来填在横线上,即是本题的答案。此题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探究的空间。

编制此问题遵循三大原则。首先给学生创设了解题的背景,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

例2:父亲为什么指挥“我”先迈出左脚的一小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注:此题源于课内阅读例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父亲指导主人公爬下悬崖,使主人公脱险的经过。父亲没有直接把孩子抱下来,而是指导孩子怎样往下爬。不但教会孩子的方法,也交给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这里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值得探讨。

探究题不同于以往一般试题,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放飞学生个性,展示学生才华,同时也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馈信息,教师可矫正教学。对于此题的回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和见解,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检测了学生的认知情况;既是对知识的探寻,又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2.关于编制综合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了语文课程目标的五方面内容,目前已纳入语文教材体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例3:下面是一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其中有200名学生参与调查。请根据调查情况,回答问题。(3分)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注:本题设置了一个有趣的情境,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查。第(1)小题考查学生,根据调查统计就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写出结论。即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第(2)小题考查了学生说话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此题难度不大,却使试题考查的指向性更明确。同时,这道题还考查了学生能否运用学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4:你还能举出类似“狼与鹿生死相依”现象的例子吗?请用文字叙述下来。

注:本课选自课外文章《狼与鹿的传奇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世上真有狼与鹿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美国生物学家彼得逊教授经过32年的科学考察,亲眼目睹了这一独特的现象。

苏必利尔湖中的洛耶耳岛以驼鹿众多而闻名,但是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一片绿茵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为驼鹿生长繁殖需要吃掉大量的绿色植物,仅仅10年功夫,驼鹿由1 500只左右猛增到3 000多只,洛耶耳岛灌木稀疏,一片凄凉了。为了拯救洛耶耳岛上的植被,生物学家们决定进行一个大胆的实验———依靠四只幼狼来改变这种状况。起初,这四只幼狼遇到的是一个强壮而庞大的驼鹿“兵团”。面对强大的对手,狼队并不惧怕,而且还想出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攻击弱者。它们先在驼鹿群旁窥视,并不贸然出击,当发现有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变得孱弱的驼鹿出现时,它们便一哄而上。奇怪的是,周围强健的驼鹿并不惊慌,也不援救,而是听任狼群肆意地攻击可怜的驼鹿。孤单受伤的老鹿站在旷野中,望着向远方四散的驼鹿群,面对着饿狼发着绿光的贪婪眼睛,仰天长鸣,猛然朝一只饿狼冲去,最终被扑倒、撕裂、啃啮起来……此时,那些自私、无义的驼鹿群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当洛耶耳岛上的狼群达到65只时,驼鹿数量下降到650只,于是生物界平衡的天平开始向另一端倾斜。这时的洛耶耳岛又被绿色笼罩,草叶肥荚,得到充足食源的鹿群又开始强大。虽然狼的数量增加了16倍,驼鹿数量只有从前的两倍,但狼群的攻击力却大打折扣,它们贪婪地望鹿兴叹,几乎无从下口。

注:本题是在阅读中设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语文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能积极地为解决问题搜集和处理信息,能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假设。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题目的设计有新意,对于教学也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3.开放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所谓开放性试题就是指没有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的试题。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角度、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例5: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前后语意连贯。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夏日炎炎,昼短夜长;,;冬飘瑞雪,新年在望。

注: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在结构上进行限制,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多角度进行思考,不但考查其积累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的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彰显个性。

例6:第 (3) 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象,具体描写出男孩的“一番思考”的内容来。不超过100字。(3分)

注:此题为课外阅读,内容是写一个小男孩为妹妹勇敢献血的故事,表现男孩的无私无畏。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这类试题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十分适合展现学生的个性。

总之,这种开放性题目不仅能考查学生概括语言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多向思维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4.实践应用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在试题中,要突出语文的人文性,注重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以写作为例。写作题将会更贴近当代生活和初中学生的实际,写作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在写作题的设计中不主张设置审题障碍,不会限制体裁(诗歌、戏剧除外,体裁不限),在写作内容上和写作体裁上给考生以更大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加以选择。考查的重点是,根据写作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立意新颖,感情真挚,构思巧妙,语言要富有个性,鼓励有创意的表达,鼓励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选题写作的可能性较大,题型上命题、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皆有可能,后三种的可能性较大。

例7: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本次作文不但注重考查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且关注学生平时对语文的积累和运用,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开拓创新的空间。

注:两个题目,任选其一的出题方式,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之,此命题将进一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继续增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创新性,遵循“课程标准”精神,体现新课程理念,加大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体现基础性、应用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总之,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学科的命题思路应顺应时代,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时俱进,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真正使考试成为评价语言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言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

篇4: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4.找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

扬长避短()——()

自始至终()——()

转危为安()——()

阴差阳错()——()

5.选字、词填空。

着了过

中国人民志愿军罗盛教正好走()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事,就急忙向河边跑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给飞机装上雷达,()飞机在夜里飞行十分安全。

()爸爸的回头只发生在一瞬间,()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日积月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2.用动物的名填空,补充成语。( )视眈眈 画( )点睛 老( )识途

3.名人名言填空。

______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梁实秋多责备_______,多原谅_______。——谢觉哉

快乐读书屋

1.选择人物填空:

本册书第一篇课文就讲述了爱国将领邓世昌的故事,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些人物,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吉鸿昌宋庆龄华罗庚贝多芬

选择人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从小就深知对人要讲信用的_____________

死也不倒下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

才华出众不畏权势的音乐家_____________

冲破阻力回国工作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

2.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溪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季的美丽景色。分别描写了树木、融化的积雪、_______、溪水、_______五种景物。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像______。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_______顺序具体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

3.读短文,回答问题。

爸爸告诉小华

(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匪(f5i)警(jing)电话,119是火警电话。 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______”

()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b6)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按顺序重新排列上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 )里。

在_______上中填标点。

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你知道吗?

(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在哪,可以拨打______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________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_______报警。

以《我喜爱的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习作。

篇5: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教材总体分析:

学习内容牵涉到4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基本内容是突出发展的阶段性:所有的知识只是一个起步,不要求学生在刚刚学完相应的知识后就达到«标准»所提出的目标。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编写意图——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主要特点:提倡从操作到思考、想象的学习方式,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编写意图——帮助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和特殊性,让学生能够从事有理数运算。

主要特点:突出有理数及其运算产生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编写意图——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感,认识代数。主要特点:代数式及其运算意义的建立,渗透函数思想,(通过数据转换器让学生领会和把握函数思想)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编写意图——了解基本几何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特点:关注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过程。(比如:关注度量线段和角的大小的方法)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编写意图——帮助学生认识方程的含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了解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

主要特点:更注重突出建立方程模型的想法,体现“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的意义。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编写意图——帮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发展统计意识。

主要特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有关概念,统计过程。

四、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生活中的数据” “可能性”。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在合理的推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习。

六、教学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对待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5、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6、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7、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8、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9、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知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会不会提问题,会不会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中获得情感体验。

10、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对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做太多的限制。

11、转变过去只看学生测试成绩的评价制度,建立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12、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13、注重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极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

14、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15、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合作学习,根据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1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17、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八、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十三周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十四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十七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第十八—二十周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2015.9.1~9.3)组织入学 第二周(2015.9.6~9.11)军训

第三周(2015.9.14~9.18)有理数,数轴,绝对值,测试 第四周(2015.9.221~9.25)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第五周(2015.9.28~9.30)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测试 第六周(2015.10.8~10.10)有理数的乘法,除法,第七周(2015.10.12~10.16)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记书法 第八周(2015.10.19~10.2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 第九周(2015.10.26~10.30)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整式 第十周(2015.11.2~11.6)整式的加减测试 第十一周(2015.11.9~11.13)测试期中复习

第十二周(2015.11.16~11.20)期中考试评讲试卷错题再练

第十三周(2015.11.23~2015.11.27)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第十四周(2015.11.30~12.4)线段,射线,直线,比较线段的长短,角。第十五周(2015.12.7~12.11)角的比较,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测试 第十六周(2015.12.14~12.18)认识,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七周(2015.12.21~12.2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测试 第十八周(2015.12.28~2016.1.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测试 第十九周(2016.1.4~1.8)总复习第二十周(2016.1.11~1.15)总复习

篇6: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四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现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工作中心,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多方面学习,树立新理念

认真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反复揣摩。以《数学课程标准》去指导教学实践,以便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初一学生普遍保留小学阶段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面对孩子们这种学习热情,教师应该表示赞赏,给予肯定,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轮流发言的机会。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驭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 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在学生方面,把学生按座次和成绩分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这样用辅优,帮差,带中间的方法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己总结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帮助下能学会的不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向学生介绍的方法是:“两先,两后,”既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也就是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效果会更好。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如果学生能真正按照此方法,再加之自己特有的经验,一定是学起来轻松愉悦,成绩优异的。

三、工作重点

让学生热爱数学,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平均分和优秀率上涨的幅度,减少学困生。

篇7: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班务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2 名学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20人。这些学生来自安阳镇的四片区域,这就味着班级管理的难度在加大,虽说与这些学生的小学班主任有过一次的沟通,但是对这些学生各方面还是很不了解,所以我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去细细的了解这些学生。但基本上感觉到这些学生很上进,在小学就要一大批优生领头。

二、教学资源现状与利用

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跟生活接触的机会多,体会多,所以教学中可用的素材很多。但是由于地处偏远,我们学生的眼界还很狭窄,视野有限。好在现在的远程教育比较发达,学生可以在教室里,在网络上了解外面的世界,老师不必要求他们亲力亲为。学校的网络资源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还有就是学生离城里远,不能很好的读书,这需要老师的努力。还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这个大环境的优势。

三、班级任务与目标

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培养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班集体;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使学生争做品学兼优好少年,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和学生的思想素质。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1、常规管理上还是沿用上学期的值日班长、值日组长负责制,每天一个希望。每个岗位都落实责任人,值日组长对本周的卫生保洁起双重监督。班级纪律包括两操由值日班长做好记录,对于违纪的同学值日班长有提醒的义务,甚至有教育的权利。而一些屡教不改的就交由班主任管理。每天放学前全班做当日总结,并请一位同学提出明天对同学们的希望,可以是自习课安静或没有人迟到、打闹。

2、在学习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区分对待。每天早晨学习委员会统计作业缺交或少做的同学名字,由班主任打电话给家长。课代表在当日内督促缺交同学补齐作业。数学组长和英语组长完成数学改正和英语重默检查,当日没有完成的请他到老师办公室处理完成,力争做到天天清。

3、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让学生自己做主。这学期我打算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来开展他们想参与的活动,同时扩大参与面,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班级活动设计中来,可以以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承包,但还需要老师把关,毕竟他们经验还不足。

4、加强班干部培训,通过班干部、组长管理班级,继续帮扶结对,缩小差生面,扩大优等生面积提高成绩,加强同学生面对面交流。

5、加强住宿生管理与疏导,对排名落后的宿舍和学生进行处理。

6、加强作业检查力度,尤其是周末作业,对完不成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7、加大对个别问题同学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对一些心理不健全的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8、施行小组竞争的管理方式。

9、班干部优胜劣汰,学生分片包干卫生区。

附:班务活动计划表

第一大周:

1.总结暑假工作,提出新学期要求,做好新学期打算。找本班5名学生各谈一次话。

2.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条例》。

3.抓好学生常规,早日进入正常秩序。

4.开主题班会(我的梦想)活动。

5.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第二大周1.继续巩固上周的活动内容。

2.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搞好个人和集体卫生。

3.开主题班会(我要超越)活动

4.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6.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第三大周1.继续抓好纪律和学习目的教育。

2.进行班级朗读比赛。

3.继续抓好课堂常规教育。

4开主题班会(我的好习惯)活动

5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

第四至五大周1.准备期中考试。

2.继续抓好法制和安全教育。

3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抓好复习教育。

4.继续抓好常规教育。

5.期中考试。

6.总结期中考试,吸取经验教训。开主题班会(期中总结)活动 第六大周1.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3.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4.开主题班会(感恩社会)活动

第七大周1.培养学生的效率观念。

2.教育学生早睡早起,不能因天冷而违反作息时间。

3.再次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4一帮一活动,开主题班会(我为集体争荣誉)活动

5班级庆祝元旦文艺会演

第八至九周1.制定复习计划,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迎接期末考试。

2.学习三好学生评选条件,准备评比

3.搞好各类评比,树立榜样。

篇8:2007—200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授课时间:2016年10月19日;45分钟

指导专家:丁薇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研训部英语教研员

吴晓威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研训部英语教研员

一、教学分析与整体设计思路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 (上)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中的Sports Star Eats Well, 课型为阅读课。文章以采访、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排球运动明星Cindy Smith的健康饮食习惯。文章中的采访者主要围绕运动明星Cindy Smith的早餐、午餐、晚餐以及晚餐后的饮食情况进行提问, 并在运动明星回答后进行追问。文章中的词汇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学生只需借助简单的日常生活经验, 就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学生通过文章内容能够感知什么样的食物以及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的。文章对话部分表述顺畅, 用词准确, 句式变化灵活, 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良好范本。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进入初中, 对初中的英语教学仍处于接触与适应的阶段。虽然文章的部分知识点在以往有所涉及和呈现, 但仅借助文章的理解就让学生达到畅所欲言的语言输出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考虑到公开课中学生会略显拘谨, 所以如何设计才能更巧妙, 更贴近学生, 如何让学生尽快从拘谨状态过渡至放松状态, 从而真正走进课堂, 享受课堂, 成为教学设计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三) 设计思路

本堂课的教学旨在对学生进行采访技巧的渗透,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情感;利用发问式提问、追问式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与文章外延的知识。

1. 发问、追问式理解文章与文章外延的知识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篇采访、对话类的文章, 文中包含了很多问题, 问题的答复既是上一个问题的答案, 又是下一个问题的缘由。问题、回复、评价中又都蕴藏着可以外延的知识点。对于课本知识, 15~20分钟便足以让有英语学习经验的学生弄懂甚至吃透, 但如何让优秀学生“吃饱”, 真正达到45分钟的高效课堂, 外延知识点的教学便显得尤为关键。发问与不断的追问是较好的依托形式, 既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可以通过层次较高的问题, 激发起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度与新鲜感。

2. 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语言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还未形成较为全面的思维体系, 笔者希望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前期积累。在本堂课中, 笔者重视培养学生的联想式思维, 引导学生主动从单词联想到相关知识, 另外, 笔者进行外延式知识的讲授, 帮助学生建立角度多元、丰富立体的思维模式。

3. 情感升温, 注重感性与理性的双重指导

“吃”这个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热议话题的背后, 有着很多更加值得挖掘的内容;“健康”这一话题更是国人关注的重点。然而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仍然比较片面。如何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水平决不是一句“吃得好”就能概括的。笔者希望借助本堂课帮助学生拓宽对吃的理解、对健康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

目标一:to know the basic usage of the new words and the phrases in this unit

目标二:to grasp the method of interviewing

目标三:to master the culture or related things about eating and healthy habits

三、教学过程

Step 1:Lead-in

Activities:Start the class with a rap written by myself&using the melody of Gangnam Style.Sing it for the class.Teach students to sing it with me.

Lyrics:

Pear, peach, milk, apple, and I’m the eating star.

Orange, salad, banana, egg, and I’m the eating star.

Noodle, fish, pie, chicken, and I’m the eating star.

That’s what I like_what I like.

Not easy__to?be the_healthy star.

Not easy__to?be the_sports star

Not easy__to?be the_eating star.

Not easy_it’s a special way

Do you like eating?

Do you like food?

Do you like vegetables?

Do you like fruits?

Do you like sports?

Do you like drinks?

Come on!Go!

My healthy eating style!

【设计说明】为缓解学生在公开课上的紧张感, 课堂一开始笔者便以唱歌的方式将气氛带入一个小高潮, 调动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取学生耳熟能详的曲调旨在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学习状态, 歌词中的词语均为本单元Section A的单词。此环节既是对知识的回顾, 又是通过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的过程, 形式新颖, 学生在玩中完成复习和预习。师生合唱后, 笔者借歌词中有关健康食物与健康饮食习惯的词汇、句子引出文章中的运动明星Cindy Smith。

Step 2:Focus on the interviewing

1.Listen and circle the food word.

2.Learn the new words.

Activities:

1.Make sentences by using one/two/three/four of the new words.

【设计说明】文章中的词汇比较简单, 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完成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用不同个数的单词造句旨在激发各个学习水平段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造句的过程中笔者适时融入讲解, 自然且生动。“选用1~2个单词造句”能够给“后进生”创造锻炼并展示自己的机会;选用3~4个单词造句的难度较高, 可以让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去完成, 这样可以使他们通过展示自己提升自信。

2.Read it loudly.

3.Read it together.

【设计说明】本环节的设计旨在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掌控的时间。学生或理解文章大意, 或研究某个单词, 都可以缓解学习中的畏难情绪与紧张感。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能够完成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4.Study the interviewing by asking questions&fill in the blanks with pictures.

Q1:What’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

Q2:What do you know about Cindy?

Q3:Anything about her eating habits?

【设计说明】渐进式的提问能够引领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逐渐深入理解文章。选取与文章内容相匹配的图片, 在激发初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 更是对学生看图说词的反应能力与熟练度的考查。直观、清晰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示出文章内容, 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

5.Using the blanks (见图1) to retell the whole conversations.Set aside enough time to prepare for it.

【设计说明】看图说话对于英语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仍是一次考验。在给足学生准备时间后, 先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开始点名。让优秀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学生间互相影响, 相互学习, 最后让“后进生”进行表达,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语言输出的机会。

Step 3:Enrich with the culture and related things

1.Now I’m Cindy, and I want to tell you more about eating and healthy eating habits.

【设计说明】从文中Cindy的饮食生活入手, 引出一日之中不只有三餐, 在西方国家, 更有早午餐,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有下午茶、夜宵等。介绍早午餐、下午茶、夜宵的相关文化, 并指导学生Eat breakfast like a king, lunch like a prince, and dinner like a beggar (见图2) 。

2.Now 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m.After students ask one question, try to encourage them to ask more about the same topic.

Questions:

What do you lik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Why?

Do you like...?Why?

What fruit/...do you like?

Who do you eat with?

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drink milk...?

How do you cook...?

3.Answer those questions with the common things or the related ones to give students more, especially with the culture, and some proverbs.

(1) Q:What do you lik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T:I like fruits.

Q:Why?

T: (Shown with the Power Point)

Different kinds of fruits are rich in Vitamin.

Vitamin A:mango (fish, carrot, egg)

Vitamin B:cherry, peach, pear (nut, bean, milk)

Vitamin C:lemon, orange, strawberry.

Vitamin E:apple, pear

(2) Related food

Candies:Sweet food makes us happy.But it’s bad for our teeth.It’s a piece of cake.

Apples:All of the students are the apple of teachers’eyes.

Milk:The best time of drinking milk—during the breakfast (make us active) —before going to bed (make us sleep better) .

Eggs:Eggs help us to be strong, 1 egg per day;Don’t eat them with sugar/soybean milk.

Potatoes:4th Staple Food—Rice, Wheat, Corn, Potatoes;

1 potato’s Vitamin C=10 apples’Vitamin C;

world famous (different cooking way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设计说明】本环节旨在创设语境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让学生将教师当作Cindy, 并对其进行采访。学生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也可针对其他外延知识进行提问,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回顾, 又能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与常识。在讲授中, 笔者适当引出简单的句型或地道的语言点, 丰富学生的口语及写作表达。

4.Imagine students are people like Cindy, ask them some questions about eating or eating habits.

【设计说明】此环节主要为上一环节做补充, 可根据课堂效果进行适时的调整。学生没有提及的问题, 可以由教师进行补充提问, 发问后, 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示范回答, 以激发更多学生思考。

Step 4:Interview

Introduction.

Good afternoon, ladies and gentlemen.You are listening to School Talk Show/CCTV.My name is Tina.I am speaking to you from Grade 7 Class 15.I am standing with a good volleyball star.This is Cindy Smith.Let’s welcome Cindy!Good to have you with us.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May I talk with you?It’s my great honor talking to you.I am happy to...

Summary.

Thank you.Hope you can...

【设计说明】在学习书本内容、拓展知识的同时, 引入更为生动的和较为完整的采访模式。正式的采访语言及语音面貌给学生带来采访的仪式感。让学生加入“开口说”的活动中, 以此检验教学成果。

Step 5:Summary

We call the person who knows much about eating foodie.But is foodie the person who only knows about eating?

Only eating healthy can make us keep in good health?

【设计说明】开拓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对“吃”与“健康饮食”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吃”不仅能让我们饱口福, 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吃”是生活快乐的源泉, 更是文化的传承, 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种类繁多的食物中, 却仍有很多是我们不能去触碰的, 比如鲨鱼鳍汤等。思维的发散与开拓,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好感度, 有助于促进学生课下的学习生活。

Step 6:Homework

Write down your interview.

【设计说明】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落实到书面表达上, 对书本知识、延展知识进行回顾与检验, 并做到二次沉淀与积累。从动态回归静态, 从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文化习得与语言表达, 到课堂下关注学生的知识反馈, 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理解。

四、教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更是课堂的主人。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 却又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这一直是笔者探索的一个问题。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有过硬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充分了解并把握学情的基础上, 进行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

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在追问中进行的, 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思路, 形成更完整的思维体系, 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文章理解与写作有深远的影响。但如何追问、问题如何设置才能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问题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师生都是课堂中的一环, 彼此助力。课堂上对学生的追问, 以及学生抛出问题希望老师回答时, 笔者的处理不够到位, 因此,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有待加强。

上一篇:家长会主持开场词下一篇:地貌研究的相关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