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2024-05-12

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市2013年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为全面了解我市儿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及时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影响接种率及接种管理质量提高的有关因素,按照市卫生局统一安排,我中心组织免疫规划专业人员于2013年10月15日-11月20对19个基础免疫抽样点193名满周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完成情况和16个乡镇办事处及三个厂矿574名满2周岁、5周岁、7周岁儿童加强免疫接种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调查对象及内容

(一)基础免疫:满周岁儿童(含在该地永久居住和连续居住满3个月以上,包括3个月的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四苗”单苗及全程接种率、卡痕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流脑、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及漏种或不合格接种原因。

(二)加强免疫:满2周岁儿童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脑;满4岁儿童脊灰疫苗;满7岁儿童麻疹、白破二联、风疹、流脑、乙脑疫苗加强免疫完成情况及漏种或不合格接种原因。

二、调查方法

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均以现场均询问家长与查阅接种卡、证相结合进行。

三、判断标准

凡经核实符合免疫程序,全程全量接种为合格接种,凡未建卡、证者,未接种者,接种起始月龄、间隔时间不足者,未全程全量或超龄接种以及未建卡者和卡、证记录不清,卡、证不符者,家长不承认者均视为不合格接种或未接种。

四、调查结果

(一)基础免疫:

共调查满周岁儿童211名,建卡208人,建卡率98.6%,建证210人,建证率99.5%,卡证符合率96.7%;其中卡介苗接种率为99.5%,合格接种率。

不合格接种共计20针次,其中:未接种9针次、超期接种4针次,间隔时间不够2针次、卡证不符5针次;流动儿童基础免疫不合格接种共计19人次,其中:未接种1针次、超期接种16人次、卡证不符2人次;腮腺炎疫苗未种38人次,流脑疫苗未种17人次。

2、加强免疫:2岁组百白破不合格接种12针次(未接种6针次、超期接种2针次、卡证不符4针次)、麻疹疫苗不合格接种13针次(未接种6针次、超期接种2针次、卡证不符5人次),风疹、乙脑、流脑疫苗分别漏种35、24、38人次;5岁组糖丸不合格接种28人次(未建卡建证4人次、超期接种40人次、提前接种5人次、卡证不符11人次),7岁组百破二联不合格接种64人次(未建卡建证2人次、超期接种21人次、提前接种8人次、卡证不符33人次)、麻疹疫苗不合格接种59人次(未建卡建证2人次、超期接种19人次、提前接种5人次、卡证不符33人次),流脑、乙脑疫苗分别漏种58、36人次。

五、不合格接种原因分析

(一)未建卡建证:

1、部分对象为超生儿童,家长怕别人知道和计划生育检查村医时发现,不愿意建或长期外出躲计划生育,而没有建;

2、个别对象在家出生,认为没有人通知,不知道要建卡证。

3、城区儿童特别是流动存在跨区接种,而未本辖区建卡。

(二)超期接种:

1、因儿童患病推迟接种;

2、家长忘记预约时间,而通知又不及时;

3、部分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接种日无人按时带孩子去接种;

4、家长对加强免疫重视程度降低;

5、大年龄组儿童因上学无法按时到接种门诊进行加强免疫。

(三)间隔时间不够:主要发生在周门诊接种乡镇,原因是部分接种人员对间隔28天理解错误所至。

(四)提前接种:主要发生在加强免疫接种,部分单位没有将加强免疫列入月门诊接种,而是借助接种接种证查验或安排专门时间集中接种,导致部分对象加强免疫时间提前或推后。

(五)卡证不符:

1、家长有时忘记带接种证,接种情况也未及时补填;

2、部分接种单位不重视加强免疫接种上卡登记,接种情况未上卡;

3、个别单位存在虚假接种现象。

(六)漏种:

1、无人通知接种;

2、超生长期在外躲避;

3、家长没时间带孩子接种;

4、村级接种的流脑、乙脑疫苗存在漏登记现象;

5、流动儿童发现不及时;

6、个别流动儿童不配合接种。

六、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计划免疫是我们卫生部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动态性强、稍松即退、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由于计划免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健康儿童),更容易出现医患纠纷;计划免疫工作落实在基层,此项工作落实好坏,关键在于基层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投入程度,各单位要提高对计划免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辖区和单位实际,不断增加人、财、物投入力度,稳定队伍,健全制度,合理分工,加强管理,奖勤罚懒,充分调动乡村两级计免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明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要将群众利益和接种安全放在首位,切实改进服务质量,保障预防接种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保持高水平常规疫苗接种率。一要继续加强对预防接种人员特别是村级接种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切实提高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责任意识;二要更加合理设置常规接种点,既保证接种场所符合有关要求,保障接种安全,又要方便群众接种,降低群众接种成本,防止人为造成免疫空白;三要认真落实每次接种前对象筛查,并根据对象数量和分布,适当增加服务频次,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合理分流接种对象,确保接种现场秩序;四要严格按照免疫规程、疫苗使用指导原则以及卫生局有关要求,科学、规范地实施二类疫苗接种,杜绝随意扩大接种范围现象发生;五要加强现场接种管理,要全面落实预防接种前告知和禁忌症筛查制度,尽量减少接种副反应和偶合病例发生,要认真落实接种对象和疫苗现场查对,落实凭证接种及分台接种和1人负责1-2种疫苗接种措施,规范接种登记管理,降低出现接种差错风险;要落实接种后现场观察制度,防止因急性过敏反应引发医疗事故;六要加强接种副反应监测和处理,做到对接种副反应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将接种副反应危害降到最低;要加强对接种不良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妥善处理医患关系,防止医患矛盾激化;要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同家长的理解和互信,减少误解和纠纷;由村医负责接种的村卫生所,乡级计免人员必须抽时间开展接种现场督导,确保接种质量和接种安全。七要加强村医管理,充分发挥村医在上报新生儿、流动儿童及通知接种等方面的作用,确保应种对象及时发现及常规疫苗的及时接种,防止出现只接种不管现象;八要进一步加强同教育部门结合,促进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接种证查验制度落实和规范开展,促进在校学生预防接种及凭证接种措施的落实;九是各单位要按预算计划使用好、管理好一类疫苗接种经费,杜绝挪作他用,切实保障一类疫苗接种措施落实。

(三)切实加强基层接种网络、队伍建设和管理,保证工作质量和连续性

随着二类疫苗使用量和接种收入的增加,乡级接种人员的工作量在成倍增大,但大部分单位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人员,目前计免人员数量已成为制约我市免疫规划工作深入发展重要因素。加强基层接种网络、队伍建设和管理,一要保证乡级接种人员数量和素质,实行集中接种后,辖区儿童全部集中到接种门诊,承担门诊接种任务的人员素质也就决定着辖区整体接种质量;加上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应用,疫苗接种范围的扩大,适应新形势要求,根据目前工作量,各接种单位要按照每1.5-2万人配备一名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的专职计免人员的要求,在人员方面给予保证,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及各项工作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篇2: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县级自查、省级抽查和国家级抽查复核使用)

调查员在横线上填写或对选项打勾。右边的方格由审核者填写, 供计算机录入时用。省(区、市)县(区)乡(镇、街道)编码□□□□□□□□ □□村(居)村(居)编码(1-5)儿童编码(1-10)编码□□□

一、基本情况 1.调查地类型 2.地貌类型3.被调查户住址 4.儿童接种信息提供人与儿童关系:5.儿童母亲文化程度 6.儿童父亲文化程度

二、儿童情况 7.儿童姓名 8.儿童性别 9.出生日期(公历)10.儿童民族 11.儿童出生地 12.儿童户籍类型

若非本县户籍,在当地居住时间

13.儿童平常去哪儿接种疫苗?

14.从家到接种单位交通距离

15.前往接种单位交通方式

(主要交通方式,单选)单程所需时间 16.获得接种信息主要途径(单选)城镇2 城乡结合部 3 农村1 山区2 丘陵3平原

队/社/小区/楼号1 母亲2 父亲3 外/祖父母4家庭其他成员5 其他人(提供人联系方式)1 初中及以下2 高中和中专3 大专及以上初中及以下2 高中和中专3 大专及以上男2 女

年月日汉族2 藏族3 回族4 蒙族5 壮族6 其他1 县级及以上医院2乡(镇、街道)卫生院3 家中本县户籍2 本省外县3 外省户籍 4 无户口 1 3-5个月 2 6-12个月 3 1年4 ≥2年

1乡镇卫生院2 村卫生室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 社区卫生服务站5 入户接种 6其他.公里(入户接种填99.9)公交2 出租车3 步行4 自

行车5 自驾车 6 其他分钟乡村医通知(电话、上门等)2 前次接种预约主动自行前往 4 村医入户接种其它□ □

□ □ □□

/□□/□□

□ □

□□ □□.□公里

□□□ 分钟

□□□□

三、接种情况

1.是否有儿童预防接种证?1有2有,但不在现场3有,已丢失4 无2.是否有儿童预防接种卡?1有2 无 3.卡证是否符合?1符合2不符合疫苗类型。填写的疫苗代码为:⑴麻疹疫苗;⑵麻风疫苗;⑶麻腮疫苗;⑷麻腮风疫苗;⑸ACWY135流脑疫苗;⑹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⑺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五联苗);⑻IPV疫苗;⑼甲肝灭活疫苗;⑽甲乙肝联合疫苗;⑾乙脑灭活疫苗;⑿A、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⒀其它(在相应剂次处注明)。

2、未接种时,需填写“未接种原因”代码。⑴不知道需要接种(或监护人忘记接种疫苗);⑵不知道需要接种第2/3剂次;⑶不知道接种地点和时间;⑷监护人不信任预防接种或担心异常反应;⑸因接种禁忌,接种单位不予接种;⑹接种单位太远;⑺接种时间不合适(上班,无法带孩子去接种等);⑻接种单位无疫苗;⑼接种单位未预约或通知;⑽没有接种医生;⑾父母太忙,家中无人带孩子去接种;⑿孩子生病;⒀接种等待时间过长;⒁孩子外出;⒂孩子无户口或户口在外地,不给接种;⒃接种时,与上剂次间隔<28天而未种,后续未补种;⒄接种单位搭配接种二类收费疫苗,家长拒绝接种;⒅其它

调查员调查日期年月日审核员审核日期年月日

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入户调查表填表说明

《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入户调查表》左侧为问卷问题,调查时部分项目可在选择项上打“√”。右侧方格为计算机录入时使用,调查现场请不要填写,调查后由审核人填写。

1.省、县编码填写最新国标码,要求与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2013年编码一致。

2.乡(镇、街道)编码使用最新的统一的国标码;村编码1-5,乡(镇、街道)政府所在村编码为1,其他顺序编码;儿童编码1-10,顺序编码。

3.地貌类型:“山区”含牧区、海岛等“复杂”地形。城区填“平原”类型。

4.儿童接种情况提供人:“家庭其他成员”系指该儿童父母、外/祖父母外的其他亲戚,如舅舅等。“其他人”指邻居或无亲属性质的儿童监护人等。在调查时如果遇到适龄儿童的父母虽在家,但是有特殊情况不能回答调查问题(如该儿童的父母均为聋、哑人,或是精神异常、有病或监护人为无法回答问题的老人等)可由知情的家里其他人或邻居提供儿童接种情况和其他有关情况,同时结合户口册和接种证,登记卡的情况填写调查表。并在调查表中注明情况提供人。

5.儿童姓名:应按照接种证或户口册填写儿童的姓名。本项目主要用于调查的复核。

6.出生日期:以母亲提供为主,出生日期均以公(阳)历时间为准,若提供者说的是农 历,请转换为公(阳)历再填写。在实际调查中,遇到父母之外的其他监护人所提供的适龄儿童出生年月日,可能略有偏差或不符合时,均以户口册登记为准。

7.儿童平常去哪儿接种疫苗:单选,在选项中选取最主要接种单位。8.交通方式:指儿童前往接种门诊接种时,最常采用的交通方式,单选。

9.儿童是否有免疫卡片应从乡(镇、街道)(村)医生提供的接种登记册或信息系统中查找。

10.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应以接种证记录为准,无接种证时,可记录接种卡记录时间,将证、卡填写的具体接种时间分别按项目要求填写。二者均无者,视为未接种。

11.未接种儿童,需填写未接种原因编码,未接种原因编码参见调查表下说明文字。若情况提供人同时说了几种原因,由调查者判定哪种是最主要的原因,填入格内。

篇3: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居住乐清市满3个月及以上的1~6周岁的新居民儿童。

1.2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城区街道、柳市镇、北白象镇和虹桥镇中,根据新居民人口多、中、少三个层次,每个镇(街道)分别随机抽取3个村,每个村各调查≥20名新居民儿童,以单纯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第1户,后挨家挨户对1~6周岁儿童进行入户调查登记。若本村调查人数不足,就在最临近村补足。

1.3内容和判定标准

调查儿童的年龄、性别、户籍、建证和五苗接种等情况,对新居民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预防接种的认知情况进行询问调查。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按照原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进行判断。

1.4统计分析

利用Epi Date3.1和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新居民儿童的调查情况

共调查336名新居民儿童,其中城区街道84人,柳市镇93人,北白象镇77人,虹桥镇82人,不同镇(街道)新居民儿童间的Hep B、Hep B-OT、DPT、MV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2~71.85,P<0.01),城区街道的接种率高于其他三个镇,见表1。

2.2新居民儿童不同年龄组的接种率

新居民儿童各年龄组间的Hep B、Hep B-OT、OPV、DPT和MV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1~74.08,P<0.01),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各年龄组间的BCG和五苗全程接种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见表2。

2.3新居民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对预防接种的影响

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对新居民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文化程度间的Hep B、Hep B-OT、OPV、DPT、MV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43.26,P<0.01),接种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呈上升的趋势,见表3。

2.4新居民儿童家庭人均月收入对预防接种的影响

不同人均月收入家庭间的Hep B、Hep B-OT、OPV、DPT和MV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8~48.73,P<0.01),随着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见表4。

2.5新居民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的认识

对于“不预防接种疫苗的后果”询问,回答“可能会得病”有266人,“不知道”有70人,监护人不同预防接种认知的Hep B、Hep B-OT、OPV、DPT、MV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33.59,P<0.01),“可能会得病”的接种率高于“不知道”。

2.6接种门诊的服务对预防接种的影响

调查发现,接种门诊医生通知接种的有106人,朋友/亲戚/邻居通知接种的有122人,短信通知接种的有30人,未通知接种的有78人,不同接种通知方式的Hep B、Hep B-OT、OPV、DPT、MV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9~21.71,P<0.01),接种门诊医生通知的接种率最高,短信通知和无人通知的接种率偏低。对接种门诊的满意度调查显示,“很满意”109 人,“基本满意及以下”227 人,不同满意程度的Hep B、Hep B-OT、DPT、MV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1~18.40,P<0.01),“很满意”的接种率高于“基本满意及以下”。

3 讨论

此次调查336 名新居民儿童及其监护人,除卡介苗接种率为96.43%外,其余疫苗和五苗全程接种率均未达到标准要求,提示存在较多的免疫空白人群。

调查显示乐清市的新居民儿童的接种率低下,分析原因有:(1)新居民流动性强,单靠卫生部门是很难掌握的,且基本是体力劳动者,工作时间长,没时间带孩子去接种疫苗。(2)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对预防接种认知不足,意识淡薄。尤其是大年龄儿童因接种频率、服务频率下降,成为预防接种的一个盲点[1]。(3)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再加上二类疫苗(包括替代疫苗)种类较多,监护人误以为接种一类疫苗要收费,因“贵”而拒绝接种。(4)监护人的联系方式经常变动,电话和短信通知的作用不大。(5)除了这类人群本身的一些特性影响了接种率外,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质量是影响接种率的一个重要因素[2],近几年基层防疫人员配备和待遇问题,影响了预防接种服务质量。(6)地方政府部门不够重视,宣传力度不足,除了接种门诊的宣传画报及“4.25”宣传日发放资料外,宣传形式不多[3]。

篇4: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传染病。腮腺炎疫苗被应用以前,一般以4-5年为一个周期暴发流行。儿童青少年为主要易感人群,常在冬季和或春季季节性暴发流行。有报道称在青少年中,血清学证据证明90%的人感染过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是无菌性脑膜炎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常见致病原因。相关报道[1]称初次接种腮腺炎疫苗可使腮腺炎的发病率下降88-98%,第二针强化免疫后腮腺炎的发病率降低97-99%,但目前在免疫接种后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仍然时有发生。

1 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

相关研究[2]表明,近年来,在腮腺炎疫苗强化免疫后,腮腺炎疫情在几个国家(包括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以色列,摩尔多瓦,和荷兰)零星爆发。韩国在腮腺炎国家免疫计划执行后的1986-1991年间仍然有腮腺炎疫情爆发的报告,被认为是腮腺炎疫苗初次免疫计划的失败。后续的强化免疫及对腮腺炎病人的管理使得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近年来,在韩国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再一次不断上升,在2001年报告腮腺炎患者1668例;2003年报告1518例;2007年报告4557例;2008年报告4542例,2009年报告6400例。在韩国腮腺炎流行的病毒基因型已被确定为H和I型。[3]

在英国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最近一次爆发是在2005年[4],在美国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最近一次爆发是在2006年[2]这成为传染病领域的热门话题。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免疫疫苗(MMR)接种早在1988年就在英国开始接种,免疫强化接种从1996年开始实施。这种策略的实施使得2003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人数小于5000人。然而,到了2005年突然爆发腮腺炎疫情,发病人数超过56000人,大多数患者年龄在19-23岁之间,且只接受过一次免疫接种。

在美国尽管有很高的免疫接种率和很低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但2006年美国仍爆发了腮腺炎疫情。报告[5]称患病人数超过5800例,大多数病例是18-24岁在大学就读的学生,他们大部分已接受2次疫苗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的爆发似乎是大学生对疫苗的吸收及有效性产生免疫反应过低,人群中没有获取到足够的群体免疫。患者血清中致病菌株的中和抗体和几何平均滴度与用于制作疫苗的Jeryl-Lynn致病菌株所产生的中和抗体和几何平均滴度存在差异。又有报道[2]称尽管在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间在美国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很高,疫情还是在纽约和新泽西爆发并持续,疫情爆发被认为是多因素引起的:包括疫苗接种剂量不足,免疫接种第一针或第二针的疫苗接种失败,爆发菌株和制作疫苗菌株的抗原差异,在校园里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风险增加,这与在大学中流行性腮腺炎免疫保护的局限性,和误诊有关。

2 免疫因素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能通过注射MMR疫苗加以预防。MMR疫苗自从1967年注册生产后现已在世界范围内114个国家广泛使用。初次免疫年龄在出生后12-15个月进行,强化免疫注射第二针注射的时间,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90%以上的人口疫苗接种率被认为能够提供群体免疫力对抗流行性腮腺炎病毒[6]

又有研究结果证实,无论在欧美还是在新加坡、韩国一样的亚洲国家。腮腺炎爆发期间疫苗临床疗效下降的原因被认为是由于群体免疫过低;腮腺炎疫苗储存不当;初次免疫失败;第二次疫苗免疫失败(免疫力减弱);外源性再感染;混杂因素及其他等。此外,腮腺炎疫苗免疫效果在注射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减少。

3 结 论

尽管免疫覆盖率高,流行性腮腺炎仍然时有发生。考虑各种因素来解释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初次或第二次免疫失败,疫苗接种剂量不足,疫苗菌株与疫情爆发菌株抗原性差异。为了防止重大疫情的爆发,需要进一步加强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监测人群免疫状态,并建立最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目前认为,保持高接种率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最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Galazka AM,Robertson SE,Kraigher A.Mumps and mumps vaccine:a global review.Bull World Health Organ,1999,77:3-14.

[2] Dayan GH,Quinlisk MP,Parker AA,Barskey AE,Harris ML,Schwartz JM,et al.Recent resurgence of mumps in the United States.N Engl JMed,2008,358:1580-9.

[3] Park DW,Nam M-H,Kim JY,Kim HJ,Sohn JW,Cho Y,et al.Mumps outbreak in a highly vaccinated school population:assessment of secondary vaccine failure using IgG avidity measurements.Vaccine,2007,25:4665-70.

[4] Mumps epidemic-United kingdom,2004——2005.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2006,55:173-5.

[5] Barskey AE,Glasser JW,LeBaron CW.Mumps resurg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unexpected elements.Vaccine,2009,27:6186-95.

篇5:2012年免疫接种情况调查分析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计划免疫工作条例》,实现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免疫为目标,结合我团计划免疫工作的实际情况,评估计划免疫工作的进展情况,于2012年5月份我团30名儿童进行了五苗接种和建卡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内容和方法:

1、调查对象: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3个连队(社区)

2、调查方法:入户或家长带接种本来接种点核对儿童疫苗接种卡、预防接种证、询问家长计免知识,挨门逐户排查。

3、接种标准情况,按照计免程序要求进行。

二、结果:

从调查的30位儿童来看

1、建卡率100%。

2、接种率100%。,五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100%、脊灰苗100%、百白破100%、麻疹100%、乙肝100%.3、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情况。流动儿童5人,完成全程接种4人,其余1人根据情况补种。

三、分析:

长期居住儿童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要实现每个儿童都获得免疫的目标,应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1、管理因素:社区儿童五苗接种率及程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但流动儿童的管理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2、人群知识水平:本地人群自我保护意识较好,对传染病的预防越来越重视,许多家长能主动与接种门诊配合,使计免工作得以完善。流动儿童家长对免疫知识了解不多,重视不够,不能主动接受免疫接种。

四、讨论:

计划免疫工作是控制乃至最终消灭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在预防传染病工作中,免疫接种是预防相应传染病,防治暴发流行的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手段。

本次调查显示工作人员对流动人群的管理还没有可行有效的办法,流动儿童成为传染病发生的一大隐患,另外,计划免疫知识宣传不到位,人群对计免知识的知晓率较少,因故外出儿童免疫衔接不好,致使接种推迟。今后,我们需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群策群力,提高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五、建议:

大力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计免知识的知晓率,通过电视、报刊扩大宣传范围,强化“预防为主”的方针,人人参与。对流动儿童加大管理力度,开展常规的查漏补种工作,各部门协作快出台流行人口管理措施,消除免疫空白,确保每位儿童得到免疫。控制传染病发生,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发

篇6: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情况汇报

泊子卫生院接种门诊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们所从事的免疫预防接种是消灭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政府已经把免疫规划工作纳入重中之重,提高接种率,保证接种质量,就是我们免疫预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现将我接种门诊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的工作情况

我院的免疫规划工作,院领导非常重视,成立有院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搜集外来流动儿童,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开展了每旬、每月、每季度的查漏补种工作。今年的接种证查验也已开展,本接种门诊共有0—6岁儿童1130名,到8月31号受种者922名,接种记录3895条,五苗接种率92.99%,八苗接种率91.36.为提高接种率我们的做法是:电话通知预约,防疫科的工作人员每旬都会打电话通知到每位家

长,并进行电话沟通,让其带孩子到接种门诊接种疫苗;乡医上门通知,为保证通知到每一位接种的儿童,对于电话不通的就有乡医上门通知,绝不漏掉一个接种者。保证通知率达到100%。对于那些没按时接种的儿童,我们还会再次电话随访或者乡医上门。

二、存在的问题:

泊子属于农业大乡,面积比较大距离远,农民对预防接种认识程度不足,意识淡薄,只要家里农活忙了,就不按时接种,干完活再说。再就是有一部分驻外地或者到外地串门,长时间不接种。再就是有极少一部分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不认可,认为打不打防疫针没关系。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为确保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全省的目标要求,对到期未种者随时进行疫苗查漏补种,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增加预防接种工作人员,与公共卫生工作相结合,有片医乡医到村入户,确保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标。

四、建议:

农村的家长对预防接种还是认识不足,我们通知次数多了还有的不耐烦,接种证查验就是最好的办法,但有的小学根本就不重视,我辖区内共有幼儿园小学8处,私立幼儿园2处,到目前为止只有3处学校进行了接种证查验,希望教育方面加大接种证查验力度,要想提高接种率必须有学校的配合。

篇7: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1个城镇点、1个农村点作为本项研究的观察点, 对18岁以上人群随机抽取各约600名健康者, 经乙肝表面抗原筛查后, 作为观察对象。

1.2 调查方法

按照事先设计的表格对上述对象逐一登记, 以主动上门接种和接种对象“知情、自愿、免费”的方式, 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康泰生物制品有限股份公司生产的10微克基因酵母乙肝疫苗 (在有效期内使用) 。完成3针, 判为全程接种。到期未能接种者, 医务人员联系3次以上不接种者, 判为不全程接种。对完成3针者全程接种后1个月采集血, 分离血清后,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 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 以抗-HBs≥10mIU/ml, 判为免疫成功。

1.3 资料分析

应用Excel 和SPSS12.0进行资料的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情况分析

对1 186名研究对象按要求筛查、选择接种对象后, 应接种乙肝疫苗1 159人, 实际完成3针次疫苗接种的只有801人, 全程接种率仅为69.11%。女性全程接种率为72.27%, 高于男性的60.3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95, P<0.01) 。见表1。

2.2 不同年龄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情况分析

不同年龄人群中, 35~39岁组全程接种率最高, 为81.65%, 18~24岁组最低, 只有44.6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19, P<0.01) , 两两比较后, 每组均存在与其它多个年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见表2。

2.3 不同地区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情况分析

农村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全程接种率为79.64%, 城镇为55.6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6.04, P<0.01) 。见表3。

2.4 不同户籍来源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情况分析

不同户籍来源人群中, 本地人群全程接种率为73.90%, 高于外地人群的14.89%,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χ2=140.86, P<0.01) 。见表4。

2.5 不同文化程度成人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情况分析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中, 文盲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最低, 为65.96%, 初中及以下的最高69.81%, 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65, P>0.05) 。见表5。

2.6 不同性别、年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对实际观察到的801名免疫前HBsAg阴性者, 全程接种基因乙肝疫苗后, 免疫后抗-HBS中位数为495.03mIU/ml, 免疫成功777人, 成功率为97.00%。其中男性接种186人, 免疫成功率为95.16%, 免疫后抗体中位数为369.87mIU/ml;女性的免疫成功率为97.56%, 免疫后抗体中位数为521.85 mIU/ml。女性的免疫成功率高于男性,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抗体水平女性高于男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994, P<0.01) 。见表6。

*P1:免疫成功率的比较结果;P2免疫后抗体中位数的比较结果。

按年龄组分析, 以40~44岁组免疫成功率最低, 为96.36%;18~24岁组最高, 成功率为97.18%;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从免疫后抗体水平来看, 18~24岁组抗体滴度最高, 45岁及以上人群最低, 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χ2=30.01, P<0.01) 。见表7。

P1:免疫成功率的比较结果;P2:免疫后抗体中位数的比较结果。

3 讨论

乙肝病毒感染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至今尚无特效的乙肝治疗药物, 因此, 对乙肝的控制关键在预防。接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已成为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乙肝疫苗问世以来, 特别是基因乙肝疫苗的使用, 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已得到国内外学者一致肯定[2,3,4]。

乙肝疫苗要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首先必须要全程完成3针次的疫苗接种。本次调查中1 159名应种对象中, 完成全程接种的仅69.11%, 远低于我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 (1992年以来一直在98%以上) [1]。在医务人员主动联系、上门接种与免费的前提下,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户籍来源的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性别、年龄、地区、户籍来源是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化程度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影响程度不大。分析外来人员全程接种率低可能与其居住地与工作单位迁徙频繁有关;男性、年轻人、城市人群可能是因为忙于工作而导致接收乙肝疫苗的信息少、不全或是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 以致于未能完成全程接种;女性、年长者、农村则对乙肝疫苗接种的依从性相对较高, 能坚持完成三针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提示, 要重视对男性、年轻人、城镇居民及外来人员的宣传, 以提高疫苗的全程接种率, 切实保障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对实际观察到的801名应种对象, 按0-1-6程序接种10ug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 能获得理想的免疫应答, 免疫成功率为97.00%, 失败率仅为3.00%, 低于翟祥军等报告的低无应答率约为5%~10%[5]。不同性别间免疫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女性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男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人群免疫成功率均在96%以上, 以40~岁组免疫成功率 (96.36%) 最低, 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免疫后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研究结果显示, 乙肝疫苗对成人效果良好, 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性别、年龄可影响免后的抗体滴度水平, 接种年龄越小保护效果越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 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 乙肝疫苗虽然在不同人群中抗体滴度水平有所高低, 但对成人均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因此, 要加强成人乙肝的免疫预防, 主要是要提高接种对象的全程接种率。调查结果表明, 要提高全程接种率, 光靠医务人员主动上门和实施免费接种是不够的, 尚需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书籍、广告、社区宣传和专项培训等方式, 增强大众乙肝防控意识和关键措施, 提高对成人乙肝疫苗种的认识, 尤其要加强对男性、年轻人、城镇居民及外来人员的宣传, 提高重点人群主动参与疫苗接种的意识, 尽早开展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

参考文献

[1]林云, 沈国初, 曹家穗, 等.疫苗应用时代乙肝流行状况及防控措施[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9, 25 (3) :274-276.

[2]R.B.Wainwright, B.J.McMahon, L.R.BulKow, et al.Dura-tion of immunogenicity and efficacy of hepatitis B vaccine ina Yupik Eskimo population[J].JAMA.1989, 261 (16) :2362-2366.

[3]M.Herberta, Butier AV, Roome AP, et al.Comparison of in-tradermal and intramuscular hepatitis B vaccine in universitystudents[J].Vaccine 1989, 7 (5) :395-396.

[4]徐慧文, 李东升, 徐经武, 等.国产血源性乙肝疫苗的远期效果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2, 13 (6) :362-365.

篇8: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关键词】 流动; 预防接种; 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36-01 1流动儿童的定义

计划免疫流动儿童是指“户口”不在居住地或户口在本地而人在外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儿童们,本地将流动儿童的标准定为“凡区外县流入本地区但离开户口所在乡镇或出境的儿童,居住时间4个月以下的为短时流动,4个月以上的为长期流动。”[1]

2因素

2.1 监护人因素 : 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欠缺,或对接种点陌生而不重视,部分流动人口从农村转来,文化程度低,计划免疫知识匮乏,对预防接种观念和意识簿弱,生活条件有限,是影响流动儿童家长不重视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

2.2 宣传工作欠缺或不到位 : 流动儿童多分布在砖厂、建筑地、集贸市场、工厂等,儿童监护人多忙于工作、挣钱。或因居住条件差,无法看到电视或收听广播宣传。

2.3 计划外生育儿童: 流动儿童中部分儿童为超生儿童,家长怕外人知道和逃避计生工作人员,经常更换住所,更不敢主动去进行建卡、接种,导致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的服务难以到位,导致漏建卡,建证发生,预防接种工作难以开展。

2.4 工作人员因素:有些从事计划免疫的工作人员怕苦、怕累,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导致流动儿童未能及时建卡、建证和免疫接种。

3对策

根据有关部门分析,人口大流动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一种必然社会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2]

3.1 完善制度 : 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免疫接种管理制度 ,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要积极与居委、学校、幼托、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对薄弱区域,如集贸市场、工厂、建筑工地、出租屋等,要定期調查、上门走访、入户登记,一旦发现流动儿童,现场建卡、建证,及时补种,建立联系制度,城乡之间建立计划免疫横向网络,互通信息及时联系。[3] 耐心解释,取得监护人的配合,留下2个联系电话,以方便随访、追踪。

3.2 加大宣传力度 : 1986年经国家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免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当日在广场、市场等人口密集地方宣传。平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流动宣传车、标语、电子滚动屏幕、接种证等,多种形式,多方位反复开展免疫接种知识宣传教育,让儿童监护人能主动到预防接种部门建卡、建证,主要求免疫接种服务。

3.3 领导重视,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对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领导积极参与每年开展上、下半年查漏补种工作,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年终考核指标,并定期对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参考文献

[1]李大生、翟如方、常少英,山西免疫接种监测与评价 [J]中国计划免疫,2004.10(2):116。

[2]周苏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 [J]江苏预防医学,2008.19(1):45-47。

篇9: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本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每县、区随机抽取2个乡, 每乡抽取1个行政村, 在被调查的行政村, 随机抽取2004年5月1日—2007年5月1日出生的10名儿童。另在被调查的县城, 从集贸市场中快速抽取10名2004年5月1日以后出生的流动儿童为本次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根据市卫生局统一组织专业人员、采用市统一制定的儿童免疫接种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

1.3调查项目

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情况;免疫规划疫苗实际接种情况;对每名适龄儿童, 按照免疫接种调查表逐项调查填写, 包括出生日期, 是否建立预防接种证、卡, 各种疫苗起始免疫月龄, 接种的合格情况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等。

1.4判断标准

按照江苏省现行的儿童免疫接种程序中规定的起始免疫月龄、接种针次、针次间隔时间、12月龄内完成基础免疫 (基免) 以及加强免疫 (加免) , 有准确的出生日期、接种时间记录, 卡、证接种日期相符等标准进行判断。

1.5资料汇总统计

根据调查的每名儿童免疫接种情况, 经详细审核后, 汇总统计分析建卡、证, 各种疫苗合格接种、全程接种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等。

2结果与讨论

2.1儿童免疫接种情况

本次对4县4区共调查16个乡 (镇、办) 32个村、街, 220名适龄儿童, 总建卡、建证率均为100%, 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4.7% (195/206) 。卡介苗合格接种率99.6% (219/220) , 卡痕率98.5% (201/204) 。脊灰疫苗基免合格接种率98.2% (216/220) , 加免第1剂合格接种率87.7% (114/130) , 加免第2剂合格接种率62.5% (5/8) , 加强免疫接种率均偏低, 未达到95%的标准, 尤其是户籍儿童第2剂合格接种率只有40.0%;百白破疫苗基免合格接种率达97.73% (215/220) , 加免合格接种率达82.5% (113/117) ;麻疹疫苗初种合格接种率94.7% (195/206) , 复种合格接种率偏低, 只达74.6% (97/130) ;乙肝疫苗基免合格接种率98.2% (216/220) , 首针及时接种率94.6% (208/220)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基免合格接种率88.33% (174/197) , 加免第1针合格接种率81.73% (85/104) ;基免、加免接种率均未达90.0%, 户籍儿童基础免疫87.2%, 加强免疫8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 基免合格接种率91.88% (181/197) 。见表1。

2.2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

在被调查的220名儿童中, 其中流动儿童43名, 建卡、建证和五苗全程免疫接种率均100%, 卡介苗和卡痕率均100%, 脊灰疫苗基免合格率100%, 加免第1剂合格率77.8%, 加免第2剂合格率100%。百白破疫苗基免合格率100%, 加免合格率85.2%。麻疹疫苗初种合格率100%, 复种合格率88.9%。乙肝疫苗基免合格率100%, 首针及时率97.7%。乙脑基免合格率93.9%, 加免第1剂合格率83.3%。流脑基免合格率94.6% (表1) 。从结果看出, 流动儿童的各种疫苗基免和加免接种率, 除脊灰疫苗加强第1剂合格率偏低以外, 其他均高于户籍儿童的免疫接种率。

2.3不合格接种原因

根据此次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卡介苗不合格接种原因是未接种 (即常住儿童) ;卡痕率有一定的差距, 共有3人无疤痕;麻疹疫苗11人不合格接种原因均为起始免疫月龄提前的、超期的, 卡、证不符的以及笔下错误;脊灰疫苗3人、百白破疫苗4人和乙肝疫苗4人不合格接种的原因是起始免疫月龄提前、超期接种和接种针次间隔时间不符等, 均为常住儿童;加强免疫接种, 无论是户籍还是流动儿童接种率均偏低, 原因为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只注重基础免疫接种记录, 忽视加强免疫接种记录, 即接种了未及时记录卡、证。因此, 造成了加免接种率均偏低。

2.4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情况

《江苏省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颁布后, 多数地区均转发了文件;并向本级政府报告申请增拨免疫规划工作经费, 其中灌南县已增拨到位15万元。各单位均使用全省统一的疫苗进出帐目, 并且制定了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发放计划。4月中下旬, 各县区共对1527人进行了培训, 均印发了相关教材。在“扩大免疫规划宣传周”期间, 新浦区委书记, 灌云县、赣榆县的分管县长, 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均到咨询现场参加活动、海州区的区长对海州区疾控中心进行了调研, 进一步落实免疫规划工作经费。自5月1日起, 全市各地均顺利实施了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方案。

2.5加强免疫信系统网络化的落实

实施扩大免疫规划是控制、消除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常规免疫又是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基础。全市各县、区开展儿童免疫信息系统网络报告, 掌握基础免疫接种现状是免疫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利于指导乡、镇防保人员做好免疫规划工作, 有利于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有利于建立儿童有效的免疫屏障, 预防相关疾病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 防止疾病的发生。

3小结

本次现场调查结果表明, 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 认真落实国家和《江苏省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 并转发了相关文件, 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通过查看现场和资料, 各预防接种门诊均以乡为单位实行按周开展接种, 各接种门诊规范运行, 接种流程、免疫程序及疫苗管理均符合要求, 机构人员设置、门诊宣传、设备配置、疫苗冷链管理、安全注射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等基本到位。全市随机抽查220名儿童, 包括流动儿童43名, 通过查阅卡片、核对接种证、询问家长等方式开展了儿童个案调查。结果表明, 基免接种率, 除麻苗外, 均达95%以上;其中流动儿童各项指标均达100%, 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结果显示, 我市免疫规划工作稳重发展, 县、 (区) 乡、村三级防疫网健全, 基础较扎实, 绝大多数基层防保人员工作责任心较强, 业务素质高。但是, 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够平衡, 扩大免疫工作已顺利实施, 但计划免疫工作经费增补远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1], 各地免疫规划工作经费的匮乏将严重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正常开展, 自5月1日起, 各县区已全部顺利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 甲肝、麻风腮等疫苗纳入一类疫苗管理, 各接种单位在收入减少的同时工作量加大, 基层防保人员经济待遇不高, 一些地区的免疫规划工作已呈现滑坡现象, 因此, 影响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造成局部地区部分疫苗有漏种、免疫程序不符和卡、证接种日期不相符等现象时有发生, 各种计划免疫疫苗的加强接种率明显低于其基础接种率水平。这些是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最基本问题。

今后, 切实加强对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 积极落实免疫规划所需经费, 提高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积极性;加强业务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确保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本地区规范和示范接种门诊的建设工作, 不断提高门诊建设质量, 做到工作程序化, 操作规范化, 资料档案化, 宣传经常化, 考核制度化, 使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要:目的了解贯彻落实《江苏省扩大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方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各项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 以全面促进连云港市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发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查该市每个区县的2个乡 (镇、办) , 对适龄儿童完成基础免疫 (基免) 和加强免疫 (加免) 情况进行抽查。结果共调查220名适龄儿童, 总建卡率和建证率均达100%。卡介苗合格接种率99.5%, 卡痕率98.53%。口服脊灰疫苗基免合格接种率98.18%, 及时率88.18%。加免第1剂合格接种率87.69%, 加免第2剂62.5%。百白破疫苗基免合格接种率97.73%, 加免合格接种率82.48%。麻疹疫苗初种合格接种率94.66%, 复种合格率74.62%。乙肝疫苗基免合格接种率98.18%, 首针及时率94.55%。流行性乙型脑炎基免合格接种率88.33%, 加免第1剂合格率81.7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基免合格接种率91.38%。结论各地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各项指标均在95%以上;但加强免疫接种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各单位要切实、准确地掌握本辖区内儿童的相关基础资料, 特别是加强免疫儿童的接种情况, 做到本底资料清晰, 以保证全面提高适龄儿童的接种率水平, 降低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适龄儿童,免疫接种,合格接种率

参考文献

篇10: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工作总结

1.1 调查对象

选择包头市东河区1~6岁常住儿童202名及流动儿童198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流动儿童指在本辖区居住但无当地户籍的外省儿童及本市外的儿童。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

防保人员、社区医生、妇女干部等组成调查组, 采用内蒙古统一制定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调查表, 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未接种原因等进行调查。

1.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1.3 接种合格判定标准

有接种证者以接种证记录为准, 无接种证则以接种卡记录为准, 无接种证或接种卡者则为未接种, 每名儿童只能选择接种证或接种卡中的一种来判断接种是否合格。接种证或接种卡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有准确的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免疫起始月龄未提前、接种针 (剂) 次间隔不缩短[1]。

2 结果

2.1 包头市东河区常住儿童与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情况

流动儿童的建证率、卡疤率及接种率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流动儿童未接种疫苗原因

部分流动儿童的家长表示不知道要接种、不了解接种时间及接种地点, 造成预防接种信息认知率低, 比例为57.2%;其次是缺乏接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诸如工作忙、没时间等, 比例为30.1%;再次, 孩子患病影响接种合格率, 比例为12.1%;最后, 接种单位的原因, 比如有些家长认为接种疫苗收费贵, 或者接种人员工作态度不好等, 比例为0.6%。

3 讨论

流动人口具有流动性大、住所不稳定、经济收入不稳定等特点。包头市东河区流动儿童主要来自于本省农村, 家庭月收入在1 000-2 000元左右[2], 父母文化程度多为初中, 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 又处于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 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较少, 所以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缺乏足够了解, 建议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3.1 加大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

基础调查过程中可知, 流动儿童父母育儿知识掌握多少与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呈正相关, 父母了解的育儿知识越多, 建卡建证率也就越高;由此可见, 要加强流动人口聚集地的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可以由当地妇幼保健院、计免医生、社区医疗单位等深入社区针对孕妇、家长等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传;流动孕产妇要纳入管理系统, 鼓励其到医院分娩, 并及时告知儿童进行体检及预防接种的重要性[3]。

3.2 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政策

保健医生是我国实施公共卫生工作的最基层人员, 作为直接实施者, 其工作方式、工作态度会对流动儿童的保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流动人口家庭收入普遍较低, 其对国家实行的免费服务可以接受, 本研究中, 有0.6%的家长是由于接种人员服务态度差、疫苗收费贵等原因导致流动儿童接种不合格的。

3.3 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情况

接种单位要委派专人与区内各居委会、村委会等保持密切联系, 定期了解流动儿童的流入、流出情况, 结合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 在春节、农忙后流动人口返城时开展查漏补种工作, 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做好流动儿童保健的通知预约, 及时通知新流入儿童的家长到当地社区医院进行保健, 已到社区接种的流动儿童, 则要填写疫苗预约通知单;进一步落实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一旦发现漏种儿童要及时补种, 最大程度上消除免疫空白。

3.4 将流动人口纳入常住人口管理系统

将本地区居住超过1年的流动人口纳入本区常住人口管理系统中, 保证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享受同等质量的卫生保健服务。如果流动儿童未按时参与保健, 则可通过电话通知、发放预约通知单、巡回入户接种等多种方式进行疫苗接种[4]。或者建立专门的流动儿童监测网, 其所居住的辖区居委会要配备专职的流动人口管理人员, 了解流动儿童的真实情况, 向接种门诊提出准确的迁入、流出信息;6岁以下的儿童资料要及时录入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并实现流动儿童接种信息共享, 防止存在漏种或重种等现象。

参考文献

[1]何艳青, 倪政, 詹绍康, 等.上海市闵行区外来人口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17 (8) :51-53.

[2]孙美平, 刘大卫, 刘爱华, 等.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免疫, 2012, 8 (2) :91-94.

[3]郭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的现况与对策[J].中国现代儿科学杂志, 2010, 2 (8) :763-764.

上一篇:发布会领导讲话下一篇:片区督导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