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2024-04-25

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通用9篇)

篇1: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助推学习实践活动见实效

(通讯员马志涛报道)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实践载体,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书香校园,营造和谐校园文化。

以德育人,着力培养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教师中开展了班主任经验交流、优秀党员结对子、感动“实小”人物评选等活动;请劳模和师德标兵作报告;组织教师到工厂、农村参观,努力塑造教师博爱、责任、乐业的良好师德。在学生中开展了以“爱家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等,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开展阳光体育,努力打造教职工和学生的健康体魄。推行大课间活动,实行“四操一舞”文体训练,组织学生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做广播体操、武术操、健美操和跳校园集体舞,努力提高大课间活动效果。组织班级进行各种球类、趣味健身比赛,增强教职工和学生体质。

以书会友,积极构建书香校园。每位教师至少订购两种以上教学杂志,每周至少写1篇读书心得体会,并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一次交流。在广大教职工及学生中开展 “一刻钟练字”、教师钢笔字和粉笔字比赛等活动,促进书香校园建设。

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

2009-4-24

篇2: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五年制小学,始建于1982年,原名阜康县第四小学。1999年更名为阜康市第二小学。2004年再次更名为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

自建校至今,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走过了28个春秋,已发展成为阜康市的一所重要的、知名的小学。回顾其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1982年建校到2003年,是学校艰苦创业,艰辛发展的21年,先后建设了6栋砖混结构的教室,4栋土木结构的教师宿舍,教学设施比较简单,生源也比较少。2003年,是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全国援助新疆的大潮中,学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步入携手共建,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学校设施建设、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跃升为阜康市的知名学校。

艰辛创业的发展之路

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始建于1982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阜康市社会经济也逐步发展繁荣起来,为了满足各族群众子女就近入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城镇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经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批准,在乌奇公路以南居民区建立阜康县第四小学。1982年,学校开始筹建,1983年3月,校舍建成并正式开学。

当时选择的校址在乌奇路以南黄土坡乱坟岗上,属于县城边缘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山岗土坡高低不平,乱石冲沟遍布校区。学校的两排砖木结构的平房坐落在一片荒凉的高岗上,没有校墙、没有操场、九名教师,董文州任校长,胡进保任副校长,孙仁道任教务主任,下设五个教学班,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学校起步了。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学校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陆续修建了四排教室,一排办公室。但是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仍然不能满足需要,教师及教学设备严重短缺。当时县财政比较困难,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购买了教学仪器100件,学生课桌椅150套,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自筹资金又修建了院墙、水房、办公室,购买了办公桌椅34套,种植了1860棵榆树,初步改变了办学条件。

学校地处黄土高坡,属黄色粘性土质,碱性大,种植的榆树成活率低,学校领导就请来林业技术人员指导,确诊树木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土质问题。校领导带领广大师生自己动手,改造土质。全校教师利用休息日,自带干粮、工具,乘坐大卡车到三工乡山上挖山土、羊粪。当时学校大多是女教师,但干活像男人一样,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条件艰苦,可是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校园的热情很高。充满干劲和热情的老师们,欢歌笑语地坐在装满羊粪的卡车顶上,来回卸装,拉回一车车山土、羊粪,掺和均匀,堆起来向小山一样。再挖掉校园里一层层黄土,更换优质的掺和土。一颗颗小树苗种上了,一块块草坪植上了,一片片花朵栽上了。师学生们用筐子、小推车运土转肥,水桶、盆子浇水灌溉,一个个干得汗流浃背,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众手浇开幸福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使光秃秃的黄土校园有了一片绿荫。为了保住这片片绿荫,全校 师生开展了领养小树苗的活动,师生同心,像抚育孩子一样精心抚育每一棵小树。一棵棵小树苗扎了根,发了芽,终于长成了枝繁叶茂的一片树林。

当年,师生们最怕下雨天,每当雨雪霏霏,校园里就变成了黄泥滩,特别是通向厕所的路。学校唯一的旱厕在西南角,小一点的学生上厕所踩上两脚黄泥还算好一点,最恼人的是两脚踩在黄泥里,连鞋子都拔不出来,老师只好让学生把鞋子脱掉,把他们背起来,再去拔掉鞋子。平时,师生都得多准备一双胶靴子,随时应付雨雪泥泞。直到学校铺了一条直通厕所的砖路,才解决了上厕所难的问题。

“必须下决心硬化路面!”这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可是那时候县财政经费还处于“吃放财政”,有时甚至连吃饭都不能保证,更谈不上建设资金。学校经费只能够保障正常运转,哪有购买砖石的资金呢?建设不能只靠等,校领导召集大家集思广议。有人提议,购物城路对面的经济开发区正在拆房子,有废弃的砖,捡回来可以使用。于是,全体师生在废墟上干了整整两天,砸的砸,拾得拾,搬的搬,拉的拉,同心协力,共拾了两万五千多块砖。

学生的一双双小手上都磨出了血泡,一位砖厂的经理路过,看到学生们在尘土飞扬中敲打砖上水泥块的情景被感动了,找到校长说:“我给你们支援四千块砖,支持你们建校”。

砖有了,师生们又头顶烈日,冒着酷暑高温,把一块块砖整齐的铺满校园,昔日的黄泥滩变成了风雨中依然可奔可跳的快乐园地。

为了节省资金,粉刷校舍、桌椅维修之类的小活儿,都是师生们 自己动手完成的。教师们个个都是粉刷匠、泥瓦工,上房泥、修桌椅、抹墙泥样样活儿都能干。

为了积累资金,勤工俭学,教师们边上课边轮流卖冰棒,每根冰棒挣三分钱,每天能卖几十块钱,就这样积少成多。摸索出经验之后,教师们又卖包子、饼子、凉粉、饮料等千方百计进行创收。学校还以班级为单位拾废品卖钱完成创收任务。通过多种渠道积累资金,勤工办学,艰苦奋斗,建设校园。在没有向上级要一分钱的情况下绿化、美化了校园了,改善育人环境。师生们的精神和行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支持,也赢得了上级的嘉奖,1998年,阜康市第四小学荣获昌吉州“优美环境先进单位”称号。这是全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见证。靠一双双手,靠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几年的努力,校园变得美了,干净了,舒适了,再也看不到昔日荒凉的乱坟岗,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一幢幢粉刷一新的教室,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之后,学校又陆续修建了操场主席台、校门等设施。1998年9月,学校向上级领导递交申请报告,要求教室安装暖气,解决冬季师生取暖问题。当时,财政资金困难,市教育局研究决定,向家长借资安装暖气。市财政逐年给学校拨款,由学校向家长滚动式还款。这一举措,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当年就安装上了暖气,学校从此告别了生土炉子取火的历史。

1999年,因原阜康市二小与市三小合校,阜康市第四小学又更名为阜康市第二小学。这时学校已有砖混结构的平房教室12间,有 了运动场、篮球场、阅览室、会议室、工会活动室等设施。逐步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设施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完全小学。

携手共建的辉煌之路

2003年7月23日,是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校史上,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由福建省厦门市援疆在阜康市任职的干部林权水副书记和田锋副市长牵线搭桥,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与新疆阜康市二小,签署了“手拉手”联谊校协议书。这是阜康市第一所与援助省市结对子帮扶的学校。当年福建厦门实验小学就向阜康市第二小学捐赠10万元,用于运动场的修建。

2003年,阜康市第二小学的有些教室因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上,受雨水浸泡产生裂缝,地基下沉成为危房。阜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对阜康市第二小学危房进行全面改造,拆除危房,新建综合教学楼,计划投资450万元。当年4月,综合教学楼动工修建,在福建省厦门市援疆干部林泉水副书记和田锋副市长的多方积极协调下,厦门市委、市政府,通过社会各界积极为新建教学楼筹措资金,先后投入200万元,工程于2004年8月23日竣工,一座占地四千多平米的集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及各种功能室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楼,在两地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怀支持下拔地而起,翻开了阜康市第二小学崭新的篇章。

为答谢厦门人民的援助,阜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阜康市第二小学更名为: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并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礼和揭牌仪式,阜康、厦门两地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新建的综合教学楼有22个教室、10间办公室、一间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音乐室等一应俱全。在每间教室还安装了大屏电视、计算机网络设备等多媒体教学设施。在综合教学楼一侧还修建了能容纳300多人的多功能阶梯教室,供开会和上公开课使用。校园绿化美化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楼前广场进行硬化,中央大道两边绿树、鲜花参差有致。两边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景观小花园,供学生和教师健身、游戏、休息。空地全部绿化,校墙改造成铁艺栅栏围墙。

从此拉开了厦门市实验小学和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的携手共建之路。自2003年至今,厦门市实验小学不但在资金上给予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以大力的援助,更是在联谊、交流、研讨等教学教研等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智力援助。厦门市实验小学尤颖超校长,先后6次亲自带队远赴阜康,进行教学讲座、现场评课等交流活动。两校还组织了“快乐伙伴天山行”夏令营活动,进一步增进了相互的了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也先后组织骨干教师、中坚干部到厦门市实验小学挂职学习,考察取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共进。

2005年7月王瑞利校长退休,同年8月教育局任命焦翔同志为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校长。在焦翔校长的带领下,师生团结一心,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教师们牺牲业余时间,自制风车、路灯、地球仪,不断绿化美化校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外部环境。

多年来,学校一贯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以德引教,以教促德,“五育”并举的办学方针,以美治校,以美育人,树立“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育合格加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全校上下“勤 奋进取、团结活泼”的校风,“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教风,“乐学苦练、创新成才”的学风已内化成全体师生自身的素质。

28年的发展历史,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先后有董文州、胡进保、李正秀、王瑞丽、焦翔等5位校长在校任职。先后荣获全国、区、州、市:“全国红旗少先大队”“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小学德育实验学校”、“区级文明单位”、“州级教育教学先进校”、“州级雏鹰示范校”、阜康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消防安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多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昌吉州,阜康市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奖。

篇3: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校史文化”酝酿“温馨基本色”

80年的办学历程让该校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这是学校珍贵的办学资源, 更是不可多得的校园文化资源。该校坚持“以昔为镜, 昔为今用;以昔为友, 与时俱进”的思路,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极具特色的“校史文化阵地”, 在校园里用心酝酿“温馨的基本色”。

另类校史展览, 描绘“温馨色带”。该校专门在综合楼的两层楼道里建成了校史长廊, 将原本应该陈列在校史展室的各类展板悉数搬了出来, 原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陌生人”顿时成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熟人”。学校的“办学历程”、“文化理念”、“历届知名校友”、“校友书画精品”等各种校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激励作用和感染价值在“温馨的距离”中自然挥发。

创新校庆主题, 突出“温馨色块”。该校坚持举办不同主题的校庆活动, 为走出学校的师生们创造重返校园的机会, 让他们重温昔日温馨的时光, 了解学校的发展和困难, 再续师生情缘;为在校的师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展示自我才艺, 交流彼此成长的感悟, 使广大师生再一次熟悉学校历史和发展脉搏, 增强“我是实小人”的自豪感、凝聚力和进取心。

体验校史教育, 渲染“温馨色泽”。该校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一直注重强化学生的“温馨体验”, 以“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为题举办主题征文、绘画、摄影、书法活动, 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共鸣;以“母校, 我为你骄傲”为主题, 举办主题演讲活动, 并将演讲稿编撰成书;以“今天的实验人”为主题举办MV短片征集活动, 展现师生的多彩生活;举办“校史知识抢答赛”活动, 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认识, 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举办主题文艺演出, 展示现在, 畅想未来, 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一次洗礼。

“环境文化”凸显“温馨三原色”

优美的环境文化, 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同时, 也是学校日常教育的载体。为此, 该校坚持“因地制宜, 统筹安排, 整体规划, 合理布局”的思路, 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建设, 充分挖掘学校一切可挖掘的潜力, 全面提升校园环境育人水平。

亭台相间, 遍布“红色的励志”。走进校门, 光彩亮丽的门厅旁边是新确立的寓意深远的校训、教风和学风;大型主题塑像“奠基之书和智慧之匙”衬托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巨幅的文化墙已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光彩亮点;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师生守则规范、公示栏、意见箱、可移动警告牌, 时刻向人们展现着该校的文明之风和诚信理念;“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让每个孩子都拥有梦想”等文化理念, 以标语的形式醒目地展示在每座教学楼的正面;10多位历代科学家的坐像伫立在绿地花圃中;校园里花果飘香、树木葱绿, 师生亲自动手设计的假山、亭台错落有致, 名言警句、各种科技文化知识挂图恰到好处地张贴、悬挂在墙壁、走廊、角落里, 身处其中, 不经意间就会得到美的享受和文化的陶冶。

书香扑面, 不乏“蓝色的陶冶”。该校一直注重“书香校园”建设, 让书香浸润校园, 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一是注重读书环境营造, 建立班级图书角, 竞选班级图书管理员;举办校园图书交流会, 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开辟电子阅览室, 拓展阅读空间;利用校园局域网开设读书论坛, 向师生推荐好书。二是积极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每周一星”评奖活动、“阅读童书、亲近文学”教学研讨、师生阅读考级等不同形式的师生读书活动, 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

网络规范, 常显“黄色的警示”。该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威力, 把各种繁琐的教育主题幻化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网络文化资源。开设“师生承诺网络榜”及时警戒不良言行和倡导文明行为;设立“爱心网站”, 把特殊学生的具体困难通过文字、图片、数据等形式形象地体现出来, 避免在教育活动中出现不必要的疏漏;开设“诚信门诊网站”, 学生不论是自己做了错事, 还是看到同学犯了错误, 都可以通过网络到“门诊”去寻求及时的治疗, 并且再也不用像原来那样的担心和顾虑……

“课堂文化”挥洒“温馨主色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课堂文化无疑具有独特而又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此, 该校从打造有效课堂入手, 逐步形成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课堂文化特色。

立足“成长的温馨”, 完善课堂反思。“课前反思”让集体备课个性化, 不能原封不动地拿来就用, 而是在上课前结合自己的班级、学生实际细心揣摩, 精心调整、修改, 才能进入课堂;“课后反思”让“每课一得”成为现实;“单元反思”引导教师对自己的周期教学活动再梳理, 再比较, 更好地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现在教学反思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学校也从中择优汇编成100多万字的反思专集, 现已成为全校教师交流学习的校本研究和培训资料。

追求“共享的温馨”, 推行网络备课。该校全面实行网络备课, 过去备课是单人单机操作, 现在有的学科组多人多机同时在网上备课, 小组合作。先由备课组长规定内容、落实到人, 再由备课人自主备课, 最后是集体研讨。每一个环节都注重发挥网络快捷、同步的优势, 突出“说”、“议”等互动环节, 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主动补充修正, 实现了资源同步共享, 既节省了时间, 又提高了效率。网络备课强化了研究教材的过程, 促进了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提高, 每位教师都要经历个人备课、集体备课, 再到整理教案的全过程。

培育“互助的温馨”, 变教案为学案。该校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多对教材、学生进行分析, 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多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个体的认知积累、情感积累, 使每位学生都得到自主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个体的认知积累、情感积累, 使每位学生都得到自主发现、发展、丰富、提高。课堂上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 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又视学生为朋友, 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 共同发展。

“班队文化”培育“温馨对比色”

该校在和谐校园创建中, 注意以班队为单位培育富有个性的班队文化, 带动班队工作更为有序地开展。

练好“规范的对比色”。通过师生同起“班名”、共选“班级格言”, 让每个班队的师生拥有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 在此基础上创作自己的班徽、班歌、班旗、口号, 形成自己的班队个性;在教室内布置一些盆景、板报, 还有一些温馨小物件、小装饰, 营造一种温馨的环境;从班队内部开始做好行为规范, 结合不同年级师生的实际, 制定一个长期的思想教育目标和考核制度, 加强师生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

练好“风采的对比色”。该校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 开设了10余个兴趣小组, 举行了主题班会、写作征文等一系列评比;开展了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主题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活跃身心, 展示才华, 其协作能力提高了, 人际关系也改善了。各种书法、绘画、歌咏比赛使学生得到艺术的陶冶, 乒乓球、篮球等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使学生在协作中竞争, 使校园充满生机活力。

练好“评价的对比色”。一是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在班队评价中,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创新精神等各方面表现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 大胆尝试自评和互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成长记录袋与课堂观察、管理评价和激励评价、改进建议与发展方向等多种方式, 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

篇4: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童谣是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具有形式比较简短、强调格律和韵脚等特点,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它以说为主,也有连说带唱的,还有一唱到底的。之所以代代流传,除了浅显生动、韵律响亮、诙谐风趣,主要是特别适合儿童的心理。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往往具有是非评判、价值判断的功能,对好的事物进行褒奖,对坏的事物进行讽刺。好童谣的传唱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它的褒贬功能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

南康市实验小学注重引导学生唱响新童谣,缘于对学生课间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原来,细心的学校教师通过观察了解到,这个学期一开学,一部分学生在课间偷偷地传唱着一些诸如“太阳当空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学习苦又累,不如早退学”等改编了歌词、思想不健康的“灰色童谣”。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迅速开展了“唱响新童谣 做阳光少年”活动。首先,学校通过开办童谣创作讲座、举行新童谣创作大奖赛、开辟校园童谣大展台等活动,引导全校师生创作了400多首多角度、多层面反映校园学习生活的新童谣。接着,学校又组织学生开展“我最喜爱的童谣”评选活动,将其中20多篇最有童趣味、时代气息、教育意义的优秀新童谣筛选出来,按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学习、劳动、健身、安全等板块分类编成校本教材分发到各班。

篇5: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汇报材料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如何把下一代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未来工程常抓不懈,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着重抓好学生的德育、学习、健康方面的教育与关爱。

一、认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及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

1、因我校的地理位置的特殊,在校学生中40%以上 为进城务工或外地打工人员的子女。贫困生和单亲家庭较多,针对此种特殊情况,2010年我校开展了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心献给他人,从身边点滴做起”的主题教育,启动了“大手拉小手扶贫帮困”的爱心工程。贫困学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要在坚持自愿的原则上,继续通过多渠道筹捐经费物资,努力创造条件,八方争取支援,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前进人参与这项光荣的事业中,积极为我校贫困生献爱心。

2、对“农民工子女”摸底调查。本学期调查,学校共有“农民工子女”四百多名,为了对这部分特殊群体让他们能安心上课,学校要求班主任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对“农民工子女”学习、德育情况

进行分析;二是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管理等存主要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三是用行动去切实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四是做好“农民工子女”关爱工作方法的合理。其次,在每年暑期的普九工作中加大对农民工子女及贫困学生家庭的走访。学校每年都安排教师入户调查辖区情况,并认真做好新生儿、适龄儿童、新迁入户的造册工作,并对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进行入户宣传。努力实现在我校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通过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这些年我校新生入学率达到并超过国家的要求,学校无辍学儿童。

3、本共有学生115人次获资助,我校60多名教师伸出友爱之手为农民工子女购买学习用品、衣物等。在广大学生中继续开展“三个一”爱心捐助活动,为贫困学生捐一本好书,捐一件衣物,捐一件学习用品。学校专设捐赠办公室,教师随时可将一些学习、生活用品上交于办公室。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献爱心捐赠活动。

4、在市少工委的倡导下我校积极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在校农民工子女、贫困学生与来我市实习的大学生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大学生们向我校17为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并向每位贫困学生赠送了价值150元的购书卡。(这学期此项活动还在继续中)

二、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一零年至今,我校多次组织全体师生到远程教育室观看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光碟;还举行地震安全教育演练活动,切实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按照上级文件,学校特别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由少先大队负责具实施。聘请市检察院检察官杨婷淑为我校法

制副校长、并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律法规现场解读和宣传教育。

2、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我校德育处以“关爱生命 普法先行”为主题,开展了以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演讲、手抄小报等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学生们通过的各种活动生动形象地理解了生硬的法律术语,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我校学生还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求真务实,认真抓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1、加强家长学校组织建设。我校每学期初开展的家长学校,其目的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更好指导家长对未成年子女进行教育,同时形成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格局,形成科学管理体制。学校成立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成员由校长、少先大队辅导员、老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下设6个家长分校,分别由班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以年级级为单位)

2、强化家长学校管理,增强家长学校的实效性。自家长学校成立以来,建立健全家长学校考勤、考核、教学及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管理体系。组织更多的不同层面的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教学,指导和咨询活动,提高家长自身素质,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特别是关心和研究单亲、父母犯罪或外来农民工子女等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教育,配合学校以寒暑假为重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读书活动等。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使学生离校不离教。通过科学管理和不断探索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了办家长学校的实效性。

3、积极搞好家长学校调研,解决新问题。

通过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座谈会,开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沟通与结合。家长学校进一步了解家长教育子女的情况,同时教师又把孩子在校受教育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家庭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提高了家长学校指导工作的力度和艺术水平。

四、抓好诚信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回报社会

1、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之道。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在的小学生都认为难管,不听话、撒谎。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本学期我校开展了(1)“争做诚信好少年”主题实践活动。(2)与家长合作,请家长建都学生在家的诚信表现。(3)及时合理的监督评价

2、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这个东方古国几千年来得以在这个星球上生养繁衍发展壮大的立足之本。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时期,可塑性强,在此阶段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能够促进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我校把感恩教育于节假日紧密联系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各种途径的教育活动。今年三八前夕我校组织开展了“庆祝三八妇女节暨感恩教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每位学生都从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如开展“祝福妈妈”主题班队会、在全体队员中开展“我让妈妈露笑脸”活动利用三月七日至八日开展“给妈妈洗洗脚”、“给妈妈带杯水”“家中今天我值日”

“今天我说谢谢了吗”等系列小活动,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苦,在活动中学会感恩。每年的母亲节、建军节、建党节、教师节、等重要节日,我校都根据节日的特性组织开展相应的感恩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们懂得了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每年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只要有时间都会回到自己的母校看看。看看学校的变化,看望教过自己的老师。

篇6: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一、指导思想:

在送走牛气冲天的2011年,迎来瑞气吉祥的2012年之际,为了丰富我校教师的文体生活,展现教师的精神风貌,创造和谐的精神文化,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全体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开创我校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学校将举办一台以“做幸福教师,创和谐厦小”为主题的庆元旦教师联欢会。

二、参加对象:

阜康市厦门实验小学全体教师。

三、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以办公室为单位选送节目。

2、每个办公室报1个节目个。

3、学校将根据参加节目人数给表演者颁发奖品。

4、活动地点:新二楼

四、活动分组:

第一组:组长余亚明

组员

1、刘丽

2、郑延红

3、王英荭

4、张军文

5、胡全华

6、刘艳萍

7、梁峰

8、令淑英

9、胡爱军

10、刘艳萍(小)

11、段玉荣

第二组:组长路春妍

组员

1、范英兰

2、潘艳

3、宫巧莲

4、张秀清

5、胡慧华

6、陈学敏

7、孙秀丽

8、甘继红

9、左平

10、姜平第三组:组长周健龙

组员

1、吕文琴

2、郑海军

3、李华

4、范丽

5、朱访贤

6、杨翠英

7、李涌

8、窦君凌9徐翠萍

10、邢建领

11、张晓华

第四组:组长马丽梅

组员

1、马翠婷

2、马娟

3、胡继忠

4、马志娟

5、马俊

6、摆月秀

7、马福英

8、马小辉

第五组:组长冶英

组员

1、马志涛

2、出乎拉

3、马兰古丽

4、阿娜尔

5、帕尼古丽

6、热赞

7、阿依古丽

8、库里建

第六组: 组长宋娟

组员

1、潘湘燕

2、焦翔

3、张国红

4、丁万军

5、常进玲

6、付东

7、吕迎娣

8、王新惠

9、严彬

10、成伟11张志兵

12、马睿

第七组:组长张魁

组员

1、袁尚媛

2、吴衡

3、陈继红

4、赵明杰

5、李咏梅

6、李茂军

7、杨建平

8、吴启冰

9、张卫兵

10、张小婷

五、时间安排:

1、各办公室务必于12月22日之前将节目单上报工会。

2、学校于2011年12月30日下午举行联欢会.六、活动安排

1、会场布置及音响:全体男教师及工会成员。

2、各办公室非班主任教师由组长合理分配,积极做好准备准备工作。

3、主持人:余亚明范丽

4、活动内容:

(1)学校统一准备餐饮

(2)焦翔校长致新年贺词

(3)潘湘燕书记致祝酒词

(4)欢庆聚餐,各年级组在用餐中表演节目

(5)打扫卫生:中教组

(活动解释:各个年级组节目在聚餐时穿插)

节目清单:

第一组:余亚明余亚明等群口快板(11)

第二组:路春妍左平葫芦丝独奏(1人)

第三组:周健龙范丽 独唱(1人)

第四组:马丽梅马丽梅等(9人)《洗衣歌》

第五组:冶英哈萨克自由舞(4人)

第六组:宋娟马睿天津快板《新武松打虎》(第七组:张魁

篇7: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琼海市实验小学的办学定位为“三全”, 即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 对学生全方位负责。基于“三全”的办学定位, 我校在传承中创新, 深挖文化内涵, 构建“立德、立言、立功”的办学思想, 我们将其概括为“三立”教育。

“三立”教育是让师生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中共同成长、相得益彰的教育。

“三立”教育是明德启智的教育。

“三立”教育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教育。

“三立”教育是培养使命感的教育, 为明确的目标和强大的心理内驱力提供动力的教育。

构建“三立”主题文化, 就是实施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我们的理想就是以学生的建康成长为本, 集中西教育之长, 进行教育改革实验, 为孩子们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 使学生从小扎下中华文化的根, 同时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把学生引上正确的人生路, 注意学生良好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育。

二、文化特色是办学实践

学校着力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入手,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为基础, 以“三立”文化为主导, 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为核心, 按照“精品化”、“特色化”总体要求, 构建一整套具有“三立”特色的育人体系, 从而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1.打造三立文化校园, 提升办学品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做到三个结合:即班级文化与校园总体建设相结合, 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把握四个重点: (1) 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 (2) 经典文化进校园; (3) 礼仪教育人人练; (4) 兴趣社团育特长。

主教学楼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线。以“诚信”、“勤奋”、“毅力”、“创新”为主题。各楼层墙面以《三字经》、《道德经》小故事为内容, 蕴含品德高尚、吃苦耐劳、创新进取之意。

校园内绿树婆娑, 芳草萋萋, 红花绽放, 石雕、艺术长廊、阳光书屋、运动乐园等设施, 形成处处有文化、事事皆教育的环境。让学校的一切设施, 每一面墙, 每一寸土地都能发挥“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的教育作用。

学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 遵循“以学生为本”、“创造开放式育人环境”两个原则, 充分体现了“三立”文化特色, 每个班的班名、班风、班级公约、特色口号、个性展示园地等都各具特色, 体现人人参与与班级管理的理念。

2.“两香”特色育三立文化内涵。学校为创特色育人环境, 致力“写一手好字 (墨香) , 读满腹文章 (书香) ”的“两香校园”, 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

(1) 翰墨飘香养儒雅之情。以培养学生正确“双姿” (坐姿势和执笔姿势) 训练为重点, 开展“书写规范”活动。把“写字”升华为“认认真真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的育人目标, 让我校处处飘荡着浓郁的书墨之香。

(2) 诵读经典,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我校将经典诵读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之中。“读满腹诗书, 做儒雅少年”, 是学校创设书香校园的口号, 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如:“我爱读书”、“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国学经典表演赛”、“图书跳骚市场活动”等。每天早晨, 学生诵读古诗词、《三字经》、《弟子规》、《国学经典》的朗朗书声, 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3.创建三立文化课程, 培育博雅全才。

(1) 开发特色课程, 突显三立文化。我们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 围绕“三立”文化, 以突出主体、着眼发展、关注全面为目标, 加大力度开发“三立”文化校本课程:国学传统文化课程、三色文化教育课程、学生明礼教育课程、“三立”文化经典阅读课程、趣味数学及少先队主题活动课程等。

学校组建了书法、绘画、舞蹈、合唱等特长小组, 建立了民乐队、管乐班, 带动学校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男子舞蹈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 在多次艺术节中屡屡夺魁。学校还结合本地资源, 开设“民间特色体育活动”和“特色足球游戏”等体育课程,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2) 践行三立文化, 培育儒雅少年。学校以“月主题”———“安全教育月”、“文明礼貌月”、“经典诵读活动月”等活动形式践行三立文化理念, 培养儒雅少年。学校本着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基础的原则, 始终狠抓养成教育, 坚持文明班级的评比, 有效检测学生日常行为, 落实“日查、周评、月总结”。

学校坚持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开展争当“四个好少年”、“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充分利用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 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好品质。

德育如春雨, 润物细无声。实验学子在德育的滋润之下, 健康向上, 茁壮成长。

营造文明育人, 育人文明, 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 创建书香、墨香“两香”教育特色,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 形成了一批有地方特色, 具有推广价值的校本课程。

篇8: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一、在“扛银夺金和谐发展”中, 倡导以人为本理念, 放大团队文化建设效应, 凝心聚力, 建和谐之情

通过不懈努力, 年初我队通过了集团公司银牌队的检查验收, 首次被授予“银牌测试队”的荣誉称号。这对全队干部职工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但荣誉之后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 如何使职工队伍统一思想、更新观念, 以崭新的风貌、昂扬的斗志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呢?

1、增强扛银夺金意识, 以共同愿景激发职工。

为了让“扛银夺金树牢

品牌”的理念深入人心, 培育职工扛银夺金, 勇于超越的意识, 用共同的愿景激发职工, 我们在全队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 积极唱响“加快有效发展、构建和谐油田”主旋律, 认真开展“双促”主题活动, 并将活动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为了让大家进一步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我们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瞄准目标寻找对策”大讨论活动, 让职工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前进的道路在哪里, 让职工明确扛银夺金不仅是我们自己提出的奋斗目标, 更是我队谋求新发展、跨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 从而实现职工在思想上与奋斗目标的同步跟进。“立足银牌新起点实现金牌新跨越”的奋斗口号如熊熊燃烧的火炬在职工中传递着梦想, 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热情, 鼓舞了职工的斗志。

2、突出团队文化效应, 以团队精神凝聚职工。

企业是树, 文化是根, 职工是本。企业文化的最大效应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 凝聚人心。我们结合本队实际, 将构筑独具特色的测试文化寓于丰富多彩的载体中, 继续在职工中开展“和谐文化的传播员、生产实践的战斗员、文明风尚的示范员、广大职工的服务员”的争当“四大员”活动, 充分发挥了干部党员、团员青年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开展“达标创优”工作, 提出了“科学管理, 优化监测;夯实基础, 争银夺金”的奋斗口号, 培育了“团结、进取、高效、奉献”的测试精神, 将团队精神刷新为“团结创新跨越奋进”, 将团队精神与奋斗目标相融合, 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形成了“扛银夺金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 建立了丰富的文化体系, 彰显了测试特质, 极大地增强了干部职工对团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以真心真情温暖职工。

对于测试队这个集体来说, 每一名职工都是组成这个集体的重要细胞。而如何将一个个细胞有机组合, 营造融洽、和谐的氛围呢?我们认为, 人心是根本。队党支部认真实施“到职工中, 知职工情, 解职工难, 暖职工心”的暖心工程, 坚持把职工的思想情绪作为第一信号, 把与职工的交流沟通作为第一责任, 加强跟班劳动, 经常到施工现场和班组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状况和生活需求, 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为长期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化验人员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配备了洗衣机解决职工工衣清洗困难的问题;加强了与采油队的联系, 确保职工上井能够吃上可口的饭菜;每当职工生日时, 都会送上一张温馨的贺卡, 一份温暖的祝福, 工会、计生宣传员还经常向大家宣传保健医疗、当家理财、生活常识、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满足了职工们的不同需要。点滴小事倾真情, 真切的关爱, 真诚的关怀犹如和煦的春风, 不仅温暖了职工的心田, 拉近了干部职工间的距离, 更带动了全队的士气, 鼓足了大家干工作谋发展的干劲。

二、在“扛银夺金和谐发展”中, 凸显示范引领作用, 着力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建工作, 树形展貌, 搭和谐之桥

油田十届一次职代会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四好’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建设。领导的形象, 干部的作风, 是关系‘加快有效发展, 构建和谐油田’的重要因素”在我队“扛银夺金和谐发展”的进程中, 应当把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把干部形象树起来, 党员身份亮出来, 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干部和职工间搭建和谐之桥。

1、以创建和谐班子为龙头,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执行能力, 树立干部形象。队干部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不仅是我们完成扛银夺金目标的必需条件, 其本身也有着重要的龙头作用。今年, 我们认真开展“双促”主题活动, 从创建“思想、能力、作风、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和谐”班子入手, 以和谐型干部队伍带动全队和谐发展。组织队干部召开了“班子四和谐行动我争先”主题讨论会, 大家就如何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形成团结一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畅谈了个人的意见和想法。建立了干部定期学习制度和经常性谈话制度, 在提高队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的同时, 使他们成为精通业务的多面手。我们注重增强大家的服务意识, 一方面是为职工服好务, 另一方面是为一线生产服好务。不管是待人处事、分内分外, 都要以诚相待、言行统一, 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力量在职工中树立良好形象。副队长单拥军是一名从普通职工成长起来的管理干部, 为人朴实, 技术过硬, 日常工作中, 他大胆实践、勤于钻研, 将自己的业务技术和经验所得毫无保留地教给职工。他潜心研究产液剖面测试技术, 与职工吃住在施工现场, 截至目前, 成功进行了12口油井的产液剖面测试, 大大节约了测试费用, 为油井的动态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2、以加强党建工作为抓手, 增强党性修养, 发挥示范作用, 增添旗帜光彩。党员是先锋, 党员是旗帜, 党员的先进性能够影响一片, 带动一群。我们深入开展“当岗位先进, 做和谐先锋”活动, 不断加强党建工作, 重在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和责任培养上做文章, 让党员切实感受到自身的责任和压力, 让职工看到党员的行, 听到党员的言。我们在党员责任区实行“无缝”管理, 通过“深入班组探思想, 排忧解难勤联系, 跟班劳动督安全, 提高技能抓培训, 节能创新共献策, 廉洁勤业促和谐”等六个方面的工作, 实现党员与班组间的无缝链接。党员干部毛荣军工作以身作则, 经常与资料员一起讨论学习, 为如何让资料处理的更准确动脑筋。“无缝”管理实施后, 他带领资料员们一起到测试现场, 了解现场测试工艺流程, 探讨资料解释的每个细节。为确保无缝管理取得实效, 队党支部从生产经营、学习培训、党风廉政、综合治理等方面对每个党员责任区进行季度考核, 从而使党员责任区管理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我们还以“抓源头促清廉”主题活动为契机, 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树牢廉洁理念, 规范岗位行为”廉政建设活动, 在“干部树廉、党员促廉、职工督廉”的良好氛围中, 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争当廉政勤政的表率, 让党员队伍成为“领导最放心、职工最信任”的廉洁队伍。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活动的开展让干部党员的责任意识更强了, 干群之间, 班组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全队形成了干群联动、党员促动、班组互动、职工齐动的工作机制。今年又有2名职工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在“扛银夺金和谐发展”中, 发挥主力推进作用, 全力打造“四型”职工队伍, 强基固本, 聚和谐之光

我们认真落实人才强企战略, 把建设“发展型、效益型、学习型、文明型”职工队伍作为强基固本, 实现“扛银夺金和谐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 争取打造一支有思想、有活力, 技术过硬、敢打敢拼的一流职工队伍, 树牢测试品牌。

1、瞄准奋斗目标, 集思广益谋发展。

将扛银夺金目标扎根于职工心中, 强化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积极探索“问题大家摆、思想大家亮、方法大家想、措施大家定”的新路子, 充分挖掘职工的聪明才智。两个水井班在日常生产工作中, 不仅比测试进度, 更比测试质量, 还为争当“和谐班组”打起了“擂台”;化验班认真学习, 钻研业务, 为如何让化验数据更精确动起了脑筋;司驾班严格车辆管理, 狠抓安全培训, 正朝着“局标杆车队”的目标努力。职工们参与生产管理的热情高涨, 积极性和创造性竞相迸发, 全队上下形成了“测试是我家, 发展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2、投身生产实践, 强基固本出效益。

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不断强化测试工艺管理, 加强仪器仪表的维护和校验, 截至目前, 已自行修复各类电子仪器仪表20多台套, 有效节省了外送修理的占用周期, 节约修理费用6万多元。奥运期间, 我们将子弹库移交金洪派出所管理, 严格子弹进出库和领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危险药品的使用管理,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今年的测试工作量比去年大大增加, 平均每季度要对全厂80多口分注井进行一次测调, 二季度以来, 每天天刚蒙蒙亮各班组就奔赴高集、码头庄等湖区进行测调, 团员青年充分发挥生产主力军作用, 把奥运精神化作生产实践的强大动力, 在与洪水赛跑的紧张生产周期中不怕困难, 迎难而上, 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3、树牢学习理念, 练就技能提素质。

我们在职工中树立“学习才能进步, 争先才能创优”、“有知有为才有岗”等观念, 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和职工技能培训活动。开辟了“技术课堂”, 并与班组小课堂, 现场流动课堂相结合, 有效激发了职工立足本职岗位, 增强业务技能的热情。水井班班长王隆在工余时间经常和班组人员一起学习业务知识, 所带班组技术素质显著提高, 在今年厂技术大赛中, 班组人员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而他本人也再次摘得第一名的桂冠。

4、倡导文明理念, 明礼诚信筑和谐。

篇9:阜康市实验小学积极打造校园文化

一、营造浓郁的创建学习型校园的氛围

1. 组织建设完善,工作目标明确。

学校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并制订了创建工作规划,确立了“以提升师生综合素质和学校文明程度为核心,以党风、作风、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为主线,不断开拓创新,塑造学校师生新的文明形象,构建团结健康、奋进开拓、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和育人氛围”的创建目标。

2. 加强理论学习,塑造师德高尚群体形象。

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天坚持学习一个小时,每周互相推荐一篇好文章,每月坚持读一篇佳作,每月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发表或交流一篇论文。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坚持写学习心得,结合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感悟和反思,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学校不定期进行抽查,学期末时进行评比展示,对优秀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进行奖励,从而引导教师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3. 科学评价,加强过程管理。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对教师师德水平实行考核,并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考核结果与评优挂钩,提高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整体素质。同时,学校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树立起身边的典型,全体教师的思想作风明显进步,师德师风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的好党员、好教师。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我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学校各项重大问题的决策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并坚持校务公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栏公示、“家长评校”、干部民主评议等活动及时公开校务政务,接受教师、家长的监督,领导干部都做到严于律已、廉洁自律。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把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骨干教师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激发了全体教师工作、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使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学校从规范、高效、创新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减负增效,促进教师的发展。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严格学生作业、考试、竞赛管理,做好质量监控。为全面了解常态下教学情况,学校实行了每周三“课堂教学导训制度”。为了让每位教师都能切实落实“高效教学”,学校实行教师学期课堂教学达标制度,通过推门课、水平课综合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达标,把达标活动中涌现出的好课,在全校展示交流。

为争创高效课堂教学,我们加强教学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转变。在落实教师备课时做到“三读、四议、一改革”,形成了“独立探索—同伴合作—深钻精备”的集体备课模式。课堂教学中以“课例研讨”为突破口,结合教研组小专题研究情况,开展一课多上,多人一课,典型课例研究等不同形式,在如何实现“高效课堂”上下功夫。教师的业务水平在教改中不断提升。

四、实施“阳光工程”

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不少老师为工作全力付出,忽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为培养教职工健康意识,校领导和老师们一起品读《阳光心态》、《感恩生活》等书籍,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习享受生活。校工会大力提倡“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3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积极组织教职工体育锻炼活动。为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我校还成立了教师文艺表演队,她们的精彩表演多次获得上级领导好评,并代表青山区参加2007年武汉市教职工文艺展演和2008年武汉市财政局迎春联欢会。教师们学会在生活上寻找满足,在工作中寻找快乐,拥有了一份阳光的心态,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生活得更加愉快。

五、优化校园环境

干净、整洁的校园是学校的窗口和明镜,折射出学校文明的程度。多年来我校通过整体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外部环境。学校办公室、教室、食堂、日托班学生午休室、厕所等生活设施符合卫生标准,整个校园无卫生死角。同时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周围200米范围内无电子游戏厅和营业性网吧,为学生成长创设一片洁净的天空。学校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坚持一日两扫,一周大扫,天天保洁的卫生清扫制度。硬件的改善和师生的爱护使校园环境整洁宜人,成为大家工作、学习、休息的理想场所。

学校还努力提高绿化的艺术品位,提高校园绿化率,并努力做到“无土不绿”。学校在校园绿化过程中,力求做到富有层次感、艺术性和观赏性,并由专职的花工师傅进行种植、修剪和养护。学校的植物园内种植各种花草,为一年四季装扮学校提供保证。学校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组织学生为小树除草浇水,提高校园绿化的成活率和保持率,也培养了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的环保意识。

上一篇:2018年广西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试卷下一篇:一年级上学期老师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