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何处读后感

2024-05-02

乡关何处读后感(精选6篇)

篇1:乡关何处读后感

乡关何处读后感

(一)易粉寒

好人来到世界,像一粒糖抛向大海

这本书存在我的IPAD里很久了,无意中打开,看完了第一章,随后看完了整本书。

开篇《江上的母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野夫的母亲投江自杀了。一个生不逢时的女子,在战乱中,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戎马生涯加官封爵,而后令娶妻生子。女子至死不愿意原谅她的父亲。

一个不原谅父亲的女儿,一辈子都会活在不幸中。被遗弃感成了她生命里的主题。无论是结婚生子,等待儿子出狱,还是后来走出深山,与儿女生活在一起,被遗弃感一直在她心中。所以最后,野夫的母亲选择了跳江。

“一个68岁的老人,在经历了她坎坷备尽的生涯后,毅然走向了深秋的长江,那是水冷如刀,残阳似血,真难以想象我柔肠寸断的老母,是怎样一步几回头地走向那亘古奔流的大河,她最后的回眸可曾老泪纵横?” 野夫最后去阳逻江面上寻找母亲的尸体,在长江的回水处,水上死者会在那里漂浮回旋。野夫在江湾逡巡,一具具翻开浮尸,查看面目,最终还是没有找到他的母亲。

那时的野夫已经四十岁了吧。走出深山,走进监狱,走出高墙,人生百转千回,兜兜转转,不见幸福踪影。人近中年,终于以为动荡似浮萍的人生可以安稳下来,却迎来了命运给予的致命一击:母亲跳江自杀。

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不同。但是不幸的起点大多是类似的。悲剧是一种会遗传的事物。生命的延续中,隐藏了多少密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回头去看一个家族的历史,一个人一生的路途,可以做到管中窥豹。无需太多,即可洞悉命运的密码,命运为我们这一生涂抹了怎样的底色。

另外一篇写外婆的,说到,十年后给外婆迁坟。想将她迁回到平原。外婆的坟曾三次裂开,直到野夫去坟前明誓,一定会让她叶落归根,从那以后,那小小的坟包才安静下来。数年以后,一捧一捧的泥土拂去,檀木的香气散出,外婆的骸骨完整如初。在这篇的文末,野夫写道“许多人见过我外婆的人,偶尔见到我还会感叹——好人啊。可是好人却从无好命,这几乎已经是这个罪恶世界的潜规则。这些好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承担磨难的,他们像一粒糖抛进大海,永远无法改变那深重的苦涩,也许只有经过的鱼才会知道那一丝稀有的甜蜜。”谁的人生不是被抛进苦海呢?幸福就是那一粒糖溶化在你身边时,你舔舐到了那一丝甜。

写大伯张志超的那篇,写出了一个大机器运转上的螺丝钉的无奈。被历史革掉的幸福和命运。

一对青年男女,蹉跎掉了一生。中间还有一个叫罗干的,类似武林邪教中痴情反派的角色,终其一生在这对有情人之间作梗。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只是一朵被牺牲掉的浪花,曾经盛开,但是来不及慢慢枯萎就凋零了。

关于死亡,野夫写道了许多上一辈人的离去。“一个个给过我少年养分的老人,似乎都在夕阳中列队,向着一个叫彼岸的地方出发。此岸的悲苦伴随了他们一世,我没有任何信心和能力,足以把他们留在尘世今年。

《畸人刘镇西》是我感触比较深的一篇。野夫的书写好时,刘镇西已经瞎了。”他圆睁的双眼在这个世界上始终像怒目金刚,可是却早已被暗黑遮蔽。他每天在孤老院,拿着我的书,去乞求那些识字的护理员读给他听,听着听着,那枯井般的眼眶就泉涌两行。

刘镇西会给瓷盆上烧字,用红漆写着某某单位纪念。但这手艺到了80年代末,就无用武之地。随后为了谋生,他开始自制剧毒老鼠药。药研发出来了,却不好意思叫卖,野夫让他站在街上收钱。开始帮他吆喝,路过的熟人都被拉去买。看到这一段,莫名的感动,也倍觉五味杂陈。在深山之中,这个一生不得志的刘镇西,独自研究楚辞。在异乡的青灯雨夜,屈子的骚赋一直伴随他的自我放逐,衣衫落拓的苦命人,竟对楚辞倒背如流,更对楚辞古韵研究出了一本书,当他兴冲冲地将自己写的书稿拿给野夫看,是一本楚辞韵读的手写稿,野夫再三犹豫,从书架上抽出了王力的《楚辞韵读》和《诗经韵读》。刘镇西听完,伏在野夫的膝盖上嚎啕大哭。此后,焚稿断痴,再也不谈楚辞。

两次劳改释放,高度近视,接近眼盲。娶了一个隐瞒了四次婚史的女人,女人有好几个孩子。一生没有自己的骨肉,带着妻子和养女穷苦度日,以至于屁股上长满了脓疮也没钱去看病,晚年终于买的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未来得及入住,妻子就摔死在新楼里。无法诉说命运不公,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密码和使命来到世间的,而有的人,他的使命或许就是诠释不幸。

在野夫离开深山的那一晚。刘镇西请客吃饭,怕家里饭菜不够,让妻女先吃,随后备了两荤一素一汤,放两幅碗筷和酒杯,取出二胡,告诉野夫,为给他送行,填了一首词并谱曲,教会了妻女。“他沙哑的嗓子,和着他五音不全的文盲妻子的如诉如泣,再加上一个少女脆生生的童音。就那样投入地缠绵回环地长歌,使得野夫涕泗交流地低泣。”刘镇西还活着,野夫说,在他终年的黑暗里,是在怎样地渴望重见天日的那一刻。

苏家桥的率性,王七婆的江湖儿女情长,荒野奔命刀枪迸鸣一生厮杀,砍砍杀杀中,他活着,儿子却小小年纪砍死他人。所有的一切都归于诗歌的平静,只有在那些豪气冲天的诗歌里,能看出80年代的伤。

时代的变迁从不停下脚步。小人物的命运随历史的大河翻滚,多少朵浪花被吞噬的瞬间,都会自己短暂的绽放浑然不觉。野夫的这本书是暗夜里痛,描绘出黑色的伤口,散落在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人间某处。从已知的过去里,悲哀地暗示着我们的未来。

作者简介:

易粉寒

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媒体主编;“易如意”祁门红茶品牌创始人。

曾在世界月发行量前五的杂志社供职十年。

2004年出版长篇青春小说《粉红四年》,成为青春小说的代表人物;

2007年出版长篇青春小说《独自长大》;成为暖伤青春小说的先锋。

2011年出版长篇轻科幻小说《读心卡:时光深处的秘密》,连载十二个月,引起千万粉丝热追。

2013连载长篇历史玄幻小说《红莲旅馆》,以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学功底,在玄幻小说领域独树一帜。

短篇小说近百万字,常见于国内畅销刊物《花溪》、《读者》、《青年文摘》等。

乡关何处读后感

(二)乡关在心上

北京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戴蕾

2009年5月9日,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的公告里这样写道:“土家野夫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作家。在古体/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具有建树”.“土家野夫的文章,承接古风,呼应民国,延续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磨洗,在21世纪的今天愈发珍贵。”

野夫在《乡关何处》里一共讲述了十二个故事,写母亲,写外婆,写大伯,写幺叔,写亡友。莫言在《生死疲劳》中用魔幻的笔法讲述真实,而野夫则用真实讲述真实,在文字里,他倾注了自己的苦难与记忆。

母亲历尽人生苦难,却失踪于长江,《江上的母亲》里悲恸的情感让人压抑到不自觉想要痛哭;大伯少年得志投身革命,却阴差阳错失去爱情,落寞孤独走完一生,《大伯的革命与爱情》里,真相大白后回望他曲折的人生,让人扼腕让人悲愤;还有外婆、么叔、朋友、故人……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人,用东方式的思考写事,独立另类、刚正凌厉,他从哭泣的大地里走来,带着侠客般的孤独和坚持。正如易中天对野夫评价的那样:“巴山楚地多野蛮,恨海情天出丈夫。”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柴静说,近代中国,身世畸零者并不少见,但野夫的笔端是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得人都被他的深情和痛苦吓怕,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他半生所受的苦,多半都来自这样的激情驱使,情感越深,创痛越烈。

生活的粗粝总是让人疼痛,自欺欺人的理想主义或许才让人温柔舒适。但野夫的笔锋里带着沉痛悲壮的感情,字字如剑,刺痛我们的神经。没有那么多的慷慨热血,()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涌动着激情与人性的智慧和思考,而这些,足以让我们内心激昂,足以让我们有勇气和力量找到心底的爱,找到迷失的理想,找到追问的理由。

台湾著名作家杨渡这样评价他:野夫有种不同的气质,那是介乎古之“侠客”与今之“颓废派”之间的特质。他用鞭子打这世界,也鞭打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指向体制与组织,以及时代里还未泯灭的良知。他的散文,有一种刚正之气,让我仿佛看见一个剑客,当浊世滔滔,早已遗忘了是非黑白的界限,他还站在那里,浑身浴血,坚持人间的爱恨情仇,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把话说分明,没有打混的余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野夫自己是这样解释“乡愁”的:“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而这也使我想起了我的故乡。祖辈至今还居住在山东省德州市下辖的小村落里,每次回乡,淳朴的民风、勤劳的乡亲、浓浓的乡音,总是让习惯了城市生活节奏的我感到亲切和美好。犹记得那年离乡,挥着手说再见,可我分明我看到爷爷抹了把眼泪,跟着我们的车走到巷口。车渐行渐远,我的目光却舍不得离开爷爷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大概我的乡愁就风筝的线,不论我飞得多远,乡愁总会把我拉回到家的方向,拉回到那年爷爷站在巷口留给我的模糊身影,拉回到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田间地头的时光……我站立的大地万物都在萌发,所以我的乡愁,不像野夫的那般失魂落魄、飘摇凄凉,我的乡愁,凝集的是我对亲人的感恩和爱,思念与深情。

乡关终是在心上。

本文作者:戴蕾

乡关何处读后感

(三)文|陈岳芬

读野夫的文字,让我想起刘瑜评刀尔登的书评《红旗未曾下过这只蛋》,野夫亦是“红旗未曾下过的蛋”.不过,相比于刀尔登埋首故纸堆借古讽今,趟着生活的激流颠沛而来的野夫则更为直截了当刀刀见血。

野夫笔下的人物让人扼腕叹息:

性格坚毅的母亲,年近七十却纵身一跃,将自己的余生藏匿于长江的浩渺之中,让子女无从寻觅遗恨终身,其悄然带走的,是不凡的身世以及一生的坎坷。她的身上,流淌的是黄埔八期毕业生、国民党将领的血统,这样的血缘,在建国后的日子可想而知。而可悲还在于,她从未享受父亲的嗔爱,却必须领受父亲军装的颜色。

母亲的决然赴死,再次书写了性格决定命运的挽歌。而命运,却系于跌宕起伏的现实之中,让读者不知该感叹性格、命运、抑或现实?大伯亦然。

38年入党的大伯,其经历更加九曲回肠,这样的人生遭际和爱情故事,原本只存在于文人闲来无事漏夜杜撰的传奇之中。无论是他的党籍,还是他心系终身的女人,都因一个人的几句话就全然断送了。而这两者所断送的,是大伯后半生的家庭、事业以及由此而及的一切。而这个人,在大伯溘然而逝时依然身处高位颐指气使,对他来说,提着脑袋干地下党没问题,而为了爱情,却可以将人格降到尘埃里去。人性就这么复杂,抑或爱情比主义、信仰更深刻?大伯的一生,就这样走向寂静、走向落寞,留给后人的,除了不解,就是顿足痛惜。

与野夫足够炫目的前辈相比,我更喜欢野夫笔下的同辈。

《幽人苏家桥》和《烈士王七婆》,两个江湖中人,一个隐于市井,一个糊弄市井,各有各的精彩。一个是勘破红尘而出世,一个是勘破红尘而入世;出世的还常为当局执笔杆,入世的却玩弄官商于股掌。迥异的外表下,隐约可见的是尚武又尚诗的相同质地,这大概是他们同为野夫生死之交的共同属性?

有人生如此,有朋友如斯,一生何求。野夫之所以走上写作之路,缘于他有如斯的前辈、有如此的朋辈?还是因为有了作家野夫,他的前辈方显绚烂多姿,他的朋辈方显英雄本色?

喜欢野夫的作品,不单因为人物波谲云诡特立独行,还因为文字足够“筋道”,虽是时尚话语,却蕴含古韵古风。写故友,“我与老李订交忘年,情在师友之间。临歧在即,我委婉相邀他合个影,以慰落月屋梁之思。……他是一个真正的过客,游龙一现,翩然又水逝云飞了。”写忘年交瞎子哥,“人一辈子,相随心转,如水在河,岸宽则波平,岸窄则流激,没一定的。”写畸人刘镇西,“畸人,是伟大的庄子为汉语贡献的一个名词”,“他是那种绝不屈服和畏惧的人,还是悲风扑面地走向了衙门”,“他的工具箱里永远放着《楚辞》。那些异乡的青灯雨夜,屈子的骚赋一直伴随着他的自我放逐。”

在人物的描摹与事件的交代之中,又不乏深沉反思。“他就这样在离乱时代中沉默成长,随时目睹着父母的交相攻伐,以及不断改头换面的官场政治对双亲的轮番迫害。他无法鉴别长辈立场的是非,却渐渐看清社会的善恶。”“全国各地的‘文革’之火并非文盲引起,主要的‘纵火犯’都是书生,……整个知识群体的道义缺失,客观上默许和纵容了暴政的为所欲为。他们为此付出了血腥代价,在当时尚未能完全唤起良知和胆识。历史普遍地作弄了那些深怀使命的人们,我们似乎永远处于一个玩笑的时代。”

读他的文字,简朴而具力道,“单位上横来直去,眼珠里青少白多”,寥寥几笔,人物性格跃然纸上。间或插入的诗赋词阙,力道与韵味具足,“留得故园三分地,俟功名料理归田后。我与汝,再相守。”“我大儿执黑/小儿执白/我左手下黑右手提白/我父子三人奔走于黑白两道/力图走上正道……”《围棋》一诗写的何止是围棋。

在我看来,作家无关乎故事,杜撰故事的是讲古者。作家,是文字高手,能够玩转文字者,方配称为作家。如果说,文字是作家手中之利器,那么,思想就是其内核。以独具韵味的文字,捕捉深邃的思想内核,你不想成为作家,都难。

初读有感,遂敲键盘草就此文。还将继续读野夫。

篇2:乡关何处读后感

北京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戴蕾

5月9日,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的公告里这样写道:“土家野夫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作家。在古体/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具有建树”.“土家野夫的文章,承接古风,呼应民国,延续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磨洗,在21世纪的今天愈发珍贵。”

野夫在《乡关何处》里一共讲述了十二个故事,写母亲,写外婆,写大伯,写幺叔,写亡友。莫言在《生死疲劳》中用魔幻的笔法讲述真实,而野夫则用真实讲述真实,在文字里,他倾注了自己的苦难与记忆。

母亲历尽人生苦难,却失踪于长江,《江上的母亲》里悲恸的情感让人压抑到不自觉想要痛哭;大伯少年得志投身革命,却阴差阳错失去爱情,落寞孤独走完一生,《大伯的革命与爱情》里,真相大白后回望他曲折的人生,让人扼腕让人悲愤;还有外婆、么叔、朋友、故人……他用白描的手法写人,用东方式的思考写事,独立另类、刚正凌厉,他从哭泣的大地里走来,带着侠客般的孤独和坚持。正如易中天对野夫评价的那样:“巴山楚地多野蛮,恨海情天出丈夫。”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柴静说,近代中国,身世畸零者并不少见,但野夫的笔端是让人害怕的感情,连看得人都被他的深情和痛苦吓怕,不敢深入到这样的感受中去,他半生所受的苦,多半都来自这样的激情驱使,情感越深,创痛越烈。

生活的粗粝总是让人疼痛,自欺欺人的理想主义或许才让人温柔舒适。但野夫的笔锋里带着沉痛悲壮的感情,字字如剑,刺痛我们的神经。没有那么多的慷慨热血,()只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涌动着激情与人性的智慧和思考,而这些,足以让我们内心激昂,足以让我们有勇气和力量找到心底的爱,找到迷失的理想,找到追问的理由。

台湾著名作家杨渡这样评价他:野夫有种不同的气质,那是介乎古之“侠客”与今之“颓废派”之间的特质。他用鞭子打这世界,也鞭打自己的内心,并以此,指向体制与组织,以及时代里还未泯灭的良知。他的散文,有一种刚正之气,让我仿佛看见一个剑客,当浊世滔滔,早已遗忘了是非黑白的界限,他还站在那里,浑身浴血,坚持人间的爱恨情仇,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把话说分明,没有打混的余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野夫自己是这样解释“乡愁”的:“许多年来,我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很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淖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而这也使我想起了我的故乡。祖辈至今还居住在山东省德州市下辖的小村落里,每次回乡,淳朴的民风、勤劳的乡亲、浓浓的乡音,总是让习惯了城市生活节奏的我感到亲切和美好。犹记得那年离乡,挥着手说再见,可我分明我看到爷爷抹了把眼泪,跟着我们的车走到巷口。车渐行渐远,我的目光却舍不得离开爷爷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大概我的乡愁就风筝的线,不论我飞得多远,乡愁总会把我拉回到家的方向,拉回到那年爷爷站在巷口留给我的模糊身影,拉回到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田间地头的时光……我站立的大地万物都在萌发,所以我的乡愁,不像野夫的那般失魂落魄、飘摇凄凉,我的乡愁,凝集的是我对亲人的感恩和爱,思念与深情。

乡关终是在心上。

篇3:乡关何处

这些调查的结果陆续见诸报章,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年,最后的文字合集形成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者说,他的动机既在于关注底层的命运,也因为这个村庄又是他自己的家乡。

在这本书里,他所生长的小堡村是主角。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村落。小堡村是江西永修县的一个村子,土地、古树、人,常常出现在熊培云的笔下,那是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熊培云在那里生活了十七年:烈日炎炎下,跟着父母在田间忙“双抢”;过节时,与伙伴们去看地方戏、舞龙灯、狮子灯;跟着母亲到县城的新华书店买课外书,识字不多的母亲请教店里的读书人;十六岁第一次独自远行,夏日的清晨,带着几个馒头和自己装订的诗集,去百公里外的《九江日报》投稿,正午时分,自行车停在甘棠湖边,突然传来齐秦的那首《外面的世界》……小堡村凝聚了作者对江南乡村所有最美好的回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令作者爱到窒息的小村庄。小堡村不仅是作者对江南村庄的美好印象,也是很多中国人对乡村记忆的美好想象和向往。

但中国今天的绝大部分乡村,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古老民居已经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已经渐行渐远,破碎的乡村中只有江河山川、日月星辰还是旧貌。

小堡村也不例外。远去的村庄令作者深怀乡愁。

但熊培云的乡愁冰粉仅是一种悲观的情绪。他的乡愁“更倾向于是时间概念,他是打通了时间的,它可以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怀旧,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向往。就像我们所说的对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这就打通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过去。它是对美好的东西的记忆和向往,而不是简单地回到故乡。”

几千年来在很多西方人眼里田园诗式的传统中国,何以变化至此?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

近百年来的中国农村命运,无非是农民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鬼子来了之后的农村,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乡村民主和乡村精神,乡村生活的救赎与信仰,以及村民们的生活命运纪事。

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里,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具体来说,就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承接着费孝通关于乡村思路的还有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乡村建设先驱的梦,这种上个世纪没能完成的乡村实践,或许是未来中国乡村的现实出路。

这些年,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会在很多地方刷一条标语,叫“要想富先修路”。今天,大多数的乡村或远或近都通上了公路,纵向比较乡村的发达确实进步有加,但是横向比起来,城市和乡村的绝大落差拉开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巨壑。

熊培云说,如果修路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从农村抽血补给城市,为了让更多农家子弟读书成才后留在城市贡献税收,为了让更多打工者披星戴月地建设城市,这路还不如不修。

最缺少也最重要的,是结束城乡对峙,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路———回到故乡、建设故乡、享受故乡,不是为了寻找记忆,而是为了寄托未来,就像欧美乡镇的人们一样,在城市中谋生,在乡村中谋心,在鸡鸣狗吠中安卧而睡,在风霜小径上漫步人生,回归亘古的人世夙愿。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飞速”到我们还没有真的搞清什么是城市化的时候,推土机就已经开到村口,轰隆隆地推倒百年老屋。

在很多现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下一次等我再回老家的时候,山川河道、田园风光,都将面目全非,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们故乡都已沦陷。这不禁令人悲伤的人想起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那句话:“我才刚刚离开摇篮,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中蕴含的是对自然的向往和尊重。即使是位极人臣的官员,晚年也一定会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然而,自上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侵入后,农村逐渐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在这场西方价值观与本土传统价值观的博弈之中,后者虽一退再退,却仍顽强地存活下来,即使是之后的连年战争与政治运动,也没有使其彻底瓦解。由此可见传统农村中宗族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强韧。然而,在国家开放经济的大环境下,这种传统纽带却开始加速分崩离析,被经济至上的价值观所取代。

“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在哪里?”这个问题摆在前面。政府这些年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包含了丰富的利、乐、和、安的人文思想,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关心,然而,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的附庸地位,那么无论是“新农村”还是“城市化”,恐怕都将是无比艰难的进路。

人多、资源稀缺、环境污染、人心浮躁,这四条中,即便只是前两条简单的客观存在,已令浪漫田园生活颇多局促。诚如作者所言,“曾经美好的乡土社会、纯净的自然正在消逝,近代以来,在革命化、城市化、现代化三股浪潮的逼迫下,中国的乡村社会的物质的、心灵的很多东西都失去了。”

对很多人的生命来说,现实“很现实”,甚至遥远的未来也难以想象,而我们乡关何处?

作者为历史学者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

它以故乡村庄为起点,多条线索并进,从各个侧面重新梳理了百余年来的中国史与乡村史。既有个体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描述,又有时代命运的整体分析。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作者:熊培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 (2011年11月10日)

《大衰退:美国与世界经济的未来》

作者: (德国)尼古劳斯•皮珀 (Nikolaus Piper )

译者: 周方 黄孝谦

出版时间: 2012年1月

作者梳理了将世界带入“大衰退”的深远原因,讲述了美国建国以来的历次重大经济决策及其后果和影响。本书获德国经济学图书奖。

《法律的经济分析(第7版)(中文第2版) 》

作者:理查德•波斯纳 (Richard Allen Posner)

译者:蒋兆康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波斯纳运用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价格理论等学说对美国的法律理论、法律史、部门法、法律程序规则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分析,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向导和成果总结,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法律经济学领域中最为杰出的经典著作和教科书。

《为什么要读简•奥斯丁》

作者: [美]苏珊娜•卡森

译者: 王丽亚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有些文学作品如昙花一现,奥斯丁作品的魅力却经久不衰。因为她刻画个性、塑造人物形象,开创了一种认知方式,与莎士比亚一样,她培育了我们的心智。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

作者:【美】康多莉扎•赖斯

译者:周小进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她是斯坦福最年轻的教务长、美国首位黑人女国务卿、美国前国务卿赖斯首部自传讲述平凡黑人女孩,如何在冷战后剑影绰绰的雄性世界,成就刚柔并济的

《镜里看中国》

作者:(英国)保罗•法兰奇

译者 张强、张威,、黄志平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本书是第一部外国新闻从业人员在华的活动史,第一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史。

篇4:乡关何处读后感900字

第二章是关于外婆的回忆点滴。她是野夫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因为外婆的存在,让野夫在四岁以前仿佛就已经享尽了一生的幸福。外婆为人善良,赢得了一街人的尊重,无论老少都以婆婆这样称呼她。外婆一生也过得很清苦,而野夫对她的亲情也胜过父母。当外婆走后,野夫还是会从一些异乡残梦中哭醒。作者认为未见好人有好命,这几乎是这世界的潜规则。这些好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承担磨难的;他们像一粒糖抛进大海,永远无法改变那深重的苦涩。

第三、四章都是叙述在那**的年代大伯和幺叔的革命情。大伯是躺在四块黑铁般的词语之间——一头是命运与革命,一头是组织和爱情,他们的冰冷凝重更加显出大伯蜷曲一生的微弱。他经历了革命失败,遭到过流亡。但在这样的乱世之下,他遇到了佳人,她们压抑着情愫,谁知更大的乱离正在等待着他。这样的读书人,经历了风吹雨打,也只剩下那苦涩的心灵了。幺叔原先家境富裕,不管世态如何,一直保持着一点读书人的底色,在作者看来,虽然他的话似懂非懂,但许多都潜移默化的熏陶了他。人老,伴着消逝的古老街景,必将风化在历史硬币的书缝中。

后面的几章都是野夫对故人的种种回忆。有在荒凉田野守望大水井的仇老汉、命运多舛的瞎子哥、故乡莫逆之交畸人刘镇西,别具特色的幽人苏家桥、豪侠烈士王七婆。他们有的独自在深山,与时俱进地冷眼旁观着这个喧嚷畸形的盛世,独享着自己的不屑。

篇5:余秋雨乡关何处读后感800字

那个早晨,夜色还未褪尽而朝雾已经迷蒙,他背着简单的行囊,潦草地告别了家乡,告别了那古朴厚重,保留了他全部童年回忆的地方——浙江余姚。然而也就是在他背井离乡接触外面的世界后,才有机会了解到故乡著名的“阳明医院”和“余姚陶瓷”,也更让他懂得了与故乡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

我无法忘记山间密密麻麻的杨梅树,也无法想象成堆的孩子猴儿一般攀爬在粗壮的树枝上的情景,更无法品尝杨梅流下的晶莹剔透的汁儿,无法回味山间荡气回肠的笑声。毕竟我们这一代人不曾经历过与大自然如此亲密的接触。可那硕大饱满的杨梅似又出现在我的面前,让我有一种爬上树去大吃一顿的欲望。一边吃一边望着湖底那些纯白的陶瓷片。这沉在湖底的瓷片,几千年前还被当作碗捧在古人的手上,碗里盛满了透明的米饭,上面覆盖了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菜叶的周围则包裹着琥珀似的阳光。

还记得那个“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范仲淹,还记得舒兰的那首《乡色酒》。“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满,乡愁也满”。从古至今,唯一不变的是乡愁。整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摆脱故乡的第一步是摆脱方言。”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那伴我们长大的乡土话,恰是与故乡血脉相连,成为故乡的一种符号,渐而演变成流淌在游子身体里的血液,即使是到天涯海角,只要浅浅的乡音叩响在耳畔,故乡的面貌也会从远方飞至眼前,云蒸霞蔚中满世界一片澄明。可是当城市雨点般的脚步覆盖了生活的全部,有时候乡音会在心灵深处某个角落悄悄落满尘埃,你丢失了故乡,故乡亦丢失了你。

我不是余秋雨,我也不会十岁离开故乡,包裹里只带一瓶酒浸杨梅。小时候,我在乡村长大,习惯了邻里间用方言大声的交谈,听他们诉说着生活琐碎,小肚鸡肠,甚至有一点厌倦了乡村的那份枯燥。后来,我到了这个说近不近说远不远的小镇上学。离去的前一天,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径,疏影横斜中倏地感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忽然闪出一个修长的影子,我一看原来是哥哥。他拿了件衣服给我披上,又细细的交代我一些琐事。那个夜晚,让我觉得故乡是如此亲切。两个月后,我乘假期回了家,乡邻们依旧用土土的乡音招呼着我,“呦,娃回来了。”“这两月下来还习惯不?咋瘦成这样儿了呢?”……我细细的听着,略带凉意的天气,心里早已贮了满满一心窝的温暖与感动。

我想,每一个外出的游子,在临走时的话别时一定都想集一缕乡音,撷一丝炊烟放进重重的行囊,这样一个人上路才不会孤单。

篇6:乡关何处读后感

《乡关何处》是野夫作品,以外婆、大伯、瞎子哥等亲朋好友为对象,将他们微小而传奇的人生,以一种质朴的深情娓娓道来。

外婆出身高贵,慈悲温暖,却一生遭遇悲惨(坟灯);大伯少年英姿勃发才华横溢投身革命,爱情也随之而来,但谁知阴差阳错,最终凄凉落寞孤独走完一生(大伯的革命与爱情)……

在《乡关何处》中,这等亲朋好友,仿佛就这么站在你的面前,让你感受他们的生命。在野夫讲述他们或悲惨或传奇的经历的同时,更多的展现了人们在时代变革下的坚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上一篇:2021公务员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it主管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