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2024-05-2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精选8篇)

篇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答案:(B)。

相关试题:

篇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教学目的及要求:充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思考如何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党为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早期探索

三、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逐步形成和实践

1947年5月1日建立了相当于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7个自治县、3个自治旗。中国最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是2003年建立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此外,还建立了1173个民族乡和以少数民族名称命名的城市市区5个,它们分别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洛阳市瀍河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以及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区。

第二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和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

(1)理论依据: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张要建立尽可能大的集中统一的国家。因为:①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②有利于同资产阶级斗争;③有利于建立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不容易受制于人;④有利于民族团结。

在各民族当家做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张每一个民族应该是自主的,即民族自主。

(2)在中国这是一个实践问题

(3)中国的国情和现实依据

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这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

②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 从经济上看,汉族和少数民族“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④ 在近代革命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已经结成了休戚与共的兄弟关系。

⑤ 中国人民的共同革命斗争和胜利后的共同发展目标,不仅使民族区域自治有了坚定的政治基础,也使顺利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了现实。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

1、第一时期(新中国成立——1958年)全面推行,健全发展时期。

2、第二时期(1958年底——1966年),在曲折中发展的时期。

3、第三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民族区域自治工作遭到全面破坏的时期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发展

第三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一、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

1、民主原则。

2、平等原则。

3、法制原则。

4、实事求是原则。

5、团结统一原则。

6、发展繁荣的原则。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中国现有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中华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在建立的时候要注意坚持四个原则:(1)要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不能以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为基础。(2)要和当地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3)要保持自治地方区域界限的相对稳定。(4)自治地方的名称要按自治地方名称、自治民族名称和自治地方的的行政地位这个顺序构成。

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

一是单一型: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

二是复合型: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同时又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自治地方。

三是联合型: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

2、设立自治机关

(1)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地方国家机关,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是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机关(人民政府)。

(2)自治机关具有两重性:第一、它是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地方政府。所以,应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第二、它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政府。所以,在设立时应遵循一些特殊规定。

特殊规定:第一、在自治机关中不仅要有自治民族的代表,还要有境内其他民族的代表。第二、自治机关主要领导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即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自治民族公民担任。第三、自治机关的工作部门应尽量吸收境内各民族的代表。

3、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

(1)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

(2)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基本内容:

立法权

变通执行权。

语言文字权。

培养和使用干部权。

组织地方公安部队。管理和发展经济、开发资源权。

外贸权。

地方财政管理权。

自主管理和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学技术等事业。

交流权。

人口管理权。

实施可持续发展权。

4、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1)自治机关的民族化:指自治机关要体现出民族特色。

(2)自治机关的民族化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干部民族化:自治机关主要领导干部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第二、语言文字民族化: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公务)时,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1、特点

(1)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2)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有机结合。

(3)自治机关具有两重性。

(4)自治权利非常广泛。

2、优越性

(1)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利。

(2)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调动了少数民族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4)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思考题: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篇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2]在我国, 民族自治机关充分享有法律所赋予的自治条例等的制定权、经济的自主发展权, 地方财政的支配权, 科教文卫体等公益事业的自主发展权, 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权等多种自治权力。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

苏联模式的“民族自治”随着东欧剧变宣告失败, 近期乌克兰政府危机则又是对国外现行的“民族共和国”制度的深刻否定, 我国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蓬勃繁荣则充分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990年9月, 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考察工作时, 精辟的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既能发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又保障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他把民族因素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恰当的结合了起来,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3]

由此可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民族实际及其根本利益。它的优势在于: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 有利于发挥少数民族积极性及熟悉地方情况的优势, 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繁荣发展,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在西藏确立。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党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 政治文明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首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确保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稳固了祖国的西南前哨和安全屏障。其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人民依法当家作主的权利, 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渠道, 促成了“百万农奴大解放”的伟业, 解除了西藏生产力的千年禁锢, 剔除了西藏生产关系变革的障碍, 促使西藏各族人民积极主动投身国家建设。其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国家法治精神在西藏的贯彻落实,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理念在西藏扎根发芽并茁壮成长。西藏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政治文明体系, 有力的推动着西藏社会长治久安的实现。

(二) 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民族自治机关的经济自主发展权。一方面, 民族自治机关可依据本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统筹本区发展的规划,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和方式。西藏原本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产方式,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 现在变为旅游业主导的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并已取得优异成绩。西藏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走出的“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西藏经济发展走向新的黄金期。另一方面, 民族自治机关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财政预算计划, 支配地方财政收入, 并有国家专项财政补贴附带扶持。“西藏每使用一元钱, 其中有八角来自于国家财政补贴”, 西藏经济发展的大多资金不足之处由国家财政填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经济繁荣发展创造了续动力。

(三) 文化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文化繁荣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民族自治机关依法享有文化发展“自主权”。这主要表现在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上。国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保护西藏历史文物、古迹等物质性文化遗产。如:修缮加固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文化古迹, 抢救、整理濒危的文献、文物。保护传承藏刀工艺、格萨尔王说唱、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创新藏文信息软件技术等藏学文化, 已取得了喜人成就并引来世界性的“藏学热”。其二, 西藏社会新旧两重天, 文化传播普及率迅速上升。在旧西藏, 文盲率占整个西藏人口的95%以上, 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占2%。在社会主义新西藏, 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6.3年, 文盲率从以前的95%以上降低到目前的2.4%, 适龄儿童入学率也上升到现在的98.2%。[4]同时, 农牧民识字率在国家的“扫盲计划”和技能培训活动中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西藏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了持久剂。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障美丽和谐西藏持续繁荣发展, 不断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 199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001年修正版)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3.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4:391.

篇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关键词:“民族大熔炉”;“民族大拼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辉煌实践

近期的乌克兰危机再次敲响了民族问题的警钟,各国越发重视本国民族工作。同国外现行的民族政策相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优越,推动我国民族问题解决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一、国外民族问题的解决方式

国外民族问题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美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民族大熔炉”政策[2],即不从政治、法律等方面给予民族或种族的认可、识别和划分,而是极力推动各种族或族群体“国族化”,建立起一体化的族体,如:美利坚民族,巴西民族,印度民族等;二是前苏联、南联盟为代表的“民族大拼盘”或称“民族马赛克”政策[3],即从族界、政界方面予以民族划分,强化民族标识与认可,推动民族问题高度政治化,以民族加盟共和国形式构建起苏维埃联盟。这两种政策都有弊端,均不能有效解决民族问题。前者是人为性的“民族融合与同化”,不仅失去了多样性民族文化财富,还造成了事实上严重的民族矛盾和冲突。后者则因过分强调民族问题政治化,催长了民族分离主义并最终带来苏联解体的灾难性后果。

二、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与现状

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大多偏居于国家边疆区域,环境、历史等因素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同22个跨界民族的特殊性一起复杂了我国民族工作。我国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重要性等特点[4]。一些民族问题的某些方面还存在“国际化”现象,这些因素交织促使我国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较别国而言,更加复杂,更加严峻。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坚持“政治一体,文化多元”为原则,党和国家赋予了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权”并形成了立法明确规定的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依法建立自治机关,享有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法律授予的“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地方财政自治权,科教文体卫事业自治权,民族文化语言文字自治权”等“自治权利”。这种制度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效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权利,充分实现了各民族平等,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群众积极性,充分发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充分增强了中华民族向心凝聚力,切实达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目标。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完善的民族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与基本政治制度。

对此,时任党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1990年考察新疆时做过精要的论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能发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又保障了中央必要的集中和祖国的统一。他把民族因素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恰当的结合了起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5]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在不同场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过精义阐释与重点强调。

四、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辉煌实践

回首过去,总结历史不难发现我国民族问题解决的伟大实践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形成实践。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不断探索民族政策与形成民族理论。从学习苏联“联邦制下民族自治”到“民族自决”再到“民族自治”,我党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经历了萌芽、初成、发展、形成、成熟与完善等阶段,最终形成了如今纯熟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思想,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学说的历史性中国化发展创造。这期间虽经历“文革”等波折阶段,民族区域自治思想仍旧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完善,日益成熟与完整起来。

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立法实践。建国以前,我党便积极尝试民族区域自治的立法工作,如:《和平建国纲领草案》、《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党的法律性文件中就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过一定程度上细致规定。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形成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其中就有明确的“各少数民族建立自治机关”[6]的内容,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法史的伟大里程碑。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首次将民族区域自治写入国家宪法,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熟和立法化的标志。而后,历经“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文革”等历史时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徘徊、破坏中披荆斩棘,破浪向前,取得了些许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助推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法实践的步伐。以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和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为标志,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法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期。而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订版的颁布,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法进入新高度新阶段与成熟化的重要标志。

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实践。我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思想的形成过程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实践过程。从1935年的“县级绥靖回民苏维埃政府”到1936年的“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再到1947年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我党不断用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指导着民族工作实践陆续取得可喜成就,同时也在民族工作实践中发展丰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民族工作,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建设,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指导我国民族工作实践,持续取得了辉煌成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法工作的发展成就更是保障推动了民族工作的发展与创新进程,进一步规范化了民族工作。各项民族工作积极开展,不断取得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践的伟大成就。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已建立起了155个民族自治机关,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以及1256个民族自治乡,至此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并持续发展中完善,不断取得新成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构建我国民族问题解决长效机制的核心,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运用,有效实现了“统一和自治”,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持续和谐,是稳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完成“十八大”既定民族工作目标的坚强保证!(作者单位:1西藏大学思政部;2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日报》[N].1997年9月.

[2]胡联合,胡鞍钢.“民族大熔炉”和“民族大拼盘”:国外民族政策的两大模式.《中国社会科学报》[J].2011年10月.

[3]胡联合,胡鞍钢.“民族大熔炉”和“民族大拼盘”:国外民族政策的两大模式.《中国社会科学报》[J].2011年10月.

[4]周松青主编.《马克思主义“四观”研究》[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5.

[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391页.

篇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结果,它不仅正确解决了中国的民族问题,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1)。笔者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

1.党的“二大”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为构想与探索阶段。

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的解放和繁荣富强为己任,从其成立之初起就开始了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探索。深入考察这一历史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轨迹:对联邦制的构想——对联邦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的双重思考——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后认定。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曾提出:“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为民主自治邦”;“在自由联邦制原则上,联合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2)。1923 年党的“三大”通过的《党纲草案》也指出:“西藏、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和中国本部的关系由各该地民族自决。”(3)到了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仍然主张用联邦制解决民族问题,1928年党的“六大”提出的民族纲领就是“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4)。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红色革命政权的建立,以及党对国内民族问题的不断探索,党还曾考虑用联邦制和区域自治制两种形式并存的方法来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就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凡住在中国境内的蒙、回、藏、苗、黎、高丽人等,有权加入或脱离中国苏维埃联邦,或建立自己的自治区域。”由此可见,我们党在“二大”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是将“自决”和“联邦制”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口号的,虽然也曾提出了民族自治的主张,但这时的“自治”概念与我国后来实行的区域自治有一定区别,应当说当时民族自治的提法是不成熟的。这与党还没有具体实际接触民族问题有关,也与党尚处在幼年时期,“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5)的状况是分不开的。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战略大转移。在此后的长征途中和西征过程中,党领导红军基本上纵横驰骋于少数民族地区,曾先后经过了11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工作的现实感和紧迫感使我们党对解决民族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不断深化和成熟。1936年5月,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中,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宣言主张:“凡属回民的区域,由回民建立独立自主的政权,解决一切政治、经济、宗教、习惯、道德、教育以及其他的一切事情,凡属回民占少数民族的区域,亦以区乡村为单位,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上,回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建立回民自治的政府。”根据宣言精神,1936年10月12日,经党中央、中华全国苏维埃政府批准,在宁夏南部地区成立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回族农民马和福当选为主席。自治政府的成立,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回族人民的革命热情,他们为红军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用民族自治形式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最初探索和尝试。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抗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6)的主张,同时进一步明确要求在那些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地方的政府中要设置由少数民族人员组成的委员会,作为省县政府的一个部门,管理和他们有关的事务,以调节各民族间的关系。党和毛泽东的这些主张和设想,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陕甘宁边区政府在1941年和1946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如下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成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根据这些理论和政策,陕甘宁边区政府在1946年组织蒙古族和回族人民,分别在正宁县和定边县建立了回民自治乡,在城川建立了蒙民自治区(县辖区)。1947年随着蒙古地区的解放,党又在那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革命根据地和老解放区建立的这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和政权,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党对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探索阶段的结束和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认定。

2.新中国成立前后为形成与确立阶段。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和成立之初得以形成并予以确立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各族人民要求把我国建设成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统一祖国大家庭的愿望,在认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深入讨论,反复研究,最终将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首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第一次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从原则上作出了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接着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对自治制度原则、自治地方的权利、行政级别等基本内容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规定,使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也发出了关于不再提少数民族“自决权”问题的指示,指出过去在内战时期,我党为了争取少数民族,以反对国民党的统治,曾强调少数民族“自决权”问题,现在新中国业经诞生,为了完成我国的统一大业,就不应再强调这一口号,以免为帝国主义及国内各少数民族中的反动分子所利用,而使我们陷于被动地位。并指出以后应强调中华民族的友爱、合作和互助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式形成与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平等团结互助的新纪元。

3.建国以后到“文化大革命”前为全面实施阶段。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各少数民族人民立即进入了全面推行和实施阶段。首先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保障民族平等权利、禁止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法令和决定。其次为了使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各族人民所了解,并使之切实地得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先后多次派出访问团、代表团、检查团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带去党中央对各族人民的关怀,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检查、落实民族工作。第三,从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在查阅历史文献和研究少数民族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民间传说以及认真听取少数民族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很快使我国各民族的成分得到了识别和确定,“几十个解放前不被承认和处于无权状态的少数民族,堂堂正正地成为祖国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7)。第四,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造,通过改革和改造,废除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全面实施。截止到“文化大革命”以前,新疆、广西、宁夏、西藏4个自治区相继成立,同期在全国范围内还建立了29个自治州,68个自治县。至此,全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格局基本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全面实施,永远结束了千百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在政治上无权的历史,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促进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阶段。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党的民族工作也有不少失误和教训,最值得记取的教训就是对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力尊重不够,对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注意不够,因而使党的民族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我国的民族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民族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新局面。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建立了159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4 个自治县(旗)。此外,还有1700多个民族乡。在少数民族中除了10个人口较少的民族外,其他45个民族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8%的少数民族行使了自治权,自治地方的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在制度建设上也不断完善。1982年颁布的宪法中关于这个制度的规定,比历次宪法都全面和具体,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了保证这个制度的贯彻实施,1984年5月31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于促进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鲜明的中国特色

世界上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大致有分离制、联邦制、区域自治制三种。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以何种方式解决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没有规定统一的模式。十月革命后,俄国实行了联邦制,并将其载入1919年俄共(布)八大党纲,成为苏联的一种政治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等社会主义国家仿效苏联也实行了联邦制。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比较,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实践证明,这个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自治制度高度的原则性。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之内,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遵循宪法的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这是不可动摇的总原则和大前提,它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不是脱离祖国的独立或半独立的行政区域,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行政自治而非政治自治,更不是国中之国;二是各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是民族区域自治属于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特殊具体形式,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上级国家机关和中央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四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自治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自治制度高度的原则性规定着制度本身发展的正确方向,既体现了全国的集中统一,又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是统一与自治、集中与民主的最佳结合。它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高度中央集权国家的历史特点,有力地保证了自治地方与中央人民政府之间的从属关系。

2.自治形式极大的灵活性。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它以民族聚居区为基础,以民族成份、区域界线、行政地位为要素,这就使自治形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自治地方在民族成份构成上有多种类型:有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等;也有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还有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地方在分布上也有各种状态,凡是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基本上建立了相应的自治地方。自治形式极大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形式极其灵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充分保障大小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完全适应和解决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情况。

3.自治权利的广泛性。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主要标志,是衡量民族区域自治程度的根本尺度,也是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手段和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自治权利的内容概括起来共有8条:1.自治机关有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2.自治机关有权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快自治地方的建设;3.自治地方有权对上级国家机关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可以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4.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自由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5.有管理本地方财政的自主权;6.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7.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8.在执行公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另外,实行自治制度的各少数民族不仅对区域自治地方和本民族内部事务有自治权,而且还可以参与整个国家事务的管理,这是区别于分离制度和联邦制的一个显著特点。自治权利的内容决定了它是广泛性与局限性的统一,是从属性与自由性的统一,是独享性与共享性的统一,是地域性与全局性的统一。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少数民族人民在民主和人权问题上所采取的科学态度。

4.自治机关职权和民族干部职责的双重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既是一级地方国家机关,又是享有自治权的自治机关,因此它具有双重职能,它既要行使一般国家地方政权的职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务,同时又是依法行使权利的机关,享有大于同级地方政权的自治权,还要管理本民族内部的事务。民族干部的职责也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国家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又是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自治机关职权和民族干部职责的双重性使民族自治地方在行政管理的形式和方法上更具有民族特色。

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上述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的国情,因此,在我国几十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各民族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其优越性除了有利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矛盾和民族隔阂,有利于各民族互相取长补短和互相帮助,有利于建立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关系外,最主要的就是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还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为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开辟了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和全面实施,砸碎了奴隶制枷锁的奴隶、农奴和翻身得解放的贫苦农牧民当上了人民代表,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大事和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为了保障他们在各级政权中享有平等权利,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做了专门的规定和特殊照顾,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少数民族的代表数额都超过了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如1988年召开全国七届人大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但人大代表中的少数民族代表却达到了14.9%。现在55 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的少数民族干部已从1950年1万多名增加到206万,他们在自治地方的各级机关乃至国家机关中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形成了在党务、政务、科教文卫等方面有专门技能的一支广大的干部队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过去被歧视、被禁止的民族语言文字,成了自治机关执行公务和人们进行交往的主要工具,各民族所信仰的宗教、风俗习惯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和人们应有的尊重。另外,自治地方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切合实际的有利于本民族和本地区发展的方法和步骤,并能在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规定的范围内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的法规。所有这些都充分发挥了各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真正实现了政治上的平等,使得在旧社会处于无权地位的少数民族都能以平等成员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成为祖国大家庭中的主人。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我国少数民族的权利之大和地位之高,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2.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保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共同生活、繁衍生息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形成了一个多民族共存的格局,在地理上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并且多数民族地区又处在边防第一线,因此,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坏,关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毛泽东早在50年代就曾经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过去的几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我们全面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地维护了民族团结,极大地调动了各民族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使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它同样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基本保证。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优势,专心致志地搞经济建设,才能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致力于改革开放。可以说,没有国内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不会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注释:

(1)《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3)同上,第141页。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第300页。

(5)《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页。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619页。

(7)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1992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一、世界各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概况

在美国,实行的是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联邦制,即一个自治实体(州)与整体共治相互共生的制度结构:在共治的层面,各州尊重和维护联邦的权威和权力,同时各州也会有相同的机会参与联邦层面的政治过程,通过各州和联邦之间的相互制约,使得联邦政府也会受到各州的限制。但同时各州如果不损害联邦利益和联邦权力,各行其责,联邦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宪法对各州进行制约。西班牙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最终形成了自治与共治相辅相成的结果。各自治区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依照宪法制定章程,并且通过一定渠道,自治区也参与国家的治理,尤其是参与国家立法活动。纵观当今世界,我们不难发现,从北欧、东南亚到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存在着很多的民族区域自治类型。尤其是在一些发达的国家,或者是经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民族问题的国家,都存在着自治制度。因为各国可以通过这些自治制度,保障少数人对国家内部事务的参与和管理,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国家层面的共治模式。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形式,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理论主要是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本质、内容、形式、原则、特点、作用以及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首先它是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针对的群体是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其功能及作用是让本国的少数民族民众享有包括自主权在内的各项权利。此外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可以同汉族平等的参与到国家事务中来,平等的参与国家管理与治理。

二、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毫无疑问,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立在长期以来各民族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合作,巩固民族大家庭的团结。阿沛·阿旺晋美曾经指出:“实践证明,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能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能保障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独立,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制度。”总之,中华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以及实行的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整体良好的民族关系,事实证明我们未来能够较好地解决民族问题。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并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我们应以国家的集中统一为前提,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为核心,以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为根本目的,民族区域自治的独特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原则的生动体现,是科学发展理念的具体运用和实践,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对民族问题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的正确把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体现了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结合,体现了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结合,也体现了制度因素与法律因素的结合。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同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也相当有利,同时更有利于把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结合起来。总之,这一政策使得各少数民族在和平统一的大环境下和衷共济、团结友爱、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受到了国际的关注与认可,所以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走的道路也是最合适的道路。

时至今日,新中国已经成立六十余年了,距离改革开放之初也有三十多年,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格局,也确保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利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对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通过几十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补充,少数民族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与尊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针对历史上形成的对少数民族的歧视遗留进行消除,又通过民族识别与民族成分确认,建立民族地方自治,使少数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以平等的身份登上共同治理国家的舞台。21世纪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颁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十几年来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相关条例、法规800余个。中华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等方面的权益得到基本保障。

其次,国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中国政府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相继出台《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等政策文件,编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专项规划。南昆铁路、南疆铁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普遍改善。“十一五”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新跨越。

第三,我国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丰富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截至日前,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已经初步建成了较为全面、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每10万人拥有的文化单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播、电视覆盖率超过90%。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弘扬,大批珍贵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挖掘和整理。并且定期举办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涌现出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

最后,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民生显著改善。截至2010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有小学10万余所、中学12万余所,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的实施,逐步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素质低、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状况。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各族群众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大创举,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6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

性,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必要途径。中国在长期高速发展过程中,能够保持民族和睦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们有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长远之策,这一政策的贯彻实施,不能是摆设,更不能是花架子,而是要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去贯彻、去实施的。我们不但要借鉴国外少数民族关系的经验和教训,而且要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注意把握和适应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与时俱进,使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规

序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第二条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三条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四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和本法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行使下设区、县的市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

第五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

第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领导各族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各民族的物质生活水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

第七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八条 上级国家机关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并且依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九条 上级国家机关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十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十一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机关的组成

第十二条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可以建立以一个或者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自治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或者民族乡。

民族自治地方依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包括一部分汉族或者其他民族的居民区和城镇。

第十三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第十四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区域界线的划分、名称的组成,由上级国家机关会同有关地方的国家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报请批准。

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或者合并;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域界线一经确定,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变动;确实需要撤销、合并或者变动的,由上级国家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按照法定程序报请批准。 第十五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和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或者单行条例规定。

第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和比例,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第十七条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实行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负责制。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分别主持本级人民政府工作。

第十八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第三章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十九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二十条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

第二十一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第二十二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种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且注意在少数民族妇女中培养各级干部和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采取特殊措施,优待、鼓励各种专业人员参加自治地方各项建设工作。

第二十三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招收人员时,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并且可以从农村和牧区少数民族人口中招收。

第二十四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第二十五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

第二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法律规定和本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二十七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护、建设草原和森林,组织和鼓励植树种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利用任何手段破坏草原和森林。严禁在草原和森林毁草毁林开垦耕地。

第二十八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和保护本地方的自然资源。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第二十九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方的财力、物力和其他具体条件,自主地安排地方基本建设项目。

第三十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隶属于本地方的企业、事业。

第三十一条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

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国务院批准,开展边境贸易。

民族自治地方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第三十二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是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国家实行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

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预算支出,按照国家规定,设机动资金,预备费在预算中所占比例高于一般地区。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自行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节余资金。

第三十三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地方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根据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自治区制定的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报国务院备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四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的时候,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以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可以实行减税或者免税。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税或者免税,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五条 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设立地方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组织。

第三十六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第三十七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民族教育,扫除文盲,举办各类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普通高级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根据条件和需要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各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为少数民族牧区和经济困难、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山区,设立以寄宿为主和助学金为主的公办民族小学和民族中学,保障就读学生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办学经费和助学金由当地财政解决,当地财政困难的,上级财政应当给予补助。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

第三十八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民族文化事业,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支持有关单位和部门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第三十九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篇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和自治权。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2.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理解并拥护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我的家乡清原满族自治县的发展情况(学生观看图片欣赏感悟清原美好生活的由来),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分不开的,那么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那些优越性?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76内容,思考回答:①我们这里是否可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呢? 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要不要中央的统一领导?③自治机关是什么机关,它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 总结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1、含义: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置与自治机关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77页相关链接,看看自治机关有哪些自治权?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范围、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

教师活动:思考西藏自治区的一系列举措体现了自治机关的何种自主权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二、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教师活动:在世界上多民族的国家中,处理民族问题有不同的模式。中国共产党在经过积极探索之后,确定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制度。那么,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哪? 学生阅读教材P77回答: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互相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央支持西藏自治区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77-79页内容,结合视频及现实情况思考讨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哪里?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的感情与热爱祖国的感情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管理本地内部事务,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或几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当地居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各族人民和各族干部之间联系更加密切,逐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自治机关能够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特点,把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调动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和实现民族地区人民的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有重要意义。

【巩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

A.让少数民族人民自己行使自治权 B.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 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2.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

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①人民法院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同我国 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 是指()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

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实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09.山东)《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成立 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① 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③自治区文化 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2009全国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① 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 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6、回答:

篇8: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民族和谐发展的客观环境和必要条件。[1]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最复杂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它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实现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2]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中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传统,适应各民族分布与发展现状,符合各民族群众愿望的结果。其原因有三点:

(1)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秦汉时期,中国就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其后虽有战乱和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

(2)由于历史上各民族曾频繁迁徙流动,长期以来各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汉族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又居住分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总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除广西、西藏、新疆等个别地区外,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都要比汉族要少,但分布区域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实行不同层次、不同民族的自治符合中国的国情。

(3)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建立起密切联系。合中有分,同中有异,在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下,各民族紧密合作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为中国成功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提供了保证。

首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与民族自治的关系问题,保证了国家的集中统一,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使聚居的民族与杂居的民族都享受到自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其次,有利于协调国家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能够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中央政府在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的同时,组织各地区、各民族相互支援,各方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速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既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有利于国家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3]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民族国家是近代以来开始形成的“典型的正常的国家形式”。[4]它是一种通常“用来表示在中央权力对一定的领土和居民实行长期的政治控制之后介于文化和政治疆界之间逐步形成的融合体”。[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在地方政权中的平等权利,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民族政策的基本精神,在一些民族杂居地区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并从194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联合的一种新型政治制度。为确保民族区域自治的顺利进行,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四、如何更好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政观念落后, 管理制度缺乏的现实决定了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创新的总体思路:行政理念创新是首要任务, 管理制度创新是核心内容, 行政技术和行政实践创是重要环节。【6】

政府行政观念创新要做到:(1)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必须树立“自主和自治”的行政和“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理念(2)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政府理念(3)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政府和“政务公开”的透明政府理念(4)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要树立“民主行政”的参与型政府和“为公众利益负责”的责任政府理念。

政府制定的创新要做到:(1)决策制定创新(2)编制管理制定创新(3)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人事制度创新(4)责任制度创新(5)政治参与制度的创新

政府行政技术和行政实践的创新:(1)“电子网络政务”是建设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关键(2)实行公共服务创新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柴秀波, 意识形态整合:民族和谐的精神动力【J】理论前沿, 2009 (20) :23

【2】张艾力, 和谐社会与构建民族发展【J】中国民族, 2006.04 (总第419期) :54

【3】李晓霞,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N】多民族区域自治的现状, 新疆人民出版社

【4】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4卷【N】人民出版社1991版, 第1438-1439页

【5】[美]哥伦比斯、沃尔夫, 权利与正义【N】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第54页

上一篇:九年级英语试卷讲评课模式初探下一篇:装修贷款需谨慎 “管理费”不是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