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2024-04-13

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精选6篇)

篇1: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及省、市《实施意见》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主题,推进“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90%以上;统计误差率控制在2%以下;计划生育基础知识全面普及,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知晓率达到90%,基层计划生育干部基础知识知晓率达100%,育龄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争创计划生育优胜乡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围绕转变群众婚育观念着手,引导广大育龄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大力营造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抓重点。继续抓好中央《决定》精神及省、嘉兴市和海宁市《实施意见》的学习和宣传,抓好对广大群众的宣传,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家庭,把学习宣传活动落实到村、到户,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人

口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创载体。抓好重点人群的计划生育教育和重点内容的宣传,对35周岁以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知识、优先优惠政策的教育培训;深化校外青少年特别是未婚同居青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培训。并建立服务记录卡和信息档案。实行分类教育、分类服务,跟踪服务;继续办好《丁桥计生园地》,分发到村组,使计生政策、计生动态更加深入人心;三是抓活动。加强多样化、社会化、个性化的宣传教育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以生育文明活动为载体,开展生育文化进企业、进村(社区)活动。在规模企业利用中午、晚上职工休息时间,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和有奖竞答活动,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结合对人口计生工作有意义的日子,做好咨询、广场文艺汇演、培训班等宣传活动,传播生殖健康知识,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科学、和谐的社会主义婚育新风尚;四是强阵地。利用村(社区)人口学校,有计划地举办好各类培训班,利用村(社区)卫生服务室把计划生育基础知识进行张贴宣传增强宣传效果。

(二)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优质服务水平

一是以成功创建嘉兴市“服务民生满意站所”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规范服务内容,拓展服务对象,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办公室人员工作制度,继续实行工作日记制。二是进一步规范二级随访服务,根据新的随访要求和对象,做好分级随访服务。增加重点对象的跟踪随访,强化对重点人群、重点对象的动态管理,加强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做到政策宣传到位,及时掌握

动态;三是稳定并努力提高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指导和引导已生育一个以上孩子的育龄夫妇落实长效避孕措施,不断提高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减少意外妊娠的发生。四是继续实施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和优生咨询指导,提高群众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意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三)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控制计划外出生

我们要继续把稳步提高计划生育率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全镇计划生育率达标。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对稳定计划生育率重要性的认识,从各村社区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落实相关措施。二是加大工作力度,分类指导。加强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努力提高长效节育措施落实率,加大关口前移力度。新出台重点对象村级组级月报告制度,并进行跟踪随访,坚决制止早婚早育、非法同居生育、超生等现象的出现。三是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行政执法,对不符合法定条件者生育的依法严肃处理。

(四)强化综合决策,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机制

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政策推动、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一是强领导。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决执行“一票否决制”。二是抓协调,积极与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使其支持并参与计划生育工作,真正形成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三是重实效。健全各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市、镇、村三级计划生育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和措施,使实行计

划生育的家庭生活上有保障,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

(五)健全工作机制,提升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

积极加强与新居民事务管理所的协调和配合,进一步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办法,力争使流动人口管理这一难点有新的突破。一是继续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推行市民化服务,实行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二是建立健全管理组织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健全管理网络,加强宣传培训,完善督查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加强信息采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做好每月信息的采集核实工作,不断提高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完整性、准确性;四是进一步完善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与户籍地联系,对政策外怀孕、生育及时进行通报;五是强化服务。积极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年活动,以“关怀关爱和谐丁桥”为主题,综合开展避孕节育知识教育、生殖健康检查、免费四项手术、避孕药具发放等服务;六是加强对流出人口的管理,与现居住地建立定期信息交换机制,及时掌握生、孕、育等信息,做好相关宣传服务工作。

(六)深化管理服务措施,夯实基层基础

进一步深化各项管理服务措施,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一是重网络。配足配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员和计生协管员,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基层计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强协会。加强企业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发挥协会的独特作用。按照国家《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进一步规范村(居)民自治。开展争创“优秀会员之家”活动,拓展

“少生快富”项目工程,积极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三是抓督促。制定和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发挥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的作用,对计划生育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监督。四是求质量。加强基础信息排摸,实施基础信息变动月报告制度,及时正确掌握婚育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实施重点对象月报告单制度,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对象的动态管理,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10年全镇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市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要点》,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营造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环境,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篇2: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创建全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的关键之年,2010年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巩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成果,加快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提升人口计生工作依法行政水平,完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海陵”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2010年人口计生工作总体目标是: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8.5%以上,信息准确率达98%以上,孕前—围产期保健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和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群众满意率分别达85%和90%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正常,计划生育法定政策基本兑现。工作思路是:

一、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

坚持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依法治理流动人口生育秩序,加大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的查处力度。认真落实省和泰州市有关文件精神,巩固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强化管理服务措施,杜绝管理漏洞,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着力计生责任制创新,形成计生工作“责任树”,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扎实开展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创建活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以转变婚育观念、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与相关部门协同努力,动员大众媒体和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宣传女儿成才、女儿养老等典型事例,努力形成关爱女孩、关心妇女的舆论氛围。强化有利于女孩和女孩家庭的利益导向,大力营造女孩户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养老上有保障的良好氛围。

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标本兼治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健全和落实定点引产、凭证引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孕期服务等各项制度。凡经卫生或计生部门指定开展流产和引产手术的医疗和计生服务机构,在为怀孕妇女施行流产和引产手术时,必须核查受术者是否持有当地计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允许流产或引产的证明,否则不得施行手术。加强孕情监测,特别是对批准照顾再生育一孩,以及妊娠14周到28周的妇女,重点加强孕期随访服务,寓管理于全程服务之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通过有奖举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办法,加大对“两非”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抓好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强化孕期随访,严把流引审批,严打“两非”行为,切实降低出生人流比。

三、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出生人口素质的氛围。宣传优生、优育、优教的科学知识,实施计划生育/ 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控制各种感染疾病、性病艾滋病等对出生人口健康的影响;倡导群众自觉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做好咨询、随访工作,积极开展营养素的推广和孕前出生缺陷的筛查等一、二级预防工作,逐步形成预防出生缺陷的工作机制和规范。

四、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

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区,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人员。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费纳入现居住地人口基数,加大投入,确保流动人口享有国家规定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逐步开展生殖健康服务,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快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强化社区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适时变动、异地查询和跟踪管理。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息共享。结合“平安姜堰”创建活动,落实创建要求,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五、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继续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国情意识、人口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拓展宣传教育的服务领域,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依托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等活动载体,加强基层人口学校、生育文化社区、生育文化环境等阵地建设,大力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努力形成特色的生育文化品牌。

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水平

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执法监督和行政监督,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工作“八项纪律”,严肃查处违法行政行为,维护群众计划生育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全面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依托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创新便民维权的载体。简化再生育审批手续,探索高效、便民、优质的审批方式和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证件发放形式。严禁硬性要求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回乡参加孕检,严禁户籍地到现居住地设点进行孕检,进一步畅通便民维权的渠道,继续参与“基层站所”创建活动。认真贯彻《信访条例》,依法规范人口计生部门的信访工作和群众的上访行为,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七、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内涵质量

积极开展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行动计划。逐步推进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与推广;避孕节育随访服务/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监测和防治;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宫颈癌早期筛查/艾滋病干

预;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孕前准备与孕前指导;青少年/男性生殖健康促进,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深化计划生育药具工作改革,提升药具工作服务与管理水平。

八、建立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 严格执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进一步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社会监督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按时领取奖励扶助金。全面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积极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和城镇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职工退休一次性奖励制度。

九、推进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

加快统计制度改革,完善人口信息共享制度,开展统计质量检查,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做好经常性统计工作。

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传递机制创新。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完成生殖健康信息、流动人口信息模块等相关应用系统,初步建成互联互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数据库。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继续推进人口计生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继续开展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强行风监督。紧扣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创建要求,下移工作重心,狠抓基础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篇3: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人口及出生数据由天津市河西区公安分局户籍中心提供, 死亡资料来源于天津市河西区死因监测系统,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由医院负责进行网络直报, 在家死亡由所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死因调查后做网络直报, 天津市河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职人员对全区网络直报的数据进行审核统计。

1.2 统计学方法

死因分类采用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应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10、SPSS18.0、Excel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人口学特征的部分指标对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采用粗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死因构成等指标对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居民人口学特征

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人口数为785 119人, 其中男性387 137人, 女性397 982人, 老年系数为15.28%, 少儿系数为7.73%, 总负担系数为29.88%, 少儿负担系数10.04%, 老年负担系数19.84%, 老少比197.66%。人群的男女性别比为97.28%, 各年龄组男女人数基本相等, 随着年龄增加男女性别比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 1~岁组男女性别比最高为107.14%, 70~岁组男女性别比最低为83.19%。见图1。

2.2 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居民死亡情况和死因分析

2.2.1 总死亡率

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共死亡6 309人, 居民总死亡率为8.04‰, 婴儿死亡率为6.4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39‰。以总人口年龄结构为标准, 男性的标准化死亡率为9.43‰, 女性为6.72‰, 男性高于女性。

2.2.2 各年龄组死亡水平

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居民1~39岁组居民死亡率低于1‰;从20~岁组起居民死亡率缓慢升高;自65~岁开始, 死亡率迅速升高;85~岁组居民死亡率高达101.61‰。见图2。45~84岁之间各个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P<0.01) 。见表1。

2.2.3 主要死亡原因和死因顺位

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 占全部死亡的89.78%。男性和女性相比较, 前10位死因排序不同, 女性的脑血管疾病排位靠后。男性的总的标准化死因死亡率是387.90/10万, 女性总的标准化死因死亡率是301.77/10万, 男性高于女性。见表2。

2.2.4 恶性肿瘤死因

2010年总人群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98.06/10万, 男性恶性肿瘤的标化死亡率为110.11/10万, 女性为84.49/10万, 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白血病。男女人群的死因顺位一致。见表3。

2.3 2010年天津市河西区居民期望寿命居民的期望寿命是81岁。见图3。

3 讨论

2010年河西区居民的老年系数为15.28%, 少儿系数为7.73%, 总负担系数为29.88%, 老少比197.66%。0~14岁与65岁及以上人口的总负担系数为29.88%, 略低于2008年全国平均水平 (37.4%) [1], 由此可见, 河西区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较适宜。河西区居民的男女性别比为97.28%, 以0~岁组与10~岁组为男性人口多, 其他组性别比均低于100%, 且有一定的波动, 最低点位于70~岁组, 可能与男性出生率高但死亡率一般也高于女性有关 (天津市河西区2010年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1.50倍) 。死亡率的高低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卫生状况、居民营养水平、健康水平、医疗水平和主要疾病危害及程度的重要指标。2010年河西区居民总死亡率为8.04‰, 婴儿死亡率为6.4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39‰。以总人口年龄结构为标准, 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较多, 且受工作环境影响, 承受的社会压力相对较大有关。1~39岁组居民死亡率低于1‰;从20~岁组起居民死亡率缓慢升高;自65~岁开始, 死亡率迅速升高;85~岁组居民死亡率高达101.61‰, 这可能与老年人致病因素的不断积累有关, 且与河西区逐渐进入老年型社会相吻合。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糖尿病, 因这5种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9.78%, 男、女略有不同, 男性与总顺位相同, 而女性顺位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及消化系统疾病。总人群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98.06/10万, 男性恶性肿瘤的标化死亡率是110.11/10万, 女性是84.49/10万, 男性高于女性, 主要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食管癌、白血病, 男女顺位略有不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疗条件的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初慧中等[2]曾分析过青岛市17年的疾病谱变化,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在前3位死因之内。河西区2010年由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的死因占所有死因构成的74.17%, 仍是目前威胁居民生命的最主要死亡原因, 尤其对男性居民危害更大。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膳食不合理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肥胖等。因此, 《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应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 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减少慢性病的发病率, 加强疾病监测, 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 降低致残率, 减少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 损伤和中毒的死亡率在全死因顺位中排在第6位 (接近全球死因排序[3]) , 成为威胁河西区劳动力人口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死因。因此, 从保护劳动力角度来看, 损伤和中毒亦应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重点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老年人意外跌落、跌倒的预防。同时加强心理教育,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以减少自杀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9:359.

[2]初慧中, 邬贻萍, 张进.青岛市17年疾病谱变化聚类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 2006, 13 (4) :317-319.

篇4: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关键词:人口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理论依据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员频繁变迁,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日益成为提高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适应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求的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适应社会需求,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思路、运着机制,增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准确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推进人口计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

一、实施全员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的背景和理论依据及实际意义

首先,建立人口计生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信息时代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加快,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人民群众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呈现多元化趋势,群众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需求也不断增长,使得原有的静态管理体制的弊端和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日益暴露出来,传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在不同领域的普及,而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就是推动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建立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为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其次,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客观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制定的,而人口问题又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想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必须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这就对人口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管理涉及到人类的生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人力的开发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的质量。以人为本,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全面、准确、及时把握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分析人口的总体情况、构成、分布、人口素质等人口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各项业务指标的运行情况,正确判断未来影响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规律,可以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基础信息支撑,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当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对新时期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具有积极意义。 建立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的人口信息快速、动态采集机制,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能够改进工作手段,整合业务流程,促进人口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与公安、民政、工商、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实现服务的优质化和人性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二、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特点、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是贵州省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一个成功的典范,《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等业务软件为其平台,按照“应用主导、完善体制、优化管理、资源共享”的发展思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采集、录入、及时变更人口信息,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人口数据库。通过数据库的查询、统计、汇总、分析等功能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动态管理。它既包括育龄妇女的生育、节育信息,也包括所有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变动状态等信息。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信息全面、综合、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呈现动态性等特点。信息采集的是所有人口信息,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录入的信息包括育龄妇女的各项信息,及全部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和计划生育信息。《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涵盖了人口基本信息、人口变动信息、育龄妇女婚姻状况、育龄妇女子女情况、妊娠信息、出生情况、独生子女光荣证情况、技术服务信息、利益导向信息、引导信息、流动人口信息、统计报表及汇总分析等功能,涉及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业务。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上传到省地县三级人口计生部门,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和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工商等相关部门之间可能互通、共享人口信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查询、掌握和运用。村级每月采集人口变动、出生、技术服务、流动人口、证件办理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录入数据库,实现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

其次,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具有服务性,它利用数据库的各项信息来服务人口计生业务工作,并结合人口理论来指导经常性工作;利用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对人口数据按照不同需要收集、整理、分类,并定期不定期地向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人口信息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利用数据库存的报表统计功能,分析当前人口形式,指导下步人口计生工作。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一个新生产物。20世纪90年代初,计生工作开始利用手工帐卡对育龄妇女的个案信息进行建档管理。乡村两级普遍建立了育龄妇女卡片和育龄群众生殖保健档案,这些信息是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手工台帐由于准确性差、效率低、漏洞多,而且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负荷重,压力大,重复劳动多。为解决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各地先后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建设并运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由此,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开始进入探索、起步阶段。初步形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网络构架,育龄妇女信息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得到推广应用。1998年《贵州省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单机版(WIS)系统开始投入使用,全员人口个案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完成了计划生育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查询、分析、反馈和发布的信息化,实现了全省部分地区人口数据的省级集中管理,并通过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计生信息的共享。在运行过程中,针对WIS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又开发了PIS2.0系统,对系统进行了加密,增强了信息的安全保障,简化了录入内容,减少了操作流程,扩展了原有功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灵活。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已逐步改变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工作模式,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凸显,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对全员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工作力度不够;缺乏与新职能拓展相适应的信息化支持系统;网络建设和硬件配备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等问题。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计生工作基础、软件开发技术升级很慢等因素的影响,各乡(镇)、街道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发展。

三、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化是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对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实行动态化管理,数据准确,变更及时,从乡、县、市、省到国家的各级计生部门利用数据库均可以直接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和各种需要的汇总资料,可以实时、有效监测人口计生各项指标的运行,并根据各项指标的运行情况来评价一个地方的工作绩效,或是某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人口信息系统全面、实时的人口信息可以提供并预测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及地区分布状况,为应对人口变化对教育、城市建设、卫生、人员就业、社会保障、环境、资源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加大科学决策力度,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数据库开展人口预警分析,预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趋势,为各级党委政府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是对全员先进行实际信息的采集,然后进行信息录入,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全程服务机制。利用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将访视或生殖健康检查结果与原籍进行平台交流,并对需要回复的信息及时进行预警。促进了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快速、便捷、高效联系,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率,对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PIS2.0 中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机构管理模块等业务模块的综合运用,实现了人口信息的个案管理,实现了管理与服务流程的重组优化,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实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不但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还加强了职责部门间的工作交流与沟通,同时也达到导地交换,信息共享,实现了流动人口的异地管理、达到了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工作的协调性,提高了管理服务质量,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

四、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对策。

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是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的基础,这些信息也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的基础,信息采集者和信息应用者的素质是基础中的基础,加快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的管理,网络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是前提,计算机操作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是关键,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保障。

加强网络建设,及时对计算机网络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要进一步完善县级机关的计算机局域网建设,加强基层的信息化办公建设,充分保证各级计算机网络建设能够适应工作发展水平,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硬件维护方面,要以主机房的硬件保障、更新为主,如PC及外设、网络设备、安全产品设备、主机系统等;软件维护方面,要以系统安全、数据备份、软件更新为主,包括系统及工具软件,应用软件以及针对人口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所提供的咨询规划、系统集成、培训、运营维护等;网络建设方面,要进行整体远景规划、分布建设实施步骤、完善技术支持及服务。通过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计算机网络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系统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应用水平。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全员人口信息动态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前虽然大多数人员参加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是跟人口信息化对人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精通或熟悉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人才还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加大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力度和普及力度,在一个县最少保证一季度对计算机操作人员培训一遍,有培训教材、培训制度和考试成绩,使系统各级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会利用计算机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创造性和计算机应用的潜力。

实行规范运作,健全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规章制度是信息规范运作的保障。要按照国家《县乡两级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管理规范》和《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引导工作规范》以及省人口计生委信息化规范建设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建立落实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如:以服务信息为主的乡、村两级和服务机构月变更、月反馈的机制,实现育龄妇女信息双向良性互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据信息化管理以及服务站所与人口计生委信息的共享;建立微机室管理制度、网络中心机房管理制度、信息备份制度、工作日志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病毒防范管理制度、微机操作员岗位职责、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系统工作制度、网络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多媒体培训教室管理制度、微机信息引导服务项目、信息保密制度等。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入库数据信息质量。数据质量是人口信息网络的生命,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的持续推进依赖于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录入,要通过检查、评估和考核,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要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及其工作职责,落实采集信息签字制度、数据核查制度、信息录入制度、统计上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同时,落实奖扶平台工作制度,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信息库;落实流动人口交换信息分析制度、信息交换上报制度、流入及流出信息反馈制度和信息交换登网制度;落实对育龄人口优质服务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如妇科病的筛查档案、0-7岁领证独生子女健康检查档案、出生缺陷干预档案、新婚夫妇的培训档案、避孕药具的发放档案等。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促进部门信息交流。充分利用《贵州人口计生信息系统》为平台,实现计生、公安、民政、卫生、工商等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网络信息的综合开发,形成紧密、畅通的信息数据链,切实推进全员人口信息的动态管理建设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

篇5: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1、开展对政策法规和计生科普知识的宣传和咨询并发放计生宣传品、年画、避孕药具等。

2、张贴标语口号,宣传画,开展新型文化宣传教育。包括新型婚育观,关爱女孩,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性病和艾滋病的预防等。

3、送温暖活动。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开展节日慰问及送温暖活动。

4、流动人口专项活动。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有利时机,了解他们的生活、生育情况和要求,提供各种办证程序的现场咨询,督促其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及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为他们实行计划生育提供便利条件。

石佛村计生协会于2010年5月29日下午2点在村办公室楼下院坝开展了”5·29会员集中活动日”宣传活动。全村协会会员、理事会成员、监督会成员参加了活动。我村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街道计划生育协会的要求,强化人均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做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协会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和基层群团作用,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不断深入发展,为统筹解决本村人口问题打下坚实基础。此次会员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宣传工作:

一、对协会会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协会制度、会员职责、人口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二、深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坚持把宣传教育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三、利用人口学校,结合不同年龄群众的需求,分别讲授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更年期和母乳喂养等科学知识

四、督促利益导向政策的更好落实

五、开展生育关怀行动。为群众提供生产、生育、生活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行计划生育的实际困难。推进“关爱女孩行动”。

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计生协会“示范、宣传、监督、服务、交流”的五大职能,充分发挥了协会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有利于我村协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石佛村利用“7·11世界人口日”到来之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局面的意见》精神,努力降低出生缺陷,提高我村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我村人口出生缺陷一级干预,于2010年7月10日上午开展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宣传工作。活动内容如下:

1、发放宣传资料

2、讲解优生优育及出生缺陷预防的重要性。

3、相关内容的培训:

(1)开展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应遵循的原则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针对全体人群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

2)针对新婚和计划怀孕对象的健康教育

(3)对计划怀孕对象和重点人群,提供预约服务或上门服务,利用人口学校组织优生优育讲座

(4)常见出生缺陷类型

(5)中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意义

(6)孕妇体内缺乏叶酸的危害

(7)叶酸怎么补

4、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竞赛活动

村民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村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效果。

石佛村村委会于2010年9月23日下午2点在石佛村办公室楼下院坝开展了以“实行计划生育好”为主题的利益导向宣传活动。书记、主任等村干部、各社社长、党员和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群众等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村计生专干孙亚莉主持。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1、发放宣传品,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奖励扶持优待优惠政策,通过利益导向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

2、介绍我村现行享受奖励扶助、放弃再生育的相关政策,并公布今年享受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名单,并请奖励扶助对象吴树清谈政策好的切身感受。

3、培训内容:(1)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2)农村独生女加分

(3)农村独生子女救助

(4)意外伤残死亡家庭扶助

(5)放弃再生育奖励

(6)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

(7)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参合资金

篇6:丁桥镇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

道真自治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2012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

意 见

为完成县委政府提出的我县人口计生工作“一创双降,保类进位”的目标,宣教工作要唱响主旋律,鼓好劲、提好气、传好音、给好力,全面助推“一创双降,保类进位”目标实现,为全县人口计生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一创双降,保类进位”目标为核心,以以宣传贯彻黔党发[2011)]17号文件、遵党发[2011]18号文件及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座谈会和省、市人口计生工作会精神为重点,按照《2012年全市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的要求,整合宣传资源,创新宣传理念,丰富宣传内容,拓展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扎实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进新型人口文化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倡导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主流意识和在社会公众中倡导形成依法生育的主流意识。

二、主要任务

(一)建好一批公路宣传示范带。县、乡、村三级要分别至少选择一条干线公路,以公益广告和墙体标语为主要形式,建设一批公路宣传示范带。各类公益广告和宣传标语要注重时代性,符合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时代特征;注重合法性,不使用违背政策法律规定和工作要求的语言;注重逻辑性,使用语言要慎密严谨,自然流畅,不易产生歧义;注重适宜性,要与使用场地和主要宣传对象相适应。在抓示范带建设的同时,各地要按《关于优化人口计生户外宣传环境的通知》(遵市人口通[2011]14号)要求,进一步对不规范、不合时宜、不合法规的宣传标语进行清理,确保做到通俗易懂、温馨宜人、美观大方,无不良标语。

(二)巩固拓展一批宣传阵地。巩固各类学校阵地,依托 党校加强对各级领导于部的人口理论教育;在中学以上学校广泛开展人口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青春期生理生殖健康教育,各类学校“青春期知识精品一课”开课率要达80%以上。建设巩固乡村阵地,乡、村要有固定宣传栏、读报栏,服务站要建好国策院,每镇要新建3个或以上农村人口文化大院,每村要有10条以上标语和3条以上长期性人口计生宣传标语(宣传画)。乡镇计生服务站、村计生服务室要有足够的人口计生宣传品陈列,方便群众适时取阅。拓展利用媒体阵地,年内策划制作1至3个公益广告在道真电视台滚动播出。在县文艺刊物《银杉文艺》上办两期人口计生宣传彩页,继续在《道真报》开办好人口计生专栏,注重策划有深度的报道。

(三)制作投放一批进村入户宣传品。抓好人口计生报刊 杂志的分发,提高使用率,力避堆存废弃。根据工作重点和群众需求,制作发放进村入户宣传品。提高群众对现行生育政策和“四项制度”的知晓率。人口计生宣传读报栏要适时更新内容,乡、村计生服务站、室要有足够的宣传品陈列,方便群众适时取阅。

(四)组织开好一次群众会。各地要注重基层各项工作的 结合融入,以村组群众会、院坝会、电影放映会等形式,以组或村寨为单位,分别开好一次群众会,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宣传省市出台的“四项制度”、宣传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识,面对面地开展宣传教育。

(五)创作一批文娱作品节目。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 织社会贤达和乡土人才,做好黔北文化、民俗风情与人口文化的嫁接,创作一批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和文娱节目。每个乡镇至少要创作一个宣传人口计生的文艺节目。开展“送戏到乡村”、“婚育新风文艺巡演”等活动,寓教于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六)组织开展一批大型宣传活动。围绕“婚育新风进万 家“这一主题,深入开展人口文化进农村、进城镇、进校园,送生殖健康、送婚育文明、送人文关怀的“三送三进”活动。在各种重大节日、重要民俗活动期间,通过开展文艺汇演、各种竞赛、召开“四项制度”公开兑现大会、依法强制执行群众会等多种形式,掀起阶段性的宣传热潮和声势,积极推进群众生育观念转变。组织举办倡导婚育新风的文学、美术、摄影等作品的创作展出,做好第十四届人口文化奖(文学美术摄影类)的参选工作。

(七)打造一批宣传示范品牌。各乡镇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集中打造和推出一个独具特色的宣传品牌,并写出专题申报材料,在7月底报县局后再由县局向市申报。着力提高“民族民歌唱计生”、“诗乡诗人唱计生”、“计生知识群众抢答赛”等宣传品牌的内在品质,加大推广力度,扩大示范效应。

(八)组建好一支宣传骨干队伍。建设好群众性文娱宣传队伍,以群众性文艺团体和民间组织为依托,每村组建一支计划生育文娱宣传队,有自编自演关于计划生育的节目,经常在群众中开展宣传。

(九)组建好新闻宣传通讯员队伍。通讯员队伍和投稿数量都要“增量提质”,不断增加在县市级特别是省级和国家级人口计生专业新闻媒体的上稿量,提升人口计生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对优秀通讯员要分级进行表彰奖励。年内举办一次全市人口计生宣教干部培训班,提升各级人口计生宣教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实行宣传信息定期报送和调度通报制度,各乡镇每月至少报送6条信息,被市级以上采用不少于3条,被市级以上采用不少于1条。局宣教股进行一次调度通报,并将结果纳入宣教工作年终考评。

(十)建一个手机短信宣教平台

利用移动、电信等手机运营商的短信平台建立起我们自己的人口计生宣传平台,每年至少向全县手机用户发送10条以上人口计生信息。

(十一)装一辆宣传车

在乡镇赶场天利用宣传车进行宣传的同时同还可发放宣传品,也可设立咨询服务台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品题。

三、工作要求

(一)各乡镇要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措施,高度重视宣教工作。高强度、多形式、广范地开展宣传教育,在短期内尽快营造强势的宣传氛围。要坚持常年宣传不断线,确保达到家喻户晓的宣传效果。

(二)规范和统一平面和音像制品的内容和形象 县局要请平面设计的专业人士,规范和统一全县的平面宣传的内容和形象,要求字体、颜色、图案达到高度统一,并制作相应的资料下发各乡镇。音像制品由县局联系专业部门进行统一制作后下发各乡镇。

(二)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发挥相关部门的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平台和载体,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扩张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强化载体建设,切实加强新闻宣传、社会宣传、文艺宣传、阵地宣传、吸引更多的育龄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新型人口文化的引领、启迪和凝聚作用。

(四)加强人口计生宣传队伍建设,县局要落实宣教机构和工作人员,乡镇计生办要设置宣教岗位,配备一名以上专兼职人员,宣传经费要专列预算并逐年有所增长。要拓展宣教工作思路,注重培育典型,不断总结经验,助推面上工作。从今年开始,将宣教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

(五)加大宣教督察力度

加大阶段性的宣传任务的督察力度,下达的宣传任务各计生办要专人负责,并将其拍成数码照片上传县局宣教股。另外县局各股室也有责任和义务利用下乡的机会对宣传工作进行督察。

道真自治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上一篇:体育锻炼计划总结下一篇:班级跑步时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