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志与乡镇教育志撰写提纲

2024-04-19

校志与乡镇教育志撰写提纲(通用3篇)

篇1:校志与乡镇教育志撰写提纲

校志与乡镇教育志撰写提纲

校志的撰写提纲

一、图片资料:说明学校新旧变化、变革、改革创新,以及最能表现学校特色的资料。

二、文字叙述:尽可能翔实地叙述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办学规模、办学情况重大事件、学校的发展变化、领导班子变化、改革创新的举措。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供参考。

1、学校的历史沿革:(1)学校概况(2)历史沿革;

2、行政组织(1)管理系统(2)职能部门(3)管理体制;

3、教学工作(1)教学管理(2)教学质量(3)课程设置(4)学籍管理(5)教研活动(6)教研成果、课题;

4、教师队伍建设;

5、党群组织;

6、德育工作;

7、办学特色;

8、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9、师表风范;

10、桃李芬芳(历届高考录取榜、省级以上奖励或荣誉称号;

11、后勤服务;

12、名教风采(特级教师、省级劳模或先进工作者、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在本市有较大影响的教师)

以上条目仅供参考,在撰写过程中可以灵活掌握,但基本框架要符合志书的基本规范。

《乡镇教育》续志撰写提纲

第一节

概述

乡镇面积、人口,行政村数,学校处数,教学班数;中小学教师数,学历达标率;幼儿园处数,入园率,专任幼儿教师数,整体教育发展概况等。

一、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

分阶段概述本乡镇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如1987年起,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时,本乡镇的经济基础和办学条件的实际状况;1994年底,本乡镇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工作,通过市县政府验收后又转入“两基”工作,当时本乡镇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本乡镇教育实施“两基”后至今,教育投入、发展的状况又有哪些变化?(要用具体数字,进行概括对比分析,用事实说明教育发展变化的轨迹)

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具体到各乡镇教委,应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如何配合县进修学校、职业中专以及后来的职教中心,做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及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如何加强对乡镇中小学生的分流管理,让学生合理进入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高一级学校学习;另外,小学、幼儿教师离职进修、函授、各种短训班培训人次等基本的情况。

成人教育的重点之一是扫盲和利用乡镇成人中心学校对农民进行文化实用技术培训。扫盲阶段,如何建立乡、村二级网络,实行扫盲目标责任制,对这项工作的目标、责任和验收结果要概括求实地反映出来。1995年后,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重点已全面转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乡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和村农民文化技校如何为农民致富服务等项工作,是乡镇续志的重要内容。

三、教师队伍(包括学前教育)

1986~2001年期间,本乡镇如何配合全县对教师,尤其是民办教师培训工作实现序列化?如对本乡镇民办教师进行注册登记、颁发教师资格证书,稳定民师队伍等等;本乡镇通过哪些形式?如在教师中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改革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等。

2000年后至今,对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又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有什么明显变化?这些情况的发展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要结合乡镇实际做法,进行综合概述)

四、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

1、本乡镇教委对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认识水平。以什么为切入点加强对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的领导。

2、本乡镇从1986~2006年,可分几个不同的阶段,概括叙述开展的工作和做法。如建立教研网络、加强对乡镇教研室建设,重视培养科研骨干、对教学的考核评价,对教研人员的培养提高;推广课题成果、课堂改革实验、表彰教学成绩优秀教师等等。

3、乡镇中小学(幼教)教研成果展示。如对乡镇、学校集体荣誉称号的表彰和教师个人改革实验的奖励。(要做认真统计,进行综合展示)第二节

组织机构

一、乡镇教育机构改革

可据全县教育机构改革的变化,结合乡镇教委机构的变化实际进行。如:1984年县第一次机构改革时,乡镇机构是如何变化的;1993年县第二次机构改革时,乡镇教育机构又是如何变化的;2001年3月,全县乡镇撤并为7个乡镇后,乡镇教育机构又是如何变化的。(每次变化后,乡镇教委历届负责人及任职期限)

二、乡镇学校沿革

把本乡镇从1986年至2006年期间,中小学处数的撤并变化情况(包括原有的联中)写清楚。第三节

主要改革项目

一、领导管理体制改革

1、可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及1986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后,乡镇地方政府是如何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体制的?

如本乡镇农村小学,学区联办小学的管理体制;乡镇初中、中心小学(包括幼儿园)、中心农民文化技校的管理体制。

2、在人事管理方面,乡镇教育组长的管理考察;乡镇中学校长、教育工会主席的管理考察;乡镇初中中层干部、中心小学校长、学区小学校长,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校长的管理考察;乡镇公民办教师的管理考察。

3、在财务管理方面,乡镇教育经费不同时期的管理变化。

4、在教学管理方面,教研网络的管理变化情况。(以上四点,可分四个层次进行概述)

二、可把原题目“职、成教改革”换成“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本乡镇中、小学幼儿教育)

1、校长负责制;

2、教职工定编限额聘任制、教职工聘任制;

3、岗位目标责任制;

4、学校内部其他方面的管理制度。

三、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略)

四、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介绍

1、学校简介

2、反映学校面貌的照片、学校负责人工作照、领导班子办公照

3、学校特色活动介绍(含照片)

校志目录 序

第一章

学校现貌;第一节

校址;第二节

历史沿革;第三节

现貌 第二章

学校体制与组织机构 第一节

领导体制;第二节

组织机构

附1:学校组织机构示意图

附2:2003——2004学学校领导分工职责 第三节

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第四节

发展规划与工作总结 附1:新洲县城关中心小学(1996——2000学学校工作规划)

附2: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2001——200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附3:邾城街中心小学学校工作计划(2004——2005学)

附4:科学的理论指导

务实的工作作风(2004年工作总结)第五节

校务公开工作

附1:邾城街中心小学关于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的通知 附2:邾城街中心小学关于成立校务公开监督检查组的通知 附3: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校务公开工作自评报告 第三章

教职工与学生 第一节

教职工

附1:教职工结构表;附2:各级各类会员情况统计表 附3:邾城街中心小学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附4:邾城街中心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规定 附5:关于考勤、请假纪律的规定

附6:邾城街中心小学第四届教代会岗位责任制 附7:城关中心小学教师综合考评试行意见

附8:新洲县城关镇中心小学教职工岗位津贴浮动制 附8:武汉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附9:区教育局关于实施教师师德档案制度的通知 附10:武汉市新洲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 附11:城关中心小学教师学习制度

附12:邾城街中心小学2004年秋季教职工基本情况 第二节

学生 第四章

教育工作 第一节

德育工作

附1:邾城街中心小学学生活动一周常规 附2:邾城街中心小学学生一日常规

附3:邾城街中心小学2002——2003学德育工作计划 第二节

体育、艺术、卫生工作

附1:邾城街中心小学《快乐对对碰》节目方案 第三节

学生安全教育

附1: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通知 第四节

寒暑假期教育工作 附1:告家长书

附2:绚丽多彩的寒假“创新素质实践行”寒假活动反馈表 第五章

教学工作

附1: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

六、三”学制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安排表

附2:按市执行课程计划意见调整后小学初中课程安排表 附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年级课程安排表

附4:邾城街中心小学2004——2005学作息时间表 附5:素质教育经验交流材料之七 附6:新洲县城关中心小学学科教学常规 附7:新洲县城关中心小学教研工作评价方案 附8:新洲县城关中心小学领导听课评课制度 第六章

教科研工作

附1:邾城街中心小学2004年秋教科研工作计划 附:《小学生学习指导》子课题《小学生心理指导策略》研究成果

第七章

教育教学成果 第一节

教育成果

附1:1985年后学校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第二节

教学业绩

附1:教育教学论文存目(1996——2001年)附2:2003——2004学学生获奖名册 第八章

校园文化 第九章

教育交流 附1:优秀教案选登 数学教案

附2:优秀论文选登

减负——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点思考 第十章

校办产业

第十一章

经费、设施与存在问题 第十二章

人物选介

第十三章

历任校长书记简表 附1:邾城街中心小学校园平面图 附2:学校大事记 学校校志 序

邾城街中心小学始创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时属新洲境内三所官立两等小学堂之一。初时有教职员工7人,学生91人,至2004年止,有教职员工249人,学生3470余人。教职员工是创办初期的35.6倍,学生是创办初期的385.6倍,在近百年的历史中,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与飞跃。学校的发展史,是新洲教育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缩影,折射出新洲教育人的一代又一代的艰辛努力与不懈探索。《邾城街中心小学校志》是学校历史中的第一本校志,她的问世,既是学校向广大师生进行热爱学校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又为家长、社会全方位地了解学校辉煌历史提供资料;她既可作为今天兴校的参考,又可为后人办学留作借鉴,对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校志主要记载了1907年至2005年98间学校发展的历程,在建国前的42年中,在国势衰弱、国民经济落后的大背景下,学校虽几经迁移,但发展十分缓慢,到1949年,学校只有150名学生,13名教职员工。1951年,新洲建县后,学校规模扩大,有教职员工18人,学生400人,到1954年定为实验小学时,有教职员工38人,学生920人。此后学校不断发展壮大。1996年——2005年,是学校飞跃发展的十年,曾出现过“超级大班”、“超级大校”的现象。在上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关心下,校园、校舍面积不断扩大,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栋两层教学楼、两栋平房教室扩展为三栋四层教学楼和一栋四层综合科技实验楼,彻底解决了“超级大班”的现象。十年中,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地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

学校始终致力于教书育人、科研兴校,以“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为办学终极目标。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中心,以科研为动力,教科研工作如火如荼,方兴来艾,涌现出了一批科研型的教师,近年来还提出“学校是你创造的乐园,老师是你共同发展的伙伴,同学们是美好未来的主人”的办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办学理念。

回顾总结过去是为了发展开创未来,学校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仍然很多,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教师福利待遇亟待提高,教育观念也须转变,这些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在本校志编写过程中,多次得到区教育志办的领导与专家的关心,这里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校志与学校志

目前,至少存在两种语意下的“学校志”,分别体现着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立场。【地方志语意下的学校志】

地方志中的“志”是记载某行政区划范围内、某个领域内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综合资料著述。“志”记录的是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限内的历史,体裁有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属篇章结构,是一种介于资料汇编和学术专著二者之间的资料性著述。从此语意出发,“学校志”是地方志的一种延伸,简称“校志”。一部优秀的学校志,不仅可以作为今天兴校的参考、后人办学的借鉴,而且是向广大师生进行爱校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以帮助家长和社会全方位地了解学校,在现代社会,不失为学校打造自身形象的一种举措。

显然,这种语意下的“学校志”,不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教育研究,尽管从广义上讲,各种校志当中对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学校各方面状况的描摹,可以帮助后世的人们对当年的教育获得一种相对真切的体悟,但,编志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探究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很少对学校各种教育现象与措施进行合理、合法性的追问。编写这样的学校志一般不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加入,属于纯粹的实践立场,更需要的是史学的而非教育学的理论观照。【人种志语意下的学校志】

人种志研究是一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交互作用”的实地调查研究,是研究者在现场进行长期的观察、访问、记录,针对所选择的场所、针对自然发生的对象而作的研究。其基本特点是需要研究者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在自然情境下观察并收集数据,通过叙事的方式描述资料,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我在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采用了教育人种志的方法,但回避了此名称,而称之为“田野考察”(field research),并在经历了多次研究视野的收缩与扩展之后,将自己的研究方法命名为“学校志”。整个研究视野与方法调整的过程,简要的说是从“人种志”到“课堂志”再到“学校志”,因为我在田野考察中发现,在教学领域内开展人类学性质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参考人类学家的田野报告和“人种志”的方法技术,而王鉴博士在《教育研究》中介绍的“课堂志”虽更适切于教育研究,但视野又过于集中在40分钟内的课堂。只记录师生在课堂这个特定时空里的言行,往往难以实现“人类学”研究的品味,也不能充分展现中小学教育的全貌。因此,我提出“学校志”这个概念,即指介于无所不包的“人种志”与相对局限的“课堂志”之间,以一所或几所学校为参与观察的“研究现场”,重点考察学校这个特定社区内发生的诸多教育现象之文化特性,通过敏锐而详尽的描述来再现学校的文化生态,进而反思现象背后的机理与问题,属于微观的教育人种志。无论从目录、体例、叙事风格等角度看,这种“学校志”都与前面的校志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不再是为了给一所学校修史立传,也不同于教师们更为熟悉的各种学科性课堂实录,而更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加入,更需要教育的理论视野对实践世界的观照与解析。作为一项移植性的教育研究方法,“学校志”尚有许多研究技术乃至理论的问题有待解决,当前学术界对“叙事研究”、“质性研究”等的批评,“学校志”也同样必须面对,其中最严峻的莫过于,由教育理论工作者为主导的“学校志”(大多以教育叙事为形式),与教师自己撰写的教育日志、教学案理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到田野中去研究”与“在田野中研究”,这两个看似旨趣相似、甚至是殊途同归的提法,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立场看其实有着鲜明的差异:前者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带着足够的理论准备走向实践,后者则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携着丰富的实践资源走向理论。“学校志”作为一种研究路径,更多指前者,意味着理论工作者主动出击,越过重重“守门员”,与实践工作者在教育现场的真实相遇,以自己的理论积累、研究视角为工具,记录下与教师们不尽相同的故事、细节,并做出更有理性光华的辨析与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实践工作者既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也是我们的研究伙伴,彼此视角、观点的尊重与包容是相当关键的。可以说,没有足够的视阈融合与重叠共识,理论工作者即使天天泡在学校里,也未必能发现真正困扰实践工作者的问题,更难以提供有益的帮助。

篇2:校志与乡镇教育志撰写提纲

逸夫小学 宁华 2016、7、1

2015年春天,我接受了学校布置的任务,负责校志的撰写工作,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参与支持下,终于在2016年六月末完稿,其中正文部分总页数是278,总字数是129687个,图片部分是16页。

在撰写过程中我遇到了电脑操做方面的难题,比如画图,制表。遇到了与学校其他部门相关而我又一窍不通的问题,比如简述各时期学校编班方法,各阶段学制与课程设置,校办工厂产值、利润、税收、补充教育经费等有关内容,最后,在同志们的热情帮助下,终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这里,我向大家表示感谢!我想说:“团结就是力量。”

在整理档案及撰写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社会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让教育得到了发展。

下面,我就给大家展示一组幻灯片,今昔对比一下,看看我们的着装,看看我们的教学环境,真是令人兴奋。(播放幻灯片)

逸夫小学原名白房小学,始建于1958年7月,1958年建校时,学校只有2个教学班,隶属于花园公社管理,校内没有设领导。1960年初,学校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同时接受花园公社和振兴区教育科的双重领导,振兴区教育科为白房小学派了首任领导----教导主任高树栋。1965年高树栋主任病故。年末,振兴区教育科又派来教导主任杨绍先同志。1966-197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宣队进驻学校“领导”一切,广大教师被打成“臭老九”,陆续分批下厂下队劳动,接受工人阶级、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78年,学校体制由民办转为公办学校,直接接受振兴区教育科的领导。原校舍阴暗、潮湿的农药库。1994年由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赠50万港币,振兴区投资80万人民币,于1994年8月开工,1994年9月竣工,新建2855平方米的教学楼,并改名为逸夫小学。

学校占地609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870平方米,绿化占地1720平方米,活动占地3500平方米。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朱文胜同志,副校长兼工会主席安郁秀同志,教导处副主任邓中华同志。大队辅导员兼管理德育工作李鹏禄同志,团支部书记张辉同志。在工作职责的分工上,校长对学校的整体,全面工作负责,副校长主抓教学工作,分管工会、美育和艺术教育工作。教导处主任主抓教学工作,大队辅导员主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的各种教育活动和管理。

2000年以来,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先后由邓中华、宋德祥、连慧松等同志担任,主抓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工作,副校长由张萍琪同志担任,主抓学校教学工作,教导处主任由许玉秀同志担任,教导处副主任先后由于艳秋同志、姜秋菊同志、李鹏禄同志,李洋洋等同志担任,共同抓好学校班主任、科任、各部门等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导处副主任李鹏禄同志还兼任大队辅导员,负责管理德育工作。

学校本着“抓管理、提质量、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秉承“让所有的孩子都提高,让所有的教师都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加强学校建设,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学校1997年有教学班15个,学生544人,教职工38人。正因为这所学校偏远,所以长期以来,新的毕业生分不进来,补充教师来源基本上是外市区农村调入本市区的教师。学校五分之一是外来打工的孩子。学校的管理又不规范,所以各项工作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教学质量特低。96年振兴区教育局对全区所直属小学6年级进行监测,逸夫小学名次为第17名。

这一落后局面,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震惊,决心要彻底扭转这一落后局面。领导集中力量学习有关科研的文件、有关科研的领导讲话、有关科研的经验材料。学校还吸取了大连市桃园小学的经验。依据科研理论,结合学校实际,学校决定立项《学校管理的实验研究》。

通过科研,最终使学校达到:学校规范有特色,学生合格有特长。

篇3:人种志与比较教育研究

1 人种志理论概述

1.1 人种志的涵义

人种志, 英文对应单词为“ethnography”。从西方词源学的角度来看, 这一单词源于希腊文的ethno, 意为民族、种族或人们, 而graphy是描绘的意思, 所以人种志意指对民族、种族或人们的描述, 也译为民族志、俗民志、族志学等。

1.2 人种志的主要特征

1.2.1 生产式假设

人种志研究并不先预定假设, 而通常是在研究过程中“生产”假设。人种志研究者在研究之前或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 可能会形成一些比较宽泛的观点, 这些观点将指导他们进行选择性的观察, 而观察所获得的材料可能支持最初的观点, 但也有可能使他们改变原先的观点。与这种“生产式”假设相对应的是, 人种志的研究结论也是非预设的, 它并非是在研究者头脑中事先设想好的。也就是说, 人种志研究的结论也非“验证性”, 而是在充分占有实地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归纳、提炼而成的。

1.2.2 自然性情境

人种志研究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源泉, 它拒绝在人为控制的情境下测量行为和态度, 而是非常注重研究文化所体现的自然情境和所研究的文化成员的主位观点。[1]人种志不仅要求研究者参与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中, 而且要完全沉浸在所研究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之中, 成为研究对象中的一员。同时, 人种志研究要求所有的资料都必须在收集的环境和情境中得到解释, 因为只有在事情发生的地点和情境下, 描述的意义被建构、使用和推广的可能性才更大。

1.2.3 整体性观念

人种志研究秉承的是一种整体性观念, 是对一个文化进行全貌性的深入研究, 是对社会生活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它重点关注研究对象所处的整个情境, 而不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变量或元素, 它注重从整体上而不是以零碎的方式来研究。

1.2.4 循环、发展的视角

人种志研究方法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 它不是一次性的、终结性的研究, 而是在得到初步探索性资料后, 寻找问题、界定、再次调整研究计划, 再次进入研究场域。这一研究过程是具有循环性的, 这便使人种志研究更加灵活, 并成为与其他研究方法区别的一个特征。[2]它尽可能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2 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合理性

2.1 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应用

把人种志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中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而在比较教育学界首先倡导并采用人种志法的学者当推加拿大比较教育学家梅斯曼 (V.Masemann) 。1976年, 梅斯曼在《比较教育评论》上发表了《论人类学方法在比较教育中的运用》一文, 极力倡导比较教育学者采用人种志方法。之后, 梅斯曼于1982年再次在《比较教育评论》上发表了《论比较教育研究中批判人种志》一文, 说明了比较教育研究与当代教育思潮的关系。[3]

2.2 人种志方法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的合理性

而今, 随着全球化浪潮、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后现代理论的影响, 以及比较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质性研究方法逐渐获得比较教育研究者的青睐。

2.2.1 人类学和比较教育在学科属性上都具有跨文化研究的特征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方法无不打上文化传统的烙印。要认识、理解他国的教育, 就不得不研究该国的文化。比较教育学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传统中的教育现象, 因此, 比较教育始终面临着对文化的理解、选择、改造、吸收与创造, 从而必须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人种志研究立足于跨文化的研究视角, 是非常强调“综合”的研究方法, 强调研究应考虑所涉及的不同文化背景, 因此, 能够在更深入、更完整的层次上把握某一教育现象。

2.2.2 人种志与比较教育研究的情境性相契合

人种志方法提倡一种“局内人”的观点, 强调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著述他人。而比较教育研究也十分强调教育活动的情境性。就教育实践研究而言, 一旦离开了对教育活动具体情境的关注, 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深入度就会大打折扣。在比较教育研究中, 研究者需要在平等客观地看待研究对象的基础上, 真正地理解比较研究对象, 并在不断拓宽研究空间广度的同时, 深入地研究特定区域内的教育现象。

2.2.3 对反思性的共同追求

人种志研究者的反思, 是要暂时丢弃日常的生活方式, 转化为第三者的眼光。而比较教育学作为一种跨文化的教育比较研究, 要建立自身的科学理论, 就不应局限于对别国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的描述, 或者只是对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进行简单的对比, 而是要进一步就这些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反思, 对在比较研究中的发现提出自己的理论解释。

3 人种志研究的局限性

虽然人种志研究的方法在具体阐明理论与引发实际的研究工作两个方面都有许多优势, 但其同根而生的弊端我们也不能忽视。

首先, 人种志研究是要参与到研究对象当中对其进行观察的, 但观察可以是公开的, 也可以是隐蔽的。如果事先没有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 或是在研究者没有把握好研究的伦理规范的情况下, 就把涉及个人隐私的研究材料发表出来, 那么其中的伦理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就算是研究者遵循了严格的伦理规范, 也不能完全回避伦理问题。与此同时, 还有研究者为取得支持其预设假说或理论的证据而对各种文化的“打劫”。因为定性材料很容易被操纵, 又很容易得到选择性的删节。而这对研究者的素质, 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次, 人种志研究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一般来说, 人种志的研究时间必须相对长到足以允许收集到的研究资料能形成一种模式。而在现实情况下, 比较教育的研究者很难在一个现代学校组织中度过几年的时间。另一方面, 就空间范围而言, 人种志的研究只能进行局部的、小范围的调查, 不可能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查研究。[4]因此, 调查结论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这就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

再者, 实际上, 研究者很难真正达到对另外群体的观念与/或语言的理解。即使研究者与被研究群体达到融合的程度, 也不排除研究者离开后这一群体会发生某些变化。

摘要:比较教育的跨学科属性, 决定了其在研究方法上必须借鉴其他的学科。作为人类学特有的一种方法, 人种志方法凭借其自身与比较教育的种种契合点, 必将绵延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进程之中。

关键词:人种志,比较教育,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人种志与教育研究[EB/OL].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PPDDMV0&dname=C3Q7G51&xpos=24.2014-4-10.

[2]樊秀丽.教育民族志方法的探讨[J].教育学报, 2008 (6) :80-84.

[3]刘彦尊.人种志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教育研究, 2006 (9) :31-36.

上一篇: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会化之我见下一篇:编务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