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的论文提纲

2024-05-11

经济类的论文提纲(精选8篇)

篇1:经济类的论文提纲

经济类的论文提纲

题目:“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摘 要:中英文两种,中文摘要将论文的内容要点简短明了地表达出来约 150—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包括关键词)

引 言:

对我国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的背景做出简要的分析。以此为切入点开始对论文进行概述。

目 录:

主要是对该论文的章节提示,以方便查阅。

正 文:

本文是根据中国在中国近年来引进外资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对中国经济政治等影响和中国当局应该做出和需要做出的对策)作一个粗略的概述。主要叙述我国入世后,根据承诺,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扩大,外资涌入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也将加重外资对我国经济的侵蚀和破坏。对此,我们应及早做好应对之策,趋利避害,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多边经贸合作带来的挑战,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入世后的国民经济。

全篇正文分四部分:

第一章 绪论,介绍本文理论出发点、写作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家经济的概述,主要介绍我国入世后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影响提出其涵义的理解并对其内容诠释。

第三章 阐明引进外资后的影响和应对政策和外资对经济的双重作用和双重效应。

第四章 讲述我国入世后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对我国经济总体发展的新认识。以及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引进外资过程中保障和维护我国经济的战略对策。

结 论:对该论文内容的讨论和分析后的结果作出进一步概括。

致 谢:

主要是对所有教育过我、帮助过我、关心过我的老师、同学、家人及朋友表达我衷心的感谢。以及为了谢谢老师们对该论文作出的贡献和为其论文资料提供方便和对本生在大学三年学习上予以无私的关心作出绵薄的谢意和敬意。

最后:对该论文的篇幅和日期定限,到此该论文结束。

篇2:经济类的论文提纲

摘要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维特经济思想形成

第一节 成长环境对维特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一、家族层面的影响

二、社会角色变化的影响

第二节 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对维特经济思想的影响

一、李斯特的经济理论概述

二、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对维特的影响

第三节 维特的经济学观点

第二章 19 世纪 80 年代沙皇政府的政策

第一节 社会、政治和经济政策

一、社会环境、政治进程

二、经济政策实施机关的变迁

三、经济政策的社会效果

第二节 维特担任财政大臣前的俄国财政状况

一、姆·赫·赖滕时期

二、尼·赫·本格时期

三、伊·阿·维什涅格拉德茨基时期

第三章 维特的经济政策

第一节 维特的财政政策

一、维特时代国家的财政状况

二、维特推行的税收政策

三、财政支出政策

第二节 国债政策

一、吸引外资

二、俄国的债务管理问题

第三节 维特的金融政策

一、货币改革政策

二、银行体制与信贷

第四节 商业政策

一、商业状况

二、贸易政策的措施-保护关税

三、贸易政策的评价

第四章 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对俄国工业的影响

一、国家干预力度加强

二、大力发展国有经济

三、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节 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的状况—1861 年改革后的农业经济

二、服务于工业的农业经济

第五章 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评价

第一节 维特经济思想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维特经济思想的阶级性

二、维特的经济思想的时代性

三、维特经济思想与其政治思想的矛盾性

第二节 对维特经济政策的评价

一、实施经济政策产生的效果

二、维特经济政策的评价

第三节 研究维特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结 论

篇3:经济类的论文提纲

12月18日至19日,省委、省政府在贵阳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总结2010年全省经济工作,回顾总结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研究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

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栗战书书记、赵克志省长和王晓东常务副省长的讲话中。现将主要精神传达如下:

一、栗战书书记讲话的主要精神

栗战书书记的讲话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栗战书书记讲了三个层次的意见。

(一)我省10年开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莫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抢抓重大历史机遇,把突破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发展科技教育、加强人才培养,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扶贫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富民兴黔步伐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和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办成、办好、办妥了一系列大事、喜事、难事,书写了一部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史,实现了我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目标,总体上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基础条件加快改善、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的新时期。可以说,10年西部大开发,是我省经济增长速度快、发展质量好、社会进步显著、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主要体现在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发展环境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0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启示我们: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贵州省情、体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发展之路,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在做大经济总量中提高发展质量,在推进跨越中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拼搏精神,不失时机地抢抓机遇,扎实抓好作风、环境和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中央支持,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进一步增创发展新优势。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坚持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提升加快发展的保障能力。四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鼓励大胆试、大胆闯、敢为人先,在解放思想、探索创新中推进发展。五是必须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发挥微观主体内在动力和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机制,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二)深刻认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形势,运用成功经验,把握好大局。

贵州未来10年的发展,必须充分把握发展的形势、机遇和条件,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来谋划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是必须把加速发展、实现跨越作为根本任务,统筹谋划、科学定位,努力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谱写贵州跨越发展新篇章。二是必须把加快推进“两化”进程作为关键举措,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次产业提速,促进城乡协调加快发展。三是必须把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要支撑,始终抓好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和生态环境三件事。四是必须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为加速发展、实现跨越提供强大动力。五是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毫不动摇地实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目标,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解决好事关生存性、发展性和安全性民生问题。

(三)牢牢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

未来十年要突出重点、下决心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使贵州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一是大力加强交通、水利、信息、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发展条件。二是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开发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尤其是特色工业。三是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口素质。四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快贵州特色城镇化进程。五是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到发展与转型并重。六是大力打胜脱贫攻坚战,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二部分,关于明年经济工作

栗战书书记强调了六个方面的要求。

(一)今年为明年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我们要乘势而上。

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克服百年不遇的特大重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克服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克服资金和土地等要素的供需矛盾,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平衡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入下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进行部署,提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全省上下谋发展、盼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总体势头向好。明年我们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

(二)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增强信心,增强责任意识,百倍努力地去抓、去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对于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努力做好工作,进一步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推动全省基础类、产业类、民生类等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和推动转型发展。信贷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针对贵州等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实行差异化的货币信贷政策。同时,要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加强与央企对接、推动培育优势企业上市等措施,多渠道扩大投资,支撑发展。

(三)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努力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速发展相互促进。

发展速度不快、经济总量严重不足和发展方式粗放、经济质量不高,是我省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我们面临既要“转”又要“赶”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加速发展,把“慢”这个主要矛盾解决好;另一方面,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好”这篇文章做好。尤其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搞好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真正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有机统一。

(四)明年我省经济发展不但要好,而且不能慢,要切实做到“好中求快、快中保好”。

明年全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而“十二五”期间,20多个省区市提出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如果我们的发展速度慢了,五年下来,还在全国垫底、挂末,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所以,还是要加快发展。我省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在13%,已经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经过周密分析和测算,要齐心协力,确保实现。

(五)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力求实效,力求突破。

明年经济社会工作,总的要集中体现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防通胀,惠民生、维稳定。具体讲,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两大战略”的实施。二是坚定不移地上项目、增投资。明年投资预期目标增长30%以上,工作中要确保完成4500亿元。三是坚定不移地强“三农”、增收入。“三农”工作,仍是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紧紧围绕扶贫脱贫、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来安排好明年的“三农”工作。要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度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大力支持专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加工企业和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确保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四是坚定不移地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不断巩固发展贵州良好的发展形势。

(六)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要求,以“创先争优”和“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十大民生工程”为重要抓手,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提供坚强保证。一要统筹全局、系统部署。二要配强班子、提高素质。三要转变作风、“四帮四促”。四要创新机制、确保落实。

栗战书书记突出强调了“管理好通胀预期,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问题。我省今年市场价格运行总体上基本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前8个月呈小幅逐渐上涨态势,9月份以后涨幅回落。推动上涨的主要因素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过快。明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因此,要继续加强市场保障和物价稳定工作,切实防控通胀。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和流通;搞好煤电油运协调,保障重要物资供应;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着力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调控,使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赵克志省长讲话主要精神

赵克志省长讲话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用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今年全省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地区生产总值4550亿元,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936亿元和520亿元,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180元和3400元左右,实际增长7%和9%。二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业增加值增长4.1,粮食产量1111.7万吨,蔬菜、茶园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109.6万亩和50万亩,畜牧业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贵广快速铁路建设进展顺利,贵阳至长沙、昆明客运专线开工建设,贵阳至成都、重庆两条高速铁路获准开工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507公里,在建里程近2600公里。龙洞堡机场和遵义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黔中水利枢纽一期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低保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1186元,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146.4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3%,在27个县建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做好明年的工作,对“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需要我们围绕省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是要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上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欠发达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发展速度慢、发展方式粗放是当前我省面临的主要矛盾。必须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这一主基调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通过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确保到2020年我们能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二是要在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上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支撑,城镇化为工业化创造需求,两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两个轮子”。要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上来,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是加速发展的基础,以工业化带动促进经济发展是加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三是要在通过扩大投资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扩大投资、增加总量,才能增强发展动力、活力和后劲,才能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才能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担待上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发扬敢于负责、敢于担待的精神,学会对上做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做好灵活变通的文章。只有在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担待上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主动有所作为,才能增强工作活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部分,明年经济工作的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明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和“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全方位招商引资;着力加强交通建设,促进发展条件根本改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坚持和落实好主基调,明年的经济工作实行双重目标管理,即预期目标和工作目标。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节能减排指标按国家下达任务落实。主要工作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城镇化率达到33%。预期目标是留有余地的,工作目标要作为确保目标。

主要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第一,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实施带动投资增加。切实加强项目储备和项目库建设,抓好项目前期研究和规划设计,各级财政要适当增加投入,保证前期工作经费。加强对重大项目的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加快项目实施。二是增加政府性投资,继续突破交通瓶颈制约。明年全省政府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完成1400亿元、完成农村投资650亿元。加快铁路项目建设,新增铁路通车里程110公里,在建2300公里。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新增通车里程494公里,全省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开工建设六盘水和毕节机场。开工一批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治理病险水库275座,实施烟水配套工程11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0万亩。三是扩大工业投资,带动各类产业加快发展。四是鼓励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抓紧研究制定鼓励民间投资和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筹备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第二,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加快扶贫开发步伐。要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开发扶贫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工作。一是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当前,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为了稳定供求关系,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确保杂交水稻和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150万吨以上,保证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二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引导和鼓励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调整种养结构。蔬菜是我省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大宗农产品,要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明年达到1200万亩。同时,新建茶园50万亩,达到333万亩;新增果园70万亩,达到450万亩。加快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新增种草面积100万亩,达到640万亩;新增牛、羊存栏数24万头和80万只,达到610万头和480万只,逐步实现从种粮养畜向种草养畜转变。要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和“大扶贫”格局,以产业培育为重点,在抓好整村推进的同时,开展整县推进,实施连片开发,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进行脱贫攻坚,加快山地农业扶贫开发。完善扶贫开发激励机制,研究采取“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明年要确保减少贫困人口60万人。同时重点抓好改善农村民生的三件大事,即:农村危房改造投入60亿元,完成40万户改造任务,省里集中抓30个农村危房改造示范村建设;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投入33亿元,新增50个乡镇通油路、555个建制村通公路,为2012年实现乡镇通油路和建制村通公路两个100%打下基础;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6.4亿元,新增解决325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四是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五是启动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中央即将出台水利改革发展重大政策性文件,要认真研究提出我省的实施意见,抓紧与水利部沟通衔接,尽早签订部省合作协议,争取将我省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口粮田建设纳入国家规划。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农村股份合作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第三,积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开发培育主导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工业。要立足我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增强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等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旅游大省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四,大力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加快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二是以规划引领城镇化发展。三是加快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四是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第五,扩大对外开放,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意见》、《贵州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的考核及奖惩办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要坚持一手抓央企招商,一手抓引进民营企业,力争明年全省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500亿元以上。要以“三个建设年”为抓手,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省外民营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明年在贵阳举办一次全省性的招商引资活动,在香港策划和组织一次大型招商引资活动。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效率和命中率。要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特别是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招商引资,明确工作责任。

第六,加强财政金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金融工作:一是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深化政银合作、银企合作,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支持,对我省信贷规模给予倾斜。通过风险补偿等措施,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三是大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财政工作: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重点加大对“三农”、贫困地区、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持。压缩一般性开支,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预算原则上零增长,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所有财政支出都要纳入预算,并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第七,扎实抓好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加强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坏境恢复治理工作。

第八,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省委、省政府对明年“十大民生工程”的实施已经作出了全面部署,每个牵头部门都要制定好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年度目标、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认真抓好落实。要把促进就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来抓,确保完成明年新增25万个就业岗位的目标。要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争取国家支持将我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纳入新农保试点范围。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稳步提高职工工资,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财政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明年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继续实现“双降”。切实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深入细致地做好信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第三部分,狠抓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

第一,要确保明年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一是抓早,就是对明年特别是一季度需要开工的项目、需要出台的政策措施、需要抓好的重点工作,提前考虑、提前谋划、提前部署、提前准备,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在前面。二是抓实,就是要把对一季度经济实现“开门红”具有决定意义的重点工作做实做细,特别是要做大投资,既要开工一批新项目,又要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尽可能多地完成实物工作量。三是抓到位,就是要对工作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工作进度和工作责任,量化到地方,量化到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要加强督促检查,旬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做到一刻也不懈怠,一天也不耽误。

第二,要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统领规划编制工作,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体现到规划中去。要突出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使规划更加具体实在、可行管用。要搞好“十二五”规划与西部大开发实施意见、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下级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既要体现各项规划在发展思路等方面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又要在内容安排上各有侧重。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对接国家“十二五”规划,争取将我省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第三,要安排好“两节”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元旦、春节即将到来,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四帮四促”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灾区、贫困地区和困难企业中去,带着真挚的感情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及时足额将各类救灾救济资金、补贴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使他们能够提前安排好节日期间的生活。

第四,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错位或缺位的问题。在改进和完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一是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清理和精简现有行政审批项目,把更多权力下放给地方。二是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深化政务公开,依法扩大公开范围和层次,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让群众知情。三是要提高政府机关效能,做到高标准要求、高效率工作、高质量服务。四是要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对政府公务人员的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教育,健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管理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创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三、王晓东常务副省长讲话主要精神

王晓东常务副省长在总结讲话中,从统一思想、抓住关键、统筹安排、强化责任四个方面,就贯彻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信心。

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明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新思路、新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

(二)抓住关键,确保明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重点要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扩大招商引进项目、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上下功夫。

(三)统筹安排,扎实抓好岁末年初的工作。

一要抓好经济运行调节。二要抓好今冬明春农业生产。认真检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补贴及时足额兑现到户。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加强农资市场管理,搞好物资储备,确保价格合理、供应充足、质量安全。三要抓好价格监管和民生保障。四要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四)强化责任,奋发有为把这次会议的各项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篇4:列提纲 作文的开始

【关键词】作文;提纲;思维;构思

一篇作文,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素质。作文训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但实际上,学生作文训练的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写作时或者茫无头绪,无法下手;或者内容空洞,题旨不明;或者逻辑混乱,层次颠倒;或者语句不通,错讹连篇;或者抄书成风,移花接木。出现这种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纠正的方法也很难开出什么灵丹妙药,起到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但这些表象折射出学生对作文准备不足,在动笔前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笔者认为,养成学生作文前列提纲的好习惯,是提升学生作文质量的一个较有效的途径 。

盖大楼先得做设计,有图纸;就是搬动一件重物也得先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才省力。列提纲就是为了把文章写得更好。动笔前,用心思考一下文章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中间如何过渡,用哪些修辞手法,主题如何表现,等等,再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这就是提纲。

写文章前列个提纲,本来是平常事。也是许多语文老师在作文时对学生的一再要求。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老生常谈?这是因为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学生要求不够,许多学生对写作文列提纲认识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学生嫌列提纲麻烦,浪费时间;有些学生认为作文列提纲没有必要。

那么,作文前列提纲真的麻烦、浪费时间吗?真的是没有必要吗?当然不是。

在作文前稍微开动脑筋,理清思路,以简洁的文字列出将要写作内容的纲要有多大麻烦?用很少的时间列出写作提纲,为写作扫清了障碍,看似多费了时间,却避免了写作过程的苦思冥想,实际上是节省了时间。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看来,作文先列提纲真的很有必要呢。

作文前列提纲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起码有以下几点。

一、理清思路,训练思维

写文章前,必先构思。审题,立意,开头,承转,束尾,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列提纲的过程,就是作者捋顺思路,构思文章的过程。

既然列提纲也是对文章的构思,作者须殚精竭虑,凝神思考,务求文章主题鲜明,层次清晰,逻辑严密,首尾呼应。语文课上学生们经常学习如何分段,归纳段意,列提纲既是对段落学习的一种反动,又是对段落学习的实践。因此,列提纲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训练与培养。

二、列提纲也是调整思路,修改文章的过程

修改文章,给人的印象总是在文章写完之后。其实,写文章的时候,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改动。列提纲,构思文章,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语),展开想象的翅膀。这个过程,作者苦心孤诣的构思,无时不在充实、补充、改正,务求文章构思精美,文气顺畅,语言精练流畅,无懈可击。所以说,列提纲的过程,也是作者不断调整思路,对文章构思修正的过程。古人有文不加点的传说,曹植作七步诗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但谁又能说他们事先没有在头脑中列好了提纲,打下了腹稿呢?

三、节省了写作时间,提高了作文质量

列好的提纲,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作者对所要写作的文章大要已然成竹在胸,因此,提笔写来,思路清晰,可以一气呵成。再没有不列提纲就信手入墨,文随笔走,离题万里的轻率;也没有篇章混乱,挂一漏万,如鲁迅先生所说“十步九回头”的难堪;也没有随想随写,搜肠刮肚的困窘。这样,既大大节省了写作时间,又提高了作文的质量。

列提纲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就是说列出的提纲必须具备一篇文章完整的结构框架,有严密的逻辑性。

其次,语言简明。就是用简短扼要的文字概括出文章构思中的主要内容,让人看了提纲就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以及内容。

再次,注意详略。虽然列提纲文字要简明,但也要有详略,尤其文章主体部分往往内容复杂,提纲要列得详细些。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文先列提纲,就是预的过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毫无疑问,按照提纲写出的作文与没有列提纲写出的作文相比,前者的质量要远远胜过后者。养成作文先列提纲的良好习惯,既锻炼了思维,节省了写作时间,又提高了作文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陆机《文赋》。

篇5:经济法毕业论文的提纲

论文题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产权是建立在物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权利关系,是市场经济下交换活动顺畅运行的前提。建国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几经变迁,期间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家庭承包制、双层经营体制几个阶段。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现行农村产权制度的不足逐渐凸显,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制度性障碍。

主要表现为产权界定不清晰、农地难以规模经营、产权制度和组织机构与市场经济难以有效接触等几个方面,表明农村产权制度亟待完善。研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我国的农地实行集体所有制,目前的农村产权结构是内部非排他的村、户两级产权构造,农户和村级组织至今没有任何一方发育成为完全独立的经济主体,形成了我国农村特有的小农村社经济类型,这种产权两极构造成为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和重建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依据。

因此,我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应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完善双层经营体制、重塑农村产权主体并推进农地产权权能清晰化。研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要注重已有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经典著作中曾对集体所有制理论进行过深入探讨,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了阐述;新制度经济学也对集体行动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给予了关注;十六大关于 “股份制应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政策主张,更是在新形势下为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具有内部组织成本低、制度变迁成本小、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等优势,成为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理想选择。

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应充分重视产权主体的改造,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变为社区股份合作组织并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的主要中介组织。国家应明确其为农村集体产权主体,在股权设置、治理结构和分配制度方面作出明确的制度安排,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由于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要在改革的同时推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包括给予社区股份合作组织独立的法人地位、以制度手段保障其财产权利和经营成果、处理好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引言7—8

一、农村产权制度的理论分析8—15

(一) 农村产权制度界定8—10

(二) 农村产权制度理论10—15

二、改革前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安排及绩效分析15—22

(一)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产权制度15—16

(二) 农村合作化运动时期的农村产权制16—18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产权制度18—22

三、改革后我国农村产权制度安排及绩效分析22—26

(一) 家庭承包制的历史沿革22—23

(二) 家庭承包制的积极作用23

(三) 影响家庭承包制绩效的因素23—26

四、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路径26—35

(一) 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26—27

(二) 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27—28

(三) 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28—35

注释35—36

参考文献36—38

附录38—39

篇6:经济类的论文提纲

1. ******“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宋朝时引进的优良品种是占城稻(从越南引进),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水稻。

2.******宋朝时期,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是。

我国南方新兴的重要手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从海南岛兴起,南宋时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行业。

3“,江浙地区丝绸产量高。

4、******我国瓷器的辉煌时代是著名的兴起于景德年间。浙江哥窑生产的冰裂纹瓷器有别致的美感。

5、******和理外贸的机构是市舶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主要地位。

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叫时发行的纸币叫会子。

纸币的出现,原因是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作用: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7、和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篇7:经济类的论文提纲

一、市场经济本质、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及内涵

二、财政在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调节作用是怎样实现的,怎样判断财政经济态势是否健康(主要比例及公认标准)?

三、简述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及财政改革的基本历程。

四、根据公共品理论,政府与市场怎样划分调节领域

五、外部效应及调节途径

六、公共选择理论的的基本框架及目标效应

七、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价值工程应用

八、怎样把握公共支出增长规律及结构变化趋势?

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采用哪些方式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效率,并阐述各种管理方式的内涵。

十、从经济角度分析推进行政供给体制改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十一、高等教育财政资金管理方式改革的国际趋势

十二、我国的财政性支农政策及战略目标

十三、贝费里奇福利国家观与新自由主义福利观的分歧,分析其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影响

十四、简述WTO框架下的补贴分类及运用规则

十五、财政补贴效应的经济分析

十六、社会保障资金运筹模式及内涵。

十七、财政收入无谓损失的经济分析。

十八、我国财政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革重点。

十九、什么是最适课税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二十、按国民收入价值实现层次设置税收的经济学分析

二十一、简述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中各税种列支的一般规律

二十二、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二十三、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避免国际双重课税方法)二

十四、流转税的国际协调重点及一般趋势

二十五、所得税的国际协调的主导模式及一般趋势

二十六、分析公债的经济效应。

二十七、掌握公债利息及市场交易价格的计算

二十八、公债风险及判断。

二十九、简述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特征

十、试阐述制定体制性转移支付制应坚持的原则

十一、政府采购的调控作用与优化化选择。

十二、试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制度设计原理

十三、预算报表的分析。

十四、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形式及其适应范围。三

十五、掌握IS-LM模型及分析方法

十六、世界金融海啸的实质及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十七、简述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

篇8:经济类的论文提纲

一、自然的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1932年,在苏联出版历史考证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它的第一部分第三卷是以德文原文出现并附以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无数学者研究马克思热。《手稿》主要研究德国哲学、政治经济学,但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众所周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也受他们的影响,但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等于自我意识”,[1]他将主体人和自我意识等同,从而陷入一种纯粹精神的死胡同。在写作《手稿》时,马克思已彻底从黑格尔转到费尔巴哈。他承认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手稿》中,他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马克思在此所言种的整体特性、类特性时,意指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这种生命活动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想,如果没有自然界这个外在的大环境,也将没有人类的出现。“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这就说明人无论是在生存状态上还是生活状态上,都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首先是作为自然本性而存在,这个自然无机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必须依靠自然界。“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所以说,马克思所言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基于此,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让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是自为地存在着的(自为:指人类改造对象自然界的现状),这种自为恰恰就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表现形式。上面所讲的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可以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显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这种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使人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有效地改造自然,为人之所用,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本质的自然的人性,表明人离不开自然、依赖自然。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不过,处在自然界中的人可以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去改造自然界,这是其思想的核心。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此刻的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仍然带有抽象性、纯自然性特点,但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过渡时期的著作,已经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轨迹,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的人: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果说《手稿》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全面性批判,那么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6]的《提纲》便是他对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本质进行全面彻底清算的著名论断。

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作了不到一千五百字的《提纲》,但它给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提供了巨大的价值。《提纲》总共十一条。开篇第一条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至此,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全部唯物主义的缺陷,已走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桎梏。费尔巴哈只是直观地认识对象而非辩证去理解,在对人的理解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等,同时还孤立地、片面地理解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应当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拉回到具体的生活中。正是由于此原因,“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7]也就是说,离开历史背景,将宗教归结为孤立的个体——人的类本质,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本质特征。“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句话充分概括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即:费尔巴哈所认为的“抽象的人”乃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这与宗教无任何差别,他所认为的宗教感情原本是社会的产物,抽象的人也有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然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绝不是某一个人具有的抽象特征,而是在现实性条件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人贵能群”表明人更是社会存在物,人具有的社会历史性正在于实践。这与上文所讲的《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前呼后应。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成为后世学者研究马克思人的思想的渊源,它是对《手稿》中所讲的自然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延伸而非否定,也是马克思研究人的思想所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从追随费尔巴哈到全面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转折。《提纲》将人从天上拉回人间、拉到现实生活中,强调现实生活中的人由实践及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不再仅限于自然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地变化着、发展着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思想的伟大创见,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三、现实的人:人类诉求的需要

可做这样一个譬喻,如果说《手稿》作为一个肯定性的表达,《提纲》作为一个否定性的描述,那么《形态》则是否定之否定性的解读。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形态》,首次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一)发挥《手稿》自然的人的本质

上文《手稿》所提到的是,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进而可以自由自觉地活动,但仍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形态》发挥《手稿》中自然的人的本质并完全否定了费尔巴哈思想。“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0]此刻,马克思、恩格斯已抛弃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从现实的人出发,从抽象到具体、从虚幻到现实,正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说,《手稿》中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形态》更注重人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0]当然,马克思并未否定人的自然本性,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是人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吃、喝、住、穿等生存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0]这个现实的人能够生活的前提——创造历史: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这也就不再是《手稿》中单讲自然性意义上的人,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现实的人创造的物质条件。诚然,历史的前提无疑是人的肉体组织和自然,只有在此基础上方可谈物质生产活动,而历史的起点不同于其前提而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了能够生活而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所以,在此马克思已超越了《手稿》中的人与自然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二)丰富《提纲》社会的人的本质

上文《提纲》所提到的是人的社会本性。一句经典定义概括出了人的本质特征。后来在《形态》中,马克思对《提纲》中人的本质的定义作了具体说明并丰富发展。“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0]马克思讲现实的人,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将社会关系的内涵更加明确化和丰富化。他认为,人的本质不但具有自然本性,还具有社会本性,更是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统一。“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4]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有两种,一是生存需要,即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层面的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共同性质;一是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这种“新的需要”是建立在物质需要层面上的精神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差异性质。需要的增长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类无论怎样发展及发展到何种程度,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使他们无时无刻在社会关系中交往,这已突破了《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的需要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并认为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使社会关系更加具体、丰富。

综上所述,《手稿》《提纲》《形态》作为马克思青年时期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丰富、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手稿》中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提纲》中考察了人与社会的关系,那在《形态》中,人的双重性特征决定了人同自然、同社会时时刻刻都联系在一起。现实性的人,其需要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体现,人的劳动总要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离开社会关系,劳动无法运作。也只有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方可满足人的需要。诚然,离开了人的需要,一切劳动、一切社会关系就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所以说,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三种表达是内在统一并循序渐进的。这对于后来的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人学思想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探讨和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摘要:自古以来,纵观人类思想史,关于“人是什么”及人的本质思想的探讨不胜枚举。青年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思考中首次作了科学的界定。本文基于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先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的本质,即“自然的人的本质”“社会的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的本质”。通过对三个层次的论述,分析、比较了自然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辩证统一,回归经典原著对其进行思想梳理,从而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

参考文献

[1][2][3][4][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0+53+52+52+10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3.

[7][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7.

[10][11][12][13][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23+31+29+32.

上一篇:干部专业能力评价机制下一篇:老师培训后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