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2024-05-18

实训基地建设总结(精选8篇)

篇1: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2014年6月

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为了落实实训基地建设任务,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结合国家示范学校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含生产性基地),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培养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2013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建筑面积近1500㎡、拥有12个实训室集实训、培训、考级、生产(部分能力)于一体的机械类综合实训基地已经建成,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基地的硬件软件建设跃升到一个新高度,被评为“市级品牌实训基地”,成为天津市中职学校基地建设的样板。

通过专业基地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该专业招生势头强劲,每年可招新生300多名学生,学生一次就业率超过 98%,稳定率为80%,对口率超过92.5%,毕业生“德才”兼备,深受企业欢迎,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些情况表明,专业以基地建设为载体的改革取得了成效,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的充分认可,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完成情况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

在完善现有实训基地资源的整合的基础上,加大新设施设备的建设,提升专业综合服务能力,将专业实训基地建成天津市中职同类专业设施设备先进,特色鲜明,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并起到引领、示范和骨干作用。

2、具体目标:

2012年完成1个多媒体教室建设。购置数控铣床2台,埋弧自动焊机2台,钨极氩弧焊机2台,建立机加工产品检测室。2013年完成钳工实训室的更新改造工作,完成焊工实训室设备更新工作。建成数字化PLM体验中心,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2014年完成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集教学、生产、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具有示范效应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3、基地建设资金的落实:

利用国家直接投资64万元,区级财政资金12万元,行业、企业投入14万元,共计90万元。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完成情况

1、我校原有实训基地和实训室 名称:车工实训基地

(一)位置: 实训楼一楼,占地360平方米

拥有设备:CA6136车床22台,300mm砂轮机16台,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磨刀、车球、车阶台轴、钻头刃磨、钻孔、车孔、车内外螺纹等基本功训练。

名称:车工实训基地

(二)位置:北平房,占地480平方米

拥有设备:CA6140车床20台,300mm砂轮机10台,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轴类零件、盘类零件、套类零件、螺纹及配套类零件等的训练。

名称:车工实训基地

(三)位置:北平房,占地50平方米 拥有设备:C616车床6台,实现功能:用于学生熟悉企业中存在的老旧设备的使用。名称:数控实训基地

位置: 实训楼一楼,占地240平方米 拥有设备:CAK6140数控车床18台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车阶台轴、车孔、车圆锥面、车圆弧面、车内外螺纹等基本功训练。

名称:钳工实训基地 位置: 西厢房,占地150平方米 拥有设备:台钻20台,台钳40台,等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练习工具钳工基本技能。名称:焊工实训基地

位置: 西厢房,占地220平方米

拥有设备:电焊机、二氧化碳保护焊机、氩弧焊机、气割气焊设备等共计60台,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练习焊工各种技能。名称:绘图室

位置: 实训楼一楼,占地160平方米

拥有设备:课桌椅60套、绘图工具60套、计算机60套,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练习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

2、示范校建设工作开始后,又新建成 名称:模拟仿真教室

拥有设备:安装有数控模拟仿真软件的计算机21台

实现功能:此实训室的计算机安装有数控仿真软件,此软件可以模拟多种数控机床的编程、对刀、加工等各种操作,学生在此实训室可以通过使用数控仿真软件预习数控机床操作技术,完成多种数控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名称:数控铣线切割实训室 位置:北平房,占地100平方米

拥有设备:普通立式铣床1台,VMC650数控铣床2台,线切割2台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钻孔、、铣平面、铣阶台、铣沟槽、铣轮廓、铣圆弧、铣螺旋和线切割加工等基本功训练。

名称:数字化PLM体验中心

拥有设备:安装有相关软件的计算机19台,投影仪1套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实训室完成CAXA电子图版、CAXA实体设计、CAXA数控车、CAXA制造工程师等CAD、CAM类软件的学习和训练。

名称:测量室

拥有仪器仪表:一般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深度尺、带表量具、数显量具、平台、偏摆仪、表面粗糙仪、硬度仪等

实现功能:学生在此深入掌握一般量具的用法,了解企业中存在的特殊或新型量具的使用方法。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生产能力,实现与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对接,与生产过程对接,在建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在经过近半年的市场调研、考察和论证后,我校与天津众力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校内第一个实习实训基地。

学生在掌握一定程度的技能后将进入该实训基地参加生产性实训,在此学生将直接地参加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校时就掌握生产流程和了解企业管理制度,在校内完成学生到工人的先行转变,实现学校到工厂的真正“无缝”对接。

二、建设成果 1.确立了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

本专业开办初期,处于生存的需要,着力规模发展,注重“外观”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在黑板上耕田”成为许多专业的教学现状,而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给学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提出并明确了“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发展方向,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能力,使实践(实训)性教学成为主体,使学生能学、爱学、好学。学生的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该专业把校内实训基地作为一个系统来建设,将实训室与教室、仿真装置与实际装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建立基础技能实训平台、专项技能实训平台和具有真实工厂氛围的综合技能平台,形成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的环境。

2.探索了管理机制改革

为了整合现有实训基地资源,加大对现有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功能和优势,以便提升实训基地综合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完整的从实训到生产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链。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一套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其建设思路是通过建设科学的、全方位的、现代化的、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以专业主任为核心的基地管理工作小组,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开展实训基地考核评估工作,为该专业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该专业提出了“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安全、高效、实用的管理,基本机制如下:

(1)实训基地准入制。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学习,严格执行有关制度,首先要学习有关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经过考试合格,方能进入教学场所,实训过程中如果有违纪现象,必须经过强化学习和考试,才能重新进入实训场所。

(2)实训室和生产线负责人或者经理负责制。每个实训室由1名专业教师担任管理者和实训教师,负责该实训室的使用、设备维护检修报损、清洁等日常管理。生产线由经理(校方委派专职人员或者聘请的企业人员)负责实训和生产管理、场室6S管理、设备维护与使用、耗材采购与使用,每个教学班级由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实训员(培训师)共同负责教学,主讲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员负责规范管理和指导学生操作。

(3)全员参与实训管理制。实训基地按学期/学年由专业主任召集各实训室负责人对实训教学目标体系、实训教学内容、实训过程和结果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和实训室负责人完成相应的实训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训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并负责实训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3.落实了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

强化基地建设,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综合实训室建设和引进生产线为依托,结合行业、专业特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通过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做”三者的统一。

三、建设特色

建立综合实训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模拟企业工作状态,创设真实职业环境,引企入校。以培养综合能力和岗位生产能力为目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面向专业岗位。学校和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以自己投资建设为主,企业参与技术和生产指导服务,建设一条SMT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一条THT波峰焊接生产线,将“企业生产线”搬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学校和企业共同担任教学任务,学校负责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企业派人到课堂和生产线上授课,从一开始的企业文化教育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学生轮流在流水线各个不同的岗位实训,成为“校中厂”。

通过项目的实施和生产实训教学的开展,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进行了充分的优化组合。根据岗位能力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校企合作,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顶岗能力,使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毕业前每人至少熟悉1-2个工种的操作技术,就业后能够很快胜任专业技术工作岗位,从而促进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的大大提高。

篇2: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一、基地基本情况

1、基地阻止领导机构

为加强基地建设,计算机专业成立了以校有关领导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常务副校长陈建军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继续教育处和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了基地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同时建立了由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各专业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保证了基地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基地规章制度建设

为了保证基地工作规范、有序、高效的开展,根据职教师资培训工作要求,本专业建立了相应的基地工作制度,如《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管理规程》、《关于中职师资培训项目申报与管理的规定》、《关于制定国家级培训班培训

方案的意见》、《国家级培训班学员申报职业资格等级规定》、《国家级培训班督导工作规定》、《国家级培训班优秀学员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20多项,印制成册,发放给工作人员和培训学员使用,为基地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经费投入使用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基地品牌建设,提高基地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时效性,两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50万元,有效保证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详见表一。

4、教学实验设施设备建设

首先加大了对基地硬件设施经费投入。我专业充分抓住校区建设的机遇,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综合改造和合理建设。到年,基地实验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仅20实验室设备投入达60余万元,建设了国内标准的计算机实验室,充分满足了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需求。

5、校外实训基地情况

我专业在探索培养实用人才、承担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中,走出了一条产学紧密结合,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益双赢”的办学之路。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须到企业、学校实践的相关要求,参加培训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分别被分配到上述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践、实习,学员们对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现代设备及管理、用人需求、技术体系有了深切的体会,从而丰富了专业技能、拓展了职业视野,提升了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较好地完成了实训任务。

二、基地办学理念

1、严格教学管理,把好教学质量关

教学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存之本与发展关键。基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确保基地教学质量:

一是选聘优秀的教师任教,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短期培训,我们都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重点课程则由具有高级职称或高学历教师或外聘专家学者任教,使学生能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

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常规教学管理。长期以来,我基地严抓教学课程的常规管理,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学校成教处发布的《xxx大学成人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职责与规范(xxx成[]4号)》和《关于加强成教教学质量管理的意见(4月22日)》,以及学校教务处发布的《xxx大学教学工作规程(xxx[]27号)》等有关规定,强化质量观念和质量意识。在各个教学环节方面,要求开课前抓好教学进度计划、实验安排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中抓好备课笔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学生作业及考试等方面的检查,并且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基地首先从教学基本文件建设抓起,如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试题库、多媒体教学以及学生评教、教学研究、科研课题、发表论文情况等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2、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创新能力

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把“特色教学与质量第一”放在首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得益于学校学科综合优势。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基地充分发挥学科门类

齐全,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跨专业选聘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其次教学得法。在教学中,发挥教学的引导示范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为主体,实行开放式、交互式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引入专题报告、集体研讨、分散研修、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是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学以致用。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技能性,教学中,我们始终把学以致用、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紧密结合最新发展和市场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师示范、名师表演、实践练习、技能达标考核、综合技能大赛、实践教学实习等多种方式,有效地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四、基地建设不足和思考

基地建立以来,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在“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如何制定得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特色、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部分学员个性和学习需求如何进一步落实、企业实践教学中的过程管理如何做得更好、对企业接受实习安排如何给予相关政策支持”等等方面,都需要基地进一步认真调查研究,同时也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多组织一些专家、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研讨,各基地之间也要加强交流、考察、学习,形成完整的基地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确保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创新跨越发展。

篇3: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1 实训基地投入的五种方式

(1)中央财政支持和市财政配套投入方式。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各地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主要用于实训基地设备。除了中央财政支持外,还有地方财政的支持。中央财政对北京市26个实训基地投入4000万元,北京市级财政配套投入同等经费。

(2)政府批准学校自筹方式。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为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给予挂牌的实训基地,学校自筹资金450万元,加大投入,以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为学习实训和面向社会开展“数控车床工”等职业技术鉴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企业捐助方式。寻求企业资金投入、设备支持或用冠名的方式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食品生物”实训基地,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和北京迪富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树莓产品加工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研发,合作企业为学院投入了总值达233万元的设备和研发资金,与学院共同成立迪富瑞小浆果研发中心。

(4)“筑巢引凤”投入方式。学校有偿或无偿提供场地或设备,将企业生产产品迁至学校来进行,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实际训练。北京培黎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的锐捷网络实训室,由学院提供场地引进福建星网锐捷技术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学生在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真实项目实训,公司还为网络实训室编写了丰富的实训配套教材。

(5)“以训养训”投入方式。一些已具规模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寻求与兄弟院校及社会的合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探索“以训养训”的投入方式。北京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面向北京市及周边各类高职、中职院校学生的实训项目,实行有偿对外开放;还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创造经济效益反哺实训基地。

2 实训基地建设的六个模式

在北京市教委的领导下,在13所公办职业院校建立了21个北京市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在4所民办职业院校建立了五个北京市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做到对公办和民办职业院校一视同仁,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因地制宜地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出实训基地建设的六个模式。

(1)生产车间。实训基地从车间与厂房的整体布置,到工位岗位的定点标识,再到材料库房的货品存放,都应反映出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效能、效用、效率、效益。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根据数控机床高速、高精、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新增购置了柔性加工生产线、3D精密激光加工中心、Delcam以及CAXA-ME等多轴软件,建设了数控加工网络化车间,实现了车间机床的DNC控制、网络视频监控以及网络制造、生产管理数字化的功能,具有了现代制造业的前沿技术,达到了目前国家一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水平。北京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目前已承担北京中技克美谐波有限公司的定期生产加工任务。

(2)校办企业。通过学院给予校办企业实训补助、企业与系部领导交叉任职以及增强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等途经,较好地解决校办企业的生产与教学矛盾问题,充分发挥了校办企业的育人功能。北京汇佳职业学院影视动画实训基地在汇佳动画卡通公司制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集动画片《木瓜木瓜》,目前已完成54集,获得广电总局的审批,已在北京电视台和云南电视台播出。

(3)研发中心。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与北京清大守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奥德华乳品(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迪富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北富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满足教学和技术开发的需求,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规模,建成的分析测试中心、专业基础实训室互相集成,呈现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性的实训基地。

(4)厂中校模式。将实训基地延伸到企业,以厂中校模式建立实训基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企业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提出订单,优选毕业生,与学院一起开展新产品研发,使企业获得人力资源的补充和技术服务的帮助。学生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在经受岗位历练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实际的效益。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实训基地建在798艺术区,基地面向北京地区高职文化艺术类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拓展高职院校服务产业发展的职能,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5)校企共建。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方位参与、全过程跟踪,引进企业仿真环境、企业文化,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到校内讲授专业技能课,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组建课程团队等,切实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北京北大方正软件学院与方正国际公司、方正研究院等合作,联合开发了《Java程序设计》《.Net程序设计》《软件测试》等10门工学结合教材,其中《Java程序设计》《软件测试实训》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6)实习培训。实训基地既是学生的实习基地,又是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与企业建立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北京中法雪铁龙汽车培训中心、费斯托FACT技术培训中心。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作为2010年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设计、实施”项目的承办院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建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内且作为北京市教委批准的北京市职业院校加工制造类专业教师培训基地,以培养和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从2007年10月基地建立以来,共组织培训81次(其中国外培训4次),参培院校25所,参培教师总量达6007人次。

3 拓展实训基地功能,发挥实训基地效益

北京高职学院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中,不断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集教学、培训、生产、服务与研发功能于一体,满足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区域性教学资源共享的需要。

2005年以来,北京市教委出台多项政策,通过国家、市级和校级示范性高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推进,搭建了资源共享多功能的实训基地平台,改变了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完善了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突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效果,发挥了实训基地的辐射作用,提高了教师的实训能力,扩大了实训基地的社会影响。实训基地开展各种培训项目260多项,完成职业技能竞赛70多次,开发课程200余门,其中市级精品课25门、国家级精品课5门,编写精品教材200多套,其中市级精品教材23套、国家级6套,市级以上教改成果52项,教学名师12名,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充分发挥了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的效益。

实训基地建设已经由校内走向社会,由教学性走向生产性,使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得到了积极改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更加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各项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有所突破,学校办学能力、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整体实力得到提高,专业布局更加符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摘要:2005年以来,北京市教委以“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为引导,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训基地水平,探索出实训基地投入的五种方式,创新出实训基地建设的六个模式,发挥了实训基地的辐射作用,扩大了实训基地的社会影响,促进了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使高职实训基地成为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db4ee2116c175f0e7cd137c6.html

[2]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Z].教财[2004]9号,2004,4

篇4: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67-01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使其具备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而实训教学是培养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又是实现实训教学是必要前提。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重要的内涵核心,并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实训教学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就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问题谈几点看法:

1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结合之路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有长远发展眼光,加大硬件建设投入,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投入,按科学发展观,依据学校所设专业,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走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紧密结合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建立模块式实训平台,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推动一个模块一个实体,使实训基地按社会实体化运行。实训基地既成为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职业岗位技能的场所,又成为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前沿技术,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调研、科研的阵地,还可以根据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担负起职业教育、职业培、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的职能,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偿服务。

2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力求校企双赢互惠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一种补充它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不足、专业设置不全以及指导教师短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行业及社会的需求,选择与专业相适应并具有一定办学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在优势互补、双赢互惠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合同。根据实训环节教学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遵守,以保证教学实训环节顺利的进行。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可以加强校企联系,了解行业生产发展信息,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利用高职院校科研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盘活教育资源,搞好增收创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各院校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省资金的有效措施,是构建节约社会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固有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教育资源得到互享。

3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培养人才质量

高水平的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关键。要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生产管理知识面广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单位,了解教师本身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或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2)积极引进行业生产和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教学带来行业生产的发展动向以及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信息,还可以带来行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信息,对本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也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考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加强实训教学软件建设,严格实训考核程序

实训基地建好了,硬件齐备了,要想使硬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为其安装丰富实用的软件—对实训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实训基地要根据专业需要建立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实训教学文件和相应的质量管理、评价规范与考核体系。指导教师实习前要安排好实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要严格实训教学的考核确保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年终考核、评先、课时津贴发放依据,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学生实训成绩评定办法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考核,实训结束时,各实训基地要成立实训考核小组,负责评定学生实训成绩。考核人员应严格公正,认真履行责任。凡被评为实训成绩不及格者,一定要补考,补考仍不及格者,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搞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跟上发展的步伐,适应发展的形式,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具有活力,实训教学质量才能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

篇5:实训基地培训总结1

1、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操作性

我校目前按照5S标准制定实习室管理制度,每个实习室管理老师明确课内、课外的要求,上课前工位标准,课上学位要求,课后工位归位,有标准,好执行,便于检查。保证实训课的课堂秩序,教学效果,实习室卫生有标准,课堂有记录。

物品管理有制度,制定合理损耗标准,记录课堂物品损耗,做到责任明确,记录及时,反馈到位,保证实习室的各项物品及时增补,不影响课堂教学。

耗材管理有制度,尤其是烹饪实习耗材较多且频繁,实训处制定监管制度,做到收发存有记录,有检查,有控制。合理使用,回收,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业理念。

实习教师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聘任制。对在编人员、特需专业人员,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聘期评议等方式,全面推行人员动态聘用制度,实行人员有进有出、职称或职务能上能下、待遇有升有降的用人机制。二是全面落实岗位管理制度。即对教职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与分配方式,以岗位职责和创新工作为考核依据,从按职务、职称分配为主过渡到按工作量(包括教学、科研数量和质量)分配为主,使工资分配与员工工作量、工作绩效、工作责任有机结合,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工作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师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灵活师资队伍的结构组成。采取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结构。在专职教师管理方面,我们以项目指标、年度任务为管理考核依据,狠抓实训基础管理与实训质量,确保质与量的有机结合;在兼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与外聘教师签订聘用协议,重点按培训等级、学员满意度、合格率进行监管考核。

2、组织实施的情况和项目管理的水平

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以校企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品牌战略”为切入点,本着校、企双方都以整合和运用对方资源为目的,使校、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的产学合作理念

我校旅游烹饪专业根据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制定本系部每学期的项目课程,根据项目,完成教学。目前,烹饪系部项目:汪氏小苑,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3、实训实备利用率:

我校旅游烹饪专业建有近20个实训室和近50个校外实习基地,我们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设施设备于培训教育教学中,校内有满足专业教学需要,配置齐全、符合要求的专业实验室(专用模拟室);有满足基本技能训练和岗位技能训练要求的实习基地;实验实习工位足,设备配置合理,跟踪企业技术进步,有一定先进性;能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生产于一体,向兄弟院校和社会开放;实验自开率90%以上,实验、实习开出率均达100%;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效。校内有基本满足教学要求的专业实验室;有基本满足技能训练和岗位技能训练要求的实习基地;实验实习工位足,实验自开率达90%,实验实习开出率达95%;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执行较好。

4、对学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为更好发挥实训基地在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无止境,科学发展上水平”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在培训市场竞争中的建设定位、生存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该专业设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旅游专业、酒店专家,以及烹饪协会成员,扬州大学教授,为我校旅游烹饪专业建设提出宝贵意见,为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学校老

师为双师型教师,先我校该专业教师已达到90%以上具有上实行资格

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学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学生在校的学习、实训模拟岗位、对冠名班定向培养专业学生提供设备、资金、单位为学生提供见习近平台,学生可在校期间到单位参观、见习。

5、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及效果

学校积极与品牌企业洽谈,现合作主要是与扬州西园大酒店、迎宾馆、京华大酒店、新世纪大酒店等四星级以上酒店与北京国宾馆、北京工商银行会议中心,宽沟招待所,武警总队招待所,与上海延安饭店、上海吴宫大酒店、中兴和泰大酒店联合办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实习生还被安排到国家发改委,钓鱼台国宾馆工作。成立冠名办班。作为实习基地的单位定期指导课程设置,提供学生管理建议,为在校生提供讲座,让学校培养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提供实习岗位、负责对实习期学生培训,管理,与校方及时联系。

在做好校内实训基地及利用工作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稳定,协议满5年;设备充足,满足学生顶岗实习要求,有专人负责指导;联系密切,利用效果好,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载体。校外实训基地稳定,协议满3年;设备充足,保证学生动手,有相对稳定的人员负责指导;每年均能安排实习。

学校对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创新,重视在校生的见习工作,探索“工学交替”,让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去,用企业的文化管理他们,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课堂教学。

(1)“打工实习”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2)企业环境培养了学生的规范严谨、吃苦耐劳、合作精神等情感因素,使学生的纪律意识、责任意识明显提高。

(3)“打工实习”解决了“角色”问题、心态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4)这种“三明治”式的教学改革,导向了教师自我加压,提高双师素质。

(5)企业欢迎这样的“打工实习”,一些企业主动找学校合作,开始进入良性循环。

企业建造捐赠约30万元。近几年来,学校通过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该专业学生数年年攀升,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供不应求状态。足以满足学生优质实习、就业的需求。

6、生产经营情况及效果

篇6:2016实训基地工作总结

汽车应用分院实训基地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6月汽车应用分院实训基地被评为吉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本新实训大楼的完工促进汽车实训基地的科学化、智能化、现代化,目前实训基地共有八个实训室、两个训练中心和十个理实一体化教室,建筑面积3550平米,设备总值532万元,服务于汽车应用分院的汽车检测、汽服、汽电、汽整四个专业,是一个集课内实践、集中实训、岗前培训、证书考核、和教学设备研发与一体的综合型职业技能训练基地。实训教师队伍拥有教师11名,我们这支实训教师队伍最大的特点的是全部来自一线企业,有着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这是一只教学能力强、企业经验多、个人素质高的实训教师团队。在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了总结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和不足,更好的制定下一学期的工作计划,现将本学期实训基地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1、全年共完成36个教学班、九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累计授课学时9066学时,虽然工作量较大,但我们没有降低对教学效果的要求,最终学生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督导评分较上一年相比也有了明显提高,在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相关工作的同时全年没有发生过一起教学事故和安全事故。

2、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针对高职学生的特汽车应用学院实训基地2016学年工作总结

点、培养目标及我院的办学理念,我实训基地组织多次研讨和进入企业调研活动,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实训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计划,使我院培养的学生能够切合实际的掌握就业本领。

3、教学改革方面,我实训基地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针对高职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并针对魏威校长提出实训课要以教师演示巡回指导为方向,让学生真真正正的动起手来学到真真正正的技术性操作流程,发动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教学视频文件,使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整体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技能训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招生工作

实训基地全年接待招生参观人数4700余人次,全员加班40余天,共70余次,无一起投诉事件,并多次得到招生办的表扬

1、日常招生工作。我实训基地按照汽车应用学院的统一要求,和针对招生工作的统一部署,中午休息时间期间安排两名专人值班负责招生接待工作,轮流吃饭,避免了出现参观无人接待的现象。并要求上班期间没课的实训教师要全天在岗,确保了新生参观讲解工作的顺利进行。

2、周六、日,五

一、端午等假期招生工作。在放假期间我实训基地汽车应用学院实训基地2016学年工作总结

安排3-4名教师全天在岗负责新生参观讲解工作。

3、制定汽车应用学院实训基地讲解稿。为了避免值班教师对讲解的实训室不熟练、讲解的话术参差不齐等现象的发生。我实训基地根据实训基地情况、就业前景、毕业生薪资待遇、专业优势、授课情况、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制定了新生参观讲解稿。更加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的参观接待。

4、地区招生工作,负责地点通化市、白山市、敦化市,累计出差21天。我个人在通化县为学院护理专业招收了王贺和李盛丽两名学生 火车站迎新过程中派出罗佳和黄靖宇共计10天,接待学生及家长共计2500人,接待满意率100%。

黄静宇老师在今年的招生期间表现尤为突出。被评为招生期间先进工作者。

三、制度建设方面

1、进一步完善实训基地各项规章制度。成立了实训基地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隐患一票否决制,用电、用油、门窗等都有专门负责检查。

2、制定了汽车应用学院安全检查登记表。在实训设备使用上,还制定了工具(设备)借用登记表、使用情况记录表、损坏登记表等。切实做到了责任到人。

四、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1、在本学期根据就业的实际需要、经过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建设新实训大楼汽车实训基地,并被吉林省评为汽车应用学院实训基地2016学年工作总结

吉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新增模拟4S店车间,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全面。2、2016年6月汽车应用分院实习基地被评为吉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全年实训基地共新建七个实训室、两个训练中心和十个理实一体化教室,新增设备总值108万元,其中汽检专业投入103万元,汽服专业投入5万元,这样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实训教学条件、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接下来示范基地的中期检查也奠定了基础。

3、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新采购60余万元的教学设备,包括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电控发动机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都更新了教学设备,将实训的教学内容更加应用化、实际化。

4、本学年每月组织一次教师对教学设备的维修和维护活动,确保了教学设备的完好。

五、实训基地工作表现

1、在这一年里所有教师都能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实训基地设备维护,日常管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举办了“吉科工匠杯”教师技能大赛,并获得了学校高度重视,为学生打造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学习的积极性。

3、举办了学生组汽车应用分院第十一届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汽车应用分院第十一届汽车汽车营销大赛,实训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更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本届比赛还为我院参加吉林省2016年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和汽车营销大赛选拔了五位优秀选手。汽车应用学院实训基地2016学年工作总结

六、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1、在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部分教师不够灵活。多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促使教师间相互学习。加快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

2、尽快完善实训室建设,对于新成立的实训室要迅速提高承担教学任务的能力,改善了实训教学条件、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接下来示范基地的中期检查也奠定了基础。

3、在实训基地的汽车营销训练中心建设方面我只考虑了控制成本满足教学的问题,没考虑到装修豪华程度对招生工作的积极影响。我们要积极形成新的建设方案,在2017年上半年尽快完成新方案建设。本学年已经过去,这一年是收获的一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实训基地本着“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团队凝聚力,在新的一年的以更大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

篇7:校内外实训基地总结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为了落实实训基地建设任务,我校工艺美术专业结合省级示范学校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实训基地,并以此为载体,建立了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适应了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实习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为促进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确保学生顶岗实习落到实处,全面规范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我们进行了大量工作,现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大投入,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我校实习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实现省级示范校建设的目标,必须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在完善现有实训基地资源的整合的基础上,我们加大了新设施设备的建设,提升专业综合服务能力。我们通过全面分析,合理规划,根据专业不同发展方向与现有条件,综合考虑专业的发展规划与发展前景,结合设计行业结构,分析师生的实习、实训需求,通过升级、更新、新建了等多个层次,把工艺美术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当作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来做,为此,我们在2014年建成了一系列校内实训基地。1.动画片制作实训室。借助黑龙江动漫职教集团的优势,推动动漫专业方向的进一步提升,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条件,我们建成了动画片制作实训室。在动画片实训室中配备了优良的实训设备,形成了教学、制作、实训、欣赏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2.动画片录音室。配合动画片制作实训室实训项目的完整开展,建成了一间动画片录音室,为动画片作业提供了音效方面的制作环境。

3.装潢专业“理实一体”实训室。为室内外设计方向的师生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实实训室,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互相促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4.平面广告制作室(配置设备是UV喷绘、广告雕刻机、条幅机、彩色喷绘机)平面设计项目的实践内容可操作性较强,常用平面设计领域内设备的操作使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平面设计公司岗位知识和技能缩小差距,尽可能营造出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5.装饰施工流程展厅。

室内设计项目施工工艺流程的展示空间,包括文字、图片的介绍,根据条件适当加入视频的展示手段,作为室内设计方向学生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

6.沥粉装饰画和泥塑制作室。装饰画和泥塑课程受场地的限制较多,制作室针对此类课程特点,在空间布局和设备方面合理规划,保证了课程的顺利开展。

7.技能大赛学生训练室。展示我专业学生在省级和国家级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及学生优秀作品。8.装饰材料展厅。针对室内设计专业方向,将设计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以实物的形式按类别展示出来,方便学生观察、了解、熟悉、掌握。

在校内学生实训基地建设中,我们根据专业特点来安排实训基地的功能与数量,同时充分考虑专业班级数量及专业不同方向课程设置的要求。例如室内设计方向实训室的设置,既要有电脑操作空间又要有施工工艺流程及材料展示空间。校内平面设计实训室的设置除了电脑操作空间外还配备各种输出、制作设备的空间,以便于学生的设计实践课程的开展。

二、以校企合作为中心,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和企业双方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尽可能选择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企业领导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的企业单位开展合作。原则上每个实习基地应能同时容纳10人以上集中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先进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了场所,承担了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的训导工作,在实训管理的过程中,引入了企业管理模式,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类型有以下两种: 一是为专业学生学习而设立的基地(立足本地);一为专业毕业实习设立的基地。(本地和外地)。为此,2014年建立四家校外学生实训基地,分别是哈尔滨三人行建筑表现有限公司、哈尔滨快乐数码印刷图文制作中心、哈尔滨建易装饰有限公司、哈尔滨创亿组装饰有限公司。我们与他们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我们还成立专门的顶岗实习领导机构,设立校企合作专员,全面协调顶岗实习事宜,为顶岗实习学生配备专门的校内指导老师,全程跟踪和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

三、建立健全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

为了整合现有实训基地资源,加大对现有实训基地建设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功能和优势,以便提升实训基地综合服务能力,在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一套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为实习基地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1、校内实训基地。教研室主任对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了整体规划,对专业各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进行统筹和协调。同时我们还确定了校内每个实习基地有专门的负责人,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并制订了相关实习管理文件,建立实习管理工作档案。每个实训室由1名专业教师担任管理者和实训教师,每个教学班级由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实训员(培训师)共同负责教学,主讲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员负责规范管理和指导学生操作,负责该实训室的使用、设备维护检修报损、清洁等日常管理。

2、校外实训基地。每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要成立管理机构,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共建共管的管理模式。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按实习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推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调整与撤销,应经合作双方同意。每个校外实训基地有专门的专业指导教师跟踪指导和管理,保证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和实习指导等工作运转正常规范。实习基地的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细则,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每次实习实训提前1到2周,将实习实训计划和指导书送达实习实训基地,并与基地有关部门人员协商实习实训的安排。每次学生校外实习建立实习档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应该遵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的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

工艺美术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了专业建设与发展,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为改革发展实践教学的提供了广阔平台。

五、贡献与示范

(一)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的带动作用

在国家示范校建设带动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内容等各方面均进行了改革创新,整体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较之 2012 年,实习学生满意率达到95.7,学生就业率达到99%,学生双证率达到98%,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6%,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达到1800元。

(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年来,累计为省内规模型企业输送技能人才314 人,通过开办各类培训班,共培训2640人天,职业培训到账收入为5.9万元,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

篇8:实训基地建设总结

一、以主体多元化为着眼点, 建设高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包括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就业与创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实训基地建设可采用政府主导、行业支持、学校承担的模式, 共同投资、资源共享, 建成集教学、生产、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具体措施是: (1) 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 (2) 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 校企双方合作开发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共同制订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共同参与项目管理; (3)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支持; (4) 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 (5) 以企业管理形式组织实训教学, 加大顶岗实习力度, 为学生提供职业能力训练的真实氛围; (6) 对主要产品创立品牌, 注册商标; (7) 建立专门机构, 合理分工, 明确责任, 独立核算经济效益。

二、以推行“双证制”为结合点, 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

“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 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 还要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具体措施是: (1) 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2) 将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要求列入教学计划, 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 (3) 将有关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相结合; (4) 教学过程中, 基础理论以必要、够用为度, 着力加大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三、明晰专业方向, 以“综合化”“模块化”为切入点,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作为高职院校, 应在改革办学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多下工夫。具体措施是: (1) 在广调细研的基础上, 明晰专业方向; (2) 与有关行业、企业及兄弟院校合作, 成立职教集团及专业指导委员会,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 与有关大中型企业合作, 实行“订单式”培养,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 (4)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 按照职业岗位将相近、相关的课程加以整合, 实行专业课程“综合化”, 教学过程“模块化”; (5)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 (6) 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意识熏陶紧密结合起来, 把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7)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于一体, 努力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四、以技术领域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立足点, 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教材建设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 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对口”教材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在:借用本科教材, 已有教材仍然属于“本科压缩型”, 改编中专教材, 自编讲义只是个别教师的经验总结; (2) 缺乏规划和标准、体系不清; (3) 脱离本地区、本行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 针对性不强, 给学生就业带来难度; (4) 内容陈旧, 不能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案例反映到教材中, 不适应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5) 与实训条件相配套的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 (6) 相关课程的教材内容自成体系、缺乏沟通与衔接, 因而出现内容重复, 造成学时浪费; (7) 教材内容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8) 教材的形式单一, 使教学缺乏活力, 效率低下。

实训教材建设应以宽基础、重能力、求创新为总体思路, 优化课程设置, 整合教学内容, 注意针对性与操作性。具体措施是: (1)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岗位要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 (2) 按照课程“综合化”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3) 实训教材要与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鉴定标准衔接; (4) 教材应具有前瞻性, 并能及时更新; (5) 开发立体化教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五、以“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出发点, 探索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过程

“工学结合”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市场化运作是成功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订单式”培养是高职教育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措施是: (1)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面向市场培养人才》的有关文件精神, 校企双方共同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 (2)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以严格管理为手段, 校企共同参与教学考核;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校企共同提高学生素质;以企业文化为龙头, 校企共同塑造人文理念;以明确责任为基础, 校企共同承担培养风险。工学结合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 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 使学生看到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让学生与企业员工接触, 加深对社会的了解, 体会到与同事合作的重要性; (4) 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自我考察的机会; (5) 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 了解到与自己就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眼界; (6) 为贫穷学生提供经济来源; (7) 让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8) 有助于学生自主择业, 优先被企业录用。

六、以实训管理的职业性和开放性为着力点, 提高实践教学与行业发展的吻合度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特征。校内实训基地应努力营造现代生产、管理第一线的职业环境, 注意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 重视职业素质训导, 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 并从空间到时间向学生、社会全面开放。主要措施是: (1) 面向学生开放, 使实践教学基地既能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 又能让学生在这个“学习工厂”自主学习; (2) 面向教师开放, 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条件; (3) 面向社会开放, 大力开展产学合作, 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 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 增强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4) 在时间上要实行全天候开放; (5) 实训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七、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 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双师型”队伍建设需要, 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培养和引进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体措施是: (1) 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 增加实训指导教师的比例; (2)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 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担任; (4) 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对在职教师实施岗位轮换, 逐步建立教师到对口企业定期实习制度, 强化专业教师的技能训练; (5) 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

八、以实训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为闪光点, 不断拓展科技服务范围

近年来,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示范和辐射作用日益彰显, 我们应充分利用应用性研究方面的优势, 不断拓展科技服务领域。 (1) 鼓励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 (2) 主动了解企业的合作意向, 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优势, 拉动双方合作需求; (3) 主动为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究搭建平台; (4) 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5) 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以课题立项的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应用性技术开发与创新, 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高职院校应以主体多元化为着眼点, 建设高水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推行“双证制”为结合点, 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直通车”;以“综合化”“模块化”为切入点,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为立足点, 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以“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为出发点, 探索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及实施过程;以实训管理的职业性和开放性为着眼点, 提高实践教学与行业发展的吻合度;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 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素质;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为闪光点, 不断拓展科技服务范围。

上一篇:档案馆馆员述职报告最新推荐参考借鉴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趣味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