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2024-04-16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通用5篇)

篇1: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1.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德育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按一般教育顺序,开端于()

A.知B.情C.意D.行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教育的()

A.心理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意识起源论D.需要起源论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上层建筑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社会生产力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主要方法是()

A.考核法B.谈话法C.调查法D.观察法

5.义务教育的根本性质是()

A.全民性B.基础性C.强迫性D.普及性

6.“分组教学”的分组主要是按学生的()

A.年龄B.学习成绩C.智力发展水平D.学习兴趣

7.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A.更新教学观念B.采用现代教学技术C.改革教学内容D.实施个别教学

8.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9.经常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查,这所体现的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A.独立性B.多样性C.实践性D.自愿性

10.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是()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生产方式D.生产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人的发展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12.教学的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_______和_______三种。

13.培养目标一般是指--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_______。

14.教学大纲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

15.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_______知识经验;关于_______的知识经验。

16.教师备课首先要做好钻研教材、_______和_______三方面的工作。

17.课外校外教育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活动和_______活动。

18.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素养、知识素养和_______素养三个方面。

19.德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_问题;智育主要解决为谁服务的_______问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我国普通学校应遵循哪些主要的德育原则?

2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什么会起主导作用?

22.为什么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23.在教学实际中,怎样正确贯彻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试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为0.25~2秒之间的记忆,属于()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

26.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7.在思维过程中,从看似相似或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其不同点的比较,属于下列哪种比较形式?()

A.同中求异B.异中求同C.同时对比D.前后对照

28.下列选项哪一项是正确的气质类型差异()

A.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黏液质

B.胆汁质、黄胆汁、黑胆汁、黏液质

C.活泼型、安静型、弱型、不可遏制型

29.“己所不砍,勿施于人”反映了下列哪项内容()

A.第一印象B.积极主动C.移情理解D.相互接纳

30.下列选项中哪项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A.生理需要B.需要C.态度D.社会需要

31.首次使用智商概念来表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人是()

A.比奈B.西蒙C.雅孟D.韦克斯勒

32.黑人的牙齿总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都是感觉的()

A.补偿B.适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

33.有目的、有计划、较长久的知觉是()

A.思维B.注意C.识记D.观察

34.练习到了后期,出现了成绩的暂时停顿现象,也叫()

A.高原现象B.顶点原理C.绝对停滞现象D.效果率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知识的理解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去认识教材中有关事物的--的思维活动。

36.意志行动的目的就是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_______。行动目的的确立是意志行动的_______。

37.分析和综合既是教师传授知识的_______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_______方法。

38.素质是有机体生而具有的_______。它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_______。

39.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_______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_______。

40.情绪按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应激状态。

4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整体性、理解性和_______。

42.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它受环境因素、主体的--与--以及客体的复杂程度和活动任务单一与复杂的影响。

43.技能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是_______、相互促进和_______。

七、简答题

44.怎样防止遗忘现象的产生?

45.学校心理咨询与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

46.列举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47.青少年学习动机有什么特点?

八、论述题

48.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CBC6-10:BCDCC

二、填空题

11.生理心理

12.语言模像

13.教育目的具体化

14.说明正文

15.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

16.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7.小组个人

18.职业道德能力

19.方向本领

三、简答题

20.我国普通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主要遵循八条德育原则,它们分别是: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1.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特殊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主要是: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这种目的性,可以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克服或排除不利因素,选择对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给学生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按一定思想政治方向发展,健康成长。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严格的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无法与学校教育相比。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形成教育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知识结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懂得教育的方法,“闻道在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

22.教学生学会学习之所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这是因为:(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发挥创造性,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2)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18世纪时,知识量失效一半的周期为十代人,平均每代人失效10%;到20世纪末,获得的知识六年失效一“半,应用科学和尖端科学甚至缩短为三年。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

(3)现代社会是知识密集的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经济。社会越向前发展越需要知识,文化水平也要求越高。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和善于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知识和获得生动表象,使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之上,从而比较深刻地掌

握知识。贯彻这一原则主要有三点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无论使用哪种直观材料,除了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外,还要注意它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形成学生清晰和生动的表象。

(2)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必须与讲解密切配合,让学生从观察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在教学中,教师语言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语气的激昂,能够引发学生的想像,给予丰富的感性认识,起到直观作用。

四、论述题

2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决定的。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儿童。班级中往往几十个学生,个性形形色色。所以,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共同特征,而且还要针对学生个别特点进行教育。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变换和创新上。教师教学是—个长期过程。教师备课和上课,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再认识、再加工的过程,发现新的教学方法,这都体现了教师创造性劳动。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也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就是说教师对教育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偶然变化的情况,能迅速恰当地加以处理。这些偶然情况事先不能预料、无固定模式和程序。因此,迅速机敏地采取恰当措施,既表现了教师的应变能力,又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五、选择题

25.A26.D27.A28.A29.C30.D31.C32.C33.D34.A

六、填空题

35.知识经验本质和规律

36.目标或结果标志

37.基本基本

38.生理解剖特点自然前提

39.稳定态度行为方式

40.心境激情

41.选择性恒常性

42.知识经验个性特征

43.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七、简答题

44.防止遗忘现象的产生,就要组织好复习与练习。

(1)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2)合理地分配复习的时间和内容。

(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5)指导学生练习、实验、技能训练、活动操作有助于记忆。

(6)采用“记忆术”提高复习效果。

45.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有密切联系,二者的工作目标都是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二者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心理咨询与政治思想工

作的区别:(1)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2)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3)遵循的理论原则不同;(4)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5)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46.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之间有相对应的关系。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性。这三种特性的独特结合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其中有四种类型分别与人的气质类型一一对应:

强、不均衡型————胆汁质

强、均衡、灵活型——多血质

强、均衡、惰性型——黏液质

弱型————————抑郁质

47.(1)由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占支配地位,向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占主导过渡;

(2)由不很自觉稳定的动机向自觉稳定动机转变。

八、论述题

48.(1)加强动机与目的教育,培养正确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提高认识,坚定信念。

(2)严格管理教育,养成自觉守纪习惯。

①遵守校纪校风,国家法规等;

②管理要严;

③管理要适度。

(3)加强行为练习,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让学生善于自我管理。

(4)针对个别差异与意志弱点,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5)启发学生自觉性,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篇2: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 • • • • • • • • • • 考试内容:公共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及其他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试卷分值

第一份试题:公共知识60分

1、单项选择题(20道)每题1分;

2、判断题(10道)每题1分

3、简答题(3道)共30分 第二份试题:专业知识90分

1、教案设计1题

30分

2、学科专业知识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C)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D)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 规律 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大教学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 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 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25.学生既是教育的 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 主体。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教书育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 主导 作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班级授课制,特殊形式是 个别。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 德育要求 与受教育者已有 品德基础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 群众性 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 第一 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 第二信号系统 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 与差别感觉阈限 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多血质,安静型与粘液质气质类型相对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概括能力,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 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等四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

(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3分)

(4)联系实际。(3分)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克鲁普斯卡亚。

2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学校教育。

2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2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 制度。

2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和设计教法。

27.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2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 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2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 总结和专题总结。

30.道德感是受社会 制约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的特点。

3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 和恒常性。

3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不均衡 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33.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操作、产品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34.气质类型通常被分成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 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但混合类型的人居多。

3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情感 和意志。

36.青少年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不很自觉和不稳定 的学习动机,向自觉和稳定 的学习动机转化。

37.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结构主要指构成要素执行顺序 和执行要求。

38.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技术主要强调三条:即真诚、同感 和尊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个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的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40.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4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4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

(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

(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4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

人的注意可分为:

(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

(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分)。

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1)建立关系;(2)了解问题;(3)分析诊断;(4)帮助指导;(5)结束咨询。46.什么是需要?需要分为哪些种类?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人体验。

需要的种类根据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与后天获得的社会需要;根据指向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13,共26分。

47.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

(3)联系实际。(5分)

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4分)

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述方式;(2)动机和情绪状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3)联想与原型启示;(4)正负迁移与特殊、非特殊迁移;(5)定势(心向)的作用;(6)个性因素。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

扰?()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教会 教育和骑士教育。

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 和注入式。

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25.课的类型大致分为单一 课和综合 课两大类。

26.教学是教师教 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结合教育。

2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30.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31.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 和想象。

32.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 和深度知觉。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

34.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采取决定(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35.直接兴趣与引起无意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有意注意有密切关系。

36.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稳定性与控制性(内外向),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37.自由联想与疏导宣泄 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方法。

38.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展开,以后再压缩(或简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40.教师如何备好课?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1分)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1分)

(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1分)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41.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1.分)43.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分);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2分);

(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2分)。

44.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1.5分)

(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1.5分)

(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1.5分)

(4)兴趣的效能性(1.5分)

45.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词语、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3分)操作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完成图片、排列图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等(3分)。46.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1)选择性(1.5分)(2)整体性(1.5分)(3)理解性(1.5分)(4)恒常性(1.5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1分)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4分)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传授和学习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4分)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1分)

(4)联系实际。(2分)

48.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篇3: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随着医疗管理规范化的不断深入, 对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资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即使是已单一取得CT、MR、DSA及乳腺技师上岗资质的人员也不能够对各类大型医用影像设备进行互通作业。鉴于此, 由王骏、王宗成、黄小华、赵海涛主编的《大型医用设备CT/MR/DSA/乳腺技师上岗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解析》出版发行。本书针对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规范教材《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 (CT/MR/DSA/乳腺技师) 上岗考试指南》, 专门编写了关于CT、MR、DSA、乳腺及数字成像近3000道题的全真模拟试卷及解析, 根据全国统考的特点, 采用标准化五选一的格式编排而成。旨在通过一定量的试题自测以衡量使用人员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 从中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在每一套试卷之后均备有答案及解析, 以提供给使用人员更多的知识点。

该书第1主编近几年来独自辅导江苏省同仁参加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上岗考试, 其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近20个百分点。更可贵的是, 该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全国10余所医学高等院校、20多所教学医院的30余位奋战在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响应。

该书不仅仅是大型医用设备 (CT/MR/DSA/乳腺技师) 上岗考试的专用书, 同时也是职称考试、入院前准入制考试、三基考试及在校学生考试的必备考试类用书。欲购此书者敬请将68元 (含书款+包装费+寄费+挂号费) 寄至:南京三牌楼新门口4号7幢402室王骏, 邮编:210003, 敬请在留言栏中注明书名及手机。

篇4: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 • 考试内容:公共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及其他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C)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D)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 规律 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大教学论》。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雅典 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 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25.学生既是教育的 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 主体。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教书育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 主导 作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班级授课制,特殊形式是 个别。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 德育要求 与受教育者已有 品德基础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 群众性 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 第一 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 第二信号系统 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 与差别感觉阈限 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多血质,安静型与粘液质气质类型相对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概括能力,智力的高级表现是创造能力。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 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

(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 等四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

(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3分)

(4)联系实际。(3分)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论演说的教育》,其作者是()

A.柏拉图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苏格拉底

2,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

B.杜威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课堂教学 B.个别教学 C.小组教学 D.现场教学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戌癸丑学制

6.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7.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8.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说明教育具有()

A.历史性 B.阶级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9.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个别辅导 D.布置作业

11.“强、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对应()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2.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哪个环节?()

A.开端 B.中间 C.终端 D.外部

13.识记过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是()

A.暂时遗忘 B.永久遗忘 C.干扰遗忘 D.逆向遗忘

14.“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

A.知觉 B.嗅觉 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

15.下列哪个选项是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空气透视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6.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7.“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D.发散思维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19.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2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行为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教育学。苏联的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中,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当属克鲁普斯卡亚。

2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狭义教育一般是指学校教育。

2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础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2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 制度。

26.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 和设计教法。

27.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

28.课外校外教育具有自觉性、灵活性 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29.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 总结和专题总结。

30.道德感是受社会 制约的,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的特点。

3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 和恒常性。

3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有不均衡 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33.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说,认为每一个智力因素都包括内容、操作、产品三个维度的立方体。

34.气质类型通常被分成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 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但混合类型的人居多。

3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绪情感 和意志。

36.青少年学习动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不很自觉和不稳定 的学习动机,向自觉和稳定 的学习动机转化。

37.智力活动与操作活动的结构主要指构成要素执行顺序 和执行要求。

38.当事人中心疗法的技术主要强调三条:即真诚、同感 和尊重。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个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的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40.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1.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4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是什么?(1)要有明确的目的;(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4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

(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

(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4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

人的注意可分为:

(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

(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2分);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分)。

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1)建立关系;(2)了解问题;(3)分析诊断;(4)帮助指导;(5)结束咨询。46.什么是需要?需要分为哪些种类?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通常在主观上以一种缺乏感或丰富感被人体验。

需要的种类根据起源可以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与后天获得的社会需要;根据指向对象不同可分为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13,共26分。

47.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

(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

(3)联系实际。(5分)

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4分)

影响因素:(1)问题情境与问题表述方式;(2)动机和情绪状态对解决问题的影响;(3)联想与原型启示;(4)正负迁移与特殊、非特殊迁移;(5)定势(心向)的作用;(6)个性因素。

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大全(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社会学 D.教育经济学

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 B.劳动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美育、劳动教育

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 B.内容 C.方法 D.功能

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练习法 C.实验法 D.实习作业法

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实践活动影响

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A.交感神经 B.副交感神经 C.中枢神经 D.周围神经

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

扰?()

A.前摄 B.倒摄 C.单一 D.双重

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A.IQ=MA/CA×100% B.IQ=CA/MA×100%

C.IQ=MA/CA×100 D.IQ=CA/MA×100

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A.兴趣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A.现实与人 B.人与人 C.现实与人的需要 D.生理与心理需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2.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教会 教育和骑士教育。

2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 和注入式。

24.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25.课的类型大致分为单一 课和综合 课两大类。

26.教学是教师教 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7.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28.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结合教育。

2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30.人最原始(或基本)的情绪有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31.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 和想象。

32.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 和深度知觉。

3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

34.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采取决定(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35.直接兴趣与引起无意注意有密切关系;间接兴趣与引起有意注意有密切关系。

36.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稳定性与控制性(内外向),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37.自由联想与疏导宣泄 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方法。

38.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展开,以后再压缩(或简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40.教师如何备好课?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1分)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1分)

(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1分)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

(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41.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42.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1.分)43.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分);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2分);

(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2分)。

44.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1.5分)

(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1.5分)

(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1.5分)

(4)兴趣的效能性(1.5分)

45.韦氏智力测验的言语分量表、操作分量表包括哪些项目成分?

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词语、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3分)操作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完成图片、排列图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等(3分)。46.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1)选择性(1.5分)(2)整体性(1.5分)(3)理解性(1.5分)(4)恒常性(1.5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智力通常看做是人的综合认识方面的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观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1分)

(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问题,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和实质教育论者曾有过长期争论。形式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古代语(拉丁文、希腊文)、数学、逻辑学等,认为这些学科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最有价值。实质教育论者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须特别训练,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偏重自然学科、现代语言等,认为这些知识对学生参与实际生活最有用处。这两派理论割裂了思维内容和思维形式的辩证统一性质,因而其主张都是片面的(4分)

(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工具,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加以实现;传授和学习的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真正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4分)

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教师必须同时完成两个方面的任务。(1分)

(4)联系实际。(2分)

48.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

(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

篇5: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三)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A.孔子

B.柏拉图

C.杜威

D.卢梭

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治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A.前提

B.基础

C.方法

D.中心

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政治课

D.班主任工作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A.

10、11~11、12岁

B.

11、12~14、15岁

C.

13、14~15、16岁

D.

7、8~9、10岁

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

12.德育的实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______转化为受教育者的______。

13.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______和______的主体。

14.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____。

15.教学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1b.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______和______。

17.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_____性和______性。

1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______同受教育者已有的______之间的矛盾。

19.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班级授课制有什么意义?

2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23.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2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规律。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标志是下列哪一项()

A.1789

B.1689

C.1879

D.1897

26.下列哪—项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并且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A.语词

B.概念

C.分析

D.抽象

27.在巴甫洛夫所讲的两种信号系统中,第二信号系统属于()

A.人类与动物共同具有的 B.动物独有的 C.人类特有的

D.无条件反射

28.下列哪种记忆类型,符合俗语所说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恨不休”()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29.“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气质具有()

A.可塑性

B.稳定性

C.天赋性

D.动力特性

30.爱国主义情感居于下列哪项情感()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31.下列选项哪项不是心理咨询的原则()

A.理解

B.保密

C.自然适度

D.促进成长

3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称做()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理解性

33.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稳固的动作系统是()

A.知识

B.能力

C.智力

D.技能

34.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注意

B.观察

C.感觉

D.知觉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35.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______反映,能揭示事物______和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36.灵感是指______劳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功能达到高潮的心理状态,是由疑难而转化为______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37.联想的规律主要有对比律、______、______、因果律。

38.原始情绪可分为快乐、悲哀、______和______等四类。

39.性格的情绪特征表现在情绪活动的强度、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40.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追求与爱恋三个阶段。

41.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即指注意品质的______特性,这种特性是有条件的,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______。

42.兴趣的品质主要包括______;兴趣的广博性;兴趣的稳定性和______。

43.练习初期,技能成绩提高较快,经过一个阶段以后,成绩就上升得______。这就是说,技能发展的速度是______。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4.良好识记所依赖的条件有哪些?

45.简述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4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47.有效练习的条件是什么?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48.怎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A 2.B 3.B 4.A 5.C 6.B 7.C 8.B 9.B 10.C

二、填空题

11.古代社会 现代社会

12.品德规范 个体品德

13.自我教育 发展

14.质量规格 总要求

15.教师 学生

16.学科课程标准 教材

17.主体 示范

18.道德要求 品德基础

19.全面总结 专题总结

三、简答题

20.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

(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知识,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又能促进学生互相启发,相互帮助,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3)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21.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具体来说,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立场的人,集中反映在教育目的上。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统治和地位,根据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制定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为了使教育按自己的意志施行,千方百计地把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在政治上颁布教育政策和规定办学方向;在经济上通过拨款等方式来控制学校;在思想方面,审定教科书,创办各种书刊杂志,以确保思想上的领导权。

(3)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反映在受教育权上,是否能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受教育权一般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或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所决定。

22.选择教学方法:

(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23.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而是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父母与子女间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情感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运用,不但使子女易于接受,还能受到独有的熏陶和感染。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比较自由,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

四、论述题

24.德育过程之所以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是因为: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方面,德育内容和方法等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会不断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在另一方面,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个人来说,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也要逐渐提高。

(2)青少年由于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或表现为思想进步缓慢,或表现为思想品德忽高忽低,甚至出现偶然的倒退,都属于正常现象,这说明了德育过程的反复性和渐进性。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需要长期反复的教育培养,才能逐步提高。

(4)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因素经常出现不平衡,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斗争,要求教育者长期抓,既要反复抓还要抓反复。

(5)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斗争的长期性、反复性,也决定了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C 26.B 27.C 28.C 29.B 30.B 31.C 32.D 33.D 34.A

六、填空题

35.间接的概括的 本质特征

36.创造性 顿悟

37.接近律 相似律

38.愤怒 恐惧

39.稳定性 主导心境

40.疏离与排斥 关注与接近

41.分配 熟练的或非常熟练的 42.兴趣的倾向性 效能性

43.缓慢了 逐渐下降的

七、简答题

44.(1)识记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识记效果愈好。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

(3)不同分析器对识记的效果的影响是不同的。

(4)主观心理条件,诸如知识经验、意识倾向、情绪、意志等因素也影响着识记效果。

(5)识记活动的性质,如技能学习与抽象知识的学习,由于活动性质不同,识记的效果也不同。

45.(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有主导的地位,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仍起重要作用。

(2)思维活动的组织性、灵活性与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

(3)思维品质还未完全成熟,还容易产生片面性与表面性。

46.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十分紧密。

首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都强调工作过程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其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遵循的理论、方法、原则是一致的。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还是有区别的:

(1)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心理治疗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人。

(2)心理咨询遵循的是发展与教育模式;心理治疗遵循的是医疗模式。

(3)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理健康;心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

47.A.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

B.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

C.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

D.利用信息反馈原理。

八、论述题

48.(1)良好的记忆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备性、准确性。

(2)加强记忆目的性及自觉性的培养。记忆的目的性及任务,可以增强记忆效果。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主动、自觉地提出学习和记忆的任务,要有长远记忆目标和意图。

(3)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识记方法。要指导学生多用意义识记,少用机械识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参加记忆,加强大脑皮层多方面联系;多用生动的形象和表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用形象记忆法加强对抽象内容的识记。

(4)正确地组织学生、指导学生的复习与练习。

①要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②合理地分配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机械性材料宜分散复习,思考性材料宜集中复习。

③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使复习更有目的性与积极性。

④复习方法要多样化。动用多种感官参加,把动手操作与口头提问、书面回答相结合。

⑤指导学生练习、实验、活动操作,以利于记忆。

⑥采用“记忆术”提高复习效果。如“PA4R”法。其步骤如下,预习、提问、阅读、思考、复述、复习。

(5)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与习惯,注意正确对待再认与回忆。如自我测验、自我复述、自我回忆、自问自答,独立作业等都是自我检查的有效方法。其中自我测验与自我复述效果好。

上一篇:岢岚三中文明班级评比下一篇:四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