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2024-05-17

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精选6篇)

篇1: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引言

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几乎都是复制了普通高校的评价方法,致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特点,无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应该为企业一线的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普通高等学校还需要担负起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的功能,但是高职院校不应该与普通高等学校一样负担如此多的功能,高职教育就是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每一个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有适应经济社会的技能。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应该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而不是照搬照抄普通本科的评价方法,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学业评价特点与当前经济社会对高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要求,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高职院校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1 评价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距甚远许多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都是依据书本知识,并不能体现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比如说一位学生的《市场营销》课程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位学生有了很强的市场营销的能力,同样一位同学的《管理学基础》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并不意味着该同学就有了很强的管理能力。这样的结果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学习成绩并不能最终转化为自己进入社会后的技能,所以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企业在进行招聘录用学生时也不注重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生学业评价的成了教师自编自导的一场戏。

1.2 评价主体以任课教师为主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有任课老师评价,学生往往是作为被评价的客体被动参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收到了很大的限制。然而,教师真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个班级少则三十几人,多则五十人以上,很多时候任课老师连学生的姓名都叫不出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是通过几次作业,几次测验,怎么可能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而且许多教师并没有企业实际的一线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的经验,所以老师的判断标准并不能代表这个岗位能力素质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判断标准下高职院校是无法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人才的。没有企业参与的评价结果往往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企业的工作,因此不受企业欢迎。

1.3 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对于高职学生的评价方式也照搬了普通本科的模式—— — 以考试为主,当然也会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成绩来确定最后的综合得分。单纯的纸笔考试,固定不变的程式化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解答题,所考查的只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很难预测学生将来在工作上的发展。高职学生面临的更多的是实际操作问题,培养的主要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解答。抽象的习题。不管是平时表现,还是期中,期末考试这一些评价的方式都没有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联系起来,就是要培养具有一线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以上的评价方式都没有为高职人才培养目的服务,只是以不同形式考核学生记忆的能力。我们都知道高职学生都是高考中的“失败者”,所以闭卷考试并不是他们的所长,这种评价形式往往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且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扼杀了高职学生宝贵的思想开放、勇于冒险、敢于挑战常规的创新精神。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首先要有正确的评价评价理念,高职学业评价体系必须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评价体系主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

2.1 明确“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评价理念高职教育是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型人才,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适度即可,更加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业评价的不是评价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而是要评价学生把将多少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以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能够背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等等理论知识相比,不如够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有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2.2 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确定评价内容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求密切结合。要本着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全而提高的原则设计试题,使评价内容科学化、人性化,以便于评价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重在测量学生的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要避免过分强调学科理论体系而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力争做到既考核课业知识,又考核知识转化的能力和素质,充分体现应知、应会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业评价真正成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2.3 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仅仅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应进一步完善评价的主体,并确定不同主体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首先应该进入评价体系的主体是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因为高职学生未来是要为企业服务,所以企业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至关重要,将企业专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未来学生的就业;其次,应该进入评价主体的是学生家长,学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将对这个家庭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地听取家长的诉求,为每个家庭培养品行良好、技能过硬的下一代。

2.4 丰富考核方式方法加强考核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对学业考核改革尤为重要,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不同的课程及内容选择考试方式,改变单一的笔试闭卷的考试形式,探索立体化、开放式的多样化考核模式。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笔试与口试、面试相结合。如可结合课程要求及特点,把讨论、答辩、演讲、自述、知识竞赛等方式作为考核形式,以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考试与职业证书结合的考核形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等环节考核学生职业技能。三是积极创造条件,采用现代化的考试手段,实施智能化考核。2.5 评价结果的多方面运用除了将评价的结果运用于学生的学籍管理以外,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还应该有更多的运用。对于学生评价结果应详细的反馈给学生、家长、企业专家,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同时,学生的评价结果也是教师自我评价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资料。多元学业评价模式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企业生产岗位实际工作密切相关。该课程以生产企业一线管理岗位需要为基础,设计 10 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定若干个工作任务,将从事生产管理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作者根据《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特点,进行了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具体评价模式详见表 1。通过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较之以前学习更加主动,课堂上学生会十分活跃,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在学生对课程测评中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2.45%,较改革之前上升了 5.3 个百分点。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上升,参加测评企业专家超过 92%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符合企业实践生产的需要。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方式的改革是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形势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同时,应当逐步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质量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使评价制度成为提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手段,以带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以促其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二、多元化评价思路

1、确立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

2、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

3、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相结合。

4、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多元化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

2、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应具有三纬度特征,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可以评自己、评他人、评教师、评教材。

4、个性化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多用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

5、发展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多元化评价实施维度

(1)评价目的激励、导向、改进化

多元智力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各俱特色。因此尽量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被评价者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出合理性建议,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2)评价内容多元化

①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与综合考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

②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非智力因素评价。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主动性、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带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并注重学生评价的自主性。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客观、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点评。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结合,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情感和对所学知识等的自我评价。 3、家长参评。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4、小组互评。小组互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提高。

(4)评价标准多元化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不承认存在绝对意义的差生。他们缺乏的只是关爱、自信与成功感。因此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培养一批人才。

①在书面考试中设臵梯度,以体现评价对不同个体发展的需求;

②要对特殊个体采取特别的办法进行评价。如一位学生今天的作业比昨天的作业有进步,即使尚不如书写优秀学生写得工整、漂亮,也给他个“激励卡”。我们强化进步就是100分,淡化分数意识,突出特长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有成功的机会。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5)评价方法多元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呈现。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①、百分制的评价方法:在选拔式的考试中,我们继续采用百分制的手段,以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如中考和期末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科

②、百分综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公式:A(X,Y,Z),A代表综合分;X代表卷面分;Y代表平时学习情感态度和进步分;Z代表实践分。如素质报告册成绩语、数、英科目填写,要求写百分综合分制。

③、等级综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公式:等级(X,Y,Z),等级为综合分折算成的等级,X代表卷面分,Y代表平时学习情感态度和进步分;Z代表实践分。如素质报告册成绩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科目填写,要求写等级综合分制。

④、等级制的评价方法: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这种方法。

⑤、学分制的评价方法:校本课程采用学分记录。

⑥、“暂缓结论式”评价方法。这方法是指学生在某一次考试或考查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成绩,教师可暂不评价,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或作出了相应的努力以后,经个人申请老师可以给予重新的评价,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从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⑦、“浮动式”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指学生的某一次作业或考试有缺陷,教师已给予了一定的评价,经学生弥补后,教师在原有评价基础上,给予补充性评价,可进行二次评价、三次评价。

⑧、成长记录袋成果展示。“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因此,有些评价的内容就需要经过一段时践之后,再予以阶段评价。为了避免以往过分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评价的片面性,导致评价导向功能出现偏差,我们对这类内容的评价尝试了以“成果展示”来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向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标准、形式、时间,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从而增强评价的透明度。

⑨、阶段性分项考试。分项考试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分散到日常学习活动中,设立月阶段性单项能力考核制度,加强形成性评价力度。

⑩、随堂评价。课堂是获得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因此,课堂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建立“随堂评价机制”,对学生随堂表现予以评价。设立“随堂评价表”,内容包括:提问题、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合作交流等。每周进行一次小结,每月累计一次,由教师给出描述性评语,下发至家长手中。

⑾、综合素质评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毕业评定以三年的平均等级。

(6)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的过程应由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即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控式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表现成绩及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

(7)评价结果的处理多元化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是“我能行”教育思想的宗旨。评价的目的是强化激励,而不在于甄别优良。评价结果的真正意义应在于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对他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①、采取“浮动式”或“暂缓结论式”的处理形式。当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可以申请多次测试或补充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②、设“激励表扬栏”。学生将其在各科学习和各项活动中所得的进步张贴在表扬栏中。

③、采取单项评价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A、评选班级、年级、校级“十佳之星”;B、颁发升旗手荣誉卡;C、“我能行”留影;D、颁发鼓励卡及时表扬;E、小主人广播站事迹介绍;F、评选“进步生”;G、在升旗仪式、校会上颁发奖状;H、向家长发喜报;I、评选颁发雏鹰奖章等。

④、特长展示。学校定期举行“特长展示”活动,并命名一批“特长星”以此种处理形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如环保之星、体育之星等等。

五、多元化评价管理

1、管理模式与流程

说明: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规划设计多元化评价方案体系,教研组,备课组设计学科多元化评价方案,教务处、政教处组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全体学生执行多元化评价方案,家长、科任教师、学生把执行意见和建议反馈到领导小组,促进多元化评价体系趋于完善,便于执行。

2、遵循设计——实验——反思——改进——推广的流程。-为实验阶段,即部分教师,部分学科带头实验,总结经验,形成指导性意见,全部学科参与实行多元化评价。

3、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督促、检查各科课程、各科任教师、各班的实施情况,期末把积累材料交教务处或教研室存档。

篇3: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多元,评价体系,评价内容

0 引言

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几乎都是复制了普通高校的评价方法, 致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特点, 无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教育应该为企业一线的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普通高等学校还需要担负起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的功能, 但是高职院校不应该与普通高等学校一样负担如此多的功能, 高职教育就是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让每一个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有适应经济社会的技能。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应该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而不是照搬照抄普通本科的评价方法, 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 结合高职院校学业评价特点与当前经济社会对高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要求, 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1 高职院校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1 评价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距甚远

许多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都是依据书本知识, 并不能体现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 比如说一位学生的《市场营销》课程得到了很高的分数, 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位学生有了很强的市场营销的能力, 同样一位同学的《管理学基础》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并不意味着该同学就有了很强的管理能力。这样的结果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因为学习成绩并不能最终转化为自己进入社会后的技能, 所以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企业在进行招聘录用学生时也不注重学生的学业情况, 学生学业评价的成了教师自编自导的一场戏。

1.2 评价主体以任课教师为主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有任课老师评价, 学生往往是作为被评价的客体被动参与, 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收到了很大的限制。然而, 教师真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一个班级少则三十几人, 多则五十人以上, 很多时候任课老师连学生的姓名都叫不出来,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是通过几次作业, 几次测验, 怎么可能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而且许多教师并没有企业实际的一线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的经验, 所以老师的判断标准并不能代表这个岗位能力素质的实际需要, 在这样的判断标准下高职院校是无法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人才的。没有企业参与的评价结果往往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企业的工作, 因此不受企业欢迎。

1.3 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

对于高职学生的评价方式也照搬了普通本科的模式———以考试为主, 当然也会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成绩来确定最后的综合得分。单纯的纸笔考试, 固定不变的程式化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解答题, 所考查的只是学生的解题能力, 很难预测学生将来在工作上的发展。高职学生面临的更多的是实际操作问题, 培养的主要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解答。

抽象的习题。不管是平时表现, 还是期中, 期末考试这一些评价的方式都没有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联系起来, 就是要培养具有一线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以上的评价方式都没有为高职人才培养目的服务, 只是以不同形式考核学生记忆的能力。我们都知道高职学生都是高考中的“失败者”, 所以闭卷考试并不是他们的所长, 这种评价形式往往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甚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且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扼杀了高职学生宝贵的思想开放、勇于冒险、敢于挑战常规的创新精神。

1.4 评价结果的运用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业评价的结果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等, 选拔和淘汰, 体现在根据成绩确定学生是否补考、重修、留级以及奖学金等级, 各种荣誉称号等等。总之, 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学业评价结果主要是用于管理、鉴定和检查的功能。并没有将评价结果的具体内容反馈给学生, 作为学生自我诊断、自我激励的方式, 也没有作为教育研究的内容。

2 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首先要有正确的评价评价理念, 高职学业评价体系必须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评价体系主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 (如图1所示) 。

2.1 明确“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评价理念

高职教育是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型人才, 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适度即可, 更加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业评价的不是评价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 而是要评价学生把将多少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以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能够背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等等理论知识相比, 不如够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关系, 有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 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2.2 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确定评价内容

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求密切结合。要本着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全而提高的原则设计试题, 使评价内容科学化、人性化, 以便于评价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重在测量学生的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 要避免过分强调学科理论体系而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 力争做到既考核课业知识, 又考核知识转化的能力和素质, 充分体现应知、应会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使学业评价真正成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2.3 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仅仅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 应进一步完善评价的主体, 并确定不同主体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首先应该进入评价体系的主体是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 因为高职学生未来是要为企业服务, 所以企业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至关重要, 将企业专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未来学生的就业;其次, 应该进入评价主体的是学生家长, 学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 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将对这个家庭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 所以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高职院校要充分地听取家长的诉求, 为每个家庭培养品行良好、技能过硬的下一代。

2.4 丰富考核方式方法

加强考核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对学业考核改革尤为重要, 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不同的课程及内容选择考试方式, 改变单一的笔试闭卷的考试形式, 探索立体化、开放式的多样化考核模式。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笔试与口试、面试相结合。如可结合课程要求及特点, 把讨论、答辩、演讲、自述、知识竞赛等方式作为考核形式, 以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考试与职业证书结合的考核形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等环节考核学生职业技能。三是积极创造条件, 采用现代化的考试手段, 实施智能化考核。

2.5 评价结果的多方面运用

除了将评价的结果运用于学生的学籍管理以外, 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还应该有更多的运用。对于学生评价结果应详细的反馈给学生、家长、企业专家,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同时, 学生的评价结果也是教师自我评价的依据, 是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资料。

3 多元学业评价模式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与企业生产岗位实际工作密切相关。该课程以生产企业一线管理岗位需要为基础, 设计10个学习情境, 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定若干个工作任务, 将从事生产管理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 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中, 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作者根据《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特点, 进行了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 具体评价模式详见表1。

通过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实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较之以前学习更加主动, 课堂上学生会十分活跃, 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在学生对课程测评中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2.45%, 较改革之前上升了5.3个百分点。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上升, 参加测评企业专家超过92%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符合企业实践生产的需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科学与否, 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方式的改革是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形势提出的必然要求, 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同时, 应当逐步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质量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 使评价制度成为提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手段, 以带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肖文芳.高职真实性学生评价及其标准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0 (1) .

[2]胡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定位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 2015, 11.

篇4: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关键词:学生评价情境高职

1.引言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具有导向与教育作用,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社会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高职教育要在育人环节中不断创新,开发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以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科学机制和良好的成才环境。

高职院校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大都是基于传统的标准化测验而构建的。标准化测验的理论基础是联结主义,它是通过学生对大量结构化的情景的反应,来了解其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然而,现实生活是非结构化的,没有现成的答案让我们选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所以,这种评价模式无法考察学生在动态的、真实的背景中会如何应用知识,脱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2.情境化考核

创设特定的情境,通过解决情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获取知识,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根源。通过创设面向职业岗位的情境,还可以使学生建立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1 实施情境化考核的前提条件

采用情境评价的模式,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开发来源于企业的案例,用来设置情境性考核问题。

(2)师生保持良好的互动,教师要具备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保持工作流程中的案例完整性,切忌采用片段式案例。

2.2 情境化考核的实施过程

面向岗位需求,将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整合进若干个模块并创设考核情境,并给学生分配一个角色,让学生在该条件下完成既定任务,最后给出评价结果。每门课程可能需要创设多个情境,可在每个情境中赋予学生一个角色,安排一个工作任务,然后将多个情境考核结果平均,作为课程考核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体来说,针对某一门项目化课程的学习效果,其评价考核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个人平时成绩。包括任务完成情况(每个学习任务的最终成绩)、评分表成绩(过程考核能力评分表、综合职业能力评分表)、整个模块个人总结、平时表现四部分内容。

二是操作考核部分。包括操作流程步驟的正确与否,处理故障以及正常操作水平等内容。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引入企业6s管理规范。但是学校实训基地不同于企业生产环境。一般实行“三班倒”,学生只有在4小时之内保持一个固定工位,对其6s规范执行情况必须进行即时评价,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职业素质并实时反馈和改进。

三是项目化测试部分。包括理论知识客观题以及项目任务主观题的评分两部分内容。开发基于情境性评价的题库,针对同样的知识点,可开发出若干个情境考核模块,考核时可抽查,实现教考分离。我们建设了《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国家级精品资源库、“数控车技师考评题库”等资源,可实现在线考核等功能,以支持开展情境化的项目考核。

四是课外项目部分。该部分主要表现为学生根据课程知识自主设计制作的产品和设计方案等内容,可在课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设计,在实践课做出产品,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基于情境的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具体来说,可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标准透明化、评价内容扩展化等方面着手,建立适应高职数控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实训项目、课程综合实训的多元化评价的指标体系。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情境化考核中,不仅包括学校教师评价,还包括自评、互评、小组评价、企业评价等部分

(2)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将团队成果考核与个人成果考核相结合,并研究团队成果中个人贡献所占比重的量化方法。在定量评价中多元化评价方法要针对不同的课程灵活地设置评量及其权重。加大兼职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的比重,研究兼职教师对学生评价与企业员工对学生的评价之间的关系。例如,对于“2+1”学制的班级,在顶岗实习阶段,其考核包含出勤考核、生产任务完成评价、个人实训操作水平考核、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考核,采取公司员工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3)评价标准的透明化

建立学习历程档案系统,把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实时地计入历程档案,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负责,实时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专业多年的办学经验也表明,技能竞赛对于学生技能培养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学生评价方式。把各级技能比赛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中,计入学习历程档案,也可以根据学习历程档案选拔更高级别的技能比赛选手。

(4)评价内容扩展化

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分别采取单项目评价、多项目评价和综合项目综合评价等工具,并根据实践性教学特点,扩大学生的作品、产品和设计方案等评价工具的应用范围。为了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小组学习,可通过创业平台,以创新设计、发明制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鼓励申报专利,并纳入考核指标。

4.结论

以数控技术专业为平台,开展基于情境考核的评价模式改革,可以显著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并激励学生参与技能比赛、产品开发、创新创业等活动的积极性,以持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评价和企业用人标准的结合,缩短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今后,我们将以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生评价模式改革,依托专业开办的省级数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研究所,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到面向企业的工艺革新、产品试制等技术服务活动中,切实提高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 1999.

[2]蔡永红.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

[3]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全球教育展望,2005,(4).

[4]俎媛媛.真实性学生评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

篇5: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建立与这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本文结合当前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对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作 者:杨银辉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 实践能力 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篇6: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从教学系统要素的角度,教学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条件的评价等。学业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汤姆·安杰洛教授是这样总结的:学业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旨在了解和提高学生学习。明确并公开表达我们的期望值;设置相应的标准和学习质量的高标准;系统地收集、分析获取的信息来决定学生的表现是否符合那些期望和标准;用最终的信息来证明、解释、提高学生的表现。目前,在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进评价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上一篇:三年级作文:草棚的自述下一篇:关于自信心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