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教育

2024-04-24

供给侧改革教育(精选8篇)

篇1:供给侧改革教育

“教育供给侧改革”系列评论之二

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教育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当前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仍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近年来,择校热问题较为突出,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高价学区房在各个城市渐次出现。在基础教育普及之后,公众对教育的供给显然有了更高要求。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94.73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075.42万人。他们的教育问题,既不容忽视,解决难度也较大。

其实,上述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供给机制上。笔者以为,这就需要改革教育供给机制,而这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也是相呼应的。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在笔者看来,竞争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这一公共服务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深化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为关键。

降低准入门槛,以开放的姿态引入各方资源投入办学。尽管保障和发展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但是由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并不意味着必须由政府直接来办学校。换句话说,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也可以由多种方式来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主动对社会开放,允许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存在,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如,近年来,民办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有一些不尽合理的机制束缚着民办教育的发展。一是对现有民办学校的限制,比如像公办学校一样对民办学校的生源进行划片,这对民办学校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二是对成立民办教育机构的限制,与发起设立公司相比,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一家民办教育机构的难度还比较高,尤其是在用地等方面。

可以通过推行学券,促进公办学校之间展开竞争。学券制度的要害是学校拨款机制的改变。政府可以给每位适龄儿童颁发学券,学校凭借最终的入学人数——也就是学券的多少来向政府申请办学经费。在这种制度下,各个学校就更有动力提高教学水平,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同。如果学生对学校不满意,可以转入其他学校。在这种机制下,学生有了选择权,学校失去了垄断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之间对学券的竞争,会在整体上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此外,可以通过教育集团化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在现有的体系中,优秀的教育机构很难跨区域提供服务——既无法跨区域招收学生,也很难跨区域开设分支机构。假如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可以像教育培训机构那样,通过“连锁经营”实现跨地域经营,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尽管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在推进教育集团化,但并不普遍。需要指出的是,集团化不是很多人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而是通过优质校管理水平的提升,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人民对市场经济的满意,来自于市场竞争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相信教育供给侧改革也将给受教育者更多、更好的选择。如果能深入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相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会有很大改善。(傅蔚冈,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5日第2版

篇2:供给侧改革教育

摘要:供给侧改革是什么?这一热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教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备受关注,人们在探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关注到教育供给侧与教师发展、教师“需求侧”的关系。要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有一支适应这项改革的更高素质、更高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能否支撑教育发展速度和力度,是整个教育战线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本是经济术语,指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教育领域,教育本身就是供给侧,教育是人才的供给,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环境的打造,以及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也同样是供给侧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适应不了社会需求,与市场脱节,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传统僵化,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然而,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必须先解决教师的问题。个性化、满足多样需求,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是否能够适应这样的特点和要求?将经济发展领域供给侧改革理念移植到教育领域,不仅仅是思维和观念的变革,更应是行动的变革。笔者认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指导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应该有渊博的人文知识。俗话说“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并且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长流不竭的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爱读书。读书是一个教育者的需要,是一个引领者的需要,是一个示范者的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热爱读书,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与书为友;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其次,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反省,这个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在博览群书中思考,在教育教学中思考,在躬身实践中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教师。常交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几乎所有教师都有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和优点,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和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乐实践。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个见识短浅的“移动书柜”是谈不上人文素养的。一个人想提高人文素养除了博览群书之外,还要读读社会这本书,积极地投身社会,到社会上接受风雨洗礼。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我们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精师甚至名师。教育供给侧性改革思维指导下,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的现实意义是唤醒了学生的人才意识。青年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把他培养成具有人文思想的人要比把他们培养成文字的人,语言的人更紧迫的多,重要得多。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培养的目标也是人,以人为本,体现了走进新课程之后的人文关怀。过去学生不敢说、怕说是因为惧怕教师、同学的批评与嘲笑。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课堂中人文环境的营造,对优秀者表扬,对后进者鼓励,使学生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其责任心必然增强,会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尤其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体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二、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教师应把教书育人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应该对当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及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有科学、合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新观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开放精神和合作精神,有较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意向;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教育科研能力,能科学地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够自觉的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动手综合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历史。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科学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现代教师应该从多角度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第一,要具备最广博、最现代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包括:首先,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对于任何职业,都存在着对本专业知识的起码要求,否则,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师在本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 应更高、更系统、更扎实。其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固定在本门学科专业知识范围内,类似画地为牢的活动,而是充满创造性的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绝不是单方面发展,更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的获得;教师面对的是知识来源广泛、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他们总是带着种种问题在知识领域孜孜寻觅,这些问题常常超出某些专业范围,甚至超出目前人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再者,知识本身是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第二,教师应加强对科学史学习。教师加强科学史(包括教育史)学习是针对新课程改革提高科学素养的一项有效策略。科学史记录了科学的发展历程,它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产生、发展、规律等,而这些内容对人们的科学素养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史是科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教师知识素养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学好科学,把握科学发展的历史,从中体会科学精神,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史的传授,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进行一般性的科学史学习,再通过实践就科学史中的某一科学知识或科学事件来开展活动。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第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当代教师崇尚科学的根本。教育是一门科学,有自身规律可循。教师应首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教育”的真正作用就在于:不伤害学生自尊、保护学生个性的提前下挖掘学生潜能。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对学生个性的保护。每一个儿童的心灵中都有一个最敏感的地方——自尊,一切教育都源于此,伤害自尊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教育方式,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没有相同的两个学生,对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简单粗暴地加到另一个学生的头上,课堂上所有学生喊出一个声音只能证明你的教育的彻底失败。教书育人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这种自由空间主要是指精神的自由空间。对照这个要求,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考试中答案的唯一性,教师的权威性,“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以升学率作为名师名校的衡量尺度„„很多时候,媒体还要对名师名校的高升学率大肆宣传,每当中考、高考,电视都要专门学习指导,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高分决定一切的气氛。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为新课程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发扬科学精神,探索教学、教育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在自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把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小结 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学校更有特色,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选择,必然带来对教师要求的多元化。所以,21世纪的教师,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复合的知识结构,富有时代精神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实践中凝聚成的教育智慧。我们要始终明白,科教可以兴国,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教师又是教育的主体,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和造就新时期的“好老师”责任重大,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篇3: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5年11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 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11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 总书记再次强调“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 扩大内需”;11月11日,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 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 再提“供给侧改革”, 短短9天时间中央领导层4次提及同一概念, 这不仅体现了这一概念的热度, 也表明“供给侧改革”将使我国社会各领域迎来一次不小的变化。那为何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呢?因为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 但需求刺激效果甚微。需求不足仅是表象, 供需错配才是实质, 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

1 供给侧改革概述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它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而言的, 其改革内容涉及了供给的各个方面, 供给侧改革坚持的原则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的改革方向、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我们在理解供给侧改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 我国之所以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是因为供给侧出了问题, 近几年国人出国旅游却狂买生活必需品, 国内钢材价格过低等问题便是实例; (2) 改革的路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即用改革结构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从而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三、改革的发力点要放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上。

2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近几年, 我国教育体制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教育改革虽然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多年, 但是从整体效果上来看, 每年进入社会中的就业群体仍然与社会产业行业之间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高职教育不同于高等院校, 其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 而我国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我国经济一样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

首先, 高职教育的“产能过剩”导致教育的供求总体失衡。我国目前的高职生就业已经逐渐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 同行业之间的挤占效应越来越明显, 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热门专业的人才过剩, 导致人才的供求总体失衡。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从就业岗位上来讲, 这样的现象会导致同一个岗位出现多人竞争的局面, 虽然从市场优化的角度来讲, 岗位的竞争可以不断优化人才结构, 但是由于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这些人才一时间无法被社会消化, 成为社会闲置人员。除此自外, 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有些还没有落实到位;相当多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雷同使人才培养标准滞后于产业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精神与岗位需求不适应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其次, 高职教育的“产能过剩”导致专业的结构设置不合理。通过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情况的分析来看, 一些学生之所以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不仅仅是因为“无业可就”, 还因为“有业无人就”, 也就是说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方面的欠缺, 导致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无人问津, 从而使就业市场出现了“旱涝不均”的情况。高职院校相较于高等院校而言, 其对市场风向的感应更灵敏, 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更符合市场的发展要求, 而也正是由于其专业设置的这一特点导致其在追逐市场效益的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失调。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会导致大量的市场资源在价格的引导下在短时间内集中在某一领域, 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选择也是一样, 例如某高职院校通过对近几年专业热度的分析, 发现某一专业非常“火”, 因此在制定新学期招生计划时, 这一专业不仅成了招生简章上的“主打”专业, 同时还进一步扩大了招生人数, 而这样的市场选择与专业设置, 极容易让该专业陷入“产能过剩”的泥潭中。

再次, 高职教育的“产能过剩”导致一些学生就业观出现问题。我国目前高职教育中的一些学生的就业观出现了偏差, 这些偏差主要表现有: (1) 有业不就, 主动失业, 这样的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校园和家庭环境中, 对社会的就业情况缺乏足够了解的同时, 对自身的能力也缺乏正确的评价, 而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出现眼高手低, 理论强实践弱等缺陷, 这些缺陷必然会使其在就业市场上不断碰壁, 进而导致其丧失就业的积极性, 对于一些明明可以尝试的职业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 从而选择主动失业; (2) 消极等待, 高职院校某些热门专业由于常年的大规模招生使得一些学生毕业之后无用武之地, 面临着失业, 而这些学生中又有一些人既不愿意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来改善就业中的供给情况, 也不愿意转变就业思路, 从其他的就业领域中寻找机会, 他们能做的就是等待, 而这种消极等待的方法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 也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就业市场的失衡。

3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路径

3.1 调整专业设置, 对应产业行业要求

在供给侧改革中,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以产业行业为导向,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以保证专业与产业行业的顺利对接。在人才供应中, 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人才供应中的比例是高职院校改革的主要方向, 而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 减少专业不适应、素质不适应的职业教育人才供给, 促进产业优化调整、提质升级后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匹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瞄准高端, 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能完成复杂生产任务的综合性人才, 以能满足产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又要补齐短板, 利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就业导向、专业设置灵活的优势, 及时发现现在和将来市场上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 以补上产业人才需求短板, 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服务和引领新常态, 实现高效、高质、精准的人才供给。

3.2 打通专业壁垒, 培养综合性人才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要主动打破专业壁垒, 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以实现综合性人才的培养。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形势, 我国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战略, 这表明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经逐渐实现了多元化, 只有那些一专多能, 特长突出, 能够创业创新的综合性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3 变革专业设置机制, 建立动态专业设置体系

我国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各类专业通常都是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进行设置, 这样的设置方式虽然可以从整体上保证专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平衡, 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这种专业设置在专业调整方面缺乏灵活性, 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建立对专业的动态管理机制, 一个方面要在充分的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优化专业设置, 避免出现因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而导致的专业设置盲目的现象;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专业预警机制, 根据专业的数据分析来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 避免出现热门专业人才供给过剩的局面。除此之外, 我国一些地区的高职院校已经开始了自主设置专业的试点工作, 这些院校在进行新专业的设置过程中, 只需逐层申报审批, 不再需要教育部门的备案, 这样的动态专业设置体系会使高职院校的专业供给更加具有市场针对性。

4 结论

总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在新经济形势下实现转型, 就必须走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过剩, 技术型、实践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生产一线不断提供优质人才, 从而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智力基础。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 当下最热的词应该是供给侧改革。不同于“需求侧”强调的利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拉动消费, “供给侧”则强调的是利用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实现经济的转型。从“需求侧”管理为主过渡到聚焦“供给侧”改革, 不仅为经济发展提出了新途径, 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对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出发, 阐述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原因, 并分析各职业院校应该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实践。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原因,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旭, 郭菊娥, 郝凯冰.高等教育“供给侧”综合改革推动创新创业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1:26-35.

[2]吕景泉, 马雁, 杨延, 刘恩专.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9:15-19.

[3]吕景泉.论职业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6.3:3-7, 19.

篇4:教育也需要供给侧结构改革

首先,我们应该提供高品质的面向国内的国际化教育,改变出国留学生低龄化日趋严重的现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针对出国留学生低龄化日趋严重的现象,应该为这一块巨大的需求提供教育选择。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45.98万人,比2013年增加近5万人。从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美国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国留学生增长了23.4%,其中接受高中教育的留学生增长了50%。且不说低龄留学对青少年身心成长以及对他们的价值观和国家认同的负面作用,就是从经济的角度看,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2014年,中国留学生在境外消费近2000亿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国留学的低龄化,教育需求外溢、消费外流的趋势仍然在上扬,逐渐从中产阶级家庭转向寻常百姓家。如果政策相对放开,允许不出国的留学,提供高品质的面向国内的国际化教育,就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所以,在“十三五”期间,办好具有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品质的中国教育,引导教育消费回流,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其次,针对我国技能劳动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象,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5%;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我国进城务工人员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缺乏职业技能成为影响他们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

一方面是职业技能人才研制匮缺,一方面是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近年来高中教育阶段普职比不断下降,2014年中职教育招生比例已经低于44%,很多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一部分学校已无法正常运转,大量资源闲置、浪费。各个学校对有限的生源“围追堵截”使招生成本增加,却无法吸引有教育培训需求的进城务工人员走进校门,原因在于各类职业培训多采取短期集中、脱产走读、统一授课、集中管理等方式,难以为人员分散、行业分布广、需求层次多的进城务工群体提供灵活多样、分类细化、富于个性的培训。而集中两年的中职学历教育更是要求脱产学习,难以满足边学边干的需求。

因此,建议进一步盘活中职与高职教育资源,在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开设集中教学点,采用夜校或周末教学的方式进行职业培训。主要由中央政府、输入地政府出资,紧密结合产业与企业需求设计培训课程;鼓励企业为各种培训提供学习场地、实训场地和技术人员,可根据市场价折算为其对员工的教育培训费用。采用更为灵活和有弹性的学分制度,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在获得技能的同时,通过学分累计获得学历。

再次,针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应该改变以往的治理择校热的做法,从限制选择的“堵”转向鼓励选择的“疏”。目前,各级政府治理择校的基本做法是划片就近入学,禁止学校跨区域招生,限制父母选择学校。从表面上看,这是推进教育公平、缓解择校热的有效做法,实际上却是简单遏制了教育需求。由于学区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质量事实上的巨大差异,不少家庭采取拼实力购买学区房变相择校的办法,加剧了弱势人群入学的不平等。

另外,由于民办学校的办学准入门槛太高,小微民办学校、在家上学等无法合法化,也影响了选择性的教育需求。建议进一步放宽办学条件,特别是放宽对占地、校舍等硬件的苛刻限制,鼓励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教育领域。

总之,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就能一举多得:不仅为教育国际交流创造更好的平台,也能引导教育领域的消费需求,更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篇5: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论文

职业教育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基础部分,承担着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提供合格劳动者的重任,因而,它又是高层次的供给侧改革。如果职业院校为社会提供的劳动力素质不高,将严重制约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局。因此,当前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上述供给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必须把提高教育供给质量作为根本任务,切实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这一目标,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教育结构调整,提高教育质量,改变劳动力配置扭曲状况,扩大有效供给,增强劳动力结构对产业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满足广大毕业生就业创业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必须着力培养大国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教育院校,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要求,重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突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强调工匠精神的培养。各地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园环境中打造工匠文化,宣传工匠精神,营造爱岗敬业的文化氛围;在专业教学上,结合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坚持、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第二,必须继续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管办评分离原则,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政府部门管理学校的基本职责在于制定发展规划、保障生均拨款或购买服务、保障基础建设投入、组织教学评估、促进教育公平等。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要多做“减法”,凡是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一律要放手或下放给学校,减少对职业院校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取消学校行政级别、编制管理和下达招生计划等做法,打破政府部门对学校招生的.干预和封锁,改变普通教育院校先招生、职业院校后招生的做法,积极引导初、高中毕业生根据个人爱好和特长申报志愿,允许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同时面向社会,根据学生报读志愿,自主招生,提高职业院校生源质量。落实好职业院校的主体地位、办学权利和义务,学校有权自主确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有权依法自主公开招聘教职员工,有权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有权在政府核定的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招生方案,有权按照规定自主调整专业设置,有权决定与其他学校或企业合作办学等。学校的所有权利都是为社会培养各类合格人才提供服务。

第三,必须加快建立职业教育“立交桥”,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地政府和学校要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政府和社会、从布局结构和体系框架多个维度推进改革,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进一步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着力推动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搭建从中职、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以至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各层次纵向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改革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封闭的管理体制,搭建各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相互贯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通过学分银行实现互认的多层次的、体现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立交桥”。在这方面,政府要鼓励各类院校和用人单位结合教学评价标准和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和学分互认制度,搭建纵横互通的教育立交桥,畅通职业人才成长渠道,满足用人单位和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着力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第四,必须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形成调结构、提质量的有效运行机制。各类职业院校明确校长拥有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学校专业设置、学制设置、师资配置、招生规模、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要完善并实行校长治校责任制,加大校长的政治责任。学校要坚持市场导向、产业引领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强与产业企业界的紧密合作,按照市场需求,建立专业结构、课程体系随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动态调整的有效机制,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升级需求无缝对接,推动专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优化;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索建立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的培养机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要求,及时组织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课程教材,着力培养结构合理、全面发展的各类劳动者。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和落实教师轮训、继续教育和参加社会实践制度,着力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范。通过培养名优教师,提高办学质量和人才供给质量,打造品牌专业和院校。

第五,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随时、随地、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改善职业教育供给。各类职业院校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采取自主研发课程和引进先进课程相结合、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相结合、现场教学与即时在线学习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构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协调发展的网络教育平台,促进泛在、移动、终身、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扩大职业教育覆盖面,持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篇6:大学生就业难与教育供给侧改革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绝不只是教育部门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比如,各地人力资源部门不要再设障碍,尤其是户籍障碍,自己给自己使绊子。再比如国家的资源配置问题,事实上,高校直接肩负着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培训工作,国家每年有数百亿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是否应该分配一些到高校,加强就业辅导与服务的力度?当然,还有学生家长的观念问题,需要调整到适当位置,而不是一味追求“体面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说,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说是伪命题?与大学生就业难伴生的是大量的用工荒、用工难,同时还伴生了有业不就的问题。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即社会需要与供给之间的脱节,不是绝对的难。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的治理上,从教育本身来看,可能需要从劳动力的“供给侧”改革下手,这也是长久的治理之道。

从整个社会用人需求角度看,用工荒最突出的,恰恰是学历层次更低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服务人才,不是大学生。但供给上明显呈现了结构性问题,近5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与招生人数持续下降。

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情况看,长期以来有几个鲜明的结构性特点。首先,从学历层次看,两头容易,即研究生与专科生(高职高专)相对容易,最难的在中间的本科生,而本科生中,最难的是一部分地方普通本科生,“985”“211”高校一般较好;从专业维度看,工科类专业普遍好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从区域分布上看,东部地区明显好于西部地区。

研究生就业情况好,大家好理解。专科生就业好,一个原因是技能型强、实用、上手快、用人单位欢迎。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期望值低,这是一个隐性却至关重要的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奉行精英教育路线。1977年恢复高考时,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只有4.7%,即便到了上世纪末的,全国招生总量也只有108万人,录取率普遍低于30%,大学生仍然是稀缺资源,考上大学也就意味着会有“体面”的工作。但是,伴随19的大扩招,高等教育迅速迈进大众化,全国各地的录取比例普遍超过80%,甚至高达90%,毛入学率也快速达到40%,甚至马上跨越普及化的门槛——50%。大学生已经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了。

巨变之后,整个社会观念依然滞后,依然期待大学生都能“体面”就业。当然,观念的调整是漫长的,更何况家长们花了很多钱与时间,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必然有一些过高的期望值,怎么办?

专科生就业情况好于本科生,给了我们最好的启示。很显然,在我们国家,就业期望值与学历是成正比的,与其等待观念调整,不如我们直接在供给侧下手,在高校招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直接下调本科生以上的比例,增加专科生的比例。目前,每年大学生招生总额为700多万(还没有包括成人高校的招生)。其中本科生近400万,专科生约为300万,研究生为60多万。如果我们把本科生的招生比例逐年下调5个百分点,4年后就可能把本科生招生总量下调至300万,最后逐步下调到200万左右,让专科生成为就业巿场的主体。这种“强制性”的调整,在直接降低期望值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差,缺少一技之长的问题。

现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规模大约在200多万,就业最困难的就是这部分群体。因为定位不准,盲目追求模仿研究型大学,直接导致了这部分学生技能上不如专科生,学历能力与综合素养上不如“985”“211”大学的毕业生。目前教育部开出的药方是引导这类高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这个思路是对的,只是可能速度缓慢,强制压缩这部分招生比例,能迫使这些地方大学调整办学定位与方向,加快转型。

另外,我们还有必要用经济杠杆提高高等教育门槛。高等教育在绝大部分国家都不属于义务教育,不是国家应该保障的。我们有必要在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的同时,适当提高一些高校的学费,让更多家长与学生算算经济账,而不是盲目追求更高的学历。

从专业上,国家有必要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引导性的调控。理论上我们不能干预高校的专业设置,但是多数高校千校一面,在专业设置上盲目跟风现象普遍。对于工科类专业普遍就业好的现状,国家有必要对工科专业招生计划给予鼓励性支持,同时,在学生的培养经费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美国对不同专业的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就采取了这种政策,工程专业的留学生在美国毕业后合法滞留时间大大长于其他专业。对于那些就业不好的专业,比如大量的管理专业,有必要下狠手,大规模缩减招生总量与财政投入力度,把钱花在刀刃上。

我们也有必要反思目前的高校扶持政策。对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对于部分战略需要的高校与专业,可以从总体布局角度做一定的扶持。但是,如果人才需求不旺,我们还加大培养力度,只能加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篇7:供给侧改革教育

2014年,西安交大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数首次超过学术学位,标志着硕士生培养结构类型调整有了根本性突破。然而,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引人深思:培养过程与行业企业脱钩,培养基地管理不规范;培养方案不适应形势发展,尤其是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区分不明显;一些学院认识不到位,社会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研究生到龙头行业企业就业人数下降,学校的影响力下滑:“顶天立地”的科研方针实施不到位,走不出成果转化率低的怪圈;部分导师没有以国家需求和人才培养为宗旨,培养过程中以完成自己的课题为目标。

如何破解制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难题,真正培养国家亟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西安交大日前正式启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供给侧改革”,校企协同深度融入培养全过程,携手打造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目标:为国家龙头行业企业输送亟需优秀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培养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产学研用协同培养为途径,致力为国家龙头行业企业单位输送理论基础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协同联合招生和培养,吸引优质生源,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研究生在龙头行业企业的就业层次。

方案: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协同培养从打造特色培养方案开始,一方面着重突出专业特色,另一方面加大实践性课程和定制课程比例,实践性课程不少于4学分,定制课程不少于6学分。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行业企业智力资源,开设由行业企业专家讲授的课程,不少于4学分;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培养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吸收行业企业骨干及研究生共同参与案例编写,开发基于真实情境、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教学案例。

特色:研以致用,实践为本。一是学位论文以应用为导向。选题必须来源于实际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二是构建“双师型”团队。第一学年不指定导师,由所在学院指定学业导师统一管理,负责选课等事宜。第二学年确定课题方向后,依课题内容自主选择校方导师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导师,双方共同完成研究生的指导与培养工作。

要点:建立协同培养基地。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院、部、中心必须联合相关行业企业、学校外地研究机构、地方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基地,健全实践培养管理办法,保证实践培养质量,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相关行业企业应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活动,并为研究生培养提供科研平台、研发课题和经费资助等各类支撑与支持,鼓励行业企业为研究生提供各类资助与奖励,吸引优秀的全日制研究生到行业企业就业。

未来,西安交大硕士研究生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博士研究生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将学术型硕士归入博士的基础性培养阶段,贯通硕博培养体系。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宏春表示,通过供给侧改革,要让研究生资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使专业学位指标配置更切合实际需求,专业学位培养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提升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在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和科技竞争的集中体现,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创新体系。”郑庆华副校长指出,西安交大研究生教育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将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更加突出对外开放。

★ 捷克启动教育评价改革

★ 谨慎反义词

★ 家长谨慎给孩子营造教育“陷阱”

★ 有关谨慎的名言

★ 谨慎的近义词

★ 谨慎的近义词是什么

★ 银行启动范文

★ 转变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

★ 高等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改革

篇8:浅谈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主要指通过新思路促进经济新增长,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笔者认为,为经济增速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也正是职业技能教育突破发展的重要思路:一方面,职业技能教育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铺路石和重要后盾,经济取向发生了供给侧的转变,职业技能教育的供给侧转变也必须及时跟进;另一方面,几年来,职业技能教育由于人才供给和企业需求的不协调,逐渐陷入了发展的瓶颈阶段,通过人才供给方结构性改革,提高职业技能教育人才供给的高效性和精准性,是职业技能教育自身突破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实施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举措

(一)深入调研,夯实改革基础

为适应经济发展,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侧改革”应注重清理僵尸专业,淘汰落后课程体系,将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为服务新兴领域、创新领域。通过对技能人才需求方,即行业企业,进行全面深入调研,明确哪些服务产业已经产能过剩,哪些专业已成为僵尸专业,哪些课程体系已不再适应新兴创新领域人才培养,掌握所服务产业全面准确的发展情况和人才需求情况,为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侧改革”奠定基础。

(二)政府统筹,锁定服务方向

在职业技能院校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技能院校“供给侧改革”在做减法的同时,也一定要做好加法。通过调研结果清理落后专业,同时也要通过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宏观统筹和对区域内重点新兴创新产业的扶持,准确锁定自身服务和改革发展方向,最终保证职业技能院校向技能人才需求企业的“精准供应”和自身“供给侧改革”的实现。

(三)信息动态发布,保证改革常态化进行

“供给侧改革”是职业技能教育突破发展的新“活力”,而常态化的“供给侧改革”则是职业技能教育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人力资源市场作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对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改革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技能院校沟通的不断加强,如建立网络沟通服务平台,保证技能人才供求双方信息发布反馈的实时性;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技能院校定期研讨、巡讲等机制,将就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人才培养机构,并通过权威数据,预测指导职业技能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及师资储备等;将部分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设置在具有辐射效应的人才培养机构举行,增强供求双方需求的直观性。通过类似举措,保证职业技能院校“供给侧改革”不仅能够开展,而且能够常态化地进行。

(四)通过公共实训基地,增强改革辐射效应

可通过由政府主导的开放性公共实训平台,创先探索职业技能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再由公共实训平台将成熟可行的“供给侧改革”成果转化开发为培训包,向各级职业技能院校输出,从而增强职业技能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辐射效应和统一规范性。

参考文献

[1]芮志彬.关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4).

[2]卢春娟.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重点突出三大群体[J].中国劳动,2016(9).

[3]王宇.也说“供给侧改革”青岛教育改革的大手笔[J].青岛画报,2016(4).

[4]章振周,何晓琴.供给侧改革驱动下的三层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6(8).

[5]农博网.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加减法[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6(2):67.

上一篇:找空气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下一篇: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