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式练习

2024-05-07

文言文倒装句式练习(共10篇)

篇1:文言文倒装句式练习

文言文复习资料——倒装句式

一、谓语前置

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二、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三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前。

否定词是“不、弗、未、非、否、勿”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

古之人不余欺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它们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前提,以加重语气。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2、介词宾语前置

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与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介词结构。①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何以知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③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三、定语后置

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求人可使报秦者。.

2、“中心词+之+定语+者”格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而+定语+者”格式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4、“中心词+之+定语”格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介词结构“以„„”(不多见)

裹以帷幕。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介词结构“以„„”多置于动词前作状语。如:

以一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篇2:文言文倒装句式练习

高中文言文倒装句式包含: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

命是从”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去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四)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

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

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

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

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文言文倒装句式做题三技巧:

技巧一:

用 “是”或“之”作为提宾标志。技巧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 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

技巧三: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篇3:文言文倒装句式练习

一、判断句翻译技巧

高三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是为了评价某一事物而存在的,判断的对象往往是句子中的主语,典型的词有:

1.“……也”“……者……”,最常见的是“……也”,表示肯定。

例如,《逍遥游》中“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翻译为“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只能拿小草作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贴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2.句末的“……者也”,“者”“也”同时出现,其作用在于加强肯定语气。

例如,《逍遥游》中“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翻译为“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强调的是“风力”。

3.以副词为判断词的判断句,这类型判断句一般是加强判断语气,常见的判断语气词包括“乃、亦、则”等。

例如,《逍遥游》中“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翻译为“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这样罢了”。

二、疑问句翻译技巧

高三文言文中的疑问句一般是由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引出,其特点是以疑问词作为宾语,常见的特点词包括焉、安、哉、邪等,翻译为“……呢”“……吗”。

例如,《逍遥游》中“彼且恶乎待哉?”翻译为“他们还凭借什么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三、被动句翻译技巧

主语与谓语是被动关系,高三文言文中常见的被动句式有:

1.“见……于”被动句式,要求翻译时一定要区分主语和谓语,具体程度技巧将“见”和“于”直接翻译为“被”。

例如,《秋水》中“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为“我常常被一些博学多才的行家所嘲笑”。

2.“为……所……”被动句式,“为”可以直接翻译为“被”,而将“所”直接省略。

例如,《赤壁之战》中“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翻译为“又处在偏远的郡地,很快会被人吞并”。

3.“被”被动句式,其句式结构为“被+动词”,其中的“被”便是直观上的“被”。

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忠而被谤,能无怨乎”翻译为“忠诚却被奸臣诽谤,能不产生怨恨吗”。

四、省略句翻译技巧

省略句存在的意义在于精简文章,使文章简短而精致,最常见的省略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介词、宾语和分句。

例如,《陈情表》中“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翻译为“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准许臣下满足我一点小小的心愿。”听什么心愿并没有表达出来,而是在后面直接说“庶刘侥幸,卒保馀年”,翻译为“或许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

五、倒装句翻译技巧

倒装句按句子成分倒序分为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句式的翻译技巧

为强调某一动作,通常会将主语与谓语倒置,文言文中最典型的主谓倒装便是感叹句和疑问句。

例如,《归去来兮》的“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正常语序应该是“胡为何乎遑遑欲之?”翻译成“为什么还要惶惶不安想去哪里?”

2.“宾语前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宾语前置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代词作为宾语时,一般将宾语前置,其特点在于句式为否定,句子中会出现有“不、无、莫”等否定词。

例如,《陈情表》中“不矜名节”,正常句式应该是“不名节矜”,翻译为“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其特点是以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句子中会出现“何、安、奚”等疑问词。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乐天天命复奚疑”,正常句式应该是“乐天天命复疑奚”翻译为“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

(3)介宾短语的宾语前置,是为修饰谓语的一种介宾结构,为凸显文言文主体特点,会将谓语放置在介词前面。

例如,《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正常句式应为“聊乘化以尽归”、翻译为“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

3.“定语后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为强调中心词的重要地位或突出修饰词,会将定语倒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常见的文言文句型是“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逍遥游》中“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翻译为“那里有条鱼,它身宽数千里,没有知道它的长度的人,它的名称叫鲲”。

4.“状语后置”句式的翻译技巧

状语表示一种状态,在文言文中常被放置句子结尾处,起到强调时间等状态词语的作用,在文言文中一般以“‘以’和‘于’”表示状语,代表时间和地点等。

例如,《滕王阁序》中“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翻译为“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

六、结语

总而言之,文言文知识博大精深,其句式种类复杂多变,一直是高三学生的语文学习难点,其句式翻译更是每一年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贾彬华.文言文翻译备考攻略——文言翻译的方法[J].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15(11).

[2]陈意良.初中阶段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篇4:文言句式练习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刘备天下枭雄

2.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其制稍异于前

D.古之人不余欺也

3.下列句子中与“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4.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戍卒叫,函谷举

D.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从句式的角度看,同类的一项是()

A.①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①自言本是京城女

②帝感其诚

C.①伐薪烧炭南山中

②贤能为之用

D.①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的短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地名)封人(官名,春秋时掌典守封疆)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困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韩非子》)

(1)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短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母曰:“家云何?”曰:“吾恃其文为家也。”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妹许某,家敌豪,遽行聘。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1)下列各句句式与“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一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安在其不辱也

B.君何以知燕王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而如姬最幸

(2)上文加点的“曰”前面省略了主语,主语应是()

A.婿B. 父C. 女(儿)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画线的句子。

宗戚压肩视,或且曰:“乃姊家何似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A项为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副词“则”构成判断;C项“……者,……也”构成判断;D项无标志语,但表判断。) 

2.C (A被动句;B判断句; C状语后置;D宾语前置。)

3.A(A状语后置与题干中句式同。B主谓倒装;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

4.C(C项是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举”这个动词表示意念上的被动。其余三项是省略句,A项为蒙后省,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项为承前省,即“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D项为蒙后省,即“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5. A (A项均为被动句。①“不拘于时”的“于”;②“为……所”是表被动的标志词。B项①是判断句,判断词为“是”;②是被动句,“感”理解为“被感动”。C项①是状语后置句,即“伐薪烧炭(于)南山中”;②是被动句,标志词“为”理解为“被”。D项①为“……者,……也”式的判断句,②是被动句,标志词“见”表被动。)

6.(1)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2)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的原因,不过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7.(1) 管仲被捆缚着,从鲁国到齐国去,走在路上又饥又渴。

(2) 如果你有幸到了齐国不死而被齐国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呢? 

8.(1) C(A项为主谓倒装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定语后置句,与题干中句子句式相同;D项为被动句。)

(2) B (根据上下文判定。)

(3)见“参考译文”。 

【参考译文】

鹅笼夫人,是毗陵某户人家的女儿。小时侯,父亲知道女儿肯定会显贵,慎重地选择女婿,当得到鹅笼写的文章,马上定他为女婿。她母亲问:“家庭情况怎么样?”(父亲)回答说:“我把他的文章看做他的家业。”果然,鹅笼家里十分贫穷,几年还不能施行一礼。她妹妹许配给某户富豪人家,很快就行聘礼。头戴高帽系丝带的僮仆将近百人,装聘礼的筐筐连绵一里路左右。亲朋好友压肩围观,有人又问:“你的姐姐家也像这样吗?”家里的女佣们都围着她妹妹,发出吃吃的笑声。夫人仍平静地坐在那里做她的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

【作者简介】

孙冬强,高级教师,执教于江苏省兴化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篇5:《文言文倒装句式》教学设计

语文组 王凤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高考对文言文倒装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结合实例对文言文句式中的倒装句进行讲解,并进行相关练习。采用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知识点加以巩固,适当结合高考题进行提高训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倒装句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文言文翻译中,准确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归纳积累 小组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分析“你怎么了?”和“怎么了,你?”的不同。联系国歌中的“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和高考加油标语“加油,为了我们的明天”,进行分析,引入文言文倒装句式的学习。

二、明确考纲要求及定义

《考纲》对本考点的表述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文倒装句是指文言文中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三、明确现代汉语中语序:

现代汉语中语序:

主谓宾,是主干,定语藏在主宾前,谓语一看着了急,前状后补巧打扮。(定语)主语 +〔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示例:﹙高中﹚学生〔应努力〕学〈好〉﹙语法﹚知识。

四、文言文倒装句式学习

1、宾语前置

(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

(2)、阅读书中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并翻译例句。

(3)、师生共同分析学生有疑问的例句,并补充宾语前置中的“介词的宾语前置”。

介词的宾语前置例句:

“一以贯之”、“余是以记之”、“奚以知其然也”。(4)、完成课堂练习。并学生完成板书。

2、定语后置

方法: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定语后置的几种情况。然后观看视频,学习定语后置的相关内容。之后练习巩固。并学生完成板书。教师举例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状语后置(1)、学生自渎本部分内容,并翻译例句,最后进行归纳。教师举例。如: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访风景于崇阿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区分“状语后置”和“介词的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中介词引起的介宾短短位于谓语的后面,故翻译时,应把介词引起的介宾短语整体放在谓语的前面。而“介词的宾语前置”是介词的宾语位于介词的前面,翻译时只需先说介词后说它的宾语即可。

示例:

“具告以事” 正常语序为“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一以贯之”正常语序为“以一贯之”—— 介词的宾语前置(3)、完成课堂练习。

4、主谓倒装

方法:师生共同分析例句,明确主谓倒装的特点。并进行练习巩固。

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往往是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句子中才出现倒装现象,这类句子一般是感叹句或疑问句。

例1:“甚矣,汝之不惠。”正确语序为“汝之不惠,甚矣!”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

例2“美哉,我少年中国。” 正确语序为“我少年中国,美哉!”意思是:“我的少年中国,美丽啊。”

例3“如鸣佩环” 正确语序为“如佩环鸣”,意思是:“像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脆声音。”

例4“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鸡豚”,正确语序为“鸡豚足”,意思是:“鸡、猪丰足。”

五、课堂练习,请说出下列句子的类型。1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4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矣。5 铸以为金人十二 6 微斯人,吾谁与归? 7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10不仁哉!梁惠王也。11 一言以蔽之。

六、链接高考(2014年安徽卷)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译文: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2016天津卷)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译文:宗质站起来向他作揖请她坐下,用主客之礼礼待她。

七、拓展延伸

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每一小组就本节课的知识点,出一个选择题,例句可以是书中的例句,或者是必修一至必修五中的内容。时间三分钟,之后,小组汇报。

篇6:倒装句是文言文常见句式之一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5、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3、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四、介宾结构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篇7:文言文倒装句式练习

句子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句式。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因此文言文中的一般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基本一致。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古汉语中存在于现代汉语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即所谓文言特殊句式,这是我们应特别关注的。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主要就倒装句中最重要的宾语前置句展开分析。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指定代词“莫”。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沛公安在?(《鸿门宴》)(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并不多见。如: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或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是„„”和“唯„„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译成“只”“只是”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等,都是这种格式。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问”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文言文中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放在介词之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最常见的情况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一言以蔽之(成语)(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篇8:倒装句式用法归纳

1.so, neither, nor 位于句首,表示主语与前面句子的主语情况相同时,句子要部分倒装;如果是对对方所述情况表示肯定或否定则不倒装。

例1 Mary never does any reading in the evening, ____.(05全国Ⅲ)

A. so does JohnB. John does too

C. John doesn’t tooD. nor does John

分析:本题考查倒装句的基本用法。根据句意,后半句也表示否定意义,nor 提前句子倒装。这里nor does John 相当于John doesn’t either。所以正确答案为D。

例2 ——You forgot your purse when you went out. (02 上海)

——Good heavens, ____.

A. so did IB. so I didC. I did soD. I so did

分析:有时so放在前面时,只是对对方所陈述的内容表示肯定,这时句子不用倒装。所提供的情景Good heavens 说明自己确实在出门时忘了带钱包,所以正确答案为B。

2.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常将表语或状语置于句首。

例1 ____, he talks a lot about his favorite singers after class.

(05 重庆31)

A. A quiet student as he may be

B. Quiet student as he may be

C. Be a quiet student as he may be

D. Quiet as he may be a student

分析:本题考查由as引导的倒装句,通常将表语或状语提前,若表语是名词时,省略冠词。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2 Difficult as the homework was, it was finished in time.

作业尽管难,还是及时完成了。

例3 Try as he would, he might fail again.

尽管他尝试,可能会再一次失败。

3.在if 非真实条件句中,如果从句中有should, were或助动词had时,可省去if,将这些词提到句首。

例1 Were you in my position, you would do the same.

如果你处在我的位置,你也会这样做。

例2 Had he been given more time, he would have done it much

better. 如果给更多时间,他会做得更好。

例3 Should Professor Smith come here tomorrow, we would discuss

this matter with him again.

如果史密斯教授明天来,我们会再次和他谈这事。

4.在“here (there, now, then)+不及物动词+主语”的句型中,谓语动词为be, stand, lie, come, go, fall等的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句子为全部倒装。

例1 Now comes your turn. 轮到你了。

例2 Then followed three days of heavy rain. 紧接着了三天大雨。

注:代词作主语时,主谓语序不变。

例3 Here it is. 在这儿。

二、修辞倒装

1.以表方位的副词out, in, up, down, away, off 等开头的句子里,句子要全部倒装。目的是为了生动地描写这些动作。

Out rushed the boys. 男孩们冲了出来。

Away went his hat. 他的帽子掉了。

注:代词作主语时,主谓语序不变。如:

In he comes. 他进来了。

2.含有否定含义的词(词组) hardly, scarcely, rarely, never, little, seldom, neither, nor, not until, no sooner, in no way, at no time, by no means等位于句首时,句子要部分倒装。

例1 Never before ____ in greater need of modern public transport than it is today. (05 上海39)

A. has this city been B. this city has been

C. was this cityD. this city was

分析:在此题中否定词never 提前,句子要部分倒装,根据句意需用完成时。所以正确答案为A。

例2 They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English but little ____ they know about German.(05天津4)

A. haveB. didC. hadD. do

分析:在此题中否定词little提前,句子用部分倒装,根据前面时态的运用,后面的句子要用一般现在时,所以正确答案为D。

3.并列连接词not only…but also, neither…nor等连接句子时,如果not only, neither在句首句子要用部分倒装。

例1 ____ snacks and drinks, but they also brought cards for

entertainment when they had a picnic in the forest.(04上海41)

A. Not only they broughtB. Not only did they bring

C. Not only brought theyD. Not only they did bring

分析:在此题中not only在句首,句子用部分倒装,即把助动词提到主语前。所以正确答案为B。但需注意:若not only…but also 连接两个句子时,只倒装前一句,而neither…nor连接两个句子时,都采用倒装形式。

例2 Neither did the naughty boy go home nor did his parents come to search for him. 这调皮的男孩既未回家他的父母又没来找他。

例3 Neither at this meeting nor at the previous did they discuss the proposal. 在这次和上次会议上,他们都没讨论这个提议。

4.so, such位于句首,后带表语或状语时,其后所接的主句要部分倒装。

例1 ____ about wild plants that they decided to make a trip to Madagascar for further research.(05 江苏35)

A. So curious the couple wasB. So curious were the couple

C. How curious the couple were D. The couple was such curious

分析:考查so+adj./adv.…that句型,把so放在句首时,要把情态动词或系动词等提到主语的前面。the couple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2 So shallow was the lake that there is no fish in it.

湖那么浅,以至于里面没有鱼。

5.带有only的状语放在句首表强调时,句子部分倒装。

例1 Only after my friend came, ____.

A. did the computer repairB. he repaired the computer

C. was the computer repairedD. the computer repaired

分析:当only在句首修饰状语时,后面要倒装。又因为repair和the computer之间是逻辑上的被动关系,应该用被动语态,所以正确答案为C。

例2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master English.

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握英语。

6.表语置于句首时,倒装结构为“表语+连系动词+主语”。

例1 Present at the meeting were Mr. Wang, Miss Liu and many

other guests. 王先生、刘小姐和很多其他客人出席了会议。

例2 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had no enough food to support the family. 我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养家糊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7.may等表示祝愿,置于句首,引起部分倒装。

例1 Long live peace!和平万岁!

例2 May you succeed!祝你成功!

8.表地点的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时,为了保持句子平衡,或为了强调状语,或为了使上下文紧密衔接时,句子全部倒装。

例1 In the dark forest ____, some large enough to hold several

English towns.(05 辽宁35)

A. stand many lakes B. lie many lakes

C. many lakes lieD. many lakes stand

分析:in the dark forest作状语提前时,句子全部倒装。表示“坐落,位于”, 用lie更确切,所以正确答案为B。

例2 From the valley came a frightening sound.

山谷传来了吓人的声音。

Below the mountain ran a little stream. 山下有条小溪。

例3 They arrived at a small house, in front of which sat an old

woman. 他们到了一个小屋,一位老太太坐在屋前面。

9.连词as, than引导的状语从句,为保持句子平衡,常用全部倒装,也可用部分倒装。

例 He traveled a great deal as did most of his friend.

他去过很多地方旅游,他的大多数朋友也是如此。

三、复合宾语倒装

复合宾语的正常语序为“宾语+宾语补足语”,但有时因宾语太长,为保持平衡,将宾语补足语提到宾语前。

例1 Many people consider impossible what is possible.

许多人把本来可能做到的事认为不可能做到。

例2 He made good his promise by buying his son a toy-bus.

他实现了自己的诺言,给儿子买了辆玩具汽车。

篇9:文言句式专项练习题

(1)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

(1) 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宾语前置)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定语后置)

(5)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

(6)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

(7) 吴儿善泅者数百。(定语后置)

(8)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状语后置)

(9)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状语后置)

(10)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

(11)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状语后置)

篇10:文言文倒装句式练习

1.never等具有否定意义或否定形式的词或词组位于句首时用倒装。

常见词或词组有: not, never, rarely, little, hardly, seldom, on no account, by no means, neither, nor …

因此,对于倒装句“…not until the second of December did they kill their first elk.”来说,第一步先把句子变成正常语序,即把not的位置还原,第二步再理解句子。那么这个句子就变成“…they did not kill their first elk until the second of December。” “not…until”表示“直到……才”,因此句子意思为:他们直到第二年的十二月才杀死了第一批麋鹿。

2.当“only+状语”位于句首时表强调使用倒装。

例句:Only recently have investigators considered using these plants to clean up soil and waste sites…(TPO5-1 Minerals and Plants)

解析:该句是only+recently(时间状语)位于句首引起的倒装,因此该句变成正常语序为:“Investigators have only recently considered using these plants to clean up soil and waste sites…”,意思为:研咳嗽弊罱趴悸鞘褂谜庑植物清理土壤和垃圾场。

3.为加强语气“so/such…that”结构中的so或such位于句首时用倒装。

例句:“So admired were these pieces that they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enware made in imitation of porcelain and instigated research into the method of their manufacture.(TPO10-1 Chinese Pottery)

解析:该句是“so…that”结构中的so位于句首引起的倒装,因此该句变成正常语序为:“These pieces were so admired that they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earthenware made in imitation of porcelain and instigated research into the method of their manufacture.”意思为:这些艺术品受到极高的赞赏,于是他们鼓励制陶来仿制瓷器,并激励人们研究制作方法。

4.主语较长,为使句子平衡或强调,倒装表语或状语。

这种倒装句通常是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分词(短语)位于句首。

如:

By his sides is his wife who is very elegant and beautiful.(在他旁边是他美丽优雅的妻子)

Green are the clouds in the sky and faded are leaves on the ground.(碧云天,黄叶地)

Sitting in the class are students who come from all across the China.(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来自中国各地)

例句:Missing until recently were fossils clearly intermediate, or transitional, between land mammals and cetaceans.(OG The Origins of Cetaceans)

解析:该句的主语是“fossils clearly intermediate, or transitional, between land mammals and cetaceans.”其中“intermediate, or transitional, between land mammals and cetaceans”(哺乳动物和海洋鲸鱼之间过渡性)是“fossils”的定语。由于该句主语过长,为了使句子平衡,把表语“Missing until recently”置于句首引起倒装句。该句变成正常语序为:“Fossils clearly intermediate, or transitional, between land mammals and cetaceans were missing until recently.”意思为“哺乳动物和海洋鲸鱼之间过渡性的化石现在找到了。”

5. 如果虚拟条件句的谓语部分含有were, had, 或should, 可以把他们放到句首,省略连词if,变成倒装句。

例句1:In contrast, should another ice age occur, sea level would drop drastically.(TPO15-3 Glacier Formation)

解析:对于这种倒装句的处理是:第一步,把if还原;第二部,理解句子。因此if还原之后该句变成:“In contrast, if another ice age should occur, sea level would drop drastically.”由if引导的从句“should occur”的使用可知,该句是对将来的虚拟。意思为:对比之下,如果再次发生冰川世纪,海平面将会大大下降

例句2:Their significance may have remained clear had the Chinese not come under foreign influence.(TPO10-1 Chinese Pottery 11题)

解析:该句是把条件从句放在了句子后面,if还原之后变成:“Their significance may have remained clear if the Chinese had not come under foreign influence.”由“had not come” 的使用可知该句是对过去的虚拟,意思为:如果中国没有受到外国的影响,它们的重要性可能保持清晰。”

基础薄弱如何应考雅思阅读

如果翻开这些把题全都做过一遍但是成绩依然不高的考生的书,一般都会看到,书的原文部分除了一些简单的标记以外,基本是干干净净的,只有在后面题目处写了答案和改正后的答案。做完题书依然保持这个状态的同学的做题状态不难推断:热情满满地拿起一篇文章的题就做,做完后赶紧对答案,对完后发现有很多错误,信心指数马上直线下降,于是把正确答案草草写上,把书扔在一边,然后由衷的发出一声感叹:阅读真难!事实上,以这个状态做题,对提高阅读成绩不会有任何帮助,反而是在“浪费”宝贵的真题。那怎么样使用真题才是正确的呢?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单词基础非常薄弱的同学最好不要直接用真题进行练习,而是要选择一些以夯实基础为主的教材入手,认真进行一段时间的单词语法及基本解题思路的积累,再开始接触剑桥雅思真题。在用真题练习时,目标不仅仅是做练习,而是要把真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使用真题应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做题。

在具备了一定单词量的情况下,先根据老师指导的解题思路认真做题,做完后核对答案;

第二阶段——更正错题。

更正错题并不是把正确答案写上就可以了,而是要想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错了,是定位不准确?同义替换没有识别出?还是干脆单词不认识?识别出自己的问题后,认真按照正确答案的指引再从头把这道题思考一遍,如果是同义替换或者单词的问题,要立即把影响答案的单词或替换记下来;

第三阶段——积累同义替换。

这一步对于提高阅读速度和单词量都非常重要。在做完题并且思考清楚错题的基础上,用题目和原文相关位置进行比对,因为题目和原文都是对应同义替换的关系,(特别是在summary题型中,这种对应尤其明显)所以必然会发现很多同义替换形式,要立即积累。

第四阶段——精读。

这一步做完后真题才能算真正是被“榨干”了,精读也是真正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成绩的“王道”。在做完题、积累完同义替换后,需要把原文从头到尾精读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先不查字典,自己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猜测,最后再查,一般会发现自己猜测的意思和字典里的意思不会差的特别多。这样在原文中积累单词,有上下文有语境,效果会比较好。

最后一个阶段是针对想冲刺高分的同学的——背句子。

在精读完成后,想在写作中拿高分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些结构或用词好的句子进行背诵,因为真题的文章都非常地道,这些句子用在写作中会成为亮点,对写作大有帮助。

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例题整理

句子简化题(Sentence Simplification):

考查读者认定文章中某一特定复杂句子所传达的基本内容,并不受细枝末节的干扰,用简化的句子表达原句基本内容的能力。

例题

. . . Although we now tend to refer to the various crafts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s used to construct them—clay, glass, wood, fiber, and metal—it was once common to think of crafts in terms of function, which led to their being known as the “applied arts.” Approaching craft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unction, we can divide them into simple categories: containers, shelters, and supports. There is no way around the fact that containers, shelters, and supports must be functional. The applied arts are thus boun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which pertain to both the materials used in their making and the substances and things to be contained, supported, and sheltered. These laws are universal in their application, regardless of cultural beliefs, geography, or climate. If a pot has no bottom or has large openings in its sides, it could hardly be considered a container in any traditional sense. Since the laws of physics, not some arbitrary decision, have determined the general form of applied-art objects, they follow basic patterns, so much so that functional forms can vary only within certain limits. Buildings without roofs, for example, are unusual because they depart from the norm. However, not all functional objects are exactly alike; that is why we recognize a Shang Dynasty vase as being different from an Inca vase. What varies is not the basic form but the incidental details that do not obstruct the object’s primary function . .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in the highlighted sentence? Incorrect answer choices change the meaning in important ways or leave out essential information.

A. Functional applied-art objects cannot vary much from the basic patterns determine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B. The function of applied-art objects is determined by basic patterns in the laws of physics.

C. Since functional applied-art objects vary only within certain limits, arbitrary decisions cannot have determined their general form.

D. The general form of applied-art objects is limited by some arbitrary decision that is not determined by the laws of physics.

上一篇:基础概念练习题第2章下一篇:怎样给孩子读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