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2024-04-19

五年级微课教学设计(共8篇)

篇1:五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英语Be Helpful at Home微课教学

梅江小学 刘红红

〔教学目标〕

1、能掌握make the bed ,sweep the floor ,do the dishes ,water the flowers,clean the windows,cook the meal,wash the clothes.2、会灵活运用句型:(1)–Can you…? –Yes,I can∕No,I can′t.(2)–What can you do? –I can…

3、同桌合作能够用句型进行简单的对话。

4、会唱歌曲Every Day,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

〔教学重难点〕

1、有关家务短语的熟练掌握。

2、Can 的用法

〔教学准备〕

1、Let′s learn部分的教学卡片。

2、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磁带,录音机。

(Warming–up)

1、出示小黑板上的单词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了解意思.2、教师边做动作边重复短语make the bed,然后过渡到句子:

I can make the bed.学生跟读 –Can you make the bed? –Yes,I can∕No,I can′t.(1)短语sweep the floor,do the dishes ,water the flowers,clean the windows,cook the meal,wash the clothes.要求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揣摩动作,帮助记忆,并过渡到句子的练习。

(2)PartB Let′s sing: Every Day,由于该部分的歌曲和本课时所学短语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将歌曲放在短语之后,让学生在 欢快旋律的感染下,复习所学的四会短语,便于学生识记。

播放录音,学生听旋律,再次播放,学生小声跟唱歌曲。

(Practice Activities)

1、Flash cards

教师向学生展示卡片,学生能快速的说出短语。

2、You do, I guess﹗

说清楚游戏规则,叫个别同学上台表演,让其他同学猜短语。

篇2:五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凡卡写给爷爷的信。谁来说说凡卡为什么要写信给爷爷?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凡卡的生活,是哪一句?

——(屏幕出示)“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2、“连狗都不如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生活啊?哪个自然段集中写出了他“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呢?

二、品读片段,感受“没有指望”、请大家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屏幕出示)可以拿起手中的笔,勾划相关语句,或者写下你的理解,在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着你读书的思考。好,开始读(师随机巡视,个别交流。)

2、第八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诉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1)挨打(屏幕出示)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a、哪个镜头深深的刺痛了你的心?哪些动作词可以看出是一顿毒打?

b、此刻,你似乎能看见什么?似乎又能听见什么?再来读一读?、面对老板的凶狠残暴,九岁的凡卡痛苦无助,带着这种理解,谁来读?

师:因为常常遭这样的毒打,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除了挨打,还有哪里看出凡卡生活的悲惨?(屏幕出示)

(2)挨饿

“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a、读到“稀粥”这个词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而旁边的老板呢?

b、多么鲜明的对比呀!凡卡一天吃的东西还没有我们一顿吃的多。所以,他感叹道:吃的呢?——简直没有。谁再来读一读?、这样怎么活得下去啊!所以凡卡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3)受冻(屏幕出示)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a、什么是过道?在你的想象中过道是个怎样的地方?

是啊!凛冽的寒冬里,大家缩在暖和的被窝里,而凡卡仍然在睡?

b、可怜的凡卡哪能好好休息啊!难受吗?谁来读一读?

、从哪个词你能猜想凡卡在过道里也不能自由入睡?(别想、只好)难怪凡卡要说:“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4)孤独(屏幕出示)

“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就连穷人也欺侮弱小的凡卡,从中可以看出凡卡是多么的孤独啊!

3、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深刻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孤独的凡卡不仅挨打挨饿,还要挨冻!他唯有向他远在乡下的爷爷诉说。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再一起来感受凡卡如此非人的生活。注意听清楚老师的提示,然后大家齐读相应的句子。(屏幕出示)

(1)夜,如此的凄凉,凡卡浑身的伤口仍隐隐作痛,他强忍泪水向爷爷诉说着这些伤口的来由:

(2)夜,如此的孤寂,伤口再痛,伙计们也不会来安慰他,因为:

(3)夜,如此的冷清,凡卡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他有气无力地诉说:

(4)夜,如此的静谧,凡卡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疲惫地写道:

()夜深了,心凉了,凡卡向爷爷呼喊着:“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读着凡卡蘸着血泪的叙说,听着凡卡悲苦无助的哭诉,我们完全有可能还看到什么情景?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

三、拓展想象,指导说话。

(屏幕出示):凡卡在莫斯科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我还看到了有一次······。

片段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

我教学的这个片段主要是抓住文重点通过阅读第八自然段,来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篇3:五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知识卡片,微课,泛资源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以泛资源理念构建五分钟知识卡片的网络教学资源, 基于网络环境实施微课教学模式, 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这对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微课教学模式概述

国内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胡铁生认为: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微课的组成内容包括教学视频和相关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以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 教学时间段一般为5 ~ 8 分钟; 教学内容少, 问题聚集、主题突出; 资源容量较小, 容易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方式; 资源使用方便, 组成结构构成 “情景化”。

基于 “五分钟” 泛资源知识卡片的微课教学模式是指以 “知识碎片化”理念重构课程知识体系, 以 “泛资源”理念开发制作 “五分钟” 知识卡片的微网络教学资源, 并用于组织微课教学的模式。

二、 “五分钟”泛资源知识卡片概述

卡片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 指教师和学生根据教与学的需要, 制作以知识、信息为内容的卡片, 教与学双方通过卡片导教导学。借助网络教学环境, 师生制作新型的网络知识卡片———微卡, 通过微卡互动,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依据微卡可实现的教学功能, 可以将其分为知识型微卡、技能型微卡、辅助型微卡三种类型。知识型微卡, 重点在于知识的传授与理义诠释, 以知识点为基础制作原始素材, 以文本与音频为主, 结合图片与动画形成知识卡片。技能型微卡, 重点在于技术的传授与技能的固化, 以技能点为核心进行情景设计, 注重操作的规范性与可视化, 主要以音、视频素材呈现。辅助型微卡, 大多为提高学习兴趣、测试学习成绩、评价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等资源, 形式多样, 设计要求高, 注重实用性。应用木森林网 ( 五分钟课堂) , 师生可以制作微卡、发布微卡、评价微卡等。

三、基于 “五分钟”泛资源知识卡片的微课教学设计

“单片机”课程选择彩灯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智能电子时钟的设计与制作等产品制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 设置典型工作任务, 以建构主义为指导, 以泛资源的 “五分钟”知识卡片为资源, 实施微课教学。其教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彩灯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是入门类型的初级项目, 下面是这种教学模式在彩灯控制器软件设计任务教学中的应用。彩灯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分为方案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调试与测试等典型工作任务。软件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教学, 学生能应用单片机开发环境, 编写调试简单的单片机程序。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程序设计等知识; 具备应用Keil环境编写、调试单片机程序的技能; 具有智能电子产品开发应当具备的成本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岗位任务能力, 形成知识、技能、素质目标, 选择彩灯控制器的开发与制作作为教学项目载体, 编写彩灯控制器的项目开发任务书, 制作并发布彩灯控制器开发任务卡册。依据产品开发工作任务的完成顺序, 制作彩灯控制器开发引导卡册, 引导学生完成彩灯控制器软件的设计分析、流程图设计、程序设计等开发任务。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 制作C51 的数据类型、数据运算、流程控制语句、构造数据类型、函数以及C51 编程等相关知识卡册和Keil软件的安装、使用等技能卡册, 供各项目组学习、参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解答学生疑点、难点, 也采用微卡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最后设置供学生检查学习效果的考核卡册, 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总结评价并制作成卡册发布。学生阅读教师发布的任务卡册, 以2 ~ 3 人为项目组承接项目开发任务, 编写项目开发方案并制作汇报卡册, 提交给教师; 阅读引导卡册, 研读知识、技能卡册, 完成各阶段任务并制作卡册提交,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可以相互探讨或发问题卡册给老师, 请求帮助。通过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不断建构知识, 应用知识完成学习、工作任务, 最终完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制作任务卡册 ( 1 个) 、知识点讲授卡册 ( 6 个) 、技能点演示卡册 ( 2 个) 、任务引导卡册 ( 1 个) 、答疑卡册 ( 若干) 、考核卡册 ( 1 个) , 以及总结评价卡册 ( 1个) 。以微课标准, 精心设计各卡册, 每个卡册的教学时间控制在10 分钟以内。下边是讲解 “C51 的构造数据类型”知识点时制作的卡册, 以视频讲解为主, 辅以自测习题。视频讲解8 分钟, 过程如下: C51 的构造数据类型知识点内容比较单一, 采用了直截了当、直奔主题的模式。通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如要描述学生这样一个对象, 要用到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性别、成绩等数据项, 用前面学过的任何一种数据类型都不能解决此问题, 引出 “构造数据类型”; 讲解构造数据类型的概念和定义的一般格式, 并举例说明学生对象结构体的定义格式; 讲解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讲解结构体变量成员的引用方法; 学生动手练习IC卡对象的描述及数据引用; 结合彩灯控制器的远程控制, 引出控制命令结构体 ( 包含: 起始符、地址、命令、数据、校验、结束符等) , 让学生思考; 最后进行小结, 总结结构体的定义、变量定义的方法、变量成员的引用方法。这样,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自主建构知识, 并提出相似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本知识点微课的教学设计如下表所示。

根据微课教学设计制作讲解PPT, 采用Camtasia Studio 8. 0 软件的录制屏幕方法, 就可以完成微课视频的制作。登录木森林平台, 新建卡册, 填写好卡册封面, 添加讲解视频卡和自测习题卡就构成了C51 数据构造类型的知识卡册, 发布后共享给学生。

通过网络环境, 教师、学习者运用搜索引擎上网搜集资料并整合, 制作成学习卡片或卡册, 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学习资源, 形成资源共享、优质高效的泛资源无障碍学习环境, 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 实现自主创新学习。

参考文献

[1]韩凤英.高职校本微课开发与应用探索——以C语言课程为例[J].职业时空, 2015 (06) .

篇4:五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五年级数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加,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习惯、能力较之以前有较高的要求。导致这个时期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波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始分化,分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限于大班制的现实,和课堂有限的时间,教师往往难以顾及各个层次的学生。

微课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具备“时间短、容量小、针对性强”的特点。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任何移动终端、任何时间进行多次重复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也能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习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

一年来,笔者进行了基于微课的数学分层教学研究,并对此有了一定的收获与心得。

一、学生自学阶段:学生与资源分层

此阶段是学生自学阶段,主要指课前预习,也包括课后复习。此阶段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与课堂教学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初步将学生分为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在分层时充分考虑学生数学学习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定量分析的数学学业水平(主要根据四年级的单元及综合测验水平);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学习习惯、毅力、耐心)等。

微课作为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学习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进行分层设计,力求做到资源的“准确投递”,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地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学。

例如,在“多边形面积复习”这节微课中,先按照教材的思路,将本单元中出现的多边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进行梳理,至此,基础部分学习即完成。接着,微课展示了另一种动态几何的推导方法,将梯形通过动态变换变为长方形、三角形等。

以上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保证所有学生学习到基础内容之余,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了思维的拓展。而在看完视频后的学习任务报告单中,教师也对此进行了预告:“在此微课的4分18秒后,将是与书本不同的进阶推导方法,如果你对书本的方法已经非常了解,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让学生可以学习到与自身程度相匹配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学习报告单的指导下观看微视频,并完成学习报告单上分层次的自我检测,为参与课堂学习做准备。

二、课堂学习阶段:教学与练习分层

学生完成了对微课的自学后,带着收获与问题来到课堂。此时的课堂教学与以往的最大区别在于:对于部分新知识,学生不再陌生。而且由于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出现了比以往更大的差异。此时学生会出现三种不同情况:A层学生由于基础较好,自学能力相对较强,对知识一般都可以达到理解,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应用的程度。B层学生如果家长有一定的辅助学习,对知识也一般可以达到理解的程度。而C层学生由于基础较弱,在家长重视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达到识记的程度。

通过学生课前上交的学习报告单,了解学生课前自学的情况。再根据情况调整课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针对不同目标要求的知识点,让A层生多教,B层生多练、C层生多问。教师从旁起到辅助和点拨的作用。

在巩固练习阶段,采取分层练习的方式,将练习分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三个层次,要求A层学生完成三层或后两层,B层学生完成前两层,C层学生完成第一层,同时也鼓励学生“超层”完成任务。分层次的练习在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也实现了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知识巩固阶段:辅导与反馈分层

采用小组合作、生对生、师生一对一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辅导。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将其分为同质小组(由同层次学生组成)与异质分组(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学生在不同类小组中进行学习。

上课开始,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对提前自学的微课进行讨论,包括微课所讲授的知识、自我测评的反馈以及困惑等。在此过程中,A层学生可提供更广的思路给B层学生,B层学生也可以对C层学生进行指导。学生的困惑可以得到一定的解决,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教师答疑、讲授完新知后,学生进入巩固练习阶段。此阶段,学生可分成同质小组。由于大家层次接近,可以触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对学生完成进阶练习有促进的作用。将同质学生放在一组,也方便教师进行小组辅导或个别辅导,提高辅导的效率。

在巩固练习结束后,可进行测评。在测评完成后学生再回到异质小组进行互相批改和订正。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次进行辅导交流,答疑解惑。

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充分地展示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并能得到帮助和提升。互相提问解疑、交流想法的学习过程符合“学习金字塔”底层要求,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

“生对生”辅导,一般在课后进行。本人通常指定某A层生做“师傅”,带一名或两名C层生“徒弟”,也可以不同层次学生自由结对。对学生的练习、作业等进行检查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共同回看微视频,进行“教”与“学”的学习。当然,这样的学习一定要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展开,并与对学生的评价挂钩。

对于基础特别弱,或是学习习惯极差的学生,采取“师生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辅导。由于这样的学生人数较少,我就可以较细致地对其个案进行研究,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样的收效也比较明显。

根据学生完成的练习、作业,通过批改学习报告单、作业、观察法及访谈法等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选择面批、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要求,为后续微课设计提供参考。

将微课应用到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分化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学业水平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微课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微课这种学习形式,也很认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持续性学习兴趣。相信随着微课设计及应用的进一步探索研究,分层教学可以开展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郭剑.谈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的实践体会[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8).

[2]李玮.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3]赵国栋.微课、翻转课堂与慕课实操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09.

篇5:五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知识点描述:施工的有关定义、施工计划的种类、施工计划的申报与审批、施工作业组织。

基础知识:站务员岗位职责、行车组织。

适用对象:适用于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同样适用于从事运设计思路:首先对施工组织的专业术语进行定义,以施工计 输组织、线路工程和机车车辆专业的所有轨道交通从业岗位职业人员。

划的种类、申报与审批为主线,对施工组织的全过程加以分析描述,重点选择了施工组织的主要工作环节,以车站、施工负责人为主要工作岗位展开作业过程分析,选择了一些施工过程的关键业务环节,如施工进场作业令、施工请点和销点、施工安全管理等,使学员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施工作业流程和主要业务内容,学会不同岗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职责与分工协调,掌握地铁施工的组织管理体系运作,对施工组织原则也有一定的了解,使施工和行车的矛盾得到调和,做到施工不影响行车,保证列车运行与施工作业两不误。根据以往在施工过程出现的安全问题加以分析,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在规章的指导下,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

事故,顺利完成铁路设备的施工维修业务,为使列车的正常运行提供足够的保证。

本课程力求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明白,层次分明。

篇6:初中历史八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一、历史课的主要内容

初中三年的时间,我们要学习哪些历史知识呢?

初中三年共六本历史书,分别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

高中阶段,也是讲上面的内容,只是会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更深入的去学习,当然,如果你们中间有人去大学里学习历史话,那会更加专业。

二、了解历史

然我们要学习历史,那么,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好历史?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解释的详细一点,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

三、学习历史

历史帮助我们了解人和社会,历史帮助我们理解变化以及今天的社会从何而来。历史学科知识具有连贯性、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在或更长的时间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学科。

1、一个现实的回答是中考、高考要考。

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学科。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如果一门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为它对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充分些,而不愿学得较差。”历史在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科目,无论如何学生都要把它学好。

2、作为一个人你需要学习历史。

如果古往今来的人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为人了,同动物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万年前的蜜蜂同今天的蜜蜂没多大区别?一千年前的猴子同现在的猴子没什么不同?而一百年前的人同现在的.人相比,却有很大的变化呢?因为动物没有历史,人有。人类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吸收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然后再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一位名人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他永远是个孩子。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同历史知识有着不解之缘,他既是历史知识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者。

3、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学习历史。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长时间内,由于完善的制度,灿烂的文化,领跑于世界。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却落伍了,备受宰割,任人欺凌。一提到古代,我们无比自豪,一提到近代,我们却无地自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会消亡的,而一个歪曲历史的民族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因此,要研究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熟悉历史才能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发展。

4、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史可以鉴今。

唐朝重臣魏征死去时,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人是一直很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_对历史的重视是大家都知道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总结了项羽的教训。

5、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岳飞背上刺的是什么——精忠报国!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顾炎武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_在山城重庆的一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撼天动地;这些史实告诉我们什么?坚韧不拨的毅力!宏大的人生志向!

打开历史长卷,不难发现:历史的天空闪烁着无数颗星星,他们是永恒的星辰,照耀着我们的前程,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所以,我们要学历史。

6、读史可以使人知识渊博。

我们学历史,并不是故纸堆中翻垃圾,也不是去挖古墓。对中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的学科: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作文的水平,因为众多史实可以作为论据,_不仅是军事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诗人,不管是“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还是“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都可以看出_的史学功底。孰不知,他将线装的《资治通鉴》读了17遍,通读了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妙言珠语信手拈来,也就“胜似闲庭信步”了。所以,我们要学历史。

四、学好历史。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同学们应当是见仁见智,这里我也不想说的太多,只是通过几个故事让大家获取一点启示。

1、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你可以请教老师,可以请教同学,但千万不要养成依赖别人的心理,最终能解决问题的还要靠你自己,成功者自救。

2、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坚信:自己是一只雄鹰,要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

3、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为什么柏拉图成功了?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4、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5、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你们说,这个小孩是不是很聪明?

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6、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出自:WwW.HNNscy.Com:中学历史教案怎么写)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学会合作,才会双赢!

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黑板上的话送给大家:

第一,相信自己,勇敢面对

第二、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篇7:小学语文一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作品简介: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写字的指导一定要从基本笔画教起,写字就如造房子,一定要打好根基。本节课选取了带有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字进行指导,意在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能举一反三,从中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规律。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由“扶”到“放”,培养学生观察字形、抓重点仿写、抓要点评价的能力,学一个带动一串,由浅入深进行扎实的训练,并鼓励学生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力求写字教学的“真”与“实”。

作品创作说明: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指导。适用对象分析:

该微课视频适用于一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写字指导,可作为低年级语文老师课堂辅助材料也可为孩子的写字提供指导。

学习内容分析:

该微课视频内容为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识字》1,选取典型的字努力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观察基本笔画、抓住要点评价的能力。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由浅入深经行扎实的训练。重在激发学生书写热情,引导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

教学目标分析:

1、教会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名称,掌握它的书写方法;

2、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3、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写字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田字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横和撇的书写方法。

二、新授。

(一)出示生字:九 七

1、生认读生字。(大声叫出字宝宝的名字)

2、认识基本笔画。(打招呼:嗨!“横折弯钩”你好!“竖弯钩”你好!)

3、口诀化解难点。师指导“七”的“竖弯钩”书写。

(1)老师范写。教口诀

(2)生念口诀。练习写字。

(3)指导评价,生自评。比一比再写。

(4)训练、夯实重难点。

4、总结写字方法:一看、二写、三比。

5、运用巩固:

“横折弯钩” 和“九”的书写。同上

新课标指出:

1、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我认为: 无论哪种评价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人如何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语言的运用有很大的技巧。

一、评价的语言以肯定、激励为主。同时也要加上写作技巧的指导。

这样的评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是最好的方法。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投入更多的耐心,从作文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尽量找出孩子的闪光点。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相信自己的能力,体会老师的真诚。对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毛病、问题,也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辩,或用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不能打压不能挖苦、讽刺。在写《我的妈妈》一文时。大部分孩子写妈妈在自己生病时,如何关心自己。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于是,我在评语上写到:你能感受到妈妈对你的浓浓的爱了。真的了不起!老师期待你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妈妈。写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妈妈。你一定一定会更出色。!作文重新誊写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的作

文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动。我觉得很欣慰。于是,我把有改动的作文前后对照,让孩子互评。在同学们的互评中,孩子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孩子的写作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二、因人施评。

因材施教原则,大家都不陌生。考试作文评价标准应该是统一的,而平时作文评价标准可以因人而异,所以说:“因人施评”。霍普认为欲求水准是变动的,它会随成功的经验上升,随失败的体验而下降。但不是说一切受试都仅一次成败的体验而升降其欲求标准,究竟需要多少次失败体验而降低欲求的水准,或多少次成功的体验而提高欲求水准都因人而异。倘若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在80分,但结果只考了70分,就不免有失败的感觉,也许下一次考试就不会像上次那么有把握,如果连续几次都考70分左右,他难免对自己失去信心。平时作文教师有必要帮学生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应定在“最近发展区”,评价从孩子的写作过程着手。教师在评价时要因人而异,发现孩子写作进步之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经常达标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几次成功之后就可以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对达到目标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可以通过“评星活动”或学生喜闻乐见的其他形式来进行。对不达标的同学,要分析原因,是属于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特点,可采取私下谈话,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练笔,多留心身边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有时可以激励学生在老师面前自我保证,然后在班上保证。化压力为动力。同时,让孩子开导自己写作的进步。篇二: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微课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连加》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2.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连加计算。

三、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1、导语: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给你们讲的微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72连加。

2、讲述连加的含义

我们先来看一组小明在给小鸡喂食的图片。(出示课件:5只小鸡)地上有几只小鸡?我们来数一数,1,2,3,4,5。

(出示课件:2只小鸡)接着跑来几只小鸡?(2只)(出示课件:1只小鸡)最后跑来几只小鸡?(1只)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对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这种算式数学上叫“连加”。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像5+2+1这样的连加算式我们怎样来计算呢?

⑴看:原来地上有5只小鸡,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我们来数一数,(1,2,3,??一共有7只)最后又跑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鸡。

⑵小棒图

下面我们来看看小棒图,数一数左边的有几根小棒?中间有几根?右边呢?想一想用怎样列式计算?(4+3+1=)

⑶4+3+1=?先把左边的4根小棒和中间的3根小棒加起来等于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边的1根小棒等于8 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图

我们来看看小三角形图,有几个红三角形?几个蓝三角形?几个黄三角形?怎样列式计算?(3+4+2)

⑸3+4+2=?先把3个红三角形加上4个蓝三角形等于7个三角形,再用7个三角形加上2个黄三角形等于9个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个三角形。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在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习惯上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它们的和加上第三个数。

5、巩固练习

2+2+4=? 5+0+3=?

6、结束语

小朋友们,我们学习了连加的含义和连加的计算顺序及方法,你 学会了吗?

谢谢大家观赏!

四、教学设计流程图

课题:连加

1、导语

2、讲述连加的含义小明喂鸡图

3、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小棒图 小三角形图

4、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5、巩固练习

6、结束语

篇三:小学语文微课设计

《乌鸦喝水》微课程设计方案

《乌鸦喝水》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篇8:五年级微课教学设计

一、关键概念的内涵分析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 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2]。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3]。

“思维导图微课”就是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 把分析知识点的思维的过程, 以思维导图的方法边呈现边讲解, 并制作成“微课视频”, 以供学生学习, 学生可以反复观看, 反复学习, 以更好的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 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4]。

“思维课堂”的基本理念:教材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载体, 课堂是激发学生智力思考的殿堂, 教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促进者, 学校应该成为学生享受思维成果的乐园[5]。

二、利用“思维导图微课”, 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实践

在教学中, 运用“思维导图微课”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力, 推动学生的思维合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力,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 “微课”导学, 以“微课”激活学生思维动力

提供生动有趣“思维导图微课”,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 使学生愿意思考、主动挑战。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力, 有助于学生更快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思维课堂的目标是“关注三维, 明确方向”。在课前准备工作中, 最重要的就是分析教材和微课制作。通过教材分析, 明确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中, 关注“三维目标”的培养, 即:知识与能力 (Knowledge&skills) ;过程与方法 (Process&steps)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emotional attitude&values) 。

1. 课前分析、定位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 》教学建议指出: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 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 应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PEP的教材中, 从四年级开始, 每个单元都有“Read and Write”的教学板块, 这一板块的教学重点就是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Read and Write”的“读写课”中运用“思维导图微课”是一个新的课题。“微课”的开发设计要结合集体智慧[6]。因此, 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 首先要通过集体备课, 研读《课标》和《教材》, 确定哪些知识点可以做成微课, 选择思维引导、写作指导、对比评价等是“思维导图微课”的主要立足点。如PEP, Book6 Unit Two My Favourite Season作文的主题是Four Seasons, 并能简单地描述四季的气候特点、四季活动, 以及介绍最喜欢的季节。那么, “思维导图微课”的三维目标就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定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微课”,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点、四季活动。并能用My favourtie season is…The weather is…简单地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微课”, 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展示教师的思维过程, 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导图”构思文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微课”, 渗透情感教育。教育学生留心、发现四季的美, 倡导保护环境, 热爱生活。

结合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目标定位, 相应的教案、学案和微课应该围绕“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开展。

2. 趣味微课、激活思维

生动有趣的微课, 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但是, 微课不宜超过十分钟, 容量应该在几十兆以内。微设计应该与教学设计相符合, 与课堂有整体性思考。微课应有趣味性、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短时间内把问题讲清楚、讲到位。

3. 微课导学、完成学案

制作好的微课可采用两种方式供学生观看:一是上传至Q群共享, 在家下载后观看;二是在“英语学习平台”上直接观看。在“课前导学”环节, 学生将按照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步骤进行自主先学, 在观看“微课”过程中, 边看边想, 边完成导学案, 以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如PEP五年级下册Unit 2“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 Read and Write”设计的导学案, 如表1:

(二) “微课”助学, 以话题激活学生思维合力

思维合力, 即指在课堂中, 鼓励学生合作, 教会学生善于合作。在合作中共享资源, 共享成功的快乐, 形成互补与互助的关系。

课堂上, 以话题导入, 运用“思维导图微课”,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助等形式, 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最后构思作文, 完成作文、展示成果。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都注意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系统性, 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下图) 。

1. 话题导入、展示先学,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善于运用规律, 能否触类旁通, 注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迁移。而展示先学成果, 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他人的导图中, 把相关知识相互渗透和迁移。这样,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上课, 开门见山地与学生进行对话。而对话的内容是以观看“思维导图微课”时, 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对话, 从而直入教学主题。

Teacher:You have watched the video.What’s the topic of this lesson?

Students:Seasons

Teacher: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Students:There are four.

Teacher: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tudents:It’s warm.

Teacher:What can we do in spring?

Students:I can plant trees./I can fly kites./I can climb mountains.

Teacher:Who can show us your mind map? (学生展示导图)

请学生上台展示课前的通过微课学习后自己画的思维导图。用英语介绍导图内容, 全班同学仔细听、认真学, 鼓励学生肯定他人的自学成果, 并尝试帮助同学修改导图中的错误信息或单词。

2. 深入话题、思维合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 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课堂上,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就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发表自己的见解, 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学生展示完自己的思维导图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 围绕话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拓展学生的思维。

Teacher:Now, we know 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Can we use colour to describe the seasons?What colour is spring?

Students:Green.

Teacher:Why?

Students:The trees are green in spring.

Students:The grass is green is spring.

Students:The mountains are green.…

Teacher:Spring is green.What about the other seasons?Discuss in groups.Then draw on you mind map.学生二次修改并展示思维导图。

在合作讨论中, 鼓励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判断;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如:导图信息归类错识、单词拼写错误等。同时, 也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合力。组织学生在小组里, 围绕四季的颜色展开讨论。在讨论中, 学生会提及到四季的植物颜色、四季的食物颜色、四季的风景颜色等等。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充实了四季的信息量。学生在互相交流各自的思维导图, 通过互查互补的方式, 补全自己错、漏、缺的词汇或信息, 丰富了自己的导图。学生积累和储备了相关词汇, 为写作奠定词汇基础。

3. 落实重点、组内汇报,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性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 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 分析问题周密,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小组交流后, 根据本课重点, 针对学生在微课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点拨。如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不是They are, 同时要注意seasons是复数形式。再如plant trees, fly kites, climb mountains也是复数形式。在掌握了知识点后, 组织学生, 根据导图, 在小组内进一步梳理对四季特点的认识, 最好是不停留在表面的天气, 而是深入思考如何描述喜欢的季节和理由。然后进行口述作文汇报, 以再次落实重点知识。

4. 再学微课、落实难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 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 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课堂上再播放另一个“思维导图作文微课”,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微课, 从微课中发现和总结写作手法:“总——分——总”。同时, 在微课中, 让学生对比一星级作文、三星级作文和五星级作文的不同。再出示范“病例作文”, 让学生以最快速度修理“病症”。然后根据自己的导图, 指导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动手写作。

5. 展示成果、增强自信,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系统性

独创性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不墨守成规, 奇异、求变, 能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系统性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 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 总是要从整体出发, 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 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 重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导图独立思考, 构思文章, 并注意文章要通顺、合理和完整性;写作时注意“思维导图微课”中提到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学生写完后, 进行作品展示, 依照“星级评价”进行点评。这个环节, 是学生最开心的环节, 但也是时间最紧迫的环节。临近下课, 无法每个学生展示, 最后会布置学生回家继续修改、完善。

(三) “微课”延学, 以任务激活学生思维的活力

通过“任务”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延伸学习任务, 正是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思维活力的表现。在教学结束时, 学生们的学习意犹未尽。再次播放“思维导图作文微课”, 然后布置学生继续观看“思维导图作文微课”视频, 鼓励学生再进行修改作文, 并用手机拍录自己朗读的作文, 或是与同桌进行对话表演。第二天进行课间播放。正是有了这样的展示, 孩子们的口头作文有了很大的提高。

口头作文有了提高, 笔头写作就有了丰富的语料。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笔头写作呢?写作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如:配图作文、PPT作文、电子作文报、英语小书等。这样的“延学”任务, 让孩子们各显神通, 让思维插上了翅膀, 思维的活力在任务中体现出来。通过不同种类的笔头作业, 学生不仅对互动作文、互评作文越来越感兴趣, 而且文章的构思和写作水平都有了提高, 甚至在信息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利用“思维导图微课”的教学效果

(一) “思维导图微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思维导图微课”的运用与实践过程中, 笔者再次体验到“微课”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助力器。“思维导图微课”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对六 (2) 班49名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英语学习平台”很感兴趣, 特别是对通过平台, 运用“微课”进行学习的调查结果 (如表2) 。

从调查结果数据来看, 82%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平台”很感兴趣, 对课外作业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二) “思维导图微课”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从调查结果数据来看, 82%的学生对通过信息平台, 用观看“微课”的方式进行自学表示喜欢、认可的;82%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微课”对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是有帮助的。76%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微课”对自己在家自学英语是有帮助的。从学生说明对这种学习模式的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来看, 大部分学生已经体会到了这种学习模式的“助学”作用了。

(三) “思维导图微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微课”, 实现了“课内、课外翻转”[7]相结合的形式, 即课外“导学”、课内“助学”、课后“延学”。在课前“导学”中, 学生围绕着《导学案》, 紧跟着“微课视频”展开了“主动思考”的活动;在课内“助学”中, 学生围绕“话题”, 跟随“微课”, 展开了“思维的碰撞”, 擦出思维的火花;在课后“延学”中, 学生围绕着形式多样的“任务”, 展开了“思维的翅膀”, 展现着思维的结晶, 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学习成果, 真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有备而来”的课堂学习中, 提升了思维品质。

四、反思与总结

在以往的Read and Write“阅读与写作”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常用的教学模式是“话题导入——阅读范文——写作构思——完成写作”。而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中, 老师们更重视的是如何教, 教阅读技巧, 教写作方法, 教句型时态的运用。但是, 有了“思维导图微课”, 老师们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学的环节, 转授思维的方式, 课堂的教学模式就变成了“话题导入——展示初稿——再构导图——完善写作——展示成品”。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完成文本再构的任务, 而学习, 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40分钟了, 利用“思维导图微课”, 通过网络学习, 从课内的40分钟延伸到课外学习, 学生从被动思考到主动思考, 从点对点接受知识到点对面的发散思维, 学生从原来的“课内接收式”学习, 转变到课外的“课前导学——课内助学——课外延学”的一种学习模式, 实现“课前先学”、“少教多学”教学模式, 真正激发学生智力思考, 发展思维能力, 享受思维成果的教学模式,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011版)

[2]网络文献思维导图http://baike.baidu.com/view/30054.htm?fr=aladdin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04) .

[4]网络文献.思维品质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s Fv Bvt3Nc7.

[5]网络文献.思维课堂http://www.sflsn.com/show/Readasp?ID=123&class=18.

[5]网络文献.http://baike.baidu.com/view/4614166.htm.

[6]欧文勤.“微课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中国教育学刊, 2013, (10) .

上一篇:冷夜的星光现代诗歌下一篇:电视剧《娘要嫁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