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 以德立教

2024-04-28

无私奉献 以德立教(通用10篇)

篇1:无私奉献 以德立教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

无私奉献以德立教

北留完小 郭利娜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源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所以我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2:无私奉献 以德立教

——学习彭世彰老师体会

第二实验小学王兴科

最近,我们学习了彭世彰老师的先进事迹,彭世彰老师是全省教育系统涌现的又一个先进典型,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通过学习,我们深知彭世彰老师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立德树人、爱岗敬业,坚韧执着、潜心科研,为国为民、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永攀高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现了教学科研人员的不懈探索和执着追求,展现了优秀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通过学习,我们深深感到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为了弘扬彭世彰老师的崇高精神,要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无私奉献,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不断提高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水平;要把学习活动与推进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活动激发出来的动力转化为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行动。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篇3:以德立教“爱满天下”

一、深入学习, 领悟师德的内涵

“活到老, 学到老, 教到老, 做到老”, 这是陶行知经常用来自勉励人的格言之一。 陶行知先生一生好学, 曾指出:“我们做教师的人, 必须天天学习, 天天进行再教育, 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惟其学而不厌”是教育工作的需要, 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即教师必须对学生负责。 陶行知提出教师最忌“以差不多为自足”, 要想学生学好, 必须先生学好。 他谆谆教导我们:“教师必须力求上进。 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 每每喜欢和教师赛跑。 后生可畏, 正是此意。 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 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 师道之可敬在此, 所以我们要‘一面教, 一面学’。 ”勤奋好学的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表率,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好学是传染的, 一人好学, 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就地位论, 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 想有好学的学生, 须有好学的先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 唯有学而来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面对知识浪潮的冲击, 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所掌握的知识, 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知识之树才能常青。 因此, 我除了工作中运用在校所学的《教育学队》、《心理学》有关知识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外, 还参加了成人高考, 在可以拿到文凭的同时充实了自己的“内存”, 给自己的教育教学之路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二、身教重于言教, 情感育人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 是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 陶行知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 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 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 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 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 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 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

深刻的记忆中有一位值得敬重的古代母亲, 儿子见邻居有肉吃也吵着要吃肉, 做父亲的哄劝儿子:“明天爹就把咱家的猪宰了, 你可以好好地吃。 ”听罢儿子不闹了。 第二天, 或许儿子也忘了, 但母亲却执意要杀猪, 父亲颇有理由:昨天只不过哄哄小孩子, 哪能句句当真呢?母亲更显理直气壮:如果做父母的在孩子面前说过的话可以不算数, 那在孩子面前就失去信用, 以后孩子长大也像我们这样什么事都随便说说而已, 那不就成了一个毫无责任心的人了吗?说过的话就要兑现, 说到做到才是对孩子身体力行的教育。 记忆中的这则故事有无出入姑且不论, 但这位母亲“言必行”的形象多少年来一直屹立在我的心中。

三、以充满爱意的高尚品德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灵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 “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 陶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 也是师德的核心。 师爱不是一种恩赐, 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激励和唤醒。 我时时提醒自己要爱我的学生, 从点滴做起, 每个孩子都是我自己的孩子, 而不是为了教书而教书。 教师应该奉献爱心:爱事业、爱学生、爱钻研, 而爱学生是三爱的核心。 他提醒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一个不肯对学生奉献爱心的人怎能在教育岗位上敬业、乐业、精业? 陶行知常说:“在我的世界, 小孩和青年最大。 ” 我常常记着陶行知先生这样“爱满天下”的精神。 当我还没有毕业, 在南京实习的时候, 我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 他读大班了可是他的智力发育得比较缓慢, 连小班小朋友的行为能力都不如, 老师和阿姨都对他很头疼, 他还很调皮、不听话, 每次画画都像“世界大战”一般, 画的脸上、身上都是的, 而画却是乱七八糟。 我一开始很害怕遇到这样的孩子, 怕自己应付不过来, 但当他用轻轻的声音叫我老师, 向我求助时,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他在这方面不好, 肯定会在另一面有好的。 抱着这种想法, 我渐渐和他熟悉, 我发现他就是行为能力和智力比较弱, 但他做事情的时候其实很认真, 他画画的时候也想很努力地画, 当我发现这一点后, 我一直在他身边帮助他、关爱他, 用爱心让他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 我一笔一画、一遍又一遍地教他画画, 一个圆我记得我们就一起画了好几周。 在他不耐烦的时候, 在他沮丧的时候, 我告诉他, 有我陪你, 我们一起画。 有一次, 我们班去美术室画画, 要求画手指点画, 对于一般的大班孩子, 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他看我的眼神中充满了无知。 他怕他弄得到处都是、一团糟, 我告诉他有我, 我们一起, 就像平时一样, 最后我们一起画了一棵大树, 很漂亮的大树, 可以说是他画的, 我并没有帮他多少。 他很棒, 出乎我意料, 我很开心, 他更开心, 说要回家送给爸爸。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 他有可能折了翼, 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这样他们就会发光、发亮。

只有做到这些, 孩子才能更好更健康地成长。 良好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教育方针, 提高教育效率的保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 它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调节影响作用。 我会把这些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 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 提高自身的素养, 塑造自身的形象, 锻造新一代的师魂, 把中国的教育推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01.

[2]雷玲.教师要学陶行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2.

[3]王颖玮, 张迪平.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J].文学教育 (上) , 2010.03.

篇4:以德立教 为人师表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的长城。使我们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更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师德建设就是“建筑人格长城”!?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个班级,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很少有人积极发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通过深入的沟通与观察,我了解该班级普遍存在着一种想法:“只要不落人后,不做最差的一个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么积极” 。这是体现的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我深感积极人生态度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性,只有有了远大的理想目标,才能够产生内在动力,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地度过几年小学时光。而且一个人具备了充分的知识才干就可克服消极无为思想,坚定自己信念,安心求学,扎实求知,聚精会神搞学习,一心一意长才干。于是我加强对学生的人生态度教育,鼓励他们不仅要做到“不落人后”,还要“敢为人先”,经过不断的辅导与鼓励,使得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转变,上课的时候有学生开始积极发言,在我的不断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积极思考问题,与老师互动,积极展现自己,课堂的气氛非常热烈,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曾有一次督导来听课,感觉学生上课非常积极,还在课后问我:是不是预先排练过的?

在这样的小事中,我体会到教育无小事,作为教师,处在教学的第一线,在日常的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和困惑,要认真的对待这些问题和困惑,并加以思考,从实践研究中得到对问题的认识,深化认识、发展认识,最终形成理性的经验和观点,指导未来的教育工作。

二、为人师表 不断进取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注视着他。”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

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高素质的劳动者在生产力要素中的地位将空前突出。高素质的劳动者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又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的深化首先要使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教师应成为学生与社会的师表。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还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

三、诲人不倦,道德奉献

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中的一条重要规范,是教师奉献精神与品德的集中体现。作为现代的教师,应把诲人不倦作为自己追求的高尚境界,树立教育创新思想,保持忘我牺牲的工作作风。具有“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报复;具有“天下为公”、“先忧后乐”的集体情怀;具有“刚健有为,自強不息”的进去精神;具有“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具有“诚实守信,勤俭廉政”的高尚品质。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四、乐于奉献,实现自我

为人师表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我立志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5:以德树人.立教圆梦doc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这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核心。在物质文明比较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趋增长。教师道德的践行,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只有“以德树人”,才能汇聚巨大的力量 “立教圆梦”。

古人推崇“修身”、“养性”,我们越是时常反复的思索,越是在心中灌注了永远新鲜和不断增长的赞叹和敬畏。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古人注重的“修身”,带有鲜明的阶级烙印,我们对此要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现代的“修身”既应继承传统的深厚的品德修养,又应具备崇高的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诚信美德,真抓实干,科学发展。“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师道德水准即对上述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师道德水准体现了什么呢?本人深有感悟的是它体现了教师强烈的责任感。作为教师,作为培养祖国栋梁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正以高度的自觉和自信,结合自身的岗位特点、职业追求和使命担当,将“以德树人,立教圆梦”的精神和不懈追求,在坚守理想、勤于学习、心系群众、务实奋斗等诸方面迈开坚实步履,展示青春风采,为广袤原野带来希望的曙光,为民族复兴大业继续前行。

篇6: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发言稿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势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做好本职工作,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近代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是一个刚走上讲台时间不长的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刚刚起步,我经常深思如何做一名称职的老师。我觉得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精通的业务知识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条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德高为师”。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要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要“为人师表”,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职,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要热爱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对难管理的同学,不能一味抱怨,叫屈。“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感化学生。这是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是对教师职业的.负责,是对国家,对社会高度责任感的最真实体现。因为真正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一份感恩的情怀,一道崇高的信念,一份不灭的追求。

其次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精通业务知识,“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今,社会高速发展,各种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如果不注重学习必将落后潮流。要是教师仅靠自己当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从而解不了惑,甚至误人子弟。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教师也失去兴趣,信心和尊重。所以我们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切不可以认为自己的“一桶水”足够拿出“一杯水”来给学生,而不思进取,不去学习,不能仅仅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要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让自己成为一支永远燃烧的火把。

另外,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技高为师”。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是转让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让学生发现真理,就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科学的施教方法,把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要能够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恰当有效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开拓精神积极开展教育与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篇7:无私奉献 以德立教

2107年10月18日,在中共十九大会议上总书记的报告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当前,举国上下都在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如何让十九大精神入耳,入脑,入心,首先是深入读懂十九大报告,深刻理解十九大精神。而纵览十八大报告,什么内容让我印象最深刻,身为一线教育的老师,我当然更关注教育。此次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论述是对德育的进一步强化和精练,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尤其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意蕴更为深远悠长。

立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以德立教。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小学生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1 师,我们说的、做的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所以立德树人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师的师德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师德,为人师表,立德为范。而师德水平的核心和灵魂就在于对学生的关爱程度,就是要有“爱心”。

用“爱”育人,用“心”教书。“热爱学生,用心育人”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核心。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去教书育人,引导学生成才。我们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做到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以真情、真心,教育和影响学生。与学生沟通,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想法;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帮扶和指引;实现素质教育,老师要有智慧,要懂得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好他们。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而十九大报告里提到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了最好的回答。我们培养的不是只会考试的做题机器,疲惫不堪的分数奴隶,疲于奔命的就业机器,而是有着健全道德的人。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德才兼备是优质品,有德2 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所以,立人先立德,人的培养,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就是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道德永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培养的是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这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

篇8:以德育人以身立教

关键词:以德育人,以身立教,道德情操,专业水平

不了解职业学校的人都认为, 在职校, 没有升学任务, 工作轻松, 其实, 职校生源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艰巨性。作为一名职校教师,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 要侧重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生存的技能, 为他们指明人生发展的方向。“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职校教师, 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就应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情操、人格魅力的教师。因此, 对于职校教师而言, 培养自身的人格素养和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需要教师有三心———赏识心、平等心、责任心

(一) 赏识心

就是用积极、正面的教育手段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予反馈, 从而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教学态度。中职学生往往都是学习认知能力水平较低, 品德、行为有一定偏差, 教师、家长较为头疼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相对于普通中学生,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容易被教师、家长忽略, 是一群“被边缘化”的对象。因此, 相比优等生, 他们更缺少关注和关爱。雕塑家罗丹就曾经这样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为一名职校教师, 更要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时间一长, 你会发现, 他们并不完美, 甚至可以说有许多毛病, 但他们活力四射:走进这群学生, 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 他们不善于读书, 但他们多才多艺;他们的文化基础薄弱, 但他们对实用的技能充满了兴趣;他们可能忽略学业成绩, 但他们重友情、重亲情。这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呼应, 是师生之间爱的共鸣。对中职学生的赏识, 不仅能让学生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而且拉近了师生距离, 有利于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 平等心

一方面是师生平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领导者、主持者, 但如果中职学校的教师总是高高在上, 总是凌驾于学生之上, 只抓住学生的缺点不放, 而不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 在教导学生时, 也就不会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学生, 就容易引起自身的不耐烦情绪, 同时也是影响我们自身修养的极大障碍。这样既不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影响, 也有损于师德形象。我们常说要以身作则, 教育本身有着潜移默化的功能, 而教师也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我们能以一颗平等的心对待学生, 也就不会有什么傲慢情绪出现, 也才能够真正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另一方面, 平等心还体现在对待学生上, 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 每一个学生都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 当发现他们的缺点、错误时, 我们应及时进行批评、指正;当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滴进步时, 则应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 做到从严治教、一律平等, 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他时刻在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 中职教育需要教师有一颗平等心。

(三) 责任心

什么是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 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走进中职课堂, 通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讲台上, 任课教师在按部就班地授课;讲台下, 学生的动作却是五花八门———有的玩手机, 有的睡觉, 有的吃东西, 有的喝饮料, 有的讲小话……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听课, 但他们中的多数却是目光游离, 似听非听。中职生往往被人看作一群不可救药、没有希望的学生, 容易成为教师放弃的对象。可转念一想, 虽然每个学生对于教师而言不过是百分之一, 甚至几百分之一, 但是, 对于每个家庭而言, 他们则是百分之百。每一个学生的背后, 都有一个家庭在支撑。现实情况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具备更强的责任意识。工作中, 我们既要严格要求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端正学生的品行, 又要善于欣赏每一位学生,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长处;既要让学生学好基础文化知识, 又要培养他们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既要让他们健康成长, 又要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

二、过硬的专业水平

作为一名职校教师, 仅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实自己。

(一) 加强理论学习, 做“学习型”教师

美国教育界有这样的说法:一教师在教学的头几年, 随着教学经验的增加, 教学效率会不断提升, 但五六年后, 教学方式逐渐固化, 教学水平就会停滞或下降。因此, 学习尤为重要。而且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学生, 他们思想前卫、想法丰富, 作为教师, 也应该与时俱进。作为教师, 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其实, 一桶水哪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要想做到深入浅出, 自如地驾驭课堂, 教师需要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因此, 教师需要利用课后的时间, 通过读书、看课等形式不断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中弥补不足, 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 勇于解剖自己, 分析自己, 正视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 使自己更明确教学目标, 更好地把握教材。

(二) 深入社会实践, 做“双师型”教师

所谓“双师型教师”, 是集普通教师和各种技师素质为一体的教师, 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 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专业教师。与普通高中不同, 职校教育侧重于对学生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中职学校的教学注重学以致用, 这就对中职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更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作为社区班教师, 不仅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 认真做好社区调研、顶岗实习, 更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深入社区, 争取每一次在社区中接受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训练的机会。

(三)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做“反思型”教师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 都有它的疏漏、不足之处。通过反思, 才能弥补疏漏、克服不足。也只有在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基础上, 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探索, 才能与时俱进, 才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有效开展。因此, 反思教学不仅是新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更是教师自身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发展、自我发展的需求。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深圳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职校教师的全情投入。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 只有立足在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的特点的基础上, 付诸爱心和努力, 真正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才能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生命长青。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创新与范式变革[J].职教论坛, 2011 (10) :4-7.

篇9:以德立教 注重特色办学

一、加强师德建设,打造过硬教师队伍

一是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以“三找”(即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为契机,以“五化建设”(即党建工作规范化、队伍知识化、活动网络化、任务目标化、效果社会化)为抓手的深化教育活动。二是开展“三争三联五带头”活动。“三争”,即争当教学能手,争当学校管理行家,争当师德标兵。“三联”,即联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或教师,不断壮大党员队伍;联系一名贫困生,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帮助解决困难;联系一名学困生,帮助提高学习成绩,促进思想进步。“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带头搞科研,促进科研兴教;带头创一流业绩,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带头做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带头铸师魂,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广大教师树立榜样。三是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献身精神,以党建带团建,加大“推优争先”力度。四是加强情感管理,塑造教师灵魂。五是建立和健全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师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等他律制度,以规范教师的行为。同时,我校还出台强化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等自律性措施。如充分利用身边的榜样,宣传发生在教师身边的先进感人事迹,鼓励教师学习身边的榜样,实现教书育人工作由他律变为自律。六是建立正确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是管理从人治走上法治的关键一步。用公正恰当的评价来引导教师提高思想素质和工作质量,向教师明确表明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这对维护师德规范的尊严和效力,形成良好的师德风尚,提高师德水平以及协调人际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七是把师德建设渗透到教学领域中,营造催人奋进的氛围。我校把师德建设的重心逐步引导到课堂教学上来,这不仅因为师生双边活动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而且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如何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如何实践创新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师德建设的新课题。

二、强化德育管理,提高育人实效

1.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宣传及管理力度,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围绕《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做了如下一些尝试: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利用班团队会、国旗下讲话、学校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人人知晓。二是制定并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如《学校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教代会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学生校内一日常规》等,把制度纳入日常管理之中。此外,我校还建立了由学生社团、教师、家长、校外辅导员等组成的德育网络,以此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2.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

我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组织开展以活动为载体、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的多项主题鲜明的德育实践活动,借此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形成德育常规机制。主要做法是:一是开展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如通过祖国好·家乡美、学雷锋做美德少年、我的校园我的家、感恩教育、靓丽校园·阳光少年、青春献祖国·永远跟党走、成人宣誓仪式、科技创新活动、绿丝带志愿者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实施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将德育、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到所有的课程教学中,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德育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同时,把德育渗透工作的好坏作为教学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与区法院共同组织道德与法同行暨少年模拟法庭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观看禁毒、法制教育资料图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国家安全知识、知识产权专题等讲座,制定了《校园安全教育方案》,对学生进行安全避险教育 ,让师生能学法、用法、守法。

三、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成果,展现办学风采

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以学生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及教科研为主渠道,紧紧围绕特色办学目标,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一是以德立校。优化全员育人格局,建好每一个班级,教好每一名学生;加强德育创新研究,深化体验式德育,打造德育精品。二是狠抓教风、学风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三是聚焦课改和课堂,务实有效抓教研。四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优秀团队。以培养高尚、快乐、智慧、成功的教师为目标,引领、服务、激励、打造幸福教师团队,建设幸福和美教育。五是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拓展科技活动基地的活动,培养一批具有科技特色的、有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优秀少先队集体、贵州省科技活动先进集体、贵州省红旗先进团委创建单位、贵阳市文明单位、贵阳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贵阳市体育先进集体、贵州省绿色学校等称号,并成为贵州省优质学校和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实验基地及先进单位。2013年,在我校成功举办了贵阳市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第29届贵州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此举给学校办学增添了教育的新活力。我校2013年的初中毕业率为100%,推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健全“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后,2013年的辍学率为零。我校教学质量稳中有升,2012年和2013年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分别为 97.5%、100%,高考大专以上上线率分别为 97%、99.14%,形成了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特色。

总之,学校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扬贵州教育精神,践行教师誓词。提高思想认识,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自身素养。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树立学校的发展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推进学校管理精细化、深化初、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等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提层次、增内涵、强底蕴上下功夫,将学校建成师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锐意进取,确保学校各项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用热情和真诚,劳动和智慧,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篇10:无私奉献 以德立教

师德标兵事迹

申 报 材 料

申报人:张莉 2010年7月9日

用心教书 为人师表 以德育人 无私奉献 钻研业务 廉洁从教

——张莉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材料

张莉2001年7月毕业于仁怀师范学校,走上了三尺讲台。几年来,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青年教师的优秀代表和学习楷模。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了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仁怀市委仁怀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自觉遵守《教师法》、《遵义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仁怀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八不准》,坚持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作风正派。搜索她平凡而富于激情的工作履历,撷取朵朵清醇欢畅的生活浪花,我们能体悟到她追求进取的人生轨迹,你也许会感叹钟灵毓秀的教育精神的美好神奇!几年来,她努力工作,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进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一、用心教书 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学仅仅是工作的一个方面,而教师的榜样作用是育人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张老师处处注意自己的教师形象,实践着她的人生价值与追求:生活中我可以不讲究吃穿住行,但我必须百分之百地投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中去,为党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话虽平淡,但是掷地有声,显示了一个教师不计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

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张老师认为,传道,不仅传学问之道,更要传为人之道;授业,不仅要传授学业,更要催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解惑,不仅要解共同之惑,更要解个体的特殊之惑。张老师还认为,师德中爱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爱学生,才会认真备课、上课;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抛开一切名利,为孩子补课忘了时间,忘了自己;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她常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张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无数个早晨,她迎着朝霞曙光走进校园,和学生交谈;无数个夜晚,她带着欣慰和倦意回家。甚至有时给学生补课到深夜,心甘情愿的住在学校,“一切为了学生”是她为师的准则。

几年来,张老师热爱教师工作,坚持教书育人,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和教育学生树立为国家和人民发奋学习的决心,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质量。他把对教育的满腔热情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上,高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备课,一丝不苟,对每堂课讲授的内容都进行认真的编排,保证思路连贯,逻辑性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深受学生好评。他还不断把教材以外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保证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能适应新时代的要

求。他长期坚持启发式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一直以来,张老师团结同志,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二、用爱感化 以德育人

热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善解人意,开朗随和使学生愿意亲近,乐于接受教诲,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指出的缺点、错误。同时,教师的赞许与激励也最能鼓舞起学生的上进心。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成为他们的师长,在课余,又要成为能与他们平等相处、坦诚相见的朋友。张老师觉得,每个学生都具备潜能,而潜能是同人的品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除了教学外,张老师更多的是用理想、行为来教育学生;除了成绩之外,张老师更多的是用言行、品格来评价学生,这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张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温暖集体的氛围。她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一样,她们是一家人,就应该相亲相爱,用真诚的爱滋润一个个纯真的心灵。于是她每个月都精心的布置教室,让学生在教室内就能感觉到春夏秋冬的变化,有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每天早晨的晨会课,是张老师对全班同学集中教育的时间,无论有多大困难,她也是不会放弃的,因为她认为在很多情况下,集体教育的效果要比个别教育好;每周固定召开的班级小干部会议是雷打不动的,因为她认为,只有班级的核心力量发挥作用,一个好的

班集体才会形成;另外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建立一种浓浓的班级文化的氛围,把孩子们的心融在一起。在班级中,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平等的,谁有困难,大家都应该帮助他。

三、德育为首 无私奉献

张老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她随时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认真组织开展了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说,用一个字来表现张老师对教师工作的那份热情,那么,“勤”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她的这份“勤”源于对生命的正确理解,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勇敢追求。正是那份“勤”使她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家长们的尊重,领导们的信任,也正是那份“勤”。张老师的那份“勤”,也体现在她的“舍”上。因爱而舍,因勤而舍,爱的是自己认准的事业,勤的是自己找准的坐标,而舍的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在任教9年的日子里,、张老师不计时间、不计报酬,专心致志地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时间证明了这一切——无私奉献。做为老师,我们敬重她;作为朋友,我们学习她,敬佩她;作为同事,我们关心她,喜欢她。”

四、钻研业务 廉洁从教

教书这个岗位是个特殊的岗位,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产品,是良心工程。所以我们的一切理念和方法都要不断改变,要随时钻研业务,提高自己,要有责任心。张老师常说:把工作当自己的事干,当成一种事业,没有干不好的;人得对得起良心,更需要

成就感!话语朴实,而透过这简单朴素的语言,我们就不难理解她工作积极进取,无怨无悔的原因。在课改的研究中,她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学。张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它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坚定学生学习的意志,进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形成共鸣,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当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张老师的课没有枯燥、烦琐的分析,而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索、体验式教学。课堂中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课堂中师生融洽,使学生个性充分得到发展。在这其中她也体系了廉洁从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张老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了搞好教学工作,它不仅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总结,而且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钻研探讨。几年来她订阅了多种教学刊物,旁征博引,汲取精华。她始终认为,成“匠”容易成“师”难,谁都没理由夜郎自大,固步自封;要让自己的工作始终有“源头活水”,就需要不断的扩张、吸收。她在备课、讲课上始终孜孜以求,一丝不苟,不断钻研,精益求精。当有人问起这事,她的回答很简单:艺无止境,对症下药!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这里得到了最朴素然而也是最恰切的阐释。不懈的努力,使她的教育教学教好的效果。历年来,张老师所任学科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张老师积极参与德育课题研究,撰写德育研究文章。她撰写的论文《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小抓起》在人民教育报上发表;论文《数学教

学中的优化组合》获市的三等奖;辅导的学生寇小青、刘闯在遵义市语数联赛中分别获二、三等奖。

总之,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未来的日子,更需要激情去点燃。有了火种,就有了燃烧的希望,就能照亮前进的路途。一枝红杏,预示满园春色,试看未来的继续教育,群芳争艳,风景独好!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既爱他的事业,又爱他的学生,那么他就是一个十分好的老师。”爱事业,爱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就要突出一个“爱”字,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他不是贩卖知识的商人,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校的张莉老师就像四季长青的常春藤那样,始终朝气蓬勃,始终保持质朴无华的品格,耕耘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

上一篇:以运动健康为题的班会方案下一篇:货币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