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王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2024-04-16

于王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精选6篇)

篇1:于王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于王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于王庄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1963年,在校学生873人。有两栋教学楼,一栋是博学楼,18个教学班全在这里;另一栋是综合楼,这里主要是各种功能室。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的发展观和习近平讲话精神为指导进行学校管理,确定了“校园美、校风正、教学好、质量高”的办学目标,“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培养习惯,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德为首,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逐步形成了“诚信、尚礼、厚德、博学”的校训,“乐学、勤奋、体健、向上”的校风,“爱岗、敬业、善教、爱生”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好问、求精”的学风。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一)师资水平:

目前我校现有48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48人,本科以上学历26人,占54%,专科学历22人,占46%,教师学历合格率100%。专任教师中,音乐教师2人,体育教师2人,科学2人,英语1人,基本保证了开启课程、开足课时和学生各类活动的需要。

(二)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4010㎡,建筑面积3990㎡,生均校舍建筑面积4.57㎡。(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下,按照基本办学十项标准,县政府为我校新增用地20990平方米,规划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各一栋,运动场设有足球场、环形跑道、直跑道、篮球场等,现正在实施阶段。)

(2)学校图书室中共有图书23200册,生均26册。(3)学校拥有体育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实验室、仪器室、留守儿童之家、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等功能室。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有序,教学设施齐全。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学生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适龄学生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

(二)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办家长放心学校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安全工作同教师奖惩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学生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防溺水、防震、防火、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教育。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三是组织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学期都要向家长发放一封信,提醒家长注意学生的安全。由于我校安全责任明确,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三)把教学质量视为第一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近年来我校坚持深化新课程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继续抓好全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创建“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利用教师培训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内容。除集体学习之外,教师个人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并且人人做到学有笔记、学有体会、学以致用。通过系列学习活动,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白了肩负的重担,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更大的热情。

(2)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新课程理论学习。新课程已大面积实施,为了使全体教师更深入的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同时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丰富了教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3)严格考勤管理,按规定执行教师请假制度,详实记载教师的考勤情况。教师出勤情况与绩效量化考核挂钩。

2、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的理念。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层层落实教学质量目标,建立健全奖罚制度,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教导处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抓实了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要求教师认真按课表上课。

(3)、坚持以活动促教研,以活动提质量。教导处主抓,教研组主办,全体教师参与,定期研讨交流并小结,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网上培训学习,从中学习好经验,新教法,新技术;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充分利用安徽教育资源平台为教学服务。深入到课堂听课,课后认真评课,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坚持认真组织了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全民健身活动。

(2)强化教书育人,紧抓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上好“三课”,即思想品德、安全健康教育、班会。二是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适时渗透德育思想。三是深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3)广泛开展活动课,通过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4)重视环境建设,狠抓卫生工作。全体动员,广泛参与,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为契机,认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我校卫生工作做到了责任区划分明确、宣传教育频繁开展、清洁区天天打扫、卫生情况日日评比、卫生设施基本齐全、绿化美化有序进行。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各功能室齐全。图书、教学仪器、体育器材等全部达标。素质教育、办学条件等各类资料逐渐完善。特别是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以来,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楼前后实现了全覆盖性硬化,绿化带精心布置。学校的教学环境逐步改变,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增强,教风、学风日益浓厚,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现代化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

2、教学教研成绩突出。

近年来,我校学生参加了多次征文比赛等竞赛活动,多人获奖。多名教师的教研论文、教学设计获市县级一、二等奖。多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

五、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保障、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提高。

六、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学生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教育、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把学校办成学生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我们一定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办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篇2:于王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XX县XX镇XX希望小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的莅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作介绍。

XX县XX镇XX希望小学位于XX镇文化东路3号,创办于2012年,办学至今第五年,是一所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师资力量年轻,校风严谨笃实,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显著的“花园式”现代化学校。学校现占地面积32440㎡,校舍建筑面积7404.69㎡,绿化面积13795.77㎡,体育场占地面积10876.04㎡,校园规划开阔井然,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人,各项指标均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大门)

办学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师生优良品质培养有机结合,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结合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好学生活动,提出学校的“三风”建设,并深化为“知行合一”的校训,以此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和良好班风形成,促使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之发展为“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时常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多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文化长廊)

文化立校、艺术育人是我校转变德育观念,寻求新的突破,探索出的独具个性、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学校主动联系县文化馆,外请名师,内抓管理,开设足球、民族舞、器乐、书法、国画等五个学生社团,扎实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特长,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服务校园,服务社会,展示学生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学生的艺术特色,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我校“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云南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基地”的各项工作,精心打造精神文明校园和书香校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书画活动室)

发展至今,在“办学目标明确,特色突出,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学生学习负担轻,学习能力强,综合素养全面”三大特色引领下,XX小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近几年,学校除经常接待县内外教育考察团外,还先后被授予县级文明单位、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省级防震减灾示范校、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活动联系学校、县级常规管理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被县人民政府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被云南省教育厅小学语文研究会确定为“小学语文研究基地学校”,同时,学校集体、学生和教师个人分别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奖励27项次、254人次和78人次。(校史室)

目前,学校办学范围不断扩大,除接收本片区生源外,还接收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82名,教师70名,其中特级教师1名,教师较为年轻,结构合理,高于规定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为100%,学生与教职工之比为22.61:1,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为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城区教学及自我发展,学校开展年级结对与个人结对,通过交流与帮扶,落实学生学习常规与班级建设的管理,促进教师尽快适应城区教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学校以教师综合技能大赛为突破口,突出教学中心,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每学期组织一次年轻教师综合技能大赛,推进教师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着力打造一支师风正、学风浓、素质高、技术精的教师队伍,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公示牌)

学校十分注重信息技术教育,自建校开始就建成计算机教室投入使用,学校现共有78台计算机,生机比为每百名学生4.93台,由专人主管,接入光纤,建立绿色网络,每班每周一节信息技术机课不折不扣地在这里上到位,并认真记录,资料详实齐备,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信息平台。(计算机教室)

学校在办学中,深化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不断加强少先队建设工作,配足配齐少队设备,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核心,积极开展养成教育,并让少队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严细实的基础上,辅以人性化管理,并投入资金在少队室建成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学生在校时间“无缝隙”全程管理。(少队室)

学校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实施学校、年级、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以学校、年级组、班主任为纵线,教导处、教研组、少先队大队部为横线”和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网络;形成了“制度规范导其行、榜样示范带其行、严格管理促其行”的管理格局。学校在学年初,会结合教师变动情况细化教师分管工作,把日常工作的管理和落实通过两级领导组的分级管理,确保了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实现校内无小事,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机制,从而实现了人人参与、主动发展、追求进步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教师办公室)“对于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校容校貌表现出一所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学校确立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学校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用和谐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校大力打造走廊文化建设,首先,各条楼道均以学生自创的作品布置了形式各异的名言警句墙体文化、安全提示语书法作品、自主绘画作品,学生每天流连于其间,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教育,彰显了学生参与的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机与活力;在每个楼道人员疏散密集处设置了疏散示意图,提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疏散路线,并在相应位置设置教师安全值岗公示牌,由教师及少队部学生共同值岗,相互监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学生能安全疏散。(楼梯)

学校目前重点打造的另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为“书香校园,邂逅经典”开放式的走廊阅读,在教学楼及综合楼走廊设置书架,每层楼道均放置了22类图书,由少队部学生配合管理,师生可根据相关规定自由登记借阅心仪的书籍,自觉完成相关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少队部每学期评选一次“好读书优秀队员”和“优秀读后感”作表彰,并在展示区展示。这一举措,让师生自由地翱翔在历史的天空,邂逅一部部经典,内化为师生行为举止、道德修养的源泉,如今,润物无声的书香校园氛围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阅读走廊)

结合“薄改”项目的实施,我校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抓实硬件建设即接入互联网,建设总控制室(机房),建立校园局域网,使各教室装配的电子白板、教师电子备课室等联为一个整体,成为了较高程度的校园网,形成较好的网络教学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总控室、电子备课室)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5760册,生均:9.96册,部分馆藏,部分轮换至各阅读走廊,图书借阅率高。美术室器材配备为Ⅰ类,有专业美术教师管理,每天均有部分班级学生轮流进入开展教学活动。(图书室、美术室)

学校科学实验室现配备设备为Ⅰ类,仪器器材配备,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要求,能满足学校正常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室的管理由专人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上墙公示,各类仪器设备分类入柜,规范摆放,账表卡册登记详实,危险化学药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管控严格,使用率高,但资料齐全。(实验室)

学校历来重视开足开齐课程,重视美育教育,设置了专用的音乐舞蹈教室,目前配备器材为Ⅰ类,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要求,由专业音乐教师管理,管理规范,使用程度高,每天均有部分班级学生轮流进入开展教学活动。(音乐舞蹈室)

由于我校学生较多,生源较广,因此,对其中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教育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和管理,保障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对特殊群体学生摸底、排查,建立了单亲、留守、孤儿、残疾、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学困生七类学生动态台账,并由班级教师分类对特殊学生每月进行一次帮扶,以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与云南省网上家长学校的教育专家联系,针对各阶段学生、家长的困惑,每月开展主题活动或一对一咨询辅导,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学校还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室,给教师、家长和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便于教师更好的与家长、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疏导,帮助学生找准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室)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临新的挑战,学校将抓住机遇,继续围绕“素质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XX希望小学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创办并成长起来的,XX希望小学的发展需要您的继续关爱和支持。

篇3:于王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 三十四中作为一所老优质学校, 如何示范性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有效化解择校问题是我们肩负的新的使命。

做做法法一一:严格执行指标到校政策

指标到校政策就是为了遏制热点校的择校热, 我们34中在保持和发扬老牌优质学校优势的同时, 始终严格执行指标到校政策。最初, 我们对指标到校并不理解和欢迎, 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将流失很多优质学苗, 原本在教学质量上的天然优势也会受到影响。四年来, 因为指标生比例逐年上升, 从30%到60%、70%, 直至今年增至75%。学校招生人数逐年下降, 从695人到580人、550人, 今年降至520人。学校学区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经由86.2%、91.5%、94.8%升至目前的96.4%。随着指标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和学校招生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来我校的择校生人数逐年减少。渐渐地, 家长们对待择校的理性思考和自觉意识也在增强, 挤破头来择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家长们开始认识到了指标到校对自己孩子能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诸多益处。优质生源从起初依靠硬性技术手段调控到如今业已形成的自觉调控, 指标到校在化解择校问题中的杠杆调节作用日益显著, 政策干预大大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做做法法二二:保持自身持续优质发展

老优质学校受指标到校政策的直接影响巨大, 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我认为, 持续优质发展是老优质学校自身生命力的体现。坚持十二年之久的“双三我”活动是我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它是指在师生中开展的“我看我自己”、“我学身边人”和“我做现代教师 (现代中学生) ”的活动。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载体下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 富有思想, 充满活力, 形成独特的风格。记得刁淑艳老师在我校“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 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位工作了仅三年、只有两年班主任经验的年轻老师。像刁淑艳这样在学校“百家讲坛”中做过讲座和发表个人研究成果的老师已经超过学校教师总数的80%。还有我们每周都要组织一场学生辩论赛,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辩论队, 班级、年级之间互相挑战。在辩论赛中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锻炼, 远远超过书本和课堂。“双三我”活动已经成为师生主动发展, 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力量, 成就了三十四中这一优质品牌。

做做法法三三:发挥“片区+校群”节点作用

作为老优质学校, 我们正处在区域“片区+校群”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关键节点上,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时时“独善其身”, 还要能够处处“兼济天下”。

纵向上, 我们带动片区内的九年一贯制有序衔接。我们在片区开展了中小衔接式教研活动, 按学科梳理九年的教学内容。在一次教学研讨中, 小学的科学老师说他们的科学课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现象, 可又很难给学生讲清楚。我们学校的冯静老师就建议他们用初中相关的物理、化学实验配合讲解, 还可以以校本课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我们学校的物理、化学老师还定期轮流到片区内的三所小学做现场辅导, 保证实验指导的效果。我们片区中小学教学也在中小衔接式教研活动中逐渐实现无缝对接。

横向上, 我们示范和引领校群中更多的学校走上“规范+特色”的优质发展道路。我校以活动育人见长, 打造出了“双三我”活动汇报会、感动校园人物颁奖典礼、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毕业典礼、开学典礼、读书交流会等有影响的品牌活动。在一次校长例会的间歇, 西岗中学的校长向我询问正在筹备的开学典礼有什么新点子。和她的这次交谈促使校群中的共享资源多了一项新内容。从那时起, 每次我校的这些活动都面向校群全程开放。很多做法已经被推广成为校群同类活动的“规定动作”, 为每个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片区+校群”管理中, 各校的优势互补有力推动了区域的均衡发展, 使得择校不再是家长和学生的“刚性需求”。

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化解择校问题是老优质学校的时代使命, 也是我们的社会价值所在。我们心向往之, 也会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此。

片区管理助推均衡发展

2008年以来, 在先后历经了“名校长工作室”与区内名校五四路小学的结对和“教育协作片”与市内名校三十七中学的组团发展后, 西岗区九三小学顺利实现了与名校的优势共赢, 正式开启“片区+校群”管理模式。所谓“片区+校群”是我们区在总结提炼名校长工作室和教育协作片经验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教育管理模式, 纵向上实施以中学牵动小学, 按学区片开展中小学片区管理, 横向上以名优中小学为核心, 同类型的学校组成校群。

片区管理强化中小衔接中的学科交流研讨, 为学生九年培养规划提供课程保障。例如, 在一次中小学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中, 小学英语教师采用了中学常用的话题式教学, 这一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大家的激烈争论。“用中学的方式教小学生, 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吗?”“中小衔接中应该和而不群, 既要尊重差异又要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听到这些切中要害的讨论, 作为校长, 我们很欣慰, 研究中这种争论越多, 说明教师的思考越深入。中小衔接中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从而实现更高层次上的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定期开展的不同主题的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评课、共同教研等活动, 纵向上, 强化了中小学同学科相互渗透;横向上, 打破了学科界限, 强化了学科整合。片区管理使片区学生教育在道德培养、习惯养成和知识技能上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连续性, 从根本上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深入的教学研究推动了教育过程的不断优化, 我们更是以“全程视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例如:我们片区内两所小学的传统体育项目是篮球且特色鲜明, 而中学重点发展项目是足球,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培养和坚持了六年的兴趣和特长, 在升入初中后能出现“断层”吗?实现片区管理之后, 我们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状态, 片区中学随之将篮球特色确立为学校重点项目。我们九三小学的体育教师付英杰, 是本校篮球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手”, 实施片区管理以后, 他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片区成立了“付英杰篮球工作室”, 按片区规划推动整个项目的发展。按照片区大课表, 付老师每周需要定时去大同小学和六中上篮球课, 带领工作室成员, 借鉴音乐考级方式, 制定了篮球等级规则, 学生通过参与篮球校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自愿报考不同级别的篮球等级。一位初中生在毕业感言中说:“老师给予我的不仅是一项篮球的技能, 还给了我一个终生爱好、一个终生受益的习惯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片区大课表还确定了每月一个篮球主题活动, 如“三对三”篮球赛, “篮球文化艺术节”等, 确保中小学特色的有效衔接, 保障片区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的实现。

片区管理让教师资源产生了最大化的效益。九三小学的邓彩凤是一位工作仅一年的班主任, 班上的一年级“小不点”使她忙得焦头烂额, 大同小学的省级优秀班主任付承葳, 有自己独到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追求“慢教育”。我们通过“连心班主任工作坊”把他们连接起来, 由坊主付老师带动和指导三所学校工作五年内的年轻班主任实现专业成长, 工作坊采取了“影随”的机制, 每天八小时内付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找学生谈心, 年轻班主任都跟随着她, 仔细观察她的一言一行, 看似“影随”和“观察”, 实质是在开展微型团队学习和研究, 由“观察”到“模仿”再到“实践”。除了“影随”之外, 连心工作坊成员还通过QQ群、电话、面谈等方式解决教育困惑、交流学习心得, 班级常规管理、家校沟通、课题研究等都是工作坊成员研究的内容。连心工作坊成了年轻班主任工作的靠山, 同时, 也再一次赋予了付老师工作的激情与活力, 可谓是双赢。

为实现片区资源效益最大化, 片区内的硬件教育资源也统筹配置, 中学配备的是数字地理教室、科学探究室、小学配备动漫实验室, 例如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太阳系”这一专题, 我们便组织学生到片区中学的数字地理教室上课, 使地月系的自转和公转生动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眼前。片区有统一的专业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围绕专业教室的使用功能、中小学课程设置及学生活动安排, 编制了片区“大课表”。教研引领、特色牵动、共享资源激发了我们每一所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在“片长”的带动下, 我们的片区管理不断制度化、系统化, 学生小学毕业后, 进入片区中学, 按照设定的科学成长路线, 又在一个熟悉的氛围中继续发展, 择校回流现象比比皆是, 整个片区已成为一所蓬勃发展的“松散型”九年一贯制大学校。

用智慧打造班级文化用创新张扬学生个性

我校毗邻大连市最大的小商品和水产批发市场, 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过去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薄弱校。很多家长对于将孩子送到我校有顾虑, 择校导致生源流失严重。2008年, 我校成为西岗区第一批小班化实验试点校, 也是西岗区“优先薄弱、交替发展”的薄弱改造理念的受益者, 区域的理念和策略让我们对改变我校的薄弱面貌充满了信心。校长在班主任培训会上说:“如果每个班级都好起来了, 整个学校就好了。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呀!”怎样才能让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身份背景的学生尽快融入现代班集体、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应该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和策略帮助我校形成了新的班级组织结构、新的机制和手段、新的评价方式, 营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使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可能。

在我班, 班级组织结构改变了教师主导的方式, 老师仅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才是自我成长的主导者。这种主导首先就体现在班级小名的诞生过程中, 我班的班级小名叫青泽轩, 是同学们在班会讨论之后, 从自己起的十几个小名中确定的, 他们说:青——青春, 要张扬青春的活力;泽——聚水的地方, 寓意着带着不同家乡文化的我们汇聚在一起;青泽轩就是我们张扬青春活力, 互助、融合、自我管理、共同成长的地方。班级小名是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我们班级学生发展的共同愿景, 因为每个人都参与了班级的规划,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十分珍惜这个名字, 青、泽, 已经成为我班文化的关键词, 也是我帮助同学发展自己个性, 评价自我的依据。

新的班级机制体现在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管理人员, 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这种新的班级建设机制打造了与众不同的班级结构。有的学生成为谋篇布局的设计者, 有的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 有的学生成为专长突出的实施者, 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就拿我班于海泉同学来说吧, 他是我班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一位, 性格内向, 家境贫寒。这样的孩子怎样参与班级管理呢?区里倡导同学们建立自己的数字博览馆, 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电脑, 于是就让他做了电脑管理员, 主要是想让他融入集体。在老师的指导下, 一个学期后, 一个关于旅游的数字博览馆初具雏形。看着他等待评价的眼神, 我笑了, 他也笑了, 可以说, 这个数字博览馆敲响了他新生活开场的钟声。他涉猎了更多的知识, 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机会, 获得了自信, 缩小了与城里孩子心理上的差距。

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 和于海泉不同, 我们班也有同学原本就个性张扬, 特长鲜明, 怎样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呢?区里给每个班配发了相机。学校组织师生校园生活摄影大赛, 我知道赵芮对摄影感兴趣, 就让她作为活动的组织和培训者。她很兴奋, 还主动地给我的参赛作品提建议。我把相机交给她, 还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 抓拍班级每个同学的笑脸和精彩瞬间。一个月后, 她上交了一份出人意料的作品, 一次以笑脸为主题的摄影展, 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和同学的笑脸展示在回音壁上, 她主动为同学们讲解, 连其他班级的同学都被吸引了。现在她带起了一个摄影小组并成为班级文化讲解员, 多次接待前来参观的领导和老师。她的特长不仅没有被埋没, 反而得到更大的展示舞台。于海泉和赵芮的故事只是我们班级30个孩子的成长缩影。只要班级建设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人人都可以拥有一片梦想的天空。

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我们班摒弃了原有的仅以学生成绩为评价手段的单一方式, 为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的扉页主要是学生的个性介绍, 包括人生的梦想、阶段性目标、兴趣爱好和电子照片。档案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三年间在学校生活中的大事, 从第一张开学典礼新生合影的青涩到毕业典礼师生拥抱的感动, 按照时间顺序呈现, 后记是每个学期结束时班主任的寄语, 电子档案改变了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扬了学生个性。

“青泽轩”的班级文化由学生做主学生做, 同学们的地域文化在这里融合, 智慧在这里升华, “青泽轩”给予了他们乐观、自信、阳光的品质,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使原本差距很大的城市和乡村的孩子获得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差异发展, 并从差异发展逐渐提升为彰显个人特色的优质发展, 最终赢得家长和孩子的认可。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在优质控择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 更有切身的感受:好教师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之一, 好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培训, 而西岗区为好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还记得在从教十年左右的时候, 我常常陷入不知该如何继续发展的困惑中, 与周围的老师们交流, 他们也有这样的感觉, 职业的责任感告诉我们必须提高, 而我们的渴望却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中徘徊。机会从2008年5月开始接二连三地降临了。区里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钱守旺、华应龙、刘德武、柏继明、吴正宪、李烈等小学数学大师集体来到我区, 大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强大的气场和人格魅力以及对教育事业孜孜追求的热忱, 给了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真想像他们一样, 也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大师, 但是, 差距之大, 谈何容易!然而,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这年夏季, 我就成为刘德武老师的十名徒弟之一, 当时的我真是兴奋极了。局长亲自带我们到北京拜师, 当天就开始了第一次学习, 之后, 北京——大连之间就成了我们师徒的热线, 师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深见解、对学生思维训练和教材深度的理解和钻研、风趣幽默的谈吐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记得那年国庆黄金周, 我们四名徒弟深夜来到北京, 师傅亲自开车到机场迎接, 几天的“磨课”常常进行到深夜, 师傅不知疲倦, 师母还捧出热腾腾的炸酱面, 这份感动让我们暗下决心, 一定不辜负师傅的期望和教育局的信任, 也做一个像师傅那样“爱上课”的老师, 在与名师的切磋交流和反复的课堂教学研讨中, 我们不断领悟到数学教学的真谛, 教学的感觉越来越好。

在教育局组织的“三级拜名师工程”中, 我既是全国名师刘德武的徒弟, 也是区内来自不同学校的三名新教师的师傅, 我把从名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徒弟, 并且经常跟他们交流、切磋, 看着徒弟们一天天成熟起来, 我的心里充满自豪和幸福感。现在我的徒弟们也已经在区内崭露头角, 被派往上海挂职研修、派往陕西师大参加国培, 我也多次被派出参加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讨活动, 今年春季还走出国门到新加坡感受现代教育的发展。良好的氛围、优质的资源、恰当的培训, 给我们提供了最广阔的成长平台, 也坚定了我勇立潮头的信心, 研讨课、视频切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学术交流等等活动中, 常常活跃着我们师徒的身影, 我们也在与别的师徒团队的较量与合作中获得提高。现在, 我带的新教师已经成为刘德武老师的第二批徒弟, 我拉手的学科教学薄弱教师已经成为片区的学科教学法特色教师, 我自己也成为大连市的品牌教师, 而且, 在教师“圆桌式交流”和全员培训的共同作用下, 区内各校都有特色教师, 都有学科带头人, 都有学科专家组, 我区各学科入选的大连市品牌教师数量都位列各县区之首。现在, 按照局里的统一部署, 我们在专研本学科发展的同时, 也常常与区内其他学科的专家组、特色教师团队交流, 互相学习借鉴, 创建区域“学习共同体”。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让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成为现实。

2011年9月, 作为“对口帮扶工程”中的一名支教教师, 我来到大连市最北端的一所山区小学, 我知道这又是一次锻炼与提高的机会。大山里的教师对乡村教育坚守的那份信念和责任、大山里的孩子对优质学习资源的渴望深深打动着我, 于是, 一年里, 我尽全力, 以领路课、讲座、案例式教研、带徒等方式将西岗的经验与做法传给山区的师生。每个忙碌的日日夜夜, 我的心灵都在付出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我也在与不同的学生和教师的磨合中得到历练和提高。一年的时间可能改变不了什么, 但我可以成为一颗火种, 点亮学生的心灵, 照亮周围更大的空间。

从教17年, 我先后作为优质教师资源被交流到三所薄弱学校。如果说, 过去的交流和培训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那现在的我就需要不断客观地看待“过去的我”, 正视“现在的我”, 在主动参与各种培训的同时, 用不断的提高和奉献, 去追求一份持久的热诚和激情, 去享受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做一名像师傅那样“爱上课”、学生又喜欢的老师。

711中学给孩子可喜的变化

我是大连市西岗区一个普通中学的学生家长。我儿子叫应明豪, 是71中初二的一名学生, 他本是个内向寡言的孩子。初一军训刚结束, 回到家他就在饭桌上兴奋地说:“爸, 知道吗?我是我们小组的副组长!”“管多少人?”“除了我自己, 还有三个。”我和他妈妈没敢笑, 也没当回事。但半学期下来, 原本不爱说话的他几乎天天晚饭的时候都要讲讲今天班级的什么什么课上, 哪个哪个小组的比赛啦, 趣事啦, 后来我和他妈知道他们的四人小组每人都有职务, 每人能管别人也归别人管, 是叫“合作学习”。于是我在不知不觉间记住了些小班化课堂上的新名词, 像“小白板”、“两只红笔进课堂”、“全员参与式总结”等等。而应明豪自己也爱跟我们说学校里的事了, 爱吃早饭了, 爱上学了。他在班级担任数学科代表, 还负责间操时关闭教室荧光灯的工作, 每一样他都干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看到孩子脸上有那么多的快乐, 我们家长的心里也有那么多的幸福!

很愧疚地说, 应明豪小时候的学习习惯, 我们给他培养的并不多。小学时不管作业多么少, 他都不愿写;初一有一次考试过后, 他忽然郑重其事地说:“请你们放心, 我争取不在家写作业!”猛一听吓了我们一跳。原来, 每科老师在学校都针对学生当天的掌握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当天所学谁能通过“日日清”检测, 谁今天的家庭作业就相应减少甚至没有, 这个“作业政策”一下子刺激到他, 为了少得到一点儿作业, 他课堂里用心, 自习课用心, “日日清”抽测时用心。一个小环节带动一大片。应明豪以前几乎从不预习, 可是现在, 他天天做预习, 还为自己制定一周的预习计划。看到孩子的变化, 我们感到孩子会学习了, 那份感激, 不知道该对老师说什么好。

去年国庆节前, 儿子回来说他们的男生鼓队要到俄罗斯演出, 全家惊喜得不得了。他当初报名参加学校“男生鼓队”的时候, 我们觉得报就报吧, 锻炼锻炼身体也好, 可忽然要出国演出了, 我们才猛然意识到这个鼓队多么受重视, 儿子所在的学校多受重视, 因为71中的学生, 80%是外来务工的孩子。孩子离开家前倒是没什么, 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可他回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儿子说, 第一次看见五星红旗因为他们而升起,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 他肩上也挑着沉甸甸的使命。他跟我说:“爸爸, 坐飞机什么感觉?就是‘城市在我的脚下, 世界在我的心中’的感觉!”说实话, 我们家长的感动是什么?就是看见孩子的长大和孩子可喜的变化!

我身体不好, 行动不便, 有时也想去学校看看儿子的上课状态, 我老婆说:“不用, 你在操场外看看整齐划一的晨读, 去看看大课间热火朝天的花样跳绳就知道咱儿子咋样了。”儿子也说:“爸爸, 如果你到我们学校, 你一定去四楼走廊里看看, 那里有一大幅墙板, 学校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照片按照不同的省份, 分组展示, 配上各自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介绍, 从甘肃到福建, 我们每个人的故乡都在那里, 真的, 站在那幅大地图下, 爸爸, 你一定特感动……”

“在母亲的眼里, 他们都是孩子;在老师的心里, 他们都是伟人。”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 我都会看着学校正厅这句题词, 在这面巨幅照片墙下, 站立好久。我的心里总会生出一个个热切的愿望, 每一次都设想着我的孩子就是因为得到这些关注、爱护, 得到这些欣赏和期待, 成就了不凡的人生。

我的水平有限, 不能一下子将孩子所有的变化一一说出, 但我有足够的理由, 再说一次我心中的感激:能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 是我们孩子, 也是我们全家的福分。

学校说到了更做到了

学校说到了更做到了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 孩子是我的关注和牵挂。一转眼, 孩子就到了该入学的年龄,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成了全家几代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建议我舍近求远选择一所大家公认的好学校, 我也非常纠结, 因为小学阶段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可所谓的“好”学校都离家很远, 孩子的接送都是问题, 于是我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学区内的长春路小学上。

从孩子入学前大半年, 在长春路小学的校门口就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位特殊的家长 (就是我) , 站在校门口看学校升旗仪式、体育课、各种大型活动。我特别关注学校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孩子的脸上是不是洋溢着笑容, 每天学生的室外活动时间能不能保证, 尤其是孩子调皮时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等等。而且还听在校外接孩子的家长们说, 学校有自己的食堂, 孩子们吃得饱, 吃得好。就这样, 出于综合条件考虑, 我最终决定把孩子送到这里接受教育。

尽管知道长春路小学是西岗区首批小班化学校, 但像我女儿这样聪明而个性非常鲜明的孩子, 能不能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关注, 我还是有些担心。在刚送孩子上学的那段时间, 我每天人在单位, 心却在学校, 孩子的表情更是我们家的晴雨表。令我欣喜的是, 入学以来, 每天放学都能看到孩子快乐地奔向我的怀抱;每次询问她一天的校园生活时, 她都仰起小脸告诉我这也好, 那也好。当我再追问时, 她就会稚气地告诉我:“老师把我的画挂到墙上了, 小朋友和我一起玩篮球了, 学校的饭菜真好吃, 今天老师给我们大家照相了……”这些话都让我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快乐, 孩子快乐, 我们当家长的就更快乐。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快乐活泼, 能和同学友善相处, 懂感恩的小学生了。两年里, 孩子在成长, 我更感觉到自己也在陪伴孩子一同成长。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类家长培训, 并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我参加了学校的混龄运动会, 与孩子在赛场上一同拼搏;我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开放日, 与孩子共同聆听老师的讲课, 也第一次了解了教学一体机;我参与了学校食堂菜谱的制定, 中午和孩子共同用餐;我参观过学校学生自发自建的实物博物馆, 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来北京的前几天, 我陪孩子去参加大连市的合唱比赛, 看着她落落大方、自信从容, 听着那悠扬婉转的歌声, 我在场外感慨万千。说实话, 在孩子入学前, 我并不是十分清楚孩子的艺体潜能, 但是现在, 孩子既在合唱和象棋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才华, 又能把篮球玩得灵活。这都得益于学校为孩子提供的“4+2”项目和课外艺体课程, 钢琴、舞蹈、乒乓球, 羽毛球、版画等各门各类, 应有尽有。更加难得的是, 学校很多课外艺体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省、市甚至国家知名的大师。这些课程都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里完成的, 学校不仅不用家长花一分钱, 更把我们家长从周末奔波于各类校外学习培训班的折磨中解放出来。在我们西岗区, 不仅丰富多彩的课外艺体课程是免费的, 就连身上穿着的漂亮制服, 都是政府为孩子们专门免费定制的。

篇4:努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于明星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探索教育新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淮安区全力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命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校有特色、校长有思想、教师有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愿景引领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四个方面加大重视程度,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是更加注重提升管理效能。开展“互学互教、共进共赢”活动,推进学校精细化管理,倾心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增强广大校长“在工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工作”的协作意识、主动意识、卓越意识,最大限度释放全体教师“我要工作,我要干好工作”的内在潜能。二是更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为提升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坚持以国家级和省、市级专业培训为基础,以区级、乡级和校内培训为补充,强师德,增师能,挖师潜,展师艺,引导广大教师像于漪那样更有责任,像李叔同那样更具智慧,像李吉林那样更爱革新。三是更加注重构建“四声”校园。深入打造“四声”校园:让学校铃声响亮,开齐、开足、上好各类课程;让学校书声朗朗,为孩子营造善学乐学的氛围;让孩子们笑声多多,每天高高兴兴上学;让孩子们运动声高昂,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真正把健康快乐还给孩子、把兴趣爱好还给孩子、把自主合作探究还给孩子,实现“全面解放”。四是更加注重培育特色学校。目前有59所学校获得省、市级特色学校荣誉称号,泾口第二中心小学还跻身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之列。

近几年来,该区着力整体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创新实施教育教学协作片模式;构建“循环—差异”教学模式和“经验课堂”模式,课改成果在省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打造“学总理、学新旅、学红军”红色德育品牌,利用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从四个方面着力,强化校长队伍建设

如何将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如何真正促进教育的公平正义、如何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人生出彩,就一所学校而言,关键取决于一校之长。近年来,淮安区针对本地区教育情况尤其是农村学校校长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重点围绕“培、选、带、帮”四字着力,不断探索中小学校长培养、选拔与任用的长效机制。

“培”,即抓好日常培养。大力营造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的宽松氛围,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为教师成长指路子、压担子、授招子、搭台子,“逼”他们从队伍中脱颖而出。“选”,即组织选拔考试。定期开展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笔试与面试相结合、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筛选方式,从基层教师队伍中选拔出好干部、真人才,不断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带”,即培训带动提高。通过名校挂职锻炼、专家跟陪指导、业务进修培训等渠道,多平台、多方式、全方位提升人才库中“准校长”的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为其插上“隐形的翅膀”。“帮”,即跟踪帮扶指导。对“准校长”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指导,定期考核,择优任用。“准校长”转正后,教育主管部门继续“扶上马,不松缰,护全程”。

目前,该区有90%以上的乡镇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的校长来自后备干部人才库,推动了全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大面积大幅度提升,这一经验做法曾被《中国教育报》头版推介。

用好现代教育手段,推进教育信息化,缩小教育服务差距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在办学条件“硬实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要提升办学水平“软实力”,就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由此,才能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淮安区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后,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一是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紧扣教育部义务教育“改薄”新要求,按照全省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统筹兼顾,整合资源,以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为重点,加快建好“三通两平台”,建成学校视频教室(会议室),全面完善相关信息技术硬件设施。二是开设“直播课堂”。依托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借助区域内名校优质资源,打造“直播课堂”,常态化组织区域内外名师开课,面向全区中小学校现场直播,让每名学生都能享受到名师讲学授课,实现与名师面对面。三是组织视频研讨。根据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进度,适时组织校际之间开展教育教学同步视频研讨活动,打造互学共进共同体,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四是建立教学资源库。建立区域教学资源库,通过教育信息网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存共享,让不同年级、不同级段、不同学科教师随时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常态课的“含金量”。

目前,该区借助教育区域网平台,已建成区级教学科研基地、师资培训基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城乡教育迈上“管理水平一样高、师资素质一样优、教育质量一样好”的均衡发展快车道。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破解择校热难题,提升教育共建水平

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就全国大多数地区而言,“上学难”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基本实现校际之间“校园环境一样美、教学设施一样全”的情况下,师资不均衡现象成为当前“择校热”的第一推手。为此,淮安区通过组建教育集团、推行校长流动、实行教师支教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流动,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一是推进教育发展集团化。集团的组建原则、发展方向、人员管理、经费保证、资源配置等均有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运作过程中力求做到“三个一致”,即:办学方向一致,人员权责一致,绩效考核方式一致。目前以名校为核心层,先后组建了3个学前教育集团、3个小学教育集团和4个初中教育集团。二是建立校长流动任职制。通过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规范评估校长流动任职行为,避免“打和牌”,做到符合条件的流动,不称职的或降或免,决不“挪窝”平调,真正把“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的任用机制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提高校长与任职学校的匹配度,避免“拉郎配”,统筹兼顾,推动校长到合适的学校流动任职。三是实行教师支教制度化。打破传统的教师校属身份的管理模式,所有教师在全区范围内统一管理。根据薄弱学校的实际需要,开展“补教”、“智教”、“资教”等多形式支教,努力让受援校受益最大化。同时,以支教教师为纽带,支援校和受援校结成“友好学校”,支援校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到受援校开专题讲座、上示范课、搞学术沙龙,促进受援校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篇5:中心小学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好!我们三塔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恭 迎你们,欢迎各位莅临我校检查指导。我们向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 级相关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工作,现将学校开展 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三塔镇中心地带_一三风阁,学校始建于1938年,解放前为

第一国民小学。学校占地面积27910平方米,服务于三塔、团结两个行政村,学区覆盖人口15000人,学校建筑面积6642平方米,运动场面积8320平方 米,图书20550册,学生计算机138台,学校接入互联网宽带50兆,各班 级都配备了班班通设备。学校建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教学辅助用房,教 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各种教学、生活设施齐备,能够满足教育 教学需要。

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22人。专任教师60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21人,专科学历26人,中师学历13人,学历合格率100%。县名 师1人,县级骨干教师4人,县学科带头人1名,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 38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文件学习,全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1、为使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能高标准完成,根据教育局和中心 校通知精神和要求,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 的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洪明(校长)

副组长:武素玲(副校长)

员:高广标黄贺郭芹王芳丽张科军孙健陈雪张赞

认真组织学习《阜南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严格按 照评估标准,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检查评估进展情况和指导、协 调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定时、定人、定地点召开会议,交流、汇报各组工作 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功能室建设中,保障了学校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三、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工作推进情况

l、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为了使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工作有 序开展,高标准完成各项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明确各部门和相关人 员的工作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工作小组组长全面负责学校均衡发 展工作,副组长具体负责,小组成员分为校园校舍建设小组、仪器图书装备 小组、教师队伍建设小组等,分别对照上级有关文件进行全面摸底、清查,并认真对照各基础年报表的数据与现有各功能室的各项数据正确无误。

2、核实数据、查缺补漏、及时添置。为保证学校仪器图书装备达到评

估标准,学校工作重点放在仪器图书装备的清查上,组织相关人员对仪器图书 书装备及时清查,针对所缺的仪器图书装备成立采购小组,采取向上级主管 部门申报和自筹资金的方式进行采购。学校自购教学仪器及图书已全部到位 上级配备的也陆陆续续到位。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设置岗位。加强教 师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努力提升教师素质。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 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每学期都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为提高教师的教 学能力,每学期均投入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并鼓励教师 参加学历提高的进修学习。

篇6:于王庄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为了积极推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学校领导、教职工上下团结一心,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配合学校,做好各项迎评工作。下面我就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长子县第七中学校创建于1958年,位于历史古镇--长子县鲍店镇东街村,是一所不完全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环境安静优美,草木清翠,绿树成荫,典雅幽静,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30人。其中小学部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1人;初中部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9人。校园占地面积65587平方米,小学生均占地114.75平方米,初中生均125.96平方米。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理化生科实验室、师生餐厅,总建筑面积881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6.62平方米;另有微机室2个、图书室2个、阅览室1个室、音乐教室2个、美术教室2个、体育器材室2个。今年暑期前,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政府投资500余万元新建了200米田径运动场,扩建310m餐厅,改建学生公寓楼顶及门窗更换和内部设施设备改2造,对学校全面进行“五化”建设,并更换了仪器柜、实验操作台,增置了学生图书和教学仪器等。目前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相对独立,各种教学、生活设施齐备,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我校始终秉承“崇真 尚美 务实 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团结 严谨 拼搏 奋进”的校风、“勤学 精研 美德 奉献”的教风、“乐学 善思 合作 自信”的学风,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积极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大校本教研力度,自创“六步教学法---激情导入,揭题揭标,新课学习,合作交流,当堂检测,拓展提升”课堂教学策略,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注重学校育人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加强学生自育心理建设,营造“和暖”的育人氛围,为学生从他律到自律提供了“平和”的成长空间。扎实、朴实、务实的管理,结出累累硕果,先后获山西省“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山西省体育传统特色校、长治市“绿色学校”、长治市“先进学校”、长治市体育传统项目校、长子县“五化”建设先进单位、长子县“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师资水平

目前我校现有44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39人,本科学历34人,占87.18%,专科5人,学历配置完全符合标准。专任教师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19人,占教师总数的43.18%以上,中级职称以上13人,占教师总数的29.55%。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学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学生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适龄学生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七年级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长子七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由副校长王义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安全工作同教师奖惩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学生手写《安全保证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生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镇中心卫生院同志进行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宿舍、食堂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每周定期或不定期收缴学生携带的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加强值班领导和值班教师巡查制度,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学期都要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一封信》,提醒家长注意学生的安全。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三)把教育质量视为第一责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近年来我校坚持深化新课程改革,狠抓教学管理,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以师德师风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活动为中心,继续抓好全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创建“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利用教师培训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抗震救灾英雄事迹等有关内容。除集体学习之外教师个人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并且人人做到学有笔记、学有体会、学以致用。通过系列学习活动,教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白了肩负的重担,在教学工作中投入了更大的热情。

(2)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新课程理论学习。新课程已大面积实施,为了使全体教师更深入的理解和贯彻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的同时继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课程标准》及名校和兄弟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等,从中学习好经验,新教法,并构建了“长子七中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丰富了教学知识,提高了教学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继续深化课程改革。(3)重视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技能。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多次选派教师到市、县里参加业务培训,同时我们还注重同兄弟学校的业务学习和交流,学校要求参会和培训教师回来后都要上一节汇报课或者作一次讲座,及时传达、汇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真正体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

(4)严格考勤管理,按规定执行教师请假制度,详实记载教师的考勤情况、教师出勤情况与绩效量化考核挂钩。

2、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牢固树立“教学是中心,质量是核心”的理念。严格执行《长子七中教学工作暂行规定》,层层落实全县教学质量目标,建立健全奖罚制度,利用绩效考核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讲、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教导处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抓实了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要求教师认真按课表上课外,早读语文、英语教师到教室指导学生晨读。

(3)、坚持以活动促教研,以活动提质量。教研室主抓,学科组主办,全体教师参与,定期研讨交流并小结,开展了一系列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都有校级领导牵头,中层领导主持,领导能深入到课堂听课,课后认真评课,指导教师教学工作。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理化生科演示实验率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达到98%。坚持认真组织了两操(早操、课间操)活动,号召全校师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大力开展阳光体育健身活动。

(2)强化教书育人,紧抓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的做法是:一是上好“三课”,即思想品德、安全课、班会。二是学科渗透,要求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适时渗透德育思想。三是深入开展了向好少年和“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的活动。

(3)重视法制教育,积极落实法律进校园活动,坚持在校园内张贴普法知识宣传挂图、办板报,多次邀请法制副校长(鲍店镇派出所所长)来校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反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专题讲座,使广大师生知法、学法、懂法、用法,自觉守法。(4)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书法、手工制作、绘画、音乐、体育等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5)重视环境建设,狠抓卫生工作。全体动员,广泛参与,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为契机,认真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我校卫生工作做到了责任区划分明确、宣传教育频繁开展、清洁区天天打扫、卫生情况周周评比、卫生设施基本齐全、绿化美化有序进行。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1、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体育器材室、卫生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等部室齐全。拥有图书16896册,教学仪器品种齐全,体育器材准备到位。素质教育、办学条件等各类档案内容齐全,装档规范。特别是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以来,校园实现了全覆盖性硬化,绿化带精心布置。学校的教学环境逐步改变,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有效增强,文明班级创建有序推进,教风、学风日益浓厚,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现代化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质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趋势。

2、教学教研成绩突出。

近年来,我校向县一中输送了优秀学生,有的学生考上了市重点高中;近两年,我校学生参加了多次县级竞赛活动,累计获奖10余人次。教师的教研论文在各级刊物发表近10篇,其中王秀丽、胡霞两位老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学习方法报》上发表,多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

3、注重特色建设

我校提出“丹墨书香溢校园、体育传统显特色、绿色校园促和谐”的办学特色,曾获“山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长治市绿色学校”等荣誉,被县教科局、书协指定为长子县第一批“青少年书法培训基地”,我校教师杨彦军的靶心格教学获国家专利并获“山西省校本教材一等奖”。

五、存在问题

尽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到巩固提高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几个问题。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学校的饮食起居、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提高。

六、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学生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教育。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

上一篇:雪中的记忆作文800字下一篇:院委会选举结果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