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2024-05-24

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通用8篇)

篇1: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为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才强市战略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8]25号,以下简称“中央‘千人’计划”)和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的通知》(中组发[2008]2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就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以下简称“上海‘千人’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人才犹先发展理念,接照突出重点,以用为本、特事特办、统筹实施的原则,加大上海“千人计划”推进力度;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大力引进、培育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坚持充分尊重、积极支持、放手使用人才,营造创新伟大、创业崇高的良好氛围,为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申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二、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上海”千人计划",搭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探索建立国际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新模式,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最具创新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吸引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人才高地之一。

上海“千人计划”将用5—10年时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重点发展战略目标的人才需求,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并争取其中一批引进人才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在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园区,建立20—30个市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争取其中一批基地建设成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支持人才基地进行更加大胆的体制机制探索,将有关投融资、股权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政策在人才基地先行先试,营造宽松环境,把基地建设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最能发挥作用、最能产生效益的“人才特区”。继续发挥现有各类人才支持计划的作用,形成分层分类的优秀人才引进、培育平台。

对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以下简称“引进人才”)授予“上海特聘专家”称号,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联系的专家范围。

三、引进对象

(一)引进人才一般应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在本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得到同行专家认可,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境)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实验室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专家学者。

2、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其他相关专业机构和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发展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

4、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过程中紧缺急需的具有国际领先或国内一流专业水平的其他海外高层次人才。

(二)上海“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重点领域主要是三个方面:

1、依托重大专项、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及创新创业基地等,重点引进并支持一批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创新,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

2、聚焦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对人才的需求,重点引进和支持千批掌握核心技术,擅长知识产权战略谋划和知识产权运作,能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重点引进和支持一批具有优异的创业投资、科技担保管理业绩,擅长培育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科技担保领军人才和团队。

3、围绕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需要,重点引进和支持-批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经济领域高端人才及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文化艺术大师、创意人才。

符合上述标准的人选,按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重大工程及企业、金融、航运、文化、创业等类别,由有关牵头单位和区县组织申报,通过公平公正的专家评审和规范合理的程序后,列入上海“千人计划”。

四、引才方式(一)加强宏观引导。

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共享机制,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论坛,及时发布、定期更新《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引导海外高层次人才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集聚,提高升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发挥市场作用

鼓励并支持用人单位面向海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招聘,建立市场化引才长效机制,发挥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主体作用。鼓励人才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人才基地加强合作,发挥人才服务机构推荐人才的重要作用。

(三)畅通对外联络i 发挥海外联谊会等社会团体和各类行业协会、海外联络办事机构、海外合作单位的作用,宣传引才计划和优惠政策。鼓励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推荐人才,实现以才引才。鼓励人才自我推荐。

五、主要措施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服务,把引进与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确保海外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

(一)搭建更加宽广的创新创业舞台。

岗位职务。用人单位可采用岗位招聘方式,直接聘任引进人才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所需编制、职数和专业技术职务计划可单列,还可设置专业技术特设岗位。担任领导职务的,按照于部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负责选任。用人单位要帮助刮进人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支持引进人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跟踪行业领域最新前沿动态。

承担项目。引进人才可参与国家和本市重大项目咨询论证、重大科研计划项目研究和标准制订等工作或担任主要负责人。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在保证项目目标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的职责范围,有权决定科研经费的使用,可自主调整项目技术路线、自主调整和配置人员。

资金扶持。对承担重大项目而需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用人单位,可按有关规定帮助引进人才申请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等。用人单位、相关部门的其他经费支持要向引进人才倾斜,而且可按有关规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比例。鼓励各有关部门、区县和园区提供项目风投基金、资金信用担保等其他资金扶持,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引导机制。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所在区县创新国资投资机制,建立银证风险共担机制,引导银行进行信贷服务创新,加大对引进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

绩效评估。用人单位要按国际惯例和科研规律,设置考核周期和考核指标,依据与引进人才签署的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协议),评价引进人才的工作绩效,避免多头、重复评价。评价时,应参考海外专家意见。评选奖励。支持引进人才参加国内各种学术组织,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评选。有关部门要根据引进人才专业特长,积极吸纳其作为本市各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以及其他人才和项目评审专家。对于作出重大贡献的引进人才,可直接作为本市各类政府奖励候选人,并推荐参加国家各类优秀人才的选拔。

(二)提供更加完善的特定生活待遇。·

居留和出入境。持外国护照入境的引进人才(含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需在本市常住且需多次临时出入境的,可申请办理有效期3—5年的《外国专家证》或《外国人就业证》、《上海市居住证》(B证),并按规定办理相应期限的居留许可,或提供二类授权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外办、市商务委)公函等有关证明文件,办理有效期2—5年的F类多次出入境有效签证。对申请并符合永久居留条件的引进人才,积极协助其申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

落户。具有中国国籍的海外引进人才及其随归、随迁的配偶、子女,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落户上海。对愿意放弃外国国籍而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的,由公安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有关规定,优先为其本人及其随归、随迁的配偶、子女办理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并落户上海的手续。对原从外省区市出国、现被本市引进的人才,在上海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入籍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复籍证书》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引进入才对其落户上海的相关手续予以特殊办理。

社会保险。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呵参加本市各项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保险等,缴费年限以实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年限为准。参保缴费办法、在中国境内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办法等,与本市市民享有相同权利。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的基础上,可为引进人才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其无业配偶、子女符合本市有关规定的,可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

住房。引进人才愿意购买住房的,可参照本市居民购房政策,购买自用商品住房一套,用人单位可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引进人才未购买自用商品住房的,用人单位要依照就近、方便的原则,为其提供一套建筑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的住房。引进人才自己租房的,由用人单位为其提供相应租房补贴。用人单位与当地政府可集中建设、设立人才公寓,妥善解决引进人才安居问题。用人单位可根据引进人才的业绩和贡献,与引进人才协商确定住房激励办法。通关。上海海关为引进人才设立绿色通道;对其进出境给予通关便利。引进人才凭有关身份证明,进境少量科研、教学物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境合理数量的生活自用物品,除国家规定列名征税外,予以免税放行;随身携带的物品,除特殊情况外,可予免开箱查验放行。

医疗保障。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可按本市有关规定,享受相应医疗和医疗保险保障待遇,用人单位为其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引进人才可纳入本市市级医疗保健照顾范围,在选定的医疗机构享受医疗照顾人员待遇。

子女入学。引进人才子女(不论国籍)在基础教育阶段,可按本人意愿,选择公办学校就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先为其协调,选择国际学校或公办学校国际班就读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耍协调解决入学问题。引进人才的中国籍子女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入学考试的,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录取。引进人才的外国籍子女报考市属高等院校的,按招收外国留学生有关规定优先录取,学费按本地学生标准收取。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公办学校建立国际班。

篇2: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深圳经济特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从2011年开始,在未来5年重点引进并支持50个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1000名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深创业创新,吸引带动10000名以上各类海外人才来深工作,突出推动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高端化、高匹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进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力争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创新创业活动活跃、海外高层次人才向往汇聚的国际人才“宜聚”城市。

二、主要对象

以推动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产业发展,培育新能源、互联网、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聚集一大批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海外工作经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国际市场运作的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一批对我市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核心团队。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引才目录定期发布机制。根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需要,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重点引进目录,并及时发布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信息。

(二)建立专项引才机制。按照“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为主体、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健全海外人才联络机构体系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加大组织赴海外招聘人才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在引进和使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主体作用,鼓励用人单位创新薪酬分配制度等吸引和激励人才。进一步推进人才资源市场的规范化、高端化建设,加强与海外留学社团、境外人力市场、猎头机构和驻外机构的联系,引进和培育一批国际猎头公司机构。

(三)建立确认机制。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实行认定和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制定并颁布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凡符合认定标准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实行认定,对尚不能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采取评审的方式。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及项目,采取评审的方式进行确认。

(四)健全配套服务机制。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80~150万元的奖励补贴。及时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居留和出入境、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工作机制,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五)建立创新创业专项资助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服务扶持平台,在创业资助、项目研发资助、成果转化资助、政策配套资助等方面支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

(六)建立专项投入机制。从2011年开始,在未来5年每年投入3~5亿元,用于海外高层次人才配套服务和创新创业专项资助。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市审计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开。

四、组织领导

建立“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格局。按照服务大局、配套推进,突出重点、按需引进,量体裁衣、特事特办,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原则,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市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综合管理及配套服务;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确认和项目评审,并开展创新创业专项资助;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市辖各区要根据本部门职能,研究制订落实本《意见》的配套措施,在海外高层次人才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申请资金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决策咨询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良好条件。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效能评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职能分工,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要充分认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当前所面临的难得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措施,制定工作方案,切实落实各自承担的工作职责,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附件:1.《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试行);

2.《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试行);

3.《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特定待遇的若干规定》(试行);

4.《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助办法》(试行);

5.《深圳市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评审办法》(试行)。

附件: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试行).doc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试行).doc

篇3: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吸引和汇聚优秀人才,集聚和彰显学科发展优势的重点领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快捷有效的重要举措,但常面临战略规划、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难以发挥预期作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近两年,以建设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改革契机,在创新管理机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保持学科发展优势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1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

2011年,应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治科技战略需求,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科研优势成立的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血管粥样硬化和心肌电结构重塑的机制和干预,研究心血管疾病预防、预测和个体化治疗策略为研究方向,是我国第一个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心血管疾病基础和转化医学重要的开放性研究基地。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之初,完全依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学科规模和人才资源,共设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基因组学研究、肺动脉高压血管重塑机制研究、建立心血管疾病临床资源库等12个课题组,国内学科带头人及人才队伍初具规模。

人才和学科是医院发展的双翼,两者相辅相成。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是优化学科结构,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手段。[1]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关键要素。但在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还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1)需从战略规划的高度,对现有学科布局进行调整。(2)鉴于高层次人才队伍以国内临床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现状,需要大力引进海外“国际领军”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从事临床基础研究的高层次人才。(3)引进人才管理机制有待创新。引进人才的聘用、考核、淘汰等制度尚不完善,人文环境和政策发展环境方面有待改善。

2 创新学科建设规划和引进人才管理机制的主要思路和举措

在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为发挥并保持学科发展优势,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探索有针对性地对学科建设进行战略规划,以新思路、新举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2.1 以“科技创新”思路,进行学科战略规划和建设

2.1.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化医学发展道路。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2]大力推进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计划项目为依托,集成全国医药卫生科技资源,探索建立以国家需求与任务为导向、联合开放与资源集成的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3]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探索、引领、示范国家创新型心血管研究、预测、预防、诊断、治疗体系建设的使命。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在组建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之初,便提出要站在国家慢病防控的高度,创新临床与临床相关基础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转化医学发展道路,建国家级科研基地,打造一流的心血管转化研究平台,引进一流的科研人才,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本着科技创新的战略思想,有针对性地对学科建设进行战略规划。

2.1.2 以三个“对接”,进行学科战略规划。

学科建设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在充分分析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建设目标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组织人、财、物等资源,突出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力争使学科发展到一个更佳的结构状态。[4]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放眼国际心血管病领域的前沿发展,按照有的放矢的原则,寻找突破口,通过搭建新学科平台,促进学科间交叉整合,以三个“对接”进行学科战略规划:第一,学科研究方向要与国家宏观科技规划对接,学科布局上要重点考虑加强自主创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第二,引进的新学科和优势研究领域要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对接,弥补现有学科建设的空白,发挥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特色优势。第三,引进学科要能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行对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本着上述思路,医院在现有学科发展布局下,针对薄弱环节、未来发展的需求进行规划,决定引进两个重点领域、两个相关领域。两个重点领域是系统生物信息学及心脏发育与干细胞。将系统生物信息学作为重点领域引进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可以利用国际上最前沿的生物信息学,依托阜外医院临床转化平台的临床资源、基因组技术、后基因组技术,进行致病基因的预测,展开个体化治疗。另一个引进的重点领域是心脏发育与干细胞,这是当前国际上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学科建设方面较为薄弱的发展环节,引进可以填补当前的学科空白点。引进两个相关领域—血栓与心血管疾病和肺血管疾病(心肺血管功能一体化),则是对现有学科发展的辅助和补充。

2.2 本着“以用为本”思想,明确引进人才目标

人才引进是短期内改变人才队伍结构的有效举措。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尽快实现学科战略规划的目标,就要尽快引进相关规划领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对学科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一流的科研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乃至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人才与引进团队并重。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成本很高,代价很大,因此要有明确的引进思路,避免盲目引进。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引进人才方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以用为本”的引进思想,落实“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方针,结合实验室的学科规划,以全职引进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和高端研究团队为重点,有针对性地重点引进急需紧缺的与临床科研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性人才,加强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发挥高层次引进人才的学科专长,并通过他们的融入,优化和盘活现有的人才资源,形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大人才”的团队合力,将学科整体做大做强。

2.3 统一思想、营造创新氛围

引进人才最难解决的其实并非是经费问题,而是人才观念的转变、对利益格局的打破或重组。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为了使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要坚持充分尊重、积极支持、放手使用的方针。要贯彻好这三个方针,就要做好思想氛围工作。

为做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我院先后组织现有学科骨干,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和社会评价的角度,对医院的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对学科带头人的选拔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引进人才的标准和待遇等进行研讨。通过研讨和讲忧患,讲问题,找到差距,承认差距,唤起人才队伍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强化国家队的责任感;通过统一思想,使现有学科骨干对引进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并为他们落实相应的特殊待遇,凝聚了共识。

此外,我院还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优秀的学风、医风,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体系,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发挥老专家选才、育才作用,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学术传统和阜外精神。鼓励发展创新文化,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倡导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来院做好思想、舆论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准备。

2.4 创新管理机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人才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只有创新,才能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吸引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落实“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舞台、有前途、有实惠”的十八字总体要求,就要通过整章建制、强化管理,完善和创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几个关键管理机制。

2.4.1 完善引进人才选拔、评价机制。

探索建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专家咨询制度和评审专家人才库,发挥不同专业领域专家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遴选评审中的咨询和评价作用。采取专家函评、专家评审会、请应聘海外人才来院做专业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引进人才的专业背景、学术思想作风、科研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现有学术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学科领导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查,尤其对其是否符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科建设需求,能否融入阜外文化,是否具有发展潜质等进行综合判断。

2.4.2 完善引进人才特殊薪酬、待遇机制。

我院破除引进人才的待遇限制,实行“内外有别”政策,参照国外薪酬水平,合理确定引进人才的年薪及待遇。研讨出台了《引进人才选拔和待遇标准》,明确了A(国际领军)、B(国内带头)、C(青年储备)三类引进人才在薪酬、待遇、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职称晋升、带教学生、启动科研经费、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担任领导职务等方面的特殊优厚待遇及优先运作机制。在收入分配方面,采取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在专业技术职务方面,对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采取破格聘任的激励措施;对于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人才,提供相应的业务管理干部岗位进行全面锻炼;设立“阜外科研新星”等人才项目,鼓励学术上的创先争优。由于此特殊薪酬、待遇机制,具有标准化及个性化的特点,对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切实增强了吸引力。院所每年投入约千万元,设立“人才专项基金”,用于优秀人才的培养、选拔、引进、评价和激励等工作,为加大引进人才工作的力度切实提供了经费保障。

2.4.3 完善引进人才聘用、考核机制。

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对引进学科带头人,探索岗位聘任的动态管理模式,对PI(课题组组长)实行项目聘用模式。针对不同专业,为每位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量身定制聘用合同。协商确定目标任务并纳入聘用合同管理。探索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个性化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人才效益评估考核机制。量化取得省部级或国家级项目、申报重要的成果奖励、发表高影响因子和高引用率论文、促进科研成果到临床实践的转化应用等考核指标,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将阶段性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及时了解人才的工作进展,适时发现问题,尽快为其排忧解难,公平公正地评价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业务实绩。考核结果与半年奖和全年奖挂钩,连续两年考核优秀,方考虑续聘;如不合格,则予以解聘。通过考核,更好地调动引进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潜能,发挥效能,为学科建设主动做出贡献。

2.4.4 完善引进人才融合、培养机制。

有意识地促进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沟通与融合,鼓励开展合作研究,尤其是交叉学科合作申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通过强强合作,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鼓励引进人才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有计划地帮助他们与国内知名的相关学科带头人建立联系,并推荐他们进入各级各类学术团体,尽快融入国内学术发展环境,提高他们的知名度。通过促进融合,使他们尽快在国内相关专业领域发挥引领作用。

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兼顾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我院探索为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分青年骨干培养阶段、学术带头人培养阶段、领军人才培养阶段,结合其专业特点,量身定制培养发展规划,鼓励和督促他们在不同阶段申请适合的科研项目和人才项目。通过培养机制,保持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4.5 完善引进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大多久居海外,个性鲜明。我院领导提出“以人为本,因人而异”,既当“保镖”又当“保姆”的服务理念,给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更多的理解包容,为他们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理解人才、爱护人才、帮助人才”的学术环境,办实事、解难事,帮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适应新环境,集中精力开展业务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人才队伍建设考验医院领导班子的历史责任感、胸怀境界和人才观,我院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主要分管领导,专人牵头负责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不断健全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和联系协调等制度,以党政联席办公会等形式,定期研究推进引进人才工作。中层管理部门以团队形式成立了专门的协调工作组,明确了任务、职责与分工,人力资源处主要负责协助解决引进人才的个人生活和入职问题,重点实验室办公室则主要负责解决引进人才启动和拓展科研工作方面的问题。管理团队通力协作、特事特办,及时协调解决引进人才中的各种问题,为人才引进工作开通绿色通道,解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我院还建立了引进人才工作督查制度,将引进人才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将工作成效作为衡量和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和依据,积极推进人才引进工作。

充分认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在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以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坚持制度优先创新,结构优先调整,资金优先保证。在平台建设方面,医院整合优势资源,集中现有骨干科研力量,组建五大基础平台、八大技术平台、西山基地六个研究平台,从人员、设备、空间、经费等方面对引进人才工作给予有力保障,确保海外人才回国后迅速开展科研工作。

3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成效及问题

我院在创新管理体制,为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保持学科发展优势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也发现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1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取得的成效

应国家心血管疾病防控的重大需求,依托和立足阜外医院转化医学平台,结合现有学科的专家优势,吸引心血管病重点及相关领域的海外领军人才及研究团队,弥补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的薄弱环节,在原依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学科规模和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增设心血管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心脏发育学研究和血栓学与心血管病领域转化医学研究3个课题组,现为15个课题组;现有科研和技术人员53人,项目自聘人员10人。

通过新机制,引进4名学科带头人,1名青年骨干。其中1名学科带头人刚满35岁,但已多次在《Nature》、《Science》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被引用千余次,获得美国专利5项,现已成功入选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在受聘我院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主任不到一年时间内,该中心现已完成芯片和第二代测序实验平台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处理平台的搭建,可独立开展中华芯片实验,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芯片数据分析等;我院还在引进国际上心脏发育与干细胞领域杰出的研究团队,其学科带头人共发表SCI论文60篇,引用2100次,领导或参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科研项目5项,美国心脏协会、Zeneca、Showalter等机构多项研究,现已受聘协和学者讲座教授,并推荐“千人计划”,即将带领美国实验室的团队成员分批回国、组建国内高水平多学科创新研究团队。

成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保持学科发展优势,为心血管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方法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2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相关问题的探讨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一个连续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院以建设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改革契机和创新平台,在近两年的实践中,在评价、使用管理等方面,发现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3.2.1 人才以德为先。

引进之初,较容易通过书面材料和面试等方式,考核评价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专业能力水平等,但其思想道德素质则难以准确评估。引进之后,如何以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有效引导和教育,也有待探索。

3.2.2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无论是经

济成本还是管理成本都很高,应树立“人才成本”意识。对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实行的聘用合同制,其基于较高目标短期内所创造的科研产出及其所享受的特殊薪酬待遇等都具有阶段性。因此,在建立考核、淘汰、流动机制的同时,也应探索转制机制,如其申请长期留用,在薪酬待遇等方面是否考虑逐步与本土学科带头人相一致。

3.2.3 能否充分发挥引进人才作用,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处理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培养本土学科带头人的关系。在对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兑现特殊优厚薪酬待遇的同时,能否探索根据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加大对本土高端学科带头人的奖励激励政策,如赋予一定的名誉、配套奖励经费、在招收研究生、博士后的名额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等。

3.2.4 在学科布局已相对稳定、力求

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下,是否考虑高层次、顶尖级、团队化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定位,以优势互补,各用其所长,建立引进人才工作长效机制的理念,整合高层次人才资源,探索组建以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或现有学科带头人为主,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学术创新团队,并力求打造在国际上真正具有领先水平和标志性影响的科研团队,更要致力于培养青年骨干人才,使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效能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对保持学科发展优势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新春,袁洪,罗爱静.基于学科建设的高校附属医院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6):108-109.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7号.2012-10-08.

篇4:上海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

上海为什么能像一块磁石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产生强烈吸引力呢?它得益于上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得益于上海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和优惠政策,更得益于上海引智部门高效的推动力。

上海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黄渭茂说,上海实施海外人才集聚工程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有338名“海归”在中国国内各类评奖活动中“摘金夺银”,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7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50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发明一等奖61人;获国际文艺类奖项14项。获国际专利约190项,申请国际专利约80项,获国内专利约650项,申请国内专利约1500项。

下一步,上海还将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力度,实现人才集聚从“量”向“质”的转变,启动“3100工程”,即用3年时间,从海外引进约100名处于国际前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等国际领军人才,为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服务。

2010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即将拉开帷幕。本期特约采访了世博会人才发展中心陶慎先副主任,请他畅谈了上海世博会筹办过程中,如何积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并使得这些国际专业人才在上海世博会申办、注册报告拟定、主题演绎、中国馆建设,以及世博会运营实施阶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才是上海的宝贵财富,顶尖人才更是如此。作为高端人才高度聚集的上海高校,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在吸引、留住、用好海外优秀人才方面动足了脑筋,下足了工夫,创造了不少新鲜有效的做法,收到了海外人才和上海高校双赢的效果。

篇5: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发布时间:2009-5-5

锡政发〔2006〕144 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人才国际化步伐,促进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市政府计划在五年内引进 30 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简称“530”计划),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是指

(一)在海外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学成后在海外工作五年(博士学位的在海外工作三年)以上,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领军人才。

(二)在国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其技术成果国际先进,能够填补国内空白、具有市场潜力并进行产业化生产的领军人才。

(三)在引领我市电子信息、新材料、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高档纺织五大支柱产业和环保、新能源、生物三大先导产业中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创业领军人才。

二、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的主要载体

无锡市现有和建设中的重点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包括:软件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信息产业园、工业设计园、科技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国际科技合作园、动漫产业基地等。南京大学相关实验室向无锡市引进的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开放。

三、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享受的扶持政策

(一)一次性给予 100 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提供不少于 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和不少于 100平方米住房公寓,三年内免收租金。

(二)从事科技开发项目的,经论证、审批,根据其项目的投资需求,市科技风险投资资金给予不低于 300 万元的创业投资。

(三)对具有市场需求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可给予不低于 300 万元的资金担保。

(四)以技术成果入股投资的,经评估,其技术成果可按注册资本不少于 30%作价入股。

(五)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安置等优惠政策同时享受。

四、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的招聘方式

(一)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每年引进 5a10 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在确定一定比例的前提下,经过市有关部门初审、专家小组评审后进入面试,通过面试后正式确定。

(二)邀请国际国内相关专业的科学家和科技风险投资家组成专家评审小组,对来锡创业人才和项目进行综合评审。

(三)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通过无锡市政府网、无锡市人才网、教育部留学人才网和国内新闻媒体向海外公布。

(四)应聘者须在无锡市人才网(wxrcw.com)上报名并填写《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商业计划书》。

(五)每年 5 月份向海外发布招聘报名公告,公告截止日期为当年 7 月 31 日。8 月 1 日至 9 月 20 日完成市初审和专家评审小组评审,9 月 20 日至 10 月 20 日进行面试,10 月 20 日至 10 月 31 日正式公布。

(六)被确定为进入面试的人员,由面试方提供来锡往返机票和面试期间在锡食宿费用。

篇6: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当前深圳市正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坚持将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特别是需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为此,市委市政府对我市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指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深圳人才工作开创新的局面。结合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我局对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体系进行了优化完善,对《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办法(试行)》(深人社规[2012]20号,以下简称《评审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

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的意见》(深发〔2011〕9号)及5项配套政策,其中包括《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办法(试行)》。经过近7年的试行,我市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高层次人才评审体系,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截至2017年底,我市共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3064人,其中,评审六次共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194人。

对比其他城市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我市海外高层人 才政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评审标准明晰。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标准明确,层次分明,涵盖了世界一流水平人才,国际先进、国内顶尖水平人才以及国内先进水平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中的多个层级,对各类人才定义明晰,提高了评审工作的可操作性。二是评审社会化程度高。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一直以来都坚持评审社会化的总体方针,积极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从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评审工作的公正和公开。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情况,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日益增长的对各专业评审专家的需求与专家资源不足的矛盾。由于现行评审方式要求每组专家不低于9人,并且外省专家不低于80%,增加了邀请专家的困难,同时海外高层次人才日益多样化,对评审专家的专业广度和细分领域的深度都提出了更高,进一步造成评审专家资源不足。二是按照国家对人才分类评审提出的新要求,评审办法亟待根据不同专业或领域的人才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多维度、全方位评价人才,不唯学历和资历论人才,更加注重其业绩和贡献。三是《评审办法》在申报条件、申报次数、材料要求等具体操作方面不够清晰。

二、修订思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才工作的最新要求,积极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局经过广泛调研,结合对国内外先进城市人才评审体系的分析,听取了以往评审专家和申报单位的意见,依照提升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公平公正的原则,对2012年开始实行《评审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具体如下:

一是贯彻落实新政策和新要求。贯彻落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实施“鹏城孔雀计划”的意见》等法规政策,对高层次人才评审工作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要求,特别是人才进行分类评审的要求,增强评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二是强化评审办法的可操作性。《评审办法》总体可操作性较强,但也存在申报条件不够明晰、评审标准较为笼统的问题,不符合对细分行业领域专业评审的要求,在细化评审标准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保障评审效率和可操作性。

三是保障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进一步优化评审资源,保障广大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对建立机制剔除明显不合格的申请人者,同时避免无意义的反复、高频率申请;制定退出和惩罚制度,建立诚信申请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修订内容

(一)优化海外高层人才评审年龄。原有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办法规定了人才的最高年龄限制,A类为60周岁,B类为55周岁,C类为40周岁,有特别突出成就的,以上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特别突出成就”和“适当放宽”的具体标准。海外高层次人才政策实施以来,部分人才,尤其是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历选择回国创业、就 业的高层次人才,可能存在符合认定标准但是超过年龄规定的情形。为解决此部分人才申报,保证依法行政,拟在修订时明确适当放宽年龄的具体标准,申请A类人才评审的申请人年龄调整为不超过65周岁,B类人才年龄调整为不超过60周岁,C类人才年龄调整为不超过45周岁。

(二)完善人才分类评审制度。《评审办法》没有体现人才的分类评价,实际操作也未分类设置不同的评价要素。在分析国内外对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申请人的专业类型,拟在修订时对申报评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将海外高层次人才按照专业领域初步分为社会科学类、基础研究类、医疗卫生类、文学艺术类、创新创业类、工程技术及其他等类别,按照能力、业绩和贡献三大核心一级评价指标和7大二级指标,再根据各专业的不同衍生出细化的三级指标,建立起既体现人才差异化,又体现统一性的评审指标体系。

(三)适度调整评审专家数量和市外专家占比。原《评审办法》参照孔雀团队评审办法制定,对专家组成、数量等要求非常高,实际操作中存在聘请专家等困难。原《评审办法》规定:专业评审小组人数由9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市外专家的比例不低于80%。科技创新领域的专业评审小组至少须有1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2015年之前年申请量在40人以内,2016年超过70人,2017年系统申报了115人,由于申请人数逐年攀升,申请人专业范围越来越大,对专家数量和专业细分的需求也越来越 大,原有对专家的规定需要适度调整。同时,考虑近年我市高层次人才已初具规模,并且院士、外籍院士逐年增加的实际,考虑扩大聘请专家的范围。拟适度降低专家小组总人数,将专业评审小组人数总数从不少于9人的单数调整为不少于7人的单数,且将市外专家比例不低于80%调整为不低于70%,并将原有的院士范围扩大至发达国家工程院、科学院院士。

(四)规避申请人无序频繁参评。《评审办法》没有对申请人的范围和可申报评审的次数等作出限制,近年出现评审不通过多年持续申报的个案。2016年3月,我市颁发《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发[2016]9号),海外高层次人才奖励补贴标准翻倍,导致2017年的评审申报出现与以往不同的三类情况:一是不符合认定标准又无突出成果和业绩,且与申报层级差距较大的申请非常多;二是首次出现了证书到期后申报同层级评审;三是认定后立即申请更高层级的评审。考虑到我市高层次人才主要以按照标准认定为主,评审为给予具有突出专业水平和业绩人才获得认定的一种补充方式,为避免重复申报或以调整人才级别为目的带来的评审资源占用、浪费问题,需明确申请人可申报的范围和次数。拟规定已经获得认定或评审通过的人才不得申报,每一位申报人最多可申报两次评审,且第二次申报评审时必须有符合评审要求的新业绩或其他相关材料。

(五)建立了退出和惩罚机制。《评审办法》对人才退出、惩罚机制没有明确,随着我市以及各区人才优惠待遇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工作业务中存在申请单位或申请人弄虚作 假、套取待遇的潜在风险。结合我市拟出台的人才诚信机制建设以及退出机制等政策,为营造高层次人才真才实干、风清气正的氛围,鼓励诚信、保护先进、惩罚造假、清除伪劣,需要增加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退出和惩罚机制。拟对申请人过往学术、业绩上弄虚作假,存在道德瑕疵和过失未申报说明的,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以及由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受到行政处罚尚未满一定时限的,以及其他不符合海外高层次人才评审要求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包括但不限于追回奖励、称号等惩罚措施。

篇7: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为大力引进海外留学人才来鄞创业,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引进范围和对象

本规定所指的海外留学人才包括:

1.毕业于国外大学,并取得经我国国家教育部认证的学士以上学位,且在国外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中国留学生;

2.我区急需引进的其他海外留学人才。

二、创业优惠政策

海外留学人才在我区创办企业,可凭中国护照或有关身份证明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一)海外留学人才在我区登记注册开办的企业,可享受我区有关推进工业、科技、开放型经济发展扶持政策。

属于科技型企业的,经科技局认定和评估,还可享受下列优惠政策:

1.对于初创型科技企业,可优先入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享受孵化企业政策,对具有一定发展前景且实际投入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给予最高20万元的启动经费扶持。为鼓励引进团队项目,每个项目团队人数在3人(含)以上的海外留学人才创业团队,每增加1人,扶持资金增加5万元,最高扶持额为30万元。

2.从企业设立之日起两年内,根据企业实际投入额,在科技专项资金中安排经费给予一次性补贴(已享受“一企一策”的企业除外)。

补贴标准:企业实际投入额累计达到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含100万元),给予投入额10%的补贴,最高可补贴60万元(需扣除已享受启动经费扶持的部分)。企业实际投入额以指定的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为计算依据。

3.可优先推荐各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科技项目经费支持。并优先推荐给区内外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促进技术与资本对接。

(二)未加入外国籍的海外留学人才在我区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申报政府科技进步奖和其它单项科研成果奖。对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可以推荐参加国家、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的评选;可推荐参加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151人才工程”和市“432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的评选。

(三)获得硕士学位且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或博士学位获得者,可直接确认相应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工作及生活待遇

(一)引进到我区后无个人人事档案的,可根据本人意愿,由区人才开发服务中心重新建档。凡在我区办理人事代理的,其工作生活补贴待遇,可参照《鄞州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津贴发放暂行办法》鄞人〔2007〕19号和甬鄞党〔2008〕1号文规定的补助标准执行。

(二)海外留学人才在我区创业、工作的,凭工商营业执照或用人单位证明,可根据条件向人事部门申领《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工作证》(简称《人才工作证》下同)。已加入外国籍的海外留学人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申领《外国专家证》。在国内常住或定居的海外留学人才(包括其配偶、子女),凭《人才工作证》或《外国专家证》可向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领有效期1-5年的相关居留证件及相同期限的多次往返签证。

(三)出国前户籍不在我区,且未加入外国籍的归国留学人员,有意或已来鄞工作、创业的,凭本人有效护照、原国内户口注销地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户口办证中心或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其配偶、子女、父母按有关随迁政策予以落户。

(四)海外留学人才随迁配偶需在我区就业的,由引进单位妥善安置,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由政府人事部门协助推荐就业。随海外留学人才生活的子女入托、入读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凭人事局开具的证明,由教育部门根据居住就近原则,在我区学校内优先安排,并享受本区户籍居民同等待遇。自行在全市有学额的公立学校择校就学,择校费由区财政补助50%。留学人员随迁子女在本区参加中考的,可参照归侨子女入学的规定予以照顾。

(五)留学人员出国前的工龄与来鄞工作后的工龄合并计算,在国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其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学习时间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并视作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已取得外国国籍或享有国外长久居留权的海外留学人才(包括其随行助手、配偶),在我区创业居住期间,取得劳动部门核发的《就业证》之后,可参加社会保险的,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六)在我区工作、创业的,根据条件可向海关申报,对自用安家物品在规定数量范围内准予免税进口。已取得外国国籍或享有国外长久居留权的海外留学人才其在国内的合法收入,可持有关证明材料和凭证到外汇指定银行兑换外汇汇出。

(七)在鄞州区及宁波老三区(海曙、江东、江北)暂无居所的,可优先租住区人才公寓。引进人员符合我区拔尖和领军人才引进范围的,其易地安家补助费,按区相关政策予以补助。

(八)根据海外留学人才在其专业方面的造诣,经征询本人意愿,可选择部分人员充实到专家库,参与政府的一些评审工作和外事接待工作。

四、管理和服务机构

(一)建立区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区海外留学人才引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总体协调。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府办、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科技局、财政局、教育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安分局、工商分局、侨办(侨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人事局。

(二)设立海外留学人才服务中心(挂靠在区人才开发服务中心),为海外留学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人事代理、权益维护等服务。

(三)区财政负责安排相关资金,专项用于海外留学人才来我区创办企业的扶持,以及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五、其他

(一)以上规定如与本区其他政策相抵触的以本实施意见为准。

(二)本实施意见由区人事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相关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关于大力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实施意见》实施细则

2010/08/24 12:08 来源:浙江孵化器在线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引进海外留学人才的实施意见》(鄞政办发〔2008〕132号)文件精神(以下简称《意见》),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海外留学人才认定

提供材料:

1、本人身份证(护照)原件及复印件;

2、国外院校取得的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明;

4、《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见附1);

5、二寸照片两张;

6、海外留学人才主要工作业绩等材料证明。

程序:海外留学人员将各种资料报鄞州区人事局审核,同意后在《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上盖章确认。

第三条 创办企业注册申请

海外人才在我区创办企业的,可以到区工商分局行政许可科,按已明确的规定程序办理。

第四条 科技型企业认定

主要针对注册创办1年以上的企业。

提供资料:

1、《宁波市鄞州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书》(向承办单位索取);

2、新技术产品、专利产品、市级新产品说明书;

3、各项产品相应的证明材料:

4、专利产品须有专利证书、市级新产品须有立项文件、高新技术产品须符合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5、与技术收入有关的技术合同登记证明;

6、营业执照复印件;

7、企业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报表。

程序:

1、要求认定的企业向各自的各镇(乡)、街道提出认定申请,经初审合格后,上报区科技局;

2、区科技局负责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辖区内申报的企业进行抽查,分批将认定结果予以公布。

第五条 初创型科技企业认定及启动经费补助申请

主要是针对注册创办1年以下,且具有一定技术含量但未达到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的企业;

提供资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公司章程》和《创业计划书》复印件;

3、创业带头人(团队成员)的《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

4、《宁波市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初创科技型企业认定及资金补助申请表》(附件2);

5、企业具有科技含量的相关证明。

程序:

1、要求认定的企业向所属的各镇(乡)、街道提出认定申请,经初审合格后,上报区科技局;

2、区科技局负责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申报的企业进行评审和审核,公布结果。

第六条 企业实际投入额一次性经费补贴申请

提供资料:

1、《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科技创业投入补助资金申请表》(附件3);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公司章程》和《创业计划书》复印件;

4、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两年内资金投入情况报告和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佐证材料;

5、创业带头人《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

6、科技型企业证明。

程序:

1、要求认定的企业向所属的各镇(乡)、街道提出认定申请,经初审合格后,上报区科技局。

2、区科技局负责组织专家或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申报的企业进行评审和审核,公布结果。

第七条 重新建档的申办

提供材料:

1、《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原件及复印件;

2、重新建档申请表(向承办单位索取);

3、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创办企业的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程序:用人单位将资料报鄞州区人才开发服务中心。

第八条 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工作证申领

提供材料:

1、《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工作证申请表》(向承办单位索取)(一式三份);

2、本人所持中国护照、国外永久居留证明复印件;

3、所获国外学历、学位证书及我国驻外使领(馆)开具的证明,或出国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最后学历学位证书;

4、用人单位证明或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5、本人近期免冠2寸照片4张。

程序:用人单位将各种资料报鄞州区人事局,经初审后报省人事厅审核。

第九条 外国专家证申请

提供材料:

1、《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申请表》(向承办单位索取)一式两份;

2、个人简历(包括学历、工作经历)中外文各一份;

3、最高学历证书或专业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及中文翻译件;

4、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外国卫生医疗机构或中国政府指定的卫生检疫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书;

5、聘用协议或合同复印件(尚未签订正式合同者须出具单位聘用证明(包括申请人基本情况、聘请渠道、具体聘期、薪金待遇,并须注明正式合同待入境后签订);

6、聘用单位申请报告(须注明申请人、申请事由、申请内容、申请期限及签证地);

7、外国专家本人及随行家属护照复印件。

程序:用人单位将所需材料报鄞州区人事局初审后,报宁波市外国专家局审批。

第十条 海外留学人员落户及亲属随迁申请

(一)在本地购房的

本人落户及子女、配偶、父母落户问题按已明确的规定程序到住房所在地派出所办理。

(二)在本地无房的

提供资料:

1、教育部关于个人在外留学的证明材料;

2、市人事局开具的介绍信;

3、原户籍所在地户口注销证明或未注销的户籍证明;

4、单位证明或劳动合同。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者其子女户口可以在办理其本人户口时,同时进行申请。

程序:到区人才开发服务中心窗口办理。

第十一条 留学人员子女入园(入托)申请

提供材料:

1、留学人员户籍证明;

2、《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

3、鄞州区房屋居住证明;

4、子女出生证明。程序:留学人员子女入园(入托)须提前一个月,报区教育局。

第十二条 留学人员子女入读申请

申办时原则上应提供的材料:

1、留学人员户籍证明;

2、《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

3、鄞州区房屋居住证明;

4、如果是转学过来的,还需提供转学证明和学籍材料。

程序:一般在每年5月上旬向区教育局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留学人员子女择校费补助申请

提供材料:

1、《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

2、宁波市公立学校出具的同意就读证明;

3、子女关系证明;

4、《海外留学人才子女择校费补助申请表》(附件4)。

程序:留学人员将所需材料报区教育局。

第十四条 留学人员学习期间缴费年限认定

留学人员退休时,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留学人员档案,对其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学习时间视作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第十五条 留学人员创业居住期间社会保险办理

《就业证》由区就业中心承办,保险由区社会养老保险机构和区医疗保险机构承办。

具体按已明确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留学人员区人才公寓租住申请

提供材料:

1、《鄞州区海外留学人才确认表》;

2、《区人才公寓租住申请表》(附件5)。

程序:用人单位将资料报鄞州区人事局。

第十七条 其他事项

关于推荐各级科技计划立项,争取科技项目经费,优先推荐给区内外创业风险投资公司,促进技术与资本对接等内容,以及申报政府科技进步奖的可以与区科技局联系。

关于推荐专家评审,参加人才工程以及职称方面事项的可以与区人事局联系。

关于留学人员随迁子女在本区参加中考的,参照归侨子女入学政策,具体可与区教育局联系。

关于对自用安家物品免税进口及外汇汇出等事项,可以与当地海关联系。

篇8:上海市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

2016-6-2 9:44:1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黄山市委、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黄字〔2015〕11号,以下简称《意见》),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坚持“高端引领、按需引进、以用为本、统分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从2016年起,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面向市外引进150名左右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第三条 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侧重于我市重点扶持的绿色食品、电子信息、文化创意、装备制造、绿色软包装、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等七大产业和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规划建设、交通环保、金融商贸、文化旅游、教育卫生、农林水利等领域。

第二章 引进对象

第四条 高层次人才引进对象执行《意见》有关三类人才的规定。其中,“省属以上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是指在省属以上企业中担任副总经理或相当层次以上职务的经营管理者。“海外留学人才”是指具有中国国籍的在海外(国外、境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准备或已经回国工作的留学人才。“其他特殊人才”,是指经认定的对黄山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人才标准难以界定的人才。第五条 “急需紧缺专业”,是指用人单位急需、我市实际紧缺的专业,一般每年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结合用人单位需求,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提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向社会公布一批专业目录。

第六条 引进对象有两种特殊情况按照“一视同一比照”原则享受政策待遇:“其他特殊人才”经认定后,“视同”第3类人才享受各项政策待遇;鼓励高层次人才以团队形式引进,团队带头人系第1、2类高层次人才的,对2名以内虽未达到三类高层次人才条件但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或技师资格的带头人助手等团队其他成员,“比照”第3类人才享受住房补贴、生活补贴待遇。

第三章 引进形式和程序

第七条 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形式主要为“刚性”引进,指全职引进到我市用人单位工作,并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或服务协议。对第1类高层次人才,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可以“柔性”引进(须签订5年以上服务协议,每年在我市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

第八条 引进高层次人才可采取集中引进、个别引进、自主引进等方式,也可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引进。

第九条 集中引进主要针对第2、3类人才,原则上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需要,适时发布公告,进行公开集中引进。集中引进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征集与发布需求;2.报名与资格审查;3.面试(面谈)、体检与考察;4.公示与确定人选;5.办理手续。具体操作程序以引进公告为准。

第十条 个别引进主要针对第1类高层次人才、“其他特殊人才”以及高层次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进行,由用人单位商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等部门并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进行引进。

第十一条 自主引进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市场招聘、依托产业项目引进、对外联络引进和各方推荐引进等多种方式,自主决定引进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经认定后可享受政策待遇。

第十二条 通过每年度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录用到机关、事业单位且符合引进对象条件的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可享受政策待遇。

第四章 政策兑现

第十三条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含团队),须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方可享受政策待遇。对“柔性”引进的第1类高层次人才,其每年在我市累计工作时间达到3个月以上的,享受政策待遇时按视同1年计算待遇。

第十四条 薪酬待遇原则上由用人单位按政策兑现。薪酬收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贡献较大的,5年内按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给予补贴。第十五条 住房补贴只可按意愿选择购房补贴或租房补贴其中的一项。本人或以其配偶、子女的名义在我市首次购买商品房的,给予购房补贴,凭购房合同和完税证明首次补贴50%,其余分年度补贴到位;非首次购买商品房的,不在补贴范围之内。租住商品房(含居住亲友住房)的,先行支付12个月的租房补贴,其余分年度补贴,补贴期限以实际工作时间为准且最长不超过60个月。选择先租房后购房的,支付购房补贴时扣除已支付的租房补贴。

第十六条 生活补贴只为引进到企业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含比照该类的人才)发放,补贴期限以实际工作时间为准且最长不超过60个月。

第十七条 学术资助凭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证明材料和相关费用单据,及时据实报销,5年内每年报销一次,每次最高不超过1万元。

第十八条 创业扶持由市人才办会同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对创业对象进行评审认定,受到市级扶持的给予每人10万元一次性补贴,受到省级扶持的按照省定标准执行;入选省、市“特支计划”范围的,按规定兑现经费支持。

第十九条 成果奖励,由市人才办会同市科技局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审认定。贡献突出的给予一次性补贴,每人最高不超过10万元。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股权奖励收入时原则上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税收政策执行。

第二十条 职务聘任,由市人社局按照《意见》规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有关要求执行。“黄山市特聘专家”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从引进的学术造诣较深、业绩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中择优选聘,受聘后颁发相关证件或聘书,享受相关待遇。

第二十一条 子女就学,由市教育局、市妇联按照《意见》规定和教育就学政策,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随迁适龄子女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的入学就读,进行统筹解决、妥善安排。非我市户籍子女,按我市户籍学生同等对待。

第二十二条 家属就业,由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按照《意见》规定和就业、调配有关政策,对需要来我市就业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子女,优先推荐就业岗位或协调落实工作单位。第1、2类人才随迁家属暂时无法安排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在两年内为其发放生活补贴,补贴标准参照本单位平均工资水平,按月或按年支付。

第二十三条 医疗休假。市卫计委负责安排三级以上医院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医疗服务和方便、快捷的医疗通道,同时建立健康服务档案,5年内每年底前安排一次体检,体检费用从市人才经费中支出。市人才办负责对第1、2类人才安排集中健康疗养活动,原则上5年内每人享受2次。市委保健办负责安排“黄山市特聘专家”享受有关保健医疗待遇。用人单位结合单位工作情况和本人意愿,每年安排高层次人才休假20天。市人才办负责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联谊活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均可参加。市旅委负责协调安排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免费参观游览市内景区景点。

第五章 申报程序及材料要求 第二十四条 申报程序。用人单位按隶属关系进行申报,其中:各区县的用人单位,向所在地组织人社部门申报,经汇总后,集中报送至市人才办;市直(含黄山风景区、黄山经济开发区)及驻黄的用人单位,向市人社局综合规划科(人才办)申报。

第二十五条 申报高层次人才认定材料要求

以集中引进方式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申报高层次人才认定时的材料要求以引进公告为准。

以个别引进、自主引进、公务员考试录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申报高层次人才时须填写《黄山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认定审批表》(附件1),并提供以下材料:身份证、学历及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聘任证书、任职文件、获奖及荣誉证书、成果证书,其它能证明符合引进条件的书面材料等。

第二十六条 申报资金补贴材料要求

用人单位提交申请资金补贴报告、填报《黄山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资金补贴审批表》(附件2),并分别提供以下材料:

(一)申报个人所得税补贴

市地税局出具或由本人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提供薪酬等资料。

(二)申报住房补贴

市房地产登记管理机构出具的引进人才在我市首次购买自住商品房证明,购房合同和完税证明等;以配偶、子女名义购房的,须提供结婚证、户口簿等证明材料;个人银行卡(账)号。

(三)申报生活补贴

用人单位发给引进人才逐月(年薪)的工资发放原始凭证、社会保险缴费记录、个人银行卡(账)号等。

(四)申报学术资助

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会议通知、培训日程安排及有关培训费、差旅费票据,个人银行卡(账)号等。

(五)申报创业扶持

用人单位提供创办、领办企业证明材料,包括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公司章程及股权结构证明材料等;企业主要知识产权证书或核心技术来源证明;近3年内的审计报告、财务报表及纳税证明。

(六)申报成果奖励

市科技局出具的科技成果转化认定证明,用人单位提供成果完成人实施该项成果所得净收益(须经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的有关资料。

(七)申报引进人才团队补贴

提供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单位开户银行账号等;用人单位与人才团队所签订的协议;提供用人单位支付个人年度薪金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七条 凡涉及申报高层次人才认定的材料,市人才办、市人社局日常受理;凡涉及申报资金补贴的材料,统一于每年11月至12月按市人才办、市人社局通知要求进行集中受理。

第六章 保障服务 第二十八条 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具体负责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日常事务工作。用人单位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体,负责提出人才需求、联系落实配套政策等人才引进的具体工作。

第二十九条 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社局牵头成立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引进高层次人才考核认定委员会,负责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评审认定和考核评价,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定。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确认享受有关待遇,纳入高层次人才库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按照成果为要、突出贡献的原则,对入库管理人才实行绩效考核退出制度,5年内实施两次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再享受优惠政策和待遇。

第三十条 市财政设立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经费,每年预算不低于300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经费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管理,经费开支总体上按照“谁受益、谁负责”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原则操作。

第三十一条 市直党政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按100%的比例拨付补助资金,市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按50%的比例拨付补助资金;各区县、黄山风景区、黄山经济开发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按30%的比例拨付补助资金;驻黄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按10%的比例拨付补助资金。

对用人单位和个人同一事项符合多项补助标准的,按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原则执行。第三十二条 市财政局在收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引进高层次人才考核认定委员会确认件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资金拨付审批手续,次年2月底前将补助资金拨付到位。

第三十三条 对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适时开展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给予“先进单位”最高2万元、“先进个人”最高5000元的奖励。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严禁提供虚假资料、签订虚假协议,对弄虚作假的个人和单位,取消待遇、追回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上一篇:7月10日畜牧站现场会议纪要下一篇:生活因抗压而精彩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