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2022-07-04

第一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石嘉骏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

卫华小学 六年二班 石嘉骏

2008年6月以来,重庆市开展了“唱读讲传”活动,到现在快3年了。这个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去年底,我院专门组成了课题组对“唱读讲传”活动开展调研,这本书就是此次调研的理论思考的结晶。因为对重庆的做法很感兴趣,也有些想法,课题组的同志要我撰写序言,我就欣然应允了。

重庆正在扎扎实实推进的“唱读讲传”活动,既不是哪个个人意志的表现,也不是一场吸引眼球的“文化秀”,而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创新。“唱读讲传”活动是“五个重庆”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以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为具体内容的“五个重庆”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新阶段重庆发展总体部署的讲话精神,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战略部署。轰轰烈烈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就是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上的具体体现。

要从历史传承感的高度来看待“唱读讲传”活动。重庆既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名城,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为重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滋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重庆更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之城,在革命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先烈留下了英雄的事迹,以红岩文化等为主体的红色文化蜚声中外,红岩精神是激励革命后来人发奋图强建设社会主义新重庆的强大思想动力。“唱读讲传”活动不仅是以红岩精神为灵魂的红色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弘扬,更是深深扎根于重庆这片滋润着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有着充分红色养分的新时代民族精神的体现。

要从现实时代感的高度来看待“唱读讲传”活动。重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五个重庆”建设,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直辖以来,重庆改革开放力度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GDP年均增长10%以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的新阶段,重庆不仅要取得经济上的高速发展,也要获得精神、文化、政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对新重庆的新要求。“唱读讲传”活动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能够迅速聚集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环境,以正压邪,用红色的、先进的、正派的、健康的、积极的、激人奋进向上的东西来抵制黄色的、落后的、低俗的、消极的、让人萎靡不振的东西,以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创造高尚的精神家园。

要从未来使命感的高度来看待“唱读讲传”活动。“革命理想高于天”,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力量就在于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教育人民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唱读讲传”活动紧密结合群众的现实需求,符合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趋势,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唱读讲传”活动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先进文化的渴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于“唱读讲传”活动赢得了现实,赢得了未来,因而真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响应与支持。“唱读讲传”活动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旗,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文化和文明,高扬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占领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要从服务人民感的高度来看待“唱读讲传”活动。正确的思想文化一经掌握群众,就会转变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宣传文化活动要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贴近实践,真正为人民所喜闻乐见、所接受,就必须抓住人民大众的兴趣所在、情感所需、利益所求,才能深入人心、获得认同、形成共鸣,才能真正发挥先进文化的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激励群众的作用。“唱读讲传”活动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由于重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因而普及程度高、教育力度深。评价宣传文化活动效果如何,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人民群众是否关注、是否欢迎、是否热情参与。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来思考、来谋划、来展开,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活动参与的主体。这样才能赢得群众,达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才能转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物质力量。

从根本上来说,“唱读讲传”活动回答了“如何结合重庆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大文化”、“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引领、激励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重大问题,是一场以群众为基础的党的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

我相信并真诚祝愿重庆“唱读讲传”活动能在群众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发扬光大。

第二篇: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常被视为儒家文化。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传,一直被继承延用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但一直被世代相传、继承延用下来的主要是儒家文化。所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看作儒家文化基本上是没有错的。儒家文化,有值得弘扬的东西,但糟粕太多了,特别是被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文人严重阉割装饰过以后,几乎只是一种维护独裁专制统治的忠君文化、奴婢文化了。正因为这样,人们一提到我国传统文化就反感,就有气,就要彻底否定它,就有人想用全盘西化来取代它。其实,中国的古代文化不但博大精深,而且非常优秀,完全符合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可悲的是,因为多数文化都不利于独裁专制,而中国自秦始皇建立独裁政治制度以后,独裁政治就一直沿用至今,两千多年来只有强化,没有弱化。所以,一切不利于独裁统治的古代优秀都被打压了,都不能被后人很好地实际继承延用下来,更无从发扬光大了,因而被排斥在“传统文化”之外了。

因此,对于中国文化,我不赞成笼统地说弘扬传统文化,因为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弘扬忠君文化,就是弘扬独裁文化,就是弘扬奴婢文化!要振兴中华,要使中华民族平等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应该重新认识、弘扬、发展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

如何弘扬和发展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呢?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真理,愿意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故事都表现出坚持真理的重要性,如果违背了真理,那么这种文化继续传承必将对社会造成影响,也算不上优秀的文化了。坚持真理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适应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为人民所用,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继续传承并且发展下去的可能性,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不为人们所接受。

所以,“坚持真理,愿意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她是中国优秀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必须重新认识、弘扬和发展的古代优秀文化之一!

第三篇:继承优秀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继承优秀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虽历经风雨沧桑,但总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她的历史和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劫难而奋发图强,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她永不磨灭的对民主富强的探寻。她的历史延绵悠久、她灿烂的文明熠熠生辉。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八年抗战、两弹一星,时至今日的抗震救灾、举办奥运、神七飞天等不正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再现。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会。我们认为当代的民族精神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包含自强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爱国精神等的重要民族内容。进一步建设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需要。

民族精神融会古今,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整合。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的发展史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一些人妄想分裂祖国的统一,可是当这些人的不法行为与中华儿女那炙热的爱国心交织在一起时,我们可以看到民族遗留下的团结的精神,绽放着耀眼的光芒,看到我们爱国的热血,依然熠熠生辉。以**为首的藏独势力精心策划的境内外“藏独”活动和以热比娅为首的东突分裂势力阴谋的一次次失败,无一不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一个中国!任何人不可能从我们手中夺走一块土地!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繁荣的见证。60多年来,我们心潮澎湃,我们从未放弃过对美好明天的追求,经历中有艰难的道路也有曲折的转弯,但祖国仍以它最坚定的力量继续前行,它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会度过难关,走向辉煌。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奋发向上!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不管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涵义和标准做怎样的理解,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和谐社会概念既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又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和谐社会构建有历史的和文化的根基,才能彰显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

其次,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去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关于什么是和谐社会,人们多从现代的角度进行阐释。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是在中国历史文化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方面认识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范畴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反映达到理想的目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故此,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期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和谐社会应该是人各得其所,地各得其用,物各得其流的社会。《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又说,因为“和”字流行,从而使得“盉”、“龢”二字皆废,这说明在上古时期,“和”也写作“盉”、“龢”。五味调和曰“盉”,五音调和曰“龢”。“和”用调味器“盉”与乐器“龢”作为象征,说明“和”的状态不仅要让人感受口味好(生理上的快乐),还要悦耳(精神上的愉悦)。因此,和谐社会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不仅要物质丰富,更要让每个社会成员之间互相认同和接纳,身心愉快。孔子的学生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从有若的话来看,以“和”为原则的人际关系在尊尊、长长和男女有别的前提下,融入了亲亲意识,在身份和等级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不同身份、不同等级的人之间,用亲情、友情、温情连接着。所以从伦理的角度看,和谐社会又应该是一种充满仁爱,到处洋溢着温情、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社会。虽然古代的“和”没有反对等级和差别,也没有指望消灭不平等,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等级和差别的合理性。但孔子又说“君子和而不同”,用“和”与“同”相对立,否定了单一排他所造成的发展机能萎缩。所以“和”又有反对绝对同一,反对简单服从,主张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的意义。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包容万芳,多种文化共存的社会。

其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设想。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社会和谐的设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道家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理论等等。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重视道德教化、纲常名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强调道德自觉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而孔子的仁礼学说,孟子的性善主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起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立德的金玉良言显然具有其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庄子所构想的和谐社会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等。在老、庄这些理想的和谐社会之中,人的文化本性同样被充分地解构,剩下的只有人的自然本性。人生以回归自然为主要目的,人摆脱了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

第五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历史虚无主义的做法,反对人为地割断历史的联系从事所谓的创新,相反,它之所以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巨大生命力,就在于充分吸收和借鉴了以往文明的发展成果。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努力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即毛泽东同志强调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民族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奋斗目标。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认真清理,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又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我们党所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都有其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民劳篇》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之后,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很多思想家都把小康社会作为美好的社会理想,进行了具体描绘,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宽裕殷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样,我国传统文化也特别注重和谐,并提出了很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如孔子说过“和为贵”的处世原则;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礼记?礼运》中描绘了“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等等。我们党把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同自身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既赋予中华民族传统社会理想以现代形式,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获得了丰厚的民族文化滋养,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上一篇:街道创卫工作计划下一篇:酒店财务工作手册